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八難,長壽天,重業,貪著禪味,善巧方便。
一、前言
在佛教的思想裡,能夠見佛聞法,或修學佛法,最基本的條件就是不生在「八難」之中。八難在《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一〉卷36是指有情生於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六根不完具,心識邪見,及生在佛前佛後。1八難之中包含「長壽天」,為何不要生在長壽天呢?在《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12云:
又善男子,菩薩不生長壽天,若生其中,雖有無數諸佛出世,亦不值遇,利有情事不能成辦,是故菩薩生於欲界,此中有情值佛出世,愛樂親近而可化度。2
菩薩願生欲界,不生長壽天,因為在欲界可遇到佛出世,可成就利益有情之事。
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中說到:「不生天,主要是不依深定而生長壽天。」3會生到長壽天主要是由於禪定業所招感的。筆者在本文中想探討的問題是:
-
長壽天究竟是指那一天?
-
如果在今生中曾經證得禪定,是否一定會隨禪定重業生到長壽天?
-
在怎麼樣的情況下,修習禪定會生到長壽天?
-
菩薩不修那一種禪定?
-
是否有方法可以修習禪定,而不會隨禪定重業生到長壽天?
筆者將本文之架構與組織分為:前言部分,敘述撰寫本文的動機。第二節探討長壽天之定義。第三節探討招感長壽天報的原因。第四節探討菩薩修定之善巧方便,第五節是探討菩薩修習禪定的目的,而這兩節主要是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及《大智度論》為範疇,最後的部分就是結論。
二、長壽天之定義
要學佛修行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要離「八難」4。而八難的內容之中,「長壽天」是其中之一。若依《增壹阿含經》卷36,八難的定義是: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聞不知說法時節,比丘當知,有八不聞時節,人不得修行,云何為八?若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如來之所行,然此眾生在地獄中,不聞不睹,是謂初一難也。
…眾生在畜生中,不聞不睹,是謂第二之難。
…眾生在餓鬼中,不聞不睹,是謂此第三之難也。
…眾生在長壽天上,不聞不睹,是謂第四之難也。
…眾生在邊地生,誹謗賢聖,造諸邪業是謂第五之難。
…眾生生於中國,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復不別善惡之法是謂第六之難也。
…眾生在於中國,雖復六情完具,無所缺漏,然彼眾生心識邪見,無人,無施,亦無受者,亦無善惡之報,無今世,後世,亦無父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得阿羅漢者。自身作證而自遊樂。是謂第七之難也。
…如來不出現世,亦復不說法使至涅槃者…是謂第八之難。5
簡單的說,八難的定義是指眾生投生於(1)地獄,(2)畜生,(3)餓鬼,(4)長壽天,(5)邊地等處,或是(6)生於六根不完具、(7)心識邪見,或(8)在如來不出世的情況下,沒有機會遇佛修行,聽聞正法之八種障難。
那麼是什麼原因將「長壽天」歸為八難之一呢?多長的時間才算是「長壽」呢?長壽天究竟是指那一天呢?欲界六欲天?色界諸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或是無想天6?
若是從「長壽天」(梵文dIrghAyuSo devAH)的語義去了解,只能知道該天是很長壽而已。欲界天人若與人比較下,天人的壽命也可算是「長壽」了,那麼欲界諸天是否也屬於長壽天呢?7至於天壽命多長才算「長壽」,隋.慧遠大師在他著作中《大乘義章》卷11說到:
長壽天者,色、無色界命報延長,下極半劫名長壽天。8
若依上述引文,「長壽」的定義是以劫為量的,「下極半劫」是說長壽天的天壽最短也要半劫才符合長壽的定義;因此從色界的第一天(梵眾天)起,有可能就屬於長壽天了9。至於其他各家對「長壽天」的說法,在《大智度論》卷38說:
(1)長壽天者,非有想非無想處,壽八萬大劫。
(2)或有人言: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處故。
(3)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亦不任得道故。
(4)或說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以著味、邪見,不能受道者。10
《論》中對長壽天的定義提出四種的說法,即:(1)非有想非無想處,(2)一切無色界天,(3)第四禪天之無想天,(4)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外都屬於長壽天。雖然有四種不同的說法,但是從整體來說,有一共同的重點,那就是「有障於修習佛法的」都稱為長壽天。
如生在非有想非無想處,天壽八萬大劫。若依八難的定義,在「長壽天」是沒有機會遇佛修行及聽聞正法的,假設以天壽八萬大劫想像,那是很可怕的。第二,生於一切無色界天也是不堪得道,原因是彼界的眾生無有形相。除此外,通常只有凡夫才投生到那裡。第三,無想天亦不堪得道,因為彼天眾生,念想滅盡。11第四種說法是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都是屬於長壽天,其不堪得道的理由是因為彼界眾生貪著於禪定中之樂及有邪見,因此善心難生。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卷1云:
染著色、無色界禪定之樂,如冰魚12蟄蟲13墮長壽天是為一難。14
生到長壽天,被形容為冰魚及冬眠的蟲一樣,處於半死或冬眠的狀態15,心識不動,這是障於見佛聞法的,加上彼處非常寂靜安隱,凡夫生到那裡,都會誤以為是涅槃的境界,且會安定而鞏固的染著於此境界,所以不堪得道。16
長壽天的另外說法,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92是指色界及無色界。17此外,宋‧子璿《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4說長壽天是指無想及有頂天18,但是唐‧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認為二初禪天(包含)以上才是長壽天,而初禪天還不屬於「難」,其理由是彼天眾生還有尋、伺19,如說:
問:通論色界俱是難處,何故不說初禪,直舉二禪等耶?
答:以彼初禪有覺、觀故,難輕不舉。20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亦說,在初禪天「有梵王多好說法」,所以初禪天還不是長壽天難:
案《智論》等通上二界,除五淨居,皆長壽難。今不取初禪者,以彼有梵王多好說法,有覺有觀,聞法障輕。21
初禪天的眾生還有尋伺,是否就表示初禪天不屬於長壽天難?在《大智度論》卷10有說:
復次,二禪、三禪、四禪天,於欲界見佛聽法,若勸助菩薩,眼識、耳識、身識皆在梵世界中取,以是故別說梵世界。22
從引文可以知道,二禪至四禪天的眾生雖然沒尋、伺,但是當他們想見佛聞法時,他們的眼識、耳識及身識是可以在梵世界(初禪天)中取得。因此,認為初禪天眾生還有尋、伺能聽聞到佛法還不算是「難」的說法是點勉強的。
此外,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引用的《親友書釋》認為長壽天是指無想天及無色天,而《八無暇論》則認為欲界諸天就是長壽天。23如說:
長壽天者,《親友書釋》中說是無想及無色天,《八無暇論》中,亦說常為欲事散亂諸欲界天。無想天者,《對法》中說,于第四靜慮廣果天中,處于一分,如聚落外阿蘭若處。除初生時及臨沒時,余心心所,現行皆滅,住多大劫。無色聖人非是無暇,故是生彼諸異生類,以無善根修解脫道,故是無暇。24恆散欲天,亦復如是,故說彼等亦名無暇。25
引文中說到,生在無色界的聖者不屬於無暇(難),無暇主要是針對凡夫而說26,因為凡夫沒足夠的正見或德本修習聖道,所以是無暇。說欲界天是無暇也須要分別說27,不能一概認為凡生到欲界天都是無暇,譬如生到兜率天的眾生可以聽彌勒菩薩說法。因此,生到欲界天的眾生未必一定屬於「難」。
在南傳的觀點上,修定其中之一的功德是可以感得「勝有」28。《清淨道道論》說:
「不捨禪那,我等將生於梵天」——那些這樣希求生於梵天的人,或者雖無希求而不捨於凡夫定的人,修安止定必取勝有,而得勝有的功德。所以世尊說:「曾少修初禪的人生於何處?生為梵眾天的伴侶」等。修近行定,必得欲界善趣的勝有。29
因此南傳《增支部註解書》對長壽天的定義是無想天30,《勝者莊嚴疏鈔》(Jinalankara Sub-Comenmentary)則將無色界也包括在內31,而不是欲界及色界天,因為在色界天(除無想天)一樣可聽聞到佛法。
此外,在如石法師的《現觀莊嚴論一滴》中提到,有貢噶納巴(Kong ka- na- pa)的學者認為,長壽天可分為「無暇」和「非無暇」兩類。「無暇」是指外道離下界貪而生在長壽天,由於外道投生於長壽天時會起邪見,所以臨終時也因起邪見而墮地獄。相對的,凡夫菩薩,如果在菩提大道上遇到惡知識,而被誤導生到長壽天,然依佛力及自己的菩提心力,將如前不退。在《廣智經》(Ye-shes rgyas-pa’I mdo No.767 無漢譯本)有說到:「倘若有某一具大乘根器者生到長壽天,由於不見其他所度有情,便會入滅而再生人間。」凡夫菩薩因有慧力,所以雖投生長壽天但是不起邪見。因此,貢噶納巴的學者認為凡夫菩薩「沒有無暇的障礙」和「會投生長壽天」這兩件事。32從貢噶納巴學者的看法中,可以略知「難」主要是對有邪見的外道而說的。
綜合上述之探討,在此簡單的作一歸納:筆者認為「長壽天」的定義若以狹義說,那是指無想天,廣義則包括無色界。筆者會作這樣的結論理由是:若根據「八難」所說「難」的定義,它是指沒有機會遇佛修行,或聽聞正法的情況而說;但是在欲界及色界諸天是沒有這種困惑的,而《清淨道論》甚至將生到色界天認為是一種「勝有」。因此筆者不將欲界及色界諸天認為是「長壽天」。
然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33郤將色界、無色界定為「長壽天」。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一部大乘菩薩思想的經典,若菩薩生到色界天就沒有因緣行布施、修六度廣度群迷了。因此,雖然在色界天可以聽聞佛法,甚至可以得到涅槃,但對菩薩而言郤是一種「難」。
三、招感長壽天報的原因
對於發願生生世世修習菩薩道,廣修福德善根的行者,不墮在「八難」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菩薩墮在「長壽天」就沒有聽聞正法的條件,更不能圓滿修習諸波羅蜜了。如經中所說:
菩薩不生長壽天,若生長壽天,不睹佛出世,遠離道果,不能成熟眾生,是故菩薩生於欲界,佛出世時,必當遭遇能化眾生。34
所以在這一章裡,筆者要探討招感長壽天果報的因緣。禪定業是屬於極善業,那麼今生曾經證得色、無色禪定的人,是否必定會投生到色、無色界天?依業產生果報的次序有四種:(1)依重業,(2)臨死業,(3)慣行業,(4)已作業。35若從隨業受報的邏輯看,今生曾經證得色、無色禪定而未得解脫者,很可能就會投生到色、無色界天。為什麼呢?依《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中的解釋說:
這種業非常的強,必定會產生下一世的結生,沒有任何其他業可以阻止它。在善業的方面,屬於重業的是禪那。在不善的方面,屬於重業的有五逆罪或無間業與不能改變的邪見。36
若依上述的說法,禪那業是重業,那只要證得色、無色界的禪那,下一生必定會投生與其層次相等的果報了。這一道理如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節卅一:解釋色界善業的果報中說:
RUpAvacarakusalam% pana paThamajjhAnam% parittam% bhAvetvA brahmapArisajjesu uppajjanti. Tad eva majjhimam% bhAvetA brahmapurohitesu, panitam% bhAvetvA mahAbrahmesu.
As regards wholesome kamma of the fine- material sphere, those who develop the first jhAna to a limited degree are reborn into BrahmA’s Retinue. Developing the same to a medium degree, they are reborn among BrahmA’s Minisres. Developing it to a superior degree, they are reborn among the MahA BrahmAs.37
關於色界善業,培育初禪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梵眾天;培育它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梵輔天;培育它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大梵天。38
筆者只引色界初禪的部份,二禪乃至無色界的部份也是一樣。禪修者如果能夠培育到得色、無色界的禪那,那麼下一生必定會投生到與其程度相等層次的天界。在英譯本中,Bhikku Bodhi 有解釋說,禪修者如果在臨終時還能維持他所證的禪那不退,該禪那就會影響他投生到與其程度相等天界。39
這種說法在帕奧禪師(Venerable Pak Auk Sayadaw)的《如實知見》也是有提到:
萬一在禪那中死亡,你能在死後投生到某一層梵天;那必須一直到死亡的剎那都還保持在禪那中40才行。41
在此書的另一個地方也有再次提到:
廣大業指色界禪業(rUpAvacara-jhAna-kamma)與無色界禪業(arUpAvacara-jhAna-kamma),總共為八種定(samApatti)。在這些業當中,廣大業是強而有力的。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時禪那都能維持穩定不退,則此禪那能使人投生於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禪那下跌,那麼它無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達多,他的禪那不能使他投生於梵天界。42
若依Bhikku Bodhi與帕奧禪師的解釋,禪修者會投生到色、無色界天,必須是在臨終時還持有證入禪那的能力才行,而不是在這一生中曾經證入過色、無色界的禪那,命終就即會生到色界或無色界天。
但是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中譯本裡,譯者提出另一種有選擇性的說法。他說,有能力證入幾種禪那的禪修者,如果在臨終時還有能力證入,那麼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投生到他自己喜歡的天界。若禪修者擁有八定的話,他可以選擇投生到色界天,或選擇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以下的無色界天。另外,譯者則加註說明:
但在佛陀的教化期之外,又除了菩薩之外,沒有任何人擁有這種可選擇的見解。這是為何擁有四禪八定五神通的阿須隱士(Asita)在預見悉達多太子將會成佛時先笑後哭,因為他知道不久之後他就會投生到非想非非想處43,亦即他所擁有的最高禪那會成熟,因此無法親眼見到悉達多太子成佛,以及聽他說法。他不能選擇投生到色界以見佛出世,因為他沒有該見解。44
對於譯者的註解,只強調禪修者可以依自己的意願,選擇投生到他自己喜歡的色界天,或是非想非非想定以下的無色界天。筆者認為,若選擇投生到欲界依理是可以的。
此外在北傳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1亦有談論到得禪定,但命終亦生欲界的問題:
問:得初靜慮非第二靜慮等,彼命終亦生欲界等,此中何故不說?
有說:亦應說彼生一切下地,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是定蘊正顯生定地,若說生下,則有生欲界不定地過,是故不說。
有說:此中說得諸定而死生者,諸生下者,退捨諸定,是以不說。
問:諸生上者於命終時,亦捨諸定,何故則說?
答:諸生上者,雖有所捨,猶名勝進,況有所得?諸生下者,雖有所得,尚名退墮,況有所捨?今是定蘊,正顯勝進,是故不說。45
在《論》中,有一說法,得諸定而死後生到下界,原因是退捨諸定。這一看法可說是與《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等的說法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在《中阿含經》〈大空經〉有這麼一段經文:
阿難!云何為煩弟子?彼師弟子學彼遠離,彼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或住彼處,學遠離精勤,得增上心,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彼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已,便功高還家。46
從經文可得知,在寂靜處得禪定,但是後來因跟眾人往來,引起惡不善法而退失禪定,甚至還俗。由此觀之,禪定會退,是南北傳所共說。禪定雖是重業,然於命終時一定能依此業往生上界,這可是要待緣才有可能的,非是必然如此的。因為南北傳佛教的看法是禪修者在臨命終時,如果還具有能證入色、無色界的禪定的能力,這才會隨禪定的重業投生到長壽天。
此外,在《清淨道道論》更有說到:
「不捨禪那,我等將生於梵天」——那些這樣希求生於梵天的人,或者雖無希求而不捨於凡夫定的人,修安止定必取勝有,而得勝有的功德。所以世尊說:「曾少修初禪的人生於何處?生為梵眾天的伴侶」等。修近行定,必得欲界善趣的勝有。47
對於「不捨禪那,我等將生於梵天」這句話的看法,覺音論師認為修得近行定或安止定的人,能夠投生到與其定程度相等層次的天界,除了不捨禪定外,有些人則生起「希求生於梵天」的願。
現在筆者嘗試從另一種角度探討有情能生到長壽天的原因。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卷1云:
若斷欲界麤弊之欲,染著色、無色界禪定之樂,如冰魚、蟄蟲,墮長壽天是為一難。貪著禪味名為大縛,是染欲法,非不欲也。48
智者大師說,會墮到長壽天,最主要的原因是貪著於色、無色界的禪味。怎麼樣才算是貪著呢?在《瑜伽師地論》卷62有提到禪修者貪著禪定之三種相狀。如說:
復次,略由三相修等至者愛味等至,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淨、可欣、可樂、可愛、可意,隨念愛味。或未證得,或已證得49,未來愛味增上力故,追求欣樂而生愛味。或已證得,計為清淨、可欣、可樂,乃至廣說。現行愛味,若從定出,可生愛味,若正在定,無有愛味。言愛味者,謂於是中遍生貪著。50
依窺基大師之註解,禪修者若有下列這三種相貌,表示對禪定樂已生耽著:
-
禪修者若於過去曾經證得禪定,對於那定中的寧靜起了是清淨的,值得喜悅、喜愛、愛惜保護、及可意的見解,故於過去的定境樂愛著不捨。
-
雖還未證得禪定,但是一直想追求禪定的殊勝境界;或是已證得51近行定,但卻對還未證得的根本定,生起追求之心;又或是已證得下品定,但是對上品定生起追求之心。由於對還未得的定有愛好追求之心的原故,因此而生起貪著。
-
若禪修者證得禪定,因於定中領受種種喜樂之「觸」,在出定後,由隨念力故於定境的滋味愛著不捨。
對於第三種耽著於禪定滋味的情形,必須是要從出定後才生起的,在定中是不會生起貪著的心;因為在定中的心是屬於善心一境。
另外,在《大智度論》卷38也說:
菩薩無方便入初禪,乃至行六波羅蜜。無方便者,入初禪時,不念眾生;住時、起時,亦不念眾生,但著禪味,不能與初禪和合行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為初禪果報所牽,生長壽天。52
菩薩會被禪定果報牽引生到長壽天,除了在入、住、出禪定時不念眾生,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只耽著於禪定樂之中,以致不能夠與初禪和合行般若波羅蜜。這如印順導師在《空之探究》中所說:
即使修行者所修的是正觀,只要心有所樂著,就不得解脫了。如修無所有正觀,心著而不得解脫,就會招感無所有處報。無所有處定與天報,是在這種情形下成立的。53
這就是《瑜伽師地論》卷41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54的原因了。
綜合以上之探討,會投生到長壽天有三因素:(1)若禪修者在臨終時,還具有能力證入色或無色定,那麼他就會投生到與他所修之禪定相等層次的天界。不過,如依有部所說:「有漏道四緣捨:一、退故,二、越界地故,三、斷善根故,四、捨眾同分故。」55,禪定是依有漏道伏下界惑所得的,譬如禪修者能伏欲界的貪欲,就能得到色界禪定;但是當逆緣現前時,如欲界煩惱生起或生重病,所得的禪定就會退失。因此,不一定此生成就定者成就重業,若不解脫,於往生之時即生上界,也是有可能還生欲界乃至他地的。(2)另外,覺音論師更提出:能夠生天,除了不捨禪定,還要發願。(3)禪修若只耽著在禪定的滋味,而不知觀其過患厭離,臨終時招感長壽天的果報,機率是更大的。
四、菩薩修習禪定的善巧方便
﹙一﹚、菩薩修習禪定不生長壽天的方法
在上一節談到,菩薩如果在入或出禪定時沒有方便,以及只耽著禪定的滋味,就會被禪定業牽引生到長壽天。本節,筆者想要探討的問題有:(1)菩薩究竟用怎樣的善巧方便,能夠不被禪定業牽引生到長壽天。(2) 什麼樣的菩薩,才必須要用這種善巧方便。(3) 那一種禪定是菩薩應修或不能修的。(4)如果有善巧方便,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投生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菩薩應用怎樣的善巧方便修習禪定呢?《大般若波羅蜜多經》56卷592云: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云何方便還從定起?爾時,世尊告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具足而住,於色、無色靜慮等至,順逆次第超越、串習,極善純熟、遊戲自在,復入欲界非等引心。所以者何?勿由定力生色、無色長壽天故。勿色、無色靜慮等至,引起彼地續生之心。為護彼心令不現起,還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還生欲界,親近供養諸佛世尊,引發無邊菩提分法。生色、無色無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鈍故。由斯菩薩方便善巧,先習上定,令善純熟,後起下心還生欲界,修集無量菩提資糧,至圓滿已,超過三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57
從經文可以得知,其實從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菩薩都是可以修習的。菩薩不但可以修習,甚至對於入出禪定的情形,到達非常純熟自在的境地。當菩薩對於禪定的修習極為熟悉純熟時,就必須從定心退回到欲界非等引心。若菩薩一直保持在色,或無色定心的狀態,就會導致生起與彼地連接之心,即造色無色之業,最終生到長壽天。
在《大般若經》58中,佛陀用一個很有趣的譬喻,形容菩薩修習禪定的善巧方便。例如有人這麼想,怎樣才能進入王宮,偷偷地與王妃們戲樂,而能不被國王發現,性命才得以保住。這個人這麼想後,便去尋求吃了能讓男形隱藏或顯現的妙藥。當他得到這種妙藥後,就通過某種關係,安排為國王辦事。國王不久便認識這個人。這時候,他就服用能隱藏男形的藥,於是就對國王說:「我現在形體不見了,請求改為守衛國王的住處。」國王發布命令及考察後,便委派他到王宮內做事。那時這人進入王宮內,放縱的跟王妃們行淫,漸進過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此人怕東窗事發被國王發現而丟失性命,就服用能讓身形顯現的藥,因而對國王說:「我現在形體忽然又顯現,請求從今天以後,不再進入皇后居住的地方。這時國王非常讚賞地說:「他確實是個有道德的人,行為舉止能夠不違反我的法令,重賞他官爵當外事59!」佛陀接著說:
如是菩薩方便善巧,入四靜慮及四無色,次第超越,得善巧已,復起下心還生欲界,親近供養諸佛世尊,引發無邊菩提分法,乃至未滿,不證實際。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方便善巧、不捨有情、一切智故。如是菩薩方便善巧,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於實際中能不作證,亦不現入滅受想定,乃至未滿菩提資糧,受欲界身修菩薩行。60
應當知道,此人的善巧方便,能讓他性命保存且達到自己的心願,又讓國王重賞財祿與官位;修習禪定的菩薩也是如此。當菩薩能夠次第超越的入四靜慮,及四無色禪時,便還復生起欲界的下心。菩薩要投生在欲界,最大的原因是「親近供養諸佛世尊,引發無邊菩提分法」,若福德智慧還未圓滿達成,都還不證實際。
菩薩修習禪定,而不會隨禪定重業生到色、無色諸天;此外更於實際中能不作證,於滅盡定而不願入61。菩薩能行如是大願,背後究竟是有怎樣的動力在支持著?經云:「是諸菩薩方便善巧、不捨有情、一切智故」62,所以菩薩不生長壽天的方便善巧就是菩薩三心。
在《大般若經》卷591清楚的說到,菩薩雖以「無所得空慧」起勝作意,捨勝地身還生欲界,但還是與「一切智智」相應的。如經云: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菩薩摩訶薩眾棄捨勝地受欲界身,當知是為方便善巧,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勤求無上正等菩提
,捨勝地身還生欲界,起勝作意方便善巧,雖觀色蘊常、無常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常、無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63
從這段經文雖然只說到「菩薩三心」中的二心,值得注意的事,是什麼原因促使菩薩捨勝地身還生欲界呢?筆者認為「菩薩三心」中的「無所得空慧」與「一切智智相應」雖然是菩薩還生欲界的善巧方便,但如果沒有「大悲心」,其他二心就不成方便了。菩薩不生「長壽天」的最大原因,其實是因為不忍捨棄在欲界受苦的有情。
又《大般若經》卷591云: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何緣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入四靜慮、四無色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久住其中心生染著?舍利子言:勿諸菩薩摩訶薩眾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心生染著生長壽天,是故如來應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眾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心生染著久住其中。64
經文很明確的說到,菩薩可以入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但是不能久住於定中,這是因為怕心生染著,由此生到長壽天。此外在《大般若經》卷568亦云:
菩薩宿世具勝福德智慧力故,菩薩終不生長壽天,不能利他,不見佛故,是諸菩薩多生欲界,示現出世,利樂有情,何以故?具勝方便善巧力故。菩薩不生無佛世界,此處無佛,無說法者,不聞正法,不供養僧。所以者何?菩薩生處,必具三寶,宿願強故。是諸菩薩聞惡世界,深生厭離,修行寂靜,心不懈怠,精進熾然,以一切善,滅諸惡法。65
菩薩能夠不生在長壽天,或無佛的世界,除了具備方便善巧力外,更重要是親近三寶的堅強宿願。
在《大智度論》卷38〈往生品〉66中,舍利弗問佛:「菩薩若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了,在這世間命終之後,究竟會生到何處」之問題。佛告訴舍利弗,菩薩往生的其中四種情形:第一種菩薩會不停的從一個佛國到另一個佛國去,他們會經常遇到諸佛,始終不離諸佛。第二種菩薩如《論》所說:
第二菩薩無方便入初禪,乃至行六波羅蜜。無方便者,入初禪時,不念眾生;住時起時,亦不念眾生,但著禪味,不能與初禪和合行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為初禪果報所牽,生長壽天。復次,不能以初禪福德,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無量無方便義。67
第二種菩薩會被禪定的業牽引生到長壽天,原因是這種菩薩慈悲心薄弱,在入初禪定時,不思念眾生,住時及出定時也都不思念眾生,而只耽著於禪定的滋味,因此不能夠以初禪的福德給與眾生,而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就是所謂的菩薩「無方便」修習禪定。
第三種菩薩,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云: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般若波羅蜜;不以方便故,捨諸禪,生欲界,是菩薩諸根亦鈍。68
第三種菩薩是能夠捨棄禪定,且能不隨禪定業生到長壽天,而生在欲界。然而這種菩薩在《大智度論》中卻定為「無方便」的;因為這種菩薩是處於不善心的狀態下捨禪定的。如《大智度論》所說:
問曰:第三菩薩若能捨禪,云何言無方便?
答曰:是菩薩命終時,入不善心,捨諸禪定方便。69
然而,如果菩薩能夠入善心,或無記心憐愍眾生捨禪定,也能不隨禪定業生到長壽天,而生欲界,但這種菩薩是屬於鈍根的。如說:
菩薩若入欲界繫善心、若無記心而捨諸禪,入慈悲心,憐愍眾生,作是念:「我若隨禪定生,不能廣利益眾生。」70
至於第四種菩薩,《大智度論》說:
第四菩薩,入位得菩薩道,修三十七品,能住十八空,乃至大慈大悲,此名方便。上二菩薩,但有禪定,直行六波羅蜜,以是故無方便。第四菩薩,方便力故,不隨禪定無量心生。所以者何?行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終時憐愍眾生願生他方現在佛國續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所以者何?愛樂隨順般若波羅蜜故。71
此類菩薩是屬於「有方便」的,而這類菩薩已進入菩薩位72,證得菩薩道,他們修三十七道品,能住於十八空之中,乃至住於大慈大悲之中。此菩薩不隨禪定的四無量心受生,因為修持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之原故,因此在臨命終時憐愍眾生,發願要生到其他現在有佛國土,以便能繼續與般若波羅蜜相應。這主要是此類菩薩愛好樂於隨順般若波羅蜜之故。第二及第三種菩薩雖然有禪定的能力,但卻沒有與其他波羅蜜和合行,所以才說為「無方便」。
由此看來《大智度論》對「方便」的定義是:在入、住、出禪定時,不忘眾生;不耽著於禪定的樂;禪定能與其他波羅蜜和合修;且能夠以禪定的福德給予眾生,而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然而,菩薩如果沒有以上所說的「方便」,但是在命終時能夠入善心,或無記心憐愍眾生捨禪定,也能不隨禪定業生到長壽天,而生欲界。另在《大智度論》卷93,更說到菩薩在臨命終時不耽著於禪定且能夠退出禪定,這是由於菩薩此時以憶念欲界五欲事所至。73
又《大智度論》卷38云:
問曰:若隨初禪生有何方便?
答曰:雖生而不著味,念佛道,憶本願,入慈心,念佛三昧時與禪和合故,名為方便。74
雖然隨禪定生,但是如果不著禪定滋味,「念佛道、憶本願、入慈心」,此時念佛三昧與禪和合也可稱之為方便。此外,《大智度論》卷38亦說:
問曰:若不隨禪定,何以生於欲界,不生他方清淨世界?
答曰:諸菩薩行各不同,或有菩薩,於禪轉心生他方佛國,菩薩迴心生欲界亦如是。75
菩薩如果想生到其他他方佛國土,那麼他可以在禪定中轉心往生他方佛國;想生到欲界,方法也是如此。
至於什麼樣的菩薩才須要方便?《大智度論》云:
問曰:菩薩有二種,一者隨業生,二者得法性身,為度眾生故,種種變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脫眾生故。二者之中今是何者?
答曰:是菩薩是業因緣生身,所以者何?入諸禪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法身菩薩變化自在,則不大須方便。76
修習禪定須要方便的是屬於隨業生菩薩,得法性身菩薩變化自在,則不大須要方便了。
從《大般若經》與《大智度論》對菩薩修定不生「長壽天」的善巧方便,筆者在此作一歸納:
菩薩的方便善巧可分為「技術方面」與「根本方面」說:
「技術方面」:
(1)譬如菩薩對修習禪定已經熟悉,就必須還入欲界非等引心,不可以一直保持在色,或無色定心的狀態,這可說是怕菩薩在還未有方便力前,因常住於定中,心生染著,導致生起與彼地連接之心,而由重業往生長壽天。不過,有方便力的菩薩則無此憂慮。
(2)親近三寶的宿願必須堅強。
(3)在入、住、出禪定時,不忘眾生;不耽著於禪定的樂;禪定能與其他波羅蜜和合修;且能夠以禪定的福德給予眾生,而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4)在命終時,以憐愍眾生的心捨禪定,或以憶念欲界五欲事退出禪定為方便。
而「根本方面」雖可以說是「菩薩三心」,但真正的根本,筆者認為是「大悲心」。
(二) 菩薩如何利用禪定與五波羅蜜和合行
如上所說,菩薩雖然有禪定力,但郤沒有與其他波羅蜜和合修行,就是「無方便」。在這一項,筆者將以《大般若經》卷592之〈第十五靜慮波羅蜜多分之二〉77探討菩薩如何利用禪定與般若波羅蜜和合行。
1.靜慮與般若波羅蜜多和合修
在菩薩道的修學過程中,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是很重要的一環,如說「般若如目,五度如盲」或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等;所以修習禪定也就必須與般若和合修了。
在《大般若經》中,滿慈子問佛,菩薩在禪定及禪支中,如何不起貪著,但是也不會退轉。此外,在諸禪定及禪支中,不生我想分別執著,但是又得以其所相應善根,迴向於佛道。世尊的回答是: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於諸靜慮及靜慮支,發起無著、無常想等,復持如是相應善根,迴向趣求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般若波羅蜜多,於諸靜慮及靜慮支不生味著,亦無退轉。78
菩薩雖修得了諸禪定,但能以慧觀諸定及相應禪支之無常等過患,那麼對於諸禪及禪支就不會起貪著了,在不起貪著的情況下,修習更深的定也就不難,禪定也不會退轉。再以這些相應善根,迴向佛道,這就是菩薩使用般若安住於禪定的方法。
2.靜慮與精進波羅蜜多和合修
至於菩薩如何用「精進波羅蜜多」安住於禪定和合修,世尊的答覆是: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超過欲界諸雜染法,方便趣入四種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還復棄捨,受欲界身,精進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邊菩提分法。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精進波羅蜜多。79
菩薩必須超越欲界的雜染法,然後才能證得色、無色定的寂靜安樂。且菩薩修習禪定是為了達到修習「精進波羅蜜多」的一種方便。因為菩薩修習「精進波羅蜜多」必須是以欲界身,精進的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其他的無邊菩提分法。
3.靜慮與安忍波羅蜜多和合修
對於禪定如何與「安忍波羅蜜多」和合修,世尊是這樣教導的: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修學成就大慈大悲,於諸有情欲作饒益,安住靜慮波羅蜜多,遇諸違緣,心無雜穢。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安忍波羅蜜多。80
菩薩因修得諸禪定,由此定力,於服務有情時,時時反觀自心是否生起煩惱,如有則起觀對治,如無即心安樂住,於見聞覺知中不為境界所轉而引起痛苦,離欲而清淨。
4.靜慮與淨戒波羅蜜多和合修
世尊對於禪定與「淨戒波羅蜜多」和合修的方法是這樣教導之: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於諸聲聞,及獨覺地不生取著。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淨戒波羅蜜多。81
對於持戒,一般人只是以為離殺、盜、淫、妄等而已,但是對於修學菩薩道的行者,其中的重要戒相就是對聲聞,及獨覺地不生取著。在《十住毘婆沙論》卷13有如此描述菩薩:「寧可墮地獄,也不證二乘果。」82《論》中如此形容,菩薩取證二乘聖果比墮地獄來得畏怖。因為菩薩取證二乘聖果猶如一個人被斬首,一定會喪失生命,再也不能復活,更不用想要修什麼福德業了,所以《清淨毘尼方廣經》如此譬喻:「菩薩不取證二乘聖果就好像飢人,寧可忍耐飢餓之苦,也不服用有毒之食物。」83
5.靜慮與布施波羅蜜多和合修
最後是禪定如何與「布施波羅蜜多」和合修: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起大悲念,誓不棄捨一切有情,欲令解脫生死苦故,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作是念言:「我當決定以大法施,攝受有情,常為有情宣說永斷一切煩惱真淨法要。」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布施波羅蜜多。84
菩薩如果在禪定中,對有情生起大悲心,發願不捨棄一切眾生,願度一切眾生解脫生死之苦,直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就是禪定與「布施波羅蜜多」和合修的方法。
雖然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但從以上諸引文約可略知,六度是相互相攝的,即如經中所說:「一一度中,皆攝諸度。」85
五、菩薩修習禪定之目的
如上文所述,菩薩修習禪定如果沒有方便善巧、慈悲心薄弱、貪著於禪定,臨命終時,就會隨其禪定重業投生到色界或無色界,因此就不能為有情作饒益,圓滿六度了。如果菩薩當初不修習禪定,不就沒有這些危機了嗎?那麼菩薩修習禪定的目的是什麼?
在《大智度論》卷38云:
問曰:若命終時捨此禪定,初何以求學?
答曰:欲界心狂不定,為柔軟攝心故入禪,命終時為度眾生起欲界心。86
欲界心狂亂不定,菩薩為調伏粗重的心,所以修習禪定。若修習禪定只是為了對治「欲樂」及「散亂」那是屬於自利;然而菩薩修習禪定是要成就眾生及菩提,所以命終時生起欲界心,捨諸禪定,這是為了度眾生。故如《大智度論》卷16中說:
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靜處求定,得實智慧,以度一切。87
由此觀之菩薩雖獨坐山間林澤修習禪定,但是心常不捨眾生,修習禪定只為了得到真實智慧以度一切有情為其目的。
此外,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有說: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還生欲界,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生,為成就眾生故。88
如果菩薩擁有禪定力,在臨命終時運用方便善巧,就能不隨禪定業生到色、無色界,而還生欲界,且可以選擇生在剎帝利等大姓家。《大智度論》卷38解釋菩薩若生在貧窮人家中,自己尚不能利,又怎樣能利益他人?菩薩為了能利益眾生,所以才選擇生到剎帝利等大姓家。如生在剎帝利家是為了擁有勢力,生到婆羅門家是為有智慧,生在居士家是為大富。89
其實在《大般若經》卷591,世尊已告訴滿慈子菩薩修定的目的與動機:
若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是諸菩薩不作是念:「我由此定生色、無色」;亦不思惟:「我由靜慮及無色定超色無色。」是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但欲引發自在神通,與諸有情作大饒益,亦欲調伏麤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諸功德。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入諸勝定寂靜安樂,方便善巧受欲界身,於諸勝定亦無退失。是故菩薩摩訶薩眾不超三界亦不染著,方便善巧受欲界身,饒益有情親近諸佛,疾能證得一切智智。90
從經文可以清楚的知道,菩薩修習禪定一開始的動機與目的就不是為了生天的殊勝果報,更不是為了超越色無色界得清淨及斷一切結;而是想透過禪定引發自在神通,以便能饒益一切有情,除此之外是調伏自己麤重的身心,以便有堪能力修諸功德。
六、結語
綜合上述之探討,筆者就以下幾點作結論:「長壽天」的定義若以狹義說,那是指無想天,廣義則包括無色界。作出這樣的結論,理由是根據《增壹阿含經》〈八難品〉91所說「難」的定義,它是指沒有機會遇佛修行,或聽聞正法的情況而說;但是在欲界及色界諸天是沒有這種困惑的,而《清淨道論》甚至將生到色界天認為是一種「勝有」。然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92郤將色界、無色界定為「長壽天」;這是因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一部大乘菩薩思想的經典,若菩薩生到色界天就沒有因緣行布施、修六度廣度群迷了。因此,雖然在色界天可以聽聞佛法,甚至可以得到涅槃,但對菩薩而言郤是一種「難」。
至於導致投生到長壽天的原因有三:(1)若禪修者在臨終時,還具有能力證入色或無色定,那麼他就會投生到與他所修之禪定相等層次的天界。禪定是依有漏道伏下界惑所得的,譬如禪修者能伏欲界的貪欲,就能得到色界禪定;但是當逆緣現前時,如欲界煩惱生起或生重病,所得的禪定就會退失。因此,不一定此生成就定者成就重業,若不解脫,於往生之時即生上界,也是有可能還生欲界乃至他地的。(2)另外,覺音論師更提出:能夠生天,除了不捨禪定,還要發願。(3)禪修若只耽著在禪定的滋味,而不知觀其過患厭離,臨終時招感長壽天的果報,機率是更大的。
對於菩薩修習禪定不生長壽天的方便善巧,筆者將它分為「技術性」與「根本性」兩方面說。「技術方面」:
(1)譬如菩薩對修習禪定已經熟悉,就必須還入欲界非等引心,不可以一直保持在色,或無色定心的狀態,這可說是怕菩薩在還未有方便力前,因常住於定中,心生染著,導致生起與彼地連接之心,而由重業往生長壽天。不過,有方便力的菩薩則無此憂慮。
(2)親近三寶的宿願必須堅強。
(3)在入、住、出禪定時,不忘眾生;不耽著於禪定的樂;禪定能與其他波羅蜜和合修;且能夠以禪定的福德給予眾生,而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4)在命終時,以憐愍眾生的心捨禪定,或以憶念欲界五欲事退出禪定為方便。
而「根本方面」雖可以說是「菩薩三心」,但真正的根本,筆者認為還是「大悲心」,因為「菩提心唯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故菩薩以大悲為本。」93
而菩薩修習禪定的目的有二:第一、調伏自己麤重的身心,以便有堪能力修諸功德。第二就是想透過禪定引發神通,以便能利益一切有情。
本文為就讀福嚴佛學院大學部之作品
【參考書目】
﹙一﹚原典藏經
1.《中阿含經》60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正1,No. 0026)
2.《增一阿含經》51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2,No. 0125)
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0卷,唐玄奘譯(大正5,No. 0220)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8,No. 0223)
5.《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1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12,No. 0389)
6.《大智度論》100卷,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25,No.1509)
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卷,五百大阿羅漢造,唐玄奘譯(大正27,
No. 1545)
8.《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唐玄奘譯(大正29,No. 1558)
9.《瑜伽師地論》100卷,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大正30,No. 1579)
10.《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90卷,唐澄觀述(大正36,No. 1736)
11.《維摩義記》8卷,隋慧遠撰(大正38,No. 1776)
12.《金光明經文句》6卷,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39,No. 1785)
13.《瑜伽師地論略纂》16卷,唐窺基撰(大正43,No. 1829)
14.《大乘義章》26卷,隋慧遠撰(大正44,No. 1851)
15.《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12卷,隋智顗說(大正46,No. 1916)
16.《南傳大藏經》相應部三,第15冊,元享寺妙林出版社,民國82年。
17.《清淨道論》覺音造,葉均譯,正覺學會,高雄市,民國89年初版。
18.《攝阿毗達摩義論》阿耨樓陀造,葉均譯,嘉義新雨道場,2003年。
﹙二﹚現代人著作
1.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第三冊,新文豊出版社。
2.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83年6月初版。
3.印順法師,《空之探究》,新竹縣,正聞出版社,民國89年1月10版。
4.演培法師,《成佛之道偈頌講記》,正聞出版社,台北市,1980年。
5.尋法比丘,《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正覺學會,高雄市,民國89年。
6.帕奧禪師,《如實知見》,淨心文教基金會,高雄市,民國99年。
7.釋如石,《現觀莊嚴論一滴》,法鼓文化,台北市,2000年。
8.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烏哥烈及烏叮靈緬譯英,敬法比丘英譯中《南傳菩
薩道》上冊,派色文化,高雄縣,1999年。
9.Edward Conze, “The Large Sutra on Perfect Wisd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 1984。
10.Bhikku Bodhi,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 , 1999。
11.Hermann Kopp, ManorathapUranI, Commentary on the AGguttara NikAya
VOL. IV ,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1979。
12.E. M. Hare trans, 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AGguttara NikAya)VOL.
IV,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1995。
13.The Most Venerable Mingun Sayadaw,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U Ko Lay,
U Tin Lwin. “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 The State Buddha SAsana Council’s Version” Volume One. Part One, Ti Ni Publishing Centre, Yangon, Myanmar, 1990。
14.Bhikk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Vol. 1, Wisdom
Publications, USA, 2000。
15.The Lamrim Chenmo Translation Committee; Joshua W. C. Cutler,
editor-in-Chief; Guy Newland , editor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Snow Lion Publications, USA, 2000 First edition。
16.Venerable Pa-Auk Sayadaw “Knowing and Seeing”, The Penang Buddhist
Association, Malaysia, 1999。
﹙三﹚工具書
1.《漢語大詞典》第二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上海,1995年第四刷。
2.《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北京,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