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19/12/2015 17:4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前言

  佛法,首先是一種智慧。釋迦牟尼本來是古代印度一個王國的王子,因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等痛苦,所以立志要尋求一種能令所有人擺脫痛苦的智慧,最後他經過一系列的修行終於覺悟了,從而創立了佛法,成立了佛教。因此,佛法是一種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擺脫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戰場上的金戈鐵馬、運籌帷幄;也不是情場上的你儂我儂、纏綿悱惻;更不是官場上的升降沉浮,勾心鬥角,它就是一種生活智慧。它教我們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臥、柴米油鹽中,獲得一種任運自由的心境。佛說境由心生,幸福與不幸,快樂與不快,歡喜與憂愁都是一種主觀心態。一顆樂觀的心,一顆堅毅的心,一顆健康的心是不會被生活中的任何風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樂之源。可是,現代人舍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像乞丐一樣挨家挨戶討飯,卻不知道自己家裏就有無窮無盡的寶藏。意思是說現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處追尋快樂,卻不知道應該在自己的上下功夫。編輯本書就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一些佛學大師們的金玉良言,使讀者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等方面有所啟發,讓那些被無聊、壓力、憂愁和困惑所俘獲的靈魂獲得一股新鮮空氣。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我想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佛法也是一種慈悲。在佛經上,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佛陀為了拯救一只被老鷹追逐的鴿子,而割肉哺鷹,以自己身上和鴿子同等重量的肉來換取鴿子的性命。彌勒菩薩和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在我國家喻戶曉,這與他們救眾生於危難,自度度人的慈悲精神是分不開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薩也被廣為推崇。玄奘、淨空等中國高僧西度流沙、以死人枯骨為標示,曆盡千辛萬苦到達印度,將佛法引入中國,為的也是要救度中國的老百姓,其慈悲精神彪炳千古。本書中所提到的佛學大師們的慈悲精神也不遜於古代的高僧大德。他們大多年過花甲,甚至已逾古稀之年,依然在世界各地為各種膚色、各種種族的人們傳授佛法;他們管理僧伽團體、創辦佛學院、撰寫佛學著作、熱心慈善……真是功德無量。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做這些事情不圖名,不貪利,無私地為普度眾生的事業默默奉獻,真可謂善而不居、為而不有

  布施財物給那些身處困境中的人們,只能使他們順利地度過一時的危難,而布施佛法給他們,則可令他們獲得更根本的永恒的解脫。《金剛經》上說,即使用像恒河裏的沙子一樣多的珍寶進行布施,都不如持守佛法並向他人宣揚佛法的功德大。因此,本書本著佛家的慈悲精神,希望將佛學大師們在待人處事方面的生活智慧,更好地傳播給大眾,讓更多的人能聆聽到殊勝的佛法,獲得清淨的智慧。同時,也希望讀者在閱讀中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佛學大師們悲智雙運、無私奉獻的人格魅力。

 【第一章】佛學大師教你為人之道

  悟思:

  佛,即覺悟的意思。佛陀,即覺者。究竟佛覺悟了什么呢?簡而言之,就是真諦  人生宇宙的真諦。一提到真諦,很多人就覺得佛法高深莫測、玄妙無比,從而產生畏難情緒,覺得學佛無從下手。其實啊,佛法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為人處事之中。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道不遠人。因此,佛學大師們講學佛就是學做人

  做人可是一門大學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他提出了人是什么的疑問,從此開啟了西方的哲人們探索人生奧秘的艱難之旅。中國古哲孔老夫子也說:仁者人也。意思是說,像樣的人就可以稱作仁者。可是在孔子眼中沒有幾個人能配得上仁者的稱號。也就是說真正完全像樣的人並不多啊。蘇格拉底和孔子差不多是同一時代的人,一個在西方,一個在東方,幾乎同時開始了對人類自身的反省:人是什么?應該怎么做人?

  但是怎么做人是沒有固定模式的。人類不是被奴役的羔羊,而是追求自由自在的靈長。每個人的人生都閃耀著自己特有的光芒。既然人生是如此絢麗多彩,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覺悟人生的真諦,指導人生的迷航?當我們在深夜裏苦悶徘徊時,當我們寄情山水大歎:做人難,難做人時,何不去向那些人類中最睿智的覺者請教?

  一語點醒夢中人。人人都需要點撥。有時佛學大師們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將我們心中積存幾十年的迷惑一掃而空。向來枉費推移力,今日水中自在行。大師們的智慧能讓我們看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幻,最終達到身心自在。

  現在人們經常把處世稱為混社會這個詞十分精彩。它一方面說明了現在很多人對如何處世很迷茫,待人接物沒有規則、與人相處沒有法度,所以只能瞎混”;另一方面,說明了很多人把能否成功寄托於一種偶然性。成功是很偶然地出來的,失敗了也是偶然地得不好。

  可是,這樣渾渾噩噩混社會,最終掉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青春年少,是自己的寶貴機遇。,是一種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的態度。

  機遇只屬於那些有准備的頭腦。因此,我們應該學習怎樣處世,把它作為一項終生學習的課題。曾子曰:吾日三省我身。這種不斷反省自己,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值得今人仿效。

  很多人誤認為佛教是完全出世的宗教,對佛教的基本印象是:在深山古寺中念經吃齋。其實不然。佛教認為出世與入世是圓融無礙的。地藏菩薩雲: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果佛教遠離世俗世界,如何普度眾生?如何度空地獄?六祖慧能大師也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凡與星雲法師、聖嚴法師、淨空法師等佛學大師們交流過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感覺:與大師在一起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這就是大師們的人格魅力之體現,這也是大師們處世智慧的流露。

  人們經常說出家人是看破了紅塵。對!整個社會是如此的紛繁複雜,不把它看破,又如何能在社會中遊刃有餘”?只有看破了紅塵,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關鍵。然而一般人要看破紅塵,恐怕得借助大師們的佛眼

 學佛就是學做人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壇經》

  學佛之道無他,求其安心而已。

  ——善月《山家緒餘集》

  學佛是人生向上事……向上,就是向好的方向努力,一步步地前進達到那至善的最高峰,也就是學佛的意趣所在。人之常情,無不喜愛向上向好的,除非是失意分子,因為事業等失敗,使他意志消沉,不想振作,索性做一個社會上的敗類。但這種人究竟是少數,而且都有機會改善的。平常以為人生好事,是家庭生活美滿,兒女多,身體健康,有錢有勢,當然這也是人生的好事。可是依佛法說:這是好的果,並不是好的原因。要想獲得良好的結果,不能就此滿足,因為這是要過去的。必須積集良好的因,才能保持而趨向更好的。

  ——印順法師《妙雲集》

  學佛是向內尋找自我,找到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一種向真、向善、向美的智慧之舉。

  ——星雲法師《佛光菜根譚》

  學佛就是學做人,學做一個好人,學做一個明白人。儒家講止於至善,佛法確實將這句話圓滿做到了。至善是善達到極處,達到究竟圓滿。儒、佛都有一套達到至善的方法,這個方法的基礎,可說是完全相同。儒家教學首先列出三綱、八目,佛法教學首先提出四弘、六度,這兩者的精神與內容非常接近。可見孔老夫子與釋迦牟尼佛的思想、見解、教學、行持,不謀而合,正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

  六道眾生最容易得度的是人道,所以菩薩示現成佛也在人道。……我們這一生能夠得生人道,機會非常難得可貴,可貴在容易覺悟、容易得度,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機緣。而這個機緣並不長,因為人的壽命很短促,縱然活一百歲,也是一彈指、一刹那而已。壽命短,顯得這個機緣格外可貴,因此得人身若不聞佛法,實在可惜;而得人身沒有機緣聞佛法之人,確是占大多數。在現代,佛法借著科學技術,普遍向全世界宣揚,無論信與不信,所謂一曆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世間人有福。若在這一生中,真正能脫離六道輪回,就是真的成就。反之,這一生不能脫離六道,來生依舊免不了輪回;這一輪回,不知道要輪回到哪一劫,才能再遇到佛法。絕對不可能生生世世都遇到佛法,若生生世世都能遇到,我們早就成佛了,可見這相當不容易。

  遇到佛法,大家都希望在這一生中成就,這並非難事,確實每個人都能做到,關鍵就在覺悟。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覺悟;將毛病改正,這是修行。要是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就無從改起。但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毛病很難,他總以為自己樣樣都對。而凡夫之所以為凡夫,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過失,自以為是。菩薩與凡夫不同之處,就是菩薩沒有自以為是的觀念,只知道自己毛病太多,天天反省,天天改過,這是覺悟的人。迷人自以為是,即使反省也認為自己沒有過失,過失都在別人。殊不知見到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幾時見不到別人的過失,自己的過失就沒有了。

  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見到別人有過失,就是自己煩惱習氣起現行。外面是緣,緣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引出來,這就是大過失。所以會修行的人,所有的外緣都是善知識,善人善事可以學習,惡人惡事資助自己反省改過,順逆都是善知識。在反省中,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菩薩修行能成佛之理在此。

  若不明道理與事實真相,學佛不能從心地上真正做一個轉變,就是學佛也依舊造罪業,正是古人所講的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不一定指出家人,在家人也包括在其中;僧是團體,無論出家、在家,學佛的團體都稱為僧團。

  ——淨空法師《學佛就是學做人》

 學佛是為大眾謀幸福

  眾生心力是相續的,不是新起的,也不會斷滅的,偶爾變化亦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我們若了解人生宇宙原理,則所起一種思想,一種動作,可以改變人生宇宙一切。故勤做善事能令人類眾生完善,否則亦能令一切眾生墮落。如殺害他人而想利益自己,是違背因果的,實際上還是自害,例如日本之侵略我國,而現在將漸次滅亡了,故知一切都有因果。

  第一,一切須以眾生之利益為前提,如此方可造成完美的人生。故在佛法的原則上,須要貢獻自己所有的,使一切人類進步改善,使一切人類都無侵略爭奪之事,乃達到世界永久和平。尤其現在交通發達,倘若一個地方發生戰爭,很容易波動到全國或全世界,故若不急求世界永久和平,則今後人生將永遠淪在戰爭的殘酷中。再如前次世界戰爭與此次大戰相較,其破壞力量遠勝過去,故現在世界永久和平,是迫切需要的。

  第二,現在有一種人完全是為個人的利益著想,他的才智完全作了自私自利的工具,是整個以身家利益為前提的。這種人小而能造成目前資產勞動階級不平等的社會,大而能造成國際間的優劣,故我們要做到完善的人生,必須互利互惠。因此,要明白這因果法則,把個人的力量獻給大眾的利益上,而達到自他兩利。

  複次,應有尊卑長幼有次序的社會人生,這是第三種人生。第四是要有誠信,使社會能精誠團結,向上發達,由這因緣所生法上的真理去實踐實行,合到道德行為理性生活,這是覺悟人生的開始,這就是佛法上說的五戒十善的人生。再進一步,就是大乘菩薩所行的六波羅蜜行,使一切眾生都做到這種人生道德最高尚微妙完善的菩薩行為,方是最完善最美好的人生。

  大乘佛法是為大眾謀幸福的。例如車子,人力車只容一人,汽車可容少數人,喻如小乘;若火車則能容大量的人,絕不是為哪一個人的,故喻大乘。大乘佛法是絕不為己,而為一切眾生謀利益的,要想使人類更進步而去修菩薩六度萬行,完成最高人生,改良人類社會,這是佛法指示做人的最高道理。

  ——太虛法師《太虛大師全書》

 廣結善緣,自謙而尊人

  恒順眾生,隨喜功德。

  ——《華嚴經》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戲裏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種特質,無形中會吸引許多影迷,很受大家歡迎;有的明星則沒有這種特質,但他的戲演得好、歌唱得好,所以還是會有許多戲迷、歌迷支持他,這是因為他通過美妙的歌聲、精湛的演技,或是他的看法、想法與大家結緣,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像我通過寫作、演講,也和很多人結了緣,因此我走在路上時,很多人見到我就會說:你是聖嚴法師嗎?我看過你的書。我雖然不是直接與讀者面對面,而是間接通過書本作媒介,也算是與大家結緣。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就是。如果結的緣是好緣,別人自然會主動親近你,喜歡和你做朋友;如果結的緣是惡緣,別人就會討厭你,不願意和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你,或許就表示你平時不願與人結善緣。

  彼此有緣的人相處在一起,必然感到親切、歡喜;遇到和自己無緣的人,光看對方的模樣就覺得討厭,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你不順眼、不喜歡,甚至連發型和動作都可以嫌棄。

  其實問題並不一定出在對方身上,因為喜歡或討厭是主觀的感受,有些可能是你自己從小養成的觀念,有些則可能是過去的經驗在腦海裏留下的印象。例如,看到三角臉的人,就聯想到毒蛇的頭是三角形的,覺得很可怕;看到瘦長的臉又聯想到馬臉,覺得很難看;看到圓形臉,又認為是燒餅臉,不雅觀,無論看到哪一種臉型,都一樣有意見。又或者,某類型的人曾經在某個機緣下,帶給你很不舒服的感覺,從此以後,看到這類型的人你就覺得反感。

  由此可見,喜歡或不喜歡,可能起因於自己在過往的經驗中,在某一時刻停駐過心頭的記憶,也可能是過去世所帶來的好惡,以至於見到某類型的人、聞到某種味道、聽到某種聲音,都會產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所以,如果某個人讓你覺得很討厭,可能是你過去世沒有和他結善緣,或根本結的就是惡緣;也可能是你在這一生中,沒有意願要與這類型的人結緣。但是,你討厭的人未必會真的對你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只是你主觀意識在作祟,導致你排斥、不願接觸對方;如果對方也有同樣的回應,就會造成互相敵對的局面,漸漸地,自己就變得沒有人緣了。

  當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人時,不妨這么想,就是因為自己前世沒有和對方結善緣,所以這一生他老是來煩你、整你、讓你難過,但這些困擾可以讓你有更多磨煉的機會、成長的空間,你反而應該感謝他。即使你善待對方,對方還是對你不好,你仍舊要繼續與他結善緣,因為既然過去未曾與他結好緣,此生更應該與他結善緣。如果能有這種觀念,即使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會覺得對方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

  所以,如果別人對你不好,你仍然要善待他;如果別人傷害你,你仍然要一本初衷地照顧他;如果別人欺負你,你應該要原諒他,這就是廣結善緣。如此堅持下去,別人便會逐漸被你的態度所轉變。

  也許此生你一直付出,都得不到對方正面的回應,但還是要繼續和他結善緣,這種緣叫來生緣。畢竟連草木、動物都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斷地付出,對方一定會轉變,即使今生不轉變,來生也會轉變。所以,只要抱持著與他人結來生緣的信念,便不會覺得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是件苦差事了。

  ——聖嚴法師《從心溝通》

  貢高我慢,這是很嚴重的煩惱,有了這個煩惱,一切善法你不能攝受,不能夠得道。

  貢高我慢,不能接受,不肯修學,所以一定要學謙下。要謙虛卑下,自卑而尊人,這是中國古時候禮節的根本。

  佛陀在世的時候,對於任何一個人都尊敬,不敢輕視一切眾生。

  大家對六祖都非常熟悉,六祖確實明心見性,那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

  在黃梅,一些行者,行者是沒出家帶發在寺院裏面修行的人,他見到這些人都稱上人,都恭敬,沒有敢輕視。自己已經證得法身,對於一個凡夫都那么樣的尊敬,這是真正有道之人。

  今天我看到有些出家的同修,一出家,一剃頭,大袍一穿,貢高我慢,就自以為不得了,這個大錯特錯!

  你想想看,你能比得上佛嗎?你能比得上六祖嗎?怎么可以貢高我慢?

  一定要覺悟,真正想成就,一定要自謙而尊人。

  ——淨空法師《輕松學佛法》

用慈悲心來軟化他人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隔絕的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裏,不想和任何人接觸,也不想請求任何人幫忙,那才不需要與人溝通,否則都免不了要與他人溝通。

  溝通很重要,可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選擇與自己比較契合的人來往。總認為反正不和某某人來往,不和某某人談話,一樣會有其他朋友,一樣可以過日子。於是就開始有所分別:這個人是我的朋友,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這一班人都是壞人,我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像這樣的人,在腦子裏已經設定好標准,認定了某些人不夠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這些人都是出賣他、要占他便宜的,甚至覺得別人的水平太差,不夠資格做他的朋友。這種不願雙向溝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溝通一定是雙向的,如果是單向就不能稱做溝通,因為根本無從溝通起。

  照常理說,只要不是惡友、損友,交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憑你如何努力,對方還是不願接受你,仍然對你有敵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暫不往來了。因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何況是他不願意和你來往,不願意接納你,如果你執意要和他來往,不但你很痛苦,他會更痛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對方當成敵人,心裏還是要把他當成朋友。

  這就是佛法中所謂默擯的方式。是沉默,就是驅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范圍裏,我也不生活在他的范圍裏,彼此互不幹擾、涉入。因為既然沒有辦法溝通,那就不需要再強求了。尤其是當對方無理取鬧、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講不通時,那只有用默擯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轉意後,還是要將他視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當成十惡不赦的人。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試探,幾次試探後或許會發現,也許是因為你的方法、心態或言語讓對方誤會,以至於他無法接受。這時你必須先調整自我,調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程度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否則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原則,連一般人也沒辦法接受。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先適應對方,將自己的一部分改變,經過多次的適應調整,最後也許對方會回心轉意,願意主動或被動的與我們接觸。

  無論我們采用什么方式溝通,都要明白,溝通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只靠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所以除了要敞開心胸接納別人外,對於他人剛強、抗拒的心,也要用慈悲心來軟化它,這樣才能達成真正有效的溝通。

  ——聖嚴法師《溝通的方法》

不要忘了基本精神

  決策的難度,就在於有所變、有所不變的分寸掌握。

  什么時候可以見仁見智,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什么時候又該堅持原則,固守方針?

  是什么呢?法是一種同於古今,通於天下的原則或理念。它是放諸四海皆准、貫穿古今皆同,永恒不變的真理。

  法有母法和子法兩種。母法是基本原則,是團體的理念和方針;子法是一種執行的政策,是以基本原則為依歸的。基本原則是不能改變的,而執行的政策只要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是以因時、因人、因事、因地、因物而稍加變通。

  所以,一個決策者在做任何決定時,首先要掌握住基本原則,才不會偏離組織的精神。譬如,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要非常清楚公司的理念是什么?經營的方針是什么?然後再根據這個理念、方針,做出種種適當的以及必要的隨機應變政策。

  不要忘記基本精神!

  政策上的隨機應變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我們必須要隨時有應變的能力。因為環境不斷地在變,人事也不斷地在變,所以我們所制造的產品,以及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不論是在外觀上、品質上,或服務的態度上,也都一定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滿足日新月異多元化需求。不求革新,勢必會被時代的洪流所吞沒。不過,任何一種革新都需要環境繞著基本原則醞釀而生。

  同樣地,一個公司的主管也一定要考慮到公司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老板也許忘掉了它的基本精神而要求你做出不當的決定。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優秀、傑出的主管,你會給他善意的建議:我們公司的理念不是這個樣子,如果這樣做,我們公司的理念就要被迫放棄了。當我們放棄公司理念之後,要再建立一個理念就很難了。

  不做失根蘭花!

  所以凡事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人行事是有問題的。一方面是主觀的問題,所謂見仁見智,每一個人所持的立場不同,見解就會不同。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是刹那生滅的,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外面因素的影響而變動。因此,依人行事往往會引來許多不必要的對立與紛爭。

  為了團體的安定和穩固,建立共同遵循的法則,是唯一且必要的途徑。這個共同原則就是團體的理念、方針、共識,也就是母法。它是團體的精神重心,維系著整個團體的力量和發展方向,是人人必須要遵守的原則,絕對不能因個人嗔愛而有所更易。如果團體的理念一直在變動,共識就不容易產生,力量也不容易凝聚,安定更不容易維系。

  當然,決策難免有時會因思慮不夠周延而有所損失,但是為了維系團體的精神、理念,還是要堅持到底。西方有一句諺語說:黎明前的黑暗是不會太久的;只要基本原則不變、大方向沒錯,最後一定會有所收獲的。如果經常更換方向、改變理念,雖然占盡眼前風光,卻如失根的蘭花,生機渺茫。

  ——聖嚴法師《是非要溫柔》

 識人之道

  欲論人者,自先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弘一法師

  一般人常常感慨說:知音難尋。其實,在這個社會上,只要我們能以誠待人,要想交一個相知相投的好朋友並不困難。尤其身為領導者,要想找個稱職的工作人員,只要有伯樂的識人之道,必能得到千裏馬。什麼是識人之道”?

  一、用人要知人:不管任何團體,大家一起共事,首先一定要有共識,否則理想不一,目標不一,大家貌合神離,事情是做不好的。所以用人之道,首先要知道他的目標是否跟我們一致,只有大家同心同德,才能向同一個理想邁進。

  二、教人要明理:父母教育兒女、老師教育學生、長官教育部下,不能太專制,也不能太嚴苛,要緊的是要讓他們明理,所謂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父母師長只要能站在輔導的立場,多給他們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彼此之間必能和諧相處,圓融無礙。

  三、用人要公正:為人主管者,切忌偏袒不公,如果你用人的時候,心存不公,處事不正,部屬感到你不公平、不公正,一旦讓部屬心生反感,就很難令其信服。所以用人的時候,不但要以身教,而且要讓他感到你是一個很公平、公正的人。

  四、留人要上進:我們想要部屬死心塌地地效忠於你,首先要讓他感覺跟著你有前途、有未來性,這樣就會長久地跟隨你。因為有些人工作並不是為了金錢,金錢的價值是有限的。有許多人縱使工作待遇很低,仍然心甘情願地追隨此人,因為除了金錢以外,還有感情、尊重,能夠讓部屬感動、感恩,讓他感覺有前途,這是留人的妙方。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拒絕是一種藝術

  拒絕是一種藝術,當別人對你有所希求而你辦不到時,你不得不拒絕他。拒絕是很難堪的,不得已要拒絕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有一些拒絕的藝術:

  一、不要立刻就拒絕:立刻拒絕,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甚至覺得你對他有成見。

  二、不要輕易地拒絕:有時候輕易地拒絕別人,會失去許多幫助別人,獲得友誼的機會。

  三、不要盛怒下拒絕:盛怒之下拒絕別人,容易在語言上傷害別人,讓人覺得你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四、不要隨便地拒絕:太隨便地拒絕,別人會覺得你並不重視他,容易造成反感。

  五、不要無情地拒絕:無情地拒絕就是表情冷漠,語氣嚴峻,毫無通融的餘地,會令人很難堪,甚至反目成仇。

  六、不要傲慢地拒絕:一個盛氣淩人、態度傲慢不恭的人,任誰也不會喜歡親近他。何況當他有求於你,而你以傲慢的態度拒絕,別人更是不能接受。

  七、要能婉轉地拒絕:真正有不得已的苦衷時,如能委婉地說明,以婉轉的態度拒絕,別人還是會感動於你的誠懇。

  八、要有笑容的拒絕:拒絕的時候,要能面帶微笑,態度要莊重,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禮貌,就算被你拒絕了,也能欣然接受。

  九、要有代替的拒絕:你跟我要求的這一點我幫不上忙,我用另外一個方法來幫助你,這樣一來,他還是會很感謝你的。

  十、要有出路的拒絕:拒絕的同時,如果能提供其他的方法,幫他想出另外一條出路,實際上還是幫了他的忙。

  十一、要有幫助的拒絕:也就是說你雖然拒絕了,但卻在其他方面給他一些幫助,這是一種慈悲而有智能的拒絕。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待人處世有兩種方法——一是把人壓倒自己占先,還有一種是與人為善互讓互諒;前者是競爭的行為,後者是謙讓的行為。這兩種態度完全不同。中國學者辜鴻銘認為,西洋人的生活乃是建立在物質上面,談不上什么文明,他們是憑著相互競爭的思想而發展進步。我們再看看東方,以中國而論,是在物產特別豐富的黃河、長江流域一帶,文化發展即以互相忍讓的精神而發展。

  今天的世間許多人都以為別人的頭痛可以忍耐,而自己的腹餓就不能忍耐。以這種作風,獨行其是的個人主義,排斥他人什么都不行而以為自己什么都行。這種利己而不平等的主張,不能互助互讓的行為,人類的和平哪有保障?為了社會共同生活,就應當有不落人後的覺悟。例如研究學問或改良社會,必須站得穩、立得定,大踏步向前邁進,但我們若於日常共同生活上互相排斥、互相爭奪,而不能互相協和,就不能共同生存下去。

  其次,說道:處世讓一步為高。處世讓一步,就表現氣節崇高,道德高尚,即符合老子所說的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誰持有這三樣就如同持有三寶。慈是慈悲,就是同情心,也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心,是處世待人的根本思想。儉是儉約,亦即是節儉省用的意思,對物不要用之過度,八分就夠了,這便是恭儉持己了。現在的人不論什么事情都是十分中之十分的以暢行其志,從這裏就生出了煩惱。因此在世間,人若自滿的話就會生出缺乏,希望十分必招致失望。如能在人間努力十分而有八分的生活,才是安定生活的良方。現在的人在生活方面是努力八分就當做已做完十分,那就發生了兩分的缺陷。所以老子說的儉,豈不是處世三寶?再說到不敢為天下先,這意思是說兩個字,對人要讓,持己要儉,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讓的意思。以上是老子思想,指明讓一步是高明的。

  退步即進步的張本,也就為進步的根基。這句話乍看像矛盾,實際上退步的事包括深奧的意味,就是精進自身的道路,也是救渡眾生的真理。佛家說: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就是向上求得菩提之道,向下要成濟渡眾生的菩薩道,更進而成為偉大的如觀音、地藏等菩薩。可見已開悟到佛的境界,更要退步下來為一切眾生服務,去濟渡眾生,行菩薩道,這就成為進一步成佛證道而具備了基礎。

  人類皆以腳跑步,跑時一定一足向前,一足繼之於後,一腳停止。如果兩足齊出,就違反了跑步的方法,會顛仆倒下,所以為了安全跑步就不可不注意。而退一步正可免除七顛八倒的痛苦,如同安分守己是進步的基礎。

  待人不要過分苛酷,責備人太過分了不大好,因為會引起他人反抗而招自己惹禍的根源,這一點是不可不注意的。俗語雲:窮鼠咬貓。故對人實應寬大,待人寬一分即是福田。古人說得好:自蕭如秋霜,接人如春風。意思是說對待自己如同秋天的寒涼,對待他人如同春風的溫和,這就是在交際上要寬一分,結果就會得到自己的幸福。

  再說:利人實利己的根基。從表面看,世間哪有這樣的傻瓜,利益給了別人卻使自己喪失利益?人只為自己的利益打算,結果反而不能利己,而為利他計劃的人反而是和利己一樣。舉一個例子來說,做商人的只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把壞的物品高價賣出,如果存這不良的心理,雖一時賺錢,時間久了誰也不來買他的貨。相反的,好的東西要賣得便宜的話,自己固然得到的利益較少,漸漸的,買的人增多,生意就繁盛而永久了,利益不就越來越大了嗎?所以,買賣生意要使買的人喜歡而賣的人也喜歡,皆大歡喜。這是道德的標准,也是利益的根基,人又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不難了解,利人實實在在便是利己。

  ——聖印法師《日日日出》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

  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

  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

  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學佛的人,有兩個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淨化人心,少欲知足,淨化社會,關懷他人。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弘一法師

  我十幾歲在上海念佛學院的時候,除了上課,也做很多雜事。有一天,全班同學都被派去擦窗戶,我很快就把分配到的玻璃窗擦好,於是四處溜達,看看其他同學擦得怎么樣。

  我注意到有一位同學,他不是在擦窗子,而是不停地用抹布打玻璃窗。我對他說:你很辛苦哦!”

  倒黴啊,分到這么髒的玻璃窗。這位同學的玻璃窗其實並沒有特別髒,但他覺得受了委屈,不但抱怨,還用抹布打窗子,這么一來窗子就更不容易幹淨了,他又因此氣上加氣,更為憤憤不平。

  走著走著,我看到另外一位同學擦得十分慢,嘴邊還哼唱著—”,原來他一邊擦窗戶,一邊唱誦爐香贊。我忍不住問他:你怎么擦這么慢?”“我舍不得擦完呀。因為他的爐香贊還沒唱完,正享受著呢。

  同樣做一件事,這兩個人的心境卻天差地別,一個宛如在地獄,一個像在淨土。人一生之中,要做的事不計其數,小到個人衛生,大到國家大事。有些事是可以依個人喜好來做的,有些事卻是無法選擇,非做不可,像大家從小到大經曆各式各樣的考試,有多少人是喜愛考試的呢?

  在處事之際,大家的心裏都有了一扇被分配的窗子,都得把它擦幹淨,那么心念的不同,就會讓你有不同的感受:怒氣沖天地擦也是擦,唱著歌擦也是擦,但兩者心境的距離何止千裏。

  ——聖嚴法師《擦窗子》

  世間上,最難的是做人和處事。人活了數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若我們只知理論,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勞無功。究竟如何做人處事呢?

  一、只從柔處不從剛:世間上的人,有的太過剛猛、執著與好強,所謂好出頭的椽子先爛壞。我們口裏的齒和舌,雖然齒硬舌軟,最先蛀壞的卻是牙齒,並非舌頭,舌頭直到人死後,才逐漸腐壞,可見柔軟比較久長。《華嚴經》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憨山大師也說: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所以做人應該只從柔處不從剛。

  二、只想好處不想壞:所謂三界唯心,萬法誰識,你心好,想的事情皆是好;你心壞,想的都是如何算計人家的壞事。聖人看社會,大家皆聖人;壞人看眾人,全部是壞人。所以我們應該先把心健全起來。

  三、服務勤勞不後退:青年守則上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我們在社會上做事要想讓主管看重我們、肯定我們,首先要有勤勞的美德、服務的性格,遇事要積極主動,前進不後退,具足了一些基本的人生態度,不但能成就一番事業,必然也會到處受歡迎,成為一個得人緣的人。

  四、恭敬謙和滿芬芳: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們只要能對人謙卑、恭敬,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宇宙只有五尺高,而昂藏六尺之軀的人類生存其間,豈能不低頭?所以做人本來就應該要謙虛,應該要受一點委屈,就像梅花,未經冬雪的熬煉,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做人要像梅花一般,恭敬謙和滿芬芳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決定一個人做人處事成功與否?要件之一就是態度與觀念要正確。態度、觀念偏差,就會背道而馳,永遠也達不到目標。

  我們做人處世應有的態度,我提供四點建議:

  一、法情重於人情:我們都有情感,所以叫有情眾生。但是一個人如果四處留情,或是過分的感情用事並不是很好。因此,在感情的世界裏要有理智,要用理智、用佛法來駕馭感情,也就是法情重於人情。

  二、清淡重於攀緣:每個人都希望人家厚以待我,同樣的,我也應該厚以待人。可是有時如果太濃、太熱了反而不能長久,所以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尤其學佛的人,對感情更應該淡然處之,千萬不要攀緣,不要到處拉關系、找人情。

  三、化他重於被化:一般人總是希望被人關心、呵護,希望人家來度我、給我。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弘法利生既是我們的本分,是我們的事業,我們就應該積極的來化他,給他人利益,這就是菩薩化他重於被化的精神。

  四、有道重於有財:有句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隨身。有的時候技能重於財富,如果我們不但有學問,更擁有慈悲、人格、道德,那就更遠勝於財富了。我們要了解,財富、金錢有時用處不當,反而會招惹出麻煩,因此不如有道德反而能帶給我們安全。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為學定要深心

  大凡求學問的讀書人,是為了深明事理。那就應把散亂的精神收拾起來、統一起來,用於研究事理一方面,這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說,求學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更高尚的道德,發揮道德與加強學識是應齊頭並進的。現代人多藉修德之名,為了他個人的名利、事業的前途而努力,這樣便失去為學的本意,沒有深入的學問可求了。

  讀書人往往只知道吟詩弄賦,但求風雅不求實學,這種人哪裏是真正的求學呢?沒有深入的學問,只求一些膚淺的皮毛,那是何等可憫!明乎此,要修養一心,求最真實的學問,不是風雅一番就可以了事的,為了真正的得益,我們便應該發菩提心,修無上道,去做度世人的大事業。

  ——聖印法師《日日日出》

  佛陀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我們知道,這句話,非但說明了人類的真如本性最為光明,最為尊貴;而且,它更給了我們一個現實的啟示,那就是,我們的一切行為,不管是謀生或處世,不管是學佛或救人都必須求諸自己的力量!當然,要想不依靠他人,必得先充實自己,使自己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我要提出為學這一點來。

  另外,我要再強調的是:我們非但要有為學的精神,而且,還要把我們所求得的學問知識,傳授給他人!因為,本著前面所說的:要成佛,必先度化他人的精義,我們是非得這么做不可的!一切的學問,不是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因此,我說:要有為學的精神,即要有求諸自己,並利他人的精神!“求諸自己並利他人,這二者是不可分離的;同樣,為學的精神和這二者又是不可分離的!

  在這裏,我們應特別注意的是,為學,非但是要學習佛法,而且,其他世間的學問,也都必須知道;當然,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一門,做深入的研究。這種世間的學問,約略可分為:一、論理學(或邏輯學);二、語文學;三、醫學;四、科學;這在佛法中所說的,就是:因明、聲明、醫方明和工巧明四種,假如再加上內明,也就是佛法的話,那么,就合稱五明了。這四種世間的學問,我相信一提出來,各位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要弘揚佛法,要振興佛教,要度化眾生,非得用這四種學問做媒介不可!

  ——廣義法師《告佛教青年書》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弘一法師

  師初至江西參馬祖。祖問曰:從何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做什么?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么佛法?”師遂禮拜問曰:阿那個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師於言下自識本心。不由知覺,踴躍禮謝。

  ——《景德傳燈錄》卷六

  【翻譯】

  大珠慧海禪師第一次到江西參拜馬祖大師時,馬祖便問:你從什么地方來?”

  大珠禪師回答:我從越州大雲寺來。

  來我這有什么事?”

  來求佛法。

  你自己家裏有寶藏你不求,拋棄自己的家四處亂走幹什么?我這裏什么都沒有,有什么佛法可求?”

  大珠禪師聽到,立刻向馬祖禮拜,然後問:哪個是我慧海自家的寶藏?”

  馬祖答:就是現在問我問題的這個人啊,他就是你的寶藏。一切都具足,不欠缺任何東西,而且可以自在使用,為什么還向外追求?”

  大珠禪師聽了,馬上領悟到了應該從修養自己的心上下功夫的道理,高興得不由自主地跳起來,向馬祖大師禮拜表示感謝。

  【簡釋】

  外在的物質財富固然重要,但是,精神財富是屬於我們自心的。當我們向外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我們自身中就有無盡的寶藏。因此,我們要認識到自己內在的心靈財富的重要性,開發它,保養它。

  我們經常勸別人要保重身體,卻很少想到要保養心理。實際上養心比養身更重要,因為心理的建設、心理的健全,能增加身體的健康,所以如何養心呢?我有四點意見:

  一、以和平願力來養心:我們的心裏,要有和平的觀念,要有悲心願力。因為我們的心就像工廠,你有和平、願力,自能用和平的心,用願力的心去造福別人。

  二、以般若福慧來養心:如果我們的心裏沒有般若智能,沒有福德善念,就像一個工廠沒有資源,沒有原料,就不能生產好的產品。假如我們的心中充滿般若的泉水智能的泉水,就能涓涓不斷地流出智能和福報。

  三、以菩提禪淨來養心:人有時候有妄想,有煩惱,有是非,有差別,所以要有菩提正覺,要用禪定來養心,要用念佛的清淨心來養心。就如一缸渾濁的水,把明礬放進去就清淨了。對於我們妄念雜染的心,要用正念去清淨,用菩提去清淨,用念佛去清淨,我們的心自然就清淨了。

  四、以空無包容來養心:有時候我們的心量狹小,不能容物,假如心胸像虛空宇宙,就能包容世界萬有。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我們要能容納異己的存在,這樣心胸才會寬廣。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因普請钁地次。忽有一僧,聞飯鼓鳴,舉起 頭,大笑便歸。師曰:峻哉!此是觀音入理門。師歸院,乃喚其僧問:適來見什么道理便憑么?”對雲:適來只聞鼓聲動,歸吃飯去來。師乃笑。

  ——《景德傳燈錄》卷六

  【翻譯】

  有一次,僧人們在田地裏集體勞動。有一個僧人忽然聽到了吃飯的鼓聲,於是舉起鋤頭,大笑著往飯堂走。百丈懷海禪師說:好啊!這才是觀音菩薩入道的方法。百丈禪師回到寺廟裏,便把剛才那個僧人叫過來,問道:剛才你領悟了什么道理,就大笑著回來了?”那個僧人回答說:剛才只是聽到敲吃飯的鼓了,所以就高高興興地回來吃飯。百丈禪師聽了,會意地笑了。

  【簡釋】

  每天該吃飯時就吃飯,該睡覺時就睡覺,該工作時就工作,不過多地去算計得失,不要想得太多,自然自在,才是快樂之道。

  日日是好日,

  人人是好人,

  事事是好事。

  ——聖嚴法師《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所謂逆向思考

  並不等於逆來順受或隨波逐流

  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問題的症結所在

  勇於面對,歡喜接受,盡心盡力處理

  然後,放下一切的結果

  不管過程圓滿與否

  心無罣礙,隨意自在

  ——聖嚴法師《法鼓晨音》

  沒有什么不公平、不合理的

  只要自己心平氣和

  生活便能快樂一些

  ——聖嚴法師《如何化解仇恨》

  真正的快樂

  在於珍惜我們每一個念頭與行為

  ——聖嚴法師《人間世》

  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

  即使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那么痛苦

  因為對他來說,已沒有苦難這回事

  能不以苦難為苦難,這就是真正的滅苦

  因此,消極的出世

  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

  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

  才可以真正的離苦得樂

  ——聖嚴法師《快樂自己決定》

  沒有閑事掛在心頭

  就是過著人間賞心樂事的時光

  ——聖嚴法師《聖嚴說禪》

  好人不寂寞

  善人最快樂

  時時處處助人利己

  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聖嚴法師《四眾佛子共勉語》

身苦心不苦

  佛法的光明,引導我們;佛法的信心,支持我們,實現現生的福樂。但決不是說,信了佛,就不會窮,不會病,不會受到挫折,要知世間身苦的解除,是相對的,也是有限度的。經上說:積聚(財物)皆消散,崇高(權位)必墮落,合會(眷屬)要當離,有生無不死。這是終於到來的;不是意外,而是世間事物的必然。所以正信佛法的人,如患病而福壽未盡,那么求醫藥,求三寶,病體會早日康複。如福壽已盡,那么在三寶的光明中去世,會因自己的善業淨業,而自然的增進。不病是這樣,病了也這樣,病而不能痊愈,還是這樣;信心堅定,不因病而動搖,才是於佛法有信心的人。

  拿病來說,病是不免有些身苦的。一般來說,沒有無疾而終的話。不病,怎么會死呢?有些(老年的特別多)心髒麻痹等迅速過去,似乎沒有病苦而已。以佛法說,真能無疾而終,或有病而沒有什么病苦,坐亡立脫,要去就去,那可了不起,不但是解脫了的,而且是有甚深禪定的。經上告訴我們:一般(慧解脫)阿羅漢,解脫了生死,還是有病的,病了也還是身感痛苦的。

  所以,與身苦有關的,應信仰正法,從世間合理的方法中,求得部分的相對的解除。而世間一切學術,一切宗教所不能解除的,惟佛法才能徹底消解的,那是我們的心苦。佛在世時,一位西方長者,領導大眾來見佛。等到要回去時,佛建議他們去禮見舍利弗。舍利弗開示他們:學佛要離心苦,做到身苦心不苦。我們得到了這個身體,從業而有。有了這個業報身,從身體而來的苦痛是難免的。特別是生理機能,必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一切暫時的喜樂,在無常的過程中,都要逐漸消逝。無常是世間的實相,是不可抗拒的,也是應有的,何必專為這小小的身苦而不能自拔呢!我們為什么會引起心苦?為什么別人淡然處之,而自己卻憂愁懊喪不堪呢?那就是貪、嗔、疑、慢——一切煩惱在內心作怪了。煩惱重了,處處阻礙。顧戀過去,耽著現在,希求未來,什么都放不下,怎能不心苦呢?不但處逆境,多憂多苦,就是順境,也還是患得患失;或者樂極忘形,自找苦惱。所以,能除煩惱,離心苦,於一切境界能安心不動,這就能操究竟解脫的勝券了。阿羅漢證悟了,無怖無畏,無憂無惱。即使有了身苦,也不會引起心苦。解脫自在,在現生能得到自明的證實,這是佛法所提供的,究竟解除一切苦厄的原則。

  ——印順法師《妙雲集》

走出老年的悲哀,服務奉獻社會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突顯了老年人的社會問題。不論是獨居老人、或是與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對自己體能的逐漸老化衰敗,難免會有無奈、絕望和孤苦的心態。

  老年人最好要有伴,不要孤獨,孤獨的人很容易鑽牛角尖。但因社會的變遷,做子女的人已很難再像古代社會一樣,每日晨昏定省,頂多打打電話、寄寄卡片、或者偶爾相聚用餐、出遊,聊表他們對父母的孝養。

  我經常鼓勵人,要在退休前規劃好自己晚年的生活,最好要有宗教信仰,讓自己的生命有歸依處,其次要培養多元的嗜好,開闊生活的領域,第三要有朋友,可以談天、做伴。

  過去的人有一種想法,要為自己留下老本,免得老來物質生活堪慮。但從西方社會的經驗來看,即使沒錢,也可以通過社會福利得到幫助。例如美國政府除了提供老人物質生活,必要時,還會雇用專人予以照料。台灣也在逐步推動社會福利制度,除了現行的勞保、健保,我相信老人福利也會在台灣實施。

  走出老年的悲哀,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服務奉獻,做志工、義工讓自己活出新生命來。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容易就會想到要去服務社會、奉獻自己;即使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為了自己的健康,也應該要試著提供自己的經驗、智慧、體能來幫助別人。

  在我們的團體裏,就有許多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他們在家裏經常有病痛煩惱,但是自從來做義工後都很健康。這是我親身的體驗,雖然我已七十歲了,且體弱多病,還在為人們服務,為社會奉獻,卻感到生命活力是無窮的。

  ——聖嚴法師《活出老年新生命》

理解對方,反省自己

  佛教界曾有這么一則寓言:印度有幾個生盲的人,從來沒有見過象,卻在議論到底是怎樣的。恰巧象師牽著大象走過,見他們在議論,就讓他們摸摸象的身體。大家都說:!原來象是這樣的。有的說:象如棍棒,原來他摸到了象的鼻子。另一位說:象如畚箕,他是摸到了象的耳朵。又一位說:象如牆壁,他是摸到了象的身體。還有一位說:象如拂帚一樣,他是摸到了象的尾巴。瞎子們都以自己所接觸到的,以為象就是自己知道的那樣,而不知道是以偏概全,引起的錯謬論斷,象哪裏是他們所想象的呢!世事是無限複雜的;存於事相中的理性,又是非常深隱的。我人所知所見的本來有限,帶著錯誤的眼光,卻堅決的執著自己的見解。這不是盲人摸象一樣嗎?多少人打著真理招牌,喧囂競爭。世間怎么能不是苦惱無邊呢!

  意見不同而引起多少論爭,原是不可免的。然而在論爭時,只有自己是對的,抹煞對方的一切,這種見爭,就是最嚴重,最危險的思想問題。只有我的意見,我的思想,才是對的、好的,可以存在;別的都是錯的、壞的,不應該存在的:這就是最惡劣的見爭。世間是因果的存在,是極複雜的關系的存在。即使有主要的原因,也不是絕對的,唯一的原因。而有我無人的見爭,總是探求一最根源的,作為思想的出發點。唯神唯我唯心”(大乘唯識學,與一元論不同)唯物,一切從屬於這一根本的實在;依此以說明一切,作為衡量是非的標准,進而否定不合於自己的一切。在古代,某些宗教,就是這樣。信者得救,不信者入地獄。不信我,一切善行——個人的德操,對社會的利濟,都沒有用處,而只有入地獄的份。這種宗教的勢力到達處(總是與政治力量互相利用),以毀滅別的宗教為首要目的。當古代羅馬,接受基督教為國教後,其他的一切宗教,都被徹底的毀滅,絕不容許存在。不許有信教自由,更不許有傳教自由。由於這種宗教的本質,是唯有自己是真的,其餘的一切宗教是偽的,屬於魔的,所以不可能容許第二宗教的存在。在這種宗教思想的支配下,如科學家而有新發明,不合宗教的舊傳統,就被看作異端邪說,死有餘辜!等到基督教分裂為新舊兩派時,由於宗教的獨占性,不能互相容忍,立誓消滅對方,而造成了曆史上有名的三十年戰爭。

  長期的戰爭,誰也消滅不了誰,這才向事實低頭,總算打出了一個信教自由傳教自由的和平共存。其實,這只是力不從心而已。只要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壓倒對方,就會重溫獨占的舊夢。近來愛爾蘭的新舊教徒,鬥爭到要英吉利派部隊去維持秩序!這因為否認對方,以為唯有自己能引人進天國;自以為代表真理,能通天國的大道。可是天國沒有進去,卻先引人走向毀滅、死亡。見爭是何等的愚疑!何等的危險!

  …………

  意見,代表自己對事理的一種理解。事理是無限的複雜與深細,自己的哪裏就絕對正確呢!如你不妨談談你自己的意見,我也可以說說我自己的意見,大家如有虛心,有同情,能更多地理解對方,也更多地反省自己,相信不用爭得面紅耳赤,或拼個你死我活,不同的意見,可以互相擇取,取長補短,漸漸的融合而表達得更正確些。

  ——印順法師《妙雲集》

 生兒女易,教兒女難

  西方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比較自由一點,有些孩子高中畢業以後,不想上大學,也不找工作,想要先出國流浪看看世界,累積經驗,父母也不會反對,反而覺得年輕人多一些閱世經驗也很好。

  三十年前,我有一位美國的嬉皮型學生,他高中畢業後就向我告假,說要和女朋友去流浪,從北美旅遊到中南美。我問他:你准備了多少錢?”他說:沒錢。問他怎么過日子?他說保證沒問題。只要在路邊豎起大拇指,就可以搭便車,睡覺就睡教堂、公園、車站,也可以沿路打散工,換取最簡單的飲食。

  兩年後,他們回來了,又黑又瘦頭發好長,連衣服都破了。他們說當到美國南方時,因為已經將皮膚曬得太黑了,有些白人還不想跟他們在一起。

  他告訴我:現在我們要去上大學了。之前的兩年是不是浪費了呢?他們一點也不覺得,倒認為是非常充實而有用的。那父母怎么想呢?他說父母當然是贊成的,就算不同意也沒辦法,他已經決定要這么做了。

  現在,這兩名年輕人成了律師。所以,孩子現在不想念書,父母不用太煩惱,應該先弄清楚他的想法和選擇。台灣父母都有這個問題:把孩子照顧得太多、太好了,不僅讀書、結婚、就業都要操心和安排。就算已經結婚生子,還要為第三代擔心。

  四十年前,我曾見到一位醫師父親,眼看兒子不太想念書,他只好一關一關塞錢,讓兒子進了一家醫學院,父親還在學校捐了一棟建築物。兒子果然從醫學院畢業了,也成了醫師,繼承父親的醫院,當了院長,但他不太會看病,反正院裏有其他的醫師幫他看。看起來他一生順遂,但對這兒子來說,真的是好事嗎?其實,他好可憐,這一生都不是自己的了。

  奉勸天下父母即使再疼自己的孩子,還是放手讓他獨立奮鬥,因為人生要靠自己走出路來,孩子才會有自尊跟自信,這樣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就讓大人先改變吧!

  ——聖嚴法師《方外看紅塵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人人都會生兒女,但不見得人人都知道教兒女;生兒女易,教兒女難,因素雖多,兒童時代未受家教的因素當居大半。光會生兒女,不會教兒女的人,實在慚愧為人父母,對不起祖先,亦對不起國家。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這話一點不錯。俗諺道: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養了兒女不管教,長大了危害社會人群,這豈不是父之過嗎?古時候,有一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罪犯,判處斬首示眾。他要求在臨刑之前,吮一吮母親的乳頭,母親答允了,將乳頭送到他嘴裏,他狠命一咬將乳頭咬掉了 ——他恨煞母親沒有管教他,小時撒賴放任他,少年時做太保袒護他,以致長大之後,無惡不作,落得今朝斬首示眾,悔已遲了。這故事值得那些袒護兒女打老師的父母們借鑒,做面鏡子。

  如上所述,養子不教確有罪過,可是教之不以義方,亦是有罪過的。例如看見兒女以財物施貧濟急,便不高興;看見兒女取非分之財回家,卻生歡喜,這等於教兒女慳吝貪財。此人兒女長大之後,不做貪官亦是小偷,做父母的怎么辭其咎?爰節錄古今聖賢之教子義方數則,以供為人父母者作參考。

  佛說《善生經》雲:做父母的要以五事對待兒女:第一,禁止兒女造一切惡,並且指導他們行一切善。第二,教導兒女知書識禮,及授予謀生技能。第三,對兒女要盡力愛護與照料。第四,指導兒女的婚姻大事。第五,隨時供給兒女的生活費用和學費。此說最完善扼要。

  《四書》裏孔子說:少年子弟,回到家裏要孝順父母,出去外面要恭敬長上,做事要謹慎小心,說話要誠實有信,對眾生要博愛,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這孝悌仁愛,是做人的根本,既切實做到,還有餘力的話,才去學習文藝。此說最為根本切實。

  現代高僧印光大師說:凡屬子女,必須從幼教以孝悌忠信,勤儉溫恭,至其長大入學讀書,方有受益之基。倘自幼任性慣了,且無論無天資無善教,即使有天資有善教,亦只成得個文字工人,儒門敗類而已。世有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而其所作所為,皆仗此聰明,以毒害生靈,毀滅道義者,其原皆由初無家教以為之肇也……凡子女力能為者,必須令其常做以習勤;凡飲食衣服,勿令華美;但凡拋棄五穀及損壞什物,無論物之貴賤輕重,必須告其來處不易,及折福損壽等義。此說最具體易行。

  天下父母心,都疼愛兒女的,都希望兒女將來有光明錦繡的前程。可是光明前程,不可幸致,欲想兒女前程光明,就必須教之以義方。前面所舉的三個例子,按照佛說的義方教子,則子可望成佛;按照聖賢的義方教子,則子可望成聖賢,端在各人善為選擇。

  ——廣化法師《見賢思齊》

 聖人之善,以孝為端

  聖人之道,以善為用;聖人之善,以孝為端。

  ——(宋代)契嵩

  宗賾,湖北襄陽人,父親早亡,母親陳氏,撫養宗賾於舅舅家。年少時修習儒學,廣博通達世間典籍。年二十九歲,禮拜真州長蘆寺的秀禪師出家,深明禪宗心要。哲宗元祐年間,住持長蘆寺,迎接母親住於方丈室東邊的屋子,勸母親剃發出家,念阿彌陀佛,前後經七年。母親臨終時毫無疾苦,安然念佛而往生。

  ——《淨土聖賢錄》

  【翻譯】

  宋代長蘆宗賾禪師,湖北襄陽人,自幼喪父,他的母親陳氏,把他帶往舅父家中撫養。少年時代,讀誦儒書,博通世典。二十九歲,忽然覺悟人生的無常,立志修學佛法,禮長蘆秀禪師出家,參通玄理,深明宗要。後來,他成為長蘆寺的主持,想到母親養育的深恩,當圖報答,就迎接母親在寺內方丈室東邊的屋子裏住下,朝夕侍奉,除了供養豐富的物質外,更懇切地勸導母親念佛,修學淨土法門,過了七年,他的母親在念佛聲中,安詳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簡釋】

  宗賾禪師曾著勸孝文行世,共一百二十篇,前一百篇,說明物質的奉養,是世間的孝,後二十篇,說明勸父母修淨土,是出世間的孝。前者是物質層面的孝,後者是精神層面的孝,二者不可偏廢。

  說報親之道,以奉養為主。所奉養之事,各隨其力。凡貧富貴賤,宜誠為要。在貧賤者,父母既處寒苦之地。焉得豐積美物供奉,僅布衣粗食。倘有時新食品,無論何物,先奉父母,須誠心鄭重,皆可娛親也。但盡父母之用餘,然後並及家屬妻子等,才是不差。富貴之家,一切產業,悉屬父母之所遺。還以供給父母,此尤為容易之事,何孝之有哉。貴乎自身親侍,不得差使役代,子當常思父母之撫我時,我今理當,一一都須自己躬奉,一表甘意親熱,二表實情真踐。若是方為奉養行孝之道也。

  雙親在家,子或出外貿易。每到年節時,旋鄉抵家,詣父母前問安。各地異美珍物等,購帶貢獻雙親,使歡顏悅意,是人子之當為焉。若其有要務,不得脫身,先寫訊函,陳明利害緊要事情。方息雙親之掛念。倘或家不豐富,須寄回銀錢開支之費,亦不得在外無定。故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即此之義也。每聞無受教育之人,一離桑梓,置父母於度外,便縱自己之逍遙。厥或被惡友之魔纏耶。其或故意若斯乎。設彼故意者,我謂之人首畜,反不及馬羊之類,誠可慨也。

  ——知性法師《勸家庭行孝文》

  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兒女的一定要盡孝,做學生的一定要尊師。你從曆史上去看,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不孝父母的人能有成就,沒有一個背師叛道的人能有成就。

  現前這個社會,我們冷靜仔細觀察,不孝父母,在這個社會上太普遍了。父母得了重病,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兒孫不在身邊。他家人知不知道?知道。老了,隨他去!

  算是孝順點的兒孫,寄一點錢給你,替你辦後事,委托當地親戚朋友幫忙照顧你一下,這算是不錯了,這樣的人現在已經不多了。

  許許多多做兒女的,聽到父母重病,若無其事,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親耳所聞。你看看今天這個社會!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身體從哪裏來的?

  如果說連父母都不知道孝養,不能盡到孝養的義務,其他的就不必談了。老師、尊長比父母的關系要遠好幾層,更不放在心上了。

  現在的社會,不孝父母的人很多,兒女跟父母不能相處,婆媳不能相處,兄弟不能相處,甚至於夫妻都不能相處,這個問題非常嚴重!不孝父母的人,善根斷了,起心動念,無不是損人利己,所以才感到世間現前的劫難。

  我們與身邊的眾生有這一份共業,學佛之後,稍稍能契入,對於現前的環境,不怨天、不尤人,也不會感到這個環境不好,不會有這個念頭,為什么?真正修行,順、逆都是增上緣。

  佛在大經上常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們學佛,就學這個本事。在今天,眾人都不孝,我盡孝;眾人都不敬重師長,我敬重師長,我們示現給他們看,幫助他們回頭,幫助他們覺悟。

  ——淨空法師《淨空法師法語》

要尊重並體會到對方是一個獨立人格

  人的出生是由於父母的結婚,父母的結婚就是建設佛化家庭的基礎。一個家庭縱然沒有兒女,也要有夫婦兩人的共同生活,如果沒有夫婦倆共同的生活,就不成其為家庭。

  人類的社會是依靠人與人的結合,互相支援關懷,彼此呼應照顧,共同合作努力,才能成為一個和諧安詳的社會;而其中的成員,就是以男性與女性相結合的家庭,為組成一個社會共同體的基本單元。如果在一個社會體的結構中,男女之間沒有夫婦的分際,也沒有家庭的倫理,一定會制造出許多的亂源。所以世間不論任何的宗教和哲學,乃至於現代的社會學都主張要有正當的夫婦關系。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既能維系人類社會的和諧,也可促成人類子孫的綿延。

  男女的結合是人生的大事。結婚的儀式是證明一對男女已經成熟,必須負起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責任,也是建立另一代人倫關系的開始。從兩個單獨的個人而成為一對夫婦,他們彼此之間必須共同遵守信諾、責任、義務。所以一個人在結婚之前和結婚之後,對於人生的體驗和責任的承擔,是完全不同的。

  由於結婚的行為,成為風俗和習慣之後,男女結婚,舉行婚禮,便形同演戲。目的只是在向親友宣告,或者是為了取得法律上的認可;在忙碌、鋪張、應酬、花錢的過程之中,不但自己花錢,也讓親友花錢之外,並不能為一對新人在觀念和心理上產生神聖、莊嚴和負起責任的教育功能。因此,凡是有兒女結婚,父母都很勞累,也讓親友破費,造成一種浪費的禮俗。而在結婚之後也不能促使這對新人,產生互愛互敬、白頭偕老的共識,這是非常可惜和遺憾的事。

  …………

  結婚之後的男女居士,必須要對婚姻關系的維護負起責任;要尊重並體會到對方是另外的一個獨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興趣、個性、尺寸來要求對方;無論在任何情境之下,不可懷疑、批評、指責對方;發現沖突和矛盾,暫時不要處理,等待雙方心平氣和時,再解釋、溝通,以取得對方的信任和諒解。同時,在任何時候,你又是配偶的一部分,所以沒有權利單獨處理家庭中共同的財產、物品、生活方式,尤其對於管教子女等的問題,必須取得配偶的同意;若出遠門或已出遠門,必須讓自己的另一半知道你往何處,你在何處,是否平安、健康;要隨時而適當的關心對方的身心狀態和生活情況。

  婚後至少要負起關懷三個家庭的責任和義務:第一,是夫婦兩人自己的家庭;第二,是公婆的家庭;第三,是嶽父母的家庭。不能因為自己娶妻或嫁人,就忽略了年長的父母及原來的老家。同時也要關懷自己的兄弟姊妹親屬的家庭,和他們的婚喪喜慶,否則會讓年老的父母不安,也讓親戚朋友批評。不要期待父母親友的援助,卻要時時刻刻想到父母親友是否需要關懷。最忌諱的是讓父母說:娶了媳婦,丟了兒子。也不要讓嶽父母說: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如果是那樣的話,就變成忘恩負義的大不孝。

  一旦生孩子,不論是男、是女,都應該感到歡喜,悉心扶養,教育成人。夫妻不是冤家,子女不是討債鬼,他們來幫助你成熟,來促成你履行父母的義務,所以是你的小菩薩,要對子女付出耐心和慈悲心,要因材施教,給予適當的關懷和照顧。不可將子女當成自己的財產來支配,更不可將子女視為自己的替身來指望。尤其不可有養兒防老,期求反哺及回饋的心。雖然應當教導兒女知道孝心,可是站在做父母的立場,則但盡責任,不存企圖,那是最健康的心態。

  ——聖嚴法師《佛化婚姻與佛化家庭》

順法調禦,以愛教導

  師長複以五事敬視弟子。雲何為五。一者順法調禦。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

  ——《善生經》

  為師之道,就是怎樣做一個老師。老師怎樣對待學生,在《善生經》裏指出下列幾點方法:

  1. 順法調禦,以愛教導:我們要教導學生,要依著法,不可以曲解理。調禦就是要好好地調教他、駕禦他,主要是以愛來教導他。在佛教裏,一進山門就是彌勒菩薩笑嘻嘻的,以愛來攝受你、歡迎你,如果以愛仍不受教,才有後面的韋陀天將用力折服你。一個老師必須以鼓勵代替責備,以關懷代替苛責,所以愛的教導很重要。

  2.誨其未聞,增廣見識:教導學生,主要是讓他化不知為能知,化未聞為有聞,教誨他不懂、不明白的,增加他的見識。

  3.隨其所聞,令解善義:讓他學習主動發問,而不一定要用填鴨式的教育,應啟發他學習,讓他發問。所有的佛經都是弟子來問,佛陀來回答。例如《金剛經》,如何善護念諸菩薩?如何善護囑諸菩薩?就是有人問,佛陀才來解答。

  4.示其善友,樂於交遊:對於年輕的子女、學生,我們要替他選擇好的朋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教他親近善友,做個好人。

  5.盡己所知,教授不舍:就是盡自己所知傾囊相授,不要像過去所謂的秘笈,樣樣保留一點,不能傳盡所有的道。這是個進步的時代,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我們所受的那種教育,是以無理來對待有理,是以無情來對待有情。在無理、無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頭,那么在真理面前還不能信受奉行嗎?老師的無情無義,實際上是為了渡化我們這些頑強的有情眾生所用的權巧方便,這種無情,其實是一種大慈悲!我自己經常感到很幸福,因為我們受過這樣嚴格的教育,好比廢銅爛鐵被投擲在大冶洪爐中燒煉成鋼一樣,雖然艱辛,今日回想起來,實在是一種福報。對於現在的青少年們,我常常感到很遺憾,在這個時代裏,最大的損失我就是在教育裏缺少了一種接受磨煉的精神,而這種恨鐵不成鋼、陶鑄後學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愛的力量。

  ——星雲法師《星雲大師演講集(第三集)

 進步不落後,圓融不極端

  僮使複以五事奉事其主。雲何為五。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

  ——《善生經》

  在工作崗位上,一定有長官,有領導人,有主管,身為一個部屬,如何與主管相處呢?

  一、受責不怒顏:受責備的時候不要生氣,即使生氣也不要展現在面孔上,否則彼此日後再見面會很尷尬。

  二、工作不拖延:工作的時候,不要拖延,爭取時間,積極工作,爭取自己更多學習的機會。

  三、聽命不違逆:應該聽命的時候,不要違逆;主管有所指示,不要違逆。全力以赴,盡我所能。

  四、報告不隱瞞:機關裏、公司裏有什么事情都要向上級報告,不要隱瞞,才能上呈下達,容易完成任務。

  五、隨眾不特權:隨著大家工作,不要弄權舞弊,不要享有特權,才不易受人嫉妒、猜疑與排斥。

  六、敬業不偷懶:對於工作、事業,要有一種兢兢業業的精神,用恭敬的心努力去爭取成績,不要偷懶。

  七、私情不盡利:不要循私、拉關系,不要所作所為全是投機取巧。生命上不求有利於我,但求心安與有義於我。

  八、積極不頹唐:要有積極的精神,不懈怠、不因循、不敷衍。

  九、慈悲不孤僻:和主管相處,要用一種尊敬、愛敬的心,不要古怪、孤僻,常常鬧情緒,這是沒有人緣的。

  十、活躍不呆板:做什么事要活潑一點,靈巧一些,不要呆板。

  十一、進步不落伍:一切都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不要落伍,才能跟隨時代、潮流,不被自然淘汰。

  十二、圓融不極端:凡事要圓融,不要極端。圓融的人事相處,圓融的辦事技巧,圓融的主客關系,有圓融才能成事,極端做事易害己害人。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

  同事有四。雲何為四。一者為彼不惜身命。二者為彼不惜財寶。三者為彼濟其恐怖。四者為彼屏相教誡。是為四同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善生經》

  通常,一個辦公室裏總是有不同部門的人在一起工作,每個人各領其職,以分工的方式運作。分工並不等於互不往來,而是一種互補,有時可能你做得多一些,我做得少一些,或是我做得多一些,他做得少一點。

  雖然我的職場經驗不足,但從佛法的立場來看,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或是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系都是相通的,所以不一定是在辦公室,即使是在寺院裏,相處上都可能會發生一些問題,遇到這種情形,要如何取得共識,順利協調呢?

  這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談,一是制度,一是彼此之間的心態。以心態來說,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完全沒有比較心,有些人看到別人做得比較多、比較好,便在旁邊說風涼話:奇怪,大家都沒有做那么多、那么好,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這就是因比較而產生的嫉妒心。如果還在背後指指點點,傳到當事人的耳裏,更讓人覺得不舒服。

  這種愛說風涼話的人,有時自己多做了一些,也會很不服氣、很不甘願,心想:大家拿同樣的薪水,為什么他的工作量就比我的工作量少?”這就是愛計較。如果習慣經常和他人比較,便會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同樣地,在同一個家庭裏的兄弟姊妹也會有類似情形,有的子女非常乖巧,會自動自發幫忙,有些不但不為家裏分擔勞作,還調皮搗蛋,讓父母傷透了腦筋。

  事實上,不管任何環境,都會有一些人能力特別強,也會有一些人能力比較差,有能力大的人就應該多付出一些,不可以在一旁冷眼旁觀,等到別人做錯時,才嘲笑他自不量力。還有很多人眼高手低,自己不做事,專門指使他人去做,等他人做完後卻大肆批評,這就更加不對了。

  此外,喜歡拍馬屁的人也不受人歡迎,他們專門在老板面前打轉,說些好聽、漂亮的台面話,竭盡所能地恭維、奉承老板,做一些表面工夫。糟糕的是,老板大多有盲點,無法看清事實真相,眼中只看到這個人的忠心。如果你恰好是那個很乖、很努力、很認真工作,卻不會做表面工夫的人,只因為不會表現自己,沒讓老板看到你的工作情形,以至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被他人占為己有。如果遇到這種情形,該怎么辦呢?

  站在佛教因果的立場來說,我們忠心耿耿地把事情完成,不一定要老板知道,也不一定要博得贊賞,也許當初的動機只是為了替老板賺錢,但是賺到錢的同時,我們也為整個團體、整個社會做了一些貢獻,這也就足夠了。

  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不要在乎別人看不看得見你,與同事相處則要盡心盡力,要為他人、為老板、為公司設想,不和別人計較。最重要的是:忠心忠誠地努力,至於他人的表現如何則不要放在心上,如果能這樣做,至少是把人的本分做好了。

  ——聖嚴法師《辦公室哲學》

  同事,學佛青年,實行四攝法教化眾生,絕不能離群獨居,或閉門自修,必須深入民間,接觸各階層人物,不分種族,不分職業,平等教化。為了弘法,為了利生,固然要從事社會文化教育,慈善、軍政、商業、醫學、工業或農業種種工作,還要因應環境的需要,不斷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斷改變自己的行業,以遷就對方,實行與之同事,實行潛移默化。將佛教自我犧牲精神,作為群眾模范;將佛教智慧種子,散播在眾生的八識田中,使眾生共種成佛之真因,以感成佛的結果,而達到同事之目的。

  ——文珠法師《佛教與青年》

做好自我情緒管理

  自我的情緒管理,是領導者的基本素養。身為領導者得要綜觀全局,運籌帷幄,帶領團體穩定發展,他得控制情緒,不因起伏的情緒喪失理智,影響到下屬,甚至將自身的怒氣發泄在無辜的人身上。擁有寬宏的胸懷,沉著冷靜的氣量,不以情緒好壞來對待人事,才是上等的領導者。

  ——星雲法師《上等的領導者》

  我們中國社會裏,有一句俗諺說: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就是寧可做頭首,也不要做尾巴。要做頭首,就要講究領導。我們要如何領導別人呢?有四點,希望有心人參考:

  一、不要輕視別人:你要領導別人,對別人就要有尊敬、有尊重,不能輕視他。你看不起他,他不會接受你的領導。因為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

  二、不要爭當領導:領導是一種眾望所歸,要讓別人對你心悅誠服,讓大家歡喜接受你的領導。你如果跟別人爭取領導,別人不服氣,縱然得到了領導的地位,也必定受到反抗、反擊,麻煩就很多。

  三、不要推卸責任: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要有擔當。對待部屬,有時要代他受過、代他擔當,不要推卸責任。不要光榮和成就都是你的,過失統統都是部屬的,那么大眾是不會服氣的!

  四、不要猜忌多疑:一個領導人對於自己的部屬,不要常常猜忌他、多疑他,總是以不信任的態度對待他。一個部屬如果知道領導人對他不信任,對他懷疑,你要想他對你忠誠的服務,事實上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講到領眾,尤其是地位越高,自己所付出的要越多。要想在眾人之上,你必須要更加的謙虛,更加的愛護大眾,你的領導才能得到回報。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與人交往須帶三分俠義心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弘一法師

  獲得朋友的唯一之道,是自己主動去做別人的朋友。

  世界上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沒認識的朋友。

  ——海濤法師選編《學生手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指真正的良友比骨肉還要親近得多,而真朋友是不易得到的。

  泛泛酒肉之交,不能算是真正的交誼。真誠為朋友的人,要互相勸善規過,互切互磋,互琢互磨,遇到了禍患則共同去擔負,喜樂幸福也共同去享受。同悲共喜,難兄難弟一般。這樣才能算得上有俠義心,交際的原則也才合宜。如果只為一己利益去交際,不能叫真誠的交誼。

  其次,做人是要有積極修養的工夫,磨煉自己的人格,不為外物玷汙了純潔的心。

  在惡俗的社會裏行善渡世,對於惡俗就不得不忍受到一個程度。如果只為一己的超然,不問世道的興衰,這樣的人最多也不過獨善其身,絕不能得到普遍的敬仰。所以,一個人如果入世交往俗人,自己也必須變俗,與社會的步調一致。然而,其心也被染成了世俗情態,就沒有用了。在俗中而不失一點純真的素心,不因外物而汙穢了本心,這樣才是一個覺者。

  總而言之,與友人交際,遇到患難要去拯救,這是與人交往必須要帶三分的俠義心。一個非常人物的活動,任憑遇到什么變故,也要抱定堅固的意志,勿失其本然的心。

  ——聖印法師《日日日出》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