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唯名與唯心
聖嚴法師著
03/03/2010 12:3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首先謝謝貴社周子慎 老居士的邀請,使我有機會又一次與諸位在此見面,同時也謝謝貴粥會的輪值主席臺大心理學教授黃光國博士,為我作的介紹。我對整個的佛法而 言,尚不足以提出個人的判教思想。今天所要講的題目「唯心與唯名」,僅是個人對佛法作一些嘗試性的介紹,絕對沒有標新立異的企圖。

唯名與唯心

聖嚴法師著

諸位居士:

  首先謝謝貴社周子慎老居士的邀請,使我有機會又一次與諸位在此見面,同時也謝謝貴粥會的輪值主席臺大心理學教授黃光國博士,為我作的介紹。

  我對整個的佛法而言,尚不足以提出個人的判教思想。今天所要講的題目「唯心與唯名」,僅是個人對佛法作一些嘗試性的介紹,絕對沒有標新立異的企圖。

   唯  心

   「唯心」一詞的依據,最有名的是唐譯八十卷華嚴經卷第十九覺林菩薩章中所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然在晉譯華嚴經卷第 十,如來林菩薩章,祇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又說:「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有唯心之意而無唯心的名 詞。

  本來,佛法不講形而上的本體論,為了便於一般學者理解起見,權且循著哲學的觀點,將佛法的觀念,介紹出來。現在就「唯心」的心字,分作本體和現象的兩個論點來討論。

  () 本體論的心:

  佛教思想中的本體論的心,又可分作清淨心真妄合心的兩類:

  (1) 清淨心 是講絕對的圓滿,亦即是萬法的根本,例如唐譯八十卷華嚴經卷十九覺林菩薩章中所說:「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又說:「彼心恆 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這是純淨心中,示現一切法,法本無淨穢,故心亦常清淨。現實世界之有淨有染,與清淨的本源心,沒有關係,那 是由於凡夫眾生的煩惱妄想和執著所致。雖然有人會懷疑,本來清淨的心中,何以會產生不清淨的妄心和妄法,但是,從清淨心的立場,看一切法無非是清淨心的自 然如此。所以當釋迦世尊成道之後,最初發現的真理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說;眾生雖分有六道和四生,眾生之為眾生,乃是 由於眾生迷於生死,雖有生死的現象,以佛法的立場看,卻有並未離開清淨本然的佛心,眾生心中雖覺有虛妄,佛心中則恆是一片真實。

  (2) 真妄和合心:清淨心的理論,雖極超越,尚有許多人,要問:既然本來清淨,又從何而來種種煩惱雜染的生死現象呢?因此,佛學之中又有一種對於「心」這個問題的解釋,即是以大乘起信論為中心的如來藏思想。闡述如來藏思想的經論有不少,例如《大般涅槃經》、《大法鼓經》、《勝鬘經》、《如來藏經》、《楞伽經》、《無上依經》、《不增不減經》、《大乘密嚴經》、以及《寶性論》、《佛性論 等。由清淨的真如心,而有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如勝鬘經),又由真如心而開出不生滅與生滅的二門(如起信論),如來藏隨淨緣,則為清淨真如心;如來藏隨 染緣,則成生死的第八阿賴耶識。由此而形成了真妄和合的心。在楞伽經中稱:「寂滅名為一心,一心名為如來藏」,此處並無真妄之分,但在勝鬘經的空如來藏是 指清淨心,不空如來藏已有染淨的功能在內。起信論則明白地指出如來藏是隨緣的真如心,是真妄和合的心,亦即是在染則染,在淨則淨的眾生心了。

  清淨的「一心」也好,素樸的如來藏也好,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 真如心也好,都是為了指出眾生的形而上的本體是什麼。雖然世間法都想追問萬法的起源與結果,佛法為了不願墮入神我外道的一元論的陷阱,所以怎麼講也不指出 生死之初的情況,只講因無始無明而有生滅,而此生滅的本身,並不異於不生滅的清淨心,一旦大悟徹底,既不是生滅,也不是不生滅,乃是絕對待而不思議的,無 以名之,姑且稱之為「心」。也可以說無明是無始的,但卻是有終的,而無明的終點,並不等於把無明從清淨心中割除掉,乃是從無明得到大解脫,不受無明束縛而 自在遊戲於無明之中。

  () 現象論的心

  這又可分作認識心與修道心的兩大類:

  (1) 認識心 從小乘的觀點談認識心,名為心、意、識,此三個名相,或有多義,或為一義,一義即是三種名稱雖不同,而其所指則為一,多義即是三種名稱含有三種不同的意 義。有說:「意」為過去,「心」乃未來,「識」為現在。有說,在六根、六境、六識的十八界中設「心」;在六根、六境的十二處中許「意」;在色、受、想、 行、識的五蘊中設「識」。實則,此三名所指,仍是一樣東西,即是認知及辨別的心理現象。

  另從大乘的觀點談認識心,是指唯一的根本識,或名為阿賴耶識的種子生現行,即是第六識的功用。阿賴耶識則是儲藏一切染淨種子的倉庫,是第六認識心的本體,它是萬有所成,也能變現萬有。

  (2) 修道心:經論中常有提到修道心的重要性,例如《阿彌陀經》中的念佛至「一心不亂」,《法華經》卷七的「一心稱名」;天親《往生論》中的「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善導大師《觀經疏》第四七說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修道心的功用,是從修習戒、定、慧而產生。戒的精神在於止一切惡,行一切善,善惡的抉擇判別,在於心的運用。小乘人持戒,特重於身體的威儀清淨,大乘的菩薩持戒,特重於心地的染淨差別。

  所謂修道心,有三種形態:散心、定心、慧心 散心修道,意為雖行於散善,而猶能夠隨分攝心;定心則是內與三昧相應,外息一切緣慮妄想;慧心,是指從修定而得的智慧功能,或經由聖賢的開示,或自行讀 誦,得見心眼的光明,或名「心印」。傳法正宗記卷第二云:「夫心印蓋大聖人種智之妙本也,餘三昧即妙本所發之智慧,唯皆以三昧稱之。心印即經所謂三昧者 也。如來所傳,即此三昧也。」經說「如來惠我三昧」,即是以佛心印,印證弟子得法眼淨,開了心頭的智慧之光。祖庭事苑卷八也說:「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 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處的「心印」是指修得的智慧:「人心」是指真妄和合的如來藏,或已被煩惱覆蓋的第八阿賴耶識;「見性」是見真如的本性, 即是本然的理體。

  戒能安身,定能安心,慧能從心起用。以心印心是智慧的功用,在主觀的內在與客觀的外在之間,完全合而為一的一種心理狀態,所謂但可心照而無從言宣的一種直感。

   唯  名

  在佛法的觀點看,「名」與「心」是互為主體的。因此,我們可把它分作認識心的名及修道心的名,加以說明。

  () 認識心的名

  (1) 「名」是心法 俱舍論卷第五稱:「名為作想」,也就是說,「名」是思想、想像、想念等的心理活動。再看十二因緣中的「名色」二字,是指五蘊法而言,色是眾生的依報,是物 質世界,名是眾生的正報,是精神世界。名是指受想行識的四蘊、色是色蘊。五蘊法所講的眾生身心的全體,名既是心法,故稱唯名,實際即是另一類型的唯心論。

  (2) 名是有漏有為心所變境 凡是心識,都是有漏,也都是有為,小乘看到的,只止於第六意識,大乘則講心意識,詳加分析,開出第八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由第八識所變現的一切法,稱為唯 識所變現境界,即是眾生的依報。名是詮釋表示八識所現的事事物物;分別識是名的能詮,名是分別識的所詮,而實為一體。

  例如《楞伽經》卷一所講的五種法:


   名是境相的標示符號,分別是妄想心,例如以眼識來對色境,而有第六意識的分別或辨別,在如來的正智,雖亦對境起用,從根本智而起後得智,但卻不起清淨與 雜染之分別的妄心。唯有在凡夫的立場,始有能詮與所詮,以及能變與所變的分別執著,復由所變境而起種種煩惱心。由於分別執著虛假的名相,而起種種妄惑。所 以楞伽經卷四要說:「愚痴凡夫,隨名相流。

  (3) 名是妄想心:在法界次第卷上云:「心如幻炎,但有名字。」此處所講如幻如炎的「心」,即是指的虛妄心或煩惱心。心本不存在,由於妄心或煩惱心的結合與積聚,便似乎有了心的存在的感覺,所以給它標上了名字。

  () 修道心的名

  從修道的立場看「名」,它既是煩惱法,也是除煩惱法。

  (1) 名是煩惱法 名既是由妄想心所產生,所以定是煩惱的有漏有為法。修道的目的,即是要轉變煩惱心而成菩提心。「名」是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之一,窮人希望發財,飽暖 則思淫欲,豐衣足食而有美眷如玉之後,又會想到受人敬仰,追求名望及社會地位,乃至以立功立德來揚其名聲,小則榮光耀祖,譽滿一方,大則留名青史,以揚名 千古。所以,「名」雖為五欲之一,雖屬於煩惱法,但其比之以財色及食睡的四欲,並非很壞,至少,為了愛惜名之羽毛,不敢公然地作大惡業。不過,名大招忌, 它會為你引來很多莫須有的煩惱,如果以偽善或暴力來沽名釣譽及爭名奪利,那是非常可憐的大煩惱了。所以,實至名歸者,無關宏旨,為名所動而名不副實者,便 是煩惱心的發芽茁壯,能使人們永沉苦海,接受苦果。

  故在《俱舍論光記 卷五云:「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召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也就是說,名是隨著音聲文字而歸赴境相,它有召集的功用。也可以說名聲是隨著言語文 字的傳播,而得到更多人的知道,名越高,隨之而來的恭敬利養或誹謗打擊也越多。實至而名歸者,固然無關,若為名而自赴於險境者,實在可怕,若你的名氣越 大,趨炎赴勢及對付你的人就多。所以有多大的名聲,就有多大的感召力或引人注目的力量。

  對常人而言,有財產未必就有美名,有美名亦未必就有財產,所以,名和利,雖有連帶關係,並不是必然有關係。

   不過,「名」是枷,「利」是鎖,當你有能力(智能或財力或勢力)之時,人家為了使你替他們做更多的事,找到更多的錢,他們會給你送上很多的美名,乃至金 錢,投合你貪名求利的心。可是,當你接受的美名與報酬越多,你須付出的心血也就越多了,其至會使你身不由己地,被名利牽著鼻子東奔西走。像我現在,與利固 然無涉,因為有了一點小名,就有好多人想給我套上更多的名,什麼董事長、館長、所長等。我為逃避名利,己逃了數十年,最近數年,卻逃不掉了。或者有人覺得 我很好過,其實我為這些事務性的名義,頗感苦惱!記起天台智者大師說過的名言:若不領眾,可至銅輪位,後以損己益人,僅至五品內位。也可以說智者大師亦是 為盛名所累的人了。但是如果為了度眾生,名是有用的。

  (2) 名是除煩惱法 我們再把「名」分析一下,我們既能從因緣論的觀點破除執著,也可從因緣論的觀點破除名相。修行的基礎方法,是數息觀與因緣觀,數息觀破散亂,因緣觀破愚 痴,既然「愚痴凡夫隨名相流」,我們就得以修因緣觀來破除名相,而進入聖流,名是標的符號,不是實在的,只有假名。真名無名,假名才有很多的名。因此觀察 一切的東西,先僅有相,相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名是標示所有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物的一種符號。金剛經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既是虛妄,何況是由相而起 的名呢?

  有人勸我少演講,多寫書,可以留名千古。演講,只有幾十個人 聽,多至幾百個人聽,最多幾萬個人聽,聽過以後就沒有了。但我要試問:是什麼留傳千古?是聖嚴這名字留傳千古,千古以後我聖嚴這個人在那裏呢?書裏頭?書 外面?於我本身有何干係?這個地球世界會壞,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全體也會壞,能夠逃出這個大範圍的可能很渺茫,縱然把我的書裝上火箭,送到另外的星球去保 管,也不能逃過毀滅的命運,時間太長,空間太大,幾萬年也僅剎那間就過去,幾百萬光年的距離,也只是近在咫尺,名是保不住的,不能永恆存在的,何況名之與 我們自身的關係,正如剪下了的頭髮與身體的關係。這樣分析以後,就知道名與我們沒有關係,正如剛才黃光國博士給我介紹了好多頭銜,與我沒有關係,連聖嚴二 個字與我也沒有關係,聖嚴這二個字用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十幾年的時間,我過去不叫聖嚴,將來死了,也不是聖嚴。

  印度的大乘佛法分為三大系,一個是真常系,是指真如、如來 藏、佛性等的常住真心的系統;一個是性空系,又叫中觀般若系;一個是唯識系,今天我只講唯心和唯名,其實也講了唯識,不過請諸位不要誤會我有了獨特的判 教。我沒有忽略唯識系的佛學,我只是從心和名的立場來講而已,在此,我要告訴諸位的是:唯心系的佛學思想,重視心的本源及其結果。唯名系的佛學思想,則著 重於現前這個妄心的認識,追尋到了源頭,便是修行的結果;要對現前妄心的徹底認識,必須有修持的努力作為代價。所以,不論從那個角度看,佛學的目的都是教 人以切實的修持來完成解脫與自在的聖果。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講於慧炬社粥會 劉國香杜正民居士整理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