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
星雲大師
18/05/2010 12:2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各位法 師、各位居士:

天氣很熱,非常感謝大家仍然這麼踴躍的來聽講。昨天我曾經從生活的空間、生活的時間、生活的人間三方面闡述了佛教與生活的關係;今天讓我從佛 教的物質生活、佛教的處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等三方面再解說佛教與生活的關係。

第一、佛教的物質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b

(一)從阿彌陀經裡看衣食住行的生活b1        

一 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應該只重視精神生活,而不重視物質生活。因此,有些人,你勸他信奉佛教,他會退避三舍,他以為信了佛教,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 東西不能吃,甚至高樓洋房不能住,一定要吃苦,吃苦才是信仰佛教,我為什麼要去自找苦吃呢?其實,佛教有多種性質,強調這種著重苦空無常生活的方式,往往 不能獲得一般大眾的信仰。現在我根據《阿彌陀經》,把佛教重視物質生活的情形介紹給諸位。

《阿 彌陀經》是大家所最熟悉的一部經。經裡敘述極樂世界的情況,尤其是物質生活方面,是那麼的豐裕富有,譬如說地是「黃金布地」;房子是「七寶樓閣」,尚有七 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遶;另有七寶池,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等寶合成;穿的衣服,所謂「思衣得 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則是「飛行自在」。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物質生活實在太豐富了。

從 極樂世界的物質生活上,我們可以知道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苦。從淨土法門的角度來看,佛教是一種「幸福」之教,信仰佛教可以獲得幸福、快樂。至於說到 「苦」,不容否認的,佛教也經常在講苦,所謂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其實,佛教講苦的原因,只是說明「苦是入道的增上緣」,並不是說信仰佛教的目的 就是要受苦,也不是說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解脫。

佛 教的物質生活,教人不需要特別標榜「苦」,因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教人熱衷於物質的追求,因為「欲海難填」,有了洋房,還要汽車;有了電 視,還要冷氣,終日汲汲於物質的享受,豈不成為物欲的囚犯,還有什麼信仰的法樂可言?因此,「太苦」與「縱樂」兩種極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 《阿彌陀經》雖講豐富的物質生活,卻要在物質生活中實行佛法;《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們放棄所有,而是在強調一種佛法的中道 生活。由此可知,在苦樂之間的中道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二)從五乘佛法上看衣食住行的生活b2       

所 謂五乘,即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學佛的五種階位。在人天乘的佛法裡,佛教非常重視物質生活;在聲聞、緣覺的階段裡,則較重視精神生活。人天乘的 對象,是指在家眾;聲聞、緣覺的對象,是指出家眾。時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常常將對聲聞、緣覺的要求,用來要求人天的大眾。譬如素食、 苦行,這是聲聞、緣覺的修行生活方式,如果用這些佛法來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當。

另 外,在佛教裡常常講「發心」,所謂「發心」,即發三種心:一、發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報;二、發出離心,可以招感聲聞、緣覺的果報;三、發菩提心,可 以招感菩薩的果報。這中間,發增上生心招感的人天果報,對物質的生活並不採取否定的態度,譬如「功名」,人天乘的佛法並沒有禁止追求,甚至於求得越高越 好;「財富」,黃金不是毒蛇,甚至於擁有越多越好。在人天乘的佛法裡,並不把功名富貴看成是絕對可怕的東西,只是當你求功名求富貴時,必須要用合理的方 法,有了功名富貴,好好用來造福人間。

世 間上的人,隨著各人的根性不同,有一種人,對於功名富貴不感興趣,他想捨離功名富貴而一心求法,這種人就是接近於聲聞、緣覺的根性,發出離心,可以捨俗出 家。否則,就算你在佛教裡已經剃髮染衣,現出家相,可是對世俗的榮華富貴沒有捨離之念,這和出家法,並不能算做真正相應。

若 照佛教的發心來說,發增上生心的在家居士,在社會上營求功名富貴,並且過著妻子兒女的倫常生活,這是佛法所允許的,絲毫不必有慚愧或罪惡的感覺;重要的是 無論你如何追求功名富貴,不可作奸犯科,不可邪僻淫亂,在世俗正常生活的範圍內,是不違背佛法的。

目 前佛教有些弘法的大德法師們,常常用出家人的修行標準去要求一些在家的佛教信眾。譬如:要他們放下功名富貴,告訴他們功名富貴如毒蛇,是苦空無常的;要他 們放下妻子兒女,告訴他們妻子兒女是冤家,是討債的。這種化度的方式,可說是錯誤的!不契合眾生的根機,難怪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聽到要他信仰佛教,要避 之唯恐不及。

(三)從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b3        

衣 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佛的世尊,也離不開衣食住行的生活。不過,佛陀雖然在衣食住行上與一般大眾的生活無異,但是,它卻具有完全不同 的意義。《金剛經》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一段經文是描寫佛 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與一般人完全一樣,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去體會,則可以發覺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裡,包含有不同凡響的精奧微妙之處。

「食 時著衣持缽」,象徵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衛大城乞食」,是給信眾供養「布施」,佛陀布施佛法給供養者;「次第乞已」,這是一種「忍辱」的表現,因為 佛陀乞食按著次序,逐家挨戶而去,並不因為某條街有較好的供養,就特別捨近求遠,而是隨緣次第托缽,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難嚥,也須要忍耐,這是佛陀所行 的忍辱波羅蜜;乞食回來,「還到本處」,「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是表示佛陀的「精進」波羅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行路、靜 坐,那一樣不是佛法?

從 上面所述之情形,我們可以瞭解佛陀的日常生活裡,是在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般若生活,也可說是一種六度的生活。

唐 朝有一位趙州禪師,有人去參訪他,說道:「禪師!請開示佛法。」趙州回答道:「吃飯去!」一會兒,又有人來請示佛法,禪師說:「洗碗去!」等一下,再有一 個人進來,向禪師說:「請禪師指示我無上妙道。」禪師又回答道:「掃地去!」吃飯、洗碗、掃地,這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但是,佛法在那裡?佛法就在日常生 活中。一般人不瞭解,往往忽略了近在我們身邊的佛法,而千里迢迢地去外面追求。歷史上很多禪師大德們,在吃飯中,或在打掃、耕作中,偶爾一些撞擊就開悟 了。甚至有人聽到風吹竹子聲,或鄰家小孩的哭聲,都可以開悟。因此,我們修學佛法,固然要向藏經去探尋,向善知識去參訪,但卻不能忘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 中,吃飯、穿衣、睡覺,處處都有佛法,希望大家能當下去體會。

衣 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是每一個人都免不了的,那麼,我們如何從衣食住行中去瞭解佛法呢?

先 說「穿衣」,一般人大都很重視衣著的華麗,試看百貨公司的成衣部,五彩繽紛,各色各樣,極盡其奢侈,但是,這些只能夠裝飾一個人的外表。外表是虛假不實 的,所謂「金玉其外」,即其道理。一個人即使身上穿著絲織綢緞,內心裡卻裝滿著貪瞋愚癡,這種人只算是虛有其表。佛教教人不要重視外表的裝飾,要重視內在 的充實,一個心裡充滿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會減輕別人對他的尊敬;因為內在的美,如山谷的幽蘭,洋溢著陣陣芳香,使人心情怡 悅。所以,一個學佛的人,不必重視外表的衣著,不必以華麗的衣著來裝飾自己,必須重在內心的修持,以高尚的氣質,以道德的修養,來莊嚴自己。

至 於吃,一個學佛的人,吃,要吃山珍海味呢?還是只吃青菜蘿蔔呢?佛法曾說,人的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體,沒有真我可得。但是,我們要修行,必須借用這假合的 色身,因為一旦失去了身體,則沒有修行可言,所以,雖是假合的軀體,仍然要滋養它,所謂「藉假修真」。

我 們知道了「藉假修真」的道理後,在吃的食物上就應該懂得不必去計較它的好壞,齋堂五觀想中的「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說明飲食如藥物,只為了滋養色身,難 道一個病人還能計較藥品的甘美苦口嗎?佛世時,規定弟子托缽乞食,不另營食事,就是這個道理。

有 一次,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見律宗大德弘一大師吃飯只有一道鹹菜,不忍心的說:「難道你不嫌這鹹菜太鹹嗎?」弘一大師回答說:「鹹有鹹的味道!」過一會,大 師食後,手裡端著一杯開水,夏先生又皺皺眉頭道:「茶都沒有得吃嗎?怎麼吃這種清淡的開水?」弘一大師笑一笑說:「開水雖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鹹 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這是一句多麼富有佛法味道的話啊!弘一大師把佛法應用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可說真正體會了「禪悅為食」的生活。

其 次談到「住」,一般人有的住高樓洋房,有的住違章建築,也有的住茅蓬小屋,我們學佛的人,對於「住」的看法,應抱持怎麼樣的態度呢?俗話說:「日食一飽, 夜眠一床。」不論是高樓洋房也好,不論是茅蓬小屋也罷,一個人躺下來不過三尺寬六尺長的一席地,那麼,人生又何必汲汲於為住苦惱呢?

明 朝開國君主朱元璋,小時候,曾在皇覺寺當沙彌。相傳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時夜已深了,寺門已經關閉,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當他躺在地上,望著夜空 滿天星斗時,興之所致,吟了一首詩,曰:

「天 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朱 元璋當時雖是個小沙彌,但是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出他胸襟的寬闊。以天為羅帳,以地為毛氈,日月星辰伴我安眠,夜裡還不敢把腳伸長,只因為怕踏破了海底 的天空。這是一個多麼灑脫超然的境界,其氣魄真不同凡響。

由 此可知,一個人該住什麼樣的地方,事實不在於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於個人胸襟的寬闊如何。一個胸襟寬闊如當沙彌的朱元璋,雖然席地而臥,卻有法界在我一 心的感覺;如果一個心量狹小,不滿現實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樓裡,也會感到事事不能稱意。因此,一個學佛的人,要先擴大自己的心胸,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則不論住高樓也好,住茅蓬也罷,每一個時辰,每一個地方,都會感到稱心滿意,生活愉快。

一 個人心胸開闊,事事如意,不論到那裡都覺得這個世間很美好。慈航法師遺書說:「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既然如此,宇宙之間,又有何處不可安身呢? 我們再提到「行」的問題,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乘你的「真心」,自然可以暢遊法界虛空。從前,才有腳踏車的時候,人們都覺得腳踏車比走路要快得多;可 是,當汽車在馬路上奔馳時,人們又覺得腳踏車太慢了;到了飛機在天空中裡翔的時候,大家又嫌汽車的速度不夠了。世界上的交通工具有那一樣才是絕對的快呢? 那就是我們的「心。」《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過十萬億佛土遠的世界,如何能去得呢?「於一念頃,即得往生。」在一 念之間,我們的心就可以抵達極樂世界,可見心的妙用,是多麼不可思議。因此,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的心,駕御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體會 佛法,將佛法用諸於日常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第二、佛教的處世生活──人我相處上的佛法c

(一)從四攝化他上談人我相處c1           

要 想瞭解佛教裡的處世原則,必須先知道四攝法。所謂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佛教教我們與人相處,首先要時常布施結緣。有人或許認為我沒有錢財, 也不會說法,我如何布施,如何與人結緣呢?讓我告訴各位一個最容易的布施法門。譬如:走在路上,與人碰面了,給人一個微笑,或是一個點頭,這就是布施;開 口問一句「好」,道一聲「早」,用嘴巴說一些關懷別人,慰問別人,給人歡喜的話,這些都是布施,是一種不花本錢,人人能做的布施。

假 如有人認為對人微笑,笑不出來;跟人點頭,不太習慣;關懷、慰問,說不上口。沒有關係,你總有一顆心吧!用你的心來布施,當別人很有禮貌、互道安好的時 候,你心裡要歡喜;當別人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你也要歡喜,這就是心的歡喜布施。可是,有些人天性愚癡,習氣難改,聽到有人說好話,心裡就不歡喜,還要不 屑地說:「這個傢伙就是一張嘴,只會在表面上奉承,說好話。」看到有人出錢做功德,錢出很多,他就說:「哼!他就會打腫臉充胖子,自己的生活都難過了,還 要拿錢布施,充當好人。」如果看到人錢出少了,又說:「哼!吝嗇鬼!錢財那麼多,只出這九牛一毛,有什麼了不起!」總之,不論別人怎麼做,他就是不歡喜, 連「隨喜」的布施都不肯施捨。

事 實上,布施的功德,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容易的,隨口的布施,隨手的布施,隨意的布施,隨喜的布施,隨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錢,隨時隨處可以做功德。平 時我很重視人生的佛教,很重視生活的佛教,我所提倡的佛法並不是精闢深奧的道理,而是生活上大家都能做得到的。譬如上述的布施功德,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多用心思,切實去奉行,相信一定能夠處處如意,人人有緣。

除 此之外,還有愛語、同事、利行。所謂愛語,給人說幾句好話,用鼓勵代替責難,用愛語幫助他人,何必一定說話像刀劍一樣,刺傷別人,讓別人難過呢?所謂「同 事」,就是要你能設身處地和他一樣,譬如說:他是個軍人,你和他談商業,他會不感興趣;她是一個家庭主婦,你和她談政治,她也不喜歡。你必須能夠設身處地 為他設想,他需要什麼,就針對他的需要同他講佛法。另外還有「利行」,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為,凡事只要把握住「真心為人」的原則,以誠 懇、歡喜的心,事事就能夠做得恰到好處。

(二)從六和主義裡談人我相處c2           

在 佛教裡,將出家人稱為「僧伽」,即「僧團」之意,又叫「和合僧」。所謂「和合僧」,是指僧眾在真理與行事方面都能和諧相處的意思。現在讓我將這「和合」之 意加以引申,貢獻給各位參考:

一、 六和敬的第一是見和同解,就是思想的統一:目前臺灣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富裕,這是因為大家都相信三民主義,思想統一之故。如果有人思想不能跟大家一致,走 到叉路去,就有可能發生變故。在佛教裡面,大家講究對佛法要有共同的認識,以佛法為行事的最高標準,不可越離軌道。

二、 六和敬的第二是利和同均,就是經濟的均衡:在社會上,有錢的人要幫助窮困的人,有力的人要扶助弱小的人,讓大家都能夠安穩、舒適的生活。

三、 六和敬的第三是戒和同修,就是法制的平等:在生活中,個人不可擁有特權;在法制規章之前,應該人人平等。大家養成奉公守法的習慣,公平合理的生活。

四、 六和敬的第四是意和同悅,就是心意的開展: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養成心胸的開闊和心意的和諧,不要比較人我得失,不要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才是天堂淨土。

五、 六和敬的第五是口和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人與人相處,常常會有不悅、誤會等情事發生,大都是從言語上引起的,因此,說話懇摯,語氣委婉,大家就能夠和平 相處。

六、 六和敬的第六是身和同住,就是相處的和樂:大家有緣相聚一處,講求和諧快樂,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你尊敬我,我尊敬你;平等的共居,平等的生活。

上 面所述六和主義的生活,雖是出家僧團的生活,但各位大都皈依了三寶,信奉了佛教,你們應該要重視僧團的精神,學習僧團的生活。以思想統一、經濟均衡、法制 平等、心胸開闊、語言親切、相處和樂等方法用諸於日常生活中,過真正清淨和樂的佛化生活。

(三)從四眾弟子中談人我相處c3           

佛 教中有出家男女二眾與在家男女二眾,所以稱為「四眾弟子」。目前,在佛教界有這樣的情形,出家眾認為佛教應以出家人為主,出家人最重要。可是,在家的居士 卻主張:在家的信眾應該比出家人更重要,譬如出外,或辦事等,均以在家居士的身分較為方便。

事 實上,我認為出家眾和在家眾應該同樣重要,互相提攜,相輔相成,不應該彼此輕視,互相排擠。我舉個例子說明彼此排擠相嫉的不幸後果。

在 一座古老的寺廟中,住著一位師父,帶著兩個小徒弟。師父害有風濕病,兩腿行動不方便,每天分由兩個小徒弟搥腿侍候。每次當大徒弟在搥右腿時,師父就說: 「你師弟搥左腿,搥得很舒服呢!你應該像他那樣搥才好。」大徒弟聽了,心裡很不高興。但當小徒弟搥左腿時,師父也總是說:「你師兄搥右腿搥得很好喔!你應 該向他學習。」小徒弟聽了,心裡也很不舒服。

有 一天,大徒弟來搥腿,心裡想著師父對師弟的讚美,越想越氣,心想,我如果把師弟搥的左腿打斷時,師父以後就不會說他好了。

師 弟看他搥的左腿被師兄打斷了,一氣之下,也把師兄搥的右腿打斷。

兩 個徒弟因瞋恨、嫉妒,把師父的雙腿打斷了,害得師父變成沒有腿的跛子。佛教裡的出家、在家二眾,如果互相不能協調,出家人看輕在家人,在家人卑視出家人, 則結果受害的是誰?是佛教啊!

一 隻手有五根手指頭,每一根手指頭長短不一,分開來每一根力道都很小,很容易折斷;如果把它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就有很大的力量。在佛教裡,寺院與寺院之 間,僧眾和信眾之間,大家要互相往來;不論參禪、念佛、修密,大家都是佛弟子,也應該互相尊重;出家人和在家人要共同為佛教效力;本省人、外省人,大家要 不分彼此。在佛教的大前提之下,大家是一師一道,應情同手足,互相照顧。因此,各位護法居士們!你們儘管從這個寺院參訪到那個寺院;從這位師父請教到那位 師父,師父雖不同,但佛法是一樣的。心地開闊,胸懷坦蕩,雖然別人有分別心,至少自己不起分別。所謂依法不依人,唯有這樣,大家和平相處,團結合作,才能 發揮佛教全體的力量,這可說是今日中國佛教復興的重要關鍵。

第三、佛教的精神生活──思想見解上的佛法d

(一)從八正道中談思想見解d1            

上 面我講了佛教的物質生活與處世生活,這裡我要再講佛教的精神生活。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 一個人的內心認識。學佛的人,如何過他的精神生活呢?首先我提出八正道,從八正道中來談我們的思想見解。一個人思想見解錯了,生活裡面就很難有樂趣,八正 道是指導我們生活的最佳準繩,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奉行八正道,則對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什 麼是八正道呢?第一是「正見」,佛陀告訴我們正見有四種,一、要正見有善有惡,二、要正見有業有報,三、要正見有前生有後世,四、要正見有聖人有凡夫。 「正見」就像一個「照相機」,拍照鏡頭不準確,則洗出來的照片就與原物走樣。同樣的,我們看世間上的人,看世間上的事,甚至於看世間上的道理,如果思想的 「鏡頭」調不準,則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變質了。平常我們常會說:我以為……,我的意見是……,我認為應該……。其實,每一個人的見解,都有偏差的時候,唯 有佛陀的見解才是正確的。佛陀教導我們要有四種正見,這四種正見是如實理、如實解、如實見、如實證。我們對於佛陀不起懷疑,對於因果義理有肯定的認識,這 就是我們的正見。

有 人說:「我念佛念了幾十年,可是卻越念佛越貧窮。」說這種話就是沒有正見。佛陀又不是我們的財神爺,也不是你的經理、會計,他怎麼能替你管錢呢?再說,念 佛是要求往生淨土,怎麼跟佛陀計算起錢來呢?又有人說:「我吃素信佛了幾十年,身體卻越來越不好,生意也越來越潦倒。」這種想法也很怪異,身體不好應該看 醫生,平時不注重運動,不注重營養,不注重修持,身體怎麼會好?至於生意潦倒,自己不善於經營,不勤勞,不奮鬥,事業怎麼能順利呢?還有一些人,信了佛教 以後,把所有不如意的事情都歸罪於佛教,這不是很愚癡嗎?一個有正見的佛教徒,為了信仰,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才是根本的正見。

(二)從高僧行誼中談思想見解d2          

古 德高僧,他們的行誼有什麼特色呢?他們在佛法中如何生活呢?讓我舉幾個例子向各位說明。

隋 朝提倡三階教的信行大師,他曾經搬到一個山坡上去居住。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那裡太陡了。過去的車輛都是用推的,或是用拉的,到了那個山坡,常常進退 兩難。信行大師每天於禮佛之餘,就在那裡幫人推拉車子。有人以為這又有什麼好處呢?可是,信行大師卻每於替人推車子之後,感到非常快樂。這是為什麼呢? 「助人為快樂之本」,信行大師有服務眾生的思想,因此,他常常在服務、助人的生活中獲得快樂。

唐 朝百丈禪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原則。他每天一定要工作了以後才吃飯,後來年紀大了,身體衰老了,弟子們不忍心他終日辛勞,遂把鋤頭、工具等 收藏起來。老禪師找不到工具,竟終日不吃飯,弟子們不得已,只有把工具拿出來還給他。百丈禪師認為在工作中才有快樂。

唐 朝智實大師德高望重,名振遐邇。一日,唐太宗請他吃飯時,將道士的座位排在前面,出家人排在後面,大師認為不妥,不肯就座。唐太宗主張道教的祖師──老子 姓李,唐朝的天子也姓李,唐朝與道教同宗,應該讓道士排在前面。智實大師不肯委屈就座,太宗一氣,即把大師放逐到邊疆受苦。有人認為大師太不自量力了。智 實大師說:「我所以要竭力爭取,乃要讓後人知道唐朝有出家人啊!」

智 實大師為了佛教的地位,不惜冒犯皇帝,據理力爭,這可說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持他。

歷 代的高僧大德,甚至於民族英雄,為了真理,,他們可以不計個人的成敗得失,事事只求心安理得。所以,一個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 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就是正確的思想見解。

(三)從修養深淺中談思想見解d3           

一 個對佛法有基本認識的人,至少應該要有下面幾種思想:雖苦猶樂、雖難猶易、雖無猶有、雖死猶生。一個對佛法有真正體驗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苦和樂不是兩 個,難和易不可分開,有和無沒有區別,生和死本是一體。

有 一位在家居士去請教智藏禪師,問道:「有天堂和地獄嗎?」

禪 師點點頭,說:「有啊!」

居 士再問:「有因果報應嗎?」

禪 師說:「有啊!」

又 問:「有佛菩薩和三寶嗎?」

禪 師答:「有啊!」

不 管你怎麼問,禪師總是回答「有啊!有啊!」這位居士聽後,覺得很懷疑,再問禪師道:

「禪 師!莫不是您回答錯了吧?以前我在徑山禪師那兒,我問他一樣的問題,可是他都說『無!無!』為什麼禪師您卻什麼都說『有啊!有啊!』」

智 藏禪師聽了,微笑著說:「我問你,你有老婆嗎?」

居 士回答:「有!」

禪 師又問:「你有兒女嗎?」

居 士答:「有!」

禪 師再問:「你有田產房屋嗎?」

居 士答:「有!」

禪 師換了一個方式,又問道:「徑山禪師有老婆嗎?」

「沒 有!」
  「有兒女嗎?」
  「沒有!」
  「有房地產嗎?」
  「沒有!」

禪 師坦然說道:「這不就對了嗎?徑山禪師講『無』,是講他的境界,我回答你『有』,是講你的世界啊!」居士恍然大悟。

平 常一般人總喜歡把苦和樂,難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時候難過,樂的時候歡喜;有收穫的時候雀躍鼓舞,困難的時候傷心頹喪。假如一個人能夠把這些對待 的事情調和,不偏激、不極端,那麼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樂也好、難也好、易也好,這不是很灑脫自在的生活嗎?

今 天的講演到這裡結束。過去我常聽到一些聽經的人,聽完回來,有人問他:「那個法師講得好不好?」「太好了!」「講些什麼內容呢?」「我們聽不懂。」聽不懂 的佛法才算好。今天我所講的是佛教的物質生活、佛教的處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都是很淺顯的道理,也都可以付諸於生活上實行,希望大家都能夠聽得有受 用,謝謝各位!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