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之三
淨空法師
27/02/2015 07:5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泉池功德第十七

 

一、《觀經》曰︰「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二、《稱讚淨土經》曰︰「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長樂受用。」

三、《會疏》曰︰「優缽羅,此云青蓮華。缽曇摩,此云紅蓮華。拘牟頭,此云黃蓮華。芬陀利,此云白蓮華。小本所謂四色華也。」

四、《箋註》曰︰「西方之蓮,有青黃赤白四種。又隨未敷、開、落之三時而異名,芬陀利為白蓮華之正開敷者。又此華最大,花瓣數百,一名百葉花。《妙法蓮華經》之蓮華,即此白蓮華百葉之芬陀利華也。又此華多出於阿耨達池,人間無有,故稱為人中好華、希有華等。」

五、《會疏》曰︰「彼土人天,非水谷身。清淨成就,不須洗濯,何須水耶?唯是為隨意受樂,蕩除心垢故也。」

六、《法華》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七、《肇註維摩經序》曰︰「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

八、《小本》曰︰「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九、《止觀三》曰︰「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

十、《此觀三》曰︰「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又「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

十一、《止觀輔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

十二、《仁王經》曰︰「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

十三、《圓覺經》曰︰「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十四、清涼云︰「若聞無生者,便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

十五、《法華經》曰︰「知諸法常無性。」

十六、《華嚴大疏》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

十七、《探玄記》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

十八、《法事贊》曰︰「極樂無為涅槃界。」

十九、《止觀七》云︰「以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

二十、《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前浪去而後浪來)。如燈焰焰(新焰生而舊焰滅)。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實則剎那之際,生滅無窮)。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癡等三毒。三毒擊意(攻動意根),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二一、《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一切法皆無實性),故云無我。」

二二、《十地經》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

二三、《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二四、《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

二五、《大日經疏》曰︰「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為順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從此以後,一切聖眾,咸所敬仰。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法王之位。」

二六、《秘藏記》曰︰「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

二七、《往生論註》曰︰「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

二八、《法華經》曰︰「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二九、《往生論註》曰︰「平等是諸法體相。」

三十、《論註》曰︰「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縳,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

三一、《法華科註四》曰︰「平等有二︰一者法等,即中道理。二者眾生等,即一切眾生,同得佛慧也。」

三二、《小本》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三三、《彌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

三四、《圓中鈔》疏曰︰「執持名號,發願往生,方名多善根也。」

三五、《彌陀疏鈔》云︰「執著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三六、《往生論註》曰︰「相應者,譬如函(匣也)蓋(匣之蓋也)相稱也。」

三七、《起信論》曰︰「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唯有實證,方能契入離念境界)。」

三八、《華嚴論》曰︰「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三九、義寂云︰「非胎藏所生育。故自然。」

四十、《會疏》曰︰「非妄業所感,佛願令然,故謂自然。」

四一、義寂曰︰「非飲食所長養,故虛無。非老死所殞沒,故無極。」

四二、《嘉祥疏》曰︰「以神通無所不至,故無極之體。如光影,故虛無之身。」

四三、《會疏》曰︰「有而若無,縱任無礙,故名虛無之身。一得受生,無有終期,故名無極之體。」

四四、憬興云︰「虛無、無極者,無障礙故,希有故。如其次第。」

四五、《小本》云︰「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四六、《論註》曰︰「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超世希有第十八

 

一、《會疏》曰︰「非有漏生滅身,故云超世。法性清淨身體,故云希有。」

二、《往生論》曰︰「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

 

受用具足第十九

 

一、《稱讚淨土經》曰︰「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

二、《大論》曰︰「有人言,能以百種羹供養,是名百味。餅種數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有人言,百種藥草藥果,作歡喜丸,人飲食,故百味。」

三、《往生論》云︰「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四、《論註》曰︰「是故興大悲願,願我國土,以佛法,以禪定,以三昧為食。永絕他食之勞。愛樂佛法味者,如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謂如食頃。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以禪定為食者,謂諸大菩薩,常在三昧,無他食也。三昧者,彼諸人天,若須食時,百味嘉肴,羅列在前。眼見色,鼻聞香,身受適悅,自然飽足。食訖已化去。若(再)須(則)復現。其事(載)在經。是故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五、《觀經》云︰「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

六、《觀經》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

七、《會疏》云︰「形,其身大小。色,青黃等色。」

八、《會疏》曰︰「相交莊飾。」

九、《會疏》曰︰「無五濁,故云清淨。無變易,故云安穩。塵塵不思議,故云微妙。永離身心惱,故云快樂。」

 

德風華雨第二十

 

一、《首楞嚴經》曰:「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二、《觀經》曰︰「八種清風,從光明出。」

三、《會疏》云︰「徐起,不遲不駛,適得其中。願力靈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籟者,指一切孔竅機括之類。又《中華大辭典》曰︰「《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地籟則眾竅,天籟則人心自動,是已。」故知「願力靈籟」者,正表彌陀本願心力之自然功用。)

四、《俱舍論廿六》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

五、《往生論》云︰「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

六、《論註》曰︰「無欲故,非欲界也。地居故,非色界也。有色故,非無色界。」

七、《會疏》曰︰「溫謂溫和,雅謂雅正。香氣適人為溫,簡愛染香為雅(使人離愛染之香為雅)。」

八、《往生論》謂寶華布地,有二殊勝︰一為妙色殊勝,飄華有序,依色成聚。青黃赤白,皆隨其類。故曰「隨色次第,而不雜亂。」

九、《阿彌陀經》曰:「一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十、《沙彌十戒儀則經》曰︰「若受齋食時不得過中午。」

十一、《要解》云︰「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十二、《疏鈔》曰︰「彼土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晝夜無辨。唯以華開鳥鳴而為晝,華合鳥棲而為夜也。」

十三、《彌陀通贊》曰︰「華開金沼,化生(指蓮池化生之人)為天曙之情。鳥宿瓊林,菩薩作時昏之想。」

十四、《圓中鈔》曰︰「以花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棲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淨土氣分,與穢土將忘未忘之間。以眾生生者,多帶業往生故。若上之三土,則無此相也。」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一、《觀經》云︰「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

二、《觀經》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三、《會疏》曰︰「凡西方淨土。以蓮華為佛事,故名蓮華藏世界。《小本》、《觀經》盛說之。今經(指魏譯本)亦以此結依正莊嚴。當知諸上莊嚴中,亦可有此不思議事。」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一、《彌陀疏鈔》曰︰「若和會之,當是日月雖存,以佛及聖眾光明掩映,與無同(同於無日月)耳。而以理揆之,無者為正。何者忉利以上,尚不假日月為明,何況極樂。」

二、《稱讚淨土經》曰︰「唯有無量清淨喜樂。」

三、《智度論四十五》曰︰「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

四、《釋大衍論一》云︰「有其三種︰一者,十信前,名邪定聚。不信業果報故。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十地)名正定聚。不退位故。十信名不定聚,或進或退,未決定故。(《大乘起信論》同此)。二者,十信前並十信,名邪定。大覺果,名正定。三賢十聖,名不定。三者,十信前,名邪定。十聖,名正定。十信三賢,名不定。」

五、《淨影》云︰「位分不退,名為正定。莫問大乘小乘眾生,生彼國者,皆住正定。」並云︰「一切善惡凡夫,乘佛願力,生彼國者,處不退故。是名正定。」

六、憬興云︰「若生淨土,不問凡聖,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道,定行六度,定得解脫,故唯有正定聚而無餘二也。」

七、《甄解》曰︰「《釋摩訶衍論》所謂正定聚,從佛果至十地三賢,皆名正定聚。淨土正定聚亦然。或現十地三賢等。其體必至滅度。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現差別耳。約一法句,則十地三賢當相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八、《甄解》曰︰「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

九、《無量壽經起信論》曰︰「如上種種莊嚴,種種佛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水中月,如畫所現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隨眾生心而出現故。當知一切眾生所有神力,本與如來無二無別。特無大願大行,發起勝因。不覺不知,沈淪永劫。若能一念迴光,方知家業具在。如入寶山,取之無盡。如遊香國,觸處蒙薰。要須親到方休,慎勿半途而廢。」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一、《圓中鈔》蘧庵師曰︰「出廣長舌,表無虛妄。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故感此相。」又曰︰「惟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然有常相、現相不同。若常相者,縮之雖常在口,伸之則能覆面,上至髮際。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現相,又有大小不同。」

二、《圓中鈔》云︰「《法華》言高而不言廣。故曰上至梵世。此經言廣,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經,大小相齊。但文互略,故各舉一邊。悉是表無虛妄。現此以敦聞者之信耳。又義,《法華》明豎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經明橫出三界,故但言廣。若即豎而橫,即橫而豎,文雖互略,義必相齊。」

三、慈恩師云︰「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又云︰「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

四、《彌陀疏鈔》曰︰「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諦不虛。所謂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又云︰「純真絕妄,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

五、《會疏》曰︰「雖諸佛所證,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彌陀不共妙法,故諸佛讓德,而令歸一佛。是第十七願成就也。」

六、《會疏》曰︰「是則第十八願成就。一部宗歸,唯在於斯。所以者何?雖四十八願皆殊勝,以念佛往生為最要。雖一一成就皆難思,而此成就為不共,故諸佛讚歎。」

七、《教行信證》曰︰「言聞者,眾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

八、《勝鬘寶窟上》曰︰「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九、《彌陀疏鈔》曰︰「清涼大師云︰『高齊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

十、《疏鈔》云︰「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十一、《會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

十二、《教行信證》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獲得金剛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一者冥眾護持益,(乃至)十者,入正定聚益也。」

十三、《成唯識論》云︰「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何言心淨,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

十四、《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

十五、《要解》曰︰「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十六、《安樂集》依《論註》立三心。一者淳心,信心深厚也。二者一心,信心純一也。三者相續心,信心相續不雜餘念也。並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十七、《安樂集》謂︰「具此三心(信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十八、《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十九、《止觀五》曰︰「一心具十法界。」

二十、《四帖疏》曰︰「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指惡性牢固。)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二一、《會疏》曰︰「凡就迴向,有自力迴向,有他力迴向。如迴自因行,趣向來果,是為自力。專投佛願,不用自策勵,是名他力。是非凡情迴向,故亦名不迴向。(不依自力,專靠他力,如是之迴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稱之為不迴向。)《大品般若》云︰『菩薩如是迴向,則不墮想顛倒、見顛倒、心顛倒。何以故?是菩薩不貪著迴向故。是名無上迴向。』(凡情目之為不迴向,實則無上迴向。)」蓋淨土是他力法門,彌陀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均是他力。今依靠佛願,迴向,往生,是為無上迴向。是故能生一念淨信,將所有善根,至誠迴向,則「隨願皆生」

二二、《會疏》曰︰「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

二三、《要解》云︰「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二四、《彌陀疏鈔》曰︰「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方知願力,如是廣大,焉可不信,焉可不願。」

二五、《無量壽經起信論》亦明「一念」與「至心迴向」之旨。論曰︰「一念至心迴向,即得往生。行者誠能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勛。一切眾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乃至發真歸元,成等正覺,唯此一念,亦無二念。《大智度論》云︰『行般若波羅蜜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一念之力,不可思議。如是念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非內非外,無縳無脫。盡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無一芥子許不是無量壽佛現身說法處。乃至離即離非,頓入如來大光明藏。」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一、曇鸞師《略論》云︰「生安樂土者,《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

二、《淨影疏》曰︰「十方世界,諸人民,願生彼國,凡有三輩。總以標舉,如《觀經》中,粗分為三,細分為九。」

三、嘉祥《觀經疏》云︰「《無量壽經》但明三輩。此(指《觀經》)中開三輩為九輩。三輩者,謂上中下也。九輩者,於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輩也。」

四、憬興曰︰「今即合彼《觀經》九品,為此(本經)三輩,故其義其異。」

五、蓮池曰︰「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六、《觀經疏》謂:「此經(《觀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

七、《疏鈔》曰︰「《草庵輔正解》曰︰『天臺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因行而言。則孤山、靈芝,皆不違天臺。所以然者,以天臺但約位次,則輩品正同。二師唯約行因,則止齊中上。各有所據,取義不同,故不違也。』克實而論,則煩惱不異菩提,始惡何妨終善。惡人即已成喜,豈不賢聖同科。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八、《報恩論》曰︰「此經上輩當(當者,配合之義)出家。中下二輩當(同上)在家。乃從其多數,粗舉大凡。故云『凡有三輩』。《觀經》就此大凡,略開為九。而又極其優降,以括無量行因之不齊。」

九、《四帖疏》云︰「又看此《觀經》定善,乃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古師謂下輩是大乘始學凡夫)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十、《無量壽經鈔》曰︰「憬興明許三輩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釋云︰『一、凡小往生。二、大聖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輩。」

十一、《遊心安樂道》曰︰「又四十八願,初先為一切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

十二、《毘婆沙論》云︰「家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

十三、玄惲師云︰「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汎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汎舟。在家修福甚難,如陸地行船。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今身心俱出家。故云『捨家棄欲』。」

十四、《無量壽經起信論》云︰「一切眾生由愛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國土。捨家棄欲,愛渴淨故,國土亦淨。《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志性好遊諸佛國土,應遠離居家。』故知出家為淨土正因,以遠離不淨故。」

十五、《遊心安樂道》曰︰「無量壽經,說三輩因。上輩之中說有五句。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此顯發起正因方便。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念彼佛,是明修觀。四者作諸功德,是明起行。此觀及行為助滿業。(元曉師以念佛為助業,此說未穩,前已於明宗章辯之,茲不贅)。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願,前四是行。行願和合,乃得生故。」

十六、《觀經》曰︰「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見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十七、《報恩論》曰︰「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品。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

十八、道綽大師於發菩提心有四番議論,《安樂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經》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所有功德迴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

十?、《菩提心論》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十九、《安樂集》云︰「第二,出菩提名體者。然菩提有三種︰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自性清淨,體無穢染。現出天真,不假修成,名為法身。佛體道本,名曰菩提。言報身菩提者,備修萬行,能感報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報身。圓通無礙,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謂從報起用,能趣萬機,名為化身。益物圓通,名曰菩提。」

二十、《安樂集》云︰「第三,顯發心有異者,今謂行者,修因發心具其三種︰一者,要須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二者,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三者,大慈悲為本。恆擬運度為懷。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名發菩提心。

二一、《大涅槃經》云︰「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推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

二二、《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裏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

二三、《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二四、《心燈錄》云︰「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

二五、《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二六、《安樂集》云︰「第四,問答解釋者。問曰︰若備修萬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諸法無行經》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是人遠菩提,猶如天與地。』」

二七、《大智度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縳。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縳。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龍樹菩薩釋曰︰「是中不離四句者為縳,離四句者為解。」

二八、《彌陀要解》云︰「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真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云︰「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

二九、《圓中鈔》云︰「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又曰:「若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又曰:「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

三十、《遊心安樂道》云︰「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又曰:「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眾暗悉除。」

三一、《觀佛三昧經》云︰「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遺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華果,發狂而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冒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三二、《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三三、《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途之厄。命終之後,皆得往生彼佛剎土。」

三四、《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

三五、《淨修捷要》讚念佛法門云︰「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歸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又云︰「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

三六、《無量壽經起信論》云︰「須知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心時,貴有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十萬聲。從少至多,由散入定。隨其念力,俱可往生。」

三七、《安樂集》云︰「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

三八、《觀念法門》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問︰五種因緣(指五念門),皆是淨業。何特於念佛行,專置一向之言耶?答,此有三義︰一、謂諸行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二、為助念佛之正業,而說諸行之助業。三、以念佛而為正,以諸行而為傍。故云一向也。」

三九、《無量壽經起信論》曰︰「行者既發菩提心,當修菩薩行。於世出世間,所有一毫之善,乃至無邊功邊,悉以深心至誠心,迴向極樂。亦得名為一向專念。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以佛性遍一切處。有棄有捨,不名念佛故。」

四十、《梵室偶談》云︰「又禪者欲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但具信願,則參禪即淨土行也。」

四一、善導大師示曰︰「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願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念者,百中希(稀)得一二,千中希(稀)得三四。」

四二、《觀經》云︰五逆十惡之人,應墮惡道。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指觀想)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四三、《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即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四四、《彌陀要解》云︰「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四五、《阿彌陀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曰:「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又云︰「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六、《稱讚淨土經》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經中「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是為淨宗之心髓。

四七、《法華文句》云︰「《胎經》云︰蓮華生者,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也。」

四八、《智度論》云︰「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

四九、《維摩經》云︰「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五十、《心地觀經》云︰「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繫縳故。」

五一、嘉祥《義疏》曰︰「第一謂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生彼國。見彼佛身,聞說妙法,則悟無生法忍。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解義理,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此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蓮華中。經一宿則開。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亦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第三,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復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今下品得初地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無生。」

五二、《彌陀疏鈔》更謂上上品往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

五三、《鈔》云︰「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餘可知矣。」

五四、《觀經》謂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曰︰『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又上品下生者,「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五五、靈峰大師《要解》云︰「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反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五六、《無量壽經起信論》云︰「問︰『臨終見佛,為是自佛,為是他佛。若他佛者,即成魔業。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虛妄不實,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人我兩忘,自他不異。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願故,感應道交,即自即他,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依於業緣,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見天日。念力誠堅,幻緣斯淨。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運往生,還同本得。』」

五七、《彌陀疏鈔》云︰「著事而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昏樨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自云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所謂難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能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

五八、《疏》云︰「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五九、《鈔》曰︰「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

六十、《略論》云︰「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飯食沙門。六者,懸繒燃燈。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

六一、《大乘義章十二》曰︰「防禁故名為戒,潔清故名為齋。」

六二、《四分律音義》曰︰「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婆羅,此譯為禁。戒者亦禁義也。」

六三、《南山業疏》云︰「齋謂齊也。齊一其心。或言清也。」

六四、《會疏》云︰「齋戒,即八齋戒及攝大小諸戒。蓋夫戒是人師,道俗咸奉。心為業主,凡聖俱制,正法住滅,皆一由之。明比日月,尊譬寶珠。寧當抱渴而死,弗飲水蟲(指未經沙濾含蟲之水)。乃可被繫而終,無傷草葉。」

六五、彭際清居士曰︰「故知淨土資糧,全憑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淨則心淨,心淨則土淨故。」

六六、《會疏》曰︰「安塔有其三義︰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法華經》曰︰『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頗梨。………或有起石廟,栴檀及沉水,木密並餘材,磚瓦泥土等。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六七、《法華經》云︰「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六八、《造像功德經》曰︰「若人臨終發言造像,乃至如※麥,能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六九、《六波羅蜜多經》云︰「以食施者,當施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命。若人無食,難以濟命。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顏色和悅。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氣力。四者施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五者施辯。若飢餓者,身心怯弱。言說謇訥,不能辯了。領食充足,身心勇銳。得大辯才,智慧無礙。」

七十、《會疏》曰︰「飯食沙門者,經云︰『正令得滿四天下寶,其利不如請一清淨沙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

七一、《百緣經》云︰「佛在世時,有婆多迦,過去曾作一長幡於尸佛塔上。從是以來,九十一劫,常有大幡覆陰其上,受福快樂。然後出家,得阿羅漢。」

七二、《施燈功德經》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於佛塔廟諸形像而設供養故,奉施燈明,乃至以少燈炬,或酥油塗然(燃),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階。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可知,唯佛如來及能知也。」

七三、《會疏》云︰「散花者,花開清淨。妙色妙香,散諸佛剎。若有花開,諸佛來坐。是故下界中以花為淨土。見色聞香,諸鬼神等嫌之,猶如糞穢色香故。(謂諸鬼以花之色香,同於糞便,故嫌之。)《陀羅尼集經》曰︰「若四部眾,以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者,得十種功德。何者為十︰一者,自發善心。二者,令他發善心。三者,諸天歡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五者,死生寶池(指死後生於寶池中)。六者,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生值佛聞法,不生邊地及下姓中。七者,成轉輪王,王四天下。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鞞跋致。十者,成阿耨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

七四、《往生要集》曰︰「隨力辦於華香供具。」

七五、《會疏》曰︰「若人燒美香,魔倫趣他方。佛神歡喜守。修善必成就。如那乾訶羅國大王,遙向佛生國焚香作禮。香煙直至佛精舍,如白琉璃雲,繞佛七重,化作金臺。具如《觀佛經》說。」

七六、《大日經疏》曰︰「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氣順風,自然流布。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燒,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薰一切,故曰燒香。」

七七、慈照宗主勸人發願偈於下︰「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唯得人天福,福盡受輪迴。」又「發願持戒力,回向生樂國。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

七八、《會疏》曰︰「迴向願生者,如上諸善迴向,則必作生因。若不迴向,則不作生因。」

七九、《圓中鈔》曰︰「真佛者,彌陀之應身也。化身則從應身,又變化其身,而來接引。」

八十、《會疏》曰︰「具如真佛者,如《觀經》中,上輩三人臨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輩所見佛也。餘例上可知。」

八一、《往生論》曰︰「二乘種不生。」

八二、《淨影疏》曰︰「天親作往生偈,二乘種皆不得生。《觀經》宣說小乘眾生,亦得往生。其義云何?釋言︰言二乘種不得生者,就此國中,往去時說。小乘眾生先雖習得,臨欲去時,要發大心,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國,無得去理。為是天親言,二乘種不得往生。問云︰若言去用大心,何故至彼證入小果。釋言︰由其本習小乘多故。本在此處,多學觀察苦、無常等。至彼聞說苦、無常等,即便悟解。故證小果。以本垂終發大乘心,求生彼故。在彼國中,得羅漢已,即便求大(迴小向大)。」

八三、《淨影疏》曰︰「然此三輩,人位雖殊。至欲往生,齊須發心求大菩提,專念彼佛,迴向發願,方得往生。」

八四、《望西疏》曰︰「三輩俱有夢見眼見故。」《覺經》中說上輩云︰「於其臥睡中,夢見無量清淨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其人壽命欲終時,無量清淨佛,則自與諸菩薩、阿羅漢,翻飛行迎之。」《觀經》說,「化佛來迎。惡人尚爾,況善人耶?

八五、《會疏》曰︰「夢見彼佛者,如《觀經》下三品人。命促剎那,獄火來現。雖佛來迎,彷彿不明,猶如夢中故。若不爾者,何至臨終,得安閑神遊乎?」

八六、《覺經》(即《漢譯》)云︰『(其三輩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清淨者,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

八七、嘉祥《觀經義疏》曰︰「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還得小乘果。下品現在雖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彼臨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妙法。以聞大乘故,得大乘果也。」

八八、《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斯等正覺之心。」

八九、《鼓音王經》云︰「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

九十、《華嚴經》云︰「如來有十種佛事。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

九一、蓮池《疏鈔》云︰「古謂佛無去來。云何有佛,現在其前。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知幻非實,則心佛兩忘。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又經云:『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九二、《圓中鈔》云︰「凡是見佛,須論感應。若平居參禪,或修空觀。既宗掃蕩,佛亦不立。苟有所見,悉為魔境。或功用顯著,心佛自現。亦須觀空,弗生著相。今既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此因妙感。復由生佛本是一體,感應道交,法爾如是。若不明此,妄論邪談,不唯自障,兼亦障人。於此法門,大成罪過。」

九三、蕅益《要解》云︰「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次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九四、元曉師據《魏譯》,於《無量壽經宗要》論云︰「下輩之內,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助滿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舉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於彼佛。是助滿業。為顯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竊按元曉師之說乃專據《魏譯》。若就本經,則一念得生者,全因獲得一念淨心也。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頓即與彌陀本願相應,故臨終即得往生。)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此就菩薩種性人也。(正是《唐譯》中『住大乘者』)」

九五、《報恩論》曰︰「謹按此段十念往生,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禪宗得破參,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甚人不專修淨土。如智者,永明之類。」

九六、《教行信證》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

九七、《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九八、《圓中鈔》曰︰「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淨土必矣。」

九九、《圓中鈔》云︰「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臨終正念,自然現前。」

一OO、《彌陀疏鈔》曰︰「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之所雜亂。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

一O一、《彌陀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一O二、《彌陀疏鈔》云︰「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

一O三、《彌陀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一O四、《彌陀疏鈔》云︰「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即事一心。執持名號,還歸自心,即理一心。」

一O五、《那先經》云︰「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

一O六、《彌陀疏鈔》曰︰「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一O七、日本幸西氏云︰「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

一O八、義寂之《無量壽經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

一O九、《觀經》謂下品下生者,「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車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一一O、彭際清曰︰「如實回心,一念念佛,無不往生,以佛本願力故。」

一一一、《疏鈔》曰︰「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漸積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復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屬理一心。一心既朗,積妄頓空。喻千年闇室,豈以一燈,闇不速滅。故『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獨《妙法蓮華經》有之。《法華三昧觀經》云:『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唯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

一一二、《無量壽經宗要》︰「但有此念,更無他念。當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雜餘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為十念。」

一一三、《安樂集》亦論十念往生云︰「汝謂一形惡業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為輕者,今當以義校量。輕重之義者,正明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一、云何在心?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依妄心而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依實相而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豈可得言,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是故《遺日摩尼寶經》云︰『佛告迦葉菩薩,眾生雖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罪所覆。若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也。』是名在心。二、云何在緣?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妄想,依煩惱果報眾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徹筋破骨。若聞滅除藥鼓聲,即箭出毒除。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緣。三、云何在決定者?被人造罪時,自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起。是為決定。又《智度論》云︰『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對敵破陣,一形之力一時盡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一一四、《安樂集》曰︰「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劇者,甚於也)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預自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先傾,倒必隨由也。若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先不在懷,念何可辦?各宜同志三五,預結言要。臨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彌陀名號,願生安樂國。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臘印之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國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預剋念也。」

一一五、《彌陀要解》云︰「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終臨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

一一六、蕅益大師曰︰「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又云︰「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

一一七、道綽大師云︰「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

一一八、《安樂集》曰︰「若人稱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所以者何?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復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餘念間故。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一一九、《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

一二O、《十二門論》云︰「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施)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

一二一、《寶積經廿八》云︰「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

一二二、《中阿含經四十一》曰︰「清淨心,盡脫婬怒癡。成就於三明。」

一二三、《觀經義疏》曰︰「第三品明惡有三人。初明作十惡。次明作四重。後明作五逆。不明謗法闡提(謗法稱為闡提),故名惡不盡。十惡四重五逆並得生西方。若是謗法闡提不得生也。闡提不信法,臨終雖為說有無量壽佛,彼終不信,故不得往生也。」

一二四、《四帖疏》曰︰「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如來恐其造斯二遍。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若造(經懺悔、發願、持佛名號),還攝得生。」

一二五、《觀云》云:「臨終十念得生,已是萬萬中之一。」

一二六、《四帖疏》云:「謗法五逆,臨終能至心信樂念佛往生者,當為億億中之一也。」

一二七、《法鼓經》云︰「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一二八、《安樂集》云︰「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往生。」並讚云︰「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讚仰心歸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設滿大千世界火,亦應直過聞佛名,聞阿彌陀不復退,是故至心稽首禮。」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一、《觀經》云︰「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又曰︰「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二、《觀經約論》云︰「不讀大乘則不明佛心。不明佛心,則不契佛智。不契佛智,縱生彼國,不得見佛。」

三、《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四、《報恩論》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迴向,即轉世善為淨因。故佛說諸經,總兼世善。而此十善業,且特說專經(《十善戒經》)。以淨身三,口四,意三諸業,為修持根本也。」

五、《往生論》立「五念門」︰(1)禮拜門。(2)讚歎門。(3)作願門。(4)觀察門。(5)迴向門。

六、《往生論》云︰「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又「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七、《往生論》云︰「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八、《往生論註》曰︰「故知歸命即是禮拜。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若以此推,歸命為重。」

九、《往生論》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十、《輔行二》曰︰「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

十一、《華嚴大疏五》曰︰「精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

十二、《大乘義章》曰︰「吝惜財法稱慳。」

十三、《萬善同歸集》云︰「堅信根而拔疑刺。」

十四、《唯識論》云︰「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

十五、《大乘義章》云︰「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

十六、《俱舍論》云︰「信者,令人澄淨。」

十七、《大論》曰︰「信為能入。」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一、《會疏》曰︰「聽聞受持彌陀所說經法,宣傳流布其道德化益也。」

二、《會疏》曰︰「五音相和,諷聲不邪,故云和雅。歌謂歌詠。歎謂讚歎也。」

三、《六波羅密經》曰︰「彌勒白佛云︰『何名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是名神通。以淨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著,是名智慧。復次,聞世間極微小聲,是名神通。於諸音聲,悟無言說,離諸譬喻,是名智慧。復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復次,於過去際,悉皆憶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復次,了知根性差別之相,是名神通。了勝義空,是名智慧。能知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

四、淨影曰︰「此通與慧,皆依法成故。」

五、肇公註《維摩經》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明。」

六、《華嚴大疏》曰︰「如來通智遊入,故號門。」

七、《會疏》曰︰「出入無礙名遊,能徹奧域為入。」

八、《淨影疏》曰︰「窮本稱入。」

九、《維摩經》云︰「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

十、《會疏》曰︰「『應時』,應菩薩發願時。『欣笑』,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

十一、《寶積經》云︰「諸佛常法,若授地獄眾生記時,爾時光明兩足下沒。乃至若授菩提記,爾時光明從頂上沒。」

十二、《嘉祥疏》曰︰「正行授記,表得時機,所以欣笑口出。還從頂入者,表吐言說,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

十三、《嘉祥疏》曰:「人天知相而歡喜。」

十四、《智度論》曰︰「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人心敬樂。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

十五、《嘉祥疏》云︰「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能動無明之識也。」

十六、《淨影疏》曰︰「震法雷者,法無礙智化眾生也。」

十七、《梵摩喻經》謂八音為︰「一最好聲。其聲哀妙。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聞者和融,自然會於中道之理。)四柔軟聲。其聲柔軟(聞者喜悅,捨剛強意,自然入律。)五不誤聲。言無錯失。(聞者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外道之邪非。)六不女聲。其聲雄朗。(聞者敬服,魔外歸順。)七尊慧聲。言有威肅,而世尊重,有慧人聲。(聞者尊重,智解開朗。)八深遠聲。其聲深遠,猶如雷震。(聞者皆證其深之理。)」

十八、喜祥師云︰「一響,二徹,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

十九、《阿彌陀經》曰︰「其音演暢五根五力。」

二十、《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

二一、《大智度論》曰︰「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為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又曰︰「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乃至菩薩知諸法為響。」

二二、《會疏》曰︰「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諸法亦復如是。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

二三、《淨影疏》謂此一偈︰「舉彼智願,記必得土。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也。滿足諸願,是舉願也。成如是剎,記得土也。」

二四、《會疏》云︰「雖經塵劫,猶如一念。雖在生死,猶如園觀。遂(成也,達也)則滿足妙願,建立妙土。」

二五、《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二六、。《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二七、《勝鬘經寶窋》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二八、《圓覺經》云︰「本源清淨大圓鏡。」

二九、《圓覺略疏序》曰︰「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三十、《法華玄義》曰︰「本極法身,微妙甚深。」

三一、《安樂集》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

三二、《淨影疏》曰︰「舉彼智行,記必成佛。」

三三、《會疏》曰︰「一切有情非情,淨穢凡聖,名為諸法。性者不改義,其理體也。(諸法本具之體性,永無改變,乃其實際理體也。)因緣合成,假名諸法。(因緣和合,而現諸法,實皆虛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

三四、《大乘義章一》曰︰「空與無我,眼目異名。」

三五、《會疏》曰︰「專求者,是誓願義。如四十八願。如是剎,指極樂,勤希求也。」

三六、《淨影疏》謂此一偈是︰「舉彼智願,記必得土。通達法性一切空無,是舉智也。前覺一切如夢幻等(指「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是世諦智。此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是真諦智。專求淨土,是舉願也。必成是剎,記得土也。」

三七、《望西疏》謂︰「二智(俗諦真諦二智)雖殊,性空是同。雖知性空,而願淨土。」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

三八、《金剛經》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九、《會疏》曰︰「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薰心,發願淨土。雖淨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二十九種(《往生論》謂極樂共二十九種莊嚴)。即二十九種而一法句之義也。」

四十、《會疏》曰︰「聞法樂受行者,聞彌陀所說法,受持奉行也。」

四一、《淨影疏》曰︰「自於當來得妙淨土,名得淨處。」

四二、《會疏》曰︰「清淨處即是淨土也。上所謂必成如是剎義也。」

四三、《會疏》云︰「至願者,彌陀尊攝土(國土)攝生(眾生)攝身(法身)願,本是至極難思。菩薩願同於此。」

四四、《淨影疏》曰︰「願己得土,同阿彌陀,名國無異。」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一、《法華玄贊》曰︰「西域暑熱,人多持蓋,皆之花飾之。故名華蓋。」

二、《俱舍論》曰︰「佛德者,諸有智者,思維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三、《唐譯》云:「晨朝供養他方諸佛。」又云:「即於晨朝,還到本國。」

四、《起信論》曰︰「問︰無量壽佛說法,為是純說一乘,為是兼說三乘?若純說一乘者,何得尚有聲聞眾等?若兼說三聖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國?答︰純是一乘,別無三乘。豈獨佛在七寶講堂,純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風聲水聲,諸音樂聲,亦純說一乘,更無三乘。如《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特以眾生根智有差,所聞各異,所證不同。故前文言,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乃至甘露灌頂等聲。其得聞者,或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不退轉地菩薩。具如他譯本說,是即順餘佛土,寄四果名。實則決定成佛,不取有餘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願故。」

五、《會疏》曰︰「自然供養,不有為法故。」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一、曇鸞師曰︰「田舍間人,不簡縱橫長短。咸謂橫舒兩手臂為尋。」

二、《心經略疏》曰︰「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自在)。又隨機往救,自在無失,故以為名(觀世音)。前釋就智,後釋就悲。」

三、《千手千眼大悲心羅尼經》曰︰「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四、《觀音三昧經》云︰「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此中之「我」,即釋迦如來。)

五、《首楞嚴經》曰︰「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於古觀世音如來,受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

六、《觀經》謂大士頂上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又「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七、《觀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

八、《悲華經》曰︰「由汝願取大千世界故,今字汝大勢至。」

九、《思益經》曰︰「我(大勢至菩薩)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

十、《觀經》又云︰「此菩薩(大勢至)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時,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十一、《大日經疏五》曰︰「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大勢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

十二、《觀經》謂大士︰「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十三、《法華經普門品》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曰︰「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一、《觀經》曰︰「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

二、《小本》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菩薩修持第三十

 

一、《會疏》云︰「夫有定而無慧,則同二乘沉空。有慧而無定,則同外道邪惡。故雙舉之。」

二、《魏譯》曰︰「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三、《二教論上》云︰「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

四、《僧史略》曰︰「密藏者,陀羅尼法也。是法祕密,非二乘境界,諸佛菩薩,所能遊履也。」

五、《探玄記》曰︰「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也。」

六、《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

七、《大智度論》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煙燒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瞋恚餘習,難陀淫欲餘習,畢陵伽婆蹉慢餘習。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八、《魏譯》謂彼土諸大士,「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

九、《會疏》曰︰「七覺支者,(一)擇法覺分。智惠(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二)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進。(三)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四)除覺分(即輕安覺支),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五)捨(即前行捨)覺分,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捨。(六)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七)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時,當念用除、捨、定等三覺分攝。故念覺常在兩楹之間,調念中適,是為念。此七通名覺分,能到菩提一分故。」

十、《彌陀疏鈔》曰︰「一正見者,《雅集》云︰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謬誤故。二正思維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維等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者,不唯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七正念者,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華嚴離世間品》,則八正俱菩薩道。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正思維者,捨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入諸三昧故。釋云據此文證,豈不玄深。」

十一、《智度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

十二、《淨名》云︰「道品是法身因。」

十三、《涅槃》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

十四、《彌陀疏鈔》曰︰「道品是一,觀智大小,固無定也。」

十五、《大智度論》曰︰「天眼所見,自地(自身所住之界,例如色界天以色界為自地)及下地(低於色界自地之界,例如欲界)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

十六、《淨影疏》曰︰「一切禪定,名為天住。依禪得眼,故名天眼。能見眾生死此生彼。」

十七、《智度論》曰︰「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以此等故求天眼。得是天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上下悉皆無礙。」

十八、望西曰︰「緣俗諦智,能照法故,名為法眼。」

十九、憬興曰︰「法眼即以有智為體,能見眾生欲性心及諸佛法,故名法眼。」

二十、《箋註》曰︰「分明觀達緣生差別之法,謂之法眼。」

二一、《魏譯》曰︰「法眼觀察,究竟諸道。」

二二、《三藏法數》云︰「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也。」

二二、望西曰︰「緣真諦智,能照空(真空)理,故名慧眼。」

二四、憬興曰︰「慧眼即以空智為體,照真空理。」

二五、《大乘義章》曰︰「言慧眼者,觀達為慧,慧能照矚,故名慧眼。」

二六、《淨影》曰︰「能見真空,故名見真。」

二七、《智度論》曰︰「慧眼能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又曰︰「為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

二八、《思益經》云︰「慧眼為見何法?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慧眼,不見有為法,不無見為法。所以者何,有為法皆虛妄分別。無虛妄分別,是名慧眼。無為法空無所有,過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見無為法。」

二九、憬興曰︰「一切種智為體,無法不照,故云具足。」

三十、《法華文句》云︰「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

三一、《智度論》曰︰「慧眼、法眼、佛眼雖勝,非見眾生法。欲見眾生,唯以肉眼。」

三二、義寂云︰「有肉眼,知障內色故。」

三三、《淨影疏》曰︰「佛眼能見真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名了法性。」

三四、憬興云︰「能與佛一切種智相應,覺了中道第一義,故云覺了法性。」又云︰「亦見佛性,故云覺法性。」

三五、《華嚴演義鈔》曰︰「為道養生,先修肉眼。肉眼見粗,不能見細等,次修天眼。天眼見色,未見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見理,未能見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圓,故修佛眼。」

三六、《智度論》曰︰「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以肉眼見世界眾生受諸苦患,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濟之。得是慧眼已,見眾生心相種種不同云何令眾生得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眾生。」

三七、古云︰「得其一,萬事畢。」

三八、《涅槃經》云︰「菩薩能如是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三九、《勝天王般若經》云︰「無羞辯、無盡辯、相續辯、不斷辯、不怯弱辯、不驚怖辯、不共餘辯、無邊際辯、一切天人所愛重辯。」

四十、《勝鬘寶窟》曰︰「佛能以正法授與眾生。」

四一、淨影曰︰「諸法悉空,名為無相。」

四二、《涅槃經》云︰「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

四三、《大乘義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

四四、《文殊般若經》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

四五、《大寶積經》云︰「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四六、《淨名經》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

四七、《金剛三昧經》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

四八、《大集經》云︰「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

四九、《法華經化城喻》曰︰「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

五十、《淨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萬法皆如,名解如如。」

五一、《大乘義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沙界恆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

五二、《會疏》曰︰「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

五三、《會疏》曰︰「習(即集)即集諦,意亦兼苦。滅即滅諦,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說四諦之教,即音聲方便。」

五四、《淨影疏》曰︰「善知習(即集)等,是其教解。習善之教,名習音聲。滅惡之教,名滅音聲。菩薩於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於中巧知,故曰方便。」

五五、《嘉祥疏》曰︰「善知習滅音聲,明辭無礙。」

五六、《會疏》曰︰「明其離過,謂非世間無益之論等,專樂說出世大乘究竟了義故。」

五七、《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五八、《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

五九、《會疏》曰︰「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空寂《魏譯》作寂滅)。」

六十、《萬善同歸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之無。」

六一、《會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諦。煩惱、見思等惑,正是集諦。『二餘』者,即苦集餘殘也。菩薩能斷正使,及以習氣,無有餘殘。出過三界,離父母生身,有漏果縳悉斷盡。故云『俱盡』也。」

六二、憬興曰︰「生身,在報。煩惱,苦因。因果二餘,皆已盡故。」

六三、《淨影疏》曰︰「生身,苦報。煩惱,惑因。此二殘餘,皆悉滅盡。」

六四、《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

六五、憬興曰︰「一乘者,即智雖有三,其極無二,故云一乘。」

六六、《法華經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六七、《淨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隨化多乘,就實不殊,是以言一。於此一乘,窮名究竟。」

六八、《會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

六九、《淨影疏》曰︰「至於彼岸,涅槃果極。」

七十、《淨影疏》曰︰「除妄顯真,名斷疑網。」

七一、《會疏》曰︰「斷除疑網,智惠(同慧)自生。」

七二、《嘉祥疏》曰︰「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

七三、《心經》曰︰「無智亦無得。」

七四、《智度論》曰︰「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

七五、《涅槃經》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七六、《仁王良賁疏》曰︰「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

七七、《維摩慧遠疏》曰︰「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無所得。」

七八、《大乘義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七九、《大日經二》曰︰「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

八十、《唐譯》曰︰「得一乘道,無有疑惑,於佛教法,不由他悟。」

八一、《魏譯》作「慧由心出。」《淨影疏》釋云︰「真解發中,名慧心出。」

八二、望西《無量壽經疏》曰︰「疑網既斷,實理忽證。彼能證智,不由他生,必由心出。」

八三、《會疏》曰︰「斷除疑網,則智慧自生。由心者,無師自然智,而不由他悟。」

八四、六祖惠能大師曰︰「密在汝邊。」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一、《華嚴》云︰「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二、《慧琳音義》曰︰「唐云妙高山。四寶所成,故曰妙。出過眾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寶,光明各異照世故。」

三、《宋譯》云︰「堅固不動,如須彌山。」

四、《魏譯》作︰「慧光明淨,超逾日月。」

五、《會疏》云︰「超逾日月者,日月有虧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沒,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內,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

六、憬興云︰「定淨滿德,如雪山也。」

七、《會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淨,如大雪山。常潔白,能照眾生,令清涼故。」

八、《淨影疏》云︰「雪山顯其定淨。諸德皆淨,名等一淨。」

九、《往生論註》釋心業無分別云︰「如地負荷,無輕重之殊。」

十、《法華經》曰︰「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

十一、《佛地論》曰︰「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

十二、《魏譯》曰︰「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有著故。」

十三、《行事鈔資持記》曰︰「無所著者,離塵染故。」

十四、《慧琳音義十五》曰︰「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餘,方有枝葉,其子微細。如柳花子,唐國無此樹。」

十五、《罪福報應經》曰︰「尼拘※樹,高二十里,枝布分圓,覆六十里。其樹上子數萬斛。」

十六、《阿惟越致遮經》曰︰「能蔭五百車。」

十七、《大日經疏一》曰︰「伐折羅如來金剛智印。」又云︰「譬如帝釋手持金剛,破修羅軍,念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

十八、《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

十九、《諸部要目》曰︰「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攫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

二十、《資持記》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

二一、《天臺淨名疏》云︰「法外妄解,斯稱外道。」

二二、《圓覺經集註》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二三、《俱舍玄義》云︰「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

二四、《大莊嚴法門經》曰︰「文殊師利問金色女,誰是外道。女言︰『於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

二五、《百論》云︰「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

二六、《淨名經》曰︰「直心是道場。」

二七、《往生論註》云︰「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

二八、《法華經方便品》曰︰「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二九、《法華文句》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教)別(教)傍偏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

三十、《佛地論》曰︰「稱順機宜,故名善巧。」

三一、《文句》曰︰「顯善權方便,明觀行精微。」

三二、《華嚴經》明十種善巧智︰(一)了達佛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四)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別佛法善巧智。(六)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七)莊嚴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無邊佛法無差別善巧智。故知十種善巧智,皆源於深入精微,徹盡心源,從根本智而差別智,故能了達出生、宣說、證入等等諸善巧智也。

三三、《勝鬘寶窟》曰︰「決定謂信也。」

三四、《淨影疏》曰︰「專樂求法,心無厭足,自利方便。」

三五、《會疏》曰︰「菩薩求法為利他故,所得法必為他說。為一切眾生,經無量劫而無疲倦。」

三六、《梵網經》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

三七、《會疏》曰︰「法音高響,猶如鼓聲。威德摧邪,猶如勝幢。慧日照迷,猶如杲日。」

三八、嘉祥師曰︰「建幢是戰勝之相,譬說法降魔得勝也。」

三九、《淨影疏》曰︰「言擊法鼓,喻聞慧法。鼓聲遠被,名擊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義稱建,義出名幢。(指建立法義,彰顯於眾,為「建法幢」。)言曜慧日,除癡闇者,說修慧法,開眾生也。」

四十、《華嚴經二》曰︰「如來智慧無邊緣,一切世間莫能測,永滅眾生癡闇心。」

四一、《宗鏡錄》曰︰「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四二、《淨影疏》曰︰「以慧開人,名為導師。」

四三、《會疏》曰︰「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

四四、《金剛經》曰︰「當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四五、《淨影疏》曰︰「因力緣力,為第一門。起修所依。過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為因力。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名為緣力。」

四六、望西云︰「宿世善根謂之因力。親近知識謂之緣力。因緣和合能起行故。」

四七、《會疏》曰︰「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貫十方三世,令眾魔大慴怖故。緣力者,廣求知識,大聚諸善。此緣有轉凡入聖大威力故。」

四八、淨影云︰「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四九、望西云︰「求菩提心,謂之願力。」

五十、《會疏》曰︰「願力者,四弘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

五一、羅什大師曰︰「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五二、《毘婆沙論》曰︰「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

五三、《彌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

五四、《大悲經》曰︰「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五五、《智度論》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

五六、《淨影疏》云︰「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燈明。」

五七、《會疏》曰︰「照世間迷暗,故云為世明燈。」

五八、《探玄記》曰︰「生我福故,名福田。」

五九、《優婆塞戒經》明三福田︰(一)報恩福田,父母師長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寶也。(三)貧窮福田,貧窮困苦之人也。供養此上三者,均能生福,故皆名福田。

六十、《淨影疏》云︰「能生物善,名勝福田。」

六一、《法華經授記品》曰︰「大雄猛世尊。」

六二、《淨影疏》云︰「佛於世間,最為雄猛。」

六三、《大乘義章》曰︰「化心不怯,名為無畏。」

六四、《涅槃經》曰︰「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六五、《維摩經》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

六六、《十住毘婆沙論》曰︰「若隨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則失一切利。若隨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隨二乘地,則為大怖畏。」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一、《會疏》曰︰「莊嚴超絕,故云微妙。無有苦惱,故云安樂。無漏相,實相相故,故云清淨。」

二、《淨影疏》曰︰「何不力勵為善求生,名『力為善』。『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

三、《會疏》曰︰「『何不』二字,激勸之辭,即通二義。善有二種︰

一、稱名念佛,是名善本。二、廣行諸善,回向得生。念通二種︰念謂能念,道謂所念。道亦有二︰一、彌陀本願,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二、三乘所證道,無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雖互二義,正在初義。」

四、《要解》云︰「從事持達理持。」

五、《楞嚴經》曰︰「清淨本然」。

六、《左雄傳》曰︰「容容多厚福。」

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八、《文選宋玉賦》云︰「潰淡安而並入。」

九、《大乘義章》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又曰︰「於緣欲受,稱欲。」

十、《俱舍論》云︰「欲,謂希求所作事業。」

十一、《嘉祥疏》曰︰「羅之言攝。」

十二、《唯識述記》曰︰「解謂離縳,脫謂自在。」又曰︰「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縳諸有情,恆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縳,立解脫名。」

十三、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十四、百丈禪語︰「心性無染,本自圓成。」

十五、《往生論註》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

十六、宗門《寶鏡三昧》曰︰「潛行密用,如愚如魯,只能相續,名主中主。」

十七、高峰禪師曰︰「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

十八、《大日經》曰︰「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

十九、傅大士《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裏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

二十、曹山(曹洞宗祖師)曰︰「祗要知有便是。無須當煩惱無明之時。」

二一、《淨名經》曰︰「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二二、《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二三、湛愚老人曰︰「曹山自比六祖,祇是得此※柄。」

二四、《觀經》曰︰「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色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二五、《玄應音義》曰︰「此譯言高上作,謂高上於餘方也,亦言勝。」又云︰「俱盧洲,此云上勝,亦云勝生。」

二六、《起世因本經》謂此洲「於四天下,比餘三洲,最上最妙最勝彼。」

二七、《吳譯》作:「鬱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

二八、《華嚴疏鈔十三》云︰「鬱單越,此云勝生。以定壽一千歲,衣食自然故。」

二九、《漢譯》作「鬱單成七寶。」

三十、《首楞嚴經》「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三一、《會疏》曰︰「所證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下。豎深橫廣,無有邊際,故名無邊際。是則佛智所照也。著,明也。洞達,證入義也。」

三二、《會疏》曰︰「是則佛智所照也。」

三三、《嘉祥疏》曰︰「證果,無有形色好醜之異。洞達,是智。無邊際是真諦境。」

三四、《淨影疏》曰︰「但能念道,不簡(揀也)上下,同得往生。故言『著於無上下』也。若得生彼,神通洞達,無有邊際,故云『洞達無邊際』耳。」

三五、《俱舍論》曰︰「勤謂令心勇悍為性。」

三六《會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

三七、《會疏》曰︰「一時頓超三界,斷絕曠劫繫業,故云超絕,亦絕則超也。」

三八、《淨影疏》曰︰「下三惡道,名為惡趣。人天二道,名為善趣。今此約對彌陀淨剎,娑婆五道,齊名惡趣。地獄、餓鬼、畜生,是其純惡所向,名為惡趣;娑婆人天,雜惡所向,亦名惡趣。若依此方修習斷除,先斷見惑,離三途因,滅三途果。後斷修惑,離人天因,絕人天果。漸除不名橫截。若得往生彌陀淨土,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橫截。」

三九、《會疏》曰︰「必超絕去,非次第斷,故云橫截。」

四十、《嘉祥疏》曰︰「修菩提因,橫斷五道流轉,故惡道自閉塞。」

四一、《會疏》曰︰「凡夫生彼,速升果地,故云無極。」

四二、《淨影疏》曰︰「昇道無極,彰其所得。得道深廣,故無窮極。」

四三、《嘉祥疏》云︰「去者既多,故云無窮極。」

四四、《淨影疏》曰︰「修因即去,名為易往。無人修因,往生者尟,故云無人。」

四五、《嘉祥疏》曰︰「只修十念成就,即得往生。而行者希。故云『易往而無人』也。」

四六、(一)淨影曰︰「其國不逆,彰前『易往』。自然所牽,彰前『無人』。娑婆眾生,久習蓋纏,自然為之牽縳不去,故彼『無人』。」

四七、法住師云︰「言自然所牽者,因圓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

四八、嘉祥云︰「修因竅招果,則為此果所牽也。」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一、《會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緩急。以辦了一大事為急務。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而後卻出幹事。扺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扺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花中,不落惡趣之謂也。然諸人緩於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經營。大命將盡,雖悔何益。」

二、《會疏》曰︰「人世炎炎,猶如火聚,故云劇惡極苦。」

三、《會疏》曰︰「營謂經營,專力於事云務。以是勤勞其身,故云勤身。」

四、《會疏》曰︰「士農工商,為給自身,故云以自給濟。給,供給也。濟,周濟也。」

五、義寂師曰︰「累念於既往,積慮於未至,故云累念積慮。常為欲心所驅役,嘈雜奔波,故云為心走使。」

六、《嘉祥疏》以「心財相積不捨。」

七、憬興曰︰「為心走使者,如渴鹿逐於陽炎,翳眼弄於空華,皆為愛水之心,不了病華,而走馳故。」

八、《會疏》曰︰「焚謂焚燒,兵火失火等難。漂謂漂流,洪水風波等難。劫奪,盜賊難。為怨家所消散,為債主所磨滅也。」

九、《普賢行願品》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相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十、常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十一、《會疏》曰︰「怡聲下氣,言不違戾。溫良恭謙,面無顰蹙,是謂常和。」

十二、《會疏》曰︰「人情平時雖無憤恨,違境忽生,不時鬥諍,故云或時。」

十三、憬興云︰「自當,即自受也。」

十四、憬興云︰「善變化即善趣報。惡變化即惡趣報。」

十五、《會疏》云︰「今世雖善果,(所作)業因惡,則來世變招殃過。現在雖惡報,所作善則後生化享福報。千變萬化,不可具述。」

十六、《嘉祥疏》曰︰「惡因得苦,善因得樂。其報易前也。」

十七、《嘉祥疏》曰︰「作善者,天堂果報以待之。作惡者,刀山劍樹以待之。」

十八、《涅槃經》云︰「迦葉︰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亦復如是。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禪味。」

十九、《嘉祥疏》謂︰世人以「死之祠祭殺生為凶,嫁娶等為吉。世人於此二事,競各為之。」

二十、《嘉祥疏》曰︰「身造惡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

二一、《淨影疏》曰︰「身愚神闇,心塞意閉。生死善惡,自不能見。」

二二、憬興云︰「蒙又作矇。蒙,覆不明也。冥,闇昧無知也。」

二三、義寂釋此句曰︰「謂無所了知,觸事違犯。如小兒夜行,狂犬妄走,無所不作也。」

二四、《會疏》曰︰「不顧後世。但求現樂,故云『各欲快意』。」

二五、《淨影疏》曰︰「素不為善,明其無行。不識道德,彰其無解。」

二六、《淨影疏》曰︰「生死之趣,不能自見,不識果也。善惡之道,不能自見,不識因也。於因於果,自心不識。他無語者,故永不解。」

二七、《大乘義章》曰︰「煩惱闇惑,結縳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縳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

二八、《大乘義章》云︰「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

二九、《嘉祥疏》謂:「上不順天心,下違閻羅王之意」。

三十、《淨影疏》曰︰「癡故起瞋,共相殘害,各懷殺毒,惡氣窈冥,為妄事等。」續云︰「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惡緣。隨而與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極,頓奪令盡。將入惡道,受苦無極。」

三一、《會疏》曰︰「榮華不可保,會者定離散。愛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顛倒妄樂,故無可樂者。」

三二、彭際清曰︰「一切世人以欲為樂,不知是苦。智者觀之,唯苦無樂。所以者何?以有為樂,無即是苦,不知有者無所因故。以得為樂,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為樂,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為樂,滅即是苦,不知生者滅所因故。」

三三、《淨影疏》曰︰「智慧明達,得智勝也。功德殊勝,得福勝也。」

三四、《涅槃經》云︰「常為心師,不為師心。」

三五、《四十二章經》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一、《韻會》曰︰「戒通作誡。」

二、《俱舍界品頌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誠是誠勗,令人斷惡。斷惡修善,故名教誡。」

三、《會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誡,誡約也。言徹實理,故云甚深。轉凡成聖,故云甚善。」

四、《會疏》云︰「解脫憂苦者,得聞要津,絕流浪憂。飽耽法樂,脫生死苦也。」

五、《法華經藥王品》曰︰「如佛為諸法王。」

六、《法華譬喻品》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七、《淨影疏》云︰「光明徹照,自福殊勝。達空無極,自智殊勝。」復解「無極」曰︰「名感十方,有緣斯攝,名無窮極。」

八、《彌陀要解》曰︰「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

九、《會疏》曰︰「開發佛智,斷滅無明,故云開明。」

十、《淨影疏》云︰「敬荷佛恩,名為敬佛。」

十一、《會疏》曰︰「三業敬奉,是為敬。」

十二、《會疏》云︰「佛如善見藥,見聞悉得益。故為大善。」

十三、《安樂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貪瞋癡。無問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十四、蓮池、靈峰兩大師均云︰「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十五、憬興云︰「拔欲者,令離煩惱。」

十六、《淨影疏》曰︰「杜眾惡源,令離惡業。杜猶塞也。惡業是其惡道家本。名眾惡源。教之斷塞,目之為杜。」

十七、《望西疏》曰︰「杜眾等者,令斷惡業。流轉生死,惡業為源。故云之源。」

十八、《疏》曰︰「諸煩惱中,瞋恚為最,故云之源。亦指無明為之源。佛悉斷盡,更無餘殘。」

十九、《會疏》曰︰「無謀神化,常體性空,故為遊步。」

二十、憬興云︰「天上人間,唯佛獨尊,故遊步三界。化之縱任,故無所拘礙。」

二一、《心地觀經》曰︰「自見己身三十六物惡露不淨。」

二二、《大論》中舉五種不淨︰謂種子、依處、當體、外相、究竟等五種,悉皆不淨。

二三、《十疑論》謂七種不淨︰一種子,二受生,三住處,四食噉,五初生,六舉體,七究竟。七種悉皆不淨。故於自身以及他身,實無可樂之處。純苦無樂,理應厭離。

二四、《會疏》曰︰「貪瞋癡為心垢,反之為三善。」

二五、《箋註》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謂之忠信。」

二六、《彌陀要解》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

二七、《勝鬘經上》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為菩提根,故名為本。」

二八、《會疏》曰︰「『求願』者,願往生心也。『善本』通名諸善,別指稱名念佛。」

二九、《勸心往生論》云︰「今生榮華一期之程,結苦果於億劫。現世勤修須臾之間,開覺※於三明。」

三十、靈芝師釋極樂云︰「彌陀淨土,境界殊絕。聖賢同會,聞法悟道,壽命永劫,不退菩提。更有餘樂,不能過此,祇無諸苦,已為可樂,況具諸勝事,其樂何窮!」

三一、《大乘義章》曰︰「追返名悔。」

三二、《略論》曰︰「五百歲中,常不見聞三寶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三三、《嘉祥疏》曰︰「此中先誡斷惑,明懷疑生邊地。離佛前,遠至五百歲花不開。不開且不得至十方供養諸佛。」

三四、《會疏》曰︰「始終不退名精進。『求心所願』願求往生也。『疑惑』者,不了佛智故。『悔』是惡作,初信後疑,悔前信解,半途而廢。『自為過咎』者,『彼國不逆違』,自甘生邊地故。『諸厄』者,不見三寶,不聞經法故。」

三五、《無量壽經鈔》曰︰「經說不同。謂《覺經》(即《漢譯》)及《大阿彌陀經》(即《吳譯》)中下輩攝(指中輩下輩皆有邊地。)今經(指《魏譯》)不爾,別說之。故諸師亦異。所謂曇鸞、元曉、法住、如湛等師,存不攝義。義寂、憬興、龍興、仁岳等師,存攝義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但以此經,翻譯正本。曇鸞大師,我宗高祖。今須依之。即《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夫三輩,則信心往生,亦所勸也。邊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誡也。信疑勸誡,天地水火,何得相攝。」

三六、《法華經》曰︰「漸漸習學,悉當成佛。」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