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論唯識學的修行次第與內容--一個時代主題的回應
魏德東
17/11/2010 07:10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提要

修行問題可能是當代漢傳佛教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而次第與圓融的關係問題尤爲突出。就中國佛教的發展看,明代以後,禪宗和淨土成爲主流,但漢傳佛教的修行次第反而漸行模糊,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廿世紀佛教在中國社會的邊緣化。從世界佛教的發展看,廿世紀佛教在歐美有急速的擴張,但最爲博大精深的漢傳佛教影響反而最小,落後於藏傳和南傳,這也與當代漢傳佛教在修行上的次第不明有密切關係。本文專從唯識學的修行理論入手,彰顯唯識學的唯識五位學說所擁有的嚴格的修行次第,同時對於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位的內容予以詳細的解析,最後在唯識與禪的比較中,說明唯識學修行理論的獨特價值。本文認爲,就廿一世紀的中國佛教而言,唯識學的修行理論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唯識五位的修行學說既有嚴格的次第,又有豐富的內容,結合時代需要,對這一理論予以總結、提煉,對於漢傳佛教的現代開展十分必要。充分發揮唯識學說重視理論思維的長處,並使其與禪宗、淨土宗的修行學說緊密結合,應當是當代中國佛教發展的一條思路。這無論對於中國佛教在本土的發展還是其全球化進程,都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目次

一、引言

二、唯識五位

三、預備階段

四、修證階段

五、結語

關鍵詞:唯識五位  修行次第  漸修頓悟

一、引言

在漢傳佛教面臨的時代挑戰中,實證實修可能是最迫切的問題之一。從世界範圍內看,佛教是現代化進程中發展最快的傳統宗教之一,表現出很強的時代適應性。但在這樣過程中,漢傳佛教的表現很不盡如人意。在歐美,最有影響的是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在中國,漢傳佛教極度的社會邊緣化。原因何在?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漢傳佛教的修行,進一步說,就是修行次第的模糊與混沌。在這個科學精神瀰漫的時代,明晰的修行次第對任何教派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漢傳佛教是否沒有系統的修行次第理論呢?回答是否定的。作為一份豐厚的宗教文化遺產,漢傳佛教的修行理論需要我們作出適應時代的提煉。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唯識學的修行理論,希望能以此展示中國佛教對修行次第的重視,以及次第與圓頓的關係。

二、唯識五位

唯識學解脫論點核心就是轉識成智,轉捨煩惱障證得涅槃,轉捨所知障證得菩提。菩提是正覺,涅槃是解脫。菩提是能證之智,涅槃是所證之果。證得菩提涅槃,即得法身成佛。

那麼,如何才能轉識成智呢?在唯識學中,這叫悟入唯識,共分五個階段,稱作唯識五位。五位依次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位。《成唯識論》說「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1]

唯識五位又被分作五十二個階段,叫做菩薩五十二階,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和等覺菩薩、妙覺菩薩。

唯識修行是次第與圓頓的統一。五十二階是唯識修行的次第,究竟位是唯識修行的結果。覺悟的前提是嚴格有序的修行,修行的目標所終級的覺悟。

三、預備階段

由低級到高級,唯識學將修行劃分為五個階位。其中資糧位是唯識修道的初位,是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的準備階段。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和十迴向。

《成唯識論》卷九描述資糧位的特徵是﹕「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2]也就是說,它還沒有形成把握唯識實性的意識,對於能取與所取的現行,雖然已能斷除,但其種子依舊潛伏未除。

(一)十信

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略稱十心。依諸經典所舉,其名稱與順序略異。《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所列之十種,即:

1、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

2、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3、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4、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

5、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

6、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

7、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

8、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

9、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

10、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二)十住

十住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

1、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

2、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

3、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

4、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5、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

6、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

7、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

8、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

9、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

10、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

(三)十行

菩薩修行之五十二階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種利他行。又作十行心。

1、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

2、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3、無瞋恨行:修忍辱,離瞋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

4、無盡行:又作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

5、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

6、善現行:知無有法,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

7、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

8、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9、善法行: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

10、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厭有為。()求菩提、滿佛德。()欲於現在、未來世中救度眾生。()求實際、證法如。以是故修諸行。

(四)十迴向

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指從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迴向,乃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之意。又作十迴向心,略稱十向。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行六度四攝,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

2、不壞迴向: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迴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

3、等一切佛迴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迴向,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而修之。

4、至一切處迴向: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以作供養利益。

5、無盡功德藏迴向: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

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即迴向所修之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即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

8、如相迴向: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

9、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得解脫心,以善法迴向,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

10、法界無量迴向: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

四、修證階段

修證階段包括加行、通達、修習和究竟等四個階位。

()加行位

加行位,指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歡喜地),住真如位,稱為加行位。即於資糧位所積集之善,更進一步為得無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達「無二我」而「有二無我」之境界,然心中仍變帶「如相」現前,故仍非實住之唯識境界,稱為大乘順抉擇分。

《成唯識論》說加行位的特徵是﹕「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3]

修加行位的方法是,通過修四尋思觀與四如實智觀,得煖、頂、忍、世第一四善根。

1、四尋思觀

四尋思觀,「四如實智」之對稱。乃以萬法唯識之觀點,觀察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為假有實無之觀法。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所舉,即:

)名尋思。名,能詮之義;指色、受等諸法之名。謂菩薩於名唯見名,故稱名尋思。

)義尋思。義,指依名而詮,為所詮之體事。謂菩薩於事唯見事,故稱事尋思。

)自性假立尋思。自性,指色、受等各自之體性。謂菩薩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故有此稱。

)差別假立尋思。差別,指色、受等諸法之相用。謂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故有此稱。

蓋此四法所取之境與能取之識,皆由一己之內心所變,假有不實,故菩薩於加行位先起四尋思觀,而予以伏除;此即四善根位中之煖、頂二位所修,由此而悟入依他起性。

2、四如實智

四如實智,指於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別等四尋思觀所引發之四種正智。又作四知、四如實知、四如實遍智。

)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菩薩如實了知諸法之名言,乃隨世間施設,此係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則無有想,亦無有能起之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能如是如實了知之智,稱為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觀見一切色等想事,乃離言說,寂滅不可得者。能如是了知之智,稱為事尋思所引如實智。

)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如實通達諸法之自性為假非實,其性不可得,如影像水月,乃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能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之智,稱為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指能引發差別假立尋思作用之如實智;即如實了知諸法差別之可言說性、離言說性。由勝義諦而言,無色等之諸法差別;由世俗諦而言,則有色等之諸法差別。故知真、俗乃相依不二者。能如是如實了知此真俗相依不二之義,稱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成唯識論》說﹕「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4]

3、四加行位

1)在煖位,可以修明得定,尋求思察認識之對象,即名、義、自性、差別等四種為空無。

2)在頂位,修明增定,以更進一層之觀智作觀。

3)在忍位,修印順定。

4)在世第一法位,修無間定,確認決定所認識之對象及能觀之識皆為空無,即為如實智觀。

()通達位

通達位又作見道位。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稱通達位。即證得初無漏智,並體得真如理之位。此係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階段,相當於初地之入心,故又稱見道位。

《成唯識論》說﹕「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5]

()修習位

修習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復修習根本智,故稱修習位。即於通達位證得真如理,再反覆修習之位。其特徵是﹕「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6]

菩薩初登此位之際,即生無漏智,見佛性,乃至成為聖者,長養佛智。並以其護育一切眾生,故此位亦稱地位、十聖。地位之菩薩稱為地上菩薩;登初地(初歡喜地)之菩薩稱為登地菩薩,初地以前之菩薩稱為地前菩薩,即指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地前三十心。據十住毘婆沙論稱,「地」意為住處,故十地又譯作十住。

()歡喜地,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離垢地,又作無垢地、淨地。()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不動地()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法雲地,又作法雨地。

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時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時為住心,近終入次位時為出心。

如何證得二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成唯識論》卷九謂,此十地依次修習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十波羅蜜(十勝行),依之各除異生性障、邪行障、闇鈍障、微細煩惱現行障、於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現行障、細相現行障、無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門中不欲行障、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獲證遍行真如、最勝真如、勝流真如、無攝受真如、類無別真如、無染淨真如、法無別真如、不增減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業自在等所依真如。依此轉煩惱、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

()究竟位

究竟位指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稱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7]《成唯識論》說﹕

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8]

五、結語

唯識學的修行理論對中國佛教有很大的影響。一般認為,唯識宗在中國是短命的一個宗派,但唯識修行的基本義理,實際上滲透到唐以後中國佛教的每個宗派當中。一些與唯識宗表面上十分不同的宗派,比如禪宗,都吸收了唯識修行的精華。

自六祖惠能開始,禪宗的付法經典發生了變化,改為《金剛經》,思想上由漸悟一躍而為明心見性,頓悟成佛,與以前有了較大的差距。而惠能倡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道風,表面上與唯識學的繁瑣論證恰成水火。惠能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人稱不識字。但是,翻開他的天才式的語錄《壇經》,我們赫然發現這樣的文句﹕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性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如上轉八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這是唯識學著名的轉識成智說,唯識學對禪宗的影響由此可見一般。

通過了解唯識學的修行理論,我們可以看到成佛需要長期的艱苦修行,沒有捷徑。禪宗的頓悟,也是建立在累世修行的基礎上。當代學佛者常常有急功近利的傾向,最關心如何迅速成佛,以至不停地在不同的宗派間猶疑。印順長老的語錄或許是一副良藥。他說:

世間,有限的一生,本就是不了了之的。本著精衛啣石的精神,做到那裡,那裡就是完成,又何必瞻前顧後呢![9]

參考書目

玄奘:《成唯識論》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

印順:《華雨集》5

佛光山:《佛光大辭典》


     [1]《大正藏》卷31,第48頁中。
[2] 《大正藏》卷31,第48頁中。
[3] 《大正藏》卷31,第49頁上。
[4] 《大正藏》卷31,第49頁中。
[5] 《大正藏》卷31,第49頁下。
[6] 《大正藏》卷31,第50頁下。
[7] 《大正藏》卷31,第57頁上。
[8] 《大正藏》卷31,第57頁下。
[9] 印順:《華雨集》5,第60頁。

 

www.fozang.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