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佛法——心靈之路
聖凱法師
26/06/2017 07:1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佛法是解脫人類痛苦的方法,從哪裡下手呢?就是從心上下手。佛經上說:一念迷,則是眾生;一念覺,則是佛。所以,佛法是以為中心,而展開一系列的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佛法是最高的心理學,如唯識宗上講的八識五十一個心所,佛法從心理的分析,到心理的改造,都有詳細的方法,現代的心理學都沒有分析如此深刻、細緻,因為佛教對心的分析是通過內省的方法,即就是禪定的境界而得出的認識。現代的心理學雖然也通過內省的方法,但他們只是通過對人的一種心理現象,進行分析,而得出認識。如有人將胡塞爾的現象學與唯識學進行比較研究,西方心理學家榮格則利用西藏的密宗來加深對心理學的分析。

  我們將比較粗淺、籠統地介紹佛教對心理的分析,然後介紹一些眾生的心病,而相應地提出一些藥方,與大家共同分享佛法的智慧之光。

一、心的特性

  有時,我們會感慨: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我們雖然認識很多人,但是真正相知的朋友又有多少呢?但是有一位與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朋友,我們卻忽略了它,不知道去瞭解它,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對於這一位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朋友究竟認識多少呢?我們對自己的心都不能瞭解,更不要說瞭解其他人,瞭解宇宙,瞭解一切眾生。

  在佛經上記載有一個故事:有一天,心向自己提出抗議,說:你每天清晨起床,我這顆心就為你睜開眼睛,觀看浮生百態;你想穿衣,我就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都幫助你。我們的關係如同唇齒一般的密切,凡事你應該和我有個商量,但是一旦要學道,你卻背個臭皮囊東奔西跑,忙碌向外攀緣尋找,而不知道求于我,其實你所要追尋的道並不在其他的地方,道就在自己的心啊!有一句佛偈說得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的心是一座充滿寶藏的靈山,儲藏著無比豐富的資源,而眾生愚癡,不知道開採自性的寶藏,反而捨本逐末,向外尋找寶物。要改造我們的心,必須先要認識我們的心,為什麼我們的心是這樣難以認識呢?就因為我們的心有一些特性,所以我們先認識心的特性。

  1、心具有秘密性
  語言有時雖然很豐富,但是有時卻很難發生作用的,有時語言是蒼白、無力的。我們的心好比倉庫一樣,儲藏許多的心事,這些心事有時候可以暢所欲言,向別人傾訴,可是有時很難表達出來。譬如我們喜歡一個人,作風奔放的人就直接向對方說:我喜歡你;而性格含蓄的人卻難以開口,只能封鎖在內心深處。喜歡一個人難以說出口,就是怨恨一個人,懷疑一個人,嫉妒一個人,也很難讓對方瞭解。隱藏在我們的心中的秘密可謂千百萬種,無法計較,而如何將這些心事加以疏通,或者巧妙地表達出來,不至於蘊積成病,實在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智慧。

  正因為我們的心中蘊藏許多的秘密,而這些秘密有時常把我們困擾得不得安寧,《金剛經》上說:如何降伏其心?找到一條安心之道,是追求幸福人生的門徑。當二祖慧可禪師見達摩祖師時,就是要祖師為他安撫這顆難安的心,心所以難安,是因為心中有無數的難言之隱,這個隱字就是秘密的意思。這些秘密只能留在自己內心深處,象蠶一樣啃著我們的心,而且不便向別人言說,當然要痛苦不堪了。如果一個人能夠修持到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境界,那麼他的人生必定逍遙自在,了無掛礙。心中沒秘密的人生,是個沒有負擔的解脫人生。

  我們對於那些身困牢獄,失去自由的人,常寄予無限的憐憫與同情,但是如果我們細心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心,未曾不是天天生活在自己所造成的監獄中,過去有一個人向別人偷竊了兩百元,二十年的歲月過去了,但是那戶人家的主人已經過世了,他的兒子在主持家務,他禁不住良心的譴責,鼓足勇氣把錢還給被竊的人家:二十年前,我竊取了你家二百元,今天特地加倍利息來還你一萬元,請務必收下吧!年輕的主人聽了,感到莫明其妙,說:我不記得你曾偷過我的錢。”“是你父親在世的時候。”“喔!我父親已經過世了,過往不究,你把錢收回去吧!兩個人爭執不下,最後還錢的人淚流滿面地說:二十年前,我犯下了這終生的污點,二十年來我慚愧不安,無時無刻在受道德良知的懲罰,囚禁在心的牢獄中已經整整二十年了。難道今天你還不願意給我一個機會,接受我的懺悔,讓我從心的牢獄中掙脫出來,還我顆本來自由的心嗎?世間上有不少人象這位竊犯一樣,雖然形體自由,但是心被私情私欲的枷鎖所束縛了,失去了自由,這就是自由而不自由的人生。

  2、心具有無常性
  在《楞伽經》中說: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我們的心就象大海一樣隨著外界的風的吹動,就會掀起各種各樣的波浪。佛法常用流水來形容我們的心,相似相續,但是前念不是後念,前念剛過,後念又生起。在唯識宗上講心與心之間的延緩是等無間緣,這是念念相似相續,無有間斷。在靜坐時,我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念頭太多了,那麼怎麼辦呢?對念頭不要執著,好的念頭也不歡喜,壞的念頭也不憎恨,用清淨的觀照力觀照自己的心,就如一杯水中,雖然下面是一大堆泥沙,但是上面的水是乾淨的。

  初學禪的人,對自己的心感到十分厭惡,我的心怎樣這麼亂呢?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心是無常變化,好的念頭很快就會過去,壞的念頭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執著念頭的好與壞、善與惡,反而增加對心的執著,這就是因為不瞭解心的無常性。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在《信心銘》中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對於我們的念頭,也應該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3、心具有緣起性
  所謂緣起,就是事物的產生需要各種條件,每一種心識的產生,都需要具備種種條件。在玄奘法師作的《八識規矩頌》中說:九緣八七好相鄰,就是說眼識的生起需要九個條件:光線、空間、距離、眼根(眼睛器官)、種子(能認識事物的內在因素)、作意、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耳識的生起需要除了光線以外的八個條件;鼻識、舌識、身識的生起需要除了光線、空間以外的七個條件。這些條件,如果不足,心識便無法生起。所以,心的生起是一種緣起。 

  從以上這些條件可以看出,每一種心識的生起都是有它的原因,但是我們總是將我們的心與外界分開,認為心是心,事物是事物,產生了二元對待,於是產生了種種執著。宋代佛印禪師有一首禪詩說: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這首禪詩的起源是,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遊在一起吃飯,兩個人因為才華都很高,往往為了談學論道,互不相讓。這天吃飯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人走過,由於很多天沒有洗澡,身上爬滿了蝨子,蘇東坡說:那個人真髒,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蝨子來了。秦少遊堅持異議說:才不是呢!蝨子是從棉絮中長出來的!兩人各執己見,爭執不下,便決定去請佛印禪師作個公道,評判誰輸誰贏,並且互相商議輸的人要請一桌酒席。蘇東坡求勝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禪師那裡,請他務必要幫自己的忙;過後,秦少遊也去請禪師幫忙,佛印禪師都答應了他們。兩個人都以為穩操勝券,放心的等待評判的日子來臨,揭曉的日子終於到了,禪師於是正色地下評斷說:蝨子的頭部是從污垢中生出來,而蝨子的腳部卻是從棉絮中長出來,所以你們兩個人都輸了,應該請我吃宴席。禪師有感而發,寫了這道詩。

  在我們的觀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的,有時甚至是不能相融的。如認為蝨子的產生不是因為污垢,就是因為棉絮,而佛印禪師的話就是為了破除執著。通常我們認為心識的產生是因為外界的作用,認識的產生是因為物質的作用。從佛法的立場來看,心的產生是因為各種條件的匯合,所以心是緣起的。

  4、從心的比喻來看心的特性
  現在科技文明發達,電腦普遍運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電腦雖然能夠收納種種資訊,用各種方程式來說明事物的千變萬化,但是卻無法臆度出我們這顆變幻莫測的心。佛經上經常用各種比喻來說明我們的心,我現在僅舉出十種來說明:

  (1)心如猿猴 古人形容心難以控制說心猿意馬,心就象活潑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動,活蹦亂跳在林木之間,片刻無法靜止。

  (2)心如電光 心如電光石火,迅速無比,動念之間,馳騁在宇宙寰宇,毫無障礙。如我們現在想到北京,心中馬上就會浮現北京的景色,天安門、故宮等,仿佛身臨其境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速度最快?其實,心的速度最快。《阿彌陀經》上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麼這麼遠的地方怎麼去呢?佛經上又說:於一念頃,即得往生。可見,我們心的速度多麼快。

  (3)心如野鹿 野鹿在荒野上奔跑,口渴了想喝水,於是便盡它的本領,到處去尋找草原。我們的心就象野鹿一樣,難以抵抗五欲六塵的誘惑,整天在聲色犬馬中忙忙碌碌。

  (4)心如盜賊 佛經上經常把我們的身體比喻為一座村莊,五根是門戶,而心是這個村莊的盜賊,竊取我們辛苦積蓄的功德。王陽明先生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我們如果能馴服心中的盜賊,使它能歸化柔順,便能做心中的主人,長養無上的功德。

  (5)心如冤家 心是我們的冤家仇敵,專門替我們製造煩惱,使我們受種種的痛苦煎熬。我們人都有一種懷疑心,比如有兩個同學在講話,看到你來了,他們便不講話,於是你很可能便懷疑他們在講你的壞話,其實別人是為了尊重你,才停止講話呢?經上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所謂罪業深重是就形相而言,仿佛真實存在,但是就其本體而言,一切諸法皆空無自性,因此罪業也是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空,不是永遠無法改變,只要我們摯誠懇切地懺悔,便可去除。如果能夠泯除我們的妄心雜念,這個冤家便能與我們化敵為友。

  (6)心如僮僕 心象僮僕,受到外界客塵的驅使,向外攀緣,產生種種的煩惱。經上說我們的心有三毒、五蓋,乃至有八萬四千煩惱,這些都是蒙蔽我們的智慧,束縛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智慧失去清明,使我們的心靈不得自在。如何轉心的僕役為主人,就看我們如何對心下功夫了。上面都是指出我們凡夫心的種種缺陷,下面將說明心的力量。

  (7)心如國王 心是身體的國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夠統帥、指揮一切,指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產生感官、認識的作用,所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人類多造利益。

  (8)心如畫師 《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如善畫的畫家,手握著彩筆,能夠畫出種種圖案來。平常一個人的面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態。心中希賢求聖,自然能浮現聖賢的風貌;心如凶神,面貌便如魔鬼羅刹一般的可怕,所謂相隨心轉,就是這個意思。以前歐洲有一位藝術家,要畫一幅耶蘇的畫像,由於耶蘇是上帝的兒子,代表著神聖的形象,應該畫得莊嚴,因此這位畫家便到處找一位相貌很好的模特。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了合適的人選,畫成這幅千古佳作,受到舉世的讚歎。過了幾年,有人提議光有這幅惟妙惟肖的耶蘇畫像不夠體現耶蘇的偉大,如果再畫一張魔鬼撒旦的像和他相比照,效果一定更好。可是,這面貌象魔鬼的人到哪裡去找呢?最後在一個監獄中找到一個面相兇惡的囚犯為物件。當畫家為他畫像時,這位囚犯突然掩面哭泣,畫家就問他說:你怎麼哭了?”“我是觸景生情,忍不住悲傷才哭的。”“幾年前,我也曾經當你的模特,想不到數年後我又遇到了你,可是人生的境遇卻完全兩樣!原來這個囚犯就是充當耶蘇畫像的模特,畫家聽了大吃一驚說:你的相貌怎麼變成得如此可怕呢?原來,這位囚犯當時得了這筆獎金以後,吃喝嫖賭,壞事做盡,甚至以身事法,坐進牢獄,相貌也就因此變得兇惡了。

  (9)心如泉水 當今世界的危機之一,是能源的短缺,人們向深山開採礦產,向海洋採取資源,開發太陽能,但是人們往往忘了開發我們心中的能源--智慧,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活泉。開發生命的潛能,將是我們人類的大課題,因為外在的能源總有枯絕,而只有心中的能源永無斷絕。

  (10)心如虛空 心的本體如虛空一般廣大無邊,能夠涵容萬物,包並天地。經上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盡其意如虛空。虛空至大至廣,找不到邊,虛空成就萬物而毫無執取。我們要想瞭解佛的境界,便應[1]該將我們的心擴充如虛空那麼無邊無際、無牽無掛,才能包容宇宙萬有。

二、心的住處——一念三千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住處,但是我們的心住在哪裡呢?有時候,我們坐禪,人坐在蒲團上,心卻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和別人講話去了。心到底住在哪裡呢?現在,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個宗派叫天臺宗,它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一念三千,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念三千在天臺宗是一種核心理論,天臺宗宗派史上曾經因對一念的解釋不同而分成山家派與山外派。一念,是指人的意識活動的最短時間,有時也叫一念心一心。心在梵文裡有三個單詞:一是質多,是認知心、慮知心;二是汙栗馱,指草木之心,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樹心、草心;三是矣栗馱,是對精要的積聚,也就是核心、中心,就是《心經》上的,就是這個意思。天臺宗所用的一念心,是用慮知的意思,就是我們眾生的思慮分別心。我們平常都小看自己的一念心,認為只不過是一念妄想,智者大師認為這一念心具足一切染淨善惡,稱為一念無明法性心,這就象竹子在沒有燃燒時,就有可燃性存在,如同惡中就有善在。等到因緣成熟,火從竹子中燒起,所燒的就是竹子本身,這就如同善從惡中生起,所破不是別的東西,就是惡本身。

  因為一念具足染淨善惡一切諸法,所以智者大師提出一念三千,這三千是什麼呢?就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法界。

  第一,依據《華嚴經》,我們整個世間可以分為六凡四聖十法界,六凡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智 大師提出十界中的每一界,都相互具其他九界,稱為十界互具。我們先從講起,佛法是以我們人類為中心,一切佛法都是從人而出發設置各種方便善巧,因為我們人是最有塑造性,人可以成為畜生,人可以成佛。

  當我們翻開電話簿查閱某一個人的通訊處時,可以發現到位址有都市與鄉村的差別,不僅人的住處有熱鬧喧嘩的都市與幽靜僻遠的鄉村的差別,就是人心也有天堂與地獄的不同。有一個將軍到白隱禪師那裡去請教佛法,問禪師:天堂與地獄在哪裡?白隱禪師看了他一眼,沒理他,這位將軍又問:請問禪師,天堂與地獄在哪裡?白隱禪師又看了他一眼,說:你是什麼東西?竟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將軍勃然大怒,拔出寶劍,禪師突然笑了,說:這就是地獄。將軍感到十分慚愧,馬上放下寶劍,向禪師懺悔,禪師說:這就是天堂。在現實世間,我們也可以眾生的生活也有天堂與地獄的區別。這裡面有一點難以理解,那就是佛為什麼也具有畜生性或地獄性,這是從本體的心性上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另外,佛有時為了度化畜生,也要變化成畜生,所以也有畜生性,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都能說明十界互具。十十相互具,總共便成百界。

  第二,依據《法華經》,因為每一界都可分為十個側面,叫作十如是。百界各有十如是,就有一千種成分,稱作千如十如是出現在《法華經》的方便品,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相是指相狀,指外在的形相,如這如人有人相,動物有動物的相;性的意思是指不變,指內在的本性,如人能思維;體是指人這個主體;力是指體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人能夠製造工具、生產勞動;作是指顯現動作,就是發揮人的作用,從事各種工作;因是指直接原因;緣指間接原因;果是指由因、緣和合所生的結果;報是指果報,以上的因緣果形成後世的果報;本是指開始的相關,末指最末的果報,等是指平等,以上的如是相乃至如是報,皆歸趣於同一實相而究竟平等,所以說本末究竟等。

  第三,千如又和《大智度論》所說的三世間配合,便成三千法界,代表宇宙全體。三世間是眾生世間,指眾生自身;國土世間是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五陰世間是構成人存在的五種要素。三種世間和千如相互含攝,形成三千世間。

  智者大師認為,我們平常的當下一念,就具足三千法,具足現象界的全體,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眾生心在迷時,亦具足三千法;心在悟時,亦具足三千法。心有迷悟,而法不動。只是心在迷時,對三千法執著不舍;心在悟時,視三千法為方便、性德,不起執著。這叫一念三千

  佛常講眾生心不可思議,所以不可輕視我們平常的一念,於是祖師常常開示我們要照顧自己的念頭。迷與悟,就在我們一念之間,天臺宗說的一念三千,就是要我們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念頭,有的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毀於一念的無明,而造下終身的遺憾。

三、心病與心藥

  現代的醫藥發達,各種各樣的藥品無奇不有,表示現代人所患的毛病之多,已經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了。我們生理上有所謂的癌症,心理上何嘗沒有不治的絕症呢?貪、嗔、癡、慢、疑就是不可小看的病患,我們為什麼會煩惱,都是因為這些毛病的緣故。我們身體上有了病,不僅要打針吃藥,而且還要吃補藥,但是心理上的毛病,又有多少人去治療呢?中國有一句老話:藥石醫假病,真病無藥醫。所謂的真病,就是心病。事實上許多的疾病是因為心理作用,最淺顯如腸胃病,百分之八十和情緒脫離不了關係,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心平氣和,許多疾病自然就會不藥而愈。現代的人們已經注意到這個方面,提出一種身心醫學,這應該是最前緣的醫學,這就是從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結合來治療疾病。佛法就是治療眾生的心病而設立,佛就被稱為大醫王,佛陀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對治我們眾生八萬四千煩惱。

  1、人生大病的醫治
  我們眾生之所以是凡夫,難以成賢成聖,因為我們眾生有三種最主要的大病沒有治好,那就是貪、嗔、癡,這三種病被稱為三毒,又稱為三不善根

  貪,從字面上講即貪求、渴求,表明人內心裡面缺少什麼東西,才向外追求來滿足這種願望。所以,貪煩惱的表現就是由渴望到追求,在追求獲得後又緊緊執著它。

  有人往往我們平常追求與貪等同起來,生活若無追求,那麼生活就同死灰一團;學佛的人追求解脫,同樣也是一種貪嗎?如果沒有貪,社會不就不會進步嗎?《成唯識論》說:雲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就是後有,指的是業力,有具是指由業力所生的果,所以貪煩惱是對外界事物佔有愛著,從而使自我得到滿足,所以這樣學佛追求解脫就不是貪。人為了貪求眼前的一點暫時福樂,或是一點私利,往往父子之間也爭得面紅耳赤,朋友之間的情誼也一腳踢開。為了滿足貪的欲望,什麼義理人情,什麼道德,一概不顧。

  嗔,我們往往比貪容易理解,因為在世間生活,總是認為有些東西是理所當然應該追求的,而生氣卻是不應該的。有的人口蜜腹劍,這是隱藏的嗔心;有的人怒目猙獰,五官變形,這是外現的嗔心。我們常見到一個家庭裡夫婦起了爭執,某一方為了發洩的他嗔心,什麼心愛的物品都要打破,等到事後花錢再買,雖然後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佛經上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就是這個道理。

  癡,這是很難覺察到的,平常我們講一個人呆頭呆腦,這個人很傻,其實自己更傻。有些人,生在世間上,以為死了以後還是做人,但另一種人卻認為人死了就沒有了。前者的思想覺得做惡事也沒有關係,因為死了還是做人;而後者的思想覺得不必做善,因為死了一切都沒有,所以最好及時行樂,這些都是愚癡的見解。

  下面就三毒開出一些藥方,供大家參考。

  (1)貪——知足、舍、戒
  眾生為什麼會貪,就是因為不滿足,所以佛法常說知足,如弘一大師,夏丏尊居士去看他時,他吃飯時只有一碟鹹菜,夏居士就說:怎麼就一碟鹹菜呢?弘一大師說:鹹有鹹的味道,吃完飯後,弘一法師喝水,夏丏尊先生看到就喝白開水,有點於心不忍,就說:法師,您應該喝點茶!,弘一法師回答說:淡有淡的味道。弘一法師的人生正是知足常樂的人生。

  貪心太大的人,一切都是為自己考慮,不肯利益別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就是指這種人,要治好貪病,就至關重要,看到別人有苦難時,把自己的幸福、安樂、利益施捨給人,這樣貪心就會減少;另外,貪心的人不知道事物的界限,所以就必須持戒,知道什麼是好與壞,戒如果用現代的話應該是這樣做不好,如偷盜,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所以佛勸我們不要做。

  (2)嗔——慈悲、忍、定
  嗔心對修行是一種嚴重的障礙,佛說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蒸飯。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菩提心,修道的三個要點: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修菩薩行必須有菩提心,菩提心的生起必須有慈愛心、佈施心,有嗔恨心的人不可能有慈悲心。

  人生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嗔心重的人,特別容易生氣。其實,難以解決、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因為你生起了嗔心就會解決嗎?嗔心只有增加事態的嚴重,這樣想一想,就會冷靜下來,不要動那些無用的嗔心。南傳《法句經》說: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忍是很不容易的,心上一把刀,唯有難忍能忍,才能成為大丈夫。我們對別人不理解,也很容易生氣,於是佛陀說要慈悲,就是要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心中想:別人這樣做是有自己的理由。自從今年以來,我對人文科學有一種觀點,就是同情地理解別人,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不同的見解存在,你也應該允許別人的存在,如果能理解別人,我相信肯定會生嗔心。慈悲與忍,都是所以在見解上的治療,在現實生活中修習禪定有助於對治嗔心,一個有定力的人是不會隨便生氣的。

  (3)癡——
  癡,主要是知見上出了偏差,如現代世界上最熱門的一個問題就是核武器,如果用核武器發動世界大戰,那麼將是毀滅性的行為;如果用核武器的原料建成核電站,也是一件利益人類的事業。所以正確的知見是至關重要的,而佛法的智慧就是醫治眾生愚癡的良藥,能夠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貪、嗔、癡是人生的大病,眾生的病實在太多了,所以對一些病,我們提出幾點。

  2、其他病的治療
  (1)以好心對壞心
  我們的心時而聖賢,時而惡魔,浮浮沉沉,好好壞壞。當我們好心一發,仿佛成為佛菩薩一樣崇高;惡念一生,馬上變成惡魔一樣的壞。因此我們要除掉壞心,攝護正念,培養佛菩薩對待眾生的心。在佛菩薩的心目中,眾生就象生病的小孩子,要竭盡所有心思來呵護他、照顧他。我們如果能以慈愛母疼愛孩子的心來對待一切人,就能泯除自他對待的關係。

  (2)以大心對小心
  中國有一話: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淺狹的小溪容納不下大水,當潮水高漲的時候,馬上向四處流溢;潮水退了,又留不住滔滔的江流,只剩下淺淺的小溪。不象大海能夠藏汙納垢,彙集百川而不改原味。中國人又有一句話宰相肚裡能撐船,說明大凡出將入相的大才,心量必然要比凡夫俗子來得寬廣,無論是稱譏毀譽、榮辱進退、善惡正邪,一概都能涵容而泰然自若。我們學佛人,也要把心量擴大到如大海虛空。佛經上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眾生與佛的差別就在於心的不同,迷則妄念叢生,萬緣攀附,人我兩立;悟則豁然開朗,遠離妄緣,平等攝眾,心包太虛。所以,心量廣大是學佛人很重要的修養。

  (3)以無心對有心
  平常有人譏笑年輕出家人念經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其實這些人根本不
  懂佛教,要是真的能無心,那是真的在念經,恐怕是心太多了,這兩天大家上殿、坐禪肯定發現我們真的太多心了。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說: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有所用心就有所牽繫,有所執著,有所對待;無所用心,心才能擴大。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系縛,而無處不在,無處不自在。在唐朝時,四川有一位叫德山禪師,對《金剛經》有極深的造詣,當時南方禪宗正流行即心即佛,德山認為這是外道魔說,便發憤著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準備到南方破邪說。路過灃州時,見到一間賣油糕的小店,德山剛好肚子也餓了,便走入小店對賣油糕的老婆喊道:老婆子,弄一些點心來!老婆婆心中想:這位師父居然這麼無禮,指著德山的擔子說:師父,你這裡面是什麼東西?德山說:說了你也不懂,這是我注釋的金剛經疏鈔,到南方來弘揚金剛經。於是,老婆婆說:我有一個金剛經上的問題要問你,你如果回答出來,我就供養你油糕;如果答不出來,就不用弘揚金剛經!德山心想:一部《金剛經》我已經滾瓜爛熟,還有什麼答不上來。於是,德山哈哈大笑說:你問吧!於是,老婆婆問道: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要點心,究竟要點哪個心呢?德山沒有辦法回答。

  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尚未來,而現在心念念不停,生滅相續。如果能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系的逍遙。

  (4)以平常心對好奇心
  我們眾生好奇心特別強,你要是在大街上,仰著頭看著天,沒過一會兒,便
  會有很多人聚攏過來,也仰著頭看天。現代眾生因為太追求好奇,所以很容易被一些人受騙上當。就是神奇怪異不平常,只能偶爾得到,偶爾可以實行;而佛法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糧,就在我們日常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祖師說:平常心是道,就是要我們隨時隨刻都不可與道相違,把修行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下來,這也是生活禪的精神。

  (5)以恒心對一時心
  佛教說諸行無常,我們的心念更是無常。我們的心攀緣六塵,所以善念更是脆弱。剛出家時,那些老和尚對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們要發長久心,發心容易,發恒心難。佛門裡有一句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往西天。因為我們是凡夫,所以很容易退轉,禁不起境界的考驗。《華嚴經》上說:初發心便成正覺,初發心菩薩的心等同佛心一般清淨,所以,希望大家在柏林寺發心,能夠永不忘初心,盡未來際。

四、現代青年佛教徒應有的心態

  上面已經講了很多有關心的各種病與對治方法,下面將針對年輕學佛者應有的心態舉出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對感情不執不舍
  人是有感情的眾生,要放棄感情是不可能的,但過分執著也不好,所以我們要用理智來引導感情,要用慈悲來淨化感情。愛得死去活來,感情太濃就會熱烘烘;感情太淡冷冰冰,是冷血動物。這兩種都不對,因為這樣都很容易出現問題。最好用中道的智慧來處理,中道的智慧可以昇華我們的感情,可以使我們的心趨向平靜。

  2、對五欲不拒不貪
  五欲是指財、色、名、食、睡。有些人,在沒學佛前,對五欲貪得無厭,學佛後卻懼之如洪水猛獸,連正常的生活也不過了,這樣給親人朋友帶來很多麻煩。其實,五欲並不可怕,平常說: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怕的是我們的心不知如何去化導五欲。作為佛教徒,首先是一位人,在社會中生活,應當有正當的五欲生活。吃得太多、睡得太多,當然不好;但不吃不睡就沒有力氣,一切免談。所以,我們對正當的五欲生活要不拒不貪。

  3、對世間不厭不求
  佛說:有求皆苦,凡夫對世間多要求很多東西,有了洋房要汽車,當了科長還想當處長,所以希求越多,幻滅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象我們小時候吹肥皂泡,吹得越大,同時也就越危險。但是,也有人過分厭世,離群索居,學佛人在別人的眼中都成怪物,一提到跟名有關,就說:我不要名,就替我寫一個無名氏吧!其實,無名之名也是一種名。所以,我們對這個世間,要能不厭不求,以平常心安然處之,這是我們平靜而又活潑的心。

  上面,我們以《佛法--心靈之路》為題目跟大家一起探討了有關佛教對心的分析,以及佛法改造心靈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受益。


  19987月講于河北柏林寺第六屆生活禪夏令營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