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居士學佛100問 (學佛修行也在日常生活中)之三
22/05/2015 06:30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35、佛門禮儀是什麼?

 

一、殿堂儀規。二、敬法。三、敬僧。四、威儀。五、出入佛門之禮儀。六、穿著海青應注意之事項。七、齋堂儀規。八、講堂規約。

 

殿堂儀規

 

「殿」者王所居:佛謂之大醫王,能醫眾生之煩惱生死大病,又佛教初傳入中國,為君王等貴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辭,乃武則天所立,如眾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稟事。俗云:「無事不登三寶殿」。

 

(一)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171。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172;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處置,切不可任意堆置:

 

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儘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並使其潔淨。

 

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並將餘灰持往淨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後,灑散於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三)如何禮佛(拜佛)。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

 

其一、折伏驕慢心。長養恭敬心、慈悲心、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和智慧。

 

其二、見賢思齊。即以佛陀為榜樣,利益眾生,行善積德,福慧雙修。

 

其三、懺除173業障174: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175」。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176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177。這是說,至誠、恭敬禮佛,功德無量,可以消除業障,有益於身心健康,增長福德、智慧,一切事業皆易於成就。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相)懺悔178: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179眾生同消三障180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181

 

第三拜:同普賢回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182。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183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184、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185三有186、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187分身塵剎188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189剎土中,十方190三世191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192寂,感應道交193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6)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194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7)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虔謹、恭敬,則能感應道交。

 

8)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9)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10)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11)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敬法

 

(一)如何請經、持經。

 

1)請經時,經要夾於食指與中指之間,食指與大拇指同置書面,另三指置書下。

 

2)凡持經像,皆當雙手捧之平胸,不可將經書一隻手攜行、隨意放置或置於腋下。

 

3)不可將經書卷之若筒。

 

(二)如何誦經。

 

1)讀佛經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必先靜坐片刻,默念偈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195真實義。」誦經時,除雙腳不可交叉外,也不可邊誦經邊吃東西。

 

2)讀經必字字理會義解,與心相應,不可草草看過。

 

3)讀書當覆以經蓋,以免灰塵積落。經上有灰塵當以淨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經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當敬法如敬佛。

 

4)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團體則應隨眾誦念。

 

5)讀經中止,當以紙條記之,不可折疊經頁。

 

6)專供讀誦之經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後必須擦淨。講課之經本則不妨於消隱處筆記。

 

7)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身迎客,千萬莫未將經典合起,即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話,或大笑不已,這是褻瀆法寶的行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誦完而心生煩惱,當知:誦經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

 

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信心願力。吃素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慈悲心。

 

8)讀經時忽生雜念,則應將經本合上,待雜念消去後再讀。

 

9)放經書時,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經書、架裟、衣缽、錫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當恭敬處置之。

 

10)經書損壞應當修補,如實在無法修補時,可以焚燒之,將餘灰灑於清淨之處,勿使人踐踏到。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發心離俗:謂出家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196

 

2)毀壞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鬚髮,毀壞相好,除去世俗塵衣而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而為世間之佛田197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捨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為世間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淨德,應當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臥等時,勿禮拜大德198。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鐘,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班首稱:「頂禮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駕」,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一鐘,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若僅是個人欲行禮,則可進入佛殿後,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我拿東西、帶東西,例如:有人知道師父要出國,即請師父幫忙帶化妝品、免稅煙、酒等物,這皆是不合理的現象,出家人若有出國的機會,也不要替人拿東西,因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毒品、走私貨,這點要謹慎。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父應以合掌問訊199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莊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只用一隻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時,碰到法師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與出家眾結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稱呼大德。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稱作「師父」。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於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師」即可。

 

4)請問大德名號,當先合掌,然後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尊上下」。

 

5)於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係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與大德談話。

 

1)若有問題請問大德,應說「請開示」。

 

2)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於大德,亦不應站立路中。如果師父在樓上,要到樓上請師父開示,如果師父在樓下,不可在樓上扯開嗓門地叫喚師父,應該到樓下來請示。

 

3)請開示,應請大德自訂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且應事先與師父約定時間,比較理想。

 

4)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實回答。

 

5)大德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站立靜候招呼,不得隨意插嘴,失卻敬意。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後再請示。

 

6)大德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話。

 

7)若有比丘或優婆塞於深山崖洞獨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獨自湯藥奉侍,應當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四威儀

 

(一)行如風。

 

即行走時,眼睛要平視,不可左拋又瞄,不可腳跟拖拉出聲,舉止莊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儀之相。

 

(二)立如松。

 

即站立時,應如松樹般地安穩,不可輕率、扭斜或身體抖動,並於適當立時則立,站立於適當的位置,並心存正念,如此之立,具威儀之相。

 

(三)坐如鐘。

 

即坐時,應將精神統一、身心放鬆。由後觀之,彷如大鐘一般穩定。切不可坐姿前傾、後仰、左右倒斜。當心存正念而坐,觀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儀之相。

 

(四)臥如弓。

 

即睡姿如臥佛,心存正念而睡,觀照自心,如此之睡,具威儀之相。

 

出入佛門之禮儀。

 

(一)入。

 

消假——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消假,次至師父處頂禮消假。

 

接駕——見到有法師來,應頂禮接駕。

 

(二)出。

 

告假——欲離寺前須先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次向師父告假。

 

送駕——送師父出門當頂禮送駕。

 

穿著海青200應注意之事項。

 

(一)上下樓撩衣之法: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後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時如何撩衣:雙手同撩前片。

 

(四)長跪201時如何起身?: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右腳收回。

 

(五)靜坐時,將蓋布巾置於海青內。

 

(六)閉靜後,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齋堂儀規。

 

(一)內外威儀當具足。

 

內:食存五觀202

 

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雜話、起諸分別。

 

(二)食為法本,受食當內外威儀具足,並當發三願。

 

願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諸惡莫作)

 

願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眾善奉行)

 

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古德云:「五觀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203未了,滴水難消。」

 

講堂規約。

 

(一)聞法的心態——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滿裝智慧法音,開創自在的人生。

 

(二)聞、思、修——專注地聽,仔細地想,行我所知,才能達到聞法的真義。

 

(三)獨坐的威儀——抬頭挺胸,端坐攝心,會讓你聽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潔——桌面是擺放經書的道場,保持桌面整潔,就是恭敬佛法的具體表現。

 

36、怎樣誠信待人?

 

人生不能離群獨存,像魯賓遜在孤島上所過的生活,究竟不是每一個人所能忍受的。我們既然得和群眾共處,那麼,應該把怎樣對待人的方法來研究一下。人是有情感的動物,而情感是相對的,是交感回流的,是有反射作用的。我們拿誠懇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誠懇來酬答我們,倘使我們用詐術待人,人們也會拿詐術來對待我們的。所以敬他人就是敬自己,害他人就是害自己。就是地位微賤的人,我們也應該以誠敬的態度待他,不可對他慢忽。

 

人與人的關係應該是互相輔助,互相敬愛,而不應該互相利用的。互相輔助敬愛,相處可以永久;互相利用的,在利害關係終盡以後,就不能繼續相處了。總之,待人接物,應該根據佛的「自利利他」的宗旨做去。

 

(一)以誠待人。

 

《三慧經》中佛說:「有地則有萬物。人有至誠乃有道」。《寶女所問經》載:「佛告寶女,菩薩有三法,常懷至誠。何謂為三?(一)未曾欺佛。(二)不自欺身。(三)亦不欺誑一切眾生」。所以印光大師教人最注重誠敬。這實在是學佛做人的要道啊!

 

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204,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正)致弘一大師書一》)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印大師示寂之晚,語真達師等云: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見永思集。】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正)復鄧伯誠書一》)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正)復高邵麟書二》)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印光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二)人各有所長。

 

佛在《孛經》裏說:「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愚賤不肖,亦不可棄,各有所用」。又說:「駝負百鈞,蟻負一粒,各盡其力爾,象飲數石,鼷飲一勺,各盡其量爾。故用人不必其效之同,各盡所長而已」。我們碰到對方有一件使我們不如意的事情,應該反問自己:「我所做的事,是不是能使每一個人都滿意」?如果只看見別人的不是,那麼兄弟、朋友、妻子以及童僕、雞犬,皆可厭可憎,一天到晚如坐在火坑裏、針刺上,精神必將大受痛苦的了。所以我們要記住《出曜經》裏佛說的:「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的四句話。

 

(三)從自己做起。

 

家庭中的口舌,都從多講多話中來的。無論訓子女,教小輩,以及勉勵家人,與其嘮嘮叨叨,惹人生氣,不如做一個榜樣給人看。「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認為當做的事,從自家做起。不當做的事,從自家戒起。如《出曜經》裏佛說:「當自克修,隨其教訓。己不被訓,焉能訓彼」。

 

(四)對待親友。

 

怎樣對待親屬朋友呢?《尸迦羅越經》裏佛說:「親屬朋友當有五事:一者、見作罪惡,私往於屏處,諫曉呵止之。二者、小有急,當奔趨救護之。三者、有私語,不得為他人說。四者、當相敬歎。五者、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如果親屬朋友有過失,要私下勸止,不要當眾呵斥;如果親屬朋友有急難,要盡力救助;如果親屬朋友有隱私,不可宣揚;如果親屬朋友有功德、有好處,要恭喜、讚歎,互相尊敬;自己有好東西,要適當分給親屬朋友,同甘共苦。這樣,必然受人愛戴,處處順利,自己有難,也會得到幫助。

 

《善生經》中說,親友之間交往,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敬愛親友而不輕慢;

2. 能以善言相教;

3. 對朋友守信用,從不欺誑;

4. 朋友危難時,能加以救助;

5. 朋友沉迷放逸時,能以善巧方便的法,引導他改過遷善。

 

(五)對待僕人。

 

佛陀指示我們怎樣待僕人:「一者、當以時飯食與衣被。二者、病瘐當為呼醫治之。三者、不得妄撾捶之。四者、有私財物不得奪之。五者、分付之物當使平等」。關於僕人事主,佛也曾說明:「一者、當早起,勿令主人呼。二者、所當作,自用心為之。三者、當愛惜主人物,不得捐棄乞丐人」。並說:「當稱譽主人善,不得說其惡」。

 

僕役有錯誤過失,不妨善意勸告矯正,不可盛氣淩人。對僕役應該體恤,不可刻薄。否則,日久生怨,暗中被他作弄起來,就得受無形的損失。所以用人要用到能驅使那個人的心,才說得上能「用人」。

 

如果用人不能用他的心,那末他隨時可以倒戈,可以反臉。僕人的管理方法,若是慰勉激勵多於斥責譏罵,他們自然甘心服務了。

 

(六)送禮要替對方著想。

 

送禮是表示人情,但要有分寸,要講經濟,要替對方設想,使他可得實用。同時還要顧到自己的力量。能夠這樣去做,可說是「能善行禮節」了。

 

(七)是我錯。

 

倘遇發生人事爭執的時候,只要自己回心轉意,肯認錯,對方決沒有不諒解、不言歸於好的。能夠這樣做,彼此就相安無事了。天下決沒有不可化的人,只患自己待人不夠誠心罷了。

 

我們處世倘能抱定「是我錯」的宗旨去待人,時時觀照自己的錯處,同時也就沒有去找他人的缺點或殘疾當作笑話,或作談話的資料的餘暇了。指責他人的缺點或殘疾,是刻薄的行為,是犯了十惡業中惡口兼綺語的罪過。

 

如果方法善巧,則「忠言」並不「逆耳」,別人便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所謂皆大歡喜。

 

在現實生活中,「忠言逆耳」的情況經常會發生,對此,許多人都感到不能理解:既然是「忠言」,怎麼會「逆耳」?這就不能不研究一下聽話者的心理狀態了。

 

「忠言」之所以會「逆耳」,問題的關鍵並非在於「忠言」,而是和聽話者當時的情緒狀態和心理狀況密切相關。儘管您講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可是,如果與聽話者當時的情緒和心理發生了抵觸,就會發生「逆耳」現象。

 

我們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的純淨世界裏,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發生摩擦,此時我們的心靈便會受到傷害。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日趨廣泛,也日趨複雜、微妙,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了誰,冒犯了誰,甚至你並未得罪或冒犯別人,人與人之間也會發生誤會。面對傷害,是心情憂鬱、悶悶不樂、憤憤不平呢,還是大度一些,寬容對方呢?其實最明智的態度是:寬容、理讓、與人為善。傷害是把雙刃刀,如果我們用傷害反擊別人,只會使自己更被動,把關係弄得更糟糕,使敵對情緒更強烈。用寬容去面對那些故意的傷害,就像我們用微笑去面對讚美一樣。這裏,寬容恰恰是最有力的武器,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寬容中又表露出謙謙君子的風度,只會讓那些傷害你的人暗暗佩服。當別人的傷害是無意的或者是迫於無奈,我們更應該富有涵養,更應該頗具風度地一笑了之。因為「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微笑著歡迎這種「逆耳」呢?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會對其心理活動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良好的心境會使當事人的認識活動和意志活動積極起來。一般來說,人們都樂意接受正確的批評,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批評的方式、方法。進「忠言」者如果能考慮到對方當時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採取對方能接受的「批評」方式,使對方能在「良好的心境下」展開認識活動和意志活動,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批評者不僅要根據環境的不同,物件的不同,而且還要根據被批評者的不同個性而採取不同的進言方式,使對方能夠接受、樂意接受。這些進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者是耐心細緻,擺事實講道理;或者是直截了當,推心置腹;或者是觀點鮮明,說理透徹;或者是給予暗示,少說為佳……總之,方式、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時而變,根據各人不同的情況,進行「對號入座」。惟有這樣,才能使「忠言」不「逆耳」。

 

如果你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你也因此會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且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37、為什麼財富由布施造福社會而來?

 

說到財富,要而言之,都從布施造福社會而來。正如佛陀說:這是依我們自己所積的福德得來的。在過去世中,如造作了很多福業,那麼現在就有富有的享受。反之,便只有小小的福報,甚至窮困到無以為生。所以過去世的福業,決定了我們現在的財富與享受。

 

一切要依自己,自己的業205力,才決定自己的福報如何。

 

從眾緣而非宿命:財富從布施福業206得來,雖是絕對的定律,但其中還有許多問題。

 

(一)有宿因或更待現緣。

 

如說過去積有福業,現在享有福報,那末現在的我們,不是就可以坐享福樂嗎?一切可以不勞而獲的宿命論,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知道,雖有布施業因,而福報現前,大抵還是要有現緣的。有一笑話,可以助明這個道理。有個人生下來後,被很多算命的,算定為命運好,大福大壽。此人因此而驕傲懶惰,不肯工作,坐享幸福。他的妻子,遇到這麼一位丈夫,也只有終日慪氣。一次,她準備回娘家去住幾天,想到那位懶丈夫,沒有人做飯,送到面前,他是不會去動手的,可能會餓死。於是便替他製了夠半個月吃的大米糕,中間留一圓孔,掛在他的頸項上,讓他餓了好吃。她去了近十天,忙著回家來,哪知一進家門,便見那位懶丈夫餓死在一邊。原來他懶得要命,只吃到低頭吃得到的部分,連把大米糕轉動一下也不肯動手。這當然是笑話,正說明了偏信前生福業是不成的。

 

前生的福業,有的能自然感報,不須要功力,如嬰孩生在富貴人家。但更多是,除了宿世的福業而外,還要依自己現生的功力——現緣。用一分的力量,有一分的收穫。如農夫種田,播下種子(如宿世布施善業),還得勤勞地灌水、下肥、除草(如現生功力),才會豐收。不然,坐等收穫,那是沒有把握的。除非少數的田土肥,雨量足,但雖有收成,而產量不會多(如宿生的福業,自然感報)。種田是這樣,種福田而得福報也是這樣。所以不能專依宿生的福業,還得靠現生的功力。如專依宿業,成為宿命論,那就像懶人一樣,結果可悲慘了!佛法不是宿命論,請大家注意!

 

(二)得福果或造成惡因。

 

財富從布施的福業得來,那麼現在辛苦地做生意,或從政,或工作而得的財富,是由福業而來嗎?是的。盜匪劫掠所得的,或貪污欺詐所得的財物,也都是福報嗎?是的。這似乎太危險!有財物就是有福報,這不等於獎勵作惡嗎?不會的。依佛法說,這些非法得來的財富,從往因說,雖從福業而來;但從現緣——得財的方法說,卻是種下惡因了!用不合法的手段得財,甚至這份福報不能受用,反而受到罪惡的苦報了。

 

為善有善果,布施必得福報,但要依因果的正常法則去實現。如種田的,下種以後,得老老實實地下一番功力——灌水、下肥、除草等,秧苗自會逐漸地長大,開花結實,為我們所受用。傳說:有一愚癡的農夫,插秧以後,天天去田裏觀望,而每次都非常失望,因為苗生長太慢了。一天,到田裏去,把所有的秧,都給拔得高一些,他才滿意地回去。可是第二天再去看時,所有的秧都枯死了。愚蠢的農夫,不讓秧苗正常地生發長大,卻以不合理的手段,去促成秧苗的成長。苗是長了,而苗也就死了。秧苗所以能生長,因為有部份潛在土裏;如土裏沒有,那拔也是不會長的。福報也如此,如沒有前生的福業,用非法的手段,也還是不能得到。即使有宿生福業,不以正當的方法而得應得的財富,福報得到時,惡報也就在眼前了!財富都由福業而來,這是徹底的道理。但有了福業,還要用正當的方法去得到。用非法的手段得財,種下惡因,真是把自己的福報糟蹋了。所以佛說:「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三)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什麼是如法(依法、合法),什麼是非法呢?一般人以為從辛勞職業得來的財物,便是合法的,其實未必盡然。從非法職業得來的財富,是種下苦因的,這又有兩類:

 

第一、非國法所許:如從事的職業,沒有違犯國家——或是居留地國家禁令的,便是正業。如國法所不許的——或不許民營的,不許外僑經營的,不許種植(如鴉片)或出賣的,就不可以作。國家的法令,不論國民或僑民,都應該遵守。雖然國家的法令,未必都是對的。如不同意國家的法令,認為不合理,也得依正當的辦法來求補救,求改變,切不可陽奉陰違,觸犯禁令。

 

第二、非佛法所許:有些職業,不一定是國法所禁的,但依據佛法,卻是一種不正當的職業,這就是以殺、盜、淫、妄、酒等,解決生活的職業。如屠宰、漁獵,或被雇負責殺人,或製造殺生的器具等,便是與殺有關的非法職業。又如專門偷盜——小偷、土匪;或開設淫窟,出賣淫畫、春藥為生的;或東欺西騙,以說謊為職業的;或釀酒,開設酒館等,便是與盜、淫、妄、酒有關的職業。這些,凡是良好的佛弟子,是要避免的。這一點,不論在家或出家眾,都要互相勸勉,不但自己不作,還得勸教內信眾,共同避免觸犯。信佛就應依法而行,希望作佛弟子的,應特別重視這點。

 

有的,雖從事正常的職業,但在職業上,或與朋友往來上,非法得財。廣義地說,這都等於是竊取。因為非自己所應分得的,而現在取得了;是應該付給人的,而現在卻逃避了。這種財物,不應有而有,一切屬於非法。其中有是一般性的,也就是任何人都可能違犯的。問題很複雜,例子也多,現在略舉經典上常說的幾點。

 

其一、「竊取他物」:這不是以偷盜為職業,而是偶然的。對於別人的財物,起貪染心,設法竊取,或順手牽羊地取為己有。又如別人遺失的東西,拾到了應該歸還原主,不但佛法如此,現代的國法也如此。如拾得而私藏起來,也就等於竊取。還有,對國家都有納稅的義務,如故意拖延不繳納,如營業稅、所得稅、土地稅等;或是偷漏捐稅、走私、以多報少等。這是減少國家收入,增益自己財富,屬於非法得財。

 

其二、「抵賴債務」:借債應該歸還,如抵賴而故意不還,是非法的。不過,有的不幸而事業失敗,破產了。依因果律說,來生也是要償還的。但他確是事業失敗,無款可還,即不能說是非法。可是有的事實上有能力歸還,藉口失敗,而不肯清還債務,這已是非法了。還有故意倒閉他人的貨款、存款,而自己是愈倒愈富,這不但國法所不許,佛法上也是惡中之惡!

 

其三、「吞沒寄存」:有把現款存放到別人的名下;或是金寶財物,為了外出等原因,寄存在親戚朋友家裏。但日子一久,受人寄存的,便抵賴說並無此事,說那些是他自己所有的。還有把金錢和一些重要的手續,委託知己,寄存在友好處。等到寄託人死了,受託人便吞沒寄存的一切,欺負他的後輩,這都屬於非法之例。

 

其四、「欺罔共財」:幾個人共同投資,組成一個公司;公司的財產,便是股東的共財。如某一股東,負責在公司辦事,拿出偷天換日手段,偽造賬目,欺弄股東,把共有財富,轉移到自己的腰包去。又如弟兄的共有財產,未分家時,有的先於中竊取,化公為私,這都是欺罔共財的非法事項。

 

還有一些非法的取得,不是一般人所能犯,而只是有關人所能犯的,也略說幾種:

 

其一、「因便侵佔」:或服務政府機關,或服務工商行號,或服務社團學校,利用地位,及職務上的便利,而侵佔服務事業的財物。這種情形實在太多了,有些甚至是被人看作慣例的。採辦的從中取回傭金;浮報旅費或交際費;低價賣出,高價買進,而自己從中分得一分。總之,為了個人利益,使服務的事業少收多支,都可說是因便侵佔的非法。

 

其二、「藉勢苟得」:這是一般從政人員所最易犯的。利用權勢及職務,非法得財的辦法真多!如人向某機關辦理某項手續,裏面的負責人,不替你辦理,或問題層出不窮,讓人走上好幾回,還說過幾天來。等得急了,或是事情不能拖延太久,只好去賄賂他們,或買禮物送他。財物一到,問題簡化,工作變得極有效率,這是留難的一例。有的查到民家或商店,有小小違犯禁令的事情,如售貨而不開貨單,或不蓋店印等。於是表示問題嚴重,以種種來威嚇。其實,不一定是忠實執法,而只要人情到了就完事,這是威嚇的一例。還有是走進商店行號,或者民間富戶,故意刁難,甚至設局陷害,說你犯下什麼罪,要舉報你。你怕事怕麻煩,只有以金錢去討好他,這是誣諂敲詐的一例。還有得財枉法,或縱容親屬收容賄賂等,真是花樣繁多。這是社會的病態,政治上的罪惡。奉佛的弟子們,守法而不貪這些非法財富才是。

 

其三、「經營非法」:出資本,從事工商事業,獲得合法利潤,本是極正當的,但其中也有許多非法的。如貨不真,價不實,量不足,獲得分外利潤的都是。以假的作真的賣,把次等貨當上等貨賣;冒用他家商標,欺蒙顧客,多得利益。價不實,有討價還價的惡弊,這本來無非想遇到不知時價的,可以多賣幾元。等到風氣造成,大有非漫天討價不可的情況,真是害人害己!分量不足,秤量不公,大進小出等。至於不顧國計民生,乘機抬價,囤積居奇等,不但為佛法所不許,有時也會受到政府的取締。經營事業,一定要以合法的手段,謀取合法的利潤。由於人心不良,社會病態所造成的,非法取財的流弊,是會有報應的。大家應互相警惕,如法求財,才能無害於人,有利於己。

 

現在舉一故事,來說明決不可非法得財。佛弟子目犍連,在家時很有地位,自然就有些有地位的朋友。他的好友中,有名叫陀然梵志的。目犍連出家以後,常在外方弘法。一次,回到了家鄉,陀然梵志當然是他所關懷的一位。有人告訴他:「陀然依賴自己的地位、勢力,作種種不法的行為,從中取利。他是勾結百姓,要脅政府;同時又勾結政府,欺壓老百姓。」目犍連聽了,心裏為他的老朋友難過。一天見到了陀然,想起他的不法行為,就以老友的身分,呵責他不該那樣的胡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陀然解釋為出於不得已:「為了孝養父母,培育兒女,還要修福積德,祭天神、祖先等。沒有錢,怎麼辦呢?」目犍連告訴他:「就是為了供養父母,培育兒女,修福祭祖,也不可以非法取財的。」目犍連知道他是一篇鬼話,所以進一步追問:「真的是為了這些嗎?」陀然與目犍連是宿生有緣的,也就說實話了。原來他有一位妻子,衣食住行,樣樣要講究,天天要錢花。沒有錢,就連吵帶鬧,弄得家庭不安。陀然為了這,所以才胡亂搞錢。目犍連大不以為然,說他願為婦女的奴隸,自己作惡,而不顧將來的惡報。勸勉他,要為自己而重新做人。

 

這個故事,開示了我們:凡是非法得來的錢財,無論出於什麼良好的動機,都是罪惡。對於這點,佛法毫不妥協。至於為了滿足妻女的貪欲,而自甘下流,那更不要說了。人不能不依財物而生活,但財富要正當如法得來。一不謹慎,種下惡因,苦報是自己的呢!

 

(四)財富的處理。

 

遠離非法而依法得財,所得的財富應怎樣處理?這略有兩大原則:第一、奢儉適中:不要過於慳吝,被譏為餓死狗、守財奴;又要量入為出,不可過分耗費,而致家庭經濟日見困難。這不但平常費用,要有節度,就是供養三寶,也一樣的要量入為出。雖然信心懇切,樂意施捨,如由此而引起家庭經濟的困窘,也會發生障礙的。第二、蓄用兼顧:由正業得來的財物,佛指示我們一個使用的方法,是幾方面都顧到的適當計畫。這就是將每年的如法收入,作四分支配:

 

其一、資用:把一分財物,用作經常的生活費用,包括兒女教育費等。在財力可能時,每人應有適當的生活水準,不可奢侈,卻要足夠。

 

其二、積蓄:人事無常,我們有時會生病,將來還會老,平時也總有意外的必需支出。所以在每年的收益中,應保存一分,作臨時支出,以及養老等費。積存,雖是少少的數目,也是極有意義的,不但可避免臨時的困窘求人,也可養成不浪費的習慣。現在獎勵儲蓄,用意也與此一樣。

 

其三、經營:無論從事哪一職業,都應在每年的收入中,分出一分為事業費。多辟田園也好,增設工廠也好,增加資本也好,充實學力及工作技能也好。這樣才會增加收入,使財富增長累積起來。

 

其四、作福:人不能專為自己,專為現世,應顧到社會利益,以及自己的後生福樂。所以對社會公益——文化、慈濟事業,三寶法益——供養、護持,都要分一分收入來作福。這不但是自己積福德,也是為人群謀幸福。像這樣四方面顧到的經濟支出預算,便是最健全、最合理的財富處理法。

 

正如印光大師教導我們:「人生世間,不可無所作為。但自盡誼盡分,決不於誼分之外,有所覬覦。士農工商,各務其業,以為養身養家之本。隨分隨力,執持佛號,決志求生西方。凡有力能及之種種善事,或出資,或出言,為之贊助。否則發隨喜心,亦屬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順水揚帆,更加艣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正)復寧波某居士書》)

 

因為,佛教經典的根本精神是人間救濟、佛陀的慈悲心。因此所有經典的目的都離不開社會福利的觀念。

 

如《無量壽經》卷上:「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佛出世目的即在拯救一切眾生,如來的大悲,被於一切有情,惠於他們真正的幸福。

 

在中國最普及的宣說觀音信仰的《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我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如火宅般的人生苦惱,生老病死多苦的世界,在此苦惱之中呻吟的一切眾生,皆是我子,唯我一人能以大悲之心而救護之。發此大誓願的就是佛。佛的這種慈母般的慈悲心,為眾生解除苦惱的大悲心,正是佛教關於社會福利的根本理念。

 

六朝時代知識份子的理想形象、《維摩經》中的維摩居士,對前來探病的人訴說病因時說:「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很能體現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

 

《勝鬘經》是釋尊對勝鬘夫人的說法,其中有夫人的十大誓願,其第六誓願:「世尊207,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為自己受蓄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第八誓願:「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穩,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可以說是佛教社會福利的具體表現。

 

《金光明經》是一部護國經典,其中《除病品》、《流水長者子品》、《捨身品》完全說的是社會福利事業。《除病品》說的是佛教醫學,敘述持水長者對其子流水傳達行醫奧秘,自此流水遍至國內城邑聚落,救濟患病者。《流水品》敘述流水長者子對瀕於涸死的數萬魚類用各種方法進行救濟,這不僅體現了佛的慈悲在於人,而且廣及鳥獸魚貝。《捨身品》描寫有名的投身餓虎的故事,激起了人們強烈的感動。可見這種捨身行在中國佛教中曾盛行過。關於這種菩薩的捨身,釋尊的本生譚中有不少經典加以敘述。這對中國文學也有很大影響,也表現於雕刻繪畫,給人以強烈的佛教慈悲感。

 

說空的《般若經》,不僅說空,也說人間社會:「一切有情欲食與食,求飲與飲,乃至乘物、花香、瓔珞208、房舍、床榻、臥具、伎樂209、侍衛,隨某求而喜施,無使貧乏」,這是大乘菩薩修行的一面。

 

《華嚴經》說事事無礙,其中有著名的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善財童子的誓願,也是社會福利的原理:「若有眾生貧窮困乏,來至我所,而有求索。我開庫藏,恣其所取,而語之言,莫造諸惡,莫害眾生,莫起諸見,莫生執著,汝等貧乏,若有所需,當來我所,及四衢道一切諸物,種種具足,隨意而取,匆生疑難」。這完全是理想,但也是佛的慈悲,菩薩的修行。這不僅是對貧困者的物質上的布施,也是端正其精神生活方式的布施。社會福利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東西,也在於造就完善的人格,這就是佛教的社會福利理念。佛的這種慈悲精神貫穿其全部教義,成為佛弟子投身社會福利事業的理論基礎。

 

菩薩的利他行是慈悲行。佛的慈悲實即菩薩的慈悲,因為菩薩是佛的代行者。菩薩對一切眾生伸出慈愛之手,解苦惱者之憂,施貧困者所需,與患病者以藥。

 

而這種慈悲,不僅施與人類也被及禽獸魚貝蟲蟻,這一點與儒家或道教有不同之處,也是佛教與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可以說佛教獨有的特徵,就是慈悲。愛護動物也即出於這種廣大的慈悲心。

 

這種慈悲,一方面是布施行為,另一方面是不殺生。不殺生思想發展為救助,便成放生思想,這方面有叫做放生會的行事,以及放生池的設置等。《法苑珠林》卷六十四、六十五裏有《漁獵篇》、《慈悲篇》、《放生篇》、《救厄篇》,卷九十三裏有《酒肉篇》。內容都是根據慈悲精神禁止取魚貝、殺鳥獸,規勸施行放生等。這種不殺生的思想後來即發展為禁絕肉食、奉行素食。

 

中國佛教的著作,大多以慈悲為出發點,用社會福利為指導思想,引用經典,示以例證,規勸世人重視社會福利事業。說明真布施是只為他人安樂,完全出於自己的憐憫心、慈悲心。期待報酬,這就是假名菩薩,凡夫的布施。

 

行布施的福田,最初由佛福田到佛法僧三寶福田,而後從父母師長到貧困者、孤獨者,最後甚至及於畜生,都叫做福田。也有區分敬田為三寶,恩田為父母師長,悲田為貧窮者,苦田、趣田為畜生的。

 

悲田是從慈悲之田的意思而來,包含一切貧困者,也包含畜生。對悲田進行布施供養和救護,其功德最大。《像法決疑經》說:「我於處處經中說布施者,欲今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蚊子。此二種田中悲田最勝。」此經認為對貧窮者、畜生,以及蟲子等進行救濟,為最勝功德。這種悲田思想本身就是社會福利的根本指導思想之一。

 

這裏必須認識到的是,這種福田思想,儘管有從利己的目的出發,希望能有相反給與,但仍是布施的思想。取名為幸福的田地,福田,即已有這種意思在內。但社會福利事業如果期待利潤、報酬,並以此為目的,就不是真正的社會福利事業。佛教中的福田並非如此。出於慈悲心的布施,決非以報酬為目的。企求報償的布施,不是真布施,不是布施波羅蜜210,不能解脫痛苦煩惱。

 

福田不是為求果報,不是為求果報而布施。真正的出於慈悲心的布施,是自然而然而得果報的福田。不求果報,只是出於慈悲心對貧窮者行布施,則能福報相集,如小牛隨母,福報自然常隨此人。如果是希求果報的布施,恰如市場物物交換,如同買賣,當予排除。

 

《佛說諸德福田經》中,對七福田作了如下敘述:「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牢堅船,濟渡人民;五者安設橋樑,過度贏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令得飲;七者造作圊211廁,施便利處。」

 

這種建造佛塔、僧房、堂閣的供養,造園果、浴池、樹木的布施,施藥治病,救濟危難,作舟造橋渡人,掘井供旅人解渴,設立公共廁所等都是施物福田,這是古代中國社會福利事業中最常見的。

 

這種社會福利設施最初起於南北朝時代。齊文惠太子和其弟竟陵王子良共同設立六疾館,收容病人。梁武帝普通二年(521)設孤獨園,收容老人、孤兒。後魏宣武帝設館收容近縣內外的疾病者,都可以說是與悲田養病紡大體類似的設施。這種設施不僅收容療養病人,也以救濟貧困、慰托孤獨為目的。貧困的病者、孤獨的老人、窮苦的流浪者,失去親人的孤兒,都是佛教中悲田思想的救濟對象。悲田養病坊就是收容這些人的場所。它雖然由國家設立,但大多依靠寺院經營。這是佛教社會福利事業的一種。

 

總之,從物質到精神方面的布施,都叫做福田。雖然不求福報,自然會有種種福報。這就是中國佛教中社會福利事業的指導思想。

 

另外,布施、造福社會,也是為了報恩——一切眾生皆是恩人。 報眾生恩為佛教獨有,眾生有社會共同體的含義,源於萬物一如的思想,一切平等的觀念。自己的生活有賴於其他一切眾生,於是就有了眾生恩。佛恩即眾生恩,亦即父母恩、師長恩,以及一切眾生恩,進而包括祖國恩和一切恩。不僅報有生命之物的恩,而且也報無生命之物、無情之物的恩。

 

對無情之物也當有生命來看,如針線、桌子、衣服、鞋子等種種日用,一切都有恩。帶著這種報恩之心,對其尊重.認識其價值,對其愛惜,惜福不浪費,這也是社會福利的一種。

 

《法苑珠林》卷五十一中引《智度論》:「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開善業之初門,人所愛敬,名譽遠聞。死得生天,終成佛道。不知恩者甚於畜生也」。這裏提醒我們,不知報恩的人遠遠不如畜生。可見中國佛教何等注重於報恩。

 

佛教中的佛恩思想,以及眾生恩思想,成為社會救濟的指導原理,社會福利的觀念,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

 

38、為什麼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常言道:「善心即天堂」 。只有懷抱善心的人,才能愛人,欣賞人,關心人,寬容人。他們深知,「人」字的結構,是互相支撐,懂得互相接納,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融洽,是幸福人生之必需。尊重他人的優勢和才華,也寬容他人的脾氣和個性。對別人,要多欣賞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計較他的缺點,或者說與自己不合拍的地方。不能理解的時候,就試著去諒解;不能諒解,就平靜地接受。要培養自己「放人一馬」的涵養功夫;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因為,我們也需要別人理解、同情、幫助和尊敬;因為,你怎樣對待別人,你就生活在怎樣的世界中。

 

因此,印光大師教導我們:「諸惡眾善,皆須在心地上論,不專指行之於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惡,全體是善,其念佛也,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矣。欲得心地唯善無惡,當於一切時處,主敬存誠。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縱,諸不如法之念頭,隨之而起矣。」(《(正)復馬契西書一》)

 

「學聖學佛,均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本。又須卑以自牧,韜光潛耀,上效古人,躬行實踐。能如是,則其學其品,便可高出流輩。每每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軻終身,必少年夭折。【凡居心行事,必須向厚道一邊做。厚則載福,薄則無福可得。若再加之以刻險奸巧,則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見續編復金善生書】」(《(續)復徐書鏞書》)

 

「忠之一字,義貫萬行。人若存心以忠,必能孝親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愛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矣。何也,以忠則不欺,不欺則盡分。盡分則屬己分中事,自必務乎實行。決無虛應故事,不盡己心己力之虞。近世雖則推倒帝制,然須事事講忠。庶不至我詐爾虞,漫無準的。」(《(續)楊椒山言行錄序》)

 

39、為什麼要長養感恩意識?

 

既然我們的生存要依靠父母、師長、祖國和無數的眾生等因緣,因此,佛家提倡上報四重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祖國恩,報眾生恩。當我們把牢騷、不滿、抱怨及仇恨轉換為報恩之心時,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光明和愉快了,我們就擁有了一個祥和、吉慶的世界。

 

怎樣感恩呢?近代高僧印光法師教導:「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殺,【當吃長素,或吃花素。即未斷葷,切勿親殺。】修十善業【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之事。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話。心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念。】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党,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續)一函遍復》)

 

40、為什麼要長養慈善意識?

 

既然我們的生存要依靠社會和眾人等諸多因緣,我們都需要別人,因此,大家應彼此關懷,力所能及地、無償地幫助他人,出錢出力,扶貧幫困,造福社會。

 

慈善之行,當從布施做起。佛家常言,「布施」有三大類。第一、「財物」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你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第二、「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世出世間212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你所懂得的,有人來向你請教,盡心盡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給他,不吝法。你知道十分,只教他三分,他所懂得的永遠不能超過你,這是吝法,慳貪心沒有斷。第三、「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

 

修這三種布施得福報。財物布施所得的果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哪兒來的?修財布施而來的。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為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癡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

 

布施是學佛的關鍵,佛陀教人行善,不外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修學的不超越這三大類,能夠以清淨心、真誠心,服務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而不求回報,這是布施。

 

修布施的功德,略舉兩種:第一種「除怨」;第二種「不乏」,財物、智慧、身心健康、長壽,樣樣都具足,不會缺乏。除怨也非常重要,世間人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你家裏發大財,為富不仁,不能夠幫助別人、救濟別人,你這一條街的鄰里鄉親對你都怨恨。你家裏遭小偷,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會報員警,偷得好:他家裏有東西,多偷他一點。你家房子要被火燒了,人家也不會來救,燒得好。

 

你要是有財富,常常布施別人,常常救濟別人,大家對你不但不怨恨,而且尊敬你。為什麼?因為你發大財,大家都有好處,你肯周濟這些鄰里鄉親,多做這些慈善福利事業。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還不只這些,前面兩條都是講世間的利益,佛法的目的是除障,了生死、明心見性。學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求去除自己的煩惱病根。如果目標在這上面,就是布施波羅蜜,度越慳貪煩惱。

 

41、為什麼要長養自他兩利意識?

 

(一)利己與利人。

 

一般社會上的情形,對利己與利人,可分為四種,即:1、利人不利己,2、利己不利人,3、人己都不利,4、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薩發大心,不然可說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蹟中,有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故事,可說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利己不利人,這在一般人可說是最普遍的,一個人生存在世間上,處處都以「我」為前提,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先利人,再利己,佛陀的本生213—— 一切施王,可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大乘佛教中,菩薩發心先為眾生,後為自己,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與宋朝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謀而合。阿彌陀佛在菩薩位時,所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為饒益一切眾生;地藏菩薩發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見一斑;近代慈航法師說:「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這都是願為眾生受苦,普濟一切眾生的菩薩精神。

 

先利人,再利己,自他兩利,是佛弟子做人的典範。

 

(二)回向的意義。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轉給一切眾生,以拔除眾生的苦惱,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214。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能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燭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於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裏,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回向的功德猶如聚寶盆,不但能使功德不會流失,反而會轉大。

 

諸經論有關回向的說法甚多,如《華嚴經疏》列舉有十種回向:

 

其一、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

 

其二、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

 

其三、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其四、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眾生同證菩提佛果。

 

其五、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並且使他回向殊勝的無上菩提215

 

其六、回此向證:一切善根回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

 

其七、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其八、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回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其九、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回向出世間216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眾生。

 

其十、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217,回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人」的理事無礙218法界。

 

(三)回向的實踐。

 

回向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回向的修行,譬如行善之後,課誦或法會結束時,念誦回向文(選擇其一):

 

其一、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其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眾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其三、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其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219

 

其五、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220,下濟三途221苦,普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222,同生極樂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上述等回向文的善行相應,並且將這些功德回向於一切眾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淨土。

 

讓我們記住印光大師的教導:「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嚮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續)一函遍復》)

 

(四)回向的功德。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223深刻瞭解因緣224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心常清淨,遠離諸毒225,離苦得樂。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會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可謂自他兩利,怨親平等。正如《華嚴經》所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淨離眾毒。」

 

總而言之,報祖國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就是倫理道德的提升。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就是人間天堂。不僅感激恩德,而且感謝逆境: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讓我們記住:一切痛苦、煩惱、不幸和障礙,皆源於損人利己;一切真正的幸福、康樂、好運和吉利,皆源於報效祖國、利益眾生。

 

42、為什麼要斷除貪、瞋、嫉?

 

何謂貪?即是貪婪、貪得無厭、貪心不足、貪贓枉法、貪污腐化、貪小便宜、貪小失大。固然,貪之行為千變萬化,根子卻在心理。貪心確實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造假行騙是因為貪,受騙上當也是因為貪。圈套、陷阱、籠子皆為貪得無厭者而設。如果不加以適宜的引導和制約,小則害人害己,大則害國害民。醫學家指出,貪得無厭者往往是極其虛偽的人,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處於焦慮不安和煩惱中,加重了身心的負擔。長此以往,會造成機體生化代謝和神經調節功能的紊亂,造成內傷,損害健康,損福折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試看巴西醫生阿尼塞托·馬丁斯的科研成果。他經過十年的研究,發現貪欲、腐敗會引起激素分泌紊亂,因而引發疾病和衰亡。他曾對583名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進行了調查,並與583名廉潔官員作對比,發現前者有60%的人生病或死亡,而後者的這個比例僅為16%。阿尼塞托·馬丁斯說,貪欲、腐敗者得病的原因在於心理問題。其報告指出:「當人們違反倫理道德時,在精神和肉體上就會受到自體攻擊,最終導致生病,甚至死亡。」(《武漢晚報》19931012日)

 

因此,「大」不可貪,「小」亦不可貪。貪小則失大。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李開復勸告我們:不要貪小便宜,如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計程車票等等。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些細節、小事,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小事」,成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目前,美國有些教授不願理會部分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推薦信出自學生自己之手,已無參考性可言。這是誠信受到損害以後的必然結果。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很值得記取。(《一封寫給中國學生的信》,載《光明日報》2000731日)

 

因此,應轉貪欲、欺騙為誠信、布施,方能自利利他。所謂施捨之手比乞求之手為貴;所謂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何謂瞋?即是怒目而視、咬牙切齒、怒火中燒、大發脾氣、高聲叫罵、恨之入骨、伺機報復。瞋心也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是一種傷害身心的「火氣」,是一種滲透到內心深處的對立情緒,他令人對微不足道的事情劍拔弩張。科學家們確信,正是這種對立情緒導致心血管病的爆發。列·烏伊爾揚姆斯醫生的研究證明:經常生氣、發火,會對人的身心產生不良影響,還可能導致動脈甚至免疫系統受損。(《永遠不生氣》,載《上海譯報》1994630日)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早就告誡我們:「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84頁)孕婦尤需注意,「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氣,生大氣則墮胎。兼以乖戾之氣,過之於子,子之性情,當成兇惡。又喂兒奶時,必須心平氣和,若生大氣,奶則成毒,重則即死,……小氣毒小,雖不死,也須生病。以故愛生氣之女人的兒女,死的多,病的多。……生了大氣,萬不可喂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喂。喂時先把奶擠半茶盅,倒了,乳頭擦過,再喂,就無禍殃。……此事古今醫書均未發明,近以閱歷,方知其禍。」(《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237頁)

 

這是經驗之談,是否具有普遍性呢?美國科學家的實驗證明:把婦女生氣時的奶喂小鼠,小鼠當場死亡。醫學和心理學家專門測量過,孕婦發怒時,血液中的激素水準會很快升高,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在短時間內增多,這些物質會直接危害胎兒。孕婦發怒,還會使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減弱了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這不僅對自己的健康不利,也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後,抵抗疾病的能力比正常孩子差。因此,孕婦在懷孕和哺乳期間,應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這樣對自己和孩子都有益處。醫學研究還發現,發怒時,胃的出口處肌肉驟然收縮,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器質性損傷。所以,生氣時胃痛、胃脹,吃不下飯。時常發脾氣,情緒不良,還會導致脫髮、皮膚失去光澤、變黑。可見,美容、保健的關鍵,就在於寬宏大量,心中和悅,平和謙遜。所謂以一家人之心燈迎接所有的人們;所謂精誠和友愛必能征服憎恨。

 

何謂嫉?當別人超過自己時,油然而生一種酸溜溜的感覺,那就是嫉妒。別人長得比自己漂亮,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健康,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吃得好,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穿得有品味,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住得比自己寬敞、舒適,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的成績比自己的高,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比自己的靚、酷、帥,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財大氣粗,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的烏紗帽比自己的大,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開名車,自己卻還騎著自行車,心裏會酸溜溜的;別人出國留學,自己不能,心裏會酸溜溜的。總之,只要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裏就難過。

 

嫉妒不僅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而且是一種心理疾病,德國就把它列入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的病。嫉妒心越強,說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總是把自己同別人相比,無法從生活和工作中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因此,常常處在壓抑、焦慮不安、怨恨煩惱、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寧靜。因此,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刀,既使別人受到傷害和痛苦,也使自己處在頻繁的心理刺激和壓力下,造成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心血管及許多臟器的功能,進而導致心律不齊、高血壓、冠心病、神經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嚴重的還將誘發某些精神病,出現早衰。

 

據美國一些專家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嫉妒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臟病,死亡率僅2.2%;而嫉妒程度高的人,9%以上的人得過心臟病,死亡率高達13.4%。佛家稱貪、瞋、嫉(或癡)為「三毒」,你看有無道理?

 

那麼如何對治呢?人得如己得,隨喜功德——恭喜、祝賀超過自己的人,進而見賢思齊,取長補短。這樣,豈不皆大歡喜?關鍵是要有真誠的愛心。愛是不嫉妒,不作害人的事;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愛是但願你過得比我好,愛使灰冷的心田溫暖,使無望的沙漠中開放出一片希望的綠洲;愛是付出,也是得到。愛護眾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有福了。

 

43、應該淡忘什麼?

 

殿卿有一個不變的話題,那就是自己在孤兒院所受的苦楚,在讀書時的窮困,因家境不好而受到的冷遇,還有婚姻的挫折,以及親戚、朋友如何如何對不起自己……為此一直抑鬱寡歡。其實,這都是數十年前的陳年舊帳了,他卻為此所困,耿耿於懷,始終不開心,常年處於負面、陰暗的心態中,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這樣活著真是痛苦啊!

 

豈不知,有的事情須刻骨銘心,永世不忘;有的事情則要儘快淡忘,所謂事來則應,事去則淨。哪些事該被淡忘?應淡忘人生中的挫折與不幸;應淡忘名利的得失;應淡忘歲月的傷痕;應淡忘流言蜚語;應淡忘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應淡忘陳腐、過時的觀念;應淡忘冷遇和種種煩惱。這樣心理才能擺脫往事的陰影,保持隨緣常樂的狀態。否則,如糾纏於昔日的痛苦中,久而久之,必會損壞身心健康,導致疾病。加州大學一則保健資料提出:81%左右的惡性腫瘤和半數以上的早老性癡呆,都與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及不良資訊環境有關。因此,有必要學會淡忘那些負性事件及不良資訊,學會心理的自我保護。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勸告我們:「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憐彼無知,不與計較。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金不練不純,刀不磨不利。不於煩惱中經歷過,一遇煩惱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識得彼無什勢力,其發生勞擾心神者,皆吾自取。經云:若知我空,誰受謗者?今例之云:若知我空,煩惱何生?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81-82頁)如此,則能淡化煩惱,少生煩惱,心境平和愉悅,久而久之,則能不為煩惱所動,猶如中流砥柱,寵辱不驚,處之泰然。有了這份修養和快樂,就是人生的成功。誰不願擁有一個不為煩惱所動的快樂人生呢?

 

因此,對錯怪或傷害過自己的人,我們的心靈不要被仇恨、煩惱所蒙蔽,怒火中燒、煩惱怨恨,對自己比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將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即使在不如意的環境中,也要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歡樂與友愛的生活。那麼,回想我們所恨的人的一些優點,念及他的本質善良及曾作過的好事,而對他拙劣的一面視而不見,如此怒氣可能會緩和下來,煩惱會煙消雲散,心中會充滿慈悲。(參觀達摩難陀法師:《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是的,人生短暫,何必對過去的痛苦耿耿於懷呢?何必要自己傷害自己呢?對我們最有害的是懷恨、不滿和煩惱,如果把懷恨、不滿和煩惱融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癒。我們一定要將過去網開一面,寬恕所有的人;而寬恕別人,就是愛護自己,是真正、徹底地愛護自己。要知道,最有力量的是寬恕,是慈悲;最有力量的是「當下」,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我們當下就可以改變自己,可以淡忘不快,可以消解煩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祥和與友愛。這一切其實就在當下的一轉念之間:你不妨想想,哪一句是你常說的?這兩句是:

 

「所有的人對我都不懷好意。」

「所有的人對我都有很大幫助。」(參觀露意絲茜:《生命的重建》)

 

那麼,什麼事情須刻骨銘心,永世不忘呢?是別人對自己的恩德!所謂:人對我有恩不可忘,我對人有恩不可不忘。「雖行布施,而不希求施所得果,……雖有所作而無執著。」(《大般若經》卷第四百六十)為何要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因為要隨緣報恩。貓、狗之類尚且知道報恩,何況人乎?不知報恩如何作人?故佛家提倡上報四重恩:祖國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這首詩說的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就是人間天堂。

不僅感激恩德,而且感謝逆境。

 

那麼,為何又要淡忘自己對別人的恩德呢?因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著時刻期待別人的回報,其心態跡近放高利貸者。一旦對方不報答,或報答得不夠,勢必恨從心起,大罵其「白眼兒狼」、沒良心。於是,煩惱叢生,反目為仇,善緣竟成惡緣。這可真是划不來!所以應雖行布施而不求回報,作而不執。這就是智慧(般〔讀波〕若)。有了這種智慧,就能度過煩惱的激流,到達無憂、安樂的彼岸。彼岸何在?就在慈悲與智慧的「當下」!

 

淡忘不快,作而不執,這是智慧、灑脫,也是審美:

瘦竹長松滴翠香,流風疏月度炎涼,

不知誰住原西寺,每日鐘聲送夕陽。(《五燈會元》卷十六)

 

44、為什麼要減少欲望、雜念?

 

有位叫蒙克夫·吉德的登山家,竟能不帶氧氣瓶,多次跨過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空氣稀薄,常人難以生存),並最終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因此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奧秘何在?他說:無氧登山的最大障礙是欲望和雜念,在山頂上,任何一個小小的欲望和雜念,都會使你感到需要更多的氧氣。欲念越多,需氧量就越多;欲念越少,需氧量就越少。因此,要想無氧登山,必須排除一切欲望和雜念。

 

這使我想到佛門中的高僧大德,雖然常年吃素,飲食簡單,過午不食——每天只吃兩餐甚至一餐,但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壽命高於常人。奧秘何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正在於排除一切欲望和雜念,身心安定、清淨、祥和。李炳南老居士即是明證,他常年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但工作量確是常人的四倍,年逾90高齡,依然講經,聲音洪亮,毫無倦容。而且預知時至(兩年前),安詳往生淨土。為什麼?身心清淨,沒有欲望和雜念的干擾,能量的消耗已降到最低限度。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日日念誦阿彌陀佛,專心念誦阿彌陀佛。所謂: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怎樣念誦呢?下面介紹的方法可供大家選擇、嘗試。

 

高聲念:念時聲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大有音若金石,聲滿天地之概。此種方法,雖然稍嫌耗氣喉啞,不能持久,但是它能對治昏沉懈怠,驅除相續的雜念,行者念佛時,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時,猛一提起精神,高聲朗念,頓覺頭腦清醒,正念恢復,仍舊有無窮活力,強大作用,並且會使聞聲之旁人,亦生起念佛之心。昔永明禪師,在杭州南屏山頂念佛時,山下行人,覺其聲音如天樂鳴空,高朗嘹亮,所用的就是這種念法。

 

默念:念時自外表看來,只見唇動,並不出聲,雖是不出聲,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在行者心識中,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了清楚明白之故,所以心不散失,正念得凝成一片,故其效力,並不減於有聲。這一種念法,可用之於臥時、病時、沐浴,入廁時,或不便出聲之旅途及公共場所。

 

金剛念:念時聲音不大亦不小,甚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用耳聽,不論四字念(阿彌陀佛),或六字念,但能一字一字聽得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此種念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剛喻之。蓋金喻其密,密則不為外境所滲入,剛喻其堅,堅則雜念無不破,在各種念佛方法中,獨此最為常用。

 

覺照念: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回光反照自性,所以眼前虛靈超拔,但覺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圓陀陀,境界遼闊,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時頓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處,如此則報身未謝,已證寂光,佛號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預佛境界,無有比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悟而實行。

 

觀想念: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觀想佛身相好莊嚴,卓立我前,或手摩我頭,或衣覆我體,或再觀想觀音、勢至,侍立佛旁,諸聖賢眾,圍繞於我,或者觀想極樂世界金地寶池,花開鳥鳴,寶樹羅網,光輝莊嚴,如觀想真切,即身便可游於極樂國土,如不真切,亦可作為念佛之助緣,使淨業易於成辦。倘久觀令熟,平時已在心目中,存留甚深印象,一旦身體衰謝,此方塵緣,不復牽累,則極樂勝景,便一齊現前了。

 

追頂念:念時用上面金剛念法,但將字與字之間,以及句與句之間,連綴得極其緊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頂一句,中間不留間隙,所以名為追頂念。因為追頂緊密,不留間隙的緣故,雜念便無法乘機楔入;此因念時心口並進,正念的威力,蓋過一切,故能使無明妄想,暫時歸於沉寂,所以此種念法,效力至大,淨業行人,多採用之。

 

禮拜念:念時一邊念一邊拜,或念一句後拜一拜,或不論字句多寡,但邊念邊拜,邊拜邊念,成為念拜並行,身口合一,再加上意中思佛,便是三業集中,六根都攝。這樣則吾人身體上,所有能發生作用的器官,全部都用在念佛上,更沒有空閒時間,能再涉及念佛以外之事,或念佛以外之念頭了。所以此法是特別精進,效力也特別大,惟是拜久則身勞氣喘,故只宜兼用,不宜專用。

 

記十念:念時以念珠記數,每念十句佛號,撥過一粒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或三二三二制,皆於第十句念畢後,撥過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還要記數,不專也要專,若不專心時,則數目便錯亂了,所以此一法可算是強迫專心的方便法,故對治雜念極有功效。

 

十口氣念:念時但用追頂法念去,不論佛號多寡,但以盡一口出氣為度,待到出氣已促,勢須抽吸進一口氣,方能再續念時,名為一口氣,如是十次,名為十口氣。此係專為每日工作忙碌之人,而特設的方便法,大約念完十口氣,只須五分鐘左右,每日只須念過一次十口氣,便能往生極樂國土,所以縱使極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據彌陀第十八願:「十方眾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願文而設;據古人研究的結果,所謂十念,即是十口氣,因為佛願甚廣,而淨土法又最切實,所以雖僅十念,臨終佛亦必來迎也。

 

定課念:念佛最怕是始勤終懈、無有恒心,故古今行人,每將念佛一事,定為按日功課,只要日日實行,便是道心不退。佛號多寡,規定時可以不拘,古人有每日定念十萬、七萬,五萬佛號,皆為常有之舉,可見其精進。總之,此事當斟酌環境,及自身力量,定為功課,既定之後,無論如何忙法,也要把它念完,否則次日即當照補,養成習慣。若起初藉一股勇氣,定得太多。以致後來做不到,則不好,若定得太少,則近於懈怠,亦不好,所以在決定之時,是要細加斟酌的。

 

四威儀中皆念:行者淨種純熟,則念佛自會精進,由於勇往直前的結果,便不以定課為滿足,在定課之外,不論日裏夜裏,除睡眠外,幾乎無時無刻不念,這便是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皆念,久之成為習慣,則一句彌陀,永不離口矣!

 

念不念皆念:上述四威儀中皆念,是指口念,此處念不念皆念的最後一念字,是指心念,照題目即是說:不論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這樣說起來,口念時心中固然是在念佛,即使口不念時,心中也是在念佛,這就是持名之外,又加上憶想,當憶想時,也正在持名,所以與單是口念時才想佛者,又有不同。行者果能做到,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在思佛,如此則淨念堅固,心如銅牆鐵壁,風吹不入,腳踢不破,沒有一絲世念雜念,能夠闖得進去,此時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國,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說: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這種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純熟,則絕對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學者所能行。

 

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爾。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贊佛偈,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須從東至南至西北繞,為順從,為隨喜。順從有功德。西域最重圍繞,此方亦與禮拜均行,見正編復馬契西書五。】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將畢,歸位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嚮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拜佛若干拜。九稱菩薩,即作九禮,禮畢即發願回向。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閒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正)與陳錫周書》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損也。」《(續)復劉惠民書二》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爾。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爾。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爾。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正)復高邵麟書四》

 

「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至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三)答幻修學人》

 

顯然,掐珠念、追頂念、觀想念、隨息念等法,用之不當,容易生病,故應慎用。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