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的意義
黃靖芠
15/01/2012 07:0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提要

文殊師利菩薩是大乘初期著名的菩薩,佛教界以「大智」表彰其特德。而文殊本願在學術界的重要性是僅次於釋尊、彌勒、阿閦、彌陀本願的,但前賢論述未詳備,故本文以文殊本願為主軸,且以「文殊師利」法門的經典為範圍,主要在細評文殊在自利方面的自行願及利他方面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願的意義。

 

文殊自覺的自行願之意義,可由願力與「菩提佛果」、「清淨三業」、「積聚資糧」三方面的關係來探討,可知:一、發菩提心,首在確立誓願成佛的信念,要普圓一切有情,而慈悲心是策勵菩薩精進不斷的最佳動力,且福智要雙修;二、因懺悔業障而得無明煩惱及習氣的祛除,再持戒來淨治三業,如此自淨則可得智慧的成就;三、福報由成就眾生而得,修習六度在自利上可成熟自身,前五度(福)可得圓滿的報身,般若(智)可得智慧的圓滿。

 

文殊覺他的利他願之意義,可由願力與「成熟眾生」、「莊嚴國土」兩者的關係來看,可知:在成熟眾生願上,1.因不捨菩提心願力,故能護持正法以利益眾生,觀於生死而不取涅槃,且其誓願是廣大且盡未來際的;2.菩薩菩提悲所建立,故能不捨一眾生、代受罪苦而恆時無疲厭之心。在淨佛國願上,知1.淨土是由願力所成就的報土,2.其成立也基於菩薩與眾生心淨的相應原則,是最佳「同事」的修行環境,3.由文殊設置淨土是懈怠或精進,及由其與彌陀、阿閦淨土的比較,得知其是精進的創建淨土且其氣魄頗值得效法,因其未來淨土在眷屬素質及果德上皆超越阿閦及彌陀兩大淨土。

關鍵詞:1.文殊師利 2.菩薩 3.本願 4.自行願 5.利他願 6.淨土

一、前言

在原始佛教中,誓願是「自業自得」的,是偏向利己的功利主義,如作布施等善業,即能感招富貴的果;但此「自業自得」思想經過大乘佛教的反省後,確定利他本願思想的成立,誓願是因菩薩的「大悲」而起的利他的,這是無我為人的表現,是不帶功利主義的。[1]除了阿閦(般若自力)及彌陀(他力)本願的主流外,或為其傍系、後繼,還有種種的本願說,如彌勒、文殊、普賢、觀音、藥師:

 

尤其如《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預想阿閦、彌陀的本願,雖沒有太成功,但總希望超出那個以上。[2]

 

文殊的本願是承繼著阿閦自力與彌陀他力本願而來,想要綜合並超越其上,雖然成就不是巨大,但仍有其價值所在;又文殊是大乘初期的大菩薩,也是佛教中象徵智慧的菩薩,其是「信智一如」的,亦重如首楞嚴三昧不思議菩薩「慈悲」的方便大行,故研究文殊本願,有其實質的必要。本文即在前人研究文殊本願的基礎下,再加以細探其意義。

 

而文殊本願,即指文殊菩薩在因地中修行上所曾發過的誓願,我們可由其諸本生來了解其所發的願。[3]本文談文殊本願的意義,[4]將本願概分為自覺的自行願及覺他的利他願(包含成熟眾生願與淨佛國土願)兩層面,雖自利利他是一體兩面的事,但為方便論述,暫為分別,歸納出特點,再加以綜合說明。

二、文殊自行願的意義

修行的目的在徹底解決生死的痛苦,而痛苦的根本在自己的無明煩惱,故轉自己的無明煩惱成與明相應的智慧,是一大課題;而所謂自行願,即是指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圓滿自己的智慧人格所作的種種努力,在求菩薩道時偏向自覺、自利的誓願,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人,自誓成菩提成佛,自誓要懺悔業障,清淨身口意三業,自誓要積功累德,使身心無所匱乏及缺憾。

 

首先筆者就論及文殊諸多本願的經典中,來探究其發願的內涵,涉及文殊發自行願主要的經典及條例如下(*表亦可適用於利他願):

 

序號

經   典

文殊本生

自 行 願

法門

1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冊11,頁890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

(唐.實叉難陀譯,《大正藏》冊11,頁336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剎功德莊嚴經

(唐.不空譯,《大正藏》冊11,頁902

安拔王或普覆王

1.於菩提樹下證得菩提乃至涅槃,不離此座。

2.剎中菩薩若思食時,先供養十方諸佛及施貧窮苦惱眾生餓鬼等,然後才食。*

3.剎中菩薩皆沙門服,以衣寶獻諸佛已,還至本處方自受用。*

4.剎中諸菩薩眾所得財寶及諸資具,要先分施諸佛、聲聞,遍供養已,然後受用。*

方等

2

文殊悔過經

(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冊14,頁441

文殊師利菩薩

5.欲除罪業須奉行平等。

6.當自責往昔不明根本所造諸罪,從十方佛自首悔過,改往修來不敢藏匿。

7.自責守德不終。

8.自責修行時的顛倒見,不能住於無我、無相。

9.悔自己的諸罪罣礙。

10.悔一切過已,發無上正真道意,常以慈心向於眾生不懷怨結。

11.以所發一切智心,悉用勸助諸佛道慧。*

大乘律




3

文殊師利發願經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冊10,頁878

文殊師利菩薩

12.清淨三業,除諸垢穢。

13.禮佛、見佛、讚佛、供養佛。

14.懺悔罪業。

15.隨喜功德。

16.所有功德迴向眾生,行菩薩行得無上菩提*

17.善知識同行。*

18.具無盡功德,智慧善巧方便,諸三昧解脫。

19.具足三世諸佛行及無量大願,具足普賢行然後成佛。*

20.命終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成滿諸大願。*

方等

 

 

 

 

4

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

(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冊3,頁167

大乘悲分陀利經

(失譯,《大正藏》冊3,頁233

王眾王子

21.不於不淨世界成佛,亦不願速成菩提。

22.願以清淨天眼,普見聞十方諸佛說法。

23.若思食進食時,先供養諸佛、比丘等一切眾生,然後才自用。*

24.我涅槃時處在虛空。

25.剎中有菩提樹,於菩提樹下金剛座成菩提乃至般涅槃。

方等

 

 

 

 

5

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唐.佛陀波利譯,《卍續藏》冊1,頁394

顛倒女

26.我之所願不願生天,唯願生生世世,常遇世尊,佛心不退。

密教

 

 

 

 

6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大教王經(唐.不空譯,《大正藏》,冊20,頁724

曼殊室利菩薩

27.願我等諸菩薩及我身心,通於法界同太虛空無有障礙。

密教

 

 

 

 

7

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

(宋.施護譯,《大正藏》冊17,頁922

大慧童女

28.發菩提心,但今者不能以此女人色相而取證菩提,願我轉女人身成男子相,速取證菩提果。

29.我於今者得最上利,永不復起聲聞之見,決定趣求菩提果。

方等

 

 

 

 

8

聖者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

(元.智慧譯,《大正藏》冊20,頁940

啞馬國王

30.不復造諸貪瞋癡、貢高我慢,清淨三業,修諸善業。

31.常遊十方佛淨土,於一切處恆清淨。

32.意中惡業亦清淨,無邊惡業不復造。

密教

 

 

 

 

 

文殊自行願的內容與特色可歸納為三大項,一是發菩提願,二是自利清淨願,三是積聚資糧願。就「發菩提願」而言,文殊願1.證得菩提,2.於清淨世界成佛,3.不願速成菩提,4.願女轉男身速證菩提,5.精進求菩提,6.不墮二乘,7.法身遍一切處;就「自利清淨願」而言,文殊願懺悔業障及清淨三業;就「積聚資糧願」來說,文殊願 1.常見佛聞法,2.供養(布施)一切眾生,3.隨喜功德,4.廣發大願,5.迴向增長無盡,6.得智慧善巧方便。以下由願力與「菩提佛果」、「清淨三業」、「積聚資糧」的關係,來看文殊自行願的意義。

 

()願力與菩提佛果的關係

 

1.誓願成佛為菩提心的根本

 

發起菩提心的原因很多,而文殊於因地時的發菩提心因緣,主要有三,一是受如來或修行者、天人等勸發:如在方等部經中,其為1.普覆王時,受天人及雷音響如來所勸發(《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其為2.王眾王子時,由大臣寶海梵志所勸發(《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二是為滅罪而發菩提心:在密教經典中,其曾為顛倒女,為了滅殺胎之罪而求佛懺悔發菩提心,但也由於殺胎求滅罪的逆緣,而成就其先天具有的菩提善根(《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三是為助眾生速除諸障而發菩提心:在密教經典中,在文殊為菩薩後,有無盡十種甚深大願,是為助眾生速除諸障,而發菩提大願(《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

 

一般人在發菩提心之初,是發願(世俗)菩提心,而在證入空性之後,始能發行(勝義)菩提心,文殊之所以能堅定其菩提心不捨的推動,其因在於大悲願令眾生離苦得真實樂而發心,此如日常法師於講《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菩提心次第》中所提到的:「求大菩提心的主(根本)因在於:於佛位希求證得」,[5]慈悲心只是過程而不是主因,是策發我們求菩提心最有力的圓滿因,這本末因果先後是必須先釐清的。

 

文殊不願速成菩提,是大悲心切的展現,但文殊之所以要速證菩提,卻是能見惟有成佛才有圓滿的福德、智慧資糧來救濟眾生;若把慈悲心特別強調,而忘了菩提(佛)心的根本在圓滿佛果,則慈悲的救度是不會圓滿成功的,因不希佛位,其力量是有限有礙的,力量既弱,功德不能圓滿,易成敗壞菩薩;而不管是圓滿的慈悲利他或是自利,兩者均要圓滿,都是成佛才能辦到的。

 

故最大的自利在於成證菩提佛果,但在實踐的當中,我們雖自利,但也行利他,而出世佛法的美妙處在於,我們雖然利他,將一切布施眾生,但我們無形中也增長了巨大的福德資糧,故連帶地也在利他中而得到自利,因利他而自利,但世間法恰好相反,我賺錢則他賠錢,我考上則他落榜,總有個定數在那裡,不能皆大歡喜;佛是福慧兩足尊的,是利他自利都圓滿的,故我們要確立成佛的自利為菩提心的根本因,而圓滿因在於利他的慈悲心等,於佛法中,自利不是自私,應說是為了利他故需自利增長自己,菩薩在自利的實踐中不妨害他利,而同時在為增長他人的利益為考量,兩者是相依相成的,缺一不可。[6]

 

2.福智為勝行

 

佛是福慧(智)二足尊的,所以若要取證圓滿菩提佛果的話,則要在因地時圓滿福智資糧,如金剛手菩薩說,如我所得諸菩薩摩訶薩一切勝行,皆從福智二行中出,當知隨入福智二行。因:

 

諸菩薩修福行故,能令一切有情離諸障礙;若修智行,能為一切有情善說法要令生喜悅。世尊,是故諸菩薩摩訶薩,福行智行二應和合,何以故?菩薩修福行故,即能圓滿善巧方便波羅蜜多;修智行故,即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故此二行即是菩薩二種聖道,普攝一切道行,菩薩住是道者,即能降伏難降伏者諸業魔眾,菩薩已能超出諸惡魔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此不退轉菩薩,能善開明諸佛如來甚深祕密使不隱覆。[7]

 

如此由修福得圓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種方便波羅蜜,由修智得圓滿般若波羅蜜,如此才能真正悲智雙運,自己遠離無明的煩惱習氣,也能令他人遠離,如此精進修行不退轉於佛地。

 

()願力與清淨三業的關係

 

1.因懺悔業障而得無明煩惱的祛除

 

在信解大乘,發起願菩提心後,由於我們障礙重,故煩惱習氣重,心力嬴弱,修持不易,所以要先懺悔往昔所造的諸業,若業有形象的話,是盡法界虛空界所不能容受的,所以我們要發起真切的懺悔心,就今生所知的罪業、習氣一樣樣的懺除乾淨(事懺),又就今生所遭遇的困頓,推想必由往昔所造何業而成,而就此習氣再加以懺悔,最後就是實相懺:

 

曉了微妙除諸限礙,已能遊入觀一切法。譬如虛空,所可悔者無罪無報亦無塵染。已入諸法無罪蓋者乃為名曰悔一切過。……假使一切無所行者,乃能得入於斯本際,無想之際,無形想際,無有二際,……無所由際,是則名曰菩薩大士自自悔過。無有罪害得至佛慧,滅除一切休息殃釁罣礙之蓋。[8]

 

文殊說已入諸佛無罪蓋者乃名曰悔一切過,此即體達般若空慧,明了諸法無性,故罪性本空,若我們當下一念清淨,則罪業不報,若我們時時安住實相中,當體即空,罪業亦空。


但罪性本空,業力不空,雖實相懺是究竟,但在尚未證悟之前,事懺也是必要的,不可敷衍了事,若我們還在三界裡流轉,則必受因緣法則的支配,所造業不失壞,若惡業現前時,恐會嚴重障礙我們修行的福報甚至成就,但境轉我們的心不能隨著流轉,業力現前時,我們更當精進慚愧來懺悔,且甘心樂意接受這種苦楚,樂受樂受,請儘量懲罰我,讓我記取教訓,以後絕不再犯,業力自然就會很快消盡,且因我們對罪報有所警覺,故也因此能斷新惡的再度產生,止惡向善;如此我們累劫以來的無明煩惱就能經由懺悔身口意所造的十惡業等諸不善而得淨除,可使精神清爽,而能重新做人。

 

2.因持戒而有效地淨治三業

 

經由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是初步清淨三業的功夫,但若真要淨除無遺的話,必須經由持戒來攝持;就得人道而言,基本上要守五戒,得天道要守十善,若學菩薩則要守菩薩戒,所謂受菩薩戒,如《文殊師利問經》云,應於佛前至誠禮拜,作如是言:

 

我某甲,願諸佛憶念我,如諸佛世尊,正知以佛智慧無所著,我當發菩薩心,為利益一切眾生令得安樂,發無上道心,如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發無上道心、發無上菩提心;於一切眾生如父母兄弟姊妹男女親友等,為彼解脫得出生死,乃至令發三菩提心。勤起精進,隨諸眾生所須財法一切施與,以此財法攝受一切眾生,漸漸隨宜為解脫眾生出生死故,乃至令安住無上菩提。我當起精進,我當不放逸如是再三,是名菩薩摩訶薩初發菩提心。……此諸菩薩所受所行為化菩薩,不為聲聞緣覺,不為凡夫諸不善者。[9]

 

即先發菩提心,起精進不放逸於上求下化,不墮二乘,正式成為菩薩行者。總之,持戒要身不做殺、盜、(邪)淫,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不犯貪、瞋、癡,由持戒來達到身口意三業的清淨;而菩薩的戒條雖多,但為了度生的方便,實際上是不著相的「無相大戒」,可以一句蔽之,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戒、定、慧三學。

 

3.因自淨而得智慧的成就

 

自淨可達成智慧的圓滿,重點在修習般若波羅蜜,如修習八法可得清淨:

 

1.善知諸蘊,2.善知諸界,3.善知諸處,4.善知諸根,5.善知三解脫門,6.永拔一切煩惱根本,7.永出一切蓋纏等惑,8.永離一切諸見所行。是名般若八種清淨。[10]

 

即善知眾生所組成的諸蘊、界、處、根之積集,及得滅假相的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這樣才能解脫諸多煩惱、疑惑及妄作,如此才能得到般若智慧清淨的功效。

 

而在密教中,極重視成就般若的平等義,如文殊的五字陀羅尼,能「入如來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11]在《五字陀羅尼頌》中,解釋「阿囉跛者哪」義:

 

阿者無生義,囉無塵染義,跛無第一義,諸法性平等。者無諸行義,哪無性相義,五句雖差別,其性無有二,心與性合者,不須重分別,佛所歎無思,無思亦不思,不思思思已,乃至陀羅尼。[12]

 

說明般若是無生、無染、法性平等、無作、無相之義,其體性是一,是不可分別的;如此菩薩深知般若的平等義,而修學諸平等法,故菩薩於「一切眾生、於一切法、菩提、說法平等」,住此四平等法可不墮惡趣。又「1.於諸眾生心無退轉,2.於諸法師而不輕毀,3.於諸智人心不生謗,4.於諸如來一切所說恆生尊重」,善修學此四法亦終不墮於諸惡趣中。[13]

 

如此菩薩清淨三業後,不再造諸業緣,又因體達、修學般若平等空義,可不墮惡趣,也能得到般若智慧的成就(還不是圓滿),最後解脫三界,得涅槃之樂。

 

()願力與積聚資糧的關係

 

1.福報由成就眾生而得

 

文殊說,若菩薩欲得集一切福德三昧者,應知福性眾生同等,無常滅盡之法,於以下四法中而不驚畏:

 

1.於諸眾生大悲無邊,2.佛剎無邊,3.佛智無邊,4.入一切眾生心行無邊。[14]

 

可知度生的事業是無盡的,又菩薩應當修行四法:

 

1.莊嚴善根無有滿足,2.方便迴向一切無盡無有滿足,3.一切佛土諸莊嚴事,取以莊嚴自己佛土無有滿足。 [15]

 

可知福德的修集是由對眾生行大悲、功德迴向一切而來,故能莊嚴淨土乃至得佛智。

 

2.因修習六度而成熟自身

 

六度是從部派佛教以至「般若法門」都強調的德目,在大乘運動中,六波羅蜜被歸納為菩薩行;在「文殊法門」中很強調六度(也有加上方便、願、力、智而成十度)是菩薩的德目,六度可涵蓋菩薩行(兼含自利與利他)的德目,如《等集眾德三昧經》、《菩薩內戒經》等經中,佛說初發意菩薩當行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16]

 

(1)六度(十度)及其對治

 

菩薩於內外法都無所著,所行菩薩本行清淨,以清淨的心態行六度,調伏對治煩惱,則能得六度乃至十度的成就:即1.「捨身塵勞,不捨一切眾生愛欲」,所以菩薩為布施主,捨施如雨故;2.「分別曉了寂然之界,蠲除一切眾生諸惡,不捨道心」,所以禁戒具足,三業清淨故;3.「究盡諸法見一切法,除去眾生結恨厭穢瞋恚之難,而不違捨一切智通至德之鎧」,所以備悉忍辱,修習慈心故;4.「菩薩所因可精進者,悉見諸法,至於無上正真之道,刈除眾生懈怠之穢,遵修精進」,所以為究竟精進,求法無倦故;5.「見一切法本悉清淨平等正受,一切眾生因有所著而興生矣」,所以究竟於禪定,得禪解脫神通故;6.「於諸所行不得所行,蠲除一切放逸之事,刈去眾生沈吟邪見,遵修聖達」,所以菩薩成就智慧,生決定善巧慧資糧故;又7.調伏諸煩惱行,圓滿一切智資糧故;8. 調伏顛倒行,出生真實不顛倒資糧道故;9.調伏不自在行,於時非時自在故;10.調伏著我行,觀察諸法無我故。[17]


即用布施來度慳貪之心,持戒來對治破戒,忍辱來對治瞋恚,精進來對治懈怠,禪定來對治散亂,般若來對治愚癡,方便來對治煩惱,願來對治顛倒,力來對治不自在,智來對治有我相。

 

如此由行六度乃至十度,調伏我們的有我、有法的我執與法執,即能於一切時恆清涼自在。

 

(2)六度的利益

 

行六度的功德,如佛告文殊:「從布施流出大富,從持戒流出一切善道,從忍辱流出容受眾生,從精進流出能成一切佛法,從般若流出離一切煩惱。」[18]又在《月燈三昧經》中,更詳細地說明其利益,以精進為例:

 

菩薩精進有十事:1.有威神,2.為諸佛所護,3.非人悉亦護之,4.聞法終不轉忘,5.所未聞法而得聞,6.得高明智慧,7.得種種三昧,8.終無病時,9.飯食得安隱,10.得柔軟如優缽不剛。[19]

 

所以我們經由六度(十度)的確實修持,在利他中,也得到自我的成熟。而在行使六度中,必須不放逸,文殊是特重不放逸的,說菩薩所行六波羅蜜,一一具有三所治障,若住不放逸速能除斷。又菩薩所行六波羅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滿,此三皆從不放逸生。所以一切菩薩以不放逸故,速得成就一切佛法,而圓滿自身。

 

3.圓滿佛身由積聚福德資糧而成

 

《深密解脫經》云:世尊如來法身是其「如實修行十地波羅蜜,轉身成就得妙法身,是名諸佛如來法身相應知。」[20]佛的法身是由修集十地波羅蜜的功德而來,是諸法所集之身,佛法身有二種相不可思議:


1.所謂法身離諸戲論,2.離諸一切有為行相,而諸眾生執著戲論有為行相。[21]

 

法身是無為無相,離諸分別戲論的,而二乘人雖然自利得解脫,但不是成就法身,僅是成就跳脫三界的解脫身,這點必須辨明,惟有加上利他的積功累德,才能得到佛法、報、化三身的圓滿。[22]

 

所以佛(報)身相好莊嚴的因緣是:

 

菩薩世世所重愛珍奇好物持施與人,常持好眼善意施與,用是故,佛悉得智慧知諸經法;菩薩世世常以好願善意視世間人,用是故,人民見佛視無厭極。……菩薩世世常隨經法不犯,心常柔軟忍辱於人,用是故,有人狂亂來至佛所莫不得安隱者;……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有異相,用是故,佛智慧悉具足,但為眾善無有惡人,有疑難問佛無不解者。[23]

 

佛為菩薩時,世世所行如是利他的無數功德,釋梵天人所不能作,說不能盡,而得成佛最圓滿的自利,所以「若有人至意念佛功德者,其福無量,況為作禮嗟歎者哉,人有欲求佛者,作功德亦當如是。」[24]此即圓滿佛身必當積功累德之義。

三、文殊利他願的意義

所謂利他願,是指菩薩在求菩薩道時偏向覺他、利他的誓願,是大乘不共二乘人的,在自己調伏了自己的習氣煩惱後,得到清涼後,也願眾生能調伏自己的無明習氣,得到解脫的快樂,這是菩薩的悲心所顯,是推己及人的表現,可說其因要利益眾生,才發廣大堅實的菩提願,願下化眾生成菩提,並莊嚴佛土。

 

文殊在成熟眾生方面的利他願,所涉及的的經典及條列如下:

 

序號

經  典

文殊本生

成熟眾生願

法門

1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剎功德莊嚴經

安拔王或普覆王

1.我以無礙天眼所見十方一切如來,若非是我勸發決定菩提之心,令修六度乃至得菩提,我於菩提終不應證,要當滿此願乃證無上菩提。

2.於菩提樹下證得菩提乃至涅槃,不離此座,但以化佛至無量剎土為諸眾生說法。

3.剎中無有二乘,唯除如來之所變化,往詣十方為諸眾生說三乘法。

4.剎中菩薩若思食時,先供養十方諸佛及施貧窮苦惱眾生餓鬼等,然後才食。*

5.剎中菩薩皆沙門服,以衣寶獻諸佛已,還至本處方自受用。*

6.剎中諸菩薩眾所得財寶及諸資具,要先分施諸佛、聲聞,遍供養已,然後受用。*

7.剎中諸菩薩隨其所樂,欲證菩提,即往餘剎,於兜率天壽盡降生而證菩提。

8.此佛剎中無有涅槃。*

方等

2

文殊悔過經

文殊師利菩薩

9.為眾生悔其諸罪罣礙陰蓋。

10.使一切眾生除罪得菩提。

11.以所發一切智心,悉用勸助諸佛道慧。*

即請召三界勸助一切眾德之相;勸助轉法輪,示現無量所建立德。

大乘律

3

六十華嚴經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冊9,頁395

文殊師利菩薩

12.在家時願:知家性空,免其逼迫;……隨意自在,所行無礙。

13.出家受戒時願:出家無礙,心得解

華嚴

 

 

八十華嚴經.淨行品

(唐.實叉難陀譯,《大正藏》冊10,頁1

四十華嚴經

(唐.般若譯,《大正藏》冊10,頁661

 

脫;……具諸方便,得最勝法。

14坐禪觀時願:昇無上堂,安住不動;……觀諸行法,悉歸散滅。

15.起坐著衣時願:心得解脫,安住不動;……入第一位,得不動法。

16.盥洗時願:皆得妙法,究竟清淨;……得淨法門,永無垢穢。

17.整飾威儀、預備乞食(行道、見物、見人)等願:設大施會,示如實道;……應為天人,之所歎仰。

18.乞食、飯食願:入深法界,心無障礙;……得佛上味,甘露滿足。

19.乞食訖、說法、洗浴願:所作皆辦,具諸佛法;……證無上法,究竟清涼。

20.誦經、繞佛願:順佛所說,總持不忘;……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21.寢息時願:具神足力,所行無礙;身得安隱,心無動亂;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4

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師利菩薩

22.請轉法輪。

23.請佛住世。

24.功德迴向眾生,行菩薩行得無上菩提。*

25.願眾生速成菩提。

26.令諸眾生常得安樂。

27.具諸神通,滅除眾生苦惱。

28.隨順世間,具修普賢行。

29.善知識同行*

30.常供養諸佛,守護諸佛法。

31.具足三世諸佛行及無量大願,具足普賢行然後成佛。*

32.命終見彌陀往生安樂國,成滿諸大願。*

方等

 

 

 

 

 

 

5

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

大乘悲分陀利經

王眾王子

33.不願速成菩提。*

34.令我所化十方無量所有眾生,發菩提心,勸化安止六波羅蜜者。若不得者,我於菩提終不應證,要當滿此所願,然後乃證無上菩提。*

35.能作無量佛事,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齊限,教化眾生令心淨猶如梵天,生我界者當成菩提。

36.若思食進食時,先供養諸佛、比丘等一切眾生,然後才自用。*

37.我若涅槃時處在虛空,此佛剎中無有涅槃,剎中菩薩至兜率天命終作佛。

38.一生補處,惟除他方當成佛者,處

方等

 

 

 

 

 

 

 

 

 

 

兜率天命終成菩提。

39.行菩薩道時無有齊限,成就微妙國土,一生菩薩充滿其中,皆是我所初發菩提心,安止六波羅蜜者。成就希有之事,然後於未來世才成菩提。

40.於剎中菩提樹下金剛座成菩提乃至般涅槃,復當化作無量諸佛及菩薩眾,在其餘諸佛世界教化眾生,令其發菩提心不退轉於菩提。

41.成佛已,願諸餘世界眾生悉見我身,若見者悉令必定於菩提乃至涅槃不離見佛。

 

 

 

 

 

 

 

6

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顛倒女

42.今欲不惜身軀命寫長壽經,欲令一切眾生受持讀誦。

43.在在處處,常為一切罪苦眾生宣揚此長壽經。

密教

 

 

 

 

 

 

7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

曼殊室利菩薩

一切眾生:

44.有緣無緣、

45.有恩有怨、

46.敬我賤我、

47.供我我供、

48.造惡、墮地獄、輪轉六處、

49.貢高無慚,皆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得入佛道。

50.同我大願,則是我身,共我無別,行四無量心,心等虛空,廣度有情,無有休歇。願達菩提,登正覺路。

51.願一切眾生同我無盡大願,我當救之無有休息。

52.智身報身常願現於六道四生胎卵濕化九類有情,眾生之前常現此身。

53.願見我形適然障滅,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歸向大乘瑜伽秘密,修習菩提速超佛地。

密教

 

 

 

 

 

 

8

陀羅尼雜集

(不詳,《大正藏》冊21,頁595

文殊師利

54.覆育一切眾生。

55.苞含萬物。

56.願使我身猶如藥樹,其有聞者患苦悉除。

57.願我當來得成佛時,所度眾生如恆河沙。

密教

 

 

 

 

 

 

9

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

大慧童女

58.決定趣求菩提果,修大悲行利益眾生。

方等

 

 

 

 

 

 

10

聖者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

啞馬國王

59.救護一切眾生,作利益。

60.不捨眾生而取菩提。

密教

 

 

 

 

 

 


文殊在「成熟眾生願」方面,可歸納出六點:1.勸發決定菩提之心,2.令懺悔業障,3.令修六度,4.令恆住正念──發四無量心,5.護持正法,6.圓滿普賢行。[25]

在淨佛國土願方面,涉及文殊發淨佛國土願的經典主要有《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及《悲華經》,前者比後者早出,後者承前者發展而來,但僅增加了國中佛菩薩壽命無量一條。

 

序號

經典

文殊本生

莊嚴佛土願

法門

1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剎功德莊嚴經

安拔王或普覆王

1.以恆河沙諸佛世界為一佛剎,無量妙寶間錯莊嚴。

2.剎中有菩提樹,其量正等十大千界,彼樹光明遍此佛剎。

3.剎中無有女人,純菩薩眾,離諸煩惱具淨梵行,無有二乘,唯除如來之所變化。

4.如阿彌陀佛剎以法喜為食,剎中菩薩亦復如是。

5.菩薩皆沙門服。

6.遠離八難及不善法,既無過咎亦無禁戒,無有苦惱諸不悅意。

7.剎中積集無量妙寶,也可隨意見寶,隨所樂見。

8.諸菩薩以自身光明,照於一切剎。

9.剎中以花開為晝,花合為夜,時節隨諸菩薩所樂而現,也無寒暑及老病老。

10.空中出法音,隨諸菩薩所解妙法,皆悉得聞。

11.隨意見佛,見佛即解法義。

12剎中具一切諸佛所有佛剎功德莊嚴,唯除二乘及五濁等。

方等

2

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

大乘悲分陀利經

王眾王子

13.以是等清淨莊嚴佛剎,願令十方佛土為一佛剎。

14.七寶具足,無諸塵土荊棘之屬,又

方等

 

 

 

 

 

 

無惡觸。

15.亦無女人。

16.一切眾生皆悉化生,以法喜三昧為食。

17.無有二乘,純諸菩薩。

18.離於貪欲瞋恚愚癡,皆修梵行,著三法衣。

19.世界無有八難及不善苦惱,亦無不善之業。

20.世界中珍寶具足,稀未曾有。

21.隨意見色。

22.諸菩薩等有大光明,光過日月,無有晝夜,世界調適無有寒熱及老病死。

23.剎中有自然音樂,諸菩薩於諸音聲隨其所解。

24.成就諸佛土所有莊嚴,惟除二乘、五濁之世、三惡道等。

25.剎中有菩提樹。

26.我界所有眾生六情完具無有缺少。

27.可隨意見佛,斷除疑惑。

28.壽命無量,除一切智,菩薩壽命亦復如是。

29.菩薩皆服沙門之服。

 

 

文殊在「淨佛國土願」上,可由淨土的清淨功德、物質環境、眾生、修行環境來看,可知其淨土純是具足清淨莊嚴的佛剎,淨土內無有偏向自利解脫的二乘人,而是皆發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且淨土內的環境是妙寶具足、光明具足、以法喜為食;淨土中的眾生無有二乘,純菩薩乘,且國土中無有女人,皆現比丘相;又淨土的修行環境是遠離諸不善、空中出法音、可隨意見佛、眾生六情完具、壽命無量。

 

本願是多指利他本願的,認為自利是利他所伴隨的結果,以下就文殊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的利他本願的重要意義,來加以闡釋。

 

()願力與成熟眾生的關係

 

1.不捨菩提心願力

 

菩薩因發菩提願,立志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所以由菩提願力的緣故,常不捨離菩提之心,累劫來修行一切功德善根,所以常念菩提者,能堅固願力,成就善根:


常念菩提者,不捨菩提心願力故,常不捨離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功德善根,見大菩薩心願力堅固生生世世常修一切功德善根,因力增長現前堅固,菩薩依彼堅固因力於未來世修行一切功德善根,堅固增長悉得成就,是名具足得先因力不失善根。[26]

 

而能達到不斷佛種如實修行者,為得第一義佛地故,為得世間佛地故。達第一義佛地者,由根本欲心、至心欲得、上欲心三種因得,而其中根本欲心是以本願力為驅策,至心欲得是以精進力為前驅,上欲心是以悲心住世而得說法度眾。[27]

 

又文殊就成熟眾生的本願上,是與阿閦佛有極大的共通點,都是注重啟發眾生的菩提心及智證的,依般若智,修六度萬行,而成證佛的智慧。

 

(1)不取涅槃

 

《大智度論》卷48云,菩薩修三十七品,不取涅槃的原因在於:

 

本願牢故,大悲心深入故,了了知諸法實相故,十方諸佛所護念故。……是時,十方佛伸手摩頭:善哉!佛子!莫生悔心,念汝本願!汝雖知此,眾生未悟,汝當以此空法教化眾生!汝所得者,始是一門,諸佛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法門、一切智慧等,汝皆未得。汝觀諸法空故,著是涅槃,諸法空中無有滅處,無有著處;若實有滅,汝先來已滅。汝未具足六波羅蜜,乃至十八法,汝當具足此法,坐於道場,如諸佛法。……是諸法後皆用無所得故。以般若波羅蜜畢竟空和合故,名除世間貪憂,以不可得故。[28]

 

因菩薩於因地裡發諸利他大願,為成滿其志願,不捨利他的大悲本願,了知諸法實相故,十方諸佛所護念教導故,因而雖得解脫身,但念其本願故,眾生未得未悟,當以此空法來教導眾生;又諸佛的法門未得,未得諸佛的自在法身,得繼續努力來獲得;又觀法空,著於涅槃,不能將涅槃亦空掉(法空),得進入空空的境界;又諸佛的六度萬行,尚未具足,得加以圓滿具足。

 

故知菩薩能觀於生死而不住涅槃,是基於此四項要點而言:即本願牢固、大悲心深入、了了知諸法實相、十方諸佛所護念。

 

(2)廣大且盡未來際的要誓

 

《文殊師利發願經》是普賢行願品的頌文,文殊的誓願如普賢的十大行願一樣,是「菩薩自行並利益眾生之事,可以說是一一廣大,且建立盡未來際之要誓」,[29]皆是發心廣大且窮未來際的,是無量悲心的發露,但如此的發心也要智慧來觀照配合,才能盡未來際而不疲厭,如李明芳於《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中指出的:

 

得到「法空」思想為促使大乘行者深入世間、濟度眾生的主因,而法空思想依緣起法而建立,「大乘行者之所以能深入世間行「自利利他」菩薩行,就在於「世間即涅槃」的「法空」思想為其依據。[30]

 

故菩薩因智而不住諸有,因悲而不住涅槃,如此世間即涅槃,而廣行無盡的誓願。

 

2.菩薩菩提悲所建立

 

《大智度論》卷77云:


四無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見眾生就於死法,如囚受戮。[31]

 

在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四無量心中,以大悲為大乘的根本,若菩薩無大悲,則不能突顯大乘捨己為人的利他精神,如在《瑜伽師地論》中說由四因緣故悲名大悲:

 

1.緣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境生故;2.於長時積習成故,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3.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謂菩薩由是作意悲所執持,為息有情眾苦因緣,尚能棄捨百千身命,況一身命及以資財,於一切種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4.極清淨故,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淨,若諸如來已到佛地如來清淨。[32]

 

可知產生大悲之因是由真正了知眾生因無明而被一切業拘束不得的苦,故有八苦乃至行苦,無非是業與煩惱;又菩薩長時發慈悲願,且如理思惟作意,故悲心也就如量增長無盡;且菩薩發菩提悲願要救度一切眾生,故由此願力,為息眾生的苦而努力,而不在意自己的利益,堪忍度眾的一切苦;菩薩修至佛的高度,具足不思議的力量,等觀一切,而由其在因地上大悲的願力未盡,故仍度眾不捨。

 

又《瑜伽師地論》卷44明說「菩薩菩提悲所建立」,菩薩因具大悲,故能:

 

於諸有情,獲得菩薩極親厚心、極愛念心、欲作恩心、無厭倦心、代受苦心、調柔自在有堪能心。[33]

 

由於菩薩大悲為眾生,故能於眾生中施以親厚、極愛念心,欲施與眾生利益,故能度眾無厭,且願為眾生代受眾苦,但其心中又因能觀空故,故能於生死中不住涅槃,心恆得調柔自在而能堪任。

 

(1)不捨一眾生

 

而菩薩大悲心深厚,誓度一切眾生故、發心牢固故、不負諸佛及眾生的期望故,所以能不捨一眾生:

 

不捨一眾生者,善修習大悲心,誓度眾生故,發心牢固故,不為諸佛賢聖所輕笑故,恐負一切眾生故不捨。……本願大心為眾生故,所謂為一一人故,於無量劫代受地獄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無餘涅槃。[34]

 

菩薩於因地時發菩提心、發大悲願,說要度盡一切眾生,故誓願既是如此,就要依願而行,若做不到就是對佛、對一切眾生妄言,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故菩薩為了實現其諾言,故能不捨一切眾生,乃至成佛,但一切眾生尚未度盡,仍會依著其在因地的本誓願力,繼續從事其大悲的救濟。

 

(2)代受罪苦

 

因其不捨一眾生,要令一切眾生都得樂離苦,所以能為眾生代受眾苦,教其積功累德以至成佛;本因無有代受罪者,但菩薩為何作代受眾生罪苦之願?

 

是菩薩宏大之心,深愛眾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眾人聞菩薩大心如是,則貴敬尊重之。所以者何?是菩薩深念眾生,踰於慈母故。[35]

 

菩薩作願代受眾生之苦,乃因菩薩大悲心故,深愛眾生,若罪苦能代受的話,必代無疑;而眾人聞菩薩的恩德如此偉大,故能貴重菩薩,乃至從其所教,以至菩提。

 

(3)心無疲厭

 

菩薩悲心不捨一切眾生,代受眾苦,於生死中度眾,心是無疲厭的,若厭心暫時生起,也要如法對治;佛說若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其心堅固而不疲倦,即:

 

1.於諸眾生起大悲心故,2.精進常不懈故,3.信解生死如夢故,4.正思惟無等等佛之智慧故。[36]

 

菩薩雖發菩提之心作菩提願而失彼心,如此四種不疲倦心,是為了對治四種疲厭事:

 

1.以諸眾生不如實修行故,2.多作眾事故,3.多時在有中行故,4.等解脫中心常欲得速解脫故為彼有力故。[37]

 

菩薩對治厭心生起,應具有如此的正知正見,如實的恆常思惟;因眾生不知佛法,不知如實修行,故菩薩起大悲來誓願救拔;菩薩多作眾事,心有疲厭,但菩薩仍要精進,以精進對抗懈怠;若菩薩多在有中行,執眾生為實有,則易起疲倦,則要信解生死如夢,一切皆是虛妄不實依緣而起的;又菩薩若已得解脫身,但未得諸佛的法身,應觀諸佛之法、智慧菩薩未得,應圓滿諸佛無等等的法身智慧才是圓滿。如此以四種不疲倦心對治四種疲厭心障,是故菩薩於大乘中,其心堅固而不疲倦。

 

()願力與莊嚴國土的關係

 

1.淨土由願力而成立

 

文殊淨土成立的原理,是由於文殊的「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所以淨土的成立原理,是「願力」的成就,並不是像我們之由於「業力」所感的苦界;如同李世傑先生於〈念佛的哲學〉中對彌陀西方淨土成立原理的論述:

 

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是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所以淨土的成立原理,是「願力」的成就,並不是像我們之由於「業力」所感的苦界。[38]

 

所以諸佛菩薩因願力而成就國土,就願力與淨土的關係,洪啟嵩居士亦有中肯的論述:

 

大誓莊嚴,救度眾生,是佛國土建立的根本。依菩提心,依大願而有佛,依大願而有淨土,如此在無相法界中,一切諸佛依願力而行,願力成就諸佛,成就了淨土,佛依願力而行,淨土也依願力而行。願力的修證過程中成立了種種淨業,淨土的成證是淨業,佛的成證也是淨業,這些的根本皆是來自願力,必然符合願力,其所建立的特色皆含攝在其願中。[39]

 

願力依發上成下化的菩提心而來,菩薩成佛乃至莊嚴淨土是依其願力而成就的,雖然願力還是意志的範圍,希望置眾生於何種理想境界中,屬於有為法,但因其願力故而能置眾生於安樂中,也是功德無量。

 

2.淨佛國土的實義

 

但文殊淨土雖由其在因地的願力而來,但攝取淨土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受用,「淨土是從為利益眾生而莊嚴所成,不是從自己想安樂而得來的」,是為了教化眾生,「攝取淨土以攝化眾生」,這是淨土的要義。[40]但攝受在其淨土內的眾生,由其願力的救度而來,是修文殊的法,是與其同行同願的,即如望月信亨於《淨土教概論》中所說:

 

淨佛國土之誓願是菩薩初發心時由自心中所發起,以後勤苦精進以期目的之達成。然而實在不只是菩薩單獨之力能夠實現其佛國,開始須由所化眾生之協同力量才能達成。[41]

 

能進入文殊淨土的眾生,是基於「相應」原則,與文殊的願力相應,自然與文殊願力所成的清淨淨土相應,若土內的菩薩又一念無明,又與文殊的淨土不相應的話,自然也會往其相應的地方去。

 

所以若要往生文殊淨土,就一般尚未能實證的眾生而言,在自己的力量(三昧定力及善根成熟)尚未完具前,得須靠文殊願力的加持。[42]


印順於〈淨土新論〉也說:

 

總之,說到淨土,即是諸佛、菩薩與眾生展轉互相增上助成的。在佛土與眾生土間,不能忽略菩薩與佛共同創造淨土,相助攝化眾生的意義。[43]

 

淨土雖為菩薩的願力所成就,菩薩可自己創造淨土,但菩薩之建設淨土的大方針,也要學習效法諸佛而來,且因應所度眾生的需要來方便設置,攝受與菩薩相應的眾生,故說菩薩的淨土,是由諸佛、菩薩與眾生展轉互相增上助成的。

 

撇開諸佛不談,菩薩與眾生相應的原則是什麼?佛說菩薩摩訶薩的嚴淨佛土:

 

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常自清淨身袋重、語袋重、意袋重,亦清淨他身袋重、語袋重、意袋重,是菩薩摩訶薩清淨自他三袋重故,則能嚴淨所求佛土。[44]

 

說明菩薩必須淨化自己及眾生的身語意業,才能與眾生建立一個莊嚴清淨的國土;如何淨化呢?菩薩有四事得致佛土,所願佛土很快就能達成:

 

不懷異心意常平等,將順佛道不違四輩。……1.若見他人逮成智慧不懷嫉妒心,2.常能修習六波羅蜜,3.見諸菩薩視之如佛,4.發意菩薩及坐道場,等心供順無諛諂也,未曾求於虛偽之德,便能致得供養之利。[45]


即要具有般若的平等、清淨心,不生有我的私心、嫉妒心,即如鄭金德《現代佛學原理》中所說的,菩薩誘導眾生進入佛國的方法和途徑是:

 

佛國淨土是通過菩薩行所創立的,而人的思想意識又是行動的支配者,所以說到底,佛國的實現是依賴一種清淨意識。[46]

 

佛國的成立使眾生在此能有一好的修行環境,與佛菩薩「同事」,[47]而所謂修行,不外乎淨化身心,使其清淨光明到遍一切處,如此才能成滿佛的智慧光明,證得佛果;又淨土中若真有樂的話,並不是什麼黃金、七寶、光明、八功德水、寶樹、天樂那一套,這些只是莊嚴淨土的施設而已,目的在與娑婆世界對比,突顯我們的自然、物質等種種生存環境及心靈程度的不良善,若淨土中真有樂的話,實是大乘法樂。

 

藉由菩薩與眾生心淨的相應原則,菩薩嚴淨其國土,希望來其土的眾生在此良好的修行環境下,繼續清淨身心,學習佛法,行菩薩道,圓證福慧具足的菩提果,這即是達到無餘涅槃的極樂狀態。

 

3.淨土的四法懈怠與四法精進說

 

在本願集成的《悲華經》[48]中,是強調四法精進的本願說,喝斥四法懈怠。於此經中釋尊說菩薩有四法懈怠:1.願取清淨世界,2.願於善心眾生中施作佛事,3.願成佛已不說二乘法,4.願成佛後壽命無量,均是菩薩懈怠。原因在於:

 

即以從前的欣求樂土思想而一切至易,從這一點,被貶為一種怠墮法。《悲華經》喝斥這種本願的人,雖是菩薩,但不是摩訶薩。與其享樂,不如以具備適合完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誓之條件為理想,就是真正以住於普賢行為理想的本願,才是摩訶薩。從某種意義說,雖是反抗極樂思想,但實欲推舉發揮那真精神。[49]

 

菩薩應學四法精進:

 

1.願取不淨世界,2.於不淨人中施作佛事,3.成佛已三乘說法,4.成佛已得中壽命不長不短。[50]

 

在大乘菩薩道悲心救度罪苦眾生的意義上,是以釋尊為榜樣、普賢行願為理想,願取不淨世界、於不淨世界成佛、於不淨人中施作佛事,說三乘法隨緣度眾,且成佛後壽命不長不短,示現於世,因緣到了就入滅,使得不淨土中的眾生知道珍惜佛及其所傳之法,才會精進修行。

 

相對於四法精進,四法懈怠被認為願於清淨世界成佛是大悲不夠,只度清淨(上根器)之人,而成佛後若只說菩薩法,不說二乘法,則被認為是對眾生的摒棄,不能一視同仁,且成佛後若自說壽命無量,可能會被誤以是對永恆生命的迷執,如此於壽命上執著要無量的話,那與神教的永生說法則無兩樣。

 

而文殊本願是願取清淨世界的、願成佛已壽命無量,但能於不淨人中施作佛事、能說三乘法度眾,整體看來這是否真的是一種懈怠,以下我們再來細判。


(1)文殊願取清淨國土

 

在《悲華經》中,就救度眾生之國土的取擇上,有取淨與不淨土的區別,彌陀及文殊本願皆取淨國土,釋迦、寶海願取不淨世界來使眾生清淨。而釋迦佛是較讚歎於不淨國土中成佛的,說道:

 

若有菩薩取清淨佛世界離三惡道及聲聞緣覺,攝取調伏善心,白淨成就善根如是眾生,是名菩薩譬如餘華,非謂大菩薩如分陀利華,以於善心調伏眾生,種諸善根作佛事故。[51]

 

菩薩若發願取清淨佛世界,遠離三惡道及二乘者,攝取調伏善心、種諸善根等清淨較易救度的眾生,這種菩薩只是小菩薩,真正的大菩薩應於不淨世界而成熟眾生。

 

菩薩除發願往生淨土外,也可主動自力地創造淨土,憑藉著其利他的大悲誓願而願取淨土或不淨土,又如日人望月信亨《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及宇治谷祐顯於〈悲華經的淨土〉一文中皆指出:但願取不淨土來清淨是諸佛大悲之本旨,實是甚深大悲願力的表現。[52]

 

於穢土成佛之所以優於於淨土成佛,是基於穢土成佛者最契合於諸佛大悲的本旨,但法法一如,若強要說兩者有優劣的話,是不符合於般若智慧的,因每個菩薩都有自己度生的因緣與環境,是不能加以批判的。菩薩成佛的條件是一致的,必須是福慧圓滿,而菩薩由福入手、由慧入手是不一定的,我們不能視其一時的表現而定,是必須全盤考量的;而全盤考量後,也是無所謂精進與不精進的,只是隨順因緣法,並加以自由意志的取擇而已。

 

願穢土成佛的如釋尊,其智慧應是先取證的,但因度眾的大悲尚未圓滿,故發願於穢土成佛,累劫中是極其難行苦行,累積福德資糧,再來人間修福德而成就的,故是先修智慧最後再圓滿福德的;而願淨土成佛的如彌陀、文殊,是早已修集六度萬行,積累具足成佛的福德資糧,但就智慧的參悟上仍差那麼一點,故最後仍要在淨土中聽佛說法,圓滿其究竟的智慧,這佛的心法是在穢土中學不到的,故其最後成就是要在淨土中的。

 

《大智度論》卷38曾云: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世界中?

 

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53]

 

說明有兩種菩薩,一是慈悲心深厚,多為眾生,二是尊佛樂法,多集諸佛功德;故前者的菩薩,是願取於不淨世界成佛的,如此他們能更直接地去感受眾生的苦,發更大的悲心去利益眾生,至無佛處傳佛音,教導眾生學佛,這主要是菩薩修福德的階段;而菩薩若留在淨世界,聽佛說法,可得智慧的開展,但也可供養諸佛,可得供佛的清淨功德,這是智慧及福德兼修的,就學佛成佛的目標上,這是每個菩薩所應經歷的歷程,就其差別,只是方式及時間的先後而已。

 

又諸佛國土是含蓋整個法界的,故就勝義上來說,國土是無所謂淨與不淨的,穢土是諸佛如來的方便示現,如來示現:

 

1.劫濁,2.時濁,3.眾生濁,4.煩惱濁,5.命濁,6.三乘差別濁,7.不淨佛國土濁,8.難化眾生濁,9.說種種煩惱濁,10.外道亂濁,11.魔濁,12.魔業濁。一切諸佛所有國土,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諸濁,如此過者,皆是諸佛方便力現為利眾生,汝等應知。[54]

 

釋尊於娑婆淨土中示現諸多濁穢及不完滿,但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如此混亂不堪的,但依勝義來看,這些污濁在諸佛的眼裡,卻皆同法性同為一味,皆是具足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的,因在諸佛的智慧觀照中,是無所謂時間與空間的隔閡,故諸佛能視眾生為未來佛,能觀諸法(國土)本悉空寂,本自清淨無染,而眾生所見的穢土,其實也只是受因緣法的牽動,而引出了諸多濁惡出來,但現象是無有實體自性的,不能將之視為真實,惟一真實的只有佛性而已。所以現象界的國土不管是穢是淨,若佛於此間成就菩提,則佛即視佛國土內的眾生,畢竟能成就種種功德乃至成就菩提。

 

此是與現象界的穢土相對而言的淨土,佛能轉穢土成淨土,如來當於此十二種最勝功德能淨佛土成菩提,所以即使說佛願取穢土,但實亦是於淨土中,或是說非穢非淨中而成佛。

 

且文殊的精進處,在願於不淨人中施作佛事,願成佛後說三乘法度眾。所以文殊在救度眾生的事業上,也不是只專就淨土中來行事,他協助釋尊來啟發眾生的菩提心,且佛滅後也有「方便有餘土」的設置,如中國的五臺山既為文殊的娑婆化土;文殊願取清淨世界,或許可解說為其度眾的成就,皆能使所度的眾生至比較清淨的高度,但其所接引的眾生,是不分善惡貴賤、有緣無緣的,皆要同其有緣而救度之,此即近於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量。

 

又文殊智慧銳利,深知度眾的善權方便,故成佛後也隨緣說三乘法,令眾生取一切智,並不會於眾生起我慢心,也不會於法上起不平等心。因文殊深知,成佛後的國土,是無有聲聞辟支佛等差別之說,因諸佛如來,是離於種種取相過失的。

 

故就淨土的勝義及於不淨人中施作佛事、成佛已三乘說法的精進面來考察,文殊願取清淨世界不是一種懈怠,可說是在果上所度眾生的成就較高,代表能達到「實報莊嚴土」的高度。


(2)文殊願成佛後壽命無量

 

菩薩在因地時累積福德功德,等到福慧圓滿成佛時,是超越時空侷限的,故其壽命理應是無量,但菩薩若發願成佛已壽命不長不短,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隨眾生的緣來度眾,而眾生不是長存的,有其時節因緣。一世度眾的因緣盡了,佛也必須方便示現涅槃,故說佛的壽命不長不短;二是佛為了使眾生精進修持,能於佛在世時就有大突破,故要示現壽命不長不短,讓眾生能知道佛難值遇、佛法難聞等,更能尊法重法。

 

就人類的立場而言,是期待壽命無量的,但對光明卻是少有覺醒的,木村泰賢曾解釋道壽命無量與光明無量的意義:

 

壽命無量之願,是對無限持續的要求;光明無量的願,是對生命力最充實的當體。[55]

 

人類期待壽命能無限無量的持續,害怕消失,是因不明生命真象的恐懼,佛教所謂的壽命無量,不是如神教所說的永生,因沒有開始哪來永遠,不生哪來永生,壽命無量毋寧應說是不滅,是法界不生不滅的實相,不是說我想壽命多長就有多長,若如此說的話也是方便講,是落在因緣法則裡的;而落在因緣法則中的壽命,是沒有壽命無量的,總是有限有礙的,且就其存在形式,也不是以肉身就能實現的,肉身是極易敗壞的,故真正說壽命無量的話,絕不是肉身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惟有精神可以不朽,而佛教將它視為法身,此是由修集佛法所成的自在身,是無形無相的,或者可說是宇宙的本來實相,而這個法身我們可以由清淨光明來表示,這代表我們的生命力,或者應說是我們精神實體的具體顯現。我們在提及壽命時,必須也體認清淨光明是我們壽命得以無量的根源,代表著我們佛性的本質及能量。

 

所以文殊雖發願成佛後壽命無量,也願眾生菩薩的壽命無量,這只是方便講,這無關精進或懈怠,是基於法界的事實,因成佛後的世界中,是清淨光明周遍法界的,以清淨智慧光為壽命。

 

4.文殊淨土與彌陀、阿閦淨土

 

大乘「淨土法門」淨土主要以東方阿閦淨土及西方彌陀淨土為代表,而文殊的淨土與兩者間有相當的關係,但也有其獨特的意義。

 

文殊的十八本願見於《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此經中說到「如阿彌陀佛剎以法喜為食,剎中菩薩亦復如是」,可見文殊淨土部分承繼彌陀淨土而來,而在後來本願集成的《悲華經》中,文殊與彌陀的關係密切了起來,經中明言文殊是彌陀的三子,而阿閦是彌陀的九子,彌陀與文殊及阿閦,有血緣、法緣的關係,同屬於彌陀願取淨土的一系。

 

(1)文殊與阿閦淨土

 

文殊的許多誓願,承繼著阿閦本願而來,如就淨土的創立上,可說是屬於阿閦淨土系的。[56]首先就土內眾生以修道為務、不犯諸禁戒及包容聲聞來看,不僅阿閦淨土是如此,彌陀及文殊淨土亦是如是,既然都是大乘行者,就必以佛法為行為準則,力求弘揚菩薩道,但又能說二乘,不妨礙度眾的方便。

 

但阿閦與彌陀的淨土,最大不同點在於阿閦淨土在自然及物質上較素樸,不若彌陀淨土的富麗莊嚴,但特色在於其是承續般若空觀的,重六度的菩薩行,大體上是自力的,文殊是繼承阿閦佛自力及重般若空觀的精神,土內的眾生之得以往生文殊淨土,除了文殊願力外,還是多靠著眾生在因地時所修的清淨功德(如普賢十願、六度等)才可往生,文殊的願力僅是助緣,且文殊土內的菩薩,若要成佛,是得去人間行菩薩道磨練一番才可,不能於其淨土成佛,由這些點來看,與專靠彌陀願力即可往生其淨土言,文殊是偏在自力救濟而非他力救度的;與在彌陀淨土即可成佛而言,文殊又是重入世度生(成熟眾生)而非淨土成佛的。

 

又文殊在淨土眾生的莊嚴上,承阿閦佛的重頭陀行,其土內的眾生是現比丘相的,這是受阿閦佛宿行菩薩道現比丘相的影響,而使文殊在淨土中強調所居的眾生,無有女人及其名字,皆是純諸菩薩的比丘僧,具足種種禁戒及威儀。

 

《大智度論》卷33曾指出,土中純菩薩眷屬為最優,雜二乘是其次,而以獨聲聞眷屬為較劣,[57]故知佛最上乘的眷屬是菩薩眷屬,淨土中若只獨有菩薩眾,可說此是最優秀的淨土;而文殊淨土無有二乘,純唯菩薩眾所住,彌陀淨土以菩薩、聲聞雜住甚至三根普被為較劣,而阿閦國中的眾生又不在三乘中,似乎更為低劣,故在淨土的土內眾生皆是修梵行的菩薩僧這點的莊嚴上,文殊淨土是遠優於阿閦淨土的。

 

(2)文殊與彌陀淨土

 

彌陀淨土的思想特色,[58]一般認為其是最完善的本願思想,是超越一切諸佛最勝最尊的,光壽無量,並且代表了無量的一切佛,故極樂世界最完美,國中眾生最優秀,人民數量也最多,更吸引人的是往生方法最簡易,稱名與信願即可往生,三根普被,注重佛力的加被。且往生者必至一生補處,這是願取淨土成佛的,土內的眾生可直接在淨土內累積福德功德而成佛,在成佛之前不必再下來度眾,但彌陀也說,若土內眾生要到他方不淨國土行菩薩道的話,也是不反對的,但這是例外,不是常態。

 

又就十八本願所成立的文殊淨土而言,就承繼彌陀淨土部分,日人望月信亨舉出有「1.國無女人願,2.飲食自然願,3.資具自然願,4.七寶為地願, 5.眷屬光明願,6.莊嚴無數願,7.無諸不善願。」[59]七願。

 

就第7點無諸不善願,是淨土眾生的德性問題,應是對淨土眾生的基本要求,身心必須清淨,這點可不用強說是文殊參考誰的,是淨土眾生的自我要求。

 

而第1點國無女人願言,女人有諸過失,可能障礙佛道,在阿閦佛國中仍有女人,但無女人之患,而彌陀淨土中無有女人,一切皆是化生,可說是就阿閦淨土加以改善,故知文殊淨土是承繼彌陀淨土系的,國中無有女人名字。

 

2346點,強調飲食、資生之具等物質上的富足及環境的富麗,是屬於物質環境的富足莊嚴,這點文殊淨土承繼彌陀淨土,也注重土內環境的莊嚴與富麗,而這些莊嚴是基於佛果德的成就,是佛功德的自然顯現。

 

又第7點眷屬光明願,可與壽命無量一起來談,本文在「淨佛國土願」一節提過,比起《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悲華經》是多了國中佛菩薩壽命無量一願的,木村泰賢也指出,這光明、壽命無量是彌陀淨土的特色之一,是在阿閦淨土中所沒有的,[60]而彌陀淨土的特色就在它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是代表著清淨法身的無量光明,更是代表佛果德的圓滿成就,如此我們可發現彌陀淨土對文殊淨土的影響部分,即是在於佛果德上的強調。

 

綜合言之,阿閦與彌陀在淨土上所代表的意義,如印順於〈淨土新論〉一文中所說:

 

阿閦譯為不動,表慈悲不瞋,常住於菩提心;依般若智,證真如理,這是重於發心及智證的。阿彌陀譯為無量,以菩薩無量的大願大行,莊嚴佛果功德;一切是無量不可思議。無量──無量壽、無量光,著重佛的果德。所以彌陀淨土,為佛果的究竟圓滿;阿閦佛淨土,為從菩薩發心得無生法忍。……阿閦佛國,重在證真如見道。阿彌陀佛國,重在果德的光壽無量。……所以這一東一西說明了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61]

 

阿閦淨土是直承般若而來,雖然彌陀淨土欲突破般若而欲加以綜合,若以此來看隨後的文殊淨土,或許可說其是參照彌陀淨土妙有出世的富麗莊嚴,及阿閦淨土般若入世的菩薩萬行而來,而有自己獨到的發展。

 

文殊在成熟眾生的本願上,是著重初發心及智證的歷程,教導眾生發菩提心,修行六度萬行而得證成無生法忍的,是偏向給眾生一個目標(發菩提心成證菩提)及工具(六度萬行),而後讓眾生去自力救濟的,僅是從中輔助指導的角色,這是如阿閦佛一樣是偏重讓眾生自力的;但文殊也不忘要如彌陀那樣成佛後具有果德上的無量壽、無量光,願以恆沙諸佛世界為一佛剎,其未來成佛的淨土是集諸佛功德莊嚴而成,故能遠超越彌陀淨土的果德莊嚴。

 

(3)文殊淨土設置的意義

 

諸佛創建淨土,希望使眾生能於此良好的環境下不退修行,能至一生補處,較無障礙地直達佛地,也不管諸佛立志於穢土或是淨土成佛也好,希望眾生成佛的目標是不會變的;菩薩學習效法諸佛,也學習諸佛創建自己的淨土,總希望能集諸佛的大成,在各方面能建構得更完善,使菩薩未來成佛後的淨土能最莊嚴,更能培育出諸佛的種子,故建構淨土可說是菩薩的豪氣及悲願。

 

文殊淨土亦是在此胸懷下所成立的,其集阿閦、彌陀淨土的大成而有其超越的氣概;文殊淨土是承繼由般若空觀下所直承阿閦淨土系,重菩薩在因地上的智證,雖有淨土的設置,但更提高剎中眾生的素質,純是菩薩僧,且土中菩薩也是深具大悲心的,若要取證菩提,就再下來人間行菩薩道,累積好福德功德滿願後,才自然成佛;而文殊淨土亦在妙有的果德上想要超越彌陀淨土系,故未來文殊成普現如來時的淨土,要更超越彌陀淨土果德上的莊嚴。

 

但所謂的淨土,並不是排斥人間的,人間亦有淨土,只要其心安住在清淨中,當下直是自己的淨土,菩薩擴而及之,使眾生安住其教,共享清涼法益,如文殊五臺山的娑婆化土,即是於人間達成,故五臺山的一夫一卒、一蛇一鳥、一草一木,都是安住於淨土的,安住於文殊的法教中;菩薩的淨土,也不是菩薩一人所享用的,是要與所化、同行同願的眾生共榮的,所以在《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中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因「菩薩隨所化、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意調伏、如說行、能迴向、有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說法淨、智慧淨、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所以: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其心淨則佛土淨。[62]

 

此在說明菩薩欲成一清淨道場,必須自己先淨自心,先調伏自己,再積功累德具備福德功德後,則能以自己親身力行的經驗,調伏他人的習氣毛病,教化他人走上清淨的佛道,然後與這些眾生同行同願同創理想的生活環境;但菩薩是為眾生而創建淨土的,誠如惠敏法師於〈「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所說: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為「成就眾生」故,必須「願取佛國」,修行「淨佛國土」。……「心淨則佛土淨」不可解釋為:自淨,則淨土「自成」,而是「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也就是心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其關鍵點在於「眾生淨」。[63]

 

也可看出,要淨國土的必要條件在土內眾生的「心淨」,由於心淨,才能感召良好的有情及器世間,若僅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上下功夫,而不從心地上下功夫,僅徒有美麗的假相並不是淨土;但若有心淨,則器世間的改善是指日可待的。

 

太虛大師(18891947)提倡「人生(間)佛教」,印順法師亦提倡人間佛教,要建設人間淨土,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悲福利社會,以朝聖淨化人心」為宗旨,法鼓山亦要「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但要化人間為淨土,必須從淨化人心著手,以大眾的力量,從事社會改革工作,配以生活環境的改善,仍要以人心的清淨為重點,以此清淨心去調伏更多人,如此在人間的淨土範圍才能擴大以至圓滿;但以佛教究竟的觀點來看,由於人身只是五蘊的和合體,終歸敗壞,在我們擁有人身時,可盡力於人間實現淨土的願望,這是大悲菩薩的作法,但等人離開了軀體,則淨土何在?如修得成就後,自己的清淨法身就自成一淨土,且有能力含攝與之同行同願者來生其淨土,若修得不圓滿,則須往他方淨土繼續修習,則此時他方淨土的設置是有必要的,法界中是極寬廣的,並不僅人類一道,這是不容漠視的,而惟一能圓滿的方法,即是在任何時空、身分下,我心皆願修成清淨無染、解脫自在,而我也願眾生皆是清淨無染、解脫自在的,且我付出行動去教化他人、改善環境,並以成常樂我淨、具最圓滿人格的佛為標的,但即使成佛後,仍以大悲不捨本願,繼續在十方世界從事淨此國土、改善人心、使之回復本來真面目的工作。

 

四、結論

 

筆者在文殊本願的實際探究中,暫為區別來談文殊自覺自行願、覺他利他願的意義,來肯定文殊本願的價值,提供吾人可學習效法的地方。

 

首先就文殊自覺自行願的意義,由願力與「菩提佛果」、「清淨三業」、「積聚資糧」歸納出三要點,即一、確立發願成佛的菩提信念,普圓一切有情,而慈悲心是是策勵我們精進不斷的最佳動力;二、調伏自己的無明習氣及煩惱,因障礙重,所以先要懺悔業障,以清淨身口意三業,斷除煩惱的障礙;三、因資糧缺,所以要廣集福德、功德,可由行六度下手,前五度(福)可得圓滿的報身,般若(智)可得智慧的圓滿,而其中供養布施、隨喜功德及普皆迴向可較快速且省力地累積資糧。但尚要注意的是,第一、三點是大乘不共二乘的,如此發菩提心、廣集福德功德,才是大乘菩薩,第二點是三乘共的,三乘皆賴此解脫生死輪迴,但僅做到清淨自己身心是不能稱大乘行者的,恐墮二乘而不能證成菩提。

 

而文殊覺他利他願的意義,由願力與「成熟眾生」、「莊嚴國土」來看,可知在成熟眾生方面,1.不捨菩提心願力,菩薩發了上求佛道(自利)及下化眾生(利他)的大菩提心願,故能護持正法以利眾生,觀於生死而不取涅槃,且其誓願是廣大且無盡的;2.菩薩菩提悲所建立,誓願要普圓一切眾生,故能恆常精進不捨一切有情,乃至代受罪苦,絕不疲厭。而成熟眾生的方法,即是勸發他們也願求菩提佛果,也發菩提心,懺悔業障以清淨三業是菩薩行前的準備工作,然後教導其實踐「利行」的方法,如修六度、發四無量心、修〈淨行品〉、學普賢十願等淨(智)行,眾生若照著菩薩所教導的如此如理如量地去實行,而菩薩也能與之同伴同修「同事」的話,能隨時修正其偏差,最後眾生總會圓滿普賢行以成證菩提。而文殊在成熟眾生的本願上,與阿閦佛有極大的共通點,都是注重啟發眾生的菩提心及智證的,依般若智以修六度萬行,而成證菩提佛果。

 

就淨佛國土方面,1.淨土是由願力所成就的報土,2.其成立也基於菩薩與眾生心淨的相應原則,菩薩的淨土或化土給予眾生極好的修行環境,菩薩在此是更可穩當地圓滿其四攝的教導,尤其這裡是最佳的「同事」環境,一有疑問馬上可見佛聞法,故法喜恆充滿;3.由文殊設置淨土是懈怠或精進,及由其與彌陀、阿閦淨土的比較,可知其是精進的創建淨土,且其氣魄值得效法。文殊未來的淨土是綜合並超越阿閦及彌陀淨土的,故文殊未來淨土中的眾生是純一具梵行的大乘菩薩,又其淨土的果德成就是比彌陀淨土更富麗莊嚴的,雖文殊看似有四法懈怠中之二法懈怠之嫌,但「願取清淨世界」實是指度眾的成就,而不是只度本就清淨的眾生,又「願成佛已壽命無量」亦是法界的事實,成佛後是超越時空的束縛的,如此也就無所謂有無壽命,故說壽命無量不可測度,而不是菩薩貪生。

 

故當知眾生往生淨土所靠的是與菩薩所相應的清淨意識,而文殊除了創建實報莊嚴土外,也有方便有餘土及凡聖同居土的設置,如中國山西五臺山即是文殊慈悲化現的道場,不管於穢土度眾、淨土度眾也好,文殊總是隨緣(眾生的根器)而行事;但仍要說明的是,雖然筆者提出大乘菩薩創建淨土的弘願,偏重在菩薩於他方所創建的國土(人類死後靈性的歸趣),但卻不是因此泯滅於人間創建淨土的重要,如五臺山即為文殊的娑婆化土,仍是一個清淨的淨土,因淨土的實義即是由心淨而起,就個人而言,只要其心能安住於清淨中,當下即成自己的淨土,菩薩擴而及之,使眾生在其教中安住,故正信佛教家庭可說是淨土,清淨的佛堂及寺廟也都可說是淨土。

 

[1] 詳見樫尾慈覺〈業說與本願思想〉一文,收錄於日本佛教學會所編《佛教的淨土思想》一書(1997.101998.9三刷),頁3346

[2] 以上見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中〈本願思想的開展及其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意義〉一章(臺北:天華,1989.11),頁416439

[3] 在佛經上,文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皆是佛,且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如辟支佛、菩薩、天童子、轉輪聖王、王子、王(童)女、比丘、女人、童子等。現在文殊以贍部洲東北清涼山為道場說法,一般認為此處是中國五臺山。關於「文殊本生」,可參看拙作《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 88.6)第二章「文殊菩薩探究」的第一節。

[4] 同注3,文殊本願內容的詳細分析論述,請參見拙作《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第三章〈文殊自行願〉、第四章〈文殊利他願〉。

[5] 參日常法師《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卷91(臺北:佛教書局),頁209(《菩提道次第廣論》,臺北:福智之聲)。

[6] 關於自利利他原則的內涵,可參見陳明芳《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高雄縣:佛光,1989.10),其云此自利利他原則「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才去利益他人的原則,因為所有的自利都只是利他行為的伴隨效果;而且自利利他原則以「圓滿」為其目標,不會落入「手段──目的」的模式。」(見頁120)菩薩在自利的實踐中,消除了自我的私心,而同時也為以增進他人的利益為考量,是無我為人的,利他不是達到自利的手段,而是說為了利他故需自利增長自己。同頁其又說:「而且自利利他原則不論從生命的尊重或行為利益的衡量上都可以適用於人類對待非人類動物(有情)的行為之上。」可見此原則是可作為吾人立身行道的準則,且其適應性是涵蓋所有有情界的。

[7] 《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大正藏》冊11,頁705706

[8] 《文殊悔過經》,《大正藏》冊14,頁443

[9] 《文殊師利問經》,《大正藏》冊14,頁497498

[10]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大正藏》冊12,頁112中。

[11] 《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大正藏》冊20,頁709

[12] 《五字陀羅尼頌》,《大正藏》冊20,頁716

[13] 《大方廣總持經》,《大正藏》冊9,頁383上。

[14]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大正藏》冊12,頁1002下。

[15] 梵本中少一,見《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大正藏》冊12,頁1002下。

[16] 見《大正藏》冊12,頁983中~下、《大正藏》冊24,頁1029上。又六度(十度)中,布施包含財施、法施及無畏施,即捨身內身外的一切東西,能施與成就他人;持戒是持五戒、十善、別解脫戒、菩薩戒乃至無相大戒,而行六度乃至十度之因,使自己的身心清淨;忍辱是能忍受人、事、物等一切的加害或逼迫,而能不加以報復或心生怨瞋;精進是於善法精勤欲得;禪定是收攝內心的散動,並藉此來增進定力,乃至引發神通及增長智慧;般若是解空無著一切法的智慧,能知諸法實相,而使身心清淨;方便是以種種間接的方式以導出智慧;願是常時保持誓願,隨時策勵自己實現它;力是長養實踐善行與判別真偽的能力;智是長養見一切法實相的智慧。

[17] 《魔逆經》,《大正藏》冊15,頁116;《大乘伽耶山頂經》,《大正藏》冊14,頁491492上。

[18] 見《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頁717下~718上。

[19] 《月燈三昧經》,《大正藏》冊15,頁620621

[20] 《深密解脫經》,《大正藏》冊16,頁685

[21] 同上注,頁685

[22] 報身是指如來積功累德後所得的莊嚴美好的有形色身,要登地的菩薩才能見到。但佛要是於人間轉世,則其具備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隨形好,則我們也可將之視為其報身在人間的具體顯現;化身是佛菩薩的變化身,菩薩得首楞嚴後即可化身無量,以各種不同的形象隨緣度化。又化身的方便即如《深密解脫經》講的:「化身生相隨世界相,一切種一切功德莊嚴住持相相應,是即化身生世間相應知,文殊師利,而佛如來法身不生。」(《大正藏》冊16,頁685上)

[23]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大正藏》冊17,頁773774

[24] 同上注,頁774下。

[25] 除六度外,文殊亦教導眾生「淨行」(《華嚴經.淨行品》),即「菩薩為欲饒益眾生故,依於清淨之根本智所行之行」,重智慧的觀照,在日常生活中對境隨時起淨念,時時增長自己的菩提善根,以此覺照的基礎,即能速速圓滿普賢行願而速證佛果。(同注3,可參見拙作《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第四章,頁 139146。)

[26]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大正藏》冊26,頁342343

[27] 同上注,頁343下。

[28] 《大智度論》卷48,《大正藏》冊25,頁405下~406上。

[29] 詳見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美國:法印寺,1994.12),頁368369

[30] 見李明芳《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高雄縣:佛光,1989.10),頁25

[31] 《大智度論》卷77,《大正藏》冊25,頁601上。

[32] 《瑜伽師地論》卷44,《大正藏》冊30,頁537上。

[33] 同上注,頁537上。

[34] 《大智度論》卷49,《大正藏》冊25,頁414中。

[35] 同上注,頁414中。

[36]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大正藏》冊15,頁64下。又《瑜伽師地論》卷44云:當知菩薩由五因緣,普於一切正加行中心無厭倦:「1.菩薩性自有力,故無厭倦。2.菩薩即於如是無厭倦心,數數串習,故無厭倦。3.菩薩方便攝受精進勇猛,能正隨觀前後所得展轉殊勝,故無厭倦。4.菩薩成就猛利增上妙慧正思擇力,故無厭倦。5.菩薩於諸有情猛利悲心極哀愍心恆常現前,故無厭倦。」(《大正藏》冊30,頁537下)與菩薩成就四法則能於菩提心堅固而不疲倦比較起來,《瑜伽師地論》也強調菩薩的大悲心,菩薩時時督促自己度眾不要疲厭,以種種觀念來建設、堅固自己的菩提心願力;又菩薩方便攝受精進勇猛不懈,又能輔以智慧的觀照,但也不忘強調菩薩大悲的前提,是須具有大力,須具足方便神通,具足救度眾生的智慧與能力,才能隨心度眾而不疲厭。

[3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大正藏》冊26,頁340

[38] 見李世傑〈念佛的哲學〉,收錄於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78.12),頁282

[39] 見洪緣音《蓮花藏淨土與極樂世界》(臺北:全佛文化,1995.5),頁80

[40] 詳見印順《淨土與禪.淨土新論》(臺北:正聞,1995.5修訂),頁39

[41] 見望月信亨《淨土教概論》(臺北縣:華宇,1988.2),頁2728

[42] 《般舟三昧經.行品》中提到:關於見佛,可能由三種力:1.佛力,2.三昧力,3.本功德力。佛力者,指佛之威神力加被之意;三昧力是行者本人三昧力用,由修持禪定得來;本功德力指行者自己的功德善根力。即功德善根純熟之行者,若依法入於三昧,由佛之威神力加被有可能見佛。(同注29,參考望月信亨《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的說法,見頁642)而往生淨土亦需藉助這三種力,但功夫純熟後,不一定要死後才得往生,可隨時安住於定中而恆住於淨土,這是唯心淨土的,當下即是淨土。印順即以為未證真實的眾生,光靠自力是不夠的,來生淨土得須三種力,1.佛的願力加持,2.眾生的三昧力,3.眾生的善根力成熟。(同注40,見印順《淨土與禪.淨土新論》,頁36

[43] 同注40,見印順《淨土與禪.淨土新論》,頁37

[4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分嚴淨佛土品》,《大正藏》冊6,頁1035中。

[45] 《無垢施女經》,《大正藏》冊12,頁9596上。

[46] 詳見鄭金德《現代佛學原理》(臺北:東大,1986.11991.8初版一刷),頁93

[47] 成熟眾生的方法可用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涵蓋,前二者在建立與眾生的良好關係,利行即教導眾生發菩提心、求取佛道,而同事即為與眾生同修同行,淨土是最佳修行同事的環境。

[48] 《悲華經》可說是本願集成,初有彌陀,而後包含有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阿閦等諸佛菩薩及過去七佛、賢劫千佛等授記本生。由此觀察,到西元三、四世紀頃,一般崇拜對象的諸佛菩薩已經皆被羅網在其中了。然而此經的主題,是彌陀對釋迦的關係,即一方面以彌陀淨土成佛為代表,以觀音、勢至、文殊、阿閦等之志願淨土之諸佛菩薩為其千子之配屬;另一方面,以釋迦穢土成佛為代表,以過去七佛、賢劫千佛等穢土出現之諸佛為隸屬。如此將所有諸佛菩薩分類為淨土成佛、穢土成佛二大部分。(同注29,見望月信亨《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頁142143

[49] 同注2,見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頁464

[50] 《悲華經》,《大正藏》冊3,頁218

[51] 同上注,頁218

[52] 同注29,見望月信亨《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頁143;宇治谷祐顯〈悲華經的淨土〉一文,收錄於《佛教的淨土思想》一書(東京:日本佛教學會編,1997.101998.9三刷),頁101117

[53] 《大智度論》卷38,《大正藏》冊25,頁342中。

[54]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大正藏》冊9,頁325

[55] 同注2,見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頁454

[56] 廖閱鵬於《淨土三系之研究》中指出,阿閦佛淨土的思想特色有九點,其中文殊所承繼的有:「1.重於自力成就:以學其願行與菩薩六度為主因。2.重於頭陀行。3.其佛剎超越政治組織,以修道為務,不犯諸禁戒。4.包含聲聞,弘揚菩薩道。5.往生法門以學習佛之願行及菩薩之六度波羅蜜,尤重修般若空觀,而不以愛著心往生。6.重入世度生:相對於彌陀淨土的歸宿意味,其菩薩更為注重入世度生,在大乘經典中出現的維摩詰、賢王、現意天子菩薩,都是遊學其佛剎,然後來生此世的。」此外尚有:救濟女性之痛苦、提高女性之地位,阿閦佛剎人間勝天上,魔不嬈人。詳見廖閱鵬《淨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1989.7),頁9496

[57] 見《大正藏》冊25,頁303

[58] 同注56,詳見廖閱鵬《淨土三系之研究》,頁157158

[59] 望月信亨於《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指出:文殊師利菩薩的十八本願(《文殊師利授記經》)與《放光般若.夢行品》(如國土廣大願、菩薩無數願、眷屬光明願、無有歲月願),彌陀的《大阿彌陀經》(如無有女人願、飲食自然願、資具自然願、七寶為地願、眷屬光明願)、《無量壽經》(如莊嚴無數願)、《平等覺經》(如無諸不善願),及後出的《悲華經》(如樹下成道願、菩薩無數願、衣服隨身願、無諸苦難願)有互相交涉的聯繫關係。若真如此,則《文殊師利授記經》的本願主要就《放光般若》及《大阿彌陀經》之記事加以取捨選擇而擴大發展。特別是第二願說以恆沙諸佛世界為一佛剎,又如第十八願無量無數諸佛淨土所有功德莊嚴皆令置我一佛剎中,又如,第一願十方一切如來之成道皆歸文殊之教授教誡,由此可見其理想如何極度而擴大。此經中將文殊淨土比之大海,將彌陀淨土喻如一分毛水之一滴。說明此經超過彌陀淨土說以上。(同注29,見頁453454)此處筆者不擬就文殊與「般若法門」(《放光般若》)的淨土思想再納入討論,因不管彌陀與阿閦、甚至文殊的「淨土法門」皆是淵源於「般若法門」的,一定有受其影響,或許可說是般若真空到淨土妙有的發展,故筆者只探討後來「淨土法門」的二大代表與文殊淨土的發展銳變情形。

[60] 木村泰賢舉出彌陀淨土的特色有二:「1.佛陀自身是無量壽、無量光,往生極樂的眾生也是。在彌勒、阿閦淨土沒有。2.是他力本願思想的開展。極樂世界,在文化、道德、宗教各方面,都成了社會思想最完備的思想。」《法華經》從專門家的立場,主張皆共成佛道;到了彌陀淨土,就含有凡夫,而最容易地說一切眾生的往生,可說比《法華經》更極通俗化之妙。以上同注2,見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頁63。但文殊淨土中卻不承繼彌陀的他力本願思想,反而是偏向阿閦自力本願的。

[61] 同注40,詳見印順《淨土與禪.淨土新論》,頁2829。印順又提到,大乘佛教要健全發展,大乘行者的完整學程中,理智的徹悟(阿閦)與事相的圓滿(彌陀),是二者不可缺一的。

[62]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頁538中~下。

[63] 見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頁254041,亦收錄於《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臺北:法鼓文化,1998.12)。

 

來源:www.chibs.edu.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