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一、前言
二、不思議境的建構與立論
(一)百界千如的諸法實相
(二)不思議的三千世間
三、「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之旨趣
(一)通攝所觀之十境
(二)十乘觀法的展開
四、觀不思議境的修觀實踐
(一)一念心即具不可思議境
(二)觀不思議境與三諦三觀的交涉
五、結語
關鍵詞: 觀不思議境、一念三千、圓融三諦、一心三觀
智者大師(西元538〜597)所建構的天台教學,是具有「教觀雙運」的教學組織,而且大師在諸多的著作之中,絕大部份屬於實踐門。其中,又以論述「圓頓止觀」為主的《摩訶止觀》最為完備;是後來修學「天台教學」行者必讀之典籍。
《摩訶止觀》主要是透過五略、十大章等組織,作為論述「圓頓止觀」的架構(附表1)。在第七章「正修」的十境十乘觀(或稱百法成乘觀)部份,佔整部《摩訶止觀》大半篇幅。換言之,智者大師是藉由十境十乘觀的修觀法,來作為圓頓止觀的修證要旨,其中又以「觀不思議境」為主要的核心觀法,因此「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中,可說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基於此,有心想修學天台圓頓止觀之行者,「觀不思議境」的修習是不可忽略的觀法,而這也是本文以「觀不思議境」為探討之所在。
筆者於本文中,對於「觀不思議境」的探討,分為五節加以解析。第一節「前言」,概略敘述探討本文的動機及研究方法。第二節由「不思議境的建構與立論」進一步探討智者大師,是怎樣建構出不思議的三千世間?又以那些理論作為此學說的基礎?在第三節「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之旨趣的探討中,說明何謂「觀不思議境」,並配合所觀之十境及能觀之十乘觀法作說明。第四節「『觀不思議境』的修觀實踐」,主要是確立一念心和不思議境的微妙關係,以及在修觀時行者應如何和三諦三觀交涉,而契入此一觀行的真實義。第五節「結論」,綜合歸納以上的探討並作一總結。
由於筆者對天台教學的學習與實踐仍屬微不足道,故冀能藉由對《摩訶止觀》中「觀不思議境」之探討,對天台止觀實踐能有更深一層的掌握與突破。
「不思議境」,即是透過十法界、十如是與三種世間,三者相互交錯而形成的三千世間,而此三千諸法之相狀,是超越思量分別所能理解,故名不思議境。而此不思議境也就是智者大師所提出的「一念三千」論說中之三千世間,亦是智者大師晚年思想最成熟時所宣說,集大成之著作───《摩訶止觀》中提出的。所以「一念三千」的學說,被認為是智者大師的究竟極說。
此外,智者大師認為不僅觀心是不思議,且觀色、受、想、行等蘊,乃至十二入、十八界,遍歷一切法皆是不可思議。至於此不思議境的內容架構及所建立出的論理為何?是以下本節重點。
對於百界千如的安立,智者大師是以十法界互具而成百法界,再由每一法界與十如是的配合,即呈顯百界千如性相。十法界所指的就是吾人耳熟能詳之六凡四聖:地獄界、畜生界、餓鬼界、阿修羅界、人界、天界(六凡)、聲聞界、辟支佛界、菩薩界、佛界(四聖)。如:《華嚴經》〈十地品〉、《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及《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有較完整的述說。此十法界在形式上,看似各有差別且獨立存在的世界,但是,智者大師對於十法界的定義,從三種層面作詮釋。如《摩訶止觀》卷5上云:
「法界」者,三義: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時〔法〕界」。
即說十的數目皆依法界,於十法界外更無其他的之法;此十法因果隔別、凡聖亦別,所以加上「界」作區分;此十法的每一法皆是法界,而法界即是實相,以一切法之實相不二故,即攝一切法。因此,智者大師認為吾人一念心起的當下即具足十法界,且每一法界又具十法界,也就成為百法界。如《摩訶止觀》卷5上云: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
換言之,只要吾人若生起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的一法界。若與瞋恨心相應,即為地獄界;若與貪欲心相應,即是餓鬼界;若與愚癡心,即屬畜生界。同樣地,若與四諦真理相應,即屬聲聞界;若起四弘誓願,即是菩薩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即是佛法界。此外,當我們顯現為某一法界時,同時也具有其餘九法界,這也是智者大師所強調的吾人之一念心是具足一切法。換言之,不論是在三惡道中的眾生,或是已超脫三界的解脫聖者,只要有一念生起,必定與十法界的某一界為相應。故若因造惡而入地獄的眾生,仍然有善性的存在。相同地,因修善而升天的天人,仍然是存在著惡性,若是福報受盡或是因為懈怠也有墮地獄的可能性。
或許有人要問:福德因緣具足的佛法界還會墮地獄嗎?對於如此的質疑,或許可以從湛然大師的《十不二門》卷1中得到解答。
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此以修性,不二門成。
又云:
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在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
從湛然大師的兩段引文中,可知不論是從「性」或「理」的立場而言,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因為「理」(法的真理)的本身是沒有善與惡之分,然而就「修」(事相的運用)而言,是有無明與明,善與惡的差別。也就是說,性雖具足,但是眾生因迷而無法顯現,必須藉由智慧生起修行之心,再透過修行來照徹本性之德,此智行又由性德而修。「在性」是本來具足的,雖然是順逆二修,全為顯於性具。「起修」,於一一行業因果之相,雖然假修而成不同之相,不過這全是性德所顯,所以稱為全性成修。雖是全性成修,但所顯之性德未缺;又雖是全修成性,但從未缺失修德。則以事理、本法不變而隨緣常起宛然之造作。因此,福德圓滿的佛果當然是不會墮地獄,但是性以不改為義,性善不斷,同時性惡也不斷。這也就是天台宗性具思想獨特的地方。至於智者大師會將十法界以互具互融的微妙關係作詮釋,主要是受到了《華嚴經》蓮華藏世界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觀念而來。 這也就是智者大師一再強調的「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
另外,智者大師以現前一念心所具的百法界,每一法界即具: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是」,而安立「百界千如性相」。如云: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雖然智者大師是引用《法華經》〈方便品〉中,闡釋諸法實相之十如是,作為安立「百界千如性相」的開展,但是經中對於「十如是」未作進一步的解釋。因此有關「十如是」內容的出處,一直是被諍議的課題,不過從一般學者目前的研究而言,似乎都比較偏向於鳩摩羅什大師是受了《大智度論》思想的影響,在翻譯《法華經》時,將十如是插入。而印順法師認為:世親的《法華經論》和舊譯的《正法華經》,都只說有六種如是。並未如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有十種如是之多,可能是根據的梵本不同。而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卷3中提到有人(達磨鬱多)將《大智度論》的九種法會通於《法華經》的十如是。
對於「十如是」的內容解釋,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與《法華玄義》都有作了通釋和別釋的詮釋。
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
在通釋方面,智者大師只是將「十如是」做概括性的解說。或許吾人可以和《摩訶止觀》卷九相互作對照,應該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智者大師對於「十如是」的獨特見解。如是相:即指外相,可從外部作分別不同之處;如是性:即為不改義,種類義及實性義三種。如是體:指事物的實質義;若以十法界而言,均以五陰色心為體。如是力:指堪任義,心具足一切力用。如是作:指構造義,依於力量而起種種的作用。如是因:指召感義,因是就果而言,故以召感果為因。如是緣:指助因義,可幫助業因成長演變為果之助緣。如是果:指剋獲義,即依習因所成之果。如是報:指酬因義,即是習因習果所成之異熟果報,於後生受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指從本的「如是相」至末的「如是報」均是究竟平等,若就因緣法的空而言,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所以從本之「如是相」與末之「如是報」,本末皆空;就假而言,一切雖皆空,但諸法都有假名施設的名字,故從本之「如是相」與末之「如是報」,都是「本末究竟」;就中道的立場,雖然諸法的本質卻是無相無報的「空寂性」,但是諸法在眾緣和合之下,而有種種相至種種報,是故諸法雖是無相無報,然不妨礙諸法相報的宛然,所以若不偏執於空或假兩邊,則諸法皆入如實之際,是故「本末究竟」。
在別釋方面,智者大師是將「十如是」配合十法界,共歸納為四類的方式一一作解釋。為了比較方便理解,如下圖表作說明:
十 法 界
|
三途 |
三善 |
二乘 |
菩薩、佛 |
1、如是相 |
表苦 |
表樂 |
涅槃 |
緣因 |
2、如是性 |
定惡聚 |
定善聚 |
解脫 |
了因 |
3、如是體 |
摧折色心 |
升出色心 |
五分 |
正因 |
4、如是力 |
登刀入鑊 |
樂受 |
無繫 |
四弘 |
5、如是作 |
起十不善 |
起五戒十善 |
道品 |
六度萬行 |
6、如是因 |
有漏惡業 |
白業 |
無漏慧行 |
智慧莊嚴 |
7、如是緣 |
愛、取 |
善愛、取 |
行行 |
福德莊嚴 |
8、如是果 |
惡習果 |
善習果 |
四果 |
三菩提 |
9、如是報 |
三惡趣 |
人天有 |
既有因中生故無報 |
大涅槃 |
10、如是本末究竟等 |
本末皆癡 |
假名初後相在 |
不生後有 |
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空假中 |
智者大師為了讓後人更清楚的了知一一法皆是實相,而實相亦既一一法之真實相。則以「十如是」配合空、假、中三諦加以轉讀。如《法華玄義》卷二云:
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點空相性,名字施設,邐迤不同,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者,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唯佛與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攝一切法。若依義便,作三意分別。若依讀便,當依偈文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第一轉:是相如、是性如、……是報如等,是以「空諦」為轉。若從緣起法而說,諸法是眾因緣和合所生,皆無有自性可言,所以從本至末都是空,是究竟平等。第二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報,此以「假諦」為轉。雖然說諸法是空無自性,但是藉由假名所施設的名字,得以宛然的存在,所以也是究竟平等。第三轉:相如是、性如是……報如是,此以「中諦」為轉。此轉可說是更進一步的,從不著空亦不著假的中道諦觀,相、無相,無相而相,非相非無相;報無報,無報而報,非報非無報,一一皆入如實之際,成就三諦實相的究竟平等。
不過,就勝義諦而言,必須從本之相,至末之報等都具足此三轉唯是究竟。如於夢中修因得果,夢事宛然,即假也;求夢不可得,即空也。夢之心性,即中也,此之三法不前後、不合散。由此可知,智者大師不但以「十法界」說明每一眾生的存在之外;更依於「十如是」說明十法界之每一法界中,所顯現出的差別相狀;進而,透過「十如是」的三轉讀法配合空、假、中圓融三諦的思想,而將百界千如性相施設安立。
智者大師透過「十法界」及「十如是」的相互交涉,而安立「百界千如性相」。此外,再引用《大智度論》卷七十中,「三種世間」完成三千世間論說的架構:
世間有三種:一者五眾世間,二者眾生世間,三者國土世間。
於十法界中雖通稱為「陰、入、界」,然而實際上性質是有所不同的。如三惡趣是有漏惡陰,三善道是有漏善陰,二乘聖者為無漏陰,菩薩為亦有漏亦無漏陰(慈悲陰),佛為非有漏非無漏陰(常住陰),故稱為「五陰世間」。其次,於六凡四聖之十法界中皆有不同的眾生,故名「眾生世間」。最後,十法界眾生各別基於依報之不同,所居住的國土也就有所差別。如:地獄依赤鐵住;畜生依地、水、空住;修羅依海畔、海底住;人依地住;天依宮殿住;菩薩從其所證的高低,依於地、宮殿、方便土、實報土而住;如來依常寂光土住,故名「國土世間」。這即是所謂的三千世間。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吾人現前一念心起即具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故成百法界;所以每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間。但是,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中則是採用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作為論述的方式。如云:
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
又云:
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
即說一法界具十如是,所以一念心起具十法界就具百如是;而每一法界又具其九法界(加上本身則為十法界),則有百界千如;再每一法界具有三種世間,所以共為三千世間。(如:一念心起具10(十法界)×10(十如是)×10(十法界)×3(三世間)=3000世間相狀。)
雖然,文中未涉及三千世間之文句,但是其思想已經於文中彰顯無遺;而且智者大師在論述天台三大部時,無不是處處在開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森羅世間之現象來契合諸法實相,所以一念三千之名,何須待灌頂章安大師所完成?
因此,綜觀以上的探討可得知,三千世間的建構並非是孤懸的安立,更不是智者大師憑空想像捏造出的理論,是必須落實於一一法的本質(畢竟空性)與法法之間的相互關係(諸法皆是相互依存而成立)。所以智者大師是以「緣起法」的軌則,作為建構三千世間的基本舖陳。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三千法是在闡釋宇宙之萬法,為何宇宙萬法唯有三千諸法呢?對於如此的質疑,智者大師則是認為:
當知第一義中,一法不可得,況三千法。世諦中,一心尚具無量法,況三千耶?
若從第一義諦而說,當然諸法是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是故無有一法可得。然而,若以世俗諦而說,吾人一念心能具足無量之法,何況只顯現三千性相?而且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只是假名施設宛然的存在,是一切法究竟平等的方便之說,所以三千世間之數目,怎能說盡宇宙萬法之數?這無非是讓後人有跡可尋。從這段答覆當中,吾人可以發現,智者大師除了回答了外人的質疑;進而,更是道盡了對於緣起法真實義的掌握。
如「前言」所云,「十境十乘觀法」在《摩訶止觀》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而且「觀不思議境」又和「十境十乘觀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本節中將藉由「十境」、「十乘觀法」兩方面,以探討「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的旨趣。不過,由於「十境」、「十乘觀法」的內容極為龐大與複雜,因此本文礙於篇幅的關係,對於「十境十乘觀法」的內容,將以鳥瞰性的方式作概述。
「十境」的名目,除了在《摩訶止觀》有所論述之外,在智者大師早期所講述的《四念處》一書中已提及。但是在《摩訶止觀》中,對於十境的內容作更進一步精闢的闡釋,而且有關十境的提出,日本學者安藤俊雄教授認為,雖然此「十境」是引用了諸大乘經論作為根據,但是多半出自智者大師本人的實際親證。
依《摩訶止觀》的論述,其所觀之十境分別為:(一)陰、界、入境, (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等十境。然而,「觀不思議境」的觀行是以第一「陰、界、入境」為主要的所觀境,因此在以下十境的探討中,對於「陰、界、入境」會作較詳細的論述,而其餘九境內容則作簡單的略述。
首先是第一陰、界、入境,如《摩訶止觀》云:
觀陰入界境者,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入者:涉入,亦名輸門。界名界別,亦名性分。
智者大師認為,「陰」是會覆蓋吾人之善心所,而造作種種惡法,所以是就因地而得名;若說陰為積聚義,會讓眾生不斷的生死輪迴,此是就果報上而論。「入」者,為涉入義,因為是透過六根與六塵的接觸,得以更清楚地了知吾人的器世間,所以十二入又稱為「輸門」。最後「界」者,指界別義,可作為各各事物本質的區分,所以有稱「性分」。
雖然此觀境共分為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種觀境,智者大師卻主張應以五陰中之「識陰」作為主要的觀境。如《摩訶止觀》云:
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
文中已說明,若行者欲以此觀境為修習對象,應在三種觀境中去丈就尺,揀取五陰境為觀境;又於五陰中去尺就寸的除去色受想行等四陰,唯獨揀取識陰作為「觀不思議境」主要所觀之境;而此識陰正是吾人之心。如此的揀境,猶如砍伐樹木,必須砍除樹根,避免再度生長;又如以針灸治病,應確得其穴位,才能藥到病除。所以初學者,但觀己心可說是最為容易也最為恰當。至於智者大師在這所說的「一念心」是真心抑或是妄心,這問題曾造成後代天台門人的諍論。
智者大師將「識陰」(心),作為修習止觀時主要的所觀境自有其道理,在許多的經論,對觀心法門皆非常重視。如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所引據的有:
《正法念》云:「如畫師手畫出五彩,黑、青……畫手譬心;……。」此六種陰,止齊界內。若依《華嚴》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界內、界外,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故《大集》云:「常見之人說異念斷;斷見之人說一念斷。」皆墮二邊,不會中道。況佛去世後,人根轉鈍,執名起諍,互相是非,悉墮邪見。故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皆如炎、幻、響、化,悉不可得,寧更執於王、數同時、異時耶?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
為了讓後世行者能夠更清楚的了知觀心的重要性;且在修習止觀時,識陰是比較適合作為所觀境,所以智者大師更以「九種五陰」之論說,提醒行者從世間到出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源出於心。同時,也回應毘曇的有宗論師所主張的「五陰同時說」、及成實論師的五陰「次第相生說」等二種主張。只不過是方便之說罷了。因此欲修習止觀者,其根本入手處,應以「識陰」(心)著手。因為,此心是吾人造惡、造善之根本處,這也是智者大師在許多著作中,苦口婆心的不斷強調行者,應恆時地諦觀吾人現前一念心的原因。
何以將「陰、界、入境」排於「十境」之首,智者大師提出「現前」、「依經」等二種意義。在現前部份,因為此境和凡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此境常自現前,所以必先取近而擇觀。二、依經方面,主要是以《大品般若經》中,所提出的聲聞人依於四念處修習聖道;菩薩初觀時,依於觀色而達到一切種智。所以將「陰、界、入境」列為「十境」之首。此外,就一位修習止觀的行者而言,「陰、界、入境」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吾人剎那剎那的起心動念,是行者每天面對之境界,所以智者大師將此境作為實踐止觀的第一境,實屬理之必然。
二、煩惱境:所謂煩惱境,是因修觀時,激發無始以來,所積聚之極為熾盛的煩惱,並非平常的輕微煩惱。因此,行者可於此境出現時,將先前所觀之陰境轉為煩惱境;再觀此煩惱境為不可思議境修之。
三、病患境:在實踐止觀時,若是生起病痛,不出身體及心理二種因素,如:四大不順,或飲食、坐禪不節,鬼、魔、宿業等所引起。可由止、氣、息、假想、觀心、方術等六種方法對治。但根本的對治,還是以修習四種三昧或十乘觀法最為理想的根本對治。
四、業相境:乃指行者因修習止觀時,心將漸漸明朗清淨,此時則能觀照無量諸善、惡業相;心猶如鏡面被磨亮,則萬像自現行。此時,行者應就所起之業相以止觀之力量破除;並觀此境為不思議境。
五、魔事境:行者在修習止觀將趣入聖道時,可能會遭受諸魔的阻撓。尤其在禪定中最容易出現的魔境有緌惕鬼、時媚鬼、魔羅鬼等三種不同魔相。此三魔的對治方法亦有不同。對緌惕鬼,以誦戒對治。時媚鬼,以大聲呼叫該時辰之獸名作對治。魔羅鬼有三:初覺時以呵斥;已入時起空觀;若魔境不去則強心抵悍,至死為止。此魔境皆為妄念而生,然心又不可得故,所以諸魔亦虛妄。以如實了知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魔界即佛界,無二亦無別。
六、禪定境:能生起禪定境界的十種入門處,可綜合歸納為五種;或擴大展開為十五種。雖說有種種入門,但行者若能相續定境,則進而能產生與善法相應的禪定。若造惡業者,可能因此而產生種種禪定障礙。故行者應理解善知因緣法,而趣入無生真理,才不會產生禪定境的偏執。
七、諸見境:在文中所稱之諸見境,主要是以因禪定及聞法兩方面,而產生種種相似證悟的邪見;並且沉耽於自己所得的見解。如執於無分別心及空的偏真。總之,觀諸見境的主旨,是在遣相蕩執,讓行者能趣入正道。
八、增上慢境:《摩訶止觀》卷5上文中,透露增上慢境和後面的二乘境、菩薩境有密切關係。所謂的增上慢,即是已能降伏先前的種種妄執,而且也能對於貪欲、瞋恚等粗細的煩惱都已一一止息。然而,卻也因此把如此的止觀境界,當作是已證得涅槃。如:有人將得四禪誤認為是證四果;以及把惡魔用神通力化身為佛菩薩所嬈的幻境,而誤當作是諸佛菩薩授記等等,如此之行為都是增上慢的人,行者應特別留意!
九、二乘境:在滅除諸見境及增上慢境之後,再而修習止觀時,身心均可達到非常寂靜的狀況。因此往往會讓行者耽溺於空寂的境界,而無法生起大悲之心,不再進趣無上佛果乃至退墮於二乘。如舍利弗過去世中,因深感大乘菩薩道難行,而迴大向小的捨眼本生故事。因此,雖有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而真正入菩薩位者卻只一、二人,其餘皆多墮入二乘。行者在修習止觀時,應避免墮入二乘。
十、菩薩境:在《摩訶止觀》中,智者大師所論及的菩薩境,主要是針對權教菩薩而說。雖然已能息止諸見慢,也能因憶念本願,故而不墮入二乘。但是對於佛陀所宣示的廣大六度萬行及甚深的法義,卻不能依教奉行,而且更生起誹謗之心。如藏、通教的諸菩薩,仍須善觀心境,方能不墮滯偏空之境界。
綜觀上述十境,智者大師所提出的這十種境界,雖然是實踐止觀過程中的障礙;但同時也可說是引導行者進趣聖道的指標。尤其是觀「陰、界、入境」乃不論凡夫、聖者,現起或不現起,此境恆時於吾人內心,同時也可恆常將它作為觀心之境,而以下的九境,卻唯有生起時才可作觀。
此十種境,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若發、不發,恒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護,得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無觀,薄修即正。
又云:
十境不同,即別義也。復有亦通亦別:陰是受身之本,又是觀慧之初,所以別當其首。此一境亦通亦別,後九境從發異相受名,但得是通、是別,不得是亦通亦別也。
在第一段引文中,智者大師又進一步說明,從凡夫到尚未證得究竟解脫的聖者,都可能因於不同因緣條件而生起障境;尤其是第一陰界入境常自現前;而其餘九境則是生起時才作觀,若不現起,則無所緣。又,前八境偏離所修習的聖道較遠,因此須要多加防護才可順利的歸向正道;至於後面的二乘、菩薩等境,因為已經離聖道不遠,所以到達此階位時,就不須再多加功用行,只要稍加用功修止觀即可得聖道。
第二段引文則說明,雖然此十境皆有個別相狀,但五陰卻是吾人受身根本,所以含攝其餘九境;亦是行者觀慧之初境,因此,「陰界入境」標為十境之首;而且和其餘九境也具有亦通亦別的關係。但是其他九境,因為是以所發之相而得名,所以只能單說是通或別。
總而言之,雖然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論述此十境時,都是有次第地來引導行者如何作觀,以及所應注意的事項,但是在每一境的最終,智者大師還是會引導行者,應從當時契入的所觀境,轉入不思議境為究竟。因此若從這點來看,雖然十境中的每一境,都能一一對治不同之障礙,然而這只不過是治標而已,若想將障礙盡除,唯有修「陰、界、入境」才是治本的所觀之境。所以,十境雖有各別之行相,但是「五陰」卻是後面九境的生起之本源。因此,此十境將總歸於「陰、界、入境」,而「陰、界、入境」又是「觀不思議境」之所觀境,所以「觀不思議境」通攝所觀之十境。
對於「觀不思議境」所通攝之十境,有一概括性的了解之後;繼而,在本節中將針對以「觀不思議境」為主要觀法,開展十種觀心法門─「十乘觀法」作為探討。此十乘妙觀分別為:一、觀不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等。在《摩訶止觀》中,智者大師以有次第性的論述,作為切入十乘觀法的方式,其中深具實踐意涵。如《摩訶止觀》卷五上云:
既自達妙境,即起誓悲他;次作行填願,願行既巧,破無不遍;遍破之中,精識通塞;令道品進行;又用助開道;道中之位,己、他皆識;安忍內外榮辱;莫著中道法愛,故得疾入菩薩位。
文中說明了在整個十觀法的觀行體系當中,行者宜有次第性的先依「觀不思議境」之觀法修習,再循序漸進的第二觀、第三觀……乃至第十觀無法愛次第而修,即可進趣分真初住位,甚而成就無上佛果。只是,不思議境的內容比較難以明白,所以智者大師藉由二乘心生六界之理,以及藏、通、別三教心生十界之理皆為心所生,作為說明思議境的內容之後,再顯現不思議境的內容:
不可思議境者:如《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