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用智慧創造幸福生活
宗舜法師
19/12/2016 06:1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大乘佛教的特質即在於人生佛教的建立。大乘菩薩行最為重要的內容,即是信仰、見地、行願,這可以說是佛法修學的三大根本。如何用佛法的原則幫助大家分析現實生活的真相,找到建立真正幸福生活的方法,是每一個重視佛教根本原則、關注人生現實問題、希求創造幸福生活的大乘行者都要關心的問題。重視以人為本,重視現實人生問題的解決,重視從後世利益著眼、從現世利益入手,重視由三乘共道導向大乘不共道,一直是真正的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學修核心。從三乘法來看,有人天行果、聲聞行果、菩薩行果之別,作為發菩提心、行六度行、求成佛道的修行人,雖然不以前二種為滿足,但也必須從最基本處下手,太虛大師在《佛陀學綱》中也曾說過:

  學佛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個人。(後略)完善物質的生活,增高知識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優美家庭,良善社會,和樂國家,安寧世界。

  就是說,要從完善自身道德、建立和樂家庭,進而轉變社會風俗等方面來創造幸福的生活。要想做到這一點,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明業力說行十善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入佛法海,信為根本;渡生死河,戒為船筏。(厭捨品)信,可以說是一切學修的基礎。信是什麼?一般說來,指能令心澄淨,對佛、菩薩、教法等不起疑心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信心、信仰。俱舍宗將之列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宗立之為十一善心所之一。《成唯識論》中的說法:

  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卷六)

  也就是說:對於實事實理以及功德和能力,能夠有很深的忍可(勝解)和樂欲。令心清淨,是信的體性。能夠對治不信的過患,愛樂善法,是信的作用。

  《成唯識論》中又說:
 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對治不信彼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卷六)

  這裡是從信的差別來說的,第一信有實在的實,是說對於一切法的實事實理,能夠深信忍可。第二信有實在的德,是說對於佛法僧三寶真淨的功德有深信的好樂。第三信有真實的能,是說對於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的善法,能夠深信它有力,可以得到,能夠成就,所以生起欲得的希望,這樣就能對治不信的心,愛好修證世間和出世間的善法了。

  在我們學佛的歷程中,信心是貫穿於始終的。依其次第,可分為三階段:第一是信可(也稱為信忍),即由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屬信解位。第二是信求,即由確立信解而精進修學,屬解行位。第三是證信(也稱為證淨),即由實踐而證得沒有疑惑的淨信成就。而這三個階段中,第一的信可,即信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有真實的能,對於修學佛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茫茫的生死瀑流中,眾生為什麼會有苦樂、昇沈等種種不同的果報?關鍵即在因果與業力的作用。明業力說,信業力說,是對治生死流轉的重點。過去,阿底峽尊者進藏後,就專門傳授歸依業果,被人稱為歸依喇嘛業果喇嘛,足見這二者的重要。

  從大乘佛教的業果學說來看,對業果最重要的認識在於:業果不虛,有因必定感果;而又因為諸行無常,命運可以改造。改造的途徑,即是修習善業。所以《十善業道經》中,佛對龍王說: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那麼,佛教和其他宗教相比較,業力說有什麼特點呢?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將佛教的業力學說跟其他宗教的神創說相比,認為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點,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依自力而非靠他力。人生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決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點,在業力面前,人人平等。而神教則認為,神創造了人,人與人的差別是天生的。但在佛法看來,人沒有天生的差別,人都是一樣的,每一個人的命運,只不過是隨著自己的業力決定的。人生的一切,都是暫時的,無常變化的。

  第三點,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絕望的。從業力的角度來看,眾生隨著自己的業力,未來前景總是光明的。而神教卻認為,一個人行善,就會永遠昇到天堂,如果為惡,就會被打入地獄裡去,永遠沒有翻身的可能。佛教則認為,即使是地獄道的眾生,一旦業報受盡,只要能行善業,同樣可以再生天或往生佛國。

  第四點,是善惡有報,勿用懷疑。即一個人所造的善惡業必定有樂、苦之報,只是成熟的時間有早有晚。

  可見佛法世間因果觀的核心是業報輪迴理論,業力說正是佛教的獨有的特色。

  既然明白了業力學說的原則,我們自然就會按照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種行為去做。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行十善業道,能夠使我們獲得種種殊勝的莊嚴:

  能夠做到不殺生,即可感得長壽無夭、不為人害莊嚴;
  能夠做到不偷盜,即可感得財寶最勝、集佛法藏莊嚴;
  能夠做到不邪行,即可感得家人貞順,不為人汙莊嚴;
  能夠做到不妄語,即可感得離眾毀謗、所作必成莊嚴;
  能夠做到不兩舌,即可感得眷屬和睦、同樂無諍莊嚴;
  能夠做到不惡口,即可感得眾會歡喜、言無違拒莊嚴;
  能夠做到不綺語,即可感得言不虛設、方便斷疑莊嚴;
  能夠做到不貪欲,即可感得信解堅固、具大威力莊嚴;
  能夠做到不瞋恚,即可感得得無礙智、諸根嚴好莊嚴;
  能夠做到不邪見,即可感得生正見家、具菩提心莊嚴。

  有這樣十種莊嚴,我們的生活當然是真正幸福的了!更何況依此而行,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可見十善業道之法,也就是成佛之法。

二、依般若智度脫煩惱

  作為初發心修學佛法的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智慧?從現實生活來看,我們需要的是認清生命痛苦真相和獲得解脫痛苦方法的兩種智慧。而凡夫由於缺乏般若這種出世間的大智慧就會產生兩種困擾:一是認識上的迷惑,即凡夫既不瞭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認識世界的愚蒙狀態。二是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即由欲望表現出來的佔有比較競爭三大特徵所造成的種種苦受。如何獲得般若呢?最基礎的出發點即是認識人生痛苦的現狀、尋求痛苦的根源。人類的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係,但主要還是根源於有情生命的內在。人類的痛苦是對(存在)的迷惑和執著造成的,解脫人生的痛苦,自然是對存在要有正確的認識。認識的方法,即是《心經》中所言:照見五蘊皆空。所謂五蘊,是指構成一切有為法的五種要素,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是指總括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質。受蘊是指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的作用。想蘊是指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的作用。行蘊是指其他對境關於貪瞋等善惡一切心的作用。識蘊是指對境而了別認識事物之心的本體。凡夫對有情生命體執有實在地我相,在六塵境界中執有實在的法相,又對我、法生起種種顛倒分別及執著,於是造成了人類的煩惱及痛苦。《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針對凡夫對的錯誤認識說的。凡夫執為實在,於是這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而是空的。是事物虛幻的現象,纔是事物真實的本質。凡夫由於無明煩惱的限制,不能了知空性,而自我封閉,由此更生敵對的心理,或驕慢自傲,或憎怨仇視,甚至相互傷害。若能觀空,就可以認識到所有從經驗出發的認識是沒有能離開執著的,那麼就可知凡夫思想和行為的愚昧狹小,進而求得真正的大智慧。所以,照見可以說是一種消解的智慧,可以對治心靈上的執著,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

  認識人生痛苦現狀之後,對於未能開悟或者證道的我們來說,獲得正確的見地最好的途徑就是聞思經教。聞與思、修在佛教中合稱三慧。對於根據經典而來之教說,聽聞而信解之,稱為聞法、聞信。佛陀的弟子之所以稱為聲聞,也正是因為常聽聞聲教的緣故。而後世之行者唯依經典而知佛法,或遇善知識而得聞法。這已經成為學佛人最重要的兩條途徑。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六迦葉菩薩品載,僅信仰佛之教說一半者、不能為他人解說者,及為議論或為得名譽利益而身持教說者,凡此皆為聞不具足。可見,聞思在佛法修學中的重要性。元代知訥禪師在《真心直說》中引永明延壽禪師之語說: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故知信解相兼,得入道疾。顯然,信解相兼正是我們在修學中應該具備的。

  但是,在漢地佛教傳統中,一直存在著一股反對聞思的潛流。過去,禪宗為了不使學人死於句下,以言辭為解脫,故單提一句話頭,尚且可以理解。而宋明以來,尤其是在佛教被文革摧毀殆盡的今天,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佛教界的問題不是皜首窮經,死鑽故紙,而是學業荒置,研究弘傳,後繼乏人。且不必說什麼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此句並非蓮池大師語,被宣傳為蓮池大師說者,乃是誤傳),就算勸他留給自己悟,恐怕也是瞞頇籠統,語焉難詳。見地不真,理路不明,學佛多年,業風一起,紛紛倒向無上師姑蓮生活佛法輪大法的懷抱,求即刻開悟七天成上師,在由目前世界上唯一真修的大法的謊言編織成的迷夢裡弄鬼捏怪,自欺欺人。或者於所學法,尚未弄通,即自贊所修,貶斥他宗,依下劣見(宗喀巴大師語:宗派見即最低劣之見。見《菩提道次第廣論》),起我慢心,不惜以身謗法。方向既錯,再專一、再精進又有多少利益呢?

  目前在弘揚淨土法門的時候,有個別法師反對經教的學習,認為一本經一句佛號就夠了。如果這是針對沒有文化、年齡較大的信眾的特殊開示還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把它當作具有普適性的至理名言就不正確了。假若每個人都一本經一句佛號的話,佛法也許就會隨著淨土法門的弘揚而消失。本來,佛陀說法即在應機,並沒有一成不變得法門。執死方而醫變證,弄不好要治死人!真正的淨土法門的修行,其實也很重視經教的學習,《觀無量壽佛經》中說到淨業三福,即主張讀誦大乘經典。明代,蓮池大師就曾在《竹窗隨筆》中說過一段非常發人深省的話:

  有自負參禪者,則云達摩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自負念佛者,則云止貴直下有人,何必經典。此二輩人有真得而作是語者,且不必論;亦有實無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護惜其短者也。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何由而知十萬億佛剎之外,有阿彌陀佛也?其參禪者,籍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饒汝參而得悟,必須以教印證;不與教合,悉邪也。是故學儒者,必以六經四子為權衡;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經教

  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第十七章·出家眾的德行》中指出:

  佛法的修學,以正覺解脫為目標。到達這一目標,要先有聞、思、修慧。正見,最先是聞慧,即對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正見是分別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捨邪惡而信受純正的(參《中含》〈聖道經〉)。這是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雜含》卷二十八·七八五經)的抉擇正見。如正見善惡因果,生死的相續與解脫,還是世間的正見,能轉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對於四諦真理的如實知見,依遠離,依離欲,依於滅,向於捨,那纔是向解脫的出世正見。這樣的正見,並不是浮淺的印象,要精進的努力,正念的專一,纔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見,即應引發正志’──奘譯正思惟。這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實現的審慮、決定、發動思。從理智方面說,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達到更深的悟解。從情意方面說,這是經思考而立意去實現,所以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數計、立意。思慧不僅是內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實現的行為,使自己的三業合理,與正見相應。所以正志同時,即有見於身體力行的戒學,這即是正業正語正命。正語是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及一切的愛語、法語。正業是不殺、不盜、不淫,與一切合理的行動。正命是合理的經濟生活。佛法以智慧為本的修行,決不但是理觀。理解佛法而不能見於實際生活,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正精進是離惡向善,止惡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道支。如專從止惡行善說,即戒的總相。以正見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為基礎,以正精進為努力,這纔從自他和樂的止惡行善,深化到自淨其心的解脫。正念是對正見所確認,而正志立意求他實現的真理,念念不忘的憶持現前。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繫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由於一心的湛寂,如實正智能依之現前。正念與正定,即修慧階段。由修慧──與定相應的正見而發無漏慧,纔能完成正覺的解脫。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也是聞、思、修三慧的始終過程,為聖者解脫道的正軌。

  正因為多聞如此重要,所以《佛說緣本致經》說:何等信本?謂多聞經道次第典要,斯謂為本。在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二中,佛曾說聞經八種功德:

  一者端正好色,二者力勢強盛,三者心悟通達,四者逮得辯才,五者獲諸禪定,六者智惠明瞭,七者出家殊勝,八者眷屬強盛。

  這八種功德,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就是說:

  一,所謂端正好色,是說行者以正信之心,嚴潔其身,聽聞經教,以是功德,感得色身端正,而無醜惡之相。
  二,所謂力勢強盛,是說行者以精進勇猛之力,聽聞經教,以是功德,感得福力威勢,降伏一切而不怯弱。
  三,心悟通達,是說行者聽聞經教,解知義趣深遠,理與心會,無不通達。以是功德,故能徹悟一切法相,了無罣礙。
  四,得妙辯才,是說行者聽聞經教,深達一切法相,以是功德,得妙辯才,能以一句之義,演說無窮法義。
  五,獲諸禪定,是說聽聞經教,思惟甚深妙義,以是功德,即能攝心斂念,妄相不生,寂然入定。
  六,智慧明瞭是說聽聞經教,廣解其義,以是功德,開發本有智慧,照徹無礙。
  七,出家殊勝,是說行者聽聞經教,厭惡塵俗,以是功德,即出家學道。復能以所聞之法,傳化於人,為世導師。
  八,眷屬強盛, 所謂得法之人稱為眷屬。行者聽聞經教,復能依經為人演說,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屬。展轉流佈,日強日盛。  

  另據《月燈三昧經·卷六》載,菩薩多聞有十種利益:

  何等為十?一者,知煩惱資助;二者,知清淨助;三者,遠離疑惑;四者,作正直見;五者,遠離非道;六者,安住正路;七者,開甘露門;八者,近佛菩提;九者,與一切眾生而作光明;十者,不畏惡道。

  這十種利益,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就是說:

  一,知煩惱資助。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知自身及眾生所有一切煩惱之惑,皆能資助業因,而受當來果報,故求出離,不為所惑。
  二,知清淨助。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悉知一切清淨梵行,皆能資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習,以證無上佛果。
  三,遠離疑惑。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及外道邪魔等論,悉皆明瞭通達,無所疑惑。
  四,作正直見。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於一切邪正之法無不明瞭,若有眾生邪見邪論者,則為其宣說正直知見,以端正其非心。
  五,遠離非道。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於善惡果報、諸法同緣等理,無不明瞭通達,故殺盜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遠離而不為。
  六,安住正路。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於一切邪正諸法無不明瞭,故不為非道所惑,於如來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
  七,開甘露門。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能深入如來之藏,了知無上法味,復以此普潤眾生,令其善根增長,是為開甘露門。
  八,近佛菩提。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常勤修習,則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聖果,故心常在道,精勤無怠,因而近於佛果菩提。
  九,為作光明。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知眾生皆為無明所覆,常受長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燈作諸光明,令眾生出離幽暗。
  十,不畏惡道。修菩薩行者因多聞而曉知萬法乃體本空寂、無苦無樂,故發廣大之心,隨類化度一切眾生,縱遇險難惡道亦無所畏懼。

三、修普賢行圓滿福慧

  修學是為了成佛,成佛必須依願起行,付諸實踐,這在一般的信眾那裡都不成問題。但什麼是願?什麼是行?要發什麼樣的願?修什麼樣的行?只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所謂,即是志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即是行業、實踐,是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志願所向,必須有行業纔能得到滿足;而行業則必須有志願纔能有結果。所以,常不相捨離,相輔相成而成其果。一切菩薩發四弘誓願後,一定要以六度之行業而成佛果。猶如鳥之雙翅,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普賢行願品》中說:以普賢行悟菩提。這可以說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學習方向,即如普賢菩薩一樣去修十大行願,即可成佛。那麼,十大願王又以什麼為心要?即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這二願,一個代表智慧資糧的集聚,一個代表福德資糧的集聚,是整個《普賢行願品》的核心所在,也是成佛之必須。我們可以根據十大願王所側重的修行角度,將它分成修智慧資糧福德資糧兩個方面來說:

  其一:總加行(修行前的基礎準備):懺悔業障願。

  懺悔,是說悔謝罪過而請求寬恕。即造罪或犯罪時,皆應懺悔,始得除罪而清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雲︰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雲:王若懺悔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淨如本。無始以來,由於貪瞋癡,我們造下了種種的罪業,這些罪業招感的果報,不僅障礙了我們出世間的利益,也障礙了我們世間的利益。我們要懺悔的障礙有三種:第一煩惱障,第二業障,第三報障。只有用作法懺、取相懺、實相懺等人格的清洗劑去洗滌清淨,纔有成就的希望。

  懺悔的儀則,據《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懺六聚法篇》說,欲行懺時,須具五緣:一,請十方佛菩薩等;二,誦經咒;三,說己罪名;四,立誓言;五,如教明證。

  懺悔滅罪之相,據《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說:若有眾生得三業善相時,光明徧滿其室,聞特殊異好香氣,身意快然。或夢佛菩薩來,手摩其頭,嘆言︰善哉!汝今清淨故我來證汝等。

  懺悔的功德,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說: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

  其二:智慧資糧的修習

  (一)加行:禮敬諸佛、稱贊如來願。
  所謂禮敬,是禮拜恭敬之意。按《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說,印度致敬之儀分為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稱贊,是說稱揚贊嘆佛、菩薩、善知識等的功德。通過這兩願的修行,將自己心中的我慢貢高消除,將執著得牢不可破放下,這樣纔能進一步親近善知識。

  (二)正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願。
  這三願的核心在親近善知識,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修學佛法的第一步,是親近善知識。《菩提道次第論》中教導我們,在依止善知識聽法的時候,要依六種想1,於己須如病者想;2,於說法者須如醫師想;3,於教法須如藥物想;4,於修行須如療病想;5,於如來須作正士想;6,於正法眼生起久住想。在這六種想裡,最為重要的就是前四想。如果不能對善知識及善知識所傳授的教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理聽聞正法、樹立正知正見、如教隨行等都是做不到的。反之,纔能具足佛陀的大智,纔能完成利益眾生的事業。

  其三:福德資糧的修習

  (一)加行:廣修供養、隨喜功德願。
  所謂供養,又稱供施、供給,或略稱供。是供給資養的意思。即是以飲食、衣服等供給佛法僧三寶以及父母、師長、亡者。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措、愛護的意思。廣修供養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最好辦法,它來源於對三寶以及眾生的感恩心。只有對恩田(如父母)、敬田(如三寶)、悲田(如貧者)廣加培植,纔會令眾生歡喜,感得無盡的福報。供養在經中,從二種乃至十種之多。依《普賢行願品疏》之說,則主要有財供養、法供養、觀行供養等三種。財供養,指以世間的財寶、香華等行供養。法供養,指依佛所說的教法,如實奉行,起菩提心,行二利行。觀行供養,指實踐週徧含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無礙的深觀。財供養若能與法契合,則也可稱為法供養,若能住於深觀,亦可稱為觀行供養,而觀行供養又屬大法供養,已畢竟財、法二供養。

  所謂隨喜,是隨順歡喜的意思。即見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隨之心生歡喜。《大智度論·卷六十一》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一般說來,行福德者多為人所尊重愛敬。但是,隨喜福德,其功德更勝於自作者,且隨喜福德亦可視為實德。對於廣修供養來說,能真實做到隨喜功德,在積聚福德資糧的時候,可謂低成本、高效益。用隨喜功德的辦法對治自己的嫉妒自私心理,福德資糧當然就會迅速增長。

  (二)正行:恆順眾生願。
  佛教以眾生為本的宗教。為什麼呢?是因為從佛陀的角度來看,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而從眾生的角度來看,離開眾生無佛可成。所以《普賢行願品》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並把眾生比喻成樹根,把佛菩薩比喻成智慧花果,指出,若無眾生,是沒有希望成佛的。所謂恆順,就是永遠順從眾生的善性、善行。這一大願的核心,就是要把以自我為中心改變成以眾生為中心。如何去做呢?即是《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種種承事,種種供養,為眾生做病苦時的良醫、做迷路時的嚮導、做黑暗裡的光明、做貧窮者的商主。用大悲心隨順眾生,就是對如來最好的供養。以一切眾生為福田去耕耘播種,所感的福德當然是虛空不能容受的了!

  其四、總結行(修習完結時的作法):普皆迴向願。
  所謂迴向,即是回轉趣向的意思。即回轉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淨土,或施與眾生等。在《大乘義章》卷九中,曾提出三種迴向,即:1,菩提迴向,也就是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種德;2,眾生迴向,也就是深念眾生,故願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給予他人;3,實際迴向,也就是為滅有為,趣求實際,以回自己所修的善根,求平等如是法性。我們修行所得的功德或者善根,原本是為自己集聚的。而大乘菩薩由於大悲增上,寧願把功德或者善根迴向給眾生,這就使得功德或者善根變成慈悲的力量。迴向的作用,一是使功德不壞失,二是使功德增長無盡,這就好像將一滴水珠放到大海裡一樣。對於發大菩提心的修行人來說,一要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二要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無上佛道。我們如果能用普賢的心量,將所獲得的功德迴向給無量的眾生,那麼,我們所得到的功德,就會像虛空一樣廣大。

  綜上所述,大乘菩薩無論是求自利還是利他,都離不開智慧。從現實生活來看,在資訊高度發達、人類聯係日益緊密的二十一世紀,注重人生問題,直接從淨心入手,由改造我們的身心,進而改造我們所處的環境,建立切實可行的人生佛教,纔能達到即此娑婆世界而創造和平幸福的淨土樂園的目的。太虛大師在《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教》中曾滿懷期望地說:

  人生佛教,即由人乘進趣大乘的佛法,在我著的《大乘與人間兩般文化》、《人生觀的科學》、《現實主義》、《自由史觀》等各書中,曾有詳細的理論建立。現在最緊要的是:先瞭解佛法、正信佛法,由正信佛法而實行佛法。就普遍地機宜上,重在完成人生以發達人生而走上菩薩行的大乘覺路。就從保持人的業果言,在今日亦須以佛法建立起人生道德,使人間可為實行佛法的根據地。人人學佛,佛法纔可風行世界,普遍全球。

  真實發心的菩薩們,不要忘記大師的期望啊!


20001224日改定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