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怎樣見師過不退心——讀《廣論》“依止善知識章”有感
續道法師
01/09/2014 19:3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提要:
  初學佛人,信心猛烈,但根性較為薄弱,在修學當中稍遇逆緣違境,便易喪失道心道念,特別是在師過方面。對此《廣論》當中提出了依止善知識章,著重解答了我們在生活當中如何才能不見師過、不退道心。有三條:一、師作示現想,二、師能懺悔想,三、見過有損想。今就以此關於學生如何依止師長的心態問題,做一些闡釋和探討。本文目的,是為了加強和鞏固我們初學佛者道念上的保護層。

  參考資料:
  《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釋》

  關鍵字:善知識 十相 示現想 本性 至善圓滿的道德 境界層次

前 言

  善知識,就是我們的教授老師,他善知一切法要,深體佛法實際,同時他也善識眾生機緣,應機施教。這樣的老師(即善知識),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是以十種相來作為評判他的標準的。哪十種相?

  1、調伏相:即善知識的戒德,是他久治於學的表現,常受於教的結果。
  2、寂靜相:即善知識的定德,內心澄然清明,寂寂而照,即是處變不驚、處亂不慌的內心境界。
  3、禍除相:是善知識的慧德,是說內心無貪嗔癡等惱禍之根,外在無惱他亂他、亂做事、錯做事等為禍之相。
  4、德增相:所具的道德,由內而外,由己而人,能達到時時自我增益並增益他人的結果。

  5、有勇相:自己認定了的事業,就勤奮地辦下去,不會因為困難險阻而思安逸退卻。
  6、經富相:學識淵博,對教理甚深洞達,但對社會學無不精曉。
  7、善達實性:通達無我的真理,對於勝義、實相、教理宗旨等辯識無礙。
  8、具巧說:具無量種種善巧方便,適應不同根性機緣的人善巧接引。
  9、具悲憫:對世間負有強烈的使命感,以悲憫之心欲拯群迷於今時。
  10、離厭:對於教育眾生的事業,從來不顯疲厭之色,再苦再累亦所不辭。

  這是《廣論》中所說的作為善知識的標準,這也是我們作為學子所需求的最理想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毫無瑕疵可挑的。但是理想歸於理想,作為凡夫的學子們,本身具有種種習氣知見,因為這些習氣知見,所以能障礙人對事物的正確觀察,什麼是正確的什麼不正確,這完全是取決於覺得怎麼怎麼樣,就是怎麼怎麼樣,所以一百個,就有一百個不同的認為,所以當我們面對善知識時,也會出現認為這個人怎麼怎麼樣,類似的問題出現。因為作為老師的善知識,他跟我們一樣要日常生活,他在日常生活時他還有他生活和處理事情的方式,他不需要照顧我們怎麼樣去理解,所以我們在見到他的生活方面不理解的時候,我們往往會依自己的認為去認為他是這樣或是那樣。這就是眾生情見,生活在自我當中的結果。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就是說既使見著了佛菩薩,亦會以種種知見,分別計度,認為佛菩薩亦不過如此,以這種心念,所以佛菩薩對他無法實行教化,他得度的機會也與他擦肩而過。其實我個人以為,好不好學是在於學生本人,一個很好學的學生,他是在任何處所、跟任何人都能學到東西的,如三乘中的獨覺,觀花開葉落,亦能學到東西;也恰如孔子所認為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一個好學的學生,他不以自己的煩惱知見,去恒量別人的長短,他的目標是習學。當然好不好學在於學生,學得好學不好,是在於老師的教導方法。如果只想要找一個理想的老師,認為有了老師就什麼都行了,他能讓你成佛做祖得解脫,這樣的認為是極不對的,因為,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老師是一流的,學生不想學習,結果怎樣?因此,有一個理想的老師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老師能用種種方法善巧調伏學生,就像訓獸師一樣,他懂得怎樣讓不通人語的獸類得到調伏,減去他的獸性,使他知道人意志和教給他的方法,這就是老師的力量。所以《廣論》談到依善知識的重要。

  綜觀來說,老師教得好不好、學生學得好不好,其實是師生相互配合的結果,學生的學習,是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不斷轉變觀念的過程,此轉必從內心轉,空卻滿腹自己的情知俗見,以正確的心態對待世間,以正確的心態堅固信心道念,向老師好好學習。這就是《廣論》告訴我們揀擇善知識、依止善知識,並不見善知識的過失的意旨,方法有三種:

一、師作示現想:

  這是見過不退的第一重想。是指善知識,標準地說是具上述十相的善知識。作示現,是指對我所見的老師的過,作示現想。因為師所作,是按照他的方式而作,他是明者,而我是迷者,師畢竟佛法學識超過於我們,有的我們認為對的,比如說打人罵人就是錯,那麼佛陀也就不用呵斥弟子了,德山也不用棒了,臨濟也不用喝了。所以對於善知識所作,我們認為是錯的,那是我們自己有問題,兩個方面:1,我們認識的局限性:只認識到事情的表面性,認識不到事情的本質;2,事情在我們看到時,產生誤解:因為事情的發生有多面性,他所作的本意目的不這樣,但是我們所見明明感覺他就是這樣,如老禪師背女孩子過河一樣令人想半天(故事是說一老一少兩禪師一起要過河,見一女孩在河邊過不去而發愁的樣子,老禪師說我背你過河吧。過河後年輕的禪師想了很久,終於忍不住說,出家人不近女色,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老禪師說哦,這件事我已忘了,你卻一直在心裡背上她了。本來事情已過去了,這就是年輕禪師認識不到的地方)。

  師作示現想,善知識的一言一行,皆是示現,處處能夠開啟學人智慧,就如一個會打拳的拳師一樣,所有別人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招數,在他用來威力無窮,處處制人。所以善知識亦是如此,他通達佛法,深體實性,他所作無不是示現。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離過:

  1、善達實性的無過:實性即諸法的本源,《金剛經》中佛告訴弟子: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說深達法性的善知識(佛亦為眾生的善知識),如果我們以他的日常行為(相)、語言(音聲)來認識他,是錯誤的,並沒有認識到善知識有本質。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就說明在知見上下功夫,是錯誤的,背離真理的。而且,佛也告訴弟子,眾生見佛,亦不可以以三十二相來認為是見佛了。

  2、時時啟悟的示現:善知識深體實性,雖化凡夫,但處處無不在示境示心,教人反見其心其行。善知識允你入門,他要時時在有意無意間看你,學佛以來這些日,你是順應了佛法呢,還是情見難脫,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大丈夫(死心抱住不了生死誓不休的念頭),不為二物,這樣你才禁得起他們的鉗錘,這樣的人才十有八九成就,這樣才能禁得起德山的棒了而去開悟。

  3、悲心度世的示現:佛經中常有說到菩薩度生的悲心,菩薩為了眾生,只要是辦法,他都要用上。所以菩薩現種種相,如嗜殺生者,菩薩以自殺生現受惡報相以警之;嗜偷盜者,菩薩以自盜而現入牢獄、貧賤的報以示之……這種種示現,皆是菩薩入世悲心,如兒童不畏火,父母就會告訴他火燒是痛的,甚至以手伸到火上立即縮回,吹手以示痛的形式來告訴他。此也就是善知識的方便示現。

  這三種示現,第一種是入般若之實相見而說的示現,此見將師見與佛見統一了,因為師能善體佛所說的實性,所以師所行不在於凡夫眾生情見當中。反過來分析,為什麼我們現代的人易見於師過而退道心?其原因是我們末世的眾生,已無過去人的學風氣息了,過去的人,在學法上,日究空假之理,能深達如來所說的實相,所到之處所問所答,無非心佛理義,這樣的學習,首先知見就已為你扶正了,不似現代,所聞者阿彌陀佛,所見者人我知見,彼方(極樂)此方(娑婆),這就是這個時期流行的知見。對於善知識來說,你要他們不見有過,難!你認為能解脫他們的現世煩惱,難!這是一個降低了眾生根性的時代。 

  第二種是來檢測我們的示現,首先確信師以達究竟,師所示是為了啟悟我們,並觀察我們是否可以逗教。

  第三種是把師作佛菩薩看,他所示無不是來度化我,在正例子面前是為了告訴我們將來該怎麼做,在反例子面前則可反省自己,當你發現的時候你會大叫一驚:我亦有此心在,當急治之。

二、師能懺悔想:

  這是第二想。相比來說,上面的當屬理見,這裡當屬事比。第一想是以佛法所顯的實相之理,如實觀,如實見;這裡是確立師確實有這麼個事,這個事是不符合法則、律儀的,這個時候想到:師乃善達佛法實性的善知識,他一定能於他所作的事上覺了,所以他能夠自行覺悟,自行懺悔。這樣,相比來說第一想的層次境界要比這第二想的層次境界要高,這是一般的著重持律的人,或在覺得做不到上面第一想的人,用這第二想。 

  這第二想,只把善知識當作了僧中之師,僧中之師自然比把善知識當佛想、菩薩想要遜一點,只是認為善知識與所有比丘一樣,同奉佛教、同守佛律,並無特殊。所以在這裡,所注重的是善知識的表現,在現象上要求善知識的高層次,認為善知識是清淨僧中的一個主要代表,他是一個儀錶莊嚴、德行清淨、堪為眾生依止的師。

  見師有毀犯律儀、有不如法的過患時,通常的人,是當時不說,背後則說這個怎麼怎麼樣,那個又如何如何,造盡地獄種子。千萬不要這樣,佛告訴我們,不要輕破戒比丘;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輕師如輕佛,謗師如謗佛。所以我們不要輕視他、說他的過患,當知我們只是一個後學,每日都以僧德而日進的人,我們常要守護身口意業,以令三業清淨為本。如果三業中,意中對師輕慢,是我們意業犯禁;口說他過,是口業犯禁;表現在顏面上、肢體上、行為上,是身業犯禁,這樣的人,比實際去做了的師,罪業還要重,因為他在做時,或許出於無心,而見的人,則過患之心已存,同時又謗他毀他,罪業更增。所以不得不慎。

  要怎樣才能不見師過呢?可以觀想師之戒體本來清淨,師所作罪,通過師的懺悔,又還複了清淨的戒體,這樣,我們就不見師有過了,對其依然敬重如故,道心也就不會輕意退失了。

三、見過有損想:

  世間的一切宗教,都是以善為本,以德誨人,認為善是人心中所要完善的本性。然而佛教,更是注重於德,認為佛的境界,便是至德--最圓滿至善的德行,所以在佛教中,佛是兩足尊,即福德與智慧二足;對菩薩的稱謂有仁者尊者大德等,這些稱號都表示了他們的德行高尚,使人天都對他們仰慕。所以學佛的人,最基礎的教育,就是道德基礎的教育,種福田、種善根、發大心、發大願,種種方便,都是教人開拓心地,行菩提之大行的,所以成佛的基礎就是被認為是以無我的觀念去廣為一切眾生服務。修德的基本,就是在於遠離不道德的行為,並讚歎、行持至上的道德,所以人要得到解脫而脫離苦海,就是要先發現造成我們痛苦的本源--不道德行為所引生的煩惱習性--這樣我們再去修正這些不道德行為,把煩惱習性給滅除,以達到最終的本性的完善。

  學佛的人,在最初一念發心,多是因為見到周圍的人和自己的種種過患和痛苦,為了要除滅過患和解脫痛苦,才願來追隨善知識學習佛法的。但是再追隨善知識久後,因為自己情見難脫,所以便會見善知識種種不如意的地方,及不如法的地方,這樣便生退心。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立刻覺醒自己,防護自己的道念退失,端正自己的思維,當想:見師過有損自己的德行?見過,就是見師有種種過患;有損,就是對自己的道業德性有妨害。學佛的最初,因為對佛法的不甚明瞭通達,所以見一切處所都是以自己的情識分別來見的,所以所見無不是以自己的虛妄心而見,《地藏經》說舉心動念無不是罪,這是告訴我們,分別別人的對錯是這個世間眾生的習氣,說別人這是錯,那是錯,卻不來反觀自己的錯。其實第一個人的因緣是不一樣的,所以行為習性亦是不一樣。師是先覺者,是領悟了佛法之後而作種種行為的人,他的境界是我們不能用凡夫情智去揣得透的,所以我們在不能理解善知識行為的時候,我們最好是不要隨意譭謗善知識,以免將來想懺悔都來不及。所以,我們不要見師過,見師有過,當急觀想自己情識之過患,正使自己的心地受著污染。老師的過,正是我們的見過的反映,是我們的修學不夠,沒有深深地體會到佛法的意旨,所以也我們的德行還沒能圓滿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急作意,如護寶珠一樣守護我們的道德心性。 

  總之,喝佛罵祖,是祖的境界,你不能說是犯過,在你沒有理解佛法時,你只有慚愧,千萬不要瞎批評瞎指責,罪過不輕,是你過,不是祖師、佛、菩薩過。 

總 結:

  綜上所述,是我讀《廣論》後,以我是一個後學學生的身份而論,因為,我從《廣論》中發現了依善知識的重要性,但同時也看到許多學友們在依止善知識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對皮有感而將這《廣論》依止善知識章的三種見過不退拈出來,加了一些不知深淺的話,因為思想的不純熟,我想,請我們的善知識上宗下舜法師給我一個點評指正,以讓我有一個修改的機會,並更加深我對佛法的理力,增益我在道德上的行持和修養知見。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