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十四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10/03/2017 05:4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第十四章  光去千里留燈在

 

止即是佛。破除障道。如阿伽陀藥。遍治一切。如妙良醫咒枯起死。善巧方便。種種緣喻。令其破惡。是名對治以止安心。

 

「止即是佛」,止就是佛境界。「破除障道」,可以破除一切修道上的魔障,至於打坐會走火入魔,那是武俠小說上寫的,後來就變成了一個流行的術語了。因為打坐時心念止不了,而把幻想的境界當成事實,那麼就是入魔了。其實沒有這回事,一切都是唯心.都是自己造成的。譬如,有人打坐生理上這裏不舒服,那裏有障礙,就以為是打坐坐出了毛病。其實打坐出毛病的例子有是有,但是太少了,大都是因為心理上出了毛病,心念沒有得止。換句話說,你覺得打坐生理上有障礙,就是上面所講八風的惡覺,被那種感覺給牽引走了。假如你真得止了,對於這些障礙不加理會,便自然而然地能突破它。如果真得止了,不僅是指打坐,而是在二六時中不管行、住、坐、臥都是如此,則「如阿伽陀藥」,在印度當佛在世時,佛的弟子中有位名醫,佛說他的藥是阿伽陀,是萬靈丹、是仙丹,一切病都治得好。止就像阿伽陽藥遍治一切,什麼病都治得好。

 

「如妙良醫,咒枯起死」,古代中國的醫術和印度一樣,醫療都和巫術連在一起,因此除了內科、外科、傷科、婦科、小兒科外,還有祝由科,祝由科是不吃藥的,拿現代來講就是精神治療。符一畫、咒子一念就好了。這一科在中國從黃帝軒轅氏時就有了。祝由科真修好了可以「咒枯起死」,樹木枯了的根本不能發芽,咒子一念又重新生了。人死了他咒子一念、符一畫又活起來走路了。這是形容止定的功夫有這樣地好、這樣地重要。換句話說,你真得定,返老還童還是次要,而且還可咒枯起死,連生命枯槁了的東西都可以使它復活。

 

下面是這一段的結論,「善巧方便,種種緣喻,令其破惡,是名對治以止安心。」佛經上用種種因緣,比喻要我們趕快修定、入門就可以破除一切令我們衰敗的東西,把佛經上這類歸納起來就叫做對症下藥以止安心。二祖慧可大師問達摩祖師如何安心?我們此心不能安啊!心能安就成佛了。要如何安心?唯有修止、修定。

 

光去千里留燈在

 

其人若言。我觀察時。不得開悟。當為說止。止即體真。照而常寂。止即隨緣。寂而常照。止即不止止。止雙遮雙照。止即佛母。止即佛父。亦即父即母。止即佛師。佛身。佛眼。佛之相好。佛藏佛住處。何所不具。何所不除。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贊於止。是為第一義以止安心。

 

「其人若言,我觀察時,不得開悟,當為說止」,有些人性向不同了。「觀察」。就是參究、研究。當我打起坐來拿佛學的道理來求證,越看越亂、越坐越頭痛,佛學越搞得好,人變得越糊塗而不能開悟。這時你告訴他,唯一的辦法只有努力修定。下面是形容這個定,「止即體真,照而常寂」,這個止的本身就是明心見性的本體,就是真如。這一念能夠止,這一念的本身妄想即真如,真如即妄想。止的本身就是體,就是真如本身。「照而常寂」,止能觀照事物而它本身是定的。比如,當我們在想某件事情的同時,我們自己都很清楚我們正在想某件事情,這就是照而常寂。我們知道自已在做什麼的那個知,就好像是用電燈照東西一樣,電燈照到東西的同時,它本身是止的,很清淨不亂的。因為本身散亂,它就照不見任何東西了。所以,止的本身全體就是真如,不要在止以外再去找個道、找個真如。它的作用雖然能致遠照物,但它恒常寂靜不動。

 

「止即隨緣,寂而常照」,我們一般人求止,無論是靜坐或是念佛都是想把心念停止不想,這是一般學佛修道的人在基本見地上最大的錯誤,以為無妄想就是坐在那裏一個思想都不起。就算是給你修三大阿僧祇劫時間的兩倍,六大阿僧祇劫也是修不成。就算你修成功了也是外道法。像各位現在上課聽我在講就是隨緣,同樣,我也是隨緣,有人要聽我就要講。當你在聽課時不須很刻意或很用力就把話給聽過去了,這時候就是止,本身就是寂滅的,是清淨的。因為不清淨聽不進來,這就是「寂而常照」。因為本身清淨所以把話聽得很清楚,也把道理懂得很透徹。

 

讀書禪

 

「止即不止止」,如何才是真的得止、得定呢?不定而定。我們上座以後兩腿一盤、眼睛一閉,然後在那裏拼命用心求個定,這正是一個大妄念,定不了的。止就是不止而止,你上座就是上座嘛!同躺著、站著或坐著都一樣。「雙遮雙照」,雙遮,即不空也不有、也不止也不觀、也不內也不外。人家問說,你坐在那裏幹什麼?什麼也沒幹。那你不是坐著?坐著就坐著。多起一念,多問一句都是多餘的。

 

例如,禪宗的藥山大師是不准弟子看經的,可是他老人家有一天坐在山門外看經書。他的徒弟過來就問:師父呀!你不准我們看經,怎麼你自己看起經來了呢?他說:你們看經呀!牛皮都看得穿,我看經是遮遮眼睛用的。因為我們一般人讀書用心鑽進去,往往越是這樣用心越記不住。他所謂遮遮眼睛是看而不看,影像出來了,來了以後馬上就空了。所以是遮遮眼睛的,一點也沒有錯。

 

「雙照」,什麼都知道。各位在坐的道友們,有人學佛已經有幾十年了,有人打坐修止觀、有人念佛、有人修密法,但是都說自己沒有進步。我總覺你們很有進步,然而你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於理不透。始終不肯用心參究,定的境界並不是始終不變的。你說這兩天頭腦空空的好清淨、好舒服哇!要是你問到我,我就知道大概明天你就會想睡覺了,而且一睡很昏沉,會睡上好幾天。過了兩、三天再來找我說,老師呀!糟了!這兩天那個東西掉了。實際上,功夫並沒有掉,那是空到極點自然回轉來的一股力量,就是陽極陰生、陰極陽生的道理一樣。這個是境界、是現象,所謂諸行無常,因此是會多變的。這個不是定而是現象,不要把境界、現象當成是定境。人生的境界一定會多變的,比如說,我現在的境界下一步是什麼?下臺一鞠躬回家去了。這是一定的嘛!為什麼這境界來了自己認不清楚呢?有雙遮,什麼都不知道很清淨;可是有時候是雙照哦!纖毫的變化都清楚。結果呢?找們都變成了獨眼龍,執著單面的清淨認為這個境界好。他這個佛法明天就不清淨了,因為境界變了,因此又在後悔,後悔的結果就會發脾氣,自己對自己發脾氣,人家碰一下脾氣更大,因為自己的佛法掉了,好像都是你害我的。

 

佛的爸爸媽媽是誰?

 

「止即佛母」,什麼叫作佛母?比如說,準提佛母,人家都認為準提菩薩是女的,因為佛母嘛!一定是媽媽。其實般若才是佛母,因為大智慧才能產生佛,故稱為佛母。止即佛母,因為定能造出佛來。「止即佛父」,止也可以稱做佛父。「亦即父即母」,即成佛的父母,因為因它而出生,這也就告訴了我們止是成佛的正因。

 

「止即佛師、佛身、佛眼」,止是佛的老師,如釋跡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修無想定三年、修非非想定三年,再修苦行六年。這十二年中間都在打坐,最後才悟道,而悟的那一剎那並不一定要靠打坐。但是他後來之所以能悟,卻是靠打坐漸修而來的。所以,止也是佛的法身的作用,也是佛的眼睛。「佛之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些是怎麼來的呢?都是從定力的功德來的。「佛藏」,佛的一切智慧的根本是從定中來。「佛住處」,佛最後涅槃是涅到哪里去啊?難道是到館子去端個盤子就叫涅槃啊!所謂涅槃是佛永遠都在那個定中不動。然而當我們稱念他的名號時,他可也聽得清清楚楚。

 

「何所不具」,得了止,神通、智慧、菩提樣樣自然具足。反過來說,一天到晚只想得神通、智慧、菩提而不修定,那些就永遠只是妄想而不能成就。「何所不除」,得了止就能解除一切障礙。「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贊於止,是為第一義以止安心。」剛才講的是第一義,至高無上定慧的修法。重點在於要體會到「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而常照」,雖然此心在定中但能做一切的事業。「照而常寂」,儘管在一切事務上,在紅塵滾滾中,但此心在定中。要能做到這樣才是第一義的於止安心,這是無上大定。

 

下文接著談觀,止與觀是大有差別的。剛剛我們提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寂與照是否就是止觀呢?差不多是一樣,而中間有很微細的差別。寂照是成果的說法,止觀則是製造過程的說法。換句話說,止觀是因、寂照是果。

 

現在講到觀的方面,觀是觀察。有些同學說,經典的道理我都聽懂了,但是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觀。現在再說明一次,希望各位用心體會,比如你們打坐,下座後說,老師今天我坐得不好。我說為什麼?腿好麻哦!唉呀!心好亂。我問:你知不知道嘛?他說:知道呀!心亂時知不知道?也知道呀!這就是觀嘛!所謂觀就是你看到了。不是眼睛看到而是你知道腿麻、心亂,觀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觀的作用。但這只是普遍生理及心理層次的觀。佛法的觀還要更進一步,比如說,我現在覺腿麻得受不了,這種感覺傳達到大腦,而有了知覺,腦子知道了,你要觀察這個麻到底是腦子曉得才麻呢?還是腿麻?你要好好觀察這個麻的作用究竟是如何起來的。這個研究在禪宗就叫做參,教理上就稱為觀。這是第二個層次。

 

到了第三層次這樣一觀,心的本體就是真如,這一念自然就空,這一念空了以後,你知道這一念空了,空空靈靈的,這個境界就是觀照,這樣就可以進入佛法了。

 

亂動腦筋與不動腦筋的人

 

彼人言。止狀沉寂,非我悅樂。當為說觀。推尋道理。七覺中有擇覺支。八正中有正見。六度中有般若。於法門中為主為導。乃至成佛。正覺。大覺。遍覺。皆是觀慧異名。當知觀慧最為尊妙。如是廣贊。是為隨樂欲以觀安心。

 

「彼人言,止狀沉寂,非我悅樂,當為說觀。」有一個人跑來說,老師呀!我打坐不行耶!一上座我就想睡覺。止狀沉寂,一打起坐來永遠是沈默的。這裏的寂非涅槃的寂靜而是昏迷。而且在沉寂當中,非我悅樂,不喜歡這個沉悶,換句話說,有人不喜歡修定,因為一修定他說容易昏沉。對於這一種人,法師們就要注意不要硬是教他學打坐,「當為說觀」教他如何做觀想。「推尋道理」或教他做學問研究經教。因為容易昏沉的人,天生就不用心,懶得動腦筋,根據我的經驗,一千人大約有九百五十人是這樣子的。

 

明朝末年顧亭林對於時世很感慨地說,今天的中國南方之士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南方人太聰明了,大夥在一起不是打牌就是玩,從來沒有講過人話。北方之士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因此對於沉寂的人,不要認為他是個人才,沈默寡言,其實往往是他腦瓜子做到極點,懶得用心。因此,這時候你的教育方法是如何引起他的興趣,使他能研究教理,讓他在這方面用心。所以佛經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覺支裏頭有擇覺支,選擇研究佛法。八正道中有正見,六度中有般若度,也就是智慧度,非要用心不可。「於法門中為主為導」,因此智慧的觀察在佛法中還是個主體。

 

修禪宗的人有些說,用心就是打妄想,不用心就好了,因此有許多年輕人字寫不好,文章也不學。他說我要學禪呀!因為要做到無妄想,因此不能用心。他以為這就是道。宗喀巴大師說,這樣修道,他生來世當心變成老黑豬。

 

「乃至成佛、正覺、大覺、遍覺,皆是觀慧異名。」因為你用心去觀,去參這個理,所以才有悟。因此,禪宗的名言,疑則悟,小疑小悟、大疑則大悟。比如,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要好好去參,這叫話頭,話頭就是問題。古人叫做話頭,現代的術語就叫找問題,因此學禪要找問題,因為找問題而悟了的叫做觀慧。

 

觀也好、慧也好、中國禪宗叫做悟也好,都是同一種東西的不同名稱。「當知觀慧最為尊妙」.他說,我們學佛的人應當知道,觀與智慧在佛法裏頭為最尊、最妙。很多人學佛不肯用心研究,而光是打坐,在那裏癡癡地等待開悟,這是錯誤的,因此要修觀慧。「如是廣贊,是為隨樂欲,以觀安心。」各種經典都廣泛地讚歎觀慧的重要,因此教育方法,要看他的性向、根器,再想辦法誘導他走入智慧的路線,觀慧修成此心就安了。

 

觀無礙解脫法門

 

若勤修觀,能生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知病識藥,化道大行,眾善普會。莫復過觀。是為隨便宜以觀安心。

 

「若勤修現」,一個學佛的人若精勤修習觀慧,深刻地研究、仔細地反省。「能生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能產生正信而不迷信,才能得戒,守戒若呆板地照教條做就不對了,而是要用智慧去守。得「定生智慧,戒定慧三學圓滿了以後才能夠得到解脫。學佛是為了求解脫,心裏頭壞的習慣解脫不了不叫學佛。解脫靠什麼?靠解脫知見。「知病識藥」,學佛要教導人家也好、要自修也好,要曉得毛病在哪一方面?應該要用哪個方法,自己要認識呀!不肯用心、不肯認識,有些人說,我什麼都懂,就是我這個好。像這種人是永遠也修不成功的。因為他自己不知道病,也認不清病的來源,也不知道該吃什麼藥!因此,要清楚自己心理行為的毛病,要知道修哪個法門來對治才有道理。

 

該修定的時候修定,有時候修定久了會落昏沉,此時就要轉出來修觀了。「化道大行」,乃至定慧到了以後你的教化大行。「眾善普會」,所度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切善事自然成就。「莫復過觀」,因此要想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唯有修慧觀,把道理研究清楚,這是修觀的重要。以這樣來教化人,就叫做「隨便宜以現安心」就是占了便宜了,這樣你就得了喜樂、很快地成就。

 

觀能破暗。能照道能除怨。能得寶。傾邪山。竭愛海。皆觀之力。是為隨對治以觀安心。

 

「觀能破暗」,智慧一觀照就破除了黑桶的黑暗,自然內在就發光了,「能照道」,能照菩提大道。「能除怨」,觀慧一來心裏頭會發慈悲心而做到怨親平等。心裏頭若有怨氣、悶氣,智慧一觀,就發現這樣不對,原來我被這個境界給困住了,當下風停影歇,雲開月淡了。因此,觀能除怨。「能得寶」,得智慧之寶。「傾邪山、竭愛海」,傾倒了邪見之山,竭幹了愛水之海。「皆觀之力」,都是觀慧的成就。眾生有哪一種煩惱,就用哪一種觀行來修持對治而成就的,就叫做「對治以觀安心。」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