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禪宗祖師慈悲心重,不許研究經教,恐學人執著文字,向名言中覓般若,徒增所知障,乃用遣蕩工夫,破其情執,使心中不留一個字腳,一旦破了黑漆桶,則大有成就。須知義蘊淵涵之般若智慧乃是佛智,我們須先問問自己有無一聞千悟之根性,能否將狂心說息就息。如其不能,最好先從教理入手。經教如地圖,是指導我們趨向於成佛之路。然而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欲學佛必須常常參加講經法會,以精誠篤敬之心,聽法師講解經論中高深義理,在八識田中融會而熏習之,天長日久,心中覺得明亮些,腦筋也清楚些,名聞利養更看得淡些。如此學佛在無形中已經先得到莫大利益,這是在下的親身體驗,謹奉獻於諸位讀者參考。若再能以念佛之淨念驅除世俗之妄念,持之以恆,把久遠以來埋在心中之微細俱生我執慢慢的消掉,乃是直指向上工夫,一念真心,頓超十地,切莫小看了也。
淨空法師對於佛學造詣極深,講經說法,辯才無礙,乃不辭辛勞,弘法三十餘年,信眾海隅。我參加他的講席,先後幾達二十年,曾聽過他的《華嚴經》、《楞嚴經》、《彌陀經疏鈔》、江著《金剛經講義》、《百法明門論》等等。尤其在我退休後大約有七八年之久,幾乎天天與會,從未缺席。擇其精要,隨時筆錄,按期寄交菩提樹雜誌發表,於一九七七年印有單行本,名為《聽經札記》,其後陸續刊出者復有十數萬字,均影印保存。
茲有趙佛重居士提議補充再版,並易名為《淨空法師法語》,實深契下懷。若復有人,讀此法語,起殷重心,依其中三五條為立身進修之本,也是其多生來之福德善根,必能脫離娑婆之苦,這是我們的心願。又《法語》中如有錯誤,是我作記錄的過失,願承擔一切罪罰。但是我也不能怕負責任而不弘法,所以甚盼海內外大德慈悲,如發現《法語》中有任何不妥,務請來函指正並開示修改之詞,以便於將來三版時予以更正,免得我長期墮在野狐之身。是為序。
承恩弟子劉承符一九九0年三月一日草
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時年八十四
原 序
法師講經,甚為希有難得,學人躬逢盛會,自六十年五月退休後,幾乎日日參加。自知天資遲鈍,聽後即忘,得益有限,故於參加講筵時,隨聽隨記,日久成集,以一部份用《聽經札記》為題,送各佛教雜誌發表,使讀者咸能同霑法益。
聆師開示,摘其精華,記錄片段,點點滴滴,均依師言,與錄音等。蓋學人煩惱未斷,我執未除,不敢摻揉己見,恐斷人慧命。
聞法以後,對教理之精微,與實踐之功效,已略有知解,進而對世間事物之看法以及為人處世,多有改觀。念及凡我同胞,假如均能接觸佛法,於淨化人心必有莫大幫助。佛法難聞,參加聽經者,以台北市人口論,不及萬分之一,向隅者多,其緣慳者乃生活環境不許可,倘閱及此篇,亦同樣能得到法喜。
法會所講之經典有《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楞嚴經》、《彌陀經疏鈔》、《圓覺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大乘起信論》、江味農《金剛經講義》等,名目雖多,而法乳一味,中邊皆甜。此篇之每一條均各具獨立之義趣,果能任揀三五條契機之言,奉行不渝,一生受用不盡。
教內大德徐槐生居士,主持每月印經放生諸善舉,已有十餘年之歷史,承其垂青倡印拙作《聽經札記》,普施結緣,甚合學人本意。願此冊之印行,能有一二人讀後生信,因而悟解妙理,斷惑證真,當生成就者,我此一生亦算並未空過。願以此功德迴向七世父母,迴向眾生,迴向實際。是為序。
民國六十六年丁巳仲秋學人劉承符序時年七十一
◎ 學佛之人,看到無量無邊法門,不知從何處學起;殊不知法門雖多,如想一時通達也無困難,學東西不要在枝葉上尋求。經云:「譬如良沃田,所種必滋長,如是淨心地,出生諸佛法。」一切佛法全是由淨心地生出來的,心地不清淨如何能有成就?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世間法一切通達很難,尤其現在的人被煩惱所蓋,只能學一門;學佛若有成就,真能通達如來真實義。
◎ 隨便修一法,就賅一切法,此是一多無礙的境界。如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法,用一布施即可總持,布施攝一切法門。唯有捨,智慧才能現前,肯捨就成了。經中處處開示,祖師也時常勸勉,有幾人肯做?捨不是捨財一種,六種根本煩惱要捨,二十種隨煩惱要捨;最要緊的是捨脾氣,不要有個性,莫同俗見。
◎ 世間萬事皆是相對而有,虛幻不實。修行人不在世間一切對待事理名相上認真,心中存有漸漸擺脫之意,勿令間斷。復於此際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心專念,亦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會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上與十方如來心心相印,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此種念法與實相相應,與一真法界相應,與心淨土淨之義相應。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 住的地方認作是自己的家,就被圈住了,應當作旅館,住一天算一天,就自在了。在家人如此,出家人更要作此想,如以為那個廟是我的就糟了!自己如果有一個住處就不能法界現身,現有住所只能作自行化他的處所。一切相重在受用,不在所有權,有主權就受主權的約束。買一輛小包車要有存車的地方,保養修理,還要洗車、擦車、上油、繳各種稅捐,辦理保險,種種手續麻煩極了;若要雇司機開車,還要替他安排宿舍,問題更多,等於替車服務,被它拖累。不如坐計程車,招手即來,付錢即去,不必煩心,我用它,不讓它用我,豈不自在?(在臺灣是如此,但在美國又不同,美國計程車少且貴,如無自備車寸步難行。)住公家配的房子,住一天算一天,既不要付房租及修理費,也不要納房捐,我活著的時候用它,死後誰住都行,豈不自在,何必買房子為兒女置產業?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如果有福報,他還能看得上這所公寓嗎?
◎ 一般人混混沌沌,不知不覺,迷惑顛倒,醉生夢死。父母未生前在何處,將來到那裏去,沒有想過,也不去想,想到的是如何賺錢,升官發財,爭名奪利,成家立業。為此短短數十年的生命,勞碌奔波,造諸眾惡。此種種作為,皆是趨向於煩惱的道路。唯有一條安樂的道路,即是菩提之路,此是正路。正路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著相,此康莊大道,無盡的智慧、無盡的福德均在其中。可惜世人愚昧無知,不聞佛法,無得救之機緣,實在是冤枉極了。
◎ 二乘人雖亦修六度萬行,但未忘記自己,還有一個我在,我要度眾生,有能有所。權教菩薩以前皆是以意識心修的;大乘菩薩是用真心修的,用真如本性修的,不要為自己設想,生為一切眾生而生,死為一切眾生而死。有大智慧才能捨己為人,一動念頭障礙就來了。
◎ 戒是修行基礎,以其作用能捨舊染之污。持戒即是心能於戒忍可安住,忍可安住即心定不動,就是定。必其一心忍可於所觀之法而後慧生,故曰定生慧。然亦必具有遣執破我之慧乃能得安住不動之定。
◎ 發菩提心應離一切相。菩提者,覺、平等、慈悲義。若著相則其心非覺、非平等、非無緣慈、非同體悲,雖曰發心,其所發者不能稱為菩提心。故離一切相才能發菩提心。
◎ 學佛先要守五戒,把人道修好,起碼要能維持人身;人道修不好,小乘佛法無資格。切莫輕視外道,有的外道對於經論甚為通達。佛門中亦有對於教理研究甚深,十分通達,而中間差了一點,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修行從根本上求,要走成佛的道路。《華嚴經》是佛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要想入佛境界,第一步先從因緣果報上說起,不然教理再通達,恐流於狂慧,反而不如老太婆深信因果,一心念佛來得踏實。
◎ 四禪八定定功有時間性,時間到,定功即失去了,失去以後必墮落,四空天均墮三塗。不修真實定,用了苦功夫最後還是墮落,又何必當初?真實定是行住坐臥均在定中,如不理解即近於盲修瞎練。信解行證決不可缺少。念佛法門之淨念相繼即是修楞嚴大定,六根不攀緣六塵即是都攝六根;依天臺家言,都攝六根即止,淨念相繼即觀。人我是非未離,妄想不斷,修不成功。
◎ 「無礙法光明」,指放任的辯才,如現在所說的稱性發揮,對教理圓融才有此能力。講經時發揮透徹,聽的人自然心開意解。但初學講經的人即求儘量發揮必致失敗,應按步就班學規矩,先求依文解義,不要說錯,至少講過二十部三十部經以後再自己發揮經義。
◎ 五種怖畏:三惡道的怖畏,不讀佛經不知三惡道之苦;惡名,如受他人之毀謗、污辱、諷刺令生煩惱;大眾威德,如初上講臺之人見聽眾不敢講話;死的怖畏;不活,如遇大災難或生大病。
◎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並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 在娑婆世界修行,比在極樂世界修行效果大;有這樣優良的環境,我們還是每天悠悠蕩蕩,不知精進修持,殊覺慚愧。《無量壽經》云:「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思益經》云:「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淨土多億劫,受持法解說,於此娑婆界,從旦至食勝。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云:「北方常莊嚴世界娑羅起王佛言,東北方有世界名妙莊嚴忍,彼現有佛號大自在王,其土眾生,皆悉具足,一向安樂。乃至若有眾生,於彼國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佛無妄語,我們果然能夠在此五欲六塵眾苦充滿的娑婆世界,放下一切,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因而超出三界,不再六道輪迴,豈不是太幸運了嗎?
◎ 古德云:「執性廢修,如貧士拾豪家之卷;著事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蓋童蒙讀書,雖不明理,果能熟讀,天長日久,自能融會貫通,仍有悟解之望;如愚夫愚婦只知念佛,不研經教,但能至誠懇切,老實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必能往生。聰明人談玄說理,自以為深通經教,高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以致佛亦不念,三寶亦不拜,不誠不敬而欲求解脫,實無可能。所以著事迷理遠勝於執性廢修。蓋愚人但重事相,發乎至誠,能有成就,比之聰明人只尚空談者,大有天淵之別。
◎ 念佛法門本為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若僅為自了,以欣厭心情希求,則最上乘大法竟變為小乘,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開見佛,因與佛之悲願相違;若不稱性起修,甚至往生下品亦不夠資格,只能生到疑城,經長時間方能生安養,豈不可惜?所以學佛先要開智慧,多讀大經大論,體會經論中之真實義理,並非研究佛經文學及其詞藻,必須屏除外緣,收攝身心,令心攝在一處而不馳散,乃能起觀。
◎ 菩薩對眾生,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完全是施捨,決不要權利;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捨誓願。修忍辱是學菩薩的容量,地獄眾生亦要以平等心慈悲心看待他們。
◎ 學佛是自己學佛,不必看人家學佛的精進程度如何,人家學與不學與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據經典批評人家,只有自己造口業,對於自己毫無好處。如果機緣成熟,一說即能改過遷善,不妨倒予以規勸,否則還是不要管人家的閑事比較好。
◎ 我們如果有慧眼,在在處處皆是佛菩薩。現在佛已經不在世間,但是佛的經典仍留在世間,如能親近供養,心無疲厭,如見佛一樣。看經典如遠遊學子獲讀父母家書,字字均是金玉良言,依之而行,此之謂親近供養。
◎ 現在學佛的人,多數不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總要想先買一所公寓,有個安定的住處,生活求其舒適,飲食要求營養,收入總嫌不夠;生活過得富裕快樂,有空閒的時候,研究佛法,念佛念經拜佛,聽聽經,跑跑道場,吃吃素齋。此不過表面上冒充佛子,論其心只希望在娑婆世界多活幾年,享享清福,並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有此種懈怠的心情即不可能往生,永在六道輪迴。要知學佛要下決心,一心求生,不必顧慮自己的生活,只要心在道上,自有護法龍天護持,不虞生活無著。如果心不在道上,每天為自己生活打算,則護法神也就樂得的休息一番便了。還有同修,總想找一個清淨地方去修行;須知掩關潛修固然有功效,但也是修行人的險著。古人說:「不悟道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若是修行程度不夠,而妄想入山清修,恐怕修不好還會招魔,出大毛病。
◎ 每一部佛經均分為三分:一為序分,二為正宗分,三為流通分。序分中多舉出幾位上首菩薩,其名字每部經不同,但用意至深。上首多半是佛的大弟子。《金剛經》以須菩提為上首,因須菩提解空第一,《金剛經》講般若智慧,以須菩提為當機者。《彌陀經》以舍利弗為上首,舍利弗智慧第一,《彌陀經》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乃釋迦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非有大智慧不能領悟。《楞嚴經》序分中舉出六位上首: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神通表大用,又表大悲;拘絺羅辯才無礙,答問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優波尼沙陀均為解空第一,優波尼對於分析空頗有深解。明白此六位上首之修學造詣,即可知《楞嚴經》全部之內容。《華嚴經》所說的是佛的境界,《楞嚴經》所說的是入佛境界的方法。古人說開慧的《楞嚴》,信不誣也。
◎ 三輪體空平常多舉布施為例,無能施所施之境界。能施即能施之心與能施的我,所施即所施之物與所施對方接受的人。其實作任何佛事救護一切眾生,均應三輪體空,否則與本性不相應。離相非常難,離相即見性。世間好人甚多,所作好事亦甚多,但均屬有漏的福德,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懂得離相,不著相,即有般若智慧在內。
◎ 成佛之事不難,難在自己不發心去作。斷煩惱、了生死、證菩提與外面人不相干,外面人只有增上緣。幫助我們成佛的因緣,有順逆二種,如不肯發心,縱遇順增上緣也是枉然。果真依教奉行,二三年即能見效。學佛是但求諸己,佛學是內學。能真正帶業往生還算不錯,但是我們的目標不能訂得太低,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學佛的障礙就是多生多劫來的業障,能夠時時懺悔業障,掃除成佛道路上的妨礙,自然速得成就。我們的業障還不算重,重的人遇不到佛法,更遇不到《華嚴經》講座。有此機緣,我們即應如經中所說:長養一切善根,捨離一切生死流轉。
◎ 佛法千言萬語,總歸一句是「看破、放下」。此四字作起來不容易,但有一方便法,即是布施,布施即捨離生死流轉。每人均願了生死,而每人均抓得牢牢的,此是執著不肯放下,與佛法背道而馳;不但身外之物要布施光光的,連身體也要布施給眾生。大乘佛法是即世間而離世間,正放下的時候也是正提起的時候。把身體留在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以五欲六塵作佛事,「我見」沒有了,那裏還有疲厭?那一個受苦?身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佛法說「法喜充滿」,即是自在之意,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今生即能作到。
◎ 一發心即是初發心的菩薩,不能謙虛,直下承當;如說不敢當,佛即大失望。但菩薩不住菩薩相,若著相即不清淨,不清淨即不能見性。菩薩行無量無邊,《華嚴》將六度開為十度,十度是同時修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華嚴》具行布、圓融二門,皆能通入法界:行布門。行者行列,布者分布。經中廣說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之四十一個法門,由淺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門。圓融門。經中又說法界之理,圓融無礙,於前之四十一位隨舉一位,而賅攝諸位,謂之圓融門,如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可以修的,我們都可以修。
◎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瞭,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禪。
◎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壞世間相,如世間講倫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佛法所說的更徹底、更圓滿。佛法是即世間而離世間,若壞世間相,性也沒有了。所謂「善超諸有」,是在生死中即超越生死。
◎ 世間有很多人發心以財、法、身布施,可惜未聞正法,更未聞到大乘了義經,乃與本性不相應,實在可惜。有的人煩惱障重、所知障輕,尚有聞法的機緣。有的人煩惱障輕,而所知障重,即無聞法的機緣;縱有機緣而聽經也坐不住,雖有善心作大慈善家,而所得的是有漏的福報。
◎ 純而不雜謂之精。精進是沒有條件的,有條件即不能與本性相應,有條件容易退轉。例如學佛為求財富、求平安、求兒女上進,希望達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須發菩提心,發菩薩願,沒有任何要求及附帶條件,只是為了饒益眾生,為了度眾生,求諸功德法。
◎ 禮敬諸佛是滅我慢的方法,我慢是俱生的煩惱,若不除之,修行即有障礙。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淨則土淨,心中有慢即不清淨。考察自己的傲慢心有無減少,並不太困難,以前總覺得自己比旁人高一等,學佛之後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即是有進步。
◎ 供養十方三世諸佛,指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包括一切眾生,因為眾生將來皆得成佛。有人在廟中供養法師非常虔誠恭敬,而回家後對於父母視若路人;佛門中焉有不忠不孝之人?父母有生育之恩,師長有教誨之恩,父母師長之恩不肯報答,而對於佛菩薩、法師恭敬供養,也是虛偽的,恐另有目的,是要不得的。學佛以家庭為起點,以供養父母、家庭和睦孝順為基礎,然後推而廣之,供養社會大眾,以及戒殺放生。放生是供養畜生,畜生迷得最深、墮得最重,我們對於畜生要有憐憫心。
◎ 「法供養」:法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世間法包羅萬象;不可吝法,吝法得愚痴報,願一切眾生個個都比我好,文化水準提高,人人都有智慧,把娑婆世界變成淨土,否則眾生迷惑顛倒,社會不安,天下大亂,我自己也要連帶受苦。談到出世法,供養是使眾生離苦得樂,遇到人即勸其念佛,給他種一個念佛種子,將來他總會遇緣而起現行的。
◎ 業障是與生俱來的,人人皆有;如無業障,是佛菩薩再來。業障重可以懺悔,懺分事懺與理懺:事懺要發露懺悔。業造作之後一定有果報,發露的意思是使惡業作增上緣,不要藏在裏面,發洩出來,使人知道,能早日了結。事懺力量薄,不能消滅惡業的種子。理懺要修定,是見性。見了性才能轉業,轉阿賴耶成根本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即是理懺的境界。
◎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正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若求不到是有業障,必須懺悔業障。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必須信真願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才成。功夫成片定能帶業往生,至少要願力超過業力,若能超過即是乘願再來,生死自在;有一絲毫罣礙就作不到。
◎ 學般若是為生實相,生實相就是明心見性。如何可生?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可見信心清淨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說讀書變化氣質;學佛學了幾年還是老樣子,學佛有何用?所謂生實相,是圓初住的地位,我們雖然不能達到此種境界,但是不能離開此重心。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知道此種理論的並不多;不到此程度說了此種深奧的道理,眾生無法接受,說也白說。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得上,即能轉凡入聖,即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在佛法中不是講空話,而是確能做到的。有老同修念《金剛經》三十年,但知念經有功德,而貢高我慢之心不減當年,如此居心念經能說心清淨嗎?
◎ 佛法中最要緊的一條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其餘斷煩惱、學無量法門,以及求無上道,均是為了度眾生。作一切事必須與佛菩薩本願相應,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與經中所說救護眾生不著眾生相的道理同。小乘人真能離三界六道,但是執空,仍有折磨,清淨心不能現前;空有兩邊都不著才清淨。大乘法是發大心,大而化之,為一切眾生服務。活著就是為了眾生,不要想到自己,我執自然而破,一有自己的念頭即是凡夫。初發心的菩薩即是圓初住的菩薩,地位雖然高,果真是大乘種性的凡夫,有救護一切眾生之悲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一開始就可以修學這個法門。
◎ 寂是如如不動,照是了了分明,如此處世即不會錯誤。六塵只是作佛事自度度他的增上緣,絕不可以任何一根認為是我所有的,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會用,用久成習慣,即能見到諸相非相。「即」與「離」是同時的,生與死也是同時的,佛菩薩無有生滅,凡夫亦無生滅,生滅是我們的一念錯覺,此理不深入經典不明其究竟。所以經不可不讀,費三年五載的功夫研究大經亦值得,可得大自在。深入佛法之後,不取相是應該的,為了生清淨心要不取相,著相取相是清淨心的障礙。
◎ 世間人均想求福慧,而求不到,因為不懂得如何求法。佛家說求福慧在佛門中求,其實並不是到廟裏燒香拜佛。而破迷開悟就是入佛門;讀誦大乘經典,明達其意義,接受佛的教訓,即等於親近佛菩薩。常常聽經,親近師友善知識是外緣;善根福德是內緣。內緣若不肯修,縱遇外緣亦是枉然。修內緣者,須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
◎ 凡夫遇有災難,講求逃避;菩薩則不然,愈有災難愈是要救濟眾生。如虛雲老和尚,勝利後本來已到香港,可以安居清修,為了救度大陸同胞,又返回大陸,致遭厄難,即其一例。求福求慧均是為了度眾;自己如果福薄,想度眾生都找不到道場。培福必須布施,三種布施即是福慧雙修。
◎ 眾生肯接受即去弘法,菩薩所到之處一定令眾生生歡喜心。如果眾生討厭菩薩,不接受菩薩的教化,菩薩就要馬上離開;但是眾生遭遇了厄難,肯回心轉意、改過遷善,歡迎三寶,菩薩再來。菩薩對於度生事並不著急,著急即生煩惱,生煩惱,心即不清淨。
◎ 求生淨土要信心清淨,對於娑婆世界還牽罣不斷即去不了。世間衣食住行、名聞利養,以及一切享受,都不可攀緣。未學佛時不知道放下,以致流轉生死苦海,經無量劫,受了無數的折磨;現在學佛多年,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可以脫離苦海,而今對世間事仍然放不下,這就很難埋怨旁人了。
◎ 千經萬論就是令人求清淨心,即無分別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之「照」,一動分別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見,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亂即是信心清淨,一天念十萬聲而仍有煩惱,是培福報,不可能往生。
◎ 佛法難聞,既聞大乘了義經典,乃過去世已種莫大的善根。有此好的基礎,必須求展布一番,當生即能成就。善財童子以薄地凡夫參學精進,在文殊菩薩會下發菩提心、開根本智,努力不懈,得有成就,是我們的最好榜樣,他能做我們也能做。
◎ 「空如來藏」很難講。最難講的是空,佛法中之空不等於無,空不是斷滅,不是沒有,空是有的,萬法因緣生均是空的。無始以來以虛為實,果然一聞佛說即能改變過來,即證了圓初住的果位。我們聽說,此番道理明白,而境界現前,轉不過來。聽經要銷歸自性,談何容易!轉境界即是修行,行與解相應。善財童子聽法,聽了之後立時轉變,果位即進一級;心中真是一絲毫成見都沒有,才能轉境界。
◎ 一切諸佛的教法要遵守護持。護持最要緊的是護持自己的法,自己的法護不住即不能護持佛法。護持自己的法是護持戒定慧,護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護定是清淨心。
◎ 何為自利?蓋大廟,香火盛,四事供養無缺,此是自害而非自利。斷煩惱,證菩提,不求名聞利養是自利。古來出家人自稱為貧僧,現在有大福報的出家人已經離開了正道。利他亦如是,應在道業上利他,幫助他成無上道。修行人幸勿錯會自利利他的真實義。
◎ 有人說:「佛經中有一部份含有甚深的哲學思想,可以作為學術研究;還有一部份帶有迷信色彩。例如所說的華藏世界,以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巍峨玄妙,如烏托邦,都不是實有的。因為佛是絕頂聰明的人,這是他想出來的理想國,令人嚮往,引人入勝,亦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方法。」存有此種邪見之人,實在不懂佛法,以凡夫的知見揣測佛的知見,無有是處。佛所說的都是佛的現量境界,佛眼可以觀到無量無邊微塵世界,其所說的境界是親眼看到的。凡夫肉眼的能見度,實在太小太近了。
◎ 只要心在道上,諸佛菩薩之光明時時加被。常親近善知識,與諸佛菩薩同共止住。諸佛菩薩住在大悲性空,念一切智,心無暫捨。佛法以智慧為主,終極的目標是慧,欲求慧必須修定。念念與一切智相應,即無分別智。由本性中透出來的智慧光明,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大慈大悲修六度萬行,但不著相,即與智相應。
◎ 經云:「於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劫,淨心尊重、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恒不退轉,無有休息。一切如來滅度之後,所有舍利悉已如是恭敬供養,為令一切眾生生淨信故。」自己生死未了沒有關係,先要度眾生成佛。恭敬供養就是廣度眾生,使人看到我們對佛如此恭敬供養,想必是佛確實有使人恭敬供養之價值;引人入道,此為接引眾生入門之善巧方便。要給眾生廣大的法緣。眾生最大的痛苦是生死輪迴,如何脫苦?不學佛決定不能脫苦。如恭敬供養諸佛,即是間接的使眾生脫離苦海。
◎ 經云:「無有執著,離諸心想;無有依止,永無所依。」凡夫大病是處處執著,以致一切善根福德變為有漏的福德。如此則來生福報必然有的,但是否能保持人身就不敢保險。常言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保持人身要五戒清淨,仁義禮智信作得圓滿,如未能作到則三途有份;而三途的因緣太容易了!貪心重的必入鬼道。鬼亦有若干種,有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總之均非善道。世間事是非不明,理路不清,必入畜生道。瞋恨心重的必入地獄道。如安世高之同學,前生為三藏法師,明經好施,只緣瞋恚心重,墮為蟒身,在亭湖廟中為神。掌握往來船舶行旅安危生殺之權,極有靈驗。香火鼎盛,遠近咸來供養,故其福報很大。幸遇安世高度之,了脫畜身。足見明經好施,心不清淨,仍須墮落。如以有漏功德,來世作大富貴人,富貴學道難,復有隔陰之迷,盡情享受,反而造了一身罪業,轉世必墮三途。所以學佛在事相上不能執著,心想也不能執著,誰都不依靠,依靠自己用功。遠離於我及我所,將我執破盡,妄想心不要執著,身更不能執著;唯識學中之八識均是有為法,都是假的,如夢幻泡影,學佛人須三復斯言。
◎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不能專向一位老師學一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所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 別教的初住未能證得法身,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圓頓根性的人不多,《金剛經》所講的信心清淨即是圓頓根性。圓頓根性的人是老實敦厚的人,佛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以清淨心看經看古人註解,沒有支支節節的閑岔,所以他悟得很快。世間人的聰明才智是分別心生出來的,是迷惑顛倒;所以不分別是智慧。無分別不是糊裏糊塗的,是樣樣清楚。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佛早知道,所以指示幾個大綱,如說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及四依法,我們只要掌握到幾個綱領即不會走錯路。
◎ 佛經卷帙浩繁,義理豐富,號稱難學,但有一個綱領,即:修一切善,離一切相。自行化他是同時的,但有輕重之分,在未花開見佛時重在自行,見性以後重在化他。昔日叢林中之住持職事均係菩薩再來,我們如欲作住持,自己先問問是否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否則一生時光短促,恐怕誤了自己前途。
◎ 正在作的時候,心地一塵不染;若不用心,又與法性不相應,實在難了。佛悟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到處奔波,托乞食,忙得不亦樂乎;而佛的行住坐臥均在定中,稱之為楞嚴大定。事實上「離」「即」同時,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亦是同時的,其中一是覺、一是迷。佛以色身作為度化眾生之工具;在凡夫分上色身是五陰魔,被折磨得受苦。覺悟了轉識成智,在佛謂之四智,在凡夫謂之八識。動是向外攀緣,不動是不攀緣,心中乾乾淨淨,曉得萬法皆空;凡夫幹了一件事念念不忘,在八識田中留有痕跡,作為生死根苗。離相就是智,不離相就是識,用功由此下手,方能體會入微。
◎ 身是四大五蘊,無我,若執有我,死了也作守屍鬼。身心世界要一切放下;佛制定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使住第二晚,恐怕行者貪戀這塊地方風景好,牽罣不斷。現代人講享受,自己住的起居間均是套房,裝修得豪華舒適,貪愛不捨,在生前以為很得意,死後可能變一個老鼠蟑螂貓狗之屬,守在這個房間,留戀不肯離去。學佛的人愛護佛經也不要貪著,假若持有一本古代手抄本佛經,價值連城,甚為希有難得,把持翻閱,不忍釋手,死了之後可能變為一個蠹魚藏在書中。我們要利用此五蘊色身為一切眾生服務,對任何事物不要貪戀,把一切環境當作旅館,活一天,作一天,假戲要真做,一切不執著,故經云:「住於無量善巧回向,永出一切諸有回向,修行諸行不住於相善巧回向。」菩薩即如此修。五欲六塵能鍛鍊你的心,它就是菩薩,如被它牽著走,它就是魔。
◎ 經云:「在於諸有,心無動亂。」對境不顛倒,三業即清淨。有了三界的業因,必受三界的果報,證到初果的人還要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因為見惑斷了思惑未斷,有此思惑之因必受果報。凡夫對三界諸有處處貪著,故不能出三界。
◎ 經云:「了一切法,悉隨心現。」一切萬法全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若真明了,修行必上道。心地清淨即現淨土,知此道理,不怨天不尤人;好境界壞境界全是心裏變現出來的。境界與種子互相熏習,愈迷愈深,前途愈走愈黑暗;如今聽到佛法,乃不幸中之大幸,比一般社會人士為境界所轉而不自知者聊勝一籌,覺悟了即有轉境界的機緣。用功要緊,光陰切莫空過。
◎ 經云:「菩薩諸行,一切如影。」菩薩修行不著相,五十一個位子皆是影像,佛說五十一個位子是隨順眾生說的,如《金剛經》上說:「﹃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有一位等覺菩薩,他說他已證了等覺菩薩,他仍是凡夫而不是等覺菩薩。如念佛人心裏總想我何時才能得到一心不亂,這是打閑岔。所以說必須老實念佛,心裏有閑岔就不老實。
◎ 中國古時教學方法甚為善巧,令學生在幼年時代培植根基,幼年記憶力強,十歲左右使其先讀四書五經,不必求解,讀得滾瓜爛熟,記在心裏,一旦開解即能貫通,此之謂求根本智。學佛亦如是,讀經先不求解,一字一字的讀下去,日久功深,就可以開悟。先求根本智,然後才有後得智。
◎ 一切大乘經典都離不開實相,無實相即非大乘。見到如來是見性,而不是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如來相。性是空的,一執著就麻煩了。學佛必須記住大原則,佛法即是破執著,無有定法可說,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古德說無相無不相,一切法門均如此,絕無例外。世出世間一切法均如此看即能見性,見性即成佛。說無相是講的體,性體是空寂的,但可以隨緣現相;無不相即是有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即是無不相,即是幻有。凡夫把假相當作真實,謂之執著,而真如本性本來無相,凡夫迷著故有生死輪迴。體是空寂的,相是緣生的。佛說法與世人日常生活經驗完全相反,所以一般人不能接受,但其所說的確是萬古不變的真理,佛不說我們那裏曉得。凡夫聞到佛法要掬誠信受,一面求解,一面遵行,千萬不要等完全研究明白之後再來實行,恐時不我予,一生空過。
◎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 四緣:親因緣,又譯為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如眼根對色塵時,識即隨生,餘根亦然,是名因緣,亦即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每一眾生均有十法界之種子,各各具足,取什麼緣即得什麼果,若取成佛的緣,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運的在我們自己手中。等無間緣,又名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繼而起,相續不斷。所緣緣,又名為緣緣,是心裏攀緣之對象,不能間斷,是自己本身的力量。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以念佛而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親因緣;二六時中綿綿不斷是等無間緣;很想往生,念茲在茲是所緣緣;一切道場及善知識是增上緣。
◎ 「般若」是根本智,「方便」以後的四項是後得智,看經是求根本智的方法之一。整個精神全放在經上,字字分明,不要求解,忽然懂得了即是悟。此種悟不能生歡喜心,生歡喜心即有障礙。看經須用極靜的心去看,看經是修定的,後得智是用,方便成就一切事業。
◎ 佛法講智不是死板板的,是活活潑潑的,什麼環境均能配合。例如河流是彎彎曲曲的,隨順其彎曲可以到達目的地;心地要直,行事要委曲婉轉。禮就是彎彎曲曲的,所以稱之為曲禮;佛應化到人世間,亦是委曲。大慈大悲教化我們,而我們還不接受;眾生剛強難化亦得有忍耐心,所以說「智慧周旋常轉」,什麼環境都自在。
◎ 經中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念念都是想成就一切眾生;但看看佛菩薩度眾生似乎並不積極,看不到有什麼勇猛精進之相。須知機緣未成熟,佛來也無用,佛法講契機,不契機有害而無益。佛度眾生決不失去時節因緣,一個人將要成熟的時候佛即現身,《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等書籍不可不看。
◎ 有謂:「念佛是老太婆的修行方法,最好是學禪,智慧高的應學向上一著。」此話害人不淺,現在學佛的人有幾人有圓頓根性的?縱然有,而在臺灣遇不到破三關的大禪師,無師承,只有盲修瞎練,恐入歧途。有一居士學禪多年,對於一千七百則公案研究推敲,大部份均能領悟,而只有三四條不大明白。一日請示印光大師,大師答言:此一千七百則公案中有一條不懂,其餘全不懂;若有一條能懂,則一千七百全懂。此居士聽後,只好放棄學禪而老實念佛。
◎ 凡是往聽大乘經典的人,前生都是學佛的;若能歡喜信受,更是不僅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學佛必須親近善知識,歷代出家在家大德均有師承,坐在家中靠閉門研究而學通的,尚無其例。連釋迦牟尼佛都要到外面參學,九十六種外道都學過了,而後悟證真如本性。
◎ 佛法是為度眾生的,要圓融不是呆板的,若是一成不變,自度還可以,不能度他,此菩薩法與二乘法有許多不相同之處。唐朝道宣律師戒律精嚴,住在山上,很有道行,每天都由天人來供飯。有一天窺基大師來看他,兩人談了很久,窺基是不拘小節的,道宣對窺基並不太重視,談後窺基即辭別下山,但這一日天人未來送供。次日道宣問天人昨天何以不來,天人說昨天我來了,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天龍八部太多了,我沒有機會上來,故沒有送,請原諒。可見大乘菩薩外表要隨順眾生,表面形跡並不太重要。心中一念不生即可以禮敬十方一切諸佛,心中無妄念即是恭敬,學佛無他,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而已。心要平要靜,自然會生觀照作用,此是學佛的總綱,不如此就會走冤枉路。親近善知識,要找心地清淨的及清涼自在的人,向他學習。如果這位善知識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是社會上的大忙人,熱惱逼人,千萬不要親近他。
◎ 本來面目即是本性,眾生無始以來迷了,流轉六道,認為是自然的、當然的,久已忘卻了本性。有人以為祖師都是再來人,我們凡夫焉能比得了,此種自暴自棄的想法,實已違佛之本懷。成就大事業均是老實人,有小聰明小智慧所謂世智辯聰的人,不會有成就的,因其心不老實。老實人妄念少,老師教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懷疑分辯,出餿主意。看起來呆頭呆腦好像傻瓜似的,這種人是真正的法器,古來大德選弟子、傳授衣就選這種人。
◎ 有人說老實念佛就夠了,不必讀誦經典、研究教義,或參加講經法會。須知「老實」二字談何容易,念佛的義趣一毫不明,焉能老實?《十六觀經》上說:求生淨土應讀誦大乘,明第一義。印光法師是淨土宗祖師,主張念佛,他所列念佛人應讀的經典包括淨土三經、《金剛》、《法華》、《楞嚴》在內,有五六十種之多,並非只念佛號而不看經。還有一部份學者,專門研究佛經,手不釋卷,博學多聞,但從來不曾燒一柱香,頂一次禮,對三寶不加恭敬。其實這種人所了解的是似是而非,自誤誤人。因為他不信,所以談不上解與行,如果他真正了解的話,自然會感戴佛恩,五體投地,不惜犧牲性命,為法忘軀。如須菩提聞《金剛經》後,深解義趣,涕淚悲泣歎為第一希有功德,是真正了解經的真實義才會如此。
◎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魔已混進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禪八定的也是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 一切眾生流轉六道,其原因即是第八識中之根本無明;有了無明,原有的光明失掉了。無始以來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怎樣起來的,何時起來的,什麼原因起來的,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交代清楚的。無明本身沒有體,是假的,是虛妄的,而其作用則了不起,無明的根本即是真如本性,無明有生滅,而真如是不生滅的。
◎ 前五識依根立名,接受境界的作用,屬於了別,不是分別,第六識是分別,六根接觸六塵,現行熏習種子。阿賴耶識中之種子無形相而確實存在,凡夫無法認識,但佛菩薩看得清楚,是有跡象的。攀緣心指第六識,攀即攀緣,指能緣的心,下邊緣字是所緣的境界,能所接觸時即能分別是第六識。眾生以第六識當作真心,其實他是妄本,幫助第七識執著,以四大假合之身當作自己,六塵緣影當作真心。果能接受佛的教訓,捨妄求真,轉識成智,就成功了。
◎ 對於事對於理一切明達,而後觀一切法知萬法因緣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用此種觀念修一切善業,不執著,不污染,即得「不壞意」。此不壞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壞的,如名聞利養、生死以及有漏事業等等都是可以破壞的,這些東西全不要,還破壞什麼?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壞意。故經云:「菩薩已得不壞意,修行一切諸善業。」
◎ 供養佛應以最上最好的供品,表示至誠懇切之心。對上是供養,對眾生是布施,布施是破慳貪的。布施供養應盡心盡力,但決不勉強,沒有財力,隨喜亦是一樣有功德,何況念佛不花一文錢,念到一心不亂是真供養。故經云:「專心想念於諸佛,一切世間大明燈,十方所有諸如來,靡不現前如目。」
◎ 學佛必須發大心,萬萬不可有倚賴心,要有獨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傑都是由無依無靠的環境中起來的。佛所說的歸依三寶,依靠三寶,是教眾生依照佛的教訓,自行起修,不是依賴佛菩薩賜與什麼。
◎ 古來大德有修有證者,並非每人均作大廟住持,有仍然住山清修,等待時節因緣者。作住持也要有福報,有能力領導同修,沒有福報的人無法調御大眾。如欲度生而使其輕慢毀謗,造無間業,反而不慈悲。蓋作一住持責任甚大,必須傳道授業,領眾修行,宏法利生;如作不到,即有虧職責,罪過彌天。
◎ 《瑜伽師地論》中謂善知識應俱備八個條件:品德俱優,多聞,證有果位,大慈大悲,無畏,堪忍,不厭不疲,具足辯才。若不具備以上八條,謂之似善知識。
◎ 用下列十種方法教導眾生者,謂之善知識:勸發菩提心,增長善根,凡能聞到佛法者均係夙有善根,令其增長,勸修六度萬行,一切境界能得解脫自在,成就一切眾生,能得辯才無礙,不著世間法,於一切劫修行無厭,安住在普賢行上,令入一切佛智,入佛知見。
◎ 真善知識是能辨別善惡因果;厭棄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而勤求涅槃;有大悲心,修六度萬行;修一切善,離一切相;無障礙修學普賢行門。
◎ 世間成就與出世間的成就,實質上不相同。世間法考取大專聯考,有的可以在學校混四年,拿到一張文憑;學佛不能混,破一分無明才能見一分本性、證一分法身。去無明是自己的功夫,並不簡單。心清淨即是離相,能執所執全是空的;對此理相信,而境界現前自己仍無把握。古來祖師大德深解義趣,自然可以轉境界,我們作不到,唯有常常讀誦大乘經典。念一遍即提高一次警覺,常常熏習,天天念即天天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在行的方面,再加以持戒修福念佛。以此為入門,轉凡成聖並非今生作不到的事,要看行人之志願如何耳!
◎ 涅槃梵語譯為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圓滿對真本而說,寂滅對妄本而說。所謂妄本即無始生死根本,凡夫迷而不覺,吃了大虧。涅槃亦有三種說法:有餘涅槃。證得涅槃之後還有身體在,如佛在世時,有已證阿羅漢而身體尚存在者屬之。涅槃不生不滅義,證得之後,身仍在人間。無餘涅槃。身體不要了,不要再到人間來了。可見是在活著的時候證得的;不但涅槃如此,往生亦如此。性淨涅槃,即本來自性清淨之本體。
◎ 依文字起觀照。佛的一切經典,全是由真性理體中流露出來的,全屬般若,不懂般若即無法學大乘。觀照就是般若現前,真性菩提可能透露出來少分。
◎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自了,原為度眾生,方與彌陀本願相合。修淨土法門正為滿此大願,若僅僅念佛求生,恐品位不高,不能滿願。
◎ 眾生心淨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聞法亦如是,如以清淨心看經,其義如泉湧。見解行持不同於世俗,一動感情即起障礙,如想得自在,無其他路可走,只有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此是過來人的經驗談。
◎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有何意義?如僅為了衣食利祿,則人生毫無價值可言。爭名奪利必須心毒手辣,造諸眾罪,來生更受苦報,人無智慧必走此路。貪心斷了即了生死,依《金剛經》說身命尚可布施,還貪什麼?自殺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要,為何不犧牲一切,為眾生做點事,把這一生的精神體力供獻給社會國家,服務人群。先從身見上轉,轉為妙觀察智。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得無歡喜心,失無婉惜心,無得失之心即了生死,無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現在就幹,即與佛菩薩一樣。
◎ 菩薩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與本性不相應。正覺是覺悟覺察絕對正確,凡夫迷而不覺,小乘羅漢及辟支佛均為正覺,以正法自覺謂之正覺。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發心度人,是被動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薩為不請之友。度生本來不易,眾生不肯接受還要找麻煩。大乘佛法開頭難,從初發心到初住難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則反是。以念佛法門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到圓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丟得乾乾淨淨,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 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本性的德能;功是戒定,德是智慧,三世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梁武帝以國家財力蓋四百八十所寺廟,度數十萬出家人,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修功是斷煩惱塵沙無明,德是本性中之智慧現前,能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的是功德。功德內包括福德,福德內無功德,福中無慧,慧中有福;修福如不著相即是功德,有為是福德,無為是功德。
◎ 一門深入,有三四年功夫即可成就。每部經論均有其深奧的道理,趣味無窮,其他法門亦應了解,不博不能深入,但用力須專,這一生道業如有成就,這一生才不空過。佛法重學,學以求解,解後能行。佛法與世間學問不同是在行,必須行解相應,才算是功夫。行有行的綱領;有的學佛數十年,性格習氣絲毫未變,每天也念佛也拜佛,而貪瞋痴絲毫沒有放下,遇到煩惱即發脾氣,佛法的利益得不到。學佛要掌握「信心清淨」為綱領,世間事樣樣清楚,魔法不染,正法亦不染,才是真正佛弟子,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見實相即是見性,見性即見佛。所以學佛不在外表,亦不在形式。
◎ 四悉檀:世界悉檀。眾生心裏喜歡什麼就給他什麼,令眾生生歡喜心,怨家對頭也要令其生歡喜心。為人悉檀。隨時隨地令一切眾生生起善心,令其斷惡修善。 對治悉檀。對治眾生之煩惱,此須自己先有根底,故四弘誓願中之「法門無量誓願學」應先做到。第一義悉檀。用種種善巧方便,教導眾生修了義法。
◎ 三寶分大小乘:小乘三寶:丈六金身是佛寶,《阿含經》是法寶,四果羅漢是僧寶。大乘三寶:圓滿報身毘盧遮那是佛寶,方等般若是法寶,三賢十聖是僧寶。
◎ 學佛最好的條件是: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家庭富足,父母信佛,端正相好,有宿慧根,一聞千悟,志願堅固,不染世法,記憶力強。
◎ 禪定,梵語禪那,譯為靜慮。禪定含有三義:安住,眾生在三界六道受流轉之苦,有定才有安身立命之處。引發,引發智慧神通。得定者有智慧與神通,佛菩薩之神通無量無邊,一切眾生也個個具足,但沒有定功表現不出來。菩薩有五十二個等級,是以定功為區別,禪定是修學佛法的總樞紐。
◎ 念僧:僧是出家人,沒有證到果位的是凡夫僧,證到果位的是聖賢僧。念僧是想念他們,想他們就要學他們。修行要有榜樣,常念諸大菩薩就要學諸菩薩的行為,以菩薩作模範。
◎ 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厭三界六道。
◎ 大智慧人得無分別智,了達世間的真相,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世界上萬事萬法不外色與心,即物質與精神,物質是空的,精神更是空的。
◎ 怎樣成就真見?必須將有見無見均去掉。有見是凡夫,無見是二乘,有所取都是錯的,不著不取是解脫。事事清清楚楚,事事不分別,阿賴耶識就不落印象,無印象就沒有三世果報。我們學菩薩學不到家,學少分亦好,看不破,看淡一點也好。
◎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 離所知障、離煩惱障,才能自利利他,得到真正的解脫。凡夫二障絲毫未離,自己度不了,焉能度人?自度尚比較容易,言及度他,對剛強難化眾生要有極端忍耐心,絕無休息,不疲不厭;所以大乘經典對小乘人不契機,若無菩薩種性,決不能接受大乘教義與聽大乘佛法。
◎ 出世間法亦不能執著,佛無定法。醫生治病沒有一定的藥方,看病下藥;佛是醫治眾生病的,病好了即不必再吃藥了。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均非究竟。
◎ 不論修何種法門,戒定慧是基礎,不能得定,縱得慧亦是狂慧,定中無慧亦是邪定。
◎ 修行需有境界,託境起修,才有下手處。《金剛經》說不住六塵,而《彌陀經》全說極樂世界之六塵,看似相反,其實不然。凡夫起心動念不離六塵,念佛法門在改變眾生之心,脫離五濁惡世之六塵即不著有,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著空。佛法治心重在轉變心理狀態,使眾生轉向佛境之六塵,即可脫離世間之六塵,二邊不著之下手方法在此。
◎ 學佛的因緣若未成熟,先勸他研究經典,俟其道理了解,自然能發心,實際上未必能得到受用,歸依才能得到受用,歸依是起碼的修行。歸是回頭義,未歸依前心向外面,六根趣向於六塵,六塵屬邪外,要反邪歸正。依是依靠,一切法中佛法是正,歸正之後,身口意一切造作念頭,都要依靠佛的教訓。今日作一件事想想佛會許可否?此係修行的起點,是永離生死、超凡入聖的菩提大道。
◎ 六道中以地獄眾生最苦,地藏菩薩尚在地獄中度脫眾生,何況其餘道!欲想成佛必先度眾生;要了解眾生的心理與行為,應先修自己的心與行。如捨棄自己的心行不修,而專在經教研究,無有是處。
◎ 經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讀此文後即知聞佛名號甚為希有難得。地獄是最苦的,情願在地獄受苦,為了聞佛名號;如不聞佛名,即受無量樂也不接受。可見佛的名號比無量樂還要寶貴,因為聞佛名號可以了生死出輪迴。
◎ 經中常有「受持」二字:受是領納,是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比解更進一層;持是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 度眾生,只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入佛門。
◎ 一合相是一個假相,身體為四大五蘊集合而成的一個一合相,不是真相,眾緣和合而無自性;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
◎ 圓者,圓滿周備,無欠無餘。覺者,虛明靈照,絕思絕慮,無有分別。圓覺者,即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此心為眾生所本具,但以妄想煩惱蓋覆,迷而不覺,故曰眾生;眾生若能一心清淨,一塵不染,覺照本性,則與佛無異。蓋佛者覺也,一念覺一念是佛,念念覺念念是佛。
◎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只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淨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 止是禪定,觀是般若,修止必須同時修觀。若是一心專修禪定,修久了,不會馬上得到智慧,行者心理漸漸的消沉下去,容易打瞌睡,起了懈怠心,什麼都不肯作,消極而不行善法,如此則失自利。其次,修止修得好,亦限於獨善其身的地步,因而遠離大悲,不度眾生,亦失利他。故馬鳴菩薩說:「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 佛的心不動,佛在九法界中隨類化身,變化一切眾生而心得自在。以世間法說,作大事的人肚量大、有涵養;若是性情暴躁,遇到一點小的不如意即發脾氣,是福薄之相,亦是短命之相,遇到這種人應當原諒他。
◎ 佛所說各種法門均為成佛之道,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看那一種對我們的根機,合乎根性者良。同時多學幾種法門是可以的,但修行必須一門深入,不能改變,不能動搖。如同時修兩個法門,等於腳踏兩隻船,危險殊甚,無法到達彼岸。
◎ 念根者,念茲在茲,念念現前之謂。修淨土人,對淨土三經所述境界念念不忘,心對於淨土非常熟悉,放下萬緣,六字洪名念茲在茲,才能得到一心不亂。
◎ 佛法的綱領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前兩句是世間法,後兩句是出世間法。心裏沒有壞的念頭只能說是善,心中沒有念頭,意才淨。淨是一切無著,心中不動念頭就生智慧。佛開示我們不要著言語文字相,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說法四十九年,佛經傳入中國的尚不及梵文佛典之一半,卷帙浩繁,佛自己說沒有說了一個字。經云:「意淨光明者,所行無染著。」即此意也。
◎ 要想度一切眾生,還會對眾生生瞋恚心嗎?學佛不僅僅是在講堂上聽講經說法,在佛堂裏念佛禮拜而已,學佛是入世的,要在三界六道度眾生,在五欲六塵之中,隨緣不變,一塵不染,這種地方才是我們修學的道場。
◎ 經云:「不動離二邊。」不動是正念,正念即無念,是大菩薩的境界,凡夫應當把標準降低。把念頭安住在佛法上,總比安住在世法上強的多。空有二邊均非中道:凡夫著有,出不了三界六道;小乘著涅槃偏於空,過猶不及。念一聲阿彌陀佛,既不著三界六道,亦不著涅槃,是大乘的境界。
◎ 九法界眾生謂之眾生,世間或稱有情世間。世間有為之法,其含義有四:
生│無而忽有。│如父母之生育子女,本來無有,忽而生育。
住│有而暫住。│人生下來活在世上數十年,是暫時的住在世間。
異│前後變易。│由初生到衰老,歷數十年,隨時變易,無有停頓。
滅│有後歸無。│最後歸於死亡消滅。
所以《起信論》上說:「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 每人都有一個過去,東奔西走,過了數十年,回想一下,恍然如夢;現在的事事物物似乎是真有的,但這些事事物物終久會變壞也是無常的,而且剎那發生變化,迅如電光,一閃即滅;未來的境界,想像是錦繡前程,似乎能得到實際的東西,然而猶如煙雲,捉摸不定。所以《起信論》上說:「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浮雲,忽爾而起。」
◎ 凡是血肉之身均不乾淨,小乘佛教有九不淨觀之說。即以選世界小姐而言,各國佳麗均係代表人物,真有沉魚落雁之容,然而除去一張表皮外,身內只有血肉筋骨,污穢充滿,死後不到三天即惡臭充鼻。所以《起信論》說:「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淨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的大涅槃道。
◎ 經云:「一切眾生有生滅。」生滅有二義:剎那生滅:隨時都在變化,現在講經一小時半,聽經前的我與聽經後的我就不一樣。一期生滅:如人之一生,由出生經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至衰老而死。
◎ 佛在經中常常說,貪愛是根本煩惱,形容愛欲如人落海,不易逃出,有五種障礙:水深:形容貪愛無厭,沒有止境。波浪大:形容流轉生死,六道輪迴。一片漆黑:形容無明煩惱,遮障光明。有大魚吃人:形容陷入網罟,無法掙脫。心中著急:形容患得患失,憂悲苦惱。
◎ 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要貪著五欲?就是放逸,放逸是隨便、馬虎、無所謂、不認真、不在乎。不放逸必然精進,守身如執玉,全部精神貫注。不明五欲之真相而貪著,將受無窮的痛苦。故必須奉行佛教,常常攝心,即能自淨其意。故經云:「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 佛對凡夫宣揚佛法,便只能嚐到一點法味而已。因凡夫煩惱太重,業障太深;尤其一生的壽命太短,縱然能活到一百歲,也斷不了多生習氣,何況塵沙惑。佛到娑婆世界不過是來招生的,極樂世界才是正式的學校。《華嚴經》到最後普賢十大願王還是導歸極樂,所以學佛不能不重視修淨土法門。
◎ 把布施放在六度的第一位頗有深義,想入佛的境界、想了生死,必須行布施。六度圓滿就成佛,沒有一點貪心,布施度就圓滿了。經云:「歇即菩提。」難在歇字,內心裏沒有一點妄念,於世無求,與人無爭,人家要佔便宜,我們就認吃虧,只要有人同我爭,我就趕快讓,在世界上無所求,活一天就為佛作一天工作,對外不攀緣,對於生死都沒有留戀,能作到這樣,身心就得到大自在。
◎ 信根發生力量,深信諦理,轉更增長。疑惑不能動搖。例如現在禪與密都很流行,我們能夠不三心二意,還是老實念佛。信心堅固。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擾亂,一切障礙病苦均能遠離,換言之,如受魔外之侵害,還是信心不夠堅強。信心能破煩惱。一切見、思、無明、塵沙均能破之,內不為煩惱所動,外不為魔外所侵,以這種精神修淨土法門必能往生。
◎ 言信根者,五根中以信為主,佛所說世出世法、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因果報應、六道輪迴、種種法門,我們要深信不疑。例如因果報應一項,如不相信,不但往生無望,且將墮於三惡道。
◎ 禪定不是很容易修的,必須要有很高的智慧。有人在初學佛時對禪宗很有興趣,老修行人開示說,你若有惠能的智慧才可以學禪,必須一聞千悟才有資格。世間禪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但八萬大劫之後還要墮落下來,爬得高,摔得重,一下子到了阿鼻地獄。何以故?他自己以為證入涅槃,入佛境界。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其罪還小;而以他的錯誤知見教化眾生,誤人子弟,引人入於不究竟的地位,出不了三界,其罪甚大!
◎ 修淨土法門欲求一心不亂必須修定,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楞嚴大定,沒有出定入定,比一般禪定又高一層。
◎ 精進與苦行不同。世間外道重視修苦行者甚多,有的佛弟子見了也很羨慕。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外道比此更苦。僅修苦行並非究竟之道,成不了正果,用第六意識修,要修到羅漢也很不容易,大多數都修到魔王外道。故必須要正精進,不修無益的苦行。
◎ 邪命有五種:無道作有道。誇耀自己的功德,貪求名聞利養。迎合信徒心理,違背經教,占卜吉凶。高聲顯威,希求人之恭敬。述說某某供養若干,希求他人仿效。此五種均謂之邪命。果能斷盡希求名聞利養之心,則此五種均不存在。蓮池大師與同修拜山,參訪某一大德,叩請開示。大德曰:「你弘法利生,不要為了名聞利養。」大眾聽了下山回去之後,都在暗笑說:這一兩句普通開示誰不會講,何勞我們千里拜山?咸表失望。而蓮池聞後,至誠接受,終身信守不渝,後來成為一代祖師。
◎ 我們為什麼要生到這個世界來?佛說我們來是受果報的,因為多生來所造的業必須要受果報,因業而來,不得不來。還有一種人到這個世界,是為了教化眾生而來。所以這個世界如同一個大監獄,裏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犯人,一種是管監獄的教導師。
◎ 因緣所生法是因緣和合而成,如房子是鋼筋、水泥、磚頭、瓦塊堆砌而成,除去這些材料那有一所房子?一切法均如此,我們身體是四大五陰和合而有,除去四大五陰沒有一個我存在,諸法從緣生,均無自性,當體即空。
◎ 發大心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華嚴經‧光明覺品》就是教人發大心。不發菩提心不但道業不能成就,聽經也不易了解;若發菩提心當下就是菩薩,菩薩心與經中意旨相合,自然大經大論都容易懂了,學地藏菩薩就是地藏菩薩,學普賢菩薩就是普賢菩薩。
◎ 《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佛說在家能孝養父母,比供養三賢十聖的功德還要大。佛在涅槃之前,上忉利天為母說法,是盡孝道且示不忘本之意。所以學佛的人沒有不孝順父母的,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薩以及梵天帝釋、天龍八部均降臨到他家裏呵護保佑;若拜佛而不孝父母,佛菩薩必定遠離,拜佛也得不到絲毫利益。
◎ 內息妄念,外息攀緣,一切放下,淨心念佛,三五天內即可往生。佛出現於世,即為此一大事因緣而來。尤其在末法時期,五濁惡世,必須作此功夫。此一功夫有成就,願走就走,要多住上幾年亦可,不是留戀這個世界,而是要多勸幾個人往生。所以念佛求生淨土,必須認真,不可放逸。
◎ 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佛法要有定功才能深入了解。讀佛經心要靜下來,一心一意的看下去,與佛心心相印,不要起分別。看古德著述應一看就懂,如不懂,研究還是不懂,在此種情況之下,須求佛菩薩加被。第一、要發菩提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知識,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我已經發菩提心。第二、至誠懇切,誠心誠意,一念不生,有了感應,自然通達。心中要一點雜念妄想都沒有,以至誠之心恭敬禮拜華嚴三聖,兩三百拜之後必有感應道交。
◎ 四念處通大小乘,通一切法門,是學佛的基礎。佛將欲涅槃時,阿難問佛:佛圓寂後依誰而住?佛答:依四念處住。所以,若不依四念處,所修行的一切法門,均不是佛法。
◎ 觀身不淨。不淨有五種:種子不淨,父精母血作為自己根身的種子。住處不淨,住母胎時多有不淨。自體不淨,身體為四大假合所成。外相不淨,九孔流溢。究竟不淨,死後數小時即變壞。知自身種種不淨,實無可留戀,即不會執著。或謂有此身可作修行的工具,所謂借假修真;請不要誤會,此「假」字非指身體而言,係指佛法而言,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其實身體用不著擔心,有一定之業報,只有多作善事,在修持上用功夫,才能保持身心康泰。
◎ 觀受是苦,受是領納、領受之意。一切受,歸納之有五:身的苦、樂,心的憂、喜,以及身心無苦樂之捨受。苦、憂屬苦苦;喜、樂屬壞苦;捨是暫時的,屬行苦。三界均苦,若欲離苦得樂,除轉識成智外,別無辦法;如辦不到,只有念佛求往生。
◎ 觀心無常,第六意識心念念不停,不用功時不覺得,初念佛的人愈覺妄念多,停不住。一念不生是真心,動即是妄心,首先要把心栓住,若栓不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更不能往生淨土。
◎ 「觀法無我」,法指一切萬法,我是四大五陰的假合,四大五陰就是法,一切法空無自性,要常常作如是觀,才能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
◎ 眾生有四種顛倒,認為身體是乾淨的,享受是快樂的,心是常住的,我是實有的,既有此顛倒思想,所以處處放不下。對治之法,即用四念處幫助,將身心放下。
◎ 「靜裏乾坤大」,寂寞的境界比熱鬧的場合要快樂得多。動就有範圍、有大小。若是在定中,即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人命呼吸間,必須愛惜光陰,努力精進,內無妄念,外不攀緣,絕不想明年如何如何,計畫一個好的遠景。福報是前生修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果能以妄想而得到什麼,那也就不叫妄想了。
◎ 四正勤:善有兩條,惡有兩條:已生善法,令其增長。未生善法,令其速生。已生惡法,令其斷滅。未生惡法,令其勿生。
◎ 在五濁惡世中種種障礙太多,確實不易修行,但自己若有主宰,有清淨信心,有大決心,求佛菩薩加被,就有成就之可能,一切魔王外道威脅利誘,均無所施其技。
◎ 修行不管修什麼法門,不外止觀二字。一切放下謂之止。僅僅修止,將來只能生無想天,天福享盡,還要墮落。想自己所想的念頭謂之觀,心要很細。宋朝以後眾生根機淺薄,祖師們才教行者參話頭。參話頭若不能大徹大悟,不能了生死;而念佛可以帶業往生,此是淨優於禪之處。
◎ 小乘人也度眾生,但是要度有緣的,與他有特殊關係的,或者求他他才度,他的心量窄;菩薩不同,菩薩有度一切眾生的大願,所以四弘誓願中有一項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 我們每天至少有十一、二小時都在動腦筋,貪著世事,這就是業。過去生生世世都在造業;要勤勞不息的進修,不取不著,即可遠離多生多劫的業障。
◎ 所謂「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是指外道的修行方法亦可以得到三昧,但是這種三昧謂之外道三昧,非真三昧。見屬於心想,心理上的見解,是個名詞。愛,對世間的事物有貪愛之心,不能離開。慢,是恃我高舉。宋仁宗時有大覺禪師,頗有道行,有一天,皇帝派內侍,持最名貴的龍腦一具,賜予禪師,師當著內侍即把龍腦燒掉,並對內侍說:請你回去報告皇帝,我們出家人重在修道,不貪愛世間事物。這樣修道才可得真三昧。
◎ 八識田中有十法界的種子,但種子大小不一樣,種子多寡也不一樣,習慣念佛的,喜歡念佛的,是念佛的種子力量大。我們今生既有機緣親近大乘佛法,即應把握時機,不使空過,要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現在在娑婆世界不過是客居而已。心理轉變,環境也就跟著轉變,我們如果真有這樣的心願,雖然處在五濁惡世,也就感覺非常自在。
◎ 凡夫的五陰是業報,人身就是為酬業而來,前生造的業,這一生要受果報。既知是受報,對現前環境應泰然處之,逆來順受,要心甘情願的承受,且不能再造新業。所以佛給我們開示念佛法門,念佛與六道均不相應,僅與極樂世界相應。
◎ 內不受六根的控制,外不為六塵境界所轉,才能得到自在。
◎ 寂是放下萬緣,照是對萬緣清清楚楚,《金剛經》上教我們一個很淺顯的修行方法,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果能常常依照此法觀察,對於一切法即不執著。世界上沒有一樁事情值得我們留戀的。
◎ 經云:「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眾生有苦難,去救度他,不過救其一時之急,是善心與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輪迴,了生死,才算是發大悲心。
◎ 學佛不能自暴自棄。我們發菩提心,時時刻刻存心度化眾生,那麼當下就是菩薩,護法龍天都會在四周保護。菩提心增長了,煩惱自然就會減少;煩惱減少,自然得到清涼自在。我們可以試驗一下,只要有七天的功夫,必會得到清涼自在,時間再長當然更好。
◎ 如來可以隨類現身,到那一道即與那一道的眾生一樣。這是如來境界,凡夫無法測知,但佛無妄語,我們要相信,要誠懇的相信才能得到信的成就。再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比丘、有女人、有國王,種類繁多,均是法身大士所變現,這種境界也是凡夫測不透的;在《華嚴經》上所說的種種神,以及天龍八部,說得最多也最清楚,這都是如來境界。我們的境界是穿衣吃飯、拉屎撒尿,與如來境界截然不同。認為經上所說也許是神話,那就錯了;我們若不相信,學佛就有障礙。
◎ 發菩提心之後,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憍慢二字真害人不淺,自己覺得了不起,我的學問比你們高,我的地位也比你們高,我的智慧更比你們高,你們要恭維我、要服侍我、要捧著我;結果人人見了又厭又嫌又怕,最好遠遠的離開這位先生。捨於憍慢是說先變化氣質,先離我相,能不憍慢才不為人所惱。
◎ 吾人多生多劫以來,所造眾罪無量無邊。即如現在,為人處世不走正道,為人鉤心鬥角,人我是非,都是罪過;又如為官有權有勢時,為了私人利益而損害國家與民眾,亦是罪過;平日大魚大肉殺害眾生,更是罪過。現在學佛,知道已往所作均是過錯,深自憂悔,但憂悔亦不能消滅罪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只有等著受報。必須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不論將來上天堂、下地獄、墮惡鬼,均不在乎,只要抱定發菩提心永不退轉,還有挽回的餘地,還有出苦的日子。
◎ 馬鳴菩薩說:「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外緣」指四面的環境,「一切音聲」如車聲、飛機聲等,皆足以破壞我們的定功,所以小乘人要住在山林水邊才容易修道。古語云:「大隱在市,小隱在山。」十字街頭都可以打坐參禪,這是有深一層功夫的人說的。
◎ 「能」即能力或謂本能,經中常說萬德萬能,佛有、我們也有,有能力才能擔當一切事業。例如弘法,不要認為是難事,不要害怕,只要發菩提心,目的在利益眾生,與十方諸佛之心相同,必能感應道交,蒙佛加被,不可思議。古來大德法師講經,往往於登講座說法之時,不知那裏來的力量,盡情發揮,有如泉湧。事後聽者呈獻筆記,法師自己都覺得說了這麼許多論議,實在不可思議。
◎ 修觀時要:觀無常苦,觀三世如幻,觀身不淨,觀眾生苦。有了這種種基本觀念,然後再觀我們由無始以來無明作祟,令心生滅,過去塵沙劫已受了身心大苦,眼前仍有無量諸苦,尤以目前大環境種種逼迫,離此一步,即死無葬身之地,應即時發心修行,了生脫死,不可懈怠。故《起信論》上說:「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 《華嚴經》所說的是一真法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屬有為法,有生有滅。我們所了解的佛法只是皮毛,沒有甚深的功夫不能了解佛法的真實義,只能隨分研究,隨分演說。最要緊的還是念佛,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入佛境界。如佛念好了,把身心世界都放下了,到了極樂世界,所讀的不是《八十華嚴》,而是大本《華嚴》。
◎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是登地菩薩的前方便。十信是對大乘佛法深信不疑。十住是求解,修般若慧,大智慧開了再修行。十行是修定,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同地方在此,念佛一心不亂就是大定,有定自己才能作得了主。十回向是修大慈大悲,把所有功德都回向眾生。真正登地,才算是有了家、有了業。
◎ 解脫:解是解開義,解開繫縛;脫是超脫義。起惑造業即受繫縛,受三界之苦,不得自在,解除我們惑業之繫縛,脫三界之生死苦果。《華嚴經》論解脫有五種含義:生死不能縛。眾生六道輪迴,或講五蘊生滅;菩薩則不為生死所轉,來去自在。凡夫受善惡業所支配而受報,菩薩是乘願力再來,故生死不能縛。境相不能縛。菩薩雖亦稱有情,但對五欲六塵覺而不迷,遠離凡情,在一切境相當中無染著、無貪愛。現惑不能縛。凡夫的見解是分別,依佛法說是虛妄不實;菩薩既對一切境界不染,故不會起心動念,祖師大德對萬事萬法照得清清楚楚而不落印象。有不能縛。指一切有為法而言,有為法是所見的一切現象,一切相當體即空,均為虛妄不實的。惑不能縛。塵沙見思是煩惱惑,菩薩對真與妄無著無不著,一切妄相即真如本性,故煩惱亦不能束縛。
◎ 有漏,煩惱之代名詞,漏泄之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漏泄流注而不止,謂之漏。又漏為漏落之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故謂之漏。有煩惱之法云有漏,離煩惱之法云無漏。
◎ 菩薩與凡夫在事相上無區別,其唯一的區別即凡夫染著,菩薩不染著。
◎ 菩薩大願無量無邊,《華嚴經‧淨行品》所舉一百四十一大願不過舉例而已,一百表十信圓融,四十一表菩薩位,果真能行此一百四十一大願,則普賢行願可以圓滿。
◎ 如能照《淨行品》修行,即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學佛同修決不可自暴自棄,應當直下承當。學佛幾十年一無所成,還是煩惱重重,其原因是沒有把凡夫心轉變過來,這樣學佛毫無利益可言。
◎ 你要是念念祝願一切眾生健康快樂,你自己一定健康快樂;你要是祝願他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菩薩的大法與事業一定會傳給你。
◎ 在修道過程中必須具備種種因緣,方能有所成就,而障礙亦所難免。要祝願一切眾生均不遇障礙,如有他人給你障礙,你千萬不可存報復之心,應視其如佛菩薩來試驗你的堅忍心與長遠心。
◎ 家是貪愛繫縛的根本,一般人都免不了。無家,孤苦零丁,是苦;有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俯畜,苦上加苦。就修行之成就來說,出家在家沒有區別。菩薩知家是空的,家庭的集合也是因緣的湊合,故不會受家庭的繫縛。不明此理,家庭只有情愛與煩惱;明此理,要教導一家人深信佛法,淨化家庭。
◎ 晏居之時,菩薩與凡夫不同:一則貪染,一則離欲。佛將五欲比作毒箭,對財色名食睡有貪愛之心,即不能行菩薩道。初發心的菩薩,明其理謂之解悟;在日常生活當中朝此方向走,等到了行與證的悟境時,即不在六道輪迴,脫出生死。
◎ 佛法的法樂,與世間歌舞伎樂之樂,大不相同。伎樂之樂是外來的,在生活苦悶當中調劑身心而已;佛法之樂是最高級的享受,入了佛的境界是真快樂,所謂法喜充滿,確屬不凡,可以增長信心,增長道業。
◎ 修與學,在家出家都是一樣,且各有方便;但目前出家不如在家,出家道場與昔日大陸情況不同,欲求修學道場實不容易。大陸叢林分內外兩院,內院是出家人的修行場所,外院可供居士在寺修行,二六時中不離正念。現在在家居士應學普賢菩薩行,一切時一切處均是道場,念念提高警覺,淨念相繼,方有成就。
◎ 五蓋:貪欲蓋施戒。有了貪欲,行布施持戒均得不到清淨。瞋恚蓋慈忍。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有瞋恚即無慈悲。睡眠蓋精進。貪睡即昏沉不能精進。 掉悔蓋禪定。掉是掉舉,心靜不下來;悔是後悔,好事悔未作,壞事悔已作,修行人均不宜有,已經作了,不必想他。疑惑蓋智慧。對於人生宇宙真理猶疑,未能生信,障礙智慧。
◎ 說法合乎十方諸佛所證之真理,謂之契理;說法合乎眾生之智識與根性,謂之契機。契理契機是說法的大原則。
◎ 經云:「若入堂宇,當願眾生,昇無上堂,安住不動。」此是坐禪觀時之願。堂宇,修禪即禪堂,研教即講堂,修淨即佛堂。無上堂指非有形狀之明心見性而言,念佛亦如是,念念有阿彌陀佛,念念有西方淨土,把心安住在六字洪名上即無上堂。
◎ 戒律在三藏中佔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記錄就是戒律。在行為上以戒律為標準,在思想上以經論為標準。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八萬四千法門,就理論上歸納之,可分為二大類:一曰定,一曰觀。定即止,放下萬緣之意。修定是心不起念,比較單純,修行人大致沒有什麼諍論,至於修觀,各人所修的境界不同。修觀是入佛的境界,各有獨到之處。修觀要用智而不用識,用觀照而不用分別,無論對性體或法相,唯有用觀照才能見到如實理,見到真理才無乖諍。故經云:「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
◎ 佛家修行,打坐是重要功課之一,雙盤打坐最宜,可以坐久。左腿在外,右腿在內,謂之跏趺坐;右腿在外,左腿在內,謂之降魔坐。
◎ 常言道:「學要博,修要專。」學佛是生生世世的事,有人經典一看就懂,看得很快,這是前世修過讀過的。修行要選擇自己程度與興趣最合適的法門,進步就比較快。學禪必須把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一齊放下,一般人很難辦到。歷代淨土祖師,多是禪師破三關、破本參之後轉而修淨土的,因為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古德說選淨土法門是最聰明的人,經上說利根的一二日即成就,最笨的也只要七天,何以我們學佛若干年還無成就?是了生死之心不切,對世間事放不下之故。
◎ 眾生病苦的原因,就佛法的觀點說,可分為三大類:生理上的病痛。飲食失調,感受寒熱,應請醫師診治。冤業。冤家債主找上門來,非醫藥所能治療,要請有道高僧化解,誦經禮懺,冤家若肯接受調解,即可無事。如悟達國師生人面瘡,經迦諾迦尊者洗以三昧法水,遂解積世之冤。律航法師未出家時任軍界要職,曾誤殺無辜二人,來臺後此二人之鬼魂常在律航面前現形,律航知是冤魂伺機索命,即請教慈航法師(律航經慈航薙度),慈航教以拜懺百日以解冤仇,晝夜不息,睏倦就在拜墊上睡一會兒。當拜至兩月,此二鬼現形時面帶笑容,再請示慈航,慈航指示既許以拜懺百日即應拜滿,其後鬼魂竟不現。業報。過去多生多劫來所造種種惡業,遇緣即起現行,病苦隨之,亦非醫藥所能治療,必須發大菩提心,懺悔宿業,同時切行戒殺茹素放生,以培康寧長壽之因,方能有濟。
◎ 末法時期在家人的責任重,因為身心均出家者難找到,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者,在居士中則所在多有。出家人何以不能成就?其主要原因是不能行苦行。肯吃苦定有成就,無益的苦行不必修,但保持一個最低限度的生活水準,無貪無求,心才會定下來,所以頭陀行是值得讚歎的。
◎ 佛恩有十:發心普被。佛對一切眾生普加被,一視同仁,怨親平等,小而至於蚊蟲螞蟻亦不例外。難行苦行。千苦萬苦都不在乎,整個心血都放在眾生身上。 一向為他。絕不為自己,以其無比的大慈悲心,為了救度眾生。垂行六道。佛已出三界,可以不要再來,但是入三塗六道,無有疲厭。隨逐眾生。隨眾生入六道,永不捨棄,想盡方法使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大悲心重。譬如有人只有一獨生子,忽被人毆傷,其父母心中痛苦為如何,佛對眾生亦如是,想盡辦法不令眾生造惡。隱勝彰劣。佛的殊勝身隱藏起來,度人即現人相,不現同類身無法度眾,此之謂同事。隱實施權。實是一真法界,境界太高,是佛的究竟法,以此法度生,眾生不能接受,必須由最低級的作起,先講五戒十善,五乘佛法,是權非實。示滅令慕。示現滅度,給眾生一個警覺,若久住世間,不足為奇,使眾生有難遭想。悲念無盡。佛在世時,人壽百歲,而佛提前二十年,在八十歲時入滅,其用意是要留二十年福報給日後的出家人。末法時期出家人如專心辦道,衣食不虞缺乏,不必憂慮。我們既知佛恩之浩蕩,如何報答?有偈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只有盡形壽依教奉行,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才是真報佛恩。
◎ 眾生的階級,愈往下愈迷。人身難保,佛法難聞。懂得佛教的理論,平時有甚深的熏習,在臨命終時,偶因一念之差墮入惡道,因有宿根,尚容易往生淨土。縱然是三惡道的眾生,既生佛國,即失去本惡道的原形,成為上善相好,沒有地獄鬼畜舊日之形體。女人亦如是,在極樂世界找不到女人及根缺者,女人亦轉男身,與佛一樣。
◎ 餓鬼道之因是貪,地獄道之因是瞋,畜生道之因是愚痴,若把貪瞋痴去掉即不會墮入三惡道。
◎ 貧窮人有時也有快樂,但比不上帝王宮室的快樂,帝王宮室的快樂比不上天宮的快樂,三禪天天人的快樂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快樂。極樂世界的快樂,我們如果沒份,是求不到的,佛豈不是吊我們的胃口嗎?佛也就不必說了!說淨土法門,就是教我們離苦得樂的。
◎ 甲冑表示精進之義,學佛的甲冑即是精進。如能忍,一切事均可成就。《金剛經》云:「一切法得成於忍。」人與人相處,人與環境相處,必須忍耐,唯一目標:若能使道業上有所成就,則任何環境都要忍耐。
◎ 佛經浩如煙海,如何能深入經藏,一般人均有畏懼之心。但若得到無師智,則一通一切通。如何得到無師智?要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如何才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要以誠敬二字學佛。印光大師曰:「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
◎ 出家若修到阿羅漢的地位,永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了卻分段生死,才算是出家;然而變易生死還是未了,必須要破根本無明(成佛),才算是真出家。故出家是大丈夫事,需要大智慧。
◎ 佛制托回來後須沐浴,沐浴後換上淨衣再作功課。從前祖師所訂規矩,拜佛禮懺一定先要沐浴,尤其是禮懺,唯有如此才能起感應。
。」忍即不退,有認可、同意、忍受之意。到極樂世界,佛力加被,使人有能力得不退轉。
佛光常照 佛的光明中,智慧德能不可思議,見佛光明生慈悲心;佛放光明攝受此人,如日月照著暗途,不墮坑塹。凡是念佛的人都有佛光照著,有佛號時即有光明。往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六塵說法,無有間斷,故佛光常照。
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 世間人念佛,有佛號的時間少,無佛號的時間謂之失念,正念少妄念多,修行不易成就;在極樂世界六塵均能說法,皆說苦空,常常熏習,迄無間斷。
純諸菩薩以為勝友 在極樂世界,往來之人均為菩薩,人事環境簡單,外無邪魔,內無煩惱,諸上善人同會一處。「置子莊嶽,不復楚語」,此環境所造成。
壽命永劫與佛齊等 娑婆世界人類壽命太短,一生修行未必能證果,命終轉世幸得人身,尚有隔陰之迷。死魔殊可畏,一番生死就有一次大進退。極樂世界無死魔,與佛同壽,可長期修,譬如行遠路,壽命長即無顧慮,終有到達目的之一日。
◎ 學習方法是好好遵守佛的教誨,依法不依人,如其所說與佛所說的道理同,即應遵照,否則無論其人學問道德如何高尚,都不要聽他,視同魔外。佛佛道同,如再有一尊佛降世,其所說法不會有兩樣。
◎ 凡夫自無始以來,在三界六道熏習的都是感情,立時斷掉,談何容易!必須聽經研教,慢慢熏習。感情是假的,不通教理的人臨命終時,對親眷恩情不斷,無法放下,難望超生善處。學道要少攀緣,斷情不斷慈悲心,增長菩提心,將世間意識斷除,沒有人情的牽累,沒有物質的掛念,才有成就。
◎ 煩惱一來,道就沒有了。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財色名食睡五欲都是煩惱,以佛法來熏修,熏修成自然,養成習慣,使道業日增,煩惱日減。定修比散修有效用,每天有定課,甚至每日早晚十念,養成習慣亦有用處。
◎ 眾生生到極樂國土即不退轉,有三義:
大乘不退 佛說閻浮眾生剛強難化,大乘佛法非常難行,難行就難免有退心,故在娑婆世界,內有煩惱,外有魔障,修行不易成就。生到極樂世界,內無煩惱,外無魔障,趨入大乘,更不會退轉復作二乘。
已得不退 在修行時已經得到的智慧德能,例如修淨土的人修得的一心不亂,在娑婆世界如不好好保持,即容易失去。什麼境界來了都不動心,要八風吹不動才行;如修得神通智慧辯才,心中一有名聞利養,馬上即退失。若生到極樂世界,凡所已得,更不退轉或喪未本有。
未得不退 此係指修證機緣上說,沒有障礙。在娑婆世界,想精進非常困難;生到極樂世界,凡所未得,更不退轉阻其前進。
◎ 果報有苦有樂,苦樂二字是相對的。講到真正的離苦得樂,見思煩惱斷了才行,如果只是生天,天福享盡還是要受苦報。斷見思惑不簡單,要以聖教熏習。幸虧佛還告訴我們一個淨土法門,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離開這個苦惱世界,往生淨土;其他種種法門,都要斷除見思惑才能修成。眼前世間上種種享受均不是真正的福報,大福報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聰明人現在的財色名食睡都不要,只求臨命終時不害病,預知時至,佛菩薩來迎,端坐而化,這樣今生才不白活。
◎ 《金剛經》有「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之句,「色聲香味觸」包括世間一切可見可聞之境界,「法」之一字包括世間一切不可見、不可聞而為心思所能及者之境界,舉此六字攝盡一切境界相,亦即一切境界皆不可著,不但可見可聞者不應著,即不可見不可聞者亦不可著。此是教誡學人,世間一切均不應著。
◎ 瞋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瞋。忍辱極易生瞋,瞋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例如有人罵我,我忍耐住一時不還嘴,但心中氣得不得了,這種強壓制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瞋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而瞋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違反慈悲,更不待言。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業決定受報。與其造惡業,不如造善業;與其造善業,不如修淨業。一切惡念不令生,處處忍讓,處處學吃虧,當作還債想。人生本為酬業而來,三世因果,輪轉不息,古籍記載,斑斑可考。唐吏部尚書唐臨著《冥報記》中,載一文曰:「隋開皇中,魏州刺史博陵崔彥武,因行部至一邑,愕然驚喜,謂從者曰:﹃吾昔嘗在此邑中為人婦,今知家處。﹄回馬入修巷,屈曲至一家,命扣門。主人公年老,走出拜謁。彥武入家,先升其堂,視其壁上去地六尺有高隆,謂主人曰:﹃吾昔所讀《法華經》並金釵五隻,藏此壁中高處是也。經第七卷尾後紙,火燒失文字,吾至今每誦此經至第七卷尾,恆忘失不能記。﹄因令左右鑿壁,果得經函,開第七卷尾及金釵並如其言。主人涕泣曰:﹃亡妻存日常讀此經,釵亦是亡妻之物,妻因產而死,遂失所在,不意使君乃示其處。﹄彥武亦云:﹃庭前槐樹,吾欲產時,自解頭髮,置此樹穴中。﹄試令人探,果得髮,於是主人悲喜,彥武留衣物,厚給主人而去。(崔尚書敦禮說云然。往年見盧文勵,說亦大同,但言齊刺史,不得姓名,不如崔具。仍依崔錄。唐臨註。)」
讀了此一記載,可以領悟:人死不算了,仍有輪迴,普通無大善惡之人,死後可能仍為人。崔刺史前生作婦女時,常讀《法華經》,以讀經功德轉世為富貴人,且作了刺史。(此話不假,宋曹翰多生前曾聽過一次經,供一次僧,以後世世作小官,到宋時為大將。)因其讀經並未發菩提心,只種了些善根,仍轉世為人,未能了生死。崔刺史今生得到富貴,曾否想到是前生讀經所種的善根,曾否了悟人生如幻,精進修行,文內未曾提及;如其不然,則前生的讀經功德,只不過換了一個刺史而已。
◎ 念佛人常稱道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二者均非易行。一心不亂是三昧成就,心不顛倒等於童真住菩薩,菩薩到此地位不會再起邪念,念念均在菩薩道上。
◎ 現在世界上善人少、惡人多,依照佛法即可鑑別。佛法中善惡有一定的標準。以十善業道為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就是十善,能作到的就是善人。世界上能做到的人究竟是少數,可見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猶如火宅。
◎ 初學佛之人,外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內有無始以來的煩惱,若求功夫精進,談何容易,故佛教我們返還自性,依靠三寶。
◎ 無畏施是給眾生精神上的安慰,例如晚上有人走黑路怕鬼,送他回家,即是無畏施,其果報是健康長壽。不殺生亦屬於無畏施。
◎ 一聞到佛法即至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此乃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所致。凡夫學佛以泛泛心情聽經,亦念誦、亦禮拜、亦隨喜,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其實得不到什麼受用。
◎ 富貴學道難,生活環境困苦者比較踏實。老太婆念佛多有成就,因其無依無靠,處境艱困,乃死心蹋地的求出離,三五年間就能有成就。佛教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生活降至最低限度,旨在教人放下,一切不著。《金剛經》全經要旨即「無著」二字。
◎ 受苦沒有苦的觀念,受樂沒有樂的感覺,把自己忘了。四弘誓願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發的總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四願中之主願。眾生必須先斷煩惱,故又有「煩惱無盡誓願斷」,歡喜心也是煩惱,動念頭即是煩惱,不起念不動心即無煩惱,本來是為度眾生,如此不知不覺之間自己也得度了。願為先導,以行踐願,此是大乘佛法之善巧處。
◎ 三世諸佛是靠山,菩薩一言一行均應根據三世諸佛之教訓;三世諸佛攝受菩薩,菩薩再攝受眾生。凡夫要把意識心去掉,依靠經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如此修學,大經大論,讀誦受持,轉識成智,大開圓解。所以說欲有成就,必須依靠三寶。
◎ 眾生皆著於二,二指空有二邊,不著有即著空,著有者不能離欲界色界,著空者在四空天,住無想定,皆是錯誤;兩邊不著,方證菩提。
◎ 法門本來沒有高下,佛法亦無深淺,是眾生分別心上加以區別。法運有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滅法時期,亦如人之有生老病死,則佛法豈非亦是生滅法?其實佛法本身並無生滅盛衰,佛說法運之次第,不過隨順眾生而言。正法中亦有末法,如佛在舍衛國說法時,有三分之一的人親自見到佛陀,有三分之一的人只聞佛名而未見佛,另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未見佛亦未聞佛名,是在正法之中亦有末法。今日是末法時期,如能至誠懇切,依教奉行,超凡入聖,同證菩提,則今日仍在正法時期。
◎ 凡夫一切作為與性違背,所以不能斷煩惱,了生死;而佛法橫說豎說都是教我們見性。佛常常開示此理,但我們不得受用。若自己依此理檢討身心,曾否作到與佛菩薩一樣,佛菩薩無我見、不執著,果真能入佛菩薩之境界,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 佛所證得佛果上的功德,眾生一發菩提心即與之一樣。眾生與佛是平等的,只是佛的性完全顯露出來,而凡夫的智慧德能被無明障礙著。從初發心即能攝佛果地上的德能。
◎ 六根接觸六塵,只要能令人引發悟道的靈感,樣樣事情都能覺悟,如能善自體會,均是佛法,均是經典。例如每天看見報紙上登載的訃聞,有的年歲不大,就已經作古,想想將來總會輪到自己,為何不趕快精進修持,在有生之年,即儲備好往生資糧,免得臘月三十晚上到來,手忙腳亂。
◎ 看看《淨土聖賢錄》上所載往生實例,其中有的苦修數年即能往生,而我們不成,學佛幾十年,無進步,無成就,道理在不明其體。佛經中所舉的用砂煮飯之例最為恰當,說用砂煮飯,煮一萬年也不會變成飯,因飯之體是米而不是砂。佛之體是菩提心,發菩提心念佛是把握著根本,修行才能得力,日用平常之中少用分別心,二六時中佛號不斷,打一分鐘妄想不如念一分鐘佛號。菩提心包括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無分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