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禪師與轉世
釋惠空
29/11/2010 06:5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目錄

壹、    前言

貳、    轉世

一、輪回

二、願

(一)怡山發願文

(二)《禪宗永嘉集》發願文

(三)圓法師發願文

(三)雲山發願文

參、  禪宗祖師的來生

肆、  結語


 

壹、前言

中國佛教一千多年來是以禪宗為主流,明清以後淨土宗才漸漸繁盛,現今淨土宗盛行。西藏佛教主要以藏密為主體,禪密兩宗派思想修持差異暫且不論,外在的載體形式亦有值得探討的空間。

禪宗以傳法,師徒之間心心相印的傳法;密宗則是以轉世,由前世的喇嘛轉世到下一世。這是兩個宗派維繫法脈非常重要的制度,透過傳法與轉世的制度,產生了佛教僧團的領導者,這領導者不但有世間的權威,而且也具備了出世間法的權威,先具備了法的權威,當然也具備了領眾的世間權威。在傳法的轉世過程裏面還附帶了很重要的責任,就是把佛法修證的本質、修行的方法理論延續下來。當然任何一個制度都有其因緣條件,也都有成住壞空的情形,禪宗的傳法現在已慢慢的衰敗了,產生一些流弊且維繫道法作用已慢慢降低了,可是西藏的轉世制度卻為西藏佛教帶來了維繫僧團制度的價值而正發揮其強有力的功能。所以我們將轉世的問題從禪宗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這是寫作的一個起因。

 

貳、轉世

  一、輪迴

所謂的轉世,轉世在佛教的涵義基本上是屬於輪迴,在這輪迴裡面,若是一般人的輪迴,那就與一般眾生一樣,沒有任何特殊涵義。生命在這六道中間輪轉當中,有不同於一般生命的意涵,所以才有所謂轉世的概念出現,這轉世的概念、不同的意涵主要在於願力,這願力是什麼樣的願呢?就是菩薩的願力。

經論中將菩薩道從大分上可分成幾種,如五十二階位或發心、解行、聖住等。在中國最有名的《金山御製梁皇寶懺》裡面將菩薩分成法身菩薩、肉身菩薩與初發心菩薩三種。整個佛法是以菩薩道來貫穿的,從初發心到成佛以菩薩道來貫穿,法身菩薩是五十二階位的地上菩薩,肉身菩薩是三賢位的菩薩,初發心菩薩是十信位[1]的菩薩,在這裡面,法身菩薩沒有轉世的問題,因為法身菩薩是不動本座而隨方應化,所以法身菩薩是遍一切處化現的,所以真正的轉世則是指肉身菩薩與發心菩薩。

肉身菩薩與發心菩薩的差異點在於福德與願心大小的問題,肉身菩薩能夠有廣大的智慧福德,能夠承擔生死的輪迴;而發心菩薩的心則輕如鴻毛,處在於未定聚的階段還沒有穩定的在這佛道中,還會退轉,會退轉的這過程中就會對於六道的輪迴產生恐懼,所以才會對六道產生痛苦、出離心,進而有淨土之願。

 

  二、願

因為菩薩道對於下一世要去哪裡主要是願的問題,所以我們從歷代祖師的發願文可看出這個問題,若沒有發願文者,可從臨終臨終生死應對,及自我思想陳述中觀知。從發的願可分成:去佛土的願,現在所談的是禪宗的祖師,淨土宗的祖師去佛土的願當然不用講的,禪宗的禪師也有去佛土的願,去佛土則有此方佛土與他方佛土。此方佛土是指去彌勒內院,去彌勒內院的案例很多,如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來果禪師、慈航法師等都是發願去彌勒內院,他方佛土則是指彌陀淨土,彌陀淨土在禪宗也有,例如永明延壽禪師。

在這裡我們要注意到的,所謂肉身初發心菩薩的願,在《金山御製梁皇寶懺》裡面提到,初發心菩薩的發願,在六道中輪迴時,雖所願在于天道、人道,但可能墮到地獄道、餓鬼畜生道中,所以在《金山御製梁皇寶懺》裡面可以看出這個發願是主要是屬於初發心菩薩或肉身菩薩的願,因為有願意在六道中間輪迴的這個願心。最有名的是〈怡山發願文〉與〈永嘉發願文〉。

在我們可以找到的幾個禪師發願文中,可以來分析:

()怡山發願文:

本文收在《緇門警訓》裡面,很多禪宗寺院都作為課誦的一部分。這一篇發願文不長,前半部是指初發心菩薩被煩惱所困,生死沉浮,造業受苦,到希望來世能夠「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貞入道」;後半段講到能夠得「六種之神通,圓一生之佛果,然後不捨法界遍入塵勞」,「他方此界,逐類隨形,應現色身,演揚妙法」。所以可以看到,前半段是屬於色身的願,而色身中顯然是初發心菩薩之立場;後半段是屬於法身的願,就成就整個菩薩道而言,此願文是比較完備圓滿的。

()《禪宗永嘉集》發願文:

第二個較具代表性的發願文在《禪宗永嘉集》第十章,願文前段講到「未得道前,身無橫病,壽不中夭」,之後來世能「長得人身,聰明正直……正信家生,常得男身……童貞出家為僧合和」。前半段可以看出,從一個發心的菩薩、發心的行者來講,能夠有善緣能夠有善根,於內能夠有善根親近佛法,於外能夠不受邪魔災難的障礙;後面才講到「六通具足,化度眾生,隨心所願,自在無礙,成就萬行」。我們可以看到,永嘉大師的《禪宗永嘉集》其實是為發心的菩薩所寫的,所以重點放在未成道前。

相對的,我們來看《永嘉證道歌》中,「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講到他證得的智慧,「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心鏡明鑑闊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此中亦談到「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間相誑惑」,由永嘉大師《永嘉證道歌》可以看出,他是經過多劫修行,而且徹悟如來法心,能夠應物利生終不盡。「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從《永嘉證道歌》可看出,是以證得法性身來度化眾生的作用。

由永嘉大師的這兩篇著作可以看出,《永嘉證道歌》是從法性、從開悟者的立場來看;《禪宗永嘉集》發願文是從初學者、發心者、未成道者的立場來看,這兩篇的文字菩薩境地差異非常明顯。

 

 ()圓法師發願文:

收在《緇門警訓卷九》,此篇與前面的禪師不一樣,「願阿彌陀佛獨相隨……預知時至不昏迷……親如來無量光,一切聖賢同接引,彈指已登安樂國……分身遍至河沙界,歷微塵劫度眾生。」在此願文中前半是往生西方淨土願,後半是法身六度願。

 

()雲山發願文

在雲山禪師的發願文中,上半段所談的是法身的示現,例如有分身塵剎度眾生……十類生中普現身,這是法身、普賢行願的思想,他也講到希望自己將來像普賢、觀音一樣的度眾生;在中段裡雖也有談到肉身修行的部份,「舍身受生不忘失,從劫至劫不迷心,童貞出家知宿命」,基本上從這段可以看出來,這是屬於肉身的思想。這與永嘉大師未成道前的思想還是不一樣的,這是屬於肉身而且有承擔生死輪迴能耐的聖者力量,能不忘失、知宿命,心眼已通。

從上面幾篇願文及禪師的行誼可以看出:

 

()肉身轉世願

以凡夫的立場所發的願心,如怡山發願文及永嘉發願文中及梁皇懺的發願文,都是以凡夫、初發心菩薩的立場而發願,主要是希望來世轉投胎做人,投生為人,身心清淨沒有業障煩惱,遠離業障煩惱,親近善知識,隨佛修行。

 

()法身願

永嘉、怡山及梁皇懺等發願文,可以說都是以凡夫的立場,但仍然包含了法身的願心。作為一位佛法的行者,將來從成佛的立場上看,一定是要以法身的功德化行十方度化眾生的,所以在雲山發願文及圓法師發願文及怡山發願文、永嘉發願文等中,其重心或終究都是以發願將來成為法身菩薩,以法身神通的感應力,不動本座,應現十方,而後度化眾生,這也可以說是修學佛道的最終意圖。

 

()淨土願

除了眾知宋朝永明延壽禪師往生淨土以外,明清也有許多禪師往生淨土,如憨山、蕅益等禪師;圓法師發願文中亦明示為淨土願。除了他方淨土外,還有娑婆淨土,也就是彌勒內院。之所以會有淨土願,主要是對娑婆世界輪迴的痛苦,因為在沒有成道之前,就有可能會退轉,可能退轉就可能淪落三惡道,淪落三惡道就承受無邊的苦痛,娑婆世間的三惡道是令人畏懼的。起信論說到,怯弱根性的眾生就會想要找到淨土。所以不只是要往生西方淨土,晚近的禪師們也都希望往生到兜率內院去。如台灣的慈航法師,其道場取名彌勒內院就可以表明心志;虛雲老和尚年譜裡也可看到好幾次在定中或在睡夢中,能夠見到他往生到彌勒內院去,這都是晚近禪師尚無法如古人法性遍十方的差異。即使在梁皇懺裡面,作為苦惱凡夫惡業深重的立場,也是希望能夠在龍華三會上成就,這也是相應於佛道的部份。

 

參、禪宗祖師的來生

絕大多數禪師無發願文,但可從行跡言論上檢視,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禪師沒有明說死後去那裡,但我們可以由兩個跡象來檢視:

第一個,他們面對死亡能夠生死自在的。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大德,如龐蘊居士父女比賽坐化、或倒立往生者金碧蜂、普化禪師出城東西南北門,振鐸而逝、韶州如敏禪師知廣主興兵留書而化,這些能夠預知時至或隨時隨心來去自在者,甚至有的禪師死了以後蒙弟子請求又活回來,這種對生死自在者猶如過鄰宅,亦如脫衣般自在,在禪宗祖師裡面隨處都是。

第二個,從禪師門自述行證言詞上。從生死輪迴上來看,輪迴的主體是阿賴耶識,輪迴的境界也是由阿賴耶識所現出來的,所以禪宗祖師們見本性時就了知道輪迴的主體與輪迴的境界,其實都是虛幻的,見了本性以後所有的身心世界都變成了自性的光明寶藏,這是禪宗祖師的趨向。歷代的禪師當他們開悟證得法性,見自本性時,就掌握了所有生命的境界,山河大地、六道輪迴,對他而言可以說是了無一物,當然也就沒有所謂輪迴的出現,這個就是中國禪師不談往事,沒有說明下輩子的問題,很多弟子請問,但都沒有直接回答下輩子投胎轉世的問題,這是主要因素,我們可以從下面引文中看出。

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2]

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聖末邊事,如今且要識心達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時後日自具去在。[3]

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4]

 

所以說古代禪師可以說是證得法性身的,在圭峰宗密大師回答弟子「一期壽終之後靈性何依?」文中,有四種依託情形:第一種、即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第二種、能隨願投生天上人間自在而往(受生自在);第三種、能不入輪迴自在變化(變化自在);第四種、能十方應化,隨類感應(究竟自在)。「妄念若起都不隨之,臨命中時自然業不能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為長易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5]也有的禪師可能證到無漏身,他還會隨著生死在輪迴中間,但他已能夠生死自在了,例如初果聖者七番生死一樣。

在怡山發願文或是在永嘉禪師的發願文裡面,可以看到強烈的希望可以投胎再繼續修行,以人身來繼續修行。仔細考量其實是為了初發心者所立,基本上,對未來生命的展望,一個是成為法身菩薩,一個是到安全保險的淨土去,最起碼希望長得人身,長隨佛學,不受障難,不管是他方淨土或是天上淨土,或是願來世為人,都可以看出對於生命輪迴痛苦有一種不能承擔的痛苦。然而最重要的是度生事之承擔,法身十方應化,固然是佛道之必經之途,然而肉身轉世,娑婆忍苦而渡生,則尤為難能可貴,即此又可看出怡山與永嘉願文之難能可貴。不是所有禪師都有這樣的願心,希望來世投胎做人,然後能夠發起修行,所以在面對生死輪迴的生命現實當中,我們確實的看到了對生死輪迴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從禪師的發願,從他們對未來無窮生命的菩薩行的取向中看到這個問題。

從發願文中看到,從初發心到修行成就,由無漏色身菩薩到法身菩薩的菩薩道過程是非常清析的。也可以說,禪師們相應於佛道的菩薩行過程是隨著個人的立場、根性、修行深淺、願心而不一樣。

所以中國禪師基本上他對於生命的取決必須要根據他所修行的層次,也就是說一個禪師他未來的發願基本上是根據他的修行的層次而開展的,「願」無非是以整個菩薩道、菩提道為主軸,在菩薩道與菩提道的層次當中,有法身大願,再來有肉身菩薩能夠自在的在六道中化度眾生,還有淨土願就是往生到兜率內院、極樂世界,再來就像永嘉禪師的發願文裡所提到的,未成道前的發心菩薩,以及在梁皇寶懺裡在三惡道中間或在六道中間輪迴的發心菩薩的願。

 

肆、結語

最後,作為中國佛教未來的發展,我們不希望走世俗無知的路線,也不希望走神怪迷信的路線,我們必須要誠懇的面對生死輪迴這個問題,誠懇面對生死輪迴的問題時,勢必不可能逃避來世投胎轉世的問題,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很誠懇的告訴廣大的佛弟子以及社會大眾,宇宙間生死輪迴的真相如何?佛教對於未來生命的抉擇又是如何?我們必須很清楚的知道修行所趣向的實在情況,而後把我們的修行與來世的願心結合起來,相信這才是佛法最明確的指標。這樣的一個抉擇,他所採取的理由、所採取的立場、所採取不同價值的決斷,我們必須要有一套很有體系的思想,讓世間的人有所遵循、有所抉擇、有所依憑,而且有所可行性,世人必須清楚知道他將要去到何方,他的來世將如何呈現,他的抉擇是什麼,輪迴為人、為天、他方國土或是其他生命形態,相信這樣才是把佛法思想落實在世間、把佛法生命價值的生存理念貫通在這個重重時空的生命內涵裡面,我們要帶領佛弟子以及社會大眾走出時空的困境,走出一個智慧、開創的生命空間。

比如現在盛行臨終關懷,關懷臨終尚不足,可以將視野問題拉長,關懷來生後世。必須要有明確的願心由每個人的內心發出,希望每位僧眾及信念堅確之佛弟子,都能很明確抉擇,轉世的願心、轉世的抉擇。



[1]各經論說法不一,此取通義,不詳較差別。

[2]大正藏51p246c

[3]大正藏51p283a

[4]大正藏51p306bc

[5] 大正藏51308a

 

tw.myblog.yahoo.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