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總是喜歡說「追求」或「爭取」幸福,彷彿幸福是一面高掛在牆上的獎牌,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鬥才能獲得。這種普遍的意象使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來自於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樣東西。然而,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自己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的戰利品時,卻隱約察覺到有一種失落感,因為我們所期待的「幸福」,並未隨之而來。
為什麼一個人可能得到一切卻仍舊不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是來自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聖嚴法師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事物,也不是來自變幻無常的情緒與感覺,而是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因此,透視煩惱,進而運用方法化解、對治煩惱,到最後完全放下煩惱,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處。
聖嚴法師在第一篇首先探討的正是煩惱的來源--情緒。他指出三種「情」--情操、情感與情緒的不同,並強調:任何情緒都是情感無法滿足所造成的衝擊與困擾,都是煩惱。書中的第二篇至第六篇,則分別深入探討對我們造成最大傷害的五種煩惱--貪、瞋、癡、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五毒」,並提供不同層次的管理與解決之道。
法師擅長以短短的幾句話,為一般人不易釐清的觀念做出精彩的說明,例如,對於何謂「貪」,他說:「得到了需要的東西不叫貪,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貪。」在解釋如何對治「瞋」時,則說:「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
煩惱雖有千百種,但是它們和所有的事物一樣,只是暫時性的存在。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只要善用書中的方法一一化解,最後終能「放下」執著,讓心回歸單純、天真的本性,這時,幸福便不求自來了。
法鼓文化編輯部
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衝動而犯了錯,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麼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產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麼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淨,且非常和平、穩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洩、滿足時,心裡就會發生衝擊和困擾,因此產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只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明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所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別人看到情緒衝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因此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隨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癮,所以有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
這種將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划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定,心理也才會健康。
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划不來的,因為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產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淨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然而,我們在運用觀念或方法的時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壓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其實只要我們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這個問題,或是老想要衝過它、對付它、抗爭它,情緒反而都能很簡單地化解。
情緒從哪裡來?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裡,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不過,念頭從何而起,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情緒,那麼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生過的事生氣。即使是發生過的事,也都已經過去了,那又何必生氣呢?動情緒不但沒用,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或動作粗暴,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真是既傷身又傷心。
知道引起情緒起伏的原因,觀察情緒的生滅,以及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這才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理方式。這種智慧,就是明白情緒生滅的來龍去脈;知道了以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問題統統交代清楚以後,自己反而沒有事,既然沒有事,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另外,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麼?起因是什麼?爆發點是什麼?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人之所以為人所愛、所敬,就是因為有智慧,會有人想做愚者嗎?只要是情緒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面對情緒,只看念頭而不管它的好壞,或是怎麼生起的,當下就停止念頭。
所以,佛教稱起煩惱時為熱惱,惱就是煩惱,熱就是火熱。雖然在現實中,我們不在地獄,但其實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熱地獄沒有兩樣。把自己放在地獄裡,是多麼愚蠢的事啊!在這個時候,就要馬上當機立斷,讓煩惱的念頭一起時,就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這個層次相當不容易,所以還是要從第二個層次,也就是從看著念頭起、看著念頭滅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純熟之後,才能再進一步到達一發現念頭起,馬上就不見的地步。能到達這個層次的人,我們稱他為賢者,但賢者並不是沒有煩惱,只是已經不會再被煩惱傷害,也不會再傷害其他的人,這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業力與潛意識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如何安心?
禪宗有一個故事,是初祖菩提達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禪師之間的對話。慧可禪師老是覺得心裡問題很多,希望菩提達摩能夠幫他安心。於是菩提達摩問他:「你的心在哪裡?把你不安的心拿出來讓我看一看!」結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這時菩提達摩就告訴他:「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內心不安的原因,歸結起來不外是嫉妒心、擔心、瞋恨心、憤怒心、貪心,以及種種矛盾衝突。這衝突包括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之間,以及現實和想像或期待之間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時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好,心裡就會不舒服,其實別人有好的表現應該要讚歎歡喜,感同身受。而且對別人的成就,我們也可沾一份喜悅,甚至起而效法。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去瞭解他人能夠成功的原因,並且看看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像他一樣優秀。但是,有時別人能得到的,也許自己付出了同樣的努力還是得不到,這時就要想到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因緣福報不夠,只要再努力,然後加上因緣福報的促成,自然就會成熟了。
所以別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來的,即使不是這一生的辛苦,也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有的人會對別人生來有錢、有地位,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辛苦一輩子,既沒有錢,也沒有福氣。這時我們就要想到,這是別人過去世努力修來的結果,不用羨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夠得到的不叫貪,得不到的卻想要,這才是貪。貪得無厭是很痛苦的事,其實能夠得到的自然會來,所謂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別人爭,只要努力去經營,自然會開花結果。如果成果沒出現,表示因緣尚未成熟,也不必為此難過。能夠這樣想,就可以消除因貪而產生的痛苦了。
事實上,內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當覺照到心不安的時候,可以先瞭解心為什麼不安?找到原因之後,就會發現很多煩惱都是沒有必要的。例如參加聯考,有的人考完試,每天等著放榜,心裡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擔心會不會上榜?究竟考上哪裡?這時如果能轉念一想:「反正都已經考完了,擔心這麼多也無濟於事。至於放榜以後究竟會怎麼樣,到時候再來打算,現在擔心也沒有用。何必自尋煩惱?」這樣一想,馬上就會心安,覺得自己的胡思亂想真是無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時候,可以反思,問問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如此一反問,很容易就會發現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實上,沒有什麼值得煩惱和難過的。經過這樣的省思,心就會安定下來。此外,內心不安的時候,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將心、念頭安住在佛號上,不再去想那些煩惱的問題,心自然會慢慢安下來。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會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例如一個視錢如命的人,看到了錢就如飢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要佔為己有,這種飢渴的感覺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種飢渴的感覺,看到錢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會是不是該拿,這時已經變成是一種貪的習氣,而不是貪的煩惱,所以習氣和煩惱是不太一樣的。
煩惱不但會傷害自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如果煩惱生起的時候,不表現出來,也許別人不會受傷,卻會傷害到自己,讓自己很痛苦。例如一個單相思的男孩,心裡總是想著喜歡的女孩,但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男孩的內心卻在煩惱。他雖然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卻已經傷害到自己。或者說,這個男孩不管對方愛不愛他,總是追著對方不放,把別人煩得痛苦極了,讓對方覺得像是一條甩不掉的蛇,這樣影響到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也是帶給別人煩惱。
而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自己並不覺得在傷害人,也不覺這是煩惱。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飯時,他會習慣地看看別人的碗裡究竟吃些什麼,看得別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別人的感覺,咳嗽的時候不捂嘴巴,甚至對著人一邊談話一邊咳。他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是無心的,所以不覺煩惱,而他的無心卻傷害到人。這種讓別人討厭的無心怪習慣,就是習氣。
習氣重的人,經常讓人感到討厭;但也有一些習氣,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像達賴喇嘛來訪時,他在公共場合常常一邊講話,一邊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動作滿多的。他不管別人的感覺怎樣,但是因為是從達賴喇嘛的身上表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演講,因為衣服穿得滿多的,覺得很熱,當下我也不管別人感覺怎麼樣,就說︰「對不起!我很熱。」然後就把外袍脫掉,現場的聽眾則覺得這位法師很自在、很親切。雖然我沒有像達賴喇嘛那樣灑脫,但是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在身體癢的時候,強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體癢的時候當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動一動,不需要什麼事都一板一眼的,因為這樣也是一種痛苦。
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自己沒煩惱,卻造成別人的煩惱,那就不好了。
調和感性與理性
在一般的看法裡,人大約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種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種人則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對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無理取鬧,理性的人則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接受理性的人,對感性的人反而敬而遠之。
事實上未必盡然,有時感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態度冷淡的冷眼旁觀。例如我有一個徒弟非常理性,做什麼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許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錯誤,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壓力很大。雖然他做事有條有理,但是人緣不好,因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雖然有時有一點多管閒事,但是他會顧慮到別人,會同情、諒解、包容別人。
但是太過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氾濫,很可能會表錯情而帶來麻煩。如果不能恰到好處地照顧、關懷別人,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達要適當,不要讓對方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或讓對方習慣你的照顧而黏住你,最後你想擺脫卻擺脫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單純的關懷和照顧,結果卻造成對方的依賴,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是傷害。
其實,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處世,樣樣照規矩來,沒有變通和彈性,就像機械一樣,每一個螺絲都得規規矩矩定位,不能更換。如果像這樣的機械化,生活還有什麼味道呢?人與人的關係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來輔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來潤滑,這樣才是一個菩薩行者。
真正的感性是一種清淨的感性,它是淨化以後的感情,也就是菩薩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個名詞,但是智慧並不等於理性。理性沒有轉圜的空間,而智慧則可以為適應對方而做調整,但自己不會在適應調整的過程深陷其中,產生煩惱。這樣,可以和許多有煩惱的人相處,但是自己卻不會受到影響,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產生情感的糾纏;僅僅是理性,則又會變成一板一眼,機械化的人生。社會的混亂與不和諧,以及現在許多人的問題,多半就是因為不知道恰到好處地應用感性和理性,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認為感性的時候覺得痛苦,自認理性的時候又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社會也因此失去了溫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才能真正為人間帶來溫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第二篇 貪
什麼是貪心?
在佛經上,「貪」有好多不同的說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麼?又渴求什麼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貪「色、聲、香、味、觸」五欲,眼睛貪好看的、耳朵貪美聲、鼻子貪香、舌頭貪好味、身體貪接觸的舒適感。總之,凡是好的都喜歡貪。
但是,人本來就不能不吃飯、不睡覺,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聽。所以,貪是指我們過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子們說的:「得到需要的東西不是貪,想獲得不需要的就是貪了。」實際上,人們真正的需要並不多,譬如我們睡覺只需要一個床鋪,吃飯只要吃飽就夠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獲得很多東西,為什麼人會這麼貪得無厭呢?這和人的心理有關。
人的心理有一種想永遠據為己有的欲望,因為一般人想要貪著的東西都是不能永遠保有的,但是當擁有以後又開始擔心會失去。以金錢為例,我們日常所需的花費並不多,但是一般人總是害怕得到的金錢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希望財產能夠愈積愈多,以備不時之需,結果變得貪得無厭。
貪心的人就像一隻爬在結滿果實的桃樹上的猴子,牠看到滿樹飽滿欲滴的桃子,每一顆都想吃,結果摘了一個往手裡放,又摘兩個夾在腋下;摘到最後,不但一顆桃子都沒有吃到,還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這樣,被貪心帶來的許多煩惱給累死了。
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人並不僅是對財物貪著,對很多東西也都是貪得無厭地追求、爭取。人和人之間很多的磨擦和不協調,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貪心不僅為自己帶來困擾,也會為社會、自然帶來災難。
本來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並不多,如果是在個人的需要之外,為全體大眾的需要考慮,這就不叫做貪,譬如希望大眾能夠有衣服穿、有車子坐、有房子可住,為社會眾生造福,就不叫做貪。
因此,我們除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適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
為什麼貪心?
只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不同,而有好壞之別,因為不管你貪的是什麼東西,都是額外的追求。但它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也就是貪求的目的是為自己,還是為了他人的差別。
有一位寺院的住持,才接任沒有多久,就對我說:「自從我當了住持以後,貪心似乎增加了很多,可是我又不能不為寺院著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信徒前來,希望有更多的錢、更多的弟子,也希望寺院的房子蓋得愈來愈多,很多弘法的事業都能隨之展開。」他覺得當了住持後,頭腦裡整天都在想如何能夠得到更多一點,這讓他很苦惱,可見得貪真是煩惱的根本。
後來我問他:「你的這些打算、期待,是為了自己嗎?你希望當住持一定要當得讓人稱讚嗎?或是羨慕你擁有這麼多的信徒、這麼大的寺院,感覺你這個住持很能幹,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就是貪。如果不是,而是為佛教、為寺院、為大眾設想,那就不是貪了。」
這位住持為了弘揚佛法,所以需要有個道場做為弘法的場所;為了容納更多人來這個地方修行、聽聞佛法,所以房子要蓋得大一點、多一點;為了讓眾生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能夠種福田、布施供養,所以需要寺院替他們來結合捐款,用清淨的財務來做有益於眾生的事。這些需求全都是因為眾生、社會需要,和為了推廣佛法,所以並不是貪。
如果是自己本身的欲望想要,不是為了他人、團體而著想,那就是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成功時會很驕傲,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好像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功勞;失敗時,就覺得很倒楣,害怕讓人看不起。像這樣患得患失的情形,就已在煩惱之中了。相反地,如果能將念頭轉過來,知道自己的努力是為了佛法、為了眾生而服務,那就是有智慧的人。
如果真能這樣想,也就沒有煩惱。對大眾而言也是一樣,大眾的反應都會隨著你的存心和動機而改觀。就像社會上雖然有一些人是以私心在做慈善事業,讓大家誤以為他是個很有慈悲心、公德心、了不起的人,但是這種人終究還是會被揭穿的。
即使包裝得非常好,讓人誤以為他是個好人,畢竟還是騙術。既然是騙術,也就是煩惱,就算能騙人一輩子,自己的內心也不能平安快樂。因此,一個有智慧的人,是絕對不會自欺欺人的。
轉貪心為願心
佛法說貪為苦本,想解決苦的問題,就要先從「知貪」開始。人的需求有兩種,一個是需要,一個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過自己的需要時,就叫做「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難將需要和想要兩者的差別,分得很清楚,總是感覺還不夠、還沒有滿足。
其實,要分辨需要與想要有何不同,並沒有那麼困難,譬如口渴了要喝水,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夠了,如果為了以備不時之需,而想要儲存兩、三杯,那就和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的心理一樣,這就是「想要」的貪了。當前的問題必須先解決,這就是需要,至於以後需要什麼?是不是還需要這麼多?因為都無法事先預知,所以根本不用顧慮。
人缺乏飲食,生命就不能夠維持下去;沒有男女關係,種族就不能夠維繫傳承,生命也沒有辦法延續。告子說:「食色,性也。」可見飲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會被認為是壞事的原因,在於人很容易過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無法自拔,譬如耽溺複雜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喪志,這些都會因貪為自己帶來煩惱,也就是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那還沒有什麼關係,但如果是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負荷的,麻煩就會接踵而來。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常看到美麗的風景、聽到好的音樂,總會想多看幾眼、多聽一下,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與音樂,是本能的反應,並不需要特別厭離。對於公園讓人賞心悅目的花朵,就讓它自然而然地呈現在面前,只需單純欣賞它的美麗;對於音樂,如果正巧聽見動聽的音樂,那就自然地去聆聽,聽得歡喜,也是一種享受。
但是如果覺得花朵很美,而興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頭,這就是貪了。音樂也是一樣,如果聽得渾然忘我,忘了手邊該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為了聽好的音樂,而耽溺於玩音響,並且愈玩愈高級,要求也愈來愈多,像這樣不斷地追求或是佔有的欲望,就變成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變成執著,那就會帶來各種煩惱。
欲和愛本來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它們常常容易引起人們貪的欲望,而欲和愛一旦和貪連在一起,就變成煩惱的名詞。但是貪也有好壞程度的分別,譬如愛可以是一種付出奉獻,而欲也可以是一種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夠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進步,這就是把貪愛和貪欲轉成願心,轉成一種期待。因此,貪愛和貪欲也可以轉往良善的方向發展,對社會做出積極的奉獻。
以布施對治貪念
貪念會帶給我們許多的煩惱,該如何幫自己除貪、解毒呢?
用布施來對治貪,是最好的辦法。所謂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擁有的財力、物力,來幫助別人度過難關,甚至還可以布施自己的時間、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樣的資源協助他人。當我們能多為別人設想、為他人謀求福利,往往自己的收穫更多。
以我個人為例,我本是個一無所有的出家人,可是當我看到有許多人生活得很痛苦,為了幫助他們改善環境,我就開始想辦法募款,結果有愈來愈多和我有同樣心願的人出來支持我,在眾人的成就下,建設了法鼓山。法鼓山並不是我個人的,而是屬於社會大眾的。
由於我的付出,共襄盛舉的人也愈來愈多,聚集的力量也愈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愈來愈多了。這就如同老子所說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愈能夠奉獻,自己擁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自然而然就會來了。
這就好比井裡的水,取用的人愈多,水源就會源源不絕;如果捨不得供人取用的話,井裡的水永遠都不可能再生。同樣地,如果不捨得把自己擁有的財產給人,不僅財產不會增加,還會被罵是守財奴,而且也會為了錢該怎麼處理、運用,死了以後又該給誰而擔心,反而徒增痛苦。
所以,如果真的想布施,即使沒有任何東西都沒關係,因為只要發了願心,並且努力去爭取、去製造,加強自己的能力,結果一定會有東西可以布施。真正的布施是奉獻給眾生,心中完全沒有回收的期待,也沒有貪心,這樣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也圓滿的境地,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
名利只是暫時擁有
一般人貪取的項目,不外是金錢、名位,然而這些東西有時是必須的,有時又是「不請自來」的,所以重點不在如何規避它們,而是要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它們。
以儲蓄為例,如果有正當的目標計畫,像是儲蓄多少錢之後可以請一部《大藏經》,或是就可以設立獎學金幫助人求學,這些都是很好的立意,所以並不是貪。如果儲蓄的目的,是為了累積財產以滿足私欲,這就是貪了。
又如投資股票,我們常看到有人玩股票玩到傾家蕩產。其實,以股票做為正常的投資並沒什麼不好,除非是將股票拿來投機炒作,那便是一種貪念,就是煩惱。
金錢就像水一樣,需要常常地流動,流動的時候,不論多也好、少也好,都還是維持在一個整體中。所以當你投資股票時,只要想到這個錢放到股票裡去,可以幫助社會經濟資源的流通,如此,你賺了錢會高興,賠掉了也不會痛苦。
如果你貪心大起,希望賺的錢愈來愈多,那麼在投資的時候,你就會孤注一擲,把全部財力都投進去,結果反被股票套牢了,不得解脫。所以,一樣的行為用不一樣的觀念與心態去執行時,會帶給你不同的結果。
至於名位,最重要的是實至名歸,否則會為了保有浪得的虛名而痛苦不堪。「名」不過是一項工具,因為有名自然就有社會地位,有社會地位就有能做的事業、能發揮的力量。有名位並不是壞事,但有名聲、地位充其量只是「大家知道」而已,不要把名位當成自己。事實上,名位也不需要刻意追求,時機成熟時,它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因此也沒有必要看得太重,患得患失。
有的人因為在電視上的曝光率比較高,變得有名了,所以就開始對名斤斤計較,怕自己又變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天電視上不再出現他的面孔時,他可能就會覺得社會遺棄了他,於是產生失落感,變成一種煩惱。
其實,個人的事蹟會在報紙、電視上這一類大眾媒體上被報導,並不代表什麼,只是因為我們做了這些事,恰好被大家看到罷了。如果沒有機會曝光,就表示時間、環境還沒有因緣需要我公開出現,我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其他的事。
所以,不論是金錢或名位都應該把它當成是暫時的擁有,而不要把它看成實質的東西,或當成是自己的代表,有也好、沒有也好,都只是一時的因緣而已,這樣就不會有痛苦煩惱了。
遠離名位、權力的誘惑
名位、權力,人人都想追求,許多年輕人常常會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彷彿愈作怪,出名的機會就愈大。其實他們多半只是希望被注意,純粹是為了出名而出名,可是這種滿足只是一時的刺激,所得的也只是一種虛名,而虛名只會引來浮利。縱然真的得到利益,恐怕也是非常的空虛吧!
然而,年輕人從來不考慮這種虛名究竟能讓自己有多少利益?對他人又有多少好處?虛名浮利往往反而是造成煩惱的原因,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們,所以必須不斷地興風作浪,引起討論話題。即使所作所為沒有犯法,卻已經造成社會的浮動和人心的不安了,不僅他們本身是群受害者,對整個社會也是有害而無益的。
面對這種社會現象,我們並非無能為力去改變社會風氣,最重要的還是從小開始的家庭教育。做父母的應該要把孩子當成朋友般看待,和他談心,輕鬆自然地討論這些問題,慢慢讓孩子自己發現一些正面的東西,建立正確的見解,而不僅是教訓孩子,強輸觀念給他們。另外,父母的行為對兒女來說,具有示範的作用。試想:如果父母自己就做不好,卻對孩子說:「我這樣是不對的,但是孩子啊!你千萬不要學我啊!」孩子怎麼可能因你的說法而改變觀念呢?
除了名位以外,權力也是很多人想要擁有的。有權力時雖然可以做點事,可是和名位一樣,我們要小心別被權力控制,落入煩惱的境界裡。
雖然有權的人往往也有名,但有名的人不一定有權,因為有名的人大部分只是在場面上出現,背後有一隻更有力量的手在操控他,因此他們只是演戲的人。演戲的人雖然有名,但在背後操控的人才有實權,譬如很多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就不是實權者。
權力一方面從金錢而來,另一方面從智慧而來,也有從職位而來的。所以,如果你有錢、有智慧,也有職位,即使沒有名,也一定會有權。有的人有了權之後,就開始弄權、玩權,將人玩弄於股掌之上,卻沒有想到未來變化。要知道,權勢有它的時間性、階段性,而且每個人都有年齡的限制,因此人不可能永遠掌權。隨著身體衰老、環境變化的時候,權力終究也會失去,所以最好不要玩權。
有權能夠為人設想、幫助他人,而不過分使用權力或自私自利,那是很好的,名位也是一樣。所以,重要的是你使用權力的願心,以及你看待、運用它的態度。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
我們都知道貪是不好的習慣,可是有時候我們又會走入另一個極端--慳,也就是小氣、捨不得和吝嗇,有人以為這是節省,其實慳和節省是兩回事。
慳和節省的差別,主要在於節省的目的,譬如我們有十塊錢,為了布施而量入為出,努力節省了一塊錢,這就不是慳。相反地,如果我的生活只需花費五塊錢,可是當沒飯吃、沒衣服穿的人向我們求救時,也捨不得將剩餘的五塊錢布施給人的話,那就是慳了。
因此,慳是即使自己有多餘的東西也不給人,而寧可把它貯藏起來,這樣的行為對他人沒有利益。但它不像貪是硬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所以不會損害到人,和貪比起來稍微好一些。
雖然慳不會傷害別人,可是許多人就是因為捨不得布施,反而阻礙了自己的成長和事情的發展。譬如有的人學問很好、知識非常豐富,或是技術相當精巧,但他就是不願傳授給人,也不願意分享給人,死的時候等於把智慧財產帶到棺材裡,這不就等於沒有用了嗎?
又譬如你公司裡有很多的職員,他們為你賺了很多的錢,結果你一毛不拔,那麼這個公司還能繼續存在嗎?有利就應該共同分享,而分享的時候可以分層次,付出的多分享的多,付出的少則分享的少。
一個老闆付出的是資本、是他的智慧與心力,因為他付出的最多,所以得到得多是正常的。但是,一般職員至少也付出了勞力、智慧和努力,甚至還付出了超額的時間來為公司工作,所以給予適當公平、合理的分享,是應該的。如果只曉得剝削,或者不願意和員工分享利益,就會漸漸失去向心力和人緣,這就是慳吝帶來的損害。
有的人雖然沒有什麼財產,但是他很慷慨,願意把所有的東西與他人分享,因為這麼慷慨,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擁護他,可說是一個領袖人才。而一個慳吝的人,因為不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和人分享,所以沒有人緣,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擁戴。
但是,慷慨和「打腫臉充胖子」還是有差別的。慷慨是自己沒有,或有的不多,而盡其所能地奉獻給人;而有的人則是自己沒有,卻拿別人的東西,譬如用賒、借、偷、搶等方式所獲得的東西來和別人一起享受,也就是慷他人之慨,是在打腫臉充胖子了。
今生沒有廣結人緣的人,來生只會是個愚蠢的人。如果能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來生才會增長福慧。
凡事恰到好處最好
慳吝會讓我們不得人緣、失去朋友,同時自我也不能成長。因此,無論我們有什麼東西,都盡量能讓人充分運用,包括名位、財產和權力等都是一樣,而不要自己獨享。有很多名人就是怕被人利用,因此不願意把名借給人,像有時別人只不過是希望能借助你的名氣來推廣某一個活動,代表你也贊成這件事情,但即使這只是一個假名,你可能仍然不願意借給他用。
當然,我們要愛惜羽毛,弄清楚對方的目的,不要讓人假借你的名去做壞事。如果目的是正當的,請求的人也沒有什麼問題,你卻不給他用,那就是慳了。如果經過瞭解之後,發現對方或是事情本身有點爭議性,那最好還是不要給他用,否則恐怕會惹很多麻煩,別人會懷疑你怎麼會和那種人牽扯在一起,進而猜測你們也許是合夥人,如果是這樣,就得留意愛惜羽毛。不過,愛惜羽毛過了分,那也叫做慳。
名是如此,權也是一樣,只要能夠做好職務之內的事以及必須做的事,那就不是慳。我們常說「人在公門好行善」,就是希望有權的人能隨時主動運用自己的權力來幫助他人,利益眾生和社會。如果說有權的時候不用權,或是不用來利益社會大眾,只是抱持做做官,讓上司不生氣、下屬高興,和和稀泥的心態,那這個權力就浪費掉了,給你權等於沒有用一樣。所以,權還是要給有魄力、有理想的人來做。
但是,去慳有時很容易又變成是一種浪費,因此兩者之間一定要取得平衡點。凡是多餘的就叫做浪費,如果是恰到好處地付出,那就不是浪費。譬如別人已經給他某樣東西了,你又再給他一份;或是今天有了、明天也有了,你還要給他更多,那就是浪費了。
中國人很怕被別人批評為小氣,總希望讓人覺得自己很慷慨,所以請客的時候,明明五道菜就可以吃飽了,卻一定要準備十二道菜,彷彿這樣才不算小氣,結果每道菜都剩下很多,形成浪費,這實在是一種惡習。所以請客的時候,要考慮自己所請的是什麼樣的客人?而自己的身分、財力又是如何?雖然不要太吝嗇、寒酸,但也不要過分浪費。
我們做事要掌握「恰到好處」這四個字,任何事恰到好處就是最好的,過與不及都不好。因為不及就是慳,超過就是浪費,能以智慧來分辨如何做是剛好,就能做到恰到好處。
清貧與慳吝大不同
清貧生活的風氣曾流行一時,也可以稱為是一種簡單過生活的思潮。所謂清貧生活,就是符合自然,盡量節約,崇尚樸實,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它和慳不同,慳是捨不得用,而清貧是強調生活的清淡、簡樸,因此需要用的東西仍然要用,只是要耐久而不奢華;自己的環境也要打理得非常簡單、素雅,不講求過分的華麗和花俏。
我有一個朋友,雖然他是船運業的鉅子,是位大商人,但他每天早上吃的東西都非常簡單,只要一杯咖啡、一個蘋果、一杯牛奶,就打發了。有一天我去拜訪他,他從冰箱裡拿出一個檸檬,看起來已經切過好幾次了;接著他切了一片放進他的紅茶裡,也切了一片放到我的紅茶裡,然後又放回冰箱。我就問他:「這個檸檬吃了幾天?」他說:「這是第三天,反正一個人吃飯,早餐也習慣這樣。」我說:「這樣子是不是太節省了?」他說:「可是我只要這麼多!」因此,他一個檸檬大約可以吃上五、六天。
一般人也許會因此而覺得這個人很慳吝、很小氣,其實他是非常慷慨的人,常用金錢幫助他人,設立了各種獎學金來幫助社會、幫助學校,和所有需要幫助的年輕人。他將自己個人的花費降到最低,生活過得相當簡單,然後再把大筆的錢提供給需要的人,這種人怎麼會是慳呢?
另外,還有一個人也很有意思,他每次來看我都會帶一籃水果,我問他:「你平常不是已經有別的捐款了嗎?為什麼每次來都還要帶一籃水果呢?」他回答我說:「師父,我每次來都不坐自己的車子,而將省下來的汽油錢拿來買水果,因此這籃水果都是從車錢中節省下來的。」
像他這樣當然也不算慳,慳是因為不捨得給人才節省,清貧則是為了生活簡單,並不是捨不得。而且唯有自己簡樸、簡單,才會有更多的東西給人;如果自己浪費、享受了,那能給人的東西就減少了。
清貧思想為什麼能夠流行?這是因為欲無止盡,物質的享受永遠無法滿足,也沒有辦法讓人的心感到真正的寧靜、安定與和平;只要物質的生活條件愈舒服,人心就愈不容易安定下來。譬如一雙平價的鞋子就可以穿,可是物以稀為貴,因為虛榮,一定要穿名貴的,結果要求愈來愈高,拚命搶稀有的東西來享受,以為只要能享受愈名貴、稀有的東西,就愈能得到滿足。
其實這些東西都不能讓人得到滿足,享受到最後還是空虛。人的心必須在樸實簡單之中才能安定下來,才不會隨著物質而起伏,今天想要這個,明天又想要得到比這個更好的享受。所以,唯有過樸實、清貧的生活,才能讓自己滿足,也才是最好的自在享受。
第三篇 瞋
為什麼要生氣?
佛法認為,「貪、瞋、癡」是我們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稱為「三毒」。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過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裡,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會把心中的瞋恨從身、口的行為中發作出來,無論是表現在言語或身體上,都是既傷己又傷人。所以,我們通常會把瞋譬喻為火,又稱為瞋火,是因為它像火一樣會使我們失去清涼的智慧。
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平心靜氣,就不會有瞋恨心了。可惜的是,要一直保持心靈的平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瞋恨的起因,一般認為是外在環境無法獲得滿足,或者不能讓人順心如意,而使人的內心產生衝突而生起瞋恨心。
但有時其實是自己內在的關係,例如他人並沒有妨礙我們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別人不順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氣來。所以外在環境的原因,有時是個人自以為是,但並不一定是完全客觀,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麼人事物讓人瞋恨,即使自己已經氣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會知道。
另外,瞋恨不一定是對外的,有時是自己內在的煩惱,譬如有的人會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報不夠,或恨自己不夠聰明、努力不夠等。雖然自己恨自己不會傷害別人,但是心中有恨意總是不好的,尤其當自己恨自己到了極點時,就會開始處罰自己,而對自己最大的處罰就是自殺。因為討厭自己這麼差勁,於是覺得實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瞋恨會帶給人非常大的禍患,一定要適時化解瞋心。化解的方式有兩種:首先是觀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從觀念上來化解,仔細分析瞋恨發生的原因,並進一步思考:瞋恨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影響?經過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後,在觀念上就會知道無論是恨人或是恨己,都無濟於事,倒不如從改變自己、改善處境做起,這要比用恨或瞋的情緒面對問題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樣分析、解釋,都化解不開瞋恨心時,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讀經或打坐,這些方法都能夠化解瞋恨的情緒,幫助人透過修行消業。但是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沒有慚愧心和懺悔心的話,業還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修行方法,都是要我們學習慈悲,不僅對待眾生要慈悲,對自己也是一樣。對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來處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麼容易動氣、動情緒。而對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沒理,都應該原諒他,就像我們也希望別人能諒解我們一樣,要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能以身作則,或是設身處地諒解他人,瞋恨心就會慢慢地減少了。
瞋是心中火
佛教稱瞋火為無明火,像是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或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可見瞋火能夠讓人在一念之間,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摧毀了,就好像兒童玩積木一樣,只要一生氣,把腳一踢,辛苦堆好的房子馬上就應聲而倒。
因此,忍實在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忍就會產生憤怒的心,憤怒的心一般是從語言、行為表現出來,這種直接由言語和行為所發洩的憤怒,對人的傷害非常大。雖然有的人敢怒不敢言,其他人並不知道,也不會因此受傷害,但是因為他的內心充滿了恨,其實已經造成了自己的極大痛苦。所以憤怒,不管別人是否能看到或感覺得到,都不是件好事。
根據研究報導,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身體的細胞會死得很快,而且容易生氣憤怒的人,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會產生障礙。常常用語言或動作來發洩憤怒的人,對身體健康已經很不好了,何況不發洩出來,僅僅在心裡發火的人,那就好像悶燒一樣,對自己的身心傷害反而更大。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一些人老是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容易害精神上的疾病的原因。
那麼,我們該如何化解憤怒呢?這可以從觀念和方法兩方面來幫助自己。
所謂觀念,就是要瞭解自己為什麼會憤怒?為什麼會那麼痛苦?其實,憤怒的原因不論是想要發洩,或是敢怒不敢言,都是因為自己感覺被冤枉,而心中充滿委曲。譬如被責怪做錯了事,或是說錯了話,但事實上是被人陷害,因此既怨恨自己無力申冤,也怨恨別人的惡意陷阱。
對於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從因果來理解。現在會發生這樣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那我不要還報,因為我還報給他的話,不但他痛苦,我更痛苦;如果是果,那麼我應該要接受,不要再還報,如果還報的話,那又變成了因,重重無盡,就會不斷地因果循環下去。如果能從這一點來看,就不會那麼憤憤不平了。
如果當下我們的觀念轉不過來,也想不通時,這時就先不要想它,也不要用理由來解釋,一有時間就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或是注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念活動情況,以及自己的內心痛苦現象。此時就能夠體會:「都已經這樣痛苦了,我還要更加痛苦嗎?」想到這一點,你的心就不會總是和那些不平的事對抗,情緒也會慢慢地緩和,憤怒的情形也會減少,而這就是從方法上來化解憤怒。
所以,只要能靈活運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我們的心就不會再被無明火燒傷,而造成難以彌補的憾恨了。
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所謂瞋,是個總名稱,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憤怒、怨恨、看不慣和不自在等內心的感受。呈現在外表上,則是一種憤怒的表情或動作,讓人覺得陰險、奸詐或是恐怖,彷彿生命將受到威脅。可以說,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瞋心。
慈悲心是愛護人、為人設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有時也有金剛怒目的慈悲心。金剛怒目和瞋恨不同,它是一種慈愛。以威嚴方式所展現的慈愛,就像是因為擔心你會掉到井裡,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邊玩!」這是警告,是出於慈愛的警示,和瞋恨不同。
所以,僅僅從表情、語氣上觀察,就認為和顏悅色的是愛,而現憤怒相的是瞋,那恐怕是不正確的。還是必須從對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應,以及行為的動機來判斷。
譬如口蜜腹劍的人,雖然口裡講的都是甜言蜜語,但是內心盡是一些壞計謀;而人之所以會以害人為目的,不外乎是貪圖別人的東西,因為得不到,才起了瞋心。
像社會上有一些情殺的事件,把別人毀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來對付變心的那一方,都是因為從愛戀轉成了瞋恨,彷彿一定要看到對方受傷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頭之恨。然而,並不是一定要發生讓對方受到傷害的行為才是瞋,只要是存有希望讓對方受傷害的心,就已經是瞋了。
我們常聽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瞋心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煩惱。首先,會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一個常常生氣的人,往往會讓人感覺到害怕,而被當成鬼、當成魔來看,即使他並沒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會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就是生過氣後,常常會覺得很疲倦、很無奈,懊惱自己為什麼要生這個氣?
有禪修經驗的人會發現到,只要一個瞋念起,心就已經浮動而沒辦法安定了。因為心一浮動,渾身的血液就會跟著它緊張起來而發熱,身體當然會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體內燃燒一樣。
瞋恨心也會讓人失去理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都因此失調,這都是造成壽命減短的原因。可見,生氣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妨礙有多麼大。
與其讓瞋心傷人傷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之氣,而這種瞋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明火」。
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於個人的欲望、貪愛不能得到滿足;或是雖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夠順自己的意就不會起瞋心,偏偏世間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於是心中常常有火氣,火氣就是瞋。像是怨恨、憤怒和仇視,這些都是瞋。
瞋心實在很傷人,只要一生氣,身體的細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穩定,以及身體上的疾病。所以,瞋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氣也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因為用鬥爭、強權、憤怒等方式處理事情,除了會讓人一時之間有點怕你之外,根本無濟於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來處理,才能真的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機率通常比較高;而時時動瞋火的人,因為大家都怕他,當然不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們要多下工夫修養自己的脾氣,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瞋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確實體認到起瞋心是無用的,只有不瞋,對自己才有好處。因為當不如意的事發生了,再怎麼生氣都沒有用,生氣只會變成互相謾罵或是肢體衝突,是損人又不利己。因此,我們應該聽聽他人的意見,並且體諒對方的苦衷和用心,這樣瞋心就會減少了。
有的人動不動就愛生氣,明明知道生氣不好,他也不想發火,可是習氣實在很難改。遇到這種連觀念都用不上的時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裡想著:「我還能夠呼吸,實在是太幸運了!」那麼,情緒就會慢慢地穩定下來。
面對別人發火生氣的時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發生。因此,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還大。忍辱不僅是對逆境現前要忍,對順境也要忍,因為順境出現時,我們往往會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點挫折,瞋恨心馬上就會生起。所以,能時時刻刻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誤以為忍就是逆來順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說:「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實,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因為只有先瞭解發生了什麼事後,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這樣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才是忍辱。
瞋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總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見、得失和面子。其實很多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一點面子問題,就和別人一爭長短,甚至拚得你死我活,實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萬不要認為壓制別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
我起瞋心時,對方是不是也同樣會起瞋心?如果兩人都生氣的話,就一定會產生問題。如果是自己起瞋心而對方不起瞋心的話,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為發脾氣的人是自己,對方並沒有發脾氣。即使對方也受害,但相較起來還是佔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損失大,而對方的損失小。想通了這一點,下次瞋心又起時,就會先留一個退路給自己,同時也給別人一條路走,這樣彼此就能夠暢通無阻了。
生氣是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殺一樣,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
然而,勉強控制瞋恨心的結果,反而會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為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每當瞋恨心生起時,你就會怨恨自己:「怎麼搞的?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太不應該了!」
情緒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來處理的,必須要採取疏導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瞋心。而瞋恨和慈悲是相對的,因此只要我們多培養、增長慈悲心,瞋心自然就會減少了。所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轉變自己的情緒,以更積極的慈悲心、愛心來看待世界,才是化解瞋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們又在你身旁吵鬧,心裡當然會覺得很討厭、煩亂。但是,如果你能將念頭一轉,想到:「孩子們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為玩得很高興,才吵吵鬧鬧!」那麼你就會感覺到他們的可愛,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們的吵鬧畢竟還是會影響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們一起玩,順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這樣說不定效率更高。
其實,當某個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氣時,你應該要感謝他,因為對方用他負面的行為來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你,讓你能夠戒瞋;而且你也要慈悲、憐憫他,因為他不知道他的行為是錯的。
但是,如果已成為習慣性的瞋恨,想要在瞬間轉變念頭,實在很困難。所以,我常勸人念「阿彌陀佛」,因為當瞋恨心生起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或是其他的佛號、咒語,就能把瞋恨的情緒轉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薩聖號的清淨心念上。能夠這樣做,久而久之,瞋恨心自然而然就會轉為清淨心了。
因此,下一次當你想要罵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癢癢的時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緒,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即使一時忍不住還是開口罵人,罵出來的那句話也是「阿彌陀佛」。這樣不但憤怒、瞋恨的情緒會漸漸地減少,而且還養成了經常念佛、念菩薩聖號的習慣。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常常問一問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裡產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瞋恨心?瞋恨心有沒有顯露出來?或是心中有瞋恨,但是沒有顯露出來?」就像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語言、心裡的念頭,有了這個自我檢討的工夫,瞋恨心也會愈來愈少。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通常一個人有沒有耐性,和他所生長的環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過程都有關係。有的人是由於成長過程發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況,性格才突然變得沒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來沒有耐性,後來因為所處的環境,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讓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漸漸地也變成有耐性的人。因此,耐性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事,並不是沒有耐性的人就永遠都沒有耐性。
我們之所以會對某個工作或是某個人付出耐性,首先是覺得那件事應該做,也很喜歡去做,而且一定要完成,所以必須要有耐性;其次則是認為既然這種工作或者是這個人,要逃避也逃避不了,那麼只有付出耐心來處理。
而一般人會沒有耐性,常常是因為厭倦或是不喜歡某些人和事,其次則是性格使然。有人的性格就是粗心大意,動不動就發脾氣,像是工作隨便說不做就不做了!這就是任性。這種任性的人往往都要憑運氣和福報,才能與人和諧相處,圓滿完成事情。可是一個人的一生之中,能靠運氣的機會實在不多;即使還可以得意一時,但是運氣總會有轉向的時候,所以最好還是培養自己的耐性。
此外,耐性和毅力也有相當的關係。環境和工作常常會帶給我們一些磨鍊,不管是別人交付給你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工作,或是本身從事開發研究的工作,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與毅力。因為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無論工作、學業或是人際關係,幾乎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自古以來,許多發明家及有成就的人,都是從失敗中努力不懈,付出毅力與耐性,才獲得最後的成功。
但忍耐的耐性並不等於忍氣吞聲,忍氣吞聲有時候是忍得沒有道理的。例如受人欺負侮辱時,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反應,只好忍氣吞聲,那就不算是耐性。因此,只有在自己頭腦很清楚,對人、對事都非常明白時,所付出的才是真正的耐性,事情也才會成功。如果遇事沒有辦法付出耐性與毅力,則多半會半途而廢,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
像我並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也不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但是我很有毅力。別人用一個小時可以做完的工作,我願意花十個小時來完成。因此我在日本念書時,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別人一、二年就能讀完的學位,我可能就要花五年、十年來讀完。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一定要把自己想完成的事做完。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磨難之中慢慢地逐一完成。從來沒有一件事是十分順利而沒有阻礙,或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可以說都是靠著耐性和毅力,才使我最後都能獲得圓滿的結果。因此,我相信每一個人只要願意堅持,不輕言放棄,都可以磨鍊出耐性來。
第四篇 癡
別顛倒看世界
佛法說「癡」是眾生的根本煩惱之一,癡的意思是事理不明、是非顛倒,這和我們常說這個人很癡心的癡不一樣,癡心的癡是「執迷不悟」的意思。
所謂是非顛倒、事理不明,是指一般常識認為是正常、合情合理的,甚至於合法的見解,可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卻是顛倒見。譬如我們對一樣東西貪戀執著,就會認為那是永恆的。以男女之間的關係來講,很多人談戀愛或是要結婚的時候,總是山盟海誓,但是人的生命很短暫,怎麼可能像山一樣堅固、像海一樣深廣呢?更何況山和海都有崩塌和乾涸的可能。
偏偏就有許多人相信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能讓自己永久依靠,好像只要找到了靠山,就能平穩安定一輩子似的。卻不知就連山都會崩塌,更何況是人呢?所以說,想以人做靠山是最愚蠢的想法,這就是以無常為常,以常變的東西為不變,以不可靠的東西為可靠,也就是癡。
佛說眾生顛倒,而眾生的顛倒歸納來講有四種,也就是所謂的「四顛倒」。除了上述的以無常為常外,還包括了以苦為樂、以不清淨為清淨、以非我為我。
除了身外之物不可靠之外,就連自己也靠不住,譬如身體的健康,自己的觀念、想法和意志力,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可是我們卻認為是自己所擁有的,或是自己本身很可靠,這就是以非我為我,其間的落差會為我們帶來極大的衝擊和痛苦。
以苦為樂就是把明明是苦的事情當作是樂的,而把真正的樂當作是苦的。譬如很多人會把大吃大喝、狂賭濫嫖當成娛樂來追求,但這只是一時的刺激和快樂,一旦刺激結束以後,在精神上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空虛,增加更多身體上的痛苦負擔,那怎能快樂呢?一時間的快樂造成長時間的痛苦,但人卻引以為樂,卻不知道這個被自己覺得是樂的事,其實就是造成苦的原因。
至於以不清淨為清淨,是說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恆久清淨的,例如我們的身體,現在可能看起來是清淨的,但是到了明天就會流汗髒臭了,這也是人需要天天沐浴的原因。餐桌上美味的食物,我們認為是清淨的、沒問題的,所以吃它,但是吃下肚子以後,等到明天排泄出來時就是不清淨的。美食即使不吃它,只要一收回廚房就會開始變質,然後慢慢腐爛而變得不清淨。
可見,任何東西的淨穢都只是我們一時之間的感覺而已,要視情況才能決定是否是清淨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清淨了。是你喜歡的,那就是清淨的,不喜歡的,就是不清淨的了,因此清淨是相對的感受。
所以,常、樂、我、淨都不可靠,沒有一樣是真的,都只是一種幻相、幻覺而已。
煩惱與愚癡
愚癡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廣義的愚癡,是泛指所有一切煩惱;而狹義的愚癡,是指觀念、看法或思想上的問題,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緣,或是因果顛倒,甚至於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緣。
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因有緣才能完成,其中因是主要的條件,緣則是次要的、客觀的條件;一個主要的條件再加上一、兩個以上的客觀條件,就是因緣。如果事情能成功,那是由於因緣成熟的關係,有時不能成功,也是因為因緣的關係。
因此,如果不希望得到壞的結果,就不要造壞的因。同樣地,如果希望獲得好的成果,那就一定要有好的因才能促成。但是我們往往倒果為因,永遠搞不清楚造成結果的真正原因,不是想佔人便宜,就是自己做了壞事卻不負責任,不僅為自己製造困擾,也造成別人的困擾,因此就一直在因果的纏縛中痛苦。所以,不知道因果、不知道因緣的人,就是愚癡。
因果一定是從因到果,但它不是單線式的從因到果的關係;而是在從因到果的過程中,又有種種的緣配合,然後產生了一個結果出來。譬如我們要一粒種子直接變成瓜,那是不可能的事。一定要經過人工的培育,加上陽光、空氣、水、肥料,以及其他的因素配合,才能夠開花結果。所以說,因果本身是很複雜的。
再從廣義來講,人只要有煩惱,就表示愚癡。在《六祖壇經》裡,形容愚癡就像雲或霧一樣,當天空有雲霧時,我們就看不到太陽和天空了。但是事實上,天空和太陽並不會因此而消失,只是雲把天空和太陽遮住了,使得人看不到而已。但雲霧是因為空氣裡的潮濕,再加上溫度和其他因緣的關係才形成的,所以它本來就不存在,是因緣聚合而成。因此,當因緣不具足時,總會煙消雲散。
而我們有煩惱的時候,就像被雲遮住了一樣,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產生了情緒,煩惱也跟著情緒出來。還好煩惱就像地球表面的雲霧一樣,並非不變的、永久的,而會很快地就恢復原本的萬里無雲。因此,佛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來就是佛,只是因為有了煩惱才變成眾生。
雖說佛性從來都沒有變過,但是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恆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跳出自己設的陷阱
曾經有過這麼一則新聞: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時,順便買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記買,太太很生氣,兩人就起了口角,結果太太因此而自殺身亡了。
乍聽之下,不禁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怎麼會為了一罐沙拉油就自殺呢?如果我們把它視為獨立事件,這件事應該不至於那麼嚴重,丈夫只要說聲:「對不起,我等一下再去買,或者明天再去買。」事情就可以解決了。問題大概是出在丈夫常常把太太所交代的事項忘記,沒有把太太放在心上。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雖然太太可能是愛丈夫的,但是因為丈夫的態度太漠不關心,就覺得嫁給這個丈夫實在很窩囊,心理也不能平衡,想想活著實在沒意思,結果就自殺了。其實,她如果能和丈夫好好地溝通一下,而不是鑽牛角尖地認為丈夫不買沙拉油就表示對她不關心,那麼她就不會自殺了。
這個故事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卻是非常普遍的問題,很多人就是為了一些看似芝麻綠豆的小事而自殺。其實買沙拉油只是一個導火線,並不是真的只為了眼前的小事,而是因為常常有這種事情發生,結果積在心裡的怨氣很久了,非常不平衡,又不知道該怎麼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結果一怒之下,就乾脆死給對方看了。這實在是非常的愚癡。
我想這位太太大概也沒有什麼朋友,如果有幾個閨中好友,她就可以和朋友談談心。交談的時候,也許朋友會說:「我的先生還更糟糕呢!你的先生不過是忘了買沙拉油回來而已,有什麼好生氣的?你自己去買就好了,先生有他要忙的事,可能一忙就忘掉了,你就原諒他吧!」
或是聽聽佛法的觀念,換一個念頭來想,就可以幫助她跳出所陷的困境。很多人就是因為畫地為牢,把自己設限在一個圈圈裡,身陷其中、痛苦不堪,如果跳不出來,就可能走向死路了。因此,我很希望大家都能運用佛法的觀念,設法跳出自己所設的陷阱。
「癡」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實在有很大的傷害,因為愚癡的人,他的心理常常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很容易給自己壓力;加上社會環境的任何動靜,都會影響到他,心理受影響之後,連帶也會使身體健康出問題。所以,最好凡事都能退一步想,當痛苦或煩惱的時候,告訴自己:「我怎麼這麼愚癡、這麼顛倒!」這樣就能轉念而突破困境。
因此,如果我們遇到瓶頸,或是困境無法通過時,只要將觀念稍微轉一下,天下就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是遲或早、遠或近而已。
危機就是轉機
觀念上、個性上的愚癡、顛倒,會讓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唯有轉變顛倒的觀念為正見,才能真的跳脫煩惱,因此正確的觀念非常重要。
譬如本來這盆花已經插得很好看了,但此時如果來了一位插花老師,希望能插一盆更好的花,那麼在相較之下,這盆花已變得不夠好,自然就會被拿掉重新再插。可是,如果那位插花老師沒有來的話,那這盆花依然會被認為是盆好花。所以,世間上的事,往往你認為最差的,在過去某一個時間,它也曾是最好的;而你認為最好的,可能轉眼間就變成最壞的了。
因此,「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並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話,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善於運用逆境、打擊,那麼它就會變成你成功的一個因素。相反地,有些人雖然幫了你很多忙,可是到最後反而會使你成為一個無能的人,變成你成功的絆腳石。
可見好與壞並不是絕對的,對於好的事情不要以為那就是最好的,因此覺得很高興或是有多麼了不得,而興起我一定要保護它、佔有它的念頭。其實即使是好的,那也只是一時的。有時候很糟糕的事,都已經到了一塌糊塗的地步,反而會讓你化危機為轉機。因為若能瞭解危機,善於運用危機來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就能使得千頭萬緒的事迎刃而解,而你也能馬上成為一個成功者了。
因此,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壞事也不需要垂頭喪氣,這樣才不是愚癡,也才不會增加煩惱、痛苦。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成功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只是一般人往往會因為未達百分之百的滿意成就而感到痛苦;如果根本就失敗了的話,那就更加痛苦。
我曾告訴三位準備參加選舉的朋友:「成敗乃兵家常事,對於競選,我們應該要抱著必勝的信心,但同時也做好準備失敗的心。因為旗鼓相當的人和你競選,即使你失敗了,對你來說收穫還是很大;而對方也應該感謝你,由於你的競爭,還有你豐富的經驗,才使得對方不敢大意,反而因此激發了他的智慧,提出更多、更好的政見。成功是每個競選者都希望的,大家都花了很大的心力,如果最後失敗了,這也是光榮的失敗。何況失敗之後,東山再起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這就是所謂「轉心不轉境」,以及中國人常說的「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但是,這樣的想法和自我安慰的阿Q心態是完全不同的;阿Q心態是沒有希望的、無能的,是幻想式的自我安慰。
我們所強調的心態是有信心的、是努力的、是有目標的,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會以為一失敗就從此一敗塗地,一成功就從此一帆風順,而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如果能看清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真相,我們就不會執著在其中,也就不會再煩惱了。
善用生命不懈怠
懶惰又叫做懈怠,和精進是相反的。它是一種得過且過的生命態度,往往沒有想過自己要完成什麼;即使有,也一直遲遲不採取行動,老是停留在空想的階段,而不願勤奮地去實踐、去努力。因此,懶惰的人往往會覺得生命活得很茫然,但奇妙的是,他們往往又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忙碌。
之所以會有這樣矛盾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動作慢吞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想完成的目標,結果就覺得什麼事情都和自己有關,老是覺得事情很多、很煩。有時甚至於吃飯拿筷子,或是要去倒杯水都懶洋洋地不想動;愈不想動,就愈覺得生活裡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因為每件事情都拖著沒做完,因此每件事情都覺得要趕,但是又都沒有真的去執行。
這種人並不一定沒有希望,只是一直沒有行動。也有一些人是真的懶,什麼都不想做,沒有什麼希望和目標,不知道活下去要做什麼,彷彿活著只是因為要活著。有些人是真的因為能力有限,找不到工作機會,即使得到工作也沒辦法完成,所以就變成游手好閒、好吃懶做的人了。
其實,這種人活得滿痛苦的,因為自己的無能,讓別人看不起,但又無事可做,類似這樣的人在世界上還真不少。譬如我在美國就看過許多非裔人,他們的家庭背景無法讓他們受教育,或是本身也沒有意願受教育,基礎教育很差,因此也沒有什麼能力,只好整天窩在家玩,或是坐在門口聊天,年紀輕輕沒事可做,很容易出現犯罪行為。所以,人如果面對不能夠往上提昇的窘況時,就很容易下墮,而這種現象就是懶惰的成因。
有的人會疑惑,懶惰的人無所追求,那麼生活平淡的人不也是一樣嗎?其實這之間的差別很大。生活平淡的人,他有條件讓生活過得更富裕,只是他並不想追求富裕。所以,他雖然有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不去拚命工作,只是比較想過著悠閒的生活。
而且這種過平淡生活的人,多半比較重視精神層面的生活。有人選擇生活在山裡、海邊,有人則選擇到鄉下去,平時喜歡看看書、寫寫字、聽聽音樂,還是有情趣在裡面。因此,他們是有條件地選擇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是無能或清高,只是希望享受一種悠閒、平淡、安定,而不想受到都市生活或是複雜的人際關係的問題所干擾。
另外,有的人在懶惰過一段時間以後,又會開始去找工作,而且是很積極地行動,這就有可能成為生命中的轉機。所以,懶惰也並不一定是一輩子的狀況,有可能是階段性的。如果是階段性的懶惰,仍應積極地努力,這才是發揮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不為自己找藉口
好高騖遠的人,頭腦裡常常動著各種念頭、各種謀略,自認為心懷大志,只是機會還沒到或者是還沒有執行而已。
做事應該要從近處著手、遠處著眼,光是有遠大的志向和願望,而沒有腳踏實地去做,那永遠都是一種虛幻的狂想或妄想,縱然心懷大志,仍然是個無能的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也可以稱為「懶人」。
真正心懷大志的人,在還沒有得志之前,他一定還是很實在地生活和工作。就像古代有一些宰相、將軍,在還沒有任官之前,都是做農夫或是工人、樵夫,後來因為被發現,機會到了,才出來任官。但是,當他們在做農夫的時候,不但不會說:「唉呀!我是該做宰相的人,怎麼能做農夫呢?」
而且也不會因為是農夫,就畫地自限,心中仍然有大遠景。如果心裡老是幻想著:「我是準備做大事的,才不屑做這些小事。」那麼一定不可能有後來的成就。
除了狂想、妄想外,「拖」也是一種懶的心態。人多多少少都喜歡拖,原本今天該做的事,就想沒關係,反正明天再做還來得及。其實工作應該是要用「趕的」,不能用「等的」。雖然說做事不能急,但一定要用趕的,因為工作如果不用趕的話,通常不容易完成,事情唯有在迫切的情況下,不眠不休地趕工,才能順利把它趕出來。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今天做不完沒有關係,明天還可以做;明天做不完,後天再做;即使我自己做不完也沒關係,還可以留給後代做。這都是一種藉口,也是一種懶人心態。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因為明天能不能活著還不知道,能夠趕出來就要盡快把它趕出來。
因此佛法很強調精進,譬如「剋期取證」,意思就是要我們發願,一定要在某一個時段完成什麼。很多人都曾發願,願自己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麼。但是願是要去實踐,否則就會變成空願。不過自己發的願通常做起來會比較有動力,只要一開始動,你的願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發願的話,大概連自己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做到什麼程度?都不知道。因此,我常勸人要發願,因為發願之後你就一定要做,你也一定會去做,而會努力去完成這個願心。
其實,只要能瞭解「生命無常、人身可貴」,就能克服喜歡拖延或懶惰的心態。因為生命是無常的,人隨時都可能死。但是我們人身是可貴的,失去了這個身體之後,就再也沒有辦法用我們的身體來完成工作了。所以,在我們還沒有失去人的生命之前,就要好好地運用這個無價的生命,來做無限的貢獻。這樣的話,就能夠激發一個人上進的心並驅除懈怠的心,否則得過且過,認為自己反正就只能這樣過一生,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人身是可貴的,人的生命是很難得的,並且非常短暫,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運用它,才不枉費這個寶貴的生命。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散漫可以分為頭腦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頭腦的散漫就是沒有組織力、沒有計畫,說得好聽叫做隨緣,說得不好聽就是沒有主見。
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錢的人,可能就會花天酒地、生活不規律,過著糜爛的生活;如果是沒什麼錢的人,生活就會變得非常得凌亂,在工作上,他無法敬業樂群認定一項工作做下去,結果早上起得很晚,有時候還可以整天睡覺,過著沒有規律的生活。當身心都沒有規律時,就是散漫了。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悶、不愉快,也沒有什麼意義。要如何讓生活變得有意思一點呢?先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再培養自己的興趣,以發現自己的潛能;等一樣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樣,漸漸地就會覺得滿有成就感,也能遠離散漫的生活了。
所以要克服散漫很簡單,可以試著從起床開始。每天起床以後,把床鋪整理好了,再將環境打掃乾淨,東西放整齊,之後再來看一看,欣賞一下自己生活的環境,是不是比過去好一點、舒服一點?
人會散漫的原因,多半是失去了生活的軌道,生活沒有了規律。因為心沒有了次序,生活自然也沒有次序,於是就變成散漫了。因此,想要克服散漫心,就要將自己納入軌道中。方法可以是每天為自己安排一個定課,以培養定力和規律,並且用發願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方向建立起來。仔細想想自己想要做、應該做的是什麼事?每天的生活要怎麼規畫?當你把生活規律化以後,漸漸地散漫心就會去除,就能進入生活的軌道裡。
而培養興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讓目標成為僵硬的東西。如果只有目標而沒有興趣的話,再好的目標都會成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會連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此外,培養合群的美德,透過和其他人共同生活與交往,可藉由群眾力量的支持來校正自己的散漫。如果一個個性非常孤僻的人,又生活很散漫的話,那要改變人生態度就很困難了。反過來說,如果還能夠合群,即使他再怎麼散漫,但是因為心裡覺得需要朋友,也有朋友圈可以交流生活方式的話,那麼他的生活態度就會慢慢地轉變。當然,這裡所指的朋友,是能夠談學問、談信仰,或是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而不是本身生活就沒有規律的朋友。
譬如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主張要隨眾,也就是隨著大眾一起生活,隨眾起床、隨眾上殿過堂、隨眾作息,這都是團體生活。而團體生活能培養出自己向上的心,因為眼看其他人都那麼精進用功,即使自己沒有進取心,也會因為他人的激勵而慢慢變成有進取心的人。所以,隨眾並不是要我們變成像機器一樣呆板,而是要我們活潑潑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隨眾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迷失方向,就像竹林裡又直又高的孟宗竹一樣。因為園子裡種的全都是竹子,所以每一根都是直直地往上長,沒有彎的。這也就是說,共同一起生活、成長的時候,因為定時接受營養、接受成長的機會,一定會長得很好;反之,如果是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覺得無所謂,並不覺得非要和別人一樣接受教育,接受成長的機會不可,很容易就變成得過且過而迷失自己了。
第五篇 慢
是自信,還是自負?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這樣的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把別人看得過低,就是把自己看得過高,因此很容易傷害到他人,而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之所以會自負,是因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別人還好,譬如才能、知識或人品,因此在對待別人時,自然而然就表現出傲慢心來。如果他又很受其他人的肯定,並且不斷有機會往上陞遷,那麼他就會愈來愈傲慢。但是人畢竟不可能永遠往上爬,即使一直往上爬,也總有個頂點,等爬到頂點時,一定會往下坡走。因此,自負對一個人並不好。
然而有慢心的人,常常並不自覺。雖然有很多煩惱,可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慢心所引起的,譬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自信而不是自負,其實兩者是不同的。自信是說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夠做些什麼事、達成什麼樣的任務。而自負是自認為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我在東京時,曾經遇到一位從台灣來的朋友,他是政治大學畢業的。他的同學有人做官當到次長,甚至是部長的,因此很感慨地對我說:「法師,您曉得嗎?我很倒楣啊!時不我與,時運不濟,好運彷彿總臨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在東京只能放棄努力,乾脆隱姓埋名了。」他因為眼看著同學、同輩的事業都很得意,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就是因自負所引起的失意。
如果是自知而自信的人,就不會這樣想了,他們會說:「我有做這種事的能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能做得很好;假使沒有機會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這不是我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緣不成熟的關係。」或者說:「有什麼事我就做什麼事,不一定要做部長,我做別的事一樣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自負和自信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因此,察覺慢心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存有比較的心。一般來說,慢心是自以為比別人高一等的人才會有,就像有的人會將事情的成功歸功於自己,而將失敗歸咎於別人,認為做不好,都是因為別人拆自己的台。
其實覺得自己比別人不好,心理所產生的不平衡和失落感,也是慢心。要知道,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緣來促成的,不一定全都是自己的功勞。因此,對任何事情我們應該抱持是不是由我來做都好的態度,如果不能做這件事,也可以改做其他事。能夠如此,就能保持心裡的平靜和平安,也就不會起慢心了。
心存謙恭,樂當配角
有慢心的人,內心常常感到不平,充滿痛苦和煩惱,而謙虛與恭敬這兩種態度是我們去除慢心的最佳良方。
所謂謙虛,指的是在和人相處時,不要老是想到自己的功勞。例如在電視節目《大法鼓》裡,雖然我是主講者,但是如果沒有主持人的介紹引導、製作群的精心策畫,再加上編劇選題切中觀眾的需求,這個節目品質不會這麼好,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看。還有很支持我們的觀眾,我也很感謝他們。其實我只是這個節目的一個小小因素而已,是眾緣和合,才能把《大法鼓》製作出來,並且有不錯的成績。
當我們能夠從因緣觀的角度思考時,就會懂得謙虛,也就可以去除慢心。但並不會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因為你的奉獻仍是成功的因素,只不過是成功條件的一環,所以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勞。但是有些人會把功勞全歸給自己,把所有人都否定掉,認為其他人都是沾他的光,那就有可能會說出:「你如果不是主持了我的節目,誰會知道有你這個人啊!你還不是因為我才出名的。」如果說出這樣的話,那就是傲慢心了。
所以,去除傲慢心很重要的就是謙虛,雖然要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貢獻,但要把自己當成配角,是眾多因緣裡的一個因素,這樣就不會那麼自我中心,而能常常想到還有其他的人,感謝其他的人、感謝其他的因緣,這樣一來,慢心就沒有了。
除了謙虛,尊敬、恭敬也是化解慢心的重要心態,也就是要敬業樂群。敬業是對所做的工作存著尊敬的心,樂群則是對參與的每個人都生起一種恭敬、感謝的心,這樣他人自然而然會主動配合你、協助你,這才能夠眾志成城。我常講,我聖嚴這個人今天好像有點小名氣,其實這名氣不是我個人的,是信眾、弟子,還有我們的社會,共同把我烘托出來的。所以,我見了任何人都很恭敬、很感謝,不會起慢心。
但是一般人在平常時,不容易向別人低頭,總覺得那是很丟臉的事,特別是對於平輩或屬下,即使知道自己不行,要向人請教的時候,也往往不願低頭,除非會傷害到自己的利益或不得已時,才肯低頭。
在佛門中,禮佛是培養恭敬心的好方法,曾有位居士告訴我,他原本是一個慢心比較重的人,但是在一次參加法鼓山所舉辦的禪三之中,經由禮佛讓他真正學習、體會到該怎麼謙虛、恭敬。因為在禮佛的過程中,學習到要把眾生都當成佛一樣看待,以謙卑的心來對待每個眾生。所以,當他禮拜時,將頭、雙手、雙腳拜在地上,觀想禮敬佛時,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在禮敬眾生一樣。他覺得這帶給他很大的啟示,對於去除慢心來講,幫助很大。
如果每個人、每個家庭或團體,乃至於整個社會、國家,都能經常保持謙虛和恭敬對方的態度,傲慢心自然就會消失了,也就不易引起爭端。
知慚愧才能更上進
「慚愧」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並沒有「慚」、「愧」二字連稱的詞彙,而這兩個字都是一種修行的方法與觀念。其中「慚」指的是對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慚形穢」;「愧」指的是對不起他人,所以說「愧對於人」。其實一個對不起他人的人,往往也會對不起自己,譬如做錯事傷害到別人時,至少對自己的品德就已經造成損害,所以也是對不起自己。
而當我們對不起自己的時候,往往也就減少了對人能夠更好一些的機會,所以對不起自己通常也就對不起他人。譬如父母都希望兒女能為家族爭光,兒女如果沒有做到,那是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父母,讓他們失望了。
雖然並沒有做壞事,但是因為不夠用心努力,浪費了時間、生命,辜負了家人、家族的期待。因此,慚、愧二字連起來用,就有對不起自己又對不起他人的意思了。
所以,我們對於老師、朋友,乃至於全體眾生,都應該經常懷著慚愧心,這也是印光大師自號為「常慚愧僧」的原因。一位人人都認為缺點很少,足以為模範的高僧,仍然覺得自己經常犯錯而感到慚愧,這不僅是謙虛的一種品德,而且是比謙虛更進一步的修行。
謙虛是自知有所不能、有所欠缺,所以對人很謙虛。可是慚愧是非常積極的,自己知道錯了應該改過、自己知道不行應該努力,自己知道做得已經不錯,但是還不夠好,應該更努力改進,這就是常常有慚愧心、菩提心的人。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有智慧、有慈悲,自利利人的菩提心、菩薩心,並且要一直到成佛才算圓滿;在尚未成佛以前,都應該隨時提起慚、愧這兩字。
如果能夠常把「慚愧」兩個字放在心頭,則會有三大好處:第一是不敢懈怠,會非常精進、努力。第二則是非常謙虛,不但見到任何人都會尊敬,並且會無條件地幫助人。第三是能夠忍辱負重,因為懂得慚愧,所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這就是菩薩精神。
因此我們不要誤會,認為有慚愧心就表示是有缺點,承認有缺點就表示做人很差勁,事實上是恰好相反的。因為知慚愧,所以才能缺點很少,常常改進;因為知慚愧,所以保持努力,精進不懈。
不懂就說不懂
對於一般人來說,「慢」就是「驕傲」。但是,佛經將它分析得比較細,例如「過慢」,過是超過的意思,自以為比他人強,覺得很驕傲而瞧不起不如他的人,這就叫做過慢。
還有「卑劣慢」,這是說明知自己不行還覺得很驕傲,就像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裡的阿Q,他被人欺負、挨打,就說這是兒子打老子,認為自己是老子,而打他的人是兒子。此外,我們也常聽人講:「有什麼了不起,他不過是多讀一點書而已,他睡覺我也睡覺,他走路我也走路,他吃飯我也一樣吃飯,而且不見得比我吃得多。」像這樣,自己不行還看不起人家,就叫做卑劣慢,這種慢心也非常普遍。
另外還有一種慢,是自己並沒有比人高明,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總是虛撐架子,這叫做「虛驕」。因為虛,自己覺得不行,因此要先發制人,對任何人都表現出一副高傲、驕慢的模樣,好像自己多了不起,就怕別人看不起。像這種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到任何地方都表現出這種態度,一旦被人拆穿,馬上又變成「卑劣慢」。如果他發現自己的確比人家高明一點的話,馬上又傲慢起來。
傲慢的人,一定是對上會頂、對下會壓、對同事計較和排斥。所以,有慢心的人很不容易成為受歡迎的人;就算他表現得讓你可以接受他,但沒多久就會讓人害怕,因為和他相處時不是很舒服,總覺得他身上有刺。
我們要擺脫慢的習氣,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所謂自知之明,就是自己不懂就說不懂,也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十分而說六、七分,那不算是什麼壞事;但是如果只知道六、七分,卻說知道十分,那就是「慢」了。所以,當我們說大話的時候,要曉得已經脫離了真實的自己;但是謙虛的話也不要說得太虛偽,而要恰到好處。
因此,明白自己是半斤就當自己是半斤、是一兩就是一兩,不需要裝模作樣造假,也不需要跟人比較;一比較,兩種慢就一定會出現。自己走自己的路,憑自己的心力、天資和福報盡心努力。他好,我們讚歎;他不好,我們應該鼓勵,不需要在他面前表現驕傲。對上要尊敬,對下要體諒,對同事要互相尊重,如果能這樣,這個慢就沒有了。
發現不足,包容別人
謙虛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經》的六十四卦裡,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有「謙」卦沒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因為謙能夠讓,讓就能夠虛,虛才能夠容,也就是能夠包容所有的人。一個人如果能夠懂得退讓、包容別人,也就是所謂的虛懷若谷,便能夠接納百川,得到各方面的好處。
所以,能夠虛心傾聽他人意見的人,一定也能夠尊重所有的人。如果一個人沒有謙虛心,那就會自以為是,兩隻眼睛像長在頭頂上似的,怎能看得到別人呢?因為他看到的只有天,就會傲慢無禮。傲慢無禮的人會因輕視而傷害到別人,但是同樣地,他也會不受歡迎而被孤立,因為他不接受人,別人自然也不會接受他。
謙虛的確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做到卻相當不容易。因為一般人通常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問題,看到別人對不起自己、別人不足的部分,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貢獻比別人多,常常都是在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對自己的要求也總是比較慈悲一些,像這樣的人怎麼會懂得謙虛呢?
基本上,人都是凡夫,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缺點。所以,我們要先檢討自己的缺點,再看看他人有沒有什麼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檢討自己過去有哪些應該做好卻沒做好的,或是不應該做錯卻做錯的,對這些事情都應該要心生慚愧,並且積極改進。改進的方法,就是對未來要有悲願心,所謂悲願,就是希望自己從此以後要為家人、為眾生,奉獻服務,帶給他們利益,讓他們得到關懷照顧、得到幸福快樂。
有了悲願,就會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發現要學習、努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其實學習的機會俯拾皆是,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在一起時,另外兩個人一定有自己能學到的東西。何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對外的接觸面相當廣,接觸的人很多,一定有東西可以讓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表現如果是正面的,就學習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就算是負面的,也可以學習如何避免自己像他們一樣犯錯。
少批評他人,多檢討自己,向他人學習;對過去要有慚愧心,對未來要有悲願心。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我們就能成為一個非常謙虛的人。
謙虛才有成長空間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追求自我成長的過程,人生的成就也就在這一點一滴的自我成長中累積起來。只要不斷提昇自己,努力以赴,成果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實至而名歸。
但是,現今社會上有些人過分膨脹自我,不肯腳踏實地努力充實自己,尤其年輕人表現欲強、好大喜功的情形似乎特別嚴重。實際上,自我成長應該是一步一腳印,有多少奉獻,就有多少成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其實年輕人帶著一種狂傲的氣質,也不是不好。狂狷之氣並不全然是壞的,因為通常狂狷之人必定擁有一些讓他狂傲的能耐。也許是體能不錯或是聰明過人,也可能是比任何人更勇於付出、更努力,因而得到很好的成績。當他發現同輩的表現都不如自己時,驕傲之心往往油然而生,這種心態和因過度自我膨脹而產生的驕傲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年紀愈大,愈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閱歷增加之後,也會發現「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所謂「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指的是即使在平輩之中沒有比自己厲害的人,但是在年長、甚至年輕一輩中,可能還有高人;就算同一時代沒有比自己更強的人,在過去時代之中也一定會有;這就是人情世故。
所以,當一個人閱歷加深了以後,自然會慢慢地收斂狂傲之氣,如果還不知收斂,這個人的成長空間也就到此為止,不會再有什麼成就了。因為一個愛出風頭、搶功諉過、踩在別人頭上往上爬的人,到哪裡都不得人緣。這種損人利己的人,也許能有一時小小的成就,卻不可能成就大事。
能成大功的人,一定是虛懷若谷、努力精進,為他人奉獻、服務的人,而且不會把功勞據為己有。這種虛心的人,必定受到別人尊敬,和那些膨脹自我、目中無人的人完全不一樣。人們對於自吹自擂的人即使當面不說,背後也會批評。所以,做人不管有多大貢獻、多少能耐,都能夠謙虛為懷。
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單獨而孤立的現象,而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以佛法來講,一個人的成功是眾生共同的福德所感召、促成的,個人並沒有什麼奉獻,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大家都沒有福報來接受這樣的成果,個人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共業」,是大家共同努力而完成的。
所以,不管是年輕人也好,年長者也罷,成功之後絕對不要得意忘形、膨脹自己。如果任何事情都能這樣想,驕傲的人大概就會少了,而人人都不驕傲,都能謙虛為懷,那麼世界也就會更和平了。
慚愧不是自卑
佛法要我們知慚愧、常懺悔,但是有的人似乎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這是錯解慚愧為自卑的緣故。
其實,慚愧和自卑是完全不一樣的。自卑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看不起自己,或者是被別人看不起而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因此什麼都不想做,也不敢見人。慚愧則是因為自己覺得做得不夠好,或者是做錯了,想要改進、彌補,即所謂的「亡羊補牢」。
因此,慚愧是知道錯誤之後,一種積極改正的反應。譬如你說錯一句話而得罪了人,自己卻不知道,後來發現有人因為你無心所說的話而受傷,因此不想再見到你,就會覺得很慚愧。心想自己怎麼這麼不小心,連說錯話都不知道,下次一定要改進。所以慚愧心生起之後,一定會向人抱歉,然後心生警惕、希望下次能改進。
慚愧本來的意思,是對不起自己和愧對於他人。有人會覺得疑惑,認為對不起他人不一定會對不起自己,而對不起自己也不一定會對不起別人,其實這兩者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譬如自己做錯事、說錯話,表面上只有傷害到別人,但實際上也傷害到自己的品德。有時雖然沒做錯事、說錯話,並且受到很多人的讚歎,甚至頒獎給你,可是你覺得這個獎勵或回饋,與自己付出的努力不相稱而有慚愧感,那你就應該要多付出一點。所以,即使沒有受到傷害,仍然要反省。
像我經常在主持禪七,或是上過一系列的課之後,都會對學員們說:「這次雖然為諸位上課,但是我的準備好像不夠周到,看到大家付出那麼多的時間來學習,我覺得對你們很抱歉、很慚愧。」有時候學員們在上完我的課以後,會對我說謝謝,我總會講:「慚愧、慚愧,我應該感謝大家能夠接受我這樣的課,忍受我這樣的人。」當我覺得慚愧時,下一次的課可能就會上得更好一些,也會讓我的學生、弟子們感覺到或許我講得不一定是最好的,應該還有更好的東西值得探究,於是自己就會主動再去研究,發現更好、更新、更有用的觀念和方法。由此可見,慚愧是非常正面的。
可是自卑就不一樣了,自卑是受人批評或是做完一件事情之後,覺得沒有自信心,覺得對不起人也對不起自己,而產生「乾脆算了」的心態。心想這樣的事情再也不做了,反正做來做去都做不好,不但不能讓人滿意,連自己也不滿意,既然無能,最好還是別獻醜了。
因此,自卑感不但不能使自己成長,更不能為他人做更多的服務和奉獻,反而造成退縮,和慚愧是完全不同的。
以鼓勵代替責備
佛經裡有一個關於牽牛車的故事,是說兩個牽著牛車要上坡的人,前面一個人拉著車往上走的時候,就不停地對牛講鼓勵的話,他說:「乖牛,我知道你的力氣很大,相信你一定拉得上去;等上坡後,我會讓你好好休息一下。我也會幫你忙的。來!我們一起來!」結果這隻牛很快就拉上了坡。
第二個人則是一直猛趕著牛,而且一邊打一邊罵:「你這隻笨牛!懶牛!現在我們要上坡了,我想你這隻蠢牛一定拉不上去。」結果這隻牛就站著不動了,無論他怎麼用鞭子打,牠也不願意拉,反正牠被罵是隻笨牛、懶牛,爬不上去也是理所當然。
雖然這是則寓言故事,可是我想真實的牛可能也是這樣。同樣地,對人來講,鼓勵要比責罵、侮辱或輕視要好得多。如果你讚美、鼓勵他,他自然會竭盡心力,而覺得:「你對我這麼好,我當然應該努力。」但是如果你老是罵他沒有用、沒出息,他自然會想:「反正我就是沒有出息了,還能怎麼樣?」結果連試一試的機會都放棄了。
曾經有個女孩在讀高中的時候比較愛玩,母親因為不放心她,所以每天放學後,不管早或晚,都一定會問她:「你今天有沒有跟男孩子出去鬼混?」即使她說沒有,母親也不太相信,還是經常這樣問。女孩就想:「反正我早回去也這樣說,晚回去也這樣說,那就晚一點回去吧!」
結果有天母親劈頭就問:「你今天死到哪兒去了?一定是跟那些太保流氓混在一起對不對?」其實她晚一點回去也沒去做什麼壞事,而且本來也沒有什麼太保流氓的朋友,可是因為說沒有也被說成有,後來真的去和太保流氓做朋友了。一直到自己懂得反省了,才離開那些朋友。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養,不能老是說他不好,否則很容易養成他自卑的人格,凡事都往壞處想,就會更加自暴自棄。我們應該多鼓勵、讚美孩子,但不能夠無限制地讚美他,不然會造成孩子的誤會而變得驕縱、目空一切,甚至於變成孩子的另一股壓力,這些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你可以告訴孩子說:「你今天做得非常好,媽媽覺得非常歡喜,但是還有人做得比你好喔!我相信你還會更上一層樓,不過也不要太勉強,努力了就好。」
凡事都要恰到好處,這對於父母教養孩子來講,尤其重要。所以為了孩子,為人父母的也應該要多做一點修養自己的工夫。
脫掉虛有其表的外衣
虛榮心是我們的煩惱之一,它和自卑心有一點關係。譬如自己的學問、技能等方面不是很好,卻希望自己能有一些讓別人羨慕的地方,或希望給人一種很有地位的感覺,這種希望就是虛榮心。
像別人在正式場合穿好的服裝是為了開會、接待貴賓的需要,這是實至名歸;但是他明明不必花大錢買名牌衣服,只是因為覺得那些名人穿得很氣派,自己也想穿,這就是虛榮。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大陸曾有一股裝金牙的風潮。很多人的牙齒根本沒問題,但是為了顯示自己很有錢或是很時髦,也跑去裝個金牙。像這種虛榮心,並不能表示個人的經濟收入,或是增長多少智慧,只是在表相上,有一個東西讓人家看到而已,這就是所謂的虛有其表,也就是虛榮。
有時候虛榮會帶給自己很多痛苦,明明自己用不到,或者根本花費不起,為了面子,不得不費盡心思。譬如和幾個朋友一起上館子,雖然自己身上沒什麼錢,為了虛榮,還是勉強點了很多菜請朋友們吃,這是打腫臉充胖子。
另外,有些人則是看到別人做好事而被稱讚,為了得到讚揚、肯定,才勉強去做一些好事,這也是一種虛榮。而且,這種行為於人於己都是不好的,很可能因為自己沒有錢或能力幫助他人,不自量力的結果,不但讓自己就像一腳踩進老鼠夾的人,深陷其中而無法脫身;也會使得需要幫助的人希望落空,受到打擊。
所以,虛榮不一定是針對物質,有時心理上好名,或者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也算是一種虛榮。譬如沽名釣譽的人,他想捐一筆錢,卻要你登廣告替他大肆宣傳,這雖然是虛榮,不過比起一般不實在的虛榮要好一些,因為他是真的捐錢,真有這樣的能力,並不完全是虛假的。
這讓我想起我在大陸看過的一部電影,電影裡有一個人穿了一套西裝,但裡面根本沒有衣服,他所謂的襯衫,只是一個領子再加一條領帶。虛榮的人就像是穿了這套西裝的空心大老官,雖然外貌堂堂,可是內在什麼都沒有。相信沒有一個人,會願意當一個虛有其表的人吧!
如何消除虛榮心?
在現今社會上,有一些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華,出入坐的都是名車,甚至是加長的豪華轎車;家裡用的是各種黃金製品,甚至連馬桶都是金的。他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和別人有多麼不一樣,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也有人認為賺了錢就應該花光,因為財富如果不用,萬一哪天死了來不及享用,不就等於白賺了嗎?所以,有多少就要用掉多少,這是刺激他繼續賺錢的一種原動力。還有人則是認為,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如果賺的錢自己沒有用到而被他人花掉,多麼可惜、划不來啊!所以,寧可自己把錢花掉,也不願留給別人。這雖然不算是虛榮心,卻是一種浪費。
像這兩種人,無論是站在佛法的立場或是環保的觀點來講,都不應該鼓勵,而應勸勉他們不要這樣浪費。因為他們所用的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是屬於大家共有的,並不是他個人的。
所以,賺到的錢能節省就該節省,不該拚命花錢享受。譬如車子其實沒有加長的必要,難道要把車當床睡覺?或是在車裡跳舞、喝酒?而馬桶能用就好了,有必要用到黃金打造的嗎?有的人就是為了與眾不同,反而表現出一種暴發戶的心態。如果樣樣都是金的,或用其他特殊的物質來製造成功的形象,不僅可能讓人覺得他心理有問題,對自己的身體也不一定有益。
要破除這種虛榮觀念,可以請他思考這樣做的快樂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滿足,卻招來別人的嫉妒,或被指責是浪費資源的人,這樣顯示闊氣有什麼價值呢?
但是,如果賺的錢是為社會謀求福利、改善人的觀念,以及幫助人的品質更好,生活得更安全、安定,那麼花錢就花得應該,花得有意義。
我曾經見過幾個很有錢也很會用錢的人,我到他們家拜訪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陳設非常樸素,吃的、用的、穿的都很樸實。他們把賺來的錢都用在公司的經營和員工的福利,以及對社會的奉獻上,而不花在自己的個人享受上。因為他們認為唯有自然才是最好的,最簡樸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一個有教養和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是不會有虛榮心的,因為他們明瞭不要因為財富而迷失了智慧的道理。
第六篇 疑
該不該懷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為曾經上過當,所以才疑神疑鬼。若父母就經常哄騙孩子,孩子自然也學會騙人,因此讓人誤以為人天生好像就是多疑的。
有的人被騙了以後,還是繼續相信人,結果一次一次地受騙,又一次一次地相信,這是一種執迷不悟。因為他不是真正地相信人,而是感情用事;不過,也有人是因為觀察人的能力較差,心腸比較軟,所以很容易受騙。
然而有疑慮並不完全是壞的,例如我們一腳踩出去時,會因為擔心不小心踩到釘子而事先注意一下,可是有的人會因為連踩了好幾次釘子,所以每走一步都懷疑自己的腳下有釘子。因此,一個人如果在人生的過程中經常遇到挫折,自然會養成他多疑的性格;反過來說,如果是一個發展相當順利的人,他的自信心就會比較強,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覺得問題會自然解決。
還有,有的人年輕時,疑心比較少,所以能夠勇往直前;等到年紀大了,就考慮得比較多。他可能會懷疑:「這樣做好嗎?那樣做好嗎?」到老年時,可能就變成一個優柔寡斷的老人了;尤其有的老人因為沒有本錢上當,就會思前想後顧慮很多。
不過,適當的疑心,還是有種保護的作用。像金光黨就很善於欺騙,他們知道一般人心裡所想的、所要的,就利用人的貪念讓人上當。這時你要想:「為什麼這麼好的事情會輪到我呢?」其實只要你沒有貪念,就不會相信過分違背常理的事情。
我過去就有一次上當的經驗,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好玩。那時我在美國收到一封信,說我得了獎,要我去領取。我不相信,便問美國朋友,有一個就說很可能是真的得獎,因為有些商家為了推銷,可能舉辦抽獎,他就常常碰到這種事。於是我請他幫忙打個電話去問,結果對方說我的確抽中了一台很好的電器,請他去領。我的美國朋友也沒問是什麼電器,開了車就去領獎,結果足足開了五十英里,才得到一副普通的耳機,算算一天的汽油錢,真是不划算。那麼為什麼我會得獎呢?原來是個推銷房子的商人,從別處得到我的通訊資料,便以中獎為藉口要我去看房子。自從這次經驗以後,我什麼抽獎都不想得了。
對於陌生人也要有適當的提防心,例如有人告訴你:「你爸爸現在在醫院裡,我帶你去醫院看他。」你就必須先問:「我爸爸怎麼會在醫院裡呢?讓我先打個電話問一問?」等確定對方是什麼人、跟爸爸的關係之後,才能相信。也許對方真的是很好心來告訴你,但是為了謹慎和保護自己,最好還是感謝他之後,自己一個人去比較安全,不要輕易就上了別人的當。
雖然疑慮有保護自己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夠把它當成一種不變的定律和態度,做任何事情都疑神疑鬼。其間分寸的拿捏,需要善用智慧判斷,才能掌握住。
疑心與信心
疑心重的人常常猶豫不決,有的是對自己沒有把握,有的則是對他人沒有信心,所以對任何事情都優柔寡斷。
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也沒有一定的目標、方向和標準來做為自己立身處事的原則,所以隨時隨地對任何事情都產生懷疑。不管別人對他再好,他都可能會朝負面的方向來想。因此,一個疑心重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成功。
通常我們形容這種類型的人為「狐疑」,就是說他像狐狸一樣狡猾。狐狸可說是最沒安全感的動物,所以便拿牠來形容對任何事情都站在懷疑態度思考的人--不是懷疑別人會對他不利,就是懷疑事情會有變化。
我們說人要有信心,指的是要相信自己、相信別人,以及相信事實。所謂相信,是對人或事已經有一些把握、有一點瞭解,就如常言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樣你才能夠有信心。如果你自不量力,盲目行事,到時候很可能會經常處於自我懷疑的矛盾中。
舉例來說,《大法鼓》節目邀請陳月卿小姐當節目主持人,自然是相信她一定有這個主持能力。但是我和陳小姐能不能配合,以及能夠配合到什麼程度,就要靠我們之間的信任程度。所以,我們在上節目之前,會先溝通、瞭解一下這次要談的主題是什麼;如果完全不瞭解,那根本就無法對談。這樣的態度是認真、謹慎的,目的是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希望完成這件事情時,彼此不論在做事或是相處上,都能很愉快。
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預備工作,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收集、研究資料;有充分的瞭解和分析後,我們在進行過程中便會少一些挫折,並且多一些成功的條件和希望。
其實這些研究、調查,或是謹慎的心態,也是起於對事情的懷疑、不瞭解,就如西方所說的「懷疑是學問之始」。但這種疑是求知,和前面所說的疑不同,因為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想瞭解、追求。例如對宗教的信心,我們原本因為不瞭解教義,所以只有相信。但是你如果一邊懷疑,一邊還在求神拜佛,那你求他還有什麼意義?
另外,不要將「疑」運用在人際關係上,也就是一開始交朋友時,就要信任,如果有疑心,那就乾脆不要交這個朋友。不過在交往後,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底牌全部露出來,這樣反而容易讓朋友起壞心眼;他本來不一定有壞心眼的,結果因為你的關係而增長了壞心,對他不是很不公平嗎?所以與人結交時,一定要先相信對方。用人也是一樣,所謂「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但是在用人的過程中,仍然要小心謹慎,這樣才能讓人才有發揮機會,把事情做好。
所以,信和疑雖然是相對的,但也是相輔相成,有信才能夠完成事情。你如果對人沒有信心,只有懷疑,就會老是在原地踏步,事情自然也就成功無望了。
用信來除疑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每天出門前、回家後,一定會用紫微斗數算一算。有時連出門坐車的顏色是紅色還是黃色,他都要事先算一下;甚至因為怕中毒,吃飯前還要用銀針在飯碗裡插一插,整天就這樣疑神疑鬼的。
因為他一點安全感也沒有,懷疑一切;而當一個人生活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後來我問他:「我天天出門、見人,天天沒事。你天天這個樣子,是不是天天有事啊?」他說:「是啊!這個世界實在很可怕。」
另外,還有一個人,他每天做生意的時候,如果是現金交易,他都要別人把錢放到一個紙袋裡,而不敢用自己的手去摸鈔票,結果搞不清楚別人到底給了他多少錢。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說:「現在鈔票上什麼病毒都有,鈔票是最髒的。」我就問他:「我摸鈔票,怎麼都沒事?」結果他說:「師父,您的手大概是防毒的。」我說:「沒這回事。你每天洗手就可以了,不要擔心到這種程度。」後來這個人還是死了,原因不是中毒,而是太過小心,最後竟擔心過度而死了。
他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懷疑任何東西都會傷害他,都會威脅他的生命,所以生活充滿著疑慮。當一個人老是在懷疑的時候,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地獄一樣。本來是很好的一個環境,你卻把它當成處處都是地雷、處處都有巨毒的地方,當然無法生活下去,而他可能就是因為心理負荷不了而死亡的。
要去除心中無謂的懷疑,我們必須先建立一個正確的生活方向、方式,以及正確的處世態度,才不會老是生活在懷疑中。而其關鍵就在「相信」兩字,也就是相信因果、相信因緣。
相信因果之後,就會相信不該自己倒楣的時候,是不會有事的,也就不會過度擔心。這個因果,是自己過去無量世以來,一直到現在的所作所為累積所得,雖然不知道原委如何,但是因為相信有因果,你就會朝好的方向努力,生活也會愈來愈踏實。
相信因緣,是相信只要自己小心謹慎、努力促成好的因緣,自己的生活環境便可以更好;如果沒有好的因緣,你要想辦法去找,去促成那個好的因緣。
雖然一個人的福報、壽祿在出生的時候,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我們再加以努力,還是能夠有所改變、有所改善的。相信因果,相信因緣,「信」可以去除疑。
疑出柳暗花明
人會憂慮,是對還沒發生的事情擔心;而疑慮,則是懷疑已經發生了或者是即將發生的事情,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像這種情形,多半是發生在優柔寡斷的人身上。有人是對孩子憂慮,有人是對老年生活憂慮,有些人則是為了事業憂慮,所以常常有種走在十字路口的徬徨。
這種徬徨是非常痛苦的,譬如為人父母的,就常常為孩子的管教問題,以及孩子將來的出路擔心。如果父母常處於這種憂慮、懷疑的情況,會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因為他會讓孩子捉摸不定,孩子不讀書不好,讀太多書也不好;孩子玩太多不好,不玩也不好,搞得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自己就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我天天拜佛的時候,我的師父說:「拜佛沒什麼用,等於是雞吃米。」於是我就改為念佛,結果師父又說:「念佛有什麼用?等於放唱片、放留聲機。」於是我又改為打坐,想不到師父又說:「打坐有什麼用?像木頭插樁。」於是我改讀經,師父還是說:「看經有什麼用?都是一大堆的文字。」
後來我就問師父:「我究竟要做什麼才對?」師父回說:「我不知道,你自己去好好用功。」我的師父始終沒告訴我,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個時候,我也是充滿著憂慮、懷疑,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我弄不清楚我的師父為什麼這樣對我。
後來我想,我的師父是在教我不要執著任何一樣東西,只要有執著就是錯的。因此,我體會到其實最好的修行就是「生活即修行」,也就是應該做什麼的時候你就去做什麼,好好用心、用功去做。
其實禪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個「疑」,我的師父是不是要讓我產生大疑,我並不清楚。疑是要讓你覺得什麼東西都不對,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把自己悶在一個悶葫蘆裡面,然後你一直悶、悶、悶,就在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突然間就柳暗花明而開悟了。
當時我雖然沒有開悟,但是我覺得我師父用的方法好像是對的,他的目的就是叫我起疑,因為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自然就會去問、去參:「為什麼拜佛也不對、打坐也不對、看經也不對、念經也不對,那做和尚到底要做什麼?」
因此,我對我的師父沒有疑慮,相信無論師父叫我做什麼都一定有他的道理,這就是沒有疑慮的好處。
不要擔心未來
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間。既然你處在現在這個時間,就不要憂慮未來會發生什麼。如果你老是在憂慮未來,就會把現在的時間都浪費掉了,這不是很可惜嗎?
就好像古人說的:「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意思是:假如你現在有一隻鳥在手上,就不要擔心該怎麼讓樹林裡另外的一百隻鳥,都飛到你手上來,你只要把手上的這一隻鳥照顧好就好了。如果你能照顧好手上的這隻鳥,或許樹上其他的鳥也會飛來。可是如果你老是擔心手上只有一隻,希望一百隻鳥能通通到手,便放棄眼前的這一隻,而跑去抓另外一百隻,結果不但那一百隻會飛掉,連自己手上這隻也會不見了。
所以,你最好是掌握現在、運用現在,從現在這個立足點,一步一步踏實地往前走。人要進步、要往前走,需要立足點和方向感不斷地互相配合,方向是一定不能變的,但是立足點則可改變;如果立足點不能改變的話,你將不能前進。雖然你現在這一腳踩下去是穩固的,還是要很清楚你當下這一步的狀態是什麼,然後才能再踩出第二步,這就是「步步為營」的一種做法。
如果你能掌握這個做法,那麼無論未來發生什麼事情,你都會有臨機應變的能力;否則,你老是在擔心著未來,那你會連現在的這一步都踩不穩,這就是「落空」,是很危險的事。
像有些人因為擔心台灣的局勢而移民,可是移民到國外後,生活反而不如在國內好。我並不反對移民,移民本身沒有問題,外國人也有移民來台灣的,重要的是移民的心態。如果是因為害怕留在台灣會有危險,這樣的心態是有問題的。只要我們把台灣治理得很好,人民很團結,治安很良好,那就沒有問題。因此,不必對我們個人或者社會、國家有太多的憂慮,只要踏實地把我們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
我們要活在當下,也就是要活得很認真、很踏實。你現在在做什麼就專心去做,如果你在講話就專心講話,不要三心兩意地想其他的事。比方我在接受採訪時,如果心裡胡思亂想,那就會變得語無倫次,當下就出問題。
如果能認真、踏實而用心地生活,那就是活在當下,這是最好的修行,也是克服憂慮和疑慮最好的方法。
怕也沒有用
所謂恐懼,指的是當我們面臨著危險的情況,或者是知道即將有非常危險的情況發生時,心理所產生的不安、憂慮。雖然我不是心理學家,但我知道恐懼是一種很可怕的心理狀態,比沒有安全感更加嚴重。中國古代有一些成語故事,像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都是恐懼心理引起的。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恐懼心,有的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則是恐懼孤獨。而有恐懼症的人多半是因為曾經受過驚嚇,像有些人因為從小被父母凌虐,即使已經長大,他的心中仍然會不斷有恐懼的影像出現。有些人則常常做惡夢,夢到自己被追殺,或是掉到水裡、火坑,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也可以看出因為他的心裡常有恐懼感,任何時候都覺得很害怕。
此外,有的人在打坐的時候,也會有恐懼感產生。為什麼像打坐這樣安靜、安全的環境裡,還會有恐懼呢?到底在恐懼什麼?這種恐懼感,會讓人覺得背後好像隨時有什麼鬼來找他一樣。其實,這與生命沒有安全感、沒有保障是有關係的。
有人說疑心生暗鬼,恐懼心嚴重時,甚至還會讓人因憂慮過度致死。例如有人罹患癌症,他的親屬怕他擔心,以為他不知道病情,就可以活得久一點,所以故意隱瞞病情。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是如果能解除病人的恐懼心,知道真實病情的病人不一定就會死,所以不一定要隱瞞他,甚至不隱瞞會比隱瞞更好。因為病人如果能夠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才知道要如何調養,這樣死亡可能會離他比較遠一點。
因此,恐懼這種心態如果能夠解除是非常好的,如果不能解除的話,則是很危險的事。所以,對於一些經常感到恐懼的人,我都會告訴他們:「你不要怕,怕也沒有用。」因為恐懼反而會讓問題更嚴重。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原因就是怕,因為擔心自己利害得失的問題,一直恐懼會發生什麼事情,結果真的就發生了。但是旁觀者因為沒有這層恐懼,反而可以正常地處理事情。
由此可見,恐懼對我們的身心影響極大,不僅會讓你的身體受到很大的危害,同時也會束縛你的生命潛能。保持旁觀者的客觀,比較能解除心理的恐懼。
如何去除恐懼?
有一位曾當過警官的人,第一次去香港時害怕極了,擔心在香港下機時沒人來接他。他緊張地問我:「我既不會說廣東話又不會講英語,到了香港沒人接機怎麼辦?」
我說:「沒有關係,你把你朋友的中英文地址與電話號碼抄下來,如果下機看不到朋友,可以打電話問。」結果他又擔心身上沒有港幣,不知道怎麼打香港電話,而且可能連電話都找不到。
我就對他說:「你不要怕,你在香港機場看到穿制服的人,可以找他幫忙;如果你不會講廣東話或英文,可以給他看你朋友的聯絡資料。」後來他到香港時,一下機就看到他的朋友,讓他的種種恐懼一掃而空。
其實,不需要怕成這樣。對我來說,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陌生的。我來到這個世界,是一個人來的;我出家、讀書的時候,也是一個人。一個人的時候就要想到,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人,只要很誠心地與別人相處,不要把別人當成陌生人,那麼這些人就不是陌生人,也就不需要恐懼了。
那麼,如何去除恐懼呢?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抱持著付出、奉獻的態度,也就是自己到這個世上並不是來追求什麼,而是來幫助人。譬如走夜路的時候,心裡怕鬼,你就念「阿彌陀佛」迴向給它們,心裡並想著:「我是在幫忙超度,所以鬼不會找我麻煩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心裡並不想要從他那裡得到什麼好處,只是希望能夠幫助他、祝福他能夠平安,這樣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第二種是要想到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不管人、事、物,都不是永遠不變,而是因緣和合,一種臨時性的存在。當因緣聚合時它就成,因緣滅時就不成。霉運是因緣聚合,好運也是因緣聚合,既然是因緣的和合,那就不必擔心、害怕,因為你只是因緣之一而已,它隨時都會產生變化,怕也沒有用。
如果能用這兩種心態來待人處世,遇到任何情況就不會再有恐懼心了。
無有恐怖
記得小時候,我在學騎腳踏車,因為在平地已經騎得很好,所以便改到田埂上騎。由於田埂兩邊都是稻田,很不好騎,那時我心裡就想:「千萬不要掉進稻田裡!」結果還是掉了下去。
其實田埂的寬度,應該可以順利騎過去。後來我從稻田裡爬起來後,心想反正身上已經濕了、弄髒了,再掉進稻田裡也沒關係,這麼一想,第二次就騎得很好了。後來我就想:「為什麼第一次騎會掉進田裡呢?」就是因為恐懼、害怕,愈恐懼就愈容易掉進田裡。
另外,我小時候有一點懼高症,特別是走在吊橋時。每當我走上吊橋的時候,只要一看到橋在晃動,就害怕得不敢往前走。後來我想:「反正別人走過去也沒有掉下去,我走過去大概也沒事吧!」於是我就不管吊橋的晃動,順著吊橋一上一下的晃動往前走,順順利利地走完全程。我能走得很愉快,是因為不再害怕了,怕的話就會寸步難行。
恐懼就是這樣,在我們的人生過程中,做任何事情時,只要有恐懼心,事情就做不成了;可是一旦放下恐懼心後,保證沒有問題。所謂疑心生暗鬼,人所恐懼的根本就是自己的心,其實並沒有什麼讓人恐懼的事,不管是走夜路、騎腳踏車或是走吊橋,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心害怕、恐懼,才會覺得那是恐懼的事。
《心經》中說「無有恐怖」,這個「恐怖」,和我們一般人講的恐怖不太一樣。無有恐怖的「恐怖」,是恐怖生與死,所謂凡夫怕死,阿羅漢懼生。眾生貪生怕死,不知道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於是希望不要死;而已經證了阿羅漢果的人,因為體會過生的痛苦,所以不想再來人間。
其實生死與解脫是同一個東西,你怕生死,生死就是受苦的;如果沒有畏懼,也不要貪念生死,你在生死之中便能自由地來去,可以普度眾生、行菩薩道,這樣的生死有什麼可怕呢?
所以,恐怖實際上是顛倒的,生死本來也不是很痛苦的事,這就是《心經》裡所說的「無有恐怖」。
自信度過每一天
人生在世,常常會毫無緣由地在心裡產生一種不平衡和不安全,茫茫然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或現在?這就是恐懼和焦慮。
恐懼和焦慮的起因,多半是因為自信心不足,也就是因為不瞭解自己的條件、能力、位置和立場,所以對於未來充滿著不安。例如出門的時候,心中老是掛念著會不會下雨?會不會被車子撞上?恐懼感始終在自己內心揮之不去,老是疑神疑鬼的。
有些人每次出門前,都會在神前求一張籤或者擲筊杯;懂得紫微斗數或《易經》的人,則要排排八字、算算卦,才肯出門。像這樣,在每天出門前都要準備,以祈求平安;晚上回來再謝謝神明或佛菩薩保佑一天的平安,那不就表示自己這一天的平安,是來自菩薩、神明或是祖宗的保佑,而不是自己能操縱的?因為沒辦法掌控自己,才會時時刻刻覺得身處在一種不安全的環境當中。
想要徹底消除心理上的焦慮和恐懼並不容易,《心經》曾提到:「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要遠離恐怖,必須做到「五蘊皆空」才行。所謂五蘊皆空,就是把我們的身心世界通通都當作是空的。此時,我們身心世界的環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就不用擔心今天出門會不會發生事情;即使發生事情也無妨,因為沒有恐懼和焦慮,就能時時刻刻活在平安之中。
然而想要掌握自己的身心世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們的身體並不受我們的指揮,什麼時候頭痛或打噴嚏,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常常要別人保重,結果自己馬上就打了一個噴嚏;希望別人不要感冒,結果自己反而感冒,這都是經常看到、發生的事。這也表示我們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平安,真正平安的世界並不在我們這個地方,如何能夠祈求平安呢?如果有可能的話,那一定得像佛菩薩一樣,像觀自在菩薩能夠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身心世界看空,因為唯有這個大智慧,才能夠真正平安。
至於我們普通的人,如何能夠平安?我就常常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好怕的,因為怕也沒有用。只能把想得到可能會發生的事,預先做準備,也就是所謂的「未雨綢繆」。不過,即使已經準備好了,都還可能會有突發狀況出現,不是常常聽到「跌破眼鏡」或是「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嗎?這是形容一些自己預想不到的事,既然不是預想得到的事,怕也沒有用。因為恐懼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令人疑神疑鬼、神經兮兮,這樣一來,每天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所以,對於無常的現實,只要能夠未雨綢繆,盡量清楚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後,就不要再把心力用在擔心、害怕上。因為恐懼既然沒有用,那又何必恐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