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由《長》、《中》、《雜》、《增一》四部《阿含經》組成的“四阿含”,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其中對佛陀在生活、修行,弘化以及與各大思潮,大乘經典之間的關系等方面作了詳細的概括。本文試從佛陀的(一)慈悲、(二)教育、(三)人本主義思想,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歸納。讓讀者能因此嶄新的感受到一位仁慈的長者,悲智圓滿的導師,杰出的教育家的偉大人格魅力。同時,為推動當今倡導“人間佛陀”思想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章觀點如有不成熟之處,謹請老師予以指正。
關鍵字:阿含經 佛陀
前 言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是由眾多的小經匯編而成的四部佛教叢書。“阿含”,音譯又作“阿笈摩”,“阿鋡”,“阿鋡暮”,意譯作“法歸”、“法本”、“法藏”、“無比法”、“教”、“法”等,意為“傳承的教說”。
四部《阿含經》是集結了佛陀成道至涅槃間一時的教化,從中可看出是對當時印度的社會背景及各種思潮紊亂局面的一種總結和批判。而在形式上釆取了婆羅門教為正面,以六師外道為反面的折衷態度。同時結合佛陀親證的諸法實相,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契時契理的教化。引導當時乃至未來迷茫的眾生能正確的把握和認識宇宙人生真相。要求以認真負責的人生態度,完善人格,趨于寂靜常樂的究竟解脫。
佛陀以自我的人格魅力為眾生樹立了榜樣,以自己實證的宇宙正法不斷向人們揭示,宣說。而這整個化世間的思想都貫穿和反映在四部《阿含經》中。由此可以窺知佛陀的教法是直視世間的苦難,以及佛陀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
一、仁慈的長者
佛的慈悲,是平等愛護一切,給予離苦得樂,舍妄契真,轉染成淨的利益。在眾生愚蒙顛倒,障礙自己而還不能受度時,佛也從來不舍棄一人。只要有一可度的因緣,終于會受佛的教化而上進的。所以佛的慈濟是平等的──“等視眾生猶如一子”,永恆的──“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徹底的,不像神教那樣,神是博愛的,又包括着極端的殘酷因素。同時,佛的慈悲,是平等愛護一切,給予離苦得樂,舍妄契真,轉染成淨的利益。
何謂慈悲呢?《大智度論》卷20解釋為: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憫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 (《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208C9-11)
簡單說: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菩薩從見眾生種種之苦難,漸而發起慈悲心欲為眾生解諸苦難。但這還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唯有成佛方能究竟利他。如《增一阿含》卷31云:
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 (《增一阿含——力品》卷31)
真正的慈悲是沒有特定的對象,特定的邊際,而是面向一切眾生。在《阿含經》記載着佛陀對不同種姓,不同行業的人都以同樣的慈悲心去度化。這種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長者姿態教化眾生的事例舉不勝舉。其中經上描述佛陀與弟子之間的對話令我感慨萬千,深入心肺。
1·有一次,佛陀為諸比丘大眾說法,阿那律尊者因睡覺而受到佛陀批評,之后阿那律生大慚愧精進修持,導至雙目失明,由于眼睛敗壞的阿那律不能穿針引線,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諸世間得道阿羅者,當與我貫針……爾時,世尊至阿那律所而告之曰:汝持針來,吾與貫之……(《增一阿含——力品》卷31)
2·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次,一位名叫婆耆舍尊者身患疾病,臥床不起。佛得知后,不顧疲倦,去看望他。尊者婆耆舍遠遠看到世尊過來,便想從床而起。佛陀見此情景,急忙上前道:“婆耆舍!莫自輕動!……當所患苦,為平和可堪忍不?身諸苦痛為增為損?(《長阿含經——道品誦第四》卷36)
在這平常的生活小節中,佛陀尤如一位慈父般一樣關心自己的弟子,類似于此的描述散見各卷,所以在我的感受之中,佛陀就是一位仁慈的長者,一位人天慈父。
二、偉大的教育家
佛教曆時二千五百多年經久不衰,影響著全世界,全人類。這完全憑着自身無可比擬的思想及一代又一代優秀杰出的弘法大師對教法殫精竭慮,苦研精究,四處弘化的結果。當然,這些杰出的弘法大師與佛教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培養是分不開的。回顧曆史上積極推廣佛教教育事業的先賢大德,應首推太虛大師,他是近代佛教教育的核心人物,他對佛教教育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去學習、思考。雖然說他的事業后來看起來是失敗了,但是這事業的影響是深遠的。
通觀目前佛教普遍釆取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便深感困惑、痛心。因這種灌輸式教學模式完全忽略和抹煞了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學生得到的只是一些生硬的書本知識,而對問題的多高度、多視線思考及思想個性發揮上顯得極為薄弱和不足。在這一點上,古聖先賢提倡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不知能否給予我們深入的反思、借鑒。
其實,不必去外冥,佛陀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是“對機說法,應機施教”,這在各經典中能得以體現。以下將四部《阿含經》中關于佛陀說法的原則,說法的方式以及獲得智慧的方式這几個方面來闡述佛陀的教育模式。
(一)佛陀說法的原則:
佛陀的教法是以眾生自身的根性,煩惱為基點,給以最實用,可行的方法來進行對治,使得眾生能清晰,准確的掌握其究竟妙理。由迷到悟,趨向解脫,直至涅槃。如《雜阿含經》:
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常,向于涅槃。(《雜阿含》第404經。大2.108)
佛陀說法的特點是以四悉檀而說。故在《阿含經》結集的過程中,弟子們遵循這一特點,根據顯揚義理各有擇重整理出《長》、《中》、《雜》、《增一》四部阿含經典。這四部經典配合四悉檀法可歸納概說為:
1、《雜阿含經》:主要是為習禪的人說法,同時講到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顯揚諸法真義,以說明佛法不共外道的解脫法門。屬第一義悉檀。
2、《中阿含經》:主要是為利根性人說的諸深法義。所收集經以分別抉擇為主,為破斥猶疑,屬對治悉檀。
3、《長阿含經》主要是為破斥外道,而在民眾信仰上融攝他。宣揚佛陀的功德,修行的成就是超越世間一切宗教,學問,乃至超越天、魔、外道、大梵等,屬世界悉檀。
4、《增一阿含經》適應不同的根性,使人生善得福,屬各各為人悉檀。
(二)佛陀說法的方式
佛不但具大慈大悲,也有無限的方便法門,此處從三個方面來闡述佛陀說法的方便善巧:
1、佛的三種教育方法。
“世尊為無上調御丈夫”,意思就是“佛是最偉大的教育家“,佛的教育方法如何呢?佛說“我亦以三種方便調御丈夫,何等為三?一者一向柔軟,二者一向粗澀,三者柔軟粗澀。所謂一向柔軟者,如所說: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根,此是口、意善行,此是口、意行報,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槃,是為柔軟。粗澀者,如所說:是身惡行,是身惡行報,是口、意惡行,是口、意惡行報,是名地獄,是名畜生,是名餓鬼,是名惡趣,是名如來粗澀教也。彼柔軟粗澀俱者,謂如來有時說身善行,有時說身善行報,有時說口、意善行,有時說口、意善行報。有時說身惡行,有時說身惡行報,有時說口,意惡行,有時說口、意惡行報。如是名天,如是名人,如是名善趣,如是名涅槃,如是名地獄,如是名畜生,餓鬼,如是名惡趣,如是墮惡趣,是名如來柔軟粗澀教。
《雜阿含》卷33、九二三經
打一個通俗的類比,佛的“柔軟”即從:“表揚,鼓勵”為主:“如來粗澀教”以“批評、警誡、甚至懲罰”為主;而“如來柔軟粗澀教”是“軟硬兼施”。這三種教育方法是根據學人的不同根性而釆用的,其中有十分丰富并深奧的教育心理學原理,佛在本經最后還強調指出“然如來法中以三種教授不調伏者,不復與語、不教、不誡,……如來法中不復與語、不教、不誡。豈非死耶?”的確!一個連佛陀也度化不了的人,他的法身慧命豈不終結!
2、引導學人聞法的技巧
在佛及弟子們說法的實例中,除了法的內容之外,還可以看到一些應尋技巧的應用,以便來者能處在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中領受正法。可以歸納為下列几種技巧:
(1)、拒絕:對于提問者,當然必須與之說法,才可能令其入正法,因此,許多的實例都是隨問隨答。但是也有一些例子是先拒絕回答在重復的情況下才回答的,如《雜阿含經》卷12,三0二經三0三經,阿支羅迦葉和玷牟留外道出家,都是在拜訪佛陀被推辭兩交之后,經第三次的請求,方答應提問的。同在二五三經毗紐迦旃延氏婆羅門三次供養優陀夷尊者,并請問佛法,都拒不回答。原因是供養者“現起輕相、傲慢而坐”,因此“以教法故,不說而去”。第四次供養者恭敬請問,優陀夷方答其所問,令入正法。
(2)、善用譬喻:在佛陀說法方式的記載中。善巧方便,運用譬喻演說也是佛陀講法的一大特色。《雜阿含經》卷15,第406經中,佛陀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于彼。”
(3)、降伏問難,引入正題:如《雜阿含》卷五、一0五經仙尼外道出家起初的種種疑問“為何佛陀能知其弟子死后往生處?”佛回答道:以彼有余慢故。仙尼!我諸弟子于我所說,能解義者,彼于諸慢得無間等;得無間等故,諸慢則斷;諸慢斷故,諸慢斷故,身壞命終,更不相續。此外一一五八經、九二經、九三經等作了同樣的記載。
(4)、鼓勵與安慰:在僧團有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也有文化低,根性差,年少新學的比丘。在《雜阿含經》卷37、一0二五經佛陀對心生變悔的病比丘都先問:“汝得無犯戒耶?”然后說:“汝若不犯戒,何為變悔?”這種鼓勵與安慰之法使得弟子們更有信心。
(5)、人格感化:在《雜阿含》卷44、一一七八經中,因六子命終而發狂的婆四吒婆羅門尼裸行被發,隨路而走,當“遙見世尊,見已,即得本心,慚悲羞恥,斂身蹲坐”。
上述各種應對技巧,其目的是使聞法者身心處保持較為純淨的狀態,使之“如白淨衣,無諸患惡,速受染色。”從這些實例中可以看出一個真正具足資格的說法者所必備的方便智,慈悲心以及修行者的人格典范。
3、說法次第
在許多經文中,佛及其弟子對比丘眾或他眾說法時,只是剴切地宣示佛法要義,這種闡明佛法奧義的方式,在實際上可能是相當活潑而隨機的,但是在另一些經文中,又表現出說法的次第性。如《雜阿含》卷4、九二經“爾時世尊為憍慢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說法,說布施、持戒、生無功德、愛欲味、患、煩惱清淨,出要、運離諸清淨分。如是廣說,如白淨衣無諸黑惡,速受染色,憍慢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無所畏。”又如卷4、三四七經中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在九三、五九二、一一七九經等也都有類似的文句。這種格式化的說法次第,一方面,對初次接觸佛法而又有求法動機,堪受正法的人應用,使之先受人天乘法,后聞解脫正道之法;另一方面,這一說法次第,也可作為說法的一種規范化程式來指導弘法的實踐。
(三)獲得智慧的過程
從《阿含經》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真實智慧的獲得,必須依賴于健全的心理,嚴格的持戒以及刻苦精進的學習與禪修。同時,“戒”、“定”、“慧”,這三學與“聞”、“思”、“修”,三慧又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互為三位一體,一體三面的關系。在《增一阿含》里佛對多聞作了詳細的解釋: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當說。比天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利用我們的眼根和耳根透過書本,聽人教授等途徑能獲得知識。而對獲得的知識,進行深層的抉擇、思惟、分辨,讓自己的心不被塵垢傳染,處之泰然。進一步對能抉擇和思惟過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從生活中體悟到法的真實性,絕對性。這才是真實的智慧,也是佛陀教育的宗旨。
三、人本主義思想的先導者
從《阿含經》中可了知到佛陀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間,說法度生都以人類為主要物件,所說教義也都以現實人生為依據,以覺悟人群為中心,佛陀的行止也是一如常人。所以說佛教的思想必須扎根于現實人生。如離開了現實人生,佛教便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土壤和基礎。
(一)倡導四性平等
婆羅門為了維護大梵天選民的特殊、優越性地位,假讬神的啟示,歪說成神造世界形成四種姓的等級制度。在《摩奴法典》中對四種等級作了如下的記載。
1、婆羅門種姓:是大梵天用口創生,并強調口是人最潔淨的部分。所以婆羅門種姓最優秀,可以充當梵天的代言人,從事高尚的職業即學習吠陀文化,教授吠陀和主持祭祀儀式。他們是整個世界的法主。
2、剎帝利種姓:他們是大梵用手創生;此種姓的職責是統理國家,維護社會穩定,懲罰一切犯罪活動。
3、吠舍種姓:他們是大梵天用雙腿創生,職責是創造物質財富。從事蓄牧,農業乃至負責物品異地流通等活動。
4、首陀羅種姓:他們是大梵天用雙腳創生,稱為奴隸,永遠處于被剝削地位,從事體力勞動。同時,不准念誦,無學習吠陀的權利。
在四種姓中只有前三種姓才有資格學習文化,參加宗教活動。同時強調:只要他們各盡社會義務,舉行祭祀、行善,可以升到天上享受乃至達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境界。所以稱他們為再生族,而首陀羅種姓是沒有接受教育和參加宗教活動的權利。甚至說他們一死就化為烏有而無復存在,故稱之為:“一生族”。
佛陀徹底否定神創四種姓的等級觀點。認為四種姓的靈魂皆是清淨,人在本質上是平等的,如《雜阿含》中就說:
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雜阿含經》卷20.548經)
佛陀倡言:准許不同種姓的人出家修行,一旦加入僧團則一律平等。如
“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于如來所,剃除須發,著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弟子”(《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
佛陀認為人在業報因果面前是絕對平等,修道解脫上也是平等,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種種差別,是以業力來決定,不是出于神或大梵意志的杰作。前世善惡業因,造就現實人生的貧富,壽夭等分別,至于未來環境又因今生的善惡行為來規定。佛陀強調業報的原則是“自作自受”。在《增一阿含》中作一說明:
“此之苦報,惡業果報者,非汝父作,非汝母作,非汝兄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集受此報”。
又《中阿含》說:
彼眾生者,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眾生,隨其高下,處妙不妙。
佛陀用業力和輪回來詮釋有情眾生的生命現象。所以說,佛陀的生命觀中不僅否定婆羅門教所謂的神權論,亦否定了宿命論和斷滅論。同時強調,業力和輪回是基本緣起法則而成立。在生命理念上是給予現實眾生信心和希望。以自作自受的原則,重視每位眾生對生命的主觀能動性。這是佛陀思想的核心,也是佛教不共外道的特色。
(二)提倡以人為本
中國佛教界倡導的“人間佛教”,其特點是重視人生,強調以人為中心,并在不違背佛陀本懷的情況下,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要做到這點,就應該提倡回歸原始佛教,恢復人間佛陀的三來面貌,回復佛教的純正。佛陀從出生到悟道皆在人間,理應屬于人間的。也只有人類具有知苦,解脫苦的能力。佛陀肯定人的殊勝,并時時告誡弟子們人生難得,要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這點在《增一阿含經——等見品》中作了詳細的說明:
“人間于天則是善處。……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增一阿含經等見品》卷26)
佛陀通過自己刻苦的修行,體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是主宰我們生死大權的神。他是一位優秀的導師,是一位解放人類、肯定人類、尊重人類,高舉人本主義旗幟的先導者。因此我們應拭去一般人將佛陀加上神格的光環,而應歸還佛陀具大智慧,具大人格魅力的本業面目。
小 結
佛陀從悟道至涅槃這段時間里,不顧疲倦,對弟子們的殷勤授道,教誡曆曆在目。讀誦《阿含經》,至少有以下二點現實意義:
1、《阿含經》中記錄了佛陀生平行曆,來往各地,解答教內,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的種種問題,使我們可以了解佛陀的人生觀,更可以得知佛陀是人而不是神。這表明佛陀修行在人間、說法在人間、成佛在人間,揭示了佛教重視人間的根本精神,成為推行“人間佛教”的重要依據。
2、認識到《阿含經》是大乘思想的淵源,這樣既可以糾正南傳佛教不承認大乘為佛說的觀點,亦可糾正傳佛教將佛陀神格化,佛神不分,偏重禪定神通等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