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二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14/10/2016 06:2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第十二章  隨緣了緣成佛緣

 

次論諸佛因果者,如《華嚴論》云:顯佛果有三種不同:一亡言絕行,獨明法身無作果。

 

「次論諸佛因果者」,學佛、出世間的因果,據李長者的《華嚴經合論》所提,修出世道的有三種因果。第一種「亡言絕行」,淺顯地說,就是我們修持佛法,打起坐來,沒得妄想,平常也沒有妄念。「亡言」就是無話可說,不可思議,心念也沒有起來。

 

所以古代禪師有兩句詩: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當然,修行功夫到達了這個境界是相當高了。這也是經論所講「亡言絕行」的境界。

 

一切妄想不起,心性不動,念頭不動,就是達到一般所謂真正的空。到了這個境界,只能說達到初步獨覺佛的境界。可千萬不可小看這初步,我們一般人還真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有一個「空」的境界,就已經不是了。

 

如果自然達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一點功都不要用了,幾乎類似道家的「無為」。當然,這其中是有層次的,真正達到「無修無證」,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

 

假使真做到了「亡言絕行」,只能說是明白了法身,只悟到了法身。所謂成佛有三身,也就是道的體、相、用三個層面。有趣的是,中國的《易經》八卦,基本上也是三爻推演而成。

 

所以「亡言絕行獨明法身無作果」,這個法身到達無作果,不造作了,不需要修持。當然,什麼是不造作的情形呢?就是這個境界「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這是第一種,屬於小乘的基礎。

 

二從行積修,行滿功成多劫始成果。

 

第二種不是說光坐在那裏把念頭空了,絕不是這樣的,而是要從行上、事上去磨煉、去修持。所謂「心行」,就是有此心,更重要的是有此行。譬如說,佛法講慈悲,如果我心裏好慈悲,那沒有用。心裏想只是因地,不是果地,慈悲的事情沒有做出來。又譬如說,一個人生瘡了,我們學佛的人看了說:「好可憐,好臭哦!」那已經不慈悲。心裏還是可憐他,是很慈悲,不過好臭哦!心想走開一點。或者為人治療敷藥時,怕自己傳染到。當然防止傳染是應該的,並不是說戴個口罩就不慈悲了。

 

所以「心行」是很微妙的。比如自己最心愛的兒女生個爛瘡會傳染,有時當父母的不會顧慮,(但是子女對父母就不一樣啦!)心裏還是會怕傳染,但對自己兒女也就顧不了那麼多。所以說「孝子」,應該倒過來說「子孝」,對子女就不同了。要以那一種愛心,對一切的人,這就行了。

 

行是多方面的,所謂「行」八萬四千,這是個籠統的數。這個數不是這樣算的,就是我們人一念間(一呼一吸叫一念),有八萬四千差別的煩惱念頭。所以我們在修行上八萬四千都要做到至善的行,而不是只做一樣。

 

「從行積修,行滿功成多劫始成果」,要積功累德,就必須從行上去積修。修行不是拿一生來計數,而是多生多世的成果,要經歷多劫才能功行圓滿,這是論「諸佛因果」的第二種,屬於中乘。

 

三創發心時,十住初位體用隨緣所成果。

 

第三種是大乘菩薩的初果,上乘到成佛之路。「創」就是開初,就是你開始這一秒鐘說我要學佛,最初發心的時候。要發心修大乘行,經過五十二個程式。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然後到了十地,已經要無數劫了。這之間要「體用隨緣」,明瞭空的體,起善行的用,隨緣而修行。

 

有些人非要躲開人世間,找個清淨的地方修行不可,那不是隨緣行。隨緣行,是沒有清淨的環境,熱鬧中也可以修。即使是廁所那樣的環境也可以打坐,也可當禪堂,但卻不要以為打坐就是道。行是到處都可以修,要隨緣而行,而且不限於這一生,要多生累劫地精進修行。以上是學佛的因果。

 

初亡言絕行所明法身無作果者,即涅槃、無行等經。是隱身不現,萬事休息。

 

從最初開始「亡言絕行所明法身無作果」,這是《涅槃》等幾部大乘經典大概的宗旨,是就偏重的路線而言,但不是全都這樣。

 

永明壽禪師用中國文字來說明,即「隱身不現」,包括有兩重意義。活著時,做隱士,不求名,不求利。譬如現代人特別感興趣的寒山、拾得這一類,以他們外表所現行履而言,就是小乘果。有些以寒山、拾得相標榜,其實卻求名又求利,相距又何止十萬八千里!

 

還有一到涅槃果位時,不想再到世間來,這是羅漢果。在教理上是做得到的,但卻是暫時的。教理上稱之為有餘依涅槃,古代又叫做有為涅槃。

 

什麼叫「有餘依」呢?依空的境界。以為空的境界,什麼都不動念,「萬事休息」,這個就是佛法。實際上,以為清淨就是空,那麼這清淨就是習氣。愛空、愛清淨就是一大習氣。如果認為清淨不是習氣的話,那你錯解了佛法。不過佛法並不反對清淨,暫時貪戀可以。

 

在有餘依涅槃裏,這個生命好像暫時不來了。實際上,八萬四千劫以後,還非來不可,這是大問題,大家要去研究。為什麼大阿羅漢入空,到了最高境界,念空了,卻最多只證到八萬四千劫,最後還是非出空不可?沒辦法不出來,出來以後,還要回轉小乘的心,再發大乘的願,行道才能成功。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在我們看阿羅漢入空八萬四千劫,就算我們把牙齒等老也等不及,我們再投幾百千個娘胎來,他的劫數還沒到,這八萬四千劫好長。可是在入空的人,八萬四千劫是一剎那之間就過了!道理在哪裡?大家知道嗎?

 

我們睡覺六個鐘頭,睡醒時也只覺得是一會兒,當然這不是入空。白天的時候,要打坐四、五個鐘頭,蠻難受的,晚上睡覺幾個鐘頭,為什麼只覺得一下就過去了?這是凡夫、普通人的境界。我們講大阿羅漢入定,最高定證到八萬四千劫,在他們定境中的人,只覺得是眼睛閉一下就出定了,也是很短暫。這兩個都要去研究。為什麼情況會如此,為什麼經八萬四千大劫非出定不可?第二個情況已經跟大家講明了。

 

所以說「隱身不現」包含兩種意義。這一類的人在世的時候,走絕對清高的路子,當隱士。到涅槃時候,以為住空,不來了。「萬事休息」,一切放下。

 

不過講老實話,我們想學佛的,初步先要到這裏。在教理上,我們要看得起這小乘的境界。事實上,這是最難達到的,我們就做不到萬事休息,做不到萬緣放下。

 

又云:羅剎為雪山童子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無作果,不具行故。

 

此段再解釋第一項。「又云」,指經文再說。我們看到「羅剎」以為是鬼,不是的。羅剎、夜叉同一類,屬非人,與我們的生命不同,有些羅剎是護法神,也聽過佛法;所以他再告訴雪山童子,佛當時說過的話,真正的佛法,小乘的基本精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一切行,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生滅,後念不生,當體則空,停留在這裏,「生滅滅已」。這個境界,姑且把它當寂滅。真正學佛的人,初步做到這樣,「是無作果」,初步的羅漢境界。「不具行故」,擔板漢,背著一個板子走路,看到這一面,另一面看不見。不具足菩薩行,行上沒完全做到。修行、修行,行上一點都沒有做到,怎能叫修行!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沒事打打坐是修行,這不是修行,充其量叫「修心」,修修心而已。這要注意的,佛法道理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大家要反省自己啦。學佛的朋友們,你念念如此,就得如此的小乘果。

 

行一切善

 

二從行積修,行滿多劫,方明果者,即權教之中說「從行修成,三僧祇劫行滿所成佛果」是也。

 

第二種所講的是從修行來的,從功德來的。從行為上修起,要經過多生累劫修持,才得證果。這還不是徹底的佛法的了義教,是權教、權變、方便的說法。權,是姑且這麼講,教,是教導的方法。從行為起修,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不能以地球的成住壞滅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古代翻成「塵沙劫」,一個劫數拿一個灰塵來計算。你看世界上有多少灰塵、沙子!所以阿僧祇劫是算不清的劫數,三大阿僧祇劫更是無法計數。

 

「塵沙劫」這個詞,翻得很好。要塵沙劫來修行,生生世世做好人、起好心、動好念、做好事。不是只這一生,不是昨天做了好人,今天做一下壞事沒關係。念念是好念,修行才能成佛。

 

此以不了無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厭而以空觀,折伏現行煩惱,忻別淨門。

 

為什麼權教裏,佛經上說,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行成佛呢?諸位研究佛學,要認清楚佛法講修持的目標,在此已經歸納性地說明很清楚,所以要特別注意。第二種修行的方向應該是對了,但是有一個毛病,「不了無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

 

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平常研究十二因緣,應該寫成圈圈,怎麼寫呢?如果學過陰陽五行,把十二地支配起來寫。無明是亥,行是子,識是丑……如此配合起來研究。因為無明是一塌糊塗,陰極。又陰中已經生陽,非動不可,所以行就來了。以此類推,這又是一個研究專題。

 

有時候打坐,腿容易發麻,老實講,是你那個心姑息自己身體,愛得很哪!真要你命的進修,就坐得住了,當然那是強迫的,可是雖然是強迫,你卻可以做到。所以我們愈靜的時候,愈動。無明極了,陰極了,就行動了。十二因緣一般的認識是這樣了。但是真正能進一步認識十二因緣,以「有」來講(「老」、「死」先不要談),才知道它本來就是「法身智慧」。

 

不明此理的人「厭而以空觀,折伏現行煩惱」,以為十二因緣的輪轉都是生滅法,靠不住,因此儘量地、慢慢地,在行為上折磨,把自己修持,把十二因緣每一個行,都解脫了,變成清淨的空觀,使現行的煩惱不起,「忻別淨門」,嚮往另一種清淨的生命境界。比如人在世間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能夠當下做好事,心中一點都沒有煩惱,行一切善行,這就是心中的淨土,心境界的淨土。心境界的淨土修好了以後,東方有琉璃世界淨土,西方有阿彌陀佛世界淨土,只有我們娑婆世界最髒了,所以要脫離這裏。因為唯心淨土的關係,兩個互相交感,自然就往生淨土。

 

永明壽禪師說這是權教的說法,還不是實在的。佛學上有個名詞,「開權顯實」,只有《法華經》這一部經打開了權教的大門,把權教臨時搭的房子都拆掉,最後告訴我們,真實的佛法在哪里。現在是說明權教第二種修法。

 

「厭而以空觀,折伏現行煩惱,忻別淨門。」因為他的動機是出於怕煩惱,因而把現行煩惱折服了,轉化了,第一項把念頭空了,與在行中不起煩惱,也就是在十二因緣一樣的輪轉中不動心的第二項的這個空,兩樣喔!後面的境界要大的多了。這須用心再研究,不多討論。

 

三從凡十信初心創證隨緣運用所成果者,即《華嚴經》是也。

 

第三種成佛道路,非常推崇《華嚴經》的境界,是大乘菩薩行。換句話說,也是引發後世唯識法相的修持學理。從凡夫開始起修,經過菩薩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等。由初發心開創、證道、隨緣運用,以至成就果位。

 

比如「萬事隨緣過」,具大小乘二解。大乘菩薩的「萬事隨緣過」,不是不了了之,「過」不是過去的「過」,而在隨緣過當中修功德,修善行,乃至一念,說一句話,一行、一個思想,如實為善去惡。不但是積極地在去惡,而且積極地在行善、利他。是這樣地「隨緣運用」自在。這是《華嚴經》的境界。

 

《華嚴經》有兩句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大家在文學上都運用得很熟。談到行上就用不到了。當一個你不願看的人,那就變成了:一看一煩惱,一理一麻煩。就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學大乘菩薩道就要反省,檢查自己的心地,不要把這話看容易了。

 

依《華嚴經》的境界來說,好的是佛法,壞的也是佛法,光明面是、黑暗面也是,善的菩薩面是,那兇惡的夜叉面也是;這是蠻困難的,由此看出《華嚴經》的偉大。《華嚴經》沒有分世法、出世法,出世法就在世法中,世法本也沒有離開出世法。

 

世界上許多文化、宗教、哲學差不多看世界都是悲慘的,看人生是悲哀的。佛教也離不開這樣。但是佛教真到華嚴境界就不是這樣。《華嚴經》看這個世界,看這個人生是至善、至美、至真。無處不善、無一不善,所以這是《華嚴經》的偉大。以華嚴境界看人生、看宇宙萬有,無一不淨,不垢不淨是純淨。這也點出來,真正的佛的胸襟、佛的境界、佛的成果是這樣。

 

道在方便中

 

十信終心,即以方便三昧,達無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賢體用法界法門。

 

所以說由「十信位」至最後成佛,處處都有方便方法,依《華嚴經》的境界是什麼方便方法?為他好或為我好?重點在先為他好,給人方便,後談到為我好。由此整個過程在通達十二因緣,貫穿宇宙人生的一切變化,成就了理智的大悲心。理是體、智是用,體用成就而起大慈大悲之心,就是所謂等妙二覺的境界。

 

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代表等覺、妙覺的境界。請注意,這一段是講「方便三昧」的運用。方便三昧成就了,便能成就佛果。學佛法的人,如果修持或做人處事不懂得方法,不懂方便,總是拿一個模子來印天下人,那就是笑話,根本連佛法都沒有入門。

 

佛法處處方便,所以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即代表方便法門。他(她)的手、眼特別多,看法、方法也就特別多,所以方便很重要。

 

普通我們講六度波羅蜜,嚴格說來應是十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波羅蜜。

 

第七個就是方便波羅蜜。比如大家念佛沒有得效果,那是因為心力沒有形成。大家明白心物一元,心能造物。念頭能不能造得出來?比如心裏想有只鳥兒在飛,等你心理定力到達了,就會有印象出來,稱作力波羅蜜。所以力波羅蜜最難了。又比如我們大家練武功、練拳的人,為什麼練久會有功夫呢?實際上是心理造成的,就是力波羅蜜的道理,最後就是大智的成就,智波羅蜜。所以方便波羅蜜三昧有這樣重要。

 

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定經三僧祇中。所有功德總是修生,百劫修相好業。

 

佛在說《華嚴經》時,尤其說菩薩戒律如《梵網經》時,據說不在人間說,超越了人間,在宇宙之頂,色界的中層說法,呈現盧舍那佛的境界。依據佛教一般說法,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

 

真正的佛身,是由父母所生的肉身經由修行,轉化成殊勝的報身,那就是報身成就。《華嚴經》說一切佛,皆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一切眾生也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我們也是化佛之一,不過現在忘記了回家的道路。

 

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從開始發心學佛,一直到成果,「定經三僧祇中」,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所有功德之圓滿,皆從修行來。從心地,處處念念為善,孜孜為道。「所有功德總是修生,百劫修相好業」,一切為了開拓生命,完成生命的莊嚴。

 

(編案:佛之三身,各種經論開演多途。小乘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品之功德為法身,以王宮所生相好之行為報身,以化彌猴鹿等為化身。若就大乘來說,則天臺宗有法、報、應,法相宗有自性、受用、變化三身之說等等,分別詳見各種經論。)

 

燃燈得光明,不殺得長壽。布施得資財。忍辱得端正。

 

點燈,轉生的地方不會常處在黑暗中,有些眾生還非在黑暗中過呢!這都是果報。供燈,不是一定供養佛,燃燈給眾生,給世界上光明,他生來世果報永遠有光明。

 

多災多難,一生在病痛中,是多生累劫殺業多。吃葷的人一定帶殺業的,不殺就得長壽,少病痛,此生健康。此生多病痛,那是前生因果帶來,當然有方法去醫治,但要明白這是業報。這一生很窮,因為多生累劫不肯布施。能夠忍辱,他生來世相貌自然端正。這皆是果報。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