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造就慈悲品質
濟群法師
27/06/2014 07:1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在座的出家眾及在家眾,大多受過菩薩戒。按正常情況,既已受過菩薩戒,理應具足菩提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是菩薩了。那麼事實又是如何呢?我們究竟是名副其實的菩薩,還是徒有虛名的假冒偽劣呢?

   菩薩,不是一種說法,也不僅是一種身份。重要的,是具備菩薩那樣的品質。按社會上的說法,是達到相應的考核標準。這就必須明確:菩薩應當具備哪些品質。換言之,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稱為菩薩?

   不僅菩薩是由生命品質決定的,凡夫也同樣如此。眾生為什麼有凡聖之別?是因為長相嗎?是因為學歷嗎?是因為工作嗎?是因為地位嗎?是因為權勢嗎?都不是。根本原因,就在於生命內在的品質。正是它們,決定了我們現有生命的不同屬性。

   由凡夫品質,決定了我們是凡夫,那就是貪、嗔、癡,就是無明、我執。正是它們,不斷製造著煩惱、痛苦、輪回,給生命帶來無窮過患。所以說,世間一切問題都源於生命的品質,源於我們的心。

   因而,修行也應致力於內在改變,而非獲得外在的什麼。成佛亦是如此。成佛,是成就三世諸佛所具有的悲、智兩大品質。因為大智慧,佛陀才能不住生死,成就解脫;因為大慈悲,佛陀才願不住涅槃,廣度眾生。我們想獲得解脫自在的人生,獲得自利利他的能力,就必須成就佛陀那樣的品質。這是佛教所以被稱為心地法門的關鍵所在。

   這一品質從何而來?就是從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而來。

   菩薩,乃成佛之因。我們想要成佛,必須從菩薩做起。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受了菩薩戒,就已獲得菩薩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捫心自問:我們可曾發起菩提心?可曾具備相應的素質?在我們現有的心行中,慈悲心所占的份額又有多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

   這些並不是關起門來想想就可以完成的。在座上觀修時,想著我要利益一切眾生,似乎並不是很難。但真正面對一切眾生時,面對那些親的、疏的,善的、惡的,形形色色的眾生時,還能無分別地一視同仁嗎?還能堅持不懈地繼續這份發心嗎?

   世人遇到危難時,常常呼喚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何為大慈悲?是因為他們對一切眾生能平等生起悲心,而這種悲心是盡未來際永不間斷、永不退縮的。如果這種悲心是有選擇的,是有階段的,就不可能千處祈求千處應,也就不是遍及一切的大慈大悲了。

   這樣的慈悲,必須從修菩提心開始。首先是願菩提心,即我要利益眾生的願望;其次是行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他人的行為。這些話,大家聽起來也許覺得沒什麼新意。事實上,這些道理不少人也都知道。那麼,我們內心對此的認可程度又有多少?是將之作為一種拿來說說的理論,還是實際操作的指南?是將之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還是指責他人的素材?

   究竟怎樣發心?其標準為何?發起後如何長久保持?如是等等,都是我們必須深入瞭解並付諸行動的。惟有瞭解,才能行之有效;惟有實踐,才能加深認識。

   菩提心還須以出離心為基礎。出離心,即出離輪回之心,這就必須真切意識到輪回是苦。如果不具備這一認知,無論出家眾或在家眾,學佛都是不會有深度的,是不會得到真實受用的。

   人很容易進入習慣性的麻木中。尤其是在家居士,不知不覺中,就會陷入學習、工作、人際關係的旋渦。常常聽到有人說:想學佛呵,就是沒時間學佛。其實,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在每個人心中,分配時間的標準卻是不同的。

   我們有時間工作學習,有時間吃飯睡覺,甚至有時間娛樂休閒,為什麼沒時間學佛呢?無非因為學佛被排在最後,被當做無足輕重的填補。當時間被前面各項填滿時,結果就成了——“沒時間學佛。人們為了安慰自己,往往還要加上一句——“其實是想學佛的。如果真的想,就不可能沒時間。事實上,我們有多想,一天中就會有多少時間用來學佛。

   看看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現,很多人幾乎所有時間都被生活瑣事佔據。我們每天想什麼、做什麼,不僅會有客觀結果,更會形成串習。這種串習,正是凡夫心的相續,從而使我們在貪嗔癡的陷阱中越陷越深。若不改變這一串習,就不可能改變由此形成的性格、人格和生命品質。

   我們為什麼是凡夫?就是自己來的,是無始以來一點點成的。現在,我們是否還要繼續鞏固這個凡夫身份呢?是否真正意識到這種生命品質帶來的過患呢?

   當我們說到出離心時,不僅要出離輪回,更要出離輪回之源,也就是我們內心的無明惑業。所以,我們要解脫的不只是外在的各種束縛,更是生命內在的束縛。否則,即使出家了,即使來到修道之地,還是會有貪嗔癡,還是會現起煩惱。

   如果沒有出離心的基礎,對輪回不曾生起真切的厭離,雖然發了菩提心,其中也會夾雜凡夫心,夾雜種種雜質。很多人發心行善時,確實有利他之心在作用,但這種利他心的純度卻大相徑庭。可能是百分之十,也可能是百分之九十。若以百分比說明,我們不妨評估一下:自己的發心中,有幾分利他?有幾分我執?有幾分慈悲?又有幾分有所得之心?

   作為凡夫來說,不可能在初發心時就圓滿、到位、不折不扣,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也不必氣餒,關鍵不在於當下的純度有多少,而在於我們是否看到這些問題,是否願意解決這些問題。

   當我們看到輪回之苦,看到無量眾生也在遭受輪回之苦,並將這份想要出離的心推廣到一切眾生,就是菩提心。從這個角度說,菩提心就是對出離所緣境的擴大,是將我要出離輪回的願望擴大到一切眾生。這一過程,也在擴大並成就我們的慈悲心。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悲憫之心,菩提心的修行,就是將這種悲憫心不斷提純,不斷堅固,不斷擴張。當這種悲心擴大到一切眾生並堅固不退時,菩提心便成就了。那時,我們就與佛菩薩無二無別了。

   願菩提心,就是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我們今天受持願菩提心,是通過三寶加持,將這一願望深深鐫刻在內心,變成生命中至高無上的願望。

   大家今天來參加這一法會,是否意識到,受持願菩提心對人生意味著什麼?是否意識到,從今往後要擔當解除一切眾生痛苦的責任,並對一切眾生生起平等無別的悲心?這是我們今後必須牢牢記住的兩個原則:一、救度一切眾生;二、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

   當然,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是凡夫心,充滿著好惡,充滿著不平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還在輪回中受苦,哪裡顧得上別人?而當我們付諸實踐時,更會發現眾生是那麼剛強難調,那麼令人難以接近,何況利益?

   但如果我們不願克服這些障礙,就永遠會被凡夫心折磨。我們面臨的生命前景,無非是兩種,一是主動挑戰,一是被動受苦。主動挑戰,就是發菩提心;被動受苦,就是繼續沉淪。如果縱容凡夫心,痛苦將永無止境,生命也將永無出頭之日。

   若能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固然也要經歷受苦的過程,但這種苦難是會結束的。因為它也是解除痛苦的過程,是逐步瓦解凡夫心的過程。就像割除身上的腫瘤,手術固然痛苦,卻是恢復健康的必由之道。否則,痛苦將永無休止,且愈演愈烈。

   行菩薩道的過程,也是改變凡夫心的過程。隨著凡夫心的減少,生命就會恢復本有的自在。所以,發菩提心在當下看來雖然像是自討苦吃,但這種代價是必須付出的。

   受持菩提心,必須認識到菩提心的內涵,認識到它對生命的意義。我不希望你們只是抱著種種善根的心態來受持願菩提心戒,隨便參加一下,受完也就不再想起,內心沒有絲毫改變。

   希望通過受持願菩提心,能使大家在相續中獲得強大的力量,並以這種心行力量來淨化生命。菩提心是諸善中王,其力量無與倫比。通過修習願菩提心,在長養慈悲的同時,將不斷化解我執。一旦勝義菩提心得以開顯,我們就有能力消除一切煩惱,幫助一切眾生了。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不共之處。如果不瞭解菩提心,也就不瞭解大乘佛法;未發起菩提心,就不是合格的大乘佛子。

   修行的關鍵在於用心。如果心能用得真切,自然就會具有力量。你們今天來受菩提心戒,是否生起這樣的願望?是否發願以救度一切眾生為自身使命?如果沒有這樣的願望,其實是沒有資格受菩提心戒的。那樣,即使受了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所以,大家首先要把願菩提心作為生命內在的願望。其次,通過每天的不斷修習來鞏固這一願望。我們還有一個《菩提心修習儀軌》,是作為日常修習之用。每天,我們要這樣提醒自己:我的生命目標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每天鞏固這一使命感、責任感,使之融入我們的血液,成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活中,我們隨時要面對許多誘惑。如果不每天提醒自己,這一願望很快會被淡忘。即使不是有意忘記,串習力也會使之邊緣化。所以,要通過持續的修習使之融入生命,成為我們內心的主宰力量,成為想忘也忘記不了的強烈意願,成為不受任何外在影響左右的終極目標。

   我們現在提倡的皈依共修,是在皈依後不斷強化三寶在內心的份量。修菩提心也是同樣,每天告誡自己,提醒自己,菩提心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然後,通過不斷地行菩薩行,使菩提心日漸壯大,再以空性見將之逐步提純,減少摻雜其中的雜質。

   從願菩提心到行菩提心,從我要利益一切眾生到成就這種慈悲心行,從一種微小的心行壯大為堅固的心行。這個過程,就是在成就佛菩薩的品質。

   佛菩薩不是泥塑木雕,也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而是代表一種生命品質。只要按菩提心教法修習,每個人皆可訓練成功。

   當我們具備真實無偽的願菩提心後,就有資格進一步受菩薩戒。如果從未想過利益一切眾生,卻要受菩薩戒,以菩薩自居,那和修行是毫不相干的。

   對大家而言,今天的法會有些特殊。今天傳授的菩提心儀軌,並不是我發明的。根據印度傳統,以龍樹、彌勒為代表的深廣二派傳承中,都有如何受菩提心的儀軌。藏傳佛教也特別重視受持菩提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不應忽視的修學傳統,若不加以重視,是很難用上功夫的。希望大家珍惜這一難得的因緣,將利益眾生的心,變成自己內在的真切願望,這正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也是菩薩道修行的核心所在。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