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因三要之一
證嚴法師
Đã cập nhật: 0 phút

緣起

  一九八九年,證嚴上人發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出版以來,匆匆已經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開創了慈濟世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一路走來,也已經第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十年裡,還是過去三十三個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沈浮在變化裡,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共同擠到公元二千年的門檻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裡,也望著二千年以後的未來,試圖探尋,公元二千年以後,我們將會去到那裡?

  隨著「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以我們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沈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這安,殷殷期盼上人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心不忍;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的話語,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煩惱心靈的苦痛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喜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並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與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後一個月,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髮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淨因第一要

  一.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世間之孝與出世之孝

  道在尋常日用中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修學佛法,主要是為了去除內心的污染,清淨自我的心地。

  所謂清淨心,即人性本來沒有沾染污穢的這分善性——善良的本性。既然本來就是善性,本來就清淨,為什麼還需要淨化呢?又為何有污染與清淨的分別呢?

  所謂污染心,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受人我是非所薰染、薰習,而生起計較的心理,使良善的本性慢慢趨向惡念。

  修行的意義,就是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洗煉自我的心地,將已經沾染塵垢的心,用佛陀的甘露法雨洗滌清淨;也就是在人與人相處之中,時時提起正念,修養自己的言行。

  要達到清淨的修養,必要「藉事練心」修淨因。在人間現實生活中,修學佛法不離三件要事: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是三事,名修淨正因。

  以關愛子女的心對待雙親

  第一是孝養父母。

  修學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說「百善孝為先」,修淨因、淨業的目標,是要達到佛與聖人的境界,但仍然要從做人開始。做人要飲水思源:我的身軀從哪裡來?父母如何為我付出愛心,我應該如何回報父母?

  回報親恩就是孝養父母。《論語》中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孝養父母,儒家所講的孝養父母是盡人事、形態恭敬、慇勤、順從,不讓父母煩惱,這就是孝。

  子女讓父母操心者,可分為:自我行為和身體二方面。多數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能在社會上貢獻所長、成就事業。然而,有的子女不懂得安分守己,卻將自己強健的體力用於不正當的行業,困擾自己、破壞社會,使父母心煩、焦急,並換來社會人群的唾棄辱罵,使父母蒙羞,這就是「不孝的行為」。

  有的人雖然很孝順,但卻讓父母非常操心,為什麼呢?因為不懂愛惜生命,毀傷了自己的身體,使得父母為其擔憂操心。看看醫院那些掛急診的患者,大部分都讓父母非常操心:有和人打架的、有騎飛車去撞到人或被人撞的……,這些做父母的為了孩子肝腸寸斷外,還要負擔子女打傷人或撞到人等種種心理壓力。

  病在兒身,痛在娘心

  更有為子女罹病而擔憂者。例如慈濟醫院加護病房曾有一位四歲半的孩子,體弱多病又患腦水腫症,目前由他的母親照顧。這位母親生有二子,大兒子八歲,健康活潑,小兒子卻患腦水腫;為了這個孩子,造成婆婆與先生對她的不諒解,認為是怪胎,她不斷受到諷刺、指責,先生更是向外求逃避。最後這對年輕夫婦不得不離婚,大兒子由先生撫養,小兒子由她照顧。

  為了這個兒子,除了金錢上的負擔外,她還得不眠不休地照料他。有一天,兒子忽然從椅上跌落,被送到慈濟醫院急救。年輕的媽媽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守在加護病房外,憂心如焚地以淚洗面,那雙無助哀傷的眼神,令人看了實在深感同情。

  後來,孩子離開加護病房移至普通病房時,我去探望他們母子。母親因為徹夜未眠,伏在孩子床上睡著了,我走近床邊伸手摸摸孩子,這小孩天真無邪又可愛,臉上時時綻露笑容,還伸出兩隻小手讓我摸摸。此時他的母親醒來抬頭看到我,我告訴她:「妳看!妳的兒子已經清醒了,妳的兒子這麼可愛,應該不要緊的,妳不要傷心啦!」做母親的看到兒子對著我笑,還伸出手和我玩耍,寬慰地露出了笑臉。

  但是,過了一天,孩子又再度昏迷送入加護病房。有位台北的委員告訴我:「這個媽媽非常可憐,為了這個孩子,日不食、夜不睡,都快生病了!」

  你們看看,一個孩子從小養到大,做父母的要付出多少心血?為了孩子,她寧願犧牲夫妻之愛,寧願割捨健康的大兒子,來保護這個多病不幸的小兒子,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我們小時候,是否也曾讓父母付出同樣的愛來對待我們呢?我們怎麼可以不孝養父母呢?「孝」是人的本性啊!

  父母愛子女的心是無微不至的,這就是「慈母心」。我們若能以關愛子女的心,來孝養父母,即是真正至高無上的「孝心」。

  有一次慈濟發放日,全省各地許多會員回來本會,大家聚集在這裡,每個人所提出來的困難,及希望我提供的意見,都離不開「如何使子女專心讀書、品學兼優、增長智慧……」「如何才能讓子女得到真正幸福?」「如何做回向,才能讓子女受父母福德的庇護,得到福報」……每個人的話題都圍繞著子女,大家所關心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卻少有為父母尊長造福,將功德回向高堂的。

  有位年輕的婦人,因宗教信仰的方式未獲家人認同,也提出問題問我。我告訴她:「學佛不可整天跑道場。只顧著自己拜佛、聽經,丟置家事而不管,對公婆未克盡孝道,對子女沒有付出母愛,如何叫家人不反對?」年輕的婦人回答:「幾天前我還寄半斤人參給我的婆婆呢!」

  我說:「孝順不是用半斤人參就能表現的。『孝』,必須以恭敬心來對待父母、公婆,而並非僅提供物質奉養他們——父母不是讓我們用『養』的,而是必須以恭敬心孝敬他們。將內心的恭敬形於外就是『順』,為人子女者應和顏悅色、順從父母,讓父母得到心靈上的歡喜,而不是只供給豐富的物質就叫孝順。」

  只有物資奉養,非孝

  現代人所說的孝,往往只限於物質奉養而已,以為把物質拿給父母,讓父母不愁吃穿,就算是孝養父母了。反觀過去所謂的「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無缺之外,還要晨昏定省,問候尊親。說任何話,一定要先察顏觀色,仔細思量自己說的話,是否令父母歡喜?還是生氣?若看到父母的眼神含有怒氣,則所說的話到此為止,趕緊轉移話題,不令父母生氣。

  現在有很多為人子女者,當父母和他說話時,他連回個頭看看老人家的臉,都覺得是多餘的!甚至很多人為了提高生活水準,離鄉背井、遠離父母,在外打拚奮鬥,以自己的事業、家庭為重,往往忘記了在故鄉倚門望子歸來的雙親。

  現在有很多父母常常往國外跑,為什麼要時常出國呢?因為他們把子女送到國外唸書。不論是美國、英國,即使路途遙遠,他們都不辭辛勞地去探望子女。然而,在台灣本土,從都市到鄉村去看看父母,他們卻感到路程遙遠,而且認為自己的事業要緊,沒有空閒時間……,若是對子女的愛念,則不會因時空遙遠而受阻,每次出門看子女,都是一個月或幾十天,而且認為是理所當然、親情難捨嘛!

  所以,如果能用愛子女的心來孝養父母,即是人性本能的崇高表現,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淨善心。

  孝養父母是百行之先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之門,要先學會念佛,因為念佛能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為己心」;培養慈悲愛念,也是要從念佛開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門學諸法的重要法門。

  而孝養父母是百行之先、萬善之門——沒有孝養父母的心,而想追求佛心,是不可能的事,要修持學習佛心,必須先培養孝養父母的心。所以說「孝心即佛心」 ——孝養父母之心,就是清淨的佛心。捨離「孝」則遠離了「佛」,不念父母也無佛可念。這是佛陀教育眾生非常強調與重視的一點。

  學佛修行者,「孝行即是佛行」,一切孝行無不是修學佛法的行為。由此可體會,孝道與修行是多麼密切的事,我們要修行學佛,希望達到與佛同樣的境界,必定要先從孝養父母開始。

  所以說,「孝」字實為眾妙之門,所有無上甚深微妙法,皆由「孝」入門。如果沒有「孝」,我們的心門就是封閉的——因為慾念及貪、瞋、癡等污染心,障蔽了我們的心門;唯有以孝開啟心門,才能真正走入學佛之門。

  總之,佛陀所說的教法、所施行的教育,可以說是以「孝」為宗。佛教的一切經典,也是以「孝」為戒——做人要如何守規矩?如何不冒犯眾生?必須先從「孝」做起。不犯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成為君子的根本;想做個坦蕩蕩的君子,必定要從「不犯上」開始做起,漸次便能上敬下愛,不冒犯一切眾生。

  不念父母,無佛可念

  孝,有「在家之孝」與「出家之孝」。

  「在家之孝」是指社會人士孝養父母應該力行、持守的事。佛教與儒家皆講孝道。《論語》中所講的孝養父母,是盡人事、盡形態,要慇勤順從,不讓父母操心,就是孝。父母對待子女,也難免有特別喜愛或次要的,也有比較不喜歡的,這是凡夫心在所難免——愛子女的心同樣也有分別。

  以子女而言,如果能得到父母的愛,應該感恩與歡喜;假如與父母比較緣淺,即使我們做得非常辛苦,還被父母厭嫌、責備時,也要做到不怨懟,這就是「愛而不忘、勞而不怨」——父母愛我們時,要心生歡喜,不可忘記父母的恩惠;父母責備我們時,要任勞任怨,絕對不可有怨恨的心理。

  歷史上有很多孝子,例如舜是古代的聖賢,從小就受母親百般虐待,但是他一點都不埋怨、記恨,這就是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而與一般人所不同的地方。我們對父母一定要盡到一項責任,即是「承順顏色,以盡孝養」——順從父母,察顏觀色,盡量讓父母歡喜、安心,這就是盡孝。如果讓父母煩惱、擔心、觸怒父母,這都是不孝。

  父母是子女的模範,希望人人孝順要及時,以樹立將來教育子女的根本禮法。

  世間之孝與出世之孝

  每個人此生的生命是承續著過去生所造的業緣,而成為今世的「報體」(人身)。這一生若家庭很幸福,夫妻、子女都很和睦,是因為過去生結了好緣,這一生再來相互報恩,所以能「親慈子孝」——為人父母者,盡到撫養子女的責任;為人子女者,能夠懂得「反哺之恩」,回報父母為子女付出的愛,善盡奉養之孝。這都是過去生所結下的好緣。

  千古衣冠共一坵

  佛教中稱凡夫是「分段生死」——一生只有短短數十年而已,而其中離不開生、老、病、死的過程;凡夫不知道人除了身命以外,還有永生不亡的「慧命」。

  世俗人孝順父母,終究是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只是略盡物質生活上的孝養而已,然而這些物質,父母最後什麼也帶不走。

  真正的孝養父母,應該是增長父母的慧命,不讓父母因為這個家而造業;否則到了臨命終時,他們所帶走的,只是這一生中爭鬥時所造下的業,而在生命中曾經擁有的物質,卻一樣也帶不走。

  出家乃世間的大孝

  出家之孝,並非注重物質上的奉養,而是為了增長父母的「慧命」。

  我們現在所得人身,是因為與父母有緣,藉由父母而生此肉身。在我們幼小時,父母用心地撫養、教育,讓我們得有今天健康的身體,培育正當的思想,能夠判斷、選擇正確的道理,這都拜父母恩德所賜!所以一般人只盡物質之孝,出家人則必須盡一分真性、超凡的慧命之孝。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出家是報七宗八祖之恩」,出家不只可以度過去世的父母及現在生養的恩親,還可以報未來的父母恩。為什麼出家可以報這麼多的恩呢?因為佛陀的教法不只教我們如何做人,還教我們如何超凡入聖,邁向成佛之道;他不僅教育我們這一生中要生活得快快樂樂,還教我們解脫自在,以及培育永生不死的慧命,讓我們以世間最真、最透徹的道理,照徹過去、現在與未來,不但可以自悟,還可以悟他。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就是早晨若能聽到一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毫無遺憾!可見一個人擁有物質享受,並非真正的快樂;真正踏實、快樂,能夠救助我們心靈的,唯有「真理」。

  孔子追求真理的態度,是如此認真,可謂處世之聖人;處世的聖人都要追求真理了,更何況是想要超越平凡到達聖域的我們,當然更離不開真理了!

  白骨如山,歷劫親情

  有一次,阿難跟隨佛陀外出,行至墳場看到一堆白骨,佛陀就向那堆白骨五體投地恭敬禮拜。阿難看了覺得奇怪,佛陀乃人天的導師,為什麼在墳場上看到一堆骨頭,會如此虔誠恭敬呢?

  古代印度與中國的葬禮有所不同,在中國,人往生後遺體是用棺木裝好再以土掩埋,並立一個墓碑,做為永久紀念,這叫做「埋葬」。而在印度,人若過世則多用「天葬」——他們將死去的人搬到山坡上,任其風吹、日曬、雨淋,自然腐爛,讓鷹鳥吃他的肉、蟲蟻啃蝕他的骨頭,並且讓雨露洗煉成潔淨的白骨。他們認為以大自然來洗煉最終的人身,最具生命意義,所以印度古代都用「天葬」處理死者的軀體。

  阿難向佛陀提出他的疑問:「佛陀啊!這些白骨與佛有什麼關係呢?」佛陀開示:「阿難!這堆積如山的白骨,都是我過去累生累世父母的白骨所累積起來的,不只如此,將來還有更多的白骨,都是我未來的父母。」

  在人生道上,人一生有一對父母,這些堆積如山的白骨,都是佛陀過去生的父母所遺留,可見佛陀在人生道上來來回回,從無止盡,不只有過去,更有未來。佛陀的修行,是為了報父母恩而修行的,是為了開導一切眾生而成佛的。在天道,天人壽命長、物質豐,所以沒有機會學佛;唯有在人間顯現出眾生的形象、短暫的壽命、污染的情愛,才可以藉境練心,修行成佛。

  為報大恩、覺長情,出家人的孝是辭親割愛——捨棄凡俗短暫的親緣,擴大心量成為超越過去與未來的覺有情。我常常說,凡夫的情與愛是小我的染愛、小我的迷情;菩薩的情與愛是覺悟、清淨的感情。而要達到覺悟、清淨、大愛、長情,一定要先割捨小愛、私愛及短暫的情。

  信心.毅力與勇氣

  那麼,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到底有什麼分別呢?在家人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像一匹未拴韁繩的野馬,所行走的路也沒有規則可循,可說是隨「欲心擴散」,享受人生一切的物質生活,此即在俗染欲之人。

  出家是要收攝慾念,約束欲心;就好像為脫韁迷途的野馬配上馬鞍,有所制約。出家人一定要具足三種條件:

  一、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要走入康莊的菩薩道,必須從「信」開始,不只要有「信」,而且是堅定的信。

  二、毅力。不僅要信「佛」的道路,還要相信自我堅毅的力量。「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論路有多遠,不管我們的能力有多少,總要隨分盡力去完成決定走的這條路,此即是「毅力」。

  三、勇氣。人生的道路,難免會有坎坷不平的時候,但我們一定要有勇氣突破人生的歷練,肯刻苦耐勞才能達到目標。

  隨著經濟的富裕與繁榮,我們享受社會進步所帶來的成果,更應該走入社會,為苦難眾生盡一分力量。而修行者更應拿出苦行僧的精神,除了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受社會物慾與名利所引誘,並且還要付出愛心及無私的悲心,擴大清淨的感情,去愛護一切眾生。若能如此,就可稱作現代的修行者、現代的宗教家了!

  我們的身軀來自父母,由父母所賜,因此一切舉動、造作,無一不是父母的功德。如果我們能藉此身軀造福人群,父母也因此間接得到福德。所以,出家修行者要好好利用時間,恪守本分,做好分內應該做的事情,決不可被現代社會物慾潮流所牽動或被名利所引誘,要時時刻刻自我警惕。

  慈濟原是大洪爐

  修行就是磨練,藉環境以練心,藉事而養心。欲藉環境修練心性,藉人事修養人生,首先必須經得起磨練。

  打鐵店裡有很多廢鐵和丟棄的雜鐵,想把這些廢鐵還原再打造成良好的用具,一定要先丟進熾熱高焰的洪爐裡,經過烈火燒煉、熔化,才能將廢鐵再還原。但是,並非只將它熔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器具,一定還要經過大鐵錘的敲擊、打造;經過錘打後,重新丟進洪爐燒煉,然後再取出來敲打。這期間不知道要經過幾次的熱火,不知要經過多少次的敲打、錘煉,如此反覆不斷,才能製造成理想的良器。

  佛法有如洪爐;廢鐵猶如凡夫頑固的心。眾生長久以來,輪迴在三界六道之中,使清淨的本性,不斷受到「愛、欲、自私、貪、瞋、癡、慢、疑……」等習氣的染著。如果想要回復「人之初,性本善」的清淨心性,一定要經過教育及洗煉。

  什麼樣的教育,可以洗掉污染心呢?佛法——佛陀超凡的智慧,能調伏眾生剛強的心。眾生的心像長期使用過的廢鐵,剛強、堅硬又頑固。唯有佛陀大智慧的教育,才能將如此剛強的心洗煉清淨。

  大部份人聽聞佛法之後,都會自省過往的錯誤,並且想改正。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沒多久,卻照樣存有染著的心,及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習氣,在日常身行中,依然是計較之心不斷。這就像廢鐵丟入洪爐裡烤煉,卻沒經過敲打、塑造一樣,等火的熱度退了以後,又還原為本來的廢鐵,本質一點都沒有改變。

  因此,除了聽聞佛法之外,還要身體力行,在生活中的每個當下,發揮我們的愛心,不畏辛勞地奉獻、付出。學佛首重力行、實踐,而慈濟就是用佛教的精神,力行菩薩道。

  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人生旅途中,難免會遇到逆境和不如意的事情。曾經有一位從台北回來的委員告訴我:「慈濟的委員不好當,責任很重。」我問他:「有多重啊?」他回答:「我每勸募一戶參加『慈濟』之後,都得保他闔家平安,否則下回再去收善款,就很難了……。」他又說:「當然,我希望每一個人參加功德會後都能發歡喜心,也能平安幸福,但是,畢竟人生無常啊!」

  他提到,有位熱心的會員認為「樂捐就是造福,家裡便能平安」,所以全家參加捐款的行列。有一段時間,那會員覺得參加功德會以後,家中不如意的事情一直在改善,現在什麼都如意了,她很高興,所以又發心去勸募別人,總共邀了十幾位朋友加入會員。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徵信的名單將她兒子的名字印錯了,便非常生氣地責問委員;委員到分會查詢,結果帳目並沒有錯。但是這位會員還是怒氣難消,見到朋友就訴說此事,她說:「我不是怕錢不見,我怕的是名字不對,佛祖就不認識我,這樣一來就沒有感應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位委員向會員勸募,請會員發心捐款為慈濟醫院購置病床。會員說:「好啊!我願意樂捐。」於是他捐了兩張病床的善款。過了一段時間,他打電話向委員詢問:「最近我身體不太舒服,可能是樂捐的病床有人躺著,所以我才會生病。」

  佛陀有言:「一念動三千」要唸唸善因,我們做好事,功德是出於一念心、一念的善良,善心一動,就已經播下善因種子了!希望大家不要太執著,我們發心,便是種下善「因」,「無我相」的佈施就會有無量功德;若斤斤計較,起貪慾、污染的心,如此縱使有功德,也是非常微小。

  所謂「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例如身體產生病痛,怎能說樂捐的病床有人睡,就會生病?也不可因為走路時,自己不小心踢到石頭,就認為自己今天做了好事,為什麼沒有受到保佑,卻讓石頭礙到腳?其實,說不定是你心有「雜念」,正起了——貪、瞋、癡……等妄念,心不在焉於是走路踢到石頭;待踢到石頭後的那一念「痛」,才使你警覺自我本性啊!

  希望大家能夠拿出「正念」的精神,正確地學佛。

  入佛門有很多種方法,有的人說:「只要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阿彌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並不是光念佛號就可以求登西方極樂世界,人若沒有「大福德」、「大善根」因緣,絕對無法往生極樂世界。「大福德」就是利益人群,隨分隨力做好事,隨時把握機會去救人;「大善根」就是拿出智慧,以「無我」的精神,為佛教、為眾生付出良能。

  人生在世,最有意義的就是要利益人群、服務眾生,將普天下老者當作自己的父母,將幼小者視為自己的孩子,把年輕同輩者當作自己的手足——視人人為我的手足、親人與子女,以慈母的心來待人處事。

  一個冷酷無情的毒子

  現代多數人不知敬愛自己的父母,只會疼惜自己的子女。看看目前的社會,老人問題日益嚴重,有不少社會人士建議慈濟籌建療養院和養老院,這實在令人痛心,為何有這麼多老人無法享受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之樂呢?

  曾經有位年輕人將母親送到慈濟醫院急診,他母親因心臟血管破裂,病況相當危急被送入加護病房。醫師檢查後對我說:「這個病例目前我們無法處理,她必須動心臟手術,需要很多心臟專科醫師參與、協助。師父,我們是否盡快將她轉送到台北?」慈院以救人為第一!因此我回答:「只要她的家屬願意,我們立刻聯絡台北的醫師,送她到台北救治;至於交通問題,我們可以為她租一架小飛機。」

  我們與台北的醫師聯絡好,只要這位患者一到達,隨時可以進入手術室開刀。醫師又表明她家境困苦,我說:「這是救人的時候,不是談錢的時候,只要有得救的希望,我們就要全力救治。」醫師便與她的家屬商量此事,她兒子說:「到台北治療的醫藥費我負擔不起,即使免費我也沒空去照顧!」醫師耐心地為他分析:「她才四十五歲,身體其它器官的功能都還不錯,現在還來得及救治,若再拖延就藥石罔效了!」沒想到他卻回答:「那麼,我將她帶回家好了!」醫師無法和他達成共識,便說:「那就暫時讓她留在加護病房觀察吧!」她兒子又說:「她的心臟已經這樣了,還住院幹嘛?」於是不顧醫師喝阻,強行將病人推出加護病房。結果,被推出病房的母親,乘電梯下樓後便過世了。

  看看這個兒子對待母親的態度,實在令人感歎!佛將一切眾生視為自己的子女,用「慈母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如果子女對待父母,能夠像父母對待子女一般,無怨尤地犧牲、奉獻,這樣溫馨的畫面將是多麼美好啊!令人感慨的是,現在為人子女者,能對父母「承順顏色,以盡孝養」者,真是愈來愈少了!

  道在尋常日用中

  每個人都有一分與佛同等的智慧,想要從凡夫地超脫入佛的境界,一定要先回歸清淨本性。

  我們應該深入體會佛陀的教法,讓自己經歷洪爐的淬煉,在困厄的環境中,千磨萬擊,自然可以鍛煉出處於困厄環境的自在與堅強,以因應將來面對任何困頓時,皆可迎刃而解。學佛須藉人事環境的磨練,方能造就「凌霜雪而彌堅」的志節。

  每月慈濟發放日,我們都可以在照顧戶身上,看到許多不同人生的真實面貌。社會中雖有苦難的示現,但也有愛心的扶助相互交流,就像在蕭瑟寒冷的冬天裡,因為有梅花爭放,更加點綴世間的美麗。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努力向菩薩道精進。菩薩道是無止盡的,所謂「倒駕慈航」就是菩薩即使到達目的地成就佛果,仍會再返回世間普濟天下蒼生;「慈濟」的善行也無休止之日,我們要生生世世盡形壽、獻身命,學習菩薩「倒駕慈航」的精神,更不可忘生生世世的父母恩。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們要發大願、行大善,更要時時自我惕厲,珍惜此大福德因緣,讓自己接受人事的磨練。

  學佛離不開做人,而做人必須從孝養父母開始。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斷地為我們付出,而我們的身體乃由父母所賜,若能善用此身付出大愛於一切眾生,則父母將能得到人們的讚歎與祝福——「你的孩子很有教養啊!」「他為人群貢獻很大,你真是功德無量!」……父母也因此而得到心靈上的安慰與快樂,這是精神上的孝養——讓父母增長慧命。

  佛陀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釋迦牟尼佛出世七天,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為什麼能升登天道?因為她生了一位造福人群的福子,所以承受這分福緣而往生忉利天。雖然母親在天道享福,但智慧超凡的佛陀明白,只是讓父母親享福,這樣並未完全報答父母恩,因為天福享盡了一樣會輪迴六道,所以這樣的報恩並不究竟。於是,佛陀就在八十歲即將入滅前,上升忉利天宮為母親講說《地藏經》,此經亦稱為佛教的「孝經」。佛陀為母親講經,是希望她能在福中啟慧,能於天道中再超越三界,種下成佛的善因。

  這種報恩的方式,又豈是物質的孝養所能比擬的!修行佛法不僅能自度、度父母,同時更能普度一切眾生。

  在家人對父母的孝養以物質為重,並且只限於一世壽命的生活奉養;而出家人則以慧命為重,慧命才是永生的解脫,所以盡出世之孝,一定要身體力行,以平時的修行和平日的付出來回報一切眾生,如此也是報恩於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的父母。

  恆順眾生,應機化導

  佛是為眾生而修行、為了度眾才成佛。今天,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環境,共聚於此修行,難免因不同的觀念和生活習慣,而產生各種磨擦與煩惱。一般人遇到這種狀況,常常會彼此爭執,認為自己的道理比別人充足,於是執意爭個我是你非,像這樣為了私我而爭執,即是世間的凡夫。

  學佛的人應該超脫人我是非,對彼此不同的觀念及習慣,要以超然的心態看待——如同牛乳倒進水裡很快就能溶解混合,又如我們將氣息吐露在空氣中,很快就能與空氣融合一樣;學佛者的心,要像虛空及清水一般,能夠涵納一切、順應眾生的習性,契合根機理念善巧地引導眾生——先接納,再感化。

  因此,修行者的心念要達到真正超然,應從寬心對待一切眾生做起,以愛心及耐心應機善導。那麼,經此淬煉,就能超脫凡夫的習氣。

  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順應眾生根機,化成與眾生相同的身形及相同的生活方式,來人間設教、說法,最後成佛證果。所以,為了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佛教徒必定要修養自我,恆順一切眾生,世間一切人與事,都是我們修行與磨練的對象,只要好好下一番工夫,學習面對境界而努力修行,就能成功。

  行茲在茲,念茲在茲

  現代人常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修行則是為了「明心見性」,去除心中的無明。日常生活中,須時時刻刻自我觀照,去除貪、瞋、癡等雜念,一切行為舉止皆要「行茲在茲,念茲在茲」以喚醒自性、找回自我。只要心念專注在每個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的當下,訓練自己「心行如一」,就能避免常常做出無意識的行動,或因言語行動的疏失所造成之錯誤。

  我們既然想回報父母的恩德,就必須要有佛陀的精神——為眾生而修行。修行必須先律己,然後才能律人;「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說,修行的人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無論是開口動舌、舉手投足,都要非常謹慎。如果我們的生活不能自我規範,行動舉止不能自我控制,又將如何去影響他人呢?

  廣結善緣,視眾生如父母

  一般人對今生此世的父母要盡物質、盡身形地孝養;出家人更要盡形壽、獻身命來孝養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世的父母。現在和我們相處在一起的人,也許曾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而我們今生所結緣的眾生,也可能是我們未來生中的父母,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因緣,對待每個人要禮敬如父母。

  總之,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修養身行,說話、做事都須三思而後行,並且合乎禮儀,讓人只要見形聞聲,皆能起歡喜心、發善心。若能如此,就是與眾生結好緣,也就是回報眾生恩,更是廣結未來的善緣。

  人生道上的罪與福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充實的人生,但什麼是充實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應該多多發揮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上看來是付出,其實是心靈上的一大收穫。因為在使用時間、生命及良能為利益眾生而付出的同時,會讓我們感覺到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一點都不會覺得人生過得很空虛,這種盈滿的感覺即是幸福。

  慈濟人日常的舉手投足,無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因此,我們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過。《地藏經》中說:「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意即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舉手投足無不是業,啟口動舌無不是罪。人的一切行為,不離善惡兩種業:善業——指身體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惡業——指損害人群、破壞人間的行為,也就是罪。

  福與罪皆由人的行為舉止產生,而主使人一切舉動的就是——心。我們的觀念、心念若趨向善的一方,則一切舉動便能利益人群;若心念向惡,則一切行為將會破壞人群,對世間造成危害。所以,同樣是人的身體動作,卻因不同的心念,而產生兩種極端不同的結果。

  言語談話也是如此,二、三千年來中國與西方曾出現許多聖賢,如釋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確的思想、言語來引導大眾,利益世間。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聖賢成為眾生心靈上的救度者,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從古至今,也有許多用口損害人群、啟禍造業者,有句話說:「禍從口出」,同樣的道理,罪業也是由口而出。

  口能造福人群,也會禍害人間,其中關鍵,還是在於人的心念。觀念正確,就可以引導大眾行於正道上;反之,就會禍害人群。所以學佛要依循正道明師,才能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間。

二.奉事師長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

  學佛需求正知正見

  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事師應如事佛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

  孝養父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也是萬善之門,入佛門的初基亦是從「孝」開始。學佛弟子,必須以孝為宗。除了孝養父母外,同時還要盡心奉事師長,因為我們一切的正規、道業,皆從師長的教導而習得,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立身處事於人間,要做個利益人群的人,發揮人生的良能,一定需要啟蒙者的引導;能在學習路上引導、教導我們的人,皆是我們的老師。

  過去的人想學門功夫,至少得花上三年、五年的時間才能學成,而且要拳拳服膺、循循順從,才能得到師父全心的調教與真傳。因此,過去的人相當尊師重道。身為佛弟子,對於引導我們走入善道、洗煉我們的心靈、開啟我們清淨慧命的師長,其恩德又如何言喻呢?

  父母生我們只是一生一世,師長開啟我們的心靈、引導我們的人生,是歷過去、接未來,讓我們在茫茫六道中,有個正確明白的去向,並使我們的慧命長存。

  眾生自無始以來,清明的本性即被無明遮蔽,乘著業力而來,又落入六道的業海之中,良知被慾念埋沒,猶如處於暗室中,又像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而師父、師長,就是暗室裡的一盞明燈,也可以說是苦海中的慈航,開啟我們智慧的道路,因此師長的恩惠無異於父母的親恩。

  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是共業,因為業緣而成為父母子女,這分緣是染緣;而與師長則是淨緣。師長啟蒙我們,使我們慧命長存,不但助益我們的今生,甚至來生及未來生。他指引我們正確的人生方向,讓我們不再沉淪苦海,所以說師長的恩德是無可比擬的!

  德喪起於不能尊師重道

  所謂「合抱之木,發於毫芒」,能夠成為庇蔭萬家的大樹,是源自最小的「因」——種子,而漸次碩壯;出家修行人要成為人天的導師,也一樣要從尊師重道做起。淨土宗的蓮池大師曾說:「師長之德逾於父母,重於乾坤。」又說:「所以弟子事師,不敢慢矣。」他固然是一代明師,但也曾為人弟子。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佛教一代宗師,正因為他能善盡弟子的本分,做到真正的尊師重道。

  然而,尊師重道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似乎已日漸式微!現在的社會道德淪喪,起因於不能尊師重道。過去師長的一句話重如泰山,現在卻輕如鴻毛!道德的淪喪,也讓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危機。

  曾有幾位老師與我閒談時,講出內心的話後,竟然痛哭流涕,讓我深深感慨,人師真是難為啊!現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花費教育家多少的心血?用盡了父母多少的培育與期待?但是教育的功能到底發揮了幾分呢?

  現在一些學生,對師長不但不懂得恭敬遵從,反而認為師長嚴格的教導是嘮叨,而蔑視師長的苦心;甚至有些學生做錯了事,一點都沒有悔改之意,依舊理直氣壯,不聽師長的教誨,也難怪許多老師會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歎!

  師之德重於乾坤

  出家學道也是一樣,千里之途,始於初步。如果輕慢師長,不能真正地尊師,又如何真正重道?忘記了初步,就想趨向千里,如何能找到真正的「道」呢?

  過去的大德,將佛教分列宗門派別,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弟子能深入契機法門,專心學道;否則佛法八萬四千門,今天走這條,明天走那條,走得心慌、意迷,如何能夠深入?求道最重要的就是心安理得,我們既然擇師,則必從於師,如此心就能安。若選擇此處修行,而心卻無法安住於此,「道」又如何能專呢?

  所以,不管出家或在俗,法原本是正的,只是人心偏向於末,真正安心於正道的人,絕對沒有末法的行徑。

  開啟內心深處的明燈

  對於我的師父——上印下順導師的話,我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全心一志奉持,以師父為我內心深處的明燈。你們若能真正瞭解我出家到現在的這段心路歷程,就能明白我所承傳的師教,就是這句話「為佛教,為眾生,我將這句話尊為我的人生宗旨。今天的慈濟,就是始於這句「為佛教,為眾生」的啟蒙深因,這不就是「合抱之木,發於毫芒」嗎?我拳拳奉事,時刻不敢違離師父的教示,這就是我的宗法——敬師如佛,認為師父開示「為佛教,為眾生」的話,就是我終生奉行的佛法。

  「千里之路,始於初步」,最初的步伐若走得不穩,恐怕會有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遺憾!因此大家須警惕戒慎,好好自愛,既然要修行,就要從最根本的「尊師重道」做起。

  學佛需求正知正見

  學佛、修淨土,不能離開「孝」這個最根本的條件,除了以孝為宗、以孝為戒外,還要學習「奉事師長」。

  學佛之基在重孝尊師

  《論語》中有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做人、求學,應從重視孝道,並由遵守「弟」與「子」的禮節做起。父母生我們一生一世的身命,師長卻成就我們千秋萬世的慧命——《法華經》的「方便品」中,舍利弗所說偈:「佛口所生子」,意思是說父母生養我們的是血肉身軀,佛陀則以「口」宣法度眾,成就眾生慧命,師長亦是如此;師長是我們慧命的孕育者,所謂「千里之路,始於初步」——幾千里的道路,必定要從第一步開始;學習也是如此,不管多高深的學問,還是源於師長的啟蒙。所以,平常待人處事或求學,必定要時刻抱持謙讓、恭敬的心。

  蓮池大師曾說:「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師長之德重於乾坤,所以弟子奉事師長不敢輕慢。」佛教公案中,有佛陀為求法而「捨全身,求半偈」的故事;佛陀《本生經》裡亦有很多類似這種捨身求法,為法忘軀的實例;又如「腰石負舂以繼祖」的惠能大師,在學佛求道的過程中歷盡千辛萬苦,他的生活幾乎都是在柴房、磨坊裡度過,每天舂米、砍柴,任勞任怨地做各種粗活。普通人修行到「任勞」容易,但要做到「任怨」就比較困難了!後來他繼承了禪宗六祖之位,實實在在是由自身的德行修習而來,可謂是「重道」的模範。

  此外,也有為了求法而「投火聚以證菩提」的公案,如《華嚴經》中「入法界品」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曾經參訪一位觀火入道的覺悟者,隔火向他請法,這位善知識說:「你既然要求法、問法,卻不敢經過這個火坑,哪有辦法求得法呢?」於是善財童子便縱身投火。這些都是親身力行證得菩提的實例。

  現在學佛的人,有些只是自我修學而不能身體力行化導眾生;真正尊師重道的要法,除了自我修德外,更要鍛煉勇猛、堅定、精進的心,以身體力行利益眾生。經中舍利弗曾說:「終身奉道,非報師恩。」也就是說,即使一生一世守在法裡,尚不足以報答如來之恩,一定要「行菩薩道」,才能真正報如來之恩。

  以清淨面貌建立新人生

  很多事情讓我感觸良深!曾經有一位在歌廳演唱的年輕小姐,由其姊姊和一位委員陪同來看我,她第一次見到我,便痛哭流涕,之後我回花蓮時,她也跟著回到精舍住了幾天。

  過去的她,在舞台上被許多人捧得很紅,海內外到處作秀。她身處五光十色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所裡,樣樣精通;來到精舍後,她感悟過去的日子實在是顛倒迷茫的人生—— 在精舍裡,每個人抱著虔誠的心,無所求地為人群奉獻,這種毫無掩飾的人性「真」與「誠」的情感流露,讓她非常感動!

  以前的她,完全不能體會佛陀所說的「人生之苦」,直到參與慈濟志工的服務後,看到醫院許多真切的無常、苦難示現,這些苦、空、無常,讓她瞭解人生苦諦,也開始重新思索生命的意義。她深感自己應該及時捨棄過去之非,從未來之是。於是毅然發心喜捨一百萬元整捐作慈濟基金:但她告訴我目前手頭不方便,因為過去賺錢雖然很容易,可是在抽煙、打牌中,卻也輕易地把錢就花光了。我告訴她:「只要有這分善心,可以慢慢來。」但她回答我:「不能慢!人生無常,今天我還有能力時,就得趕快做!」結果她回到台北後,便立刻將景美的一間店面賣掉,並把這筆善款送到本會。

  從那時起她每天都來體會慈濟精神。她努力改掉過去傲慢的態度與生活習氣,誠懇地待人處事;她的改變,讓週遭的人也一起感受到她的親切、真誠與美麗—— 過去她雖然打扮得花枝招展,艷麗奪目,穿著最新流行的服飾,卻得不到人們真正的喜愛;而最近兩、三個月來,她卸掉濃妝、換上樸素的衣飾,時時刻刻帶著親切的微笑,反而帶給大家親切和真誠的感受。後來她的同事和她一起來看我,並為她作見證:「我很感動,也很驚訝!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她轉變?由於好奇,所以特地來見師父。」

  事隔不久,她又來看我。她伸出手說:「師父,您看看我的手!我深深記得到精舍交善款時,師父的眼睛曾仔細地注視我的指甲,雖然師父沒有作任何評語,但我心裡明白,這就是我虛浮的一面。所以回家後,我馬上將指甲剪短,把指甲油抹掉。」

  這就是尊師,也是重道!我並沒有訓示她任何話,可是她認為師父的眼神就是教導的方針。所以她在言語動作中用心觀察,以尊重、信受的態度來奉行師訓,精進實踐菩薩道。

  佛法並非只能從師父在講台上的開示中獲得,像這位小姐即是因為透過自己的省悟,更進一步親身力行與修持,心、行時時刻刻不離教法,才能逐漸讓人感動、敬服!所以,學佛不僅用耳朵聽,還要用心觀察,為人師者的一舉一動,時時都在教導弟子。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時時奉守師教,就是時時行道。

  耳聞目視莫非教育

  耳之所聞,目之所視,無不是教育,但仍需慎重的判別所聽所見的事。蓮池大師說:「應知出世投師,需求正見。」我們一定要謹慎選擇良師,求得正見。要如何選擇良師呢?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說我們不能只看一個人的外在言語動作,就斷定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應該仔細觀察一個人行動後面的動機、目的,長期觀察其言行,甚至看他獨處時能否守規如儀?因為大部份的人在公共場所都能自我約束警惕,但在自我獨處時便會鬆懈下來,因此「君子慎其獨」,君子在獨處時會更加謹慎小心自己的舉止。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好高騖遠,不知「道即在眼前」。所以,千里之路重在審慎這最初、最近的第一步,求師之道亦是如此。

  我們要身體力行,修己善群,不可故步自封;若只是一味地追求佛理,而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接受人事的歷練,又如何能真正回歸清淨的本性呢?現在很多人只求理不求事,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做人能成功是因為能順應事理,若違逆事理則容易導致失敗。所以,能在人生道上通行無礙即是順理;若在人生道上行不通,人與人之間都無法融洽、和順、遵守禮節,那還談什麼「道理」呢?

  確立學習的目標方針

  不論學佛修行或做人修養,皆要尊師重道。若對師長欠缺尊重恭敬的心理,也就等於輕忽了自己向上學習的精神。

  學習必須有方針,先確定自己要學習的,然後慎重地選擇引導我們達到目標的教導者。各行各業都有專精擅長的師傅,例如對裁縫有興趣者,確立目標、方向後,就要尋找一位手工精細、裁剪高明的裁縫師當老師,才能學得一手好的裁縫技術。否則,若想學裁縫,卻找一位木匠師傅,那又有何用呢?所以,擇師在於己志,既然找到自己需要的師長,就要必恭必敬、貫注精神,認真學好這門功夫。

  假如希望師傅能將畢生所學的功夫傾囊相授,一定要在學習過程中非常認真、用心,並且尊重師傅。如此,師傅才會不遺餘力地將所有的技藝傳授給弟子。如果弟子對師傅的態度輕慢,對所學的功夫不認真,即使多有涵養的師傅也會失望,最後弟子當然無法學得精湛的技藝。

  學佛也是一樣,佛陀的智慧超越世人所知,佛陀的教化是應眾生需求而因材施教。為了教導眾生瞭解佛陀所悟得的教理,古德乃將佛法分科別門,區分成各宗派別,修行者確立自己的目標方針,然後選擇自己依止的宗門,一門深入。

  總之,學佛最重要的是必須尊師重道,要依從佛陀所說的教法身體力行,不能只在口頭論誦;雖然起而行總是比坐而言困難,但不付諸行動,就好像是進入藥店看藥材,而未將良藥放進口中服用,如此,身心的病根本無法治癒。儘管「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但眾生的病一定要對症施藥。修行即是如此,知道道理不難,然而要真正身體力行,就不太容易了!

  社會上有許多進修研習的機會,出家修行與在社會中修學畢竟不同。出家修行沒有文憑,且不僅只聽講、學習而已,而是為了收攝本性,將潛藏內在的良知啟發出來,並且將良能展現;不管身心經歷多大的磨練和考驗,都能有始有終地堅持到底!

  出世投師,需求正見

  蓮池大師曾說:「應知出世投師,需求正見,參訪請益,莫附邪宗。」起步需有人引導,因此不能沒有師長;但我們請教法師或有修持、有學德的人,一定要非常注意他是否具有正知正見?聽經時也要仔細選擇真正能引導我們正確方向的人,絕對不可人云亦云,否則很容易附和邪宗——影直則以直為實,影曲則以曲為實;如此根本無法分辨本體形態究竟是曲是直,甚至誤以為二者皆對。

  身為佛教徒,要懂得運用智慧,因應時代力行佛法。有一則日本的小故事說:德川時代,日本天皇的大權完全被德川幕府的將軍所執掌,有位江吉將軍可說是當時日本的執政者,天皇只不過是傀儡而已。這位將軍的母親是位虔誠的佛教徒,但卻無正見。

  古時候的人重男輕女,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很多妻室,因為大房(第一位妻子)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是男孩,所以將妻室中第一位出生的男孩立為父位繼承人。江吉的母親是第二房妻子,一心想生個男孩,因此她不斷拜佛。後來經由某宗派的師父引導她祈求生男育兒的方法,她果真如願生下一子,自己也由偏房高昇正位;而她的兒子江吉長大後,也成了將軍的繼承人。

  江吉的母親不斷灌輸他一個觀念:「媽媽就是因供奉某宗門,才有今日的福報,你也應該虔信這個宗門。」江吉是個孝順的兒子,他深受母親的影響,所以也非常虔誠信奉。他長大成人後,繼承將軍的權位,為了事業以致晚婚方得一子;他的兒子在大家歡喜慶賀下誕生後,卻不辛夭折了!為人父母者當然心痛欲碎,而老來得孫的祖母更是哀慟不已!

  江吉將軍想盡辦法安慰母親,都無法減輕母親的悲傷。最後,他只好請自己虔誠信奉的兩位大師入宮勸慰母親。其中一位大師告訴她:「你兒子過去生中多造殺業,因此招致你孫子短命,你們要多放生。還有你的兒子肖狗,若他想要官運亨通、掌握大權,唯有多護狗。總之,除了放生、護生外,還要對狗特別禮遇。」

  江吉將軍聽了母親和法師的話,便下令江戶(德川幕府所在地)所有的百姓——不准吃魚吃肉,不准殺生,對狗要禮遇,不僅不能殺狗,甚至要尊稱狗先生、狗閣下,而且要讓狗住華貴的狗屋,穿綢緞制的狗服。那個時代的人民大多家徒四壁,衣不蔽體,生活非常困苦,到處有餓殍。但是江吉對庶黎蒼生卻沒有一點體恤、關懷的心念;反之,有人殺生,便施以嚴刑酷罰。

  護生當然是善意,但是過於偏愛牲畜而無愛護生民之心,就是太執著了!

  由此故事可知,一位佛教徒不僅是要有虔誠的心,且除了慈悲外還要懂得運用智慧判斷,否則自己抉擇錯誤,還誤導了眾生。故知「正知正見」對學佛者的重要。

   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參學求法,除了根本上要尊師、重道,同時還要秉持正知正見,才不致有所偏差。

  人生苦短,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今日既過,生命亦隨之減少一天;要時時自我反省過去不正確的觀念、行為或思想,是否隨著歲月消逝、壽命減損而日益減少呢?修行就是要日日精進,將過去錯誤的觀念,一天天地修正減少,並將正確的觀念充實增加,如此慧命才能增長。

  佛教所蘊涵的教育,是人生最活潑、最實在的教育,是我們人倫、教育、文化的前導者。學佛,也應順應不同的時代背景與潮流。今日社會教育普及,學識智力水準提高,不同於古代的生活背景,若仍停留在一般的民間信仰——「人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這就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旨。

  擇師要正確,用心要專注

  在五濁惡世中學法,就是學習讓心不受染著,而且能以超脫常人的智慧看待人、事、物;然而想要真正超俗,一定要有正見。

  參學求法必須謹慎選擇自己的方向與目標,以免產生偏差,否則,將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隨眾人云亦云,今天聽這個法有道理,就開始用心於此;明天聽那個法不錯,又開始用心於彼;每天都處於開始學習的階段,則永遠停留在第一步而無法再往前邁進。所以選擇必須正確,心念一定要專注,有了正確的選擇,就要認真付諸行動。

  德蕾莎修女為苦難眾生付出的感人事跡,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她投注一生的時間,以悲天憫人的慈愛心照顧病苦垂危蒼生,讓他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尊嚴,這是她終身所奉行的宗旨。她偉大的愛心與胸懷,就是菩薩精神的表現。

  大家都是抱著救濟貧病眾生的心來到慈濟,慈濟志業與德蕾莎修女的博愛精神其實是相同的。慈濟人以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精神為依皈,這是我們一生的理想。大家要盡全心、盡本分地珍惜把握人生,身體力行愛一切眾生,這就是慈濟人的正念。 

  慎選依止之師

  修行要依循自己所選擇的宗旨、志向,如果宗旨一偏,目標就差矣!人生幾何?能有多少日子任我們蹉跎?所以,學佛修行除了宗旨、觀念必須正確外,最要緊的就是慎擇明師。

  蓮池大師曾經開示擇師之道——「應知出世投師,需求正知正見;參訪請益,莫附邪宗;要明罪福之因,審辨正邪之利;正則成佛,邪則成魔;是以如來知師非而捨去,子擇師善者而從之。觀古聖之如斯,何今人而不爾?」

  這段文字是說明——佛陀的教法有八萬四千法門,而我們一生中有多少個日子、多長的壽命讓我們樣樣學習呢?所以,擇善依從,專心正念才是修行的宗旨。

  罪福不離身口意

  學佛最主要就是要「明罪福之因」——明辨何者是罪業?何者是福業?

  造罪或造福,都不離「身、口、意」三業:「身」——殺、盜、淫:「口」——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貪、瞋、癡,這些都是罪業的因。

  能愛護生靈、不殺不淫,親手遍佈施,身體力行、愛護一切眾生,生活守節無污染,這就是「身」的淨業之因。至於「口」的淨因,則是時時勸導、調和眾生的是非紛爭,令其去除惡念,趨向善道,這就是口的淨業。若心能不貪求,常生施捨心;不生瞋怨,時時有慈悲、柔和、善順的心念;不癡妄,時時向正確的道路行進,所謂「形正影端」,能心存正念,則身行必定端正,這就是「意」的淨業。所以,要時時培養慈悲、喜捨、正念的心,這就是「福業」,修行的關鍵也在於此。

  學佛能否邪正分明,在於「審辨」——仔細謹慎地分別邪正。身、口、意若正,則能成佛;三業若不正則成魔;也就是說修行的觀念正確,則一切動作、行為皆正;觀念一偏差,則一切動作都是邪行、邪思,落入魔業。因此,必須非常小心謹慎!

  「因」是由觀念、心念、心田中所培養,種下正因則成佛,種下邪因則成魔。所以,學佛發心必定要非常慎重!修行者若能改正過去的陋習、錯誤的觀念,行於正道,則能達到成佛、證菩提的目標;反之,如果不能捨棄陋習、修正自我偏執,到最後學佛不成反成魔。

  吾愛吾師,當擇善而從

  「是以如來知師非而捨去」——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為太子,因為體悟到人間生老病死的苦,而捨棄榮華富貴離開皇宮。最初在外的五年,他到處參訪婆羅門教,後來覺得此非解脫之道,所以立即捨棄。所以,同樣的我們求師問道所依止的人,如果言論、行為不能合於人生正道,就應該再尋找正確的明師。

  「子擇師善者而從之」——佛弟子應該好好選擇真正的正道、至道之師,並終生奉行正法。孔子在《論語》中明確地教導我們如何選擇師長、如何尊重師道,並且教誨我們「擇其善者而從之」、「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最後才能「就有道而正焉」。入世的教育都如此尊師重道、如此慎擇師長,更何況是出世修行的人?

  「觀古聖之如斯,何今人而不爾?」——釋迦牟尼佛在無數過去生、無量劫以前,即不斷地出現人間、不斷地以身行示法,教導我們如何修行、如何選擇師長、如何捨身為人。佛陀時時刻刻現身於人間,可惜凡夫肉眼無法看見如來真法身。孔子與佛陀都是顯現於世間的古聖先哲,他們的行誼一直流傳至今。今人為何不能傚法聖人之節,追從聖人之跡呢?

  我們不妨仔細觀察週遭人的言行舉止,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大家必須好好用心分別。

  悟得正道,一生依止

  靈源禪師曾引先哲的言論教導後學:「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既守,行之更為難;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學道,悟之為難」——是說要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精粹,實在不簡單!所以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到一句真理,深加體悟,並且心與理合一,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遺憾!一般人常常在聽道理、講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真髓呢?所謂「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於斯,夜於斯,時時刻刻行於斯。」能夠早晚時時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談舉止、行為動作合於道理,就是真正體悟道理的真髓了。

  我創辦「慈濟功德會」的目的,就是「為佛教,為眾生」,這是我遵從師教所體悟的真理,也是我一生依止與遵循的法則;然而要真正體會為什麼要「為佛教,為眾生」,必須先體會人生的真諦,能體會就叫做「悟」。

  「既悟,守之為難」——要一生一世固守所悟得的道理,熱心不退、恆心不減地堅持下去,實在很難啊!不過,在慈濟這個團體裡,以精舍常住眾為例,他們任勞任怨,為了志業工作而默默奉獻毫無怨言,這就是「守」;工作同仁以「志業」的精神投入「職業」,不計較時間、工作份量,專心致志奉獻一己之力,這也是「守」——守其職志。至於慈濟委員呢?慈濟志業創辦以來,每月增加不少委員,他們不是三個月、五個月短時期的發心,而是持恆常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為慈濟的濟貧教富工作努力,這也叫做「守」。他們能夠體會佛陀的慈悲、體會慈濟志業的深遠意義,因此身體力行此志願,這就是「悟而守之」。

  甘願做,歡喜受

  「既守,行之更為難」——守持善法後,要進一步力行時,也是很困難!

  然而,慈濟人長期不斷地為志業努力奮鬥,不管風霜雨露,不論烈日酷陽,一樣奔走於長街陋巷。這股精神與毅力,讓很多困難的事迎刃而解,這就是菩薩精神的發揚。只要甘願做的事,即使再困難艱鉅,都能歡喜信受、樂意奉行;如果是不情願做的,即使再輕鬆也覺得困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修行者當其開始將所悟得的善法付諸實行的那一刻,才深深覺得比悟道、守道更加困難!因為這是從自我勉勵進一步到力行實踐的階段。能夠一生潔身守志,將身戒規矩守好,堅定心念,不要一曝十寒、朝秦暮楚,三天精進而七天懈怠;這也都只是「勉在己躬而已」——勉勵自己親身做到而已;雖然做到身體力行,卻也只是獨善其身而已。

  在慈濟世界裡,大家應該感到很欣慰。每個人持守「難行能行」的志節,那麼一切的「難」,似乎都不再是困難!

  貫徹利益眾生的誓願

  「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修行的人,要立下誓願,以平等心、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可認為「我會做的,你不會做」而心生驕傲。這種利益群生的任務不只到死為止,佛教有「倒駕慈航」的說法,不僅要一生一世不改變心志,還要有來生再續未竟志業的誓願,再回娑婆世界續任濟助蒼生的工作。

  有人問我:「師父,你以後會往生極樂世界嗎?「我毫不考慮地回答:「我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想再轉生為人,因為人間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以犧牲自我、利益他人為責任的誓願,而且堅持貫徹,永不改變心志!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若無平等心、誓願不堅定,一心以利益自己為前提,則容易顛倒是非損害他人;只要一念心顛倒,行為就顛倒了。所以說「是宜祗畏」——種正因則得正果,終至成佛;若種邪因,就會走入偏邪的魔道成為魔。對於這種因果循環,應該心生警惕啊!

  在學佛路上悟守與力行,雖然世人以為困難,但修行之人如果能擇師而行、擇善而從,事事勇猛精進,那麼一切則不以為難。

  事師應如事佛

  選擇一位良師,對我們的修行目標影響很大!一個人的見解和修行方向若正確,則能達到成佛的目標;若選擇上有所偏差,被誤導入邪知、行於邪行,那麼,儘管你很努力、用功,所達到的只是魔的境界。所以,選擇良師一定要很謹慎。

  學佛路上,有難得遇佛、難聞正法……等八種障礙,叫做「八難處」。天福再大,亦難免六道輪迴,不如人間得聞佛法、得修解脫道。學佛不是要求長壽,而是為了「來去自如」——三界六道中,何處與我有緣、何處需要我,我便發願前去,緣盡我也了無牽掛地離開,這叫「來去自如」;該來之時我就來,該去之時我便去,不受到「緣」的束縛,也不受到「緣」的阻礙,既不受阻礙也不受纏縛,這就是解脫。

  學佛最主要的目的,即是能發揮自己的良能。眾生需要我們,我們就應眾生之需,發揮自己的良能,此即真正的學佛,也就是佛陀來人間設教說法的目的。所以,學佛不可附於邪宗;若附於邪宗,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修行,終究落入魔的境界。

  世智辯聰難為道

  孔子教導弟子要擇善者而從之,蓮池大師也說:「子擇師善者而從之。過去的人大部份都能尊師重道,對於師長的教法拳拳服膺;反觀現在,放眼天下,世智辯聰的人比比皆是——每個人都說自己聰明、見識廣博,世間之事無所不知,口頭上的論調也很高,但是他又真正能做到多少呢?滿口喊著制度、原則的人,究竟自己能不能成為組織中真正最負責的人?負起應盡的責任?實在是個問號!

  現在的人多數都是世智辯聰者,只限於口頭上的論調,沒有幾個人能真正體悟道理,進而身體力行。難怪靈源大師慨歎:古時聖賢皆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恭敬精神尊師重道,而現在能體悟的人不多,能守道的人更少,而能守持正道又能身體力行的人,更少之又少!

  二祖立雪為求師

  佛陀教法延續至今已二千多年,二千多年的歷程實在很長!隨著人事的演變、人們思想的偏差,而將佛陀的正法不斷變易,不但佛法的原意走樣,連人們心理上接受的程度也不同。現居末法時代,邪思橫行,人的思想變遷,佛陀的正法也被曲解!不免有邪思邪見者喊著佛法的口號到處講經,使聽經的人失去正確的準繩。此即末法,亦是法的偏差。

  佛陀教法是真正千古不變的,所以叫做「經」——縱直之線,沒有偏差;不管經過幾千年,絕對不會改變,但是後人將它引用偏差,導致教導上也產生偏差;因此,我們擇師要非常謹慎,師長的腳步若有差錯,我們難免也跟著錯了!

  總之,真正的修行,絕對不可親近思想偏差的邪宗邪師,所以蓮池大師苦口婆心地交代我們「擇師」不可不慎!

  如果尚未尋得人間適用的正法,靈源大師也告訴我們:「但存正念,終得明師」,只要心中存有正念,自然可以遇到明師。「要了大緣,甚莫容易。」真正有心學道,了脫生死、體悟佛法的人,要抱持著「明師難求」的心,決不可有輕視、以為容易的心理。如此,才可以真正得到悟道、守道、行道、得道的功德。

  現在有不少人懷著這樣的心理:「我來此處求訪明師、想要出家,你好像不鼓勵我,也不太理睬我。既然如此,這個時代到處都有師父,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你不收我作弟子,別處還有很多人想要我呢!」

  現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這種心態,過去的人就不是這樣。如果是對心目中所尊重的師父,不僅恭敬求法,甚至喜捨身命,用最誠敬的心意來感動明師。例如禪宗的二祖慧可禪師,為了求一句真理,可以七天七夜站立於雪中,任風雪飄飛、冰霜凍寒,雪沒及膝,仍然矗立等待,只為了向達摩祖師請示一事——「如何是我本來的面目?」為了覓求一位明師,絕對不敢掉以輕心!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真正的恭敬心,謹慎地追隨指導我們的明師。

  弟子事師如事佛

  「是故弟子事師,即同事佛也。」——師父如同現代的世尊,弟子奉事師長,應該像敬佛禮佛一樣。我們為什麼尊敬佛陀?因為佛陀教導我們、造就我們的慧命,依照其教法實行,可以得到慧命的解脫,所以我們敬重佛陀。但是佛陀已經過世了,你跪在佛像面前求他、問他,他也無法作答;你做錯事,他也不能指正你。然而,在生活週遭卻有一位真正的活佛——師長,為什麼不懂得去禮敬呢?心中有疑問,師長可以幫你解惑;有錯誤,師長會幫你修正;日常生活可以依照師長的戒法規則實行,這不正是「現在的活佛」嗎?

  修行人更應如此!弟子應該事師如事佛,遵守師規——出門前先告假,入門後趕緊銷假,免得讓師父擔憂;師父要出門時應該送駕,入門時應該接駕。出入威儀規矩,是宗教中不可輕忽之處!

  現在的人就不如此了!入座的時候,自認為「我先進來就先坐下,師父站著也沒關係,反正是自己的師父嘛!熟不拘禮。」要出去就出去,要回來就回來,認為「反正這裡是自己的常住」,要出門的時候才說:「師父!我要到某處去。」私下以為:「我已經穿戴整齊,你非答應不可!因為我不出門不行,跟你講一聲已經很好了。」

  過去的弟子不是這樣,有事情要出門,自己不敢做決定,必先請示師父的意思,而且非常遵守時間回來。現在有些為人弟子的,甚至只吩咐別人說:「你跟師父說一下,我出門去了,」到了遠地才又打電話回來:「你跟師父說,我幾天後才要回家。」相形之下,似乎師父連朋友都不如;既然目中無師,心中哪有「道」的存在呢?事師應該如同事佛啊!

  四事供養焉辭勞

  所謂「四事供養,莫敢辭勞。」——四事是衣、食、住、行。衣著方面,冬天時體念師長有沒有暖和的衣服;夏天到了,關心師長有沒有薄涼的衣服,事師像侍奉父母一樣的體貼開心。食呢?關心師父吃得下否?吃得飽嗎?營養豐富嗎?生病時是否服藥了?盡力做到飲食湯藥的侍奉。此外,師長睡的地方是否溫暖?出門時行動是否方便?……總之,對師長的衣食住行,身為弟子者必須要真正用心!

  為師長服務,並非供給他許多物質上的享受;金錢與物質對一個有修行的人而言,一點也不發生作用。為人弟子者應該身體力行,以謹慎的態度恭敬禮遇師父,這樣才是真正的「尊師重道」。

 三.慈心不殺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愛護、尊重一切生命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由前面篇章,我們知道修「淨因」的第一要,除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外,學佛者還必須學習佛陀的慈悲心——「慈心不殺」。因為一切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凡是有情生命皆怕死,自己如此,眾生也是一樣。所以我們發菩提心,就是要有惻隱心;惻隱心就是仁心、愛心、憐憫心。有了仁心、愛心就不會去傷害眾生生命,並懂得以憐憫心去愛護眾生,同時長養我們的慈悲心。佛教尤其講慈悲,慈悲也就是大愛,它包含一切。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意思就是我們的愛及心量應該包含天地萬物、一切生靈;不管是人類或動物的生命,我們都要愛護和尊重。

  世上刀兵劫源自口腹欲

  佛陀的弟子曾問佛陀:「為什麼天下會有戰爭呢?什麼時候才能刀兵息止?天下何時得太平呢?」佛陀回答:「你們若想知道什麼時候天下太平,先去聽聽屠門夜半之聲吧!只有屠門不再傳出凌厲的哀嚎聲時,刀兵之劫才能平息!」

  因為以前殺豬都在半夜,不知大家是否聽過豬被宰殺時的尖叫聲?可能現在聽不到這種聲音了!現在都採用電動殺豬,將豬趕進屠宰場,一直到作業完畢,連肚腸等內臟都清除乾淨,根本不需人力。

  然而從醫學、科學上發現,很多疾病都是從肉類細菌所傳染。報紙和電視新聞中也曾報導過,台灣曾因牛只供應不足,從國外進口牛只,但在檢疫時,卻發現都是帶菌病牛,既不能殺來食用,也不能繼續飼養以免傳染,只好想辦法將病牛消滅的燒燬,不但肉不能吃。連細菌都要燒滅。

  這是檢疫外國進口牛只時,發現帶有病菌的情形。而台灣飼養的豬、牛、雞、鴨有沒有病菌呢?答案是一樣的。所以,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最好不要食用。這也是一種惻隱之心,孟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牠活蹦亂跳時,根本不忍心看牠被殺、見牠橫屍;「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經過屠宰場時,聽到豬被殺時發出哀嚎聲,那天絕對不敢吃豬肉!這就是孟子的仁,他的惻隱之心。

  殺生是件非常殘酷的事,不論牛,羊、雞、鴨或是魚、蝦、螃蟹,被人捕捉捆綁即將宰殺時,牠們知道將受力刀割火烹之苦,心中的那種恐懼,真是難以言喻啊!而利刃割身之際,更是痛苦至極!人類為滿足口腹之慾,以殘酷不仁的手段殘害眾生性命,使眾生血流成河;而牠們與人類一樣具有靈性,既被殺,必含怨,有怨必有報,因果輪迴,冤冤相報即化為刀兵之劫,致使人類自相殘殺。所以,天下的戰亂災厄如何平息呢?

  我們是學佛者,應該具有慈悲的心念,更何況眾生常輪迴於六道中,說不定餐桌上的豬、雞、鴨……,就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眷屬,我們何忍為了口腹之慾而大食其肉呢?

  所以不忍食眾生肉即是持五戒,也就是愛心的發揮。五戒是佛弟子必須遵守的五種戒法,如果初學者認為很難持守,其中的「殺」與「酒」戒要先受持。「十重易犯,且持不殺一門。」「十善」也是學佛者要遵行的十重善法,若認為很難做到,最好先持不殺,以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一個人有慈悲心自然就會有善念。

  總之,持守不殺戒即是請佛住世、請轉法輪;若能以「不殺」為基礎建立十善業,培養慈悲善念,正法即能久住。

  愛護、尊重一切生命

  放生的意義

  「仁」是愛的意思,「愛」就是護生,付出愛心保護生靈,而不是刻意求仁,讓別人說我有慈悲仁念,這不是真正的仁。

  佛陀教我們「護生」,並不是無謂的放生。放生是「見之而不忍殺之」,所以「放其一條生路」,能同情貧苦的眾生,付出愛心幫助他們,同時啟發、闡揚人性良善的一面,這樣才是正確的護生與放生。

  曾經有位弟子的先生往生,我知道她家境清苦,再三交代她:人既已往生,除了要節哀順變,最重要是要虔誠念佛以慰亡靈,儀式盡量隆重儉省,不要鋪張浪費,要多為生者著想!她依照我的話去做,不斷地念佛,而喪葬費也很儉省。

  但是,後來她不知又聽信哪位人士之言,花一萬元為亡夫「放生」!她的經濟困苦,這些錢對她的家計和孩子的學費應該幫助很大,或者對社會上許多貧病眾生幫助很大,可是她卻將這筆錢購買魚鳥放生,這種作法真是顛倒啊!

  放生並非壞事,但必須選擇正確方式,並非去購買商人刻意捕捉來供人「放生」的動物,因為這樣等於間接鼓勵商人「捕捉」的行為,反而殘害了那些動物。所以我們要分辨清楚真正的護生、放生的意義,同時懂得如何去利濟眾生、愛護生靈,尊重一切生命,如此才不致於盲從、偏差,這才是我們要學習的正確佛法。

  愛惜生命,即是孝順父母

  生命是平等的,不分貧富、健康或缺陷。只要是生命,都值得尊重。

  然而,有些人身體健康卻不懂得尊重、愛惜自己的生命。

  最近社會上時常聽聞有些年輕人動不動就自殺、跳樓,我也接到不少有關自殺念頭的個案。是不是現在的社會太富裕了,年輕人追求的理想太高了,所求不得而亂了自心,以致於糊塗地發生了悲劇。

  我常說,我們要尊重生命,除了尊重一切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不知道尊重、愛惜自己的生命,輕易的就以「自殺」來傷害自己,殊不知自殺所犯的罪比殺人罪業還重!因為我們的身體是來自父精母血結合而成,父母生我、養我、育我、哺我,花了不少精神,所以我們不可任意毀傷自己的身體。自殺不但是殺生,而且還背負了「不孝」之罪。

  自殺所犯的罪業有三:

  一、造殺業之罪。

  二、犯不孝罪,殺害父母所賜的身體。

  三、犯遺棄父母、丈夫(或妻子)、子女之罪。

  死,是帶著今生所做的業,開始另一段生命,並不是就此一了百了。所以,自殺而死的人,如果業報未盡,來世仍會繼續受苦!

  我們既然來到世間,就要珍惜生命的「使用權」,勇於面對現實,不可輕易放棄自己,任何身病、心病都要勇於化解,不可逃避。

  孔子的弟子曾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答道:「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關心的是子女身體的疾病,不讓父母操心煩惱就是孝順。想想,「殺害生命」就已是造殺業了;更何況「自殺」又加上毀傷父母的心,真是罪上加罪!

  人身難得,有了人身的良能就必須為社會付出,不管多大的苦也要忍耐!愈是奮鬥出來的人生越有價值,如果動不動就為情、為名、為利尋死,真是太不尊重生命了,也抹煞掉自己的良能。

  人生的「樂」與「苦」皆視心念而異,能知足就會知福;以感恩心為人群付出,就能歡喜自在。總之,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良能,把握分秒盡力付出,以大勇大愛來突破心靈困境!

  仁心愛物而仁著

  做人以仁愛為自己的本分,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愛心,對有生命、有氣息的眾生,我們應該付出愛心,更要尊重其生命。一如與我們生命共同體的地球,它也和我們一樣需要健康、需要呼吸,地球的呼吸仰賴於樹木,因為樹木能吐新納垢、過濾空氣中的濁氣,轉化清新的氧氣供給人類吸收;所以為了人類健康,就必須好好照顧地球、保護山林,維持地球的良能。

  最近我在雜誌上看到一樁令人欣慰的真人實事,這是一個大自然「起死回生」的故事——

  在南部嘉義地區有個農場,它的農地因為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使得土地呈現一片死寂,感覺不到任何的生命跡象。因為如果不使用農藥會引來更多的蟲害,這些蟲害就會影響周圍農作的生長,而招來鄰地農夫的抗議。

  所以,這位學佛的農場經營者從前一任的經營者手中接手後十分困擾,眼見不使用農藥的蔬菜被蟲子吃得一塌糊塗,所有的辛苦全都泡湯,內心真是矛盾和懊惱!但是他的師父告誡:「唯有堅持不殺的理念,業才有轉變的機會。」每當他對蟲子啃蝕蔬菜的瞋恨心生起時,師父的話就在耳際響起;心漸漸平靜下來,他用大悲水灌溉蔬菜,並試著以平等心、愛心去對待蟲子,代他們皈依、祈求、回向,無形中消弭了自己與蟲子對立的心。就這樣,蟲害情形減少了,種的菜也有所改善。

  才半年,小小的農地恢復了生機。首先出現的是蚜蟲,慢慢的又有了瓢蟲、螞蟻,不久又見草螟蛉、蜘蛛,最後布谷鳥、麻雀、白頭翁都跑來作客,田蛙也在菜園呱呱呱,六百多坪的農場鳥叫蟲鳴,花香、菜香,生氣盎然!自然界的生命現象,又在這土地上重新活躍。

  這一切的轉變,令這位學佛者對佛法更具信心,對師父的大悲心更加讚歎!也令附近的農夫加入這種「有機」農作的耕種行列。

  世間萬物皆有生命,也各有良能。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天地間的一花、一草、一木。

  除了有生命者,甚至連一切無生命的物質,我們都要有一分愛心,小如你週遭身邊的隨身用品,大如公共場合的公物,因為你愛惜物品,自然動作輕柔,能用心地好好維持它的壽命;例如開門、關門這件事,在公共場所出入的門很容易損壞,為什麼?因為大家沒有好好的使用它。如果人人在日常生活中,皆抱持著「手在動作時,心就在手上」的態度,輕輕開關門戶,自然能維持它的使用度,善加發揮它的功能。

  所以,在平常時日我們就應該學習培養對人、對物的愛心與仁念,如果對一切無生命的物質都能輕柔細心,更何況是對人呢?若能如此,你就是仁者,不需要求仁而得仁,仁心自然顯著!

來源:www.book85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