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
佛教道德哲學基礎
<<耿林>>
13/06/2010 01:0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關於佛教在道德問題上,有一套非常謹嚴而完整的體系, 是人類最寶貴的遺產,值得深入探討和實踐,以下詳述之:

  一、宇宙觀

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 界。”《淮南子.齊俗訓》雲:“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可 見“宇宙”、“世界”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因此,宇宙觀也就是世界觀,它是指人們對於宇宙的構成,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根 本看法。

  佛教的宇宙觀怎樣呢?它認為宇宙是指時間上和空間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 和。宇宙間一切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而萬有因 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和“名色”而來,所以宇宙由“主觀的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相互作用而成。它在空間上說,虛空無涯,沒有窮盡;在時間上說,溯之 無始,追之無窮。在無限的時間裡,萬物相繼消長,前因後果,因果相連, 在一連串的因果鏈中,一事物的消逝就構成另一事物生起的條件。這相續不斷的輪迴,沒有可見的終點,也不見在生滅中漂 泊輪轉的開端,因前有因,永永不能知其始,果後有果,漫漫無法測其終。無始無終,悠悠無疆,一切都是不間斷的生滅之流。佛法還認為,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因緣合即生,因 緣散即滅,在成住壞空的循環鏈的背後,並不存在不動的推動者,有的只是運動本身。所以它否認有至高無上的宇宙的創造神,認為人是萬物之 靈,人類的地位才是至高無上的,在它的上面再沒有更高級的生靈或力量可以裁決他的命運。一個人的升沈及其事業的成敗,取決於自身意志的強弱、 智慧的高低、因緣的合散,因此西方學術界中有的佛學專家認為佛教是唯一無神論的宗教。總之,這無邊無際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無量無數的 眾生,悉依因果法則而生而有,而變而滅,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宇宙。

  二、人生觀

佛教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目的、價值及個人立身處世的態 度的一種根本見解。俗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於各人的經歷和環 境感受不同,因而對人生的看法也各有差異。下面分三方面來談佛家的人生觀:

  (1)人生的究竟。佛教認為,生命的奧秘和根本是阿賴耶識。阿賴耶意為無沒,它自六道而來,又往六道而去,事實上 也無所謂來去,只是這個阿賴耶識由於受業力的牽引,在六類眾生的生命之流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緣會合,生八人道,就成了色、 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我”,離開五蘊的和合,也就不存在人。而這五蘊皆是無常,從一剎那到相接的另一剎那,各不相 同,它們是一股股剎那生滅之流,沒有一分一秒的停留,真所謂如水涓涓,如燈焰焰,念念生滅,相續無窮。所以佛教認為其實並不存在恆常不變,恆古長存的絕對的 “我”。

  (2)人生的態度。其一,按佛法講,從一個團體到整個人類,都是緣起相關 的,我與他人,本是息息相連的一體,每個人都要依靠人群社會多人的助力才得以成長;團體、社會的盛衰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個人。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 果,以大悲水澆溢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因此,佛教十分強調主體的自覺,告誡人們明白人我一體,以救度眾生為自救的道理,把個 人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繫起來,把眾生的痛苦都當作切身的災難;眾生不能離苦難,等於自身的缺陷。這種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人生態度構成了大乘佛教的道 德基礎。其二,佛法認為,人的肉體的軀殼雖然短暫渺小,幻化不 實,但作為生死流轉之根本的阿賴耶識,則是永恆存在,永無止境,所以人生的價值,不在眼前慾望的滿足,感官的享樂,而在生命本體的淨化,清除蒙在本性上的 慳貪、毀犯、瞋恚、放逸、散亂、愚癡六弊,使其恢復本來的光明,獲得永恆的解脫。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似覓免 角”,佛法是既出世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可見佛教總的人生態度是在普度眾生中使個人成就佛道。

  (3)人的成佛勢能。 “佛”的含義是“覺者”、“智者”。這個“智”是大智,即深入法性最深層次的智慧,遍知一 切法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智慧。佛陀認為“眾生是未覺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一切 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因為人腦約有一百億個神經元,九千萬個輔助細胞,人腦 一生能儲藏一千萬億個信息單位,科學家也只用了智力的百分之一。所以各人所具的本性,原來萬德萬能,在聖不增,在凡不 減,與佛無異。只是普遍人被煩惱、妄想、執著所纏縛而難以使光明的靈 性顯現而已。如果能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來根治心識上的六弊和俗成的思維方式,消除貪、瞋、痴三毒,即可以戒而定,從定發慧,發揚本具的德能光輝,還大智、大悲、大能之 生命的本性,最終達到佛的境界。

  三、佛教道德的特色

不論是對茫茫宇宙的研究,還是對人生奧秘的探索,佛教 都通過精闢透徹的辯證論述來證得宇宙人生的真實,以而為其道德原則奠定了堅實的哲學基礎,從佛教道德具有豐厚的底蘊,放射出特異的光彩。

(1)從道德認知入手,曉之為人務必敦品立德的道理, 教育人們以善惡觀念來把握世界。

《華嚴經》說:“是故菩薩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 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所以佛教道德從“我是眾生的一員,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所以為自度,利人所以為利我”的辯證認識出發,從根本利害 上來提倡公德心,矯正個人與社會人群的關係,使人們具有對社會群體的生存發展形成一定的義務覺悟,明白人生的最高價值目標是為人群社會謀求幸福,開顯眾生本具的佛 性。

佛教認為,自利利他,損己利人是道德,這種道德的行為 就是善,具體來說有正見、慈悲、清淨、質直、愛語、和淨、誠實、梵行、布施、救生十善;自他俱損,損人利己是不道德,不道德的行為就是 惡,具體分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欲、瞋恚、邪見十惡。止惡行善是人類道德之根本,所以佛教時時處處告誡人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教通過對善惡的界定來規勸人們近善遠惡,這種善惡觀 念是佛教徒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的先導和前提。

(2)遵循道德培養的心理循序,注重靈魂王國的淨化。

佛教認為,事在人為,境由心造,每個人的心泉都是從其 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人人都受靈魂的支配,一切道德行為都由善良的心靈所生髮;而那些不道德的行為,尋根究底,都是源於心理上的貪心縱慾,瞋恚忿怒 和愚癡邪見。人要達到最圓滿的境地,必須十分注重心智的培育。

按佛法講,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它含有生滅 及不生不滅二重性。不生不滅者,是覺,是真如,是本性和佛性;生滅者,是 不覺,是無明,是妄性。眾生之本性因被妄想執著所掩蔽,以致起惑造業,使具足 的德能難以表露,但若淨化,揩去蒙在本性表面上的塵垢,仍可超登聖域,使智慧德相得以復現,故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 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心靈是每個人內在的品格,內在的品格必須依靠內心的修 養來培植,美好的心靈則須通過各人自身的內化作用——靈魂深處的尚善厭惡的矛盾運動來塑造。因此,佛教對德性的提倡並非僅僅停留在消極的、外在的 戒惡上,而是直指人心,認為慈和悲是激發善行的原初基因。慈悲心是在無我的基礎上生髮出來的,所以核心的問題是 如何正確對待人皆有之的慾望。佛法認為,一個人的合理慾望不是罪惡,而是人類進化的 動力,人若無欲,個人不會長進,社會不會進步。構成罪惡的只是惡性擴張的私慾,這種私慾不僅會污染社 會人群,而且當它擴展到極點時,還會毀掉整個人類。所以佛教強調用理智節制私慾,主張清明在躬地去主宰自 己的心國,讓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慾望之中。

佛教不僅提出了修心之重要,而且指出了修心的具體方 法:一是恪守戒規,以戒治貪;二是專心不二地誦佛的名號,即可得到佛菩薩願力的感應,免去情慮上的散放,除掉精神上的紛亂,內心變得清淨 無邪。

(3)注重踐履,要求將道德認知中的理性活動昇華為道 德行為。

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佛法的德性更是要內淨自心。外淨器界,因此它不尚空談,特別強調即知即行,解行相 應。

  佛教道德生活的規範是六度:

(1)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毀犯,亦不毀犯他人;

(2)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慳貪,亦令人受惠受益;

(3)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傷害他人;

(4)修精進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

(5)修禪定行,不但自不散亂,亦教人不散亂;

(6)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癡,不邪見,亦教人不愚 癡,不邪見。

六度中,又以持戒為首要,因為即便是那些發心純正的出 家者,有時也會煩惱衝動起來,不能控制自己,這對於德性的養成,是極大的障礙,所以需要給以戒律的約束。持戒的廣義,包含一切正行,既戒作惡,也戒不行善。按層次論的分析方法劃分,佛教的戒律分為在家與出家兩 種:在家的持五戒、八戒、菩薩戒;出家人又分為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其中不殺、不盜、不淫、不妄為出家人的根本戒。佛門弟子一般都能嚴持戒規,恪守不逾,努力不讓邪惡的 東西從六個根門溜進心田,做到六根清淨。個別如有犯戒的,即責令懺悔,使其改邪歸正。佛教徒的持戒,是鑑於因果善惡通於三世的倫理思想。所謂因緣果報是指:因是原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 產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對造因者來說是報。按因果律的說法,眾生之愚念、語言、行為之好壞,其本 身即會招致苦樂果報。總之,持戒是製約佛教徒意、言、行的自控機制,它和其 他五度一樣,是一種向善離惡、利己利他的道德實踐。

四、宣揚愛我中華,崇尚為國效力。

在人類社會產生階級和國家並直至其消亡前的整個歷史階 段,愛國主義始終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範。對自己祖國的深情厚愛在廣大佛徒中也有著深刻的基礎和 鮮明的反映。

儘管佛教是世界性的,它推崇無限的宇宙大同胞主義,愛 全人類乃至愛一切眾生,但佛教仍認為愛國主義是實現宇宙大同胞主義的基礎,主張若要愛全人類,必先要從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做起,因為佛教徒,不管在家的還 是出家的,都不能沒有自己的祖國,否則便無從生根,所以中國佛教歷來具有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把莊嚴國土、振興中華作為其基礎的道德義務和道德要求。

佛教是崇恩主義的宗教,它弘揚人類知恩感恩的良知,教 育僧尼要報四重恩,其中之一是報國恩,認為國家是養育我們的地方,我們的生命財產靠國家保護,我們的權利、自由靠國家保障,我們的人格尊嚴靠國家維護,我 們受用的公共事業靠國家創辦。所以人人皆應奉公守法,熱愛祖國,效忠祖國,報答祖國 的養育衛護之恩,關心國家的命運和前途。

我國歷代的高僧大德都把國家的興衰視為自己的榮辱,民 族的脊梁——唐代的玄奘大師,有著振興大唐的宏圖大願,他雖然在異國榮獲“大乘天”的最高尊稱,仍毅然跋涉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返回故土,報效祖 國。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