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信仰什麼
每一個人活在世間上,除了要求種種的生活方式以外,都需有一個信仰。這個信仰,並沒有宗教上一定的限制,重要的是你不能迷信,不能邪信,更不能誤信。放眼今日社會,信仰錯誤的人比比皆是,究竟我們要信仰什麼呢?
信仰應有如下的條件:
一、信仰實在實有的:我們信仰的對象,一定要在歷史上有根有據,比方說釋迦牟尼佛、耶穌基督、穆罕默德、孔子、老子,這些信仰的對象是實在實有的,而非來無影、去無蹤,憑空想像出來的。
二、信仰道德高尚的:我們信仰的對象,其道德是否圓滿?人格是否高尚?身心是否清淨?都是我們所應該深思、了解的。
三、信仰能力強大的:他具有能力,能救苦救難嗎?如果他連自己都無法挽救,又怎能救我們呢?所以,我們不能信仰一些不明的神仙,因為那種鬼神不能幫助我們獲得解脫,因此不值得信仰。
四、信仰戒行清淨的:如果我們信仰的神,要人殺生來祭祀祂,這便是不能清淨戒行,又如何能大慈大悲呢?
五、信仰正法圓滿的:信仰的正法如果不能圓滿,處處有缺陷,如何能徹底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呢?
六、信仰智慧超然的:有超然的智慧,才能透視生命,才能解決世間、出世間的苦難及煩惱,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的。
所以,我們要信仰什麼?
一、信仰實在實有的。
二、信仰道德高尚的。
三、信仰能力強大的。
四、信仰戒行清淨的。
五、信仰正法圓滿的。
六、信仰智慧超然的。
佛教的特性
時常有人問我:佛教的特性是什麼?我認為佛教有六大特性:
一、與眾生相應的人間性:佛教是為眾生而設,為人類需要而設的宗教,所以它有人間性。人類需要有道德的規範,佛教就講道德情操;人類需要人格的昇華,佛教就重視人格昇華;人類重視了生脫死、滅除煩惱,佛教就有許多生死解脫的方便法門。
二、與眾生和合的生活性:眾生在世間誰也離不開生活。人間生活最要緊的就是生活要和諧,生活要和合,因為世間不是一個人的,是大家共同相依生活的,所以佛教與眾生有和合的生活性。
三、與眾生有利的慈悲性:我們活在世間上,佛教對我們最大的利益,就是指導我們如何慈悲,如何實踐慈悲,佛教最具有這個慈悲性。
四、與眾生快樂的喜悅性:佛教是幸福的宗教,是快樂的宗教,是喜悅的宗教。有時候佛教所以講煩惱,講痛苦,就是要你知解之後離開煩惱,離開痛苦,才能快樂,才能喜悅。
五、與眾生肯定的平等性:我們的社會,大家都講自由,都講民主,自由民主是建立在平等的上面。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就發表一個宣言:「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教給與眾生肯定的平等性。
六、與眾生認同的普濟性:佛教具有普濟社會大眾的性格,大家相攜相扶,相讓相助,才能共同解脫,共同自在。
佛教的特性是什麼?就是:
一、與眾生相應的人間性。
二、與眾生和合的生活性。
三、與眾生有利的慈悲性。
四、與眾生快樂的喜悅性。
五、與眾生肯定的平等性。
六、與眾生認同的普濟性。
信仰佛教的意義
「信仰佛教有什麼意義?」時常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現在我明白地告訴各位,信仰佛教的意義是:
一、為生命留下歷史:一個人活在世間上,不過短短數十年寒暑,生也好,死也好,大多是庸碌平凡的,無人知道,生來死去都沒留下一點紀念,假如信仰佛教以後,知道了生命的意義,可以為個己的生命留下一個歷史,留下一些紀念。
二、為社會留下慈悲:一個信仰宗教的人,他對社會有責任感,像基督徒講博愛,佛教徒說慈悲,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信仰佛教的人,要為國家解除困難,給與社會大眾安樂,救濟社會大眾的苦惱,拔除社會大眾的災難。
三、為自己留下信仰:信仰佛教的人,常常參加一些佛學講座,參加一些法會,常常到寺院服務,就在道場裡留下了你的信仰。因為一個佛教徒,他的人格、他的道德,都可以從信仰裡看出來,在道場留下自己的信仰,就是留下自己的人格、自己的道德。
四、為人間留下貢獻: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容易有視人如己的心胸。如果他有了佛教的信仰,他就會為人間從事很多的慈善事業,對人間做很多的服務,也為人間留下很多的貢獻,使人景仰懷念。
我們信仰佛教的意義,就是:
一、為生命留下歷史。
二、為社會留下慈悲。
三、為自己留下信仰。
四、為人間留下貢獻。
大乘佛教的精神
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有人問:「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又是小乘佛教?」簡單地說,小乘是自度,大乘是度人的。「乘」是車乘,小乘是小的車子,可以乘載一個人,所以叫小乘;大乘是大車子,可以乘載很多人,所以叫大乘。我們應該學習大乘佛教的精神,利益方便很多人,讓人人都可以搭乘。大乘佛教的精神是什麼呢?有六點:
一、以布施來度人:度人首重布施,布施給人利益,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二、以持戒來節欲: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節制欲望要靠持戒。持戒就是約束不當的、不好的,凡不可為的皆不能做。
三、以忍辱來修持:最大的修養就是忍辱。佛陀經常教誡我們,布施、持戒功德都不及忍辱,「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忍的功德很大,可以消災免難。
四、以精進來降魔:社會上有聲色、名利的魔,內心裡有貪瞋、煩惱、七情六欲的魔,如果要降魔,必須要有精進的精神、勇氣、毅力。學佛修行和作戰一樣,要用精進勇猛和煩惱的魔王作戰。
五、以禪定來安住:我們安住在金錢裡,金錢被人倒閉就煩惱;安住在愛情裡,當愛情起變化就煩惱;安住在朋友間,朋友離開了也要煩惱;最好安住在禪定裡,處變不驚,以不變應萬變。
六、以般若來化惡:以般若智慧化除世間上的種種惡事、惡因緣,才能自度度人。
因此,大乘佛教的精神是:
一、以布施來度人。
二、以持戒來節欲。
三、以忍辱來修持。
四、以精進來降魔。
五、以禪定來安住。
六、以般若來化惡。
學佛的利益
有人問,我們信仰宗教,究竟有什麼利益呢?學佛的利益是什麼?
一、認識真理,明瞭人生:學佛的最大利益,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比方說: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人生的真相是什麼?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你對佛教有了認識,你就知道人的生死情況,知道世界的還滅。雖然,世界是成住壞空的,人生是生老病死的,但並非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就什麼都沒有。成住壞空是循環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一死了之;壞空後仍有成住,死後還會復生,所以五趣流轉、六道輪迴之間的種種情況,都值得我們去探討。
二、走出自我,開拓胸懷:如果沒有佛教的信仰,我們就會生活在自我中心裡,被虛妄的自我迷惑。因而我們執著,我們貪戀,跳不出自我,不能超越自我,在貪瞋痴的泥沼裡輾轉生活,是很不自在的。我們如果有佛學的素養,走出自我,開拓胸懷,視眾生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世間都是我的道場,那真是一個無限寬廣的人生。
三、培養人格,昇華擴大:在宗教裡,最重視人格的完成,要把我們的自我昇華擴大,擴大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把我們的人格培養成道德圓滿的人生。
四、享受法樂,常行精進:我們信奉佛教,最主要的是享受真理的快樂。世俗上的娛樂短暫易失,法樂裡的人生快樂卻深廣無限。
所以學佛的利益有四種:
一、認識真理,明瞭人生。
二、走出自我,開拓胸懷。
三、培養人格,昇華擴大。
四、享受法樂,常行精進。
什麼是佛道
所謂「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麼是佛教的真理?有四點:
一、自由業力是佛道: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的地方,就是佛教不講由一個神明來控制自我,不主張另有天神賞賜我們善惡,賞賜我們好與不好。佛教主要是講人的行為,主張自己決定自己的一切,就是「自由業力」。每一個人做了好事的因,自然會生出好的業果,所以業力是非常自由的,它沒有什麼特殊,沒有什麼權威,所謂自作自受,就是佛道。
二、緣起中道是佛道:佛教講究世間的一切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關係,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所以不只說生不只說滅,不僅僅說有說無,它完全是一個中道。體解緣起中道的本性,就是佛道。
三、民主平等是佛道:現在我們講求民主,佛教的教理最民主,人和佛沒有大小的分別,佛是一個覺悟的人,人是還沒有覺悟的佛。人和佛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所謂生佛平等、男女平等、智愚平等,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這種民主平等的思想就是佛道。
四、無我超越是佛道:每一個人都執著自我,因為執著自我,就有你,就有他,就有世界,就有人我對待,就有是非得失。假如無我,超脫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著相,超越了一切而無相,那麼世界大同,人我一如,就是真正的佛道了。
所以說,什麼是佛教的真理?就是:
一、自由業力是佛道。
二、緣起中道是佛道。
三、民主平等是佛道。
四、無我超越是佛道。
如何學道修行
我們在世間上做人,總想要做一個成功的人,總希望事業順利、課業進步、人際關係和諧、家庭幸福美滿……,最好做什麼都能有所成就。學道修行也是一樣,總希望對佛法真理有所體悟,以祈能了生脫死,活得自在。我們要如何學道修行,才能開悟證果呢?我有四點意見貢獻給大家:
一、從淡處著眼:學道修行的人不要太執迷於感情而被感情束縛,不要什麼事都希望別人以濃情厚意待我,有時候感情太濃烈了反而不能長久。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青菜蘿蔔雖然味淡,若是天天吃,青菜蘿蔔也會吃出滋味來的。
二、從無處下手:無,不是沒有,無中可以生有,所謂「真空生妙有」,要先「空」才能「有」。比方說:一塊空地,什麼都沒有,才可以建高樓;心裡沒有成見,才能接受真理;茶杯要空,才能裝茶水,才有甘醇的茶水可以喝,假如茶杯裡面已經有了酒、油,味道就變質了。因此,無,並非不好,從「無」裡面可以體會更多。我們做事也要有從「無」開始的觀念,不要希望人家都為我做好、準備好,真正有用的人是能夠從空無的地方成就一切。
三、從疑處用心: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它重視「疑」。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要在學道上用心發掘問題,此即禪宗所謂的「參話頭」。能把一句話緊緊守住,行住坐臥都不離,在疑惑處下手,如此學道才會有消息。
四、從拙處力行:抱著笨拙的心去學道,古人曾說:「勤能補拙。」我們做任何事,只要能精勤力行,終有寸進。
要如何學道修行呢?就是:
一、從淡處著眼。
二、從無處下手。
三、從疑處用心。
四、從拙處力行。
如何認識真理
真理就是諸法實相。有人說,真理是不容易認識的!現在佛法裡面還是有方法可以認識真理。我提供四點意見:
一、用正見來認識善惡:所謂正見,就是如實地了知世間與出世間的因果,也就是正確地認識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聖人有凡夫、有前生有來世。具足正確的見解能使我們認識真理,明白善惡。
二、用般若來判斷真假:世間上,所謂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誰是真?誰是假?誰是對?誰是錯?必須要用般若來判斷。般若就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它不同於一般的世智辯聰,世俗的聰明智慧,有時候也會做錯。比方說犯罪,有所謂的智慧型,可見聰明智慧也是不究竟的,它只是一種知識的累積;知識有時候也會生病而成為愚痴,所以知字上面加個病字頭,就是痴。因此,只有用般若的純淨智慧,才能認清世間上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三、用法印來抉擇是非:世間上到處充滿了是非,此亦是非,彼亦是非,就以宗教界來說,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誰是真理?其實不必爭論,可以用法來「印」證誰是真理。佛教講真理必須合於「普遍如此、本來如此、必然如此」的條件。也就是說,一個道理必須是普遍如此,不能說在這裡有理,在那裡無理;在你有理,在他就沒有理,這就不合於真理的條件,所以真理是普遍如此的,是必然如此的,是本來如此的。比方說因果,有因就有果,又比如生死,有生就有死,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所以,我們要用法印來抉擇是非。
四、用空理來體會有無:世間上什麼叫有?什麼叫無?佛教講的「空」可以把有和無都統攝起來,因為空理中涵蘊著因緣聚有和因緣散無。
所以如何認識真理?就是:
一、用正見來認識善惡。
二、用般若來判斷真假。
三、用法印來抉擇是非。
四、用空理來體會有無。
道在哪裡
常常聽人說他要修道、學道,但道在何處?道不一定在佛祖那裡,道也不一定在出家人那裡;道應該是在每一個人的眼前,每一個人的身邊,每一個人的心裡,所以自己要有道。但要有什麼道呢?
一、學習接受,是自我充實之道:現在的青年學生,為什麼有些人讀書有進步,有些人讀書沒有進步,原因何在?在於他沒有學習接受,台上老師講課,他在台下神遊;父母說的經驗談,兒女並沒有受教;長官講的連篇道理,他也沒有接受。所以,一個人要自我充實,要自我進步,要自我有道,在學習的時候,就必須要接受,認真的聽講外,還要聽得透徹。佛經中有言:「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意思是聽了以後要思,思了以後還要修,所以這個接受就有道,這樣的學習就會有成就。
二、想當然爾,是自在安忍之道:現在的人,有好意見時總是唱反調;但一個有為者,老師罵他、打他,他會覺得理所當然,因為這是教育;父母責怪他,長官批評他的種種不是,他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這就是自在安忍之道。
三、凡事忍耐,是自由快樂之道:一切事情都要忍耐,忍耐就是力量。現今,有的人就是不能忍耐,即使是一點點不順意也叫苦連天,也要反彈,因此他就不能自由快樂,不能擔當。
四、讚美別人,是自己善緣之道:常說好話,讚美別人,人家喜歡,自己也歡喜。所以讚美別人,自己就有道,就是結緣之道。
道在哪裡?
一、學習接受,是自我充實之道。
二、想當然爾,是自在安忍之道。
三、凡事忍耐,是自由快樂之道。
四、讚美別人,是自己善緣之道。
何謂佛性
何謂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性能。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性能,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當初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開悟,悟道以後,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得。」
什麼是如來的佛性呢?就是每一個人本來具有的性能。任何東西都有性能,性能好價值就高;人也有性能,比方說我能苦能樂、能忙能閒、能早能晚、能飽能餓,這表示性能很好。因此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性能,甚至於將來都可以成聖成賢、成佛做祖。何謂佛性呢?
一、處凡愚而不減:雖為凡夫,處在愚痴的人生裡,佛性並沒有減少,而且是人人本具、個個不減的。
二、在聖賢而不增:對佛、菩薩而言,佛性是不增不減的,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是已覺悟的人,而人是沒有覺悟的佛。覺悟有先後,但佛性是平等的。
三、住煩惱而不亂:人在煩惱裡,儘管有是非人我,佛性卻絲毫不亂。就好像黃金,你把它做成金戒子、金耳環、金手鐲,甚至於金筷子、金碗、金手錶,雖然千差萬別,可是黃金的本性是不變、不亂的。所以我們人儘管在五趣六道裡面流轉,驢腹馬胎,佛性仍不亂不變的。
四、居禪定而不寂:在禪定裡,佛性是朗朗光照,如明鏡能照見萬物,不失功能。
每一個人本自具足的佛性是什麼?
一、處凡愚而不減。
二、在聖賢而不增。
三、住煩惱而不亂。
四、居禪定而不寂。
障道的因緣
障道的因緣,就是我們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礙。讀書遇到障礙了,交朋友遇到障礙了,留學遇到障礙了,創辦事業遇到障礙了,甚至於要建一棟房子,要買一個傢具都遇到障礙了,連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礙了。障道的因緣在哪裡呢?有四點:
一、口說不行:真正障礙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外來障礙的力量有限,自我障礙的力量很強大。口說不行,常常說,說了又不做,說久了以後人家不相信你,這時候就是障道了。
二、心想諂曲:你心裡所想的,都是打別人的主意,都是自私,都是自己多得到一點利益。這種諂曲不正的心,別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糊塗的。他會知道,他不但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面孔,也看到你的心,你的心諂曲,他當然不要和你來往。
三、身行惡事:你如果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記錄,交朋友沒有信用,自私、見利忘義,甚至做過很多非法的事情,當然別人就不願跟你合作,不跟你來往,所以身行惡事也是障道的因素。
四、人我計較:你和人相處,和人合作,和人創業,不要錙銖必較。你計較很多,人家當然不願跟你建立太密切的關係,很多好因緣往往是自己把它破壞了。我們如果不改正自己的因緣,就永遠有障礙。
所以障礙我們因緣的是:
一、口說不行。
二、心想諂曲。
三、身行惡事。
四、人我計較。
皈依的認識
近年來信仰佛教的風氣很盛,多少人來到佛門,皈依了三寶。皈依三寶是歸投依靠三寶的意思。皈依的真正意義有什麼呢?
一、皈依不是吃素齋,不是受戒約束,不是剃度出家:皈依是表示我信仰佛教,假如沒有經過皈依這個儀禮,只是拜拜、燒香,都不算佛教徒,只能算是一個佛教的尊敬者。做一個佛教徒,必須經過皈依的程序。皈依不是吃素,與吃素沒有關係。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皈依沒有什麼戒條約束,假如有,也是說我信仰佛教,我不改變信心,與五戒、菩薩戒是不相同的。因此,皈依不是吃素、不是受戒,當然更不是出家。
二、皈依不是皈依神,不是皈依師父,不是酬謝報償:皈依之後,仍然可以拜神,例如媽祖、城隍、關公、仙公等,那是一種恭敬。我們對不同宗教的人不是也握手敬禮嗎?所以神是可以拜的,但並非皈依。皈依三寶時,主持皈依的法師只是給我們做個證明的師父,證明我們是三寶弟子,是佛教徒,因此皈依不是拜師父。皈依不是為了要酬謝、感恩神明,而是堅定自己的人生信仰,所以不能隨便。
三、皈依不是一時的,不是只一次的,不是一皈依的:不能說只皈依佛,就不皈依法,不皈依僧;皈依是皈依三寶,是佛、法、僧一體皈依。皈依更是終生的信仰,一生以佛陀的教法為依歸,做一個健全的佛弟子。
因此,我們對於皈依的認識,應該是:
一、皈依不是吃素齋,不是受戒約束,不是剃度出家。
二、皈依不是皈依神,不是皈依師父,不是酬謝報償。
三、皈依不是一時的,不是只一次的,不是一皈依的。
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在全國各地寺院受戒,受五戒、菩薩戒。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去受佛教的戒律呢?這是現代提倡法治社會的必然現象,因為在法治的社會中,大家都要守法,一個佛教的信徒就要受戒。受戒有什麼好處呢?我有六點看法:
一、戒如良師:戒,就像我們的老師一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它指示我們方向。
二、戒如軌道:可以規範我們的行為。例如,佛法可以規範我們的進退,可以引導我們的行事。
三、戒如城池:可以防護外人的侵犯。一個守戒的人,平常不亂殺生,不亂偷盜,也不亂淫,不亂說,不亂吃,不作一切非法的事情,所謂「平常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所以戒如城池。
四、戒如水囊:可以解除人生旅途上的乾涸。戒告訴我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讓我們不生起貪欲心、瞋恨心,不會為非作歹,如同得到甘露灌頂,時時清涼自在。
五、戒如明燈:可以照亮前程的黑暗。我們一受戒,戒條明明白白告誡我們:不可以侵犯人,不可以罵人,不可以打人,不可以作壞事,等於人生前程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看清楚前途何去何從,不至於走岔了路,不至於摸黑傾跌。
六、戒如瓔珞:可以莊嚴我們的法身。每個人都希望穿著高雅,都希望有美麗的妝扮;戒就是瓔珞,就好像穿在我們身上的美麗的衣服,可以莊嚴我們的相貌。一個受戒的人,就有道德人格來莊嚴自己。
受戒的好處,就有六種:
一、戒如良師。
二、戒如軌道。
三、戒如城池。
四、戒如水囊。
五、戒如明燈。
六、戒如瓔珞。
涅槃是什麼
涅槃這兩個字,很深奧,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以為涅槃就是死亡的意思,這是錯誤的。涅槃就是人不死亡,才叫做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死,超越時間和空間,泯除人我的對待,不在生死中流轉。涅槃,是一種不生不死的境界,是圓滿、永恆的生命。我們每天修行、精進,就是為了證悟涅槃。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就是證悟涅槃的境界--不生不死的境界。涅槃的真正意義是:
一、是佛教追求本源的真理:涅槃是真理,是我們的本源,是我們的真心,是諸佛如來的佛性。
二、是人類探究永恆的價值:我們都希望生命不只是幾十寒暑,而是永恆的。色身有生老病死,可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卻是永恆的,沒有生死的。涅槃,能讓我們探究永恆的價值。
三、是快樂幸福的終極歸宿:我們所嚮往的快樂、幸福,與世俗的快樂、幸福是相對的;世俗的幸福是染污性、短暫性、變易性,是不究竟的,涅槃就是清淨的快樂、幸福,是我們圓滿的歸宿。
四、是常樂我淨的美滿境界:涅槃是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圓滿人生。
所以涅槃的意義就是:
一、是佛教追求本源的真理。
二、是人類探究永恆的價值。
三、是快樂幸福的終極歸宿。
四、是常樂我淨的美滿境界。
無常的價值
在一般人的思想觀念裡,大都不喜歡無常,總覺得人生無常,令人恐懼;人情無常,令人悲傷;世界無常,成住壞空;一切無常,虛假如幻。所以一談到無常,往往認為是消極的、悲觀的、沒有意義的。但從另一層面來看,無常實際上是蘊含著積極奮發的思想。所以,對於無常的價值,我們應該有如下的幾點看法:
一、帶來希望的人生:無常的定義是好的會變壞,壞的會變好,所以它帶給我們無窮的希望,它讓我們懂得珍惜美好的,改善不好的。譬如現在我貧窮,沒有關係,貧窮是無常的,我可以努力,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一旦我有錢了,我也知道要好好惜福,因為我知道無常,如果不好好愛惜,千萬金錢也會隨流水而去。在情感上,你愛我,我會珍惜,你對我不好,沒關係,我來改善不好的前因,未來我們就有希望結成善緣。
二、具有自由的精神:無常的另一個定義是,凡事都不是命定的。因此,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可以從改變處世的方法等種種改變上,來扭轉原有的命運,這種改變,是我能你能,大家都能的。因為無常是人人平等的,無論你是國王大臣,還是販夫走卒,無常一樣跟你在一起。所以大家都可好可壞,可壞可好,這是很平等的。
三、否定神權的控制:人活著,最苦惱的就是對自己的未來茫然無知,因此很容易被神權控制,很容易把自己的未來交給神權去主宰。但是如果明白無常的道理,就會肯定自己的未來,就能脫離神權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緣的主人。
四、破除定命的論調:如前所說,凡事都不是命定,命運是操縱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只要我們心好,只要我們不侵犯別人,而又能廣結善緣,無常亦能使乖舛的命運轉好。
所以無常的價值就是:
一、帶來希望的人生。
二、具有自由的精神。
三、否定神權的控制。
四、破除定命的論調。
善知識的條件
一個人找老師,一定要找好老師;交朋友一定要交有德的朋友。如果我們所交往的對象都能影響我做善事、發善心,這就是值得我們交往的善知識。善知識的條件有四:
一、要有悲憫的心懷:所交的朋友、老師不但要有慈悲心、憐憫心,而且要有入俗的心懷,有普利的胸襟,對我都說讓我向上、向善的話,勉勵我為聖為賢。
二、要有正直的性格:所交的朋友,所找的老師如果是諂佞、不正直,就是不好的朋友。好的師友必須要有真心、直心,《維摩經》裡講「直心是道場」,誠實、正直才是善知識。
三、要有明辨的慧巧:我的朋友、老師要能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有權衡輕重的慧巧。如果我的朋友、老師或與之有交往者都無法做到上述的條件,那我與他相處必定也受影響。
四、要有公正的態度:朋友、老師的做人處事,要能公正、公平,所有一切都能公開,我和這樣的朋友來往,必定受其利。即使沒有朋友的相助,自己本身也要努力做到這種善知識的條件。
因此,善知識的條件,就是:
一、要有悲憫的心懷。
二、要有正直的性格。
三、要有明辨的慧巧。
四、要有公正的態度。
出世的思想
我們常聽說先要有出世的思想,再辦入世的事業。什麼叫「出世的思想」呢?
一、對人生要有無常的警覺:人生非常短暫,歲月總在我們的疏忽間一去不回,千萬不要誤以為孝順父母,報答恩情來日方長。人不能醉生夢死,對於人生,如果有無常的警覺,什麼事就應立即去做,不延遲,以出世的思想來增加我們入世的精神。
二、對物質要有遠離的看法:物質會引起我們的欲望,讓我們生起貪念的心。物質是有窮盡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所以被物質引誘,苦海越陷越深。假如我們對物質有遠離的看法,有不受物累,不被物質束縛的出世思想,如此才能更放開胸襟,為國家、社會、人類謀取幸福。
三、對情愛要有淡化的觀念:由於情愛的執著,所以就有許多感情上的煩惱和困擾。如果我們能把愛情昇華,以夫妻相愛的感情來愛我們的父母、朋友,乃至社會、國家,那麼,因情愛所發生的問題自然就會減少。私愛越淡,對社會國家的大愛就會增長。
四、對自己要有不滿的要求:人常常是苛責別人,原諒自己的。如果反過來對自己有不滿的要求,覺得自己不清淨、不慈悲,覺得自己的修養還不夠,就會更加發奮上進,更能為別人設想。
所以,出世的思想,有四點要明白:
一、對人生要有無常的警覺。
二、對物質要有遠離的看法。
三、對情愛要有淡化的觀念。
四、對自己要有不滿的要求。
極樂淨土
一般人信仰佛教,除了希望現世生活幸福、美滿外,更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到底有什麼好處,值得我們去往生呢?它有六個特色:
一、沒有經濟的困擾:在極樂世界裡,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所需,隨念即得,由於沒有金錢的交易,因此沒有經濟的困擾。
二、沒有男女的糾紛:世間上,因為有男女,就時常有情愛的糾紛、苦惱;而在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人都是蓮花化生,沒有男女的分別,所以沒有情愛的糾紛。
三、沒有環境的污染:極樂淨土有所謂的「黃金鋪地、七重欄楯、七重樓閣、八功德水、微風吹動」等殊勝,可以說,在極樂世界裡,有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有清新優美的景緻,完全沒有環境的污染。
四、沒有壞人的侵犯:在極樂世界裡,沒有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只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以沒有壞人的侵犯。
五、沒有交通的事故: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飛行自在,因此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六、沒有惡事的恐怖:極樂淨土沒有惡人惡事,沒有顛倒、恐怖、掛念、擔心等,所以人們在「無惡事恐怖」的環境裡,自由自在的生活。
假如我們生存的這個娑婆世界,人人都能遵禮守法,必能像極樂世界一樣,沒有金錢上、福利上、情愛上的糾紛,沒有環境的污染,沒有壞人的侵犯,沒有交通事故等惡事,那我們這個世界當下也就是極樂淨土了!
極樂淨土的六項特色是:
一、沒有經濟的困擾。
二、沒有男女的糾紛。
三、沒有環境的污染。
四、沒有壞人的侵犯。
五、沒有交通的事故。
六、沒有惡事的恐怖。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現代人常好奇的想學神通,神通雖然有,但最好不要學,更不能有神通,因為一般人有神通是不利於己的。例如:我現在沒有他心通,你批評我、怨恨我,我不知道,我仍然對你很好。相反地,我有了他心通後,知道你心裡對我很不滿意,我的日子也不好過。
又如,我明天會死,因為我不知道,所以今天我活得很快樂;現在有了宿命通,預知二十年後會死,三十年後會死,就活得很不安心。所以有了神通,不一定很好,重要的是我們對神通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
一、神通非究竟之法:神通不是了脫生死的究竟之法,它不但不能增進道德,脫離苦惱,不慎使用,有時反而成為進趨解脫之道的障礙,俗話說:「淹死會水的,打死會拳的。」不要以為神通是萬能的,有了神通就可以萬事無恐。
二、神通敵不過業力:在世間上,最大的力量不是神通,而是行為的力量,也就是業的力量。你縱有再大的神通,可是終究敵不過業力,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就遭到被外道殺害的業報。所以,業報來的時候,神通也沒用。
三、神通比不上道德:初學佛法的人往往對一些神奇怪異的事情,興趣特別濃厚,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道德修養,其實智慧的顯發要透過甚深的禪定工夫,而禪定工夫的培養,有賴平日持戒的嚴謹,因此學佛應該從道德、慈悲入門。
四、神通及不上空無: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而般若的空理無所不遍,無所不在,只要在生活中擁有般若智慧,懂得空諸所有,可以放下一切,可以無我不計較、不執著,終生受用不盡。
因此,佛教對神通的看法有四點:
一、神通非究竟之法。
二、神通敵不過業力。
三、神通比不上道德。
四、神通及不上空無。
如何修行
談修行,論修行,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可用四句偈十二種修行來做:
一、修身修口修佛心:首要是先修身,譬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打人、不亂做壞事,這就叫做修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誑語、不隨便亂說、不諷刺人、不傷害人,叫修口。最後還要修佛心,讓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一樣,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
二、修自修他修人我:把自己修健全了,叫修自。讓別人也得到利益,讓別人也漸漸地健全,好像父母教導兒女,老師教導子弟,這就叫做修他。修人我,是把人我的關係改善,大家和諧相處,這就要靠修養的工夫。
三、修時修地修密行:任何時候都可以修行,或一分鐘梵行,或五分鐘打坐,或十分鐘念佛禮拜。修地,就是在房間裡、客廳裡,不一定在佛堂,隨時隨地,舉心動念,皆可以修行。修密行,就是自己要有一點梵行,有一點密行,不一定要人家知道我有修行,我舉心動念都有密行。
四、修福修慧修禪淨:造福人群,利益別人,叫修福。修慧,就是自己要有靈巧、智慧、聰明,能悟道。修福修慧,福慧雙修,再修禪、修淨土皆可。
十二種修行法門,就是:
一、修身修口修佛心。
二、修自修他修人我。
三、修時修地修密行。
四、修福修慧修禪淨。
自悟修行
我們對於世上的知識、財富、愛情……等等,總是期望別人能教導我們、成全我們、愛護我們,甚至於覺悟成佛都希望別人幫忙。但就禪宗而言,世間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過去,有人問禪師:「怎樣才能開悟?」禪師回答:「我現在沒有時間說明,我要去吃飯了。」你能代他去吃飯嗎?他能代替你開悟嗎?吃飯、開悟,全在於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有四點:
一、要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觀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己的心動不動?觀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諸己,寬以待人。
二、要自我更新,不斷淨化:自己的心要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淨化。我們的煩惱雖多,但今天除煩惱,明天除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總有消除的一天。
三、要自我實踐,不假外求:佛法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與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實踐,要自己守信、守時、守分、守約,不向外覓求。
四、要自我離相,不計勝負:世人太執著於相,太愛在表面上、語言上、小事上斤斤計較。計較人我、得失、勝負,使我們天天陷溺於人我是非、得失的風波裡,不得安寧。因而我們要離一切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被迷惑,不計勝負,進而臻於安身立命的境界。
「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體力行卻是一種自我的考驗,雖然不易實踐,但還是必須靠自己,任何人都無法替你開悟,替你修行。唯有自我的體悟,方能對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領會。自悟修行有四法:
一、要自我觀照,反求諸己。
二、要自我更新,不斷淨化。
三、要自我實踐,不假外求。
四、要自我離相,不計勝負。
修道者的行儀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修道人,他們莊嚴的儀表,令人一見就忍不住心生景仰、讚美,這就是佛教所講的威儀。佛教裡有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的四威儀,也就是說,行走的時候要像一陣風般地輕快敏捷,站的時候要像古松般地正直挺拔,坐的時候要像大鐘般地沉穩莊重,睡覺的時候要像彎弓般地右脅而臥,也就是所謂的吉祥臥。另外有一首佛教偈語,也是關於行儀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己的舉止動靜: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愧佛門修行人。
這是說,念佛的音聲要像海潮音一般,輕輕柔柔、細細緩緩的,彷彿是涓涓滴滴的慢慢流著。「誦經行道雁行遊」,是說誦經的時候,或者是繞佛走路的時候,要像天上的飛雁,很規律、很整齊地排列成行,而不是散亂漫走。「合掌當胸如捧水」,合掌的時候,要像手中捧著水一般的謹慎,不可以鬆散而失去威儀。「立身頂上似安油」,站著的時候,要像頭頂著一碗油,昂首而立,如如不動。如同現在選拔中國小姐、世界小姐,如果要訓練她們走路,也會讓她們頭上頂著東西走,才能走出萬千儀態來。「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就是說走路的時候要觀前顧後,慢慢地一步一步,但不可以東張西望,縱然左右有一些你想知道的事,也只能半展眸,約略知道就好了。
威儀動靜能夠如此,就不會慚愧自己是佛門中的修行人了。所以,如果想成為一個很有威儀的人,應該把這一首佛門行儀的詩偈牢記在心。
如何修持身口意
有時候我們講修身,有時候我們講修口,有時候我們講修心、修意,究竟要如何修持身、口、意呢?
一、身常行慈,不殺不盜不淫:我們身體所犯的罪惡之中,最嚴重的就是殺生、竊盜、邪淫,也就是殺、盜、淫。殺人、傷害、打人,是犯法的,竊盜、搶劫、綁票、侵占,也都是犯罪的,甚至於邪淫、不正當的感情,有傷風化、妨害家庭、拐騙等,都是罪惡。如果身常行慈,不殺、不盜、不淫,就是身的修行了。
二、口常行慈,不妄不假不騙:口舌,最容易造罪業,假話說成真的,是妄語;真的說成假的,挑撥離間,是兩舌。「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口,能像刀劍傷人;口,也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有時候我們讚美別人幾句,卻產生無窮的影響力,所以我們要多多用口修行,不妄語,不說假話,不欺騙人。
三、意常行慈,不貪不瞋不痴:貪、瞋、痴稱為三毒,是我們學佛的三種障道因緣,由於它能毒害我們心中的善法,使我們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因此學佛首先要去除貪瞋痴。如果我們的心中充滿貪欲、瞋恨、邪見、愚痴,就像杯子裡裝滿了髒水,如何能接受清淨的甘露法水呢?所以出家人稱為「沙門」,亦即「勤息」的意思,也就是說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因此修行要常行慈悲,要不貪、不瞋、不痴。
如何修持身口意?就是:
一、身常行慈,不殺不盜不淫。
二、口常行慈,不妄不假不騙。
三、意常行慈,不貪不瞋不痴。
悟是什麼
追求開悟證果是一般人學佛的最高目標!「悟」是什麼?悟了以後又是什麼樣的境界?悟的那一刻,整個迷妄的世界都粉碎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另一個世界,另一種風光;悟的時候,久遠過去的事情會重新浮現在眼前;悟的時候,遙遠以前的人和事,也都會慢慢的向我們集中近來;悟的境界很難說,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悟的那一刻,忽然沒有時間了,也沒有空間了。一切都是當然如是,本來如是。所以修道者追求「悟」,是一種無上的體會。那麼,悟是什麼呢?
一、親證的體會:吃飯,別人不能代我們吃飽;睡覺,別人也不能代我安睡,這完全是自我親身的證悟,一切的好和不好,在我內心有另外一種很強烈的感受。悟,就是親證的體會。
二、透視的能力:我們平常看世間,看人生,都是很浮面的,所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只是在浮面上打轉,不能深透到裡面。「悟」了以後,看東西不再是光看表面,比方說:一張桌子,噢!桌子不是桌子,桌子是由木材做成;木材是由大樹長成;大樹則是由一粒種子,同時集合了陽光、空氣、水分等因緣而形成,所以從一張桌子,可以看到全宇宙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透視的能力。
三、自我的覺醒:「悟」,是自己「啊!我明白了,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父母未生我之前,什麼是我本來面目?啊!我懂了!」這就是自我的覺醒。
四、明白的領悟:無論看人、看事,乃至於一切色、聲、香、味、觸等塵緣幻境,都能清清楚楚的領會,這就是明白的領悟。
所以悟的境界就是:
一、親證的體會。
二、透視的能力。
三、自我的覺醒。
四、明白的領悟。
如何觀照
人,往往只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由於自我的觀照不夠,因此產生煩惱。假如我們懂得觀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健全,修持「五停心」,就能對治煩惱了。以下介紹五種對治煩惱的觀照方法:
一、以不淨觀對治貪欲:我們的貪欲是怎麼生起的?就是「愛」,有愛就有貪心。假如你有不淨觀,就能減低貪念。比方說:貪圖金錢,想到金錢有時候會引人犯罪;迷戀愛情,愛情會帶給你負擔、煩惱;你有美貌,美貌也只是帶肉的骷髏。有了不淨觀,就不會受染污,你的貪美、貪愛、貪財之心就會減少了。
二、以慈悲觀對治瞋恨:瞋恨是三毒之一,瞋恨心也是來自貪愛,所謂由愛生恨,人一有了貪愛之心,就想執取、占有,萬一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生起瞋恨心。假如我們能用慈悲觀來對治,就是我凡事給你歡喜,給你幫助,我就不會瞋恨你了。
三、以因緣觀對治愚痴:人類由於不明白世間上的事物,都是因緣所成,因此產生執著。執著於我的親人、我的財富、我的身體,因為執著,產生了無明、煩惱,這就是愚痴,這就是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如果你懂得因緣,就會知道眾緣和合的奧妙,就能轉愚痴為智慧。
四、以數息觀對治散亂:我們的散亂心,可以用數息觀來對治。就是把心念集中在計數自己的呼吸上,從一呼一吸中,把我們的心安定下來。
五、以念佛觀對治煩惱:我們的煩惱很多,煩惱主要來自於妄想雜念。假如我們能一心念佛,讓一句句「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的佛號在心中持續不斷,就會達到一種無念的境界,就能去除煩惱,這就是以正念來對治妄念。
所以觀照自己的方法有五點:
一、以不淨觀對治貪欲。
二、以慈悲觀對治瞋恨。
三、以因緣觀對治愚痴。
四、以數息觀對治散亂。
五、以念佛觀對治煩惱。
禪門宗風
過去的名山大叢林,一家各有一家的宗風;禪門的禪師,也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風格。什麼是禪門的宗風呢?
一、趙州茶,香醇醇:過去有一位趙州禪師,你去參訪他,他一見到你,就叫你「吃茶去」、「洗碗去」,或者是「掃地去」。比方你問:「禪師!如何是道?」他說:「你去吃茶。」吃茶就是道。你問如何開悟?他也叫你「吃茶去」。什麼是道?什麼是悟?一律「吃茶去」,意思是要你不要離開生活,在生活裡悟道。人離開了生活,哪裡有道?何處有禪?他用吃茶表示生活裡有禪,平常心裡就有道,在穿衣吃飯的平常生活裡才好修行。
二、雲門餅,甜蜜蜜:你到雲門禪師那裡去,他都供養你一塊餅,管你老少賢愚,他都是一塊餅。這一塊餅甜蜜蜜,也是告訴你所謂道也好,禪也好,你不要只看表面,你要透徹到裡面去,像他給你的餅,裡面有甜蜜蜜的心意。道,也在我們的內心,那內心的證悟就是甜蜜蜜的滋味!
三、德山棒,火辣辣:你去參訪德山禪師的時候,他一見到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棒打上來,很多人被打得莫名其妙:我犯了什麼錯?一棒子打得人火辣辣的。對!他就是用這一棒來告訴你,你要當下承擔,你不可以用常情去追求道,你要在心裡面懂得一個迴轉。
四、臨濟喝,情真真:你一見到臨濟禪師,他就大吼一聲。這一吼,給你一個警醒,讓你找到另外的世界,讓你知道禪門的宗風,要用擴大的心態去認識,要用超越的性格來包容,來接受。
禪門的宗風各有風姿與深意,引導禪僧們悟道,以下四家是很有代表性的:
一、趙州茶,香醇醇。
二、雲門餅,甜蜜蜜。
三、德山棒,火辣辣。
四、臨濟喝,情真真。
禪門的生活
禪,不是佛教的專利品;禪,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有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是我們每一個的生活;禪,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認識,應該擁有的修養。禪門的生活是:
一、從忍辱中去除無明:禪是一種力量,是所謂「定力」。你有定力才能忍辱,才能從忍辱裡去除一些怨恨、瞋恚、無明、煩惱,才能獲得安定生活。
二、從作務中培養福報:禪,不是兀兀呆坐;禪,是活潑潑的作務。比方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歷代的禪師也都是從作務中去培養人緣,培養福報,培養功德。
三、從修福中增長智慧:一個禪者,對社會不但盡心公益、慈善,他從慈善公益的事業裡面還知道回向,還知道無相,還知道擴大胸襟,這叫做智慧。禪,就是福慧雙修。
四、從感恩中獲得快樂:我們常常要歡喜,要快樂,歡喜快樂不一定從貪欲中獲得。有時候從喜捨裡面獲得歡喜,從感恩裡面獲得快樂。禪者有種感恩的心理,對天地的感恩,對三寶的感恩,對師友、父母的感恩,對社會、國家的感恩,他從感恩裡面覺得滿足,覺得快樂。
五、從參禪中解脫自在:從平常參禪的修養裡,他就能昇華,就能擴大,就能淨化,就能解脫,就能獲得自由自在。
所以禪門的生活性格有五點:
一、從忍辱中去除無明。
二、從作務中培養福報。
三、從修福中增長智慧。
四、從感恩中獲得快樂。
五、從參禪中解脫自在。
禪者的生活
世俗人,常常對禪者修道的生活有嚮往之心。禪者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生活?
一、衣單二斤半:一個禪者,所有穿的衣服、用的被單只有二斤半,也就是一個禪者物質上的東西越少越好。不像世俗人,對物質的用品積聚得越多越好。我們要知道東西越多,煩惱也就越多;物質生活越簡單,煩惱越少。
二、洗臉二把半:一個修道的人,他對於處理自己的生活,非常簡單。比方洗個臉,只要二把半,每天他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很有限,不像我們每天洗臉一次又一次,洗澡又要用多少水。一個修道的禪者,他的用水,每天不超過七斤四兩,都是有節制的。所以對物質的要求越少,他的道念就越增加。
三、吃飯三稱念:到了吃飯的時候,禪者要修持一個供養,就是先要合掌,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然後自己才吃。修道者為什麼很嚴格的要遵守這個「三稱念」呢?因為「未供先嚐三鐵棒,私造飲食九銅鎚」,就是沒有供養佛,而自己先享受了,護法神明有三鐵棒,罰你的私心;若個己私下造飲食,貪圖口福,在常住上的處罰,是要打九銅鎚的;這都是戒絕禪者的私心與我執。
四、過堂五觀想:是說吃飯的時候,要做五種觀想:我有多少功德,能受這許多供養?我積的德行有多少,能受這個供養嗎?我的心有離過嗎?我應該把它拿來當藥食,以療治身體飢餓?我是不是為成就佛道而食?
所以,一個禪者的生活,可以四句偈來說:
一、衣單二斤半。
二、洗臉二把半。
三、吃飯三稱念。
四、過堂五觀想。
悟道後的生活
修道的人,常常希望自己能開悟。開悟,是什麼樣的境界?其實我們平常人也常常開悟,比方說:「啊!我明白了!」「我懂了!」「噢!原來如此!」這也是一種悟道。不過這個悟道,是從分別心上了解的,而不是真的悟道。悟道是一種真正的、很自然的了解。那麼,悟道後的境界是什麼樣子呢?
一、精神重於物質:我們沒有悟道之前,在物質上有種種的貪求、種種的計較;等到悟道以後,在物質上不會貪心執著,在精神上會不斷地昇華,不斷地擴展。
二、智慧重於感情:沒有悟道之前,可以說生活裡面都是以感情為主;我愛的人,我愛的東西、我各種的所愛……等。到覺悟以後,就不會以感情矇蔽自己,而用智慧來觀照,用智慧去體會。
三、大眾重於個人:沒有悟道的時候,都以為我最重要,別人怎麼樣都沒有我重要;利益是我的,好處是我的,別人有沒有,別人的死活我都不管。等到悟道了以後,就會覺得生命原來是一體的,大眾甚至比自己還重要。
四、布施重於接受:悟道之前,什麼東西都貪求,什麼東西都要有;至於別人有沒有,則不關我的事。悟道以後,不再想自己要擁有,自己要貪取,自己要執著,他反而想到分一點歡喜給你,分一點所得給你,讓你也能獲得利益,所以悟道以後是布施重於接受。
悟道之前,以自我為中心,生活是黑暗的、愚痴的、苦惱的;悟道以後呢?都是為別人的、利他的、普遍的、普濟的,人生就比較快樂。所以悟道後的生活是:
一、精神重於物質。
二、智慧重於感情。
三、大眾重於個人。
四、布施重於接受。
宗教家內心的輕重分別
一個宗教家內心的輕重分別是什麼?
一、以是非為重,利害為輕:宗教家的心中,只講究是非,不太重視利害;是的他就肯定是的,非的他就認定是非的。他把對與不對分得很清楚,善惡也分得很清楚,好壞也分得很清楚。不像有的人是非混淆,不知輕重,甚至反而以是非為輕,利害為重,以自己的利害關係為重。宗教家是把利害看得很輕,並不重視是否對一己有利,只重視「是」、「不是」。
二、以實踐為重,空談為輕:一個真正的宗教家,是講究實踐的,因為「道」和「修行」不是高談闊論的,不是空談的,它主要的是你要去實踐。所謂「說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以五戒來說,你要去實踐,空口談論沒有用,不過是畫餅充飢而已。空談是不重要的,實踐才重要。
三、以道情為重,人情為輕:宗教家也有感情,比方慈悲、博愛,對你種種的關心也是一種情誼,但這種情誼要建立在佛道上,而不是因為要利用你,才巴結你,才關心你。佛道上建立的人情當然不是對個人有利,宗教家對人情不會看得很重。
四、以佛法為重,世俗為輕:在佛教裡面,要以真理為重,把世間的因緣看得比較輕。因為世俗是易幻易滅,不切實際;唯有永恆的真理、佛法,才值得宗教家去追求、重視。
所以一個宗教家內心的輕重分別是:
一、以是非為重,利害為輕。
二、以實踐為重,空談為輕。
三、以道情為重,人情為輕。
四、以佛法為重,世俗為輕。
佛教徒如何貢獻社會國家
現在的社會,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做為一個佛教徒,除了自己的信仰以外,對國家社會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有十點意見:
一、要幫助生產:過去有人說增產報國,佛教徒也一直在以生產報效國家。如百丈懷海禪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就是對國家的農工生產做出貢獻。過去的寺院向以種植農田,墾植山林,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更現代的佛教則進一步致力於推展文化、教育等工作,從心理的建設,促進社會的安和樂利,這也是生產,這是文化智慧的生產。
二、要開發交通:過去的佛教徒很喜歡做一些修橋、鋪路等利益行者,給與大家方便的善事。今天我們的國家如果想早日成為已開發的國家,就必須重視交通的通達流暢。我們佛教徒過去有很優良的傳統,很多的道路、橋樑都是佛教徒建造的,我們不要忘記這種美好的傳統,更要發揚光大。
三、要保護生態:過去的佛教徒,對於山林及生態的保護,都非常盡心盡力。現在的佛教徒也應該對環保,對生態做出良多的貢獻。
四、要利濟行旅:施茶、施燈等利濟行旅的善事,也是過去的佛教徒樂於發心的善行。現在我們也應該繼續這樣的布施,藉著引路、導遊、親切接待等,多給行旅人方便。
五、要文化建設:現在一般坊間,到處可看到佛教出版的雜誌、經書,這是因為一般社會大眾已經普遍共識到,佛教用文化教育來指導社會大眾,提升人類的道德觀、慈悲心,實有其重要性與時代性,這也是現代佛教對國家所提供的極重要的貢獻。
六、要安住軍民:自古以來,佛教徒對於國家的駐軍幫助很多;在民眾受災、受苦難的時候,給民眾的臨時救濟安住也有很多的貢獻。例如:最近美國洛杉磯有一個社區發生大火,焚燒了一兩天,在社區附近的西來寺就立刻向電台發出消息,歡迎災民到西來寺棲身避難,獲得西方人士很大的讚美。所以佛教徒對於安住軍民,應該要持續努力。
七、要興辦教育:過去的叢林,就是學子研究學問、讀書的地方。現在的教育形態不一樣了,佛教也要跟著時代進步。例如,中國佛教會創辦玄奘大學,慈濟功德會興辦慈濟醫學院,曉雲法師興辦華梵大學,佛光山創辦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各寺院興辦僧伽教育,培養人才,對今後宗教上的弘法利生,才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八、要醫療救濟:佛教徒對於社會上的貧苦大眾,不但要給與疾病上的醫療,也給與窮苦的救濟,這是慈善公益,非常重要。
九、要財務運轉:現在的青年學生,沒有錢讀書,我們可以給他獎學金、貸學金;青年創業,缺少基金,我們可以給他創業的貸款、創業的基金,讓社會大眾因佛教徒而得到財務上的方便。
十、要科技文學:古代的佛教徒,對於社會科技的貢獻很大,對文學的造詣貢獻也很大,今後的佛教徒要多多發展科技文學上的貢獻。
所以,佛教徒對社會國家有十種貢獻:
一、要幫助生產。
二、要開發交通。
三、要保護生態。
四、要利濟行旅。
五、要文化建設。
六、要安住軍民。
七、要興辦教育。
八、要醫療救濟。
九、要財務運轉。
十、要科技文學。
佛光山的體制
不少人到過高雄佛光山朝山禮佛,乃至參加佛光山所舉辦的信徒講習會及各種活動,他們看到佛光山的諸多硬體建設、修行體制都感到好奇,很想了解,而佛光山有些什麼體制,讓佛光山的徒眾遵循而不踰矩呢?
一、徒眾不私有:佛光山所有的徒眾沒有個人的徒弟,所有的徒弟、弟子都是公家的,只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為序。因為不私收徒弟,徒眾之間就不會為了徒弟而產生紛爭。
二、金錢不儲蓄:佛光山所有的人都不可以有私人的財產,私人不可以儲蓄金錢,金錢都歸於常住。所以每個徒眾弟子都沒有錢,也就沒有個人的妄想。例如:如果徒眾弟子擁有私人財富,我管教他,他可能不服氣地說:「我自己到外面去建一座道場。」此人可能就從佛門流失。徒眾弟子沒有金錢,並不代表他們的生活沒有保障,反而他們的衣、食、住、行、疾病、留學、參學、拜訪,甚至於剃度以後回家探望父母的禮品,我們都會替他準備。在佛光山,一切金錢歸於常住,個人不私存,但是他們卻在常住健全的制度下,享有最完善的福利。
三、人事要調動:依「流水才是活水,滾石永不生苔」的原則,佛光山的人事是調動的。每一座別院、分院、講堂、佈教所,都不是個人所有的。所以今年在這裡做住持,明年可能調派到另一座寺院去,因此每個人都不會想到哪個寺院是我個人的。
四、序級有制度:佛光山的弟子,從清淨士、學士、修士到開士,逐級升等,是依每一位徒眾在道業、事業、學業上的努力而評核序級。
因為佛光山有這麼好的體制,大家共識共遵,所以佛光山能夠和諧的順利發展。佛光山的體制是:
一、徒眾不私有。
二、金錢不儲蓄。
三、人事要調動。
四、序級有制度。
佛光山的處事原則
一九六七年,我初到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建設佛光山,至今已二十多年。目前佛光山有二千五百餘人,大家都非常和樂的在一起讀書、修道,彼此沒有紛爭。很多人都感到訝異,佛光山的大眾,為什麼能如此和諧地相處在一起?我把佛光山處事的原則以四點分別說明:
一、光榮歸於佛陀:在佛光山,每一個人做事的成績表現,所有的成果,都不歸功於個人,而將一切光榮歸於佛陀。因為,我們都是仗佛的光明,仗佛的庇佑而成事,所以要將一切榮耀都獻給佛陀。
二、成就歸於大眾:在佛光山講究集體創作,不標榜個人的特殊貢獻,因此個人不居功,所有的一切成就,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一切成就歸於大眾。
三、利益歸於常住:佛光山平時所收的油香,善心人士所捐獻的善款,乃至過年期間徒眾所收的紅包,都不是私人所有,都是歸於常住,歸於公家。在佛光山上,真正做到涓滴歸公,因此就沒有利益的爭執。
四、功德歸於信徒:假如說佛光山對於國家社會大眾所做的貢獻,有了一些功德,這些功德是誰的呢?我把它歸於信徒,因為這都是十方信徒平時奉獻心力、金錢的結果。因為有他們的布施,他們的捐獻,佛光山才能成就事業,如信徒捐款給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光山慈悲基金會,佛光山才能做出很多文化、教育、慈善方面的事業,才能利益社會大眾。
所以,佛光山今日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是因為佛光山有很好的處事原則,那就是:
一、光榮歸於佛陀。
二、成就歸於大眾。
三、利益歸於常住。
四、功德歸於信徒。
佛光會員四句偈
最近,佛教界成立了一個世界性的人民團體,叫「國際佛光會」,目前已經有三百多個分會,計有十萬人左右的會員遍布在世界各地。佛光會平時除了舉辦一些公益性活動,以服務社會大眾外,尤其重視會員的福利與修行。佛光會員怎樣修行呢?佛光會員四句偈就是他們修行的指南:
一、慈悲喜捨遍法界: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首先我們希望每個佛光會員心裡都充滿了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等「四無量心」。然後進一步把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遍滿於法界之中,讓世界到處充滿祥和,讓佛光普照人間。
二、惜福結緣利人天:怎麼惜福?就是愛惜自己的福德因緣,不要浪費自己的福報。宇宙之間,一滴水都有它無窮的功用,都值得我們珍惜,所以不要隨便浪費。此外,要懂得廣結善緣,要不吝於給人一點歡喜,給人一些幫助,藉著結緣來普利人天,讓歡喜、利益遍滿世界。
三、禪淨戒行平等忍:我們平常參禪念佛,是為了明心見性,為了修養我們的道德人格。持戒守法正是讓我們心地光明磊落的一帖良藥,所以我們要遵守法令,要持守戒行,同時更要有平等心、忍耐力來面對是是非非、好好壞壞的人和事,能夠在逆境中利益別人、成就自己,這就是最大的修行。
四、慚愧感恩大願心: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慚愧心,《佛遺教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慚愧就像一件衣服,穿了慚愧的服裝是最莊嚴的。無論你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逢人常懷對不起、我錯了、我很抱歉的慚愧心,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人就怕不知慚愧。此外還要有感恩心,感恩就是富有,我們平常不肯對別人感恩,就表示我們很貧窮;你如果自覺富有,你就肯感謝別人。我們還要發大願心,願國泰民安,願世界和平,願大家得度。
這個佛光會員四句偈,不僅是身為一個佛光會員要時時謹記,如是修行,就是平常的每一個人也可以作為座右銘,來提醒自己。
一、慈悲喜捨遍法界。
二、惜福結緣利人天。
三、禪淨戒行平等忍。
四、慚愧感恩大願心。
佛光山的人生觀
常有人問我:「憑著什麼理念,在台灣開創佛光山?」事實上,我創建佛光山的人生觀是本著四點:
一、以無為有:世間上的一般觀念,都是從有形的角度去看,例如我的徒弟、我的金錢、我的人事。你從有的角度看,只看到一半,因為「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的。我本著以無為有,我沒有錢,大家知道我沒有錢,就肯幫忙我;我沒有人手協助,大家就肯來為我助力。所以,因為我無,無反而無窮無盡,無量無邊,因此,我感覺到「無」比「有」更多、更好、更大。
二、以退為進:一般人只知道要向前走,可是前面的路人很多,很擁擠,這時如果能往後退,留一點空間去思考、去規劃,或許可以找到更寬廣的前程。有一首詩偈形容農夫插秧,意思表達得很好:「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農夫插秧是往後退的,當他退到最後,一畦田的秧苗插好了,所以退是一種迴轉,也是往前進的意思。
三、以空為樂:一般人以為沒有了才叫做空,其實不然。例如我們住房子,空間大一點,我住在裡面就能舒服一點;花園大一點,我可以在裡面散步;馬路寬大一點,車子就不壅塞;我的心量寬廣一點,我也不會那麼斤斤計較,對人事那麼辛苦。
四、以眾為我:就是能把大眾都看成是我的,你肯為自己努力,就會為大眾努力。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建立這樣的人生觀,才能使自己更豁達、快樂。
因此,我創建佛光山的人生觀,是稟持著:
一、以無為有。
二、以退為進。
三、以空為樂。
四、以眾為我。
怎樣生活
我們可曾反省日常的生活,是怎樣過的?生活要有計畫,諸如經濟、作息,甚至是在家中的一舉一動……等,都要有計畫。凡事一有了計畫,都會事半功倍。
生活中充滿苦樂、有無、順逆、窮通、得失,起伏無常,在起伏不定的生活裡,我們怎樣來適應呢?
一、要隨遇而安:在隨遇而安的生活裡,有也好,無也好,多也好,少也好,甚至光榮也好,侮辱也好,都不要太計較窮通得失、順利有無,遇到什麼都能接受,都能安住,就是隨遇而安!
二、要隨緣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或早或晚,或和好人相處,或與壞人為伍,或占便宜,或吃悶虧。在這善與不善的因緣裡,我們要隨緣生活。
三、要隨心自在:我們的心在生活裡要感到自在,不起差別愛憎的念頭,就像觀音菩薩叫觀自在。觀人自在,是說我的心看人很自在;觀事自在,我看一切事很自在;觀境自在,我對一切境界都很自在。所以,我們的心能夠安住在自在中。
四、要隨喜而作:不要苦苦惱惱,心不甘情不願地工作,應抱著充滿歡喜、樂趣的心情去工作,生活自然就會美好。
我們應該怎麼樣生活呢?有下列四點:
一、要隨遇而安。
二、要隨緣生活。
三、要隨心自在。
四、要隨喜而作。
生活的態度
一個人,每天離開不了生活,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應該怎麼樣呢?
一、重於物質也重於精神:因為有了衣、食、住、行的物質,跟著就要想到精神的生活,要追求知識,要讀書,要愛情。有了知識以後,又再要求藝術的生活,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我們要有美感,要音樂,要繪畫。有了藝術的生活,就想有信仰的生活,就是要超越。因此我們有了物質的生活,更要有重於精神的生活。
二、重於言說也要重於修行:我們要重於言說的生活,更要重視實踐的生活。有語言,人和人之間才能交流、溝通,但光靠語言的協調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實踐。比方說,你講慈悲喜捨,但當你面對芸芸眾生時,真能做到嗎?在氣恨之時,真能去除瞋心嗎?
三、重於隨緣也要重於不變:在佛教裡常聽到兩句話:「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重視隨緣的生活才能隨時自在,不會有過分希求的痛苦,但也要重視不變的生活,才能不變原則,不產生波動不已的恐懼感。
四、重於世樂也要重於法樂:信佛學佛,不是為了受苦而來的;信佛學佛,是為了追尋快樂而來的。因此,我們追求世間的快樂,諸如養花蒔草、旅遊娛樂的世樂,但更要有增長見識、聽聞佛法的法樂。世樂是一時的、短暫的,而法樂是追求真理的快樂、祥悅的快樂,是永恆的、長久的。
我們每日生活的態度是:
一、重於物質也要重於精神。
二、重於言說也要重於修行。
三、重於隨緣也要重於不變。
四、重於世樂也要重於法樂。
自在的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每天同樣擁有二十四小時,有的人活得很愜意,有的人過得很苦惱。為什麼同樣的日子,會產生快樂與煩惱的不同感受呢?主要在於各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不同。所以,如何面對生活,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我有四項建議:
一、對感情要不執不捨:經常有人問:「人怎麼會來到世間上呢?」人是從情愛而來的!佛教將人叫做「有情眾生」,人既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每個人皆離不開感情生活。縱然如此,我們對感情也應該要能做到不執不捨,也就是中庸之道,既不過於執著,為情所困,也不要捨棄感情,最好把感情昇華為對眾生的慈悲,這才是最美好的人性。
二、對五欲要不拒不貪:五欲的財、色、名、食、睡,乃是人類五種基本的欲望。對於這五種欲望,我們既無法完全捨棄,卻也不能過分地沉溺、縱欲,最好抱持既不排拒,也不貪求的態度,就像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這才是我們對五欲應有的態度。
三、對世間要不厭不求:在這個世間上,難免有順境有逆境,不管是苦是樂,我們應該要隨遇而安、隨緣生活,千萬不要有消極厭世的逃避心理,也不要有希求「長生不老」的妄想。
四、對生死要不懼不迷:有人說人生如戰場。在人生的旅途中,的確有許多的關卡要過,所謂名關、利關、生死關,關關難過。有的人在面對生死時,心生畏懼、迷惑,那是因為不能體悟生命的真諦。從世間緣起去觀照,懂得生死一如的道理,便不再對生死感到畏懼、迷惑,一切就能自由自在了。
如何求得自在的生活?就是:
一、對感情要不執不捨。
二、對五欲要不拒不貪。
三、對世間要不厭不求。
四、對生死要不懼不迷。
美滿的生活(一)
美滿的生活,是每一個人所希望、所渴求的。可是偏偏每一個人對自己所過的生活,都感到不盡滿意,總覺得缺憾很多。如何才能使生活美滿呢?在心理上,我提出四點意見:
一、無比有更多:我們每天都追求有形、有相、有為的世界,每天都在擁有多少房屋、多少土地、多少錢財、多少兒孫眷屬上計較。但是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有邊的,假如能夠體會一個無的世界,無不是沒有,無的裡面更多,無是無窮、無盡、無限、無量、無邊,懂得無的妙用,生活的內涵就會更寬廣。《般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其中「無所得」,就是無所著、無所求,因此菩提薩埵才能沒有掛礙、恐怖,這是覺悟者的生活,所以無比有更多。
二、遠比近更好:我們凡夫看事情往往太過於短視,看不到長遠的未來,因此常常為了些微的近利就爭得頭破血流,就像人和人為什麼會吵架?就是彼此太靠近了,你擠我、我擠你,因此有摩擦。世界為什麼有戰爭?也都是因為要擴大自己的土地。假如人與人能夠保持距離,彼此就沒有紛爭,就像車子保持距離,行車就會安全。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眼光看遠一點,不要那麼近視短見,那麼生活就會更美好。
三、淡比濃更雅:濃妝艷抹不一定美,淡淡的妝扮反而更顯得素雅、高貴。人情也是一樣,佛教有句話:「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我們看佛陀坐在大殿裡,信徒向他禮拜,他總是淡淡的,但是彼此心中的那一份情,卻是亙古綿長的,所以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人情更長遠,更雋永。
四、道比情更美:情會變,道不會變;情是一時的,道是永恆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道更甚於重視情。
如何過美滿的生活?
一、無比有更多。
二、遠比近更好。
三、淡比濃更雅。
四、道比情更美。
美滿的生活(二)
如何過美滿的生活?在生活上,有八點意見提供讀者大眾參考:
一、要有節制的感情生活:佛教對感情的看法,並不主張一定要絕對的禁欲,但是也不贊成毫無節制的縱欲。佛教對感情的欲念是採取疏導的方式,比方說培養對音樂、美術或寫作的愛好,這些都可以疏導感情,其他如拜佛、誦經、布施、徜徉於大自然中,這些也都是疏導感情的方法。
二、要有合理的社會生活: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如同事、朋友、師生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每個人就應該要恰如其分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就是合理的社會生活。
三、要有正當的經濟生活:經濟生活,指的就是對物質、金錢的處理方式。佛教並沒有說不可以享有財富,反而認為金錢越多越好,但是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任何財富的取得必須來處正當,用得正當,這才是佛教所認可的淨財。相反的,有很多人的經濟是用賭博、殺生或不正當的手法奪取、侵占得來的,那就不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就不為佛教所認可。這種不義之財,無法用得心安理得,又怎能獲得美滿的生活呢?所以幸福人生,一定要有正當的經濟生活。
四、要有德化的宗教生活:有些人認為宗教徒都很迷信,其實迷信並非不好,迷信總比不信好,不信,什麼都沒有,這才是不好的。何況並不是所有的宗教都是迷信的,譬如你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甚至信仰道教,它讓我們凡事想到「舉頭三尺有神明」,由於有了善惡的因果觀念,做事自然合於道德的範疇,這就是德化的宗教生活,這樣的生活,自然容易獲致美滿。
五、在生活上要隨遇而安:我們每天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這一天的生活裡,所到過的地方,所遇見的人,所碰到的事,真是林林總總,不勝細數,不管我們面對什麼樣的人、事、物,最重要的一點,要能隨遇而安。千萬不能對喜歡的人就高興,對不喜歡的人就煩惱,對自己歡喜吃的就貪吃,不歡喜吃的就閉口不吃,這樣的生活就不叫隨遇而安。所謂隨遇而安,就是愛憎不要太強;要和不要,不要太過計較,能夠這樣面對生活,自然美滿愉快。
六、在社會上要隨緣不變:我們在社會上與人相處,要懂得隨緣,但是隨緣並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把握當下,所以隨緣之餘還要懂得不變,也就是說大原則不變,小地方隨緣。譬如我們的中心思想,我們做人的原則不能改變,但在一些事情上,大家歡喜,我跟大家歡喜;大家快樂,我跟大家快樂;大家說笑,我跟大家隨喜。能夠隨喜隨緣,而又能把握不變的原則,這就是智慧。
七、在修行上要隨心增上:我們不管在道業的修行上,在事業的開創上,都應該要隨心增上。好因緣來了,你就順著好的因緣;心裡的智慧生起來了,就隨著心裡的智慧,要不斷的讓自己昇華、擴大,讓事業、修行都能隨心增上。
八、在處事上要隨喜結緣:我們在做人處事上,要能隨喜,如果大家都玩得很高興,你一個人板著面孔;大家都提議要出去玩,你一個人偏偏不肯參加,這就是不能隨喜結緣。做人要喜於跟人家結緣,才能獲得人緣,人生才不會留下缺憾。
所以如何過美滿的生活呢?就是:
一、要有節制的感情生活。
二、要有合理的社會生活。
三、要有正當的經濟生活。
四、要有德化的宗教生活。
五、在生活上要隨遇而安。
六、在社會上要隨緣不變。
七、在修行上要隨心增上。
八、在處事上要隨喜結緣。
覺悟的生活
我們每天都要生活,有的人糊里糊塗的過一生,有的人卻潛心於研究自己為什麼要活著?這就是追求覺悟的生活。覺悟的生活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過一個覺悟的生活呢?我提供四點意見:
一、要自己承擔:所謂覺悟的生活是自己要承擔生活的責任,不要將責任推卸給別人;不是把有利的事情都歸於自己,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都推給別人。例如有人開會遲到了,就會拿一堆理由來搪塞,像交通擁塞、下傾盆大雨、朋友來訪或忽然有電話……等,他不肯承擔遲到的責任,卻歸咎於別人或其他事情上。所以我覺得,生活的意義在於自己承擔。
二、要隨緣放曠:在生活中,不要太執著,不要把自己繃得太緊,不要畫地自限;有時候,一個人要想到整個家庭,也要想到社會,甚至進一步想到國家及芸芸眾生。如果能夠常常心懷國家、眾生,你的心胸自然就能寬大起來,心胸寬大,自然能隨緣放曠。
三、要明白自己:人最可憐的就是不明白自己,有時我們常責怪他人,怪他人不了解我們,其實我們又何嘗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明白自己?因此我們要將自己整理得有條不紊,看得清清楚楚:我的慈悲有多少?我的智慧有多少?我的力量有多少?能夠明白自己,也就離覺悟不遠。
四、要珍惜生活:所謂珍惜生活就是珍惜自己。珍惜生活,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很寶貴。在生活裡,不浪費時間就是珍惜生活,物盡其用就是珍惜生活,不蹧蹋人情就是珍惜生活。
所以,覺悟的生活就是:
一、要自己承擔。
二、要隨緣放曠。
三、要明白自己。
四、要珍惜生活。
超越的生活
我們在路上駕駛,總想要超車,在名利的道路上,我們也想要超越別人,可是這種超越都是不究竟的。真正要超越的是心靈上的解脫,生活上的灑脫自在。如何過超越的生活?
一、沒有經濟財務的煩惱:我們睜開眼睛所忙碌的就是賺錢、賺錢,每天奔波勞碌,汲汲營營都是為了錢,每天都是跟人家計較利益,爭執得失,都是為錢在煩惱,假如能在經濟財務之前,心頭能放下一些,不計較太多,超越金錢財務,自然就減少許多煩惱,也就能擁有一個自在的生活。
二、沒有男女情愛的貪求:我們的生活,有時因為陷在男女情愛裡面翻滾而苦惱,沒有男女情愛的執著,日子就很平靜安然,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是因為情愛而到人間,也為了情愛而煩惱終生,死後又因為情愛再去輪迴生死。
三、沒有權力高下的執著:權力,自古以來不知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大丈夫寧可無錢,不可以無權。因爭奪權力的大小、高下,而彼此鬥爭、執著、計較。可是權力是很虛假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再高的權威,如果沒有德行,容易腐蝕善良的人性。
四、沒有人我執著的分別:我們的煩惱,就是從人我執著而來,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每天都在人我中計較,不得片刻安寧。假如沒有人我執著分別的話,就會活得自在灑脫。
所以如何過超越的生活呢?就是:
一、沒有經濟財務的煩惱。
二、沒有男女情愛的貪求。
三、沒有權力高下的執著。
四、沒有人我執著的分別。
性靈的生活(一)
人生在世,有的人注重物質生活,有的人重視精神生活,有的人歡喜藝術生活。所謂生活,有時候不能只有心外的生活,最好也能有內心的、性靈的生活。怎樣過性靈的生活呢?有四種方法:
一、探索內心的寶藏:有人開山取寶,因為山裡有寶藏;有人要到海底探索寶藏,甚至於天上地下去尋寶。其實真正的寶藏是在我們心中,心中的寶藏,心中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
二、追尋大我的人生:有時候,人在世間上,光是為了自己,光是為了個人的物質生活庸庸碌碌地穿衣吃飯,如同衣架、飯桶一樣的人生就太沒有意義了!所以要求大我的人生,把我們的生命和一切眾生相應,成為一個共同的生命;把我們的生命擴大到世間之上,到處都有我們的生命,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到處都是我們的人生。
三、擴大無邊的法界:有時候,我們執著這個家是我的,這個公司是我的,這個機關是我的,這個國家是我的,這樣還是不能擴大自己,也無法享受無邊法界的自在。要脫離人生的束縛,使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
四、信仰真我的價值:我們信仰佛菩薩,不是信仰泥塑木雕,實際上,信仰就是信仰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發覺自我的價值。
所以,如何過性靈的生活?就是:
一、探索內心的寶藏。
二、追尋大我的人生。
三、擴大無邊的法界。
四、信仰真我的價值。
性靈的生活(二)
上一篇談到,我們的生活有物質的生活,有精神的生活,有感情的生活,有事業的生活,更重要的,還有信仰、性靈的生活。在更深的心靈層次裡如何過性靈的生活?
一、從人格裡去昇華生活: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在於人有人格、有自尊,所以每個人都要好好的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並且從人格裡面去昇華我們的生活,進而自我尊重、自我肯定。
二、從內心裡去淨化生活:我們生活的這個世間,可說是五趣雜居地,充滿了是是非非、好好壞壞、骯髒污穢;但是我們應該從內心去淨化生活,誠如《維摩經》所說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自己的心清淨了,自然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的國土,我們的世界也就清淨了。
三、從融和裡去入眾生活:人不能遺世獨立,不能離開大眾而獨自生活。但是,在大眾裡面也要有一種融和的性格,才能跟大家毫無隔閡的生活在一起,才能把自己融入大眾中,過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
四、從方便裡去接物生活:我們做人處事、待人接物,要懂得給人方便,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所以佛光山的工作信條就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方便就是智慧,方便才是真正的佛法。
我們為何要過性靈的生活?主要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性靈,擴大自己的內心,昇華自我的人格。至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就必須做到下列四點:
一、從人格裡去昇華生活。
二、從內心裡去淨化生活。
三、從融和裡去入眾生活。
四、從方便裡去接物生活。
在生活中修行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實在我們的生活裡,做人處事都應該要有修行,有修養。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
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樸素、保暖就好;吃飯,只要吃飽就好;住,只要空氣流通、安靜就好;行,「你騎馬來我騎驢,看看眼前不如你;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因此,在衣、食、住、行裡,只要滿足、配合我們的身分,就是修行。
二、身心活動的修行:一個人每天手要做事,腳要走路,眼睛要看,耳朵要聽,心裡要想、要分別,所以在身心的活動裡,要做到手不打人,嘴不罵人,眼不亂看,所謂君子「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舉心動念都應該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三、人際關係的修行:在人際關係裡如何修行?人我相處時,不要看不起人、嫉妒人、欺負人,應該尊重別人。抱持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的觀念,這樣就能促進人際的關係。
四、金錢財物的修行:自己不要太過自私,太過貪心,喜捨是很重要的,金錢不是一切。金錢可以是毒蛇,也可以是良藥,端看使用公費者的心態。要會用錢,不要成為錢財的奴隸,才是財物之利。
在生活中修行,有四點參考:
一、衣食住行的修行。
二、身心活動的修行。
三、人際關係的修行。
四、金錢財物的修行。
如何過一日生活
禪宗說:「日日是好日。」我們要把每一天過得很實在,今天把今天過好,一月把一月過好,才會一年一年的過好;一年一年的過好,才會一生的過好。我們如何過一日的生活?我有四點意見:
一、每日說好話:一天當中,你自己盤算一下,你說了多少的好話?過去袁了凡先生,他每天都用「功過格」檢討自己的功過,反省一天之中有多少功德過失,並且老實做記錄。比方說:我們每天跟人家講話:「你早!你好!」就是好話;「謝謝你、對不起」,這就是好話;「我能為你服務什麼嗎?我想為你盡一點心力」,這都是好話。或者你見到一位婦人,讚美她的家,讚美她的兒女,讚美她的丈夫;你見到一位學生,你讚美他的老師,讚美他的學校;你見到一個公務員,你讚美他的同事,他的長官,你能每日多說好話,就有個美好的一日。
二、每日行善事:一天當中,你做了多少好事?比方說:看到垃圾,能去整理乾淨;交通混亂了,我去維持秩序;我到哪裡,都給人一些服務,給人一些幫忙,我每日行好事,就是充實的一日。
三、每日常反省:所謂「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反省自己的功過多少?我今天講的話適當嗎?我今天做的事做得周全嗎?我今天有什麼傷害了別人嗎?你能常反省,就會改過遷善。
四、每日多歡喜:我們一天當中,如果都是憂愁滿面,都是非常的煩惱,日子會很難過。假如每日多歡喜:我吃飯的時候,感覺飯很好吃;我睡覺的時候,感覺到很美好的休息;我會客的時候,感覺很有人緣。你每日多歡喜,日子就很好過了。
所以,怎樣過一日的生活呢?就是:
一、每日說好話。
二、每日行善事。
三、每日常反省。
四、每日多歡喜。
如何歡度一日的生活
人每天都在生活,如何讓這一日的生活充滿歡喜、快樂呢?
一、飯前五觀想,飯後百步走:無論是在用早餐或吃中飯之前,佛教告訴我們都要有五種觀想,其一是當思這一粒米、一碗飯、一盤菜得來不易;其二是要權衡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享受?其三是要防備自己的貪心,不要過分要求;其四是將吃飯視為吃藥一般,是為了療治飢餓的毛病,吃飽了,飢餓的毛病也就消失了;其五就是為成就佛道,為了藉假修真,我們才要吃飯。如你這麼想,必定歡歡喜喜地吃,吃過之後,要飯食經行、散步,所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二、每日要早起,遇食要少吃:也就是每天早起身體好,吃飯不要吃得過飽的意思。過去,我們中國人的習慣都是勸人家多吃,事實上,多吃無益,反而有損健康,所以少食是良藥。
三、早起十念法,晚睡一炷香:假如你是個佛教徒,在清早起床後,你可以一口氣念十句佛號,反覆十口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晚上睡覺前,靜坐一炷香,讓自己能夠安然入睡。
四、生活要放下,生死不可怕:在生活裡,一切的榮辱、得失、有無,都要放得下,不需要太計較、太認真,就算是生死來臨了,也應無所懼。為什麼呢?因為人的生死是有輪迴的,並非死後就化為烏有,死等於搬家,換一件衣服,換個身體,不足害怕。
歡度一日的生活方式:
一、飯前五觀想,飯後百步走。
二、每日要早起,遇食要少吃。
三、早起十念法,晚睡一炷香。
四、生活要放下,生死不可怕。
如何學習
一些青年朋友,甚至有心學佛的人士,經常問我:「如何學習?」以下這首四句偈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一、為學當重聞思修:學習可分三個階段,一是聞,二是思,三是修。佛教說智慧的來源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精進聞、思、修才能進入三摩地,才能成功。所以我們學習,首應注重聽聞,要諦聽,聽聞以後且要用心思考,經過思考後,再由理論上去實踐。
二、將來必須說寫作:經過聞、思、修以後,就必須說、寫、作,因為你必須把自己學習的成果說與人知,寫給人讀,並且親自去實踐,否則徒然浪費功夫,到頭來也只是個自了漢。但是,假若你未經過聞、思、修三個階段,那麼說、寫、作就不能透徹了。
三、若能具備戒定慧:學習的過程中,要守戒,要修定,要有智慧。戒,就是守法;作學問如果不守法,求得再好的學問也是白費。要修定,才有定力,身為學者,不能衝動沒有定力。更要有智慧,要有正確抉擇,要能權衡是非、明察善惡。
四、必可清淨樂融融:經過聞思修、說寫作,進而具備戒定慧後,未來將是清淨樂融融。不論對自己、對大眾、對朋友或與他人共創事業時,必然能夠任運悠遊自在快樂了。
所以,如何學習?
一、為學當重聞思修。
二、將來必須說寫作。
三、若能具備戒定慧。
四、必可清淨樂融融。
學習的目標
學無止境!人生該學習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是一連串的學習。學習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各有不同的學習法。但是學習的精神和目標應該都是一樣的。學習是為了:
一、昇華我們的人格: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貪瞋煩惱,我們既不能隨著七情六欲打轉,也不能任由貪瞋煩惱左右,我們要昇華個己的人格,讓我們從七情六欲裡提升出來,從貪瞋痴煩惱裡超越出來。要昇華人格,就必須要學習。
二、淨化我們的煩惱:談到人生的煩惱,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煩惱綿綿無盡期」,我們每天都有煩惱、有困擾:沒有錢的時候煩惱,有了錢也煩惱;沒有人愛我們的時候煩惱,有人愛我們也煩惱;真是有也煩惱,無也煩惱。我們如何才能超脫煩惱?最要緊的是,淨化我們的身心,身心淨化了,煩惱便無從生起。
三、擴大我們的心胸:人生有很多事情為什麼無法解決,都是由於我們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別人當然對我們不好;心中不能容物,世間萬物都將成為我們的障礙。所以要擴大心胸,要像佛菩薩用慈心、悲心包容天地,包容世界一樣。我們能愛朋友,就能包容朋友;愛兒女,就能包容兒女;愛眾生,就能包容一切眾生。能有這樣寬大的心胸,才會富有。
四、莊嚴我們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一張辦公桌是他的世界,一個房間是他的世界,一個社會是他的世界。如何莊嚴我們的世界呢?如果我們所經過的地方,我們所遇到的人,我們生活裡的一切事物,都因為我們而獲得一種莊嚴,這就是至高無上的學習。
所以,我們為何要學習呢?是為了:
一、昇華我們的人格。
二、淨化我們的煩惱。
三、擴大我們的心胸。
四、莊嚴我們的世界。
如何教育
我是一個出家人,是從事教育的出家人。我一直很關心青年的教育,所以辦學校、夏令營,推動社會教育,到處舉辦佛學講座,我這一生用力最多的就是佛教的教育。我辦了不少佛學院,有日文的佛學院、英文的佛學院、一般的佛學院,因此,佛光山有好多的青年人才在世界各地弘法,所以教育是很重要的。
如何從事教育?我有四點意見:
一、教忠教孝的倫理教育:今天的社會需要一種教忠教孝的倫理教育,時下一般年輕人很缺乏忠孝節義的倫理觀念,所以現代的年輕人失落了很多中國固有的文化,失落了很多中國固有的精神,我們應該把教忠教孝的倫理教育再找回來。
二、教你教我的因緣教育:現在的教育都偏重個人教育。中國從過去的三代同堂,慢慢到現在小家庭化、個人化,只要我自己一個人享受就好了,不重視你我的因緣教育,社會怎能不混亂呢?你我的關係不注意,你我的關係混亂了,父母不像父母,子女不像子女,朋友不像朋友,還有什麼教育可言?所以我們應該把人際關係的因緣教育恢復起來。
三、教空教有的中道教育:現在的教育,天天在物理、科技上面打轉,不教導做人,只在「有」的上面去計較,不在「空」的精神上著力。我們希望教空教有的中道教育,不偏重於物質,也不偏重於精神,「空」、「有」的中道是很重要的。
四、教解教行的實踐教育:我們現在有解無行,有行無解,不是空談,就是暴行,最需要知行合一的實踐教育,來匡正社會風氣。
所以,我們今天的社會需要的教育是:
一、教忠教孝的倫理教育。
二、教你教我的因緣教育。
三、教空教有的中道教育。
四、教解教行的實踐教育。
特殊的教育法
教育,要講究方法。家庭有家庭的教育方法,學校有學校的教育方法,社會有社會的教育方法,宗教當然也有宗教的教育方法。現在的佛教,除了一般的教育方法以外,還有特殊的教育方法。什麼是特殊的教育法呢?
一、以毒攻毒的權巧教育:高明的醫生,用砒霜、毒藥都可以治病;有高尚智慧權巧的大德法師,也懂得以毒攻毒的權巧教育。例如,唐三藏玄奘大師,他很欣賞尉遲恭的兒子,要他出家,尉遲恭的兒子不肯,提出了條件:「你要我出家,必須要有三部車子跟隨我,一車酒、一車書、一車美人。」像這三種條件,現代的寺院、法師誰願意接受呢?可是玄奘大師就非常樂意地說:「我承諾你。」尉遲恭的兒子出家後,就是後來有名的唯識宗祖師慈恩窺基大師,他還有一個名號,人稱「三車法師」。
二、以事明理的圓融教育:人,有時候偏於一事,有的偏於一理,事理不圓融。特殊的教育法,注重事中有理、理中有事,理事圓融的教育。如「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藏芥子容易懂,芥子那麼小,裡面怎麼能納須彌?我們要知道「芥子納須彌」是理上的,事上雖不能,理上卻是大小互融的,這就是以事明理的圓融教育。
三、以古證今的啟發教育:佛門的教育常常以古證今,古人是怎麼樣的有志氣,古人是怎麼樣的奮發,古人是怎麼樣吃苦耐勞,引古證今來啟發現代的年輕人。
四、以智入道的幽默教育:就是用智慧、用幽默讓你入道,不一定要板起面孔說教,有時候哈哈一笑也都是教育。
所以,佛教的特殊教育法有四點:
一、以毒攻毒的權巧教育。
二、以事明理的圓融教育。
三、以古證今的啟發教育。
四、以智入道的幽默教育。
我對現代教育的建議
現代的教育包羅萬象,尤其在社會風氣、民間習俗、國外流行以及現代化腳步的催生下,比起以往,已然有很大的改變。不過,我認為一個符合時代需要的現代教育,還應該注意以下四點:
一、生活的教育重於知識的教育:現在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教育都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生活上的教育。因此,有些人雖然獲得了學士、碩士,甚至博士的學位,卻對煮飯、洗衣服、整理家務一竅不通。一個不能結合生活的教育,光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這是很虛浮的。
二、道德的教育重於功利的教育:目前的社會,大家都汲汲於功名利祿的追求,卻沒想到功名利祿就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四處亂跑。如果有了道德的教育,便可以駕馭功利,阻止功利走岔了路。
三、普及的教育重於個己的教育:現在的教育,大部分都只講究個人,只要我具有,我擁有,我自己有利就好了,至於別人是否擁有,則與我無關。其實,社會是大眾的,是大家共同生活的環境,如果我們都能重視大眾的利益甚於個人的利益,社會就能進一步臻於至善至美。
四、自覺的教育重於接受的教育:今日的青年,都注重老師教育我接受,父母教育我接受,而演變成填鴨式的教育,對所學之事不能消化,因此不能活用。如果今後的教育能重視自覺,重視自己思想的啟發,教育就能更加的活用了。
因此,對於家庭、學校或社會的教育,我有下列四項建議:
一、生活的教育重於知識的教育。
二、道德的教育重於功利的教育。
三、普及的教育重於個己的教育。
四、自覺的教育重於接受的教育。
為師之道
為師之道,就是怎樣做一個老師。老師怎樣對待學生,在《善生經》裡指出下列幾點方法:
一、順法調御,以愛教導:我們要教導學生,要依著法,不可以曲解理。調御就是要好好地調教他、駕御他,主要是以愛來教導他。在佛教裡,一進山門就是彌勒菩薩笑嘻嘻的,以愛來攝受你、歡迎你,如果以愛仍不受教,才有後面的韋天將用力折服你。一個老師必須以鼓勵代替責備,以關懷代替苛責,所以愛的教導很重要。
二、誨其未聞,增廣見識:教導學生,主要是讓他化不知為能知,化未聞為有聞,教誨他不懂、不明白的,增加他的見識。
三、隨其所聞,令解善義:讓他學習主動發問,而不一定要用填鴨式的教育,應啟發他學習,讓他發問。所有的佛經都是弟子來問,佛陀來回答。例如《金剛經》,如何善護念諸菩薩?如何善護囑諸菩薩?就是有人問,佛陀才來解答。
四、示其善友,樂於交遊:對於年輕的子女、學生,我們要替他選擇好的朋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教他親近善友,做個好人。
五、盡己所知,教授不捨:就是盡自己所知傾囊相授,不要像過去所謂的秘笈,樣樣保留一點,不能傳盡所有的道。這是個進步的時代,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為師之道,有五重點:
一、順法調御,以愛教導。
二、誨其未聞,增廣見識。
三、隨其所聞,令解善義。
四、示其善友,樂於交遊。
五、盡己所知,教授不捨。
賢才的意義
我們常聽別人讚美說:你很能幹,你很有智慧,很聰明,你是社會賢才。所謂「社會賢才」,要具有什麼樣的條件呢?
一、品德足以端正風俗:所謂「賢才」,他的品性、道德,應可以端正社會的風氣。君子之德如風,風氣所至,就能改善社會。今天的社會風氣敗壞,能貪的就貪,貪不到的就瞋恨;能搶的就搶,不能搶的就鋌而走險。賢才的品德能影響社會風氣,有所改進。
二、才能足以建立秩序:賢才的人,對於社會秩序必然有所端正,有所樹立。如,人與人之間有秩序,所謂「長幼有序,師生有序,父子有序」,甚至朋友和朋友之間也有一定的規範、方式,你不能脫序。今天的社會就是脫序了,大家都不講究倫理,不講究尊卑,不講究長幼,在沒有秩序的社會裡,就沒有規則。所以希望社會上有才能的人不要灰心,我們要以建立社會的秩序為己任。
三、聰明足以深謀遠慮:賢才的人,必定有智慧,必定很聰明。所以他要把他的聰明,他的知識,他的遠見,他的學識教導給社會大眾。像今天社會上很多賢達名流就經常風塵僕僕四處講演,教導社會。
四、堅毅足以創立事業:一個賢才,有他的堅強,他的毅力,才能夠一直勇往向前,創立事業。
所以賢才的條件是:
一、品德足以端正風俗。
二、才能足以建立秩序。
三、聰明足以深謀遠慮。
四、堅毅足以創立事業。
中國統一的條件
近來大家很關心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國的統一。經常有人問我對於中國統一的前途看法如何?很多的學者專家,也經常談論中國統一的前途怎樣、怎樣……,一般最為大家所接受的中國的統一基礎,是建立在「自由」、「民主」、「均富」上。
中國在統一之前,我認為必須先要做到:
一、在經濟上要互助:海峽兩岸經濟貧富懸殊,差距太大,要中國統一,必須先把兩岸經濟差距拉平。因此,台灣的經濟必須要能對大陸有一些幫助,如果經濟水準拉平了,就能統一,所謂的經濟均富,理想自然就容易實現了。
二、在文化上要交流:因為海峽兩岸思想、教育的差距很大,所以我們要想中國統一,在文化、教育上,要不斷地交流,讓大家在思想、教育、文化上都能有共識,都有一些共同點,將來統一就不會難了。
三、在宗教上要尊重:世間上的種種主義、學術會被淘汰,但是宗教不會被毀滅。所以今後海峽兩岸對宗教要尊重,一個強大的國家,宗教的發展必定是多采多姿的。
四、在政治上要民主:今後海峽兩岸的政治,如果不民主,統一就很難。
所以中國統一之前必須先要做到:
一、在經濟上要互助。
二、在文化上要交流。
三、在宗教上要尊重。
四、在政治上要民主。
理想的國家
我們都是中國人,都希望中國能富強,可以建立一個「新中國」。我們理想中的新中國是怎樣的呢?我有四點看法:
一、民主道德的政治:如果民主政治是天天鬥爭,甚至在立法院也濫用肢體語言,完全不講究和諧、道德,光用抗爭的手段,這種民主是需要修正的。所以在政治上,我們希望有民主道德的政治。
二、祥和互敬的社會:現在社會上,如果常以暴力互相排擠、歧視,沒有祥和互敬,這個社會就不可愛。改善社會的風氣,必須從淨化人心做起,大家要能祥和互敬。
三、取捨合理的經濟:人人都希望發財,但卻取捨不合理,像現在的官商勾結、貪污、搶劫,及非法得到的財富,都是從罪惡中獲得,這是個惡習,希望今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取捨能合理。
四、樂觀勤奮的生活:所謂「新生活」即要樂觀,要勤奮,每人皆應過新生活,勤奮開拓未來的生機,樂觀珍惜現有的成就。
中國,是孕育我們成長的血親鄉土;中國情,是我們含蓄共屬的情感;民族魂,是我們悠悠卒歲永不竭止的精神,凡是中國人都期盼有一個理想的國家,我們建議一個新中國的模式是:
一、民主道德的政治。
二、祥和互敬的社會。
三、取捨合理的經濟。
四、樂觀勤奮的生活。
如何為國家慶祝
中華民國已有八十年的歷史,一般兒女對於父母的生日,會歡欣鼓舞為父母祝壽;而一個國民對於國家八十歲的生日,應該如何為國家做一番慶祝呢?
一、以祝福為國家慶祝:我們慶祝國慶,應該要祝禱國運昌隆、國泰民安,祝福國家一切順利。因為歷史的殷鑑不遠,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家,我們就無法過著安定、自由的生活。所以今天每個國民都應該心香一瓣,祝禱我們的國家前途能恆久綿長,社會的治安能平安祥和,祈祝國家能真正走上自由、民主、均富、法治的道路。
二、以建設為國家慶祝:過去我們的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建設,並實行所謂的「生產報國」,最近更有不少優秀的科學家、學者、工商人士為了建設國家,做了最大的努力。今天我們應該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人人感謝過去建設的因,珍惜今天建設的果,不要輕易破壞。須知國家是大家的,人人應該建設她、愛護她,而不容許有人損壞她。
三、以讚美為國家慶祝:平常我們和朋友相處,尚且要說好話,相互讚美;對父母,更不容許別人肆意批評攻擊。同樣的,對於國家,也不容許有任何的毀謗傷害,我們要讚美她,要宣揚我們國家的偉大與美好。
四、以愛心為國家慶祝:今天的社會大眾普遍缺少愛心,對國家社會尤其缺乏摯愛之心,甚至有人不惜打擊國家、破壞國家,可以說對不起國家的罪人實在太多了。今天需要全國大眾都有一種慚愧心,好好地反省,好好地想一想,國家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成就了多少?如果我們不懂得回饋,實在是不肖的國民。
所以為國家慶祝之道有四:
一、以祝福為國家慶祝。
二、以建設為國家慶祝。
三、以讚美為國家慶祝。
四、以愛心為國家慶祝。
如何慶祝光復節
一九四五年,台灣經過八年的對日抗戰後,終於從日本人手中光復了。回想過去台灣在異族強權侵略統治下,人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而現在已然獲得了自由,並且全民同心戮力,把台灣建設成安和樂利的國家,當然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不過,在歡慶光復節的同時,全體國民也應該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光復吾人的信心來慶祝: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中,台灣不時遭受各種外來的橫逆、打擊,但是居住在台灣的大家,應該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國家的前途有信心,對台灣建設有信心。只要我們有信心就有希望,只要我們努力生產,只要我們的社會有法治,只要我們大家互相協力,我想未來台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基地。
二、光復吾人的尊嚴來慶祝:人有人的尊嚴,民族有民族的尊嚴,國家有國家的尊嚴。我希望今天的台灣同胞對自己的尊嚴、對國家民族的尊嚴要好好維護,要尊重過去所有的成就,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得來不易,所以我們要自尊自重,要愛惜自己所有,不可輕易毀棄。
三、光復吾人的倫理來慶祝:現階段台灣在物質建設的成就,普遍為世人所肯定,可是另一方面,由於倫理道德的淪喪,以及社會秩序的紊亂,卻又令人感到憂心。所以目前我們亟須重建一個重視倫理道德的社會,重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傳統美德,大眾應該同心協力,儘管有時會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彼此要互相尊重,大家要重視倫理。唯有如此,社會才能安定和諧。
四、光復吾人的法治來慶祝:重建法治觀念是今天台灣最重要的心理建設之一。當初我跟隨政府從大陸到台灣來,就是因為我們的政府講求法治。如果現在不再重視法治,不守法,國家的前途就很危險。所以我們慶祝光復節,大家要確實遵守法治。
對於慶祝光復節,我提出了以上這四點看法:
一、光復吾人的信心來慶祝。
二、光復吾人的尊嚴來慶祝。
三、光復吾人的倫理來慶祝。
四、光復吾人的法治來慶祝。
如何處世
世間上人人勤奮求學,以求取高深的學問。學問有什麼用呢?用在做人處世上。做人處世的學問是最大、最多、最需要的。如何來處世呢?我有四點意見:
一、以和合他人來處世: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先重視融和,先重視大眾的和諧。做什麼事情之前,都應該把各種因果關係,人際關係考慮清楚,不要遷就這一邊,得罪了那一邊,和合處事才能事半功倍。
二、以攝受他人來處世:我們做什麼事情,只要對別人有利益,你不去找他,他也會來找你。你如果做什麼事情都損害別人,侵犯別人,你去拜託他,請求他,他也會退避三舍,因此菩薩度眾生,所謂四攝法,有四個方法可以攝受,就是:布施,將自己有的與你布施結緣;愛語,我講好話;利行,我幫助你,給你方便;同事,我跟你和合圓融,以同樣的身分去攝受他人,才能辦好事情。
三、以恆順他人來處世:現在很多人,做什麼事都太執著自己,抬高自己,不遷就別人的意思,不尊重別人的意思。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裡,有一個大願叫「恆順眾生」,恆順眾生就是民主,就是重視民意,凡事大眾溝通議決,尊重大眾的意見。
四、以覺悟他人來處世:做什麼事情,不要愚民政策,不要有所隱瞞,這種人是成不了大事。凡事要讓人知道,讓人明白,達成共識,這樣處世就好辦了。
所以,怎樣處世呢?就是:
一、以和合他人來處世。
二、以攝受他人來處世。
三、以恆順他人來處世。
四、以覺悟他人來處世。
我們需要的社會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人都不能離開社會,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社會,共同建設一個我們所需要的好社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呢?
一、要有美好的環境:近年來,由於教育普及,知識水準提高,大眾已普遍懂得注重環境保護,也知道美好的環境要靠大家一起來愛護。其實,佛教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環境的美化,譬如整理山林,種植樹木,把寺院建築得富麗堂皇、莊嚴巍峨,可以說佛教是最早、最懂得美化環境的。而今雖然已有很多社會人士,開始注重環保工作,但是仍嫌不夠,我希望全民大眾一起來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讓我們擁有美好的生存空間。
二、要有安全的居所:安全的居所是生存的要件,它可以使我們感到平安、愉悅。可是放眼今日社會,搶劫、綁票、槍殺、恐嚇等案件層出不窮,嚴重地影響到我們生存的權利。我們需要一個安全的居所,因此人人應該挺身而出,如果能夠人人做警察,家家守望相助,才能確保居處的安全。
三、要有善良的親友:親戚朋友是僅次於家人與我們最親的人,我們對待親戚、朋友,不要能欺則欺、能騙則騙。大家應該互相愛護、互相尊重、互相幫助,這才是好親友,所謂「善友第一親」,善友不怕多。
四、要有自由的生活:自由是人類共同的追求,自古以來,許多人寧可犧牲生命,為的是要爭取自由,可見自由的可貴。我們現在的社會,有的人晚上不敢出門,或者偏遠的地方不敢去,或者某一個社區不安全,這就是生活自由受了威脅,大家應該要有爭取生活自由的道德勇氣。
五、要有淨化的感情:每一個人都有感情的生活,真正的感情不是占有,而是一種奉獻,唯有從奉獻中所獲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所以我們應該化占有為奉獻,這就是感情的淨化。
所以我們所需要的社會是:
一、要有美好的環境。
二、要有安全的居所。
三、要有善良的親友。
四、要有自由的生活。
五、要有淨化的感情。
人我社會的和諧
有時候,一個人生活固然難,譬如一個人有很多的理想、妄想,內心種種情緒的衝擊,弄得自己很不安寧。至於人我之間,一個人、二個人、三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大眾千千萬萬人,相處更困難,和諧更困難。因此我把自己體會的人我社會和諧的條件提供出來:
一、不嫉不疑:有一首偈語說:「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現體無窮;青山綠水依舊在,為人疑嫉難相容。」我們和大眾相處,最怕的是彼此相互嫉妒、懷疑。疑心,會造成分裂;嫉妒、瞋恨心,也會形成人際的衝突。因此,人我之間如果能夠不嫉不疑,你喜歡我,我信任你,自然能彼此融洽。
二、不打不鬥:俗話說:「做人要爭氣,但不要鬥氣。」人我之間,不要用心思打擊別人,用言語打擊別人,用種種方法打擊別人,也就是不要和人鬥爭、鬥氣。
三、不欺不凌:我們和別人相處,不要仗勢欺人,不要處處想要凌駕他人,一個人能夠與人和平相處,與人為善,必能受到大家的敬重;如果人人都能對人不欺不凌,社會必然安定、詳和。
四、不妄不騙:和別人相處,不妄語、不欺騙。信用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沒有信用的話,你一次說謊、二次說謊,常常妄語,再有辦法,別人也不會喜歡的。做人不但要守信用,不妄語,還要不騙人,不要用詐術欺騙別人,掠取利益。因此,不妄不騙是人我和諧的要件。
所以,人我社會和諧的條件,就是:
一、不嫉不疑。
二、不打不鬥。
三、不欺不凌。
四、不妄不騙。
處理婚喪的原則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個婦人死了獨生兒子,非常悲傷,傷心到不想活下去,就請求佛陀救治她的兒子,佛陀說:「妳去找一戶人家,要一棵吉祥草,給你的兒子吃了,就會讓他再轉活過來,這種草只有沒有死過人的人家才有。」婦人於是挨家挨戶的四處求討吉祥草,問了一天,全無下落,哪一家沒有死過人?她才知道有生必有死,死不是一家一人的,是普遍的,人生的婚喪是免不了的。婚喪既是免不了,處理婚喪就是我們人生會面臨的事,它的處理原則有四點:
一、不要虛榮:現在遇到婚喪的日子,大家競以虛榮心處理,要作得比別人家好,很多人家在互比虛榮心。
二、不要鋪張:婚喪事情,講究你有多少樂隊,我有多少花車,不一定要這樣,婚喪是個人家庭的事,何必勞師動眾呢?
三、不要迷信:結婚要看日期,喪葬要看地理、風水,這都是迷信。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只要你心好,時時處處都好。
四、不要執著:中國社會裡,一到婚喪喜慶的節骨眼上,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習慣,大家都執著不改。其實許多風俗都是人為的,太過執著於事無補。例如,看日期,一定要什麼日子,日子不好就不吉祥,其實世間上哪有什麼一定的日子?我們這裡是白天,美國倒變成晚上了,所以不一定迷信時辰,也不一定執著地理,只要你心裡覺得好,到處都很好。
所以,婚喪的處理原則是:
一、不要虛榮。
二、不要鋪張。
三、不要迷信。
四、不要執著。
如何濟危扶弱
我們見到世人有危難,要去救濟他;見到幼小的弱者,要去扶助他。「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所謂慈悲之念,人人都應該具足的。因此如何濟危扶弱呢?有四點意見:
一、對生命要護其生存:凡是有生命的東西,不要說一個人,就是一隻小麻雀、一條魚、一隻蜻蜓、一隻蝴蝶,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我們都要保護他的生存。現在講究環境生態,我們如果殘殺生命,就會影響全世界的生態平衡,害人也害己。
二、對老弱要拯其康強:每一個人都會老,每一個生命都是很脆弱的,因此對老弱的生命,我們要幫助他,要使他健全,使他康強,所謂「老有所歸,幼有所養。」
三、對危難要濟其平安:有人游泳遭遇到滅頂的危險時,我要關心救生;有人開車太快,或是駕駛技術不好,我們提醒他嚴守交通規則;現在社會治安不好,我們要守望相助,要幫助隔壁鄰居,大家都能關心社區的安全。
四、對邪見要助其正信:很多人眼見社會動盪,生命無依,大家總想有個宗教信仰,但是信錯了對象,種種邪見,缺乏正信,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我們對邪見的人要幫助他建立正信,就是相信實在的,相信有歷史的,相信有能力的。
所以,如何濟危扶弱?就是:
一、對生命要護其生存。
二、對老弱要拯其康強。
三、對危難要濟其平安。
四、對邪見要助其正信。
美滿家庭
怎樣建設美滿的家庭?家庭最重要的是和諧、美滿,人我之間相處得非常親愛,所以美滿家庭的條件有四項:
一、以慈悲獲得尊重: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自己必須先以慈悲心尊重他人,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愛。家庭裡,最重要的是每一分子都要有愛,甚至於養的貓、狗,如果你對牠有愛心的話,牠的發育、成長都會不一樣,花草也如同貓、狗,只要你細心澆水,照顧它,則能百花盛開,果實飽滿,所以慈悲才能獲得尊重。
二、以智慧處理是非:家庭中有很多的成員,男女老少各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觀念,所以是非不斷,那麼如何來處理是非呢?就是用智慧。比方說我們不要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當然我們就不怕是非。所謂「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是非止於智者,因此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是非,大家必定能和平相處。
三、以恭敬接待大眾:家庭中人來客去,即使是家人的朋友也應該表示一種適當的恭敬。你恭敬別人,同樣的,家裡的分子也會恭敬你,所以佛法常常講「佛法在恭敬中求」。《法華經》中有位常不輕菩薩,見到人就合拿、禮拜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做佛。」我們對家人人格的尊重,就是美滿家庭的重要條件。
四、以道德修養身心:我們要有德,要有道,身心才會安定、安穩,形成美滿家庭。
因此美滿家庭四要件是:
一、以慈悲獲得尊重。
二、以智慧處理是非。
三、以恭敬接待大眾。
四、以道德修養身心。
女性的五種惡事
佛教經典中,有一部《玉耶女經》,說明玉耶女這位女子,如何接受佛陀的教導,而從一個原本驕縱傲慢的女人,一改而為非常賢慧的女性。在這一部經典裡,談到女性有五種惡事應該去除:
一、懶惰遊戲:有的女人很懶惰,很貪玩,經常放著家事不做,每天不是逛街,就是找朋友聊天,甚至沉溺於賭博、遊樂,這種女人不容易建立美滿的家庭。
二、惡口譏諷:有的女人生性尖酸刻薄,常常喜歡說話諷刺別人、取笑別人、毀謗別人,以打擊他人為樂,這種女人終必自取其咎,必為朋友所唾棄。
三、異心邪念:女人對丈夫有異心、有邪念,便不是一個好妻子;對公婆、對親族有異心、有邪念,便不是好媳婦,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便不是一個好女人。
四、愛慕虛榮: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可是有的女人過分注重外表,極喜歡被人家讚美,經常花費長時間在外表的妝扮上,這是愛慕虛榮的毛病。釋迦牟尼佛曾經說:「真正的美麗不是容貌的漂亮,心地的善良才是真正的美麗。」所以一個端莊成熟的女人,應該注重內在美。
五、妒恨親人:婆媳問題自古以來一直是多數家庭的困擾,原因是,妻子只愛她的丈夫,對於公婆、伯叔,她都不喜歡,不是嫉妒就是怨恨,因此造成怨隙與家庭糾紛。
以上五種惡事不只是女性有,男性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去除它,不要讓它滋生罪惡。這五種惡事是:
一、懶惰遊戲。
二、惡口譏諷。
三、異心邪念。
四、愛慕虛榮。
五、妒恨親人。
夫婦相處之道
隨著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來有一些年輕的男女,到寺院裡舉行佛化婚禮,要我為他們證婚。我經常都會告訴他們下列的道理:
如何做一個先生呢?必須要記住:一、身邊少帶錢;二、晚飯要回家;三、應酬成雙對;四、幽默加慰言。
這四句話是說,做一個丈夫,身邊不要帶太多金錢;因為錢多了,有時候很容易引誘我們做一些罪惡的事。再者,做個好丈夫,要回家吃晚飯,因為好丈夫不能光是忙事業、忙交際,家庭也很重要。如果有應酬,要與太太一起參加,夫妻應該經常同進同出、出雙入對。平日要幽默加慰言,一個好丈夫,是一家之主,平常要有一點幽默感,不要每天板著冷面孔,有時候應該輕鬆一點,開個玩笑,對於為家事忙碌辛苦的太太、兒女,要多給他們幾句安慰、感謝的話,如此,家中必能時時洋溢著幸福溫馨的氣氛。
另外,做太太的也有四句話要記住:一、家庭是樂園;二、飲食有妙味;三、勤儉為五婦;四、讚美無秘密。
做一個好太太,要把家庭整理得像樂園,不要讓先生下班回來,覺得家裡很髒亂。最要緊的,飲食要有妙味,有人說:「要控制男人的心,先要掌握他的胃。」只要給他吃得好,到了要吃飯的時候,他自然會回家。勤儉為五婦,要做一個像母親、像妹妹、像婢女、像妻子、像臣子般的太太;也就是說,對待丈夫有時像母親關心兒子、有時像妹妹敬愛兄長、有時像婢女服侍主人、有時像妻子依賴丈夫、有時又像臣子伴隨君王。讚美無秘密,平常對於先生要多說讚美的話,不要私藏金錢,不要隱瞞秘密。這樣,夫婦的感情必定很好。
所以,夫婦相處之道,應該是:
為夫四法:
一、身邊少帶錢。
二、晚飯要回家。
三、應酬成雙對。
四、幽默加慰言。
為婦四法:
一、家庭是樂園。
二、飲食有妙味。
三、勤儉為五婦。
四、讚美無秘密。
怎樣做好家庭主婦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性,這個人或許是母親,也許是妻子。也可以說,一個男人要成就偉大的事業,一個家庭要獲得幸福美滿,這裡面必定有一個很賢慧的家庭主婦。所以家庭主婦在家庭、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已經不言而喻。如何做好一個家庭主婦呢?
一、要負責家務:把家庭整理有條不紊、纖塵不染,使它像一個飯店,像一個樂園,並且時時洋溢著和樂的氣氛,丈夫當然就樂於回家吃飯,兒女也不會在外流連忘返。
二、要忍耐委屈:一個家庭主婦,工作上雖然很忙碌、很辛苦,但在精神上要帶給丈夫快樂,帶給兒女歡喜,能夠忍耐委屈,多擔當家庭的責任,使家庭和樂、幸福,這種成就往往比事業上的成就,讓人覺得更踏實、更有成就感。
三、要守貞重節:身為女人,最寶貴的就是貞節。古人講,一個好女人,要具有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德就是指守貞重節,所以做一個女人,貞節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可以視同兒戲,不要玩笑、浪蕩,要保持女人矜持、莊重的美德。
四、要事夫教子:夫妻之間,平時要相敬如賓,妻子對丈夫,偶爾也不妨把他當作君王來侍奉,在生活起居上多一點體貼與照顧,必能贏得他相同的,甚至更多的回報;對兒女,要在身教、言教上給他很好的學習榜樣,並讓他受良好的教育。
五、要和睦親友:妻子之所以稱為賢內助,必是他能在家庭、事業上協助丈夫,所以對於鄰居、親友,要敦親睦鄰,幫助丈夫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且要孝順公婆,敬重長輩,使先生無後顧之憂。
所以如何做一個好的家庭主婦?就是:
一、要負責家務。
二、要忍耐委曲。
三、要守貞重節。
四、要事夫教子。
五、要和睦親友。
養成孝敬的美德
孝是中國人精神文明的精髓,一個年輕人必須具備很多的美德,其中,孝順、恭敬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什麼是孝敬的美德呢?
一、要有承順言教的性格:父母、師長教訓我們,指示我們,我們要用恭敬的態度奉行,也就是要有謹守奉行的性格。現在一般的年輕人,大都缺少這種性格,有時候父母、師長跟他交待什麼事,他總是將尊長的言教推開。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讀書進步很慢,甚至於考試也常常落榜,就是由於他不能承順言教;他沒有接受,只有排拒。
二、要有從善如流的作風:平時父母、師長指示我們如何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都應該信受奉行,對於好的事情要從善如流。
三、要有虔誠恭敬的態度:現代的年輕人,有時候父母、師長指示他、教訓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持一種反叛拒絕的態度,因此容易誤入歧途。所以養成虔誠恭敬的態度,對於將來成功立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四、要有克己利他的願心:我們要有孝敬的美德,首先要養成克制自己。自己要忍耐,要遷就他人,要能降低自己的執著,才能順從別人的願心。
所以,如何養成孝敬的美德呢?
一、要有承順言教的性格。
二、要有從善如流的作風。
三、要有虔誠恭敬的態度。
四、要有克己利他的願心。
如何教育子女(一)
現代社會上的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教育子女?有的父母自己很正派,子女也很有知識,可惜不善於教育子女,使子女慢慢走了樣。那麼如何教育子女呢?
一、培養子女的感恩觀念:什麼是好兒女?就是他具有孝順、尊重、感恩的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讓他從小培養感恩的觀念,不但知道感謝父母的恩惠、老師的恩惠,也能夠感謝社會的恩惠、國家的恩惠。他有這個感恩的觀念,就是他的財富,有助他開創未來的美好前途。
二、培養子女的慈悲胸懷:現在的青年兒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時之狠,賭氣、打鬥、鬧情緒,這樣的子女,將來在社會上是不容易獲得人緣的,所以最要緊的是讓兒女有慈悲的胸懷。例如,教育子女,要教他愛護小動物,教他不欺凌弱小。我們常常看到馬路邊的小孩,有時候玩弄小魚、小蝦、小鳥、小蟲子,不尊重生命,不寶貴生命,將來到社會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氣。
三、培養子女的忍耐力量:要養成子女的良好修養,就要教他忍耐。像兄弟姊妹相處,有時候哪一個兄弟姊妹多得到一點利益,多得到一點好處,他不要爭,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點嫌棄、一點挫折,也不要一直苦惱鬧情緒,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將來能成就一切事業的力量。
四、培養子女的服務精神:今天的社會,不是講究你個人有多少才能,有多少智慧,最主要的是要社會大眾能肯定你,能接受你,子女如果有服務犧牲的精神,對社會大眾有貢獻,就會受到大家的肯定歡迎,才會成就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因此,如何教育子女?有四點意見:
一、培養子女的感恩觀念。
二、培養子女的慈悲胸懷。
三、培養子女的忍耐力量。
四、培養子女的服務精神。
如何教育子女(二)
父母和子女之間常因為上對下的關係,常常劍拔弩張,即使是關心愛護,也會因為言語表達的不當,結果關係更加惡劣。如何教育子女?在生活上、語言上我提供四點方法:
一、以鼓勵代替責備:年輕的兒女所能承擔的壓力很有限,如同一顆幼苗,需要時時施肥、灌溉,如果有太強烈的陽光,太寒冷的風雨,會摧殘它。所以教育子女要如春風化雨,能夠給他鼓勵,兒女得到父母的鼓勵,就加倍的要做好人、做好事。
二、以慈愛代替呵罵:不要以為自己是父母,就有權威,就可以任意喝斥、打罵兒女,那是不會收到好效果的。你要以慈愛,甚至以父母的辛勞培養兒女的共識,父母很辛苦地做飯菜給他吃,很辛苦地替他縫製衣服,兒女會感動,會覺得父母的慈愛。
三、以關懷代替放縱:現在的子女大多受到放縱,你沒有關心他,他認為橫豎你不關心他,他就隨便外出,隨便亂來。所以父母要關心子女的生活,關心他的工作,關心他的朋友……,兒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他會自愛自重。
四、以同事代替隔閡:你和兒女相處要用「同事」法,好像母親餵嬰兒吃飯、吃奶時,他如不要吃,母親拿個湯匙來餵,自己也把口張開,引導他跟自己一樣,這叫「同事」。所以父母有時候要站在兒女的立場,跟他行「同事」法,將心比心,才沒有隔閡。
教育子女的四種方法是:
一、以鼓勵代替責備。
二、以慈愛代替呵罵。
三、以關懷代替放縱。
四、以同事代替隔閡。
如何孝順父母
在佛教裡,講到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初品的孝順父母,是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獲得適度的孝養,沒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為人清白,事業成功,名利雙收,道德令人敬重,讓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這是中品的孝順。第三是上品的孝順;就是引導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後,也能有好去處,這是最上品的孝順。
所以如何孝順父母?有五個方法:
一、供養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質所需、精神的關懷,要讓父母滿足,不虞欠缺。
二、凡有所為,必先稟白:兒女無論要做什麼事,要創哪一種事業,都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父母感覺到你隱瞞他,讓他感受到兒女對他有十足的信任。
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為,身為子女的就要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們一生受之於父母,怎忍心違逆他呢?所以中國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較容易,順的標準比較難,順父母的心意更難。
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我們不要違背父母正當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違背他。
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假如父母創造了什麼好的事業,如:養老院、孤兒院或者辦學校,辦一些對社會福利的事業機構,為人子女者不能讓它中斷,要把父母的正業一直繼承下去,這才是孝順。
所以如何孝順父母?就是:
一、供養父母,不令缺乏。
二、凡有所為,必先稟白。
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
如何對待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還要對子女未來前途有一番幫助。如何對待子女呢?有五點意見:
一、教育子女不可為惡:我們教育子女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讓他做壞事。他講壞話了,告訴他不要講壞話;他有不當的行為,告訴他不能有不當的行為,不可以罵人,不可以竊盜,不可以虐待小動物,要讓他培養愛心。
二、指其善處使有品格:我們要告訴兒女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美的,讓他嚮往真、善、美的未來,不斷改變自己的習慣,完美自己的品德。
三、慈愛關懷教其學問:對待子女,要緊的還是要有慈愛。天下父母心,最重要的就是關心他,不斷地關心,不斷地施與慈愛,並且要教他學問,告訴他要學什麼技能,告訴他萬貫家財不如一技隨身,告訴他怎麼樣安排未來的前途,這都是父母的責任。
四、善為婚嫁務使滿意:幫助兒女的婚姻大事,完成兒女的婚姻大事,父母才會放心。但是父母對兒女的婚姻,最要緊的是給他滿意,現在自由戀愛,他自己要的,有時候父母就隨順些,為什麼呢?終身相伴的配偶要他自己來負責任的。
五、隨時供給助其事業:兒女,總是年輕人,當然要讓他自立自強,但是父母在能力範圍內也要適度給與子女一些幫助,一些精神上的支持,讓他在成功立業上不會太困難。
所以父母如何對待子女?有五個方法:
一、教育子女不可為惡。
二、指其善處使有品格。
三、慈愛關懷教其學問。
四、善為婚嫁務使滿意。
五、隨時供給助其事業。
如何善待親友
每一個人都有親人,都有朋友,善待親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我有五點意見:
一、若有布施先給親友:親友如果有欠缺,我們先要想到他的困難,給他一些救濟,給他一些幫助,給親人、朋友多一點歡喜。
二、溫和愛語恭敬禮遇:給親友錢財,有時還不如對他溫和愛語,就是說一點尊重他的話、看得起他的話。對人一恭敬,金錢也好,東西也好,他同樣是獲得,但是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你要以禮來待他。
三、利益均分有我有他:假如你得到什麼利益,要先想到朋友,想到親人,利益同享,共同分配,有我也要有他。不能利益都是我的,吃虧就由他,這樣是交不到好朋友,也不會有好親戚來往的。
四、困難之事助他解決:人在世間上,都會有困難,別人在困難的時候,你幫他解決,你有困難的時候,他就幫你解決,所以親戚朋友互相幫助很要緊。
五、誠實相待不可欺騙:無論朋友,無論親戚,大家來往最要緊的就是要誠實。你常常說謊,妄語騙他,你們的友誼,便不會很長久;不欺騙,對人誠實,做人是好人,做生意也有信用,所謂「人無信不立」,你就會得到很多的善友。
善待親友有五種方法:
一、若有布施先給親友。
二、溫和愛語恭敬禮遇。
三、利益均分有我有他。
四、困難之事助他解決。
五、誠實相待不可欺騙。
工作的信條
人都要有工作,有的人在工作裡面,常常感到挫折,感到不如意;有的人則充滿了活力,充滿了興趣。原因何在呢?就是對工作既要熱愛,又要有信心。工作是神聖的,工作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在於人為。所以工作的信條很重要,我提出四點心得:
一、給人信心:我們在工作的時候,要專心勤敏,讓人家對我們有信心,覺得我能勝任。
二、給人希望:我們要給人希望,覺得我的工作會帶來成就,帶來建設,帶來無限的希望。像有人生病了,高明的醫生就會說:「你這個病不要緊,可以醫好!」這樣,病人就有了信心,有了希望,再配合醫藥治療,就容易痊癒。不高明的醫生就會說:「你的感冒很嚴重啊!你的胃痛很危險啊!」病人一聽,就會害怕,就沒有信心了。
三、給人歡喜:所有的工作,不是給人痛苦的,是要給人歡喜,讓人家有「幫我的忙」的歡喜,讓幫助我的人歡喜,讓領導我的人歡喜,讓一切人歡喜。
四、給人方便:和人相處,你渴了,我倒一杯茶給你;迷路了,我為你引路;地髒了,我打掃乾淨,便利大家來往休息,這都是給人方便。
我們能夠做到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那麼自己也會有信心,也會有希望,也會很歡喜,也會得到很多方便助益。抱著這個工作信條去做,你必定能成功。所以,對工作應秉承下列四個信條:
一、給人信心。
二、給人希望。
三、給人歡喜。
四、給人方便。
工作的態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間上每一個人都不能沒有工作,要工作,就必須對工作有一個健全的態度。什麼是健全的工作態度呢?
一、任務必須明瞭:對於自己身負的任務,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然後才能盡心盡力去執行。
二、資料必須精確:有關工作的資料,必須準確,尤其現在是資訊的時代,講究統計資料,對於數據資料尤須精確。
三、說明必須扼要:向上級長官報告,或對部屬說明時,必須簡明扼要,不能太嚕囌累贅,才不會令人生厭,才能獲得大家的欣賞。
四、分析必須透徹:向上級做分析,或對部屬解說時,除了注意簡明扼要外,還必須透徹明瞭。
五、比較必須深入:工作上,要不時蒐集各種資料與實際的例子,從各方面作分析、比較。分析時要客觀,比較時要深入。
六、建議必須具體:一個團體,一個機構,人事組織龐大,當我們有任何建議時,必須具體,如果不具體而空洞,或者不切實際,就無法受到尊重與採納,所以說工作人人會做,巧妙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想把工作做得很好,不但在學識上要有相當水準,工作態度認真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對於工作的正確態度是:
一、任務必須明瞭。
二、資料必須精確。
三、說明必須扼要。
四、分析必須透徹。
五、比較必須深入。
六、建議必須具體。
如何工作處眾
一個人,每天都要工作,都要和人相處,那麼怎樣工作處眾呢?
一、上下坦誠交流:在生活周遭裡,我們扮演各種角色,也有形形色色的朋友,相處時候,最重要的是彼此要坦誠,意見要交流。有一次我到金門和馬祖講說佛法,金門、馬祖的軍中,正在推行所謂「講清楚、說明白」運動,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如果長官、部屬凡事大家都講清楚、說明白,必定沒有是非和糾紛。
二、彼此融和尊重:所謂「和氣生財」,是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彼此包容之上。
三、工作主動勤奮:對工作,我們應該採取主動的態度,不需要別人的催促,儘管四下無人時,也一定勤奮地工作。
四、自我擬定計畫:凡事都有計畫,則事半功倍;沒有計畫,臨時倉皇,必不能成事。
五、待客至誠真切:對待客人、朋友要誠懇真實,相處才會無爭,做起事來自然順利。
六、事理研議通達:對一切的事與理,都要能通達。最怕的就是做人不能通情達理,對事情愚昧無知,而惹上麻煩。
工作處眾的六項重點:
一、上下坦誠交流。
二、彼此融和尊重。
三、工作主動勤奮。
四、自我擬定計畫。
五、待客至誠真切。
六、事理研議通達。
如何創造事業
每個人都有很多夢想,在這麼多的夢想中,總希望自己的事業能有所成就。我們的事業如何才能有成就呢?以下四句偈可以給我們啟示:
一、從合群中廣結人緣:一個人的事業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夠的,還得依靠大家,所謂「眾緣和合」,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合群的風範,與人友善相處。你要想大家接受你,就必須廣結人緣,給人很多的幫助,助人者人恆助之。
二、從工作中發揮熱忱:要想創造事業,就要對工作有興趣,對工作有信心,更要能發揮熱忱。
三、從節儉中樂於喜捨:創造事業的人,對自己一定要節儉,對別人要寬厚。節儉,不光只是財物上的節儉,也包括時間上的節儉,感情上的節儉,所以必須懂得處理運用金錢、時間、感情,並把節儉下來的財富布施給大眾,讓大眾共同來分享你的財富。
四、從勤奮中創造明天:我們要從勤勞奮鬥裡創造新希望,希望事業越來越開展,越來越茁壯。「勤有功,嬉無益」、「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從奮鬥中才有明天的收穫。
創造每個人的事業,需要:
一、從合群中廣結人緣。
二、從工作中發揮熱忱。
三、從節儉中樂於喜捨。
四、從勤奮中創造明天。
與主管相處之道
在工作崗位上,一定有長官,有領導人,有主管,身為一個部屬,如何與主管相處呢?
一、受責不怒顏:受責備的時候不要生氣,即使生氣也不要展現在面孔上,否則彼此日後再見面會很尷尬。
二、工作不拖延:工作的時候,不要拖延,爭取時間,積極工作,爭取自己更多學習的機會。
三、聽命不違逆:應該聽命的時候,不要違逆;主管有所指示,不要違逆。全力以赴,盡其在我。
四、報告不隱瞞:機關裡、公司裡有什麼事情都要向上級報告,不要隱瞞,才能上呈下達,容易完成任務。
五、隨眾不特權:隨著大家工作,不要弄權舞弊,不要享有特權,才不易受人嫉妒、猜疑與排斥。
六、敬業不偷懶:對於工作、事業,要有一種兢兢業業的精神,用恭敬的心努力去爭取成績,不要偷懶。
七、私情不盡利:不要循私、拉關係,不要所作所為全是投機取巧。生命上不求有利於我,但求心安與有義於我。
八、積極不頹唐:要有積極的精神,不懈怠、不因循、不敷衍。
九、慈悲不孤僻:和主管相處,要用一種尊敬、愛敬的心,不要古怪、孤僻,常常鬧情緒,這是沒有人緣的。
十、活躍不呆板:做什麼事要活潑一點,靈巧一些,不要呆板。
十一、進步不落伍:一切都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不要落伍,才能跟隨時代、潮流,不被自然淘汰。
十二、圓融不極端:凡事要圓融,不要極端。圓融的人事相處,圓融的辦事技巧,圓融的主客關係,有圓融才能成事,極端作事易害己害人。
與主管相處之道是:
一、受責不怒顏。
二、工作不拖延。
三、聽命不違逆。
四、報告不隱瞞。
五、隨眾不特權。
六、敬業不偷懶。
七、私情不盡利。
八、積極不頹唐。
九、慈悲不孤僻。
十、活躍不呆板。
十一、進步不落伍。
十二、圓融不極端。
與員工相處之道
現今社會普遍存在著勞資問題,在佛教經典《善生經》中,早有佛陀倡導資方如何對待員工的方法,其中有五點特別提出來給現代人做參考:
一、每呼使役,莫令過分:我們對待員工不可以讓他過分辛苦,過分勞累。比方說每天工作不超過八小時,每個禮拜有一天或一天半休假,不可以過分勞累。
二、飲食以時,彼飢如己:員工的飲食要關懷,該何時吃飯就應讓他吃飽。有打嘴、罵嘴的,沒有餓嘴的,不能讓員工挨餓。他的生活待遇也該關懷,如果待遇不夠,應該提高待遇讓他能夠生活安穩,才有心情工作,要有人飢己飢的胸襟。
三、勞動定時,有暇令息:上下班時間要固定,不能常變動;有閒暇假日,也不能老是藉故要員工加班,而應該讓他有一個適當的家庭生活,適當的個人休閒活動。
四、病時與藥,速令康復:假如說員工有了疾病,要給與勞保,你要幫助他,使他康復,甚至維護他的家人健康,使他無所牽掛,安心為你服務,為你工作。
五、多餘財物,常應賜與:所賺的錢能均分給員工,員工就會忠心地幫你賺錢;你不給與,沒有獎勵,員工日久提不起勁,就增加不了利潤。
在佛教裡,佛陀慈悲,早就注意到對待員工的問題,他的主張與現代的勞基法非常吻合。對待員工的方法,有五點:
一、每呼使役,莫令過分。
二、飲食以時,彼飢如己。
三、勞動定時,有暇令息。
四、病時與藥,速令康復。
五、多餘財物,常應賜與。
如何進步
進步是人人所希望的,包括事業上的進步、學業上的進步、道德上的進步、人格上的進步。人總想自己能步步高陞,可是進步必須有進步的條件,什麼是進步的條件呢?
一、要自省自責:進步不能靠別人來給與,我們自己要自我不斷地反省、不斷地責備、不斷地要求,在自我不斷的自省、自責與要求之下,我們的道德、學問才會有進步。
二、要自立自強:進步不能光靠別人,也不能光靠上天來給與。進步是靠自己的辛苦、勤勞、奮鬥才能獲得,所以必須要自立,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觀念、思想與正見,然後自強,俗話說:「天助人助,不如自助。」
三、要自尊自信:要求進步,但自己沒有自尊心、自信心,怎能進步呢?所以對自己要覺得我能,相信我能,有了自我的尊重、自我的信心才能有所成就。
四、要自教自悟:進步是要自己來教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工程師、教師、美術師,來美化自己的語言、思想、威儀、智慧與知識,這樣才能有自我的覺悟。每個人每天都要有一點覺悟:「我懂了,我知道了!」不斷地覺悟,才會健全自己前進的步伐。
自我進步的四法門是:
一、要自省自責。
二、要自立自強。
三、要自尊自信。
四、要自教自悟。
成功的觀念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學業能成功,事業能成功,做人能成功,什麼都要成功。但是想成功,先要建立一個好的觀念,沒有好的思想、觀念,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成功的觀念有四點:
一、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無論是做事業、讀書,只要用心努力去做,不斤斤計較得失,所謂「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二、只慰他苦,不祈我樂:和人合夥、共事要常慰問別人的辛苦,關心別人的辛勞,不要太過計較自己的利益、安樂。如果你和人相處太計較,不關心別人,又如何能獲得別人對你的幫助呢?
三、只想付出,不求回報:做什麼事情都要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收成,但在慎思、工作以後,就要想到給國家多少利益,給社會多少利益,給大眾多少利益。要想到給人,不要凡事計較,免得最後都成空。
四、只顧成就,不計辛苦:我們做什麼事情要想成功,要求圓滿,為了成功何妨委屈,為了圓滿必須辛苦,因為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你要怎樣收穫,就要怎樣栽,所以不計辛苦的付出必定能成功。
因此,我們要明確的建立成功的觀念,它們是:
一、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二、只慰他苦,不祈我樂。
三、只想付出,不求回報。
四、只願成就,不計辛苦。
升遷的條件
一個人總希望不斷的受重視,不斷的往上升遷,而不斷的向上升遷,則必須具有優秀的條件,其條件有四點:
一、集眾多的福德因緣:我們要往上升遷,不是無緣無故唾手可得的,必須自己先要有優越的條件,最重要的是具足福德因緣。你要有福報,你要有道德,你要有因緣,你才具備升遷的條件。明白說,這個社會是很公平、公正的,只要有能力,別人想壓抑你,也壓抑不了;如果你不具有能力,要想往上升遷,再三妄求也不易獲得。
二、有無邊的慈悲方便:你要往上升遷,你必須有無邊的慈悲方便,就是你要心地很好,行為很好,智慧方便都具足。助人助己,當然就會受到重視。
三、具甚深的悲智願行:你要升遷,就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願力有多少?智慧有多少?慈悲有多少?你如果有觀音菩薩的大慈,文殊菩薩的大智,地藏菩薩的大願,普賢菩薩的大行,悲智願行都能具備,升遷當然就不難了。
四、發久遠的菩提道心:你要精進向上,要有毅力,不能常常鬧情緒,常常灰心,沒有勇往向前的氣概,當然就不具備升遷的條件。我們要往生佛國,也一樣要具備這個條件,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要想上天堂,也是要具備道心;你想要升官創事業,更要有道心。
往上升遷的四個條件是:
一、集眾多的福德因緣。
二、有無邊的慈悲方便。
三、具甚深的悲智願行。
四、發久遠的菩提道心。
如何沒有怨家仇敵
世間上,最苦的莫過於常有許多仇敵故意找麻煩,以致活得很不自在。如何消除怨家仇敵的陷害呢?下列四個方法提供參考:
一、以無諂心親近善友:為人,其心應該正直,親近心正意直的朋友,所謂「友直友諒友多聞」,不要有諂曲心,不要顛倒妄言。佛教裡將善友分為兩種,一種是如地,一種是如山。如大地的朋友,他可以普載我們;如山的朋友,他可以讓花草樹木、眾鳥飛集,以它為倚靠。另外,也有兩種不好的朋友,一種是如花,你開得美好,他就利用你,等到枯萎後,就丟棄你;一種是如秤,當你擁有金錢與地位時,他就向你卑躬屈膝,當你一貧如洗時,他就傲慢輕視你。因此,我們要交如地、如山的朋友,而非如花、如秤的朋友。
二、於他勝法無嫉妒心:我們見到人家有錢、有勢時,應該心存歡喜與祝福,並且引以為榮,不要存有嫉妒的心理。
三、他獲名譽心常歡喜:人家獲得名譽、地位,我們應該感同身受,充滿歡喜。
四、於菩薩行無輕毀心:所謂菩薩行,就是慈悲、忍耐、菩提、禪定、戒律……,我們要尊敬他人,不可以輕慢他人。
因此,如何沒有怨家仇敵呢?
一、以無諂心親近善友。
二、於他勝法無嫉妒心。
三、他獲名譽心常歡喜。
四、於菩薩行無輕毀心。
居上位的條件
我們常常希望比人好,比人高,自己的地位能居人之前,在人之上。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站在人前,在人之上呢?所謂居上位者,必須要具有居上位的條件:
一、要有包容的心胸:世間上,你要擁有多大的事業,須視你的心胸有多寬大而定。你不能容人,人就不會跟隨你;你不能容事,事業就大不起來。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佛陀的心胸可包容天地,我們佛弟子學習做人、做領導,都要先能寬宏大量。你的心量能容一家人,家才是你的;你的心量能容一個機關,機關才是你的;你的心量能包容一個國家,你才能做國家的領袖;你的心量能包容宇宙,宇宙才是你的。居上位的人,能有多大的心胸、心量,就能享有多大的成就。
二、要有承擔的勇氣:在上位的人,如不敢承擔,只是一味的推諉、敷衍、得過且過、沒有責任感,這樣是不能成事的。所以我們想要當領導人,從小就必須學習擔當,你能擔多重,相對地,就能有多少的事業。
三、要有決斷的智慧:有的人常會猶豫不決,事情來了,不知所措,所以須有決斷的智慧。
四、要有主動的精神:你不能天天坐以待斃,而要主動去發掘問題、解決問題。因此,主動的精神也是身居上位者必要的條件。
居上位者,所須具足的條件是:
一、要有包容的心胸。
二、要有承擔的勇氣。
三、要有決斷的智慧。
四、要有主動的精神。
領導七法
在《阿含經》裡,佛陀曾經告訴我們治國的方法和領導團體的方法,共有七點:
一、常開會議:領導國家、領導團體的第一要件是民主,要聽取結合大家的意見,要常開會議,溝通想法。
二、上下融和:上下如果有意見,有隔閡不能融和,分散了力量就不好。因此,要上下融和。
三、尊重法治:不可以人治,要依法不依人,尊重法治,依制度不要依人,從制度中建立秩序。
四、以禮教化:對於社會要講禮,中國的儒家非常重視禮教,所以人與人間都有禮,人與事之間也有禮。
五、孝親敬老:凡是一個好的團體、一個好的國家,對於長輩、親人都很尊重。
六、護持宗教:一個文明的國家對於宗教是很尊重的。以美國來說,宗教在美國享有最大的利益。例如佛光山在美國建西來寺時,美國政府就給與我們寺院很多的保護,很多的優待。
七、接應十方:國家的領導人、團體的領導人,最重要的是對外要廣施仁愛,給與大家種種的優待、種種的服務,如此的國家、如此的團體才會受到尊重。
領導大眾的七種方法是:
一、常開會議。
二、上下融和。
三、尊重法治。
四、以禮教化。
五、孝親敬老。
六、護持宗教。
七、接應十方。
如何領眾
我們中國社會裡,有一句俗諺說:「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就是寧可做頭首,也不要做尾巴。要做頭首,就要講究領導。我們要如何領導別人呢?有四點,希望有心人參考:
一、不要輕視別人:你要領導別人,對別人就要有尊敬、有尊重,不能輕視他。你看不起他,他不會接受你的領導。所以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你要想領導別人,先要尊敬別人,不可以輕視別人。
二、不要爭相領導:領導是一種眾望所歸,要讓別人對你心悅誠服,讓大家歡喜接受你的領導。你如果跟別人爭取領導,別人不服氣,縱然得到了領導的地位,也必定受到反抗、反擊,麻煩就很多。
三、不要推卸責任: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要有擔當。對待部屬,有時要代他受過、代他擔當,不要推卸責任。不要光榮和成就都是你的,過失統統都是部屬的,那麼大眾是不會服氣的!
四、不要猜忌多疑:一個領導人對於自己的部屬,不要常常猜忌他、多疑他,總是以不信任的態度對待他。一個部屬如果知道領導人對他不信任,對他懷疑,你要想他對你忠誠的服務,事實上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講到領眾,尤其是地位越高,自己所付出的要越多。要想在眾人之上,你必須要更加的謙虛,更加的愛護大眾,你的領導才能得到回報。
所以,領導大眾的四點方法是:
一、不要輕視別人。
二、不要爭相領導。
三、不要推卸責任。
四、不要猜忌多疑。
如何處眾
人不可以離開大眾而獨自生存,人是社會性群居的動物,需要和大眾共同一起營求生活,所以如何處眾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提供四點意見:
一、不要情緒衝動:在大眾裡面,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情緒衝動,動不動就喜、怒、哀、樂表現得一點都不保留,既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所以面對大眾,歡喜時不要得意忘形,傷感情時也不要形諸於臉色、語言。克制情緒的衝動,在處眾裡面是非常重要的。
二、不要觀念不純:在大眾裡面,你的一句話、你的一個行為,都要讓人家尊重,千萬不要不明事理,不分是非,不會權衡輕重,也不明白善惡好壞。這樣的觀念不純,是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三、不要缺乏信心:在大眾裡,很多人總覺得我比別人差,我不如別人,我事情做得沒有別人好,我說話也沒有別人流利,我的能力也不比別人強,不要這樣對自我缺乏信心。人不必和別人比較,你縱使能力智慧不如別人,如果你肯發心,你肯忠誠,你願負責任,你還是比他人好,所以對自己要有信心。
四、不要輸給屈辱:在人群之中,難免會受到別人的傷害,別人的侮辱,說你講話不當,說你做事不好,說你能力不夠,說你種種的缺點,你不必傷心,不必難過,不必輸給別人加諸於你的屈辱。面前種種屈辱,我們要知道檢討反省,知道改進向上,必然會有成功的時刻。
我們與大眾相處,要注意四點:
一、不要情緒衝動。
二、不要觀念不純。
三、不要缺乏信心。
四、不要輸給屈辱。
入眾五法
社會上有些熱門的學問,大家都想要學習,像社交禮儀的常識,我們要知道;國際間的禮儀、禮貌,我們也要學習。今天以佛教的入眾五法來解說,就是我們到大眾裡,到社會上的五個法門,也就是社交禮儀、國際禮法的五個法門:
一、能謙恭下意:社會上人與人交往,謙虛恭敬很重要。有人說,世界宇宙有多高?五呎高,五呎高的宇宙如何能容納我們這六呎之軀,所以我們必須要低一點頭。因此,謙虛下意才能獲得朋友。
二、知次第坐處:我們進退動靜,一定要知道誰比我們長?誰比我們大?誰比我們高?要禮讓他,要知道尊卑次第,要知道自己的坐處在哪裡。你的地位很高,讓晚輩、部屬坐到前面也不適宜;你的地位很低,硬是搶到前面去坐,也不合禮節,所以應對進退的分寸要能拿捏得宜。
三、不論說餘事:和人談話,要講正事、談正題,不要常常偏離主題,常常自我宣傳,自吹自擂,自我膨脹,這是不會受人歡迎的。
四、要悉心聆聽:要用心聆聽別人講話的內容,不要光是發表個人的意見,不懂得聆聽別人講話的人,是不會有圓滿的社交。
五、能信受奉行:對於別人的意見,我很相信,我能接受,你說的很對,我願意照做。
我們在社會上,如果能把佛教的「入眾五法」,應用到生活裡,應用到社會人際關係上,對自己必定有很大的利益。所以這個入眾五法就是:
一、能謙恭下意。
二、知次第坐處。
三、不論說餘事。
四、要悉心聆聽。
五、能信受奉行。
佛教的人事管理
現代社會科學裡,企業管理是很熱門的,大家都希望學習企業管理,在這個管理學內,有一門非常難做的學問,就是人事管理。而在佛教裡,從過去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以來,佛教就非常重視人事管理。佛教如何從事人事管理呢?
一、要顧及全局:對於全寺大眾,要能全部照顧周全,不可以只偏於某一邊。在叢林裡,有的人重視行持,有的人重視理解,有的人重視苦行,有的人重視雲遊,管理領導者必須要顧及全局,不能偏愛某一方。
二、要明白分工:叢林裡,所謂四十八單職事,是最講求分工合作的。
三、要知道協調:叢林大眾的人事,最重要的就是互相溝通、互相協調。
四、要用心策畫:一個叢林容納幾百人、幾千人,要大家相安無事的修道,就要靠周全的策畫和計畫。
五、要全力推動:所有寺院的行政,有的人煮飯,有的人燒水,有的人掃地,有的人墾植田園,有的人管香火等等。大家都要全力推動,不互相因循推諉。
六、要向上報告:所有的工作職事,雖然各自分工,但也要非常合作。一有成果,必定向上彙報。
七、要知道承辦:上面對下面要不斷講解、宣說,讓他知道自己的任務,知道自己承辦的事業,才能做得恰到好處。
八、要追查成果:一個叢林寺院,不是大家埋頭工作就算了,對於成果資料的收集、存查都是非常重視,有過則罰,有功則賞。
所以佛教的人事管理原則是:
一、要顧及全局。
二、要明白分工。
三、要知道協調。
四、要用心策畫。
健康與長壽
所謂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體的健康。雖然沒有頭痛,腸胃也沒毛病,但這還不算健康。如何求得健康與長壽,各有四個要訣。在健康上要注意:
一、身體上的健康:要注意觀察生理的健康與變化,這是生活、工作乃至事業成功最基本的條件,要從正常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去維持身體的健康。
二、心理上的健康:我們的心,藏有貪欲、瞋恨、嫉妒、傲慢、邪見的毛病,等我們把心理的毛病都去除了,就能有心理的健康,如慈悲喜捨、戒定慧。
三、事業上的健康:不要從事非法的事業,殺生害命、竊盜,甚至於算命卜卦,都是不如法的事業。要做正當的事業,才算健康的事業。
四、信仰上的健康:不要邪信,迷邪的信仰,會引導我們有錯誤的觀念,錯誤的人生,致使人生顛倒,不可不慎。
健康之後再求長壽。長壽,不僅是肉體活到八十歲、一百二十歲就叫長壽,除了肉體上的長壽以外,最要緊的,我們還要有:
一、言教上的長壽:意思是,我的一句話能給他人有所助益,能流傳久遠,我的教育能被大家接受,這就是我言教上的長壽。
二、工作上的長壽:工作要有恆,要敬慎持久,在工作上也能因為自己立下良好的工作典範,讓後進者有規可循,事半功倍。
三、功德上的長壽:要有益於人類、社會,讓功德能持之以久。鋪一條路,可以讓眾人走幾百年;造一座橋,可以讓眾人安渡彼岸,就是功德上的長壽。
四、法身上的長壽:就是讓我們的精神不死,慧命永恆。人並非長生不死,能證悟不死的生命,才是一種無量壽的長壽。
吾人所求的健康與長壽,就是:
一、身體上的健康;言教上的長壽。
二、心理上的健康;工作上的長壽。
三、事業上的健康;功德上的長壽。
四、信仰上的健康;法身上的長壽。
五、要全力推動。
六、要向上報告。
七、要知道承辦。
八、要追查成果。
休息旅行的利益
在緊張忙碌的生活中,偶爾有休息的時間,有旅行的時間,對我們生命的再出發、再精進是頗有用處的。我們出外旅行、參訪,有何利益呢?
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俗說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外旅行,不論是接觸大自然,還是拓展人際關係,都能增進我們的知識。
二、擴大心胸,放寬視野:當我們旅行、參訪時,要能用開闊的心胸、心量去接受外界的景觀、風俗習慣,擴大自己的視野,而且要能看得廣、看得寬,包含歷史的背景、地理的常識與社會的風俗人情。
三、能動能靜,能近能遠:我們在旅行參學時,有時候要能靜,很靜態的去欣賞;有時候要能動,像跋山涉水時,不計千里迢迢。所謂能近能遠,近處的我們仔細用心去觀察研究,遠處的去徜徉感受自然的美好。
四、溪聲山色,任性遨遊:「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的心得。例如一個參禪者,沒有參禪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要一直等到悟道之後,他才能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在自然溪聲山色中體會禪境意趣,無處而不自得。
人生的經驗智慧,常在休息旅行中也能得到。適度的休息旅行,所具有的利益是:
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二、擴大心胸,放寬視野。
三、能動能靜,能近能遠。
四、溪聲山色,任性遨遊。
正當的經濟生活
一個宗教信徒,除有正當的信仰生活,也必須要有正當的經濟生活。所謂正當的經濟生活,就是在金錢上如何以宗教的方法來處理。假如說你有十分的錢,怎麼樣的用法較適宜呢?在佛教的《阿含經》裡有一首四句偈,就明白地說明了處理的方法與態度:
一、一施悲和敬:就是十分錢當中,把十分之一拿出來布施和救濟貧苦或值得尊敬的人,例如供養老師、師長、三寶等。施悲和敬,可以種二種田,一是悲田,就是慈悲的田,像是救濟貧窮;一是敬田,就是尊敬的田,如對師長、三寶的布施供養。
二、二儲不時需:十分錢當中,要有二分儲蓄以備不時的需要。比方你賺了十分錢,把二分存到銀行,碰到生病、旅行等急需,就不會慌亂,因此我們平時就要養成儲蓄的習慣。
三、三分營生業:就是你賺了十分的錢,要有三分拿出來經營謀生,發展事業,為人生的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四分生活用:你賺了十分錢,要留四分給日常生活。像是父母、子女間家庭的生活,家庭的教育,家庭娛樂等開支。
所以一個宗教徒,對於處理自己的財產、經濟,應該要有這樣的計算:要把十分之一布施給悲和敬,要有二分做儲蓄,要用三分發展事業,要有四分留為生活上種種開支。所以正當的經濟生活,就是:
一、一施悲和敬。
二、二儲不時需。
三、三分營生業。
四、四分生活用。
鋪好行為平坦的道路
一個人的一生,其幸福決定於自己的行為,至於未來生活好或不好,不是另外有神明來懲罰我們或賞賜我們,這全是我們自己所招感的。所謂身、口、意的業力,發之於行為,就會成為果報。那麼,如何鋪好行為平坦的道路,必須作到四點:
一、要有不犯他人的慈悲:在倡導自由民主的今日社會中,所謂「自由」,就是不侵犯他人,尊重他人的自由,所以我們尊重別人、愛護別人,不去侵犯別人,就是最大的慈悲。
二、要有柔和處事的安心:我們處事態度,要有柔和的安忍,要用溫柔平和的心、安詳忍耐的力量去看事,去處理事情。
三、要有勤儉樸實的習慣:要有正當的勤勞,佛教中有四正勤:未生的惡令它不生,已生的惡讓它斷除,已生的善讓它增長,未生的善讓它生起。除此之外,還要節儉,節儉不光是財富的節儉、物質的節儉,更是感情的節儉、時間的節儉。一切都要有勤儉樸實的習慣。
四、要有維護正義的勇氣:觀世音菩薩還有另外一個名號,叫作「施無畏」,即布施無畏,讓你不產生畏懼。給人不畏懼,就是我們要有維護正義的勇氣。
我們鋪好行為平坦的道路,須作到:
一、要有不犯他人的慈悲。
二、要有柔和處事的安心。
三、要有勤儉樸實的習慣。
四、要有維護正義的勇氣。
一個公務員應有的觀念
在公家機關服務的人員,支領國家老百姓的俸祿,是國家政策的執行者,應該要有一些基本的觀念,才能把一個公務員的職責做好。身為公務員應有的基本觀念有四點:
一、要有因果的觀念:在公家機關服務,裡面有很多的公物,很多的權利,很多的「近水樓台」,如果沒有因果觀念,就容易動心,容易受物質的誘惑。能夠有因果觀念,就不會貪污,所謂「悉數歸公」、「一絲不茍」,自己也不會出差錯。另外,還要有不抱怨的精神,因為你為公家服務,有時工作雖多,但不一定有人體貼你,或有任何的獎賞表揚。因此,再多的奉獻,都要視為理所當然。這就是因果觀念,你種了因,必定有好果的。
二、要有忍耐的力量:因為有忍耐的力量,你才能擔當,才能負責。現在的公務員,最要緊的是要能擔當而不推諉,這個擔當的勇氣,必須要能忍,忍才是力量。
三、要有敬業的精神:我們為公家服務,每天上班八小時,就要把這八小時的工作做好,工作的時候要專注,要有樂趣,才能樂於工作。
四、要有感恩的美德:要感謝國家給我蔭護,感謝社會大眾給我服務,感謝同事給我幫助,有了感恩的心,不論多忙多累,都會有動力有歡喜的去做。
公務人員應具有的觀念是:
一、要有因果的觀念。
二、要有忍耐的力量。
三、要有敬業的精神。
四、要有感恩的美德。
一個好公務員的自我要求
現在為國家、社會、大眾服務的公務人員為數甚多,怎樣做好公務員是個重要的課題,做一個公務員自我要求是很重要的,如何自我要求呢?
一、不犯法,守法重紀:公務員負責執行國家的法律,如果自己都違法,那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所以不犯法,守法重紀,是每一個公務員最要緊的自我要求。
二、不磨人,認真服務:現在公務員有時對人服務不熱心、不親切,官僚作風找人麻煩,以磨人為快樂之本,不以服務為快樂之本,這不是正確之道。像是有人要申報戶口或申請文件,應該認真服務,不刁難人,不折磨人。
三、不嗜酒,荒亂身心:酒不但傷身,而且誤事,此外,菸也不能抽,菸傷害人致使內臟生癌,我們不抽菸喝酒,就不會損害身心。
四、不自私,去執從公:公務員應以公為重、以公為首,如果自私自利則無法勝任公職。所謂「私」是自我的主見、自我的執著,如能去執從公,不自私就能做一個好的公務員。
五、不過勞,保其健康:為了不讓公務員太過於辛勞,現在的公務員都有休假,從休假中調整自己的身心、情緒。也不要以為當了主管就不該休假,有時也要強迫自己休假,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六、不貪污,金錢清楚:為公家服務,要緊的是清廉、不貪污,因為貪污就污染了自己的名譽、人格。最重要的是金錢上與人要清楚,絲毫不苟,公私分明,不當的金錢往來我不要。
七、不暴怒,性情平和:在公家服務,雖然有時候因工作忙壓力大,長官部屬要求又多的情況下,也要能不發脾氣。在佛門裡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恨之火能燒毀功德之林,所以不暴怒、親切平和是服務的根本。
八、不諉過,盡心負責:公務員有失誤的地方,要自己擔當,不要推卸責任,太過維護自己,因為如此一來,別人不會欣賞你,不會喜歡你。只要你有力量代人擔當一點過失,對自己的前途是會有助益。
九、不怪僻,群處和睦:做人不要怪僻,要合群、隨緣、隨喜、隨眾,要和睦第一。
十、不慳吝,慈悲喜捨:一個公務員不要太過小氣,太為自己,要多一點時間加班,多辛苦一點,多受一點委屈,也不要不高興。有了時間,多幫忙人;有了力量,多幫忙人。所謂慈悲喜捨,就是給人多一點慈悲,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友愛,就會獲得別人的尊敬;多一點喜捨,人家也會歡喜多親近你。
做一位好的公務人員,在待人、接物、處事上要:
一、不犯法,守法重紀。
二、不磨人,認真服務。
三、不嗜酒,荒亂身心。
四、不自私,去執從公。
五、不過勞,保其健康。
六、不貪污,金錢清楚。
七、不暴怒,性情平和。
八、不諉過,盡心負責。
九、不怪僻,群處和睦。
十、不慳吝,慈悲喜捨。
青年之病
我們常以為老年人比較容易生病,青年比較少生病。其實老年人生病是由於身體衰老了,是一種自然的病象。可是年輕人的病卻不是身體上的,而是行為上的、語言上的、性格上的、心理上的病。
青年之病有哪些呢?
一、不耐煩而無恆:意謂做什麼事都不耐煩,讀書換學校、換科系;就業換公司、換機關、換主管,不耐煩而沒有恆心。
二、不落實而幻想:不腳踏實地、好高騖遠、妄想紛飛,幻想將來而不切實際,不肯認真確實地去實踐。
三、不回頭而任性:人要懂得瞻前顧後,不要太任性,為人處事要懂得轉身,懂得回頭。
四、不認錯而執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認錯、不改過,執著就沒有進步。
五、不著意而無心:凡事他不在意,你講的好話不留心聽,你做的好事不留心看,一切漫不經心。
六、不立願而無志:青年人不發心、不立志、不發願,不想將來要做個聖賢,要做個有用的人,要對人類有貢獻。
七、不行慈而自私:對他人不講慈悲、不講友愛,凡事自私而行。
八、不求深而膚淺:凡是讀書、做事都不求深入研究,只是表面做文章,淪於貧乏膚淺。
切忌青年之病:
一、不耐煩而無恆。
二、不落實而幻想。
三、不回頭而任性。
四、不認錯而執著。
五、不著意而無心。
六、不立願而無志。
七、不行慈而自私。
八、不求深而膚淺。
做一個健全的社會人
我們在社會上做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好、最有辦法、最健全的人,這是要有條件的。作一個健全的社會人,需要四個條件:
一、會意接受更改過:首先要有會意的靈巧,即人家的一個動作、一句話,我都能會意。如果無法體會他人的意思,便是過分呆板不靈巧。另外,也要儘量學習接受人家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
二、應對表情加忠心:與人應對,要有表情。一個微笑、一個回答,遣詞用字,以至於點頭,都必須表現的恰到好處,不慍不火。在今天這個彩色的世界裡,人就是要有忠心,要有表情,在言談舉止中,讓人家感覺到我是一個很可靠的人,有反應的人。
三、思惟貫通威儀好:要有思惟,要有思想,凡事都必須三思而後行,徹底分析,然後融會貫通。一舉一動要具備威儀,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說則說,當沉默則沉默,這就是所謂的「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
四、發心主動計畫多:我們還要有發心,發心就是立志、立願,自己歡喜樂意,主動地去做。然後還要周詳的計畫,表示我有辦法,有能力,有一套一套的計畫、方法,這樣才是一個健全的社會工作人。
身為一個健全的社會人,所需的要件是:
一、會意接受更改過。
二、應對表情加忠心。
三、思惟貫通威儀好。
四、發心主動計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