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僧伽禮儀及塔像建造——《僧像致敬篇》解讀1
濟群法師
11/09/2017 09:4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僧像致敬篇》解讀之一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三寶雖有種種差別,如住持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等。但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是靠住持三寶,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經典、現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從對住持三寶的禮敬開始。所以,在《標宗顯德篇》之後,接著要講《僧像致敬篇》。這一順序和《行事鈔》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修學次第所作的調整。
   僧像致敬,簡言之,就是對僧眾和佛像的禮敬。僧像為所敬的物件,致敬為表達敬意的方式。
   作為一個僧人,在僧團中如何與其他僧人相處?如何恭敬長輩、愛護晚輩?這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禮儀。在佛教中,這些禮儀都含攝於戒律範疇,由此對我們的行為進行指導,使之符合法的規範。所以說,戒律就是僧人處世的準則,行為的指南。
   除介紹僧人相處的原則,本篇還有相當篇幅是對佛像的禮敬。佛陀已經入滅,我們無緣直接依止佛陀,親聆教法。千百年來,佛子們都是以佛像、塔廟作為三寶住世的象徵。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對佛像的恭敬來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樣通過對塔廟的朝禮來深化皈依的力度?
   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營建塔廟?我們能否對佛像生起恭敬心,除自身因素外,造像本身是否莊嚴如法也有一定關係。尤其對初入佛門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凡夫是很著相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佛像的相好莊嚴,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塵,才對佛法心生好感,最終走入佛門。反之,也有不少人因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視佛教為愚夫愚婦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體分為兩章。第一章,說明怎樣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說明怎樣如法地營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們看正文內容。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謙恭斂敬,俗禮命章。遜恪攝儀,道宗爰始。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
   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

   《增一阿含經》卷9
   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雲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是故諸比丘當習有慚有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T02-587中。)

   這一段屬於引言,說明撰寫《僧像致敬篇》的原因。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軌,應遵循的規則。被時,化被于時,指律儀在僧團中發生的作用。景仰,仰慕、尊敬。在佛法修行中,僧團對所有問題的處理,以及出家人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待人接物等一切行為,都有律儀作為依據,從而形成僧人特有的威儀和風範。通過這種言傳身教,使社會大眾受到教化。如果出家人行為如法,儀容莊嚴,世人對三寶的景仰之心才能由此建立。否則的話,雖剃髮染衣而無如法言行,依然順著世俗心、順著貪嗔癡,順著煩惱妄想,那還是典型的凡夫行為,如何感得世人發自內心的恭敬?
  謙恭斂敬,俗禮命章。謙恭,謙下恭敬,主要指內在態度。斂敬,言行收斂而恭敬,主要指外在行為。命章,命即起,指起始的規則。儒家也強調做人的禮儀,那就是內斂謙下,恭敬他人。所以說,恭敬既是世俗禮儀的開始,也是其核心精神所在,故《禮記》開篇即為毋不敬。古人更總結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遜恪攝儀,道宗爰始。遜,謙遜,指自身態度。恪,恭敬,對外禮儀。道宗,指佛教,南北朝時,朝廷定制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後才改稱貧僧,此之道為修道而非道教。爰,從。佛教禮儀同樣如此,每個出家人首先要謙卑有禮,恭敬他人,這種由內而外的威儀,正是修道的開始,改變自己的開始。

  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形,剃髮。服,染衣、法服。出家人與在家人最大的不同,是在於法,在於戒定慧的內涵。怎麼能因為剃除鬚髮,身披法服,形象和在家人有所不同,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覺得我是出家人,你們理所當然應該恭敬我?那只是無知、傲慢的表現。須知,在家居士之所以供養我們,是因為僧人代表著三寶住世。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究竟代表到什麼程度?身上又具備多少三寶的內涵?能否作為僧寶名副其實的代表?還僅僅是形象上的、徒有其表的代表?
  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方,法度。清革,清除、革除。作為三寶住世的代表,關鍵是要有佛法,體現在行為上,是具有出家人的威儀氣質及內在品質。這種品行的形成,首先是從恭敬三寶開始。因為如法恭敬三寶,才能徹底革除原有的世俗串習,由凡夫脫胎換骨,成長為具格僧寶。如果不敬三寶,就意味著三寶在我們內心沒有分量,自然也就無法進一步對生命產生影響。有感於此,我近年一直在提倡皈依修習。通過對三寶的不斷憶念,取代我們對五欲六塵的執著。這一修行,除了在內心憶念三寶功德,也需要通過外在的、對住持三寶的恭敬來完成。這也正是修習禮敬的意義所在。
  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增一阿含經》說,慚愧是幫助我們產生恭敬的前提,作為比丘,應當精勤修習佛陀教誨的慚愧二法。慚愧,即羞恥之心。基於對自身身份的認識和對社會道德的尊崇,對不善行為生起羞恥之心,從而遵循做人的禮儀道德。世間有慚愧二法,才有人倫的建立,體現出人與禽獸的不同。同樣,僧團的尊卑禮儀也是建立在慚愧心的基礎上。因為有慚愧心,比丘們才能相互尊重,構建和合清淨的僧團。所以佛陀告誡比丘,首先要學習慚愧二法。
  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比,當下。時移,隨時間遷變。淡,淺薄。律祖感歎道:到了今天這個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機越來越淺薄,各種禮儀戒律也越來越衰落。
  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鄙,庸俗。末,戒臘不長且德行不高。眾首,領袖。那些德行卑下的比丘,在僧團反而高居顯赫地位。論戒臘,沒有戒臘;論德行,缺乏德行;論佛法,不懂佛法。只是因為整個教界已失去法度,他們才有可乘之機,所謂小人得志
  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眉壽,長壽,比喻德高臘長。奄,停留。那些品德高尚、有修有證的大德長老,在僧團反而得不到應有尊敬,甚至受到欺壓,處於低下的位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顛倒現象呢?整個教界究竟在追求什麼呢?
  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武力,權力。智能,智謀與才能。文華,文采。英彥,才智卓越者。有些人熱衷於權術,以有權有勢、身居高位為能事,以為這樣才高人一等;有些人則喜好舞文弄墨,以作詩填詞、揮灑丹青為驕傲,以為這樣就聰明蓋世。其實這些只是世人追求的所謂成功,倘若僧人熱心此道,以為究竟,就大可不必出家了。
  如斯冒罔,孰可言哉!冒,觸犯、非法。罔,欺騙。像這樣觸犯佛教的清規戒律,以一些世俗能力甚至非法手段欺騙大眾的現象,實在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輒,就。明誡,明訓、明白告誡。引,援引為證據或理由。所以道宣律祖根據戒律內容,將有關禮敬的部分歸納出來進行介紹,以此告誡僧眾,當長期將之作為修學依據。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節 禮敬的建立

一、實相禮

   就中分二,如題所明。初中分三:一、制相敬意。二、對敬立緣,合不兩相。三、立敬儀式。
   初中,《智論》雲:諸佛不以生身為禮敬也,若見法身,是名供養。如佛從忉利天下,須菩提在石窟中觀無常空故,為先見佛。蓮華色尼寶階先禮,佛不受之

   《大智度論》卷11
   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歲已,還下閻浮提。爾時須菩提於石窟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來下,我當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是時以佛從忉利天下故,閻浮提中四部眾集,諸天見人,人亦見天。座中有佛及轉輪聖王諸天大眾,眾會莊嚴,先未曾有。須菩提心念:今此大眾雖複殊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爾時,一切眾人皆欲求先見佛,禮敬供養。有華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惡,便化為轉輪聖王及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還複本身為比丘尼,最初禮佛。是時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T25-137)

   第一節,說明佛教的禮敬之道依據什麼而建立。首先介紹實相禮,此為七種禮佛方式之一,又名實相平等禮。其餘六種分別是我慢禮、求名禮、身心禮、發智清淨禮、遍入法界禮、正觀修誠禮,以實相禮為最高禮敬方式,其特點為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
  《智論》雲:諸佛不以生身為禮敬也,若見法身,是名供養。生身,謂從父母所生,為諸佛應化之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是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大智度論》說:十方三世諸佛都不以禮敬其色身作為最高禮敬方式,惟有證得空性,徹見諸佛法身,才是究竟意義上的禮敬和供養。關於這個道理,《金剛經》有一廣為流傳的偈頌: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果你只是執著於如來的色相和音聲,並不等於見到如來。那麼怎樣才是見到如來呢?《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就是空相。諸佛的色身、報身是有相的,但這些只是佛陀的化現,並非究竟,惟有無相的法身才是佛陀真身。如果以為見到三十二相就是見到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相,難道就是如來了嗎?
  如佛從忉利天下,須菩提在石窟中觀無常空故,為先見佛。蓮華色尼寶階先禮,佛不受之。佛陀曾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回到人間時,很多弟子因為想念佛陀,爭先恐後想第一個見到。按僧團禮儀,女眾必須排在男眾後面。有位蓮花色比丘尼為先睹聖顏,以神通將自己變現為轉輪聖王,排在迎接隊伍之首。當她見到佛陀時,佛陀卻說:第一個見到我的是須菩提而不是你。蓮花色尼左顧右盼,不見須菩提身影。原來,須菩提聽說佛陀從忉利天返回人間時,也想前去迎接,但想到佛陀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就在林中契入空性定,當下與佛相應,這才是真正的見佛。
   所以說,我們既要恭敬佛陀色身,又不可執著於此,以為見到色相就是見到如來。那樣的話,將永遠停留在禮敬的初級階段。但有些人會因此矯枉過正,覺得大可不必再行虛禮,這也是錯誤的,因為佛陀的法身並未離開色身。若能證悟色身實質,其當下也是法身,這就是《永嘉證道歌》所說的幻化空身即法身。雖然不執著色相,但也不能排斥色相。尤其是對皈依修行來說,首先還是要從對住持三寶的恭敬開始,通過外在禮敬調整心行,從而契入空性,得見法身。

二、禮敬的建立及意義

  所以相敬者,為除慢法故。

  為什麼要制定長幼有序、互相恭敬的禮儀呢?就是為了幫助僧眾去除驕慢,培養謙恭之心。如果沒有相應的長幼之序,人們便容易妄尊自大,互相輕視。于個人修行,將增長我慢之心;於僧團大眾,將導致不安定因素。
   關於這個問題,律祖引了三部經律作為說明。

  《四分律》

  《四分》中,由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訶責已,告言:汝謂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耶?諸比丘言各不定,或雲十二頭陀者、大姓、多聞法師、持律、禪師等。佛言:汝等各各長慢,故作是語。廣說三鳥獸相恭敬法,便說偈言:其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隨法訓。汝等於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上座,迎逆問訊。

  《四分律》卷50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汝等謂誰應受第一坐、第一水、第一食,起迎逆、禮拜、恭敬、善言問訊耶?或有言大姓出家者,或有言顏貌端正者,或有言阿蘭若者,或有言乞食者,或有言糞掃衣者,或有言作餘食法不食者,或有言一坐食者,或有言一摶食者,或有言塚間者,或有言露坐者,或有言樹下者,或有言常坐者,或有言隨坐者,或有言三衣者,或有言能唄者,或有言多聞者,或有言法師者,或有言持律者,或有言坐禪者。佛告諸比丘:汝等善聽,應與不應與。乃往過去世時有三親友,象、獼猴、鵽鳥依一尼拘律樹住,彼作是念:我等共住,不應不興恭敬,更相輕慢,寧可推年大小、次第、尊卑更相恭敬。若年長者,當尊重恭敬供養。作如是法已,依林間共住。獼猴、鵽鳥共問象言:汝憶事近遠?象言:我憶小時,此尼拘律樹我行時觸我臍。象與鵽問獼猴言:汝憶事近遠?獼猴答言:我憶小時,此尼拘律樹舉手及頭。象語獼猴:汝生年多我。象與獼猴共問鵽言:汝憶事近遠?答言:我憶雪山王右面有大尼拘律樹,我於彼食果,來此便出,即生此樹。彼作是念:鵽生年多我。時象即以獼猴置頭上,獼猴以鵽置肩上,共遊行人間。從村至村,從城至城,而說法言:其有敬長老者,是人能住於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爾時鵽說如是法,人皆隨順,法訓流布。汝等於我法律中出家,應更相恭敬,如是佛法可得流布。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上座,迎逆問訊。”(T22-939-940)

   律祖首先引《四分律》說明相互禮敬的規則,在僧團中,究竟以誰為長,以誰為幼呢?
  《四分》中,由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訶責已。《四分律》房舍揵度記載,某次安居期間,六群比丘搶先將好房子都佔領了。結果,舍利弗、目犍連這些長老卻因晚到而得不到應有待遇,睡在外面的土堆上。對於比丘們這種不分大小尊卑的行為,佛陀進行了嚴厲呵斥。
  告言:汝謂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耶?佛陀批評之後又問大家:你們說,究竟誰可以在僧團享受優先待遇?誰可以坐在第一個座位?水來了誰可以第一個飲用?飯來了誰應該第一個接受?又是誰最有資格被人迎接、被人歡送,並接受大眾的恭敬、禮拜、問訊?
  諸比丘言各不定,或雲十二頭陀者、大姓、多聞法師、持律、禪師等。比丘們各有各的說法。有的說:修頭陀苦行的比丘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出生於婆羅門、刹帝利等高貴種姓的比丘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那些博學多聞、辯才無礙的法師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那些持戒精嚴、通達律典的律師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那些精進于禪定修行的禪師們應該享受這種禮遇,等等,不一而足。

  佛言:汝等各各長慢,故作是語。佛陀聽了這些回答後卻批評說:你們都是因為自己的慢心,才會有這些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個比丘提出的都是自己推崇的人。崇尚苦行者,認為頭陀是第一;崇尚持律者,認為律師是第一;崇尚禪修者,又認為禪師是第一。佛陀說:你們其實都是根據個人喜好或長處來判斷,這是不對的。究其根源,無非是內心深處的我慢在作怪,覺得我崇尚的法門才是第一。
  廣說三鳥獸相恭敬法。然後佛陀為比丘們說了一個故事。過去世中,有一隻鳥、一隻獼猴和一頭大象共同住在一棵尼拘律樹旁。它們想:我們既然住在一起,應該有大小尊卑的禮儀,以年高者為長,年少者為幼。大象說:我小時候,此樹長至我的肚臍。獼猴說:我小時候,舉手就能碰到樹頂。小鳥說:我的印象中,是我在雪山王右面吃了尼拘律樹的果實,然後把種子拉在這裡才長成的樹。顯然,小鳥才是其中最年長的。於是,大象把獼猴馱到背上,獼猴又讓小鳥站到肩上,由長及幼,彼此恭敬。

  便說偈言:其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隨法訓。然後小鳥說了一首偈頌:如果有人尊敬長者,就能護持世間的禮儀道德。這樣做,不僅現世能感得良好名譽,未來還能投生善道,繼續享受樂果。三鳥獸以它們的現身說法,教化民眾尊重禮儀,敬老愛幼。
  汝等於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佛陀以這個故事向比丘們說明了禮敬之道,告誡僧眾:你們在我的僧團出家,就應該遵循戒律規範,按照僧團的禮儀綱常行事,彼此恭敬有禮。只有這樣,佛法才能在世間流布廣大。
  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上座,迎逆問訊。接著,佛陀制定了僧團的禮敬規則,要求僧眾按長幼次第和睦相處,下座對上座應當具有相應禮節,如迎接、禮拜、問訊等。

   不過,僧團的長幼是依戒臘而非年齡而定。受戒時間短的,應對受戒時間長的表示恭敬。因為戒臘是清淨僧齡的記錄,代表著你在僧團中的資歷。根據戒律規定,出家人每年要有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以精勤道業。安居結束後還須自恣,對安居期間是否出現不良行為進行檢討並如法懺悔。然後就是受歲,表示僧齡又獲得一個清淨記錄,增加一臘。而沙彌因尚未受戒,尚未成為僧團正式成員,則按生年次第論長幼。年齡相同者,便依出家時間而定。如此,依長幼而有禮敬規則。幼的一方須恭敬長的一方,長的一方有資格接受幼的一方禮拜問訊等,只須合十答禮即可。若是耆年碩德,亦可不作回應。
   僧團雖然重視戒臘,但更講究德行,重視法的內涵。如果受戒時間很長,卻不懂得戒、不懂得法,這種人需要終生依止,不可獨立生活。如《佛說正恭敬經》所言:假使百歲比丘不能通達如是等句,彼人應受依止。所以不僅是臘長的問題,關鍵是要有法。事實上,僧團之所以重視臘,就是因為每個臘本應包含著法。清淨僧格從何而來?就是因為有戒,就是代表著持戒修行的記錄。如果沒有這些內涵,雖受戒多年,不過徒具形式而已。僅僅依靠這個儀式,生命內涵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大悲經》

  共514品,北齊那連提耶舍譯,記載佛陀臨涅槃時以正法付囑迦葉、阿難等,宣示供養舍利功德及結集之法。

  《大悲》雲:佛過去時,若見三寶、舍利、塔像、師僧、父母、兄弟、姊妹、耆年、善友、外道、諸仙、沙門、婆羅門等,無不傾側,謙下禮敬。以是報故,成佛已來,山林、人畜見佛行時,無不傾側,低頭禮拜

   《大悲經》卷3
   阿難,汝觀如來本所修行諸善功德。在路行時,無有眾生而不傾側稽首禮者。無情諸物,大地、山崖、樹林、藥草,於佛行處無不傾側。何以故?我本修行菩薩行時,于諸師所傾側禮拜,亦于父母第一尊重傾側禮拜,耆年、長宿、中年、少年、親友、骨血無不傾側。于佛菩薩善知識所,聲聞、緣覺及以外道、五通諸仙、沙門、婆羅門,如是一切應受供人,諸佛菩薩及善知識、聲聞、緣覺、外道諸仙、沙門、婆羅門,父母、兄弟、親友、骨血,及餘耆年、中年、少年、同師等侶,無不傾側謙下禮敬。阿難,我以如是善業報故,於無上菩提得成佛已,彼諸事物有情無情,如來行時無不傾側,低頭禮拜。(T12-960)

   這段經文中,佛陀以自身經歷,為我們講述了他所以感得一切有情乃至無情恭敬尊重的原因。
  《大悲》雲:佛過去時,若見三寶、舍利、塔像、師僧,父母、兄弟、姊妹,耆年、善友、外道諸仙、沙門、婆羅門等,無不傾側,謙下禮敬。舍利,佛菩薩或高僧大德荼毗後留下的五色骨子。沙門,出家修道者的統稱。傾,盡心表示誠意。側,回避。《大悲經》記載:佛陀過去世在因地修行時,只要見到三寶、舍利,見到佛塔、佛像、師長,以及父母、兄弟、姐妹,或者老人、好友,包括外道諸仙、其他教派的出家人、婆羅門等,都主動地側身讓道,以示恭敬。
  以是報故,成佛已來,山林、人畜見佛行時,無不傾側,低頭禮拜。因為這種恭敬的果報,自成佛以來,不僅所有人看到佛陀會油然而生景仰之心,乃至動物及無情之物,看到佛陀也會側身讓道,低頭禮拜,表示敬意。
   如是因,感如是果。我們要得到他人恭敬,首先要培植恭敬之因。在現實生活中,你恭敬別人,謙和有禮,別人才會因此恭敬你、親近你。如果你冷漠無禮,拒人千里之外,也會感得同樣回報。佛陀所以能成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正是過去生種下的恭敬之因所致。

  《增一阿含經》

  《增一》雲:無恭敬心於佛者,當生龍蛇中。以過去從中來今,猶無敬、多睡等

  《增一阿含經》卷22
   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與無央數之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爾時,有長老比丘在彼眾中向世尊舒腳而睡。世尊告曰:長老比丘五百世中恒為龍身。今設當命終者,當生龍中。所以然者?無有恭敬之心於佛、法、眾。若有眾生無恭敬之心於佛、法、眾者,身壞命終,皆當生龍中。”(T02-659)

   這一段,佛陀呵斥了不敬三寶的無禮行為,並為大眾講述這一行為的果報。
  《增一》雲:無恭敬心於佛者,當生龍蛇中。以過去從中來今,猶無敬、多睡等。《增一阿含經》說:對佛陀沒有恭敬心的人,因為這一行為,未來將投生於龍蛇中。他們之所以會有這些無禮行為,也是因為過去生中始終都因貪圖睡眠而缺乏恭敬,即使佛陀在場,也毫無顧忌地呼呼大睡。
   此處引用的典故,出自佛陀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說法的場景。當時,大眾都前後圍繞著佛陀聆聽法音。有個長老比丘卻躺在大眾中睡著了,還兩腳伸展,直對佛陀。佛陀見此情景就告訴大眾說:這個比丘過去五百生始終都是龍身,後由某個善因感得人身而出家,卻依然懈怠放逸,不知恭敬。待命終時,仍將投生於龍蛇中。為什麼呢?因為這就是不恭敬三寶的果報。不僅他會這樣,凡是不懂得恭敬三寶而懈怠放逸的眾生,都會感得這一果報。因為龍蛇很多時候都在休眠狀態,現在不修恭敬,不改變串習,將來還會繼續墮落惡道。

  《雜阿含經》

   《雜含》雲:告諸比丘,若見四眾攝持諸根,長夜安樂等

  《雜阿含經》卷38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見我已,能自斂心,攝持諸根。比丘,是法應當如是。若見比丘,亦應自攝持。若複見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當如是攝持諸根。當得長夜以義饒益,安隱快樂。”(T02-283)

   《雜阿含經》記載,佛在波羅奈城乞食時,有一比丘以散亂心入城乞食。但他遠遠見到世尊時,當即被佛陀的威儀所攝受,攝持諸根,端視而行。世尊回到精舍後,對眾比丘講述此事,並為當事者開示恭敬的利益。
  《雜含》雲:告諸比丘,若見四眾攝持諸根,長夜安樂等。長夜,通于現在和未來。安樂,通於世間和出世間。《雜阿含經》中,佛陀告誡比丘們:如果見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些出家四眾時,能夠保持正念,防護六根,因為這種恭敬的果報,從今往後都能感到自在安樂,無憂無惱。

  律祖所引的四段經文,首先說明禮敬的建立規則,其次是佛陀現身說法,以自身因地修行講述禮敬之道。然後總結不恭敬的過患和恭敬的利益。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禮敬的建立及意義。

三、禮敬差別

  《智論》雲:外道是他法,故輕佛,來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一切出家五眾身心屬佛,故立。若得道羅漢如舍利弗等,皆坐。三道以下,並不聽坐,以所作未辦,結賊未破故又雲:釋迦牟尼佛無別菩薩僧故,文殊師利、彌勒等入聲聞僧中,次第而坐云云

   《大智度論》卷10
   外道他法輕佛故坐,白衣如客是故坐,一切五眾身心屬佛是故立。若得道諸阿羅漢,如舍利弗、目連、須菩提等,所作已辦,是故聽坐。餘雖得三道亦不聽坐,大事未辦,結賊未破故。(T25-131
)
  
《大智度論》卷34
   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T25-311)

   此處分別引用《大智度論》兩段論文,說明禮敬的差別。
   第一段,說明對五種不同身份者的要求,分別是外道、白衣、僧眾、阿羅漢和三果以下聖者。
  《智論》雲:外道是他法,故輕佛,來至佛所自坐。《大智度論》說,外道是屬於佛教以外的宗教,不以佛陀為尊,不以三寶為尊,所以到佛陀那裡可以自己坐下。因為他們不在佛教禮敬規則之列,也無須遵守相應規範。
  白衣如客,故命坐。在家眾就像客人一樣,所以佛陀有時也會招呼他們坐下,不必拘禮。當然,對於想要親近三寶的信眾來說,自應遵循相應禮儀,不可享受比僧眾更高的禮遇。
  一切出家五眾身心屬佛,故立。五眾,于四眾增加式叉摩那尼,是沙彌尼和比丘尼之間的學法女階段。一切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及式叉摩那尼五眾,都是皈依並追隨佛陀修道的弟子,身心向佛。所以他們在佛陀身邊時,皆應恭立一旁,以示敬意。
  若得道羅漢如舍利弗等,皆坐。在五眾弟子中,有一些是證得阿羅漢果的無學聖者,如舍利弗尊者等,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才有資格坐在佛陀身邊。
  三道以下,並不聽坐,以所作未辦,結賊未破故。結賊,煩惱。凡三果以下的有學聖者,在佛陀身邊仍不可坐下。因為他們的思惑尚未解除,煩惱尚未根治,仍需精進道業,勇猛不懈。
   第二段,說明菩薩僧的位次安立。
  又雲:釋迦牟尼佛無別菩薩僧故,文殊師利、彌勒等入聲聞僧中,次第而坐云云。《大智度論》還說: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除聲聞僧團外,並未單獨成立菩薩僧團。所以,即使像文殊、彌勒這樣的大菩薩們,仍須按照聲聞僧的身份,也就是按戒臘決定他們在僧團的座次。如果這位菩薩現在家相,則按在家眾的相應禮儀依次而坐。像藏傳佛教中的轉世活佛,生來就高於普通僧眾,即使是出家人,亦須頂禮某些在家活佛。從律儀來看,顯然是不如法的。

《僧像致敬篇》解讀之二

第二節 應禮與不應禮

  學習禮敬的意義和原則後,還須進一步瞭解,作為比丘應該禮哪些人,不該禮哪些人。此外,有些該禮的人,在哪些情況下又不適合禮敬。下面針對具體情況,談一談應禮和不應禮的分別。

一、辨不應禮

  關於不應禮的情況,分別引《四分律》和《寶梁經》進行說明。

  《四分律》

  《四分》中有四:一、不應禮一切白衣及女人。二、前受戒人不應禮後受戒者。三、不禮犯邊罪等十三難人、被舉、滅擯、應滅擯等。四、不禮一切說非法語者。

   《四分律》卷50
   不應禮白衣,汝等應禮不應禮,一切女人不應禮。前受大戒者不應禮後受大戒者,言犯邊罪、犯比丘尼、賊心受戒、壞二道、黃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噁心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根、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一切非法語者不應禮。(T22-940)

   比丘不應該禮拜哪些人呢? 
  《四分》中有四:一、不應禮一切白衣及女人。《四分律》中講到四點。第一,作為比丘,不可禮拜一切在家眾和女人。在古代中國,這又涉及到一個敏感問題:既然不禮一切白衣,究竟禮不禮帝王呢?我們在佛經中可以看到,許多印度國王看到佛陀或大德比丘時,一樣會恭敬禮拜。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以皇帝為天子,為九五之尊,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又該如何抉擇呢?慧遠法師的《沙門不敬王者論》,就是專門針對這一問題撰寫的。
  二、前受戒人不應禮後受戒者。第二,戒臘高的比丘,不可禮拜戒臘比自己低的比丘。不過,在接受禮拜時可以合十答禮。
  三、不禮犯邊罪等十三難人,被舉、滅擯、應滅擯等。第三,比丘不可禮拜違犯邊罪等十三難者,不可禮拜被檢舉、被僧團驅逐和應當被驅逐的人。邊罪是違犯四根本戒,戒體已毀。十三難是障礙受戒的十三種罪行,犯下其中任何一項,就沒資格受戒,是無戒人。至於被舉,包括不見、不懺、惡見不舍三種情況,一是不承認自己犯戒,二是犯戒後不知懺悔,三是不捨棄邪知邪見。正常情況下,僧團對犯戒比丘的處理,是讓他認識到自身罪行後説明他共同懺悔。對於不認罪、不懺悔、不放棄惡見的人,則作不見舉、不懺舉、惡見不舍舉的處罰。而滅擯和應滅擯,是指犯下四根本罪,已被驅逐出僧團或罪當驅逐的人。因為這些比丘戒體已破,就像被判處死刑那樣,不再有作為僧人的戒體,也沒資格接受禮拜。
  四、不禮一切說非法語者。非法語,指妄語、兩舌、惡口及邪知邪見的語言。對於這些說非法語的人,比丘也不應該禮拜。因為他們會製造是非,影響僧團和諧,更會以邪見誤導大眾,斷人法身慧命。
   在《行事鈔資持記》中,元照律師對這四種人作了簡要概括,那就是俗人、下座、非僧、無德。

  《寶梁經》

   出自《大寶積經·寶梁聚會》,北梁沙門釋道龔譯。
   《大寶積經》乃集菩薩修行法門及授記成佛等諸經而成,寶積為積集法寶之意。全經共49會,為新舊譯合編。其中,魏晉至隋唐諸譯者以不同經名譯出2380卷餘,稱舊譯。菩提流志譯出2639卷半,稱新譯。每一會相當於一部經,各有獨立主題,廣泛涉及大乘佛教的主要修行法門。

  《寶梁經》雲:若破戒比丘受他持戒者恭敬禮拜,得八輕法:一、作愚癡。二、口喑啞。三、顏貌醜陋。四、其面側戾,見者嗤笑。五、轉受女身,作貧窮婢使。六、形體羸瘦,夭損壽命。七、人所不敬,常有惡名。八、不值佛世。此破戒者,乃至大地無涕唾處餘如上篇。

   《大寶積經·寶梁聚會》卷113
   若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者自言我有梵行。若有持戒功德具足,人所右繞恭敬尊重者,若破戒比丘受其禮敬供養而不自知惡。彼惡比丘以是不善根故,得八輕法。何等八?一作愚癡,二口瘖瘂,三受身矬陋,四顏貌醜惡,其面側戾見者嗤笑,五轉受女人身作貧窮婢使,六其形羸瘦夭損壽命,七人所不敬常有惡名,八不值佛世。迦葉,是破戒比丘受持戒者禮敬供養,得如是八種法。迦葉,破戒比丘聞如是法已,應當不受持戒比丘禮敬供養。迦葉,若有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自言我有梵行,於此大地乃至無有涕唾分處,況舉足下足去來屈伸。(T11-639-640)

   這段引文出自《大寶積經·寶梁聚會·沙門品》,是佛陀對迦葉尊者提問的回答。
  《寶梁經》雲:若破戒比丘受他持戒者恭敬禮拜,得八輕法。《寶梁經》說,如果破戒比丘接受持戒比丘的禮敬,將感得八種輕賤的果報。
  一、作愚癡。將來會愚癡駑鈍,缺乏智慧。
  二、口喑啞。將來會成為啞巴,口不能言。
  三、顏貌醜陋。將來會相貌醜陋,使人見之生厭。
  四、其面側戾,見者嗤笑。將來生得面部扭曲,受人嘲笑。
  五、轉受女身,作貧窮婢使。將來會轉為女身,而且是貧窮的婢女身份,受人奴役。
  六、形體羸瘦,夭損壽命。將來會先天不足,體弱多病,乃至短命夭折。
  七、人所不敬,常有惡名。將來會惡名遠揚,被大眾所輕視。
  八、不值佛世。將來沒有機會值遇佛陀出世的時代。
  此破戒者,乃至大地無涕唾處。這些破戒者,因品行惡劣而無德無福,甚至在整個大地沒有立錐之地。
  餘如上篇。相關內容,本篇之前曾有詳細闡述。按《行事鈔》本身的次第,《僧像致敬篇》為第二十二篇,上篇即之前各篇。《梵網經》中也有相關記載,所謂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複常掃其腳跡,說明犯戒者不僅為人鄙視,連眾鬼都呼之為賊,要將他們的腳印隨時掃去,以免染汙大地。這樣的人,自然不值得接受清淨比丘的禮敬。他們自己也應自慚形穢,以免因此感得極大苦報。

二、辨應禮

  前面講了不應禮的四類人。那麼應該禮敬的又有哪些呢?其中也分兩類,一是正常情況下的禮敬,二是本該禮敬,但因某種特殊情況而不需要禮敬。

  【1.正常禮敬】

  初,無緣合敬。《律》中,小沙彌尼禮大沙彌尼,如是輾轉乃至如來及塔。餘如後說。

   《四分律》卷50
   少沙彌尼應禮大沙彌尼、沙彌、式叉摩那、比丘尼、比丘,如是等人塔一切應禮。若少年沙彌,應禮大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乃至比丘及塔,一切應禮。小式叉摩那應禮大式叉摩那、比丘尼、比丘及塔應禮。年少比丘尼應禮大比丘尼、比丘及塔亦應禮。小比丘應禮大比丘,大比丘塔亦應禮。一切諸天、世人、諸魔、梵王、沙門、婆羅門,皆應禮如來世尊,塔亦應禮。(T22-940)

   相禮的次第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本眾之間,一是小眾對大眾。以下律祖引《四分律》相關內容進行說明。
  《律》中,小沙彌尼禮大沙彌尼。《四分律》說:小沙彌尼應當禮敬大沙彌尼。也就是在本眾之間,幼的一方應禮敬長的一方。前面說過,沙彌是按生年次第論長幼,生年同等,則按出家年份。
  如是輾轉乃至如來及塔。除本眾之間需要相禮外,還有小眾對大眾的禮儀,如沙彌應當禮敬式叉摩那尼、比丘尼、比丘以及他們的塔。比丘尼應當禮敬比丘及比丘的塔。而對一切僧眾來說,他們又有共同的禮敬物件,那就是如來及如來的塔。

  【2.有緣不禮】

  在五眾之間,每一眾都要禮敬比自己年高臘長或受戒級別更高的人,但這種禮敬並不適用於所有場合。因為有些特殊情況下不方便禮敬,所謂有緣不禮。下面,律祖引各種經律為我們一一說明。

  《四分律》

  《四分》:十種非威儀不應禮,大小行、裸身、若剃髮、若說法、嚼楊枝、洗口、 若飲、若食、若啖果

   《四分律》卷60
   比丘有十種威儀不應禮:大行時,小行時,若裸身,若剃髮,若說法,若嚼楊枝,若洗口,若飲,若食,若噉果。(T22-1012)

  《四分律》說到,對那些應該禮敬的人,在十種情況下不適宜禮敬。分別是:一和二、大小行,即大小便;三、裸身,如洗澡、換衣;四、剃髮;五、正在說法;六、嚼楊枝,即刷牙,古印度人以嚼楊枝來清潔口腔;七、漱口;八、喝水;九、吃飯;十、吃水果。其中,九種屬於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洗漱等,或是不方便答禮,或是比較不雅觀的時候。唯說法一項需要說明,說法前當然可以禮敬法師,表示對法的恭敬。但開始說法後就不要接二連三地在那裡拜,以免干擾大眾聞法。

  《增一阿含經》

  《增一》雲:塔中不應禮。

  《增一阿含經》說:在佛塔中,五眾之間不得相互禮敬。原因是什麼呢?別有所敬故。因為佛菩薩和塔本身屬於最高禮敬物件,此時此地,就不適合再禮其他物件。就像師父在座時,眾弟子應當共同禮敬師父,師兄弟間暫時就不需要互相作禮了。

  《五分律》

  《五分》:相嗔、屏處不得禮

   《五分律》卷26
   諸比丘食時相禮,僧食時、歠粥時、噉果時、經行時、不著三衣時、暗時、不共語時禮、相瞋、於屏處禮,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此時皆不應禮,犯者突吉羅。”(T22-169)

  《五分律》說:對方對你沒有好感,不想接受你的禮拜時不要禮拜,以免激發對方的嗔心。此外,在黑暗偏僻處也不要禮拜。

  《十誦律》

  《十誦》:睡、縫衣、大眾中、在路行、病時不得禮

  《十誦律》卷41
   不得禮睡者,不得禮入三昧者。不得禮嚼楊枝者,自嚼楊枝亦不得作禮。自洗面不得作禮,亦不得向洗面者禮。自食時不得禮,不得禮食者。自縫衣時不得禮,不得向縫衣者作禮。自剃髮時不得作禮,亦不得禮剃髮者。自在高處不得禮下處,下處亦不得禮高處。佛前不得禮人,佛塔前、聲聞塔前亦不得禮人。大小便處、取水處、浴室乃至不安隱處,皆不得禮。在道行時不得禮,若至心欲禮者,語上座住:我欲禮。若住者應禮,不住者不應禮。(T23-299-300)

  《十誦律》中也列舉了很多不適合禮敬的情況,律祖節選了其中五種。一、睡覺;二、縫補衣服;三、在大眾中不應對個人行禮;四、走路時;五、臥病不起時。在這些情況下不必禮拜。
   對照原文可以看到,《十誦律》列舉的這些情況都是相互的。比如,自己正在吃飯時無須起身作禮,也無須向其他正在吃飯的人禮拜。自己正在剃髮時無須起身作禮,也無須向其他正在剃髮的人禮拜,諸如此類。

  《僧祇律》

  《僧祇》:泥作、浣衣、洗浴及手足、著一衣時、疾行等,不應禮

   《摩訶僧祇律》卷35
   若屋作、泥作時不應禮,如是一切作,熏缽、浣衣、煮染、染衣、縫衣、澡浴、油塗身、洗足、洗手面、洗缽、禮塔、食時、含咽、著眼藥、讀經、誦經、寫經、經行,下閣上閣時,上廁時,不著衣時,著一泥洹僧時,盡不應禮。暗中不應禮,授經時不應禮,著泥洹僧時,著衣時,若疾行時不應禮。(T22-510)

  《僧祇律》中也列舉了很多不適合禮敬的情況,律祖還是節選了其中五種。一、泥作,比如修建房屋、燒缽、熏缽等;二、浣洗衣服;三、洗澡或洗手、洗腳;四、穿得不正式,衣冠不整時;五、對方急著趕路時。在這些情況下不必禮拜。

  《十誦律》

  《十誦》:佛塔、聲聞塔前,自他不得互禮

   《十誦律》卷41
   佛前不得禮人,佛塔前、聲聞塔前亦不得禮人。(T23-300
)
   《十誦律》還說到:在佛塔和聲聞塔前,自己和他人不應該相互禮拜,原因也是別有所敬。

  《五百問》

  《五百問》雲:佛塔前禮比丘,犯墮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卷1
   問:佛塔前得禮比丘不?答:不得,犯舍墮。”(T24-985)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中,也以問答的方式說明:不可以在佛塔前頂禮比丘,否則是要犯墮的。據《資持記》注解,這裡的墮是指突吉羅。

  《僧祇律》

  《僧祇》:禮塔、誦經、讀經、寫經、授經、暗中並不得禮,皆謂別有所敬故也

   《摩訶僧祇律》卷35
   禮塔……讀經、誦經、寫經……盡不應禮,暗中不應禮,授經時不應禮。(T22-510)

  《僧祇律》說:當別人在禮拜佛塔、讀誦經典、抄寫經典、講授經典,或者在黑暗中,這些情況下都不應該禮敬。這裡所列舉的六點,和前面所引的泥作等為同一出處,律祖分為兩類分別引用,前面側重說明生活中不適宜禮敬的情況,後面側重說明別有所敬的情況。
   這兩類,也可對前面所有引文作基本歸納。通常來說,有兩種情況不必多禮,一是對方不威儀或正在做事時,二是有更高禮敬對象時。否則反而會引起對方不便或造成尷尬局面,反而顯得不懂禮儀。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這是就世俗層面而言。而佛教禮儀是以舉止有度為原則,這個度就是法度。

《僧像致敬篇》解讀之三

第三節 立敬儀式

一、敬佛塔法

  【1.正敬儀式】

   初中,敬佛塔法。若塔廟、支提受用之物,乃至擬造堂殿、床座材石等,已經佛像受用者,縱使風吹雨破,當奉敬之,如形像無異。
   故《四分》中,王以園施佛,佛不受,當令奉僧。何以故?若佛園及園物、房舍、房舍物、衣缽、坐具、針筒,便是塔廟,一切諸天、世人、沙門、魔梵不能受用,應恭敬如塔(若施僧者,我在僧中)

   《四分律》卷50
   給孤獨食,手自斟酌種種美食供養佛及眾僧令滿足,舍缽,持金瓶授水已,白佛言:我以此祇桓園奉上世尊,唯願受之。佛言:居士,汝可持此園奉佛及四方僧。何以故?居士,若是世尊園、園物、房舍、房舍物、衣缽、坐具、針筒,便是塔廟,一切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魔梵無能用者。即如教以園奉佛及四方僧。(T22-941)

   第三節,是關於立敬儀式。
  初中,敬佛塔法。若塔廟、支提受用之物,乃至擬造堂殿、床座材石等。支提,沒有舍利的塔,也是供養三寶的建築。首先,是關於禮敬佛塔的方式。對於那些供養佛塔、寺廟及支提的物品,以及準備建造殿堂、法座的材料,如石材、木材等。這裡所說的禮敬範圍,不僅包括已建成的佛像、塔廟,也包括準備用來製作佛像、塔廟的材料,雖然尚未成形,但供養意願已經明確,亦應一視同仁地加以禮敬。
  已經佛像受用者,縱使風吹雨破,當奉敬之,如形像無異。任何已製作為佛像的木石等,雖因年久而破敗,我們仍應視為三寶象徵,對其保持恭敬供養之心。這也是修習皈依的內容之一。我們要對住持三寶保有恭敬之心,對曾經用來製造殿堂、佛像、經書的一切物品,包括已經拆下的材料,處理起來都要特別謹慎。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影響到皈依的修習。
  故《四分》中,王以園施佛,佛不受,當令奉僧。何以故?《四分律》說,國王(律中原文為給孤獨長者)準備以園林供養佛陀。但佛陀卻不接受,讓他轉供僧團。為什麼呢?是佛陀不願接受他的供養嗎?不願給他種福田嗎?當然不是。
  若佛園及園物、房舍、房舍物、衣缽、坐具、針筒,便是塔廟,一切諸天、世人、沙門、魔梵不能受用,應恭敬如塔。原因在於,如果是專門供養佛陀的園林及園中物品,包括房屋及屋內陳設,包括供養佛陀的衣缽、坐具等,僧眾是不可以享用的。因為供佛的所有物品,其意義就相當於塔廟,屬於人們恭敬供養及皈依的物件。其他所有人,無論是天人、世人、僧人,還是魔及梵天等,都沒資格享用,只能像對塔廟那樣,作為禮拜恭敬的對象。但若用以供養僧團,佛陀也是僧團一份子,同樣可以受用這些物品。所以佛陀奉勸施主:你應該供養僧團而不僅是我,否則其他人就沒資格受用了。
   這又涉及一個現實問題。在今天,雖然佛陀早已入滅,但很多人來寺院捐款或供養,出發點仍是供佛。那麼,這些善款僧眾能否受用?在戒律中,對供養佛、法、僧三寶的物品及用途有明確規定。佛物,只有佛陀才能受用;法物,則是用於法的流通;僧物,才是僧人有資格受用的。僧物又分四種,包括固定財產和非固定財產,有些是十方僧眾可以受用的,有些只有常住僧眾才能受用,分別為常住常住、十方常住,現前現前、十方現前。

   當然,我們今天所講的佛物供養,和佛世的概念又有不同。佛陀在世時,佛的內涵就是佛陀本人,而現在所說的佛是佛像,是住持三寶。所以我認為,對於供養佛的這些財物,至少用於法上是合理的。因為佛和法本是一體。佛有兩種身,一是生身,一是法身。法身又包括事相的法身和理體的法身。其中,事相的法身就是戒定慧,是三藏十二部典籍。從這個意義上說,若將供佛財物用於弘法,應該是不違背的。供品究竟屬於什麼性質,關鍵取決於施主的發心,這是我們在使用時必須尊重的。
   以上這部分內容,主要說明佛物的神聖性。對佛物生起恭敬之心,能幫助我們培養對佛陀的信心,進而深化對三寶的皈依之心。

  ·禮敬功德

  《增一》雲:告諸比丘,禮佛承事有五功德。一者端正,以見佛像發歡喜心。二者好聲,由見形像,口自稱號南無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三、多財報,由以華香供施故。四、生長者家,由見形已,心無染著,志心禮故。五、命終生天。此即諸佛常法,當如是學

   《增一阿含經》卷24
   以何因緣禮佛而得端正?以見佛形像已,發歡喜心,以此因緣而得端正。複以何因緣得好音聲?以見如來形像已,三自稱號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此因緣得好音聲。複以何因緣多財饒寶?緣彼見如來而作大施,散華、然燈及余所施之物,以此因緣獲大財寶。複以何因緣生長者家?若見如來形已,心無染著,右膝著地,長跪叉手,至心禮佛,以此因緣生長者家。複以何因緣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諸佛世尊常法,諸有眾生以五事因緣禮如來者,便生善處天上,是謂比丘有此五因緣禮佛功德。是故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禮佛者,當求方便成此五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T02-674-)

   這一段,說明供養佛陀所能感得的果報。
  《增一》雲:告諸比丘,禮佛承事有五功德。《增一阿含經》中,佛陀告誡比丘們說:禮佛承事能感得五種殊勝果報。
  一者端正,以見佛像發歡喜心。第一,可以獲得端正莊嚴的色身。當我們見到佛像時,會油然而生歡喜之心。人們在內心喜悅時,面容也會因此煥發光彩。所以當我們對佛像心生歡喜時,當下就是端正的,同時也在種下端正之因。

  二者好聲,由見形像,口自稱號南無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第二,可以獲得美妙悅耳的聲音。當我們見到佛像時,口中自然就會稱念:皈依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這些都是如來的不同名號。無所著,是說如來具備無所住的智慧,遠離塵垢,亦不住於善惡、是非、空有、斷常、迷悟等對待二邊。至真,是說如來遠離一切虛偽,證得究竟圓滿的終極真理。等正覺,即正等正覺,是最高的覺悟,最高的智慧。當我們由景仰如來功德而發自內心地讚歎並稱頌皈依時,這種真誠感人的心聲,必能感得動聽的音聲。
  三、多財報,由以華香供施故。第三,能感得廣大財富。因為我們以鮮花、妙香供養佛陀,是在世間最大、最肥沃的福田播種,由此而能獲得千萬、億萬倍的回報。
  四、生長者家,由見形已,心無染著,志心禮故。長者,有財有德者。第四,未來能出生於品行高尚、富裕多財的家庭。因為他們見到佛陀形像時,沒有絲毫染汙不淨的心念,並以至誠心禮拜恭敬,從而感得富貴之報。
  五、命終生天。第五,此生命終之時,可以得生天道。
  此即諸佛常法,當如是學。通過禮佛可以產生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我們今後禮佛時,也應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心懷歡喜、稱念聖號、花香供養、一心禮敬。此處雖是介紹禮佛的五種利益,同時也告訴我們,禮佛應從哪幾方面進行才能獲得更佳效果。

  ·禮敬儀式

  這一部分,律祖引用《大智度論》等相關內容介紹禮佛方法。

  《大智度論》

  《智論》:禮法有三,一者口禮。二、屈膝,頭不至地。三、頭至地,是為上禮

   《大智度論》卷100
   禮有三種:一者口禮,二者屈膝頭不至地,三者頭至地,是為上禮。(T25-751)

  《大智度論》說,禮敬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口禮,比如口稱南無佛,就是口頭稱揚讚歎,表示皈敬,為基本禮敬方式。第二種是屈膝禮,比如跪下合掌,但額頭尚未點地,為中等禮。第三種是五體投地地拜下去,以額頭觸地,為上等禮。

  《菩薩地持經》

  《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

   《菩薩地持經》卷7
   若菩薩于如來及支提……五輪作禮,敬繞右旋,以為供養。(T30-926)

  《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菩薩地持經》說,必須五輪至地,才屬於最高的禮敬方式。所謂五輪,就是額頭、雙肘、兩膝。我們現在拜佛,也是要五輪著地,是為大禮。

  《阿含經》

  《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肘,以手承足,然後頂禮。後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不相亂也)

   《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阿含經》說:兩個肘關節、兩個膝關節和頭頂,都稱為輪。拜佛時,五輪皆應至地,也稱五體投地。後詞義延伸為極度佩服,沿用至今。
  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肘,以手承足,然後頂禮。後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不相亂也)褰,撩起。接著進一步說明禮拜的次第。先要正身肅立以攝身儀,然後合掌以定心想。接著,右手撩起衣服(因為印度僧人穿裙子,不提容易被踩住),先彎下雙膝,再彎下兩肘。拜下後以手承托對方雙足,最後是額頭觸地,表示最高的敬意。起身的時候,則先從頭起來,然後再是兩肘、兩膝。這些動作要有次第,不能錯亂。我們現在拜佛的動作也基本相同。

  ·對境用心

  《智論》雲: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讚歎。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也。敬畏之心過於父母、師長、君王,利益重故,故雲重也。謙遜畏難,故雲恭。推其智德,故雲敬。美其功德,為贊。贊之不足又稱揚之,為歎
   又雲:植佛福田者,植謂專心堅著也。隨以一善,禮誦、香華等,至佛無盡,由智勝故

   《大智度論》卷30
   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繞禮拜,曲躬合手而住,避坐安處,勸進飲食華香珍寶等。種種稱讚持戒、禪定、智慧諸功德,有所說法信受教誨,如是善身口意業是為供養。尊重者,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敬畏之心過於父母、師長、君王,利益重故,故言重。恭敬者,謙遜畏難故言恭,推其智德故言敬。讚歎者,美其功德為贊。贊之不足又稱揚之,故言歎。(T25-276-277
)
  
《大智度論》卷30
   一者若華、若香、若燈明,若禮敬、若誦經、持戒、若禪定、若智慧等,一一供養及法供養,植于諸佛田中。佛田者,十方三世諸佛,若佛在世,若形像,若舍利,若但念佛。植者專心堅著……雲何言乃至佛中間不盡?答曰:是福德者,以智慧力故。”(T25-282-)

   前面介紹了拜佛的準確動作。但我們要知道,禮佛的關鍵並不在於此,而在於如何用心。這就需要在拜佛時輔以觀想,使身口意三業完全相應。修行是要以調心為目的,而調心的前提就是用心,懂得用心之道,才談得上調心,否則又從何調起?但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一點,將拜佛當做完成任務,只在意每天拜多少拜,卻不在意拜佛的用心方法。最後就使拜佛成為一種機械式的運動,除鍛煉身體的效果外,幾乎起不到任何調心作用。那麼,我們又該怎樣通過拜佛來調整心行呢?
  《智論》雲: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讚歎。《大智度論》說:我們聽聞佛菩薩的功德後,內心生起無比的尊重景仰,這樣才會以恭敬歡喜之心稱揚讚歎。
  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也。什麼叫尊?我們認識到,在一切眾生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德行能超過佛菩薩,故名之為尊。在我們的內心,是否具備這種認識?是否真切感覺到諸佛功德至高無上,沒有任何眾生、神靈或其他宗教領袖可與之比肩?惟有具備這一勝解,我們對佛菩薩的景仰才是由衷的。否則,我們雖然也會按書本上描述的那樣來讚歎佛菩薩的偉大,但這種說法是空洞的,因為它沒有相應的認識作為依託,是不可能具有多少力量的。
  敬畏之心過於父母、師長、君王,利益重故,故雲重也。隨著佛菩薩在我們內心的分量不斷加重,這種景仰會積累為敬畏之心,甚至超過對父母、師長及帝王的敬畏。因為我們已經深知,佛菩薩對眾生的利益遠遠超過世間任何一個人。這種重,既是因為重視,更是因為深感其重要性。當我們說尊重佛菩薩時,是否認識到佛法對人生的重要性?是否認識到這種重要性的無可取代?我們的認識有多深,佛法對我們產生的作用就有多大。
   謙遜畏難,故雲恭。我們認識到佛菩薩的無限功德,對照之下,就會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足。面對佛菩薩時,就會謙卑調柔、誠惶誠恐,這就是恭。
  推其智德,故雲敬。我們瞭解到佛菩薩的無量智慧,會油然而生敬重之心。恭,主要是由認識到自身不足而謙恭。敬,則是由認識到對方德行而心生景仰。
  美其功德,為贊。贊之不足又稱揚之,為歎。我們感佩佛菩薩的慈悲智慧,由景仰而衷心讚美,是為贊。但讚美尚不足以表達內心的服膺和皈敬,進而稱揚歌頌,是為歎。
   以上分別對尊、重、恭、敬、贊、歎逐一進行解釋,這一過程正是在指導我們善用其心,指導我們修習皈依。
  又雲:植佛福田者,植謂專心堅著也。隨以一善,禮誦、香華等,至佛無盡。接著,《大智度論》又以比喻來說明敬佛的圓滿果報。怎樣才能在佛陀這塊最肥沃的福田中耕耘?植就是專注於此,善用其心。然後通過禮拜、誦經、供養香花等任何一種善行,在內心播下敬佛的種子。這顆種子,會將我們一直導向成佛之道。正如《法華經》所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僅僅是在佛前稱誦一聲名號,這念善心所形成的種子,也能成為圓滿佛果之因。當然這不是說,稱誦一句名號就可以成佛。而是告訴我們,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行,同樣是未來成佛之因。
  由智勝故。因為佛陀的智慧無比超勝,所以,在這一福田播種的功德,乃至一沙一塵,都會使我們積聚無量無邊的資糧,會將我們導向無上菩提。

  ·入塔法

  認識到用心方法後,還須瞭解具體行持。比如,進入佛塔時應該怎麼做。

  《毗尼母經》

  又名《毗尼母論》或《毗尼母》,略稱《母經》、《母論》,8卷,秦代失譯,是注釋律藏的典籍。母經者,是詮顯行法能生行,如母生子。為論藏別名,今為毗尼論釋,故名《毗尼母經》。

  《毗尼母》:不得著革履入塔、繞塔,富羅不得入塔者。彼土諸人,著者皆起慢心,故不聽著。寒雪多處,聽著靴、富羅

  《毗尼母經》卷5
   不聽著革屣入塔、繞塔,乃至富羅亦不得著入塔。所以爾者,彼土諸人著革屣、富羅者,皆起憍慢心,是故佛不聽著也。是名著革屣因緣,阿盤提國寒故,聽畜皮。(T24-825)

  《毗尼母》:不得著革履入塔、繞塔,富羅不得入塔者。彼土諸人,著者皆起慢心,故不聽著。革履,皮鞋。富羅,短靴。《毗尼母經》說:不可以穿著皮鞋進入塔內,或者是繞塔經行,也不能穿著短靴進入塔內。原因是什麼呢?印度那邊的人,認為穿著皮鞋或短靴會顯得自己很有身份,穿上就會趾高氣揚,所以佛陀明令禁止。因為禮佛的意義之一就是去除我慢,培養謙恭。如果帶著慢心繞塔,是不能與法相應的。
  寒雪多處,聽著靴、富羅。但在寒冷多雪的地方,還是允許穿皮靴的。因為那些情況下,皮靴的主要功能是用於防寒,以免被凍傷,故開許之。可見,無論是禁止穿還是允許穿,都是有原因的,也都是佛陀對弟子們的慈悲呵護。

  《大比丘三千威儀》

  又名《大比丘威儀經》、《大僧威儀經》、《僧威儀經》或《三千威儀》,2卷,後漢安世高譯,說明比丘日常的威儀規矩。三千是表其多,實為一千三百八十餘條。

  《三千》雲:繞塔法,一、低頭視佛。二、不得蹈蟲。三、不左右視。四、不唾地。五、不與人語。又當念佛恩大難報,念佛智慧、念佛經戒、念佛功德、念佛精進,乃至泥洹。又念僧恩、師恩、父母恩、同學恩。又念一切人,皆使解脫離苦。又念學慧,除其三毒,求出要道。見塔上草,念手去之,不得捉拔。有不淨,即分除之。若天雨,當脫履塔下,乃上禮佛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1
   繞塔有五事:一者低頭視地,二者不得蹈蟲,三者不得左右顧視,四者不得唾塔前地上,五者不得中住與人語。

   當念有五事:一者當念佛功德,二者當念佛經戒,三者當念佛智慧,四者當念佛恩大難報,五者當念佛精進乃至泥洹。
   複有五事:一者當念比丘僧,二者當念師恩,三者當念父母恩,四者當念同學恩,五者當念一切人皆使解脫離一切苦。
   複有五事:一者當自念學慧,二者當念除三毒,三者當念求要道,四者視塔上草生,念以手去之,不得捉拔,五者見有不淨即分除。
   複有五事:一者天雨,當脫履塔下,乃上禮佛。二者已當從次第坐,依大小坐,當問訊。三者僧有眾事,若使行即當行。四者欲出行,當有所報師令知。五者聞楗槌聲即當出會。(T24-915-)

   這段經文中,對繞塔的方法和用心都有詳細說明。
  《三千》雲:繞塔法,一、低頭視佛。二、不得蹈蟲。三、不左右視。四、不唾地。五、不與人語。在《大比丘三千威儀》中,說到繞塔應當注意的各種事項。第一,應以恭敬心低頭觀想佛陀形象,就像平常談話要看著對方,繞塔時也要系心於佛。第二,以慈悲心注意腳下眾生,不要踐踏蟻蟲,傷及生命。三、繞塔時應遠離輕掉,不能左顧右盼,既分散注意力又影響威儀。四、繞塔時應身心清淨,遠離穢垢,沒有隨便吐痰等不良行為。五、繞塔時應遠離喧鬧,集中心力,不能像平時散步那樣邊聊邊走。塔和佛像是三寶住世的象徵,也是修習皈依的物件。在繞塔過程中,應思惟、憶念佛陀的功德,以觀察修生起恭敬心。
   以上五點是繞塔時需要注意的行為方式。以下,則是繞塔時的用心方法。
  又當念佛恩大難報。我們應當憶念佛陀的恩德深厚,無以為報。佛陀在因地時,為成就菩提不惜捨身,為度化眾生鞠躬盡瘁,在十方世界示現各種身相利益有情。因為佛陀的恩德,才有佛法在世間流傳,才使我們有緣聽聞佛法。我們認識到佛法對生命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生起感恩心。不是佛陀需要我們感恩戴德,而是因為有這份心,才促使我們精進修學。
  念佛智慧、念佛經戒、念佛功德、念佛精進,乃至泥洹。泥洹,入滅。我們還要憶念佛陀的無量智慧,憶念佛陀為我們宣說的經典、制定的戒律,憶念佛陀無量無邊的功德,憶念佛陀在因地上精進不懈的修行,乃至憶念佛陀的示現涅槃。因為佛陀入滅也是一種慈悲,是為了讓眾生對法生起難值難遇之想,以此激發自己努力向上。佛陀的功德大體可分為斷德、智德、恩德三種。斷德是斷除一切煩惱的功德,智德是成就一切智慧的功德,恩德是慈悲一切眾生的功德。
  又念僧恩、師恩、父母恩、同學恩。又念一切人,皆使解脫離苦。在繞塔時,我們要憶念僧寶的恩德,因為他們,我們才有機會走入佛門。我們要憶念師長的恩德,因為他們,我們才有機會學習文化、聽聞佛法。我們要憶念父母的恩德,因為他們,我們才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在其呵護下長大成人。我們要憶念同學的恩德,因為他們,我們才能在人生和學佛道路上得到扶持,得到鼓勵。我們還要將這種憶念遍及一切眾生,希望使一切眾生解脫痛苦,解脫輪回,這也是關於菩提心的憶念。
  又念學慧,除其三毒,求出要道。我們還要修習空性慧,以此斷除貪嗔癡三毒,成就解脫。此處所引的憶念內容,並不是每次繞塔要全部念一遍,可以念其中某一種。比如繞佛塔,可以著重憶念佛陀的功德;繞祖師塔,可以著重憶念僧寶的功德。通過這些思惟,幫助我們調整心行,對佛菩薩生起見賢思齊之心,對無量眾生生起救度離苦、同舟共濟之心。
  見塔上草,念手去之,不得捉拔。如果看到塔上長有雜草,要心裡想著把草除去,但不可直接用手去拔。這是針對比丘的特殊規定,因為比丘不能壞生種,如果拔掉,是屬於得福得罪。因為拔草是為莊嚴佛塔,自能感得相應福報。同時又因拔草觸犯比丘戒,亦將得罪。當然我們可以讓居士幫忙,但也不能直接告訴他:你把這個草拔掉。你要告訴他:汝知是見是。你看看,自己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有不淨,即分除之。如果看到塔上有污穢不淨之物,如鳥糞等,應當馬上清理乾淨。
  若天雨,當脫履塔下,乃上禮佛。如果雨天前來禮塔,應該把鞋脫在塔下,然後才上前禮佛。在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多以脫鞋為表示恭敬的方式。在一些南傳佛教地區,進入佛殿等比較莊嚴的場所,也要赤足以示禮敬。而中國的禮節是穿著鞋才比較文明,那該怎麼處理呢?我覺得,在別人需要以脫鞋表示恭敬時,我們應該隨順。如果沒有相關習俗時,或是習俗完全不同的情況下,關鍵是保持恭敬心,而不在於是否脫鞋。因為有些規定是由習俗所致,沒有這樣的習俗,也就沒有相應的觀念。毗尼是因緣所顯,離不開各地文化、習俗的影響。所以,我們要理解每條戒規的精神,而不只是機械地照搬形式。
   如上所念內容雖多,歸納起來,無非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倘能如是觀想,繞塔也會成為自利利他的修行。

  ·旋繞法

   印度往往以右繞作為表達恭敬的方式,這也是佛教的禮敬方式之一。如《右繞佛塔功德經》,就是佛陀應舍利弗之請而說繞塔功德,在家眾繞塔可得鬼神親近供養、遠離八難、具妙色相、生於尊貴家庭、儀容端正等功德,出家眾繞塔可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永離貪嗔癡,證獨覺菩提等功德。該經由唐實叉難陀翻譯,收錄于《大正藏》16冊。此外,佛典中時常可見稽首禮足,繞佛三匝的記載,其他還有繞七匝、百匝、千匝不等,皆表禮敬之意。我感覺,旋繞可能是在表示一種全方位的親近。
   那麼右繞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此處,律祖分別引經、律、論三藏說明繞塔的注意事項及繞佛方式。

  《五百問》

  《五百問》雲:比丘繞塔,女眾隨者不得,有優婆塞不犯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卷2
   問:比丘旋塔,或比丘尼、優婆夷隨後從,有犯不?答:若有優婆塞,不犯。”(T24-993)

  優婆塞,又稱近事男,為在家男居士。《五百問》中說:比丘在繞塔時,女眾不可單獨跟隨其後,有男居士同行方可,否則容易引起旁人的譏嫌。

  《大智度論》

  《大論》:如法供養法,必應右繞

   《大智度論》卷67
   如供養常法,右繞遍度閻浮提人。(T25-531)

  《大智度論》說:如法的繞塔供養,應該是從左向右繞,也就是順時針繞。《四分律》49卷也記載:時彼于塔邊左行過,護塔神嗔。佛言:不應左行過,應右繞塔而過。可見方向很重要,不能搞錯。

  《賢愚經》

  又名《賢愚因緣經》,13卷,北魏涼州沙門慧覺等譯,是敘述因緣故事的典籍。譯者慧覺、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經至於闐大寺,遇見當地五年一次的般遮於瑟會。會中長老各講經律,八人分別記錄下來,後綜集成為本經。漢譯而外,還有藏文、蒙文譯本。

  《賢愚》:舍利弗辭佛,膝行繞百匝也

   《賢愚經》卷6
   時舍利弗得佛可已,即整衣服長跪膝行,繞佛百匝。(T04-387)

  《賢愚經》記載,舍利弗向佛陀辭行時,以膝蓋跪在地上繞行百匝。這裡的辭佛,不同於平日的辭行。因為佛陀即將入滅,舍利弗尊者不忍看到人天眼滅,永失恃怙,就至佛前告辭:過去佛世,上首弟子都先佛涅槃,所以請世尊允許我們先走。這是他們在娑婆世界化緣將盡時的最後辭別,是以格外隆重。

  《善見律毗婆沙》

  《善見》雲:辭佛法,繞佛三匝,四方作禮而去。合十指爪掌叉手於頂上,卻行絕不見如來,更複作禮,回前而去

   《善見律毗婆沙》卷5
   婆羅門即從坐起,繞佛三匝,四方作禮而去。合十指爪掌叉手放頂上卻行,絕不見如來,更複作禮,回前而去。(T24-705)

  《善見律》記載,毗蘭若婆羅門請佛應供,得到允許後向佛陀辭別。他首先圍著佛陀右繞三圈,並向四方作禮。然後,將十指交叉舉在頭頂,面向佛陀後退而去。直到看不見佛陀的身影之後,再次作禮,才轉身而去,以此表達對佛陀的極度恭敬。

  《雜阿含經》

  《雜含》雲:憍 陳如久不見佛,後來,便以面掩佛足上致禮

   《雜阿含經》卷45
   憍陳如久住空閒阿練若處,來詣佛所,稽首佛足,以面掩佛足上,而說是言:久不見世尊,久不見善逝。”(T02-329)

  憍陳如是佛陀最初出家修行時的追隨者,也是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之一。《雜阿含經》記載,憍陳如有很長時間沒見到佛陀,當他見到佛陀時,恭敬禮拜,並以自己的臉覆於佛陀雙足以示虔誠。頭是我們身體最尊貴的部分,頭面禮足,是表示全身心的依附。

  【2.破斥非法】

  說明禮敬方式之後,律祖又對一些不如法的現象作了批判。首先,總的批判世人對佛像、經教的輕慢行為。

  ·通斥輕慢之相

   佛像經教,住持靈儀,並是我等所尊敬,則至真齊觀。今流俗僧尼多不奉佛法,並愚教網,內無正信,見不高遠,致虧大節。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戲弄,出非法語。舉目攘臂,遍指聖儀。或端坐倨傲,情無畏憚。雖見經像,不起迎奉。致令俗人輕笑,損滅正法。
   故《僧祇》中,禮人不得對於佛法。乃至懸施旛蓋,不得蹈像,別施梯蹬。以此文證,明敬處別。既知多過,彌須大慎。至堂殿塔廟,如履冰臨深。睹形像經教,必懾然加敬。此則道俗通知奉法,賢聖達其信心。且如對王臣令長,事亦可會。凡情難任,聖法宜遵。

  佛像經教,住持靈儀,並是我等所尊敬,則至真齊觀。佛像和經教屬於住持三寶,是佛法住世的象徵,也是我們這些後世弟子必須至誠恭敬的。這種恭敬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呢?每見經像,如面對佛前,如親聆法音,故雲齊觀。
  今流俗僧尼多不奉佛法,並愚教網,內無正信,見不高遠,致虧大節。教網,佛之教化。大節,僧格。現在那些普通僧眾往往不能如法恭敬三寶,不懂得佛法真正的內涵,也就無法生起正信,具備正見,是為無智、無信、無識。自然也就不能依法行事,具足僧格。因為正信和正見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正見,所謂的信往往流於迷信和盲信。如果沒有正信,就不會有正確的出離心和菩提心,不會依戒定慧三學如法修行。
  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戲弄,出非法語。舉目攘臂,遍指聖儀。或端坐倨傲,情無畏憚。雖見經像,不起迎奉。攘臂,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聖儀,佛菩薩像。倨傲,傲慢。畏憚,敬畏。迎奉,迎接供奉。因為對住持三寶缺乏恭敬心,甚至在佛像前也不知收斂,依然肆無忌憚地玩笑逗樂,胡說八道。或是舉著胳膊對佛菩薩像指指點點,隨意評論。或是在佛像前隨便坐著,翹腿擱腳,無所顧忌。雖然看到經像法寶,也無動於衷,不會起身肅立以示恭敬。
  致令俗人輕笑,損滅正法。這些不知禮儀的做法,都會令世人輕視恥笑,損壞佛法在世間的形象。如果我們尚且不恭敬經像法寶的話,世人自然更不會恭敬。大家都不恭敬,佛法在世間的流傳勢必受到影響。
   所以從修皈依的角度來看,在僧寮供佛像並不是很合適的。因為在房間要處理各種雜務,如洗漱、換衣等,很難時時在佛像前保持恭敬和威儀。所以,佛像還是供奉在專門的佛堂比較好,營造一個莊嚴的氣氛。當我們進入這個壇場時,內心即可隨之清淨。凡夫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如果平日未對佛像形成恭敬的習慣,反而因為時時看到而熟視無睹,失去感覺,那麼佛像就不能成為我們修行的增上緣。
   宗教修行需要培養一種神聖感。漢傳佛教有四大名山,藏傳佛教也有很多神山。當人們帶著朝聖之心前去禮拜,內心也能油然而生神聖感,並由這種神聖感使自己得到淨化。反之,如果只是當做旅遊勝地去轉一轉,也只能看到外在的景色,只能達到觀光的效果。所以,真正使我們得到淨化的,是內心的神聖感,神山、聖地或佛菩薩像只是增上緣而已。
  故《僧祇》中,禮人不得對於佛法。《僧祇律》說,拜人的時候不可對著佛像、法寶。因佛像、法寶是最高恭敬處,故不可在像前禮人,這也是前面反復提到的別有所敬
  乃至懸施旛蓋,不得蹈像,別施梯蹬。旛蓋,幢幡與華蓋,佛寺懸掛的莊嚴品。蹬,踩踏。如果我們要在佛前懸掛幡蓋等莊嚴具,決不能直接爬到佛像上,踏著佛像來懸掛,這是很不如法的,必須另外架起梯子來踩踏。否則的話,雖然這一行為本身是為了莊嚴道場,結果卻踩著佛像進行,是大不敬。
  以此文證,明敬處別。引《僧祇》證明為何禮人不得對於佛法,原因就是敬處別。相關內容,在之前有緣不禮的部分也有說明,知道這些禮儀規矩,才能依法行事。
  既知多過,彌須大慎。既然認識到我們面對經像法寶時很容易產生過失,在那樣的場合中,就必須特別謹慎,以免無意中造作非法行為,影響皈敬的修習。
  至堂殿塔廟,如履冰臨深。睹形像經教,必懾然加敬。進入寺院、殿堂、佛塔時,當保持極其恭敬而謹慎的心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果不斷這樣提醒自己,面對佛菩薩聖像和經書法寶時,自然就能生起高度敬畏之心,而不會妄想紛飛,更不會表現得無所顧忌。
  此則道俗通知奉法,賢聖達其信心。如果僧俗二眾都懂得依戒律及相關禮儀行事,由這份恭敬心和虔誠心,我們才能和佛菩薩心心相印。所以我們要時時在內心憶念三寶,由虔誠而專注,由專注而清淨。心清淨了,才可能和佛菩薩感應道交。如果我們深陷于固有串習,即使佛菩薩就在眼前,也是咫尺天涯,無法相應的。
  且如對王臣令長,事亦可會。令長,秦漢時治萬戶以上縣者為令,不足萬戶者為長,後以此泛指縣令。就像世人對待國王大臣和各級官員那樣,只有尊敬對方,才能取得信任。
  凡情難任,聖法宜遵。凡情,凡夫的情緒、念頭。凡情是變化無常、難以信賴的,更不可輕易隨順。我們需要遵循的,惟有佛陀的教誨,惟有戒律的規範。這是律祖對我們的重要告誡。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固有觀念和不良串習中,並已形成強大慣性。稍不留神,就可能進入慣性軌道,隨順凡情,隨順原有串習,隨順輪回之因。我們修習皈依,就是通過對佛菩薩的皈敬,不斷加強三寶在我們內心的分量,使之深深紮根,從根本上取代原有串習的地位。而這種修習的關鍵,又在於保持對佛菩薩的神聖感。如果缺失神聖感,三寶就無法在我們內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佛法也就很難對我們真正產生作用。這一修心原理,是我們必須牢記的。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