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聖嚴法師
26/05/2018 07:0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前言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慈雲懺主遵式知白(西元九六四-一○三二年),是宋朝天臺宗的一位大師,與四明知禮同出於寶雲寺義通的門下,乃是螺溪義寂的第三傳。他對彌陀淨土的弘揚,不遺餘力,其撰著與淨土法門相關者,則有《往生淨土懺願儀》、《小阿彌陀經懺儀》、《誓生西方記》、《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勸念三世佛偈》、《往生西方略傳》等。
  
  其中的《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現被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卷,其「決疑」有三門:疑師、疑法、疑自;「行願」開四門:禮懺、十念、繫緣、眾福。在「十念」門中,主張每日清晨服飾以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口氣名為十念,意在令心不散,專精藉氣束心,作此十念已,發願念迴向文,便是我們現在要講解的〈慈雲懺主淨土文〉(以下略稱〈淨土文〉)。其內容相當好,能夠堅固我們對淨土法門的信心。
  
  本次所根據的經文是抄自常州天寧寺版《禪門日誦》三七頁,此與現被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卷一四七頁的文字內容,略有出入,例如「以此念佛因緣」句原為「願此十念」,「意不顛倒」句原為「心不倒散」。不過今依《禪門日誦》所刊文字講出。
  
  一、阿彌陀佛的弘願
  
  全文的大意是說:我們要一心一意的皈依和嚮往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願阿彌陀佛用清淨的、慈悲的、智慧的光來照著我,而且用佛的慈悲誓願力來攝受我。我現在以正念分明來稱誦阿彌陀佛如來的名號,乃為了行菩薩道,為了求生西方的彌陀淨土。因為阿彌陀佛在過去因地中曾經發過這樣的本誓弘願說:「如果有眾生希望生到我的淨土來,只要他的心非常懇切,而且有信心,僅僅憑著十念,就可以生到我的極樂世界來。如果不能往生我國的話,我便不會成佛。」這一段是依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裡所說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文而來。
  
  下面接著說:依我這樣念佛的因緣,就能夠進入阿彌陀佛如來的大弘誓願海中;而承蒙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能夠使我的一切罪業全部消除,善根福德因而增長。到臨命終時,讓我自己預先知道,在什麼時候我要往生西方。並且在臨命終時,但願我的身體沒有病苦,而我的心在那時候,也不要對這個娑婆世界所有的人、事、財物放不下;心意不會顛三倒四,就如進入禪定一樣。
  
  在那個時候,但願阿彌陀佛以及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還有無量的聖眾,也就是無量的菩薩和聲聞羅漢,都到我的面前。阿彌陀佛的手上拿著金色的蓮臺來迎接我,在一念之間,我就生到了極樂世界的佛國淨土。
  
  到了極樂世界之後,我就是蓮花化生,在蓮花開放的時候,就見到阿彌陀佛,聽到佛為我說最上乘的佛法,頓時讓我開悟佛的智慧,而又能夠讓我去廣度眾生,早日圓滿菩提悲願,成就佛的悲智,也就是能夠成佛了。
  
  以上這段慈雲懺主所寫的淨土文,內容非常簡明而又充分,非常懇切,也非常感人。修行淨土法門的人,能夠把這段迴向文背熟,不斷地反覆使用也就夠了。
  
  二、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
  
  這一段文字裡面,我們沒有看到建設人間淨土的意思,可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一定是首先對現在的生活是肯定的;從現在的生活裡修淨土法門,而用修淨土法門的條件,落實在現實的生活中,同時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故在慈雲懺主《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中的「繫緣門」說:「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
  
  又在「眾福門」指出,出家四眾當修《觀無量壽經》所示的三種福業;在家王臣亦當修《普賢觀經》所示的五事:1.不謗三寶,不障出家;2.孝養父母,奉事師長;3.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4.於六齋日,令行不殺生;5.當深信因果。
  
  這都是淨土行者,落實於人間生活的證明。

至心發願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一心

  可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指真心和直心;第二層是指專注一意;第三層則是一直到成佛為止,不會改變信心和願心。
  
  皈命
  
  在梵語即是「南無」(namas),有三義:1.身命歸趣於佛;2.身命歸順佛的教義;3.命根還歸於一心之本元。乃表信心之極致,以全部的身命及生命歸趣於三寶的法身慧命,稱為皈命。梵語即是南無。
  
  我們共有三命,即是身命、生命和慧命:
  
  肉身的從生到死,叫作身命,乃是階段性的暫時存在,死亡以後就沒有了。
  
  一生又一生的連續,叫作生命,它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無盡的生與死之間,永遠都還有一條命在,不論信佛與不信佛都有這一條命是生命。
  
  聞法的知見及修法的功德,叫作慧命,從初聞佛法開始,一直到成佛以後,慧命永遠存在。
  
  身命最容易丟掉、最脆弱,數十年的人生旅程走完,便隨著消失;生命,在未離生死未得涅槃之前是丟不掉的;慧命最可靠、最美好、最究竟。
  
  由此三命,引申此處所說的「皈命」則有三種意義:
  
  身命的歸趣:就是當肉身的壽命還在的時候,一定要盡形壽來發願往生西方的彌陀淨土。
  
  生命的歸趣:是指從現在這一生到成佛為止多生多劫的階段,包含一生一生的壽命,除了這一生之外,還有無量生,凡夫位中稱為「分段生死」的生命,聖位的菩薩階段稱為「變易生死」的生命,一直到成佛為止的生命過程中,都發願能與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在一起。
  
  慧命的歸趣:可以分成二個階段:1.聽聞佛法之後,以佛所說的法為自己的慧命;2.由於自己修證而悟到了佛法的真諦之後,見到佛的法身,叫作法身的慧命。此處〈淨土文〉中的「皈命」,是以我們現在的凡夫身,聽聞佛法而以佛法為慧命往生西方,花開見佛以後,便得法身的慧命。也可以說,凡夫初學佛法、聽聞佛法,一直到成佛為止的善根宿慧,都可叫作慧命。以此慧命來發願,願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這裡的一心皈命,可以是通指這三種命,也可以是單指一種命——慧命。如果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有三條命,那麼對肉體的死亡就不必害怕了,因為還有生命,並且能夠聞法修行獲得慧命。
  
  因此此處的「一心皈命」,可有兩種意思:1.我專志一心把我全部的命根回歸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2.我一心一意要回歸到法身的慧命,用慧命來嚮往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根據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卷上的介紹: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數劫,有許多佛次第出世滅度,其中有一佛名世自在王如來,那時有一位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發起無上正等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卅法藏,學習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精勤修行之後,即於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大願,成就國土,成熟眾生。這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卅安樂。」又在《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卅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當他在修菩薩道的階段,是位出家的比丘,以一位比丘的身分而發弘願,願他自己成佛的時候,能出現一個世界,名字叫極樂。也就是說,他是在極樂世界成佛。極樂的意思,又可以翻譯成安樂,所以極樂世界又稱為安樂國土。
  
  依據《阿彌陀經》的介紹:「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的意思是說,世間任何五欲之樂,都沒有辦法與佛國淨土的解脫之樂相比,所以叫作極樂。人間的樂是與苦相對的,所以是比較的樂,而不是絕對的樂。西方淨土的安樂則是絕對的,不是與苦相比較而來的,因此叫極樂。
  
  樂可分成三類:1.五欲的樂,2.禪定的樂,3.解脫的樂。人間及天上的凡夫,最多只有欲樂及定樂兩種。
  
  五欲樂是指財、色、名、食、睡。但事實上,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指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相對的境界,那就是色、聲、香、味、觸五種,稱為五欲之樂,這和苦是相對的。而凡夫的眾生,苦多樂少,往往樂是苦的果,苦是樂的果;相反的,苦是樂的因,樂是苦的因。
  
  為什麼說苦是樂的果?例如有人以負債來先享受一番,還債之時必然有得苦吃,這是先樂後苦,樂成了苦的因了。相反的,有一些人修苦行,希望求升天國,或者拼了命辛辛苦苦賺錢,然後拿了錢去旅遊、享受了,那就是樂為苦果。很多人為了肚子餓要吃飯而去工作賺錢,但是工作了一整天,吃的時候只短短幾分鐘就吃飽了,這不能不說是苦多樂少。
  
  至於宗教的苦行,在印度及中國,都有這種苦行的宗教。有的把自己浸在水底,有的掛在樹上,有的囚處山洞不見天日,有的澗飲木食草衣石座,老死不與人間往還,這樣苦苦的修行,其目的是為了升天,為了羽化、蟬蛻。在他們主觀的感覺上,修行到最後,會享受到放下物欲的快樂,這是由苦行而得來的,但卻仍不究竟。
  
  禪定的樂,是從打坐修定而得到心的平靜安穩。沒有身體沈重的負擔,沒有雜念妄想的負擔,心中無事,感到非常輕安穩定,乃至時空感消失。若跟五欲之樂相比,五欲之樂是從刺激獲得,禪定之樂是從負擔的釋放獲得,一旦獲得禪定的樂,便不會貪戀五欲之樂了。只不過這種禪定的樂只有在定中才可以享受到,離開了禪定就沒有,所以仍是間斷性而不是一次樂便能永遠樂,所以不能稱作極樂。
  
  解脫之樂,是沒有魔障的擾亂,不受五欲的引誘,沒有得失的煩惱,沒有安危的困擾,沒有生死的憂喜;既不被物質的環境所牽累,也不被精神的影響所動搖,所以稱為解脫之樂,就是最徹底、最究竟的快樂。
  
  極樂是形容阿彌陀佛的淨土,在幾部淨土經典中,都有介紹極樂國土依正莊嚴的大概。《無量壽經》卷上說其國眾生:「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又說:「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合成為地。」無山無海,「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天(他化自在天),自然之物。」其國中的「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人天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阿彌陀經》說:「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中蓮華,大如車輪。……常作天樂。……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阿彌陀經》又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轉位),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如觀世音、大勢至等)。……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極樂世界位於我們所處這個娑婆世界(大約是指整個的銀河系範圍)之西方,相隔十萬億個佛國世界(一佛所化國土,相當於一個銀河系,稱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極樂世界究竟有多大的範圍呢?那是無法用我們凡夫的心量去衡量的。而且福報大、智慧高的眾生到了那邊,見到的是大的世界;福報小、智慧低的眾生到了那邊,見到的是小的世界。
  
  有的眾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看到的佛是千丈以上的大身,有的看到的是相當於一丈六尺高的普通身;有的看到的蓮葉不過是車輪一樣大,有的看到的蓮花像無限大的車輪。而那邊的眾生都是蓮花化生,有形相所見的一共有九品,稱為九品蓮花,由下品下生到上品上生,但這尚是凡夫所生、凡夫所見的。
  
  至於初地以上的菩薩們,稱為法身大士,為化眾生雖有形相,但他們自身其實是無形、無相的,但是有功德、有慈悲、有願力。法身大士是以五分法身的功德為身,不一定要有某種形相,故其所處的極樂世界,也不一定有形相有範圍,可以大到無限,也可以小到無限。
  
  總而言之,依眾生福德善根之不同,所見極樂世界的有無大小也不相同,所以不要把極樂國土認定只是像《阿彌陀經》中所說那樣的世界。
  
  阿彌陀佛
  
  這四個字,意思非常豐富,是梵文AmitaBuddha的音譯。事實上AmitaBuddha應該譯成「阿彌陀佛陀」五個音節。
  
  根據《阿彌陀經》所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由於「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梵語的阿彌陀佛,共有三譯:1.無量壽(Amitāyus);2.無量光(Amitābha);3.密教譯為甘露(Amṛtā)。它的意思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清淨、無量平等的佛;而「佛」是覺的意思,故有近人夏蓮居居士將《阿彌陀經》譯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佛是自覺、覺他、覺滿。自覺是除煩惱、離生死;覺他是行菩薩道、廣度眾生;覺滿是智慧圓滿、福德圓滿,那就是無上正等正遍知覺,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既是無上圓滿的覺者,有無上的慈悲,能夠廣度眾生,因此阿彌陀佛也被稱為大慈悲父及無上醫王。大慈悲父是愛護眾生而不捨任一眾生的,無上醫王是能醫療所有一切眾生煩惱諸病的。
  
  至於無量壽命,是說在時間之中,阿彌陀佛是永遠常住的;無量光明,也就是說在空間之中,阿彌陀佛是普遍照顧一切眾生的。無量壽、無量光,就是永恆於時間,普遍於空間。無盡的時間,無限的空間,都有阿彌陀佛的慈悲之光及智慧之光存在,所以叫作無量壽、無量光。
  
  阿彌陀佛又是無量清淨,沒有人間凡夫的私心執著。一般的凡夫都有親疏遠近厚薄之分,即使講慈悲、仁愛、仁慈,都仍帶有感情的成分在,只要有私心夾在其中,便不能叫作清淨。但是對佛而言,因為他在時間中是無盡的、無窮的,在空間中是無限的、無邊的,因此佛是絕對無私的。
  
  至於無量平等是什麼意思?平等本身就是等量、等級、等格和等時。「等」的真正意涵是:對方需要多少就給多少;有多少人要就給多少人;自己有多少便給人多少;不論親疏,凡有需要便盡力給予、及時給予。唯有佛能夠絕對平等,適人、適處、適時、適量,平等救助,因為他有無量的慈悲和智慧。
  
  如何算是真平等?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中說了一個譬喻:天下雨是普遍施於地面的,但是地上的小草吸收到的雨水比較少,大草吸收比較多,大樹吸收的就更多了;天並不會給大樹一噸水,給小草也是一噸水,如果是這樣,小草很快就會死掉。眾生也是一樣,程度不同,需求不同,佛就給不同的而且是適量、適時、適度的救濟,這才是真平等。又譬如三歲小孩穿的衣服,和十五歲小孩穿的衣服,尺寸一定不一樣,若只講求形式上的平等,給他們穿一樣的衣服,反而不能切合需要,造成他們的困擾。
  
  在《無量壽經》卷上,介紹阿彌陀佛,共有十三種稱號:無量壽、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並說:「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踊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一句阿彌陀佛,有這許多意思和這許多功德,若不勤念阿彌陀佛,實在辜負他了。

佛光慈攝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願以淨光照我
  
  是指阿彌陀佛以清淨的光、平等的光來照耀我,使我在愚昧煩惱之中得到安慰,得到心開意解,讓我業障消除;這都是由於佛以清淨的光照耀我,使我得到救濟。
  
  「淨光」二字,在《觀無量壽經》有:「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在《無量壽經》則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說:「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又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所以應當祈願阿彌陀佛,恆以平等清淨的慈悲智慧之光,給我們信心、勇氣與智慧,讓我們遠離顛倒。
  
  「淨光」也如同海邊的燈塔、航空站的塔臺,在夜裡或霧中讓船隻及飛機知道方向,有歸屬感、安全感。淨光可以有兩類:
  
  慈悲光、智慧光: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的光,不是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但是我們能夠感受到、接收到。當我們知道有阿彌陀佛,持念阿彌陀佛聖號,讀誦阿彌陀佛經典,實際上我們就是被阿彌陀佛的清淨、智慧、本願之光所照;這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心接收到的。
  
  感應的光、瑞相的光:能夠念佛、拜佛而見到光,見到阿彌陀佛的像,便是修行者的心有所感,而佛有所應,使其見光、見華、見像。如果大家的福德或是某一個人修行的力量特別強,就有這種瑞相顯現;有時只有一個人看到,有時許多人都能看到。這種感應的光我們相信它是有的,但不要把它當成那麼的神奇並向人炫耀。看到以後產生信心是很好的,但若把它當作了不得的成就或執著念佛目的是為了看光見像的話,當念佛不出現瑞相時,就會退心不念佛了,那便是顛倒至極了!
  
  慈誓攝我
  
  祈求阿彌陀佛以他的慈悲弘誓願力來攝受我。阿彌陀佛尚在因地中行菩薩道的時候,為了廣度眾生,發了弘願,《無量壽經》卷上所列四十八願,願願都在以慈悲的弘誓願力,成就極樂國土依正二報,攝受眾生往生彼國。其中有的是為了度眾生而成就國土的莊嚴,有的是為了接引眾生而發起種種的悲願,只要有眾生願生西方,就可以往生到他的願力所成的極樂世界。
  
  例如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這是成就眾生往生彼國的慈悲誓願。
  
  又有如第三十二願云:「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是成就國土中莊嚴諸物的慈悲誓願。
  
  依正莊嚴的「依」是眾生所依的國土,「正」是在國土裡面生活的眾生。眾生的淨土本來應該是自修福業受到的福報,可是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不全是因為眾生自己修行的功德而去往生的,乃是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的。所以往生西方淨土,是靠眾生自己修行淨業為副,而以阿彌陀佛的慈誓願力為主。
  
  眾生自己完全不修行雖也有機會往生極樂世界,但是並不保險。雖然阿彌陀佛說臨終「乃至十念」也可以往生,但是平常不修行,臨終還會想到要念佛嗎?
  
  臨終時沒有善知識來教他念佛,便不知道要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了。
  
  更何況《無量壽經》中也說若犯五逆罪及誹謗正法者,不能往生彼國;第十九願也說欲得往生彼國者,必須「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第二十願更要求:「植諸德本,至心迴向」,始能求願往生彼國。
  
  所以我們在還沒有往生淨土之前,不但不得做惡事,還必須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更要及時修行,勤快念佛,年輕力壯正是時候,年紀大了也不嫌晚。
  
  我今正念
  
  「我」是指在修淨土法門的人,「今」是指現正在修淨土法門,「正念」是不胡思亂想而能一心一意沒有妄念,只有一個念頭是在繫念阿彌陀佛。
  
  正在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不得有其他的任何妄念,而當專心的稱念阿彌陀如來名號。《觀無量壽經》常用「正觀」二字;《無量壽經》卷下有「端心正意」之說;《無量壽經》也常用「一向專念」來念無量壽佛,也是「正念」之意。在《大乘起信論》則云:「心若馳散,則當攝來,住於正念。」此正念也是八聖道的一支,是心無旁鶩,不與邪念相應之意。
  
  稱如來名
  
  「稱」是稱誦、稱讚、稱呼;念念繫於佛號,故又名為念佛。念如來的號、誦如來的名、讚如來的功德。這不僅僅是內心的一個念頭,而且是要用口來稱呼的。
  
  阿彌陀佛又叫阿彌陀如來,故念佛的人,應當正念分明地稱念阿彌陀如來的名號。「如來」又有如去的意思。如來如去,如如不動,本來如此,所以是如來。對於沒有信佛學佛,也沒有親證佛性的人,由於沒有看到,縱然相信,也不確實,如來即是如去。對於學了佛、開了悟的人,如去也是如來,因為他根本沒有離開我們,本來就在這兒,只是讓我們知道他在這兒,所以是如來,但是因為不執著,所以等於如去。
  
  為菩提道
  
  為了什麼而稱如來的名號呢?是為了往生彼國之後,見佛聞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道」是「路」的意思,也就是走上菩薩當走的路。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為覺、智;《無量壽經》卷下有云: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如何能得無上的菩提果位?那就是要行菩薩道。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譯,意思是覺有情、大道心的眾生,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眾生,而且是有大菩提心的眾生。眾生可分為有情和無情的兩類,有情眾生是動物,無情眾生是指非動物的一切生物乃至礦物,只有有情眾生可以修行佛法、行菩薩道,最後能夠成佛。所以要準備將來成佛,一定是先從菩薩道的階段開始。
  
  菩薩道應該怎麼修呢?應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向上希望自己能夠修學佛法,成就佛道;同時也要把自己所修學得到的佛法再告訴別人,幫助其他的眾生也能像自己一樣離苦得樂,也使其他的眾生共同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叫作菩薩道。
  
  《阿彌陀經》有云:「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只要發願,欲生極樂國者,即能位登初地菩薩的不退轉位,便於無上正遍知覺,不再退失其所行及所證。《阿彌陀經》又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梵語阿鞞跋致(avinivartanīya),譯為不退,即是不退轉的菩薩。
  
  《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條有云:「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親證無生法忍,也是初地菩薩。同經「下品上生」條云:到彼國土,「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同經「下品下生」條也說:生到彼國,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見觀世音及大勢至,為其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能發菩提心,即行菩薩道。可知求生極樂國土的人,並不僅為自求解脫,乃是為度眾生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菩薩之道,供養十方無量諸佛,普度諸國無量眾生,永不疲厭。
  
  因此我們稱念佛號,當見賢思齊,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也當及時學菩薩法,行菩薩道。自己修學佛法,知道佛法,乃至於僅是一偈、半偈或是幾句話,能夠轉告他人,這也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一定是用佛法來自度度人,否則,只是用世間法的財物、知識、技巧助人,甚至還希望求得對方回報,那便不能叫作菩薩道,是有染有漏的人天善法。能修人天善法已經不錯,但仍不究竟,唯有修無染無漏的菩薩道,才能證得無上的佛果。
  
  求生淨土
  
  求生淨土的目的,既然是為了修行菩薩道,當然也願一切其他的眾生都能知道求生淨土。所以求生淨土,即是自度度他的菩薩行。
  
  淨土在那裡?此處所指的是西方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的佛國淨土,是有方向的,有位置的,有形相的。不過不要認為「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就把這個極樂世界看得那麼遙遠,實際上只要一念希望生淨土,極樂淨土就在我們的面前,故在《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條說道:「如彈指頃,往生彼國。」「上品中生」條說:「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中品下生」條也提到:「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淨土的意思是沒有煩惱、沒有恐怖、沒有憂慮、沒有危險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到處都是安全的,處處都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無煩無惱;不管是所見、所聽、所接觸,無一不是莊嚴清淨的,所以叫作淨土。
  
  不過在諸經論及歷代祖師之間,對於「淨土」有種種的界定。太虛大師說:「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正如近人印順法師也說:「淨土為大小乘人所共仰共趨的理想界。」(見印公《淨土新論》);我於〈淨土思想之考察〉一文中也提出:「淨土思想本為佛教的三乘共法,乃至也是五乘共法。」(見《法鼓全集》之《學術論考》)
  
  因此,淨土在那裡?何人居淨土?就有不少的異說。《仁王般若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若據此說,西方淨土便不能稱為究竟的淨土。又《六祖壇經》依《維摩經》所說之「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而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另有宋代的知禮等依據天臺智顗大師的《摩訶止觀》所說:「西方淨土,我心本具。」而倡「唯心淨土」與「本性彌陀」的說法。於此可知,如果我們念佛,心中有佛,心中就有淨土。淨土是我們心中本具的。如果念佛念得很成功,淨土即時便在自心中顯現出來。
  
  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究屬那一層次的淨土?《成唯識論》卷一○有四土:說佛的「自性身」依法性土,「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變化身」依變化土。
  
  《佛地經論》卷一則云:「他受用土在西方等。」可知極樂淨土是此四土中的第三等級。又有《瑜伽師地論》卷七七所云:「清淨世界唯純菩薩僧於中止住,(已入初地菩薩)由願力自在故,於彼受生。」此與《觀無量壽經》所說生彼國土,「悟無生法忍」、「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的觀點是相同的。
  
  但依天臺智顗的《觀無量壽經疏》將淨土分作四等:1.常寂光;2.實報無礙;3.方便有餘;4.凡聖同居。而以西方淨土歸入第四等的凡聖同居土,則頗有爭議之處。這也是由於淨土經典中既有如《阿彌陀經》所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又有《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條云:「作不善業,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也能仗佛願力,往生彼國,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可見也有凡夫居於淨土了,因此有些混淆。
  
  不過如果自己心中的淨土出現時,已經超過了上品上生,就不是凡夫所生的淨土了。以信心所生的淨土是九品蓮花化身,是有形相的;到了最高的實相、實報淨土,亦即自性法身所居的淨土,那便是無相、無形的,既是在自己的心中,也是到處都在,或處處不在。
  
  此處所指的淨土,是指凡夫所生的九品蓮花的淨土。往生彼國淨土之後,見佛、見菩薩,聞法開悟,得無生法忍,才證初地聖菩薩位,而得不退轉。因此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自認為了不起,一定要證得法身,生到無相土。我輩業深障重的凡夫,還是以求生九品蓮花的有相淨土比較可靠。
  
  中國的禪宗從宋朝之後,都主張禪淨雙修。雖用禪的工夫,同時也願能夠往生西方的淨土。如果能夠以禪修工夫大徹大悟,即現法性身,住於法性的淨土,便得處處都是實相實報的淨土。如果此生沒有大徹大悟,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總比生於我們這個世界的煩惱穢土要好得多。
  
  可是我們所生的娑婆世界真的這麼壞嗎?有煩惱的時候它的確是五濁惡世,但是當我們能夠在一分鐘、一秒鐘之內煩惱不顯現,這個五濁惡世就跟佛的淨土相應了。所以我們還是要以禪修的工夫來除煩惱為第一要務,同時也依彌陀本願,願生西方淨土,兩者相輔相成,叫作禪淨雙修。


彌陀本願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佛昔本誓
  
  諸佛在因地所立的誓約,稱為「本誓」,梵語三昧耶,又名為「本願」。阿彌陀佛於世自在王佛之際,以法藏比丘行菩薩道的功德,曾經發了四十八願,在《無量壽經》卷上稱之為「發斯弘誓」。
  
  諸佛成佛皆曾在因地發願,除了通願,如四弘誓願,每一位初發心菩薩,均須發者;又皆有別願,即是每一位佛,均曾於因地發了個別不同的根本誓願,如普賢王菩薩的十願,藥師佛的十二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中國天臺宗的慧思禪師撰有「立誓願文」,明末的智旭大師也立有「四十八願」等許多篇願文。
  
  《無量壽經》卷上說: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都是出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故」,法藏比丘發願之後,曾以偈立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故稱之為本願及本誓,又可名為「宿願」。阿彌陀佛共發四十八願,願願都是本誓;其中第十八、十九、二十的三願,為凡夫眾生建立信心,特別重要。
  
  有人曾經問我:「師父,你相信有極樂世界嗎?」我說:「我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他問:「為什麼你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呢?」我說:「釋迦牟尼佛自己在《金剛經》裡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如來講的話絕對是真的。」他又問:「你為什麼一定相信《金剛經》呢?」我說:「因為《金剛經》是佛說的。」他再問:「你怎麼能相信那是佛說的?」我說:「是《金剛經》自己說的。」
  
  其實,如果不願意相信,別人怎麼說也不會相信。如果願意相信,看到佛經所說,便會生起信心。
  
  若有眾生,欲生我國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凡有人願求往生極樂淨土者,這必定是有善知識,勸令聞法,才知發願往生彼國。從此句以下直到「不取正覺」句,都是第十八願的內容,《無量壽經》卷上的原文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與〈淨土文〉所引者,文句稍有更動。
  
  志心信樂
  
  意思就是絕對的、堅定的、不變的一定相信,一定希望、願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樂」有兩種意思:一個是很高興的去,很喜歡要去;另一個意思是我要去,我願意去。
  
  「志心」也可釋為《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觀無量壽經》的「一心繫念」,《無量壽經》的「一向專志」。在《觀無量壽經》又說:「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此處的「志心」,也可包納這三種心了。
  
  「信樂」即是信與願,即如《阿彌陀經》所說:阿彌陀佛淨土的法門,是「難信之法」,「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乃至十念
  
  「十念」有多種解釋: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有提到,但並沒有說明如何名為十念。
  
  《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條云:「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卷下的上輩生因:「發菩提心(並捨俗出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生因:「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
  
  唐代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釋本願文〉有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北魏的曇鸞大師解釋《觀無量壽經》的具足十念,為憶念相續義,稱佛名號者,內心無有他想,一心念佛名號,事業成辦名十念。
  
  宋代遵式的《往生淨土懺願儀》中,說晨朝十念之法,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稱阿彌陀佛,盡一口聲為一念,如是十氣為十念,十氣連續,令心不要散。
  
  歸納而言,「十念」有三種:1.有十念之間念念憶念相續不斷,無有他想。2.也可有一心專志稱名十聲,即為十念。3.更有連續十口氣,專心不斷不散之意。這三類十念法,若能勤加練習,攝心正念,是可以做得到的;也是修習禪觀的基礎法門,稱為「念佛觀」,故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但是有些人邊念阿彌陀佛,一邊想著今天吃的饅頭、青菜,阿彌陀佛跟飯菜蘿蔔都摻在一起,那就不算是十念都連續的。不過如果每念一句阿彌陀佛都是誠心在念的話,雖不能十念相續,也還是有功德的。然而希望臨命終時連續十念不斷,十念之中沒有妄想雜念,就不簡單了;這時候就要靠同修的淨業善知識,為他說佛法、講開示、助念佛號。因此佛教主張臨終要接受人家助念,在臨命終時有人助念,命終以後有人助念,便可幫助往生者達成十念的目標,勸他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替臨終者助念的功德則很大。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就是說只要眾生願意生西方,一定可以生。如果不能生的話,發願的法藏菩薩,便不會成佛。
  
  此處提起阿彌陀佛的本願,目的在於肯定念佛願生淨土者的信心,既然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我們便可絕對相信,只要我們願生西方,就一定可以生到西方。何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願都說,若不成就者「不取正覺」,是多麼地懇切可靠。


眾罪消滅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
  
  「念佛」法門,本係「六念」的觀法之一,而於彌陀淨土的修法,特重念佛一門,念佛即能往生淨土,是往生淨土的因行,但從經論及古代諸師的介紹,可以見到不少大同小異的說法。《阿彌陀經》但以稱名念佛,即得往生,《觀無量壽經》介紹了十六種觀法,其中第十四觀則須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還得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才可得上品上生,可知不是僅僅念佛即得上品上生。到了第十六觀的「下品上生」條,始謂「稱南無阿彌陀佛」,到了「下品下生」條才謂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也僅在第十八願,提出十念往生之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則明示:「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因此:1.曇鸞與道綽,以菩提心為淨土之本源,念佛三昧(修觀及稱名)為淨土法門之要行。2.迦才以《無量壽經》的菩提心(三聚淨戒)及《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為通因,專念一佛彌陀名號求生西方淨土為別因。3.善導以稱名為正業,讀誦、禮拜、讚歎、觀察為助業。4.元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十念念佛等為助因。5.北宋的永明延壽以持戒習禪為往生淨土的上品之因,行道念佛為中下品之行。但是人心散亂,習定難成,信心難得,故應專念彌陀名號,求生極樂淨土,此在《大乘起信論》有明示,《法華經.方便品》也有「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的經句。
  
  以此可知,往生淨土的資糧,不僅念佛,但對於自知業重障深,自力不足者,以念佛法門求生淨土,仍是最可靠最保險的方法。故到宋明以下,凡修淨土行者,多以念佛為要務,且以弘揚《阿彌陀經》為主流。明末蓮池大師撰《彌陀疏鈔》,蕅益大師著有《彌陀要解》,近代印光大師,於二六時中執持彌陀名號。
  
  念佛即得生淨土,淨土修行必定念佛,念佛是最上功德;所以〈淨土文〉說以此念佛因緣,便能進入阿彌陀如來的大誓願海之中,也就是阿彌陀佛本誓願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
  
  念佛兩個字,很多人說念佛是用嘴巴唸的,所以會在「念」字的左邊多加一個「口」字,其實那是錯的。加上一個「口」字,等於說只要嘴巴唸就好,心不必管它,心口可以不一致;嘴巴在唸佛,心裡胡思亂想,那不是真正的念佛,念佛應該是用心念的。把「念」字拆開看看,上面的「今」是現在的意思,下面是個「心」,即是以現在這個心,當下這個心,全心都放在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心與口一致,念與佛相應,才叫念佛;否則心口不一,念不繫佛,那不是真正的念佛,與放錄音帶類似了。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
  
  相信承蒙、承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一切業障,皆能消滅。淨土法門是以信心和願心為根本,信心是出於修持淨土法門的行人;願心是雙方的,一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一是修行淨土法門者的願望。以這兩種願力相加,便可得到佛菩薩的慈悲接引,而能往生西方淨土。
  
  在大乘佛法中有兩類修行菩薩道的法門:一是他力的易行道,一是自力的難行道。他力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得罪障消滅,往生淨土;自力是以修持戒定慧的三學,除貪瞋癡的三毒,滅除一切業障。彌陀淨土的法門是易行道。中國淨土宗的祖師們形容淨土法門的易行道,稱為「橫出三界」,這是說凡夫在生死中,就好像蟲在一根竹竿中,從旁邊打一個洞,一下子就鑽出竹竿,解脫了生死。難行道的菩薩行者,則如同在一根竹竿有許多節的最下節,要把第一個節打穿了,再打第二個節,如此層層打穿,一直到最上層頂端,才算出離生死的苦海,所以叫「豎出三界」。比較起來,淨土法門是方便簡易多了,這是因為承佛慈力的關係。
  
  至於「眾罪消滅」,因為《觀無量壽經》自身的異名即是《淨諸業障生諸佛前經》,故在其十六種觀法中的第三觀地法修成即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第六觀法觀成,即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第七觀成,滅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第十觀成,即得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修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第十六觀云:「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無量壽經》的十八願,不收五逆及謗正法之人,《觀無量壽經》慈悲,於下品下生,對十惡五逆,但有信願之人,亦入淨土,並謂:「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可知此處的「眾罪消滅」,應該是根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而來。
  
  另有〈往生咒〉,是我們在誦完《阿彌陀經》之後,必定持誦的,它又稱作〈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是能夠消滅一切罪業障礙的咒。
  
  「眾罪消滅」也是一個觀念,相信修行念佛法門的人,若能念佛發願,願生彼國,便能消除一切業障。有的業障,在修行時即除,有的罪業則待到了西方淨土之後消滅。然而,在生之時,業障是否能夠消除,要看個人修行的程度,否則便不會有蓮花九品之別了。所以應當是要知慚愧常懺悔,要多修持戒福德因緣,才能消業。
  
  善根增長
  
  在《阿彌陀經》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德因緣」可以解釋為《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善根」是指往生淨土資糧,包括《觀無量壽經》第十四觀上品上生的生因,具足三心及三種眾生;以及《無量壽經》卷下三輩往生的條件:1.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2.中輩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3.下輩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以此可知,凡是修諸淨土資糧,便是增長善根的方法。
  
  所謂善根就是淨業根,就是菩提根。善有兩種:一是有漏善法,一是無漏善法。有漏善法是修人天福報,種有漏善根生人天,而不生西方。無漏善法是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法身功德。持戒、修定、修智慧,能得解脫,然後有解脫知見度眾生。
  
  罪業消滅,消除煩惱,無漏善根才會增長,因此要以念佛的功德,承蒙佛的慈悲願力,使我們的罪業消滅,煩惱不生,善根增長。當起貪瞋癡等煩惱時,最好能念阿彌陀佛聖號,藉著阿彌陀佛所帶來的信心和力量,使我們的煩惱消除,善根增長,如同新譯《仁王經》所說:「治貪瞋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不要以為只念佛願生西方就好,做了種種壞事,反正有阿彌陀佛承擔,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把我們帶去。如作這樣的解釋,便是顛倒知見。因此《無量壽經》卷下有云:「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又說:「遇佛在世,當勤精進。」又云:「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所以阿彌陀佛是鼓勵娑婆眾生及時修善,增長善根,消除業障,才能夠在臨命終時,決定往生,位登上品。


意不顛倒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
  
  能夠預知未來,有兩種可能:1.是自修神通而得天眼;2.是藉諸佛菩薩的方便,使令得見。此如《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若修淨土念佛法門,即能「獲得諸佛護念,將欲命終,諸佛如來,以異方便,而令淨業行者,預知時至」。也就是使得即將往生西方淨土的人,自己知道,當於何年何月何日何時,捨此業報色身,往生蓮邦,於彼蓮花化生。
  
  有的人在數個月前就知道了,有的在一個月前,有的數日前就知道什麼時候將捨報往生,就像流落異鄉的旅客,知道了歸家的日期,便能很安詳、從容、自在的準備放下一切,等待佛來接引回家。念佛念到能夠自知時至,這是善根福德所致,水到渠成,也不用強求。
  
  前述曾提及,我們每人各有三條命,此處的命終,指的是身命。所以色身的命終之後,尚帶著生命及慧命,往生佛國淨土。
  
  身無病苦
  
  當臨命終時,身體沒有病苦,即是無疾而終。要能少瞋少惱,不造殺業,或以修大功德消除業障,始能得到。我的先師東初老人,就是無病無苦,坐在椅子上,說走就走,那是很不容易的。平常人,可以修到無苦而不能無病,但是有病卻無苦也不容易,那得修空觀成就,始能心不受苦。
  
  病是身體機能故障,誰都難免;苦是心的感受,心有不甘、心有不捨等煩惱,便有苦受。
  
  我見過一位老居士,在捨報以前害了三個月的癌症。他的兩隻腳先被切掉,問他:「苦不苦?」他說:「不苦。」後來他的兩條腿又被切掉,我再問他:「苦不苦?」他說:「有點痛但不苦。」問他:「為什麼不苦?」他說:「念阿彌陀佛,就沒有什麼好苦的!」我又問他:「你怕不怕死?」他說:「念阿彌陀佛,還怕什麼!」這位老居士很了不起!他就是送法鼓山許多畫的寒山樓主鄒葦澄老居士。
  
  我們學佛念佛的人,能夠臨終無病無苦是最好,有病無苦這一點,但願能夠做得到。
  
  心不貪戀
  
  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一個學佛的人要貪什麼?要戀什麼?
  
  臨命終的人應該這樣想:馬上就要去阿彌陀佛那裡了,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那麼好的地方,對這個世界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放不下親人愛人、家庭事業,有的人放不下冤家對頭、名位財產,有的人放不下理想以及種種人、事、物等等,更有的人捨不得放下自己的身體。很多人都快要死了,還要叮嚀如何處理他的遺體,要火葬、要土葬,這都叫貪戀;如此貪戀的人,身死以後,就成了守宅鬼、守屍鬼,或是飄浮不定的遊蕩鬼,不願往生西方去了。
  
  意不顛倒
  
  顛倒就是執迷不悟,以苦為樂,便無法往生淨土,所以《阿彌陀經》特別說明:「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顛倒有四大項目:以苦為樂、不淨為淨、無常為常、非我為我。如在臨命終時,仍然顛倒妄想,對世間千般迷戀、萬般執著,縱然彌陀現前,而你不想去,也是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
  
  如入禪定
  
  好像進入禪定狀態,身心都在寧靜中,不僅沒有妄想顛倒,也沒有淒涼恐怖,而是在禪悅及法喜中離開人間,往生西方淨土。
  
  「禪」是梵語禪那(dhyāna)的略譯,意為思惟修,新譯為靜慮。「定」是梵語三昧(samādhi)的音譯,意為正受,心定止一境;即一心考物者為禪,一境靜念者為定。
  
  此處〈淨土文〉的如入禪定,乃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的「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而達「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正是每一位修行淨土的人,最理想的臨終情況。


彌陀相迎
  
  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
  
  根據《觀無量壽經》第十四觀對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的描述,上品上生者見執金剛臺來迎,上品中生者見持紫金臺來迎,上品下生者見持金蓮花來迎;中品乘蓮花臺及七寶蓮花,下品乘寶蓮花及金蓮花。此處所言「金臺」,應該是指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的「金剛臺」與「紫金臺」。
  
  因此「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乃是描述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臨命終時的往生情況。現將《觀無量壽經》有關於此的經文內容,抄錄如下:
  
  上品上生者:「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上品中生者:「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花。佛及菩薩,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開明。」
  
  求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淨業行者,如在生前廣修淨業,增長善根,臨命終時,當願佛及聖眾,以上品金臺,來迎接引。非不得已,最好不作下品生的打算,故在〈淨土文〉中,亦作願生上品的期待。不過願生上品是有條件的:
  
  上品上生者,當具足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者,具足三心,並且慈心不殺,具諸戒行,雖不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善解經典義趣,但當於第一義的大乘法,心不驚動,而且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上品下生者,具足三心,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此外,《觀無量壽經》特別重視行者當修三福淨業,始能往生彼國上品,而云:「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福淨業中,第一及第三乃是通於僧俗七眾的行者,第二項的「受持三歸」,也通僧俗,「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則是唯限出家沙門。故在《無量壽經》卷下的三輩往生中,上輩往生者必定「捨家棄欲,而作沙門」。
  
  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於一念頃」即是在轉念間、剎那間、一忽兒的極短瞬息之間。其中有兩層意思:
  
  人心的或善或惡,趣向的或升或墮,三塗惡道與佛國淨土的差距,僅在一念之間,故在《無量壽經》卷下有云:「諸有眾生聞其(無量壽佛)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臨命終時,行者若蒙佛及聖眾前來接引,佛國去此娑婆世界雖隔十萬億個佛國淨土,但以佛及聖眾的威神之力,前往僅於一念之頃,即到彼國蓮池。故在《觀無量壽經》的上品上生,是「如彈指頃」,上品中生是「如一念頃」,中品上生是「未舉頭頃」,中品下生是「譬如壯士屈伸臂頃」,下品中生是「如一念頃」,乃至下品下生,也是「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菩提滿願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花開見佛
  
  根據《無量壽經》卷下所示,往生彼佛國土,有兩種生:一者胎生,二者化生。
  
  胎生者:乃因心存疑惑,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可是不了佛智,於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疑惑不信,然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命終之後,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故在彼國,謂之胎生。
  
  化生者: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等眾生,命終之後,往生彼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故在《無量壽經》卷下,舉上輩行者為例云:「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至於「花開見佛」在《觀無量壽經》說到上品上生的行者「生彼國已,見佛色身」;上品中生的行者「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則開」;上品下生的行者「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中品中生的行者「經於七日,蓮花乃敷」;中品下生的行者「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而不能見佛。
  
  下品上生的行者「經七七日,蓮花乃敷」及見觀音、勢至;下品中生的行者「經於六劫,蓮花乃敷」。
  
  由這些經文可知,往生淨土後,自中品以下,未必能夠花開見佛。善根不足福德不夠者,雖生佛國,卻無福見佛,信心不足者,花也不開,稱為胎生。
  
  即聞佛乘,頓開佛慧
  
  是指生彼國土之後,立即見佛聞法,悟入佛之知見。見佛的目的,在於聞法,聞法的功能,在於開發自心中的無上佛慧。例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的第四十六願云:「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但如果蓮花不開,也沒見到佛及菩薩,便無聞法因緣;縱然得見佛及菩薩,若係自中品中生以下階位的行者,雖可聞法,而不開佛慧。
  
  中品中生者,花開聞法,得聲聞初果的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中品下生的行者,只見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果,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以下的行者,只見觀世音及大勢至二位菩薩,為彼等說法,當然也無由使得行者「頓開佛慧」了。
  
  若登上品上生的行者,得生彼國,即能聞法,即悟無生法忍;若登上品中生行者,即「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若登上品下生行者,生彼國已,「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初地)」。到了中品上生的行者,花開聞法,「應時即得阿羅漢道」。
  
  可見唯有上品三階可以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的初地菩薩位,能於無上菩提的佛道不退;並且僅有上品上生,方能於生到彼國之際,立即見佛聞法,立得無生法忍,立證初地菩薩的大乘聖位。所以〈淨土文〉,希望淨業行者,均以上品上生為發願目標,故要說「即聞佛乘,頓開佛慧」。
  
  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由於修持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行者,最重視發菩提心,所以最初發心,即是大乘的菩薩。《無量壽經》卷下因此要說疑惑大乘廣智者,雖然願生彼國,只得胎生,壽五百歲,常不見佛。
  
  所謂菩提心,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願成佛道的大心;既願成佛,必須先行菩薩道廣度眾生。所以往生西方淨土,並不等於逃避現實,在未往生之前,須修淨業因行,深植種種福德善根;往生西方淨土之後,若登上品上生,立即位階初地不退轉菩薩,立即展開廣度眾生的悲願。
  
  《阿彌陀經》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生到極樂國中的人,都可獲得不退轉位的保障。該經又說:「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不僅供養諸佛,也要度諸佛國土的眾生,如同我們所居的是釋迦牟尼佛所化國土,可是也得到西方淨土菩薩聖眾的救度。所以《無量壽經》卷下云:「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如觀音、勢至),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這與該經卷上第二十二願願文相同,從不退轉位的初地菩薩,再歷二大阿僧祇劫,廣度眾生,畢竟皆成一生補處,畢竟皆能滿菩提願,成等正覺。
  
  在往生西方淨土之前,應當發菩提心,自利利他,精勤不懈。例如《無量壽經》卷下有云:「汝今諸天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經語,當熟思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主上為善,率化其下,轉相勅令,各自端守。」又云:「汝等於是廣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轉相教化,為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這都是明示,唯有自度而亦度人,方能圓滿大菩提願。此處的熟思佛經佛語,端心正行,不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正心正意,齋戒清淨者,均為自修自度;率化其下,轉相勅令,各自端守,布恩施惠,轉相教化者,是為廣度眾生。
  
  《無量壽經》卷下又說:眾生輾轉於生死過程之中,「數千億劫,無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雖以「教語開導,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轉,無有休止」。所以若人已知佛法可貴,眾生可憫者,自修淨業,必定也當竭其所能,轉教他人,同修淨業,滿菩提願,共成佛道。


後記
  
  這篇〈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要,講於一九九四年臺北市農禪寺的清明佛七期間,自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三日的五個晚上大迴向之前,每晚用五十分鐘的時間,向近一千位僧俗四眾講出。一則因我當時無暇準備,二則因我所用的時間,總共只有四個多小時,以致講出的內容相當空泛。
  
  佛七之後,即由錢掌珠居士將佛七期中的錄音帶整理成文,並經葉翠蘋居士潤稿,文字已很順暢。但我將之帶到紐約,細讀之後,覺得必須加入大量的經證資料補充,才有印刷問世的價值。因此又用了我十天的課餘時間,在極度疲困的健康狀況下,將這篇講要重寫了一遍,庶幾可以備作修持淨業行者們的參考。
  
  但我必須要說,經過重寫之後,使我更明確地釐清了西方淨土的修持法門,也使我更堅固了對於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信心,所以非常感恩,受用最大的人,應該是我自己了。一九九四年五月五日聖嚴記於紐約東初禪寺


附錄
  
  慈雲懺主淨土文
  
  宋.慈雲懺主作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