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二十八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12/04/2017 06:1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第二十八章  千功輸一罵

 

升第一義天之兩翼,等學而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眾生,為法國土之王。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

 

「第一義天」是中國佛學特有的名稱。中國上古文化史中,天與道兩字的定義就有四、五重解釋。比如,四書五經中的「天」字,有時代表宗教上的觀念,代表主宰性,有時代表自然科學天體的天,而《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個「天」字不是自然科學的天,也不是宗教性的天,而是理性的天,也就是在南北朝時代佛經翻譯所用的第一義。義者,道理。第一義,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智慧中的智慧。給它加個形容詞,就成了第一義天。也就是明心見性,見到本地風光的智慧,在佛學上又叫做菩提、涅槃、真如等名詞。他說,這個定慧雙修的法門是升第一義天的兩翼,用現代的科技來講,相當於飛機的動力加速推進器。

 

「等學而明見佛性」,要修定,同時也要修慧,光是打坐修定而不修慧是不行的;或者只是把顯教、密教的理研究得通透而沒有實證的功夫,也不行。因此,定慧要等學才能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眾生」,定慧等持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兩大莊嚴才能救度眾生。「為法國土之王」,如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國土,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則是這個裟婆世界,裟婆世界你不要看成很髒哦!其實它和淨土一樣莊嚴,只是我們業力的關係才會覺得它髒。有一回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為何會在這地面不平,有高山、海洋及人心險惡的裟婆世界成佛,佛說我這個地方並不賴,因此以手指按地,與會者都看見這個世界和其他佛淨土沒有兩樣,這個道理就是「心淨則國土淨」。只要我們的心一寧靜就是壞環境也變成好環境;也就是因為有見惑及思惑才會有善惡、是非、好壞的差別,假如見、思惑都清淨了,則一切國土本來莊嚴。

 

「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很多同學問:「道理明明懂,但做功夫不上路是什麼道理?」你的見解、學問雖然有了,但是還不能形成一股力量,因此大乘的十波羅密中的第九波羅密是力波羅密。庵提遮女曾提出一個問題來問文殊菩薩:「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生死是空,但總是被生死所轉,是什麼道理?」文殊菩薩回答:「其力末充。」因此,這一節極力地勸我們要定慧雙修,不可偏廢。

 

全假雙修,散妄亂而似風吹雲,破愚暗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為大覺海之陰陽,作寶華王之父母。備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牆。以此相應,能入宗鏡。

 

這一段是對定慧等持的讚歎之詞,大家都看得懂,我們就不再細述了。接著下面這一段,也就是在講述見空性的道理。

 

治標與治本的差別

 

前據台教,明五百番安心法門。皆為逗機,對病施藥。今依祖教,更有一門,最為省要,所為(另一版本為「謂」)無心。

 

他已經把天臺宗講完了,現在要講的是禪宗的路線。這一路下來,我們介紹了天臺宗及一切大、小乘修止觀的方法。很多同學經常相互地問:「你是修什麼的啊?」他說:「我修天臺宗的止觀法門。」結果不用問也知道,他是在那兒吃飽飯沒得事情做,數空氣的,這不是天臺宗。這個宗並沒專叫你數空氣。所謂天臺小止觀中的數息觀、隨息觀,這些是對治法門,可以偶爾一用,但不能常用。等於我們吃的點心,是肚子餓了偶然吃的;要是把點心當飯吃,吃上一個月,保證要去看腸胃科了,因為會出毛病的,所以不能把聽呼吸等於修止觀,而說我在修天臺宗。不然,你不是自欺就是欺人。

 

上面他引用的天臺宗方法有五百種變化,「明五百番安心法門」,有五百種正反相對,那麼多的止觀修法。永明壽禪師像是個百貨公司的老闆,當他要推銷天臺宗時,便站在天臺宗的櫃檯向客人推銷,說明天臺宗有多好。天臺宗講完了,他說這些只是應機說法,對病施藥,有一種人不是頓悟的根基,必須漸修而來的就用這個方法,有這個病就吃這個藥。現在他又到禪宗這邊來當經理了。

 

「今依祖教,更有一門」,現在依照禪宗祖師的傳統,他說有一個最上乘的修行法門,絕對可以成佛。是什麼東西呢?他把它叫做「無心法門」,你到了無心就成功了。

 

你的心不是你的好朋友

 

何者?若有心則不安,無心則自樂。

 

「何者」,他說為什麼會這麼講呢?「若有心則不安」,這個心是妄想心,是意識思想的心境。凡是人有心就不安,人要是有思想、有感覺、有執著就永遠不能得到安心。「無心則自樂」,真樂就是涅槃境界,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涅槃不是代表死亡,不要搞錯了。「無心則自樂」這是定義。

 

故先德偈云:「莫與心為伴,無心心自安;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謾。」《法華經》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

 

這是中國古代禪宗祖師的詩,但這在文學資格上並不能構成詩,而是詩的一種變相。因為中國的詩偏重於情意的境界,偏重於理性的解說就不叫做詩,而叫做偈子。「莫與心為伴」,我們不要抓住心念的境界,比如今天有個同學說要抓住這個心念,要抓住心念的境界,碰到空的境界就拼命想抓住這個念,這就錯了。「無心心自安」,到達無心之地就成功了,心自然安。二祖因為有心才去求達摩祖師來安心,被達摩祖師罵一頓,罵完以後到達了無心之境,達摩祖師說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就是這個道理。「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謾」,這裏要注意,很多朋友學佛修道做功夫都犯了這句話的錯誤。「動即被心謾」,自己騙自己,之所以不成道就是墜在這句話中。

 

佛在《法華經》上說「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所有的佛到這世間來的目的就是「破有」,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抓有。即使是想成道或成佛都是在抓著一樣東西;反過來說,假如一個人能把執有通通放下,就自然能成道。因此,佛示現世間就是來破有。所以,佛稱法王,也稱空王。

 

福氣是什麼氣?

 

《淨名經》云:「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即是除妄心之有。外境本空,以心有法有,心空境空故。

 

《淨名經》就是《維摩經》。維摩居士的方丈空,四方只有一丈大小,也就是見方一丈,故稱方丈。但是,為什麼是一丈,而不是九尺或一丈一呢?這裏面也是有秘密的。在維摩居士的方丈室裏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張禪床。雖然這個處所這麼簡單,但是當文殊菩薩帶領了那麼多的大菩薩、小菩薩、大羅漢、小羅漢、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那麼一大堆人來,同時,天上也來了一大堆的天人,他這個方丈室卻都能容納得下。

 

「除去所有,唯置一床」,《淨名經》講的維摩詰居士一無所有,只有一張禪床。下面是永明壽彈師的註解,「即是除妄心之有」,他說《淨名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去掉我們心中有所求的心念。因為有求皆苦,想求佛、求道、求福報,那就是一天到晚讓自己受罪。有人說,這位老先生、老太太好有福氣喲!我們要知道福有多大,氣就有多大,你要是肯受氣嘛,那就去修福。人家說,你兒孫滿堂真是好福氣喲!那可真是受盡了氣。所以,我常跟我的孩子講,你們長大了走你們的,跟我不相干。他們說,爸爸要什麼?我說什麼都不要,你們不給我氣受就已經很好了。換句話說,你們不給我出事情,我就很感激你們了。所以,世間的福氣呀!有福就有氣。這是真的!不是說笑話。因此,假如有這些妄心,就要把它去掉。

 

「外境本空」,對於境界你不需要去空它,它本來就空。外境不理你的,是本空的,你想求個空,儘是在那裏求有。「以心有法有」,想修個什麼道呀!那儘是給自己找麻煩。把這些妄求都拿掉,那就是「心空境空」了。

 

《起信論》云:「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這一節文字是馬鳴菩薩所著的《大乘起信論》中的原文。永明壽禪師為了說明無心的觀念,所以找了許多佛經的資料來。這一節文字很明白,我們就不再解釋了。

 

人生格言中的佛理

 

是以但得無心,境自不現。即無對待,逆順何生?以逆境故,生瞋惱強賊幹懷。以順境故,牽愛情華箭入體。能令心動,故稱不安。

 

在說明本節文字前,要注意上節所引用《大乘起信論》的最後兩句話:「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是學佛的第一步,因此必須把它認識清楚。假如,夜裏怕黑覺得有鬼,那麼那個鬼就愈厲害;若你一不害怕,什麼事情都沒有。它本來不是鬼,鬼是沒有的,是我們自己引來的。因為我們本身是鬼。有些年輕女同學說,哎呀!夜裏看到鬼!我跟她們講,鬼有什麼可怕的呀!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人。只要當心人就好,不需要去怕鬼。

 

對於「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永明壽禪師怎麼解釋?「是以但得無心,境自不現」。人只要真正修養到無心之地,萬境就自然空了。「既無對待,逆順何生」,到了空的境界,是絕對的,而不是相對的。沒有相對的東西,就無所謂順境或逆境。因為人無法進入空的境界,因此「以逆境故,生瞋惱強賊幹懷」,我的心想這樣,結果不是這樣,偏是那樣。那樣與這樣,兩個相對起來就是逆境而產生了煩惱。一有煩惱呀!強賊幹懷,心裏頭已經有賊了。人生大部分都在逆境中,中國有兩句老話,「不如意事常八九」,人一生裏頭所碰到的事,不如意的十分裏頭有八九分,「可與人言無二三」,有時候,痛苦不如意的事,還沒有辦法跟朋友講呢!或者,講的時候人家還笑你,因此往往是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還有個同樣的話,「十有九輸天下事」,在世界上做人做事十件就輸了九件,沒有一樣是痛快的。「百無一可意中人」,認識的一百個朋友當中,說不定沒有一個是真正自己的朋友。這是由對待順逆而生。由這些中國的名句、人生格言,就懂得當我們做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沒有什麼好煩惱的。

 

我常告訴大家,人生就是一個大賭場,有氣派就去下賭注,管你怎麼個賭法,狂賭、豪賭、亂賭、顛倒賭,都好。有許多同學要結婚問我對不對?我說這個有什麼對不對,昏了頭就去結婚。算不定贏了,算不定輸了,有氣派就勇敢地上場賭,我紅包包好等著你。若是賭輸了不要怨恨;賭贏了也不需高興。最怕的是,你們學佛的同學想賭又不敢下去賭,深怕好不容易掙來的錢賠本了,叫你不賭嘛,手又發癢,真是沒出息。沒有出息的人不能學佛喲!學佛是大丈夫的事,像我們這輩子就這樣賭下去了,將來會成個什麼東西不知道,但遲早會成個骷髏是知道的。

 

相反的一面是得意,但是得意的煩惱、痛苦比失意更大。「以順境故,牽愛情華箭入體」,因為順境就愛,人一得意,比如五子登科啦!車子、房子、金子、妻子、兒子,通通都有了,樣樣要如意。這個時候墮落得最快,因為捨不得放掉。有愛就有情,愛與情合起來就是一顆很漂亮的子彈,這裏叫「華箭」很漂亮的一支箭。「入體」,射進了心窩,心胸都已經給它射穿了,一看還說,啊!好漂亮。「華箭入體」,永明壽禪師的文學天才真是高極了,因此順境界是那麼可伯。「能令心動,故稱不安。」,逆境界不大動心哦!人碰到倒楣了就阿彌陀佛了,安靜得多。但是,碰到得意的事就更動心了。因此,順逆二境都使人不能安心,真能安心就得道了,所以學佛很簡單,成不成道,就看安不安心嘛!就是這個問題。

 

《中庸》的大乘菩薩法門

 

今若無心,坦然無事,則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幹其慮。

 

這裏要注意,尤其是年輕有志入世的同學更要注意。他說要悟了道,真到了無心之地的人,才可以入世做大事業、行菩薩道。那個時候「坦然無事」,心境中沒有事。「則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萬機喲!一天從早到晚是忙得不得了,所有的煩惱都到你的身上來,叫做「萬機頓赴」,要擔當天下的大事,真悟了道的人「不撓其神」,這時他還在定中哩!雖然,日理萬機,對於該罵的人就罵兩句,做好的人就獎勵兩句,他沒有動過念頭。雖然,看到他在發脾氣或是獎勵你,但是喜、怒、哀、樂無動於衷。「千難殊對」,上千種的困難一起來到你前面,「而不幹其慮」,心境永遠是清明的,這樣才叫做無心無念,這才叫做大乘的菩薩道。這兩句話不但文學句子美到極點,也把佛學大乘菩薩的精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不是說到鄉下或山林種菜、住茅蓬,聽到冷雨打在竹子、芭蕉上淅瀝嘩啦地,席地參禪才叫做清淨。要在「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幹其慮」,在這中間當下即空。也就是《中庸》講的,「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渭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這個境界,那才是道。首先,這個見地要弄清楚,不要學了佛以後,一個人躲在小茅蓬閉起眼睛在那裏瞎摸稱打坐,那就錯了。

 

阿難與神光的對錯

 

所以阿難執有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體無而自安,言下成道。若不直了無心之旨,雖然對治折伏,其不安之相,常現在前。

 

在《楞嚴經》的七處徵心,佛問阿難心在哪里?阿難回答在內、在外等等,結果佛都說不對,有人說,是阿難答得不好,不合乎邏輯。其實我們可以說,《楞嚴經》是一部劇本,編劇及導演都是釋迦牟尼佛,演員的安排也是他,阿難只不過是當個演員,來演主角的角色。阿難代表抓心、抓道、抓有的這一方面,因此佛說阿難說的都不對。二祖神光見到達摩祖師求安心,後來達摩祖師印證他已經安心了,「二祖體無」,因此二祖親證到空而自安,所以言下成道。「若不直了無心之旨」,因此說假如一個人學佛不能直了無心之旨,「雖然對治折伏」,用各種方法來修持,「其不安之相,常現在前」,但是總覺得心裏不安啊!有些同學說,老師啊!我這兩天心裏發跳呀!我說,睡覺去就不跳了。但我睡覺也睡不著,這要怎麼辦?吃點鎮定劑就好了嘛!簡單得很。你若是要用各種方法去求得心安,結果就會越弄越糟;換句話說,你越求方法來安心,心就越不安。因為那個方法的本身就是不安的動力,所以不安之相會常現在前。

 

若了無心,觸途無滯。絕一塵而作對,何勞遣蕩之功;無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緣之力。

 

他文學漂亮的句子又來了。「若了無心,觸途無滯」,他說真到了無心的境界,任何跟你接觸到的萬事萬物都沒有障礙。我經常看到很多學佛的功夫用得很好,走起路來笑眯眯。但是碰到對面來了個人,那個眉頭不安的死相又來了,這就叫做觸途成滯,碰到外境一測驗就完了。因此,自己要當心啊!有時候有許多朋友功夫用得蠻好,我經常耍個花樣,叫人去罵他幾句,結果他那個功夫就垮掉了。這樣子,你還想坐蓮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啊!恐怕半路上你那個蓮花瓣被那天風吹得七零八落的,上不上,下不下,那才討厭哩!因此一定要做到觸途無滯,任何接觸境界來都沒有動心過。但是不動心不算本事,因為本來就是無心的,如此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完成了,碰到好的對他好,不好的對待他也差不多。

 

「絕一塵而作對」,塵就是外境,因為本來無心,所以不會和外境成對待。「何勞遣蕩之功」,哪里還需要去把妄念拿掉了或是念個咒子?假如無心何必念呢?因為無心就是在佛境界嘛!「無一念而生情」,假如任何起心動念不被愛與情所困的話,「不假忘緣之力」,何須假藉一個方法來達到空的境界。

 

漸頓達無心

 

又無心約教有二,一者澄湛令無,二者當體是無。澄湛令無者,則是攝念安禪,蠲消覺觀,虛襟靜慮,漸至微細。當體是無者,則直了無生,以一念起處,不可得故。

 

就教理而言,無心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澄湛令無」,這是漸修法門,就像從河裏拿來的一杯水慢慢讓它沉澱,沉澱到極點,心清淨到極點,連清淨、空都要把它丟掉而到達無心。「攝念安禪」,比如念佛或念咒子、聽呼吸或參撣,可用各種法門,其目的無非是要把所有的念頭捆在一個念頭上。這種方法可用不太好聽的「肉包子打狗」來比喻它,佛號、咒子、觀想就像包子,妄想就是狗。狗一來就用包子打它,它吃了那個肉包子就不再亂叫了,尾巴夾攏來了就偷偷地走了。同理,妄念來時,只要念佛或念咒的心專一了,妄念就沒有了。因此,這些方法不過是攝念而已。攝念以後,漸漸地身安、心也安了。然後「蠲消覺觀」,「蠲消」,什麼都丟掉,無覺無觀。「虛襟靜慮,漸至微細」,虛襟靜慮,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慢慢就到達無心。

 

第二種是「當體是無」,這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了,當下就是空,就是無心,因此是「直了無生。」「以一念起處,不可得故。」本來一切眾生個個都在無心的境界中,生而不生。比如,我們這堂課講了那麼多,你們也聽了這麼多,但是一個念頭都沒有,我也沒說過話。如果認為,我在上課、說話,那就是你們在冤枉我。要不然拿出證據來,但是不可拿錄音帶來,錄音帶是錄音帶,與我不相干。這就是當體即空,說而不說,你們聽的人也一樣。所以說,一念起處不可得,本來就沒動過。今天有法師到外面弘法,我歡迎他們,問他們,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出門以前和回來以後都沒有動過啊!懂得了這個,直了無生,動而無動。一百年就像一瞬間動而末動。我也常跟你們提到,走路也可以悟道,走路時向前走總覺得好遠、好累,走過了路回頭一看好短哦!就是那麼一點嘛!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在鄉下曠野中間的路途,這種感覺就更親切。在街上走路不算數,因為兩邊都是店,由於有看不完的東西而迷糊了,因此不會覺得遠,也不會覺得近。

 

經云:「一念初起,無有初相,是真護念。」

 

「護念」,這兩個字要注意。人家說,《金剛經》只有一句話,你懂了就悟道。「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一切修行法門只有兩個字「護念」而已,起心動念要處處看清楚,能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這句話「善護念。」護念到「過去心不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護念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才是善護念。所以,經上說:「一念初起,無有初相」,念頭一起就像水上的泡沫一樣,隨起隨空。「是真護念」,這樣就解了真護念,也是真無心。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