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佛法與心理治療譯叢》總序
濟群法師
30/10/2013 06:0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最早和心理學結緣,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為講授唯識的關係,翻閱了一些心理學相關著述。當時就感到,佛法與心理學有不少相通之處,適當運用心理學的概念,有助於現代人更好地理解並接受唯識思想,同時,還可作為教外人士接觸佛法的方便之道。尤其在那個年代,人們對佛教暌違已久,誤解重重。在多數人心目中,佛教所代表的無非是迷信,是古老而不合時宜的;而心理學所代表的則是科學,是嶄新而契合潮流的。在這樣的認識背景下,以心理學作為橋樑,可使佛法具有時代感與親和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若是由心理學走入佛門,往往更關注對佛法的實際運用,關注怎樣以此解決自身問題,這恰與佛陀說法設教的本懷相應。佛陀從修行到證道,從說法到度眾,並不是為了創立某種學說或理論,他所關注的核心始終是人生的大事,是為了説明人們認識自已,明心見性,最終離苦得樂。所以,佛教與心理學的結合,比之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學科有更多的共同點,可以說,這是一項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結合。

   佛法為心性之學,和心理學一樣,是以解決心理問題為目標。當然,兩者對心理問題的定義並不一致。心理學所解決的,主要是異常的心理問題。換言之,只是對某些異于常人的言行和病態心理進行糾正。所以,治癒標準只是成為一個正常的人,一個為社會大眾所接受的人。至於人類共有的無明、我執、貪嗔癡等心理隱患,並不在其解決之列。事實上,在我們的觀念中,早已將這些問題賦予了合法地位。除非這種煩惱心理發展到病態、失控或危及他人的地步,我們不會認為,它的本身就是苦因,就是心理疾病的根源所在。而佛法所解決的,不僅是異常的心理問題,還針對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煩惱,以及在生命中潛伏已久卻未被發覺的病灶。從佛法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是無明煩惱的病毒攜帶者,區別只在於發作程度的輕重,在於是否超越常人認定的範圍。

   這些年,亞健康的概念已經為人熟知。其實,我們的心靈又何嘗不是處在亞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狀態呢?據有關資料表明,心理疾病的發病率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二十一世紀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重大隱患。而它給個體、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不容忽視。看看媒體上那些觸目驚心的報導吧,多少人因此走上了絕路,多少人又將他人送上了絕路?或許,每個自殺者和施暴者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但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有著扭曲而受傷的心,有著無法承受的內心痛苦。我們看到的,是生命的摧毀和被摧毀,而在這些悲劇的背後,無一不是心的問題——是心病了,病得很重。

   與這些灰色故事相反的,則是充斥整個時代的喧嘩、娛樂和聲色。為什麼今天的人格外需要娛樂來支撐?為什麼寧願將生命無休止地揮霍在聲色中?固然是由欲望的驅使,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本能的掩飾。每個生命都有與生俱來的迷惑——因為我們不瞭解生命真相,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甚至不知道我是誰”——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就像生命中無法癒合的傷口,不時令我們隱隱作痛。不僅如此,它還使我們對自己產生錯誤認定,從而失去方向,陷入荒謬顛倒的生活。哲人說:沒有思考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事實上,如果沒有正確方法,思考只會讓我們更痛苦,更茫然。所以,很多人都會逃避這種思考,於是就用一些娛樂來掩蓋它,好像這樣就永遠看不見傷口,看不見那些讓我們不安的問題。殊不知,這種諱疾忌醫終究會埋下更大的隱患,帶來更深的傷害。

   看到這些,使我越發感到佛法對於今天這個時代的重要性。那麼,怎樣才能使佛法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他們的心靈良藥和終極依歸?在過去十多年,我所做的,主要是以人生佛教為立足點,用佛法智慧解決人生和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人類的一切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心靈問題。正是因為觀念和心態的不同,決定了人生道路的千差萬別。佛教為我們提供的,正是對世界、對人生的正確認識,通過對認識的調整,完成心態乃至生命品質的改善。

   2007年,我應邀參加第五屆海峽兩岸心理輔導論壇,並在會上作了佛法對心理問題的解決的講座。論壇期間,通過和一些與會者的對話,萌生了促進教界與心理學界交流的願望。也可以說,二十年前的想法開始因緣成熟,逐漸成形了。此後兩年,我陸續接到不少來自心理學界的邀請,並參加了復旦大學第二屆中國榮格學術周、中德心理治療研究院的心理學界與佛學界的對話首屆華人應用心理學發展論壇等活動。2008年秋,我們還在蘇州西園寺召開了主題為佛法與心理治療的論壇,有近百位教界人士及心理學界的專家學者參與。這是佛教界首次與心理學界主動交流,論壇內容並已編輯成《人世間》專刊出版。在每一次交流和對話中,我都能深深感受到主辦方或與會者對佛教的濃厚興趣。而對我自己來說,也能從這種交流中得到很多啟發,幫助我思考,怎樣才能使佛法更直接地利益大眾,包括那些對佛教心存偏見和抗拒的人。在這些方面,心理學確實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與此同時,西園寺的殿堂和教室中,也時常出現心理學從業人士的身影。其中,有相互交流的需要,也有他們自身充電的需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誘惑鋪天蓋地,如果沒有較強的調適能力,是很容易心理失衡乃至出現病變的。在這種狀況下,不僅心理治療開始普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隊伍也在急劇擴大。這一現象既是可喜的,也是令人擔憂的。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國內對心理諮詢師的從業資格認定並不十分嚴格。如果治療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健康者,自身也潛藏著某些問題,一旦接觸負面情緒增多,很可能會激發內在隱患。再或者,內心沒有強大的正念為主導,就容易在治療過程中粘著于患者的情緒,從而被負面資訊所感染。所以,心理治療師的自身調整是極為必要的,而且需要長期進行。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穩定的狀態,才能給予病人有效幫助,而不是在治療過程中為之所轉,禍及自身。

   正是基於這樣的需要,國外已將內觀、禪修等佛教修行法門引入心理培訓,作為諮詢師健全自身素質的重要課程,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可以說,西方心理學界對佛教的瞭解與合作已進入實質性的階段。在此之前,雖有榮格、弗洛姆等將佛教引入心理學的先行者,但他們的研究主要是從理論著手,尚未付諸實踐。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卡巴金博士就內觀在減輕壓力方面做了不少重要的心理學實驗,獲得多方肯定,他的正念減壓療法已被醫療、學校、企業、監獄等機構廣為應用。由此,內觀和禪修開始在心理學界普及,併發展出認知行為療法,在邊緣性人格障礙治療、創傷修復等方面有所進展。此外,神經認知和腦科學通過對禪修者的腦部變化進行研究,發現禪修會導致生理性的良性變化。這些發現使心理學界將更多關注投向佛教——這個源自古老東方的,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智慧寶藏。

   本次出版的佛教與心理治療叢書,主要是為了把國外心理學界將佛法運用於心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成果介紹給大眾,以期促進並加深雙方交流。首批出版的共五本,分別是《意識轉化》、《精神分析與佛學》、《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平常心——禪與精神分析》《正念與接受——行為治療第三浪潮》,相信這些內容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和啟迪。因為作者都是心理學專業人士,同時又在研修佛法,並一定的實踐經驗。所以,這些成果都是代表他們運用佛法認識人類心靈、解決心理問題的寶貴經驗,是古老東方智慧與現代西方文明的結合,意義重大。

   總之,無論從教界弘法的需要,還是心理學發展的需要來看,雙方都在期待全面且深層的交流。作為以弘法、教育為重點的戒幢佛學研究所來說,我們非常樂意促成這種交流。人類物質文明已發展到一定高度,與此同時,片面追求物質發展帶來的心理問題也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不論個人幸福還是社會和諧,都離不開健康的心靈。而當今社會的最大問題恰恰是人的心態失衡,因此,人類應該到了關注心的時代了。

   我相信,佛教界和心理學界聯手合作,必然能在未來大放異彩,造福人類。

 

來源 :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