佛學研究
《普賢行願品》觀修原理
濟群法師
03/05/2013 06:5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導 論

  在盛行大乘的漢傳佛教地區,《普賢行願品》的流傳極為廣泛。許多佛弟子都將本品作為日常念誦功課,而寺院晚課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中,也有一半內容出自本品,以此懺悔業障,掃除修行道路中的違緣。在藏傳佛教的修行中,源於《行願品》的七支供亦倍受重視,被視為一切法門的前行。所謂前行,即修法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集資和淨障兩方面。集資,是積累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資糧;淨障,則是懺悔業障。我們之所以流轉生死,正是業力所致。《行願品》告訴我們,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些無盡生命中造作的罪業,是促使有情流轉生死的動力,也是障礙成佛修行的阻力。所以,在廣泛積集資糧的同時,必須徹底懺悔業障。

   那麼,我們如何在短時間內圓滿積集資糧,並清除無量罪障呢?漢、藏兩地的祖師大德們都提倡依《普賢行願品》修行。《行願品》的核心內容為: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回向十大願王。發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曾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願望,但這些願力往往現實而渺小。普賢行願所以被稱為願王,是因為每一願皆以廣大無限的發心為基礎。禮敬諸佛,是以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微塵數諸佛為禮敬對象;恒順眾生,同樣是以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為恒順物件。

   《普賢行願品》為《華嚴經》最後一品。華嚴教法至圓至頓,素被譽為經中之王,此無上甚深法門最終也是導歸普賢行願。由此可以看出,十大願王對於修行的意義極為深遠。根據我個人的修學心得,認為本品可以兩句話作為總結,那就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所謂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是因為本品乃修習菩提心的殊勝法門;所謂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是因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門修行,能指引我們直接通過臨摹而成就佛道。若按《行願品》著手修學,會發現成佛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是切實可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本品是一部教我們如何成佛的寶典。

   在正式進入《行願品》的學習前,我們首先要對佛法有一些基本認知。

一、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或許會有很多答案。卻很少有人會想到,和我們在世間所能得到的一切相比,人身才是最可珍貴的無上至寶。

   人們往往意識不到這一身份的價值,似乎生而為人是理所當然的事,根本不值得慶倖。我們賺點小錢也會開心,對得到這個人身寶卻毫不在意,因為它是免費的,不是我們花錢買來的。其實,我們身上的任何一個器官遠比財富更重要。當我們擁有健全的色身時,或許體會不到,明亮的眼睛有多麼重要,完整的四肢又有多麼重要。我們習慣於擁有,習慣得幾乎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自然也忽略了它的價值。一旦失去之後,才會追悔莫及,甚至願以全部財產來換取它們。如果沒有眼睛,我們就看不到整個世界;如果沒有雙手,連基本生活都難以自理。報刊上,時常可以看到病人為移植器官而歷盡艱辛、傾家蕩產的事例。得到一個器官尚且如此艱難,何況完整的人身呢?若是失去這一身份,也就失去了在世間擁有的一切。

   我們的一生,不斷處於各種追逐中,追求金錢、事業,追求家庭、感情,以為這就是人生的全部。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欲求?是因為凡夫這顆無法自主的心需要它們來填補。若仔細評估一下,其價值究竟何在?我們期待的這一切,只代表暫時的需要,也只有暫時的意義。因為它們都無法永遠保有,我們不過是暫時的經營者或保管者。死亡來臨,我們什麼也帶不走,甚至這個身體,最終也要化為灰燼,回歸大地。伴隨生命繼續流轉的,唯有無始以來積累的業力,這才是和我們須臾不離的。而在隨業風漂流的漫長歲月中,得到人身的機會微乎其微。

   現代人感覺不到人身難得,可能因為我們看到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城市,到處人滿為患。另一方面,生個孩子也很容易,似乎人身不見得那麼難得。但從宏觀角度來看,得到人身的概率在一切生命中卻是微不足道的。雖說世界人口已達幾十億,其數量仍無法和其它眾生相比。僅僅在我們可以看到的畜生道,一個蟻窩就生存著成千上萬的生命,而在廣袤的海洋和森林中,更生存著難以計數的眾生。

   佛經記載,某日,佛陀從地上抓起一把樹葉詢問弟子:我手中的樹葉多,還是大地的樹葉多?弟子回答:當然是大地的樹葉多,手中所有無法比擬。佛陀以此告誡大眾:得到人身的有情,如我手中的樹葉;未得人身的有情,則如遍佈大地的樹葉。

   在無盡輪回中,我們曾墮落地獄,曾淪為傍生。如今雖然生而為人,但百年之後,能保證自己再得到人身嗎?人身的意義,不僅在其難得,更在於它的價值重大。我們能用這個身份做什麼?或許不少人會覺得,這個身份可以用來賺錢,用來養家糊口。在這個世上,多數人都不曾對現有人身善加利用,反而淪為這一身份的奴隸,不僅要為生存奔波操勞,更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物欲忙碌一生,操勞一世。尤其是現代人,極度缺乏因果觀念,在幾十年的人生中,因貪圖享受而不斷造業。一旦離開這個世界時,帶不走分毫財富,卻背負了沉重的惡業,實在得不償失。

   當然,也有些人能利用今生造福社會,或通過修行改善自身生命。但總體而言,都未發揮人身的最高價值。這一最高價值究竟是什麼?那就是成佛!在生命的某個層面,人人具有和佛菩薩同樣的品質,經中將此喻為貧女寶藏力士額珠。一旦將蘊涵如來智慧德相的牟尼寶珠打開,我們也可以像佛菩薩那樣自在解脫,廣泛利益眾生。

   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我們現有的境界和佛菩薩毫無相似之處呢?這是因為,我們固然具有佛菩薩那樣的潛質,目前卻滯留於凡夫心的層面,尚未將此寶藏打開。事實上,很多人根本不知自家有如此寶藏尚待開發。即使聽說,也往往當作神話一笑了之,既不能直下承擔,亦無心挖掘開顯。因為我們現有的心行是如此狹隘,甚至容不下這種可能性。

   作為學佛者,必須認識到生命是無盡的,而不僅是今生這幾十年。眾生雖然平等,但因業力所致,起點各不相同。有些天生聰慧,福報深厚;也有些資質駑鈍,福薄命苦。所以,我們不能只考慮現世,更要著眼未來。人天善法的修習,正是立足于暇滿人身的獲得。得到人身,既出離了三惡道苦,更對生命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六道中,唯有人的身份可以修行。地獄、餓鬼太痛苦、畜生太愚癡,天人則太快樂,都無法精勤道業。唯有人類處在苦樂參半的環境中,兼具抽象思維能力,能為離苦得樂而追尋真理,開發智慧。

   佛陀是以人的身份修行成就的,諸佛同樣是以這一身份成就的。可見,人身是成佛之路不可或缺的護照。得到人身,有如得到一次超凡入聖的大好機會。若不善加珍惜,蹉跎一生,不知何時才能再有這樣的幸運。所以說,認識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利用今生學好佛法。

二、念死和觀苦

  認識到人身的意義,不是為了對此身份產生貪著,而是利用它成就道業,所謂借假修真。故應發起勇猛精進之心,這就需要通過念死和觀苦來策勵道心,激發求道的迫切感。

   人身難得而易失。死亡,幾乎是人生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實,無人可以例外。千百年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賢聖名士,乃至歷代高僧大德,皆已先後離去,差別只在於辭世方式的不同。百年後,在座的各位也要到不同去處報到。死亡,好比恢恢法網,疏而不漏。

   然而死期卻是不定的。尤其在當今社會,天災人禍頻繁,我們隨時都在面臨死亡的威脅。但未死之前,我們總覺得死亡似乎很遙遠。特別是年輕健康時,更覺得死亡與己無關。雖然也知道世上每天都有人離去,但總是心存僥倖,以為屬於自己的日子還長得很。惟有親人離世,才會使我們體味到死亡的陰影。而到自己必須直面死亡的時刻,方有切膚之痛,方才驚慌失措,可往往為時晚矣。

   生命極其危弱,一口氣不來,轉息便是來生。若我們時常觀想死亡,便能減少對世間的貪著。因為所有執著都是建立於對恒常的嚮往,可在死亡面前,這一切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呵。曾經擁有的金錢、地位,對於亡者又有什麼意義?念死無常,不僅能使我們以超然的心態生活,更為我們揭示了修行的關鍵,那便是捨棄今生。不論是以什麼方式貪著今生,都將成為煩惱棲息的土壤。所以,想要究竟解脫生死,必須以捨棄現前享樂為代價。

   人生短暫,一期生命結束後,我們又將走向何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解脫生死前,我們必然在輪回中。如果曾經造作惡業,就可能墮落於三惡道。其中,最苦為地獄道,世間所有的刑罰和刑具都無法與之比擬。地獄又分八寒地獄和八熱地獄,不是極冷便是極熱,日夜在其中千生千死、萬生萬死。稍次為餓鬼道,始終處於極度饑渴狀態,即使得到食物也無法下嚥。最輕為畜生道,但也時刻面臨弱肉強食和任人宰殺的恐懼。其中,僅僅是畜生所受的折磨便足以令我們膽寒,遑論餓鬼及地獄之慘烈痛苦。

   現代人對惡道苦或許感到隔膜,因為我們更信服眼見為實的事例。那我們就來觀察一下人道,其實,人間苦難也是三惡道的顯現。有些人整天被煩惱和病痛折磨,那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楚,仿佛身處地獄;也有些人對財富的需求永無饜足,始終被病態的渴求折磨,又仿佛餓鬼一般;還有些人終年為生計拼命勞作,幹著比牛馬更累的粗活,所得卻僅能果腹,除求得溫飽外再無任何目標,這樣生存方式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時常觀察惡道苦,能幫助我們生起出離心,否則就容易貪著現世,造業亦在所難免。如果不加以警惕,那些惡道苦也許就是我們的未來。

   不僅惡道是苦,輪回的本質就是苦。在我們的感覺中,世間似乎有苦有樂。尤其是有錢有勢者,還感覺挺風光。但任何快樂都潛藏著痛苦,即佛教所說的有漏皆苦。所謂有漏,就是不完整、有缺陷。無錢時固然痛苦,有錢了還是煩惱;未成家時覺得孤獨,成家後才知問題更多。饑餓時面對大餐備感幸福,食之過量便立即轉為痛苦;疲倦時睡上一覺渾身舒暢,但若沒完沒了地躺下去就讓人煩惱了。可見,由欲望滿足得來的快樂是多麼短暫善變,稍縱即逝。

   真正認識到輪回是苦,認識到三界有如火宅,必定引發強烈的出離心。當我們迫不及待地想離開一個地方時,自然不再有心思貪著什麼。反之,若對世間尚有愛執,勢必無法與修行相應,因為用心的起點就錯了。

三、放棄我執

  一切執著的根本是我執,即執著有個自我。因為我執,就和眾生有了自、他的對立,由此帶來新的痛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特別在乎自己的人,煩惱往往也特別多;反之,無私的人卻更容易快樂、自在。

  是什麼?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比如一本書,本身並不存在你、我的差別。但我們將這本書買來之後,就會在其上附加的標籤。一旦確立這種感覺,這本書的損壞或丟失就會影響到我們。而在此之前,無論它發生什麼變故,都不會對我們構成傷害。再如我們去購房,未買下之前,房子出現什麼問題都無足輕重,因為它還未和我們發生關係。可買下之後,它的任何變化都會牽動我們的心。這種難過,正是由於那些附加的的感覺所致。

   為什麼我們會為這些瑣事煩惱,而非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間每天有很多災難,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離開人世,但我們只是感歎一下,不會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會因此寢食難安。這是因為其中還未粘上的標籤,一旦發生的事情中介入,感覺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個遭遇挫折的是,那個離開人世的是的親人,一場普通的人間悲劇便頓時上升為頭等大事。是呵,在我們的世界中,還有什麼比受到傷害更嚴重的事件呢?當一個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們會覺得人皆有一死,未足為奇;可當親人或我們自己面臨死亡時,就不會如此坦然面對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歎自己薄命。

   可見,一切煩惱皆圍繞展開。我們將緣起的念頭和想法當作是,將種種不是我的當作是。若不是受這種錯覺的影響,那些來來去去的念頭,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進而傷害我們呢?如果沒有的干擾,世間的無常變化就是我們能夠接受的客觀規律,就如我們能夠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榮那樣。

   那麼,色身總該屬於的吧?其實不然,色身亦是因緣的產物,由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構成,前者是父母的遺傳基因,後者是蘊藏無量種子的阿賴耶識,其中並無的屬性。當阿賴耶識最初投胎時,將父母的基因執以為我,賦予的感覺,從此難棄難舍。因為執著時間太久,故對我們的影響也特別大。其實,色身從成長到衰老始終處於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現如今,醫學更發達到可以替換人體器官,可以更換的組裝零件。其中,又有哪一部分是固定不變的呢?至於我們的想法,一生中也在不斷變化,青年不同于中年,中年不同於老年。而感情就更是無常,親人可能反目為仇,仇人也許握手言歡。在人間這個大舞臺上,這樣的情節時時都在上演。

   身內之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汽車、房子等身外之物呢?所有這些,我們只有暫時的使用權,都不能代表我們自己。一件無主的物品,只因附加了的感覺,卻成了能夠傷害我們的武器,越是在乎,殺傷力就越大。那些愛錢如命的人,一旦失去財產,就如遭受滅頂之災,甚至喪失活著的勇氣。造成痛苦的根源,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人們對金錢的執著。我們每做一件事,也會介入我執,成功了,覺得我很成功,很有面子;失敗了,覺得我很失敗,屢受挫折。事實上,事業並不能代表我們自己。如果兩者是一體,事業失去時,是否也會隨之失去呢?感情、家庭也是同樣,各人在乎的物件不同,煩惱的重心也不盡相同。因為感覺的力量也是緣起的,取決於我們的培養。

   由此可見,自我只是虛張聲勢的皮包公司,並無實際內容。凡夫因無明所致,將擁有的一切賦予的錯覺,進而執著它。其實,被執以為的一切,只是出自我們的設定而非事實本身。我執是流轉生死的根源,唯有從根本上捨棄它,我們才能超越三界和輪回。否則,學佛只是隔靴搔癢,或充實一下業餘生活,對於改善生命並無真實力用。

   我們的心,本像虛空那麼空明浩瀚,那才是心靈的真相。情緒只是虛空漂浮的雲彩,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積累的渣滓。而凡夫因看不清事實真相,始終糾纏在雲彩中,將之作為虛空,作為心的本質。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雖然我們生活在同樣的天空下,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卻如天地懸隔。如能突破我執,放棄對這片雲彩的執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點,就能驅散遮蔽虛空的浮雲,使生命回復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

四、發 心

  做每件事,都離不開心的參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所思所想無非圍繞個人利益。那麼,學佛者又應具備什麼樣的心行基礎呢?那就是出離心和菩提心。所謂出離,是出離五欲六塵及對五欲六塵的貪著。而菩提心,則是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即沒有任何條件,不求絲毫回報,對方需要就盡力給予。所謂同體,是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徹底打破自他分別,沒有任何親疏界限。若能以天下眾生為利益對象,無一例外,慈悲也就圓滿了。

   那麼,菩提心又是如何發起的呢?所有心行皆來自積累,我們以貪心做事,就是在增長貪心;以悲心、利他心做事,則能長養悲心和利他心。其實,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心,正如孟子所雲,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問題是,一般人的悲心往往狹隘而薄弱。我們能否關心他人勝過自己?當個人利益受到影響時,是否願意繼續幫助他人?自他相換是藏傳佛教關於發心的重要修法。凡夫的特點是處處想著自己而捨棄他人,一是出於對自我的愛執,一是源于對眾生的冷漠。而自他相換則要求我們將眷顧自己的那份心轉向關愛眾生,將捨棄他人的行為轉為捨棄自我。《道次第略論》雲:我愛執者,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為一切圓滿之處。一語道破修行關鍵。諸佛菩薩為何能成就無量功德?正是因為舍我而利他。多關愛眾生一分,自然少考慮自己一分;念念以眾生為重,就不再有時間照顧我執。所以,心發得多大,思想境界就有多高。

   發心,難的不是行為本身。我們在世間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來自發心,如我要考上大學、我要開辦公司、我要成家立業等等。這種我要達到什麼目標的願望,就是發心。發菩提心與此不同的,只是目標的轉換,也就是將利己之心轉為成就佛道、利益眾生的大願。所以,修行所要做的就是調整方向,將為自己謀福利的那份精神用於服務眾生,像四弘誓願所說的那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除了觀念的轉換,菩提心還須通過利他行來鞏固。我們可以規定自己每天做一件或三件利他善行,日積月累,使利他成為我們的習慣。行善的根本目的,在於長養善的品質。許多學佛者之所以會退心,正是因為發心後不再著意培養。發心好比播種,其後還應不斷提供成長所需的養料,才能使它深深紮根于心田,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因此,我們要將生活中的一切境界作為修習利他心的增上緣。遇到順境時,希望和一切眾生共用;遇到逆境時,希望能以此承擔世間所有不幸。

   大乘佛教所有法門的修行都離不開菩提心,任何一位佛菩薩,也都是在因地發菩提心而成就。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發十二大願;地藏菩薩在因地發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宏願。這些願力皆由菩提心轉化而來,既是下化眾生的承諾,也是上求佛道的決心。其共同特點則是利益一切眾生,佛菩薩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菩提心代表著生命中健康向上的根本力量,具有無限威力,散發無量光明,可以幫助我們成就最高尚的品質。按人本心理學所言,即完成自我實現。唯有發起真切、猛利的菩提心,才能成為真正的佛子,乃至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否則的話,即使整天誦經、拜佛,也只能得到人天小果或種些善根而已。

五、關於《行願品》

  這次開講《普賢行願品》,主要是立足於菩提心教法的基礎之上。

   除《行願品》外,《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也圍繞發菩提心的相關內容作了專門論述,以華嚴見地闡揚菩薩初發心功德。在我們的觀念中,發心只是成佛之路的起點。而依華嚴見地來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圓滿發心與最終結果無二無別。若菩提心發到位,和成佛所成就的,便是同一種心。但這一發心要求極高,不同于普通的發心,更非泛泛一說,必須準確而圓滿。關於菩薩初發心功德,經中運用大量比喻作為說明。如度化世間所有人信佛、學佛、修行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其功德比之菩薩初發心功德,卻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億萬分不及一。原因何在?因為度化世間所有人證阿羅漢果,所度之人及所證果位都是有限的,故功德亦有限。而菩提心是以利益一切眾生為物件,發心無限,故所獲功德也就無限。

   此外,《華嚴經·淨行品》也是教界廣為流傳的一品經文,對我們修行及生活中的用心方式作了詳盡指導,甚至包括洗臉、吃飯、如廁等生活細節。我們可能會覺得:吃飯、如廁誰不會呢?那我們看看《華嚴經》是怎樣說的: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同樣的行為,以不同發心為基礎,性質就有了根本改變。

   我們以什麼心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麼。做事有外在和內在兩種結果:外在結果是暫時的,一如過眼雲煙;而內在結果卻對生命有著長久的影響。回顧人生,會發現以往經歷的種種,曾經那麼真實的生活,曾經那麼讓我們耿耿於懷的人和事,都被時間過濾成了一堆前塵影事。但我們要知道,這一切並未完全成為過去,由此積累的心力和造就的人格,將繼續影響未來生命。所以,學佛的關鍵正在於善用其心。

   《行願品》是對菩提心教法的無上觀修,它的高明之處,正是在於直接對佛果功德進行臨摹。密宗將修行分為因乘和果乘,以大乘為因乘,通過發菩提心、修六度四攝而積累成佛資糧;而以密宗為果乘,直接從佛果的功德和品質著手修習。修行,首先要認識到佛菩薩的品質是什麼,成佛究竟要成什麼,然後按此特徵調整心行。《行願品》的修行,正是採取這種臨摹、拷貝的方式,像臨字帖那樣,對照佛菩薩的品質,將我們的心行逐步調整到相似的層面,乃至完全吻合。

   《行願品》由十大願王組成,其中又包含座上觀修和座下實修。如禮敬諸佛,是禮敬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刹土諸佛世尊,觀想法界每一微塵皆為佛身和佛德的顯現,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稱讚如來等也是如此,主要是通過觀想進行心行調整。以座上觀修為基礎,通過不斷觀修獲得穩定有力的心行力量後,才有能力在座下真履實踐。同時,座上和座下的修行也是相互融攝的,如廣修供養,以實物供養為基礎,再賦予觀想的力量,將有限之物轉化為無限。在無限的所緣境中,回歸無限的心行,成就無限的功德。

   弘揚《普賢行願品》,是希望大家將本品提供的修行法門付諸實踐。如果我們能將普賢行願的境界和心量納入修行,念一聲佛號等於念了無量佛號,拜一尊佛等於拜了無量諸佛。如此,每件善行都轉化為無限,福智資糧必以最快速度遞增,使我們早日成就佛道,廣泛度化眾生。這也是學習《行願品》的意義所在。
   下面按《行願品》的經文進行說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佛經通常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構成。序分乃法會發起因緣,多為如是我聞……”,但《行願品》卻沒有這部分內容。因為本品並非獨立經典,而是《華嚴經》中的一品。

   《華嚴經》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之簡稱,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本經在中國先後有三種譯本,分別是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的六十卷《華嚴》、唐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和唐般若所譯的四十卷《華嚴》。其中,四十卷本相當於前兩譯之《入法界品》,但文字上大為增廣,尤其是普賢十大行願等內容,為前兩譯所未有。

   本品經文出自《華嚴經·入法界品》,以善財童子為當機者,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著名典故即出於此。善財童子發起菩提心後,欲廣修菩薩行,成就無上佛道,於是四處參學問道,共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分別是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彌伽大士、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舍優婆夷、毗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智居士、法寶髻長者、普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不動優婆夷、遍行外道、鬻香長者、婆施羅船師、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尼、婆須蜜多女、鞞瑟胝羅居士、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神、安住地神、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普德淨光主夜神、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寂靜音海主夜神、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妙德圓滿神、釋迦瞿波女、摩耶夫人、王女天主光、遍友童子師、善知眾藝童子、賢勝優婆夷、堅固解脫長者、妙月長者、無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最後于文殊師利所得三昧已,普攝諸根,一心求見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宣說了他本人修學菩薩道所採取的途徑,那就是我們接著要學習的十大行願。這是一種極為高超的修行法門,倘若一時修不起來也無妨,可先以聞思種下善根,再通過努力修行和積累,終有善根成熟的那天。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爾時,即那時。本品中,是指普賢菩薩讚歎如來殊勝功德之後。我們通常讀誦的《行願品》並不完整,只是《行願品》核心內容的節選。之前還有很長一段經文,是普賢菩薩對如來功德的稱揚讚歎。普賢行願的修行原理,正是基於對如來功德的認識和類比,故首先介紹如來究竟有哪些功德。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功德後,進一步向諸大菩薩及善財童子總結如來功德之無量無邊。十方,是從空間而言,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指處於十方虛空中的諸佛菩薩。不可說,是形容時間漫長得難以記述、無法形容。劫,又譯大時,本身已是年、月、日不能計算的漫長時間,更何況微塵數劫。所謂微塵數劫,是將地球碎成微塵,每粒微塵又代表一劫之久。即使集十方諸佛之力,以如此長劫歲月讚歎如來功德,仍無法窮盡。原因何在?因為如來功德是無限的,如因地上的捨身飼虎、割肉喂鷹,所行無量善行皆由其大悲心發出。由無限慈悲化現的無限善行,以有限的語言自然無法表述。

   如來功德廣大無邊,主要可歸納為斷德、智德、恩德三種。所謂斷德,亦名解脫,因佛陀已將生命中一切煩惱和無明淨除無餘。所謂智德,乃佛陀為了達一切的覺者,以平等智慧照了諸法,對自身生命和整個世界不再有絲毫困惑。所謂恩德,乃因如來乘大願力,對一切眾生,不論親疏,皆充滿無限慈悲。其中,又以慈悲和智慧為一切功德之源。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正是因為圓滿了無限的慈悲和智慧,而不是在於他所擁有的這個名號。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也應以佛陀功德為所緣及觀修對象。

   所緣,即我們認識的物件。如眼睛能看見色彩,耳朵能聽見聲音,鼻子能聞到味道,這些色、聲、香就是所緣物件。本品的觀修,是以佛陀功德為所緣,故名之為成佛的模擬方法。練過書法的人都知道,我們臨一本字帖時,須對所臨字體的結構、運筆了然於胸,越是熟悉,才能臨得越是相像。同樣,我們模擬佛陀的品質,也應對其功德有清晰認識,如佛陀的慈悲、智慧具有哪些特徵?熟悉所緣境之後,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模仿,以我們的心去接近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心是無限的,平等眷顧所有眾生。我們從現在開始,做每件事也應發大悲心,以利他為己任,將佛菩薩的品質落實於生命中。事實上,眾生本具這種品質,只是蒙塵已久,故須對照佛菩薩的品質不斷去除凡夫心,使人人皆有的如來智慧德相得以開發。

   學佛,是基於對佛陀功德的仰慕。很多人都有自己仰慕的物件,或是聖賢偉人,或是科學、藝術家,乃至歌星、球星。崇拜物件不同,出發點也不同。有些是因為感佩對方的人格魅力,有些是因為讚歎對方的智慧和創造力,有些是因為羡慕對方的相貌和力量。作為佛教徒,我們仰慕的是佛陀,是佛法僧三寶。但若沒有深刻認識到佛陀的功德所在,即使皈投禮拜,多少帶有盲目甚至投機的成分。學佛的最終目的,是聞思佛法、行佛所行,而非停留於頂禮膜拜、燃香祈福。所以,我們不僅要以佛陀作為人生依怙,更應以其品質作為人生榜樣,以其功德作為修行目標。

   大乘經典中,記載了很多菩薩在因地發宏誓偉願而成就菩提的修行事蹟。《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藥師經》記載,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成就東方琉璃世界,等等。作為學佛者,選擇一位佛菩薩作為模範,以他的願力為自己的願力,以他的行持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實為穩妥便捷的修行之道。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也應像普賢菩薩那樣發願並行持。若切實遵循本品闡述的修行法門,必能快速成就佛陀品質。

   那麼,十大行願的內容分別是什麼呢?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十大行願又稱願王,標幟其殊勝、高超為一切願力之最。但僅僅看這些條目,我們可能會覺得很簡單。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都是極其尋常的修行功課,即使沒有學習本品的人,也一樣在拜佛、供養、懺悔,如此平淡無奇的法門,與人們心目中的成佛捷徑實在相距甚遠。那麼,它究竟為什麼被尊為願王呢?我們解讀經文內容,尤其是長行部分之後,才能了知個中原因。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行願品》是普賢菩薩為前來參訪的善財童子所作的開示。大聖,乃善財童子對普賢菩薩的尊稱。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普賢菩薩闡明十大行願後,善財童子進一步請益:那麼,究竟怎樣禮敬諸佛乃至普皆回向?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拜對於修行的意義極為重大,能以此強化三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我們雖身為佛子,但佛菩薩是否在我們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否比我們在世間擁有的一切更為重要?許多人聲稱信佛,但總是在工作甚至娛樂之余才想起修學佛法,實為本末倒置。當然,對於在家居士來說,生存和工作畢竟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對生命只有暫時的意義,即使賺再多的錢,至多享用幾十年。而通過學佛修行來改造生命,則關係到我們盡未來際的幸福。如果我們以佛法作為生命的唯一歸宿,必能發勇猛心、精勤道業。反之,將學佛視為生活的點綴,也就只能種種善根而已。

   禮敬,是由景仰佛陀功德而通過身口意三業體現的行為。包括平日見到的所有佛像、法寶,都應發自內心地生起尊重之心,外在體現為頂禮或合掌問訊。時常有人會問:如果我們表現得不夠恭敬,佛菩薩是否會因此不快乃至遷怒於人?其實,唯有凡夫才會作如是想,那正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作怪。世人會因得不到大眾尊敬而哀傷失落,但佛陀已徹底斷除我執,我們恭敬與否,對他老人家不構成絲毫影響。無論是誹謗還是讚歎,佛陀都不會因之動心,所謂毀譽不動如須彌

   既然對佛陀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為何還要禮敬諸佛呢?原因在於,這種禮敬對我們個人修學極為重要。有一分恭敬,就能得到一分佛法的受益。在日常環境中,我們已習慣於放逸,內心也因之躁動不安,時時隨著凡夫心追逐名利聲色,製造人我是非。而當我們踏入寺院或面對佛菩薩像時,往往感到安詳和清涼。因為我們是帶著恭敬心來到寺院,帶著清淨心面對佛菩薩。若在家中營造一個氣氛莊嚴的佛堂,也能幫助我們將忙碌的心安定下來。當然,前提是必須有恭敬心,否則環境能起到的作用也極為有限。如果我們時刻想著佛菩薩的功德和智慧,妄想就難有可乘之機。由此可見,恭敬本身就具有淨化內心的作用。心中有佛,生命就會擁有依怙和目標,而禮敬諸佛,則能使我們從內在身心到外在行為變得調柔而謙恭。

   《普賢行願品》中,又是如何進行禮敬的呢?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指範圍之廣大。法界,為法所在之處。佛教中,任何事物皆涵蓋於的範疇,包括有的、空的,精神的、物質的,清淨的、染汙的……皆統稱為。其中,色法為有形,心法為無形。界,則是邊際之義,窮極諸法邊際,故稱法界。又因法無所不在,故法界亦無邊際。法界如是,虛空界亦如是,浩渺無邊,不可窮盡。普賢菩薩的修行,是以無盡法界和虛空界為物件,氣勢恢弘,不可限量。在我們的認識中,可曾以法界為物件?我們所思所想,皆是具體、狹隘的人和事。我們拜佛,往往只是拜眼前的這尊佛,人們甚至還常常擔心:拜了這尊佛之後,是否冷落了其他佛菩薩?這完全是以凡夫心在揣度佛菩薩。如何才能突破這狹隘的心?便應像普賢菩薩那樣,以法界、虛空界為所緣對象。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世尊,在廣袤無垠的法界和虛空界中,我們所禮敬的不是一佛、二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指的是空間,即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三世,指的是時間,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刹,指的是諸佛菩薩的國土。在無盡時空的無量國土中,已有無數眾生成佛,多如微塵,這就是極微塵數諸佛世尊。色法之極少為極微,極微之七倍曰微塵,故極微塵數用於比喻數量之多,數不勝數。如果說十方三世充滿著微塵那麼多的佛菩薩,那也可以反過來說,每一微塵皆是佛菩薩的化現。若能以如此見地看待世界,目光所及,在在處處無一不是佛菩薩。當然,這是一種極高的見地,可能大家一時還理解不了,不妨先以信心來接受。在佛法中,對於我們能夠理解的,可以用理性接受;對於我們無法理解的,則應以信心接受。當我們觀一切都是佛菩薩的顯現,內心自然會隨之清淨。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以普賢願力的加持,以普賢行願的觀修方法,發至誠懇切之心,觀想一切諸佛就在我們面前,歷歷在目。可能大家會說:我們眼前並沒有佛菩薩呵,所見所聞無非是世間的人和事。但我們要知道,佛以法身為身,而法身本體周遍如虛空,無有障礙,無所不在,故世間一切皆為佛身、佛德的顯現。事實上,不僅諸佛的心是如此,我們的心也具有同樣功用,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只因妄想所縛,才變得狹隘而渺小。我們執著身體,就以身體健康為頭等大事;執著家庭,就以家庭幸福為重中之重。久而久之,使心完全系縛於色身或家庭,再也容不下其他。唯有放棄我法二執,心才能與法界融為一體,沒有終了,也沒有邊際。這是通過觀想來轉換境界。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所謂清淨,是遠離顛倒妄想之心,斷除貪嗔煩惱之心。凡夫心有種種執著和痛苦,分別此是好人、彼是壞人等等,由此引發好惡之心及種種煩惱。若將一切視為佛身和佛德的顯現,便能油然而生平等無別的恭敬心。如此,時時都能以清淨無染的行為、語言和思想禮敬諸佛。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我們不僅要觀想宇宙中有微塵數諸佛,更要觀想自身是無所不在的。我們執著現有的色身為,便會局限於這個身體。通過觀想的力量,可將山河大地及一切有情觀想為自己的化身,觀想他們與自己一同禮敬諸佛。在每一處佛土,在每一位佛陀之前,都有無數的我在禮拜;而每一個我,又在禮拜無量佛土中的無量諸佛。佛身遍滿宇宙,每一微塵既是佛,也是我們自己。佛菩薩是無限的存在,我們同樣是無限的存在。作如是觀想時,自身便融入諸佛之中,不再有我相和貪嗔癡。當心量打開之後,小我就失去了藏身之地,我執也將隨之瓦解。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種禮敬不是暫時的,而是盡未來際永不間斷,如虛空般永無盡頭。在漫長的修行之路上,我們要將此清淨心行長久保持下去,一直持續到眾生、眾生的業力和煩惱都消失之後。但眾生是無邊無際的,雖然我們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但終究是度不完的。所以,我們對諸佛菩薩的禮敬也是沒有窮盡的。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普賢菩薩願力之宏大深遠,絕非世間的海誓山盟可比擬。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種禮敬將一念接一念地延續下去,永無中斷之時。雖然我們時時都在禮敬諸佛,但身、口、意三業卻樂此不疲,沒有絲毫厭倦。因為我們是發自內心地景仰佛陀功德。

   我們現有凡夫心,是經過長時間培養起來的。成就佛菩薩的品質,同樣需要通過持續觀修來鞏固。尤其是開始之初,更應刻意強化心力,一旦觀修純熟並形成穩定的心行之後,不必費力即可進入特定境界和心行軌道,並保持這一狀態。達到這樣的程度,我們就能時時都在禮敬諸佛。 

第二大願:稱讚如來

複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們讚歎一個人,可能因為他能力卓著,可能因為他道德高尚,可能因為他為人善良……總之,有過人之處才值得讚歎。我們稱讚如來,也是因為認識到如來的功德。前面講過,如來具有圓滿的智慧和慈悲。我們通過讚歎如來而憶念其功德,從而生起見賢思齊、高山仰止之心,當心完全融入這些功德時,凡夫心也將隨之消融。時時讚歎並憶念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並以此作為觀修所緣境,還能説明我們強化修行目標。所以,稱讚如來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內容,諸佛之間也時常互相讚歎。

   稱讚有兩種,一是恰如其分地讚歎他人長處,一是以有所得之心諂曲奉承。前者是清淨的,能令眾生歡喜;後者是染汙的,且會妨礙修行。以善心讚歎他人,不僅能帶來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更能使我們充分認識他人長處,從善如流。若能時時發現他人優點,會覺得世界充滿陽光,因為我們看到、想到的都是好人。

   讚歎他人,還能幫助我們有效克服我慢、我執和嫉妒。一個我慢或嫉妒心特別重的人,是不會稱讚別人長處的。自古文人相輕,原因就在於自視甚高,故將所有好話留給自己而不願贈予他人。更有甚者,總是拿著放大鏡檢查他人缺點,似乎所有人都不如自己,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結果使內心充滿嗔恨,終是害人害己。其實,即使再惡的人也總有其長處。按佛教的觀點來說,以好人或壞人來定義是不合適的,區別只在於健康或不健康。以這個標準來看,佛陀就是絕對健康的人,因為他已徹底去除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

   我們來看一看,《普賢行願品》是如何稱讚如來功德的: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稱讚如來,是以如來功德為所緣境,且不是稱讚一佛、二佛,而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如來。首先,要觀想在宇宙中,在無量無邊的佛國中,有微塵數那麼多的佛菩薩聚會一處,其德之深與數之多,猶如大海。如《華嚴玄疏》雲:言海會者,以深廣故,謂普賢等眾,德深齊佛,數廣刹塵,故稱為海。不僅要如是觀想,更要於所緣境決定印可而不移轉,深信所見一切皆為佛身和功德的顯現。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面對海會雲集的佛菩薩,我們怎樣才能一一稱揚讚歎呢?同樣要借助觀想的力量,將自己觀想為辯才天女。辯才天女出現于《華嚴經·如來出現功德品》,擁有五百條舌頭,每一舌皆能說多種語言。我們可以觀想自己像辯才天女那樣,以無量舌頭發出各種音聲,每一音聲皆在讚歎如來功德。我們還可將自己觀想為播音員,在說話時,整個世界有百萬、億萬的聲音同時響起。我們還可以將聽到的山河大地間的所有聲音,包括風聲、雨聲、琴聲、歌聲、鳥鳴聲、流水聲、讀書聲都觀想為稱歎如來的美妙讚歌。當我們至心稱讚如來大悲周遍、智慧無邊時,心就會消融在如來無所不在的慈悲和智慧中。因為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皆是如來功德和讚歎如來功德的音聲,無我亦無我所。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從今往後,我們要時時刻刻、持續不斷地讚歎如來功德,並使這種讚歎充滿法界,遍及一切。如果虛空會有盡頭,眾生及眾生的業力、煩惱會有盡頭,那麼我們發出的讚歎才會停止。而虛空乃至眾生煩惱是永無止境的,所以我們對如來的讚歎也是永無止境的,更不會對此感到疲倦。

   我們讚歎佛陀的大慈大悲,讚歎佛陀的的智慧無量,因讚歎而心嚮往之,以身口意三業模擬佛陀的心行。這種憶念的過程,本身就是修行。事實上,凡夫心也是通過憶念成長的。貪心,是因為我們不斷貪著而形成;嗔心,也是因為我們不斷嗔恨而造成。這些正是心行訓練的成功典範,遺憾的是,它們是本該斷除而非鞏固加強的。如果我們能以培養貪心和嗔心的那份努力來憶念佛菩薩功德,就是在念念增長佛菩薩那樣的慈悲和智慧,何愁不能成就?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

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每個學佛者多少會有過供養的行為,如以香、花、燈或其它財物供養三寶。在佛教中,與供養內涵接近的是佈施,都是供給對方所需。但供養更強調了親近、奉事、尊重的成分,而佈施則含有對弱者的同情、憐措、愛護之義。故對佛菩薩及父母、師長,是以恭敬心供養。而且,若能以供養心修佈施,將更有利於平等心的修習,將迅速成就清淨、圓滿的功德。

  人天路上,修福為先。福報從何而來?正是通過供養、佈施而來,就像收穫是通過播種而來。供養的對象,又稱為福田。福田有三,一是悲田,如窮困者及弱勢群體;一是恩田,為父母等有恩於我們的人;一是敬田,為三寶或師長等我們恭敬的善知識,這些都是培植福德的土壤。有了福報,人生和修行道路才能暢通無阻。或許有些人不解,生存自然是需要福報,難道修行也要福報嗎?確實如此。如果沒有福報,修行會遇到很多障礙,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我們的色身需要物質滋養,若是資糧不具,甚至整天要為生計奔忙操勞,又如何安心辦道?

   另一方面,供養還能幫助我們克服慳貪和吝嗇的心理。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貪著,將屬於自己的物品也視為自身的一部分。煩惱便因這種對我所的執著而產生,物品損壞後會為之傷感,失去後會為之心痛,贈予他人更是萬般不舍。貪著和我執,是對我們傷害極大的兩種煩惱,而供養正是破除它們的重要法門。菩薩之所以能為眾生捨棄一切,是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眾生和自己是平等無二的。在世間,母親對兒女的付出是最無私的,但離菩薩的境界卻相距甚遠。因為菩薩行還具有無相、無住、無所得的特點,毫無執著和期待。

   說到供養,可能有些人會擔心:如果缺乏供養的財力,又該怎麼辦呢?其實,供養的重點並不在於實際財物,而是在於心行的調整。同樣是供養,發心不同,採取的方式不同,所獲效果和福報也大不相同。《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為我們揭示了將有限供養轉為無限的觀修法門,以此獲福無量。

  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供養,首先要有供養的物件。《行願品》所言為廣修供養,即廣泛供養一切。本品的修行所緣境有二:一是以佛菩薩的品質為觀修所緣境,一是以所有眾生為發菩提心的所緣物件。在此,重點是以佛菩薩功德為所緣境。我們每天供佛時,不僅僅要供養眼前這尊佛,也應像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那樣,禮拜並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果只供一尊佛,成就的也僅是一份功德;如果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則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面對海會圍繞的佛菩薩,我們又以什麼作為供養呢?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應以最上等、微妙、聖潔的供品供養諸佛,以此表達我們的無比敬意。

  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華雲,比喻花盛如雲;鬘雲,是將花串成一串串的花鬘;天音樂雲,是最為美妙的天籟之音,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天傘蓋雲,是帝王出巡或舉辦法會時使用的傘蓋;天衣服雲,是天人享用的霓裳羽衣;天種種香,是指最馥鬱、芬芳的香;塗香,是塗抹於身體的香膏;燒香,是通過燃燒散發香味的香;末香,是研磨成粉狀的香末。每一種供品皆多如雲湧,數不勝數。

  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須彌山,又譯妙高山,佛教多認為是最高大的山,高廣無邊,此處形容供品之多,堆積如山。

  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此外,還要點燃種種明燈,包括酥油燈、油燈及各種香油製作的燈。在佛經中,燈明為六供具之一,比喻佛的智波羅蜜。

  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這些供佛的燈明,並非我們平時所用的供燈,而是燈炷高如須彌,燈油多如大海的巨型供燈。

   或許大家會擔心:如何有條件準備這些香、花、燈、油?不必擔心,因為《行願品》是通過觀修來完成如此廣大殊勝的供養。我們看到一切花草樹木,皆可通過觀想轉化為供養所需珍妙物品;看到萬家燈火,則可觀想為供佛的酥燈、油燈、諸香油燈。包括我們的每個心念乃至色身,皆可轉化為供養于諸佛菩薩前的一盞明燈、一朵蓮花。若能作如是觀想,我執、我所執就無處藏身了。因為一切都是獻給諸佛的供品,何處有的存在?所以,廣修供養也是對治凡夫心的有效法門。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時刻作如是觀修,我們的心自然能從我執、我所執中超越出來。若能將一切供養諸佛菩薩,心便是無量的。以無量之心觀想無量供具並供養無量諸佛菩薩,當下即可成就無量福德。以這樣的方法積累功德,則能迅速成滿佛道資糧。當我們供養一杯水時,可將之觀想為四大海的淨水;當我們供養一盞燈時,可觀想為盡虛空遍法界的燈明。無論供養什麼,皆觀想為廣大無限的供養,使我們的心胸像虛空那樣無限廣闊,不住於相。如果能這樣的話,即使供養一杯水,也能成就虛空般的無盡功德。反之,若心有所住著,所獲福德將極為有限,就像《金剛經》所說的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在一切供養中,財供養雖然功德很大,卻遠不如法供養殊勝。當然,如能像本品所說的觀想,供燈、供花的本身,就已昇華為法供養了。通過依法修行,我們可以開智慧、斷煩惱並獲得究竟解脫。故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都為我們宣說了法供養的意義,如《金剛經》數數以校量功德引導人們行法供養。為什麼財佈施不及法佈施,財供養不及法供養呢?因為財供養只能滿足暫時的需要,而法供養卻能改變生命品質。一個品格低劣、煩惱重重的人,即使擁有許多財富,依然不會獲得快樂。反之,對於斷除煩惱的聖者而言,哪怕一無所有、生活清貧,卻能處處自在、時時安樂。那麼,什麼是法供養呢?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即聞思佛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佛陀出現於世,目的正是為了説明眾生解脫煩惱和生死。所以說,按照佛法指引的道路修行,像佛菩薩那樣廣泛利益一切眾生,才是至高無上的供養。若僅僅是對佛教有興趣、對佛陀有感情,於了生脫死並無實際幫助,也不是令諸佛歡喜讚歎的真正佛子。就像在家庭中,依父母意願行事的孝順孩子才能令長輩歡喜,若不聽父母教誨而胡作非為,雖能給父母帶來錢財,卻無法令其安心。同樣的道理,依法修行才是佛弟子們應有的作為。

  利益眾生供養,時刻心系眾生,並盡自己所能利益他人,也是供養如來的方式之一。《行願品》第九大願談到:若令眾生歡喜,即令如來歡喜,隨順眾生,即是隨順如來。諸佛如來從發心開始,為救度眾生而精進修行。很多人以為,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成佛。這固然不錯,但我們要知道,成佛的目的卻是為了更好地度化眾生,所謂為利有情願成佛。所以,對於利益眾生的行為,十方諸佛都會歡喜、讚歎,因為我們正是在行佛所行。

  攝受眾生供養,是以佈施、利行、愛語、同事四攝法門攝受眾生皈依、學佛,以此作為對諸佛如來的供養。

  代眾生苦供養,願擔當天下蒼生的痛苦,願以己身代替一切眾生承受苦難,是慈悲心的極致。慈悲是佛菩薩悲智二德之一,以這種廣大悲心與眾生同甘共苦,正是對諸佛如來的真實供養。

  勤修善根供養,勤,是精進、勤奮。佛法所說的善行有著不同內涵,如以五戒、十善為主的人天善行,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為主的解脫道善行,以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為主的菩薩道善行。勤修善根,能使出離心、菩提心的力量得到增強,最終證佛所證,是為究竟供養。

  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生生世世永不舍離菩薩道事業,永不舍離菩提心實踐,盡未來際走在菩提大道上,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才是究竟圓滿的法供。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此處以一系列比喻,襯托法供養的功德之大。《金剛經》中,也是通過反復校量來突顯法供養與財供養的功德差別。如以恒河沙生命或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所獲福德雖巨,卻比不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的功德。因為單純的財供養不能在根本上解決生命問題,故無法與依法修行所獲功德比擬。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三世諸佛皆依法修行而成就,故法以其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倍受尊重,即使是諸佛如來,同樣要禮敬於法。如果沒有法存在於世間,那麼諸佛也無法證道並成就。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如果菩薩能行法供養,才是最究竟、最真實的供養。《行願品》所闡述的廣大供養乃無上妙法,發心極為廣闊,在空間上周遍十方,在時間上盡未來際。如果虛空會有盡頭,眾生及眾生的煩惱會有盡頭,這種廣大供養才會結束。事實上,虛空是無盡的,眾生及眾生的煩惱是無盡的,所以對諸佛如來的供養也是永無止境的。並且,這種供養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從來不曾間斷,始終不會厭倦。

   由此可以看到,普賢菩薩所發大願之深廣,境界之高超,實在令人歎為觀止。這也正是它被尊為願王的關鍵所在,因為每一願的實踐皆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為所緣對象。

第四大願:懺悔業障

複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修行過程中,不僅要積累資糧,更應懺悔業障。無始以來,正是業力推動並左右生命的延續,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區別。其他宗教認為世間一切皆由神造,而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並指出命運正是由自己造作的業力決定。

   業是由行為構成,包括身業、語業和意業。所以說,身體、語言、思想是業力產生的三大管道。其中,最難把握的是思想行為,即每日的起心動念。現代人妄想特別多,因為世界太複雜、生活太豐富了,故整日思緒紛飛,不絕如縷。我們往往以為,妄想過去就不留痕跡了,所以很少有意識地在這方面約束自己。事實上,每個心念都會在識田留下影像,並形成正面或負面的的心行力量。當善的心所活動時,我們自己也覺得開心自在。真誠關愛他人,能令我們的內心柔和謙恭;慷慨救濟貧困,能令我們的心胸慈悲寬廣。反之,當不善的心所產生作用時,則被嗔恨和痛苦折磨,不僅傷害他人,更會傷害自己。

   在無盡的生死長河中,我們曾經想過、做過很多。這些生命延續中積累的經驗,將在識田中形成不同業力,包括善、惡、無記三種。這些業力就像編寫的各種程式,在未來生命中繼續活動並運作,給生命帶來不同結果。其中,善業代表正面力量,有利生命的和諧發展;惡業則代表負面的力量,阻礙生命的健康發展。凡是我們造作的業力,必定會感得苦樂果報,又名業決定之理。也就是說,一切快樂都是善業招感,所有痛苦皆由惡業決定。即使是點滴的苦樂果報,亦是往昔善惡業力決定,無一例外。故學佛須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惟有這樣,才能策勵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外在的事業很快會成為過去,但在內心產生的影像卻有著長久作用。業是決定的,不作不得,作已不失,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通過真誠懺悔來彌補。

   事實上,每個眾生都具備和佛菩薩一樣清淨無染的心,但因無明所覆,使內心變得污濁不堪。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中為我們闡述了懺悔法門,以此清除業障並淨化人格,使重業轉輕、輕業消除。同時,懺悔也是戰勝凡夫心的重要手段,所謂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在修學過程中,任何法門都必須以懺悔為前行。漢傳佛教中,天臺宗祖師便曾制訂了許多懺法,以此掃除修法道路上的障礙。而藏傳佛教的前行中,大禮拜及誦百字明咒都屬於懺悔的內容。如果不具備這些前提,修行路上往往違緣眾多、障礙重重。

   關於懺悔之道,《菩提道次第論》將之歸納為四種:

   一是依止力,我們皈依之後,通過念佛、拜佛、憶念三寶功德等方式不斷祈求三寶加持。同時,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一旦發起這種最強大的心靈力量,罪業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能破力,以追悔來摧毀罪業。造業之後,若以至誠懇切之心懺悔,後不復造,就能使重業轉輕,輕業消除。就如我們和某人結怨之後,真誠地向對方表示歉意,便能及時化解雙方矛盾。

   三是對治現行力,以念佛、誦經、持咒等力量與之對抗,如讀誦大乘經典或持大悲咒、百字明咒、懺悔文等。其中,觀一切性空對治效果最佳,當然難度也是最大的。

   四是遮止力,業有增長廣大的能力,就像樹種會長成參天大樹。同樣,我們所造惡業雖小,卻能繼續增長。尤其是造作之後不斷重複這一行為,其力量將迅速強大。遮止力,便是停止造作,不再對這一業行創造成長的因緣。

   那麼,《行願品》又是以什麼方式懺悔的呢?

  複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此處所言之菩薩,不僅指普賢菩薩,也包括每個學習《行願品》、發起菩提心的佛弟子。生命並非始於今生,而是有著無窮的過去。故應省察自往昔以來,因受貪嗔癡煩惱影響,身口意三業造作了無量惡業。煩惱就像電腦病毒一樣,一旦運行起來,會影響乃至破壞整個系統的運轉。更可怕的是,煩惱還能不斷複製並全面感染其它文件。同樣,貪嗔癡三毒也不僅限於自身的單獨活動,還具有自動複製的能力,干擾其它心理活動。當我們被負面情緒主宰時,所有想法和行為都會塗抹上這一色彩。如對某種境界或物件生起強烈的貪心時,這種心念會在行住坐臥間時時現起,徘徊不去。

   貪嗔癡為生命中三種主要毒素,其根本又在於癡,即無明,也就是對生命真相缺乏認識和智慧觀照。若能照了一切事物皆由因緣和合、虛幻不實,儘管念頭來來去去,卻能始終保持內心警覺,歷歷分明而不被其所轉。問題在於,我們總是將這些念頭執以為,不自覺地被其主宰並染汙。即使想安靜一下時,念頭還是無法控制。無明,還使我們產生很多錯誤的人生觀念,如以事業成敗衡量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等。其實,做事只是緣起的過程,但被賦予自我的感覺後,卻帶來諸多執著和煩惱。貪嗔癡的力量,還使世界充滿種種惡業。因為貪,會導致謀財害命(殺)、偷盜搶劫(盜)、好色邪淫(淫)、詐騙錢財(妄)等行為。同樣,嗔和癡也會引發殺、盜、淫、妄。由此可見,一切犯罪行為皆源於貪嗔癡。要杜絕社會犯罪現象,必須從改善人心下手,否則只是治標而不治本。

  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惡業,即不善業,包括身三、口四、意三十種。其中,身體行為是殺、盜、淫,語言行為有兩舌(挑撥離間)、惡口(以粗惡語傷害他人)、綺語(誨淫誨盜、愛恨情仇)、妄語(假話),思想行為是貪婪、嗔恨、邪見。反之,則是十種善行,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妄語、不貪、不嗔、不邪見。無始以來,由於貪嗔癡三不善根,使我們造下無邊惡業。若這些惡業有形有相的話,那麼虛空都無法容納。正如《地藏經》雲: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或許有人會說,我們並沒有時時造作殺盜淫妄。須知,即使我們沒有造作行為上的殺盜淫妄時,起心動念仍被貪嗔癡所染汙。哪怕是做件好事,也往往不是純正的善行。那麼,又該如何對待這些罪業呢?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首先,要觀想宇宙間有微塵刹土那麼多的佛菩薩,而我們是向盡虛空、遍法界的佛菩薩懺悔。在觀想過程中,以虔誠、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將自己融入佛菩薩的功德中,正是消除罪業的最佳方法。若我們心中充滿佛菩薩的功德,不隨貪嗔癡所轉,三業即可保持清淨,人格也將隨之淨化。所以,清淨三業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懺悔。更重要的,還須發誓將來不再造作罪業。否則的話,這種懺悔必定不是發自內心的,也就缺乏相應的力量。

   雖然我們在無量劫中造作了諸多罪業,但不要使其成為心靈負擔,更不要被它們壓垮。佛陀要我們認識到自身的罪業,並非讓我們沉溺其中自哀自怨,而是讓我們警惕種種不良習氣的誘導,並指引我們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事實上,罪業並無固定不變的實質。它也是因緣所生,是無自性的,故能通過相應的手段對治。業力由心而生,同樣可以用心懺悔,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通過真誠、猛利的懺悔,或體認罪業的本質,便可從根本上清除它。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懺悔,絕非一次、兩次即可萬事大吉。許多人或許都有這樣的經驗,犯錯之後雖然也知懊悔,也想痛改前非,但不久又會明知故犯。因為眾生的煩惱習氣根深蒂固,所以,懺悔也必須長期、持久地進行,盡未來際永不間斷,才能形成穩定的心行力量,從而與無始以來形成的習氣抗衡。

   當我們的心轉化為清淨心、慈悲心和智慧心時,當下就能和佛菩薩相應。那時,煩惱就再也奈何不了我們了。

第五大願:隨喜功德

複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   ,分佈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喜,即隨順、讚歎他人所作善行、功德和成就。任何人作利益眾生之事,我們都應由衷地歡喜讚歎。以清淨心隨喜他人善行,也是在成就自身的善心。不僅如此,隨喜還能獲得與行善者相同的功德,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超過對方。原因何在?因為所獲功德的多寡是取決於發心,而非我們以為的,與出了多少錢或多大力成正比。我們的心,就像裝載功德的容器,若它本身極其狹隘且放有其它雜物,自然也就盛不下更多了。所以,若以凡夫心、以充滿我執的名利心行善,即使所做事情很大,但因為發心狹隘而不純淨,所獲功德往往非常有限。反之,若能以無限廣大的清淨心去隨喜,所獲功德將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無論我們做什麼,都離不開心靈的參與。事實上,發什麼心做事,最後就成就什麼。發凡夫心行善,只能積累人天福報;發菩提心利他,才能成就佛菩薩的品質。所以,要以廣大無限的心去隨喜。這件事看似容易,實際操作時卻並不容易。當自己的家人樂施淨資利益大眾時,我們可能會埋怨他們亂花錢;當不相干的人發心行善時,我們又會對別人的成就感到嫉妒,同樣隨喜不起來。這兩種情況都很普遍,因為凡夫皆局限於我執的天地中,只希望自己成就或得益。唯有去除我執,才能無私隨喜他人,無我地讚歎他人。就像佛菩薩那樣,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為他們的痛苦而痛苦。唯有具足這樣的心,才能發自內心地隨喜一切善行,而這正是迅速積累佛道資糧的捷徑。因為我們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身體力行,但只要以清淨、廣大的心隨喜,功德就將念念增長。也許有人會覺得,既然隨喜能獲如此功德,再遇到需要出錢出力的事,口頭表示一下即可,錢和力都可省下了。如果是這樣,所謂的隨喜必定是不真誠的,只是為自己的吝嗇尋找藉口。要知道,隨喜不僅包括內心的認同,語言的讚歎,還包括相應的行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參與,才是身口如一的隨喜,才是由衷、清淨的隨喜。

   《行願品》中,又是如何修習隨喜法門的呢?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首先,我們要隨喜諸佛菩薩的功德,因為學佛修行的終極目標正是成佛。我們隨順的不僅是一佛、二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佛菩薩從最初發心開始,為成就一切智慧、為追求真理和解脫,精進不懈地修福、修慧,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這種為法忘軀的精神,正是一代又一代佛弟子的楷模。對於他們的所有善行,我們應當由衷地歡喜並讚歎。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在因地三大阿僧祗劫的漫長修行中,佛陀不知多少次為法捨身,行種種難行苦行。只要眾生需要就慨然給予,乃至捨身飼虎、割肉喂鷹,血肉之軀尚不足惜,更何況身外財物。為聽聞無上正法,更是難舍能舍。佛陀在因地時,曾生於無佛之世,為向一羅刹求半偈佛法而毅然捨身。僅從這一點來說,佛菩薩的境界就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對現代人來說,不必說為半偈捨身,若是聽法條件差一點,很多人可能就不來了。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修一點佈施,也往往十分吝嗇,百般不舍。身為佛子,怎樣才能克服凡夫心並不斷向佛菩薩靠攏呢?首先,應隨喜佛菩薩的功德,以此作為修學入手處。

  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種種波羅蜜門,即佈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般若六度,這是菩薩修行的六個主要項目。佛陀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不斷修習六度直至圓滿。那麼,怎樣才能圓滿六度呢?僅以佈施為例,天下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多,我們的能力又如此有限,如何才有圓滿的那一天?其實我們不必擔心,佈施的圓滿並不在於給所有眾生提供實際幫助。如果那樣的話,面對無量無邊的眾生,不僅我們永無機會圓滿佈施,諸佛菩薩也難以成就了。我們知道,諸佛菩薩都發願度盡一切有情,為什麼他們成佛了,世間卻仍有那麼多苦難眾生呢?由此可見,圓滿佈施的關鍵也是在於心行。只要對每個眾生都能生起佈施心,無一人例外;對任何利益眾生的財物都願意佈施,無一物不舍,佈施就圓滿了。慈悲也是同樣,能對所有眾生生起無限悲心,就已具備佛菩薩的大慈大悲。

  證入種種菩薩智地,菩薩道修行共有十地,分別是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三地發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難勝地、六地現前地、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十地代表了菩薩在修行中斷除煩惱的程度,也標誌著菩薩成就功德的程度。這一修行步驟,正如我們驅車從蘇州前往北京,必得經過很多網站才能達到目的地。同樣,成佛也不是虛無縹緲的,在每個前進階段都有明確的考量標準,使修學者可以對照自身修行進行調整。

  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佈舍利。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果位,即福德、智慧的究竟圓滿。同時,成就法、報、化三身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涅槃,代表著佛陀在這個世界身相的結束。雖然佛陀法身是不生不滅的,但與此間眾生因緣已盡,故其應化身會在娑婆世界消失。這並不意味著佛陀死了,因為他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舍利,乃佛陀荼毗後留下的骨子,如五色珠,光瑩堅固。佛陀涅槃後,將其舍利分佈世界各地,造塔供奉,給未能值遇佛世的眾生種下善根。扶風法門寺收藏的佛指舍利和北京靈光寺收藏的佛牙舍利,都是聞名世界的佛陀舍利。2002年,法門寺的佛骨舍利應邀前往臺灣巡展,朝拜者超過四百多萬。佛陀已滅度兩千五百餘年,其遺骨尚能引起如此轟動,充分體現了佛陀功德的感召力。

  所有善根,我皆隨喜。當我們對佛陀的發心和功德表示衷心讚歎時,就能將心逐步融入其境界中,進而將佛陀的發心變成自己的發心,將佛陀所修善行變成自己的行為。所以,隨喜不僅是稱揚讚歎,重點還在於觀所緣境,並將心融入其中。若只停留於口頭讚美,算不上真正的隨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我們不但要隨順佛菩薩的功德,還要隨順十方一切眾生的功德。六趣,指天、人、阿修羅、傍生、餓鬼、地獄六道,四生則指有情受生的四種形式,即胎、卵、濕、化。我們應對所有眾生的善行表示讚歎,隨時發現、鼓勵、讚歎他人的長處,既能使對方的長處發揚光大,還可使自身的優良品質得到發展。反之,若我們總帶著凡夫心去挑剔他人,對方固然不易接受,也會增長自身的慢心等不良習氣,于己於人皆無益處。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聲聞,是修習解脫道而證果的聖者。辟支佛,則指那些樂獨善寂、慧根極利的聖賢,雖值遇無佛之世,但能通過花開花落等自然現象深知諸法因緣,體悟空性而修行成就。有學、無學也代表著修行的不同階段,所謂有學,即修行尚未圓滿,為聲聞的前三果,分別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和阿那含果。所謂無學,即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徹底斷除煩惱並了達諸法空性。對這些聖人的修行和功德,我們皆應廣泛隨喜。當我們以清淨心讚歎時,就能與他們成就的功德相應,並將自己的心融入這些功德中。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所修無量難行苦行,為尋求真理而捨棄生命,為救度眾生而奉獻自身,這些高尚行為我們都要發自內心地讚歎。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種隨喜是永無止境的。因為一念隨喜的力量微不足道,無法形成穩定的心行。如果更多時間還在想著吃喝玩樂的話,那麼隨喜之心很快就會淹沒不見。只有時時刻刻地憶念佛菩薩功德,才能形成鞏固、穩定的心行,長久地保持正念並念念安住。

第六大願:請轉法輪

複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廣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轉法輪,是比喻佛陀說法。根據印度的傳說,轉輪聖王出世時以輪寶號令天下,所向披靡、無堅不摧。以法輪之喻,標識佛法能摧毀眾生的一切煩惱。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宣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佛法雖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博大精深,其綱領卻無出其右。四諦法門又包含兩重因果,一是以苦諦集諦說明的凡夫因果,如眾生為何有種種煩惱,命運為何有種種差別等。眾生長劫處於輪回之苦,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之苦,這些痛苦的根源,正是所闡述的內容。此外,佛陀還以滅諦道諦說明成就聖賢的因果。滅,為滅除煩惱和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涅槃境界。至於如何滅除,則是道諦的內容。四諦法門又相當於治病的程式,首先指出病狀,其次尋找病源,然後決定治療方案。在了脫生死之前,我們都是生死之病的患者,而佛陀則是幫助我們治病的大醫王,引導我們究竟解決煩惱病苦,成為真正健康的解脫者。

   說到解決痛苦,世人日日忙碌操勞,無非也是為了這一目的,並將離苦之道寄託于事業成功、出人頭地之上。但名利雙收之後,痛苦卻依然存在,甚至越來越多。究其原因,正是因為不曾找到痛苦之源,故採取的方法也如揚湯止沸,雖奔忙一生,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許有人會說,在今天這個物質世界,很多人都活得躊躇滿志,難道他們的生活也痛苦嗎?其實,那只是在物質享樂和聲色刺激中,對苦的感受變得遲鈍了。要知道,煩惱和痛苦決不會因為被忽略、被掩蓋而消失,一旦爆發,還會因醞釀已久而更具殺傷力。

   輪回的本質是痛苦的。只要內心製造煩惱的根源不曾消除,不論我們如何努力,即使貴為帝王、身家億萬,一樣走不出煩惱的怪圈。佛法指出,造成生命痛苦的根源正是我們內在的無明和煩惱。四諦法門不僅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相,也為我們提供了究竟解決痛苦的正確方法。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悟道時,發現他所領悟的真理和世人以為的事實天地懸隔,擔心即使說出也無人領悟,決定即刻入滅。此時,大梵天王降臨人間祈請佛陀宣說法要。佛陀因其一再祈請,方開始說法度眾生,此為請轉法輪。請法,也是表示對法的尊重。凡是太易得到的,人們往往不會加以珍惜。反之,經過反復請求和艱難困苦得到的,人們反而更能認識到它的價值。如果沒有請法的誠意,很可能對得到的無上法寶不以為然,這將成為修學道路上的重大障礙。求和請,並非說法者的需要,而是我們自己要培養對法的尊重之心。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聲,二祖斷臂求法的壯舉,無不體現了對法的恭敬和尊重。有了這一前提,我們才能自覺地依教奉行。否則的話,即使學了很多佛法義理,也難以在心行上真正產生作用。

   另一方面,因為請轉法輪,佛法才能流傳世間並利益更多的人。不然,我們也無緣聽聞如此甚深微妙的佛法。此外,不斷求法、請法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憶念法。因為凡夫心是和五欲塵勞相應的,若非特別提起正念,通常是糾纏於財色名食睡中。所以,要通過不斷請法使心融入佛法中,融入空性中。我們念佛,就和佛相應;念法,就和法相應;念僧,就和僧相應;念戒,就和戒相應。心中憶念什麼,最終就能成就什麼。這也是念法、求法的深意所在。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廣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行願品》的特點在於,修習每一願,首先將之拓展為最宏偉的願望,這就必須將心量擴大至無限。根據佛教的時空觀,宇宙中有著無量無邊的世界。如《阿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一個佛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位元佛陀教化的區域。太陽系相當於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因其中有三個千的倍數而得名。不說其他佛土,僅極樂世界便有十萬億佛土之遙,而整個宇宙之無窮無盡,更是難以言表。

   我們應觀想無量佛土中,正有無量諸佛菩薩在成就佛道:有的剛出生,有的在成長,有的才出家,有的於菩提樹下證道,有的已覺悟成佛。每位佛陀悟道後,我們也像大梵天王那樣祈請他們不要入滅,常轉法輪、廣度眾生。不僅對諸佛菩薩如此祈請,對人間一切善知識也應視為諸佛一般,祈請他們長久住世,弘法利生。藏傳佛教特別強調視師如佛,這本身就是非常善巧的修行方式。事實上,上師是否與佛功德同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真正視師如佛時,當下會升起極度的神聖感,內心也能因此得到淨化。就像我們帶著神聖感來到寺院時,紛擾的心很容易安定下來,感到沉靜、祥和。反之,如果我們覺得師長和自己不相上下,除增長慢心之外,于個人修學沒有絲毫幫助。看不到他人長處的人,必定會走向固步自封的絕路。當然,依止善知識也不能過於盲目輕率。選擇師長之前還需經過審慎考察,確定其符合善知識各項標準再如法依止。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我們應以清淨的身語意三業祈請佛陀說法。觀想要領在於,佛陀是無所不在的,請法的我也是無所不在的。在盡虛空、遍法界的諸佛菩薩前,有無數的我在祈請;每一個我,又在祈請無量的諸佛菩薩。在這一觀想過程中,我們的身心應毫無保留地融入佛陀宣說的法義中,融入空性中。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們對佛菩薩的祈請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盡未來際,永不停息。

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複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刹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佛法之所以能在世間流傳,是因為有佛出現於世。雖然佛陀親證的真理並非自創,而是本然如是。但若沒有佛陀說法,我們也就無從瞭解佛法,更不能依法得解脫。就像每個人都具備與佛無別的智慧德相,卻因不識本來面目,佛性雖有若無,只能流轉生死。正因為佛陀出世說法,我們才有機緣認識生命真相,找到究竟解脫之道。在這個世間,還有很多邪教流行,給世界製造了種種不安定因素。即使有心向道的學佛者,因為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會正邪不辨,乃至走上歧途。

   學習簡單的世間技術,也要拜師學藝,何況學佛是斷煩惱、開智慧的頭等大事。唯有如法依止善知識,法身慧命才能有可靠的依託。所以說,請佛住世這一大願,不論是對我們個人修行,還是對這個世界的眾生都具有重大意義。

   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具備佛一樣的品質。佛性,即覺悟之義。眾生和佛的區別何在?《六祖壇經》曰:前念迷即眾生,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佛和眾生的差別,只在於迷悟之間。若能當下念念不迷,也同樣是在請佛住世。反之,若迷失於五欲六塵和貪、嗔、癡中,便是諸佛入滅。所以,請佛住世也可從我們個人修行中得到體現。

   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弘揚佛法來啟發人們的本覺智慧。每個眾生都具有佛菩薩一般的品質,只因不瞭解自身本具的佛性,背覺合塵,心逐塵境,故應以佛法智慧去引導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寶藏,點亮心燈,返照自性。若我們以這樣的發心和認知來弘揚佛法,同樣屬於請佛住世的方式。

   那麼,普賢菩薩在《行願品》中又是如何開示的呢?

  複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但我們要觀想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其中又有無量佛陀正在出世、修行、證道,或與其所化佛土因緣將盡而示現涅槃。當他們將入涅槃時,我們應以至誠懇切的心祈請諸佛慈悲住世,莫入滅度。除此而外,我們還要殷勤勸請各位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善知識們長久住世。如果他們入滅離世,眾生便將失去依怙。這一大願既可作為觀修,也可作為實際的修持方法。當現實中的大善知識們塵緣將盡時,我們不僅要懇切勸請他們為憐憫、利益眾生而住世,還應不斷誦經、放生,以種種功德回向,使他們久住世間。

  經於一切佛刹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請佛住世是沒有時間期限的,應當作為我們盡未來際的事業。這一修行既可通過觀修來完成,也可通過自身念念覺而不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弘法來啟發眾生的本覺智慧。我們不是為了成佛而行菩薩道,而是為了更圓滿地行持菩薩道而成佛。所以說,修習菩薩道就是我們永無止境的事業。

第八大願:常隨佛學

 複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佈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常,是恒常;隨,是追隨。現代學者往往將佛學當作學術研究,而此處所講的常隨佛學,則是向佛陀學習,以佛菩薩因地的修行為榜樣,不斷向這一目標靠攏直至最終成就。學佛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法學習,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開示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可在其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並以佛陀開示的正見作為修行指南。一是直接向佛菩薩學習,以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因地的願力和法門作為修學榜樣。《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就論述了二十五位菩薩及大羅漢的修行過程,於六塵、六根、六識、七大各各不同之悟入處。如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就敘述了觀音菩薩從耳根開始修行,並圓照三昧、成就菩提的經驗。我們也可按照這些法門著手修行,沿著佛菩薩走過的修行之路勇往直前。所以說,學佛決不僅僅是求佛菩薩保佑,更要落實在修學實踐中。廣修供養中講過,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之所以將法供養列於首位,是因為依法修行才能證得法性,最終成就佛果。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佈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這段是介紹佛陀在因地的修行經歷。娑婆,為堪忍之義。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煩惱眾多,痛苦重重,生於此間需有極大忍耐力,否則便會痛苦不堪。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區域,而毗盧遮那如來則是釋迦佛的法身。佛陀有三身,分別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如來、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佛陀從最初發心開始,為追求真理和智慧,始終精進不退。在無盡生命中,不僅數數為法捨身,還曾將自己的皮膚鋪為紙,將骨胳折作筆,將鮮血作為墨,以此書寫經典流傳世間。佛陀在因地所寫的血經堆積如山,高如須彌。為表示對法的尊重,生命尚不足惜,何況權勢、財物等身外之物。類似的事蹟在中國佛教史上也屢見不鮮。在以往的年代,得到一本佛經極為不易,通常都需要一字一句地抄寫。更有許多高僧大德刺血寫經,體現了捨身求道的大無畏精神。除此而外,歷代高僧大德還為學法和弘法譜寫了許多感人篇章。如玄奘為到西域求法而歷盡艱辛,鑒真為向日本傳法而六次東渡,慧可為向達摩問道而斷臂求法等等,他們都不愧是真正的佛法實踐者。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正因為修習眾多難行苦行,佛陀才能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見性成佛。佛陀的神通主要是六種,分別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至於身相的變化,則根據眾生的不同身份而示現。如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便是世人最為熟悉的佛教典故之一。佛陀成道以後,為更好地度化眾生,以神通變化各種身相:應於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同時,還在人間、天上乃至海中等不同場所宣說法要。

  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佛陀因機設教,應眾生的不同根基而作開示。有時到大菩薩們活動的場所說法;有時在聲聞、辟支佛所在的場所說法;有時在國王聚會的場所說法;有時到執政者、婆羅門、商人聚會的場所說法;甚至到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聚集的場所說法。

  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在不同場所,佛陀又會根據眾生的需求和喜好,以最為圓滿的音聲宣說種種教法,以無量的智慧和方便善巧傳播甚深法義,如隆隆雷聲喚醒眾生的無明迷夢。直到在世間的化緣已盡,才入於涅槃。無論是佛陀在因地求法的精神,還是佛陀為眾生慈悲說法的精神,都是我們要盡未來際努力學習的。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本品主要介紹了釋迦牟尼佛求法和弘法的經歷,為求法不畏艱難,為弘法不知疲倦。釋迦牟尼是這樣做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是這樣做的。我們既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也要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學習。或是學習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或是學習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或是學習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偉願望;或是學習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的精神;或是學習本品所介紹的普賢菩薩的廣大無邊的十大行願。

   在學佛過程中,我們可以尋找一位和自己最有緣的菩薩來學習。如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觀音菩薩代表大悲,地藏王菩薩代表大願,普賢菩薩代表大行……每個人都可選擇其中一位作為修行榜樣,將他們的願力轉化為自己的願力,以他們的品行調整自己的品行。若以觀世音菩薩為學習榜樣,就應充分瞭解觀世音菩薩的品質和功德,以此作為糾正凡夫習氣的參照係數。修習達到一定程度後,就可將自己觀想為觀音菩薩。藏傳佛教關於本尊的修法,正是基於這一原理。觀世音菩薩曾是普通的凡夫,阿彌陀佛曾是平凡的眾生,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也曾和我們一樣的,只因為他們發廣大心,修殊勝行,才能成就無上佛道。所以說,只要我們也像諸佛菩薩那樣發心並勇於直下承擔,將來也能和十方諸佛一樣修行成就。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常隨佛學,是盡未來際向諸佛學習,無論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始終精進不退。學佛,關鍵在於行佛所行,而不僅是祈求佛菩薩的加持和保佑。唯有將佛法落實到自身的心行改造中,才是名符其實的學佛。

第九大願:恒順眾生

複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于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 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于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行願品》的核心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也是本品的兩大內容。前者是以佛果功德為所緣境,包括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八大願王,引導我們將心念念融入大覺海中。後者是以利益一切眾生為所緣境,菩提心乃利益眾生之心,恒順眾生之願便切實體現了這一內涵。但我們要明確的是,這種順從是有原則的,並非一味遷就。我們發心利益眾生,便應做對眾生真正有利的事。眾生為無明所惑,其需要往往伴隨著貪嗔癡煩惱。如果沒有智慧加以分辨,所謂的隨順很可能只是在滿足眾生的貪嗔癡,對他們非但沒有真實利益,甚至會埋下隱患。所以,恒順眾生應以智慧為前提,確定我們的行為能否真正利益眾生。

   《行願品》的修行是模擬成佛的修行,通過對佛菩薩品質的觀修,將心行調整到這一層面。佛菩薩的品質,是由無限的智慧和慈悲構成。其中,慈悲必須通過眾生才能成就。沒有眾生,我們去慈悲誰呢?所以說,離開眾生的話,我們永遠無法成佛。當然,不是要將所有眾生都救度完之後,功德才能圓滿。因為度眾生也是要有因緣的,對於無緣眾生,佛陀亦無能為力。因此,只要能對一切眾生具有平等而無限的悲心,就是圓滿的大慈大悲。在佛菩薩的心目中,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無別的。若存有好惡之分,只能說明其心行仍滯留於凡夫境界。哪怕還有一個眾生是他討厭或不願救度的,就不是圓滿的慈悲。從這個意義上說,考察修行境界如何,唯有通過對內心的審視才能判斷:我們有什麼心態,就代表修行達到什麼程度。

   菩薩道的修行特點在於,起心動念間都想著利益眾生。《行願品》第九大願,便是對如何利益眾生的具體指導。

  言恒順眾生者,恒,是恒常;順,是隨順。其原則在於,隨順眾生的善心和善行,而不是無條件地隨順。否則,隨順眾生的種種惡習和非法要求,豈不是和他們一同墮落嗎?所以,唯有能為眾生帶來長久利益而無負面影響的事情才能隨順,而對眾生沒有利益、或只有暫時利益而于未來有負面影響的行為則不能隨順。那麼,佛菩薩究竟要隨順哪些眾生呢?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佛菩薩的隨順,是以一切眾生為物件,也就是本品再再提到的,盡法界、虛空界的所有眾生。因為佛菩薩的發心是無限的,故能圓滿無量功德。相反,凡夫的發心是有限的,成就的功德也極為有限。如何將有限的功德轉化為無限?關鍵在於心的拓展,所以做每件事都要發心為利益眾生而做。我們來此聽經,也要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聽聞佛法。當我們遇到順境時,希望以此因緣更好地利益一切眾生;當我們遭遇逆境時,希望藉由自身磨難承擔其他眾生的苦難。如果我們時時都能這樣發心,就是在不斷接近佛菩薩的心行。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是眾生的不同受生形式。卵生,如雞、鴨等通過孵卵而出生;胎生,如人類、牛羊等通過胎藏而出;濕生,如水中受生的眾生,假潤而生;化生,如地獄眾生。

  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這是指眾生生存的不同處所。有些眾生在地上生存,有些眾生在水中生存,有些眾生在火中生存,有些眾生在風中生存,有些眾生在虛空生存,有些眾生依附于草木而生存……因為業力不同,其生存處所也是千差萬別。

  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這是指有情的種種差別。芸芸眾生,無奇不有。出生的方式不同,色身的狀態不同,顯現的形狀不同,具有的相貌不同,存活的壽命也不同。《莊子》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其間相差何止千萬倍,足見業力之不可思議。

  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眾生有不同種族,如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等,其中又分為漢族、藏族、滿族等不同民族。此外,還有張三、李四等各種姓名,更有不同的心理狀態及認識、觀念、欲望、喜好、人生願望等等。

  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眾生的行為方式、舉止威儀不同,所穿服飾不同(即使動物也有不同的皮毛),所吃食物不同,居住環境不同。

   總之,雖然眾生形形色色,但都是佛菩薩慈悲和利益的對象,其中沒有佛教徒和異教徒之別,甚至沒有人和動物之分。在佛菩薩的心目中,一切有情都是平等無二的。行菩薩道,應對所有眾生具有平等之心。為什麼我們不能以平等心看待眾生?因為我們還是凡夫,而凡夫心的特點正是充滿人我是非。佛菩薩所具有的平等,是建立在無限的慈悲心行上。只有將內在的慈悲品質完全啟動並激發起來,我們才能像佛菩薩那樣對一切眾生常懷悲憫,平等視之,有如獨子。正因為我們現在還做不到,所以更需要每天訓練。從知母、念恩開始,觀想一切眾生在無盡輪回中都做過我們的生身母親,由此生起報恩心,然後將這份報恩心不斷強化並普及,進而引發慈心、悲心、增上心和菩提心。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所謂天龍八部,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迦。所謂人非人等,人即人類,非人即人類之外的其它眾生,如惡鬼等冥眾。有些眾生是無足的,如蛇、蚯蚓等爬行動物;有些是二足的,如人等;有些是多足的,如蜈蚣。有想,即有思想的眾生;無想,即想心昏迷,無所覺了的眾生;非有想非無想,粗想已去除,但仍有非常微細之想,如色界天眾生。生命的種類無量無邊,對於所有這些眾生,我們都要生起慈悲和平等之心。

  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我們要隨順眾生做種種于他們有益的事,以各種方法去侍奉、供養他們,將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師長般恭敬,甚至將其當作阿羅漢和諸佛菩薩般敬重。若我們對眾生生起這樣的關愛,內心就能得到淨化。反之,對眾生的不平等和虛妄分別,則是因為我們有不清淨的心。分別此人好,那人不好,分別此人和我有關,那人和我無關,平添許多煩惱。尤其是中國社會,人際關係非常複雜,要耗費許多心力在妄想中糾纏。能夠放下這些妄想分別,將一切眾生視為佛菩薩,所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我們又該為眾生做些什麼呢?眾生有身病和心病,當眾生身患病苦時,我們要像醫生那樣為他們治病;當他們偏離正道或墮落邪教時,我們要以佛法開導他們,指明正確的前進方向。
  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此處的暗夜,非指晝夜之夜,而是指眾生因無明所惑,處於生命暗夜中,不知生從何而來,死往何去。人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卻不知何者為;人人都想一生幸福快樂,卻不知人生意義為何,多數都是茫茫然來世間走一遭。作為菩薩道行者,應發心以佛法啟迪他們的智慧,點亮他們的心燈,使他們早日脫離輪回,走向光明的解脫之道。

  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貧窮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於物質貧窮的人,我們應給予經濟幫助;而對於精神貧窮的人,我們要使其聽聞佛法,幫助他們止惡行善,積累功德法財。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菩薩對於一切眾生都要生起無限慈悲,並通過各種方式給予説明。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一般人以為,供佛、念佛、令諸佛歡喜就是修行的全部。事實上,諸佛菩薩出現于世,正是為了度化眾生。如果我們利益眾生,就是在做諸佛菩薩所做的事,才能真正令諸佛歡喜。隨順眾生利益,是對諸佛最好的供養;對眾生尊重承事,就是尊重承事如來;令眾生歡喜,就是令一切如來歡喜。對於佛法修行而言,眾生甚至比佛菩薩更重要,因為他們更需要我們的説明。而佛菩薩只是佛弟子的修學典範,對於他們來說,完全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對諸佛菩薩的恭敬、供養,最終都是在成就自身修行,而非佛菩薩自身所需。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這也是告訴我們眾生對於修行的重要性。諸佛的品質是大慈大悲,但這一品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對眾生的無盡慈悲中形成。離開眾生,悲心也無法成就。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慈悲的心行基礎,即悲憫心。但一般人的悲憫心很小,尤其是現代人,大多冷漠且缺乏同情心,相關事例不僅媒體報導時常可見,生活中也比比皆是。這一點,正是學佛路上的重大障礙。我們學佛修行,必須徹底克服自私的小我,通過各種方便法門及外在因緣,不斷培育、張揚生命內在的優良品質。

  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以悲憫心為基礎,才能引發菩提心的生起,最終圓滿佛陀的大慈大悲。因為菩提心正是大乘的不共教法,是成佛的不共因。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這一比喻充分說明,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眾生和我們的關係多麼重要。就像沙漠中有棵參天巨樹,如果它的根系得到灌溉,才會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在無盡的生死曠野之中,我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也應像這棵巨樹那樣,確保根部得到澆灌。對於佛道修行來說,一切眾生好比樹根,諸佛菩薩好比果實。不斷以大悲水滋養眾生,才能結出無上菩提的累累花果。如果菩薩能對一切眾生充滿無限慈悲,時時心系眾生,才能成就無上佛道。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這是極為重要的總結,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高度重視。菩提從何而來?正是由眾生而成就。如果沒有眾生作為修行所緣境,一切菩薩都無法圓滿佛道,成就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于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對於修學菩薩道的大乘行者來說,必須瞭解利益眾生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只有對眾生平等看待,等無有異,才能圓滿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如果缺乏平等心,必定還是凡夫有限、有所得的小慈小悲,而非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大悲心和廣大行隨順眾生事業,正是對如來的無上供養。這一點也充分說明,大乘佛教的修行是非常積極而非消極遁世的。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菩薩對眾生的隨順,不是短時間的。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對於發心修學菩薩道的人來說,不僅要一輩子做好事,還要盡未來際、永不間斷地行善積德。即使虛空會有盡頭,利益眾生的事業和願望卻不會窮盡,所謂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從這個意義而言,修行的根本目標是利益眾生而非成佛,因為成佛也是為了更好、更徹底地度化眾生。如果我們是為了我要成佛而利他,說明還有我執在,那麼佛果一定無法圓滿。

第十大願:普皆回向

複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每做一件事或修行之後,都要進行回向,並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如放生的回向偈,是放生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而修習淨土法門的人,多以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作為回向。

   所謂回向,是將我們所做的功德指向一個目標。比如我們為達到某個目標而賺錢,回向,就是將每筆錢存儲到指定的帳號。如果賺錢很多卻隨手花掉,想用時就會囊中羞澀了,最終一事無成。同樣,修行所得功德也需有一明確目標。或回向人天善果,或回嚮往生西方等等。而最高的回向,是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或許有人會說,我花了這麼多錢和精力做好事,若回向給一切眾生豈不很虧?更何況其中還有些眾生是我們所討厭的,如何甘願讓他們也分得一杯羹呢?

   但我們要知道,我們也是眾生之一,當我們發願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時,並不因回向眾生而一無所獲。正相反,由於我們的發心無限,所獲功德將百千倍、億萬倍地增長,絕非狹隘的發心所能比擬。

   我們每天講經最後所念的回向偈是: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也就是說,希望我們講經和聞法的功德,使一切眾生獲得法益;希望我們與一切眾生能於菩提道上早日成就,究竟解脫輪回之苦。這種回向,就屬於最高、最廣大的回向。那麼,《行願品》又是如何回向的呢?

  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行願品的回向,乃普皆回向,將修行功德如甘霖般遍灑人間。從本品最初的禮敬諸佛到第九願的隨順眾生,每修完一種之後,都應將修行功德回向盡虛空、遍法界的所有眾生。其核心在於,將一切功德回向一切有情。回向的心有多大,最後成就的功德就有多大。若我們只希望將功德回向于自己或親人身上,如此狹隘的心又能裝得下多少功德呢?一個茶杯,只能裝一杯水。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心狹隘,成就也必定狹隘。所以,必須徹底打破我執設定的界限。心本如虛空般浩瀚遼闊,無形無相。只因我執及我所執的系縛,才被局限於有限的家庭或事業中。修行,正是要去除一切人為設定的界限,使心回到清淨無染的本然狀態。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我們發願將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又該如何祝福他們呢?我們要祝願眾生永遠安詳、快樂,遠離色身病苦和心靈痛苦。此外,我們還祝願所有準備作惡的眾生都無法如願;願所有準備行善的眾生都能心想事成。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惡趣,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希望惡道之門早日關閉,所有眾生都能生於人、天善道,並通過修行證得涅槃、斷除煩惱、成就佛果。

  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如果眾生因造作惡業將遭受極大痛苦,我們發願代其承擔這份苦果。更進一步,願為天下眾生承擔所有痛苦。祝願他們早日離苦得樂,解脫生死,成就無上菩提。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菩薩每做一件好事,哪怕是微小善行,都應如此回向,而這種回向是永不間斷的。當我們作如此回向時,等於將一滴水投入大海中,和大海融為一體,並因此獲得恒久的力量。
   因此,發心無限,所得無限;發心有限,所得亦有限。

結說:修學利益

 下面總結修行普賢十大行願的利益。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于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佈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複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或複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刹,若鳩 荼、若毗舍 、若部多等,飲血 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獅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又複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刹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複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服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刹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于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這段經文是介紹修學《行願品》的功德,主要包括八個部分。

一、總說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于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行願品》對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作了詳盡闡述,其境界廣闊無邊。那麼,此十種願力能使我們得到什麼利益呢?本段是總說《行願品》的功德:若菩薩能按《普賢行願品》闡述的觀修方法修行,即能成就並利益一切眾生,因其發心所緣境為一切眾生,是和無上佛果相應的。如果我們也能像普賢菩薩那樣,發廣大願,行殊勝行,我們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了,因為他的願力已在我們內心乃至行動中得到實現。

二、校量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佈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複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這是通過校量比較的方式說明本品利益。普賢菩薩告訴我們,如果有人以十方世界那麼多的、數不勝數的極品珍寶佈施眾生,並以此供養十方世界所有的諸佛菩薩,而且盡未來際永不間斷地供養。所獲功德雖然極大,卻無法和修學普賢法門的功德相比,甚至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萬分之一。因為以再多的珍寶佈施再多的人,只能使人得到物質利益,卻不能令眾生斷煩惱、了生死。而聽聞《行願品》並按照這一法門精進修學,能幫助我們成就佛道,獲得究竟解脫。在學佛者都很熟悉的《金剛經》中,也數數以校量功德的方式說明,法佈施遠勝於財佈施,法供養遠勝於財供養。

三、消除惡業

  或複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修學《行願品》,還能幫助我們滅除罪障。佛教中最重罪業為五無間業,分別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項。即使如此深重的罪業,也能通過讀誦、書寫《行願品》進行懺悔,並因此滅除一切罪業及身心的痛苦煩惱。

四、遠離邪魔

  一切魔軍、夜叉、羅刹,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世間災難多與魔軍、夜叉等妖魔鬼怪有關,但只要我們一心讀誦《行願品》,所有諸惡鬼神看到我們都會遠遠避開,甚至變作護法來幫助並守衛我們。因為我們修學的,是成佛的無上法門。

五、諸佛護念,人天禮敬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我們修學《行願品》,在世間就不再會遇到任何障礙。就像月亮跳出雲彩遮蔽之後,朗照四方而無任何阻擋。修學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不僅會得到世人恭敬,還會得到天人尊重,甚至諸佛菩薩也會時常讚歎我們。

六、獲得圓滿身份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獅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修學《行願品》,將在未來生得到最美滿的身份。像普賢菩薩那樣,圓滿他所具有的一切功德。我們學習佛菩薩,最後就能圓滿他們所具備的功德,並具備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這是佛教最圓滿的相貌。若生在人天善處,還能出身于高貴的家族。從今往後,不僅不必擔心墮落惡道,連惡友也能自動遠離我們,除非是我們發心去救度他們。此外,一切外道會被我們的威德攝受,一切煩惱也將得到解脫。因為本品闡述的修行法門,代表著菩提心轉化的、威力無比的心行力量。就像百獸之王獅子那樣,能使群獸俯首稱臣。按照《行願品》修學,就是如來家業的真正繼承者,能夠得到眾生的供養。

七、往生佛刹速成佛道

  又複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刹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複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服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刹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于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學佛的人,最關心臨終去哪裡。當色身即將敗壞時,身邊再親密的人也無法陪伴我們。生前地位再高,此時一無用處;生前財富再多,仍然只能兩手空空地離去。此刻,唯有宿世積累的業力會陪伴我們。所以,人們都關心臨終時是否會因一念之差而墮落惡道,關心阿彌陀佛是否前來接引。但如果我們修學普賢法門,就不必擔心這些問題了。因為修學十大願王所發起的菩提心的力量,將在臨終時引導我們,將我們直接推向極樂世界。到達之後,不僅諸佛菩薩都會前來接見,還將生於蓮花中,得到佛陀的授記。然後,立刻前往十方世界大行菩薩道。最後,像佛陀那樣成就無上佛道,降服魔軍,廣轉法輪。使得無量無邊的眾生因聽聞普賢菩薩的殊勝教法而發起菩提心,並根據各自的根性得到度化,最終都能修行成就。

八、結 說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一切有緣聽聞並深信普賢十大願王的眾生,只要能夠認真地受持、讀誦並向他人宣說,必將獲得無比殊勝的功德。其功德之大,除了十方諸佛,無人能夠真正瞭解。同時,普賢菩薩還告誡我們,切莫對此法門產生懷疑。雖然我們一時還無法真正理解普賢菩薩的甚深境界,但至少可以通過信仰來接受這一法門。只要真實修行,能夠讀誦、書寫、演說,終將成就普賢菩薩那樣的功德。不僅自己能於一念中成就無量的福德智慧,也能使眾生遠離生死輪回,最後往生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行願品》,是一部教導我們圓滿成就菩提心的修行寶典。菩提心代表著生命中最強大、最健康的力量。成就菩提心,不僅可以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也可幫助無量眾生解除痛苦和煩惱。若我們生活在凡夫心中,即使想要幫助別人,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自己的心行都不健康,如何有力量幫助他人?中國歷史上,不少起義軍開始也是為天下百姓揭竿而起,但有了一定地位之後,就無一例外地變質了。原因何在?正是因為缺乏菩提心。他們所有的發心,雖在一定階段和程度也包含慈悲濟世的成分,卻仍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而凡夫心的特點是我執,是自私自利,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凡夫心來自無始以來的積累,其力量根深蒂固、難以動搖。而擺脫凡夫心的唯一道路,就是成就菩提心。菩提心是無限、無我、無所得之心,唯有它的力量,才能戰勝凡夫心,進而廣泛利益一切眾生,使我們實現生命的終極價值。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