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佛的過程中,當發現內心的衝穾、修學上的困境時,如何自我檢視修學的狀況?當學佛者彼此的風格、觀點不同時,如何對待?
進入佛門,每個人的因緣不同,認知不同,對佛法的需求有所不同,修學佛法的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如何自我檢視?至少可以由自己從佛法所得到的受用,明瞭修學進程、成效和弱點。
而學佛者彼此的風格、觀點不同時,只要不違背根本佛法,應以包容的精神予以融攝,等因緣成熟再會歸「第一義諦」。
龍樹菩薩曾以「四悉檀」分別佛陀的四種教化,即是:「第一義悉檀,對治悉檀,為人生善悉檀,世界悉檀」。筆者也試著以現代人的需求,剖析修學佛法的功能,分為四種:
一、生命價值的定向
二、身心的調整
三、法性的體悟
四、環境的適應與改善
由以上四項的分析。一方面可從宏觀的角度自我檢視,看看自己是否太過於偏重哪一個部份,而在其他部份有所欠缺,有待補強?另一方面,如果有其他的人修行方式和風格與自己不同,也可以理解彼此的差異,不必彼此對立、排斥。
一、生命價值的定向
了解生命的真諦,建立離惡向善、轉染還淨、破迷啟悟的人生方向。
這是指一個人在接觸佛法,得到法的啟發之後,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經歷,思惟生命中的成就和挫折、快樂和痛苦、平靜和混亂,對照佛法的四聖諦、三法印,確認生命的唯一出路就是心靈的覺醒。
透過對佛法更完整、深入的探討,明白因緣果報的原理,以及由染污到清淨、由迷至悟的過程,確立離惡向善、轉染還淨、破迷啟悟的人生總方向,並且以此為準則,盡心盡力地實踐。
經過這番思惟,人生的價值觀將會釐清,對事情也會有新的的看法:金錢不是萬能、感情不可依恃,名聲、地位、權勢是一時的,物質、感官的享受不可沈溺。培福、積福、惜福、心存感恩,心量開闊,這些外在的因緣,適度受用、不起貪染,就沒有過失。
而在時間和資源的安排上,遂漸往禪修、智慧、慈悲喜捨的方向上轉換。心靈的喜樂感和自在感就會源源不絕地生起。
就在世間的生活中體驗佛法、實踐佛法。並不一定非要離開當下的因緣、情境,另覓心靈的喜樂和自在。這樣的生命方向和修學態度,就可以展轉增上、漸入佳境。即使偶而有障礙,由於具足正見,只要有耐心,加上善知識的協助,一定可以柳暗花明、突破障礙。
反之,如果不了解人生的真諦,就容易被金錢、感情、名聲、地位、權勢、物質、感官的享受所迷惑而陷入生命的困境。即使有心修行,若不具足正見,則容易走入神祕經驗的歧途,落入各式各樣的崇拜、偏執中,不能得到心靈真正的喜樂和自在。這是佛法的功能。
二、身心的調整:
對治心理疾病,回復身心健康。
生活在現代的人,因為社會結構嚴密、人際關係複雜、經濟負荷重,以及工作壓力大等因素。當這些負荷超過心理承載的極限時,就會導致心理不平衡,包括各式各樣防衛機制,如壓抑、否定、轉移、投射、合理化、退化、補償等心理作用,嚴重的話,可能罹患心理疾病,如:憂鬱、焦慮、恐慌、強迫行為等。也就是說,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心理不健康的時候。如何面對這些狀況?
除了佛法之外,現代心理學也有許多運用個別諮商、成長團體協助改善心理的失衡,而精神醫學也配合藥物控制來調整身心。
佛法在這方面,也有一些調身、調心的方法。如拜佛、唱誦、觀呼吸、步行禪、動中禪等方法。只要運用得當,確實可以達到調和身心的功效。
至於更深一層解開心結,療癒心靈的傷痛,則需要在「沒有自我批判」「接納任何情緒」的慈悲柔和中,讓過去的舊傷痛浮現,並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覺知它,無論是一時的挫敗或無法彌補的缺憾,都已經成為過去了!就讓它隨時間而流逝吧!無需一再地放在腦海中折磨自己。活在當下、珍視當下、發揮潛能和現有的資源,才是真實而有活力的豐富生命。
當然,最真實究竟的對治,就要透視任何經歷無非緣起性空、如夢如幻,顯現直心、深心、清淨心,沒有扭曲、無需掩飾,當下即是真實,無有掛礙。這是澈底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這就要進入第一義諦的體悟了!
三、法性的體悟:
透澈悟見第一義諦,開智慧眼。
佛法超勝世間的特色在於第一義諦,也就是法性實相的體悟。原始佛法的無常、無我、涅槃寂靜,中觀的緣起性空、般若智慧,唯識學的圓成實性、大圓鏡智,禪宗的明心見性、自性清淨心,密宗的大圓滿、大手印,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證悟法性實相。
證悟法性實相,即能當下契入真實,不受常見、我見、自性見、遍計執、虛妄心、以及名言識中的語言文字、名相、概念思想等妄執的蒙蔽,知見純淨、明朗,澈見幻相的當下即是實相。因此,所有的煩惱都不再有立足的餘地。因為任何煩惱,不外乎分別、對立和衝突,而這些分別、對立和衝突的內在根源都是內心因為沒有見到諸法的真相、妄執諸法而生。
常見、我見、自性見、遍計執、虛妄心、以及名言識中的語言文字、名相、概念思想等妄執完全消融,就是解脫自在。
這是佛法帶給人類的一項無價之寶,帶來真正的喜悅、寧靜和自由。這是佛法的中心點,如果只有生命價值的定向與實踐、身心調整,還不能說是得到佛法的精萃,到達此處才算是實現佛法不共世間的殊勝功德。
四、環境的適應與改善:
適應環境,具備專業技能和助人、弘法的技巧。改善因緣,進一步創造清淨的環境。
第一義諦的體悟並不是佛法的終點站,也不是佛法的全部。
由人生價值重建、身心平衡、透悟真實,是內在的轉化。由內而外、由體起用,那就進入緣起,由隨順因緣進而創造因緣,由適應環境到改善環境。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和實踐。
那麼同樣身處紅塵世間,修行人和世間人有何不同?佛法可以展現出怎樣的特質?除了配合內在的轉化之外,最重要的是以慈悲心為出發點,才能啟發入世的心懷,不致沈空滯寂,同時,以空有無礙的智慧,靈活的眼光,以創意超越舊思惟,開展新局面,這才是人間的佛法、當下的淨土。
士農工商各行各業、各個階層、世界的每個角落都需要覺悟之光的照耀,都需要慈悲愛心的照拂,大乘菩薩行者應當多充實自己的能力,包括世間法和佛法,才足以身處世間而內心自在,並且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改善環境、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