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劃分,是以有情眾生的心理境界而來的。我們一般都處在情的境界,而做科學哲學的研究,則是在 想的境界,最後的智卻是理事圓融,如實現知的“現量”境界,不假任何情想的心理狀態。世間心理學,我們現代臨床的心理學,基本是在情的領域 裡,把情作為研究重點的。
佛家心理學研究的開始如何研究佛家心理學,我還沒有很
成熟的想法。一個是考慮名稱,用佛家心理學,還是其它的名字,我還
沒有想好。太虛大師曾經稱之為佛陀心理學,然後劃分為三個層次:
(一)情的心理學。太虛大師認為:“此類心理,既須究明末那四惑,同時必
顯末那內執之阿賴耶,與外依之六識,由之以及相應心所,相分色法,與分位假法等,徹底究竟。即此已非世俗心理學者所能望其
項背,況後二類心理學耶?”(二)想的心理學。他認為:“此種心理,以第六識之作用為最強,人天菩薩
皆有之,而優降不同,專為研求真理之哲學科學亦屬之。乃情的轉為智的之樞紐也。”(三)智的心理學。智在這裡的意思是“如實現知”,“謂現證諸法實相之無
分別智。”是達到認識世界與完善自身的最高境界的學問。
這種劃分,是以有情眾生的心理境界而來的。我們一般都處在情的境界,而做科學哲學的研究,則是在
想的境界,最後的智卻是理事圓融,如實現知的“現量”境界,不假任何情想的心理狀態。世間心理學,我們現代臨床的心理學,基本是在情的領域
裡,把情作為研究重點的。
我在坐中,想到過用“解脫心理學”來表達我將推出的佛
陀的教誨在心理學領域裡的應用構成的學說,之所以考慮這麼多,主要是從現代人接受的程度,想普及的人群等等……
目前這個領域裡,我看到最專業全面的是《五蘊心理
學》,作者研究是花了好一番功夫,將佛教五蘊的理論與中醫、心理治療等整合到一起的。可惜為之作序的作者也認為這本書還是嫌太專業,其中佛
教的名詞太多,構建的理論也嫌太大,估計沒幾個人能夠讀進去。其中確實有許多創見,只是我覺得與佛的本懷,與現代醫
學、中醫理論等等方面的融合有些生硬,畢竟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範式的理論,想作等量觀,我覺得是不行的。
這次交給上海心理治療大會的論文中,我嘗試著把唯識第
七識理論與現代情緒心理學、自體心理學等等作一些比較觀察,有點系統地把佛家唯識學中,關於情緒方面的內容作了一些探索性的總結。這當然是從心理學或者現代的角度來總結的。唯識是另一套系統,當然與現代心理學是不一致的。那麼現代我們表達出來,是用哪一套系統呢?或者另開一套呢?
所謂系統,主要是目的還是方便應用,這個應用包括了人
們的理解、生活中的應用、臨床上的應用等等。我們不用做太複雜的,如現代基礎心理學一樣的理論。將心理健康放在首位來建立這個系統,這是我們研究佛家
心理學的目的所在。
我現在想到的先寫下來放著,慢慢完善吧。
一、佛家心理學的哲學背景
這個內容要談得比較清楚的話,就要考慮到目前各流派心
理學的哲學背景。當然這是一個大課題,但如果僅談佛家心理學的哲學背景
的話,比較幾個大的臨床理論的背景,就會容易一些。
哲學背景,涉及到的是人與世界的關係,涉及到人的認識
能力、人的價值序列、世界根本規律……
現代治療中,有用存在主義哲學的,也有講唯物的,也有
講唯心的。也有二元的,總的來說,我們在這裡要將這些談清楚。
中國文化與佛家都是講一元的,超越物質與精神的一元。
二、佛家心理學的實踐背景
現代科學是實證科學,是有其實踐背景的。佛法人們容易認為是一種哲學或者宗教,原因是認為佛法
是沒有實證背景的,沒有任何例證,我們也無法複製佛法裡談到的許多現象。
但實際上,佛家的心理學是有著千百年來修行人親身經歷
印證為基礎的。佛家心理學不是學術,不是理論,是完全“現觀”的描
述。簡單地說,就是佛當下觀察到自己與他人的心理活動並表
達出來的。例如最難懂的唯識學,那麼多名相。但卻是佛菩薩們當下實證境界的描述,用來做修行的路標
的。般若係的許多談“空”的經典,實際上也是佛菩薩們的當
下境界的描述,用專業的話說,就是“離心、意、識”的呈現的表達。所以佛家心理學是從認識能力這一天底下最根本的奇蹟著
手,對人我世界宇宙進行探索的語言描述與介紹,就好像一篇遊記,全是描述性的,甚至是勉強這麼表達的。
因此佛家心理學的實踐背景是相當深厚而可靠的。其“理論”與描述都是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活動來證明的。因此,較之西方心理學的向外求索的現象學研究,佛家心
理學的這種向內求心的認識力提升之路是完全不同的一條路。這條路抓住的是根本。因為當我們向外求索時,我們依靠的卻是我們的認識能
力,而這個認識能力有沒有問題呢?這個認識能力是什麼呢?認識能力上,人類是共同的嗎?差別有多大?我們認識的是真相嗎?如此等等,這種提高到哲學層面的道路,當然是起點高故
成就也高了。
三、佛家心理學的內涵
這個內涵包括治療原理、治療理論、治療手段。
佛家心理學的內涵十分豐富,如果從臨床心理學來說,就
是門類齊全了。佛號稱大醫王,可以說一生都貢獻在使人類解脫煩惱這一
偉大事業上。從現代來看,就是最高明的心理治療師,不僅治煩惱這類
心理障礙,而且促進人格淨化,實現生死大煩惱的徹底解脫。
純粹從臨床角度來講,佛家心理學也是從幾個方面來實現
治療目標的。它抓住了根本,那就是人類人格淨化的根本——覺。只有依靠這個,才能實現目標。另一方面,佛家心理學將人類的一切煩惱歸結為人格的染
污,所以依靠“覺”來清除“染污”,就是治療的核心。
所以治療是從提升“覺”與減薄“染污”這兩個方面展開
的。而這兩者並不是孤立的,“染污”清除得越多,則“覺”
越明;而覺越明,也能讓“染污” 清除得越淨。
染污是如何來的?精神分析認為是“創傷”,行為主義認為是“習得的條件
反射”,無論如何命名,都是說前因造成後果,生活的經歷給人格打上烙印。
染污是什麼東西?佛家談染污最初是從因果業力上講的。染污本身是一種力量,是留在八識田裡的一種力量,這種
力量在我們今後的生活裡無時不發揮著它的影響。精神分析的移情是這個意思。佛家認為,這種力量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態度,也改變
著我們的生活軌跡。
染污在什麼地方了呢?行為治療理論說得好,在我們的骨骼、肌肉、腺體裡。這是許多療法神奇效果的原因。特別是身體的調整、瑜伽、靜坐等等,如道家重修命修身
體,都是這方面的應用。我們的環境與身體等等,都是我們內心之相。所謂天人合一,每個人的世界都是和這個人合一的,所以
包括其關係什麼的,都是與其內心相一致的。所以,客體關係學派重視關係也是很有道理的。各個流派重視的,其實都是整體中的一部分,所以說整合
流派並不是不可能,只是那並非目的,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到這是整體的一部分就行。
因此,佛認為山河大地皆是藥,心的污染可以通過萬法來
對治。現代臨床心理學,從重視人的力比多,到客體關係到自戀
以及家庭系統和身心影響,都不外乎從人的環境裡找到原因或者說找到解脫之法。
從佛法的根本上來說,本無所謂解脫不解脫,污染不污
染。法爾如是,意思是萬物與人就是擺在那兒就是那樣的,並
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也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實相不是我們看到的。從淺的來說,意識的現量是不起意識分別,從深的來說,
八識現量是不起七識分別。我們如果真能不分別了,也就與道相應,與佛相應,與自
然相應,所謂病所謂問題也就不治而癒了。說著很玄,但其實,來訪者真的不認為自己有病,真正知
道自己現在的狀況的來龍去脈,甚至不知道來龍去脈,只知道當下即安的話,心理上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可惜,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與說法,要讓人真正認可這一
點,承當這一點,可就大難了。
諮詢師最高的境界,大概是這樣的。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把一切都不看成問題,那麼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來訪者會自然地受此熏染,成為具這種人生態度的人。這大概就是密宗與禪宗裡最高的教育法與傳承的秘密所
在。熏,是最高級的教育。
等而下之,我們才考慮是治病。治的是心病,禪宗的做法叫脫粘解縛,就是把來訪者內心
的執著與自我束縛解開,前面說到,這要靠覺、靠淨化。沒有覺,根本無法在當下覺察到自己的執著與束縛;沒有
淨化,這一切覺察都不可靠,療效不持久。
我們是如何治愈來訪者的?這是現代心理治療的研究重點。治療同盟理論認為,真正產生治療效果的原因是治療同
盟。這與精神分析依托“移情”是一樣的意思。也就是說,諮訪雙方的關係如果沒有達到直接進行深度感
情交流的地步,那這個諮詢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這是與禪宗、密宗的教育法是一致的。而短期治療效果或者禪宗也是有“一宿覺”的,後現代理
論講“擾動”,李子勳大力推廣的“自組織”理論,也是這意思,人也許只是一句話便改變人生,這樣的情況當然是有的。所以有時,治療並不那麼複雜,一句話對了,問題就不是
問題了。也一定是有這樣領悟力的來訪者的。
產生“擾動”的因素,就是環境的一切,我們知道,來訪
者的症狀是其環境的作用力平衡之結果,佛家也說是“自心相”,這都表明,按黑格爾的話說,存在即是合乎理性的。症狀也是這樣。所以談到治療與諮詢,就是讓諮詢師成為一個新的力量,
這個力量產生“擾動”,讓其原有的心理流產生變化,讓其原有的關係力量平衡被打破。這可藉用的就是關係的力量,情感關係的力量。用第五項修煉的說法,我們要找到“槓桿解”,李子勳老
師談到四兩撥千斤。
中國古代強調“樂”在人生中的作用,是與禮放在同等位
置的。這個如何理解?古人深知人性,所以禮是行為治療或者行為平衡,樂是心
靈治療或心靈平衡。樂的影響在佛家稱為“觀音”的聞聲救苦的,而禮就近乎
“普賢”的難行能行了。
按中國道家一些人的說法,佛家講修心,道家講修命,意
思是佛家只是修的心性,而道家是修身體的。如果按現代行為治療的說法,潛意識是藏在身體裡的,所
以把身體淨化了,心也就淨化了,但是這個說法並不徹底或者說不對。一方面佛家並不是只修心不修命的,佛家從來都非常重視
禪定,印度傳統裡本身稱修行者為瑜伽士,都是身心一起修的。我們只是表面上看佛家講心,並不知道那隻是大乘佛法的
一點表面的東東。大乘經典是講見地,並不是不要功夫,而是認為見地到
了,功夫會自然跟上的,而見地不透,那功夫也不會高到哪兒去。現代認知治療流派大概是很重視這一點的,從現代人的理
解,見地就是認知了。但在佛家而言,見地不全是認知,認知在佛家稱為想、
思。見地更多的是表現為一種傾向或者心態之類的,這話說得
不清楚。道德經曰: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這個一,就是見地了。
見地的高低在大乘佛法裡是對般若智慧的體悟,對空性的
體悟。這並不是認知行為能夠概括的。認知行為治療裡談到自動思維,談到刺激反應中的反應認
知。這都是被更深的見地所統帥的。
見與地放在一起,一個是知見,所謂正知正見,這個見是
見到的見,是現觀的“見”,所以,人與人之見不同,本身就包括了眼界、心量等等因素。 “地”則是位置,是見所處在的位置之意,這個位置當然
是虛擬的,我們說,見是相待而言的,因為有“能見”,就有“所見”,這就分了“自他”,這時就有了位置了。在《瑜伽師地論》裡,就有不同“地”的不同風光之詳
解。
所以,見地不是思想和理論,是現觀到的“現實”在頭腦
裡的反映,而不是經過頭腦裡構建的東西。見地不是直線的,而是在一個層次裡圓滿的見識,所以見
地不是一個真理,不是一個想法……
見地解決的是見惑的問題,見惑是我們思想上的困惑,樹
立了“正見”,真正有了“見地”,就能對治這個問題,那麼所有的疑惑都沒有了,不僅是心理困擾,甚至於一切人間煩惱都會消失。原因在於煩惱是建立在隨煩惱之上的,而見惑消除了,則
在見上一直處於清明的現觀之境,雖然這個現觀沒有到八識現觀的水平,但也是能夠到六識現量的水平的,這時,頭腦裡是沒有意識衝突存在的,人
的覺察水平能夠保持自己不進入隨煩惱心所,或者不會在這些心所里呆太久。人也就不會惑在其中了。
這一套說法是唯識的東東,這麼解釋不太好。
見地用這麼一些理論來描述就有點用語言描述梨子滋味的
架式了。我們關心的依然是,見地有什麼用?
昨天和女兒探討這個問題,覺悟瞭如何?我們本有智慧,我們本有覺悟,那麼又如何呢?怎麼就能成佛成道呢?
這就涉及到了佛法的機理上了,大概只有佛能說清楚,不
過學佛者,致力於不斷提升自己的歷代修行者而言,卻是要明白並相信的,這個信當然在見道之後是絕對相信的,那麼對於沒有見道之人,如何產生信呢?這就需要聖言量的熏陶和參悟。而這個問題就像心理諮詢的根本問題,心理諮詢和治療是
如何起作用的?
我們認為,心理諮詢和治療是通過關係達到變質性的內化
而起作用的,這是標準的精神分析的說法,而在行為則是通過行為矯正,達到刺激反應的條件反射模式徹底改變而起作用的。在佛法來看,這只是在表面上做的,所謂人天善果,沒有
解決根本問題,當然在人間來說,是很好的了。
回到問題上來,我們覺悟了又如何?用禪宗的話來回答,或者精神分析也大致如此:你想要如
何呢?呵呵~~~
所謂覺悟就是一燈照亮千年暗,用俗話說,我們的覺察能
力越高,自然的,我們與環境與自己就越協調,我們也就越自由。佛的覺察達到了本體對本體的完全把握或者說自己就是本
體,那麼當然也就超越了所有的由本體而生的因果諸法,意思就是超越了一切現實裡的存在與變化,能夠自由地隨順和跨越這些……
禪宗說大修行人落因果否?答曰:不昩因果。這就是提持了“覺悟”這個關鍵點,而到底落不落呢?當然落的,但我們須知,因果並非簡單的不變的。比如我們用一般的事情來比方。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那麼本來可能是生死冤冤相報
的兩家,也許用其它的方式來化解了,這也是因果啊,但並不是因果沒有變化的哦?所以,不落因果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常見。
這又涉及到見地的問題,能夠覺察到“見惑”,自然也就
沒有什麼問題,而這樣的覺察是需要更深的,但並不是思維上的覺察。因為這個問題的背後是什麼,我們是能夠去覺察到的。難得的是這個,這與精神分析的覺察是不是有點類似了?所以佛家把覺察集中起來,禪宗只是一點,有念與無念的
差別,這樣就在根上解決問題。
前面說了,見地的根本在禪宗六祖來說,就是“無念為
宗”,而這“無念”卻是要有過這樣的體驗的,也就是見道的體驗的,沒有這個體驗,都只是盲人摸象的。而這樣的體驗,所謂“無,無二相;念,念真如。”在這
個層面下功夫,才是根本的,絕對的。較之於我們一般所說的覺察,就要快得太多了。我們一般在心理學的層面上來講的覺察,都是所謂覺察到
自己的行為與思想的背後的潛意識,但這個覺察還在意識層面,本身也是一種解釋,是所謂塵埃擦塵埃的做法。在這裡是很難下手的。所以催眠、意像對話、NLP等等都是試圖在潛意識層面
改變“解釋”,改變認知。行為的做法則是通過行為來改變習慣的認知。這一切確實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較一般的教育要深刻,但
是對人格來說,這個觸動的是太弱了,所以真要在人格上有所改變,確實就要長程的精神分析的覺察訓練等等……
佛家常常用“空”來表達見地,有中觀也有般若各種經
典,但總的卻是表達同義。中觀是破,一切都破,要是禪宗當然要問,那個能破一切
的是什麼?所謂破邪顯真。而般若似乎是一個“東西”,而般若經典談的都是空,所
以那個東西就是空。這麼抽象來談是無法在心理學層面來應用的,而禪宗正是
不立文字為教育法的,所以大量用棒、喝等行為來促使學者進入“空境”,領略到“無念”,就這麼一下子讓人進入了覺悟。一切心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禪宗能不能用在心理治療上呢?在上海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只看到張天布用參話頭的方
式來做治療,也算是一種嘗試。禪宗的教育法確實有可研究之處,就像快速心理治療,也
許就是一句話就能點化。但禪宗也是強調熏陶的,所以徒弟在師父身邊往往一呆就
是十多年,這就是關係的力量,雖然與心理治療裡的關係不一樣,但是異曲同工的就是熏陶。
來源:佛家心理諮詢研究室(博
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