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一、念佛是正念的重要內容
二、當前淨土念佛者應有正念指導
三、正念念佛是往生土淨土最根本的福德因緣
正念是八正道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因為它與正見,正思惟一樣,在身、口,意三上中屬於意的範疇。《法句經》開篇一句便說:
一切事,心為先導,心為主使,由心作成。假使人以穢惡的心,言語或行動,苦惱就追隨著他。如挽車的牛,車輛隨足蹄。一切事,心為先導,心為主使,由心所作成。假使人以清淨心,言語或行動,安樂隨著他,如影隨形1。
念佛是大乘佛教淨土宗最主要的修行方法,這也是一般佛教徒眾所周知的常識。正念與念佛看起來一個是原始佛教的教理,一個是大乘佛教的用功方法,彼此關係不大。其實,依目前淨土宗發展的現狀來看,並依淨土宗的歷史淵源來分析,兩者的關聯是非常密切的。本文圍繞這個問題,略述幾點意見。也許能對當前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有點參考價值。
一、念佛是正念的重要內容
念佛一法,在原始佛教的根本論典《清淨道論》中已有非常詳細的闡述,稱之為「佛隨念」,是修習禪定的重要方法,為「十隨念」之首。其念法為:
於此十隨念中,先說為欲修習佛隨念而證信具是的瑜伽行者,當於適當住所獨居靜處禪思,「彼世尊亦即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足者,善逝,世間解,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應該如是隨念於佛世尊的功德。其隨念的方法是:「那世尊亦即是阿羅漢,亦即是等正覺者……。亦即是世尊」,這樣的隨念。次說世尊有這樣那樣種種名稱的原由:
(一)(阿羅漢)(1)遠離故,(2)破賊故,(3)破輻故,(4)應受資具等故,(5)無秘密之惡故,先依此等理由而隨念於世尊阿羅漢。
(1)他已經遠離一切煩惱,即是說對煩惱已經站得很遠了,已由於道而完全斷了一切煩惱和習氣,所以說「遠離故」為阿羅漢。
不具煩惱,說他為遠離,無諸過惡,稱我主為阿羅漢。
(2)以道破諸煩惱之賊,所以說「破賊故」為阿羅漢。
我主以般若之劍,斬殺了那稱為貪等的煩惱之賊,所以叫他為阿羅漢。
(3)以無明與有愛作成的轂,由福行等所成的輻,老與死的輞,貫以諸漏集成的軸,連接於三有的車這個無始以來輾轉輪迴的車輪,世尊於菩提樹下,以精進的兩足,站在戒的地上,以信的手,執業盡智的斧,破一切輻,所以說「破輻故」為阿羅漢。或者輪迴的輪是說無始以來的就回流,因為無明是根本故為轂,老死是最後故為輞,其余十法是以無明為根本,以老死為周邊故為輻。
(說十二支)對於苦等四諦的無智為無明。欲界的無明為欲界諸行的緣,色界的無明為色界諸行的緣。無色界的無明為無色界諸行的緣。欲界的諸行為欲界結生識的緣,餘者(色界無色界的諸行)亦同樣的(為色無色界結生識的緣)。欲界結生識為欲界名色的緣。色界亦然。(無色界的結生識)但為無界名的緣。欲界名色為欲界六入的緣,色界的名色為色界的(眼耳意)三入的緣,無色界的名為無色界(意)一入的緣。欲界的六入為欲界六種觸的緣,色界三入為色界的(眼耳意)三觸的緣,無色界的一意入為無色界一意觸的緣,欲界的六觸為欲界六受的緣,色界的三觸為那裡的三受的緣,無色界一觸為一受的緣。欲界的六受為欲界六愛身的緣,色界的三受為三愛身的緣,無色界的一受為無色界一愛身的緣,各種愛為各種取的緣,而取等為有等的緣。何以故?茲有二人想:「我要享受諸欲」,以此取欲為緣,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惡行滿足,便生惡趣。這裡他的生的因的業為業有,由業而生的五蘊為生有。五蘊的生為生,蘊的成熟為老,蘊的破壞為死。又有一人想:「我要享受天福」,同樣的(以身語意)行諸善行,善行滿足,便得生(六欲)天。這裡他的生的因的業為業有,其他同前。
另有一人想:「我要享受無色界的福」,於是修習空無邊處等無色定,修習圓滿,便得生於彼等諸處。這裡他的生的因的業為業有,由業而生的四蘊為生有。四蘊的生為生,四蘊的成熟為老,四蘊的破壞為死。其餘諸根本取(見取,戒慧取,我語取)亦以同樣的解說。
(法住智)如是這無明是因,行是因的生起,把握這兩者的因與生起的緣的慧是”法住智”。過去世和未來世亦以無明為因,行為因的生起,把握這兩者的因與生起的慧是”法住智”。其他各句亦以同樣的方法解說。
(四類)於此十二支之中,無明與行為一類,但名色、六入、觸與受為一類;愛,取與有為一類;生與老死為一類。這裡前一類為過去世,中間二類為現在,生與老死的後一類為未來。
(三世二十行相)在十二支中,當你說無明與行的時候,則也包括了愛、取、有三支的意思,所以這五法為過去的業轉,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法為現在的異熟轉。當你說愛、取、有的時候,則亦色括無明與行,所以這五法為現在的業轉,生與老死一句即表示識等,故此五法為未來的異熟轉。這便是依十二支行相而成為二十種。
(三連接)十二支中的行與識之間是一個連接,受與愛之間是一個,有與生之間是一個。
世尊「對於這四類三世十二行相及三連接的緣起的一切行相都能知見了悟。智是知的意思,慧是理解的意思。所以說:『把握於緣的慧為法住智』。世尊以此法住智如實而知彼等(十二支)法,於彼等中厭、離、離欲而解脫,破離斷絕如上述的輪迴車輪的輻。所以說:「破輻故」為阿羅漢。
我們的世間主,用他的智劍,破了輪迴回車的輻,所以叫他阿羅漢。
(4)因為他是最勝應供的人,所以才值得領受衣服等資見及其他的供養。故世尊現世時,任何有權威的天人都不願在他處作供養的。即如梵天娑婆主曾以量如須彌山的寶環供養世尊。又如頻婆娑羅王,憍薩羅王等的天與人也盡力供養。甚至對於般涅槃之後的世尊,如阿育大王曾費了九十六俱胝(九萬萬六千萬)的財產,於全閻浮洲造了八萬四千的塔寺,其他的供養更不必說了。所以說「值得受資具等故」為阿羅漢。
一切資具和其他的供養,唯有世間主少值得領受,阿羅漢的名義,世間的勝利者才得相符。
(5)猶如世間上自以為智的愚者,深怕不名譽而秘密行惡,但彼(世尊)決不會做這樣的事,所以說:「不密行惡故」為阿羅漢。
於諸惡業中,無秘密可說。因無秘密故,稱為阿羅漢。
再綜合的說:
因為牟尼的遠離,殺了一切煩惱的賊,破了輪迴車輪的輻,應受資具等的供養,又無秘密的惡行,所以稱他阿羅漢。
(二)(等正覺者)由於自己正覺一切法,故稱「等正覺者」。…
(三)(明行具足者)因為明與行具足,故為明行具足者。…
(四)(善逝)善淨行故,善妙處行故,正行故,正語故為「善逝」。…
(五)(世間解)完全了解世間,故為「世間解」。…
(六)(無上士)因為他自己的德更無超勝之人,故以無過於他之上者為「無上士」。…
(七)(調御丈夫)他能御其應調御的丈夫為「調御丈夫」。調御即調伏的意思。「應調御的丈夫」是說未調御而當調御的畜生丈夫、人類丈夫及非人類丈夫。…
(八)(天人師)以現世,來世及第一義諦而適應的教誨,故為「師」。…
(九)(佛)以他的解脫究竟智業已覺悟一切所應知的,故為「佛」。或者以自己覺悟四諦,亦令其他有情覺悟,以此等理由故稱為「佛」。
又曾示知義:「覺諦故為佛,令人覺故為佛」。這樣的說法在一切義疏及《無礙解道》的解說相同。
(十)(世尊)這是與德之最勝,一切有情之最上,尊敬之師是同義語。所以古人說:
世尊,是說他最勝,世尊,是說他最上,那值得尊敬的師,才稱他世尊。
或有四種名:即依住的,依特相的,依原因的,隨意而起的。「隨意起」,是說依世間的名言隨意取名的。如說犢子,應調御的牛(青年牛),耕牛(成年牛),此等是依位為名的。如說有杖的,有傘的,有冠的(孔雀),有手的(象)此等是依特相為名的。如說三明者,六通者等,是依原因為名的。如說多幸運者,多財者等,並未考慮此等的字義而起的,這便是隨意而起的名。而此世尊的名是依據原因的,所以說此名不是摩訶摩耶夫人,不是淨飯大王,不是八萬親戚所作,也不是帝釋,兜率多等的殊勝諸天所作。法將(舍利弗)曾這樣說:「世尊這個名字不是母親作的…是解脫之後得的,此乃諸佛世尊在菩提樹下證得一切知智之時共同獲得的名稱」。……
(佛隨念的修法及功德等),「依照此等理由而世尊為阿羅漢」,……乃至「依此等理由為世尊」,(瑜伽者)像這樣的隨念佛陀之德,此時則無被貪所纏之心,無被瞋所纏之心,及無被痴所纏之心,他的心是只緣如來而正直的。因他這樣沒有了貪等所纏,故鎮伏五蓋,因向於業處,故他的心正直,而起尋伺傾於佛德;佛德的隨尋隨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於喜的足處(近因)而輕安,不安的身心而得安息,不安的得安,則亦得生起身心二來,有樂者以佛德為所緣而得心定(心一境性);在這樣次第的一剎那中生起了五禪支。因為佛德甚深或因傾向於種種佛德的隨念,故不證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禪。此禪是依於隨念佛德而生起,故稱佛隨念。
其次勤於佛隨念的比丘,尊敬於師,順從於師,得至於信廣大,念廣大慧廣大及福廣大,並得多喜悅,克服怖畏恐懼,而安忍於苦痛,及得與師共住之想,且因他的身中常存佛德隨念,所以他的身體亦如塔廟一樣的值得供養,又因他的心向佛地,縱有關於犯罪的對象現前,而他亦能如見師而生慚愧。他雖然不通達上位(近行以上),但來世亦得善趣。
真實的善慧者,應對於如是有大威力的佛隨念,常作不放逸之行2。
以上引文看起來似乎有點冗長,與時下流行的趨向簡單的念佛法門不太一致。但以上引文系統論證了早期原始佛教念佛方法和許多關鍵性的原則,是淨土念佛法門的真正源頭。正本清源,應該從這裡開始。
原始佛教時期的念佛,是修習禪定的方法之一。八正道中的正念,很多佛學概論著作將其歸於戒定慧三學中的慧學,並不十分恰當。念,相當於今天我們常說的記憶這一概念。記憶當然有其對象或內容,不能離開其記憶的對象與內容。讓記憶的對象與內容始終保持在我們的頭腦裡或藏識裡,這就叫做念或記住了,如果記憶的對象與內容不能保持在我們的頭腦裡或識田裡,這就叫做忘了,不再屬於念了。所以念力或記憶力是一種定力,主要是用來輔助「正定」的,不屬於有善惡之別的慧力。我們記憶或念的對象與內容才真正屬於慧的範疇。因此八正道中要求我們有正念,保持正念,消除邪念。什麼是正念呢?念佛就是正念之一。
原始佛教的念佛,念的是釋迦牟尼佛,念釋迦牟尼佛的功德、覺悟、智慧、解脫及十種名號。念佛的目的是解脫輪迴,超越三界,出離娑婆苦海,釋迦牟尼佛的作用相當於一位導師,他指導我們如何超越自我,升華自我,出離三界,脫離輪迴。但我們是否能夠和他一樣達到解脫,圓滿、自在的境界,還要靠我們自己努力。
原始佛教時期所念的佛號,雖然與時下流行的稱名念佛方法有點相似,但佛號所代表的內容截然不同。原始佛教時期所念的十種佛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同的名號,並非屬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獨有。因此,我們在觀想時可以用任意一尊佛作為我們觀想的對象,觀想他與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功德圓滿,威德自在,是我們歸依的對象,是引導我們出離苦海的導師,這才是原始佛教時期正確的念佛方法,這對我們今天在修淨土念佛法門的人來說,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二、當前淨土念佛者應有正念指導
淨土思想來源於《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這是研究淨土教理者最普遍的看法。但這種觀點沒有注意到一種思想的產生和一種宗教派別的建立的本質區別。我以為,淨土思想的產生與淨土宗的建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淨土思想的出現,依《無量壽經》之記載,是久遠劫以前的事,是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的事。其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捨王位出家,名法藏比之,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百劫,發四十八願,此後再不斷積集功德,在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成為阿彌陀佛。
而淨土宗的建立或曰起源,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的事。學術界一致的看法是東晉的慧遠大師在今江西廬山的東林寺結白蓮社與其徒眾百多人共修念佛三昧,於定中見佛像好,共期西方,以此作為中國淨土宗的開端。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慧遠及其門下所修的「念佛三昧」與禪定還有者密切聯繫。其見佛像好是在定中,而不是臨終接引。他們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要求,主要還是生前,而不是死後。活著的時候通過精勤修積功德,實證自己死後的歸宿。
念佛法門,在印度早已有之。原始佛教時期可以從《清淨道論》清楚反應出來,前文已作詳論,此處不再贅述。在印度的大乘佛教時期,也非常重視念佛法門的應用,這從中觀學派的開創人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可以很明確地看出。該論第十七卷三十五品中說:菩薩求阿毘跋致(不退轉)有二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毘跋致為難……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佛力加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即是阿毘跋致。因五濁無佛之世,外道法暢行,而打亂菩薩無相行法,小乘聲聞,自利自調之法,障礙菩薩大慈悲行,而使其退轉。又,不知因果之惡人,破壞菩薩勝德,顛倒有漏善果,動亂菩薩梵行。不但如此,於無佛之世,實行皆靠自力,無佛力加被,故難得阿毘跋致。譬如陸路步行則難。反之,易行道是仰仗佛陀本願力,乘願往生,加之佛力加持,則入大乘定聚,而住於不退轉,此即是仗他力而獲得阿毘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而名易行道。龍樹菩薩所說的易行道,其實就是稱念十佛十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常說的念佛法門。念佛的目的是得大乘正定聚,再一次證實,早期的念佛法門是為定力服務的。
綜上所述,念佛法門並非中國淨土宗所專用。念佛法門早在佛世時就有不少佛教徒在修了。只是那時修習念佛法門的人,念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追求的是正定解脫而已。我們當前修念佛法門的人則主要是念阿彌陀佛,追求的是往生西方淨土,雖然表面看起來稱念的佛號不一樣,追求的目標也不太一樣,其實內在的本質是殊途同歸的。因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是以聽聞念佛、念法、念僧及渲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之法音為主,以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為安住西方極樂世界的根本條件。也就是說,在西方極樂世界化生的人,不是在那裡安享豐富的物質生活,而是要在那裡精進用功,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之藐三菩提。但是當今一些修念佛法門的淨土宗人,往往忘記了這一指導思想,其念佛之時,往往離開了正念的約束,把一句佛號看得過分容易了,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因理解錯了,自以為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是稱蓄念佛之數量,所以一天到晚念珠數了很多,口中世念念有詞,但心裡一點也不與佛法僧三寶相應,這樣念佛,事倍功半,念一輩子也不如一心不亂之人念佛七日。
三、正念念佛是往生淨土最根本的福德因緣
《佛說阿彌陀經》云: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之所能知,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3。
以上引文,有幾個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極樂國中的人都已得阿毘跋致(不退轉),也就是說能生到極樂國土的人,其生前就已得到相當強的定力,並且這種定力與阿彌陀佛的接引力相一致,與出離心相一致,與菩提心相一致。這與當前流行的往生西方淨土全仗阿彌陀佛本願力的說法不太一樣。二是往生西方淨土最起碼的或必不可少的福德因緣是執持佛號一日或七日,並且做到一心不亂。這裡所講的一心不亂,即是得到禪定,因為只有獲得禪定的人才能做到一心不亂。未得禪定的人和雖已得禪定,但不在定中的人,都是處於散亂心或昏沈心狀態的,在散亂和昏沈中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三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禪這力至少要能夠維持一日(即二十四小時)以上。
《佛說阿彌陀經》是中國淨土宗所依根本經典,其理論和方法是指導所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人的核心內容。修習淨土念佛法門的人可以對其他經論的主張不予重視,但不可不對《佛說阿彌陀經》進行全面地、透澈地理解,並接受其思想。依據該經的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必須具備正念正定這一條件,只有正念念佛才能生到西方淨土。
如何念佛才叫正念念佛呢?
正念,梵語Samyak-Smrti,巴利語sammāsati,指如實憶念諸法性相,明記不忘失。有的地方又譯為諦意。可分為兩類,一是世間有漏正念,指與世間善法相應的有漏作意。如念五戒功德,念父母養育之恩,念諸天欲樂等即是。二是出世間無漏正念,指與出世間正見相應的無漏作意,如念佛、念法、念僧都屬於出世間無漏正念。所以正確的念佛方法必然以出離娑婆,解脫輪迴為最終目的,是出世間的。
其次,正念念佛不應該存在自我封閉,執著一法,排斥他宗的偏見。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即多次提醒念佛的人們,一句彌陀包括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要念好一句佛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即使把三藏十二部擺在我們面前讀他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正確領會其中的一句半句,何況要把一句彌陀擴展成三藏十二部的內容呢?因此不能把念佛一法看過得過分狹隘單一,就好像我們不能把中觀學派的「空」理解得過分倫狹一樣。依《清淨道論》的觀點,一句佛號包含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諸佛地位平等,沒有高下,阿羅漢的功德亦與佛無異。我們今天一些念佛的人,為什麼不把代表無量光無量壽的阿彌陀佛看成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化身呢?西藏密教信仰大日如來毘盧遮那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法身代表,阿彌陀佛雖然只是大日如來的變化身,但並不影響密教中人對阿彌陀佛的崇拜與信仰,很多教裊和教法都把阿彌陀佛觀想成自己的本尊。本尊是可以代表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本尊身上集中了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所有功德,與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二無別。從某種意義上說,彌陀佛就是淨土信仰的本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在阿彌陀佛的身上,同樣具有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功德,修習念佛法門的人,完全沒有必要封閉自己,抬高自己,貶抑他宗,輕視念佛以外的其他法門。
第三,正念念佛必須與修禪定相結合,現今很多人一聽到念佛兩個字,就本能地聯想到淨土宗。好像念佛法門成了西方淨土的專利,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念佛法門首先是作為一種習禪方法被加以使用的,是禪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古德所謂的「禪淨雙修」之說已有頭上安頭之嫌了,如果再如當今一些大德那樣以貶淨或以淨抑禪,那就離佛法更遠了,甚至可以說完全與佛法背道而馳了。哪裡還有一點正念念佛的意味呢?根本就談不上!
第四,欣求淨土的人應該把西方極樂世界當做正法久住的地方,生到那裡是為了聽聞正法,修習菩提,得無上正等正覺。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處處都有法音宣流,人人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經中所說:
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己,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西方極樂世界既是一個正法久住的地方,希求往生到那裡的人,就必須時時刻刻,心心念念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是否與正法相應?只有與正法相應的念佛,才是正念念佛;只有正念念佛的人,才是在真正積集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福德因緣;只有真正積有福德因緣的人,才能到達正法久住的極樂淨土。
參考書目:
1.《法句經》第一章
2.《清淨道論》第七說六隨念品
3.《佛說阿彌陀經》
2 《清淨道論》卷上〈第七說六隨念品〉,p30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