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漫談淨土與禪
果利法師
08/12/2011 06:3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提要

 

一.  前言

以最簡短的語句介紹淨土與禪二者的大體關係,並以比喻來說明二者「是法平等,無有上下」之教無分別。

 

二.  淨土與禪之緣起觀

 

(一)淨土的起源及其在中土的發展

 

從《觀無量壽經》的緣起典故,介紹佛陀時代淨土法門的開始,中國淨土宗之創始,則由慧遠大師於廬山建立蓮社,後來被人們所推崇的有蓮宗十三祖,在中土影響深遠。

 

(二)禪宗的產生及其在中土的流傳

 

介紹《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佛陀拈花示眾,有迦葉比丘破顏含笑,從而得到佛陀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並成為西天禪宗衣缽真傳第一人。以後法燈續焰,一直傳到第二十八代祖師-達摩大師。便航海東來,開闢了中國禪宗,而後又「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於是禪宗便在中國這塊肥沃土地上迅速發展起來。

 

(三)淨土與禪與現實生活中的特殊因緣

 

說明淨土與禪雖修持有所不同,一漸一頓,但其導歸則一,淨土與禪又是拯救現實生活中困擾的人們的一種方便法門,信奉後,可使人性得以淨化,而最終達到創立人間淨土之目的。

 

三.      禪淨共修之方法論

 

(一)禪淨互入的方便殊勝

 

闡述淨宗大德們多以先修禪再入淨,於念佛中,止滅他想,寂然忘知,深入三昧,與禪境互攝互入,無二無別,即殊勝又方便。

 

(二)自力與他力的善巧結合

 

論述禪宗法門是以自力發覺本性空寂而頓悟成佛,淨土宗念佛法門則主要依靠佛力接引往生,先到不退轉之極樂淨土後,再依次修行,進而達到覺行圓滿。如自力與他力合一,方為修行之要道,成佛之穩當。

 

(三)真如三昧與念佛三昧

 

論證真如三昧是參禪中的最殊勝境界,而念佛得定後,也達到念佛三昧,此刻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當前一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法身融合,與真如三昧融為一體,無二無別,無禪無淨,此種念佛觀創始於廬山蓮社。

 

(四)坐禪念佛與念佛參禪

 

說明坐禪可以念佛,念佛也同樣可以參禪,「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達到參禪不礙念佛,念佛不忘參禪,無掛無礙,殊途回歸。

 

四.      結語

 

總結禪與淨土,雖一為難行道,一為易行道,但其二者最終目的,皆是令眾生早出娑婆,同登彼岸,悟證其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其旨趣終無二致,也即是「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了。正確地理解並實踐淨土與禪,可以使我們在修學佛法的路線上迅速地開闢出一條直通無上菩提的康莊大道

 

 

一.      前言

 

淨土宗一向被人們認作「是男是女總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普通法門,而禪宗則是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上乘法門教化於世。其實,普通和上乘只是迎合眾生的不同根器而方便施設,絕對不是以教門的優劣來分別。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說明了這個問題。

 

如來一生所說之法無非都是趣向於無上菩提之意旨。人們要在佛指出的許多種方法和路線中中選擇自己所適合的道路,有的同樣路程亦可用於不同的方法,比如道路上設有車輛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要是你掌握了駕駛的方法,便可以車代步更快更方便地到達目的地。淨土宗即是一條通往無上菩提的寬廣大道,念佛人正是此道路上行人,只要肯念下去,堅持地走這條路,無論路途多麼遙遠,最終就必然會到達彼岸。禪宗則是路上最快捷的一種交通工具,乘上它可以最快的速到達目的地。但是,如果不懂得使用的方法,或者說根本沒有駕駛的能力,亦可馳入迷途,偏離目標,還要回轉過來去走更長的路程。這便是淨土與禪的奧秘了。古往今來淨土與禪兩宗門下的高僧大德層出不窮,如果我們仔細探究一下他們所行走的路程,便不難看出淨土與禪兩者有著至深至密的關係。

 

今後學十分榮幸,借此兩岸禪學研討會之殊勝場合,可以談談自己對於淨土與禪的一些粗淺的體會,祈請各位高僧大德指教。

 

二.      淨土與禪之緣起觀

 

古德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淨土與禪同樣有著它們所產生的因緣。依據經典史實特簡要介紹以下幾個方面。

 

1.      淨土的起源及其在中土的發展

 

據《觀無量壽經》記載:在佛陀時代,有王舍城國太子阿闍世,受惡友提婆達多的唆使,將其父王頻婆娑羅禁閉起來,欲將其餓死,自己作國王。頻婆娑羅王之后韋提希夫人,每日以酥蜜塗身,在頭上的寶冠中裝入葡萄漿,趁探視國王之時偷偷地給他食用。後來終於被阿闍世發覺,怒將夫人關閉於深宮。夫人悲愁痛苦,遙望遠在靈鷲山中的佛陀,頂禮跪拜,世尊便現神通出現於王宮,依其請求廣說十六種觀想念佛法門。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的緣起,也是淨土宗之最原始的經典。《觀無量壽經》是佛隨他意之方便說,隨後佛又在靈鷲山說《無量壽經》和在祗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這便是淨土宗最早的三部經。如果再加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及後來世親所造《往生論》,便合稱為淨土宗五經一論。

 

中國淨土宗始於東晉,當時有慧遠大師於廬山建立蓮社,結社念佛。此時《觀無量壽經》尚未傳譯。他們是依據《般舟三昧經》的思想,念阿彌陀佛而求往生。般舟是梵文音譯,意為佛立或常行道。三昧亦是梵文的音譯,意為正、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此般舟三昧專以阿彌陀佛為法門主,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由此就能使修持者氣虛朗明,思慮幽微,鑒照智慧,止寂他想,忘所緣之境,見佛身現前,達到求往生淨土之目的。在種種三昧之中,念佛三昧最為功高進易。

 

慧遠圓寂後,道主持東林精舍,還有曇恒,曇詵等,他們共同弘揚遠師遺風。此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弟子游化諸方,從而淨土信仰傳布各地。在不同地區,不同朝代,淨土宗高僧大德層出不窮,為信眾所推崇有蓮宗九祖,或謂十三祖,即初祖慧遠、二祖善導、三祖南岳承遠、四祖五臺法照、五祖新定少康、六祖永明延壽、七祖杭州省常、八祖雲栖蓮池、九祖靈峰蕅益等大師、近世以清朝行策、省庵、際醒和民國印光四大師為傳承,加上述九祖合稱蓮宗十三祖。

 

2.禪宗產生及其在中土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義的一個中心論點,它是佛說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總相法門,這正是《華嚴宗》所說的「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在開悟之人看來,頭頭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見色聞聲,無非這個,揚眉瞬目,盡是玄機。對迷昧之人來說,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迷頭認影而當面錯過,無中生有於翳眼空華。其實,不論開悟或迷昧之人,他們所悟或所迷皆是這個禪學,由此看來,佛教的禪學確實是一切法門的大總相法門。此是發心信仰佛教之人所要達到的理想的最終目的。

 

中國禪宗是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其所立宗依據達摩、惠能先後傳授的《楞伽經》,和《金剛經》等。禪宗最初緣起是由《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講一樁典故發端的。有一天,佛陀行化至靈鷲山,此有大梵天王以金婆羅花獻佛,並捨身為床座,懇請為眾說法。可是,佛陀升坐後卻默不作聲,只是手拿著這束金婆羅花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面面相覷,皆不理解佛拈花示眾之旨意。此時一位老比丘摩訶迦葉尊者突然破顏而微笑,靈犀相應,機教得當。佛陀立即開口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與摩訶迦葉」。迦葉即為西天禪宗第一代祖師。

 

摩訶迦葉為續佛慧命,使法水常流,便把正法眼藏和衣缽以直指單傳的形式再傳給阿難尊者,是為西天第二代祖師。再由阿難傳給商那和尊者,法燈續焰,一直傳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羅尊者,又將正法眼藏和衣缽付與菩提達摩大師,即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師。

 

中國禪宗的起源是達摩在接受般若多羅付囑時,還授其說「吾滅度後六十年將引正法眼藏和衣缽到中隆佛種,普利眾生」。到了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達摩乘海船至廣州,隨之梁武帝派人專程迎至金陵(今南京)。梁武帝虔信佛法,而其所做功德皆名相之事,且又不領悟達摩所說上乘大法,二人談話不契,機緣相違,達摩便腳踏蘆葦渡江,隱住嵩山少林寺,深入禪定,面壁九年。此即是「一葦渡江何處去,九年面壁待人來」。

 

接受達摩衣者為二祖慧可大師,其本名神光,早年儒學造詣至深,出家後精研大小乘教義,悟解力很高。因為輕慢妄心,初與達摩會面時而錯過良機,便生大慚愧心,負荊請罪,斷臂求法,終於得到摩的真傳。慧可又傳三祖僧粲,僧燦傳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弘忍傳六祖惠能。這叫做「燈燈傳焰,奕葉相承」。中國禪宗可算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宗派。這個宗派是由五世紀初達摩大師開始的,一直到惠能大師,形成為中國獨特的禪學思想體系。

 

早在東漢末年,安息國高僧安世高法師來到中國,他從桓帝建和二年(148年)至靈帝建寧年間(168-172年),約二十年翻譯了《安般守意經》、大小《十二門論》等三十多部典籍,多是介紹小乘禪學的。後來又有鳩摩羅什法師翻譯大乘經典,傳播最上乘禪學。從漢末到兩晉南北朝的百年間,許多外國法師來中國翻譯佛典,中國許多高僧大德也進行翻譯和注釋佛典,出現了大量的佛典疏論,特別是東晉道安法師,大力提倡禪學,習禪之氣興盛起來。由此可見,達摩大師於南朝梁代來中國時,禪學已在中國流行,所以他所倡導的禪學自然很快發展起來。

 

3.淨土與禪現實生活中的特殊因緣

 

基於上述,禪宗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此徹見一切眾生一念之心性,正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只是被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礙智皆得現前,這就必須隨順機宜,說種種法,令其斷除妄想執著,以復本有心性(本來面目)。但是,眾生根機不一,若宿根成熟,則由禪門所主頓悟,即刻超凡入聖。若非宿根成熟,難於即刻斷惑證真,於是便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法門。可見,淨土與禪雖修持有所不同,而其導歸則一,皆能使惑業不期斷而自斷,福慧不期滿而自滿。因此,諸佛、諸大菩薩、著大祖師,以至諸法師、諸善知識,皆以淨土與禪為弘法利生之第一要務。

 

淨土宗強調擺脫娑婆世界之濁惡苦難,到達極樂世界美妙境界;而禪宗則主張通過眾生之內自觀照,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不論是習淨或參禪,達到心境空寂,定慧不二,斷惑證真,入涅槃城,心中呈現淨土,從而達到心佛圓融。《維摩詰經.佛國品》說:「若菩提欲得淨土,尋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就把淨土與禪合在一起了。淨土與禪在修持雖有所不同,而佛法卻是圓融無礙的,不同法門是共成佛道的。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佛,即是無上深妙禪。」淨土宗之義理知難而行易,其目標超情離見至為高遠,經典所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至善至美,使人不勝嚮往。但是,卻是超出凡夫的視聽心量之外,未有可靠的驗證使眾生見信,終難升起決志求生淨土的願心。此一問題則由禪宗之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彌補之。淨土與禪宗的歷代祖師,以共同的修證成就向世人提供殊勝的驗證:西方極樂世界確切實有,經典佛語真實不虛,習淨或參禪必定往生或見性。這種偉大而崇高的見證,強有力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禪淨行人,出離生死輪迴,成就佛道者不可勝數。

 

淨土與禪是拯救現代人的最主要的法門。基於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發達,人們在高度的物質享受中,或迷於樂境,或苦中作樂,或以苦為樂,在三界火宅中嘻怡流連,難以生起厭離之心。禪宗以「禪即生活」為契機,從山林走向社會人群,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惠能大師在《壇經。般若品》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就易於使迷惑世人接觸佛道,把西方淨土大門向廣大眾生敞開。工作無礙淨,勞作中更易於觸機開悟。現代人造業多端,而執迷不悟,更需念佛和參禪來消逝宿業。人生之淨化,世間便呈現出淨土。人們一走上淨土與禪的無上大道,便生起厭離娑婆而欣求樂土之心,拔除貪愛之樁,斬斷情執之纜,視三界如牢獄,睹家園如桎梏,見聲色如鳩毒,瞥名利如韁繩,看一切良辰美景如夢幻泡影,唯有習淨和參禪為出世之急要。現代人一旦行持了淨土與禪,便具有崇高而深遠的宗教胸懷。把佛教生活化和生活佛教化普及於人間。不學而知謂之良知,不慮而能謂之良能,良知良能即佛性的呈現,久而久之即成為習慣,亦成為日用常行,如為病患者消災,為嬰兒祈福,為獄罪懺悔,為青年男女佛化證婚等等,把佛陀的悲宏誓願滲透至人間和山河大地,隨著人們的共業和別業逐漸消失,大家便能在一片和諧溫馨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地生活,此種理想境界即人間極樂淨土。

 

通過親證念佛而攝禪歸淨,應是最適用於當今物欱橫流社會的修持方式。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中說:「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一念厭苦」即由定發慧,由厭欣心至於淨土。淨土先淨念,淨念之始基在為一切善行,積無量善行功德便呈現出淨土相。近代以來的諸高僧大德多以此修持,其成就給我們留下對機合宜的規範。如圓瑛大師、虛雲和尚、楊仁山居士等,皆通過離念斷惑,導歸淨土為果。他們拓展了淨土與禪的含義,由自淨其意的自身修持,發揮至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他們針對人欲橫流的社會現實,反覆宏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教誡,通過利樂有情,廣度眾生,實現社會環境和人性的淨化同登極樂,直達西方淨土。

 

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給予弘揚淨土與禪以阻力,實際上也是機遇。人們在飽食酒醉之後,物極必反,必然會思考人生的價值究竟在哪裡。物質文明的弊端對人們的困擾,使之心緒茫然,必然會產生尋求心靈安頓之念。這樣的社會心理,適用於各種根器之人的淨土與禪,必然具有無上之魅力。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淨業即禪境,由此感召眾生,令迷途知返,齊抵淨土涅槃彼岸。時代的要求,眾生的渴望,是淨土與禪能長期繁盛的根本原因。

 

三.      禪淨共修之方法論

 

禪宗與淨土雖同屬於實踐的宗派,但一主自力,一主他力,其基本見地以及修學路線,則顯然有所別異,永明延壽曾作(參禪。念佛四料簡偈),可作為禪淨雙修之準則,為修行人確示之要道,四料簡:(一)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二)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三)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四)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此永明四料簡,乃為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龜鑒,但先須認準如何是禪,如何是淨,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然後逐文分剖,則知字字得當,無一字能移易。禪者,即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即無能無所即叔即照之離念靈知,是超言說,超理論的,所謂直接的經驗,頓悟的境域;在修證上,被認為必須是上根利智者,始能領悟,並不是普通根器的人隨便可以參到的。因此,其他宗派往往用盡言辭、比喻、分別解說,結果都是歸結到「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這是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本來面目,明心見性。有淨土,即真實發心,生信發願持名號,求生西方。禪與淨土,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是約機約修。一理一事,理雖如是,須如理起行,行極證理,務使理圓融,互契互入。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倘念佛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忽忽,敷衍行事,或行雖精進,而因地不真,心戀塵境,乃至求來生富貴,生天求樂皆不得名為有淨土。

 

1.    禪淨互入的方便殊勝

 

淨土法門隨著佛教經論傳譯到中國以後,逐步得到發展。雖然不同於禪宗和其他宗派的直系傳承,但由於它的影響很大,收機甚廣,容易令人信解修證,所以在不同時期,不同朝代,淨土宗的高僧大德層出不窮。但我們若仔細考究淨宗祖師們行履時,不難發現他們大都是先為禪師而再入淨土的相同過程。中國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之結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法見佛而求往生,當時《觀無量壽佛經》尚未傳譯,所以其思想是基於《般舟三昧經》以三昧是專思寂靜,則氣虛神朗,自發鑒照之智,得透幽微。然而種種三昧中,念佛三昧最功高進易,因為如來是窮玄極寂,體神合變,隨宜應物,所以使入此三昧者,寂然忘知,就所緣之境,成就鑒智,此是說明若一心專念,止寂他想,則鑒照之智自發,而得見佛之境界,所以慧遠大師的念佛法門完全與禪境相融合,故念念與禪,禪中念佛。其師道安大師也是一代著名禪門龍象。

 

蕅益大師主張念佛有念他佛、念自佛、念自他佛三種,以廬山一派之淨土念佛,名為念他佛,達摩所傳之禪及南岳天臺所傳之觀心,名為念自佛,永明一派之事理雙修,名為念自他佛。因此大師念佛法門猶為靈活,念佛修禪,修禪念佛,無掛無礙,由禪入淨,由淨入禪方便自在。

 

念佛之法門風靡天下,禪師之兼淨業者多。我們可以仔細一看,淨土宗和禪宗的大德高僧都有很多牽連的關係,有的先修禪宗弘揚禪,然後歸心淨土,弘揚淨土,而在歸心淨土後又不離禪境,弘揚淨土中,又主張由淨入禪之殊勝方便,像這種情況,歷代以來,不乏其人。

 

唐代時期就有善導,道鏡二人合集的《念佛鏡》二卷。到了五代末,杭州永明壽禪師撰述《萬善同歸集》三卷,《神栖安養賦》一篇,宋朝初期亦有禪宗許多高僧,除弘揚本宗之外又兼弘淨土,就像雲門宗的天衣法師,義懷法師和他的弟子慧林等等,著有《勸修淨土說》,曹洞宗的長蘆法師撰有《淨土集》。到了元,代大力弘揚淨土的法師也很多,就像宋末元初,臨濟宗的明本禪師,他把禪宗律宗經和密宗融會在一起,修行淨土禮淨土懺法,還有普度大師著有廬山《蓮宗寶鑒》,到了元末明初,就有性澄大師撰述《阿彌陀經句解》一卷,大佑法師著有《阿彌陀經略解》一卷。幽溪大師著有《淨土生無生論》一卷。到了明末,就有蓮池大師、憨山大師、蕅益大師和他們的弟子,大力提倡禪淨一致,就像蓮池大師一樣本來是修禪宗,後來又在雲栖一心念佛,專修淨土,憨山大師在年輕時代,也是致力於禪教,到了後來也專修淨土,二六時中一心念佛,著有《憨山大師夢遊集》。

 

綜上所述,古今祖師大德們的行持或由禪轉入淨土,或由淨土轉入禪境,皆是那樣運用自如,無掛無礙,修禪雖需上根利器之人方可入門,而淨土則鈍利全收,上下兼被。修禪之人如感自身資糧不足,吃力難行,不妨轉入淨土念佛消業,補充營養,再向高速路上行使。而念佛之人,日長月久,有了很深功力,佛聲、馨聲、魚聲融為一體,能所俱空,不知念佛者誰,到了這種火候,不妨進入禪定自觀,這樣才恍然大悟,方知山外有山,無處不是禪。

 

2.      自力他力的善巧結合

 

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為自力,佛之本願力加被力為他力,修行別的法門,光憑自己的力量,經過長久時間,加上環境惡劣,很容易退墮到這個娑婆世界。再要努力修行,修得信心具足,善根成熟的時候,才能不退。可是念佛法門,憑藉自己修行力量之外,更仗佛力的加被和護持,佛的光明時時照耀著我們,很容易得到不退,只要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圓證三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同時那裡都是助道因緣,而永遠沒有退墮和障礙修的因緣。在這種超勝美好的環境裡,就自然而然地一步一步地前進,很快就會成佛得道。總之,只要一心專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念念相續,沒有間斷。就是我們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之中,也不離這一聲佛號,提起能念的心光,照著所念的佛號,要心佛相應,心佛不離。一定要念到心中唯有佛,佛外更無心。只要誠心誠意地念,絕對可以成就事一心不亂。正如中國近代高僧圓瑛法師說的「欣修淨業念彌陀,蓮芯標名在剎那,慧照分明心即佛,功成禪指出娑婆。」

 

念佛到這種境地,能夠不住著於有念念佛,更進一步要做到終日念佛,終日無念,了知能念之心,自體本來是空,所念之佛,也是不可得,念到境寂心也空,也不住著於有念。從這裡又進一步念到無念而念,了知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真是無念而念。能念之心,心即是佛,也不存在心相。所念之佛,佛即是心,也不存在佛相,所謂能所雙亡,心佛一體,即是由持名念佛而深達實相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亂。因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願力、淨行之力。另一方面更要有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有了自他二種力量,縱使自力不夠,還有佛力可以依靠,所以說修行以禪淨雙修最為殊勝和穩當,自力的開發就要靠禪觀自性,內自挖掘,由定生慧,破除無明,自性本來是佛。坐大道場,如如不動,無去無來。無所不在,所謂「於一毛端現三千大千世界,坐微塵裡轉大法輪」。然而凡夫未證實自性,迷茫愚痴,一時不能發現自身寶藏,此時急需名師指導引路,加之自己身體力行,方能早日明心見性,得見彌陀。念佛則是如子憶母,如病思醫,久而久之,自己願力與佛陀悲力相通,二力合一,方知自性與三世諸佛本來一體,無二無別,正如古往行者所云:

 

住時念佛好觀身,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住,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蓮花胎裡產金身。

 

3.      真如三昧與念佛三昧

 

何謂真如?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謂真,常住而不變不改名如。真如即是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真如三昧即是觀真如無相之理而除妄感之禪定,如《大乘起信論》云:「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而念佛則有多種。總言之有稱名念佛(口稱佛名),觀想念佛(靜坐而觀念佛之相好功德),實相念佛(觀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念佛三昧有二種: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之「發得」。《觀無量壽經》曰:「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經》卷七曰:「念佛三昧則為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

 

在念佛未得定前,與禪迴異,因禪心非欣厭取捨,而念佛則欣取樂邦,厭捨穢上,禪心不能著境,一有所著,便失本來,而念佛則心境對待,能所宛然,禪心應遠離法執,而念佛則要利用法執;禪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義,而念佛則應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種種,悉是禪淨互異處。但是若到已得定時,則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當前一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這時便離開六識分別,與禪門的真如三昧無二無別,而變為禪淨不分了,這樣看起來,若說淨即是禪,有何不可?慧遠大師曾在《淨土發願文》的序中說「念佛三昧者何?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寂,應不以方」。他極力地讚嘆念佛三昧。如遠公定中之見淨土,即是由念佛得的三昧境界。故遠公以前雖有五門禪中所謂念佛觀,但專以念佛為修禪的,則創始於廬山蓮社。

 

4.      坐禪念佛與念佛參禪

 

坐禪為了生死,念佛亦為了生死。參禪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念佛者達惟心淨土,見本性彌陀。琦示秀峰居士語云:「夫念佛者,當知佛即是心。未審心是何物,須要看這一念佛心,從何處念起,復又要看破這看的人畢竟是誰。……祖師云:『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所言心者,非妄想緣慮之心,乃虛明圓湛廣大無相之心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證此心也,六道眾生之所昧,昧此心也。……但將平日所蘊一切智見掃蕩於淨,單單提起一句阿隬陀佛,置之懷抱,默然體究,常時鞭起疑情,這個念佛的畢竟是誰,返復參究,不可作有無卜度。又不得將心待悟,但有微塵許妄念存心,皆為障礙,直須打并。教胸中空蕩蕩無一物,而於行住坐臥之中,至靜鬧閑忙之處,都不用分別計較,但要念念相續,心心無間,久久功夫純一,自然寂靜輕安,便有禪定現前。……豁開頂門正眼,洞徹性空源底,自當點首一笑,始知涅槃生死,穢土淨邦俱為剩語。」(《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乙第十七套第三冊)

 

發心信佛修行的人,要注意不要自以為是非常聰明、有智慧、大根器了不起的人。把念佛淨土法門看作是愚夫、愚婦所修的法門。認為自己不必要去修念佛法門,去修禪定或其他法門。禪宗,當然是最上一乘,但是它只能適合上根利智的機。而中、下根的人,修起來就感到十分為難了。我們應該要很好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上根利智的。參禪看話頭的功夫,一定要突破三關,古人說「初關容易重關難,末後牢關難上難」。這完全都全仗自力來勤修苦練,一心參究,如果三關沒有破盡,絕對是不能了脫生死。因此對中下之機,但勸講往生淨土,對上機乃授參禪念佛,而德清又以為念佛與看話雙修,如公言:「參禪看話頭一路,最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鈍,又無古人死心。一以無真善知識決擇,多落邪見,是故念佛參禪兼修之行,極為穩當法門。」《見《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三十二套第二冊)

 

自永明倡道後,悉皆顯垂言教,切勸參禪念佛之修練,如《勸修淨土文》云:「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參禪人正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因此,或看一話頭者,謂之參禪,或坐或息念者,謂之坐禪,參也坐也,總是禪也。禪也佛也,總是心也,禪即佛之禪,佛即禪之佛。念佛法門,何礙於參禪坐禪?且參禪者,能將此阿彌陀佛四字,當做一句話碩,念來念去,反覆不捨,不言參禪,禪已在其中。坐禪者,要到一念相應,豁然如托空方為得手,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時,禪淨相應,念到心空時,永遠相應。於念佛時,不昏不散,止觀定慧念念圓成,若欲別求禪,那禪當更在何處?在《淨土簡要錄》中宗頤在論禪淨之關係時云:「念佛不礙參禪,參禪不礙念佛,法雖二門,理同一致,上智之人凡所運為不著二諦,下智之人各立一邊,故不和合,多起紛爭。故參禪人破念佛,念佛人破參禪,皆因執實謗權,執權謗實,二皆道果未成,地獄先辨。須知根器深淺,各得所宜,……故念佛參禪各求宗旨,溪山雖異,雲月是同,可謂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戶透長安。(【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十三套第二冊)實如宗頤所云,參禪念佛各究盡一門,其所到之田地即同。而禪淨兼修,則參禪念佛融為一體,無掛無礙,殊途同歸。

 

四、結語

 

禪宗與淨土,由於自力與他力的不同,前者被人稱為難行道,後者稱為易行道。因為禪的人,更要注意到參禪用一段心光智慧來參,不是用意識來分別。智慧是沒有分別的,意識是有分別的,這是分別與無分別二個根本不同的原則。如果一起分別心,妄想紛紛,擾亂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參禪一定要用智慧來觀照,絕對不能用第六意識。記得在《楞嚴經》裡,阿難尊者請問佛所修之定,釋迦牟尼佛在沒有對阿難尊者開示定功之前,就先來一個破除第六意識,不但破除意識惡念的一面,而且連意識性善功德的一面也要破除,把第六意識妄想心破到片甲不留。這充分證明了第六意識對參禪人來說,是絕對不可用的。永嘉禪師說:這裡悟證與修證的不同,悟證只是明心見性,更需依悟進修;修證就能從體起用,妙用繁興,不可思議。有的先悟後修,有的先修後悟,有的悟修同時,邊修邊悟,邊悟邊修。所以說「佛本是而須修,惑原空而須斷」。

 

佛陀所說三藏十二部教典中,其最終目的,無非令眾生修行,而悟證其本來之真性,禪宗把握其最後而重要的一著,直顯心性,明當下是佛,據此也可以說,教的終點,即是禪的始點,教是從淺至深而漸證,禪則是循捷徑而使之頓悟,禪的修證是全靠自力,凡夫眾生,往往認為自己根鈍,力量薄弱,以根鈍力弱,而求解脫人生粗重的煩惱束縛與過多的苦迫,都認為是甚難領受,不甚修持,故稱之為難行道。

 

淨土的念佛法門,是全仗他力,他力即是佛力,佛力是不可思議的,憑念佛之力,即得佛來接引,這樣遠較自力的禪宗輕鬆多了。雖然念佛也有觀相念、實相念、持名念多種,但就其容易修持方面來說,淨宗是特別強調持名念佛的。即簡便而易行,與禪宗恰好相反,故一般認為自己根性不是修禪法器者,即捨難行而走此易行道。故淨土法門,現在仍然是極受一般人歡迎的。

 

總之,禪淨二宗同是重實踐的法門,禪者向內心參究,以達明心見性,淨宗雖仰賴他力,亦要篤行念佛方得往生。其次,兩者同為不重文字之法門,禪宗明顯地高唱不立文字,只憑以心傳心;淨土雖依據彌陀經,甚至有淨土三經五經,但只憑信願持名,即可往生,並不重知解。雖然二者各有不同處,而其最終目的,亦無非令眾生還證本來面目而已,所以禪淨是應該可以相即相入,互攝互融的。在唐代時,兩派雖曾一度相爭,禪者批評淨土引導愚人的「方便虛妄說」,慈愍三藏卻撰文評擊禪宗為狂放,而讚揚其念佛往生之說,其門人亦斷弘之而抑禪宗。後來,禪宗祖師亦有讚同淨土者,如法眼嫡傳永明延壽大師、宋代的天衣義懷大師等,亦皆禪淨齊修。其實這兩條不同的道路,以其究竟證悟而言,正如西諺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其修行路線雖有不同,而殊途同歸,其旨趣終無二致,這也就是佛經所說的「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了。

 

禪與淨土,同是印度佛教流行中國,融攝中國文化之後,所產生的兩大實踐教派。雖然一切宗派之中,都要談實修實證的方法,但其最主要而且最普遍的,就是「禪」和「念佛」兩種,自唐末至現在,教界的主流,還是這兩大派的天下;尤其到了干戈紛擾的今天,念佛法門越來越普遍,幾乎成了今日佛教的代表法門。所以,禪宗與淨土,為中國佛教建樹功績,同樣是不可磨滅的,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也同樣是永垂不朽的。

 

 

來源:www.fozang.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