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從一九七八年起,我在臺灣有了道場,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農舍,僅一棟上下兩層的樓房,總共一百建坪,我就用它來主持禪七,接引青年出家。先師東初老人,給它的命名是農禪寺。經過二十個年頭,由於出家弟子的人數逐漸增加,周邊的鐵皮屋臨時寮也不斷加蓋,儼然已是一座簡陋的叢林寺院了。因為它不能算是可以永久居住的道場,便促成了法鼓山的籌建。沒有想到,法鼓山的硬體尚未建成,臨時性的農禪寺,已有一百多位男女青年來此求度出家了。
既然有了愈來愈多的出家弟子,建立清淨僧團的任務責無旁貸。由於這個僧團是從零開始的,舉凡殿堂作息、規章制度,都是在摸索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除了參考佛制的律儀,也參考中國古叢林的清規,尤其還得適應當今社會環境的實際狀況。
我便偶爾於早齋之後,應機開示僧團生活的種種威儀規範,及入眾、隨眾、依眾、靠眾的基本準則。出家是為離俗離欲、出離生死的牢獄;清淨的僧團,便是為出家人提供了離生死苦、得解脫樂的修行環境。至於如何能在僧團的生活環境中,實踐解脫道及菩薩行,法義的觀念引導以及制度的生活規則,是兩大支柱。我的每一篇開示,內容雖各不同,重心則不出這兩條軌道。我自己是隨講隨忘,也沒有一定的次第前後,更沒有準備輯集成冊;倒是有幾位弟子,隨聞隨錄,起初是給他們自己參考,漸漸被大眾傳閱甚至選讀。到了去年,已集成本書初稿,經我親閱之後,弟子們建議付梓問世,可以做為後來者的依循參考。
本書雖是為出家弟子們說的開示。對在家居士的居家修行,也是有很多幫助的。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序於紐約東初禪寺
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
落髮的意義
從行者身分而成為沙彌,有落髮剃度的儀式,但落髮並不等於升級或升等,而是象徵將以前種種的得意、榮耀或失意、挫折,全部放下,也就是剃除對自我執著的煩惱,如自卑、自憐、自傲、自慢等。
一般人總是對種種得意、榮耀執著不捨,因而產生了自傲、自慢;對失意、挫折放不下,因而產生了自卑、怨恨;但是因緣生、因緣滅,世間的一切現象就如夢幻泡影,畢竟是空的。我們來三寶中求度,隨佛出家,就應將這一切的榮辱得失徹底地拋棄,把自己當做初生的嬰兒,重新來過。
如果不能將這個觀念扭轉,我們剛強難伏的性格,以及根深柢固的習氣則不易去除。而性格不改,煩惱將無窮無盡,縱然落髮,也會為自己增添無限的困擾,為僧團帶來負擔。
我經常告訴前來請求剃度的人,現在的佛教缺少的是有道德、有修持、有悲願的出家人。如果出家是為了寄生於佛教、偷安於佛門,用經懺佛事、化小緣,或者種種的善巧,來獲得信徒的供養,這是在正與邪的狹縫中求生存,是佛教的敗類,將會使佛教步向衰頹之路。
我們法鼓山僧團用盡心血,正積極地推動人間佛教,化俗導迷,淨化社會、人心。如果我們自己煩惱很重、性格剛烈、冥頑不靈,將破壞佛教的形象,阻斷信眾學佛求法的道路。如果出家前的性格、思想、觀念、行為並未因出家而得到化解,反將這些問題帶入僧團,那麼,僧團的形象、佛教的形象,將因你而受到傷害。
你們的師父拚命地在弘揚佛法,努力扭轉佛教在現代社會中的形象,以及提昇社會人士對佛教的看法。因此,諸位進入僧團後,都應以師父的理念為理念,以常住的方向為方向;如果一出家就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將與整個僧團背道而馳。既然不認同師父與僧團,又何需來此出家?這種人多一個,對佛教而言是多一分損失,因為帶著稜角、帶著刺,不但自害而且害人。
培養品德與悲願
佛教需要的是有品德、有道心、有悲願,以及有專業學問和能力的人才。基本的條件是品德和悲願,如果出家後依舊保持在家人的習氣,雖有專業的學問和能力,卻不能放下得失人我之心,品德便無法提昇,這種人對佛教整體而言反而沒有益處。
所以,準備落髮的人,一定要發大誓願,要徹底地改變自己的性格,將過去的一切放下,多拜佛、懺悔、念佛、感恩,養成柔和善順、忍辱負重的出家品德。所謂「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要用智慧劍將榮耀心斬斷,用悲願火將得失心焚毀,不要讓煩惱、習氣殘留在我們的身心,戕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千萬不可以自卑或自傲,也不可以看此人不順眼,瞧那人不滿意;挑剔這、排斥那,對這個有意見,對那個有想法。樣樣看不順眼,事事不合己意,這類的人增加之後,僧團將難以運作了。
出家人要「心如明鏡,身如抹布」。落髮後都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因為還將身體和想法看得很重,執著身體,身上就有很多刺;執著想法,心中便有很多煩惱。若能如《楞嚴經》所說:「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就能用忍辱負重的觀念來調整自己;心無煩惱,所以像明鏡無塵,身能忍辱,所以像抹布清除污垢。如果在落髮之後,發現自己離開了道心,就自摸己頭,既已落髮出家,心生慚愧,立即念佛懺悔。
以退為進,以默為辯
你們的師公東初老人曾經問我,知不知道在家人和出家人有什麼不一樣?我說:「出家人的身分和在家人不同,受了比丘戒是比丘,受沙彌戒是沙彌。」老人一直搖頭說:「你再說。」「出家人不可以結婚、不可以存錢。」又搖頭。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好請求老人開示。老人說:「我們出家人是以退為進,以默為辯,以奉獻為成就。」
因此,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指責或批評時,不答辯;辯就是是非,要忍辱負重,而且還要積極地努力以達成奉獻他人的目標。在因緣不許可的情況下,不得盲目地奉獻,當以退為進,保持實力,留得青山有柴燒。虛以待之,並非一味地退而不進。
出家人是以退為進、以默為辯,有道心、悲願心。道心是時常反省自己有沒有驕慢心、自卑心。有些人常為了自己的學歷不高而自卑,有些人則為了身體上的殘缺而自卑,有些人是為了年紀大而自卑。自卑的人全身帶刺,害怕自己的弱點被人捉住;而學歷高、能力強的人易生驕慢,自以為有道心,或比別人還會修行。這都是在家人的心態,會破壞我們的道心,若有這樣的心態,要知慚愧、懺悔。
若自認為有道心,為常住服務多一些、貢獻多一些,指責別人能力差,沒有付出,老是計較為什麼自己要做這麼多,為什麼別人就可以做那麼少,如此驕慢心一起,反而失去了道心,不能平衡。要知道,自己做得好、做得多是應該的,別人少做或做不好,也許是他的體力、智力不勝任之故,要多體諒、多包容。若他來請教,一定要告訴他,自己是如何做的,他可以參考看看,但不一定非照我們的模式做。
學做忍辱負重的出家人
最後,再以數語勉勵大家,當努力學習做一個忍辱負重的出家人:(一)不跟別人比,道心自增長。(二)互相勉勵,不可看不起別人。(三)不可自卑於學歷低、身體弱、智力不足等。(四)不可閒談。(五)心念繫在恆課上,如持咒、持佛菩薩名號。任何空檔都要持咒、念佛,不要間斷,如此自然能夠消災除障、去煩惱。(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和闖.和樣與和尚
出家人大致上有三種類型,即和闖、和樣與和尚。
「和闖」是指出家以後不久,便到處去闖碼頭、找道場,東奔西跑,說好聽是參學、參訪,說難聽是馬溜子,就像馬一樣到處跑。因為經常居無定所,學無常師,以致行止不得體,沒有威儀。
「和樣」是指在形象上有個出家人的樣子,言行舉止都很有威儀、禮儀,經懺、佛事也做得中規中矩。能夠有個和樣,也就是僧樣,已是很不容易的了;只是課誦時、打坐時都在打妄想,因為業障重,煩惱不斷,因而少了心儀。
「和尚」是指以和為尚,這是中文的解釋,引申為心有寄託,可以很踏實地安於道。能如此就會有菩提心,進而會有慈悲心,懂得如何關懷人、包容人、諒解人,並且適當地隨緣度化眾生,是一寺之主或弘化一方的人。而受戒時有戒和尚、剃度時的剃度和尚,是指可以做為別人的老師,是很穩定的出家人。
諸位來出家,首先宜學和樣,先把出家人的樣子學好,之後才能做和尚。在學和樣的階段,自然就漸漸地走上和尚的方向。
出家後如不能適應僧團的生活,煩惱又非常重,常和環境中的人事產生磨擦,不論是新出家眾或舊住眾,皆應發心多勞動;勞動時,血液會暢通全身,不會集中於腦部,因此妄念會減少,身體會健康。
身心不平衡、不開朗、不安定或心結較重的人,除了多做拜佛、拜懺的恆課外,平時宜多為常住大眾勞動;多做打掃廁所、庭院、雜務等勞力的工作,所付出的血汗可以消業、培福。(一九九○年十月十日)
男女‧僧俗‧內外之分
「男女有界、僧俗有別、內外不同」,這是我再三叮嚀的一句話。
臺灣的佛教,從日據時代起,多半已成了俗化的佛教,光復後又一次大規模地引進大陸的佛教,再從臺灣的先天、龍華等齋教形態轉變而成;這種種因素,使得臺灣的佛教形成了男女眾共住同一寺院,也有女眾跟隨男眾出家,還有平時在家人親近道場或住在寺院等現象,因此男女界限、僧俗差別,更應該注意。
經過多年的演化與努力,臺灣的佛教一方面迎合環境和時代潮流的需要,一方面以戒、定、慧三原則做為修學的依準,所以臺灣佛教具備著傳統佛教的長處與適應現代社會的特色,但也相對地失去了傳統佛教的優點。
農禪寺剛開始不是寺院,只能算是小精舍,當我從美國回來接掌時,只有幾位女眾,慢慢地才增加成有三十幾位男女眾共住的道場。如果男女眾沒有分界就會衍生出許多的麻煩,所以個人在內心與日常生活上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即使是因公而單獨談話也有不妥之處,應找另一個人作陪;在戒律上男女交談不得超過五、六語,而且談論也是以佛法為範疇。
男女眾談話,在第三者看不到的地方絕對要避嫌疑,即使是談公事也一樣;佛經上描述女眾就像毒蛇、地獄坑那樣地可怕,那是對男眾而言;如果對女眾來說,男眾也是如此。為什麼佛要這樣講呢?這是為了成就彼此修行的緣故,怕往來頻繁,妨礙道心。
平日要常提道心與慚愧心,出家後都是光頭模樣,心裡不存男女想,形相上沒有誘惑存在,大家都是來修行的。
我一向自律嚴謹,並且保持三個原則:(一)和女眾保持適當的距離,防人譏嫌。(二)和信徒保持適當的僧俗關係,不與信徒談論僧團的經濟、人事、是非,再親近的信徒也是一樣;唯有如此,才能防己流俗,建立信徒對三寶的信心。(三)不與人有金錢上的瓜葛,障礙修行的清淨心。
信徒是來親近常住、親近道場的,不是來親近常住眾的某一個個人。如果信徒只親近你個人,他本來是三寶弟子,結果成了你私人的勢力,這對常住道場有害,對信徒、對你自己也無益。
若能時時保持這三個原則,到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而且處處也都可以安身。(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守己與守分
出家人通稱在家人為居士,既已出家離俗,對俗家眷屬親戚,便不可以有伯伯、叔叔、兄、弟、姊、妹等的稱呼。不論他們是不是佛教徒,均可以稱居士或稱菩薩,也可隨俗稱先生或女士;若有職稱,則以其職稱稱呼,如此我們就沒有失禮於對方,同時也把握住我們出家人的身分。
另外,在家人用的普通俗語、俚語、流行語及不雅的名詞或形容詞,甚至惡口語等,出家人是不可以用的,用了有失僧儀。因此待人接物、甚至起心動念要小心謹慎,要做到言行舉止完全像個出塵離俗的出家人。
記得我剛從軍中退伍時,覺得當兵的習氣還在,甚至做夢時也常發現自己是個在家人,這表示習氣很可怕。經過大約十年後,這種情形才消失,所以必須常常檢點自己的行為是否得宜。
於守分方面,有四個原則:「僧俗有別、男女有界、內外不同、公私分明。」比丘既不得和婦人混成一片,比丘尼不和男士混在一起,也不可和居士們稱兄道弟、呼姊喊妹;因為你若不把他們當做可敬的在家居士,他們也就不會把你當成出家的師父來尊敬。
出家眾之間,只有師父或長輩可以直呼你們的名字,否則都應互稱師兄,或某師、某法師;若居士有此直呼比丘或比丘尼名字的情形,應該適當善巧地糾正他們,並應檢點自己是否失儀;若有師兄用俚俗語,亦應提醒他:須尊重自己的身分。
守己,須看自己的初發心和初願心是否隨時保持得住。最初發起的道心是不容易經常維持住的,所以常言道:「菩提心易發,恆常心難繼。」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這須從行菩薩道開始。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菩薩道;成熟眾生、奉獻出自己是菩薩道;如果消極、厭世、忿惱、瞋恨,便是菩提心遠離了。
我們是為了解脫苦難而來出家的,發心救濟眾生的苦難,是使自己脫離苦難的捷徑,因此我們應當心中常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亦即菩薩行者,是以度眾生來達成自利利他的目標;所以我們出家人,絕不能變成自私自利的自私鬼。如果念念不忘求得自己的成就,便會念念都在煩惱中掙扎。假若世尊當初也是只為自己求解脫,那便沒有佛教了。
希望大家能守住菩提心的原則,它如同清涼劑一般,會使大家的身、心通達平安無礙之境。(一九八九年十月五日)
除夕夜好懺悔
除夕來臨時怎麼辦?也就是指一年的最後一天到來時怎麼辦?假使我們的生命到了最後一天,我們會怎麼辦?古時候到了除夕夜,商家都要結帳,債主們也會上門追債,因為年關到了,欠債要還。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我們生長在中國的風俗環境中,不能不入境隨俗,中華民族的節慶我們也應該要有,但賦予節慶的意義則與世俗人不同。
世俗人過年,是年關前要設法還債結帳,對其事業做一段落性的終結,等過了年再重新出發。我們的心態雖然和在家人不同,但類型相似。在家人結帳,我們也要算一下帳。
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事業,也就是道業。我們也欠人債務,這債務就是自己造作的身、口、意三種行為的善惡業。在除夕夜,應仔細審思,這一年中自己究竟造下了多少業?是白業多抑或是黑業多?跟貪瞋癡相應的都屬於黑業,是三惡道的業因;和戒定慧相應的是白業,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就是六度波羅蜜的菩薩善業。
若無出離心、菩提心,雖修善積福,仍是有漏的善業,我們一定要確實地做檢討,以求日後的改進。
在家人的吃飯掃地,和出家人吃飯掃地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既然如此,就沒有理由逃避,在工作之餘,內存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找時間在佛前禮懺。又是一年新的開始,要發菩提心,發精進勇猛心,發大悲願心,而且要跟出離心相應,以恆常心來推動、維繫。
因此,寺院中出家人過年是以懺悔做為結帳,這也就是我們要拜年懺的原因。其實,年懺應該在年前拜,是懺悔一年來所造作的惡業多於善業,解脫業少於生死業。能在年前檢討自己的身心狀況、煩惱輕重,究竟和出家人的身分、心態有多少不相應之處,這是極難得的福報,不要輕易放棄。
過年期間,有很多的信眾都會到寺院禮佛,大眾不可因人多事忙而讓心渙散掉。心繫佛號,多做實修的工夫:人多時,心還是穩定的;忙碌時,心還是清涼、分明的。
在家人過年是吃喝、玩樂、休閒,出家人過年是精進修行、懺悔、廣結善緣。在家人的假期正是我們增長福慧的時間,在家人利用年假到寺院祈福消災,供養三寶。出家人沒有年假,是更積極地修福修慧,這和在家人不同。(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意義,就是要我們平時持有危機意識。所謂「不見魔,不易見道」,道從魔的對比而生,魔、道一向是並行的。在同一人的身上也是如此,六祖惠能大師就曾這麼說:「煩惱即菩提」,往往在道心抬頭時,魔境也會跟著出來,因此在佛法昌明之際,魔法也會跟著一起出現。
《易經》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說明了人是非常的脆弱,也說明了任何人都有潛在的妒嫉心和破壞心,對人不管有無仇恨,利害是息息相關的。對他人的缺點會嘲笑、對他人的失敗會高興、對他人的成功會妒嫉、對他人的優勢會瞋恨,幸災樂禍、隔岸觀火,這就是人心陰暗的一面。
因此,在我們接受讚歎之際,也要檢點自己,千萬不能得意忘形,稍一疏忽,就會失去方向。也要常常提醒自己,隨時會有暗流來襲,謹慎提防攻擊、譭謗的狀況發生。
愈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愈要小心謹慎。出家人在財務上、男女關係上尤應留心注意,因為出家人的男女關係特別受到社會的關注和猜疑。
還有,金錢是任何人都特別喜愛的,只要有一點點的不清楚,被人懷疑私佔、捲款或挪用,都會帶來多餘的麻煩,所以要特別的小心。
最重要的是,要時時將心繫於道念上,片刻不離佛法的思惟,如此才不致於偏離了成佛的道路。(一九九二年七月十日)
穩固出家的心態
諸位既然決定要出家就出家,不要三心二意,一會兒想出家,一會兒又想讀書。若真的很想讀書就先去讀,讀完了再說,要不然一顆心掛兩邊,很辛苦。
我們法鼓山僧團是以養成出家人的威儀、心態及生活方式為優先,而且僧團未來也會走向佛學院制度,以落實各種的僧教育,從出家的基礎上慢慢培養出佛門的龍象。
因此,請諸位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想一步登天,更不要一邊想出家,一邊又想去深造。年紀大一點的人也不能總是認為自己年紀已經老了,就讓年輕人去做吧。
新來的住眾最好先多拜佛,並發心為大眾服勞役,趕緊將道心培養起來。不要老在妄想堆裡過日子,要腳踏實地、安安穩穩地學做出家人。想太多,只是憑添不必要的煩惱和困擾。
縱然是天天拜佛,打掃廁所,也會成為祖師。歷代祖師大德中就有好幾位從掃廁所上路的,憨山大師在他的《夢遊集》中提到,在他參學中最懷念一個黃面淨頭,長了一臉的黃腫病,天天掃廁所。此人有見地,穩穩重重的,不好出風頭,不自我標榜,雖然他不見得能宣講《華嚴經》或《法華經》,卻自有另一種成就。
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心態、威儀一定要先養成。若出家人的心態未養成,出家人的生活也不習慣,即使穿上出家人的衣服,模樣是出家人,心理卻還是在家人,對整體佛教而言是沒有半點好處的。俗話常說:「沒有辮子的在家人」,或者是「光頭俗漢」,這是因為在家人也能講經說法,而且頭頭是道。所以出家人不跟人比學問,而是以出家人的身儀、心儀為標準;身、心皆有軌範,誠於中,形於外,自然能感得他人的敬重。
心態的養成是從儀態上來完成的,也就是以外在有形的生活軌範,輔以佛法的基本原則來引導,然後完成內在無形的品德涵養與思想。通常出家五夏之內要先學律儀,律儀能將我們的身心調柔得像一個出家人。
我們僧眾的教育是有一定層級的,當逐步養成身儀、口儀、心儀之後,下一步自然會走得穩固。(一九九二年七月八日)
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
調適身心
出家的本身就是出家的目的。出家以後,若想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爬,成就什麼名位,結果當然是煩惱不斷;因為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即使是急著希望成就戒行、禪定、智慧,而茫茫然地四處去尋訪明師、找道場,也是煩惱根本。
出家後應凡事盡力去做;盡力之後,即使沒做好也對得起自己,不會心存內疚。若做不好一直責備自己,就會始終處於痛苦的深淵裡而不能自拔;但若一意放任自己,不求改進,則會懈怠,這兩種方式都不好,會障礙我們的修行。
最好的方法是我們應時時懺悔,一次次地懺悔。為什麼能夠做而不做?是心力不足?還是能力、體力不足?
心裡如果「打結」了,此時最好能向內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處;若向外看,盡是別人的不對以及環境的問題,認為自己沒問題,因而使我們生起傷心、憤怒、興奮、埋怨、憂鬱等種種現象。這些現象都是有害健康的,會使得我們的肝火上升、內分泌失調,如此一來,我們的身體就容易出毛病。
若常與人嘔氣,心有千萬結,濃得化不開,就會有頭重腳輕的現象,而且不易入眠,頭腦因此得不到適度的休息;白天迷迷糊糊的,晚上卻清清楚楚的,容易導致神經衰弱。
腳底冷、四肢冷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氣血不通的緣故;應該好好地數息、觀呼吸,讓重心感向下。
時常保持心平氣和,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下身一定很穩定,腳底也會暖和;如此上身自然會很輕鬆,就像不倒翁一樣,站起來毫不費力氣。所以,保持心理平衡、平靜,身體自然也就會健康。(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心不隨境轉
心隨境轉,即是煩惱,即是凡夫,會為自己也為他人帶來困擾。學習佛法的人,不可以心隨境轉;可是我們卻經常陷在境中,不是在內境,就是在外境,由於觀念模糊,又不善於用方法,於是忙得團團轉,不知該將心安放何處?
內境是指心中的妄想、煩惱;外境是環境中的人事。大多數的人認為煩惱來自外境,為此對外境產生佔有、排斥或對立。其中,事雖不會惹來煩惱、困擾,但因為有人心的作用,因為加進了「人」,啟動了妄念,「事」就變得複雜,就會衍生出很多令人煩惱不已的問題來。
事實上,最難應付的是內境的虛妄念及顛倒想。一般的人都只想到瞋愛等的境界現前時是苦惱,卻沒有意會到妄念、狂想也很麻煩。例如有一樣食物在你面前,吃也好,不吃也好,沒有什麼關係;可是萬一有人叫你非吃不可,或者你想吃而他偏不給你吃,或者給你少一點,這時候你的心便起了煩惱。這些源自心內的狂想、妄念,很少人能夠明察秋毫,總認為是外境的問題,因而埋怨環境、責怪環境,無法安心。
心隨境轉,涵蓋了心外之境和心內之境。一般心內之境是指貪、瞋、愚癡,稱為三毒;此三心一經觸動,煩惱隨之而至。不能安心的人,此三毒隨時都可能從八識田中冒竄出來,然後在心田中猛打煩惱鼓。煩惱鼓一打,心就不能安;心不能安,身體也就跟著不安;身體不安,就要找醫生看病了。
此外,身不能安,便容易跟自己過不去,也易與人樹敵,跟人生氣,對任何事情也都覺得不對勁。而且身體害了病,醫生便會要你治療、調養,本來是小病,一下子更增添了另一層病,心病又接踵而來。
本來是心病,然後變成身病,身病又變成心病,這身心兩種病的惡性循環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所以,看病愈看愈多、範圍愈看愈大,心離開佛道也就愈來愈遠。
病是業報,業隨心轉。有謂「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解脫。」這是因為實證「空」性的緣故。所以要常常練習觀空;心注意空,安於空,觀無常,觀無我,重病就會變輕病,輕病漸漸地就會轉為無病。這是收心、攝心的方法,一定要學會,不要被境界所轉了。(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五日)
彼此體諒.互相關懷
有些人因為關心他人,反而失去了自己,把他人的問題變成了自己的問題,這實在是愚癡的做法。
原則上,我們應該要關心他人,也要用種種辦法去幫助他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實在幫不了忙,就要適可而止了,因為已盡了全力。也就是說,當盡你的全力救火,但不可以引火自焚;否則,於己固有害,於人亦無益。
有時候,常住發生了一些事情,我雖然沒有處理,但我是知道的,因為某些事情你們會自行處理,也懂得如何處理。如果老是要師父替你們解決問題,那麼,你們就不會有自己的體驗,也不會有所成長。
雖然我不常和常住眾個別談話,我卻是一直關懷著大眾的每一個人,而且常常利用早齋後開示,即使和執事談話,也是為了要瞭解大眾事。
大家要知道,執事們付出的心力要比一般人來得多,擔任執事是要以服務代替領導,以慈悲心的付出才能對大眾起領導作用;大眾能在道心上成長,也就是執事們的福慧成就。
你們若不聽話、不接受我的指導,我就無法感化你們,我會覺得很罪過,因為這表示我的慈悲心不夠、能力不足、感化力不大,沒有給你們更多的關懷與指導。我只會反省自己,不會責怪你們。
希望大眾對師父、對常住,以及師兄弟彼此之間,不要有猜忌心,否則會為自己帶來困擾和煩惱,因而產生怨忿心、不平衡的心。不能安心,就不能安身,慢慢地便會在僧團住不下去了。
請大家要在菩提道上彼此諒解、勉勵和關懷。(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六日)
學佛的清淨三業
大家都是來學佛修行的,所謂學佛修行,據蕅益大師的解釋是,以佛的清淨無礙身、口、意三業,做為標準來學習。雖然凡夫無法跟佛一樣,但應該時時刻刻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語業是口不離佛法,以佛法和人談論,使人從中獲益並讚歎佛法,並且令自己信心增加,隨時與佛法相應,自利又利他。
不論是修學人天乘或大小乘的佛法,都必須捨離貪、瞋、癡、慢等無明,若無法立刻捨離,最少應保持距離;否則,非但於己無益,對人也有損。佛法是要我們離欲的,也必然是利人的,所以應勉勵自己非佛語不說,這就是口業清淨。
身業是以佛行來做為我們自己的行為準則,佛行必然與菩薩戒的菩薩行相應,我們學佛行就是要將身體的動作、表情、威儀,在舉手投足之間都和佛的清淨身業相應,雖然無法時時相應,至少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佛心即是佛的清淨意業,是智慧與慈悲的融會,我們的起心動念雖不能全像佛心一樣,但於動念時,應觀察是否和佛的智慧、慈悲相應。
利他是清淨心,是不求果報及回饋的心,也就是基於菩提心的菩薩行。如果想到付出時,沒有回收很冤枉;認為自己犧牲太大了,沒有人讚歎你、擁護你,仍然是默默無聞,因此而失望、消極、悲觀;認為這個僧團的師父方丈及綱領執事們沒有關懷你而忿忿不平,如此的修行既非人天道,更說不上菩薩道,這是三惡道。
法鼓山僧團的前身是三學研修院,實際上是以佛語做為我們的語言,以佛行做為我們的行為,以佛心做為我們起心動念的依準,能夠如此,即是修行。
假如說話尖銳、狠毒、刻薄,動作輕浮、散漫,心有不滿、忿怒,和佛的三業都不能相應時,應想辦法隨時檢點懺悔、修正自己。如果在人前人後,朝著佛的三業努力,一切就會平安如意。(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海綿精神
我們學佛修行的人,應該具備兩種態度-內方、外圓。
「內方」是指應把握佛法的原則和自己的身分、立場,不要放棄自己的立場,也不要將自己的身分顛倒了。
「外圓」是要柔和能忍,柔並不等於是隨波逐流,仍須堅守崗位;如同有彈性的海綿,壓了它,不但不會反彈,反而會凹陷下去,等壓力離開後慢慢地又回復了原狀。
為人處事不要剛強、任意,必須是柔和的,但要有立場,這是依律、依法而守原則,否則會傷害他人也會傷害自己;如果又對人反應太快或太激烈,對方便會反抗、反彈。
六波羅蜜中,就有一項是修忍辱行。修學佛法的人,沒有一件事不能忍,也就是應該學習海綿的精神。
但有人誤解佛教的忍辱是一味地忍讓,會讓人欺負;並且認為,如果壞人不受處罰會更壞,將使得好人無路可走,變成全是壞人橫行的天下。這種想法並不正確,也不是事實。
我們應該要這樣想,多半的人可能會一時失去理性,不能控制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雖然在人類的性格裡,多多少少都潛藏著一些獸性的成分,但是我們不要如此形容它,而是要說,人的內分泌組織及生理系統偶爾會失調,因此沒有一個人的身心是百分之百的平衡。
雖然由於教養和環境的關係,會懂得自我約束,但有時候仍會有反常現象出現的可能,所以我們要用修行或感化的方式來調整及改善它,應該經常注意並隨時調整、調柔自己的身心,然後這些生理作用,慢慢地就會受到修行力量的影響。
我們學佛的人,應以慈悲心待人,以忍辱心來接受一切的橫逆,但亦要用智慧來解決所面臨的橫逆。(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拜佛懺悔求安心
養成一位身心安穩的出家人約需十年的時間,但亦視各人的善根而定。善根深厚者,未出家前已經很穩定,業障少,住進僧團數年後就會很踏實;而身心不安穩,易生煩惱、魔障連連的人,落髮前必須養成多拜佛的習慣。已落髮的沙彌(尼),在未受比丘(尼)戒之前一樣要多拜佛;已受大戒者更應知慚愧,常拜佛。
有許多人認為頭髮一剃、衣服一換,煩惱就沒有了,那有這回事?頭髮是頭皮上的事,衣服是身體以外的事,在我們心內的問題尚未解決之前,即使砍掉了頭也是沒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從內心生起大慚愧、大懺悔、大感恩的心,經常拜佛。
常存慚愧、懺悔、感恩心
當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養成後,自然而然會懂得謙遜,煩惱也比較不容易染著,因為煩惱從心生起時,馬上就如同雪花遇到太陽或火焰一般,融化掉了。
曾有一位西方人告訴我:「我有病,要用意志力來抗拒、對付、拚命。」我說:「你不拚命,或許還可以活得久一點,一拚命就會活得很辛苦。」我們出家學佛的人也是一樣,當煩惱現前之際,不是和煩惱對抗,而是用慚愧、懺悔、感恩的心來融化它。
當我們的煩惱生起時,常常會覺得是外面的環境帶給我們的,而且感受非常的強烈。例如我們常會為了別人不經意或非故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件芝麻小事而消受不了,認為是別人給我們的煩惱。其實,這多半是你主觀心理上的認知或感受,事實未必如此。
煩惱是從我們自己內心產生的妄念,此「心」不是指心理學上的心,而是我們的意識心、八識心;而感覺才是針對外境而來的。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這些問題,那麼對外在的環境就有免疫作用。若缺乏這種免疫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任何細菌一沾身,煩惱病馬上就會現行。以拜佛來慚愧、懺悔、感恩,就是預防針,可以讓我們的心產生免疫作用,修行人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化解煩惱的。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那麼,在平常生活中就會很平穩、踏實。但是慚愧、懺悔不是要你打耳光、搥胸、頓足、磕響頭,這些都沒有用,因為煩惱不在耳光上,也不在胸部或頭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要用懇切的慚愧、懺悔心來拜佛;拜佛時,要感恩三寶,慶幸自己已經聞法學佛,心中便會平平靜靜、安安穩穩、妥妥貼貼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緒在內起伏、波盪了。
兩寸深的腳印
過去,虛雲老和尚為報母恩,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臺山。另外,我曾經在少林寺及九華山看到佛前有一塊磚頭,磚頭上有一對腳印約二寸多深,據說以前各有一位出家人每天站在那兒拜佛,久而久之,就現出兩寸多深的腳印。不知道五十年後,在我們的大殿上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腳印?
現在常住大部分的人都已比較能安心了,可是自覺安心的人,不要以為大概沒事了;心未動,或許是在孵「小公雞」(案:指好鬥爭寵的脾氣)也不一定,只是心粗未察覺而已。
暴風雨前,通常會有一段寧靜的時間,隨後,山洪就暴發了;尤其是心很剛強的人,煩惱不容易調伏,往往自認為已經調伏了,可是一旦跟人接觸,馬上就又像刺蝟一般到處螫人。所以現前沒有煩惱,並不表示永遠平安無事,反而要提醒自己,多拜佛、多懺悔、多消往昔的罪業。若等到煩惱來了,業障現前,才來拜佛求懺悔就來不及了。
我小時候出家,也是從拜佛當中得到了感應,開啟了智慧。但是,拜佛不是要求感應,而是為了要消自己的業障,替自己打預防針。
所以我們沒有煩惱時要拜佛,有煩惱時也要拜佛。佛曾經說過,要少欲、知足、知慚愧、懺悔,懺悔則安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煩惱消歸自心
諸位必須多多學習向心內觀照,平時尤應注意心念的活動,是否與貪瞋癡慢疑等相應,即使不能在當下覺知,也須於事後加以疏導;其中,癡心是較不易被察覺的,更應細心觀照。
這可分成三個步驟來練習:(一)不要以貪瞋癡慢疑來對待自己,如怨恨自己的障重無福、懷疑自己樣樣不如人。(二)對事情不要用貪瞋癡慢疑來處理,如對環境的種種現象的疑慮、不安。(三)待人不能用貪瞋癡慢疑來應對,如怨恨他人、懷疑他人,這一點也是最難做到的。
如果我們處處與貪瞋癡慢疑相應,就會經常掉進煩惱堆裡,既不能安心,也不能安人。
用佛法向內心觀照
我常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有事。」這是說,如果我們用佛法的觀念,向自己的內心觀照、思惟,就不會與煩惱相應;但若往外觀看,貪瞋癡慢疑就會隨之而來。
曾經有兩位泰國比丘來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讀書,才剛大學畢業,非常年輕,分別出家一年半到兩年,講話的態度很安詳、有威儀,予人一種穩重、安定的感覺。
他們的威儀是用修行的方法養成的,平日經常練習著觀想自己的心中有一尊透明的水晶佛像,一層又一層地向深處觀看,看到最後自己是空的。若能經常這樣往內看,直到自己也沒有了,這時候,別人罵你,你也不會生氣了,而能使得你自己的身心安定,不浮躁。
因此,要常常注意自己的心念,當感覺到有煩惱時,就往內看,究竟是誰在煩惱,或是有什麼煩惱放不下呢?一經迴心返觀,煩惱就不見了。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做,雖然在日常生活上仍然有很多的缺陷,我們的身心卻能經常保持在無事狀態中,那就是處在淨土中了。
先當別人的墊腳石
另外,要有先當別人的墊腳石,先成就他人的胸襟,那才是真菩薩道。
或許有人要問:「我先成就別人,那誰來成就我?」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時,就已經離開了佛道。此時應先摸摸自己的頭,告訴自己:既然出了家,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
不求自我的成就,這才是真正在成就自己,如此一來,身心兩安,出家也就成功了。(一九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多念佛‧勤拜佛‧堅固信心
諸位菩薩既來出家了,就要記得以多念佛、勤拜佛、常懺悔、恆感恩,來提振自己的信心。
大家因為打坐之故,只知道坐禪!坐禪!坐禪!到最後變成很慘!很慘!很慘!為什麼呢?出家之前的積習太重,宿昔業障太多,如果只打坐,而不禮拜懺悔和感恩,時間稍久,便提不起道心,信心也跟著退失。
我經常告訴諸位,工作就是一種修行,例如掃廁所、擦地板時可以念佛攝心、安心;洗澡時可以念佛攝心、安心;走路時也可以念佛攝心、安心;在廚房裡撿菜、切菜、炒菜同樣也可以念佛攝心、安心;做會計工作時,撥一個算盤珠子,念一聲佛號;甚至在洗車、擦車時,你可以說:「阿彌陀佛,洗我的心,擦我的心。」
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不論是在做什麼,只要不是用腦思考的工作及活動時,不要打妄想,就是念佛,老老實實、輕輕鬆鬆地念阿彌陀佛,或念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念佛號來攝心、安心。
平時也要多拜佛,固定地拜某一尊佛,或拜十方三世佛。
還有,非常累的時候,多拜佛很有用,即使只有十分鐘、二十分鐘也好。而且最好是快拜,拜得渾身出汗,身體會覺得很輕鬆,然後再洗個熱水澡、擦個臉,睡覺時就很容易入眠了。如果很累而馬上躺下睡覺,身體緊張、肌肉緊張,睡不著,也睡不好。所以諸位即使覺得累的時候,也要拜佛。至於頭腦清醒、身體輕鬆時,就可以慢慢拜。
有空的時候,拜佛;做事的時候,念佛。師父教的修行方法都是經驗談,要練習著用,不要當成耳邊風。希望諸位記得多念佛、多拜佛、常懺悔、常感恩,這對業障的消除、信心的堅固有很大的用處。(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九日)
保重身體
什麼叫保重身體?
吃,不要過量,要吃飽不要挨餓;睡覺時睡覺;工作時工作;休息時休息;運動時運動;打坐時打坐;髒了洗澡;冷了多穿衣服;感冒時多喝水;這就叫保重。
走路要小心、專心;有煩惱時多念佛、多拜佛、知慚愧、常懺悔,但不是丟下應做的工作去念佛;而是利用工作時默默念佛,閒餘時多多拜佛,但不要徹夜不眠不休,否則長時間下去會病倒。
要為法珍重,三寶都要靠大家來撐持、發揚光大,所以為了三寶,諸位要愛護自己,保重身體。不過,我也一再勸勉大眾:「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切勿本末倒置。(一九八九年四月八日)
安心的方法
如果心不安、不穩定,應該多拜佛、多懺悔。有方法最好用方法,若用不上,就注意自己的心在做什麼,將身心放鬆,感覺自己的身體,輕輕鬆鬆地,心是沁沁涼涼的,好踏實、好安穩。
若打坐心不安,很不耐煩,就下座拜佛去。拜佛時可以用懺悔的方法拜,也可以每念一句佛號就拜一拜,或者注意當下的動作,感覺拜佛時身心的柔軟、安詳。
拜佛累了就打坐;打坐坐得心浮氣躁就拜佛,兩種輪著用,日子一久,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
不要浪費時間聊天、散心、看書報、進網站。指定的功課當然要看,不急著看的書暫時不看,要把握難得的時間拜佛、打坐、念佛。否則心安不下來,往往不認為是自己不會善用時間,反而覺得是環境有問題,埋怨僧團只接受你們來出家,卻不教育、培養、安頓你們,使你們受苦受難。
其實安心是自己要去實踐的事,師父已教了你們方法,僧團也給了你們環境,你們要懂得如何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是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
談天有時雖也能消遣、解悶,但還是少一點為妙,多一點時間拜佛、打坐、念佛。任何時間,心要不離佛德、佛號;一離開,心就跟道脫節,一脫節便有許多的問題產生。心中一產生煩惱,身體上的病痛馬上就跟著來。
很多人覺得我們的運動量不夠、環境空間擁擠、營養不足、空氣不好、事情太多、人太雜,因此身體不好。
這些因素固然存在,但就算逃入深山,也有東西煩你,而且人跟人在一起也一定不會感到樣樣順意。不過,自己若能安心,時常和佛法在一起,至少心中有佛,心就不會煩悶,就不會有這些感覺了。(一九九二年七月八日)
第三篇 僧團的共住共修
愛惜常住
什麼是常住?是三寶住世的代名詞,是由三人以上的比丘眾或比丘尼眾共住的道場,是依法住、依律住、依僧住,以戒為師。一個人住,不是常住僧,依眾靠眾而住,才是常住眾或常住僧。一個人不能遵行正法律,律一定要有僧眾始能施行。
住世的佛、法、僧,稱為十方常住三寶,是普遍而永住的意思。
釋迦世尊制戒,也制律。戒是一條條的法規條文、戒相,規範個人的身口意三業,令之有所遵循,漸漸地達到清淨的目的。換句話說,不論是少人住或是多人住,也不論是否有老師的教誨,人人都應遵守的本分,以戒為師。
常住僧的共住,是指一個共同生活的集合體,這個集合體就是僧團的組織,是以「律」為共同的生活軌範。
如法如律,和合而住
過去僧、現前僧及未來僧都要依律而住,十方常住僧眾也是依律而住;只要有三人以上的出家比丘、比丘尼住在一起,都要依律而住,這是一種民主的生活方式。而僧團中的每一個人也都有責任,共同來維護佛法的尊嚴,推動佛法普及人間。
所以,常住不是專指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或某一項物品,而是指三寶,住在同一區域範圍內的僧眾,都必須依據世尊所制訂的戒律來遵行出家的生活。
修持和弘揚佛法皆須以常住為原則;否則,在同一區域的出家人,可能會彼此對立、矛盾、批評、鬥爭,這將危害到佛教的存在和佛法的推行,因而僧團必須如法如律,和合而住。而一個和合的僧團,本身即已表現了佛法常住世間的精神。
常住裡若有幾個人有共同的意見產生,另外幾個人也有不同的意見,於是形成了兩個對立分明的團體或陣容,那可能會將所有的時間、精神、心血耗在黨派爭執的漩渦裡,這就不好了。因為對內不能和諧,對外也就無法產生攝化的力量。
因此,在常住裡不允許有兩個以上的人另外組成一黨,也不能有某幾個人好得膩在一起的事情,必須人人保持個別獨立;否則成群結黨,言不及法,心與律背離,便容易造成對立,破和合僧的大罪。目前社會上的各種團體就是如此,因有種種利害關係的存在,造成許多派系間的紛爭,這就不是常住的僧團了。
相互體諒個別的差異
常住要依律儀的原則來生活、運作,這才能使六和敬的精神更加圓滿。所謂和敬,並不是指見解上及職務上的相同,因為每個人的修學程度及做事能力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才能、智慧、福報也都不相同。
有許多人總認為自己的才能、智慧、福報比別人好,至少也不差什麼,但卻沒有受到重視;其實,只要每個人恪守本位,盡力而為,而能力強,有機會時要多付出一些,這才叫做公平。
不過,能力強且付出多的人,必須有平等心、感恩心,不能驕傲、自大。在僧團中,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職務和工作,但是利和同均,所有的生活條件大家都是平等的,隨眾作息的生活規矩大家都要共同遵守,但也要相互體諒個別的差異。
希望大家盡力配合常住,為了要愛惜自己,就必須要愛惜常住,不要如同一盤散沙,否則就會認為常住環境不理想,而無法安於常住了。(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依共住規約而住
常住大眾是依律、依法而住。具體言之,律是由大家同意,經由師父或方丈認可的共同生活規約。但是中國的寺院,從一開始就因為文化背景、社會環境和印度不同,所以無法完全依照印度的律制而行。
從百丈禪師開始,中國便有了百丈清規,到了宋朝也有了禪苑清規,大致上,中國的寺院皆以清規為準則。
我們現在雖然不是完全依照清規而行,但也有共同的生活準則,而其基本精神是和戒、和律相應的,不能違背佛法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基本原則。
常住的生活規約,需要大眾共同遵守和維護,絕不能輕易地廢除、改變,否則大眾會無所適從,執事也會難以執行。常住是屬於大家的,若常住有了障礙或受到損害,每個人都會因而蒙受損失。
為了整體的常住,每個人一定要在規約之內運作、生活;大眾不能沒有規約依循,而執行的人也不可將自己置於規約之外;因此,依常住而住,就是依共住規約而住。(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法統和僧倫
如百川入海,當任何一條河川流入大海時,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名字和特性;所以說,不論任何種姓、階層的人,出了家後,就是釋氏種族的弟子。就如同過去中國的皇帝,對於功在國家的人,就賜予皇族的姓氏,這是一種榮譽和肯定;同樣地,釋迦世尊打破了印度四大階級的觀念,出了家就同為釋氏。
另外,釋迦佛也說:「我在僧中」及「我不領眾」;佛說他是僧團中的一份子,但他不是僧團的領導者,他一樣是依大眾住,依僧團處事。因此,佛受供養時,也要將供養物交給僧團大眾處理,不自行個別處理。這兩句話,在近代以來,特別受到鼓勵、主張和引用,因為現在是民主時代了,所以大家的事,由大家來共同處理。
僧中事,僧中辦,這固然是值得讚揚的,可是大家不要誤解了它的意義。以為只要僧,不要佛,認為佛並不值得做為一個信仰的中心,不是皈依處,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
三皈依中,有佛才有法,有法才有僧;依僧住,如法修,見法則見佛,不要顛倒了,如果只有僧而不信佛及法,那是外道的團體。相信諸位常住眾,都是三寶弟子,應該不會對它產生懷疑。
方丈和尚是僧團的精神領袖
在現今的僧團中,「方丈和尚」扮演著何種角色呢?在叢林裡,是以和尚為精神的領導中心及依止師,他平時雖不處理行政上的事務,但最後的裁決是由和尚批准和認定的。僧中發生重大的事件,如:義理之爭、人事變動、財產變更等,不能僅由大眾投票決定通過,一定要告知和尚,因為和尚有決定權、指揮權及糾正權,大眾應以和尚為依止,他是僧團的精神領袖,也是僧儀的楷模。
在叢林裡和尚有任期的年限,但卻從未發生過由大眾開會通過罷免和尚的事,因為和尚是正法的代表,是由前一代的和尚傳法而授記的。雖然和尚可以同時傳很多法子,但只能由一個一個依序傳位。
如果你對和尚所傳的法子及所做的決定不服從,甚至連你這個僧眾的身分可能都成了問題,因為你否定了和尚的決定,而且也否定了上一代和尚的尊嚴和地位。
法統是很重要的,如果法統有了問題,那法子本身就是問題了,大眾若否定和尚傳承的尊嚴,整個道場會因為沒有源頭而頹廢、消失。因此在常住裡,除了盡量以大眾的意見為主,更須有倫理的次第和法統的關係;法統是以師父或方丈和尚為準,倫理是以先後次第為準。
師兄弟倫理繫之以道
過去我在日本留學時,日本人很注重倫理關係,不論是上對下或是下對上,都不直呼名字,而另有一個尊稱。我所要強調的是不能反上,雖然先來的人不一定事事都對,但是仍然要維持僧團的法統,不能抗爭、反對。
師兄弟間平日繫之以道,要互相扶持、提攜;師兄要照顧師弟,師弟要尊從師兄,而且對師父或方丈不能頂撞、違逆,否則在僧團中就不能安心了。師父或方丈如果也犯了錯誤,僧團大眾應當以恭敬至誠心來請示勸告。
師父或方丈不獨裁,師父或方丈一定會尊重弟子的人格及建言,但諸位是依止師父或方丈來出家的,若否定了師父或方丈,那你們出家的身分都有問題了。因此,僧團中倫理和法統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維繫。
假如寺院有了規模,樹立了自身的風範,那麼信眾來到寺裡,不一定非要見到師父或請示師父、方丈不可,見到我們任何一位相關的常住眾或執事,就如同見到師父或方丈一般,這是由於大眾形成了寺風。
信眾是僧團的,而不是師父或方丈一個人的,只要接觸到這個道場的任何一個人,就能感受到師父或方丈的風範。但是一般仍有分別心,認為見到清眾不等於見到師父或方丈,必要時仍得安排見師父或方丈。
所以,我要告訴大家,應以僧團大眾的立場利益為考量,而且法統和倫理要分清楚。(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以師父為中心
在僧團,首先以師父或方丈為中心;其次,以僧團、常住為依歸。
雖然大家都是隨佛出家,但要相信師父或方丈,是代表僧團,故要以師父的精神為精神,以師父的觀念為觀念。
大眾可以有個人的精神和觀念,但必須在師父的許可,以及不違背僧團運作的情況下表現出來;否則,會給師父帶來麻煩,也會和常住大眾互相牴觸,那樣僧團就無法做到安眾、攝眾、化眾的功能了。
同樣地,當以師父的志願為志願,以常住的考慮為考慮,以僧團的思想為思想。唯有如此,漸漸地,才能將煩惱根本的自我中心減少。(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如何適應常住的生活
出家人的想法與在家人正好相反,在僧團中若要和合無諍,應設法將自己融入團體中,不要求他人或團體來適應自己。不跟環境中的人事物拚鬥,要培養柔軟的心,慈悲他人,關懷團體。
常住的環境若不理想,可經由正常管道向組長反應,請其在執事會議時提出反應,以便加以改善;不過,若建議未獲採納或考慮,請稍安勿躁,或許此時因緣尚未成熟,不妨靜心等待,同時設法促成因緣,稍後再重提建議。或者那只是你個人的想法做法,團體大眾未必需要採用你的建議。
有問題要反應,但不是反抗,建議亦非反對。講話要中肯、客觀、適人、適時、適地,分層負責、分層處理。從行者開始,就要把僧儀的教育紮實地做好,養成精進、清淨、勤勉等美德,一旦成為沙彌(尼)、比丘(尼),言行舉止才能恰如其分。
平時不為自己添煩惱,也不埋怨自己或他人。煩惱重、心不安,是缺乏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的緣故,要勤拜佛,早晚打坐共修時也要多拜佛,多做懺悔禮拜。
還有,要隨眾作息、隨眾過堂,參與共修活動,那是放下「我執」的好方法。(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依眾靠眾
有人對出家人的生活與修行的觀念,感到很困惑。為常住的事務工作,和拜佛、念佛、打坐、拜經、誦經,究竟那種算是修行,修行與事務是否有矛盾?
目前的生活作息中,早晚課誦、打坐,以及拜佛,還有個人自修,加起來的用功時間已經不少,雖然看似零散,卻有調劑的作用。出坡、辦公的時間畢竟不多,何況身在常住,必須分擔一份工作,乃是自助助人、自利利他的修行生活。
假如每個人進入僧團之後,都要求更多屬於個人的時間,那麼團體會很散亂,缺乏攝眾的凝聚力量;而對外度化以及對內安眾的常住公事,勢必要由師父一人來獨擔,這樣合理嗎?
其實,共修要比個人自修來得好,住在僧團雖然會挨罵、挨管,無形中卻能讓個人的稜角、毛病越來越少,處事方法也自然漸趨圓融;單獨一人住,茅蓬無人切磋,容易鬆散、懈怠,又由於缺少與人互動,性格中的稜角也不易去除。
為什麼出家受戒五年後,才可以離開依止師?因為五年乃至十年之後,才養成了應有的僧儀,也認識了基本的佛法,等到具備有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之後,也才有個人自修的條件。
所以,出家後很快就想離開師父、離開常住,那表示最初的選擇就是一項錯誤的決定,因為我自信不是一位不稱職的師父,我們法鼓山僧團也不是誤人子弟的道場。而且住僧團,依眾靠眾,威儀整齊,舉止動靜皆有規矩,這便是共住共修的好處。(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謹言慎口
所謂人多嘴雜,通常議論紛紛之後,本來無事也會變成有事。俗話說:「一犬吠影,百犬吠聲。」吠聲吠影都是疑神疑鬼的形容,疑心容易生暗鬼,所以不要隨意猜測、懷疑。
他人的隱私和你無關,不要管它。你一管它,煩惱隨之就來,再經渲染,連帶也影響了他人,僧團很忌諱這種事。所以要保障他人的隱私,同時也可保持自心的清淨,不得多嘴搬弄是非。
修行的人要開誠布公、真誠相待,這就是所謂的直心是道場。不要以歪曲心、猜忌心對人,但也不是故意宣揚己惡。過去做錯的事,對著被你得罪的人懺悔道歉,或在佛前發露懺悔即可,不必逢人便說,那樣對己對人都有好處。(一九八九年八月三日)
師兄弟相處之道
常住眾彼此相處,應有溫馨的感受,但是溫馨並非指一般性的噓寒問暖,譬如「昨晚被子蓋好沒有?」「今早有沒有吃早餐?」……等等。
溫馨也不是指當你正在忙時,有人伸出援手來替你做;或當你心裡煩悶,拿不定主意時,對你說些無關痛癢的話;更不是非要將你心中事挖出來,讓他分享痛苦。
別人的隱私不需要多問,心中痛苦之事也不必探究,就讓他自己發現,你只是做他的朋友,他自己願意說出來也很好;不過,你不要講給別人聽,他自己告訴別人又另當別論。
傾聽時,要誠懇、用心,並以關懷的眼光看著他,不需加以安慰,或告訴他應該如何做,更不需加油添醋,助長他的煩惱。除非對方問你怎麼辦,否則不必給他建議,若有建議也是三言兩語就好。他若不問,你就做一個很友善的聽眾,給他溫馨的感受即可;對他所說的種種意見,微笑接納就可以了。
也有很多的人只是心悶,想把心裡的話告訴人,當他找到傾吐的對象,說完內心話之後就沒事了。
有一次,有一位常住菩薩對我說:「師父,我希望和您談話。」結果我聽了一個小時,他告訴我很多事,最後我問他:「你要我怎麼辦?」他說:「師父,我自己會處理。」
真是奇怪!既然自己會處理,為什麼又要告訴我?別無它因,他只是要有一個人知道他在想什麼?感受什麼就夠了。如果我幫他處理,對他而言反而不好,很可能會幫倒忙,反將事情弄擰了;事實上,在那時的情況下,他也不希望我幫他處理。
有的人也許覺得你是一位好聽眾,時常找你傾吐心事,把他心中的垃圾倒給你。結果你本來沒事,而將別人的垃圾當成是自己的,痛苦不已。你若有這種傾向,最好要學習以冷靜的心態做一個旁觀者,不要將別人的問題變成你自己的問題;否則到最後左右不是人,痛苦的反而是你自己。
關心人,給人溫馨、關懷,要用這種方式。
另外,新來的住眾也要學習獨立,不要倚賴,老是想找人傾吐心裡的苦水話。可是如果真的很痛苦、很難過,就必須找一個既溫馨又值得信賴的人談一談,而此人又不會給太多的意見,並且會很仔細地聽你傾訴,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但是,做為一個出家人,有煩惱時,最好的方法是拜佛和念佛。若已用得上五停心、四念處或者中觀、空觀、話頭、默照等禪修法門,應當是能立竿見影的。(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