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
18/11/2016 07:0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緣起
  
  一九八九年,證嚴上人發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出版以來,匆匆已經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開創了慈濟世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一路走來,也已經第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十年裡,還是過去三十三個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沈浮在變化裡,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共同擠到公元二千年的門檻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裡,也望著二千年以後的未來,試圖探尋,公元二千年以後,我們將會去到那裡?
  
  隨著「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以我們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沈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這安,殷殷期盼上人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心不忍;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的話語,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煩惱心靈的苦痛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喜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並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與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後一個月,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髮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靜思文化謹識

卷一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所謂「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

   身體若稍受風寒,或體溫太高即不調和,這是對物質、身體的「不調」;而人的心理也有不調適的煩惱。

   現在的社會,尤其令人感受到這種身心不調和的狀況。因為身、心不得調和,所以造成社會不調和,這都是惡性循環的病態。

精神病是現代社會的大問題。為何有這麼多的精神病患呢?這是心理不調所引發的病症,原因是想得太多了;又為什麼會想太多呢?因為欲望太大。現代人的生活欲望太大,所追求的遠超過個人的能力和環境,想得很多,結果都是虛幻的妄想。因為理想過高,屢求不得而心神迷亂,這便是心欲不調

人的欲望永無止境,有的人追求物質、有的人追求感情,這兩項皆離不開人類的生活。人如果生活在毫無感情的環境中,必然會很痛苦——不懂得付出感情,也不懂得如何接受感情,這是無人性的生活;但是若太過於追求,即會生態。

人生在世,能恰當地滿足生活所需,即是最適意的生活;一旦超越所需的極限,必定會有弊病產生。人的心境若能隨遇而安,就是最健康的人生。所以,我們要依自己的環境來選擇適當的生活方式。

看到社會上有那麼多精神病患者,實在為他們深感憐憫!身體有病痛是個人的事,但是若患了精神病則不同。因為患者除了亂了自己的心性之外,也會亂了整個家庭的安寧,甚至為社會帶來潛在的危機。

人生應謹守本分,置身任何環境都應隨遇而安。修行則要節制私情欲念,淡泊度日才是最自在的生活。若是講,也要是清淨無彩色的平等之情、是無分別心的覺有情,這才是修行者所應受持的淨愛長情。

情感若能收放自如、心中無恐懼,即能遠離煩惱與顛倒。我們若要健康地生活,必定要先把心理調整好,少欲知足才能自在逍遙。


一位學醫者的迷思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的動靜之間,磨練得毫不衝突。
   有些人太執著於靜,這樣會變得槁木死灰;反之,心若過於好動,則心念就會像雷電閃光一樣。
   《金剛經》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指世事變化快速。我們的心念一動,就像閃電一樣,也像閃動的燭光——風吹蠟燭,光線晃動、陰影也會跟著動;風一大,燭燈便很容易就熄滅。
   修行就是要常保智慧的光明,而不是讓它一閃即逝;要以智慧的光明自照照人,不可讓無明之風吹熄智慧之光。
   智慧的光明被搖動或熄滅,究其原因是因為「無明之風動」,也就是心浮氣動。但若太偏執於靜者,心境便如槁木死灰,沒有一點兒生氣。如此的修行,便有失中道。
   曾有一位醫科學生,拿著老師的介紹信來找我。這位學生非常優秀,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醫學系。信中,他的老師一直讚歎他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因偏執佛法、很想修行而荒廢了學業。
   當時他是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再過兩年就可以畢業了;但是,他對人生感到萬念俱灰,經常到寺院追隨幾位大法師。老師曾為他找心理醫師面談,卻完全無效,所以要這位學生來找我。
   我問他:「家中有幾位兄弟姊妹?」他說:「只有一個妹妹而已。」我說:「既然這樣,那你應該先從做人開始呀!媽媽對兒子的期待有多大啊!我們學佛要從做人開始,如果不能體會媽媽的心,做人的基礎就無法穩固。學佛要有大慈悲心,能視天下眾生猶如自己的親人。人生最苦的事,莫過於病苦。你能夠考上台灣最高學府、最好的科系,而且兩年後就能開始為病苦的人服務,這是極大的救人造福之緣啊!
   他問:「佛教不是強調要把身病看開,重視生死的輪迴嗎?
   我問他:「你自己的生死能夠掌握嗎?」他說:「我就是很迷惑呀!
   我說:「你既然對『理』感到空渺、迷惑,為何不從『事相』去探求?你應該面對真實的人生事相呀!
   他說:「我覺得佛法的『空』理很實在,也很親切。」我說:「真實的事是你向我提問、我回答你的問題,此時此刻就是最真實的存在。」
   後來,他又說:「我的師父發了很大的願!」他師父的願是——如果有眾生聽到他的名字,他就一定要度化對方。我說:「我也曾發過這個願。請問:你聽過我的名字嗎?」他說:「常聽到。」「既然你聽過,現在我們面對面談話,你有沒有被我度化?
   他說:「師父,您說的話我能夠瞭解,也知道該怎麼做了;但是,必須有一段時間讓我做心理上的調整。」
   這就是偏差的實例,雖然他選擇了醫科這個方向,卻對這門行業的意義感到迷惑!佛教中真正的「空」理,其實他根本尚未瞭解,更誤解了「修行」的真義。
   學佛,要真正去體會無常;強調無常是要警惕自己把握現在。這位學生雖然一直強調「人生無常」,所以要趕快修行;但是我問他:「如果你休學,打算如何追求佛法?」他沒有回答。所以我又說:「你如果知道人生無常,就要把握現在。要不然你從二十歲一直想無常,想到八十歲還是一事無成;若是休學一年,這段時間就荒廢掉了,多可惜啊!
   面對現實,才是正確之道;若為了「修行」而休學,實在是浪費一年的時間。我告訴他:「如果你好好把握這一年,就可以早一年畢業,早一年去做救人的工作。而且,如果你平均一天救一個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多救三百六十五人;早一年畢業,就早一年成為救度眾生的菩薩呀!」他聽後似有所悟。
   「無常」不是在嘴邊說說而已,也不是用來逃避現實的;而是要積極面對現實、分秒必爭,這才是真正體會無常的道理。

內外融和的清淨風光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清淨的擺設和乾淨的環境,會令人油然生起歡喜的感受,這是心靈的享受。所以,如果我們能隨手清理週遭的環境,就能天天感受付出後的喜悅。
   社會上,經常有人呼籲保護環境。環境保護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若是人人能負起責任,社會上必然處處是淨土。但是,有許多人抱著自私、懈怠之心不願付出,怕身體勞累又講究享受,既不願清除垃圾,反而製造許多垃圾。
   垃圾從哪裡來?從欠缺「惜福」的觀念而來。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生命價值;如果輕易地汰舊換新,即使沒有把它丟掉,它的生命價值也已經失去了。
   現代人的物質太豐富,物品稍舊就要汰舊換新,被淘汰的便成為垃圾。而有的人新的物品買進來,舊的仍捨不得丟;累積久了,那些存放之物還是會成為無用的垃圾,而自己也就生活在垃圾堆中。這是既捨不得、又想追隨潮流所帶來的後患,使得環境無法常保清新,心靈也就得不到享受之感。
   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並且發揮愛心去愛人愛物;每一件物品都要讓它發揮功能,保持它的使用壽命,這才是惜福啊!
   我們生活在世間,首先要清淨自我的心地,由內在進而呈現於外——除了愛惜自己的心地之外,也要珍惜公眾的環境,不任意破壞自然的景觀。這是由照顧心地開始,進而產生保護外在環境的動作。
   除了自己周圍的環境之外,還要顧慮到別人——是否只圖自己家園的清淨,而把垃圾丟給別人?讓垃圾車積滿了廢物而不知載往何處,垃圾山一個個堆積起來。如果人人能減少製造垃圾,垃圾山的問題就會減少。
   凡事都要從個人做起,從日常生活中培養愛惜物品開始!
   慈濟要建學校時,政府機關曾經提供一塊土地。那塊地位於鯉魚潭的山坡地,風景十分優美,有百餘甲之大,確實是一塊辦學的好地方。可是,看到那些寶貴的「原始林」樹木,我不忍去毀壞它;因為要建學校之前,必然會砍掉許多樹木,而且還要整地、填土……。雖然有百餘甲的土地任我選擇,但是我認為應該為「愛」而自我約束,要以「環境保護」為優先考慮。因為台灣的原始森林已經不多了,應好好保護自然生態,讓更多人能隨時暢遊於清淨的大自然環境中。所以,我最後還是放棄了。
   這就是運用良知的判斷,不可因取得容易就不考慮自然生態而佔取它。做事不僅要為自己及他人考慮,更要為大地用心、保護清淨的環境。辦學固然重要,但是環境的保護、水土的保持更為重要;如果沒有考慮這些因素,即使推動四大志業,也會變成「破壞性」的作為。
   我們應該先從清理自己的心地開始,天天自我淨化,然後再推廣到外境,時時勤於擦拭;若能天天清理環境,就不必花很多時間在歲末大掃除上了。「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安穩最大利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是不是物質擁有的多就是幸福?是不是空閒享樂就是幸福呢?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安穩;心不安穩,便會時時刻刻生活在惶恐之中。
   雖然台灣的外匯存底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感覺很不足、內心很空虛;可見,「錢」並不能讓人覺得安定;真正的安穩、安定,應該是在我們的「心」。
   佛陀曾說:「安穩最大利。」我們如果能樂道,即使生活簡單,內心也會覺得很安穩快樂。佛陀又說:「知足最大富。」能知足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三餐不過一、兩碗飯就很足夠了,衣服足以御寒、保暖即可;晚上睡覺,不過三尺寬、六尺長的床鋪也就夠了。所以,我們應該要求的是「心不愧於社會」,以健康的身體為社會人群付出力量。
   有的人生活貪不饜足,已經取得很多,還感覺不夠。他們從不用心思考曾經對人群付出多少,卻花很多心機在如何取得不法之財來自我享受。其實,不義之財取來身邊,哪怕再多,都不能安然享受,因為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了——要擔當這一生的惶恐與不安。這樣的人生,怎會快樂呢?
   人來到世間,應該要發揮生命的良能。生命是要讓我們使用的,所以,我們的心念要時時刻刻放在如何利益人群上;否則,縱然生命是活的,和死了也差不多。
   助人為快樂之本。生活得淡泊自在,而能夠付出愛心、幫助他人的人,就很快樂。力量有餘的,用雙手去扶不能走路的人;物質有餘的,歡歡喜喜佈施出去,這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安穩最大利,知足最大富;能夠安穩的人生是最幸福、快樂的。

切磋
   每個人的心地都有無盡的光明,只是這分光明常被遮蔽。
   例如桌燈都有燈罩,只要打開桌上的電燈,光線一定投射在桌子上,這是因為燈光被燈罩罩住,所以光線受到局限;若將燈罩掀開,光芒就會發散於四周。
   我們這一分心光,就像被燈罩完全遮住般,使發散出來的心光闇昧,無法反映出光明的心性,這就是障礙。
   一個人必須自信、信他。對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對他人也要有一分誠懇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相處,必須互相幫助、彼此切磋;如果我們將自己的心光照射他人,他人的心光也會照射我們,人世間將充滿一片光明。
   然而,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障礙重重,人與人之間無法坦然相處;殊不知這些障礙都是由自己內心的魔軍所造成。要降服魔軍,必須有心向善,自內心生出一股毅力,不斷精進、撥開萬難,勇於面對障礙所起的逆緣,以信心將其轉為善緣。
   一塊玉石,若要成為價值不菲的寶玉,必須經過礪石的琢磨。人也是一樣,我們若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面對許多惡劣的環境、不好的眼色、難聽的言語、難辦的事情……。我們都要一一將其克服,同時抱持感恩的心;因為這些人事是要成就我們、愛護我們的。古聖前賢能有所成就,就是憑借這分勇猛的感恩心。
   「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要深刻感受卻不容易。其實,每一個嚴厲責備我們的人,都是愛我們的人;但是我們往往無法接受這種「責之切」的境地,只想追求「愛之深」的感受而已。這種心理障礙,普遍於人間。
   我們若能透徹此理,再難看的臉或難聽的話,也能善解,並生起感恩心;如此,就可轉障礙為力量,轉逆緣為善緣。

覺有情
   世間有很多人為情煩惱,陷於情執、縛捆而難以解脫。
   世間情有許多種,有親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包羅萬象、無奇不有的情,常使人迷惑、痛苦。
   夫妻感情不睦,整天吵鬧、互不體諒,是男女情愛的煩惱。子女見父母不和、擔心父親的事業、操心母親的身體,是子女對父母親情的煩惱;子女在學校的課業、身體上的病痛、在外的交友,父母看在眼裡、苦在心裡,是父母對子女之情的煩惱。
   凡夫的人生,就在父母、子女、親友之間的情愛纏繞中,牽引得牢不可拔。
   父母的問題,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子女身體不適或發生意外,父母會痛不欲生;男女間不能互體互諒,將會造成社會悲劇。這種種的牽掛,真是苦不堪言!
   其實,這些情是狹隘的、是迷惘的。菩薩又稱為覺有情,是覺悟之後的有情,是面向眾生發出無量無邊的「慈悲喜捨」之情。
   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薩;只是佛、菩薩與人的差別,在於覺與不覺。人平時雖有情,但不覺,不覺就是迷。凡夫多為情所困啊!
   我們要將一切的痛苦和煩惱,化作一股堅強的力量,將我們在迷中被障蔽的邪知邪見轉換成正知正見。
   我們若能擴大心胸,將普天下的父母都視作自己的父母,把普天下的子女當作是自己的子女,情愛就不會局限在狹隘的範圍內而無法自拔。
   因此,我們要把有色彩的私情看淡,才能增長深邃、長遠的菩薩「覺有情」,並使這分情普遍天下、充滿宇宙。

過秒關
   每逢歲末,人們通常會說:「年關到了,好忙喔!
   我們不要等到年關才忙,應該時時過秒關——每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都該忙著清潔周圍環境、整理內外。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能時時把內心的煩惱都掃除清潔,則每秒過關,年關何忙之有?
   做人不該閒逸無事。有一位大企業家來看我,我問:「近來如何?」「近來很忙!」「恭喜!」「很忙哩!」「對啊!就是恭喜你忙。」「為什麼?」「公司忙碌,表示你的事業正在發展,經營有成。」
   我們也是一樣,只要對行走菩薩道的工作——濟貧教富,懷抱著一分堅定的信念,就會覺得極其忙碌。忙什麼呢?忙著做收付愛心的工作。
   菩薩游化人間,為一切眾生而忙,身體雖忙碌,心卻輕安!外在的生活因忙碌而充實,內在的心靈則因充滿了愛,而沒有空間可放置煩惱。
   生活多一分踏實,心中就會少一分空虛;心中多一分清淨愛,生活便會少一分煩惱。如此一來,則時時處在滿足的喜悅法樂中。

人心柔和·風調雨順
   ——由天災人禍談「愛的綿羊」活動
   時值初夏,靜思精舍大殿外陽光普照、草木青翠;加上悅耳、清脆的鳥叫聲,讓人有一股清涼之感。從裡面往外看,可以感受這一片大地充滿了無限的生機,這是多麼寧靜、祥和、光明的境界!

   各地響應孟加拉國救災
   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同一個天地間,有些人卻處在貧窮、戰亂、天災、飢餓等種種苦難之中。這世間,哀哀待救的難民何其多啊!
   慈濟美國分會發起救助孟加拉國災民的行動,本會也在台灣遙相呼應,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凡是有慈濟人聚會的地方,我們都極力帶起救災的呼聲,呼籲大家伸出援手,救助遠方的苦難人民。
   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就是愛的表現。雖然只是大家隨喜捐助,但是加起來就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因為有這股愛心的匯流,才有這分力量。人多力大,這也顯示了台灣人的富有——富有財物,也富有感情與愛心。台灣是個富足安樂的地方,所以大家要懂得惜福、造福;人人造福,才能人人享福。

   造福由節約滴水做起
   造福要從自己做起,我們應懂得如何節約。看看孟加拉國受災的地區,連一滴水都難以求得;所見之處,儘是滿目瘡痍!有水的地方,浮著人畜腫漲的屍體——即使有水也污濁不堪,不能飲用。
   台灣自從入春以來,一直到六月中旬,因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下雨,導致有些地方因缺水而無法耕種,政府只好宣佈暫時休耕或改種旱作。據新聞報導,今年(八十一)有些地方若休耕,我們的存糧也還足夠維持一年。
   雖然六月下旬全省各地均下了大雨,解除了早象,水庫的水位也回升了;但是,此後是否還會有適時的雨量,仍是未知數。所以,我們應節約用水。或許有人認為台灣有的是地下水源,可是若大量汲取使用,後果也會很嚴重。滴水如金,大家平常要把點滴之水節省下來,連一滴水也應愛惜,更何況是其他的物質!

   化垃圾為黃金
   我一直在呼籲垃圾分類的環保問題。為了公共衛生,我們經常使用免洗餐具;這些用具最好選用紙制的,不要用保麗龍製品。因為紙類可以回收,而保麗龍製品卻會污染環境,造成二次公害。
   同樣是用過一次就要丟掉的物品,有的可以回收再制,有的卻會造成公害。像便當盒或許染有食油不適合回收,但至少也能拿來燒熱水、回收熱能。所以,我們要運用智慧選擇使用的物品。其他廢紙也可以收存好,鋁制的罐子可以順手洗乾淨收好,因為這些垃圾都可以變為「黃金」!總之,垃圾如果加以分類回收再利用,可以再產生許多資源。

   鋁罐回收做「愛的綿羊」
   金車教育基金會曾為慈濟舉辦了一系列「預約人間淨土」的活動,其中一項是由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一些「愛的綿羊撲滿」,讓小朋友們認領,以培養他們的愛心善念,積貯零用錢助人。我們可以把回收的鋁制空罐自製成愛的綿羊撲滿,讓小朋友認養一段時間後,再讓它們「回娘家」。
   有很多可愛的孩子因為經過慈濟精神的洗滌、啟發愛心,所以都想存錢參加蓋醫院、建學校。他們天真、幼稚的心靈,均存有這種善念。
   我們可以廣泛地推動「愛的綿羊」活動,但是如果另外製作「愛的綿羊撲滿」,將來會造成垃圾。因此,倒不如利用回收的垃圾——鋁制空罐來做,把慈濟愛的綿丰標志貼在空罐上,然後發給小朋友;等他們把愛的綿羊養肥後,再請小主人帶著綿羊「回娘家」。這是化腐朽為神奇、化垃圾為黃金的好辦法。

   愛的綿羊具三項意義
   常有小朋友拿撲滿給我時,說:「這是要給師公蓋醫院、救貧困的人。」也有小學老師呼籲同學們少吃糖果零食,把錢存入撲滿參加建院。所以,我覺得推動這項「愛的綿羊」活動,具有三項深義:
   第一,使愛的教育能夠更普遍。
   第二,讓大家懂得惜福愛福。
   第三,是實際的資源回收。
   若懂得應用,什麼東西都是黃金;只要懂得造福,舉手投足都是機會。我們生活在如此安和樂利的環境中,更要趕緊造福、行善;若等到環境不允許時,就已經錯失良機了。
   孟加拉入春以來,連續遭受颶風的侵襲;救災工作尚未做好,就再遭遇另一次的災難,死傷無數。衣索匹亞也再次發生戰爭,飛彈不偏不倚地投中油庫,一千多人當場死亡。生於動亂災變的地方,多麼可憐!我們處在安定、富足的地方,更應積極地行善、造福。

   天災由人心感召
   我們都希望居住的地方,能夠風調雨順。現在求雨無雨,我想這和人心有關。因為人心太過於火爆,所以感召這種熱浪襲人的天氣,實在令人擔憂,不知干早還要持續多久?
   天災都是由人心感召,這是一種「共業」。所以我們要放大心量、調柔心性、培養愛心;人人能夠如此,就會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凡事先由自己做起,奉獻愛心要從自己開始,柔和也應從自己開始。只要求別人對我好、對我柔和善順是不可能的事,需要人人反求諸己,培養愛心、善順待人。修行即在「和諧」呀!

發揮人性之愛
   ——響應孟加拉救災行動
   入夏以來,氣溫偏高,天氣燠熱。不論走到哪裡,都有一股燥熱感;除非是在冷氣房裡,才能免於暑熱侵襲。
   現在社會,人人都習慣吹冷氣;但是在冷氣房中,又得加件外衣,內外的氣溫差異非常顯著。此時天氣炎熱是很自然、正常的,而室內的涼爽則是由人工造成的。現代科技確實帶給人們莫大的享受。

   孟加拉天災不斷
   在我們享受現代科技的同時,世界上正有許多國家因自然氣候的劇變而造成災害。
   例如孟加拉,在短短的十數日內,天災接二連三地降臨。一陣颶風,損傷了十幾萬人的性命;接著一場颱風豪雨,使得許多人的房子倒塌;還有洪水氾濫成災,又有幾萬人的生命因而喪生。真是雪上加霜,苦難不斷。
   在一個月內,災禍連連。根據最保守的估計,目前死亡人數已近二十萬人之多,失蹤者則無法估計。因為災區範圍很大,要加以確實統計很困難。
   想想,生活在同一個天地間,我們可以享受風和日麗的氣候,雖然有時不免悶熱難耐,但是比起風雨不調、天災人禍不斷的國家,我們真是幸福多了,應該要知福、惜福。

   伸出援手拔苦輿樂
   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到慈濟醫院探望病人,經常遠遠地就聽見一陣快樂的笑語聲。我循聲走過去,看到快樂的志工們與病人樂成一片;病患拋開病痛,滿面笑容沐浴在歡欣愉悅的氣氛中。可見,醫院裡雖有苦痛的一面,卻也有快樂的一面。
   快樂是人為的,也是心理的感受。儘管現實的病痛是悲傷、痛苦的,但是若有人以愛心展開輔導的工作,使患者轉變心態,便能使痛苦成為「痛快」的感受。
   而孟加拉地區,觸目所見都是水災、風災留下來的慘象——房子倒塌了、田園流失了、人畜傷亡……,無家可歸的人、瘟疫患者、飢餓者、受傷者到處都是,真的是滿目瘡痍!像這種情形,要如何去引導他們「以心轉境」呢?最好的辦法,是趕緊伸出援手,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美國分會發起救災
   慈濟美國分會和德州支會,在當地發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勸募活動。在美國勸募相當不容易!他們勸募了三天,才彙集二、三千元美金,實在非常困難。不過,大家還是不畏辛苦地推動這項工作,不斷地為災民努力勸募。
   美國分會的第一次勸募活動,是為了救助中東戰爭結束後的兒童。當地庫德族的戰後孤兒流離失所,境況非常悲慘。於是,加州分會將勸募所得的一萬美金交給紅十字會,由該會展開救助的行動。紅十字會收到這筆錢後,非常感動,他們說民間的團體,很少有這麼團結的行動,捐獻的數目也少有如此龐大的金額。
   我很欣慰分會能夠如此自動自發地展現「人性之愛」,大家節省一些不影響生活的錢來救助災民,就有許多人因此而得救!

   節省一塊麵包錢
   我們也應該發這分心;在美國是「一人一元」美金,我們是否可以每人節省一個麵包的錢,來響應這個活動呢?只要每人捐出一個麵包的錢,眾資聚集,我想這個數額就不小了。我們不要輕視微小的力量,慈濟就是從很小的力量做起的。
   我呼籲大家把這分訊息傳達出去,隨分隨力展開活動。雖然勸募的數目不敢預估太多,但是多少也能夠救助一些異國的災民——希望大家共同伸出援手、奉獻心力,這是我目前最期待的事。
   請大家在福中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遠離渴愛
   所謂「渴愛」,是指我們內心對物質無止境的慾望渴求。
   一般人所追求的東西,大抵不離天地間有形的事物。以日常生活而言,食物是維持我們色身不可或缺的東西。有些人雖然只吃青菜、豆腐,照樣精神充沛、身體健康;而有人卻每天無魚、無肉就難以下箸。
   同樣是過一輩子,慾望大的人得花很多氣力,但仍無法滿足他的需求;而慾望淡泊的人,少愁少煩惱,便能夠安穩滿足、快樂地過一生。
   所以,同樣是在過生活,飲食的目的只是求溫飽,穿著也只是為了護身之需;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深層的意義呢?若是凌越這個基本範圍而一味追求華美,那就變成「渴愛」了。這種永無止境的追求,只會導致心靈的枯槁,就好像被太陽照射的沙漠一般——沙漠本來就缺水,又被烈陽直接照射,其枯槁可想而知。「渴愛」的痛苦,類似於此。
   人若能體會這個觀念,善用物質維持基本的需求,就可以節省無謂的時間及物質,挪注於「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正途。
   我們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形體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那實在是毫無意義的人生;若能節省追求食、衣、住、行等慾望的時間與心力,就可以定靜下來,追求我們的人生正道。

慈忍
   「慈」是愛的表現,不管愛人或是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些愛通常指的是人間的愛,是有範圍的,所愛的對象都只是與「我」有關係的人、與「我」有緣的人。
   佛教說的愛是透徹的,即「無緣大慈」——給予一切眾生快樂;這包含了與我們非親非故的有情生命。除了給他們快樂,還要救拔他們的苦難,這就是慈心悲念,透徹、無邊際的愛,就是慈的真義。
   透徹的愛,就是無色的愛。它不是出自污染心,也毫無愛此憎彼的分別心。尤其於「時」不分長短,於「地」不分遠近,更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的「時、地、人」,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的,都會盡量設法去做,絕無索求回報之意。所以,它是無色的愛,能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利落,這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真淨愛。
   我們都應有這股大慈悲的愛心,發揮人性愛的光芒,使大慈大悲的力量聚集,普遍救濟一切眾生,達到無緣大慈的境界。
   但是只有愛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忍」字。人生所以有許多苦惱的事情,多數是出在不能忍的心理。人生在世,週遭的環境不出兩種:一是順境,一是逆境;順境是人人所喜愛追求的,逆境則是人人所畏厭的。但是,為人處事應不避拒逆境、不企求順境,隨緣處境、能安能受;這全憑「忍」字、發揮慈愛的力量,才能以心轉境。

無掛礙
   過去,大家都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我將這句話改為「個個彌陀佛,人人觀世音」。
   佛與一切眾生的心都是平等的,只有一項差別,那就是佛保持「人之初,性本善」的清淨本性。所以,在佛曰「性」,在凡謂之「心」。其實,「心」和「性」是同樣的東西,只不過「性」是無污染的本性。
   當我們呱呱落地時,並無善惡的分別和人我是非的競爭,每個人的本性都是那樣地良善、清淨。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社會熏染,心就生起慾念;有了慾念的心,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心就會惶恐,這叫做「我執」。
   當一個人貧無一物時,會說:「我要爭一口氣,我要認真奮鬥。」一旦成功、賺大錢時,便開始惶恐、掛礙,害怕會失去這些財產。
   常常有許多人很苦惱地來找我,有的人說:「師父,我被倒了好多錢!」有的人說:「師父,我的會快繳完了,卻被倒了!
   每當聽到這些話時,我都回答:「恭喜啊!
   他們就問:「師父,你為什麼說恭喜?
   我說:「幸好不是你倒別人的錢。你被人倒,心無掛礙;心無掛礙,就沒有恐怖;沒有恐怖,就會遠離顛倒夢想,因此值得恭喜。相反的,若是換你倒人家,那麼內心將會大為掛礙,煩惱、壓力也會很重呢!」
   他說:「我賺得那麼辛苦,這樣被倒,實在不甘心!
   我說:「想想你還未賺到這筆錢的時候吧!那時,日子還不是一樣過得很好,就當那些錢原本就不存在吧!說不定,有一天對方會忽然捧著錢來給你,讓你嚇一跳呢!到時候便如福從天降一般,所以我說恭喜。」
   患得患失,是我們的凡夫心。學佛就是要培養一分灑脫、無得失的心,對任何事都不掛礙、不存疑。

照顧心念·時時專注
   我們常常談「心」,也一再提起「愛心」;所謂「愛心」,是要反觀自性、愛護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念照顧好。
   平時如果不能照顧好清淨、無染的心念,學就會不專。雖然佛教的教理看起來非常深奧,即使投入數十年的時間研究三藏十二部經,都無法研究透徹。不過,只要有志專心學佛,也可以說很簡單——那就是照顧好這一心念。千經萬論,無非都是教導我們要照顧好這一心念的方法。
   我們若能以最簡單的方法,轉凡夫心為聖人心,好好愛護與照顧這分心念,就可以立地成佛。修行是這樣,做事也是如此。
   譬如在道場裡修行時,念佛要專心、拜佛要專心,誦經也要專心。誦經時,要用心分析經文的教理;念佛時,要如佛在眼前,抱持佛心即我心的念頭;能如此,則我心分秒都融會佛心,這不就是立地成佛了嗎?這是指修行人的心態,也就是心要「專一」。
   即使在工作時也是一樣,要抱持最簡單的心念。無論做什麼事情,心、手和腳都要連在一起。我常常說,手拿東西時,要把心放在手上;開門時,也要把心放在手與門上;走路時,心要放在腳底下。心若能時時放在舉手投足間、不離開身的動作,如此,即使在做事的當下,還是不離修行。
   和人說話也一樣,心要專注,用心聽別人說話、用心透過大腦思維該說什麼話;這樣,必定能為所說的話負責任,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也就是說,每一句話都能起作用,每一句話都有份量,這即是說話專心。
   如何聽話專心呢?我們要會過濾這是誰說的話?說話人的用意為何?若聽到有啟示性、教育性的話語,就可以把它當作佛法般奉持。
   慈濟有一位老師姊,在聽進一句話後,人生完全改變了。哪一句話使她改變呢?她說:「是師父說過的一句話——『縮小自己』。後來,我又在師父那兒撿到一句寶,我帶回去和孩子們分享,結果他們也都應用得很成功。」
   我問她:「妳撿到什麼寶給妳的孩子們?
   她回答:「『天下無我不愛的人,天下無我不信任的人,天下無我不能原諒的人』。我把這『三無』送給孩子們,他們也懂得運用在員工、朋友以及周圍的人身上;結果,事業愈做愈順利,待人處事也更加圓融了。」
   這位師姊,就是用心聽話的例子。當她聽到「縮小自己,包容他人」時,覺得非常受用,回去後就以身作則影響媳婦,也教育她的兒子。她真正把婆婆的身份縮小下來,包容媳婦;兒子發現母親因為接觸慈濟而能和太太和睦相處,無形中也對慈濟起了一分恭敬心。
   母親看他對慈濟、對師父有信念,就把師父所說的話轉述給兒子;兒子因為已經對慈濟有好感,相信師父說的話沒有錯,所以每個人都把「無我不愛的人,無我不信任的人,無我不能原諒的人」這句話,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沒想到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不僅對自己的修心、修身有益,對朋友、員工及客戶,也都建立起很好的形象。
   這就是專心聽話。若能真正專心聽話,即使是簡單的一句話,都可以終身受益。
   另一位從美國加州回來的人士前來看我,我問他:「你曾去過美國分會嗎?」他說:「我沒去過。不過,我也是會員。」「你是誰的會員?」「是一位老菩薩。她好像姓林?又好像姓王?」他一直說不出對方的名字,我們就臆測:「是不是王秀琴?」他回答:「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是『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薩。」
   「杯子缺一角」的典故是這樣的:有一次,一位從美國回來的老菩薩,剛好聽到我說了一句——「一個有缺角的杯子,不看缺角,其它地方仍是圓的。做人也是一樣,每個人都難免有缺點,不去計較那些缺點,就是圓滿的人生,」就這麼一句話,轉動了她的心念。
   過去,她常常埋怨人生的種種缺陷。事實上,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一個杯子的缺角不看就是圓的」這句話,使她了悟:不用太在意人生的缺陷。從此,她過得既快樂又自在。
   人生若懂得聽話,並時時刻刻運轉自己的心念,這就叫做「轉心輪」——轉掉過去不滿足的煩惱心,而能常存感恩、滿足,自然時時快樂。
   老菩薩將這分快樂的心境,從台灣帶到美國。「杯子缺一角,缺的那一角不看就是圓的」,因為這句話的啟示使她獲得快樂,所以她也希望大家能夠「同沾法益」。於是,她便不斷地說這句話;輾轉流傳,當地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成了「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薩,這也是一句話的成就。
   學佛若懂得善用,則信手拈來無不是佛法;若是不會運用,縱使整天沈浸在千經萬論中,那些經法對我們仍然沒有效用。
   人,常常喜歡賣弄聰明,想讓人知道「我的學問廣博」,所以時時在用心思、起雜念。學佛,就是要去除雜念、照顧好我們的心,使它「寡慾專念」——杜絕慾念,自然就會專心。希望我們從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入門,如此,就可以「入門見佛」了。

   熄滅煩惱即身處天堂
   「佛學」,只在於學一個沉著、清淨的心念。平常若能降伏妄心,把心念照顧得很好,便是常寂光涅槃之境。何謂「涅槃」?就是寂靜、心無妄動、無有生滅。

   心念為苦樂之源
   凡夫要讓心境常保寂靜當然不可能,所以稱之為眾生心。但是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心;心若沒有照顧好,便可能於起心動念時,結下惡緣,造下遺憾。
   心念轉善,便是快樂,其樂有如身處天堂;若是一念向惡,便是苦惱,其苦有如地獄。這都是心念的轉變,所以有「一念遍十法界」之說。
   慈濟有一群充滿愛心的委員,他們不只濟貧,還要教富;而濟貧教富之前,自己必先轉動心念。過去,起心動念想的都是自己,為自己設想、為自己謀求福利;進入慈濟之後,把自私的心念轉為行善造福人群之心,任勞任怨,放棄過去自私的追求。現在大家除了濟貧教富之外,又要輪流到慈濟醫院當志工,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心裡卻充滿歡喜,因為這是出於歡喜心的服務。
   若是沒有歡喜心,便不會安然自在,即使身處很好的修行環境中,還是會充滿人我是非的煩惱心,於身口意不斷地造業。
   對人對事若不能生歡喜心,即使居住在清閒的環境中,心裡仍然不得清靜,顯得處處是煩惱。譬如看到一個不順的眼神或聽到一句稍不中聽的話時,心裡便生起瞋恚、煩惱,這就是凡夫心——再好的環境都不會滿足,不會生歡喜心;甚至環境愈好,愈是覺得不足,不知自己身在福中。如此之人,雖然身在叢林修行,心境也永遠不會向聖賢看齊。
   慈濟的委員雖然身處俗家,但是他們經常保持著歡喜的心念,實在很難得!此心即佛心,穢土亦能變為淨土。

一念差,萬念皆錯
   有一次我到慈濟醫院探慰病人時,一位巡房醫生告訴我:「師父,有一位病人很想看看您!」我便跟著他去看那位病人。
   一進去,看到病人的表情非常痛苦,我問:「妳怎麼啦?」病人說:「不小心吃錯了東西!」病人的食道完全被毒物破壞,連講話都極為困難。醫生解釋說:「她的食道被劇藥破壞了,」病床邊站著一位先生和一個女孩子,我想可能是她的先生和女兒。這位病患看起來,可能只有四十歲左右而已。
   我走出病房後,向醫生詳詢她的病情。原來這位婦人因為嘔氣,一時想不開喝下劇毒藥物。不只食道完全毀壞,連胃也全部蝕毀了。這正是「一念差,萬念皆錯」啊!從此,她必須過著猶如地獄般的生活!當初她若能忍得一時之氣,轉個心念便能化危機為契機,過著和睦圓融的人生。現在她真是悔不當初,多可惜又多可憐啊!
   我曾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宗教可以化解婚姻危機」的文章,細讀之下,發現原來是記者引述慈濟委員討論婚姻問題的談話。有一位慈濟委員現身說法時表示:「過去被先生責備時,他講一句,我就回他兩句。」進入慈濟後,她的人生觀完全轉變了。當先生責罵時,她就跑去照鏡子,對著鏡子微笑;等先生罵完後,她以面對鏡子的表情給先生看。這的確是很好的方法啊!
   人生如果有目標,就能明白如何降伏心念。那位委員已經找到目標,即「看開」和「精進」,要懂得忍耐,才會看得開。若看不開,便無法精進;因為心念仍在人我是非上打轉,哪有精進的機會?
   學佛主要在降伏心念,讓心念寂靜、妄念不生;煩惱熄滅,即是涅槃境界。

知處非處。善盡己能
   清晨聽到窗外枝頭小鳥的叫聲,令我想起一則十分感人的故事。現在就以這個故事,來看現在的社會動態。
   古代仁君帝堯,施行德政治理天下,使人民過著和樂的生活。有一天,他想將天下讓給許由——一位具有智慧與才幹的賢臣。
   他擔心許由不接受,就先說了一段話:「既然有太陽和月亮,又何需一隻小小的螢火蟲?既然有自然的露水和雨水,天下的樹木就不需要人工澆水。現在我的體力與智力,就如螢火蟲般的微弱;而你的智慧和才幹,卻如太陽、月亮般的清朗、明亮。我應該將天下交給你,希望你能接受。」
   許由回答:「一隻麻雀,只須棲於小樹枝上,就安穩無憂;一隻小老鼠口渴,到溪邊最多也只能喝滿一小肚子的水。我的才智就像小麻雀一般小;我的需求就像小老鼠一樣,只有一個知足的念頭;這樣,我已經覺得逍遙自在。你將天下治理得這麼好,君主之名實至名歸。你現在將君位送給我,只不過是送一個『虛名』,我不能接受。」
   過去的古德賢人想讓賢天下,今人卻為一己的小名小利而紛爭不已。
   佛陀教我們要有知足的心態,衡量自己的體力和智慧,不受虛名。佛陀有十力,第一智力是「知處非處智力」——自知自己的份量、地位、能力,何時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不浪費時間,孤負自己的良知和良能。
   佛陀來回人間,娑婆世界就是他所游化的地方。現在,娑婆世界很需要如佛陀的慈懷及菩薩的毅力;有了慈懷智慧與實行的毅力,社會的不良風氣才能扭轉過來。
   我們是佛弟子,當然要像許由一樣知足少欲,也應有佛陀知處非處的智力。現在的社會,正需要一股清流般的智慧並發揮功能,千萬不可將寶貴的人生功能浪費在彼此爭執的日子中。

慈悲喜捨與自在輕安
   人的心念多數都有煩惱,因為煩惱,所以凡事迷惑於心,生活因而容易亂了步調。修行就是要「攝持心念」——把握每一秒的心念,捨棄煩惱而不執著煩惱。
   什麼是「捨」?「捨」是捨得佈施;如果有施捨心,就能付出愛心。由此,不僅會得到別人的敬愛,更能捨去自身的煩惱而得到輕安。所以,只要能「捨」,心靈便會自在。
   但是,有的人卻很「執著」,先求後捨,這即是煩惱、痛苦的根源。人生若能捨掉煩惱,以無所求之心佈施,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佛陀在世時,喬薩羅國有一位窮困的苦行者,帶著家眷一同修行,這是當時外道的普遍情況。
   這位外道修行者的妻子在即將臨盆前,對他說:「雖然家裡很窮,但是頭一次生產時,依例需要準備好麻油,不能少了它。所以,請你一定要先準備好麻油。」
   這位外道修行者的家中,窮得連一滴麻油都很難求得,但是他的妻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務必準備麻油。為此,他深感煩惱,也覺得很愧對妻子。
   就在那個時候,有消息傳來,喬薩羅國的國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月都會定期打開糧倉,供養修行人。倉庫裡有各種食物,凡是修道者都可以到倉庫裡取食。但是,國王有一項限制,所有的食物,只能就當時所需取食,不可攜帶回家,即使是油也一樣。
   這位窮苦的外道修行者因為迫切需要麻油,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想先把麻油喝足,回家後再吐出來供妻子「坐月子」。他認為這是一條妙計,於是進入國王的倉庫後,其它食物一概不吃,只喝下很多麻油。
   他空著肚子光喝油,一直喝到實在不能喝了才停止。回家的路上,他的肚子已經無法忍受,開始絞痛、腹瀉,一路上非常痛苦、掙扎。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外道修行者不但沒得到麻油,還累得腹瀉、絞痛,痛苦不已!
   佛陀聽到這件事,便對弟子們開示:這就是「執著」。因為執著「麻油」,且取得的方法錯誤,才會造成自身的折磨;亦即人若缺乏智慧,便會受制於世俗規則,而無法解除俗規的執著與煩惱。
   希望人人啟開智慧,要有「捨心」,不要有「求」的煩惱;能「捨得」,則「執著」捐棄無遺,即得大自在智慧無礙。

發揮菩薩清淨愛
   用「心」支配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心念來支配時間。有心利用時間,就會將分分秒秒運用得很踏實;若不用心支配時間,任憑時日空過,就無法精進。因此,「心念」會運轉時日,也會使人空過時光。
   學佛,就要學得一念「心專」——用心在當下所從事的每一件事上;心若不專,即使鎮日工作、應酬、從事娛樂休閒活動,看似忙碌,其實都是在空過時日。普賢菩薩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日子一直消逝,生命也隨之日減。減去了壽命的時間,就少了服務人群、成就功德的機會;無法造福,便只能「消福」!
   佛說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就沒有機緣可造福。譬如天堂時日雖長,卻是人人享樂,沒有造福的機會。所以,我們應把握時間,投入有意義的工作。
   同樣是生活,人卻有不同的情況與環境:有些人要穿沒得穿,肚子餓了沒飯吃,為日常所需疲於應付,怎有多餘的時間去造福?有些人則是生活不虞匱乏,每日奔忙於各種應酬,卻也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是,更有一些真正知足的人,很踏實地求知、求學,每一分、每一秒都運用的很得當。同樣都是人,過日子的心態卻不同,這些差別也是由「心」起。

時時心存善念
   我們台灣有一大群「愛心」人士——「愛心」就是愛自己的心,把心顧好;時時心存善念,即是日日在造福,這就是修行。
   有人以為,以東西佈施於人就是有愛心;其實,那只是付出行動去幫助人。事實上,應該要感恩讓我們幫助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學會愛自己的心——使心不起惡念,照顧自己的心,時時發揮善的功能。所以說,「愛心」不是給人物質,而是經由別人啟發出自己的智慧和慈心;若無示現苦相的眾生,只看經文、誦些句讀,是很難啟發人心的大悲、大願。

心存感恩付出
   慈濟有許多志工,不惜付出時間、金錢投入服務的王作,他們感激示現苦相的病患,讓他們舉手投足都能發揮菩薩願力。他們做得很歡喜,歡喜心就是菩薩的心、覺悟的心,這都是起自於「愛心」。所以說,發出愛心就是造福的人,也是為自己修福的智慧者。
   有些人付出關懷後,就計較「我是為你而做、為你付出的」,這樣心中反而會常起煩惱;不知道「幫助別人,受益的是自己」,這叫做「愚福」。
   此外,有所求而發出的愛心,修得的僅是「人天」之福。我們學佛者,要用智慧造福,體會愛心的真義,覺悟「付出愛心」就是在修行;時時刻刻關照愛心,不要因為貪愛、瞋恨、愚癡而起心動念。有機會付出,要心存感激、不要想收回,這才是智慧明亮的「清淨之愛」。

卷二

無常與永恆

   
人命在呼吸間」,無常迅速,我們要把握時間,提起精神用功修行。
   佛陀常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世間一切,大自然有更替,人、事、物有變遷,何者是「真常」不變?在無常變幻之間,我們若想探討生命的奧秘、瞭解人生的道理,就得好好掌握時間。

   日常進退·活教科書
   我們要知己知彼,時時反觀自省,注意自己是否懈怠。看到別人精進,要見賢思齊;若是看到他人有不好的言行,自己要反省。如果犯了同樣的過錯,應即刻改進,這樣才能產生勇猛心;有勇猛之心,才能行「精進行」,而進入賢聖的境地。
   日常生活中,無一不是讓自己警惕的時候。只要用心觀察,別人的懈怠就是在警惕自己;所看到的惡言惡行也都是我們應警惕之處,是自我最好的教育。所以,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與壞都是我們的老師,看到好榜樣應趕緊學習跟上;看到不好的言行,則要問自己是否和他一樣,有沒有惡言粗聲、疑神疑鬼?我們常容易忽視日常最現成的「活教科書」,捨此而讀白紙黑字的經書,這不是很矛盾嗎?若是不懂得在活生生的生活教育中修持、學習,那真是既可惜又可憐!
   佛陀常宣講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們應常以此啟發自己的智慧,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無我,還要計較什麼呢?
   對於賢聖者,要隨時存著敬重之心;對於行為不端或智識較差的人,則要以包容心待之。具備敬重、包容之心,就不會有計較的心態。

   諸行無常·把握因緣
   有一位年約三十多歲的先生,因丈母娘突然去世,便連夜和妻子從台南迢迢趕回花蓮奔喪。他在佈置靈堂時,發現少了裝飾用的花,就專程騎車出去買花;沒想到在回程的一個轉彎處,被一輛軍用車撞倒,傷重不治。一個年輕力壯的人,誰會料到他有這種突發的橫禍?若有人說他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才會喪失生命,他又如何辯白?這不是諸行無常嗎?人生何需辯論、計較!
   我們如果把時間花費於計較別人的聲色不好,說:「你錯了,你的臉色不好看,你的話很難聽……」如此,人我是非不斷重演,而空過修學因緣,想想自己是不是很無智、愚癡?

   德蕾薩姆姆獻身苦難
   有一位虔誠的基督教人士,送我一卷記錄德蕾薩姆姆濟世行為的錄像帶。世間充斥著苦難的人,看到這些貧病苦難的人,生活在垃圾堆裡,那些畫面真是慘不忍睹!可是,卻有那麼多修女願意放棄自己安逸的生活,投入救助貧病者的行列。他們把餓昏或病倒在街頭巷尾的人抬回去,毫不嫌棄貧病者的污穢不潔。
   他們也是一群「出家」的修行者——能夠放棄安定的生活,到印度的貧民窟濟助飢餓貧病的人群;到最貧困髒亂的地方,把無人理睬的病人帶回療養所照顧,幫病人洗滌、餵食而不怕被病菌傳染。

   捨離安逸·義務服務
   全身骯髒、重病的人,他們都願意去愛護;反觀我們生活在安定富裕的環境中,身體又健康,為何不會彼此愛護、尊重呢?
   一個家庭若有愛的氣氛,這個家庭必然很幸福;一個團體若能彼此發揮愛的功能,這個團體一定很和諧,而這都要能真正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因為懂得無常、無我,便會投入「水恆」之中,從事永恆的工作;若只計較無常之事,就會失去永恆的功德。
   要讓人敬愛,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去敬愛別人。修女們為流離失所的病人擦澡的那一幕,讓我聯想到我們的志工,因為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呀,志工們大都是委員,多數家庭經濟富有。他們走出安逸的家,進入病苦充斥的病房為病人清潔、護理,慰問孤苦無依的患者。修女修士們能做的,志工也能做呀!

   無常人生·唯愛永恆
   我們要體會無常、投入永恆,記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永恆不滅)」。這樣,就沒有什麼是非值得計較。哪一個是「你」、哪一個是「我」,爭執到最後,誰又真的贏了?我們應體悟真實的我,是永恆的愛;悖離了永恆的愛,一切都是無常,也沒有真實的「我」了。

一粒米中藏日月
   ——發揮平等大愛援助大陸水患同胞
   大陸水患災民待救援
   這些年來,我秉承「為佛教,為眾生」的師訓,以「慈濟」擔起如來家業,並以佛教的精神、社會的人群與事物來磨練自我的身體與毅力。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哭、不能流淚,」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難也一樣,但是最近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淚流滿面……
   前不久(民國八十年),大陸有十九省遭受空前的大水難。從新聞媒體上得知,那裡的衛生條件本來就不好,只要洪水一來,茅坑裡的污物就會浮上水面;洪水退後,留下四處爬行的蛆。災民就泡在污水裡,喝的也是那些水;因為水不清潔,肝病、腸炎、霍亂……正逐漸擴大蔓延。
   近一個月來,每次用餐時,想到大陸的災胞現在連一粒米都沒有,眼前這碗飯就難以下嚥。晚上要躺下休息時,想起許多避水不及、隨床浮在水面的災民;想起報載一間樓房頂擠滿了幾十口人,連坐都不可能;每個人都背緊貼著背,只能站著靠在牆邊睡覺的情景……,我如何能在床上安眠?所以,我決心要進行大陸賑災的工作。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台灣和大陸有「此岸」、「彼岸」的相對;彼此之間,似乎有著「成見」,所以有部分人對大陸救災工作相當冷漠。

   為真正偉大的愛詮釋
   慈濟是以佛教的精神,致力於社會人間的志業。我們要有和佛一樣悲憫眾生的心——人不分種族,有愛就沒有怨,有愛就能化解異己的成見;能有如此寬廣的心胸,才符合佛陀救人的精神。
   「愛你的朋友不稀奇,愛你的敵人才偉大。」何況,受災受難的是無辜的老百姓?尤其,他們和我們又有很深的種族因緣——我們的祖先,不也是從那邊來的嗎?這分緣,甚深且厚。所以,他們有難,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要以「無緣大慈」的心,將愛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去拔除災民的苦難。
   台灣近四十年來風調雨順,國人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這是因為大家凝聚了愛心,是善業的共聚、福(善)業的因緣;有這些福業,才感得天時順利。既然我們有這麼多福緣、善業,而彼岸的同胞們正急切需要我們的幫助,只要捐出一些錢,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他們的幫助卻是非常的大!所以,我真切希望大家能夠突破「兩岸」的觀念,將我們的愛跨越到大陸。
   目前,穿衣保暖比食物供給還來得重要,因為現在災民們每天都還可以領少許的米糧維持生計;而這幾個月來,大水把他們的衣服、棉被都泡爛了。秋天快到了,大陸四季分明,秋風蕭瑟;緊接著又是冬天,屆時將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必須讓他們有衣穿、有棉被可蓋、有屋可住。
   我希望能為他們蓋一些可耐風吹雨淋的磚瓦屋,收容孤老無依以及傷殘者;並且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重新有個棲身之所。

   一粒米,大過須彌山
   大陸賑災,包含了幾層意義——
   第一,是愛的傳遞。將台灣捐款人的愛心,點滴不漏地送到受災戶的手中。當他們接獲這分溫情時,能日夜感懷我們對他們的愛;希望進一步喚起他們人與人之間的愛心。
   佛教中有句話說:「一粒米大過須彌山。」現在,我深深體會到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因為此刻正是大陸災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若能及時給他們一分恩情與愛心,他們會日日月月、歲歲年年難忘懷;相信這分愛,可以化解兩地幾十年來的隔閡。而經由此次的賑災因緣,也許只是一粒米、半鍋飯,亦當使兩岸的山河、人心交融和合。這分愛的功能,歲月、山河可以見證。
第二,那裡的災民,正迫切需要救援。大陸四季分明,秋天過後,冰天雪地的冬天很快就會來臨。他們無衣無食亦無被,很多地區至今還泡在水裡。

   以信心面對歷史挑戰
此次大陸水患肆虐,災後的重建工作艱巨,所需的災款也很龐大,賑災工作將是高度智慧、人力和財力的結合。但是,我們仍將一本「人饑已饑,人溺已溺」的精神,以無比的信心去面對此歷史性的挑戰。除了實質上的幫助外,同時也是一次「教育因緣」——它啟發了我們的良知,使大家有機會關愛他人、共造善業,創造出更安定的環境。

國王與乞士
   世間有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物質,足以誘惑人心、使人迷亂,要忍色忍欲不受誘惑,實在是很難。所以,佛陀說:「見好不求難。」
   貪心重的人,總是對自己目前的環境不能滿足;永遠覺得空虛而有失落感。由於不滿現實,所以常常向外追求,因而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因為這分追求的慾望而誤了前途的人,大有人在。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小國的國王,富甲天下。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權重,是他過去生佈施、造福的結果,所以他很喜歡造福。
   有一天,他啟開珍寶庫藏,以七天的時間為限,發出通告說:「人,不分遠近、不分種族;只要來此,一定有求必應。」他將珍寶分成一堆堆,每堆約如六十個棗子堆起來那麼大;來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給一堆。儘管這些財物有不少人來拿,但還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這位國王發如是心,可是他這樣的造福並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他還是有所求——求來生福。
   於是,佛陀便化身一名乞士來到國王的面前,國王問他:「你有什麼困難儘管說,不用客氣,我一定滿足你的需求。」
   乞士說:「我知道國王喜歡佈施造福,所以我來求取財物。」
   國王說:「好,那你就拿一堆去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寶就走,可是他只走了七步,又回頭把珍寶放回原處。
   國王問:「咦!你為什麼又拿回來呢?
   乞士說:「本來我想三餐溫飽就可滿足,但是現在有這些珍寶之後,卻還是過著流浪的生活,所以很希望蓋一棟房子。」
   國王聽了覺得有道理,就說:「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可是走了幾步又回頭放回原位。
   國王疑惑地再問:「怎麼啦?
   乞士回答:「我想,如果把這些東西拿去賣了,也只夠蓋一間房子;若想娶妻,也還不夠呀!
   國王說:「好吧,你拿三堆去,這樣就足夠娶妻建屋了。」
   乞士於是拿了三堆珍寶,轉身便走:但是走了七步,他又回頭把東西放在原處。
   國王很訝異地說:「你這個人真奇怪,三堆財寶難道還不夠嗎?
   他說:「我算一算,仍然不夠。因為即使房子蓋好,娶了妻、生了子,我還得找一些奴婢來侍候妻兒,或者把房子裝潢得漂亮一點。所以,算起來還是不夠用!
   遇到這樣的人,國王卻也度量寬大地說:「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寶物離去。不過,走了一段路後,他又把東西原封不動地放回去。
   這時,國王微怒道:「你真是一個怪人!這些財寶夠你蓋房子、娶妻,也夠你養奴婢、享受一生了,你還嫌不足嗎?
   乞士歎道:「我再怎樣計算,仍覺得不夠!即使什麼都有了,可是兒子長大後也要娶媳……!人生一世,確實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況且人生無常,我寧可過著目前這種樸實的日子,沒有精神負擔及家室之累,清靜地過一生。我認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遙自在的生活方式。」
   國王聽了這位乞士的話,頓有所悟。他想:「對呀!人生有永無盡頭的追求,我現在已經很好了,還想追求來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求福報,那就永無解脫之日了。身為國王,要為百姓、國事操勞,還得防範他國的侵犯;為此憂惱,是真正的福嗎?我應該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棄欲無貪最輕安
   一般人求無止境,所以「見好不求難」。像那位國王,身為一國之尊,又富甲天下,也還覺得必須再求取來生的福;而那位乞士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僕,而且還要為未來的子子孫孫設想。人生如果像這樣求無止境,多辛苦啊!
   「追求」並非全然不好,我們學佛也要「求」精進。不過,精進是為了解脫自我的心靈,「求」突破人間色慾的誘惑。因此,要用脫俗的精神追求心靈清淨,才能達到「棄欲無貪」的輕安境界!

廣學博究·事理通達
   一般人追求智識,要能夠專心學習已經很困難;能夠專心,又能用心深入研究,就更難了。所以說,「廣學博究難」。
   平常人只講究「廣學」,想學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之以恆、專精深入,剛學會一點毛皮,就又想學別的東西。一天到晚心不能專、行不能精,整天都在想這個、學那個,可是卻沒有一項真正做得像樣。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專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艱苦的事,也能夠一路到底地學下去;能專心研究,便能「一理通,萬理徹」——一種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就會觸類旁通,處理事情就更能得心應手了。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無法專心,所以不能對道理瞭解得很透徹。

   以管窺天徒自擾
   戰國時代,有一位自認為「通今博古」的人,常說過去的書籍、人物、歷史他都懂,可以出口成章;甚至對於當前社會的種種,他也自以為完全瞭解。有一天,他心想:大家都很稱讚莊子,卻沒有人知道有個才華過人的他。因此,他想去和莊子辯論一番。
   於是,他懷著自以為博學多聞的傲慢心態,前去拜訪莊子。他一見到莊子,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滔滔不絕、如水一瀉千里地高談闊論;但是莊子只是微笑著,不發一言地聽他講。等到他把想說的話都講完了,莊子便以溫和而鄭重的態度回答他的問題,反駁他不周到的理論。
   這位自以為通今博古的人,聽了之後非常吃驚;原先他以為天下只有他最了不起、最瞭解一切事理,當下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所知道的,只不過是表面、淺顯的道理;真正有深度見解的,是沉默穩重的莊子。聽了莊子那精簡而微細的分析後,他心中的高傲之氣完全被折服,也才知道普天之下還有比他更了不起的人。
   看了這個故事,我們也想想自己平日又學了多少呢?自以為通今博古的人,到底又「通」了多少?那位傲慢的人確實也學了不少,但是,為什麼不如莊子?只因莊子是一個生活淡泊、精神愉悅、逍遙自在的人。從莊子的〈逍遙游〉一文即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生活何其逍遙自在,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執著「聞學」與「聞學知行」不同。

   「有心」還要「用心」
   我們的日常生活,應該可以很逍遙而無煩惱,可是為什麼人人都有層層迭迭的煩惱呢?因為看人家的臉色即生起煩惱,聽人家的口氣也起煩惱;其實,人家根本無意讓我們煩惱,自己卻偏偏要把它記掛於心,才會產生種種煩惱。如果常常牽掛外境,每次遇到障礙就認為「他人是衝著我而來、故意要為難我」,那麼,這個「我」的生活就太痛苦了!
   「學」,要學得化煩惱為智慧、化有心為用心;想到要多學只是「有心」而已,並非真正用心。
   莊子時時刻刻都在用心,所以他學得很透徹,能把所學的一切化為他的生活、思想、文化;「學」的深度,便在這裡。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都是我們學習的目標;若能學得很自在,也用得很恰當自然,就是深度。

   博究勿忘廣學
   要「博究」,的確不容易。不過,以現在的社會情況而言,卻剛好相反;因為現代人,有很多是「博究」但不「廣學」。
   現代的科學、知識很深奧,大家在求學時,要選定自己感興趣的科目,而且要專心去攻讀。單是「醫學」這一門科系,就有許多細目要分。如果選了外科,就得專心研究,時常做解剖的工作,然後才能運用於人體;有了豐富的經驗,才能真正走入臨床的工作。
   而外科又細分很多科,如一般外科、胸腔外科,還有整形外科、腦神經外科……。一般外科門診若來了一位頭部受傷的人,醫師可能不敢接診,因為頭部受傷是屬於腦神經外科處理的範圍;雖然他們研究得很專精,但卻不廣泛,所以和「廣學」正好相反。過去的人什麼都學,但是每一樣都學得不徹底;而現代醫生所學的知識,則必定要一門專精。
   人生就是這麼難於完美,普通人每一樣都想學,卻沒有一樣能徹底的學好;而對於專業的人,他所學的知識很專精,但是又隔行如隔山,這實在也是一種缺憾。
   所以,現代人應該「廣學」,而且也要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己的脾氣,也要知道別人的脾氣,不能說:「我的脾氣本來就這樣嘛!」就要人家都順著你,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先去瞭解別人的性情,當對方生氣的時候,就少說兩句;等他氣消了,再和他講理。若能這樣,待人處事就會很圓滿,也才是「廣學博究」的心態啊!
   希望人人學習時,要打開心門——瞭解自己,也瞭解別人。

觸事無心·時刻自在
   珍惜單純的生活
   人生本來可以在很單純、逍遙自在的情況下生活,可是凡夫無明一生起,就會把最簡單、輕安、逍遙的生活複雜化,因而產生種種煩惱和痛苦。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人人都會說,但是偏偏在生活中盡和一些人事起衝突。時間分秒不停地流逝,而我們的心卻常記掛著以往的人我是非,在腦海中不停地打轉,這就是煩惱的凡夫心。所以,佛陀說:「觸事無心難。」
   許多人總是在煩惱中度日,為什麼?因為以曲折之心去比較,對人事起了分別心。比如工作上計較自己做得多、別人做得少,這是「驕慢心」;或者認為別人做得多,沒什麼了不起,自己做得少也不覺得慚愧,這是「卑劣慢」。不管是驕慢或是卑劣慢的心態,都是煩惱。
   人生應該要「隨分隨力」,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能夠如此,才不會在人我是非中,觸事而生煩惱。

   無比較心即得安樂
   在《莊子》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北海,有一條活了幾千年、身長好幾里的大魚。有一天,海上忽然刮起一陣大旋風,這條大魚順著旋風竟變成一隻大鵬鳥。大鵬鳥的身長也有好幾里長,牠乘風振翅一衝,便能飛騰到九千里外的高空;從北海飛到南海,牠只需花半年的時間。
   在這半年的時間當中,牠不停地飛啊飛!從高空往下一望,可以看到白雲朵朵,有如萬馬行空一樣;抬頭往上看,則是一片無邊無際、灰茫茫的天空。除此之外,一無他物。經過六個月的飛行,牠終於到達了南海。
   那時,地面上有只小麻雀看到了大鵬鳥,心想:飛得那麼高,何必呢?縱有那麼大的身體,要到達南海還不是得不斷地辛苦飛行?像我身體小巧玲瓏,飛行的時候可以輕輕鬆鬆地,只要一枝小小的枝枒,就可以做為棲身之地;累了,還可以到地面走走。如果想飛高一點又飛不上去時,就乾脆停落到草地上,像這樣也很逍遙啊!大鵬鳥也沒什麼了不起呀!
   這是一則寓言,至於是不是真的有只大鵬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麻雀存著和大鵬鳥比較的心。是否小麻雀真的比較逍遙自由呢?其實,這隻小麻雀是因為自己的體型、力量太小,無法像大鵬鳥一飛沖天,就自我安慰地說;自己能夠在樹梢上飛行,比較逍遙;又批評大鵬鳥,何必多此一舉飛得那麼高?這也正是酸葡萄——卑劣慢的心理在作祟。
   事實上,大鵬鳥的體型龐大,兩翅張開便有幾里長。牠若不衝向高空,如何飛行?如何生活?而且有那麼大的身體,便有極大的力氣,自然能飛得高,並不是刻意的賣弄才華。
   而小麻雀雖然小巧,但是小巧有小巧的好處。因此,小麻雀無須和大鵬鳥比較,大鵬鳥當然也不必羨慕小麻雀的逍遙自在。

   單純心把握當下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量力而為;事過境遷就讓它過去,不要老是記掛著那些煩惱的往事。過去的事再去想它,便是雜亂心,就是煩惱;忽略現在而寄望未來,則是妄想心。何不好好把握當下的這秒鐘,在當下把一句話講好、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們走路時,雖然是踏地而行,但是腳底永遠不會黏在大地上,而是「踏前腳,抬後腳」,這樣才能向前邁進。原本單純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觸事生心」把它複雜化了呢?
   「觸事無心」雖然難,只要我們能回歸自己的本性,是難亦不難。不要把單純的事情複雜化;若能把複雜事單純化,生活自然輕安快樂。

萬事萬物皆可師
   我們學佛若能撥開成見,則萬事萬物無不是佛法。古德云:「大道無言說。」所謂「言語道斷」,是指「道」絕對不是用言語所能表達的;但是我們若用很單純的心、很純真的意去行動,則無一不是佛法。
   佛陀又說:「會善知識難。」離是非惡友的確很難,然而要和善知識相會更加困難。什麼叫「善知識」?就是能啟發你的良知和智慧的人。在你陷於煩惱之際,他可以開導你、解除你的心結,使你從凡夫黑暗的一面,轉向聖人光明的境界。
   然而在這世間,能勸導化解、圓融人我是非,並降伏我們的煩惱的善知識何在呢?設若因緣具足遇到一位善知識,但是自己卻無法斷除成見,那麼即使再好的人出現在我們面前,還是無法吸收他的知識與教化。所以說,「成見若迷茫,則法界善知識難逢」。
   人人若能將成見去除,則善知識所說的話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煩惱。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實、有迷情。有些人說話的用意很好,但是聽者若用妄見的是非心或煩惱心去承受,就容易扭曲了對方的好意,以是為非。
   雖然別人說的是真話,但是聽的人還是會起疑心,懷疑他對自己有偏見;或者看到他人在交談時,就以為他們是在談論自己的是非,在譭謗、中傷自己。這是自我產生的是非心,也是妄見與癡迷的情結;若不去除妄見,則面對再好的佛法,自己也無法接受。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也是在提醒我們,要隨時把周圍的人當作善知識看待。好的人,他所展現的人格典範必定充滿光明、希望,讓人歡喜、讚歎,當然是我們學習的對象。而壞的人,因為表現出不好的行為,讓我們明顯地比較是非對錯,而能生出自我警惕的省思。因此,他對我們仍有教化之功,所以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修行,必定要回歸純真的本性。我們要以寬闊的心胸來看待所有的人,時時縮小自己、護佐他人,以不斷學習的心態去接受一切順逆境遇;若能如此,則世間一切萬物形態,哪一個不是我們的善知識呢?何者不能引導我們見道得法呢?只要大家能用純真、正直的心去面對各種境界,必定能有所領會——普天之下,萬事萬物、人人都是你我學習的好對象啊!

不言是非·道在口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兩種表達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聲」與「色」。「聲」是指言語聲音,「色」是表現於外的舉動形態。言行舉止能讓人起歡喜心,表示這個人的修養好;相反的,若讓人不高興,則表示這個人的修養還不夠好。
   以談話為例,我們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離來衡量音量的大小,通常以讓對方正好聽得清楚為最恰當。若聲音太小,使聽者無法聽清楚,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遠,可是你說話的聲音太大,不只是無禮,也會吵到別人,這就是沒有修養。想想,連講話的音量控制都有這麼多學問,何況是其它的動作習氣呢?
   人們常會隨著自己的好惡之心待人。若對某人有好感便讚歎他,即使對方有缺點也會幫著掩飾,只說好的一面;若對某人沒有好感,那麼即使對方再有才幹,也可能視如不見。若是知道對方有一點點缺失,就緊抓住這個機會譭謗他。隨著歡喜或厭嫌所表現於外的言談,就是所謂的「口業」。口舌是傳達人們思想心念的關卡,一般人的開口動舌,大都是在談論是非,不可不慎!
   《四十二章經》中提到:「人有二十難」,其中有「不說是非難」。凡夫不談是便說非,要人們不說是非實在很難!佛陀又說:「大道無言說。」真正的道理,是無法用言語詮釋的。就如我平時說給大眾聽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確的呢?若想想這句話——「大道無言說」,那麼我平時所講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過,有很多事情還是必須用語言來表達;如果沒有語言的溝通,如何傳達彼此的感情呢?修行就是要修到言談之間,能使每個人「氣能和、心能定」;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學道。
   《莊子》一書中,有記載一則小故事:有一位名為「泰清」的人,去訪問「無窮」。無窮是位有道之士,泰清問他:「聽說您道行高深,上知天文、下徹地理,請問何謂天之大道?」無窮回答:「我不知道。」
   泰清大失所望,輾轉向另一位得道者「無為」請教:「天之大道,你是否瞭解?」無為回答:「可貴可賤,可大可小謂之『道』。」泰清聽了並不滿意。
   於是,他又再去找一位叫「無始」的人。泰清詳述自己的訪道過程後,便問無始:「他們一個說『不知』,一個說『知』,到底哪一個才對?」無始回答:「知即不知。知足淺顯的道,不知是深遠的道。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語所能宣說的;天地宇宙的真理,實在無法說盡,能說的只是其中的一點點範圍而已。」
   由此可見,有道者對聽和說並不刻意去表現,他無所求,因為並不是光靠聲音言說就能道斷一切。平時講話若無法傳達很透徹的道理,不如不講的好。
   人與人之間的言談交流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對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往往好的會被說成壞的,壞的則被說成好的;這種偏見之言,會導致別人對被批評的人產生誤解。所以,我們對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隨著自己的好惡來議論。
   此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卻偏要說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這樣不但會讓人嘲笑,而且常會說錯話。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多用心,不要以為開口動舌很簡單,心想;我又不是罵人,隨便說說有什麼關係呢?有關係,因為道在口中!
   佛陀在「人有二十難」中說:「不說是非難。」如何把此「難」轉為「不難」,端看我們個人的用心了。

被辱不瞋是真功夫
   人在生氣的時候,常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佔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氣,由貪、瞋、癡來
   「氣」由何而來?由「貪、瞋、癡」而來。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這三毒之念,這就是人的心病。
   有了貪、瞋、癡,會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讓;社會也是因為人有「瞋」念,而互相計較、鬥爭。本來人生應該是很美好的,就是因為人有貪、瞋、癡三項心理病態,所以被人家佔了點便宜就忍不下來。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體中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擊,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艱難之事。

   慈悲心調伏象
   當年在佛陀的僧團中,有一位提婆達多比丘,是佛陀的堂弟。他存有野心,想要統領僧團,因此和阿闍世王勾結,二人互通計謀。
   提婆達多得知佛陀的大弟子們帶著僧眾離開佛陀而分散各地時,便向阿闍世王說:「現在城裡只留下佛陀、阿難以及五百僧眾,我們可以趁著人少的機會消滅他們。」
   提婆達多便建議阿闍世王,明天請佛陀入宮接受供養;他自己則計劃用酒灌醉五百隻大象,等佛陀走到半途時,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圖利用醉象去踐踏佛陀及僧眾。
   象不但力氣很大,被灌醉後更會發狂而到處攻擊人畜,極為危險。他們決定了計謀之後,阿闍世王第二天就依計行事,請佛陀來受供。
   佛陀雖然知道他們的計謀,仍然歡喜地接受供養。隔天,佛陀依約和阿難率領五百僧眾向王宮前進。到了半路,一群瘋狂的大象衝出來,所有的民眾都驚慌走避。但是,佛陀、阿難和僧眾卻安立不動。
   奇怪地,這群原本瘋狂怒奔的大象到了佛陀及僧眾的跟前時,竟然都安靜了下來;而且,每隻大象都溫順馴服地跪下來。佛陀露出安詳的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後穿過象群,走入王宮。
   阿闍世王看到這幕景象,心裡很吃驚!他發覺佛陀不只具有調伏人群的威德,即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馴服。此時,他內心起了敬畏之意,於是恭敬地供養佛陀。
   佛陀對這件人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供養後,還真誠地祝福阿闍世王。
   這即是佛陀的忍德。

   慈悲寬諒·化解瞋恨
   普通人受到他人一點欺侮時,便想力爭到底,而佛陀卻是「被辱不瞋」;甚至到了被人加害生命的地步,仍能毫不動氣,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淨如明鏡,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經常存著無量的愛心。
   愛、慈悲、寬諒,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個人若有愛心、慈悲寬容的心,怎會產生瞋怒?既能消除瞋怒,又怎會有人我是非?
   多數的人都會鑽牛角尖,本來人家並沒有不敬之念,也沒有對不起我們的地方,如果一直要往壞的方面猜疑,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周朝時,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是好鬥成性的雞。當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動,另一隻就會立即反應,於是兩隻雞就衝突起來,彼此攻擊。有時鬥得鮮血淋漓、遍體鱗傷,牠們還是不肯罷休;到最後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必須有一方死亡。
   周宣王很喜歡看鬥雞,這位紀渻子專門為他飼養鬥雞。有一天,有人從外面買來一隻很強壯的鬥雞,周宣王高興地把牠交給紀渻子。過了幾天,周宣王就問道:「幾天前買回來的鬥雞,你把牠訓練得怎樣了?可以上場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鬥志高昂,還不宜上場。」
   再過幾天,周宣王又問同樣的問題,紀渻子的回答仍是:「還不能上場。因為牠一看到其他雞的影子,就會衝動。」
   又過了多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因為牠看到其他的鬥雞或聽到牠們的聲音時,一動也不動;牠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動,就像一隻『木雞』般,所以可以上場了。」
   後來,這只鬥雞果然一上場就穩穩地站立,即使其他雞對牠百般挑釁,牠還是像只『木雞』一樣如如不動。牠只以眼睛注視著對方,對方就會產生莫測高深的畏懼,而不敢向前攻擊。連禽獸都有這種「不鬥而勝」的心理戰術,何況是人類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分不瞋的涵養,不要動不動就心浮氣躁,以為別人都在與我們作對;而是要以寬容的心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鬥斗看,他還以為我很傻」的想法。
   有句話說:「大智若愚。」不要怕被人家笑傻,要擔心的是人家說我們太聰明;因為太聰明就是狡猾,不是好聽的話。如果人家說:「他怎麼那麼傻,任人家欺負,一點也不在乎!」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做到「被辱不瞋」,才是真功夫。


   曾經有人問我:「師父,你看目前的社會能夠很和睦、很平靜嗎?」我都會告訴他們:「能,一定能。」
   也有人問我:「師父,人生在世,能不斷地提升人生的幸福嗎?」我也同樣回答:「能,一定能。」
   「能」字的意義很廣泛,我們來談談其中三項——「本能」、「功能」以及「良能」在人生中的意義。
   本能,是與生俱來的。人一出生、離開母體後,就會哭、會睡、也會吃,這就是本能——肚子餓了會吃,吃飽了會睡,這是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的「本能」。
   人生的「功能」,可以說是學識的發揮。譬如會教書的人不一定會種田,會種田的人不一定懂工業,而懂工業的人也不一定會做生意。因為這些都要靠專業知識,必須經由不斷地努力學習才能獲得。結合各行各業的人士,才能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
   功能主要是為了謀生,其目的是為了應付生活的需要。所以,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舉例來說,「電」有照明的功能,但是誤觸卻有致命的危險;雙手萬能,為善為惡也正是這雙手。有些人為了要學得謀生的功能而互相競爭,往往走上偏路造成破壞,這種功能是一種破壞性的功能。
   「良能」則是功能層次的提升,是清淨無所求的,是建設性的,也是昇華的。
   要如何才能昇華人格,發揮良能?佛教有句話:「量周沙界。」心量寬廣,可以周遍沙界。我們應該努力學習這種精神,打開心胸,容納、關愛普天下的眾生。
   真正的大愛,是沒有分別心,無分親疏遠近,視普天下的眾生與我一體而發出的平等愛心。人生有愛才會幸福,人生有愛才能祥和,人生有愛才會快樂。
   人生的幸福、祥和與快樂,是人人追求的。社會是大家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反觀自性,發揮清淨無求的良能來關愛社會,我們的社會必定祥和、安定,生活又怎會不幸福呢?
   所以,愛能改造人生,愛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大愛需要大眾的力量來共同完成,若人人都能以誠懇的愛心啟發良知、發揮良能,則天下絕對沒有難以成就的事,絕對是「能」的。

沒有分別的愛
   佛教徒多數會念佛,但卻不一定都能瞭解「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的真義。
   凡夫心有如野馬、猿猴,因為沒有任何依靠、目標,所以容易有妄想雜念;有了妄想雜念,行動往往會有錯誤,有時一念之差、一步之錯就造成終身的遺憾。
   學佛的人,心要有依靠,就要經常系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依靠、歸命之意,將凡夫心歸向於聖人的清淨境界;時時刻刻以歸依為念,可以返妄歸真,所以要常念佛。
   但是,念佛不光在口頭上念,更要念佛的心,使佛心成為我們的心,將凡夫心換成佛心。人人的念心如有佛心,則時時刻刻看到的境界,都會是美好、祥和的境界——彼此相互扶持,處處充滿了愛。
   看看外面的草木,隨著歲月季節彼此循環相讓。春天來了,大地草木就生長出茂盛的花葉;如夏天,就換成夏季的花朵盛開;秋冬也是一樣。四季之間,連草木都能更替如儀,在該茂盛時茂盛,該落葉時就葉落紛紛。我們如果用心,就能體會這種無聲的說法。
   樹木的茂盛與凋零,就像人生的過程,可以啟悟人生無常多變的真理。心靜時,則一草一木無不是清淨之境,無不是美好的世界。所以,要時時刻刻將心守於專一、無慾無爭,多為人群奉獻自己的力量。若能如此,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對人生奉獻的大小,不在於年齡。有時童子的清淨之心,反能無分別地奉獻愛心,讓人覺得純真可愛。台中有兩位小朋友,從小就常被委員媽媽帶來見我,所以兄弟倆對於慈濟的一切非常清楚。他們為了響應我所呼籲的大陸賑災,小小年紀竟然拿出大毅力,和母親約法三章:「一年內不吃糖果,請媽媽代捐一萬元給師公救人。」
   然而,有一位教授和我見面時,特地問起:「你為什麼要去救大陸的水災?」他講了許多理由反對我去救災。我告訴他,台灣的貧病者,只要我們知道的,都會盡力照顧;而且,我們的社會較富足,人情溫暖,政府也設有社會服務機構,還有其他慈善機構會關心貧病者。而大陸則不同,尤其鄉村偏僻地方的人民,普遍過著窮困的生活;他們自顧不暇,哪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再說,大陸地面遼闊,即使有愛心的人士想濟助貧困的人,也不知如何察訪?因緣俱缺,他們真的很缺乏獲得濟助的因緣。我們生活富足,若能把不致影響生活的力量奉獻出來,將這股愛的力量彙集起來,到那裡就能為二十多個鄉鎮的災民蓋間簡單的房子,幫他們復耕、重建家園。
   我解釋了好久,那位教授還是不能打開心結。學識淵博的學者反對我救災,而五歲、七歲的孩童卻各拿一萬元來救災,這其中的差異,只因為在稚子單純的心念中,「愛是沒有分別的」——救援沒飯吃、沒衣穿、沒得住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啊!
   學佛,要學得真正的「慈悲喜捨」,佛陀不忍眾生受苦,學佛者也應如此。

心無饜足·惟得多求
   凡夫心,常常是無饜足的。財產多,還要更多;權勢大,還要更大;既有嬌妻,還想要有美妾;先生好,還希望他百依百順;孩子乖,還想要他樣樣得第一,以光耀門楣……。這種多欲多求的生活,實在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構成罪惡行為。
   在我們周圍的人群中,常聽到某人為了追求某種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這些悲慘的經驗,正是無窮盡追求利慾的下場。
   人,總是為了追求名利、權勢而勞碌終生;對於情愛貪求不厭,每於私情慾愛纏綿不休中,萬般痛苦不能解脫!
   幾年前,曾有一位太太來找我。她的先生是知名的企業家,對她百依百順。以世俗人的眼光來看,她可以說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是,她仍覺得很苦;看到我時,哭得很傷心!
   我問她:「妳還有什麼不滿意呢?
   她說:「師父,他對我感情不專,使我痛苦、不滿。」
   我問她:「到底妳要追求多少感情才能滿意呢?不要太強求,感情如同一個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遠。」
   她問我:「那要如何解決呢?
   我告訴她:「放寬尺度。妳愛的範圍太狹窄了,猶如把感情當一條繩子,縛(管)得他對妳產生敬而遠之的心理,才使妳那麼痛苦。妳應該以柔和的感情來寬容他的一切,不要以佔有慾、威力加諸在感情上面;否則先生表面又順又愛,內心卻是又煩又畏,也就難怪他會有欺騙妳的行為。妳若能把愛擴大到去愛他所愛的人,他一定會感謝妳,同時也會更珍惜這分感情中的恩情,因為妳所給予他的愛是那麼的自在。人的感情就像一座烘爐,只要妳多給他寬大的愛、滿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會被它熔化……。」
   這位為情所苦的太大,後來果真做到「去愛他所愛的那些人」。夫妻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的感情也是如此。
   芸芸眾生,本來可以相處自在,過著感情和樂的安定生活,但只差在「心無饜足,惟得多求」,為了多求,難免生起煩惱、增長罪惡。因此,佛陀常教誡弟子:切莫求無饜足,為欲所苦,再造惡業。

寧願無信·也莫迷信
   人不能沒有宗教信仰。一個人若沒有宗教信仰,就好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漂流的舟船,沒有指南針,不知何去何從?在風平浪靜時,還覺得平安無事;一旦遇到狂風暴雨,沒有指南針指示方向,分不清東西南北時,就會驚懼惶恐,不知所措。
   所以,我們在茫茫人海中,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宗教信仰;如此,即使突然遇到危險或坎坷的環境時,仍能穩固地掌握人生之舵,平安地度過各種驚濤駭浪。
   因此,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樣是信仰,卻有不同的目標。現在的社會,人心非常複雜,有許多迷惑人的教團。我們若不能選擇事理究竟圓滿的宗教,也一樣會迷失,無法走出邪道,趨向光明正大的康莊大道。
   我常常說,「無信」與「迷信」兩者,車願「無信」也不要「迷信」。無信之人,心中對宗教一片空白、全無概念,只要用理事圓融的道理來感化他,就能使他依正道而行;就像一張潔淨的白紙一樣,寫上端正的字體,則字字分明、清晰可見。若是迷信之人,他已經誤入迷途,即使以正信去教育,他的心仍會迷惑不清、徘徊不定。
   當今出現許多非正信的宗教,亦即是沒有究竟教法的新教團。若有人想要入教,就必須立願發誓,例如說:「我既然入教,就必須遵守教規,否則會遭……責罰。」等各種毒誓。如此,他的心就會受到束縛。儘管後來他知道自己的信仰並非真正究竟的宗教,而且已瞭解佛教的教法是透徹、明朗的真理,是人生正確的方向;但是,他卻因畏懼邪教毒誓而不敢接近佛教。這是因為他的內心已經被迷信所縛,無法自在解脫。
   所以,我才常常說,與其迷信不如無信。無信之人接受了佛教的教理之後,自然會萌發正念的道苗;而迷信之人,若要他轉迷入正,則必須再花費一番功夫。因此,我們一定要謹慎地選擇自己的信仰,不可因一念之迷而步步皆錯。
   有一對夫妻,年輕有為,是台灣新生代的企業家。這對夫妻問我說,他們想入佛門,但不知入佛門的初步基礎。我告訴他們:「你們若想入佛門,首先在心靈上要有正確的瞭解。佛教是生活化的宗教,它能淨化我們的精神和心靈,並教導我們如何預防心中存有自私不淨的慾念。而這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做起,進而感化自己的家庭,使社會和睦安詳;若能做到這些,就已經進入佛門的初機階段了。」
   許多人都誤以為佛法深奧難懂,而不敢去親近。其實,佛教的深奧是後世人為的,並非佛教本身的教理有多麼艱澀。佛陀在世時,也是依照日常生活行為所需的準則,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為基礎來教導弟子。但是,為什麼後人會覺得佛法很深奧呢?這是因為它源遠流長,經年累月下來,由於人們對其尊仰、崇敬,難免有各種精深的描述。
   如此代代相傳,無非要使眾生瞭解佛法是無上的妙法、是高深的道理,然後眾生才會加以珍惜而保存下來。這只不過是為了適應世人的心理,所以學者、專家才會費盡心思,將淺易的道理化為深奧的文字。若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時代,佛法並不是那麼深奧,而是真正平易近人、淺顯易懂的教育,亦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而已。
   因此,我們若能抱持「佛教是日常生活的教育、提升心靈的妙法」的心念,則進入佛門之後,自然能得知佛教的真正義理。

知足感恩保安康
   我們生於世間,最苦的莫過於心有不足,而不滿足的心大都由比較而起。其實,天高地厚,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人與人比較,永遠不會有絕對滿意之時。

   較量之心,永無休止
   傳說古代山中有一種怪獸——夔,牠只有一隻腳。有一天,牠遇到在地上爬行的蜈蚣,就以自己的情況和蜈蚣比較,說:「我天生只有一隻腳,用單腳走路,一方面我很羨慕你,另一方面也替你擔心。你有那麼多腳,走起路來會不會有障礙?
   多足的蜈蚣說:「雖然你只有一隻腳,但走路也還自在;我有這麼多只腳,也是順著自然,所以走起路來不會有障礙!
   蜈蚣又和蛇比較:「我用這麼多只腳走路,而你雖然沒有腳,可是跑起來卻矯捷迅速!」言下之意非常羨慕蛇。蛇回答:「我不過是順著自然,用脊骨的力量配合腰身的擺動,遊走於地上罷了!
   蛇又對風說:「我雖無足,但還能爬行無礙;可是你無形無色,能從北到南、速度飛快地到達,真是令人欣羨啊!」風回答:「我的速度雖快,卻比不上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一瞬間就能看清極遠的景物,我卻不能。」
   眼睛對風說:「雖然我一眨眼就可以看到極遠的地方,可是卻比不上心的遼闊迅速。」一隻腳的羨慕多腳的,多腳的又和無腳的比較,無腳的又和無形無色的風比較,無形無色的風反而又欣羨有形有色之物。像這樣無窮盡的比下去,多痛苦啊!
   總之,一切比較都是由心而起。歡喜由心,苦惱由心;幸福由心創造,煩惱也是由心創造。

   行有餘力,最是幸福
   什麼是幸福的人生呢?能知足、不向外比的人最幸福。像慈濟醫院的志工,每天早上抱著愉快的心情去醫院為苦難的眾生服務,這表示他們的身體很健康、強壯。因為行有餘力才能為病患服務,而「行有餘力」的心最能讓人滿足。
   現在的社會真的生病了,病在人的心態有所偏差。我曾經聽過一則不幸的個案:有一位年輕人,因為不滿現實又滿懷好奇心,因而吸食安非他命;吸食之後,精神變得恍恍惚惚。在一次藥性發作時,他竟然把自己的眼球挖出來。被人發現時,一個眼球已完全挖出,另一眼也受了傷。經送醫後,雖然醫生馬上為他做了緊急的處理,但是因為傷及視神經,所以視力變得非常微弱,這真是不智的人生。
   年紀輕輕的,就有不健康的心態,他不滿現實,而不滿起於多比較;又因好奇而吸食安非他命,想藉著藥物的效力滿足自己的幻想,才會造成個人和家庭的不幸。
   一切唯心造。有健康的心態,才能有美滿的人生;而健康的心態,來自感恩和知足。因此,人人如能時時培養感恩、知足的心,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社會自然無病,世間也必能呈現一片美善、祥和的風貌。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為自以為不平凡,所以常會輕視他人。佛陀說:「能夠不輕視未學的人很難。」因為凡俗之人稍有名氣,就或多或少有貢高驕傲的心。

   自命不凡造成社會不安
   看看現在的社會情勢,令人多麼不安!因為社會有太多自認不凡的人,他們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引起一些同樣不肯屈服、認輸的反對者出來抗爭,所以叫喊示威的聲音就愈叫愈大了。結果,讓人覺得社會充斥一股暴戾之氣,人心也跟著煩躁不安。
   社會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為不凡的心態在作祟,大家充滿了自大我慢之心。其實,現在的社會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認平凡,自然聲色柔和,互相謙虛禮讓、彼此敬重;如此,社會不就平和、安詳了嗎?
   健全的社會,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穩;平凡,才會自在快樂;平凡,我們才會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們能互相敬重,心態自能安定,生活質量也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應是這種互敬禮讓的生活,這才是美麗安和的人生!
   但是,「我慢心」實在很難去除。一個人要將幾十年的習氣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說:「除滅我慢難。」正因為難,所以要下一番苦功,把人生之難化為不難!

   未學並不表示學不會
   很多人不只我慢,還時常會輕慢他人,自以為比別人能幹,學問也比別人好,而主管卻讓他做那麼卑微的小事,於是他的心常常不能平衡;而且這種習氣還根深柢固,若看到別人能力稍差,自然容易起輕慢之心。
   自以為博學多聞的人,要他不輕視未學之人確實很難。其實,世間沒有天生就是博學者,博學也需要靠時間的累積及環境的培養;而未學的人,也並不表示他永遠都學不會,只是還未開始學習罷了。所以,我們要常常抱著敬重他人之心,不可輕視未學的人。

   黃帝也不敢輕視牧童
   古時候,黃帝有一次帶著六名隨從到具茨山看大隗,不料卻在途中迷路了。正當不知該何去何從之際,巧遇一位牧童,黃帝便趨前問道:「你知道具茨山要往哪個方向走嗎?」牧童說:「知道啊!」隨即指引他們方向。
   黃帝又問:「那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他說:「知道啊!」黃帝吃了一驚,對他說:「看你年紀這麼小,但是好像很多事你都懂得不少啊!」接著便問他:「你知道如何治國平天下嗎?」他說:「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樣。只要把牛的野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理天下不也是一樣嗎?
   黃帝聽了非常佩服,真是後生可畏,原以為牧童年幼,可能什麼都不懂;沒想到他從日常生活學來的道理,就能理解平天下、統治人群的方法。所以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都不可輕視。
   佛陀說:「不輕未學難。」一般人的潛意識中,常有輕視他人的心態。所以,能夠完全做到不輕視他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們既然有心自我修持,不但不能以此為難,還要好好尊重別人、調伏自我。見到人要有尊重之心,不只對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輕視,因為他們將來會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時時刻刻存著這分敬重之心,則「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勇於面對困境
   人,生活在這堪忍的世間,常常互相對立、彼此怨恨,導致怨憎會苦。原本很祥和的團體,因為人性有不願成就他人之美、不肯忍耐等種種弱點,致使暴力、怨氣充斥其間。

   聖人之勇
   孔子在世時,當時魏國有一位無惡不做的人——陽虎。他專門欺壓良善,因此人皆恨之。很巧,孔子的長相和他極為相似。有一天,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魏國某鄉村時,村人把孔子誤認為陽虎,因此全村的人就把孔子師徒團團圍住。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內,孔子與學生們均得不到糧食的補給,幾乎到了斷絕水谷的程度。
   學生們都非常著急,因為再等下去不是病死也會餓死。但是,孔子始終安然自在,依舊天天為學生講學。儘管學生很不安,他還是鎮定如常。
   有一天,子路忍不住問孔子:「老師,我們現在面臨極大的危機,但是您為什麼一點也不動搖?」孔子回答:「一個敢入水的人到水中,他就不怕蛟龍,這是漁夫之勇;一個人若敢進入深山,他就不怕老虎,這是獵人之勇;若有人志願上戰場,他就不怕刀槍,這叫軍人之勇。」由此可見孔子安然勇毅的心態。
   人生本來就坎坷,但是若能認命、知足,知道貧賤富貴皆由天,一旦遇到困苦、坎坷之事時,也就能泰然面對。人若能遇到危機而不恐懼,處處盡本分、盡自己的功能,其他則聽天由命安排、不卑不亢,這就是聖人之勇,也是真正的勇敢。
   面對社會的現實情況,能安然處之,這也是一種勇敢的表現。每個人來到人間,各有各的業力,既來之則安之;雖有正報、依報的業緣,但是來到人間就應該面對現實,並且妥善處理一切境遇。

   靜而能安
   前些時候,有一群教育界人士前來精舍。他們向我提出許多問題,其中一項是:「您對社會的觀感如何?」我說:「心靜自然安。不管現在社會如何動盪,每個人若能把心靜一靜,怎會不安定呢?」畢竟,此地還有許多默默行善的人;不要因為少數人的叫喊、爭吵而惶惶不安,更不可盲目跟從叫喊,導致整個社會動盪不安,這是身為現代國民應有的觀念。
   人人要勇於面對此時此刻的環境,並且盡量發揮自己的功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祥和、更進步!所以,社會祥和與否,決定在我們是否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勇毅心態。
   做人應具備寬大的心量,將佛陀教育我們的「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若能處處寬容,心自然不會有壓迫感,更不會有彼此對立的現象。
   現代社會,就是缺乏這四無量心;若能將「慈悲喜捨」建立在人人心中,我們的社會就會很祥和。

真誠的力量
   自從去年(一九九一年)十月中旬以來,經過不斷地努力溝通,慈濟賑災團數次往返安徽全椒、江蘇興化等洪澇災區,先後完成物資發放——給予災胞們金錢和御寒衣物,並且為他們所建的房屋破土奠基。如今,全椒縣和興化市已分別完成「慈濟村」的民宅。想到不久後,受災的同胞將能在新家迎接平安、溫暖的新年,就令人感到身心輕安、歡喜無限。
   古人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只要真正發揮善心、勇敢去做,世間沒有不能順利完成的事。人人都有愛心、善念,只要加以啟發,大家自然能夠佈施行善;而點滴力量的累積,就可以聚沙成塔,成就美事。所以,面對任何該做的事,即使艱困不易,我們也一定要有信心、勇氣去推動。
   若是想:「目標那麼遠大,我能做得到嗎?」還沒動手做就先沒了信心,這樣怎能成事?或是認為:「茲事體大,我一個人的力量微小,能有什麼影響?多一個我或少一個我,也差不了多少啊!」如此一來,任何事情都做不了,這是沒有勇氣的借口!
   想要走遠路,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氣;面對煩雜的事能挺身而出,也要靠勇氣和毅力,而勇氣和毅力則出自於內心的真誠。
   戰國時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宮奢鑄造一座大銅鐘。一座好的銅鐘,必定要用七寶合成,敲出來的聲音才會悠遠、宏亮。製作銅鐘的成本很高,但是楚王並沒有撥經費給北宮奢,希望他自行勸募經費,北宮奢只好依命行事。於是,他在城外立了一座祭壇,並貼出告示,讓大家知道經費需要多少,請民眾隨喜響應。
   三個月後,鍾架建好了,鑄造銅鐘的款項也陸續進來。當時,北宮奢的好友王子慶很替他擔憂,深怕他因鑄鐘的經費不足,無法完成王命。可是,現在鍾架竟然做好了,而且銅鐘的款項也陸續募得。
   王子慶內心深感奇怪,便問北宮奢:「你用什麼方法勸募?怎麼有這種大本領?」北宮奢很誠懇地回答:「我在城外築壇、貼告示後,就一心一意準備造鍾製圖。有人來時,不管樂捐是多或少,或者來了沒有樂捐,我都同樣感恩!我不會計較、追究對方為何不肯捐獻,只是全心朝既定的目標認真去做,讓大家歡喜捐助。在沒有影響人民生活的情況下,點點滴滴聚集資金,事情自然能夠有所進展。」
   這則故事,和慈濟的發展狀況很類似!慈濟人也是以歡喜、感恩心行佈施,不管金額是大或小,或者只是口頭上的讚歎隨喜,我們都非常感謝。像為了大陸賑災,慈濟委員到大街小巷勸募、義賣。不管對方捐或不捐,委員都是露出誠懇的笑容,低頭鞠躬向他們說:「感謝您!功德無量!」這叫平等心,也是歡喜心。只要有目標、做應該做的事,就能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我一方面替受災的大陸同胞擁有三新——「新房子、新衣服、新棉被」感到慶幸和歡喜;另一方面,感恩委員們不惜辛勞,提起勸募的勇氣和毅力,還有愛心人士的樂捐贊助。佈施若無勇氣和毅力,是捨不出點滴愛的力量來啊!

還我本來面目
   我們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句話說起來很流暢、很順口,其實往往在這簡單易懂的道理上,卻無法完全體會其內涵。
   我們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說而已,極少有人能瞭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因為很多人雖具有「人形」,卻不能發揮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能發揮身體的良能,即與佛心相近。可是,凡夫總是做不到,所以稱之為「眾生」;而眾生與佛的距離就很遙遠了。
   雞會啼、狗會叫,但是牠們卻都無法體會真理的存在,因為畜生道的境界暗鈍、愚癡。雖然牠們也有天真的本性,卻沒有被啟發和接近真理的因緣,所以離佛的境界非常遙遠;而人類的領悟力較強,周圍的環境無不是讓我們體會、學習和及時反省的因緣境界,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機緣。
   可惜,很多人卻讓機會白白流失,放棄領悟本性的機緣,反而學習無實、虛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感應或福報,這些並非學佛的本意和目的。
   學佛,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洗滌我們的身心,洗去無明和污染心,這就是學佛的本意;把我們平時疏忽的功能再修練,進而發揮淨愛的功能於日常生活中,這就是學佛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應,這都是錯誤的觀念。
   我們所要求的是,現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不後悔的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學習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們常常後悔昨天的錯誤或剛才講錯的話、做錯的事,心老是停留在前念後念中,就無法專注於現前此時的人事物了。
   現前的心已不能專,而想求他心通,即易入邪道,那就離佛道愈來愈遠了!我們自己的心無法「通」,如何能通他人的心呢?正確的學佛,應該要面對現前的人生。我們要常常反觀自己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這分功能?
   我曾說過一個小故事——
   某間古寺的前面有一個水池,池裡住了很多蟾蜍。這些蟾蜍經常忽而跳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邊。有一天,蟾蜍群跳到池塘邊時,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著莊嚴的腳步,嘴裡念著響亮的佛號,心裡很羨慕;其中一隻蟾蜍,當人家在大殿開始拜佛時,立刻跳到大殿門外非常虔誠地祈禱,希望佛陀能賜給牠兩足站立的能力,像人類一樣可以雙腳走路。
   由於牠很虔誠,感動了一位天神,於是天神就滿了牠的心願。牠感到既高興又驕傲,因為所有的蟾蜍都須四腳跳躍而行,只有牠能兩足站立而行。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來了一條蛇,很多蟾蜍看到兇惡的大蛇時,都趕緊跳到水池裡躲起來。那只兩足立行的蟾蜍心裡也很害怕,但是兩足走路總比不上四足跳躍快;最後,牠還是被蛇追到且被一口咬住。當牠痛苦地掙扎時,心裡非常後悔!牠想:「我何苦放棄原本具有的功能?只為了追求兩足立行,竟落得亡命於蛇口,真是後悔莫及!」
   這雖是一則童話故事,但也可以作為我們最好的警惕。學佛,就是要恢復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仍不擇手段去追求,終究會失敗。有些人到寺院說要學道,卻迷於追求神通,因而常會走火入魔,不但亂了精神且斷了慧命,這樣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清明照見自己的本性功能,若是無法透徹了悟,則即使面對至道,也很難體會真理。所以,佛陀才有「見性學道難」之歎。其實,純淨的真如慧性和自己最近,然而人們卻往往捨近求遠;就像我們的眼睛能看清別人,卻看不見自己的臉一樣。所以,距離最近的事物,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學佛無非是要我們從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貼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發揮自己與生俱來的功能」,切莫捨近求遠啊!

常行精進·破煩惱惡
   何謂精進?精就是「不雜」,進就是「無退」。做任何事,必須專心才做得成;無有二念,才能進步。若要完成功德事業,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信心,二是精進,三是攝持,四是智慧。
   佛陀在世時,因為眾生多煩惱、多無明,以致造業。佛陀得道後,為了改正眾生觀念的偏差,因而四處講經、教化眾生。在經典中,有這麼一段故事:
   某個時候,佛陀在一村落裡,那個村落的東莊與南莊隔著一條河。東莊約有五百戶人家,莊內的眾生常造惡業,每天總是在吃喝玩樂、安逸懈怠中度過。佛陀心生憐憫,因此行化到東莊欲度化他們。
   東莊人聽到佛陀要來,心裡都很高興。因為佛陀成道後,即受到全印度人的崇拜與愛戴。所以,東莊人很虔誠地禮敬佛陀,並請佛陀為他們說法。佛陀說法的那幾天,東莊人形態上雖表現得很虔誠,但是心理上卻無法接受教化。佛陀看在眼裡、悲憫在心裡,也只能空歎無可奈何。
   有一天,從河的對岸南莊來了一個人,全身濕淋淋的走到佛陀的面前虔誠禮拜。那分虔誠、恭敬的行儀,讓見聞者都心生感動與無比的信心。
   佛陀問他:「你是什麼人?怎麼來的?來此要做什麼?
   他恭敬地回答:「我是一個愚直的人,住在南莊那邊。久聞世尊游化人間,開啟人心智慧,除滅眾生的愚迷煩惱,所以我虔誠一心要來聽受佛陀的教法。一路趕來,途中卻橫隔著一條河,別人告訴我:河很深,必須渡船才能過;但是當時岸邊無船,而我又求法心切,這時有人告訴我:既然你那麼急,何不涉水過去?因此,我就涉水而來了。」

   佛陀聽了非常感動,讚歎地說:「信能渡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
   信能渡淵,意思是:只要你有信念,即使深淵大河也可以渡過;相反的,若沒有信心的話,即使近在咫尺也無法到達。
   再說「攝為船師」,攝就是接受。即使沒有渡船,但是只要你有信念、肯接受佛法,這個法就像一條船,可以送你到彼岸。「精進」就是離苦,離此岸的苦而得到彼岸的樂;有智慧就可證彼岸。
   所以說,信心、精進、攝持、智慧就是脫離三界、離開五欲的主要條件。在日常生活中,能看開世間物慾的煩惱,也就能安貧樂道,從凡夫境界昇華到聖人的境域。
   佛陀說這段話,其實是一語雙關。他一方面讚歎那位為求佛法不惜冒險渡江的南莊人;另一方面,則在鞭策近在咫尺的東莊人。東莊人雖近於佛前,卻不起誠敬的信念,也不生希求、受教、持法、精進、智慧的道心。這是因為東莊的人瞋欲心熾盛,所以求道心念不專誠。
   道心就是理性。慾念如果擴張下去,就會埋沒理性;理性如果能發揚起來,就可以制止欲心。
   現在社會上的人,多數由於「欲」的牽引而造業。這個「欲」不知淪喪了多少人的志節,害慘了多少人?所以說,「欲」會引誘我們進入煩惱的深淵。
   人生的確是多欲為苦,多欲會使惡業增長。佛陀教誡我們:要離欲、精進功德、增長智慧,多做利益人群的福業;別讓物慾沖昏良知、埋沒良能,這些都是菩薩該做的。所以說,常行精進,便能破煩惱惡。

 

卷三

你我都是活菩薩

   
有許多人問我:「師父,您出過國嗎?」我答:「沒有啊!」於是,他們就會把在世界各地見到的風光告訴我。有人說:「師父,其他地方不去沒關係!但是尼加拉瓜的大瀑布,您一定要去看、要去聽。」我問:「尼加拉瓜的瀑布是什麼樣子呢?」他就描述一番,盡其所能地形容那裡的美。
   我說我體會得到——每天早上,精舍常住眾做早課、打坐的時候,四週一片寂靜。在精舍旁有一個魚池,池中有個小噴泉,噴泉的水往上噴再落到池中的聲音,好美啊!只要心靜,境就靜,靜境的風光無限美好。所以,雖然我不曾出國周遊世界,卻可以遍游自己的心地風光,體會那分快樂與美好。
   佛陀在宣講《法華經》之前,以《無量義經》為開經,在此經的「十功德品第三」中,有一位大莊嚴菩薩問佛陀:「眾生要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怎麼求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的覺道、智慧)到底菩薩是從哪裡來?往何處去?又住在哪裡呢?
   佛陀回道:「菩薩是從內心宮宅而來。」宮是皇宮、宅是住宅,意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仁心仁宅,也就是佛心。所以,每個人都是菩薩。而這個菩薩要去哪裡呢?佛陀說:「要去使眾生發菩提心。」菩薩住在哪裡呢?「住於菩薩所依止的地方。」(原經文「……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善男子,是經如是來,如是去,如是住。是故此經能有如是無量功德不思議力,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幾句話很簡單,但是意義非凡,而它也正是慈濟歷年來努力從事的方向與目標。
   我常常向慈濟人說:「最靈驗的佛就在我們的心中,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腳。」每個人都有一顆佛心,我們的佛心很莊嚴,內心風光非常美好!不過,相信有許多人認為菩薩離人間太遙遠了。其實不然,須知菩薩就在我們身邊,菩薩就在人人心中;只要大家能夠回顧內在的堂皇宮宅,時時反觀自性,培養歡喜、知足、感恩的心,進而貢獻己能、幫助他人,那麼,我們就是活生生的菩薩了。

君子之風
   行事不分大小,都應敬重謹慎,不可大意。
   過去,孔子稱讚子產有四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不可離開這四項原則。
   所謂「其行己也恭」,就是決心做一件事時,要很細心去選擇;選定之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謙遜的心、謹慎敬重的態度把事情做好;完成之後,也不輕忽大意,依然要保有初發心行事的心態。
   「其事上也敬」——以現代人而論,對尊長應恭敬,對平輩也應以禮相待。做事時,應有群策群力的心態,因為要推動一件事,必須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順利達成。因此,要有彼此感恩之心,以誠相處。即使是同事親友間的日常相處,也應講究禮節;若彼此缺少恭敬、感恩的心態,便容易發生衝突。
   「其養民也惠」——執政者若能為民眾著想,他必定是一位君子,百姓們也一定會報以忠誠。企業行號的領導若能時時保有愛護員工的心態、處處為員王們謀福利,則公司的營運狀況一定更加順暢。總之,有能力的人要多為人群謀福利,不應只為自己打算。
   「其使民也義」——做事、用人應合於義理。比如有些人僱用勞工,只希望工人多付出勞力,卻不願給予合理的報酬,甚且以各種名義扣除工資,不顧工人的辛苦,這就是不義。
   以現代的觀點來詮釋孔子所說的「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無非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四項「自度度他」的原則,時時自問:對別人是否存有感恩心?是否待人以禮?是否敬重對方?
   感恩、禮節、敬重,都是日常生活中應有的心態。要記得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給予合情合理的對待;這就是修養,也就是做人的原則,君子的風度。

能受天磨方鐵漢
   曾經有一位市長來看我,希望我能到該市演講。在談話中,他表示了內心的苦惱:「有時覺得很茫然,人生到底以何為目的?我捫心自問,無論做人處事,都已盡心盡力;甚至經常忙得焦頭爛額,卻還處處遭受攻擊,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
   我告訴他:「做人做事,除了耐勞,還要耐煩、耐怨。人生的目的只有一項,就是服務人群。」我們來到人間不怕責任重,只怕沒有機會服務人群。「能受天磨方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不管面臨任何坎坷,都應勇敢接受磨練;唯有經過坎坷的人生,我們才會瞭解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其實我們來到人世間,若不是從遭遇障礙中克服困難,我們如何成長?若不是苦難加身,如何體會存活的意義?
   有位人士說,他最記得我說過的一句話是「吃苦了苦」。
   人生若沒有苦,易生怠慢;有時吃點苦,精神會更清朗,也更能呈現生命的意義。好比一艘泊在湖面上的船,若用兩支槳在水中輕輕撥移,就可以到達對岸,然而這樣不能算是真正的行船;若真的要行船,就應在人海中接受海浪的衝擊。浪有多高,船就有多高;浪低,船就跟著低;如此浮浮沉沉而不翻覆,才是真正會操控航行。同樣的,能夠承受外境的磨練,而且愈挫愈勇的人,才是一位鐵錚錚的漢子。
   前陣子,有兩位牧師在參訪慈濟時表示,他們很肯定、敬佩慈濟,很想瞭解我是如何領導,使這個團體的人心如此契合、形象如此美好?「事情如此多、這麼多人來看您,您不會覺得煩惱嗎?這又是何種工夫?
   我回答:「我沒有什麼工夫,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凡人,不可能沒有煩惱。若有不同的地方,該是煩惱停留在我腦海中的時間極其短暫。是什麼力量讓我把煩惱很快就推開呢?不外是憑借『歡喜、感恩』這股力量,讓煩惱一閃即過。」
   我們若能消除煩惱,讓心寧靜下來,使精神保持明睿,則不管面對任何人事,都不會煩躁。
   人的煩惱是長久累積下來的,而且會愈積愈重。一個人的智慧就像一面鏡子,鏡面若增加一分霧氣,明亮度就減少一分,亦即多一分煩惱。鏡子若經常擦拭,照山是山、照水是水,一點也不會模糊。即煩惱來臨時,就如霧氣模糊了鏡面,無法照明外面的境界。所以,最好不要讓煩惱囤積、停留在腦子裡。每個人都有煩惱,面對煩惱時,我們要用歡喜心、感恩心去掃除。
   慈濟是我自己歡喜推動的,更感恩眾人熱心地參與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人多事繁,我難免會擔憂,所以常會嘮嘮叨叨地叮囑大家:開車要慢點,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照顧好家庭,要柔和聲色……。這是因關心而擔憂,不是煩惱。但若把事情擺在心上,不由自主地一直生起貪、瞋、癡、慢、疑之念,這些煩惱多令人痛苦。
   擔憂裡面有愛,而煩惱裡面卻充滿了恨、仇、怨。如果我們能運用歡喜、感恩的力量推開煩惱,就可以時時保有寧靜的心;心若寧靜,智慧就明睿,面對任何狀況也就不致有偏差的反應。
   只要能隨時隨處懷抱歡喜、感恩的心念,則不論外境如何橫逆、波折,終能歷經琢磨,益發光亮。

日日過好日
   有句俗話說:「因緣果報,屢試不爽。」而佛陀也說過:「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事實上,因緣果報都自生活當中形成;若種下一個好因,即得善果,反之亦然。
   人們在過年期間見面時,通常會互相祝福「事事吉祥,日日平安健康」,吉祥健康都是果,凡夫總是喜歡講「果」,卻忽略了「因」。其實,健康平安的「因」,來自「心」的健全;而「心」要如何健全呢?必須祛除貪、瞋、癡等煩惱的根源。若是不能捨棄煩惱、放下執著,身體自然病態衍生。有些病人在就醫時檢查不出病因,大多源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況。

   知足無求福中人
   慈濟委員經常去探訪接受功德會濟助的個案,遇到年邁、孤獨的老人時,他們總會關心地探詢:「阿公,您的屋子會不會太潮濕?衣服夠暖嗎?吃得飽嗎?」八、九十歲的老阿公說:「我住的環境已經很好了,穿得也很溫暖,吃的、用的也很滿意了!」儘管在一般人的眼中,他們的生活條件都只是最基本的溫飽,但是他們非常知足;因為知足,所以「無所求」。對委員們的探訪,他們除了表示熱切的歡迎之外,並不企求更多的幫助;像這樣的人,即使已經八、九十歲甚或年近百歲,身心仍然非常健康。
   有些個案則是委員一進門,他們就開始訴苦,愁眉不展地表示欠這個、欠那個。若問他:「您身體好嗎?」他一定說:「全身都不舒服,全身都有病!」由此可知,健康和心理狀態有著極微妙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記得時時清除內心的垃圾,種下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等健康的因;有健康之因,才能得健康之果啊!

   用心於分秒之間
   現代人普遍缺乏信任感,經常處在「人怕人」的狀態中。彼此相處均有防備之心,擔心對方是否騙我?會不會對我不利?如此怎能招致吉祥?人與人之間要能互相信任,才會事事吉祥;能先造吉祥之因,才能得吉祥之果。
   我常說:「過年容易,度日難。」過年時,大家都笑臉相迎、互道恭喜如意;但是數天的年節一下子就過去了,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應該「日日過好日」才要緊哪!但是,要想「曰日過好日」,就要「事事做好事、時時做好人」,這樣就會日日快樂;日日快樂,自然「年年過好年」。
   人人都要有「過秒關」的心,分分秒秒皆應謹慎、注意,不說錯話、做錯事;能夠分秒照顧好心念,必能事事平安、吉祥。這樣,自然「日日是好日」了。

愛的管理
   經常有許多企業家問我:「師父,慈濟團體如此龐大,您是如何管理的?」我的答案只有一個:「我不懂企業,我只是很誠心地啟發大家的愛心,讓人人自我管理,同心協力落實『志業』。」
   我有一位弟子,事業做得很大。他非常護持慈濟,每有活動,都會很熱心地參與。有一次冬令救濟時,他也回來精舍幫忙打包東西。正巧,他的一位員工也回來,看到他正忙著打包,就悄悄地繞進屋子對我說:「師父,我們董事長正在外面賣力的工作,我還以為看錯人哪,真奇怪,他怎會變成這樣?」我問:「這樣有什麼不對嗎?」他回答:「師父,您不知道,我們董事長在公司裡好凶耶!他老是繃著一張臉,全公司的員工都好怕他;大家如果正在談笑時,一聽到他來了,就像碰到『瘟神』一樣,一句話也不敢吭。所以,只要他不在公司,我們都好高興哦!
   等到冬令救濟工作做完,新春期間,他帶著一家大小來花蓮向我拜年。一家人坐下後,我說:「嗯!你很像一位董事長!」他聽了很緊張地問:「師父,您怎麼這樣說呢?」我說:「聽說你在公司時,董事長派頭十足,員工都對你敬畏有加。」他說:「懺悔、懺悔!請問師父,我該怎麼做呢?
   我說:「你是董事長,但董事長是誰在叫的呢?是你那些員工叫你的。你能做董事長,是因為有他們在幫你做事,才能讓你的事業發展、穩定。聽說你的辦公室很豪華,不管是客戶或員工,都必須經過好幾個關卡才能見到你。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辦公室如果沒有員工幫你打掃,你就變成一位垃圾堆中的董事長了。」
   他說:「師父,以前我都沒有想到這些耶!我向來認為那是他們應該做的,現在我知道錯了。」
   過完春節開始上班後,他的態度改變了。每次在進入辦公室之前,一定先在電梯內向鏡子微笑;等到電梯門打開,他就保持這個笑容踏進辦公室,然後向員工說:「大家好!
   剛開始沒有人敢回應,他心中有些懊惱!但是一想到「如果沒人打掃,我就成了垃圾堆中的董事長」時,他就不斷替自己打氣:我一定還要笑下去。所以,他每天一進辦公室,還是向員工們親切地道好、問安。
   最近,他告訴我:「師父,和氣和關懷真是一股大力量!」他說以前要出貨時,他都很氣惱!因為要員工加班時,總是有許多人溜走;如今,除了和氣地和員工打招呼外,還會常常主動閘懷他們:「如果太辛苦,訂單就少接一些。」員工們聽了都說:「為了回報老闆的體諒,我們應該再『打拚』些。」每看到員工們很晚了還在加班,他會說:「早點回去吧!不要太辛苦了。」員工們口中說好,卻仍很賣力地趕工。
   他又告訴我:「師父,我的員工人數沒有增加,但是業務卻增長了好幾倍。」這就是愛的管理。現在的社會,勞工意識抬頭,誰願意被管呢?誰也管不了誰。如果能多用一分關心和愛去啟發員工,相信他們會自愛地發揮功能,為公司盡心盡力啊!
   一個人即使擁有很大的事業,很懂得企畫經營,但是若欠缺愛心與寬容,就會被批評是「冷漠無情」甚或「為富不仁」,雖然他很富有,卻無法避免別人的責罵、批評,這種人生有何價值可言?
   人生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地位有多高或財富有多少;人生的盡頭也只是黃土一壞,到底它的價值如何定位呢?
   我想,如果能惜福自己所擁有的,進一步再造福,貢獻社會、利益眾生,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

善的循環
   美國洛杉磯曾發生黑人暴動事件,傳播媒體爭相報導當地的混亂情勢,當時我內心也十分擔憂!不久,位在加州的慈濟美國分會特地傳真一份數據回來,告訴我當地一切平安。
   知道他們人人平安時,大家無比欣慰;而更令人感到歡喜的是,後來我行腳至南部時,高雄一位劉委員興奮地趕到屏東分會見我,他說:「師父,我有一位吳姓會員,多年前搬到洛杉磯定居。前幾天她打國際電話給我,說她蒙慈濟的庇蔭而逃過一劫。」
   據劉委員敘述,吳女士於日前駕車出門,途中被一群黑人攔截詰問:「妳是韓國人?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吳女士強忍心中害怕,回答:「我是台灣人。」這群黑人竟一改態度,十分友善地放她離開,並指示她最安全的行車方向,要她「快快回家,這一帶很亂。」
   對於自己表明身份後,能得到禮遇的情形,吳女士百思不解。她回到家後,向家中的黑人幫傭詢問,才知原來洛城的黑人普遍知道「台灣有個『慈濟會』在此地回饋黑人社會」,因此,他們有一致的共識:此次暴亂,以不涉及華人的安危為原則。所以,吳女士才能夠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慈濟美國分會成立以來,先後做了許多國際性的救援工作。當地的委員、會員也都能堅守佛心師志,就地募款、就地濟助個案。他們除了不定時幫忙一些急難事件和流浪漢外,更固定在每年的聖誕節準備了五百份禮品,贈送給洛城的黑人貧民區,並提供獎學金給就讀護理學校的黑人學生。
   吳女士在離開台灣之前,曾經是慈濟的會員,如今在異國他鄉因慈濟而倖免於難,遂難掩感激之情,以國際電話向台灣的親友報平安。她歡喜慶幸自己能和慈濟結緣,加入回饋人群的行列,因而得以避離災厄。
   秉持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教化,慈濟美國分會的默默作為,發揮了「善的循環」。有句話說:「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慈濟當初對黑人朋友無所求的付出,從未料到會有使國人同胞倖免於難的回報。所以,我常強調:「愛不分種族,愛一定要普施天下。」我們為天下做天下事,福報必然會響應在自己的身上。
   做好事是人的本分,沒有什麼特殊。事實上,行善之後真正獲得利益的是我們自己;如同洛杉磯這位會員的經歷,正是「善因善果,功不唐捐」的最好印證啊!

愛惜物命·珍視資源
   從八十年四月以來,慈濟和金車教育基金會合辦了一系列「預約人間淨土」的活動。我們希望社會大眾能夠透過參與活動,瞭解、接受「慈愛、悲懷、喜捨、感恩」的理念,進而改變生活習性、踐行善念,使人人發揮所能回饋社會,造就台灣成為一片人間淨土。
   要預約人間淨土,就要先淨化人心;人心如果淨化,每個人的行為自然會淨化。比如八十年四月十九日,我們發起一項「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台灣林木」的活動。當天,全省的慈濟人在各縣市設立了九個回收點,鼓勵民眾響應資源回收的呼籲,大家同時發揮「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在這股團結力量下,一天之中所回收的廢紙總共有一百六十多公噸之多。
   依照專家的評估,一百六十多公噸的廢紙,有百分之七十可以再制;而這些再生紙的數量,相當於砍伐二千四百零九棵高八公尺、直徑十六公分,樹齡在二十年以上的大樹來製造生產。
   想想看,我們只發揮一天「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就可回收一百六十多公噸的廢紙,挽救二千四百零九棵大樹。所以,這個社會要淨化,需要你我建立共識,為維護清潔美麗的人間淨土,一起動手努力。
   地球的資源有限,我們應該為後代子孫愛惜居住環境、保護資源。以台灣目前的用紙人口而言,每人每年平均要用掉八百公斤的紙,這是多麼可觀的數字啊!因此,我們必定要加強惜物護生的觀念。如果人人都能珍惜物命,就能夠避免資源浪費。
   相信每個人都不願與垃圾為鄰,處處有人示威、抗議,拒絕與垃圾掩埋場為鄰;人人厭憎垃圾,卻又製造垃圾。既要丟垃圾又不願與垃圾為鄰,要解決這個矛盾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培養「愛物惜福」的觀念。首先,應愛惜所有的物資;再者,是加強保護地球上的資源。
   垃圾為什麼會那麼多?是因為人的虛榮心作祟。現代人凡事講究新鮮、時麾,在衣、食、住、行、育、樂中不斷追求變化;而垃圾也就在這些不斷地追求中,大量地產生。
   台灣今日的成就,是人人努力的成果,我們應該知福惜福。因此,人人都有不讓垃圾成為社會問題的責任。
   不久前,有位室內設計師到花蓮見我,他說:「師父,聽你談起垃圾問題及惜福的道理後,我非常感動且深有同感。以前我工作時,都會建議客戶標新立異、求新求變,將設計方向做大幅度的變動。如今我改變觀念,當客戶要求重新裝潢時,都盡量鼓勵他們保留原始設計,而用心地在原有的風格中做修飾和改變;如此,也能創造出一番新的品味,而且省時省錢省事,客戶都非常滿意!
   這是多麼的有智慧啊!他不但減少有形的垃圾,也鼓勵別人惜福,回復無形的節儉美德。深深期望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能多用一點心,時時提醒周圍的人,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環境,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及時報親恩
   每次聽到有關老人的問題時,我就十分感慨!將來你我也都會面臨年老,與其到時坐困愁城,不如現在就探討防治之道;而根本解決老人問題的方法是:提倡年輕人敬老尊賢,提倡為人子女者要克盡孝道、敬順父母。
   談孝道,要由本身實際做起。老人問題不要丟給社會,你我都有責任在自己家中侍奉長上、供養老人。盡孝,是人生的根本;人生若不孝,就不算人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你們家父母誰在養?」這種話聽起來很可憐,父母還需要大家用「養」的?應該說:父母由誰在「孝順」才對。其實,許多父母不曾「吃」兒女的,甚至他們年輕時努力累積的許多資產,也都留給兒女們。大致說來,他們吃也是吃自己的,並沒有讓子女養;況且,碗筷也由他們自己端拿,並沒有人「喂」他們。
   孔子曾經說過:「侍奉父母若沒有恭敬心,就像在養豬狗、牲禽一般。」倘若說有養就是孝順,那麼,養豬、牛、雞、鴨,不也是在對牠們盡孝嗎?所以,真正的孝順是從內心產生對父母的敬愛,將這分愛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去關心、陪伴他們。
   有位志工曾說,到了醫院才體會到人老的確很苦,也才體會到父母愛子女的心,更體會到老而沒有子女關懷的淒苦。他到醫院當志工時,被分派在三樓服務,三樓有小兒科及婦科。他看到小兒科裡的病童,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姑姑、阿姨……,所有的親戚都非常關心地前來探病,充滿了親情的溫馨。
   當他轉到婦科病房時,卻發現有一位老太太沒人探望、照顧,於是問她:「阿婆,您的兒子、媳婦呢?」對方回答:「他們各忙各的事。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沒有空來陪我。」
   同樣是生病,小孩生病,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老人生病,卻被遺忘在冷清、孤獨的角落。這種強烈的對照,令志工悲歎不已。
   此時,我們都不覺得伶仃孤單的苦;因為每個人都正值黃金歲月,都各有所忙。然而,「老」是悄悄漸至的;當我們開始感覺孤單、需要子孫圍繞陪侍時,恐怕就為時已晚、求之不得了。
   人生苦短,沒有人能永遠擁有「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景況。在可以把握的因緣下,我們應該珍惜三代、四代同堂的機會,和公婆、父母同住,以身作則展現孝道給兒女們看。若能如此,將來我們年老時,自然就能安享天倫之樂,免去孤老無依的淒涼。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曾有人問我:何謂「菩提心」?我的解釋是:「菩提心」即「覺道」——覺悟的道心;而「覺」則為「最清淨、透徹的瞭解」。
   中國字很有趣,以「覺」字為例,它的下面有個「見」字——在未「覺」之前,必須先學;「學」下為「子」,意味著人剛出生時,什麼都不懂,必須靠後天的教育、培養。例如父母的愛、兄弟姊妹的愛、老師朋友的愛、社會人群的愛,不斷以愛來灌輸、教育孩子;如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終會「見」到、瞭解道理。
   因此,在茫然不暸解道理之前,必須先「學」;等到學會了、「見」到了道理之後,就叫「道」。《中庸》有云:「率性之謂道。」每個人都有純真、清淨的本性,這個本性就是佛心、就是「道」。所以,菩提心即是道心,道心就是與生俱來的清淨本性。
   學佛,最主要是要「明心見性」,而「心」與「性」,其實是相同的東西。佛陀也一直在教育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心和佛的心以及眾生的心並無兩樣,只不過眾生是凡夫心,而佛是清淨的覺性——佛心因不受外界污染而保有清淨,有清淨心就是覺性。
   眾生同樣也有明淨的覺性,只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致使內心蒙上塵埃,因此轉覺性為凡夫心;凡心就會有分別、競爭、功利的產生。
   佛陀身為太子時,就已經具足超然的智慧,所以能放棄富貴榮華,走上苦行的路程,去探討人間的苦難和修行者的心路歷程,最後終於理解人生的真諦。
   悟證得道後的佛陀,教導弟子要行菩薩道。「菩薩」兩字是梵文「菩提薩埵」的譯音簡寫,中文意譯為「覺有情」;也就是說,覺悟的人不離人間,他在人間奉獻愛、教育人群。由此可知,回歸清淨的本性,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

 

卷四

把握眼前的心念

   
春秋戰國時代,群雄並起,據地稱王。當時有一位燕國童子,聽說趙國有很多戲劇文化和學藝者,走路的步伐很好看,便特地前往趙國學了幾年的步伐。結果,非但學不好,甚至忘了自己原來走路的方式,到後來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國。
   這雖是一則很荒謬的故事,但是卻有很多人像那位燕國童子一樣,將本具的真如自性迷失了。本具的自性能(又可稱為佛性)就像我們自然走路的步伐——出生後,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他就自然學會走路。
   從嬰孩至童年,走路是一項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國童子卻偏偏捨棄自己原來的步調,去學戲子的步伐;結果不但沒學成,反而連原本的能力都失去了。所以說,我們若想求真如佛性,一定要向原有的本性去探求。
   有一次,慈濟護專辦懇親園遊會,學生和家屬及懿德母姊們,大家都集合在操場上,由學生發號施令;家長和懿德媽媽、爸爸們則聽候號令,大家一起遊戲,連校長夫婦也參加了。學生們是那麼的天真,當需要幾條領帶時,就不分是校長或家長的,統統拿來運用;也不管彼此是否認識,大家都玩在一起。要幾根頭髮,也是很高興地把頭伸出去,要長、要短,皆任君選擇;還有拿鞋帶、褲帶當道具的,也一樣不管認識與否,只要有就拿來運用,連校長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玩「兩人三腳」的遊戲也是一樣——不分身份高低、不論年齡老幼,大家玩在一起。奔跑時,若跌倒了再爬起來,不計較輸贏,一切都由學生判定;只要眾人玩得高興就好,這也就達到遊戲的目的。
   人生與此相同,每個人若能守住這分天真,人與人之間不要有任何計較;也不管輸贏,只要盡了自己的本分就好。在人生道上,千萬不要迷失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
   學佛,首先要反妄歸真,瞭解自己的本性。但是,我們常會迷失自己的心念。比如說了一句慷慨話後,也許等一下就要後悔;也許因昨天的行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天就感到後悔。凡夫的人生,常會因往事而後悔,就是因為當下的那一念沒有掌握好,沒有徹底的瞭解自己。因此,我們要守住當下現前的這一念。
   常有人問我:「師父,您這一生有什麼計劃?」我都會說:「有一個遠大的目標,不過卻是時時把握住現前的每一秒。」因為現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會做錯事、講錯話,也不會懈怠、懵懂了。
   佛陀說:「見性學道難」——因為人經常會迷失「現前」的這一念。總之,學道不難;只因無法守住當下的心念,才會變易為難;若能守住現前的這一念心,並徹底瞭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一位富家小姐,據說她也是名企業家之一。她對現實有很多不滿與厭惡感,心中有許多煩惱。她問我:「如何才能心平氣和地追求到人生的目標?」我說:「人,生活於世間,只要有所追求就不會心平氣和。」
   接著她又說:「師父!難道您不會因追求而有所煩惱嗎?」我說:「這種問題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從不去追求任何一件事,因此,從未有過追求的得失感。」
   從上述對話中,我們不難瞭解:物質富有的人生不見得快樂,而過平淡的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欠缺的失落感!因為只要心境踏實,不覺得缺少什麼,就不會有追求的煩惱。許多物質富有的人們,內心永遠不滿足、永遠覺得有欠缺,這實在是苦惱無邊的人生。
   另外,還有一位小姐問我:「成功的標準,到底如何訂定?」她的問題,我覺得很奇怪。成功怎會有標準呢?人心追求的目標無窮無盡,如何才算成功呢?我回答:「當你心滿意足時,你就成功了;如果不滿足,就沒有所謂的成功。成功的意思就是滿意,成功沒有固定的標準。其實,快樂或煩惱都只是一種觀念、心境而已。」
   記得有一次,一位慈濟委員帶了七、八位先生女士來看我。委員說:「師父,他們的母親在幾天前被一位酒醉的駕駛人撞死。他們原本非常不諒解,堅持要肇事者賠償。後來,我勸告他們說:『能原諒別人就是福。』又講了許多類似的案例,讓他們的心情平靜下來,並且告訴他們:『原諒對方就是功德。把心平靜下來才能好好溝通,您們的母親也才能入土為安……。』」
   委員接著又說:「他們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畢竟,人命的價值不在於那幾十萬元的賠償費,他們決定讓母親入土為安。後來,雙方都很心平氣和地溝通。肇事者酒醒後非常自責,而且受害家屬對他那麼寬厚,他更深感慚愧!他跪在老太太的靈堂前,至誠地懺悔說:『我一時酒醉犯下大錯,而大家竟然對我這麼寬厚,讓我非常感動。我原本是個不負責的人,喝酒後經常打罵太太。現在我要以行動表示真誠的懺悔,從今天開始,我絕對不會再喝酒,也會對家庭負起責任。』」
   我向委員說:「你能夠讓受害家屬心境平和,進而感化一位浪子回頭,真是功德無量啊!」他們其中的一位先生說:「這都要感謝師父!因為有您平時所說的法,才使我們理智地處理這件事。為了報答師父的法恩,我們願意捐出一百萬元,讓母親遺愛人間。」
   這也是所謂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學佛就是要學得「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以平靜的心去處理」,如果追求不盡,那就永遠不會快樂。

跨出第一步
   時間可以使人完成大業,也可以成就個人的道業。每一個人自呱呱落地後,都會歷經幼年、少年、中年、老的睥人生過程;從幼年開始是學習的階段,到了中年便是奮鬥的時期,而老年時就要享受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說,「時間」可以完成人生的學業、道業與事業。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
   佛陀一再教育我們:人生,一定要謹謹慎慎,並以一顆最真誠的心,從開始的「因」到最後的「果」。「因」,是非常微小的東西。比如一棵生長在山中的大樹,靜觀這棵樹,必須好幾個人手牽手才能圍繞。所謂「合抱之木,發於毫芒」——這棵大樹的「因」,就在小如毫芒的種子之中。
   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細微之物。一棵巨大高聳的大樹,其根源只是一粒很小的種子;這個渺小如毫芒的種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長、茁壯,終成一棵高聳、巍峨的大樹(果)。大家想想,這要經過多少個酷夏嚴冬、多少歲月的累積,才能長成合抱的巨木呢?從「因」到「果」,就是需要時間啊!
   修行或學習任何事物,就像走路一樣——「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論多遠的路,一定要跳出第一步;這最初的第一步,你若不願意跨出去,就永遠不會到達目的地。同樣地,學佛法、世間法或任何工夫也是如此。不管要學什麼事情,一定要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埋頭苦幹,才能學有所成。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關於修行與修道:「修」是修養,「行」是兩隻腳踩在土地上走,「道」則是自凡至聖的規則,學佛便稱為「修行」或「修道」;但是,如果只憑藉理論、光說不練,將永遠不能達成修道的目的。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佛陀的教法不是口頭上的理論,而是要我們身體力行。
   常有人說:「我已經做很多了。」其實,這種人一定沒做什麼事。因為自以為做很多事的人,往往太自滿自大,器量又小;就像一件器皿,裝不了多少東西就滿出來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器具,愈深容量愈大,許多東西裝進去仍有空間;人也要有這種深廣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刻刻做好事,但不必放在心上,因為我們並沒有做成多少好事。即使如古人所說的「日行萬善」,終其一生也無法將全部的善行積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壞事,那就成為「惡貫滿盈」了。
   一個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既然是應該做的事,就不算什麼!但你若是做壞事,那就不應該;哪怕只是一點一滴,都會破壞了自己寶貫的「人生」。
   所以,學佛一定要像走路一樣。一個人從幼年學走路到現在,不知走了多長的路,但是腳底下並沒有帶著路走;腳下若是走一步路一步路,絕對無法「進步」。我們走過的路只有留下足跡,腳上並不會染到污濁的泥土;人的一生,應該也要如此。縱然今天赤著腳在路上行走,沾染了一些泥土塵埃,晚上也必須洗淨雙足之後才可以上床睡覺。
   總而言之,兩隻腳應該走路,但不應該拖泥帶水。修行的心也應該像這樣,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謹慎於修養心性。

自然最美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然」。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帶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數人受到後天社會習氣的薰習,使得習慣變壞了。若不能順於自然,則所追求的理想常會與環境相違背;只要順於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
   學佛,常會聽到「反觀自性」這句話。一般人經常讓心念緣著外境奔馳忘返,不知反觀自照;若能徹底瞭解自性,便能「明心見性」,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標。
   孔子有一回帶學生到龍門瀑布郊遊。他站在低處看到急水流花從高處奔瀉而下、溪水滾滾奔流的壯觀情景時,不禁說道:「水瀉兩萬四千尺,浪花直衝四十里。」可見,龍門瀑布多麼壯觀。
   孔子看那雄壯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間,他發現遠處有一個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著,便趕緊要學生準備救人。正當準備之際,水中的人卻一直游靠過來,原來他是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還逍遙自地吟詩呢!在這深廣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濤對他而言,根本不構成威脅。那位泳者高興地爬上岸後,孔子好奇地問道:「你在激流之中游得這麼逍遙自在,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道力?」
   泳者簡單地回答:「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力,只是喜歡水呀!而且我習慣在水中游泳,並不覺得瀑布的水很湍急,這是我喜歡的自然境界呀!」孔子聽了大有所悟!
   孔子對國政曾失望地說:「幫無道則隱。」也就是說,當政治混亂時,他寧願隱居起來;但是,當他看到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遙自在時,深深覺悟到:「在險惡、混亂的環境中,只要抱著歡喜、無爭的心態,未嘗不是很好的修養場所。」
   人創造環境的美,環境卻無法塑造人的美。在醜陋的環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環境也會變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氣、呼吸順暢,就是最逍遙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濤中游泳的人,因為喜歡自然環境,因此自得逍遙,沒有人我是非的紛爭。
   希望人人時刻點然心燈、反觀自性,不要讓心馳逐於外;只看到別人的錯、別人言語不好聽,而忘了自我反省。

內謙外讓·行功戒圓
   去(八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在盛情難卻之下,我參加了一項歷史性的活動:南回鐵路通車典禮。
   南回鐵路的通車,使全省環島鐵路接通,這是多麼偉大的工程建設!不難想像,它動用了無數人的心力,逢山開山、無路開路,挖石、造橋、鋪軌……,這些都是辛苦艱鉅的工程。因為有他們不惜險難地努力付出,才能開出這條美麗、壯觀的南回鐵路。我心裡對這些開路英雄們,懷有最崇高的敬意!
   路,我們天天在走,可是有誰會注意到,踩在腳下這條路的每一寸路面,都是經由許多人付出時間、艱辛勞力所鋪設的?所以,走路也要有感恩心——感恩鋪設道路者,讓我們有一條平坦的道路行走方便。
   人人若能彼此相輔成就、互相合作,社會便能安和樂利。人與人之間,應常彼此感恩,這樣,自然會天天喜悅。
   在人群中不生是非,也是做人應該有的基本修養。經云:「離是非,則行功戒圓。」在人群中辛勤付出,但不受人我是非所困擾,任何環境都不影響謙讓與感恩的心,就能行功戒圓;立志修行的人若能內謙外讓,戒德自然圓滿。「戒」是規矩,持戒旨在使自己不去犯規,也能防護外來的傷害,這必須受持謙讓與感恩心。
   現代人生活忙碌,更應該保持身忙而心不忙;若心忙,則意必亂——遇到任何逆境,即深感苦惱。這樣的心態即使在最好的物質環境中,也一樣永遠無法圓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修養身心、不去妨礙他人,就不會障礙自己「行功戒圓」。
   因此,生活在世間應時時保持感恩心,像台東到高雄這條南回鐵路,或許離你我很遠,但是大家也應該念開路者的辛勞。何況通車之後,來往於東、南部的人們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而交通方便,正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所以,雖然它遠在台灣的南端,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時時以感恩、滿足、歡喜的心來看待週遭的一切人、事、物,就是戒、定、慧具足了。

赤子心
   有一次我行腳到屏東,大同國小的尤老師帶了一位小朋友來看我。這位小朋友送了一本作文簿,和一個裝著一萬五千元、署名「五年甲班小慈濟人全體」的信封給我。他很恭敬地說:「師公,這本作文是要給您看的,這筆錢是要捐給慈濟醫院買病床的。」
   我問:「這筆錢是全班小朋友捐出來的嗎?」他小聲告訴我:「不是啦!其實那是我和弟弟、還有幾個同學的儲蓄,以及打工賺得的工資合在一起的。」我說:「那你怎麼寫五年甲班的小慈濟人全體呢?」他回答:「師公,雖然是我們幾個人的錢,但是讓全班一起做善事,不是更好嗎?」
   封面上寫著「師公,謝謝您!」的作文簿,原來是五年甲班小朋友寫給我的信。其中,有一篇寫著:
   「敬愛的師公您好!謝謝您給我們紅包,雖然只有三十元,但那卻是師公您無比的愛心和關懷。所以,我要永遠保存起來做紀念。當我們看見紅包外的『佛心師志』四字時,都紛紛討論它的含義。老師回到教室的時候,知道我們都不瞭解那四字的含義,就解釋說:『佛心』,就是我們要有與佛菩薩一樣的心腸去幫助別人、愛別人;『師志』,就是以師公您的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文化』作為自己的志業。」
   「師公,我恨不得快快長大,跟隨師公貢獻社會,讓社會充滿愛心。師公,我們這幾天做了一件善事:二甲的一個小朋友被砂石車撞得很嚴重,但是他家很窮。我們這群小慈濟人知道了,就捐出零用錢給他作醫藥費;我們在短短幾天之內,就捐出了六千元。師公,我們做得還不錯吧!但是尤老師更偉大,他的兒子發生車禍住院,他還不忘幫助別人,他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
   另一篇的開頭也提到紅包的事,但後面是這樣寫的:「前幾天,我在路上看到好多孩子在欺負一隻小狗。那些孩子用石頭丟牠,還抓牠的尾巴,甚至騎在牠的背上呢?我覺得那隻小狗好可憐哦!為什麼現在的人愈來愈殘忍了呢?那些人真是沒有公德心啊!」
   也有小朋友提到:「師公,我常想不通一件事:為什麼有些人要開挫魚場呢?這些魚的嘴巴都掛著魚鉤,多可憐啊!假如把人換成魚,想起來有多可怕、多痛苦啊!我們政府為什麼不禁止呢?」
   還有一篇作文更發人深省,這位小朋友除了發願要以慈濟大四志業作為他的志業——「讓全台灣人個個都知書達禮,個個有愛心」之外,並說:「師公,大人真奇怪!又沒有人規定春節一定要賭博,那大人為什麼都在賭博呢?他們還說小孩子不能抽菸、喝酒、吃檳榔,可是大人在賭博的時候,卻把香菸、酒、檳榔全都拿出來。我就想:『小孩子不可以,大人就可以嗎?』大人也是人啊!他們的身體也會生病,又不是鋼鐵。所以,我決定長大後,不但要教我的孩子們遵守『三不』—— 不吸菸、不喝酒、不吃檳榔,我自己也會遵守這『三不』。」
   以上,是一群十一、二歲孩子所說的話。孩子的心性,就是如此地純真、清淨無染!我曾一再地告訴大家:父母是子女的模範,父母呈現的生活形態,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為人父母者一定要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如此,孩子的行為才不致有所偏差,將來也不會有「養子不教誰之過?」的遺憾啊!

談修行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在還要擔負家庭的責任,必須等到責任完成後才能修行。」也有人會說:「太慢了!如果我早知修行的好處,就不至於拖家帶眷的,如今是放不下了。」
   事實上,修行並非出家人的專利;而出家後若不知修行的真義,則同樣無法斷除一切煩惱。
   修行的旨趣在於「明心見性」,我以為「明心見性」這四人字的含義就是「修心養性」。因此,修行就是:於內,「修」心養性;於外,端正「行」為。而這分展現於內、外的功夫,並不限於出家修行的人才能做得到。
   有句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不妨將它改為「人之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應該都是一樣的,都與佛菩薩有著同等的善念愛意;但是,由於人的習氣、觀念不同,以致有不同的反應和行為。所以,我們才必須下功夫修心養性。
   心與性的差別何在?凡夫稱之為心,聖人稱之為性;心性本來是一體的,只是清淨的本性被世間的慾念污染時,它就變成凡夫心了。修行就是要下功夫好好修心,去除心中貪婪、瞋怒、愚癡、驕慢和猜疑。
   往往有人會說:「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只是我們如何釐定好心的標準呢?例如你在開車時,見到路旁有人受傷,你心想:「我很想上前幫忙,但怕會被誣賴人是我撞倒的。萬一好心沒好報,豈不是自找麻煩?」諸如此類的心念,究竟是好是壞呢?
   真正的好心是要經過洗煉的,要修習到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時,能夠非常自動、沒有一絲一毫考慮即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這分顯露美善本性的洗煉工夫,就是修行。
   所以,不管有無宗教信仰,每個人都必須為「修」心養性、端正「行」為痛下功夫。

   灌溉善種子
   修行並非逃避現實、離開人群,修行的目標是要忘記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計較自己是否能解脫,而以眾生為重;關心眾生是否能離苦得樂,是修行者的自然風範。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活動的功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純淨的良知;我們若能為大眾獻出自己的智慧,發揮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必能造福社會人群。
   不計較自身得失,以眾生為重的修行是佛法的真理;若能將我們平時所學的理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學以致用、成人利己,自然能夠心生歡喜。
   想獲得這種歡喜,要靠長久心來孕育、培養,不可一曝十寒!因此,當我們擁有一顆純良的種子時,就要把握因緣時機,趕緊種入土中;並且要有充足的陽光、水分及空氣,才能成長。
   我們應該把握因緣,好好保護善念;有好因緣與善種子,內外健全,就能使修行的心永不退轉、厭煩。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