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一、《淨影疏》曰︰「五戒所防,殺、盜、邪淫、妄語、飲酒。是其五惡。造此五惡,於現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難,名為五痛。以此五惡,於未來世三途受報,說為五燒。」
二、《嘉祥疏》曰︰「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偏彰。」
三、義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餘事名正意。」
四、《嘉祥疏》曰︰「他土中多有勝緣,又復善報強勝,作善為易。此土無此二緣。『開化』即佛開導教化也。」
五、《嘉祥疏》云︰「降化其意者,悕(願也)心入道,令持五善故,順教修行。」
六、《嘉祥疏》曰︰「『獲其福德』者,舉遠近二果,成其行也。」
七、《淨影疏》曰︰「由持五戒,於現在世,身安無苦。」
八、《淨影疏》曰︰「後世彌陀,終得涅槃。」
九、太賢曰︰「世間所畏,死苦為窮(極也),損他之中,無過奪命。」
十、《會疏》曰︰「『強者伏弱』者︰能殺者為強,所殺者為弱。人畜皆然。『轉相剋賊』者︰『剋』謂制勝、殺害。『賊』謂賊害。如雀取螳螂,人亦取雀,故云『轉相』。」
十一、憬興曰︰「『剋』者殺也。『賊』者害也。」
十二、《經音義》曰︰「無父曰孤,無子曰獨。」
十三、憬興云︰「孤者無父母,獨者無子女。」
十四、《會疏》曰︰「幽冥,所謂冥途黃泉也。」
十五、《會疏》曰︰「脫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轉生受身』。四生轉變,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
十六、《嘉祥疏》曰︰「譬如王法者引喻況。報經在前,重苦在後。如似王法治罪,先杻械詣市殺之。先現報後入地獄,故云『極刑』。」
十七、《無量壽經鈔》曰︰「有云第六識名魂神,第八識曰精識。」
十八、《會疏》曰︰「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云『或長』。如飛蛾蜉蝣等云『或短』。」
十九、《會疏》曰︰「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
二十、義寂云︰「作惡雖不樂欲苦果,苦果自應。修善雖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義同影響(指如影隨身,如響應聲)。然此多言自然者,為顯因果決定法爾。」
二一、《會疏》曰︰「因果必應,故云自然。」
二二、《等不等觀雜錄》曰︰「經中淫多從女旁,專指男女事也。」
二三、《嘉祥疏》曰︰「宰相之官,縱放臣下。用取萬民賄,枉取人物。」
二四、義寂云︰「機謂幻惑,偽謂虛詐。」
二五、憬興云︰「機者機關。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機偽。」
二六、《會疏》曰︰「三惡相資,熾發邪欲。吸引他財,欲積自己。故云『欲自厚己』也。」
二七、《維摩經》曰︰「身孰為本,欲貪為本。」
二八、《會疏》曰︰「欲海深廣,不知厭足,無尊無卑,無富無貧,唯求收積。嘈雜奔波,故云欲貪等。」
二九、《會疏》曰︰「前不顧是非,後不顧譏嫌;亦前不顧明哲昭察,後不顧鬼神冥記;或亦前不顧過業,後不顧來報。」
三十、《嘉祥疏》曰︰「『無一隨者』,神識孤遊戲,財留在自界。」
三一、義寂云︰「謂善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
三二、《晉譯華嚴經》曰︰「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
三三、《藥師經》曰︰「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閻魔王。」
三四、《嘉祥疏》曰︰「一切眾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
三五、《五戒經》︰曰「三覆八校,一月六奏。」
三六、《五戒經》曰︰「如是等日,天神記錄眾生善惡也。」
三七、《會疏》曰︰「幽有天神,識其科條,無毫釐差。故云『剋識』。識音志,即記也。」
三八、憬興云︰「以種子識功能不亡,名剋識。」
三九、義寂云︰「所作善惡,非但自識內薰,天神外記。記在二處,安有赦乎?」
四十、《會疏》曰︰「世界安立,單陽不成,獨陰不育。夫婦相因相成。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資。凡天地之間,無獨立義。故云『相因寄生』。」
四一、《會疏》曰︰「邪謂邪曲,惡謂罪惡。」
四二、《沙彌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婬;出家十戒,全斷婬欲。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乃至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
四三、《無量壽經鈔》曰︰「夫婬欲者,流轉生死之根源矣。遠離解脫之因緣也。如大賢云︰『生死牢獄,婬為枷鎖。深縳有情,難出難故。』」
四四、《智度論》云︰「婬欲者,雖不惱眾生,繫縳心故,立為大罪。」
四五、《瑜伽論》云︰「諸愛之中,欲愛為最。若能治彼,餘自然伏。如制強力,弱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種過︰苦而似樂故;少味多災故;不淨似淨故。」又云︰「何耽剎那之微樂,應受永劫之大苦。」
四六、《訶欲經》云︰「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者,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
四七、《會疏》曰︰「婬火內燃,胸熱心狂。」
四八、《淨影疏》曰︰「『交結聚』下,明造惡過。為婬造作殺盜等事,是其過也。」
四九、憬興云︰「公然劫取」也。「迫脅」者,以威力相恐懼,即豪奪也。是為盜惡。如是廣行殺盜之惡,只為「歸給妻子」取悅於一婦人,以圖「極身作樂」而已。
五十、望西云︰「極謂疲也。」
五一、義寂云︰「謂顯中作惡者,著於人。隱中作惡者,著於鬼故。」
五二、《會疏》曰︰「人謂人間,官吏刑罰。鬼謂鬼神,冥官照見。」
五三、《智論》曰︰「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
五四、《大乘義章》曰︰「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故名妄語。」
五五、《淨影疏》曰︰「口之四過,不應法故,通名妄語。」
五六、《四分律》云︰「彼此鬥亂,令他破也。」
五七、天臺云︰「遘扇彼此,乖和合也。」
五八、《大乘義章》云︰「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故曰兩舌。」
五九、《法界次第》曰︰「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
六十、《大乘義章七》云︰「言辭粗野,目之為惡。惡從口生,故名惡口。」
六一、《梵網》云︰「不見言見,見言不見。」
六二、《俱舍論》云︰「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
六三、《大乘義章》曰︰「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
六四、《無量壽經箋註》云︰「綺語,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詞也。後世騷人積習,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閨閣者,皆謂之綺語。」
六五、《十業道章》云︰「說染言詞,名雜穢語。若不染心,綺飾文辭,歌讚實德,非不善也。」
六六、望西云︰「凡此妄語,世人喜犯,不顧來報。如南山云︰『此戒人多喜犯。良由妄業重積,識種尤多。故隨塵境,動便虛構。』」繼云︰「又行基菩薩云︰『口虎害人,舌劍斷命。如口如鼻,死後無咎。』」
六七、《智度論》云︰「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六八、《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惡口。『敗壞賢明』明妄語。『不孝二親』(《魏譯》作二親)明作惡人造逆。『朋友無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語。『尊貴自大』成其惡口。『謂己有道』成其兩舌。」據望西意︰「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乃「兩舌過也。」
六九、望西云︰「令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捨去,故今世遭厄,此厄為痛。」
七十、《淨影疏》云︰「宿善盡滅,善神遠捨。身無依倚,多遭厄難,是其痛也。」
七一、《會疏》曰︰「無能他人牽我者,唯縳自業,自入惡趣故。」
七二、《淨影疏》云︰「惡業所牽,鬼神攝錄。將入惡道,受苦焦焚。」
七三、義寂師云︰「身業三惡,以為初三。口業四惡,合為第四。意業三惡,合為第五。」
七四、《起信論》曰︰「五惡之義,特準他經,配以十惡。其一惡者,殺業所攝。其二惡者,盜貪所攝。其三惡者,淫業所攝。其四惡者,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所攝。其五惡者,瞋恚邪見所攝。反是即為五善,亦名十善。」
七五、《資持記》明酒有十過,云︰「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瞋毒)。五、壞業資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瞋毒)。八、無名稱。九、智慧少(癡毒)。十、命終墮三惡道。」
七六、世云︰「酒能亂性。」
七七、義寂《述義》曰︰「魯者魯鈍,謂無所識知也。扈者跋扈,謂縱恣自大也。」
七八、《輔行》曰︰「魯扈等者,無慚不順之貌。」
七九、《禮記》云︰「順人情者,謂之禮。」
八十、《會疏》曰︰「決斷是非,資宜而行,是為義。甄辨尊卑,不失其節,是名禮。」
八一、《顯揚大戒論》曰︰「六親者,為身上三代,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謂男女、孫男女、曾孫男女。」
八二、︽無量壽經鈔》曰︰「六親之外,名為眷屬。」「資用」者,指資生所用之物,如財米等。如是惡子,於六親眷屬,所須維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顧。故云「資用有無,不能憂念」。於父母之恩,師友之義,悍然不顧,無動於衷。
八三、︽魏譯》作「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
八四、︽玄應音義》曰︰「真人是阿羅漢也。」
八五、︽法華疏記》云︰「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曰真人。」
八六、︽淨影疏》曰︰「現有愚癡,闇障覆心,無所知曉,以之為痛。」
八七、義寂云︰「生死為大命,窮逼為小命。」
八八、望西云︰「悔懼等者,命欲終時,獄火來現,見此相時,生懼生悔,悔懼俱臨,故云交至。」
八九、︽會疏》曰︰「天地則所依器界,總標三界。五道則能依有情,善惡通舉。苦樂因果,人人常見,故云分明。」
九十、義寂云︰「天地之間,五道生死,因果分明。」
九一、︽箋註》謂:「有施必報,有感必應。」
九二、︽會疏》云︰「善惡約因,報應約果。因有善惡,果感苦樂。形聲影響,毫釐不差。」
九三、︽會疏》曰︰「尋言起行,以行踐言。是名言行相副。副,助也,稱也。」
九四、︽吳譯》曰︰「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大要當作善。」
九五、彭際清居士曰︰「十善本為天業。今以念佛因緣,迴向極樂,即轉天業而成淨業。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轉惡業,何有天業而不能轉。」
九六、唐鳥巢禪師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示白居易。白居易云︰「此二句三歲小兒亦說得。」鳥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
九七、︽彌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一、︽嘉祥疏》曰︰「展轉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惡,惡不絕,苦果不息。」
二、︽會疏》曰︰「五惡是因,勤苦是果。依果誡因,展轉相生,現(世)痛後(世)燒,相因而生故。」
三、望西云︰「初明惡生痛燒。次明燒生惡痛。」
四、︽淨影》云︰「初明從惡生痛生燒。下明其從燒生惡生痛。」
五、︽會疏》曰︰「燋然,獄火劇貌。自者,自業所感也。」
六、︽淨影疏》曰︰「身受勞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劇。」
七、︽寶積經》云︰「邪念生貪著,貪著生煩惱。」
八、︽嘉祥疏》曰︰「或貪財,或貪皮肉。」又云︰「『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過。貪著榮華,貪現在樂造惡。」
九、︽會疏》云︰「貪欲雖多,以財色為大,故偏舉。不能施惠,慳吝之相也。」
十、︽遺教經》云︰「若有智慧,則無貪著。」
十一、︽會疏》云︰「愛欲逼迫,常想欲境」。
十二、︽淨影疏》云︰「天下道理,自然施立。是故名為天道施張。造惡必彰,名自糾舉。」
十三、︽會疏》云︰「今所言天道者,但是因果報應之報。」又云︰「事已發者依法斷割之。事未發者審察之。是云糾舉。舉,示也。」
十四、︽會疏》云︰「煢煢者,單獨貌,獨生獨死故。忪忪者,心動也,驚惶貌。輪迴無間也。其中者,五道之中也。」
十五、︽淨影疏》云︰「罪者歸之,無人伴匹。故云煢忪當入其中。」
十六、憬興云︰「端守者,匡邪守正故。」
十七、憬興曰︰「聖通佛僧。善,世出世法,是無上寶,故敬之。此則三寶也。仁愛慈悲,博濟眾民,故云仁慈博愛,所謂博愛濟眾也。」
十八、︽大乘義章七》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
十九、︽智度論》曰︰「五欲又名五箭,破種種善事故。」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一、望西云︰「為佛道故,制禁諸惡,謂之道禁。」
二、望西云︰「齋戒者,八齋戒。故云一日等。」
三、︽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
四、︽思益經》曰︰「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又云︰「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
五、︽善生經》曰︰「彌勒出時,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齋戒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路也。」
六、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穢土修行若殊勝者,在此可修,何願淨土。答︰如︽要集》云︰『此經但顯修行難易,非顯善根勝劣。譬如貧賤施一錢,雖可稱美,而不辦眾事。富貴捨千金,雖不可稱(美)而能辦萬事。二界修行,亦復如是。』若欲速辦成佛利他眾事,專欣淨土,何留穢土,不辦佛道。」
七、《會疏》曰︰「『吾哀』,如來大慈。『汝等』,所哀之機。五時調機,半滿垂教,教云『苦心誨喻』等。」
八、《會疏》曰︰「尊卑有序是為禮,先人後己是為讓。」
九、《會疏》曰︰「父母限一世,佛於無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惡(厭惡)不孝,佛愍惡逆。父母養色身,佛於內心。故云『甚於』。」
十、《阿彌陀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一、《彌陀要解》云︰「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十二、彭際清曰︰「淨土至善之地,求生淨土乃止於至善之功。不入淨土之門,善不可得而圓,惡不可得而盡。」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一、《嘉祥疏》云︰「現土使人欣慕。上雖耳聞說妙土,未如眼見。故此下現土,令皆慕修也。」
二、《義寂》云︰「上來廣說阿彌陀佛身土因果,眾皆得聞,勝智上流,雖皆信解;劣慧下輩,未能決定。又耳聞者,不如眼見。是故下加阿彌陀佛威神之力,令此大眾皆得眼見彼國之事,信上所聞,決定不虛。又欲令見彼國嚴淨土,各各勤修往生之業。」
三、《會疏》云︰「蓋夫土無定相,淨穢因心。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故業垢蔽心,則金容同穢灰。足指按地,則瓦礫化寶玉。豈身土令之然哉!是知西方非遙,迷心為隔。若能一念歸真,則往生見土,亦何隔念與時乎?」
四、《淨名經》云︰「佛以足指按地,此土頓現淨剎。」
五、《首楞嚴》曰︰「我指按地,海印發光。」
六、疏?云︰「何隔念與時乎?」
七、《觀經》謂無量壽佛,「佛身高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
八、《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九、《觀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十、《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十一、《阿彌陀經》六朝襄陽石刻本云︰「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十二、《觀經》第七觀云︰「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可為比。」又第八觀云︰「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第十五觀云︰「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
十三、《七佛神咒經一》曰︰「其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作金色。」
十四、《法華》放光現瑞時,「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
十五、《西征賦》︰「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則湯湯汗汗,滉瀁彌漫,浩如河漢。」
十六、《唐譯》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滿,樹林山河,皆沒不現,唯有大水。」
十七、《漢譯》曰︰「阿難、諸菩薩、阿羅漢等,及諸天帝王、人民,悉皆見無量清淨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國土七寶已。」
十八、《魏譯》云︰「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會四眾,一時悉見。」又「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見無量壽如來。」
十九、《唐譯》曰︰「彼諸國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見無壽量如來,如須彌山王照諸佛剎。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
二十、《宋譯》云︰「爾時會中芯芻、芯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藥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及見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於大海。」
二一、《觀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二二、《觀經》云︰「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二三、《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時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會中,所有諸菩薩摩訶薩(一萬二千人),苾芻(二萬人)、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梵王、帝釋、護世四王並餘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人非人等,悉能見彼極樂世界,及見無量光如來。菩薩、聲聞大眾圍繞。光明熾盛,如妙高山。」
二四、《十往生經》云︰「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爾時一切大眾,亦皆起立合掌,共觀阿彌陀佛。爾時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爾時山海慧菩薩等(包括一切大眾),即見阿彌陀佛國,所有莊嚴妙好之事︰皆悉七寶、七寶山、七寶國土;水鳥樹林,常吐法音,彼國日日常轉法輪。」
二五、《無量壽經起信論》云︰「右明無量光明遍照一切。極樂娑婆,同一法界。本無彼此,安有東西。山河大地,皆是眾生目眚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無量光明,普周塵剎。三塗六道同時解脫。不獨阿難以佛威加被,得見佛身,及諸依正,即今末法眾生,但能入此法門,不離當念,疾得見佛。」《華嚴經》云︰『諸佛一似大圓鏡,我身就如摩尼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身常入諸佛軀。』是知諸佛眾生,本來不二。名為見佛,實無見者。何以故?不可於一體中互相見故。」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一、《俱舍頌》曰︰「此五名淨居天,唯聖人居,無異生雜,故名淨居。」
二、《小本》中︰「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三、《會疏》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指尚未成人)。胎言其闇,借此況彼耳。非胎胞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
四、《會疏》云︰「親生為因,助發為緣。胎化皆藉因緣。故皆其果,問其所由也。」
五、《楞嚴經長水疏》云︰「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邊地疑城第四十
一、望西云︰「邊地胎生,同體異名。」
二、《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三、《略論》復云︰「邊地者,其言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邊示其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況彼耳(謂邊與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
四、《守護國界主經》云︰「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地府不收,安養不攝,如睡眠去。此心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方歸淨土。」
五、《菩薩處胎經》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深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
六、曇鸞大師《略論》云︰「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
七、《淨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總。『不思』等別。佛智淵深,餘不能測,名『不思智』。佛智眾多,非言能盡,言『不可稱』。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名為『廣智』。位分高出,名『無等倫最上勝智』。」
八、《宗要》云︰「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思』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皈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為大圓鏡智。此一智中,有五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也。過於『不思議智』為『最』;逾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第三、四、五勝也。是故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九、《會疏》曰︰「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念佛往生,為佛智所建,疑是故,為不了佛智。不思議智者,佛之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故云不思議智。念佛往生,為不思議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謂佛之智慧,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不可稱智。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疑是故,名不了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位分高出,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今此念佛往生,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疑是故,云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十、曇鸞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可對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
十一、《起信論》云︰「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十二、元曉師《宗要》云︰「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推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
十三、《無量壽經起信論》曰︰「須了佛智乃至勝智,方名真信。以一切智不離自心。無我,無我所。凡聖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來成佛。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淨土,疾得見佛。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不免心外見佛,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是則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有決定信,方能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十四、《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十五、憬興曰︰「五百歲即此方年數。」
十六、《觀經》中下品下生「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一、《嘉祥疏》曰︰「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殿喻其淨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金鎖喻花不開。褥不異(指飲食衣服,如轉輪王)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
二、《淨影疏》云︰「明胎生者,無餘苦事。但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
三、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
四、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淨。」
五、《會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
六、望西云︰「疑佛五智,謂之本罪,非十惡業等。」
七、義寂云︰「言悔責者,此省察心,名為悔耳。責,呵責其迷心也。」
八、望西云︰「五百年終,宿障微薄,識其本罪,而生悔責。依悔責故障盡,即到阿彌陀佛所。」
九、曇鸞師《略論》云︰「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
十、《嘉祥疏》曰︰「深自悔責,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
十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時義。」
十二、曇鸞師云︰「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
十三、《無量壽經鈔》曰︰「大乘凡夫名菩薩歟?或是縱說。縱菩薩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當明信矣。」
十四、《千手經》云︰「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
十五、《千手經》曰︰「於後閻浮提,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之中,來致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聾盲喑啞。水腫鬼魅,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極苦。後得為人,常生下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
十六、《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十七、靈峰《破空論》釋曰︰「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以空非內外、彼此、方隅、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故。無相之福,其福乃大。」
十八、《金剛經》曰︰「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十九、《涅槃經》曰︰「涅槃名為無相。」
二十、《演義鈔》曰︰「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
二一、《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二二、《金剛經》云︰「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三、《破空論》釋曰︰「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揚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無上菩提也。」
二四、《金剛經》云︰「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二五、《破空論》釋曰︰「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一、《無量壽經鈔》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薩名為小行,對不退故。」
二、《會疏》曰︰「十三次序,為出世前後,為約方所,其義未明。」
三、《大論》云︰「問曰︰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世界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
四、《論註》云︰「未證淨心菩薩者,初地已上七地已還諸菩薩也。此菩薩亦能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為未得淨心。此菩薩願生安樂淨土,即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畢竟身等法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又云︰「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
五、《無量壽經起信論》曰︰「右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所以智者大師臨終,令門人唱無量壽佛,及觀經題目。合掌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言訖,稱三寶名,奄然而逝。」
六、文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照云︰『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時,決定往生。』二大菩薩因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疾出離,應當念佛。』慧日泛舶渡海,達天竺。至健馱羅國。東北大山有觀音像。日乃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忽見觀音現紫金身,坐寶蓮華。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七、彭氏《起信論》釋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華藏廣大誓願,為令行者生擔荷心。發起悲智,具普賢願故。二、次明法藏廣大功德,為令行者生真實心,廣行方便,滿普賢行故。三、次明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為今行者生決定心,至誠迴向,入佛境界,不墮疑城故。四、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間果報,為令行者生精進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決生彼國故。」
九、靈峰大師論《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之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
參、流通分
一、全經三分,靈峰大師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一、《無量壽經鈔》云︰「上來雖說萬行往生。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
二、黑谷《大經釋》(節錄)云︰「至流通,初廢助念諸行二門。但明念佛往生。又云︰「準本願故,至流通,初廢諸行,歸但念佛。」
三、《大論》云︰「菩薩往生極樂,見阿彌陀佛,即與八地及八地以上諸大菩薩,畢竟身等法等。」
四、《漢譯》云︰「聞無量壽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踴躍,心意清淨。」
五、《宋譯》云:「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
六、《魏譯》云︰「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七、《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無上功德者,明利深遠。一念至信,修行發願,必生淨土,終得佛果,故云無上也。」
八、《選擇集》云︰「以念佛而為無上也」,「乃至一念而為大利也。」
九、《彌陀要解》云︰「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
十、《淨影疏》云︰「是故已下,勸學此經。以此經中說無量壽,聞獲大利。故設大火滿三千界,亦須從過聽受此經,況餘小難。」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一、嘉祥《法華義疏五》曰︰「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轉復微末,謂末法時。」
二、《青龍仁王經疏三》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
三、《彌陀要解》曰︰「一一莊嚴全體理性。」
四、《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
五、《法華經化城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
六、《智度論》云︰「是故如來名一切智。」
七、《智度論》云︰「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
八、《大日經疏一》曰︰「梵云薩婆若耶,即是一切智。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
九、《大日經疏一》曰︰「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又謂此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謂行者如實知自心也。大悲為根者,謂行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
十、《仁王經》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十一、《法華經法師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是如來使,如來所遺,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能為人說。」
十二、又曰︰「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十三、《彌陀要解》曰︰「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即本經,文見《獨留此經品》)。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
十四、《安樂集》曰︰「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
十五、《金剛經》曰:「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十六、《仁王經》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十七、《俱舍論》曰︰「風吹猛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燼。」
十八、《普賢行願品》︰「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十九、《箋註》云︰「專心,謂心專一不雜餘念也。」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一、《會疏》云︰「所當為者,當為往生願行者也。皆可求之,能順佛經可得之也。」
二、善導大師云︰「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
三、《淨影疏》云︰「當來之世,經道滅者,舉彼未來法滅盡事。釋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一切皆過,名為滅盡。」
四、《法住記》云︰「人壽極長至十歲。刀兵劫起,互相誅戳。佛法爾時暫滅。增至百歲後,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復來人中,稱相顯說無上正法,度無量眾。乃至此洲人壽六萬歲時,無上正法流行世間,熾然不息。至七萬歲時,(賓頭廬等)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一時俱入無餘涅槃。」
五、憬興云︰「當人壽七萬歲時,無上正法方永滅沒,故云經道滅盡。」
六、望西師云︰「(善導)大師彌陀垂跡。慈恩觀音化現,所解不輕,以為依憑。」
七、《淨影疏》曰︰「佛以慈悲憐憫眾生,故法滅後,獨留此經,百歲濟度。以此經中開示淨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聖人先隱,為是先滅。此經教人厭苦求樂。濟凡中要,為是後滅。」
八、《淨影疏》曰︰「值斯經者,所願皆得,明留之益。法滅盡後,百年聞者,尚得利益,往生淨土。況今聞者,何有不生。」續云︰「定得往生,莫自疑慮。」
十、《資持記》云︰「佛身充滿,隨物現形。示生唱滅(示現生滅),拯接群品。據娑婆所見︰誕育王宮,厭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興世。」
十一、《淨影疏》云︰「明值佛難。世當佛時,名之為值。目睹稱見。此皆難也。諸佛經道,難得聞等,明法難聞。於中先明經教難聞。手得經卷名為得。耳聽曰聞。亦可領誦名之為得。耳餐(餐,採取也。)稱聞。此等皆難。」
十二、《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
十三、《圓覺經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名善知識。」
十四、《安樂集》依《法句經》曰︰「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識者,是汝韁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該經復云︰「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
十五、《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六、《圓覺經》云︰「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七、《圓覺大疏》曰︰「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決擇無疑,名正知見。」
十八《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何況世間夢幻境界。故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
十九、《稱讚大乘經》云︰「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
二十、《大疏》云︰「壞見之人,雖不壞行,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雖壞行,而不破見,是則人天真勝福田。」
二一、《大論》曰︰「於諸師尊,如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則盡心敬之,不念餘惡。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
二二、《稱讚大乘經》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三、《大疏》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時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展轉令往矣。」復云︰「故《法句經》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識,謂父母、眼目、腳足、梯橙(橙同凳)、飲食、寶衣、橋樑、財寶、日月、身命等」。後結云︰「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
二四、《圓覺經普覺品》普勸曰︰「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
二五、《淨影疏》曰︰「餘義餘經,處處宣說。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甚難。」
二六、《會疏》曰︰「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也。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眾機通入報土故(種種根機悉生報土);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等。」
二七、《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二八、《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是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二九、靈峰《破空論》釋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
三十、《金剛經》云︰「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一、《往生論註》云︰「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上。」
二、《智度論》云︰「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
三、《往生論註》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
四、《大明法數》:「一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又名無障礙法界。今此經所宣,正是如來事理無礙法界,與事事無礙法界,甚深之法也。」
五、《金剛經》曰︰「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六、《破空論》釋云︰「無上菩提,超情離見,即是究竟彼岸。不但無非法相,亦無法相可得。故云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所證既超情離見,所說亦超情離見。故云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實相彼岸,雖復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取說,而如來以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但所說法,由其隨順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離見,離過絕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也。」
七、《阿彌陀經》曰︰「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八、《唐譯》云︰「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門及諸佛法,囑累於汝。汝當修行。………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
九、禪宗六祖為人印證曰︰「如是如是,汝如是,我亦如是。」
十、《彌陀要解》曰︰「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現在)非當(未來)。」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一、《金剛經》曰︰「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二、《法華經方便品》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三、《法華方便品》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又云︰「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智,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
四、《法華經壽量品》云︰「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以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五、《法華方便品》云:「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六、《梵網經序》云︰「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七、《涅槃經》云︰「人身難得,如優曇花。」
八、《法華壽量品》云︰「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
九、《彌陀要解》云︰「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十、《要解》云︰「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度自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十一、《要解》云︰「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一、《無量壽經起信論》云︰「聞經之益,如是不可思議,皆是無量壽本願力故。亦以本師威神加被故。凡有眾生遇斯經者,其所獲益亦當如是。」
二、《維摩經》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三、《維摩經嘉祥疏》云︰「云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故云法眼。」
四、憬興曰︰「法眼淨者,即預流果(初果)也。」
五、《淨影疏》云︰「見四真諦,名淨法眼。」
六、《維摩經》云︰「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肇公註曰︰「漏盡者,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
七、《淨影疏》云︰「小乘眾生,聞說娑婆穢惡可厭,深心厭離,故得小果。」
八、憬興亦云︰「眾聞此方穢惡可厭,故得聲聞之果。」
九、《淨影師疏》曰︰「大乘眾生,聞彌陀威德廣度,堅心願求,故得不退。聞此多益,誓欲濟度,名誓自莊。」
十、《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又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
十一、《觀經妙宗鈔》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於凡夫之假有)。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
十二、《唐譯》云︰「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無量壽佛昔行菩薩道時,成熟有情,悉皆當生樂世界。」
十三、《無量壽經鈔》曰︰「序分中有光顏奇瑞。今亦現此瑞相。當知佛意,表鄭重也。」
十四、《嘉祥疏》謂流通現瑞者,「明感瑞證益。」
十五、《淨影疏》云︰「如來化周,為增物教,故以神力動地放光,作樂雨花。」
十六、《淨影疏》云︰「明說廣益,教愜群機,大眾同喜。」
十七、《無量壽經鈔》曰︰「法位云︰『依《伽耶山頂論》明歡喜有三義︰一說者清淨。於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法得清淨。以如實清淨法體故。三所依說法得果清淨。以能證得清淨妙境界故。』」
十八、《無量壽經起信論》曰︰「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於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至經藏滅盡,此經獨留。所以佛慈加被,殊異餘經。奉勸後賢,普同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