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所要回答的問題,同哲學研究的物件有共同的一面,它對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及其變化的規律有系統的論述。佛教認為它對這方面的論證所達到的水準高出一切,勝過一切,所以又稱佛法為“出世法”、“勝義諦”、“第一義諦”。佛教探討這一問題的根本目的是提醒人們要破除妄執,從善向上,淨化身心,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了說明佛法如何認識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問題,略談幾點淺見。
一、佛教對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的分析
佛法對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的分析,有以下幾個主要的觀點:
1.四大種遍所造色 佛法對宇宙本體的說明,繼承了古代印度固有的思想,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構成一切物質的基本元素。稱其為“大”,有體、相、用三義。體大;因四大種,遍所造色,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說就是世界的物質性和物質的普遍性。四大種的體性,堅硬屬於地大,濕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這四種屬性無處不有,遍一切處。相大:地相,有巍峨的群山,廣闊的原野;水相,有咆哮的大海,奔騰的江河;火相,有強烈的陽光,熾熱的岩漿;風相,有高天滾滾的寒流,席捲一切的狂風。用大:地能保持一切,水能攝集一切,火能成熟一切,風能生長一切。稱其為“種”,因一切物質現象.都依此而生,依此而滅。無論物理現象或生理現象,四大和諧,便欣欣向榮,四大失調,則歸於毀滅。佛教認為,宇宙萬有的生滅變化,歸根到底是四大種的生滅變化。
2.根塵生識 佛教把精神叫做識。識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人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產生識的功能,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內,除意根外,其它十一種,皆是四大種所造色法,意根屬於心法。根據根塵生識的原則,佛教認為人類正確知識的來源多只有現量和比量。現量即六根緣六塵產生的感覺,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維分別活動,也沒有形成語言文字,是感覺器官對事物的自相(事物的個別屬性)的直接反映。比量即在現量的基礎上,運用推理思維,對事物的共相(事物的一般屬性)的認識,並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使他人接受。佛教認為,除此而外,其它的知識是不存在的;陳那論師甚至認為另立“聖言雖”也是多餘的,因為聖言量只能是現量和比量,離開現量、比量的聖言量是不存在的。佛教雖然承認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賴以存在的基礎,但它不同於唯物主義,如果說它是唯心主義也不確切。佛教主張因緣生諸法,如認為一個人的構成,有六根(生理)、六塵(物理)、六識(心理)三方面的因素。六塵與六識要靠六根的功能才起作用;六塵與六根要靠六識的分別才有價值;六根與六識要靠六塵的反映才有效果。十八界三大類,鼎足而立,相互作用,缺了一類,其它二類,即不存在。因此,我們如果用緣生主義來概括佛教的理論基礎的話,應該是非常恰當的。
3.強調識的功能 佛教特別強調識的作用,認為識不僅對境有了別作用,還能使境更加明顯,使根增長功能,使受、想、思等心所。有所統率。尤其是唯識法相一系的理論,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即三界之內,萬事萬物,均由識所變現。識的功能有二:一是認識世界的功能,叫做見分。一是能夠變起形象的功能。叫做相分。唯識學派建立的阿賴耶識,譯為藏識,含有無量種子,依種子生起現行-一七識及相應心所、根、塵、器世界;一切法生起時,又熏習成種,藏在阿賴耶識裡。種子和現行互重,是相互依賴的關係,缺少一方,另一方即無存在的根據。
二、三法印是認識諸法生滅變化規律的原則
佛教通過對物質與精神的分析研究,總結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條原則,佛典稱之為三法印。這是佛教的理論基礎,是衡量佛教內部各派理論正確與否的標準。凡是符合這三條的,不管是佛說的,還是佛弟子說的,都是佛法;反之,則非佛法。大乘佛教認為這三條內容,準確地反映了諸法的實相,故概括為一實相法印。佛陀認為三法印是“有佛無佛,是法常住”。說明凡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概括,決不是賢者隨意製造出來的,而是歷久彌新的“法爾道理”,佛陀只能發現它,並依之教化眾生,實現依極正報的轉依。
1.諸行無常 “諸行”是指一切可以造作的事物或現象。“無常”是指這些現象永遠處於瞬息萬變、遷流不停的狀態中。從水面上的一個泡沫到整個世界。乃至太空中的星球,無不如此。一切事物無常變化的具體內容,是指宇宙的成、住、壞、空,生理上的生、老、病、死,心理上的生、住、異、滅。這三個方面的四相遷流,一般簡稱為“生滅”,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有刹那生滅和一期生滅兩種。刹那是最短的時間單位,有的佛典上說,一彈指之間便有六十刹那。用刹那生滅的無常觀來觀察一切事物,都象流水一樣,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果相續,無有間斷。一切事物永遠處於無常之中,無常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形式。在生滅之間,加上“住、異”或“住、壞”,“老、病”,表示事物在變化過程中的不同相狀。一切事物的生起叫“生”,在一定的時間裡存在作用叫“住”,作用逐漸消失叫“異”,完全消失叫“滅”。這是佛教不違世間常識,對事物變化所作的分析。實際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刹那生滅相續的;暫時存在的“住”,也是刹那生滅的。總之,佛法認為世間沒有孤立的事物,也沒有凝固不變的事物,這是佛教對一切法(包括精神與物質)存在形式的根本觀點。
2.諸法無我 印度學者認為“我”以主宰為義,能自由自在地支配一切。佛教針對這一論點提出諸法無我的見解,認為眾生是種種物質和精神要素的聚合體,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我)。從側重於構成生命的物質要素來分析,有六大說。即人們一期生命所依託的身體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原素所組成,依借前五大構成物質屬性的身體:地為骨肉,水為血液,火為暖氣,風為呼吸,空為空隙;依借識大有種種精神活動。從側重于精神要素來分析,有五蘊說。即把人們的身心分成色、受、想、行、識五大類。色指身體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五根)和感覺的物件(色、聲、香、味、觸五境);受指感覺苦、樂和不苦不樂的感受;想指印象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相貌;行是思維,因為思維是推動身心活動的力量,所以叫行;識是了別,對認識的物件,予以判斷推理。根據上述分析,不論是物質要素或精神要素,都不能單獨生起,必須是互相依賴,互相結合,才能產生有情聚合體及其職能。佛教色心二法是互不相離、相依而立的,這是佛教對物質與精神互相依存關係的根本觀點。
3.涅槃寂靜 涅槃,漢譯滅,其意義與空相同。佛教認為諸法是由因緣而起。因緣,一般解釋為關係或條件。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生起,都是依賴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任何現象都不可能存在。釋迦牟尼對“緣起”下了這樣的定義;“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根據這一定義,解釋組成人體的物質屬性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任何一大的存在,都要依賴其它四大的存在而存在。人體精神屬性的關係也是如此。色(物質)心(精神)之間的關係,更是如此。如人體精神屬性的存在必須依賴於人體物質屬性的存在而存在,反之,人體如果沒有精神屬性,就不能成其為生命了。由此可見,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存在和消亡,都是互相依存,互為因果,互為條件並處於不斷變化和發展之中,找不到一個獨存的、實有的、不變的實體。這就是緣起性空思想的真諦之所在。佛教說空,不是指物體以外的空,也不是指物體消失以後的空。佛教講空的真正含義,是指事物的依賴關係和因果關係。正因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賴關係和因果關係的存在,所以佛教認為任何事物“當體即空”或“緣生性空”。以緣起性空之理觀察一切事物,就能體證諸法離紛擾、絕去來的寂滅之相,這就是涅槃,或稱之為“空”。涅槃無相,而又寓於諸相之中,故曰“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
三、掌握緣起性空的規律 體悟宇宙人生的真諦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成佛。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漢譯覺者,智者。覺悟即是佛,智成即佛成。《法華經》(卷一《方便品第二》)說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啟迪覺悟。佛的智慧和覺悟,在大乘經裡指的是般若波羅蜜及一切種智或一切智智。般若的具體內容就是緣起性空律。學佛就是為了學習和運用這一規律來觀察一切事物,親證諸法實相,進趣佛果菩提一切智智。緣起性空律是用兩點論來說明事物的。於有中見空:一切法有即非有,當體即空。於空中說有:一切法非有而有,歷歷分明。執其一端,沉空著有,即成外道。佛說空是以緣起為宗,見緣起即見空,見空即見緣起。什麼是佛?什麼是法?釋迦牟尼曾經下過這樣的一個定義;“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緣起是佛法的核心。舍利弗是佛世印度的著名學者,聽到佛的弟子馬勝比丘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的偈語,歎為稀有。並將其內容轉告他的好友目犍連,於是他二人帶領二百弟子隨佛出家,古代佛塔的露盤上,都刻有這首偈,把它當作佛的法身來供養,所以這首偈被稱為“法身舍利”。實際上“緣起”和“空”的概念是相同的。說緣起是說沒有自性(空)即續生緣滅;說空是說緣生緣滅即無自性(空)。見空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須菩提解空第一,佛說他是第一個見佛的人。《涅槃經》說:“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者即是智慧”。緣起性空律,催人覺悟,稱為佛性;為諸法本。稱為法身;永不變易,稱為真如,性非虛妄,稱為實相;其體常覺,稱為菩提,寂而不動,稱為涅槃;萬法之性,稱為法性。吾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像《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性空)而生其心(緣起)”,終日無住,終日生心,終日生心,終日無住,則無障不除,無累不盡,無苦不滅,無道不成。禪宗追求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其所悟所見,亦即此也。
在通達緣起性空律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和掌握諸法無我律,進一步破除“我”“法”二執。一切眾生執身心中有我,不知諸法本自不生,人的身心乃五蘊聚合體,安有實我可得?就身體而言,是地、水、火、風四大(色法)和合而有。就心識而言,內心屬受、想、行、識四蘊;若配以八識則前五識領受外五塵是受蘊;第六識想像法塵內境,是想蘊;第七識念念遷流,是行蘊;第八識執持壽命,是識蘊。內心除此八識之外,何者是我?且八識的生起,必須憑藉根境。離根境之外,覺心了不可得。了知色心一切法皆無自性,其體本空,即能悟人”我“、”法“二空,證無生法忍。
一般人誤認為佛教說“空”,是叫信佛的人逃避現實,走消極反世的道路。應該說,這是對佛教的一種誤解。佛教的真義是崇尚緣起,重視現實的。依緣起門,對現實存在的實物,不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而且還要認識它、轉變它,即轉染成淨,轉凡成聖,找到生命的落腳點。而這種轉染成淨的方法,就是一股所說的修行。修行是不是就要不問世事、閉目塞聽呢?當然不是。《大智度論》(卷十九)說:“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佛教所主張的修行之道,重點在即世而出世,讓人們過一種隨順真理、遠離顛倒的正覺生活;那種悲觀厭世、無所作為的遁世思想,是一切具足正信的佛教徒所不取的。所以《六祖壇經》說;“世人著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又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思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別,污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修行的法門很多,淨土宗要求淨念相繼,真言宗必須三密相應,天臺宗講三諦三觀,賢首宗修法界觀。但不論什麼宗,也不論修什麼法門,報答四恩卻是所有佛教徒共修的一門主課。一、報佛恩:正確地闡述佛陀的思想,代佛宣揚,普令眾生,聞法生信,解脫安樂。”假使頂戴百千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則不名報恩者。“宣揚佛陀的思想,令正法久住於世,是報佛恩的主要內容。二、報父母恩:父者養我教我,一生經營,無非為我。母者十月懷胎,三年哺乳,咽苦吐甘,移幹就濕,無微不至。報父母恩,不僅要生奉甘旨之供,死盡葬食之禮,還要以佛法開導,使之皈依三寶,奉持五戒、十善,求生安養,永脫輪回之苦。三、報師長恩:師長是法身父母,若無師長,我之智慧,無由開發;我之學問,無由長進;我之道德,無由成就。報師長恩,唯有精進學習,發展師說。特別對啟蒙老師,更不要忘記。鳩摩羅什初從槃頭達多學小乘法,後從須蘇利耶摩學大乘法,深明法理。他不忘師恩,為其述說大乘教義,使其得悟,共沾法喜。四、報眾生恩:吾人生活在世,要靠國家的保護,農民的種植,工人的技藝,知識份子的發現,軍隊的守衛。因此,我亦應堅守崗位,忠於職責,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為他人作出貢獻。這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準則,即是“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的緣生定義的實際運用。所以菩薩行的究竟法門,是眾生不度盡,自己不成佛。
研究佛法的目的,在於通達緣起法,立足人間,正視現實,認識人生,淨化人生,莊嚴人生;認識世界,淨化世界,莊嚴世界。萬善齊修,四恩總報。佛法之真諦在此,大乘佛教之精神在此,願與諸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