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天台止觀之「觀不思議境」初探 ─以《摩訶止觀》為主─
釋本圓
07/11/2014 05:5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目  次

 

一、前言

二、不思議境的建構與立論

(一)百界千如的諸法實相

(二)不思議的三千世間

三、「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之旨趣

(一)通攝所觀之十境

(二)十乘觀法的展開

四、觀不思議境的修觀實踐

(一)一念心即具不可思議境

(二)觀不思議境與三諦三觀的交涉

五、結語

 

 

關鍵詞: 觀不思議境、一念三千、圓融三諦、一心三觀

一、前言

智者大師(西元538597)所建構的天台教學,是具有「教觀雙運」的教學組織,[1]而且大師在諸多的著作之中,絕大部份屬於實踐門。其中,又以論述「圓頓止觀」為主的《摩訶止觀》最為完備;是後來修學「天台教學」行者必讀之典籍。

  《摩訶止觀》主要是透過五略、十大章等組織,作為論述「圓頓止觀」的架構(附表1[2]在第七章「正修」的十境十乘觀(或稱百法成乘觀)部份,佔整部《摩訶止觀》大半篇幅。換言之,智者大師是藉由十境十乘觀的修觀法,來作為圓頓止觀的修證要旨,其中又以「觀不思議境」為主要的核心觀法,因此「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中,可說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基於此,有心想修學天台圓頓止觀之行者,「觀不思議境」的修習是不可忽略的觀法,而這也是本文以「觀不思議境」為探討之所在。

筆者於本文中,對於「觀不思議境」的探討,分為五節加以解析。第一節「前言」,概略敘述探討本文的動機及研究方法。第二節由「不思議境的建構與立論」進一步探討智者大師,是怎樣建構出不思議的三千世間?又以那些理論作為此學說的基礎?在第三節「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之旨趣的探討中,說明何謂「觀不思議境」,並配合所觀之十境及能觀之十乘觀法作說明。第四節「『觀不思議境』的修觀實踐」,主要是確立一念心和不思議境的微妙關係,以及在修觀時行者應如何和三諦三觀交涉,而契入此一觀行的真實義。第五節「結論」,綜合歸納以上的探討並作一總結。

由於筆者對天台教學的學習與實踐仍屬微不足道,故冀能藉由對《摩訶止觀》中「觀不思議境」之探討,對天台止觀實踐能有更深一層的掌握與突破。

二、不思議境的建構與立論

「不思議境」,即是透過十法界、十如是與三種世間,三者相互交錯而形成的三千世間,而此三千諸法之相狀,是超越思量分別所能理解,故名不思議境。[3]而此不思議境也就是智者大師所提出的「一念三千」論說中之三千世間,亦是智者大師晚年思想最成熟時所宣說,集大成之著作───《摩訶止觀》中提出的。所以「一念三千」的學說,被認為是智者大師的究竟極說。[4]

此外,智者大師認為不僅觀心是不思議,且觀色、受、想、行等蘊,乃至十二入、十八界,遍歷一切法皆是不可思議。[5]至於此不思議境的內容架構及所建立出的論理為何?是以下本節重點。

(一)百界千如的諸法實相

對於百界千如的安立,智者大師是以十法界互具而成百法界,再由每一法界與十如是的配合,即呈顯百界千如性相。十法界所指的就是吾人耳熟能詳之六凡四聖:地獄界、畜生界、餓鬼界、阿修羅界、人界、天界(六凡)、聲聞界、辟支佛界、菩薩界、佛界(四聖)。如:《華嚴經》十地品[6]、《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7]及《大智度論》卷二十七[8]中有較完整的述說。[9]此十法界在形式上,看似各有差別且獨立存在的世界,但是,智者大師對於十法界的定義,從三種層面作詮釋。如《摩訶止觀》卷5上云:

 

    法界者,三義: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時〔法〕界」。[10]

 

即說十的數目皆依法界,於十法界外更無其他的之法;[11]此十法因果隔別、凡聖亦別,所以加上「界」作區分;此十法的每一法皆是法界,而法界即是實相,以一切法之實相不二故,即攝一切法。[12]因此,智者大師認為吾人一念心起的當下即具足十法界,且每一法界又具十法界,也就成為百法界。如《摩訶止觀》卷5上云: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13]

 

換言之,只要吾人若生起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的一法界。若與瞋恨心相應,即為地獄界;若與貪欲心相應,即是餓鬼界;若與愚癡心,即屬畜生界。同樣地,若與四諦真理相應,即屬聲聞界;若起四弘誓願,即是菩薩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即是佛法界。此外,當我們顯現為某一法界時,同時也具有其餘九法界,這也是智者大師所強調的吾人之一念心是具足一切法。換言之,不論是在三惡道中的眾生,或是已超脫三界的解脫聖者,只要有一念生起,必定與十法界的某一界為相應。故若因造惡而入地獄的眾生,仍然有善性的存在。相同地,因修善而升天的天人,仍然是存在著惡性,若是福報受盡或是因為懈怠也有墮地獄的可能性。

或許有人要問:福德因緣具足的佛法界還會墮地獄嗎?對於如此的質疑,或許可以從湛然大師的《十不二門》卷1中得到解答。

 

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此以修性,不二門成。[14]

 

又云:

 

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在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15]

 

  從湛然大師的兩段引文中,可知不論是從「性」或「理」的立場而言,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因為「理」(法的真理)的本身是沒有善與惡之分,然而就「修」(事相的運用)而言,是有無明與明,善與惡的差別。也就是說,性雖具足,但是眾生因迷而無法顯現,必須藉由智慧生起修行之心,再透過修行來照徹本性之德,此智行又由性德而修。「在性」是本來具足的,雖然是順逆二修,全為顯於性具。「起修」,於一一行業因果之相,雖然假修而成不同之相,不過這全是性德所顯,所以稱為全性成修。雖是全性成修,但所顯之性德未缺;又雖是全修成性,但從未缺失修德。則以事理、本法不變而隨緣常起宛然之造作。[16]因此,福德圓滿的佛果當然是不會墮地獄,但是性以不改為義,性善不斷,同時性惡也不斷。這也就是天台宗性具思想獨特的地方。至於智者大師會將十法界以互具互融的微妙關係作詮釋,主要是受到了《華嚴經》蓮華藏世界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觀念而來。[17] 這也就是智者大師一再強調的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18]

另外,智者大師以現前一念心所具的百法界,每一法界即具: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是」,而安立「百界千如性相」。如云: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19]

 

雖然智者大師是引用《法華經》方便品中,闡釋諸法實相之十如是,作為安立「百界千如性相」的開展,但是經中對於「十如是」未作進一步的解釋。因此有關「十如是」內容的出處,一直是被諍議的課題,不過從一般學者目前的研究而言,似乎都比較偏向於鳩摩羅什大師是受了《大智度論》思想的影響,在翻譯《法華經》時,將十如是插入。[20]而印順法師認為:世親的《法華經論》和舊譯的《正法華經》[21],都只說有六種如是。並未如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有十種如是之多,可能是根據的梵本不同。[22]而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卷3中提到有人(達磨鬱多)將《大智度論》的九種法會通於《法華經》的十如是。[23]

  對於「十如是」的內容解釋,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與《法華玄義》都有作了通釋和別釋的詮釋。

 

   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24]

 

在通釋方面,智者大師只是將「十如是」做概括性的解說。或許吾人可以和《摩訶止觀》卷九相互作對照,應該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智者大師對於「十如是」的獨特見解如是相:即指外相,可從外部作分別不同之處;如是性:即為不改義,種類義及實性義三種。如是體:指事物的實質義;若以十法界而言,均以五陰色心為體。如是力:指堪任義,心具足一切力用。如是作:指構造義,依於力量而起種種的作用。如是因:指召感義,因是就果而言,故以召感果為因。如是緣:指助因義,可幫助業因成長演變為果之助緣。如是果:指剋獲義,即依習因所成之果。如是報:指酬因義,即是習因習果所成之異熟果報,於後生受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指從本的「如是相」至末的「如是報」均是究竟平等,若就因緣法的空而言,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所以從本之「如是相」與末之「如是報」,本末皆空;就假而言,一切雖皆空,但諸法都有假名施設的名字,故從本之「如是相」與末之「如是報」,都是「本末究竟」;就中道的立場,雖然諸法的本質卻是無相無報的「空寂性」,但是諸法在眾緣和合之下,而有種種相至種種報,是故諸法雖是無相無報,然不妨礙諸法相報的宛然,所以若不偏執於空或假兩邊,則諸法皆入如實之際,是故「本末究竟」。[25]

在別釋方面,智者大師是將「十如是」配合十法界,共歸納為四類的方式一一作解釋。為了比較方便理解,如下圖表作說明:[26]

 

 

 

                

三途

三善

二乘

菩薩、佛

1、如是相

表苦     

表樂

涅槃

緣因

2、如是性

定惡聚    

定善聚

解脫

了因

3、如是體

摧折色心   

升出色心

五分

正因

4、如是力

登刀入鑊     

樂受

無繫

四弘

5、如是作

起十不善   

起五戒十善

道品

六度萬行

6、如是因

有漏惡業   

白業

無漏慧行

智慧莊嚴

7、如是緣

愛、取      

善愛、取

行行

福德莊嚴

8、如是果

惡習果    

善習果

四果

三菩提

9、如是報

三惡趣    

人天有

既有因中生故無報

大涅槃

10、如是本末究竟等

本末皆癡   

假名初後相在

不生後有

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空假中

 

智者大師為了讓後人更清楚的了知一一法皆是實相,而實相亦既一一法之真實相。則以「十如是」配合空、假、中三諦加以轉讀。如《法華玄義》卷二云:

 

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點空相性,名字施設,邐迤不同,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者,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唯佛與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攝一切法。若依義便,作三意分別。若依讀便,當依偈文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27]

 

第一轉:是相如、是性如、……是報如等,是以「空諦」為轉。若從緣起法而說,諸法是眾因緣和合所生,皆無有自性可言,所以從本至末都是空,是究竟平等。第二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報,此以「假諦」為轉。雖然諸法是空無自性,但是藉由假名所施設的名字,得以宛然的存在,所以也是究竟平等。第三轉:相如是、性如是……報如是,此以「中諦」為轉。此轉可說是更進一步的,從不著空亦不著假的中道諦觀,相、無相,無相而相,非相非無相;報無報,無報而報,非報非無報,一一皆入如實之際,成就三諦實相的究竟平等。

不過,就勝義諦而言,必須從本之相,至末之報等都具足此三轉唯是究竟。如於夢中修因得果,夢事宛然,即假也;求夢不可得,即空也。夢之心性,即中也,此之三法不前後、不合散。[28]由此可知,智者大師不但以「十法界」說明每一眾生的存在之外;更依於「十如是」說明十法界之每一法界中,所顯現出的差別相狀;進而,透過「十如是」的三轉讀法配合空、假、中圓融三諦的思想,而將百界千如性相施設安立。

(二)不思議的三千世間

智者大師透過「十法界」及「十如是」的相互交涉,而安立「百界千如性相」。此外,再引用《大智度論》卷七十中,「三種世間」完成三千世間論說的架構:

 

世間有三種:一者五眾世間,二者眾生世間,三者國土世間。[29]

 

  於十法界中雖通稱為「陰、入、界」,然而實際上性質是有所不同的。如三惡趣是有漏惡陰,三善道是有漏善陰,二乘聖者為無漏陰,菩薩為亦有漏亦無漏陰(慈悲陰),佛為非有漏非無漏陰(常住陰),故稱為「五陰世間」。其次,於六凡四聖之十法界中皆有不同的眾生,故名「眾生世間」。最後,十法界眾生各別基於依報之不同,所居住的國土也就有所差別。如:地獄依赤鐵住;畜生依地、水、空住;修羅依海畔、海底住;人依地住;天依宮殿住;菩薩從其所證的高低,依於地、宮殿、方便土、實報土而住;如來依常寂光土住,故名「國土世間」。[30]即是所謂的三千世間。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31]

 

吾人現前一念心起即具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故成百法界;所以每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間。但是,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中則是採用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作為論述的方式。如云:

 

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32]

 

又云:

 

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33]

 

即說一法界具十如是,所以一念心起具十法界就具百如是;而每一法界又具其九法界(加上本身則為十法界),則有百界千如;再每一法界具有三種世間,所以共為三千世間。(如:一念心起具10(十法界)×10(十如是)×10(十法界)×3(三世間)3000世間相狀。)

雖然,文中未涉及三千世間之文句,但是其思想已經於文中彰顯無遺;而且智者大師在論述天台三大部時,無不是處處在開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森羅世間之現象來契合諸法實相,所以一念三千之名,何須待灌頂章安大師所完成?[34]

因此,綜觀以上的探討可得知,三千世間的建構並非是孤懸的安立,更不是智者大師憑空想像捏造出的理論,是必須落實於一一法的本質(畢竟空性)與法法之間的相互關係(諸法皆是相互依存而成立)。所以智者大師是以「緣起法」的軌則,作為建構三千世間的基本舖陳。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三千法是在闡釋宇宙之萬法,為何宇宙萬法唯有三千諸法呢?對於如此的質疑,智者大師則是認為:

 

當知第一義中,一法不可得,況三千法。世諦中,一心尚具無量法,況三千耶?[35]

 

若從第一義諦而說,當然諸法是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是故無有一法可得。[36]然而,若以世俗諦而說,吾人一念心能具足無量之法,[37]何況只顯現三千性相?而且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38]只是假名施設宛然的存在,是一切法究竟平等的方便之說,所以三千世間之數目,怎能說盡宇宙萬法之數?這無非是讓後人有跡可尋。從這段答覆當中,吾人可以發現,智者大師除了回答了外人的質疑;進而,更是道盡了對於緣起法真實義的掌握。

三、「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之旨趣

如「前言」所云,「十境十乘觀法」在《摩訶止觀》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而且「觀不思議境」又和「十境十乘觀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本節中將藉由「十境」、「十乘觀法」兩方面,以探討「觀不思議境」在《摩訶止觀》的旨趣。不過,由於「十境」、「十乘觀法」的內容極為龐大與複雜,因此本文礙於篇幅的關係,對於「十境十乘觀法」的內容,將以鳥瞰性的方式作概述。

(一)通攝所觀之十境

「十境」的名目,除了在《摩訶止觀》有所論述之外,在智者大師早期所講述的《四念處》[39]一書中已提及。但是在《摩訶止觀》中,對於十境的內容作更進一步精闢的闡釋,而且有關十境的提出,日本學者安藤俊雄教授認為,雖然此「十境」是引用了諸大乘經論作為根據,但是多半出自智者大師本人的實際親證。[40]

依《摩訶止觀》的論述,其所觀之十境分別為:()陰、界、入境, ()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慢,()二乘,()菩薩等十境。[41]然而,「觀不思議境」的觀行是以第一「陰、界、入境」為主要的所觀境,因此在以下十境的探討中,對於「陰、界、入境」會作較詳細的論述,而其餘九境內容則作簡單的略述。

首先是第一陰、界、入境,如《摩訶止觀》云:

 

觀陰入界境者,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42]此就果得名。入者:涉入,亦名輸門。界名界別,亦名性分。[43]

 

智者大師認為,「陰」是會覆蓋吾人之善心所,而造作種種惡法,所以是就因地而得名;若說陰為積聚義,會讓眾生不斷的生死輪迴,此是就果報上而論。「入」者,為涉入義,因為是透過六根與六塵的接觸,得以更清楚地了知吾人的器世間,所以十二入又稱為「輸門」。最後「界」者,指界別義,可作為各各事物本質的區分,所以有稱「性分」。

雖然此觀境共分為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種觀境,智者大師卻主張應以五陰中之「識陰」作為主要的觀境。如《摩訶止觀》云:

 

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44]

 

文中已說明,若行者欲以此觀境為修習對象,應在三種觀境中去丈就尺,揀取五陰境為觀境;又於五陰中去尺就寸的除去色受想行等四陰,唯獨揀取識陰作為「觀不思議境」主要所觀之境;而此識陰正是吾人之心。如此的揀境,猶如砍伐樹木,必須砍除樹根,避免再度生長;又如以針灸治病,應確得其穴位,才能藥到病除。所以初學者,但觀己心可說是最為容易也最為恰當。[45]至於智者大師在這所說的「一念心」是真心抑或是妄心,這問題曾造成後代天台門人的諍論。[46]

智者大師將「識陰」(心),作為修習止觀時主要的所觀境自有其道理,在許多的經論,對觀心法門皆非常重視。如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所引據的有:

 

《正法念》云:「如畫師手畫出五彩,黑、青……畫手譬心;……。」[47]此六種陰,止齊界內。若依《華嚴》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48]界內、界外,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故《大集》云:「常見之人說異念斷;斷見之人說一念斷。」[49]皆墮二邊,不會中道。況佛去世後,人根轉鈍,執名起諍,互相是非,悉墮邪見。故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50]皆如炎、幻、響、化,悉不可得,[51]寧更執於王、數同時、異時耶?[52]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53]《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54][55]

 

為了讓後世行者能夠更清楚的了知觀心的重要性;且在修習止觀時,識陰是比較適合作為所觀境,所以智者大師更以「九種五陰」[56]之論說,提醒行者從世間到出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源出於心。同時,也回應毘曇的有宗論師所主張的「五陰同時說」、及成實論師的五陰「次第相生說」等二種主張。[57]只不過是方便之說罷了。因此欲修習止觀者,其根本入手處,應以「識陰」(心)著手。因為,此心是吾人造惡、造善之根本處,這也是智者大師在許多著作中,苦口婆心的不斷強調行者,應恆時地諦觀吾人現前一念心的原因。

何以將「陰、界、入境」排於「十境」之首,智者大師提出「現前」、「依經」等二種意義。在現前部份,因為此境和凡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此境常自現前,所以必先取近而擇觀。二、依經方面,主要是以《大品般若經》中,所提出的聲聞人依於四念處修習聖道;菩薩初觀時,依於觀色而達到一切種智。[58]所以將「陰、界、入境」列為「十境」之首。此外,就一位修習止觀的行者而言,「陰、界、入境」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吾人剎那剎那的起心動念,是行者每天面對之境界,所以智者大師將此境作為實踐止觀的第一境,實屬理之必然。

二、煩惱境:所謂煩惱境,是因修觀時,激發無始以來,所積聚之極為熾盛的煩惱,並非平常的輕微煩惱。因此,行者可於此境出現時,將先前所觀之陰境轉為煩惱境;再觀此煩惱境為不可思議境修之。[59]

三、病患境:在實踐止觀時,若是生起病痛,不出身體及心理二種因素,如:四大不順,或飲食、坐禪不節,鬼、魔、宿業等所引起。可由止、氣、息、假想、觀心、方術等六種方法對治。但根本的對治,還是以修習四種三昧[60]或十乘觀法最為理想的根本對治。[61]

四、業相境:乃指行者因修習止觀時,心將漸漸明朗清淨,此時則能觀照無量諸善、惡業相;心猶如鏡面被磨亮,則萬像自現行。此時,行者應就所起之業相以止觀之力量破除;並觀此境為不思議境。[62]

五、魔事境:行者在修習止觀將趣入聖道時,可能會遭受諸魔的阻撓。尤其在禪定中最容易出現的魔境有惕鬼、時媚鬼、魔羅鬼等三種不同魔相。此三魔的對治方法亦有不同。對惕鬼,以誦戒對治。時媚鬼,以大聲呼叫該時辰之獸名作對治。魔羅鬼有三:初覺時以呵斥;已入時起空觀;若魔境不去則強心抵悍,至死為止。此魔境皆為妄念而生,然心又不可得故,所以諸魔亦虛妄。以如實了知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魔界即佛界,無二亦無別。[63]

六、禪定境:能生起禪定境界的十種入門處,可綜合歸納為五種;或擴大展開為十五種。[64]雖說有種種入門,但行者若能相續定境,則進而能產生與善法相應的禪定。若造惡業者,可能因此而產生種種禪定障礙。故行者應理解善知因緣法,而趣入無生真理,才不會產生禪定境的偏執。[65]

七、諸見境:在文中所稱之諸見境,主要是以因禪定及聞法兩方面,而產生種種相似證悟的邪見;並且沉耽於自己所得的見解。如執於無分別心及空的偏真。總之,觀諸見境的主旨,是在遣相蕩執,讓行者能趣入正道。[66]

八、增上慢境:《摩訶止觀》卷5上文中,透露增上慢境和後面的二乘境、菩薩境有密切關係。所謂的增上慢,即是已能降伏先前的種種妄執,而且也能對於貪欲、瞋恚等粗細的煩惱都已一一止息。然而,卻也因此把如此的止觀境界,當作是已證得涅槃。如:有人將得四禪誤認為是證四果;以及把惡魔用神通力化身為佛菩薩所嬈的幻境,而誤當作是諸佛菩薩授記等等,如此之行為都是增上慢的人,行者應特別留意![67]

九、二乘境:在滅除諸見境及增上慢境之後,再而修習止觀時,身心均可達到非常寂靜的狀況。因此往往會讓行者耽溺於空寂的境界,而無法生起大悲之心,不再進趣無上佛果乃至退墮於二乘。如舍利弗過去世中,因深感大乘菩薩道難行,而迴大向小的捨眼本生故事。[68]因此,雖有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而真正入菩薩位者卻只一、二人,其餘皆多墮入二乘。[69]行者在修習止觀時,應避免墮入二乘。[70]

十、菩薩境:在《摩訶止觀》中,智者大師所論及的菩薩境,主要是針對權教菩薩而說。雖然已能息止諸見慢,也能因憶念本願,故而不墮入二乘。但是對於佛陀所宣示的廣大六度萬行及甚深的法義,卻不能依教奉行,而且更生起誹謗之心。如藏、通教的諸菩薩,仍須善觀心境,方能不墮滯偏空之境界。[71]

綜觀上述十境,智者大師所提出的這十種境界,雖然是實踐止觀過程中的障礙;但同時也可說是引導行者進趣聖道的指標。[72]尤其是觀「陰、界、入境」乃不論凡夫、聖者,現起或不現起,此境恆時於吾人內心,同時也可恆常將它作為觀心之境,而以下的九境,卻唯有生起時才可作觀。

 

此十種境,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若發、不發,恒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護,得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無觀,薄修即正。[73]

 

又云:

 

十境不同,即別義也。復有亦通亦別:陰是受身之本,又是觀慧之初,所以別當其首。此一境亦通亦別,後九境從發異相受名,但得是通、是別,不得是亦通亦別也。[74]

 

在第一段引文中,智者大師又進一步說明,從凡夫到尚未證得究竟解脫的聖者,都可能因於不同因緣條件而生起障境;尤其是第一陰界入境常自現前;而其餘九境則是生起時才作觀,若不現起,則無所緣。又,前八境偏離所修習的聖道較遠,因此須要多加防護才可順利的歸向正道;至於後面的二乘、菩薩等境,因為已經離聖道不遠,所以到達此階位時,就不須再多加功用行,只要稍加用功修止觀即可得聖道。

第二段引文則說明,雖然此十境皆有個別相狀,但五陰卻是吾人受身根本,所以含攝其餘九境;亦是行者觀慧之初境,因此,「陰界入境」標為十境之首;而且和其餘九境也具有亦通亦別的關係。但是其他九境,因為是以所發之相而得名,所以只能單說是通或別。

總而言之,雖然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論述此十境時,都是有次第地來引導行者如何作觀,以及所應注意的事項,但是在每一境的最終智者大師還是會引導行者,應從當時契入的所觀境,轉入不思議境為究竟。因此若從這點來看,雖然十境中的每一境,都能一一對治不同之障礙,然而這只不過是治標而已,若想將障礙盡除,唯有修「陰、界、入境」才是治本的所觀之境。所以,十境雖有各別之行相,但是「五陰」卻是後面九境的生起之本源。因此此十境將總歸於「陰、界、入境」,而「陰、界、入境」又是「觀不思議境」之所觀境,所以「觀不思議境」通攝所觀之十境。

(二)十乘觀法的展開

對於「觀不思議境」所通攝之十境,有一概括性的了解之後;繼而,在本節中將針對以「觀不思議境」為主要觀法,開展十種觀心法門─「十乘觀法」作為探討。此十乘妙觀分別為:一、觀不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等。[75]在《摩訶止觀》中,智者大師以有次第性的論述,作為切入十乘觀法的方式,其中深具實踐意涵。如《摩訶止觀》卷五上云:

 

            既自達妙境,即起誓悲他;次作行填願,願行既巧,破無不遍;遍破之中,精識通塞;令道品進行;又用助開道;道中之位,己、他皆識;安忍內外榮辱;莫著中道法愛,故得疾入菩薩位。[76]

 

文中說明了在整個十觀法的觀行體系當中,行者宜有次第性的先依「觀不思議境」之觀法修習,再循序漸進的第二觀、第三觀……乃至第十觀無法愛次第而修,即可進趣分真初住位,甚而成就無上佛果。只是,不思議境的內容比較難以明白,所以智者大師藉由二乘心生六界之理,以及藏、通、別三教心生十界之理皆為心所生,作為說明思議境的內容之後,[77]再顯現不思議境的內容:

 

不可思議境者:如《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

 

 

 



[1]  請參考慧岳法師著《天台教學史》緒論p.1:「教觀雙美」即是指「教相門」和「觀

心門」的特色而論。「教相門」是屬於理論部份,即將法界實相、眾生本質,攝入于整個組織而闡明其圓融體系。「觀心門」是屬於實踐部份,乃指智者大師頭陀妙悟之體驗,而組織成為止觀法門之修道體系。

[2]  智者大師是以五略、十大章來做為《摩訶止觀》的組織架構:《摩訶止觀》卷1

「今當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十是數方,不多不少。始則標期在荼;終則歸宗至極。善始令終,總在十章中矣。……解釋者,釋十章也。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意緩難見。今撮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生起五略,顯於十廣。(大正463b104a18)

[3]《法華玄義釋籤》卷4:「止觀中不思議境一念三千,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是故立此不思議名。」(大正33840a2224)

[4]《止觀輔行傳弘決》卷53,大正46296a310

[5]《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5b19

[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7十地品,大正9572a214

[7]《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大正947c2948a4

[8]《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57c27258b29

[9]  菅野博史著《一念三千とは何か》東京第三文明社,1994720初版第3刷,

p.40411

[10]《摩訶止觀》卷5,大正4652c912

[11]《妙法蓮華經文句》卷3「約十法界者,謂六道四聖是為十法也,法雖無量,數不出十,一一界中,雖復多派,不出十如。」(大正3442c2943a2)

[12]《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大正33693c711

[13]《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4a56

[14]《十不二門》卷1, 大正46703c79

[15]《十不二門》卷1,大正46703b1113

[16]《十不二門指要鈔》卷2,大正46713b613

[17]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p.169

[18]《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大正33696a2224

[19]《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大正95c1013

[20]  支持鳩摩羅什是受了《大智度論》影響的有:日本學者本田義英,共舉出4種理由

來說明,《佛典の內相と外相》,京都,弘文堂,昭和9925日發行,p.381385坂本幸男、岩本裕譯,《法華經》上,東京,岩波,1997116日第46刷,p.33633769紀野一義著,《法華經探求》,京都,平樂寺,1989910日第8刷,p.01104。菅野博史,《一念三千とは》,東京,第三文明社,1994720日初版第3刷,p.41423等。

[21]《正法華經》正法華經善權品第二,大正968a912

[22]  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這十者,在世親的《法華經論》和舊譯的《正法華

經》,都只說有六種。羅什法師的譯有十種,可能是根據的梵本不同。」新竹縣,正聞出版社,民國871月出版,p.145

[23]《妙法蓮華經文句》卷3:「《釋論三十二,明一一法各有

九種:一各有體。二各有法,……。三各有力……。四各有因。五各有緣。六各有果。七各有性。八各有限礙。九各有開通方便。達磨鬱多,將此九種會《法華》中十如,各有法者,即是法華中如是作;各有限礙者,即是《法華》中如是相;各有果者,即是《法華》中如是果、如是報也;各有開通方便者,即是《法華》中如是本末究竟等,餘者名同可解。」(大正3442c1222),原文為《大智度論》卷32,大正25298c614

[24]《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上,大正33694a1015

[25]《摩訶止觀》卷9,大正4653a19c6

[26]《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3c654a3

[27]《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大正33693b1326)

[28]《法華玄義釋籤》卷4,大正33840c1418

[29]《大智度論》卷70,大正25546b29c2

[30]《摩訶止觀》卷5,大正4652c1353a9

[31]《摩訶止觀》卷5,大正4654a59

[32]《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大正33693c1618

[33]《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大正33696a2227

[34]  日本學者佐藤哲英博士提出一念三千論說,可能並非智者大師所說,而是出至於灌

頂章安大師之手筆。佐藤哲英著《天台大師研究》,京都,百華苑出版社,昭和561120日出版,p.390391

[35]《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4c12

[36]《中論》卷1觀因緣品第一,大正302b67

[3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0,大正9465c2627

[38]《法華玄義釋籤》卷14,大正33918b2223

[39]《四念處》卷1,大正46558a23c3

[40]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87

10月,p.274

[41]《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49a27b1

[42]「重沓」有:重疊、重複義。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篡,《漢語大詞典》第10

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11月,第二次印刷。

[43]《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1c2124

[44]《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2a28b1

[45]《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大正33696a1517)「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

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

[46]  天台宗後代門人,為了釐清智者大師所提出的「觀心」止觀法門到底是「真心」或

是「妄心」,因而在宋代造成山家與山外長達40餘年的爭議。若有心想作進一步的了解,可針對湛然大師所著作的《十不二門》(大正46702c11704c8)或是有關此一著作的相關注疏中,作深入研究。

[47]《正法念處經》卷5,大正1723b21c15

[4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0,大正9465c2627

[49]《大方等大集經》卷22,大正13158c2

[50]《中論》觀法品第十八,大正3023c2027

[5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大正8217a2123

[52]《止觀輔行傳弘決》卷20:「謂:《毘曇》王、數同時。異謂《成論》王、數前後。(46291a1011)

[53]《增壹阿含經》卷4護心品第十,大正2566a112

[54]《大智度論》卷27 ,大正25259b2328

[55]《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2a1027

[56]《大乘義章》卷10:「依如《毘曇》,陰別有九,相從為三。所言九者:一、生得善陰,二、方便善陰,三、無漏善陰,四、不善五陰,五、穢污五陰,六、報生五陰,七、威儀五陰,八、工巧五陰,九、變化五陰。」(大正44623c811)

[57]《摩訶止觀》卷5上:「數人(薩婆多師)說:五陰同時;識是心王,四陰是數。約有門明義,故王、數相扶,同時而起。論人(成實師)說:識先了別,次受領納,想取相貌,行起違從,色由行感。約空門明義,故次第相生。若就能生、所生,從細至麤,故識在前。若從修行,從麤至細,故色在前。皆不得以數隔王。若論四念處,則王在中,此就言說為便耳。又分別九種: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證四果者,無漏五陰。如是種種,源從心出。」;《止觀輔行傳弘決》卷20(大正46290c26):「『數人』即是薩婆多師,破成論師云:心聚是一,何容前後?論師復破薩婆多師云:雖同心聚,四心各別,自有其體而共相應。今並不從二論同別,但且用心為所觀境。」(大正4651c2852a10)

[58]《摩訶止觀》卷5上:「陰在初者二義:一、現前,二、依經。《大品》云:「聲聞人依四念處行道;菩薩初觀色,乃至一切種智。」章章皆爾,故不違經。又,行人受身,誰不陰入重擔現前?是故初觀。」(大正4649b15)

[59]《摩訶止觀》卷8上,大正46102a6106a19

[60]《摩訶止觀》卷2上:「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稱三昧者。」(大正4611a2425)

[61]《摩訶止觀》卷8上,大正46106a19111c21

[62]《摩訶止觀》卷8上,大正46111c21114c22

[63]《摩訶止觀》卷8下,大正46114c22117a19

[64]《摩訶止觀》卷9上:「禪門無量,且約十門:一、根本四禪,二、十六特勝,三、通明,四、九想,五、八背捨,六、大不淨,七、慈心,八、因緣,九、念佛,十、神通。此十門與五門、十五門云何同、異?但有開、合之異耳。開五為十者:開數息,出特勝、通明;開不淨,出背捨、大不淨;慈心、因緣,守本;念佛門,《毘曇》名界方便,《禪經》稱念佛,此亦守本;神通約九禪上發,不專據一法。合十五門為十者:數息、不淨各有三,則不合。慈心有三,但合為一,即眾生慈也,沒二名者。禪是門戶,詮次事法;法緣是二乘入理觀,無緣是大乘入理觀,沒理去二,存事唯一。若開者,即屬二乘菩薩兩境中攝。因緣亦三門,三世輪轉麤,果報、一念明義細,細故附理;麤故屬事,今沒細存麤,但稱三世門也;念佛亦三,但取念應佛耳;神通但取五通。」(大正46117b1329)

[65]《摩訶止觀》卷9上,大正46117a24131c20

[66]《摩訶止觀》卷10,大正46131c28136a20

[67]《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49b2023

[68]《大智度論》卷11,大25145a1729

[69]《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9,大正8284c510

[70]《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49b2326

[71]《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49b26c3

[72]  此十境乃禪定所產生的十種正、反不同之境界。然此正、反的十境既非絕對的二分

,而且又是漸次互發;甚至又有宿世因緣的牽連。所以此十境可說是極為錯綜複雜。如《摩訶止觀》卷5上云:「若不解諸境互發,大起疑網,如在岐道,不知所從。先若聞之,恣其變怪,心安若空。互發有十,謂:次第、不次第;雜、不雜;具、不具;作意、不作意;成、不成;益、不益;久、不久;難、不難;更、不更;三障、四魔。」(大正4649c813)

[73]《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49c38

[74]《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1a29b3

[75]《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2b14

[76]《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4652b49

[77]《摩訶止觀》卷5上:「思議法者:小乘亦說心生一切法,謂六道因果,三界輪環。若去凡欣聖,則棄下上出,灰身滅智,乃是有作四諦,蓋思議法也。大乘亦明心生一切法,謂十法界也。若觀心是有,有善、有惡,惡則三品,三途因果也;善則三品,脩羅、人、天因果。觀此六品,無常生滅;能觀之心,亦念念不住。又,能觀、所觀悉是緣生;緣生即空,並是二乘因果法也。若觀此空、有墮落二邊,沈空滯有,而起大慈悲,入假化物。實無身,假作身;實無空,假說空而化導之,即菩薩因果法也。觀此法能度、所度,皆是中道實相之法,畢竟清淨。誰善、誰惡?誰有、誰無?誰度、誰不度?一切法悉如是,是佛因果法也。此之十法,邐迆淺深,皆從心出。雖是大乘無量四諦所攝,猶是思議之境,非今止觀所觀也。」(大正4652b20c6)所謂四諦論,乃是智者大師以不同根機眾生對於法的認知而判別。如《妙法蓮華經玄義》卷3云:「若約根緣利、鈍、內、外、事、理,開即成四;聲聞根鈍,緣四諦事,即生滅四諦智。緣覺根利,緣四諦理,即無生四諦智。菩薩智淺,緣不思議事,即無量四諦智。諸佛智深,緣不思議理,即無作四諦智也。」(大正33711c510),其中菩薩已能以中道實相之法來作十法界的觀察,為何還是思議境?其主要是菩薩的因果法,仍以曲折淺深的方式諦觀諸法,所以雖然是大乘之十法界,但是無法和諸佛所知的當下即是的「無作四諦」相比。如:《四教義》卷2「無生四諦,此雖大乘,猶通二乘。無量四諦,但是菩薩之所行之道。無作四實諦,乃是佛之境界,此為異也。」(大正46725c913)

來源:www.fuyan.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