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中的涅槃寂靜,說的是貪瞋痴的止息、苦的息滅。但是到底貪瞋痴如何止息、苦的息滅過程如何?
若不拘泥於阿含經的文字相,改以般若經的角度來探討,會是如何?
修學般若者,經由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而進入實相般若,是正常的程序。在這過程當中,苦會減少,止息,終至究竟寂滅。中觀般若談到一切法無自性、從緣起,那麼「苦」也是沒有自性實體的,苦的因緣具足則苦生,苦的因緣不具足則苦不生,而苦的因緣離散,苦隨之消滅。
苦的因緣是什麼?感官接觸境界,加上認知,就生起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譬如小孩把一杯牛奶潑在地上,作父母親的看到這個景像,心裡就想:「已經累得半死了,還要來收拾殘局」。就覺得很煩。
我們通常把問題歸因於事件,心想只要牛奶潑在地上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就不會心煩,就沒有苦。但是外在的事物是因緣和合的,不可操控的,想要操控的念頭是「我執」,見到緣起無我,就不再有操控的念頭,而能隨順緣起。因此「我執」才是真正的苦因,認知緣起無我,只要視當下的因緣而作適當的處理,對情境不加上「很糟糕」、「好煩!」等批判性的想法,而以平常心應對,就不會有苦。
對緣起無我、性空寂滅的認知,有深有淺,經由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而進入實相般若,正是由淺入深的過程。從理論、觀念的認知,到親身體驗的認知過程到底如何進行?
其實這並不深奧,它是實踐上的自然結果,其中,觀照般若的功夫是重點所在。文字般若與觀照般若的差異,在於文字般若並沒有實際對境,而觀照般若,需要在事境中實際運用「緣起無我、性空寂滅」的智慧來對應。如何對應,如上述的例子,當下看見苦是由眼根、地上的牛奶、被迫收拾殘局的負面認知三種因緣和合而生起。
而潑在地上的牛奶又是由小孩動作不穩定、牛奶太滿,桌椅的阻礙等因緣所生,不能完全責怪小孩粗心大意,更不能假設:不生小孩就不用那麼煩!
既然明白當下是緣起的,就沒有能操控、支配的「我」,也沒有「很糟」的想法,當下心平氣和,苦就不會生起,這是性空寂滅。
那麼什麼是「實相般若」?當觀照純熟,觀照的對象延伸、擴展、滲透到人、事、物、身、心的每一個層面,到達能所雙泯、智理一如時,所有外在、內在現象無一不是緣起性空的事實真相,無論觀或不觀、知或不知,當下都是身處緣起性空之中,如魚在海水之中,身在其中,分秒不離海水,這就是實相般若。
在實相般若之中,任何個別單一的現象、個體生命、自我意識浮現在腦海中都能見到它個別、單一和界限純粹是認知上的界定,沒有實體、如幻如化。
於是當欲望生起時,見到欲望的緣起性空,歷歷分明卻又不是孤立、單一、固定的實體。不留戀而沈溺其中,也不拒斥它而急於逃離,而是在實相般若中,自然明見「所欲」對象的境界也同樣的是緣起性空,而它成為「可欲」,也並不是單純的由於所欲的對象,必須加上過去美好經驗的再次顯現,強化欲望。看到欲望生起的結構和過程,明見欲望的虛幻性,它就失去支持的力量,正如不再添柴、釜底抽薪,火自然熄滅,水就會冷卻下來。
譬如:到百貨公司看到寶石、水晶,在售貨員熱心促銷和光線、背景襯托之下,不知不覺中生起欲望,想要立即刷卡買下它。這時,頓然覺知欲望的出現。冷靜下來,理智地思考之後,又覺得昂貴不實用。不過,那寶石、水晶的美感停留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欲望和理智衝突,心裡很矛盾。
這時,放下對縱容欲望或者用理智抗拒的兩極化態度。超然地回歸實相,活在緣起性空的實相中,寶石、水晶的色彩奪目,卻明見那是單純光影的因緣和合,並沒有「美麗」、「高貴」、「吉祥」的實體性,這些都只是世俗眼光附加上去的觀念和感覺,畢竟空而宛然有,心中坦然,強烈的購買欲當下減弱。
瞋恨、嫉妒、恐懼、憂慮、傲慢等等心理,也會同樣在實相般若中融解、消失。這不是經過「我」的努力「作為」而斷煩惱、滅苦,真正斷煩惱、滅苦的力量來自緣起空寂的實相。
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的差別何在?觀照般若仍然有能觀、所觀的隱然對立,是有為的功行,實相般若則是純粹的本然狀態、法爾如是,「非佛作亦非餘人作。」,就如大自然中陽光普照大地、大地滋潤萬物,萬物的生長,並不是單靠生物個體自身的力量,而是包括生物機能和大自然的力量。實相融解無明煩惱、息減痛苦、增長善法亦復如是,其中種種功德妙用並非個人或自我的作意,而是法界實相的力量。
實相與般若不二,依般若顯示實相,由實相故生般若,就如藍色原來的狀態只是光波,要有眼球、視網膜、視神經、和眼識才能見到藍色,般若如藍色,實相如光波。
更深一層說,實相並非意識所知的對象,般若也不是能知的實體,離言語、思惟相,但是為了闡明佛法而不得不建立名相、接引眾生。不要誤認實相為常住不變的實體,誤認般若為「一心生萬法的」真心實體,甚至轉而視「畢竟空」僅為「無其所無」的不了義教,另有「存其所有」的「妙有不空」,這是沒有悟見「畢竟空的當下即是緣起有,依緣起有顯示畢竟空」的中道正觀而有的錯解,緣起性空才是真空妙有的正解。
為什麼要辨正般若中道,錯解實相般若有什麼過失?般若經云:「所謂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空亦復空」,因為不知實相本然,在意識腦海中裝滿了「實相」「般若」,反而成了「法執」、「所知障」,若再妄分高下,執著有實體的「真如」「真心」,而貶低「無我」、「一切法空」為不了義教、甚至當作「惡取空」,徒增「見諍」,學佛人本求止息煩惱、滅苦自在,反因錯解空義而生煩惱爭執,實應虛心再學習,體悟真正的實相般若,才能避免這些過失,究竟滅苦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