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
儒釋道的孝道觀:圓融無礙的生命情緣
作者: 王忠文
05/04/2010 21:0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前言

中華文化以儒家、道家、佛教為主流思想,對於孝道最為 崇尚。自舜以大孝的資格,得到堯的禪讓而成為天子後,孝道便 十分的受到重視,以致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觀。 《呂氏春秋.孝行》談到"孝"是治理天下的妙術:"夫 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曾子把"孝"譽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他說:"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 溥之而橫於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禮記.祭義》)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 孝字,還沒有像中國講到這麼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夠把忠孝二字講到極點,國家便自然可以強盛。"(《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 六講)

中國自五四運動以後,許多知識分子反對舊禮教,提倡新 思想,甚至認為讀經談孝是開倒車。這種心態其實是值得反省的,胡適先生在六十年代便非常 感慨地說:"我在三十年前,曾主張廢止讀經,經過三十年以後,我又要提倡讀經,尤其特別要提倡讀孝經。"

  孝道概談

孝道在中華文化里可謂淵源流長,甲骨文中已有孝字。至於《詩經》和《尚書》中出現孝字更多。從文字的意義來說,孝的上面是個老人,彎腰弓背,白髮 飄拂,手拄拐杖,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已經不能好好照顧自己;而孝的下面是個孩子,把兩手朝上伸出,托著老人,作服侍狀。

《尚書.無逸》載,殷高宗武丁行憂喪三年之禮,居倚 廬,柱楣,三年不言政事。 《戰國策.秦冊》載殷高宗子孝己遭後母之難,憂苦而 死。 《管子.小匡》載,正月之朝,鄉長复事,桓公都要詢問 鄉里有誰慈孝於父母,長悌聞於鄉里的,以及誰不慈孝父母,不長悌於鄉里。有慈孝者不告,就是蔽賢,有不慈孝者不告,則為下比。由此可見,在殷周之時,中華民族就已經非常重視孝道。周代的孝,主要是孝養父母(《尚書.酒誥》),追孝先 祖,不忘祭祀,繼承德業(《詩經.周頌.雍》)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如此解釋:"孝,善事父母者。 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奉養和順從父母。 《漢語大字典》對於"孝"有七個定義:(1)祭祀; (2)孝順。善事父母。舊社會以盡心奉養和絕對服從父母為孝;(3)能繼先人 之志;(4)指居喪或居喪的人;(5)指喪服;(6)效法;(7)姓(425頁)。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孝道"為"孝養父母的準 則","孝順"為"盡心孝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1389頁)。

  孝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孝,是指子女對父母的敬養和順從,從衣食住行、 娛樂和思想上照顧父母,盡人子之責。至於廣義的孝,孝的對象就不僅僅局限於父母,還指祖父 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所有親屬長輩;還指鄰里所有長輩;甚至還包括君主。廣義的孝不僅僅是家庭生活,還包括按長輩的意志辦事, 實現長輩的願望,實現人生價值,報效民族和國家。

孝道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範疇,任何人都應以 孝為立身之本,自強不息地在社會中實現永恆的人生價值。

  儒家的孝道觀

在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體系中,尤以儒家最為重視孝道,十 三經中處處皆有談及孝的義理,其中以《孝經》最有代表性。 《孝經》把孝當作至德要道,將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 位:"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三才章》 )《孝經》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 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行博愛廣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惡 其親,如此則德教加被天下。諸侯修孝,在不驕免危,節制慎行,長守富貴,保其社 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謹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無口過,無怨惡,從而守其宗廟。士人修孝,在努力生產,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整體而言,儒家認為行孝包含三個階段:生則養,喪則 哀,祭則敬。生則養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物質上是說供給飲食,服勞奉養,不失其勤;冬溫夏清, 晨昏定省,不失其勞,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謹身節用,以養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為心,和顏悅色,得其歡心,承 順無違,不失其敬。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揚名顯身,光榮父母,以孝移忠,以忠 成孝。 《孝經.開宗明義章》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 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喪則哀是說在父母去世時要守喪盡哀,動屍舉柩,哭痛不已,疾痛在心,口不甘 味,身不安美,以致毀瘠不形。 《孝經》說:"孝子之喪親也,哭不,禮無容,言不 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祭則敬是說齋之日,必思其居處,憶其音容,祭之日,必有見乎其 位,聞乎其聲,有如孔子所說:"祭如在"。儒家行孝三階段,就有如孔子所說:"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禮記.祭統》也如此強調:"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 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再如《孝經》所言:"孝子 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今人指責儒家提倡"愚孝",這其實不是儒家的本懷。實而言之,儒家倡導從義不從父,主張子諫父,臣諫君。 《孝經.諫諍》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 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荀子則提出孩子在三種情況 下可以不從父命:一是"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二是"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三是"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 "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從而從,是不衷也; 明於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 "(《荀子.子道》)《孝經》和荀子主張從義不從父, 主張諫諍,原因在於如不從而從,當諫不諫,使父身陷不義,將是更大的不孝

  道家的孝道觀

道家思想的創始人為老子,五千《道德經》,談的主要是 清靜無為和道法自然。莊子繼承老子的道論,而以寓言和種種奇言妙語發揮要 義。 《道德經》一書,談到"孝字"只有兩次。經中第18章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六親指的是父、 子、兄、弟、夫、婦,也就是家庭中所有成員。老子這句話是從人類純天然的本性而講的,指出孝子慈父 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38章)的產物。在老子看來,孝慈之心是人的自然性情,根本不需教導即 有,而仁治所教導的孝慈只注重外面的行為,完全是形式主義。 《道德經》19章進一步談到:"絕仁棄義,民複孝 慈。"這是因為仁政的實施,埋沒人民的天性,而產生人為的孝子慈父。 (18章)因此,老子指出人君若能放棄仁政,效法聖人 之不仁,以萬物為芻狗(5章),則人民便會自然恢復自然的孝慈天性。

《莊子》一書談到"孝"字的比《道德經》較多,約莫有 十四次。在《莊子.天運第十四》,莊子提出"至仁無親"(最高 尚的仁愛是沒有親人),此因"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那最高尚的仁愛太偉大了,孝本來不 足以說明它。這不是說最高的仁愛超過孝,而是說它與孝根本不相干。)又說:"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 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夫德遺堯、舜而不為也,利澤施於萬世,天下莫知也,豈直太息 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也。"(用恭敬的態度來行孝是容易的,用親愛之情來行孝是困難的;用親 愛之情來行孝是容易的,要忘掉親人就困難了;忘掉親人是容易的,讓親人忘掉自我就困難了;讓親人忘掉我是容易的,要整個忘掉天下就困難了。要忘掉整個 天下是容易的,要讓普天下都忘掉自我就困難了。天德可以遺忘堯、舜而不願做,恩德普施千秋萬代,天下人卻都不知道,這難道只是深深慨嘆而侈談仁孝 嗎?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這些都是用來勉勵自己而使本性勞苦的東西,不值得稱道。)

道家原為人生哲學,道教則以吸收黃老學、陰陽五行思 想、儒家讖緯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孝道觀,基本上大量吸收儒家的人倫思想。道教的理論家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一書裡談到:"欲 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修仙離不開孝,假如沒有良好的道德,就難以修成仙道。道教的《太平經》、《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淨 明忠孝全書》等重要經典,都詳述許多關於盡孝的道理。

  佛家的孝道觀

佛教源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在和儒道的對立中,為了適 應中華文化的倫理,而消融了許多儒道思想。印度文化,原本不像中華文化如此重視孝道,這是因為印 度文化的出世思想極為濃烈。婆羅門教把人的一生分為四個時期:(1)梵行期:要專 心研究吠陀經典,不問凡事;(2)家居期:娶妻生子,履行世俗義務;(3)林棲期:孩子長大後,便棄家入林修行;(4)遁世期:到晚 年,則捨棄一切,四方化緣,求得死後解脫。佛教雖然反對四姓階級,提倡眾生平等,其苦行思想雖然 較為淡化,但仍舊具有強烈的出世思想。

儒家自韓愈起,提出道統說,以抗衡佛教的法統。儒家以孝道倫理,批評佛教的出家,極為不孝,提出的理 由包括:(1)出家人剃髮,犯毀傷之忌; (2)出家人不蓄妻,犯無後之罪;(3)出家人絕於事親,犯不孝之過。佛教則辯白:(1)孝不由形相,應出於內心;(2)妻 子財物乃身外之物,不足惜之; (3)世間孝不足道,出家方為大孝。

為了立足於中國,佛教遂走向中國化,大力弘揚有關孝道 的經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並稱之為"佛門第一孝經"。甚至,從原始佛典《長阿含經》中發展出《盂蘭盆經》, 提倡盂蘭盆節,標榜目連救母的精神。

中國佛教認為,孝並非只是事親,其更高層次在於修身養 性。出家人不僅僅是為了個人解脫,而是為了救助更廣大的眾 生。中國佛教較為推崇菩薩道的思想,正如《華嚴經》所 說:"不為自己求安樂,當願眾生得離苦"。而且,中國佛教更從廣義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 女人是我母",提倡戒殺美德。作道場為眾生祈禱吉祥,為亡靈超度,被當作是最大的 孝。佛教徒身在古廟,心系父母,時刻為父母求福,這也是 孝。佛教徒尊敬師傅,對佛祖誠心,也是孝。如此一來,中國佛教就成了"孝道無邊"。

有關中國佛教專論孝道的文集包括《弘明集》、《廣弘明 集》、《鏢津文集》、《靈峰宗論》。特別是宋代契嵩在《鏢津文集》卷三有《孝論》,用極大 的篇幅讚揚古代的聖人之孝,"天下之為孝者,吾聖人可謂純孝者也。"該論又把孝分為理和行,"孝有可見也,有不可見也。不可見者, 孝之理也;可見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契嵩論孝,開始把儒釋道三家融彙在一起,他說:" 天地與孝同理也,鬼神與孝同靈也。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詐孝欺。佛曰:孝順至道至法。"

  儒釋道廣義孝道觀綜合論述

由儒釋道的心靈境界,組成了中華文化獨特的生命情緣。佛家以"緣起性空"作為生命觀,強調人生只是虛妄的 執著,其三法印為"無常、無我、涅槃寂靜",此即"我法二空境"。佛家主張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人既然生存在一個無常變 異的世界裡,就應該放棄對自我於世界的執著。倘若無法洞悉人是的無常,執著於萬事萬物的假相,終必 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痛苦。如果生命懂得隨緣,面對人世的虛幻,隨遇而安,不執 著,也不背棄,這就是活在當下。

道家認為以道德為中心的執著,會壓迫許許多多的人,將 之逼迫到痛苦的深淵。因此,道家主張把集合的隊伍解散,撤除中心指標,讓個 人回到原本屬於自己的世界。道家相信,唯有拆除以道德為中心的本位理念,人類才能 回歸到心靈的故鄉。 "萬物並作,無以觀复",只要心靈虛靜,對別人沒有要 求

、沒有期許,不用道德壓迫別人,不用愛心要求別人,那 麼每個人就可以回到本來的自我,世界也會重回美好。

儒家肯定道德是人生的最後真實,在道德的心靈世界裡, 生命可以自我肯定,價值不會流逝沉落,只要有心追尋,道德一自覺,生命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轉向無限。此即唐君毅先生所說的"天德流行境"。儒家相信人間的福報,會因人世的無常而不定,但人類的 道德自覺永不會失落,因為道德內在於人的本性之中,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只要有心追尋,道德就會在自覺中呈現。

中華文化源自大易生生不息的精神,因此對生命情緣有著 積極的肯定。印度哲學的根本精神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而中華文化則 是要積極地投入這個世間,大家互相擔負苦難。人生是苦,我就投入它;養孩子苦,父母親再苦不能苦孩 子;教學生苦,"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樂事"。中華文化的生命情緣觀包含了家庭倫理,其特點概括起來 就是"緣分"和"命定"。

"緣"本是一個偶然,代表一個相遇的機緣;"分"是我 們的家世背景、志趣和才學。 "緣分"的意思是"緣會而有分定",在這個"緣"的當 下,讓" 分"把命定下來。 "分定"是孟子的義理,是性分中本具的德。 "分"也是道德和責任感。要有"分"才能穩定緣,有道德的人才有生命中的美感, 享有人間永恆的喜悅。緣會是美感,本分是道德,隨緣很好,但是要能不變,穩 得住才放得開。

佛家講"緣",儒家則講"命",孔子在《論語》的最後 一句話裡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我們的命是父母生下來的,需要用愛心去認同。不要傷感自己的命不好,這會成為一種障礙,以致陷落在 生命的缺憾裡。所以說,認命就是好命。在生命情緣的流轉中,要跟隨善緣,誰和我們在一起都很 好,好父母、好兄弟、好姐妹、好家庭、好婚姻、好朋友、好同事、好社會、好國家、好世界

華族最盼望的就是一家大小,老中青三代每天都回家相 聚,很"圓",但沒有擁抱、談心還不算滿,要擁抱才體貼,談心才會貼心。我們的內心要滿滿的都是親情、愛。 、友誼,好溫馨好實在。滿滿的就是有笑容、有體貼,能讀對方的眼神,讀你千萬 遍也不厭,這樣就滿了。人生追求團圓,真正的意思不是在於過年過節的形式團 聚,而是圓了要有滿,心底滿滿的感覺才真正溫馨。但是,太滿就沒有餘地,還是要留有缺口的。孩子還沒回來,就不鎖上大門,虛掩留個缺口,還留一盞 燈,他才會覺得家在那兒。

圓滿之後的消融是必要的,如此消融之後還會有圓滿,周 而復始,永無止休。這就好像胃裝了滿滿的食物,要消化它才會變成營養。成績好或事業有成的人,不能太自滿,要懂得謙虛,進而 回饋大家。 "圓融"就是說圓滿要消融,經過消融才會無礙,如此便 是與命同在,與緣同行。假如沒有圓滿,說消融並沒有意義。老子莊子輕鬆自在,孔子孟子圓滿莊嚴,講自在輕鬆,是 要熱愛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談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使命,是要走更長遠的路。

我們對別人的好不要成為一種障礙,愈放下自己的好,愈 能看到別人的好,這叫無礙。假如處處說自己好,那別人就好不起來,這叫有礙。我們的不好要改過,但更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好。因為我們容易忘記自己的不好,但很難忘掉自己的好。

人生往往在等待中過去,最後人都變老了。所以,要得救就要解脫出來,不能陷在條件的設定中。儒家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道家說"無待", 佛家說"當下即是",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所在皆是。人生是漫長而坎坷的,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 下而求索",我們的修養和修行是無窮無盡的,請給自己一個機會。今生今世是圓滿莊嚴的,每個當下的解脫是消融自在的。人生如果能一方面圓滿,一方面消融,那就不會有障礙和 陷落了。

  結論 今生今世有兩件大事要做?第一件大事是"了前生",怎麼做呢?很容易,那就是孝敬父母。人生第二件大事,要"修來生",怎麼修?教養下一代。我們是今生,兒女或下一代是後生。我們不會有後顧之憂,父母的生命在兒女身上,老師的生 命在學生身上,生命總是會往下傳。

人生完全自己負責,不要怨天尤人。我們要通過中華文化儒釋道的兼修,來讓人生安身立命。人生路上,我們最愛的就是父母和子女,香火要相傳。還有,薪火也要相傳,老師和學生也很重要。人生很簡單,小時候為父母讀書,現在為兒女讀書;小時 候為老師讀書,現在為學生讀書,一點都不會有存在的迷失和價值的失落。我們不感懷為誰辛苦為誰忙,為了父母和下一代,我們都 認了,認祖歸宗,認回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