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居士學佛100問 (破除邪見與疑惑)之六
05/06/2015 06:3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99、臨終助念算不算終極關懷,應注意什麼?

 

(一)何為終極關懷。

 

終極關懷所指向的是關於人的生存的基本問題。第一是人的自我認識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第二是人的處境問題: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第三:人生價值、人生意義及人的根本困境等問題。讀者看來,第一個問題才是「終極關懷」範疇的本意,也是點評者的本意,其餘都是附加或陪襯,這在後面可以看得清楚。

 

所有這些問題既是哲學、宗教關心討論的物件,也是文學藝術關心思考的物件。其實,按「終極關懷」的本意,實則關懷「終極」,即對身後(死後)的關懷,宗教就是人類的一種對終極的關懷。死後上天堂(信上帝者),抑或入地獄(無神論者),這就是終極關懷要回答的問題。如果認為「身後是個無」(羅素語),終極關懷問題便不復存在。

 

儒家文化的一個明顯特徵是重實用價值,即使人生哲學也主要討論怎樣處世做人,怎樣處理人際關係。毋庸諱言,此種理論自有道理,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其弊病是容易眼光盡落現世。針對儒家文化這個「弊病」,終極關懷問題的提出,有助於國人提高對精神價值的認識,提高精神生活的深度。「終極」永遠存在於人類精神領域的上方或前方,「終極」和「現實」在人的精神空間中形成了上下前後兩個張力場,少了哪個支點,人類生活就會失去平衡。

 

人類需要現實關懷,更需要終極關懷,思想家們為此而前赴後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文化史表明,現實關懷與終極關懷是「思想」與「生命」的源泉。由人的「存在」的時空限定性所決定,「生命」是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的價值判斷,「生命」的現實關懷是終極關懷的「邏輯」起點。所以,由現實關懷出發進而解決終極關懷問題,使人類的文明生生不息,得以形成哲學、科學及宗教的文化形式。但是,由於思維方式的不同,中西哲學、科學及宗教卻呈現為不同的「範式328」,從而對人的「存在」授於了不同的現實關懷並給出了不同的終極關懷。由「生命」的時空限定性所決定,終極關懷是對現實關懷的超越,但是,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超越之路,人們則寧可放棄終極關懷而更加注重現實關懷,竭盡全力地謀求現實利益。當社會的政治架構為贏得人們的支援而順以現實關懷的理念時,只能促使社會更加注重現實利益。隨著哲學、科學及宗教的困境,人們對終極關懷的無望和現實利益的膨脹已經把這個世界推向了危險的邊緣。對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的問題而言,「哲學的終結」、「科學的終結」及「西方的終結」,是這個時代最危險的聲音。所以,面對西方理性的崩潰,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對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給出「範式」,為理性指出一個方向,是本題目的之所在。為「人」的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提供佛教文化的智慧。

 

前文諸多問題,大都是現實關懷,故最後提出終極關懷。

 

因為,當人們一旦領悟到世俗領域的有限意義時,就會重新回到聖哲的領域,在此基礎上建構自己的終極關懷。人的理性一度被認為是無所不能、主宰一切的,理性批判的利劍指向一切神聖的領域。然而,理性自身是否承受得了理性的批判?世界的終極原因果真能被理性所破譯?人的理性認識愈是深入,就愈是發現理性本身的局限,而理性無法填補的認識空間就只能由對終極價值的信仰予以填補。因此,即便是二十世紀的大科學家、大思想家(諸如愛因斯坦、湯因比等)的內心,也無不激蕩著宗教的情懷。

 

(二)臨終切要。

 

《印光大師文鈔》中,提出了淨土宗的修學綱要: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8句話中,濃縮了佛教文化對人類的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真為生死),既要解決生的問題,也要解決死的問題。因此,「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淨土,解脫生老病死的一切煩惱和痛苦。進而成佛,幫助一切眾生解脫煩惱和痛苦。所謂:「發菩提心」,普度眾生。

 

而淨土宗的終極關懷,便落實在臨終助念上。這就是臨終切要。

 

《印光大師文鈔》中囑咐我們:「念佛之人,若已證道,則臨命終時,任彼刀割香塗,了無動念之事,則無所謂為損益也。若只有修持之力,未能到業盡情空地位,則臨終得人助念,即可決定往生。若遇無知眷屬,預於未死以前,為之洗沐換衣,令其搬動受苦。縱不受苦,一經搬動,心便不能歸一於佛。(以動其軀體,心便不能徹底清淨純一。)若再向之哭泣,則自己亦生愛戀,便與佛不相應,欲得往生,莫由也已。所以平素,即要彼等知其利害,要常與說,到自己臨終,彼等即是助道之人。豈但與己有益,實亦與彼等均有大益。若只知自己修持,絕不與彼說其利害,則汝臨終時,彼等決定是破壞正念之人,決不助汝淨心,令得往生也。」(書二九)

 

「又念佛之人,必須勸家中眷屬,同生信心,同常念佛。以備彼等於父母,及諸眷屬之有命終者,為之助念。否則,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嗔恨愛戀等念。(預為洗澡換衣,則失正念。若搬動致疼痛,則生嗔恨。嗔恨,則或致墮於毒蟲之類。若對之哭泣,則生愛戀。均屬失正念,而永無往生之望矣,哀哉。)不念佛者,尚不至大有所損。念佛者,一經破壞,正念全失,將欲往生,竟莫能得。從此長劫輪迴六道,皆此等眷屬之所致也。」(書九七)

 

「念佛之人,當勸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臨終決定生西,非預為眷屬說臨終助念,及瞎張羅,並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臨終得眷屬助念之益,不受破壞正念之害者,非平時為說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則不獨有益於父母,實有益於現生眷屬,後世子孫也。臨終助念,無論老少,均當如是。詳看飭終津梁,自知。(上海佛學書局,蘇州報國寺,均有出售。)」(書四)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鉅。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淨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淨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迴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光粥飯庸僧,於經教妙理,不能令汝得益。唯此一事,由閱歷數十年,可以令汝現生親得利益。汝若能依行,不異求佛接引汝及眷屬,並後世子孫也。」(書一八)

 

「念佛之人,有病,即作將死想,一心念佛。壽若未盡,反能速愈。若唯望病癒,則是怕死。有怕死之心,便難感佛。」(書二五四)

 

「有病,即作將往生想,念佛求往生。世壽未盡,則可速愈。世壽已盡,不至以求愈而與佛不能感應道交也。幸彼自知不能挽回,即趺坐念佛。諄囑家人,首句,即云,死後不動遺體。蓋欲坐逝,以為同志表率。次說不殺生,不用葷祭等。並令報汝,及轉報光。遂一心念佛,並令家人助念。」(書二五五)

 

「張福泉嬸母劉氏,生性淳篤,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淨、等所說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故得吉祥而逝,面色轉勝於前,逾十四時,通身冷透,頂猶溫暖,肢體柔軟,蠅不至室等瑞相。接大集經說,臨終徵驗偈云。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以人將死時,熱氣從下至上者,超升。從上至下者,墮落。若通身冰冷,唯頂上熱者,必生西方入聖道。眼及額顱熱者,生天道。心熱者,生人道。腹熱者,生餓鬼道。膝蓋熱者,生畜生道。腳板熱者,生地獄道。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無論修持久近,乃至臨終始得善友開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聲即命終,亦得往生。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由此因緣,平素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臨終若被無知眷屬,預為揩身換衣,及問諸事,與哭泣等。由此因緣,破壞正念,遂難往生。以故念佛之人,必須令家中眷屬,平時皆念。則自己臨終,彼等均能助念。又因常說臨終助念之利益,及不得瞎張羅哭泣之禍害,便不至以孝心而致親仍受生死之大苦,乃得即生西方之大益也。」(弘化三期)

 

「了生死,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念佛法門,是佛法中特別的一法門。此法,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逆惡罪人,皆當修習,皆可仗佛慈力,現生往生西方。其功德力用,與佛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迥然不同。何以故。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己戒、定、慧、力,了生脫死。勿道具縛凡夫不能了,即已證初、二、三、果之聖人亦不能了,四果阿羅漢方了。此約小乘說。若約圓教說,五品位,所悟與佛同儔,而見惑尚未能斷。五品後心斷見惑,即證初信。此位菩薩,約斷惑,與小乘初果相同。其功德智慧,神通道力,超越初果千萬億億倍。直至六信後心,斷思惑盡,則證七信。此位菩薩,方了生死。了生脫死,豈易言哉。是知仗自力了生死之難,難如登天矣。六信位菩薩尚不能了,況具足惑業之凡夫乎。唯淨土法門,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發切願,至誠懇切念佛聖號,無一不於現生臨終得往生者。世之念佛者多,往生者少,一以不依佛教,口說往生,心戀塵境。一以不教眷屬念佛,並不預說助念之利益。及瞎張羅,預先抹澡、換衣、問事、哭泣等禍害。及至臨終,眷屬不唯不助念,反為破壞正念。功敗垂成,事依俗見,令亡人仍沈生死苦海,可不哀哉。」(弘化一三期)

 

「昨接汝書,知汝父病極沉重。不可作世間癡心妄想,當依佛法,為之助念南無阿彌陀佛。祈其壽已盡,則速蒙佛慈接引,往生西方。壽未盡,則速得痊癒。汝父年已七十多,當此危險世代,固宜全家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若其世壽未盡,亦可以助念功德,令得速愈。但不可只求病癒,不求往生,如其壽盡,便失大事。當為汝父一心助念。彼能念,則隨之念。不能念,則一心聽汝等念。凡要緊事,當先問問。不要緊事,概不可提。若有志誠懇切之居士,宜請幾位,同你們分班相續不斷的助念。一直念到斷氣之後,還是一樣的念去。如此接連再念三點鐘,方好停念。又切不可未死以前,及才斷氣,就揩身換衣哭泣。此等行為,皆是拉他下海。世間人以此為孝,其破壞正念,不能往生,反令墮落。罪同殺親,要緊之極。」(弘化一三期)

 

附:生命轉世之說,如何證明?

 

生命轉世、無始無終的觀點是一切宗教的基礎,也是佛學的思想基礎。若轉世的觀點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礎就會產生動搖。因此,對生命轉世的問題,要從邏輯推理和現實證明兩個方面進行論證。現介紹《因明邏輯》論證生命轉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質因。

 

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緣是「因」,事物本身是「果」。事物從本質上分兩類,一類是物質,一類是精神。物質實體都是物質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質眾緣和合體,精神意識是以極短的時分為單位的生滅連續不斷的「意識的續流」,猶如河流、電流,前一剎那的意識是後一剎那意識的同質因,後一剎那意識是前一剎那意識的同質果。剎那意識,前後相續,因果接連不斷,便形成了生命意識之流。瓜種生不出豌豆,石頭變不成花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事物無因不生,異因也不生。人的意識,也是無因不生,非同質的異因物質也無法生出意識。意識和物質,雖然相依,卻非同質。意識中生不出物質,物質中也生不出意識,因果同質性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從因果必然同質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識的前因必然是意識而不是物質。既然人的意識的前因是同質的意識,人在母胎中形成時的第一剎那的意識的前因是從何而來呢?作為人的有形的物質肉體,其同質的物質因,來自父母的精血,與肉體相連而性質完全不同的意識,不會沒有同質先前因,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後一剎那意識,還會有什麼呢?

 

(二)續流先前因。

 

意識不是物質分子集合體,而是先後相續不斷的續流——意識流。既然意識是續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滅亡,而是一種與時間相同的無始無終的生滅連續過程,既然是前後相續的過程,怎麼會沒有先前之流和後續之流,只有現時之流呢?以現實的意識為例也能證明意識先後相續的道理。如識別作用和回憶都離不開先前意識,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也是先後意識連續不斷的證明。意識續流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總體意識續流的一個時段,現時生命,從生到死,這一時段也是生命自身總流轉過程中的一個時段,並非全過程。

 

(三)習性規則。

 

 

生命活動中的每一種重複的實踐,會變成習性。這種習性,也稱本能。牛犢和象仔剛生下幾分鐘就會尋找母乳吃奶,人和動物的異性相求,也不需要誰來教。這都叫作本能。這種本能習性,若無先前的實踐活動,怎麼會形成呢?機器人為什麼沒有本能?本能習性是實踐中形成的,因此,幼兒和初生動物身上現出的本能習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實踐活動。若有先前的實踐活動,初生生命的先前實踐活動,不在前世,又怎麼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憶。

 

「回憶」是指對過去經驗的事件的回憶。沒有經驗過的事情不會有回憶。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回憶起前世的兒童,有許多根據回憶認定前世住址、家庭、親人的國內外事例,古今中外的傳說記載,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認定中回憶,也無法斷然否定許多兒童憑回憶認定前世的實例。通過邏輯推理和現實事例,完全可以證明生命轉世理論的正確性,能證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樣可以證明,生命定有後世。

 

100、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現代特別是五十年代以後,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正而又很是幼稚的看法,現在也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這種相當輕率的態度。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自己並不信仰佛教,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都以為佛教是很高深博大,是相當了不起的,只不過現在暫時還沒有時間去進行深入研究,或者自己還沒有緣份加入到佛教信仰者的行列之中。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貴的。」張東蓀先生說:「我對於佛家,卻相當的敬重,以為他所提出的問題是對的,他的動機是大勇大智大仁。」楊振寧,1944年獲碩士學位,194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5912日,在美國紐約的大乘寺玉佛塔落成典禮上,楊振寧說:「我是一個信奉佛教的科學家。」李叔同(弘一大師)說「出家人是最高尚、最偉大的。」

 

所以,他們有智慧的人,雖然不一定對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但卻對人類高尚偉大的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態度。然而恰恰是那些沒有智慧的人,尤其是對世間及出世間329法都不懂的人,反倒會說佛教是很迷信的,這種說法在六、七十年代相當流行。那時候的人們普遍陷入於一種愚昧而又瘋狂的狀態,不管是對西方的現代文明還是對東方的傳統文化都是踐踏得一塌糊塗,特別是對西方的人文科學和華夏的傳統文化,基本都掛上了「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迷信」等封資修的招牌,現在繼續這樣癡迷不悟的人不是很多了,但希望那些還在說佛教是迷信的人們首先應該作一些觀察,如果對一個事情不作任何觀察就隨隨便便地下結論,那不管您是什麼樣層次的人,以您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說是某一個學問或主義,別人若也不加深究、思辨就說成是迷信,想必您也不會苟同。說佛教是迷信,其實就和說科學是迷信一樣荒謬。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包括現在社會上的許多著名的學者和科學家們,也尊崇佛教為智信而不是迷信的。比如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曾和康有為一起宣導變法維新,世稱「康梁」,他曾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中國現代科學家尤智表也說:「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又說:「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近年來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漸興盛,實與科學之進步成正比,即如我國近年來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是因為佛法的理論,都能透過科學的考驗,故凡對於科學造詣愈深者,愈能解釋佛經中素不能解的真義,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視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堅強的理論基礎。」張君勱,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學院」院長,他說:「蓋世尊330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歸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在閱讀了《賢愚經》、《瑜伽師地論》等佛經論典後,對佛的智慧感歎不已,對他的朋友許壽棠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偉大的聖哲。」不必說人們送給魯迅先生多少個美稱,只是他一生中所寫的等身著作一般人已望塵莫及的了,以他如此的智慧也是對釋迦牟尼佛讚歎不已,那我們有些對世間上的文學、哲學等也不怎麼了知通達的人,憑什麼說佛教是迷信的呢?否則,魯迅先生等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反倒有宣揚迷信之嫌,而您卻在堅持正信了。所以那些說佛教是迷信的人們應該好好地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太過於孤僻淺陋了,就像藏族人諷刺那些孤陋寡聞的人所常說的那樣:「這種人除了自家的鍋灶沒有見過別的地方,除了母親以外沒有見過別的人。」

 

由巴厘文《增支部》的《迦摩羅經》,佛陀對迦摩羅人開示十項不迷信的守則,可以供給你我檢視是否迷信,也可當做戒惕之用。「迦摩羅人啊!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於一件可疑的事,是應當生起懷疑的。迦摩羅人啊!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像,也不可溺好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錯誤、邪惡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迦摩羅經》)

 

由此來看,我們要完全免除迷信須具備正確的知識與圓滿的智慧.而佛陀就是福德與智慧圓滿的人。佛陀最大的願望也就是希望我們眾生都成佛,都成為福德與智慧圓滿的人。

 

佛准許他的弟子們自由思想,這在宗教史中是前所未聞的。這種自由是必要的,因為,根據佛陀的話,人類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

 

佛陀所教的尚不只此。他告訴他的比丘們:弟子甚至須審察如來(佛)本身。這樣,他才能充分地相信他所追隨世尊的真正價值。

 

根據佛的教誨,疑是五蓋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之不得如實見到真理,並能障礙一切進步。疑卻不是一種罪惡,因為在佛教裏沒有盲信這一條。事實上,佛教裏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堅定,就不可能有進步。但同樣不可否認的,在沒有確實明瞭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進步,就絕對必須祛除疑惑;而要祛除疑惑,又必須確實明瞭。

 

叫人不懷疑,叫人必須要信,是沒有道理的。僅僅說一聲「我相信」,並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真正之信。一個學生做數學題目的時候,到了某一階段,他不知道該怎麼演算下去。這時他就生起疑慮和惶恐,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進步。想進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須解除疑惑。解除疑惑的門徑很多,僅靠說一聲「我相信」或「我不懷疑」,並不能解決問題。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明了的事物,是迷信,不是佛教,也不是睿智。

 

佛陀為了祛疑解惑,素極熱切。就在他圓寂前幾分鐘,他還數度要求他的弟子們,如果他們對他的教誡仍有所疑的話,應向他提出問題,而不要到後來再後悔沒有把這些疑問搞清楚。可是他的弟子們都沒有出聲。那時他所說的話極為感人。他說:假使你們因為尊敬你們的師尊而不肯提出問題的話,甚至有一個人肯告訴他的朋友也好。(這意思就是說:他可以將所疑的告訴他的朋友,而由後者代替他向佛陀發問。)

 

總之,佛教是一種以實證經驗為基礎的思想信仰體系,它要求人們培養美德,開發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擇是非,認識對錯,反對盲目迷信。佛曾對弟子們說:「眾比丘,善知識,你們要像煆、切、磨、試黃金以鑒別其真假那樣,對我的言教進行鑒別,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從。」

 

迷信是經不起研究和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許人們懷疑,要求絕對地信從;不讓人們學科學,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為迷信說不出合乎邏輯,合乎客觀規律的教理,因此,就要借裝神弄鬼,故弄玄虛的手法博得一些頭腦簡單的群眾的信仰。佛經中的有些說法,在人類認識發展的過程中已得到了證實,如元子論、相對論、事物緣起論、無常論等等。有些原理雖然用感性為基礎的實驗方法解決不了,但卻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即合乎邏輯的證明。所以有人說「佛教是科學的宗教」,並不是沒有根據的讚美之詞。

 

在佛教裏,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見、正信,而不是由盲信生信仰。盲信就是迷信!如果我告訴你:我握緊的掌中有一顆寶石,這就產生了信與不信的問題,因為你看不見。但是如果我張開手掌讓你看這寶石,你親見之後,相信與否的問題便無從產生了。因此,佛典中有這樣一句話:「悟時如睹掌中珍。」

 

悟就是智慧的開啟!悟者就是要做一個福德與智慧圓滿的人,一個利益一切眾生的人。

 

在智慧的燦爛陽光下,沒有絲毫迷信的陰影!

 

附錄

 

毛澤東讀書劄記詮釋331

 

作為宗教文化,佛道兩家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對中國人的人生觀有著重要影響。    毛澤東,間或也出入其間,閱讀和談論有關書籍,闡發哲學和人生方面的一些道理。

 

(一)早期論佛。

 

毛澤東從早年開始,就接觸到一些佛學知識。1936年,他曾對斯諾說:「我母親信佛確很虔誠。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輸宗教信仰,我們都因為父親不信佛而感到傷心。我九歲的時候,曾經同母親認真地討論過我父親不信佛的問題。從那以後,我們好幾次想把他轉變過來,可是沒有成功。」小時候,毛澤東也是把信不信佛當作很重要的事情的。當然,他接觸的只是民間流傳的初淺的佛教知識。有意思的是,在父親開始信佛以後,毛澤東說:「我越來越不信佛」。

 

在長沙讀書期間,毛澤東也接觸到一些佛學知識,並在文章中有所運用。如在19174 月的《體育之研究》一文裏,便說「釋氏(按:釋迦牟尼)務求寂靜」,又說:「釋加往來傳道,死年亦高。邪蘇(按:耶穌)不幸以冤死;至於摩訶末(按: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左持經典,右執利劍,徵壓一世,此皆古之所謂聖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

 

在稍後讀泡爾生《倫理學原理》寫的批語中,毛澤東還用佛教術語「差別相」來說明宇宙世界和人類生活的千差萬別。在讀《倫理學原理》的批語中,毛澤東第一次表述了他的宗教觀念。泡爾生在第8 章「道德與宗教之關係」裏,說到神的功能,是保護弱者,威懾懲罰那些欺侮弱者的壞人。毛澤東讀此批註:「在未開化之時,宗教亦有抵制蠻暴、保護幼弱之功。」泡爾生接著說:「信神矣,則足以鼓其勇敢而增其希望。......無此等俯仰,而能立偉大之事業者,未之有也。」毛澤東又批註:「宗教可無,信仰不可少」。

 

1917年暑假期間,毛澤東同好友蕭子升從長沙出發,到湖南好幾個縣的農村「遊學」。行至寧鄉縣溈山密印寺時,他們特意拜訪了老方丈,翻閱了寺藏的各種佛經。據蕭子升後來在《毛澤東和我曾是「乞丐」》一書裏記敘,他們從溈山下來後,興致勃勃地議論起佛教與人生哲學問題。毛澤東說:自古以來,中國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對宗教也不過於執著,不像西方那樣發生長期的宗教戰爭。此外,儒家思想遠比佛、道二教影響為大。兩人都覺得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對佛教,毛澤東並非偶然說說而已。在 1917823日致黎錦熙的一封長信中,他向這位處於師友之間的兄長淋漓盡致地傾訴志向,說自己的社會理想就是懷慈悲之心以救苦海的眾生,共同走向大同聖域。這明顯是受康有為《大同書》的影響,儒、佛相融。

 

1920年,毛澤東已開始熱切地學習馬克思主義,67日,他給黎錦熙寫信,仍然表示:「文字學、言語學和佛學,我都很想研究,......希望先生遇有關於言語文字學及佛學兩類之書。將書名開示與我。」

 

(二)與達賴、班禪論佛。

 

建國後,代表中國幾個佛教宗派的經典,《金剛經》、《六祖壇經》、《華嚴經》等,以及研究這些經典的著述,毛澤東都讀過一些。19591023日外出前,他指名要帶走的書籍中,便有《六祖壇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華經》、《大涅經》等。1959101 日同來訪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中南海頤年堂談話時,他便徑直說過:「佛經我讀過一些」,還說:「你在美國(訪問時)常常提起《聖經》,我也想讀讀《聖經》,但一直沒有時間」。據工作人員回憶,後來,毛澤東是抽出時間,讀了《聖經》的。或許正因為人們知道毛澤東注意閱讀佛教經典,對佛學有興趣,在建國初,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民革中央常委的陳銘樞,把自己積年潛心寫作的《論佛法書》,寄呈毛澤東。毛澤東在百忙中,於19506 12日特復一信,說:「尊著略讀,未能詳研,不敢提出意見。惟覺其中若干觀點似有斟酌之必要,便是再與先生商略。」陳銘樞有「佛教將軍」之稱。對佛教,毛澤東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發揮。

 

195538日,在同西藏達賴喇嘛談話時,毛澤東說:「我們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國、把世界搞好,佛教教義就有這個思想。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主張普渡眾生,是代表當時在印度受壓迫的人講話。為了免除眾生的痛苦,他不當王子,出家創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們共產黨人合作,在為眾生即人民群眾解除壓迫的痛苦這一點上是共同的。」

 

19591022日,在同西藏班禪大師談話時,毛澤東又說:「從前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他王子不做,就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起,作了群眾領袖。東晉時西域龜茲國的鳩摩羅什,來到西安,住了十二年,死在西安。中國大乘佛教的傳播,他有功勞。漢譯本《金剛經》就是他譯的。我不懂佛經,但覺佛經也是有區別的。有上層的佛經,也有勞動人民的佛經,如唐朝時六祖(慧能)的佛經《法寶坊經》(引按:即《六祖壇經》)就是勞動人民的。」

 

在中國佛教幾個宗派中,毛澤東熟悉的是禪宗。對於禪宗的學說,特別是它的第六世唐高僧慧能的思想更注意一些。《六祖壇經》一書,毛澤東要過多次。

 

毛澤東讀佛經,對它的引伸發揮,重在普渡眾生、解民痛苦這一面。為此,他很推崇釋迦牟尼不當王子,去創立佛教的舉動,認為它是「代表當時在印度受壓迫人講話」的。他還把佛經分為「上層的」和「勞動人民的」兩種,提出《六祖壇經》就屬於後一種。這算是他立足於一個無產階級革命的家的情感立場的一家之言吧!這個觀點,在毛澤東青年時代即有隱顯。他當時熟讀康有為的《大同書》和譚嗣同的《仁學》,這兩部書吸收了佛教學說的許多思想,強調君子仁人、英雄豪傑當以慈悲為心解除現世眾生的種種苦難。在1917823日致黎錦熙的信中,毛澤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若以慈悲為心,則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體也」,因此,「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這大概就是他在195538日的談話中,說出佛教徒與共產黨人合作,「在為眾生(即人民群眾)解除壓迫的痛苦這一點上是共同的」,在認識論上的一條伏線吧!

 

同達賴、班禪討論佛教,無疑是立足於共產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就西藏來說,毛澤東特別強調,要培養真正懂佛學的知識份子,光搞政治不行。1961122日同班禪又有一次談話,他說:「我贊成(在西藏)有幾千人學經、懂經,成為佛學知識份子,同時你看是不是他們還要學些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懂得政治、科學、文化及一般知識。……佛學不可不學,辦了佛學院,兩年畢業,專弄政治,我看這個辦法不行。得搞四年,專門拿兩年研究佛學。光政治好,佛學上沒有學問,還是不行的。」

 

接著,毛澤東頗有興趣地同班禪進行了下面的對話。

 

毛澤東:「西藏是大乘,還是小乘?」

 

班禪:「我們學的是大乘,搞密宗,但小乘是基礎,也懂得小乘。」

 

毛澤東:「釋迦牟尼講的是大乘嗎?」

 

班禪:「釋迦牟尼講經分三個時期,早期和晚期講小乘,中期講大乘。」

 

毛澤東:「《蓮花經》和《金剛經》在藏文的經典中都有嗎?釋迦牟尼著的經典比孔夫子的書還多吧?」

 

班禪:「西藏有《金剛經》,是從梵文譯成藏文的,釋迦牟尼的經書很多。」

 

毛澤東:「《金剛經》,很值得一看。我也想研究一下佛學,有機會你給我講講吧!」

 

(三)共產黨人與宗教活動。

 

信仰共產主義的,應該怎樣對待現實社會中的宗教活動?毛澤東說佛教論禪,也是把它作為群眾工作方法來看待的。

 

1961123日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說:「我贊成有些共產主義者研究各種教的經典,研究佛教、伊斯蘭教、耶酥教等等的經典。因為這是個群眾問題,群眾有那樣多人信教,我們要做群眾工作,我們卻不懂得宗教,只紅不專。」這個觀點,毛澤東申明過多次,斷非因談話對象是宗教領袖而即興發的議論。在會見外國一些共產黨人時,他也經常談到這個問題。

 

對佛經、佛教在傳播過程中,不因循守舊,不死搬教條的做法,毛澤東也是很欣賞的,甚至用它來比喻馬列主義的傳播和運用。19756月,在會見一國外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特別強調,各國革命要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不要完全照抄中國」。接著,以佛教為例,說:「什法師云,學我者病。什法師叫鳩摩羅什,是南北朝人。他是外國人,會講中國話,翻譯了許多佛經。這就是要自己想一想。馬克思說,他們的學說只是指南,而不是教條。中國有個學者叫嚴復,他引了什法師的話,在他翻譯的赫胥黎寫的《天演論》上面說的。……赫胥黎贊成印度的佛教哲學。」

 

(四)重視對佛教哲學的研究。

 

毛澤東重視宗教思想特別是在中國有重要影響的佛教思想研究,但由於種種原因,這方面的研究是比較薄弱的。比如,在毛澤東看來,首先就缺少可意的研究機構和刊物。在19631230日的那個批示中,他還批評了當時的《現代佛學》這個刊物,認為它發表的「文章的水準也很低」。看來,毛澤東平時較注意閱讀這個刊物。

 

1964818 日的談話中,毛澤東還說過:研究哲學,「不出入佛道,不對;有佛道,不管它怎麼行?」

 

居士公約

 

一、 愛國愛教,守法遵規。

二、 歸依三寶,智慧人生。

三、 五戒十善,六和六度。

四、 正知正見,正信正行。

五、 家庭和睦,明禮誠信。

六、 奉獻社會,修學精進。

七、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八、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 雜念不除總是閑

世事塵勞常掛礙 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難 信願全無總是閑

淨戒不持空費力 縱然落發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 不遇明師總是閑

自作聰明空費力 盲修瞎煉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 不斷塵勞總是閑

情性攀緣空費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聽聞容易實心難 侮慢師尊總是閑

自大貢高空費力 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 不下功夫總是閑

能信不行空費力 空空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守關難 不肯修行總是閑

身在關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 心口不一總是閑

口念彌陀心散亂 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 意不虔誠總是閑

五體虛懸空費力 骷髏嗑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 口誦不解總是閑

能解不依空費力 日誦萬卷也徒然

 

中外名人談佛教(第一輯)

 

佛教是東方人的宗教,是東方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是東方智慧的結晶,確是東方文化寶庫中稀有難得之瑰寶。佛教自釋迦牟尼創始以來,歷經兩千五百多年,一直影響著東方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幾乎涉及了哲學、科學、文學、藝術(建築、雕塑、音樂、美術)、美學、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倫理道德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我國歷史上產生了許多與佛教有關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詩人謝靈運、王維、白居易、蘇軾,大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學家朱熹、王陽明,以及李贄、袁宏道、黃宗羲、龔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則徐,還有改良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孫中山等等,至於歷代高僧大德更是燦若繁星,不勝枚舉。而現代,隨著電腦科學、模糊科學、生命科學(如自然療法、克隆技術)、精神分析學(及各門類的心理學)、量子物理學、毫微技術、全息理論、航空航太科學的發展,以及人類當前面臨的各種困境(人口、環境、氣候異常、金融危機、高犯罪率等),都在不斷證實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向人類提出的善意勸告,和佛對宇宙宏觀、微觀的認識,對生命本身的認識,是無懈可擊的。佛陀的教誨是如此直截了當,一針見血,如此真實不虛,講求實效,再加上佛陀嚴密無誤的思想體系,佛陀的慈悲精神和積極務實的作風,正使越來越多的西方有識之士所矚目,於是更有東學西漸,佛光普被歐美之勢,誠為東西文化交流之新潮。這正應了一句話:真理,是跨越國界、跨越種族、超越時空的,真理是沒有專利權的。為了掃蕩迷信、確立正信、消除誤解、矯正俗見,茲將古今中外,名人學者對佛教的看法,編成語錄,輯錄於後,以餉讀者。(本輯收錄了卡爾·馬克思、恩格思、尼采、羅素、愛因斯坦、尼赫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孫中山、毛澤東、陳獨秀、魯迅、楊振寧、沈家禎、朱光潛等名人對於佛教認真、客觀的評價。)

 

※卡爾·馬克思(德國)

 

□辯證法在佛教徒那裏已達到比較精緻的程度。

 

□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兩卷他的著作-《佛陀的宗教》,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恩格斯(德國)

 

□辯證的思想只有對於人才是可能的,並且只對於相對高級發展階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才是可能的。

 

※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國著名哲學家)

 

□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它視善良和慈悲為促進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伯特蘭·羅素(英國著名哲學家)

 

□多種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

 

□歷史上所有宗教中,我對佛教最具好感,尤其是它初級的形式,含有最少壓迫性的因素

 

□我覺得不論是智慧還是人格,……佛陀都超過耶穌。

 

※章太炎

 

□佛法本來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無非是斷所知障332,成就一切智333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斷不是建立一個宗教,勸人信仰。

 

□佛法……與其稱為宗教,不如稱為哲學的實證者。

 

□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

 

※梁啟超

 

□吾常見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輒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儕所能及也,是何異專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與民共見也。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綱領曰悲334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恒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有放萬丈光焰於歷史上者焉,則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數百年中,志行高潔、學識淵博之士,悉相率入於佛教之範圍。

 

※康有為

 

□佛學之博大精微,至於言語道斷,心行處絕,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容,尤為深遠。

 

※孫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

 

※陳獨秀

 

□佛法之廣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許壽棠

 

□現在中國,雖稱民國,而外侮益亟,民氣益衰,一般國民懦弱、浮華、猥賤、詐偽,視清末或且加甚。自非一面提倡佛教,以勇猛無畏治懦弱心,以頭陀行治浮華心,以惟我獨尊治猥賤心,以力戒妄語治詐偽心;一面尊重歷史,整理國故,以養成民族的自信力。 否則,前路茫茫,何能有濟。

 

※張君勵

 

□蓋世尊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歸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毛澤東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主張普渡眾生,是代表當時在印度受壓迫的人講話。為了免除眾生的痛苦,他不當王子,出家創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們共產黨人合作,在為眾生即人民群眾解除壓迫和痛苦這一點上是共同的。

 

□在古代,佛陀傳揚恢弘的教義,保佑普天之下太平無恙。

 

□慧能主張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說,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使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

 

※魯迅

 

□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李石岑

 

□我以為佛學的提倡,不特於對科學毫無抵觸之處,而且能使科學的方法上加一層深密,科學的分類上加一層正確,科學的效用上加一層保證。

 

※沈家禎

 

□我本人是科學家,對科學很感興趣,我對佛法同樣感興趣。我個人認為佛法和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楊振寧

 

□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季同

 

□哲學家對這個(佛家的真如,即終極真理)不過是推測,佛教卻是親證。所以佛教哲學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學仿佛,而精密過西洋哲學好幾倍。

 

※朱光潛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業。

 

※愛因斯坦(美籍德人)

 

□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瘸子,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 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尼赫魯(1889-1964)傑出印度政治家

 

□ 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不得不去考慮它時,我們得按照佛陀的教誨,平平靜靜地,民主地去考慮它。

 

□佛比起所有的學說和教條顯得更加偉大,千百年來,他的啟示一直震撼著人類。歷史上大概沒有任何其他時候比現在正身處苦難與心煩意亂之中的人類更需要他的和平的啟示了。

 

□在這個充滿衝突與風波,仇恨與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像太陽一樣大放光芒。在這個充斥著原子彈和氫彈的世界裏,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需要這個教理了。 人類兩千五百年的經歷只不過是更進一步證明了這個教理的持久性與真實性。讓我們記住這永恆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的教法來革新我們的思想和修正我們的行為。這樣,即使是處在令人恐懼的原子彈時代,我們也會鎮定自如地面對它,為促成正思正行盡我們的綿薄之力。

 

※尊者W·羅侯羅博士

 

□佛教是現實的,因為它對生活和世界所採取的,就是一種現實的態度。它並不是錯誤地把我們領向愚人的天堂,也決不用所有的那些虛構的恐懼和罪惡感來威脅恐嚇、折磨摧殘我們。它精確而客觀地描述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並且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通向徹底自由、和平與安寧的幸福之路。

 

※法蘭西斯·斯托利

 

□佛法的原則在今天就像在它最初表述出來時一樣,並不受時間變化和知識爆炸的影響。無論科學知識的增長如何擴展人類心理的地平線,在「法」的框架裏總是有接納和消化更多科學發現的空間,但它又不是靠依賴原始思想中有限的概念來投合一些人的心意,也並非仰仗了其否定思想的力量。

 

※鮑羅登博士(英)

 

□佛教為今日人類之救星!現今研究佛學者漸多,實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雖科學、哲學長足進步,然其發明之最如理處,要亦和佛法可通。況佛法有最甚深處、最廣大處、最真實合用處,決非現世一切學術宗教所可企及。

 

※哈茲拉特·依拉亞特·可汗

 

□佛陀的使命性質非常特殊。因此它與世界其他宗教有著相當不同之處。佛陀的使命是讓那些「理想主義的鳥兒們」飛得離大地更近一些,因為,滋養他們身體的食物畢竟來源於地球。

 

※薩拉乃浮夫人(美)

 

□佛教在其長遠歷史中,無時不在向前邁進。它不但保持了它的與近代科學之並進,並且超出而立在科學的前面。 佛教在今日,正如科學一樣,嶄新而適用。 何以故? 因為佛是以顛撲不破的真如之理為基礎故。

 

※喬治·萬雷(美)

 

□現在世界急需拯救。 我以為只有佛的光明和佛的聖潔,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弗朗基博士(荷)

 

□世界戰亂的根源,是由於某些國家貪婪心太重,權利心太濃,恃強淩弱,稱王稱霸,以致發展成殘酷的戰爭。摩西十誡已經提及,但道理沒談透,故沒能收弭兵之效。獨有佛說非常究竟,特別是佛教戒律非常精粹。假使能使佛教普及,則世界大同就可拭目以待了。

 

※曼特森夫人(德)

 

□佛教的生活準則,能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淨化與安樂,並使生活充實、美滿而合理。佛教的思想能導致和平,使人類確知非正義戰爭是野蠻行為。佛教不強人盲從,而是引導人們深思,接受其教義。凡有智慧的人,就佛學的道理深思諦觀,盡皆會達到心智開悟而感到心底光明。

 

□佛之教義,不僅為東方人設,並為一切西方人所需要。凡能精研佛法者,皆能得到不可思議之智慧及思想威力。今,時機已至,東方人應速將大乘佛教詔示西方,西方人應速起研求之。東方對世界文明之大貢獻,蓋即大乘佛教是也。

 

※克里柔夫人(英)

 

□宗教與科學是相互排斥的,兩者不能通融。這大半是由於某些宗教信守神的啟示,它們固步不前,不肯去研究宇宙的自然法則。唯獨東方的宗教……佛教,它提出了因果律和緣起法,能從事研究佛教和人生,並經得起科學的推理和驗證。所以佛教是啟人智慧的宗教,只有它可以與科學相提並論。

 

□佛教所開示者,乃是一種使心和意共同滿足的思想法則,其所含內容之高深,乃無與倫比者也!

 

※榮赫司鵬爵士(英)

 

□我在東南亞國家旅遊和佛教徒接觸,最感動的是他們周圍有一種莊嚴和安和的氣氛存在;而且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佛像,以一種高尚、寧靜、慈愛、端莊的姿態趺坐著,單是這種氣氛和神態,已經將佛的基本特質深深印入我的腦海,而使我神往了。

 

※弗那多博士(斯里蘭卡)

 

□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們得到安樂,並使生活成為合理,至誠和平;使人類確知戰爭是野蠻愚癡的最良方法,無過於宣傳佛教之道理及見解。佛教不強人盲從,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諦觀,則未有不怡然煥然,心安理得者。

 

※隆斯佩雷女士(法)

 

□佛教意義的高尚,道理的純正,對於法國很多意識純正而好道的人,及不滿意於宗教信條的人和真正的自由思想者,具有一種很大的吸引力。我們既看到現在全世界的混亂與痛苦,又感覺到適用佛教的道理可以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種種問題。那麼,我們便可喚起人類,使注意佛教的這件工作是怎樣的急切了。

 

※威爾斯博士(英)

 

□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義,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極簡單明晰,且與近世觀念最相合,其為自古迄今最銳利理智之成功,蓋不待辯也。

 

□佛陀原始之教,只要稍加整理、滌清而發揚,對於人類命運前途,仍大起作用而弘傳於世。

 

※諾曼裴耐斯教授(英)

 

□佛教是醫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藥。在我們這個痛苦疲憊的歐洲,我們斷然需要佛陀教理,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啟發我們的覺悟,引導我們達到和平光明的大道,並能獲得大智慧。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所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註釋)

 

註釋:

 

1 【種姓制度】 古代印度在後期吠陀時代(西元前1000年左右至西元前600年左右),四姓制度已告成立。所謂四姓,即︰(1)婆羅門︰指祭司、僧侶階級,可為他人執行祭儀、教授《吠陀》聖典、接受布施。(2)剎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階級。其職責在於保護人民。(3)吠舍︰指從事農業、畜牧、商業的庶民階級。(4)首陀羅(或作首陀)︰指奴隸階級。即被前三階級所征服的原住民,以服務前三種姓為義務。

 

此四姓之中,婆羅門之地位最為尊貴,首陀羅則是最下等的階級。此外,另有一種『不可觸賤民』,為四姓之外的混雜種姓,被視為野蠻人而倍受歧視。

 

2 【沙門】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3 【善知識】『惡知識』之對稱。指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勝益之師友。又作知識、善友、親友、善親友、勝友。釋氏要覽卷上引瑜伽師地論,舉出善知識具有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等十種功德。

 

4 【惡道】 順著惡行而趨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是。

 

5 【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6 【有漏】 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事物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7 【三昧耶戒】密教的戒律。

 

8 【悉地】意譯作成就、妙成就。梵漢並舉而稱成就悉地、悉地成就。於密教,意指依誦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應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種種妙果。據大日經疏卷十五載,完成正覺之階位,稱為無上悉地;達於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種悉地。對此,顯教諸師認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於初歡喜地(相當於聲聞之入見道),『五通』是遍知世間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進而完成如來位。若依密教,則初歡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為下品,次四心為中品,後二心為上品。

 

9 參觀:法尊法師著《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

 

10 【密意】 隱含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蓋佛之真意與眾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稱為密。此即言,即使詳細說明,眾生亦難以理解測知佛真實之意,故佛所說者,皆為方便教說。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對顯了真實之教而言。又以密意所說之語,稱為密語。亦即指佛陀真實、秘密之言語與教示。例如,如來說涅槃乃隱去如來常住之意而說,故稱密語。〔最勝王經卷一〕

 

11 【了義】乃直接顯了法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稱為了義教,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顯了法義,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則稱不了義教(未了義教)。了義教與不了義教,合稱二了。『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即為四依之一。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稱,契經、應誦、記別等世尊略說,其義未了,故為不了義教;與此相違者稱為了義教。〔觀無量壽佛經疏散善義、圓覺經略疏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12 【三寶】係指為佛弟子所尊敬供養之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又作三尊。佛(梵buddha  ),乃指覺悟人生之真相,而能教導他人之佛教創始人,或泛指一切諸佛;法(梵dharma  ),為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之教法;僧(梵sam!gha  ),指修學佛法之出家佛弟子集團。以上三者,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如世間之寶,故稱三寶。

 

13 【四眾】指僧俗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

 

14 【宗派】凡教義之宣佈、儀式、行事之內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屬一宗派。佛陀在世時,佛教僧尼團體本稱僧伽,為當時唯一之教團,然於佛陀入滅後數百年之間則產生十八至二十個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學說分歧,又有中觀派、瑜伽派之形成。

 

中國佛教產生學派之初,僧人未必屬於一定之僧團。直至各種教義紛紛確立,祖師之傳承逐漸受重視,宗派之名稱,遂成為該一僧團之代表。

 

中國佛教宗派之產生,約於隋唐時代,有十三宗之說。所謂十三宗,即:毗曇、成實、律、三論、涅槃、地論、攝論、淨土、禪、天臺、華嚴、法相、密宗等。禪宗有五家七宗之說,五家即: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等南宗禪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臨濟宗又分出楊岐派、黃龍派。

 

15 【如法】指隨順佛所說之教法而不違背。亦指契合於正確之道理。

 

16 【正法】 ()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又作白法、淨法,或稱妙法。凡契當於佛法正理之法,皆稱正法。()正、像、末三時之一。佛陀入滅後,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

 

17 【大乘】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又作上衍、上乘、勝乘、第一乘。為小乘之相反詞。乘,即交通工具之意,係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下各說:

 

()在阿含經,尊稱佛陀之教說為『大乘』。

 

()大乘、小乘之語,係釋尊入滅後一段時期,大乘佛教興起後,由於大、小乘對立而起之名詞。一般而言,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來看,大乘並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

 

18 【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故諸經論廣歎其德以勸發行者。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19 【華嚴宗三觀】初祖杜順依《華嚴經》而立。謂之法界三觀。法界是所觀之境,三觀是能觀之心。一、真空觀,窮盡法界之事相,無一有自爾之別性,皆歸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空並非頑無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故名為空觀。眾生所見之森羅萬象,悉為妄情之偏計,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顯真空之妙體,名為真空觀。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二、理事無礙觀,今顯實空,泯情所見之事相,以顯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無為之頑體,具不變隨緣之二義,雖以不變之故,常往無作,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然則眾生所見之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隨緣之萬象即真如。猶如水即為波,波即為水。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名為事理無礙觀。此乃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三、周遍含容觀,既知法界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而其起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 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此名周遍法界性。這是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隨緣觀之至極。詳見華嚴法界觀。

 

20 【信行】對於法行而言,自己依聖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玄義十曰:『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21 【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

 

22【慈悲】慈與悲。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

 

23 【運心供養】四供養之一。又稱以心供養、理供養。但於心中起供養之思,而不現於事實。亦即心中興起至誠之供養想。

 

24 【資糧】即必需品、積集、準備之意。資為資助,糧為糧食;如人遠行,必帶資糧,故欲證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糧以資助己身。諸經中亦每以『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與《大寶積經》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種資糧之說,即指福德資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德資糧(又作智慧資糧,即修行般若智慧)。

 

25 【羯磨】漢譯作業,即作授戒懺悔等事業的一種宣告儀式,由此宣告儀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業。

 

26 【瑜伽教】密教的總稱,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為宗。

 

27 【繒蓋】指絹帛。意即以絹帛製造之大蓋。又稱天繒蓋。係天蓋之一種。蓋,原為印度作為防日遮雨之器物,後世乃以圓筒形絲帛製品高懸於佛像頂上,或懸於說法者高座之上,而成為佛殿之莊嚴具。

 

28【鬘】花鬘,以香草結成花鬘供佛。由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

 

29【瓔珞】音譯作吉由羅、枳由羅。又作纓絡。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貴人皆佩戴之。

 

30【塗香】塗香於身手以供養佛。《智度論》九十三曰:『天竺國熱,又以身臭故,以香塗身,供養諸佛及僧。』同三十曰:『塗香有二種:一以栴檀木等摩以塗身,二者種種雜香搗以為末。以塗其身,及熏衣服,並塗地壁。』《大日經疏》八曰:『塗香是淨義,如世間塗香能淨垢穢息除熱惱。』

 

31【幢幡】幢幡皆為旌旗之屬。梵語馱縛若,譯曰幢,梵語波吒迦,譯曰幡。竿柱高秀,頭安寶珠,以種種之彩帛莊嚴之者曰幢。長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

 

32 【伎樂】音樂。

 

33 【業力】業的力量。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

 

34 【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故又名六趣。

 

35 【勝義】又作第一義、真實。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

 

36 【依止】依賴止住有力有德之處,而不背離。

 

37 【僧伽】 略稱僧。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為喻,而稱海眾)。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稱為僧。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理和,即遵循佛教教義,以涅槃解脫為目的。()事和,有六種,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38 【賢聖】  賢與聖之並稱。賢,即善和之意,指見道以前調心離惡之人;謂凡夫離惡而未發無漏智,不證理亦未斷惑,係見道以前之位。聖,即會於正理之意,指證見諦理,捨異生性之人;謂捨去凡夫之性,發無漏智而證理斷惑,屬見道以後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稱為賢者;以無漏智證見正理者,稱為聖者。

 

39 【三惡道】 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40 【四諦】1、苦諦。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苦惱。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二為壞苦,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三為行苦,謂不苦不樂時,為無常變化的自然規律所支配的苦惱,包括生、老、病、死在內。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2、集諦。亦名習諦。集是積聚感招之意。說一切眾生,常時以來,由於貪瞋愚癡的行動,造成的善惡行為的業因,能感招將來的生死苦果。3、滅諦。亦名盡諦,為息滅、滅盡之意,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稱為滅,也稱了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槃寂滅境界,即為解脫。4、道諦。道為通達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這種道路是達到寂滅解脫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認為道諦是指八正道。以後大、小乘又各有發展。佛教認為依道諦去修行,就能達到寂滅解脫的滅諦。由此途徑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41 【十二因緣】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42 【三善道】 天、人、阿修羅。天屬上善,人屬中善,阿修羅屬下善。

 

43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一般謂依賴於有力、有德者之處而不離,亦稱為依止。

 

44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輻輪,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縵網,六足跟圓滿,七足趺高好,八癇如鹿王,九手長過膝,十馬陰藏,十一身縱廣,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七處平滿,十八兩腋滿,十九身如師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四牙白淨,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梵音清遠,二十九眼色紺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三十二頂成肉髻。

 

45 【八十種好】 又曰八十隨形好,更細分別三十二相為八十種之好。隨形好者隨三十二形相之好。一無見頂相,佛頂上之內鬘,仰之則愈高,遂不見其頂上;二鼻高不現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輪垂埵;五身堅實如那羅延;六骨際如鉤鎖;七身一時迴旋如象王;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九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十膝骨堅而圓好;十一身清潔;十二身柔軟;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圓而纖細;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脈深不現;十七踝不現;十八身潤澤;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滿足;二十一容儀備足;二十二容儀滿足;二十三住處安無能動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眾生見之而樂;二十六面不長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撓;二十八面具滿足;二十九唇如頻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遠;三十一臍深而圓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滿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長;三十七手文不斷;三十八一切惡心之眾生,見者和悅;三十九面廣而殊好;四十面淨滿如月;四十一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氣;四十三自口出無上香;四十四儀容如師子;四十五進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鵝王;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聲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紅色;五十三毛軟淨;五十四眼廣長;五十五死門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蓮華之色;五十七臍不出;五十八腹不現;五十九細腹;六十身不傾動;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長;六十四手足軟淨滑澤;六十五四邊之光長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視眾生;六十八不輕眾生;六十九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七十說法不著;七十一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七十二發音應眾聲;七十三次第以因緣說法;七十四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七十五觀不厭足;七十六發長好;七十七發不亂;七十八發旋好;七十九發色如青珠;八十手足為有德之相;見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義章二十末。

 

46 【凡夫】略稱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階位而言,則未見四諦之理者,均稱凡夫。故是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47 【僧伽】 略稱僧。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為喻,而稱海眾)。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稱為僧。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理和,即遵循佛教教義,以涅槃解脫為目的。()事和,有六種,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48 【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復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

 

49 【加行道】乃加功力進修之道。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為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見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經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後之無間道。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斷道。』〔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八、成唯識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俱舍論卷二十一〕

 

50 【正學女】 為出家五眾之一。又作學法女、學戒女、式叉摩那尼、式叉尼。意為在學法中之尼眾。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尼眾別行篇載,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於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間,別學三種法:()受持淫、盜、殺、妄等四重禁戒。()不犯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等六法。()修學一切比丘尼應具足之戒行。於此期間,查驗有無胎孕,並試行真固與否。此時期之沙彌尼即稱正學女。

 

51 【凡夫】略稱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階位而言,則未見四諦之理者,均稱凡夫。故是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52 參 觀 :常   正 : 「 居 士 佛 教 」 芻 議 。法 音  1998 年 第 7 ( 總 第 167 期 )第 23

 

53【阿闍梨】 華譯為教授,或軌範正行,或悅眾,即是矯正弟子們行為的比丘。四分律五種的阿闍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經、依止等。

 

54【白衣】原意白色之衣,轉稱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鮮白之衣為貴,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用白衣,從而指在家人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為在家人之代用語;相對於此,沙門則稱為緇衣、染衣。

 

55 參 觀 :佛  日 :近 現 代 居 士 佛 教 。 法 音  1 9 9 8 年 第 5 ( 總 第 1 6 5 期 )第 1 3

 

56 【掉舉】指浮動不安之心理狀態。

 

57 【惛沈】又作昏沉。指使身心昏昧、鈍感、頑迷,而喪失進取、積極活動之精神作用。

 

58 【八不中道】龍樹論師所造的《中論》(也叫做《中觀論》)。但是龍樹論師自己所造只是《中論》的頌文,現存梵本,叫作《根本中頌》。所謂八不,即龍樹論師於《中論》的篇首所說。

 

龍樹論師的思想,淵源於《般若》等經。《般若》立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即宇宙萬有)當體性空,破除由於假名(即概念)認識所執著的實在。龍樹論師的立說更發揚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妙理。依他緣起的諸法,當體空無自性不可得,然而『空』並非『無』的異名,『空』的意義是『不』,『不』是泯義、破義,並非對於『有』的『無』,而是超越有無的『中道』。他為彰顯此無所得中道實相的妙體,把《般若》等經中散說的不生不滅等,歸納作八不一頌,而在《中論》的篇首說(大正30·1b)︰『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種概念,是就緣起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離一切妄見戲論不可得的中道實相不相應,而眾生把它執著作實在,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諸見中。所以龍樹論師對於緣起諸法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否定這些實在論的見解。但是《中論頌》在八不中只解釋了『不生』一種,這或者是因為所謂無生(藏譯《中論》八不作八無,『不生』即『無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所以用『不生』來代表八不。如《中觀論疏》就說(大正42·43a)︰『佛雖說八不,則束歸一無生。』《中論頌》用自因、他因、共因、無因四句,推檢諸法,以證明諸法的無生不可得,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即於自因、他因、共因、無因四句中,覓生不可得,所以說諸法無生。

 

59 【比量】因明學用語。又稱真比量。因明三量之一。比量就是由推理而得的知識。

 

60 【比量】因明學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牆見角,比知有牛,隔岸見煙,比知有火。比量,即推比量度之意。

 

61 【三量】1.現量、比量、聖教量。現量是在根境相對時,用不著意識思索就能夠直覺親證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去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的時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遠見煙就知道彼處有火,聽到隔壁有說話的聲音,就知道裏面有人是;聖教量又名聖言量,是因為有聖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現量、比量、非量。現量和比量如前所說,非量謂心心所緣境時,判斷錯誤,如見繩以為蛇,見月明以為天亮等是。

 

62 【三藏】修多羅藏、毗奈耶藏、阿毗達磨藏。修多羅藏即是經藏,為佛所說的經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達磨藏即是論藏,為佛弟子所造的論著。

 

63 【依止】依賴止住。

 

64【阿賴耶識】阿賴耶,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識)之一,九識(八識及阿摩羅識)之一。又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阿梨耶識。略稱賴耶、梨耶。舊譯作無沒識,新譯作藏識。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無沒識意謂執持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為諸法之根本,故亦稱本識;以其為諸識作用之最強者,故亦稱識主。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之種子,故亦稱種子識。

 

65 【法師】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又作說法師、大法師。廣義之法師,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狹義則專指一般通曉經或律之行者,稱為經師或律師。佛菩薩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眾生根機之利鈍而為之演說,故稱大法師。

 

關於法師之資格,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論》卷七、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等所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法師十德,即: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眾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身心無倦、成就忍力等十德。具足此十法,則能成就眾相圓滿。()行四法,即:(1)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詞章句。(2)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之相。(3)得禪定智慧,於諸種經法中,能隨順而無諍。(4)不增不減如法而行,言行一致。

 

就法師之類別而論,據《法華經》卷四法師品、卷六法師功德品載,依法師之專長及其弘法之差異可分為受持、讀經、誦經、解說、書寫等五種,稱為五種法師。然後世則演成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說、誦、思修等十種法師。

 

此外,我國稱道安、慧遠等學問德行高深者為法師,然對鳩摩羅什、玄奘等對翻譯經藏有卓然貢獻之大譯經師,則多稱三藏法師,以別於禪師、律師等稱呼。

 

66 【憨山】(15461623)明代僧。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十二歲從金陵報恩寺永甯誦習經教。十九歲出家受具足戒,並至棲霞山從法會受禪法。以慕清涼澄觀之為人,自字澄印。萬歷元年(1573)遊五臺山,愛憨山之奇秀,遂取此為號。歷住青州(山東)海印寺、曹溪寶林寺等,宣揚禪宗。宣導念佛與看話頭(禪宗之古則公案)雙修。熹宗天啟三年十月示寂,世壽七十八。世稱憨山大師。與袾宏、真可、智旭,並稱明代四大高僧。著述宏富,有楞嚴經通議十卷、觀楞伽經記八卷、法華經通義七卷等行世。弟子福善、通炯等彙編其遺文,題為憨山老人夢游集(又作憨山大師夢游全集),凡五十五卷(古本四十卷),另有其自著之年譜二卷。〔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憨山老人夢游集卷五十三、卷五十四所收)、釋鑒稽古略續集卷三、五燈嚴統卷十六、高僧摘要卷三、淨土聖賢錄卷五〕

 

67 【真言】音譯曼怛羅、曼荼羅。又作陀羅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語、密號。即真實而無虛假之語言之意。

 

68 【非人】指非人類之天龍八部,以及夜叉、惡鬼、修羅、地獄等。一般又作為鬼神之泛稱。

 

69 【法施】指宣說佛法,利益眾生。又作說教、說法、說經、談義、勸化。

 

70 【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佛、法、僧)。

 

71 【三有】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2.本有、當有、中有。本有指現生的身心;當有指未來的身心;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

 

72 【法界】1.法者諸法,界者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稱法界。2.法者諸法,界者邊際之義,窮極諸法的邊際,故稱法界。3.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4.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故稱法界。

 

73 【慈悲】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74 【無量劫】多到不可計量的劫數。

 

75 【宿業】過去世所造之善惡業因。又稱宿作業。即指於現世感宿業之果報,而現世之行業又成為來世招果報者。惟一般多以宿業指惡業因,另以宿善指善業因。

 

76【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77 【總持】總一切法和持一切義的意思,是梵語陀羅尼的譯義。

 

78 【法化】正法的教化。

 

79【感應道交】指眾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交之意。佛陀與眾生之關係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眾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於機緣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與之相應,亦即眾生之『感』與佛陀之『應』互相交融。復次,眾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諸佛之巧應亦有無量之數,由是而有各種不同之機應,根據《法華玄義》卷六上所綜言,而以下列四句統括之:()冥機冥應,謂眾生於過去世善修三業,於現在世未運身口業,藉於往昔之善根,是為冥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知,是為冥應。()冥機顯應,謂眾生於過去世植善,冥機已成,得值佛聞法,於現前得利益。()顯機顯應,謂眾生於現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顯機冥應,謂眾生於一世勤苦,現善濃積,雖不顯感,然有冥利。

 

80 【九品往生】修習淨土法門,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為九品。即:

 

()上品上生,先發三心,即『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次修三業,即『慈心不殺,具諸戒律』、『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此人精進勇猛,臨命終時,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上品中生,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唯能解了第一義諦,深信因果。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等無量大眾,持紫金台,授手迎接。

 

()上品下生,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解義,唯信因果。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及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授手來迎。

 

()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見已,心大歡喜,見己身坐蓮花台。

 

()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或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此人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至心信樂即得往生。

 

()下品上生,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題,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復教令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除卻五十億劫生死重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來迎。

 

()下品中生,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贊阿彌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下品下生,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即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81【輪迴】謂眾生由惑業之因(貪、嗔、癡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轉,如車輪之回轉,永無止盡,故稱輪迴。又作生死、生死輪迴、生死相續、輪迴轉生、淪回、流轉、輪轉。

 

82 【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為基準之正當行為,與『邪行』相對;或對雜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正行,由間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助行。

 

83 【四種念佛】念佛,即憶念佛之意,又轉為觀念佛之相好或唱念佛之名號。據宗密之《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舉出四種念佛之法:()稱名念佛,謂專心稱念佛之名號,於晝夜間一心專注,或一萬聲乃至十萬聲,如是歲月既久,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觀像念佛,謂觀佛像,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本性佛從而顯現,如是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觀想念佛,謂於心觀想佛之相好圓滿,觀想純熟,則三昧現前。()實相念佛,謂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乃無形無相,猶如虛空,而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則三昧現前。

 

84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麼地、三昧地等,華譯為定,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

 

85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亦復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並不能生耳鼻等識,餘可類推。

 

86 【性戒·遮戒】性戒,又稱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舊戒。遮戒,又稱息世譏嫌戒、離惡戒、客戒或新戒。性戒是佛法和世間法都不得違犯的戒條,不論佛陀制定與否,這類行為的本身就是罪惡,犯者將感得三途的果報。遮戒則是因佛陀制定而後所形成的戒條,所以只有受佛教戒律的人才須遵行不悖。

 

87 【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間來;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聲聞乘就是乘著四諦的教法而證得阿羅漢果;緣覺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緣的教法而證得辟支佛果;菩薩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證得至高無上之佛果。

 

88 【蜎飛蠕動】指形體細微渺小之生物。又作□飛蠕動、蜎□蠕動。蜎飛,指小蟲之飛行,如蚊虻等;蠕動,乃小蟲蠢動之貌,如蛆蟲等。《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三謂,一切有情,無論細微如飛蟲、蛆蟲等蜎飛蠕動,佛皆化度。

 

89 【非人】指非人類之天龍八部,以及夜叉、惡鬼、修羅、地獄等。一般又作為鬼神之泛稱。《比丘六物圖私抄》卷下載,於律典中,謂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羅、地獄、餓鬼等四趣。

 

90 【常住】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場。

 

91 【信施】即信者向三寶布施財物,或指所施之財物。

 

92 【戒體】戒之體性。舊譯無作,新譯無表。指行者受戒後,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亦即對於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

 

93 【梵行】清淨的行為,也就是斷絕淫欲的行為。

 

94 【學處】意謂所學之處。一般指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稱為學處。

 

95 【胡麻】原產於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種子扁平,顆粒甚小,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種,於諸經論中,每以胡麻譬喻微細、遍滿、無數之義。

 

96 【聖果】()依聖道所證得之果報。即指菩提涅槃。 ()指四種沙門果中之阿羅漢果。

 

97 【須陀洹果】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名。

 

98 【定 】亦稱增上心學,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觀悟四諦。小乘有四禪,大乘有九種大禪、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禪為:1、初禪。即禪定的初級階段,這時沉思於專一,擯除情欲、消除不善心,這就是「離」。由此漸進而生喜樂,即欣喜與慰安。但此時尚有思慮,尚未達到表像的沉靜,故稱初禪。2、二禪。由初禪進而安住一想,達到表像的沉靜,獲得一種更高的喜樂。3、三禪。由二禪進而捨離喜樂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獲得輕安的妙樂。這時已產生了智慧,達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階段。但此時尚有身體上妙樂的感覺,所以對涅槃境地來說還有一段距離。4、四禪。由三禪再進一步,完全超脫苦、樂,連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卻,達到捨念清淨的境界。即涅槃境界。九種大禪為: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淨禪。百八三昧為:般若經典中所說的一百零八種禪定,《大智度論》卷五有詳細說明。

 

99 【好相】妙好之異相。謂行者感得佛身並光華等種種妙好之異相。

 

100 【領解】理解他人所教,稱為領解。又作領悟、解會、領覽、領得。

 

101 【大眾】多數之眾。一般指比丘等多人集會。

 

102 【惡趣】又作惡道。為『善趣』之對稱。趣,為往到之義。即由惡業所感,而應趣往之處所。一般以地獄、餓鬼、畜生三趣稱為三惡趣,又稱三途、三惡道,為純粹惡業趣往之處;其中,依嗔恚趣往地獄,依貪欲趣往餓鬼,依愚癡趣往畜生。相對於三惡趣,阿修羅、人、天等三趣稱為三善趣,為行善業者所趣往之處。若以現實人生取譬,嗔恚即為地獄,貪欲即為餓鬼,愚癡即為畜生,鬥爭即為阿修羅,喜悅則分別為人間、天上。此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一願為無三惡趣願,第二願為不更惡趣願,此二願皆為大悲拔苦之願。

 

103 【總相戒】指十善戒。戒波羅蜜總攝一切戒法,譬如大海總攝眾流;如十善戒為一切戒法之根本,稱為總相戒;其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無量諸戒皆為別相戒。

 

104 【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105 【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是覺而證得了;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應身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

 

106 【宿業】過去世所造之善惡業因。又稱宿作業。即指於現世感宿業之果報,而現世之行業又成為來世招果報者。一般多以宿業指惡業因,另以宿善指善業因。

 

107 【現行】『現行』一詞,在語意上有『實現』、『現在發生作用』之義。此指潛藏於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顯現為現象。亦即由種子產生色法、心法等一切現象。此中,色法必由色種子產生,心法必由心種子產生。

 

108 【識】其原意是指分析物件之後所生起的認識作用。這裏指十二因緣中之識支︰即人於托胎剎那時之意識。

 

109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110 【業】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語言、行為,都叫做業,好的思想、語言、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語言、行為叫做惡業。

 

111 【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故諸經論廣歎其德以勸發行者。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112 【無上正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113 【涅槃】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114 【布施】以自己的財物,分施給別人。布施有三種,即一、財施,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三、無畏施,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115 【大行】行業廣大之意,指菩薩之修行。菩薩為求佛果菩提,乃發大誓願,歷經三祇百劫,修波羅蜜等諸善萬行,積大功德,故稱大行。

 

116 【止觀】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

 

117 【五欲】1.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2.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

 

118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者染污之義,謂能染污人們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緣之外境。

 

119 【六煩惱】又作六隨眠。即:貪、嗔、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

 

120 【惡業】即指出於身、口、意三者之壞事、壞話、壞心等,能招感現在與未來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惡等業。《四十華嚴經》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

 

121 【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122 【威儀】行住坐臥應有的威德和儀則。

 

123 【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124 【無量】多到不可計量。

 

125 【江味農(18731938)】清末民初之著名居士。原籍江蘇江寧,寄居湖北。俗名忠業,法名妙熙。自幼隨祖父持誦《金剛經》,每有靈感。民國七年(1918),禮禪宗大師微軍為師,受菩薩戒。同年,並校訂敦煌藏書中的古寫本經典。歷經二年,於殘亂卷帙中輯成《大乘稻稈經隨聽疏》一卷、《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卷。民國十年,從日僧覺隨東渡日本高野山,專究東密。後因故未克潛修,未幾返國。後與簡照南等人於上海籌辦功德林佛經流通處,搜集南北刻經處及諸名山各種經版流通全國。民國十四年,協助藏密名師白普仁尊者赴各處宣揚密法。江氏臨命終時,自云︰『金光遍照,佛來接引』於佛號聲中安然而逝,享年六十六。江氏慧解過人,戒行謹嚴,於般若體會頗深。所撰《金剛經講義》一書,流通甚廣。

 

126 【世出世間】世間和出世間。世間是眾生的世界;出世間是佛菩薩的世界。

 

127【禪定】即禪那,漢譯為靜慮,即是止觀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物件,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

 

128 【常住】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場。

 

129 【世間】音譯作路迦。即毀壞之義。即世俗、凡俗之義。略稱世。指被煩惱纏縛之三界及有為有漏諸法之一切現象。又因『世』有遷流之義,『間』為間隔之義,故與『世界』一語同義,包含有情與國土(器世間)二者。此外,於《佛性論》卷二中,亦列舉世之三義,即:()對治,以可滅盡故。()不靜住,以念念生滅不住故。()有倒見,以虛妄故。

 

130 【三界】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眾生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類;亦即迷於生死輪迴等生存界(即有)之分類,故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領域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眾生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色界,色為物質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眾生所居之世界。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共有十八天。()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眾生所住之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131 【出世間】略稱出世。超出世間之意;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為『世間』之對稱。又世間若指世俗之事,則出世間即指佛法;世間若表有漏(煩惱),則出世間即意謂解脫。亦即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涅槃之法為出世間。於苦、集、滅、道四諦中,苦、集二諦為世間法;滅、道二諦為出世間法。又為解脫而修之四諦、六度等,皆稱為出世間法。

 

132 【法界】天臺宗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總稱為十法界。

 

133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和實踐。

 

134 【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

 

135 【四聖諦】又名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136 【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137 【十二緣起】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緣。指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138 【二無我】人無我和法無我。人無我是瞭解五蘊假和合之義,知道人無常一的我體可得;法無我是瞭解諸法因緣生之義,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

 

139 【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140 【有漏】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141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時所生的苦;壞苦是偶現之樂境失去時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壞行二苦,無色界則只有行苦。

 

142 【八苦】乃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即:()生苦,有五種,即:(1)受胎,謂識托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淨。(2)種子,謂識托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髒之下,熟髒之上,間夾如獄。(4)出胎,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5)種類,謂人有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妍醜等。()老苦,有二種,即:(1)增長,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少,動止不寧。(2)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病苦,有二種,即:(1)身病,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重;風大不調,舉身倔強;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2)心病,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死苦,有二種,即:(1)病死,謂因疾病壽盡而死。(2)外緣,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愛別離苦,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怨憎會苦,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求不得苦,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五陰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盛,熾盛、容受等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稱五陰盛苦。

 

143 【有為法】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

 

144 【無為】無因緣的造作,即真理的別名。

 

145【漏盡】斷盡一切的煩惱。

 

146【結解】結與解。結是煩惱所縛;解是證悟真理而得自在。

 

147 【法輪】為對於佛法之喻稱。以輪比喻佛法,其義有三:()催破之義,因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罪惡,猶如轉輪聖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嶽岩石,故喻之為法輪。()輾轉之義,因佛之說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故稱法輪。()圓滿之義,因佛所說之教法圓滿無缺,故以輪之圓滿喻之,而稱法輪。《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大二五·二四五上):『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中略)遇佛法輪,一切煩惱毒皆滅。(中略)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

 

148 【業果】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

 

149 【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150 【實我】實在的我。我本來是五蘊假合而有的,離開了五蘊,那裏有實我的存在。

 

【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151 【我所】我所有的簡稱。有我見的人,對於身外之物都認為我所有,叫做我所。

 

152 【大劫】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

 

153 【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

 

154 【五欲】指染著色、聲、香、味、觸五境而起的五種情欲。《佛遺教經》云(大正12·1111a)︰『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

 

(1)色欲︰指愛著於男女之端莊形貌及世間寶物等種種妙色。

(2)聲欲︰指愛著於嬌媚妖詞、淫聲染語、絲竹弦管、環釧鈴佩等聲。

(3)香欲︰指愛著於氣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體之香。

(4)味欲︰指愛著於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

(5)觸欲︰指愛著於冷暖細滑、輕重強軟、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此五欲能破種種佛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喻之。又,《大智度論》卷十七云(大正25·181a)︰『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摩訶止觀》卷四(下)立呵五欲一項為止觀二十五方便之一。另《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七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別稱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為五欲。

 

〔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卷三十八;《雜阿含經》卷八;《增一阿含經》卷七、卷二十五;《摩訶僧只律》卷十;《集異門足論》卷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三。

 

155 【塵勞】為煩惱之異稱。因煩惱能染污心,猶如塵垢之使身心勞憊。

 

156 【菩提】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157 【涅槃】譯為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158 【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又作白法、淨法,或稱妙法。

 

159 【如來】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160 【福田】謂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猶如農人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為喻,則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稱為福田。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而父母為三界內之最勝福田。又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稱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報答之父母及師長,稱為恩田(報恩福田);受憐憫之貧者及病者,稱為悲田(憐愍福田、貧窮福田)。以上三者,合稱三福田。

 

161 【三塗】又作三途。即火塗、刀塗、血塗,義同三惡道之地獄、餓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火塗,即地獄道,或以於彼處受苦之眾生常為鑊湯爐炭之熱所苦,或以彼處火聚甚多,故稱火塗。()刀塗,即餓鬼道,以於彼處之眾生常受刀杖驅逼等之苦,故稱刀塗。()血塗,即畜生道,以於彼處受苦之眾生,強者伏弱,互相吞啖,飲血食肉,故稱血塗。至若『塗』之義有二:一為殘害,如塗炭;一為所趣,即惡趣、惡道。

 

162 【世尊】佛的尊稱,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163 【諸天】依諸經言,欲界有六天(六欲天),色界之四禪有十八天,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為諸天。據《普曜經》卷六載,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諸天皆前來慶賀。

 

164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輻輪,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縵網,六足跟圓滿,七足趺高好,八癇如鹿王,九手長過膝,十馬陰藏,十一身縱廣,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七處平滿,十八兩腋滿,十九身如師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四牙白淨,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梵音清遠,二十九眼色紺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三十二頂成肉髻。

 

165 【八十種好】又名八十隨形好,即無見頂相、鼻高不現孔、眉如初月、耳輪垂埵、身堅實如那羅延、骨際如鉤鎖、身一時迴旋如象王、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膝骨堅而圓好、身清潔、身柔軟、身不曲、指圓而纖細、指文藏復、脈深不現、踝不現、身潤澤、身自持不逶迤、身滿足、容儀備足、容儀滿足、住處安無能動者、威振一切、一切眾生見之而樂、面不長大、正容貌而色不撓、面具滿足、唇如頻婆果之色、言音深遠、臍深而圓好、毛右旋、手足滿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長、手文不斷、一切惡心之眾生見者和悅、面廣而殊好、面淨滿如月、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自毛孔出香氣、自口出無上香、儀容如獅子、進止如象王、行相如鵝王、頭如摩陀那果、一切之聲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紅色、毛軟淨、眼廣長、死門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蓮花之色、臍不出、腹不現、細腹、身不傾動、身持重、其身大、身長、手足軟淨滑澤、四邊之光長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視眾生、不輕眾生、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說法不著、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發音應眾生、次第以因緣說法、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觀不厭足、發長好、發不亂、發旋好、發色如青珠、手足為有德之相。

 

166 【劫】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問。

 

167 【福田】田以生長為義,人若行善修慧,猶如農夫於田下種,能得福慧之報,故名福田。

 

168 【釋尊】釋迦牟尼佛世尊。

 

169 【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八識。

 

170 康樂編譯

 

171 【箕坐】為坐法之一。橫左足,斜立右膝,右足跟壓覆於左足底之上;因兩足之間其形如箕,故稱箕坐。

 

172 【問訊】 敬禮法之一。即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起居安否。至後世之問訊,僅為合掌低頭。

 

173 【懺除】懺悔而除罪。《普賢觀經》曰:『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圓能消除。』《華嚴經》曰:『懺除罪障,隨喜福德。』

 

174 【業障】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

 

175 【河沙】恒河沙之略。印度恒河之沙,譬數之多。

 

176 【威儀】

 

行住坐臥應有的威德和儀則。

 

177 【加被】保佑的意思。

 

178 【懺悔】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即追悔過去之罪,而於佛、菩薩、師長、大眾面前告白道歉;期達滅罪之目的。

 

179 【法界】1.法者諸法,界者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稱法界。2.法者諸法,界者邊際之義,窮極諸法的邊際,故稱法界。3.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4.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故稱法界。

 

180 【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如貪欲嗔恚愚癡等之惑是;業障,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是。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佛道。

 

181 【菩薩道】()菩薩之修行。即修六度萬行,圓滿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薩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薩道。()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教法。

 

182 【真常】 ()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指如來真空常寂的涅槃之境。

 

183 【無量光佛】即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的身光無量。

 

184【檀越】指『施主』。即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音譯陀那缽底、陀那婆。梵漢兼舉稱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

 

185 【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佛、法、僧)。

 

186 【三有】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2.本有、當有、中有。本有指現生的身心;當有指未來的身心;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

 

187 【三業】身口意三業。()身業,指身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殺生、不與取、欲邪行等為身惡業;若不殺、不盜、不淫,即為身善業。()口業,又作語業,指口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等為口惡業;若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綺語則為口善業。()意業,指意所起之業,有善有惡,若貪欲、嗔恚、邪見等為意惡業;若不貪、不嗔、不邪見則為意善業。此外,另有非善非惡、無感果之力的無記之身口意三業。

 

188 【塵剎】剎,為國土之意。塵剎,謂多如微塵數之無量世界。

 

189 【微塵數】比喻數量很多。

 

190 【十方】為四方、四維、上下之總稱。即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淨土,稱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淨土、十方剎等。又其中之諸佛及眾生,則稱為十方諸佛、十方眾生。

 

191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

 

192 【性空】謂眾緣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

 

193 【感應道交】指眾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交之意。佛陀與眾生之關係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眾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於機緣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與之相應,亦即眾生之『感』與佛陀之『應』互相交融。復次,眾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諸佛之巧應亦有無量之數,由是而有各種不同之機應,根據法華玄義卷六上所綜言,而以下列四句統括之:()冥機冥應,謂眾生於過去世善修三業,於現在世未運身口業,藉於往昔之善根,是為冥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知,是為冥應。()冥機顯應,謂眾生於過去世植善,冥機已成,得值佛聞法,於現前得利益。()顯機顯應,謂眾生於現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顯機冥應,謂眾生於一世勤苦,現善濃積,雖不顯感,然有冥利。

 

【感應】感是感召,應是應現,謂我對佛菩薩有什麼要求,如果心意至誠,便可以感召佛菩薩來應現,以滿我之所願。

 

194 【南無】又作南牟、那謨、南謨、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作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物件,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如稱南無三寶,即表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意。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妙法蓮華經等,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亦表歸依之意。

 

195 【如來】佛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196 【八福田】()謂佛、聖人、僧三種為敬田;和尚、阿闍黎、父、母等四種為恩田;救濟病人為病田,又稱悲田。此八種,皆堪種福,故稱為『田』。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亦猶農人之力田,則獲秋成之利。()佛田,佛,梵語buddha。音譯佛陀,意譯為覺。謂覺道俱圓,位登極果,世出世間最勝無比。若人能恭敬供養,即能獲一切福,亦能滅一切罪,故稱佛田。()聖人田,謂菩薩、緣覺、聲聞等出離三界,證悟聖道,具足無量功德智慧。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勝福,故稱聖人田。()僧田,僧,音譯僧伽,意譯為和合眾。謂處眾和尚,敬順無諍,是佛弟子。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稱僧田。()和尚田,和尚,即教授師。謂出家者,因師教誨之力,生長法身,其恩實重。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稱和尚田。()闍黎田,闍黎,音譯阿闍黎,意譯為正行。以能糾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師,因依此戒,得生禪定智慧,其恩實重。若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稱闍黎田。()父田,父為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長,教誡育養,其恩罔極。為人子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稱父田。()母田,謂母始自懷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護持長養,愍念劬勞,其恩罔極。為人子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稱母田。()病田,謂見人有病,即當念其苦楚,用心救療,給予湯藥,則能獲福,故稱病田。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五所舉八種福田:()曠路義井,謂於曠遠道路,穿鑿義井,以濟往來渴乏之人,是為福田。()建造橋樑,謂於通津斷港之處,修造橋樑,用濟往來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為福田。()平治險隘,謂道路艱險之處,則平坦之;窄隘之處,則開闢之。以免往來顛墜之患,是為福田。()孝養父母,謂父母為形生之本,教養鞠育,愛念切至,當竭力奉養,順適親意,以報劬勞之恩,是為福田。()恭敬三寶,佛法僧三者,可尊可貴,稱之為寶。以其具大功德,普濟群生,超登覺岸。故當皈依恭敬,是為福田。()給事病人,謂病患之人,眾苦集身,實可悲憫。當給施湯藥及所須之物,使其四大調和,身得安樂,是為福田。()救濟貧窮,謂貧窮之人,所須缺乏,饑餒逼切,無所哀告,當起慈憫之心,隨其所需,皆周給之,是為福田。()設無遮會,無遮,即周遍之義。謂修設普度大會,使一切沉魂滯魄,悉仗三寶慈力,皆得脫離苦趣,而獲超升善道,是為福田。

 

197 【佛田】比喻佛為植福之田,供養佛能獲得一切福,消滅一切罪。於一切福田中,以佛之福田最勝。

 

198 【大德】音譯婆壇陀。於印度時,為對佛菩薩或高僧之敬稱。又比丘中之長老,亦稱大德。另於諸部律中,對現前之大眾,凡指比丘眾,稱『大德僧』,比丘尼眾則稱『大姊僧』。在中國,不以『大德』一詞稱佛菩薩,而為對高僧之敬稱。然於隋唐時代,凡從事譯經事業者,特稱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即記載:貞觀十九年(645)六月玄奘於弘福譯經時,另有證義大德十二人、綴文大德九人、字學大德一人、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等。然至近代以來,『大德』一詞已廣泛使用,凡對有德有行之人,不論其出家、在家,均以『大德』尊稱之;或不限於具足德行與否,而成為佛教界一般性之禮稱。

 

199 【問訊】 敬禮法之一。即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居安否。至後世之問訊,僅為合掌低頭。

 

200 【海青】乃寬袍大袖之唐裝,為我國佛門緇素二眾禮佛時所穿之衣。又作大袍。係依黃袍之形式稍加修改而成;黃袍,乃隋代以後天子之袍服,衣袖寬闊,著之自在。又江蘇吳中之地每將廣袖之衣稱為海青;以僧袍之袖廣,故援引其名,稱為海青。此外,叢林中謂『海青』之名,乃取海貌之浩瀚深廣,能容萬物;取彼波浪之飄逸灑脫,自在無礙;取其色澤之青出於藍,代代更勝,意在鼓勵策進,不同凡俗。

 

佛教傳入中國,由於氣候、國情及實際需要等種種關係,原有之三衣不再適用,另製小褂、中褂、長褂及大袍。三衣僅於禮佛、誦經或集會時,披搭於大袍之外,並依實際情況僅擇一衣披搭。現今之海青顏色有二,一為黑色,乃一般緇素二眾禮佛時所穿;已受戒者,可於海青外加搭袈裟;未受戒者,僅著海青,不得披搭袈裟。一為黃色,為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大眾不得穿著。

 

小褂又稱短褂,即內著衣,包括褂衣及褂褲。中褂又稱羅漢褂,長至膝下小腿肚間,作務時穿之。長褂又稱長衫,為僧眾之常服,仿唐裝而於斜襟部分加以割截、縫綴,以表徵福田、百衲之意。

 

201 【長跪】為禮法之一。兩足屈膝著地,以示禮敬。亦有稱為胡跪者。即齊兩膝而著地,兩脛空翹,兩足之趾拄地,上身挺立。

 

202 【五觀】僧侶在用餐時所應起的五種觀想︰即所謂的『食存五觀』。《四分律行事鈔》卷中之三〈隨戒釋相篇〉云(大正40·84a)︰『食須觀門五別︰()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自忖己德行,全缺多減。()防心顯過,不過三毒。()正事良藥,取濟形苦。()為成道業,世報非意。』茲依同書卷下之二〈對施興治篇〉引用《智度論》、《毗尼母論》等所載,略釋如次︰

 

(1)計功多少等,即思惟此食所用之功甚多,如墾植、耕除、收穫、蹂冶、舂磨、淘沙、炊煮等功,又計一缽之食,觀想作夫之汗多食少,若有貪心,則墮地獄。

 

(2)自忖己身德行,若不坐禪誦經,不營佛法僧事,而受他人信施,則墮惡趣,知之而布施者亦墮之,故須忖量己身德行是否可獲供養。

 

(3)防心顯過等,即食分上、中、下;上食起貪,下食起嫌嗔,中食生癡捨。貪重則墮地獄,嫌嗔則生餓鬼不得食,癡捨則墮畜生,故須先觀食,離此過,方能生三善根。

 

(4)正事良藥等,即做良藥之想,觀想治饑渴如除故病,及減約飲食如不生新病。

 

(5)為成道業等,即觀想藉由食物使壽命相續而成慧命,修三學以伏滅煩惱。

 

又,以此五觀故,齋堂又稱五觀堂。

 

203 【三心】凡夫所未能祛除之起事心、依根本心、根本心。()起事心,四住地所起煩惱粗強,能起業事,障蔽佛之化身之心。菩薩修習伏結之道,伏除此心,故得化身。()依根本心,依無明之根本而起四住地惑之心。此心障蔽佛之報身,菩薩修習斷結之道,斷除此心,故得報身。()根本心,以四住煩惱為本之無明地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法身,菩薩修習勝拔道,滅除此心,故得法身。《宗鏡錄》卷八十九將此三心依次配於前六識、第七識、第八識。

 

204 【無生】不生不滅的意思,也是涅槃的道理。

 

205 【業】音譯作羯磨。為造作之義。意謂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與因果關係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此外,『業』亦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及前世、今世、來世等輪迴思想,作為人類朝向未來努力之根據。一般而言,業分身、語、意等三業。

 

206 【福業】召感福報的業因。見三福業條。

 

207【世尊】佛的尊稱,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208【瓔珞】音譯作吉由羅、枳由羅。又作纓絡。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

 

209【伎樂】又作妓樂。音樂之義。《法華經》卷一序品、《無量壽經》卷下載,以香華、伎樂作為供養。此即禁止以娛樂為目的之伎樂,而許以供養為目的之伎樂。

 

210 【波羅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又作波羅蜜多、波囉弭多。意譯為到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稱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故稱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稱度無極。

 

211 讀音:青(qing)。義:廁所。

 

212【世出世間】世間和出世間。世間是眾生的世界;出世間是佛菩薩的世界,略稱出世,超出世間之意,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為『世間』之對稱。又世間若指世俗之事,則出世間即指佛法;世間若表有漏(煩惱),則出世間即意謂解脫。亦即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涅槃之法為出世間。

 

213 【本生】音譯為闍多伽、闍陀,意譯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經》、《本生譚》。指佛陀前生的菩薩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為九部經之一,或十二部經之一。

 

214 【涅槃】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215 【無上菩提】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稱為菩提;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無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諸佛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216 【出世間】略稱出世。超出世間之意;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為『世間』之對稱。又世間若指世俗之事,則出世間即指佛法;世間若表有漏(煩惱),則出世間即意謂解脫。亦即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涅槃之法為出世間。於苦、集、滅、道四諦中,苦、集二諦為世間法;滅、道二諦為出世間法。又為解脫而修之四諦、六度等,皆稱為出世間法。

 

217 【理法界】即萬有皆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無差別。

 

218 【理事無礙觀】華嚴宗所立三觀之一。真如的理性能生萬法,故萬法就是真如,好像水就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樣,這樣作觀,叫做理事無礙觀。

 

219 【安樂國】西方極樂世界的別名。

 

220 【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佛、法、僧)。

 

221 【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222 【報身】指眾生因業受報,轉生於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生、餓鬼等六道之身。

 

223 【行者】1.修行佛法的人。2.居住佛寺但留著頭髮修行的人。

 

224 【因緣】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緣叫做緣。例如稻穀,種子為因,泥土、雨露、空氣、陽光、肥料、農作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

 

225 【三毒】貪、嗔、癡。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因貪嗔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故名三毒。

 

226【非人】 一般作為鬼神之泛稱。比丘六物圖私抄卷下載,於律典中,謂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羅、地獄、餓鬼等四趣。

 

227 【學處】意謂所學之處。一般指戒律。即所遵循之戒條,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稱為學處。

 

228 【依止】謂依賴於有力、有德者之處而不離。

 

229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體的毛髮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

 

230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231【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故又名六趣。

 

232【四聖諦】又名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233 【業力】業的力量。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

 

234 【世間法】指凡夫眾生一切生滅有漏之法。

 

235 【出世法】出離世間之法,亦即斷惑證真或帶業往生。

 

236 【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237 【色】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於外境,故名外色;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取捨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

 

238 【空】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無實體,叫做空。

 

239 【虛無主義】即對於既成之道德、習慣、制度、宗教或任何積極事物之真理性及價值性,加以否定之主義。虛無主義者雖有積極提倡社會革命運動者,然大多為消極、無關心之逃避者,亦有陷入於追求剎那之快樂主義者,可說為具有晦暗、絕望觀之頹廢意識之主義。

 

240 唯物主義主張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主張思維決定存在,意識決定物質。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主張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態(1)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人的精神(感覺、觀念等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於人的精神之中。主觀唯心主義的極端主張是唯我論,認為「我」的感覺是宇宙的本原。(2)客觀唯心主義主張「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客觀精神」的產物或表現。

 

241 佛教則否定神創造說(神意說),主張因緣、緣起之法為世界之根本原理;基於此點而被評為無神論。及至後來,印度諸神被引入佛教中,各種天界亦被攝入,所謂梵天即其代表。梵天在婆羅門教及印度教中皆為最高神,然佛教之最高者為佛;佛教認為天界雖高於人界,但仍然屬於迷界(六道),尚不能脫離輪迴轉生,其果德一旦用盡,仍會墮至天界以下。相對者,佛則斷迷悟道,脫離輪迴轉生,故超越諸天、諸神而存在,稱為天中之最勝尊、天人師等。

 

242 【器世間】指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國土世界,因國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納眾生居住。

 

243 【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244 【化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即佛為了濟度眾生而變化出來的身。

 

245 【夜叉】華譯捷疾鬼,這種鬼能夠在天空中飛行。

 

246 【神】若以佛教立場觀之,『神』一詞可分為下列數義:()神我,靈魂之義,數論學派以之為實有、常住、獨存之純粹情神;佛教則以之為『離蘊之我』,而主張『諸法無我』,故反對數論派之神我說。()精神之義,如孝子經(大一六·七八○中):『命終神去,繫於太山。』()指具有生命者,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八(大二·二八一上):『我於一切神,止思於刀杖。』()指識別作用,如十二因緣之第三支『識』。()指具有靈妙之作用者,如諸經中所常述及之龍神、阿修羅、鬼子母神、樹神等。那先經(大三二·六九四上):『其樹大有神。』又灌頂經卷十二(大一二·五三三下):『諸天善神。』

 

247 【心法】心法是指一切無形的精神。

 

248 【色法】指一切有形的物質。

 

249 【不相應行法】謂非如心王心所之無形,亦不如色法之有形,與這三法皆不相應,而是宇宙萬有變化的幻象,故名不相應行法,共有二十四法。

 

250【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

 

251【無為法】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252 【神我】印度數論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之一。指常住獨存,受用諸法的實我,亦即個人的精神本體。又稱我知者、神我、我、神。

 

253 【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254 【滅】梵語涅槃,漢譯為滅,因涅槃之體,無為寂滅,故名。

 

255  參觀 : 淨 因: 佛陀的沉默。 摘自《法音》1992年第11

 

256【我執】又作人執、生執。執著實我之意。蓋眾生之體,原為五蘊之假和合,若妄執具有主宰作用之實體個我之存在,而產生『我』與『我所』等之妄想分別,即稱我執。俱舍論卷二十九,謂我執有五種之失,即:()起我見及有情見,墮於惡見趣。()同於諸外道。()猶如越路而行。()於空性中,心不悟入,不能淨信,不能安住,不得解脫。()聖法於彼不能清淨。小乘將我執視為萬惡之本,為一切謬誤與煩惱之根源。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亦載,煩惱障之品類眾多,以我執為根,生起諸煩惱;若不執我,則無煩惱。

 

又依成唯識論卷一載,我執可分為二種:()俱生我執,即先天性之我執,由無始以來虛妄熏習內因力之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謂俱生。()分別我執,即後天所起之我執,乃由現在外緣力之故,非與身俱,須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謂分別我執。分別起之我執,能生『發業』之用;俱生起之我執,能起『潤生』之用,皆能擾惱眾生之身心,而令其輪迴生死。〔俱舍論卷三十破執我品、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

 

257 【法執】『我執』之對稱。又作法我執、法我見。略稱法我、假名我。係應破除之兩種我執之一。將所有存在(法)之本質認為是固定不變、有實體之物,稱為法執;而將人類之本質認為是固定不變、有實體者,則稱為我執。以上皆屬迷妄之見解。

 

258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依賴於有力、有德者之處而不離。

 

259 【出世間】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如苦集二諦是世間,滅道二諦是出世間。

 

260 【四聖諦】又名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261 【修多羅】所指有二:()為一切佛法之總稱。(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類,此時又意譯為契經、正經、貫經。本意指由線與紐串連花簇,引申為能貫串前後法語、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於理、合於機,貫穿法相攝持所化之義。就文體與內容而言,佛陀所說之教法,凡屬直說之長行者,皆屬於修多羅。

 

262 【蘊界】五蘊與十八界也。更加十二處謂之三科。俱舍論頌疏一曰:『三科蘊界訓談。』

 

263 【外道】音譯作底體迦。又作外教、外法、外學。指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

 

264 【如來】佛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265 【正等覺】真正普遍平等的覺悟,亦即佛的覺悟。

 

266 【涅槃】漢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267 【三解脫門】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一、空解脫門,是了達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二、無願解脫門,是了知諸法幻有,而無所願求;三、無相解脫門,是了知諸法無相,而無不相,入於中道。

 

268 【無為法】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269 【斷滅】主張眾生在死後,生命即完全斷滅、空無的看法。又稱『斷見』。這種看法,與『常見』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邊執之見。

 

270 【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是覺而證得了;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應身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

 

271 (1)法界體性智。(2)大圓鏡智。(3)平等性智。(4)妙觀察智。(5)成所作智。

 

272 【大乘】梵語摩訶衍,漢譯為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273【小乘】聲聞緣覺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聲聞乘修四諦法

 

274【二教】顯教和密教。顯教是顯明易懂之教,如應身佛釋迦牟尼如來所說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難曉之教,如法身佛大日如來所宣示的一切內證真言教法是。

 

275【禪宗】以禪那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於修心,以心傳心,直傳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7)自南天竺抵建業(今南京),傳本宗入我國,故為我國禪宗初祖。

 

276【淨土宗】又名蓮宗,或念佛宗,以普賢菩薩為初祖,主張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宗立祖之說起於宋代。宋·四明宗曉(11511214)以晉·廬山慧遠為漢地蓮宗始祖。

 

277 【薩迦派】中國西藏佛教中的一個宗派(俗稱花教)。『薩迦』是寺名,意為『白土』,因在白色土地上建立寺廟故名。本派的主要教授為道果教授,以修歡喜金剛二次第道及其支分(密宗方面)為主,同時也有一切共道修法(顯教方面)。道果教授有十八派之多,最主要的是薩迦派。

 

278【寧瑪派】西藏佛教中的一派。以此派僧人皆戴紅帽,故俗稱『紅教』,或『紅帽派』。藏語『寧瑪』意譯為『舊』。西藏前弘期所弘傳的佛教,對後弘期所傳的佛教而言,後者為新,前者為『舊』。奉蓮華生為祖師。

 

279【格魯派】西藏佛教宗派之一。又名甘丹派,俗稱黃教。這是依寺廟立名的。因為宗喀巴創建甘丹寺後,晚年長住這個寺中,所以就稱這一派為甘丹派。在藏文習慣上,『甘丹寺』一詞可略為『迦魯』,一般人習稱之為『格魯』,於是又可稱為『格魯派』了。

 

西藏後弘期佛教中的盧梅大師,在臨赴西藏時,拉勤貢巴饒塞將自己曾經戴過的黃帽一頂贈送給他,且囑咐說︰『汝戴此帽,可憶念我。』由於這件事情,後來持律的大德們,都戴黃帽。當宗喀巴出世弘化時,藏地戒法久衰,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也用黃顏色的帽子,作為戒法重興的象徵,並且成為一家的標幟,所以此派亦稱黃帽派。

 

280【噶舉派】西藏地區的主要佛教宗派之一。又譯迦舉派。俗稱白教。噶舉派的派名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噶爾舉;一種是噶舉。噶爾舉,譯為『白傳』;噶舉,譯為『口傳』。由於這一派的祖師瑪爾巴、密勒日巴等人在修法時都著白布僧裙(當時,凡是修這種法的人,都依照印度習慣穿著白僧裙,因此,遂有白教的稱呼。後來也有人把這一教派的傳承,叫為白傳(見土觀︰《宗派源流》,漢譯本第52頁)。

 

281【希解派】西藏佛教教派之一。又譯希結派、喜解派、係解派(巴)。從字面解釋,是能息滅、能止息的意思;也就是說依靠對般若性空的認識和一連串的苦修,以求停止生死流轉、息滅一切苦惱及其根源。故又名『息結派』或『寂成派』。創始者為出身南印度的遊行僧帕·當巴桑結(?~1117)。他精通顯密教法,曾先後五次至西藏傳教,主要活動於衛藏南部,門下弟子眾多。1097年,駐錫藏州定日僧院,其後該僧院即成為希解派的中心地。

 

282【覺囊派】西藏佛教支派。始祖為十二世紀初之域摩·彌覺多傑。他所創立的『他空見』,即覺囊派之核心教義。其後,五傳弟子袞張突結尊追在拉孜東北建立覺摩囊寺,簡稱覺囊寺,此派因而得名。

 

283 【悲】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

 

284 【智】音譯若那、闍那。又稱智慧。即對事理的是非邪正能判斷了知的精神作用。若廣論之,有邪、正之別。邪智,是指由不正的推度而作不正決斷之智;正智,是指照見事理的真相,而作決斷之智。在佛教,悟界的真因,在於得正智,並以此為要。亦即大、小乘的要行,是在於戒、定、慧三學。戒,使三業清淨,使三昧定現前。而定是為了發得無漏聖智之慧,因此以智為究竟。不論是觀四諦之理而得智,或觀十二因緣而得智,或修六度之行而得智,其究竟,不外是在於得般若波羅蜜之智。

 

285 【慈】願給一切眾生安樂的心,也就是仁愛心的無限擴大。

 

286 【細意識】微細之意識。又名細心。即於生死等之位相續不斷之微細意識。

 

287 【二種生死】佛典中所列的凡聖二種生死方式。即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

 

(1)分段生死︰又稱有為生死,指凡夫因有漏善惡之業,在三界六道輪迴所受的肉身生死。肉身有美醜胖瘦高矮的差別,分分段段得生死,故稱分段生死。

 

(2)變易生死︰或名不思議變易生死、無為生死。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等超越三界輪迴的聖者,依無漏大願所感得的細妙殊勝依身之生死,因將分段粗劣身改轉變易而得不思議身,故稱變易生死。

 

288 【聖智】 正照真諦,遠離虛妄分別之智慧,稱為聖智。

 

289 【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煩惱障是心法中的各種煩惱,以其能產生發業潤生的作用,擾惱有情,使其流轉生死,障涅槃之果,故名煩惱障。以我執等一二八根本煩惱,以及等流等二十隨煩惱為其體。所知障者,對於所知境的障礙。此等法並無發業潤生之用,但能覆障一切所知之境而令暗昧,障菩提之果,故名所知障。指法執等一二八根本煩惱,以及等流等二十隨煩惱。

 

290 【大悲】悲,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之悲憫心。

 

291 【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為菩提之根本。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故諸經論廣歎其德以勸發行者。

 

292 【二無我】人無我和法無我。人無我是瞭解五蘊假和合之義,知道人無常一的我體可得;法無我是瞭解諸法因緣生之義,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

 

293 【出離】出離生死而證涅槃。

 

294 【無明】煩惱的別名;指於法無所明了。『明』是智慧、學識。因此,『無明』的語意就是無智。此外,有將一切煩惱通稱為無明;或將迷於真如本際之理,特稱為無明;或將不能明了抉擇、解了諸法事理的煩惱,稱為無明(即癡煩惱)。

 

295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礙,就不能見;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晝夜,都能得見;慧眼是聲聞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法眼是菩薩的眼,能澈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佛眼是如來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種眼,能無事不知,無事不見,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296【六通】 (1)身如意通︰又稱神足通,即隨意變現,身能飛行於山海,一切動作皆無障礙。(2)天眼通︰指自在照見世間一切遠近之形色,及六道眾生苦樂之相。(3)天耳通︰指自在聽聞世間種種音聲,及六道眾生一切苦樂言語。(4)他心通︰指自在得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想之事。(5)宿命通︰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萬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眾生之宿命。(6)漏盡通︰『漏』即三界之見思惑,謂斷盡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脫。

 

297 【三藏】又作三法藏。指經藏、律藏、論藏。

 

298 密宗經典。

 

299 【內學】又名內明,即佛學。

 

300 【善知識】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

 

301 (一)參觀:F·卡 普 拉 :《物 理 學 之 道 》(中譯本:《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二)參觀:《陳兵談現代科學與佛法遙相接軌的趨勢?》(鳳凰網?>?佛藝博覽?>?慧海慈航?)

 

302 【三淨肉】 據十誦律卷三十七載,有三種肉,病者可食,稱為淨肉。()眼不見殺,自眼不見是生物為我而殺。()耳不聞殺,於可信之人,不聞是生物為我而殺。()不疑殺,知此處有屠家,或有自死之生物,故無為我而殺之嫌。

 

303 【二障】 又作二礙。()煩惱障,由我執(人我見)而生,以貪嗔癡等一切諸惑,發業潤生,煩擾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稱煩惱障。()所知障,由法執(法我見)而生,以貪嗔癡等諸惑為愚癡迷暗,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諸法之事相及實性,故稱所知障,又作智障。離此二障,則稱二離。〔成唯識論卷九〕

 

304 【十地】指菩薩乘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

 

305 【二乘】 乘為運載之意。運載眾生度生死海之法。()直接聽聞佛陀之教說,依四諦理而覺悟者,稱聲聞乘。()獨自觀察十二因緣之理而獲得覺悟者,稱緣覺乘。〔大寶積經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華嚴五教章卷一〕

 

306 【五位】()指大乘菩薩修道之五等階位︰又稱大乘五位。即︰(1)資糧位︰謂十住、十行、十回向諸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故名資糧位。(2)加行位︰謂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3)通達位︰亦名見道位,謂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名通達位。(4)修習位︰即修道位,謂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復修習根本智,故名修習位。(5)究竟位︰謂妙覺佛證此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名究竟位。()指《天臺四教儀》所出的小乘五位︰(1)資糧位︰其位有三︰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謂欲出三界,必以此三種觀法為資糧,故名資糧位。(2)加行位︰其位有四︰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謂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故名加行位。(3)見道位︰即聲聞初果,謂斷三界見惑,見真空之理,故名見道位。(4)修道位︰謂修四諦道法,斷欲界思惑,證第二、第三果,故名修道位。(5)無學位︰即聲聞第四果阿羅漢,乃斷三界見思惑盡,真理究竟,無法可學,故名無學。

 

307 【戒體】謂經由作禮乞戒等儀式所引發的內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後所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力量;它是一種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效力。

 

308 【瑜伽】意譯作相應。依調息(調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於一點,修止觀(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為主之觀行,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

 

309 【思惑】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嗔癡慢疑等之五煩惱是。思惑的品數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禪天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天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310 【登地菩薩】登入初地(即歡喜地)之位的菩薩。

 

311【非人】指人類以外的某類眾生。有時指天、龍、阿修羅等八部眾,有時指鬼神所幻化而成的『變化人』。

 

312 【證】修習正法,如實體驗而悟入真理,稱為證;即以智慧契合於真理。

 

313 【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四弘誓願。即為利眾生願成佛。

 

314 【禪定】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物件,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又色界之四禪與無色界之四定,合稱四禪八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

 

315 【瑜伽】意譯作相應。依調息(調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於一點,修止觀(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為主之觀行,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於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應之說(又作三密相應說)。行此等瑜伽觀行者,稱為瑜伽師。

 

316 漏盡通︰『漏』即三界之見思惑,謂斷盡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脫。

 

317 【器世間】指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國土世界,因國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納眾生居住。

 

318 【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319 【神我諦】印度數論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之一。指常住獨存,受用諸法的實我,亦即個人的精神本體。又稱我知者、神我、我、神。

 

320 【如來】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321 【學處】修學之處,如五戒也叫五學處。

 

322 即貪、嗔、癡、慢、疑。

 

323 【五逆罪】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種是極端罪惡的行為,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故又名無間業。

 

324 【格魯派】西藏佛教宗派之一。又名甘丹派,俗稱黃教。這是依寺廟立名的。因為宗喀巴創建甘丹寺後,晚年長住這個寺中,所以就稱這一派為甘丹派。在藏文習慣上,『甘丹寺』一詞可略為『迦魯』,一般人習稱之為『格魯』,於是又可稱為『格魯派』了。西藏後弘期佛教中的盧梅大師,在臨赴西藏時,拉勤貢巴饒塞將自己曾經戴過的黃帽一頂贈送給他,且囑咐說︰『汝戴此帽,可憶念我。』由於這件事情,後來持律的大德們,都戴黃帽。當宗喀巴出世弘化時,藏地戒法久衰,就依古代持律大德的密意,也用黃顏色的帽子,作為戒法重興的象徵,並且成為一家的標幟,所以此派亦稱黃帽派。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元·至正十七年(1357)誕生於青海宗喀地方。三歲受近事戒,八歲受沙彌戒,十六歲到藏,受比丘戒。自此以後,廣參名師,博學多聞,對於性相顯密諸部經典,都能如實通達。他不但通達內明、因明,而且對於聲明、醫方明等亦善了知。宗喀巴的著述很多,無論申經釋論,提要鉤玄,不但文義顯明,並且抉擇精確。最重要的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另有《辯了不了義論》和《五次第明燈》等。宗喀巴一生,致力於弘揚佛法,六十三歲示寂於甘丹寺,弟子將遺體建塔供奉。

 

325 【寧瑪派】 西藏佛教派別之一。十一、二世紀時,西藏僧人中合稱為三索爾之索爾波且釋迦生、索爾迥喜饒札巴、索爾迥卓蒲巴及絨卻吉桑波等,奉蓮華生為開山祖師,依其入藏所傳密咒及所遺伏藏修習傳承,遂成一派。當時並無派名,自後弘期其他教派產生後,以其遵循前弘期舊譯之密咒,故相對於後弘期依據新譯經典之新派而言,稱之為寧瑪派。意譯為舊、古舊,故寧瑪派即舊派或古舊派之意;亦即指以舊譯經典為本,前弘期所傳之密教。又因此派僧人戴紅帽,故別稱為紅教。

 

326 【五明】即語文學的聲明、工藝學的工巧明、醫藥學的醫方明、邏輯學的因明、佛教學的內明。

 

327 【出世間】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如苦集二諦是世間,滅道二諦是出世間。

 

328 範式:原本是一個科學社會學或「科學歷史主義」的概念,源於湯瑪斯?庫恩40年前的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意指某一科學家群體共同的理論和方法。當違背某一範式的理論、定律的「異例」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有可能發生範式轉換也就是科學革命。

 

329 【出世間】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如苦集二諦是世間,滅道二諦是出世間。

 

330 【世尊】佛的尊稱,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331  參觀:陳  晉:出入佛道(上),1993年第8期《瞭望》。

 

332 【所知障】指對一切所知及菩提的障礙。又名智障或智礙。

 

333 【三智】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總相就是空相;道種智是菩薩知一切道法差別相的智;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斷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故名一切種智。

 

334 【悲】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