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論念佛的淨心意義
宏正法師
09/12/2011 05:5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提要

念佛法門久遠已來即有之,傳入中國以後,經盧山慧遠大師創蓮社提倡念佛,始形成有規模有組織的專門念佛之法門。然許多人以為念佛很簡單只要口誦一句「阿彌陀佛」即可,因而出現了許多紛諍。後有人提倡「禪淨雙修」,一提「禪淨雙修」有人即會以為此禪乃是離淨之禪,此淨乃是離禪之淨。本文擬以幾種念佛法門著手,強調一下禪在淨土(念佛)中重要性,讓人們認識到念佛非是離禪之念。使吾人能真正領悟念佛之旨,而起拋磚引玉之作用。

 

念佛法門,是佛法無量修行法門中的一種,是我佛釋迦如來為娑婆世界眾生所開最殊勝的方便法門。而此念佛法門現在已成為淨土法門的專稱或代名詞,這是因為念佛只要確具真信實願,依教奉行,則必定能獲得往生淨土的利益。

 

淨土思想源於大乘經典的教說,是不容置疑的。很多經中都有說到過淨土,而經中所說到的淨土也很多,但以專經專說某一佛國淨土的,大概只有阿佛淨土、藥師佛淨土、阿彌陀佛淨土,這些淨土在《阿佛國經》、《藥師如來本願經》、《阿彌陀經》等經中皆有專門的描述。在諸經之中,介紹西方極樂淨土的經典特別多,加上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而他方淨土則不然,相對的要難一些,因此,我國淨土行者,也就特別宗於西方阿彌陀淨土,而積極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而致使淨土法門又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專用名辭了。

 

念佛,可以說是比較古老的佛教思想。世尊在世之時,參加佛教團體即成為正式佛教徒的界限,即是首先要歸依三寶,也就是三念的軌則,即所謂念佛、念法、念僧是也。然而最初念佛、念法、念僧的物件,是以世尊生身為主要。可見當時的所謂念佛是念現在的佛,即對現前之佛——釋迦世尊生起歸敬、禮拜之心,在時間上、空間上,不離開佛,或者追慕、憶念、讚仰佛陀的美德。或者於恐怖、危難之際,乞求佛陀慈悲加護,生起這種依憑之信賴心而發展出憶念佛陀的方法。並因此而有憶持佛之名號、十力、四無畏等,乃至觀想佛之三十二相規則發生。在《增一阿含經》第十四(大正藏二.六一五頁上)有文:「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有畏怖衣毛堅者,爾時,當念我身,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佑出現於世,設有恐怖衣毛堅者,便自消滅。」又《雜阿含經》第三十三說:「若人於出、入途中,因遇逢狂象、狂人,內心慌亂時,應按照命終時之辦法,稱念三寶之名,可以免除恐怖。」由此可見,念佛在原始佛教僧團中,是弟子對佛陀極單純的稱呼,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佛弟子根據大乘經中佛所說他方淨土之殊勝,而逐步地將念佛發展成為求生他方淨土尤其是西方彌陀佛淨土的重要方法與因素之一。

 

從原始佛教中歸依三寶而念佛、念法、念僧,(主要是念本師釋迦世尊)後因佛為憐憫眾生為之說他方淨土,當然必須由信願行而達。所以佛弟子根據大乘經典又開出以念他方佛並求生他方佛國淨土的淨土念佛法門。可見念佛思想古來有之,然雖久遠已有,但卻多人不明,以為念佛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殊不知「念佛」雖只有簡單兩字,但卻包含了多種含義。廬山蓮宗寶鑑卷三云:「淨土一宗念佛之法,有實有權,有頓有漸,皆以顯如來所證之實理,廓眾生自性之本源,以念佛三是昧攝一切人,明心見性入於佛慧。或謂問之曰:念佛其可明心見性入佛慧乎?予謂之曰:心為萬法之宗,操之在我則何道不成。大勢至菩薩以念佛證無生忍,究其因地,純於念佛上用功,念念無間,打成一片,所以道: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蓋佛者心也,念佛念心,心心不二,心既不二,佛佛皆然。一念貫通,無前後際,三際俱斷,是真道場。塵塵顯示,剎剎全彰,是謂入於如來正遍知海,具足如來一切種智。念佛之旨,大略如是。」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念佛一法非如我們所想那樣,乃是具有豐富的內涵的,並可以了知念佛之功殊勝至極,故吾人實不可輕視念佛,不要以為念佛很簡單而不去施行,亦或勉強施行但卻不能專心致志。若我們如此的話,實實在在是沒有領會吾佛如來的良苦用心也。

 

念佛者,一般人總以為就是以口誦佛之名號,很簡單。但仔細一看,卻並非如此簡單。以念字有觀念、口念、心念之分。佛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之區別,或有佛身、佛名、佛德之差別,而佛身又有三身之區分, 因此可以講念佛確有很多複雜內容的念佛。首先,觀佛身之觀念念佛,即想到是觀佛;其次又有以佛之名號作為物件,這一般是口念也即是稱名念佛了。為使妄想眾生能夠安靜,成就觀念,即用口念誦佛號之方法作為其助緣了,故教令行者念聲不絕,何以故?以若斷絕口之聲音,心則亂想而失正念。若能心口如一則能使眾生心與佛之心心心相印,而能罪滅河沙,早成正覺。

 

念佛,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誦佛,而是有多種不同意義上的念佛。根據宗密的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所說,不外乎有四種:一、稱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 實相念佛。下面即從這四種念佛中來探討一下念佛對我人之內心及整個社會有什麼作用及影響。

 

稱名念佛

稱名念佛者,顧名思義,即是執持佛之名號,口誦不斷,正如《阿彌陀經》所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經中即已點出了持名念佛的特點是「執持名號,念念不斷,純一無雜。」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很多人一聽持名念佛,即認為這太簡單了,不就是念誦一句佛號嗎?故有此等人雖然口中在誦著佛號時,卻在東張西望,心猿意馬,這正如世人所講「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是口在念而意卻不知去向何方了,到死不知念佛之真正意義。難怪近代以來,持名號者甚多,而往生者甚少,此皆由信願不切,意口雜而不專,本來很簡易的卻反而變得不易了,易行道變成了難行道了。可見念佛必須要心淨,而心淨又必須由念佛而行,因爲「心垢土垢,心淨土淨。」故《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欲淨其心有,捨淨土之修法,他無能焉。」

 

我們眾生由於業障深重,致使我人雜念叢生,妄想不斷,不能使我人定下心來,即不能「心止於一處」,導致正念無法現前。若我們眾生能稱佛名號,並能由此簡單的稱佛名號法門達到「一心不亂」,能念念不斷,而又歷歷分明,此時則一定能達於「心如止水」,不為外境所動,既不為外境所動,又何能為外魔入侵,隨境所轉,而擔心不能成佛作祖呢?《彌陀章》中有文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必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幾段文中即顯明稱名念佛是為了使眾生離開雜念或雜穢之相,使正念現前,從而達到修行念佛的目的。念佛是使眾生正念現前,妄想遠離,而參禪的目的亦是要遠離妄想,心止於一處。從上不難看出,念佛之中自有禪,心定、離念為禪,離禪之外念佛則不可得。這也就證明我人將禪與淨土劃分成兩個不同的宗派,認為一個純靠自力(禪),一個純靠他力(彌陀大願)是有一定的偏執的。殊不知,念佛之中即自有禪觀。實際上,我們仔細一想,也很明瞭。因為我人在念佛時,總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若無禪觀,能做到嗎?此中「都攝六根」不正是止嗎?「淨念相繼」豈非是觀法耶?《淨土或問》中說:「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含理事,若事一心,人亦以行之,由持名號心不亂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若能如此繫心持名念佛,則能任運常遮一切惡念,不使現行。即使想作惡,因心中憶佛,惡亦不能成。縱使隨惡作惡業時,因心中有佛,心常下軟,如身有香,自然離臭。若人心中失於正念,微起惡念,我們則立即念佛,以念佛之力量,使正念現前,正念既生,惡念則便自息。可見凡經歷一切境界,不管是善還是惡,由於心中有佛,皆心念作願。如是相續念佛在心,則能成辦一切淨因功德。

 

念佛法門,並無什麼奇特之處可言,只是必須要深信力行。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天臺亦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但是近代及現代大多數人都將念佛(稱名)法門認為是非常簡單的法門,以為不就是一句佛號嗎?這是一般的愚夫愚婦都會做的,卻不知「三歲小兒說得,八十老翁卻行不得。」所以導致這類修行人是信既不深,行亦不力。殊不知現前一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談玄說妙,只是重在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則畢竟永無退轉,成佛有期。故《淨土或問》有云:「念佛者,或專緣三十二相,繫心得定,開目閉目,常得見佛。或但專稱名號,執持不散,亦於現身而得見佛。此間現見多是稱佛名號為上。稱佛之法,必須制心,不令散亂。念念相續,繫緣佛號,口中聲聲喚阿彌陀佛,以心緣歷,字字分明。稱佛名時,無管多少,並須一心一意,心心相續,如此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

 

雜念是病,念佛是藥。念佛正為對治雜念,如果不能對治,實是因念佛不親切也。故雜念起時,即應用力加功念,字字句句,精一不二,雜念自息矣。有一部分剛剛念佛之人,或對念佛之理不甚明瞭之行者,剛把一句佛號頓在心頭,聞思妄想,越覺沸騰,便橫加指責,說念佛工夫不能攝心,卻不知我們眾生無量劫以來生死之根豈是容易可以即斷的?況且雜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我們念佛時能覺得妄念重多,正是因為這句佛號,若不是這句佛號,我們心中不斷之妄念,雖剎那不停,又有幾個人能自己覺曉呢?古人道:「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此中清珠乃是譬喻念佛之淨念;濁水乃是譬喻眾生雜亂之妄心也。如果我們眾生能於妄心雜念之時,舉起一字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則此雜亂之妄心,自然能隨著我們所提起之正念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妄心寂靜,自是一念乃至十念,及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謂「淨念相繼」者也。故祖師有云:「能運身口之念,毋論其散,但不間不斷,自能一心,亦可即名一心,唯行之不休為度,固不憂散亂矣。如母喪愛子,龍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一,豈制之令一也。」因此,念佛之人,需要信心懇切,正因凜然,重念生死輪轉之可悲,深厭塵勞紛擾為可痛,舉起一聲佛號,當下更無異見,直至一心不亂,能所兩忘,何憂不能往生淨土,何患不能成佛作祖耶?

 

所以,我們這看似簡單的稱名念佛,於中實蘊含了行者所必具必修之止觀法門。稱佛名號之念佛法門,即將此難行難解之止觀於輕易之間便讓我等行人具足。故徹悟大師以止觀法門解釋念佛之理時說:當念佛時無有別想即是止,念佛時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之中止觀具足,離念佛之心更無別有止觀。止即是定因,定即是止果;觀乃是慧因,慧即觀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寂而常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是照而不寂。念佛具止觀之理,此說甚明。

 

觀像念佛

 

觀像念佛者,即是以佛像爲所對之象,亦即是從色相觀佛入手為方便,由相會性,即見真佛。這是面對佛之尊像或佛之畫圖,相好莊嚴,面對心念,誠敬可知,恭敬禮拜,借假相契會如來真實之身,上下諦觀,一心不亂。乃至離像亦見佛身在前,已了了分明,則捨相存性,勤修供養。若無佛像之時,宜向西方端坐,起心動念時,當念阿彌陀佛在我頂上, 字字句句自不落空,不善之惡業亦能消滅。在《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云:「觀像念謂觀如來塑畫等像,如大寶積經說:佛本因中為大精進菩薩,因此比丘畫佛形像,發心出家,持畫像,入山觀察,觀察此畫像不異如來,成就五通得普光三昧見十方佛等。」然此觀法在很多地方是與持名念佛同時運用,而使吾人與佛心心相應,無有隔離,正所謂「觀佛像,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本性佛從而顯現,如是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

 

觀想念佛

 

觀想念佛者,謂在心中觀想佛之相好圓滿,觀想純熟,則三昧現前。在宗密《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是這樣說的:「三觀想念佛,於中有二:一明一相,於三十二相中隨觀一相皆滅重罪,如觀佛三昧海經說白毫觀,但觀眉間白毫之相,右旋婉轉,猶如秋月,十棱成就,內外通明,如白琉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觀成不成,皆滅九十億那由他恒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當蒙攝受也。二明全身者,如坐禪三昧經云:若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念佛生身,莫念地水火風山樹草木天地萬類及諸餘法,但念佛身處在虛空,如大海清時,有金山王相好圓滿,出無量清淨光明。於此虛空表色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諸佛悉在自前,若心餘緣還攝令住,除無量劫罪。」

 

對於觀想念佛的說法,於諸經中皆有談到,但是談得最仔細詳盡的,還應該算是《觀無量壽經》。下面即將觀經中所說觀法加以列舉:一、觀日,謂正坐向西,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瞭,是為日想。二、觀水,謂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想水成已,當作冰想,見冰映澈,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澈,是為水想。三、觀地,觀想下有金剛七寶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等。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見已分明,是為地想。四、觀寶樹,地想成已,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七寶映澈,珠網覆上,行行相當,葉葉相次,生諸妙華,成七寶果。其葉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國土,悉於中現,是為樹想。五、觀寶池,謂想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花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花間,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微妙法音,其八池水,皆具八種功德,是八功德水想。六、觀樓閣,又名總觀,以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謂眾寶國土,一一各具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眾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七、觀華座,謂當作七寶蓮華想,一一華葉,作百寶色。華葉小者,眾廣二百五十由旬,一一花葉,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毗楞伽寶以為其台,台有四柱寶幢,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是為華座想。八、像觀,謂欲想彼佛,先當想像,如閻浮檀金色,塵彼華上,見坐像已,心眼得開,明見極樂國土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復想一大蓮華在佛左邊,一大蓮華在佛右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坐左右華上,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是為像想。九、觀真身,謂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眼如四大海,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流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欲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瞭。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十、觀觀世音菩薩,謂想觀世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內髻,項有圓光。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毗楞伽寶以為天冠,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化佛,一一化佛,有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臂如紅蓮華色,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足下有千幅輪相,自然化成五萬億光明台。其餘身相,衆好具足,如佛無異,是爲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十一、觀大勢至,謂想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如二十五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為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為大勢至。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十方佛國廣長之相,皆於中現。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十二、普觀,謂前想成已,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花合想,作蓮花開想。蓮花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作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想觀,又名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十三、雜想觀,謂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是上為十三觀,加上後明三輩九品之住生之三種觀,成十六觀。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將此十六觀大別為二類,初之七門為觀依報,後九門觀彼之正報。又後十觀中,初之五門明佛菩薩觀,次一門明自往生觀,再次一門明佛菩薩觀,後三門明他生觀。智顗之觀無量壽經疏卷下分為三類,初之六觀觀依果,次七觀正報,後三觀明三輩九品之住生。慧遠諸師皆以此十六觀為定善觀法。善導則稱唯初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九品為散善;又定善之中,初七觀為依報觀,次六觀為正報觀。然此中每層所觀,須開目閉目,皆令明瞭,乃稱成就。此十六觀普攝群根,若能成就,必捨此穢土生報土矣。當然,此觀法成就非是吾人亂心所能成,所謂:「心淨國土方淨」。正如觀經所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可見,若對西方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所謂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樓閣,林樹寶網,能一一憶念,一境一幕,神遊淨土。則:「先送心歸極樂,臨終定得蓮華化生」。

 

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者,謂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乃無形無相,猶如虛空,而心乃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若念念相續,則三昧現前。實相念佛實是利根眾生之上品念佛之門,乃是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有無心念,不以非有無心念,何故?若以有心念,名爲常見,若以無心念,名為邪見;亦有亦無是斷常;非有非無是愚癡;若具四句,則備起眾見;都無四句,便為大斷;若能離此等計,心無所依,無以名之,若般若現前,以智慧觀照,謂此無相之相,是為實相之念。若果能如此念佛,現生必得見佛。在《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三中是這樣解釋並闡述實相的,他說:諸法當處,不生不滅,非有非空,無能無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此等相,名為實相,無相之相也。誰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論證知,唯有諸佛,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稟園說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諸法實相,既解實相,亦解諸法實性、實體、實力、實因、實緣、實果、實報、實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實,即是實生實佛,實依實正,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然此既名念佛,當如何念?《西方合論》卷五有答:為復念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盡,乃至識已盡。佛所說盡者,是癡人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壞本絕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實相念佛之門,亦名絕待門。《佛藏經》卷上云: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旬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 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昧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實相念佛也。

 

實相念佛是將念佛思想提高到了一個究竟的高度,也可以說是般若思想的又一體現。

 

    從以上四種念佛中不難看出:前三種念佛皆是以淨相易彼穢相,即是以淨想換彼穢想,乃屬有相。而實相念佛則不然,不只穢想滅,淨相亦滅,心體湛然,名曰無相。然此無相亦不可得,寂光現前,乃名實相,如是念佛之念乃與佛相應矣。

 

觀像念佛與觀想念佛在一些地方並沒太嚴格的界限,是合而為一的,統名為觀想念佛。《佛教各宗大意》中說:念佛,言有總別。就總,有三種:一、稱名念佛,口稱佛名;二、觀想念佛,靜坐觀佛相好功德;三、實相念佛。觀佛法身非有非空實相理。但是要成就二觀,必需要具備正念,若無正念,則無法成就「觀像」與「觀想」二種念佛。

 

在有些人看來,觀佛念佛應該是稱名念佛的輔助;而與之相反,有些人卻認為應將稱名念佛作為觀佛念佛的輔助。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兩種主張呢?因為前者認為持名比較易行,而觀佛卻是不易,但成就觀佛之觀,可以使人在持名念佛時能「一心不亂」。而後者卻是針對有一類在臨終時被諸苦所逼惱之極惡眾生而說的,因為這類眾生為苦所逼,則不能成就息慮凝心之觀法。如《觀經》中即為了臨終為苦逼之人在精神不能專注憶念佛陀而說持名之法的。但從我們眾生在祈求臨終之時有正念心理的情況講,稱名念佛不唯是儘量成就觀念憶想之補助,在經中亦有「稱佛名故,諸罪消滅。」稱名自身即具備了滅罪的力量。在我們想像中,稱名比觀念較為獨立,因此勝過觀佛並且作為易修之妙行,最終成為純正淨土教最為重要的方法。現人修持,多爲持名與觀想合修,所謂凡於行住坐臥時,則一心執持名號,凡於蒲團上跏趺靜坐時,則心心觀想佛像與淨土莊嚴。經行疲乏則趺坐以觀佛,坐久則經行以持名。如此迴圈善巧修行,則定能往生淨土也。

 

妄想從正念流轉而出,故離正念外無妄想。如是妄想起時,不須遣除,但知此是妄想者,即為提起正念。正念起時,則妄想不遣而自消。故我們應觀妄想是自性空,即是為空觀。得此空觀者,不因見佛發歡喜貢高魔;不因不見佛入憂愁魔。但平常續念不起見佛想,不起不見佛想,是為正念之境。在《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下云:雙寂曰止也,雙照曰觀也。無欲無得不起覺觀,何以故?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如是念中,無貪無著,無逆無順,無名無相,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是中乃無微細小念,何況粗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處,無取無捨,無諍無訟,無念無分別,空寂無性,無滅諸覺觀,是名念佛。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轉四天下地,隨意能轉,亦能降伏百千億魔,況弊無明,從虛誑緣起,無決定相。是法如是,無想無戲論,無生無滅,不可說,不可分別,無暗無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測。但以世俗言說,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德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豈非明心之要乎?然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則念念佛。佛者覺也,以眾生若能心心不妄佛號,即是念念明覺,心若忘佛,即是不覺。正所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念佛豈非淨心之要乎?心本無念,念起即乖,眾生無始以來,即沈溺於妄想,已成慣習,遣之甚難,若要將染汙之妄想變成清淨之正念,則必須用以毒攻毒,移花接木之法方能奏效。故參禪難悟,念佛易成。何故?以參禪要離妄想,而念佛在專想。如果我們眾生死心切,以參究心念佛,何患難與共生死不了耶?念佛與參禪,實非二法,因念佛時,先將自己胸中一切煩惱,種種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唯提起一念佛號,歷歷分明,心中不斷,如線貫珠。如此著力靠定,於一切處不被境緣牽引打失,若能於一切時中不雜不亂,一心不亂,豈非是禪乎?亦豈非能超生淨土乎?因佛有無量功德,一句佛號足以該之,以佛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真如佛性,善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微塵一切法門攝無不盡。此四種念佛,對上等到根性眾生來講,隨一念佛法,即能悟入無上之法門,而根劣之人,則必須隨其種種方便,而達實相法。《中論觀四諦品》中講:「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欲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又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蓮池大師亦有語云:「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亦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惟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有雜亂?」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資,不可偏廢。由事而念念相續,直至一心不亂,由理而明心。從一念不生而生般若。禪淨之事於茲可以告一階段矣。此豈非淨心之要乎?

 

 

來源:www.fozang.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