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修行基礎與皈依
達照法師
27/06/2016 07:1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中國的佛教在逐漸地恢復發展,我們大家現在學習,特別是漢地的佛弟子,在學習佛法的路上存在三種缺失:第一種是缺少上師、善知識的指導,沒有一個真正帶我們修行,或者說一直指導我們修行這條光明大路的師父;第二種是我們學習了以後、皈依了以後,不知道如何進步,就是學習修行的次第不清楚;第三個關鍵的是,我們大家的福德、發心不夠,或者說不準確、不正確。早上我在車上和濟群法師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說這可能是現在漢地佛教在修行問題上感到迷茫的三無狀態:無師資,無次第,無福德。

   實際上,佛陀告訴我們的修行方法,確確實實是非常科學可以具備量化的一個修行過程。早上濟群法師提到的三皈依的一些條文中,我們在皈依三寶之後,內心對三寶生起什麼樣的感受才算是標準的,才算過關,這個實在是太重要了。在皈依了以後,我們要問自己具體發什麼樣的心,發心完之後,我們需要具備很重要的福德,實踐,就是三皈依的戒律,個人按他自己的修行狀況,控制自己的戒律,這個是大小乘佛法所共許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打開知見,大開圓解,理解佛法的精神,達到自己對佛法般若共識的通見。

   在這個有般若智慧的指導之下,有這種見解正確了以後,我們再來修習禪定、止觀,乃至念佛,這樣幾步有條不紊。所以我們以前對學習佛法感到迷茫,主要是自己學習的次第不清楚。那麼以後大家有機會把次第弄清楚了,自己每個過程都讓它過關,這樣我們在修行路上目標就非常明確,焦點就聚集在自己身心行為的當下,所以三皈依是入門最好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我們學習三皈依,在內心沒有生起皈依的感受,沒有依賴感,歸宿感,那麼在以後的修行中,就像法師所說的一樣,會變得輕飄飄的,隨時都有可能隨外在的環境變化而變化。所以一般的大乘佛法,我們以前也和大家討論過落實在自己的實踐中,而這個見地的實踐,還是建立在福德的基礎上,福德主要是三塊,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皈依,就是上午法師帶著我們修行的這個次第,不僅增加對三寶強烈的皈依感,還要對世間輪回、對世俗痛苦生起迫切的出離心,對社會的疾苦我們生起透徹的悲心,憐憫一切的眾生。只有在這樣的心態中修皈依,我們知道佛法確實可以給我們從始至終有明確的指導,所以有這樣一個信心之後,抓住這重點,始終不能離開三寶的加被。

   第二個方面是要發心,在發心上,主要表現為兩種:一種是解脫心,對現在個體輪回的狀況,對我們現在不寧的心緒、混亂的生活、雜亂的念頭、不安的心情,我們給予管理。大家都願意成就自己的莊嚴自在、美好灑脫的生活狀態。這是小乘人的發心,只是我們不為別人,就為自己已經又有這個可以修行的暇滿人生,生起無比的珍惜。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所以就個人來說,完全的責任感,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這樣的一種出離心,這是一個修行解脫福德的基礎,這種心態很重要。第二個發心是發菩提心,我們不但看到自己的生命中有這樣不安的狀況,而且還要看到我們身邊的、社會的,乃至九法界的一切眾生,他們的生命都存在這種淩亂無序的狀態,非常可憐,生起同體大悲,生起一種我不願意痛苦、別人也不該有痛苦,生起這種心,這是我們大家凡夫的時候就可以生起來的發心。

   第三個方面就是要適當地學習戒律規矩,戒律特別重要的是根本五戒,在五戒之外,我們還要學習各種行為準則,因為居士到寺院裡也好,出家師父到四方參學也好,他必定要有一定的規矩,規矩學好了,懂得規矩了,放之四海而皆準,到那裡去人們都歡喜,都歡迎。

   當我們發起解脫心、菩提心的時候,如果作為居士,他落實在自己心裡,那我們去寺院裡也好,去親近出家師父,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那只可以有兩種心態:一種是我為了解脫痛苦來這裡,另一個是我為了幫助別人解脫痛苦來這裡。你到寺院去,無論做什麼事情,只可存在這兩種心態,除了這兩種心之外,不可以有別的心。別的心生起來,說明我們發心有問題,所以存在這兩種心,你到寺院裡去,比如說這個寺院需要我做什麼,去當義工,去幫忙,平常在生活中,發發心,然後再來掃地,這種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發菩提心、解脫心,然後再來掃地,護持佛法,這樣才能培養自己有福德的狀態。

   我自己在出家十幾年的修學過程中,我發現,凡是對生活態度認真的,對自己負責,對別人也負責的人,他學習佛法,肯定是越學越好,越學越相信,越學越有效果。所以一個人能夠很勤勞,很認真地做事,我們說這個人發心很正、很好、很大。那他的福報,不是在將來,而是在當下。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遇到一個人,他很認真,做事很小心,而又不為自己求安樂,或者這個人願意去解脫,生起脫離心,沒有世俗的貪嗔癡慢,任何一個人都願意和這樣的人接觸,都歡喜和這樣的人結緣,這就是他的福報。

   什麼叫福報?它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看得到,當下就有結果。同樣的,在家居士,在自己家裡生活,如果在家也是發菩提心、解脫心,也願意提家人和其他人分憂解苦,希望他們能夠領悟到,從眼前的簡單的痛苦,到最後的究竟的痛苦,全部解脫掉,這就是大菩提心。所以,有了這樣的發心,有了這樣的歸屬,我們在皈依上又有了一個生命的歸宿。這也是修行基礎方面的重要內容。

   皈依、發心、持戒這三個條件具足了,這個人是真正具有修習佛法的福德,宗喀巴大師說過,善知識隨時都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大家不具備這種弟子相,也就是還不具備作為學習佛法的弟子的資格。所以才看不到善知識,相遇不到善知識。實際上如果大家具備這三個條件,你內心對三寶生起一種究竟的歸屬感,你的發心就是為了解脫痛苦,或幫助別人解脫痛苦,你又是一個懂得規矩,又有規矩的人。你只要具足這三個條件,善知識隨時會出現在你身邊,不求沒有善知識,不怕沒有善知識。觀世音菩薩也說過: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如果大家具備了當弟子學習佛法的學習條件,即使其他法師沒有出現,觀世音菩薩也會現身指導學人。所以發心特別重要!

   反過來說,如果在知見上,般若見,禪宗的見地,或者我們在修行上,你禪定的功力非常好,但不能夠生起對佛法的皈依,敬仰的情感,生不起普渡眾生的胸懷,你生活中忽略了最基本的戒律規矩,那這個修行,這個見地,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基礎。因此,我也發現很多人,有的學得不錯,能講能說,但是他的生活亂七八糟,原因在哪?基礎沒打好。

   所以,在漢地弘法的全國各地的法師學者們從一九九九年至今,一直在開會商討如何在漢地讓佛法落實到身心中的問題,佛教教育的問題等,發現次第不夠清楚。比如大家在修行次第中的到了什麼份上才算標準,大家都在做這項工作。其中出成果最早的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濟群法師,他對於皈依的指導,確確實實地把人們學佛的每一步都落實,這樣我們在皈依以後,對於皈依內容生起歸宿感和依賴感時。接下來會進一步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之後還有些對戒律規矩的開示,然後是大小乘經論,來開發我們內在的般若之見,中道正見。

   最後,他會告訴我們每個人,哪怕是你念佛、參禪、持咒等修行方法,都有他各自的層次,修哪一步,這步的境界如何?達到什麼境界是幾地以上的菩薩等內容,都有詳細地記載,這些步驟都把它研究出來,通過法師自身實踐進而總結。雖然佛經裡講過,但大家可能看不懂,比較零散,而由法師進行組織,就是一條光明大道,這樣漢地佛法就看到了希望,今後的何去何從,就非常地明確了,這是件值得祝賀的事。

   早上法師說的意念三寶,當我們的心,對三寶生起觀想,其實觀想是最重要的,就是觀想三寶的功德遍及十方虛空,無盡法界,東南西北,思維上下,一直延伸到無窮無盡,而心也跟著放寬。南懷謹老先生曾經教我們一個處處觀想的方法,很多密法在修觀想之前,都要有這種觀想,就是把心放開,擴大到無窮無盡的虛空。像現在我們的心就在胸口,只有一點點,現在我們就閉上眼睛觀想,這心就像氣球一樣擴大,擴大到整個身體,整個講堂,再擴大到整個中國,整個世界,讓心繼續擴大,把太陽,月亮,銀河系都包含在裡面,包含了東方藥師佛淨土、西方阿彌陀佛淨土,我們能想像到十方所有佛的淨土,都包括在心裡,閉眼觀想,看看能不能進行這個觀想。一直大到沒有邊際,就是大到空間只有一粒微塵,也要把它包含在裡面,所有外界的東西都包含在心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這意思。你最大的心,是圓滿的,非常圓滿,非常廣闊,沒有相,沒有任何形象,這就是跟盡虛空,遍法界,無盡三寶功德藏相應。什麼叫三寶功德藏?如《華嚴經》說: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在每個心念裡都是一個法界……

   要生起這種觀想,當你想到身邊的一切形象,都是三寶的功德,你的心遍及一切,無量廣大,然後停留在這種心態中安住,安住了以後,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現前大眾,無不是三寶功德的顯現。這種心態與佛法相應,一皈依,基礎非常好。大家可以安住在這種心態中,因為法師就帶我們修這種皈依念誦的,內容讓我們身心舒暢,觀想讓自己的心停留在無量無邊的廣闊境界裡,然後你睜開眼睛看身邊的一切,非常地清淨,完美,這樣對三寶功德相應,皈依裡就有很深的奧秘。

  (蘇勤根據錄音整理)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