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真理的價值 -- 迷悟之間1-1
星雲法師
26/04/2018 06:4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人,有沒有來生
  
  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那有來生?這是迷的斷滅見。
  
  也有人說,人有來生,一顆顆種子,種到泥土裡,都會再開花結果,會有來生;人死以後,當然還會再來做人,不會改變──這也是迷的常見。
  
  說人死了以後沒有來生的斷見,和說人死了以後一定會做人的常見,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燈滅,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隨著業報因緣,五趣流轉,六道輪回,行善的人間、天上,行惡的地獄、惡鬼、畜生,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一粒種子,播到土裡,在陽光、空氣、水分等因緣具足下,就會生長、開花、結果,當然,怎可說人死就沒有了?但是,從因到果,其中的緣分也是很重要;如果只講因,抹去了最重要的緣,這是最大的迷惑愚癡。
  
  本來是高官厚爵,只因作奸犯科,鋃鐺入獄為因,牢獄的生活待遇,連豬狗都不如,從現世報看來,人的一生窮通壽夭,即使人生,也有天堂地獄,所行所為,都能影響禍福和幸與不幸,一切都能改變,何況來世時間有春、夏、秋、冬,世界有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人生有生、老、病、。宇宙和人生,甚至一切萬物都是環狀的,好像時辰一再向前走,但是在十二小時中,它是走不完的。等於人生,生也不是開始,死也不是結束,向前走,也會回頭,不直線的。所謂「一江春水向東流。」日出日落,去了會再來,都是在說明人有來生。人有來生才有希望,但是也要有善緣,善緣善報,這就是悟者的世界。
  
  人都想知道未來,其實「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欲知人有沒有來生?因果循環,你可鑑古知今,你也可以現在推想未來,當下悟道,就可以知道三世一體、三千一念!
  
  人有沒有來生?業,維繫了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莫以為作惡,來生不報;莫以為行善,來生不償。」其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人類最大的愚痴,就是以為沒有來生,因為人有隔陰之迷的關係,對未來沒有親眼看到,所以不相信有來世。其實,空氣你也沒有看到,電波你也沒有看到,甚至愛心也沒有看到,但是,你能說沒有嗎?
  
  基因可以改變人種品質,善惡因緣可以改變人生未來,人世間的迷悟,不可不慎!
  
  《人間福報》2000125

認識時間
  
  值此新舊千禧年交替之際,許多人在面臨這「千載一時」的跨世紀時刻,難免生起懷古慨今、千年一瞬的心情,於是紛紛開始思考有關「時間」的問題。
  
  報載,美國將建造一座價值千萬美元的「現代長遠鐘」,它一年滴答一聲,每世紀鐘響一回,希望藉此提醒繁忙的人類,把步調放慢,將思考超脫快速的科技,以及因忙亂所造成的近利短視。的確,正確認識時間、善用時間,已是現代的我們,認真思考與重新調整的課題。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人感到時間不夠使用,只能分秒必爭;也有人覺得光陰漫長痛苦,感歎度日如年。你看,有人將時間用於功名利祿,忽略家庭的親情培養;有人將時間用於聲色犬馬之中,捨棄自我的學習進修。如果學生不耐課堂上一日一日地聽聞,他年如何知識廣博?如果農人不願田地裡一次一次地播種耕耘,歲後如何採收果實呢?由此可見,同樣的時間,如果不懂珍惜運用,「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生百年寒暑而不足」啊。
  
  曾有人問澤安禪師如何處理時間,禪師回答:「此日不復,寸陰尺寶。」歷史上,夏禹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每日寸陰;有人感歎人生七十古來稀,有人奮發人生七十剛開始,握時間的人,就擁有人生。
  
  「疲憊不堪的人路遠;不能入眠的人夜長;不解真理的人,生死遙遠。」善哉斯言!吾人當知,「過去」的時間已經悄悄消逝,永不回頭;「現在」的時間像箭一般地飛走,轉眼即失;「未來」在猶豫中慢慢地接近,忽然之間又擦身而過。誠如古德所說「一日的生命,心三千世界的財寶珍貴」!
  
  其實,只要吾人能夠認識時間、善用時間,就能夠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裡破繭而出;懂得把握當下、珍惜此刻,仿效先賢所說的三不朽,自然可以在立德、立功、立言中,體證「剎那即永恆」的生命。而寶貴的光陰,豈會限囿於「現代長遠鐘」的一年滴答一聲,每世紀鐘響一回呢?
  
  《人間福報》2001217

得失之間
  
  得失之間,是歡喜?是悲傷?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日前報載,日本一位家庭主婦因為女兒沒有考上明星幼稚園,憤而將鄰居考上的女童勒斃;高雄縣一名員工因為老闆懷疑他偷工減料,怨恨在心,引發殺機;浙江省一名女子因與男友仳離,把所有和男友來往的女性朋友下毒害死;舊金山一位學生因為課業繁重,而殺死逼他讀書的母親。仔細推敲,這些都是因為得失心重而惹出來的禍端!
  
  其實,人生的過程,有得有失,得失參半;經商,有賺有賠;事業,有起有落;計劃,有成有敗;比賽,有勝有負;股票,有漲有跌;成績,有高有低;地位,有上有下;際遇,有好有壞。松柏竹梅,必須經歷風霜雨雪,才能茁壯成長;身而為人,怎能要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呢?
  
  語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要在得失上太過認真計較,愛迪生因為被打了一個耳光,因而耳聾,所以能夠集中意志,發明電力,創造了人間美好的成就,你説,他的耳聾,是得呢?是失呢?偈云:「麝因香重身先死,蛾因絲多命早亡。」能臣部下猜中主管的心事,也會遭嫉被害。你說,他的聰穎,是得呢?是失呢?
  
  得失,可以說是人類事業上的考驗,不要因一時的得失影響一生的期許。得失是一時的,理想是一生的。
  
  紂王因為得到美麗的妲己,喪失了國家,是得?是失?秦始皇統一六國,最後引起諸侯戰爭,終於亡國,你說,是得?是失?
  
  得失!得失!石人奔名馳利,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民心,又有什麼意義呢?得失!得失!如果人人用來自我檢討,策勵未來有得無失,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啊!
  
  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無住,而無所不住。太陽住在虛空之中,太陽的威力不是很大嗎?我們的心,不要有所住,尤其不要住於色、聲、香、味、觸、法,那就能心住虛空,量遍沙界。所以,我們可以反省得失之因果關係,切不可有得失之心啊!

《人間福報》2000314

創造「知」的美好
  
  吾人每天想增加一些新知,但是翻開報章雜誌,都是揭人隱私、黃色新聞、姦殺擄掠、槍械綁票的消息,已到了令人怵目驚心的地步。為了得到當天的新知,打開電視,也都是殺人、淫穢、詐騙、吸毒的報導,只得掩報不看,關了電視,不禁想到老子說的「不如無知」。
  
  剛到機關上班,各種報告,人我是非,互相傾軋,計較比較,打壓毀謗。各種不平和怨聲,不知如何處理,不禁令人長嘆:「不如無知!」電話鈴響,拿起聽筒,這家周轉不靈,那家即將倒閉,有的抱怨生意難做,有的訴苦商場艱苦...凡此種種,唯有「不如無知」,才能表達心中的痛苦。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回家,太太圍著訴說物價上漲,親友告貸。太太嚕囌未完,兒子從學校回來,問道:「大人們平常都教我不要罵人,為什麼官員們相罵:『夭壽』、『袂見笑』...?直叫人難以回答,只有仰天長嘯:「不如無知!」
  
  人在年輕時,讀書求學,應付考試,挑燈夜戰,種種壓力,只為了求「知」。及至走入社會,所見所聞,人心險惡,處處陷阱,越來越感到「知」得越多,煩惱越多。
  
  知,本來多麼美好!現在能知道未來,此處能知道彼處,閱讀歷史可以知道過往的事物,研究科技可以知道宇宙的奧秘。但何其不幸,我們眼見耳聞,好像烏雲蔽日,一片黑暗無光,「知」的恐怖叫你不寒而慄。
  
  當然,吾人不能因為「知」有痛苦,乾脆「無知」,好讓六根清淨。只有希望大家從新換個角度,創造「知」的美好,讓我們的電視所播出的都是美好的山水景物,美好的人事來往;讓我們的報刊所報導的,都是一些見賢思齊,淨化心靈的美事;讓我們的政府為民施行的德政,被人歌頌;讓我們的社會表現出來的公義,被人讚嘆;讓我們感受到的都是和風吹拂,春暖花開般的溫馨。
  
  我們要歌頌「知」的美麗,也要禮讚「知」的歡喜。請大家捨去不如無知的煩惱吧!《人間福報》200041


奇妙的好事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從古人的「隱惡揚善」,到現在的「隱善揚惡」,似乎已是社會的通病。然而最近社會上發生許多奇妙的好事,也值得吾人廣為宣傳。
  
  早在半年前,因為腦溢血延誤就醫而被醫師判定植物人的楊富義先生,日前奇蹟式的甦醒,雖然目前只能以微笑或握手表達情感,負責照顧他的創世基金會表示,希望繼續幫助他恢復說話能力。
  
  無獨有偶,遠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布爾女士,十六年前在生下第四個孩子後,不幸變成植物人,卻在一九九九年耶誕節前夕突然醒來,此事不但令她的子女喜極而泣,也帶給同樣有親人為植物人的家屬再度重燃希望。
  
  在九二一大地震中被震倒的白毫禪寺,是一所青少年的中途之家,現在為重建,發起義賣活動,各界紛紛響應。
  
  法鼓山聖嚴法師於元月廿二日為六十四對新人在士林官邸主持佛化婚禮,別開生面的儀式令社會大眾耳目一新,因而對佛教有了新的觀感。中台禪寺的惟覺禪師則於台中主持萬人點燈祈福法會,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擔任指導,震撼全台。
  
  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自西藏出走,受到印度政府給予照顧;美籍華裔學生胡宇帆,在美國開發了三顆全球最迷你的人造衛星,未來可望引領人造衛星走入新領域,造福社會人群。
  
  去年六月,二隻領航鯨因故在美國的海灘擱淺,經過密斯提克水族館的科學細心照顧,恢復健康後,又細心的護送牠們返回大西洋。美國人民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善舉,獲得世人一致的讚嘆。
  
  一件件溫馨感人、振奮人心的奇妙好事相繼從世界各地傳出,可見我們的社會到處有好人好事,希望以後這種溫暖人心的奇妙好事都能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以帶動社會善良的風氣,讓我們的社會今後更能不斷有奇妙的好事流傳。《人間福報》200042


幽默的風趣
  
  廿一世紀的今日社會,科技文明帶來了生活上的諸多便利,然而物質可以豐富生活,卻也常會枯萎了心靈;人腹之欲滿足了,卻往往反而閉鎖了本具的智慧。
  
  幽默,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泉源,是你我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人間需要有幽默,有幽默才有風趣,有幽默才有智慧。
  
  幽默不是諷刺,它是智慧的言談,一句幽默的話語,蘊涵著無限的深意和啟發;幽默不是嘲笑,它是自我的調侃,一個幽默的動作,傳達了無限的溫馨的關懷。
  
  幽默不是令人難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顆充滿悟性、靈巧、活潑與睿智的禪心。幽默能化解尷尬,帶來愉悅;圓瑛大師的「不用打了,我自己會走」,何等灑脫自在!羅貫中的「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何等放曠逍遙!
  
  幽默有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又如天上的白雲,任運逍遙,不滯不礙。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多一點的禪心幽默,尤其現代人往往在一種不自覺的意識下被推動著向前,善惡是非的標準,都是社會共同的決定,沒有個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幸有了幽默,幽默是一顆禪心,幽默像太陽的熱能一樣,只要有心,到處都有自己的熱能。幽默有時候就像一位慈祥敦厚的長者,令人如沐春風;幽默有時候又像悄然開放的花朵,帶給人春意滿懷。一代幽默大師卓別林,他那自我嘲弄的幽默,帶給世人無限的快樂,留給後人無限的緬懷。
  
  在佛教裏,古來多少禪林大德,如佛印禪師、趙州禪師等,沒有一個不是幽默大師;近代大文學家林語堂、魯迅,他們的文章語帶幽默諷刺,但卻諧而不謔,他們的風趣灑脫、超然淡泊,均為人間注入了一股清涼,希望現代的社會,也能夠再多出幾位幽默大師,以為人間多平添些許的趣味,帶來真正的祥和歡喜。《人間福報》200043


美好的隨喜
  
  社會上,多少人慈悲為善,救助傷殘,我給予隨喜贊助;社會上,多少人勵精圖治,建設功業,我給予隨喜讚美。「隨喜」真是美好而有德的行為。
  
  做好事,說好話,我雖然沒有能力為之,但是你做了,你說了好話,做了好事,我很歡喜,我「隨喜」讚嘆,佛說:果能如此,其功德與親自去做沒有分別;可見「隨喜」在為人處世之道上的重要。
  
  遺憾的是,現在社會,有「隨喜」美德的人畢竟太少了,大部份人都是幸災樂禍,不肯隨喜的居多,例如,你有錢而資助傷殘孤老,他批評你所做的只是「九牛一毛」;你經濟拮据,但對善事也贊助若干,他說你「打腫臉充胖子」。整個社會因為沒有養成「隨喜」的習慣,到處任意批評,肆意踐踏,這樣社會那裏有好人好事呢?
  
  這個社會,你好,你善,你大,你富,我嫉妒你:你貧,你窮,你笨,你愚,我看不起你,你不行善,我來行善,你批評我不是;我待人慈悲,你不慈悲,你說我慈悲不夠。任憑你怎麼做,他都要中傷,批評,令人不禁想問:你希望這個世界,你不行,他不行,大家都不行,難道要大家同歸於盡嗎?
  
  國家復興,社會進步,端賴吾人養成「隨喜」的性格,你要競選民代,為眾服務,我樂於隨喜投你一票;你興辦功業,救助弱小,我樂於隨喜贊助。你辦報紙,我隨喜訂閱;他辦電台,我隨喜充當義工,共成善事;他卹孤濟貧,我隨喜給予宣揚,成就好事。「隨喜」的世界,無比美好。
  
  因此,希望今後的社會大眾,大家都隨喜說好話,做好事,對於善事義舉都能隨喜參加,熱心擁謢;如果整個社會大眾都能養成隨喜的性格,國家豈不是一片祥和,豈不是人民之褔!《人間福報》200044


「給」的價值
  
  世界上,懂得布施別人的,就是最富有;世界上,只會貪圖別人給自己的,是最貧窮。
  
  一般人,給自己很容易,給人很難;但是,如果不播種,怎麼會有收成呢?如果不給人,怎麼會富貴呢?
  
  「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份心意,給人一點服務;善的「給」予,美化了人生,淨化了社會,「給」才能維繫人間社會彼此之間的和諧。
  
  吾人自呱呱墜地,就接受了父母給予的慈愛訶護,入學讀書,就接受老師給予的教育養成;走入社會,就接受大眾給予的種種因緣。人家「給」我,我「給」予了別人什呢?
  
  有一些不當的人,也有反面的「給」:給人煩惱,給人傷心,給人難堪,給人障礙,如《四十二章經》說:「仰天而唾,唾不汙天,還汙己身;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坋己身。」把不好的給人,固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使把好的東西給人,也有層次上的不同:金錢的施「給」,還是比較容易做到;說好話給人讚美,就是難能可貴的美德;給人的佛法、真理、信心、無畏、平安、自在,才是無上的功德。
  
  「給」的美德是不容易,有的人「給」予社會一些資助,只是為了沽名釣譽;有的人給予社會一些奉獻,只是想獲得他人的回報,真正的「給」,如《金剛經》所說的「無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
  
  吾人一生接受了別人「給」予我們多少因緣,我們也應該「給」予他人一些因緣,因為,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唯有「給」,唯有好因好緣,才是發揮了「給」的價值。《人間福報》200045


心靈的曙光
  
  千禧年的第一道曙光,在全球人民的熱情期盼、徹夜守候中,照亮了各個角落。當千禧的萬丈陽光升起,衝破烏雲,撒向大地,沐浴在光明下的人們,誰人不歡喜踴躍,任誰也感受到清晨的曙光照耀自己的心靈。
  
  活在世間,真心受外境污染,我們被種種煩惱和物慾關鎖綑綁,以致終日惶惶不安,難得一刻靈明清閒。
  
  在我們週遭,你看:有的人習慣困坐愁城,陷在心靈煉獄中自我折磨;你看,有的人因為執著自我的主觀,不肯接受新知而作繭自縛;你看有的人則是陷入野心的溝壑,成了貪婪的囚徒;你看,有的人卻為物慾所牽,逼迫自己陷於欲望的牢籠。然而,每當午夜夢迴,又多麼企盼能有一道心靈的曙光,可以驅走無明黑暗裡的仇恨、貪欲、疑嫉與無邊的煩惱痛苦。
  
  《心王銘》說:「清淨心智,如世萬金;般若法藏,並在身心。」至聖孔子雖然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依然享有「樂亦在其中」的歡喜;歷代緇門背叛師父的弟子,因悔悟而回頭,感到「前念無知,後心有愧」的覺醒,都是因為有心靈的曙光。唐太宗即使貴為天子,猶懂得知人善用,尤其對大臣們的諫言能夠「從善如流」,這也是唐太宗有心靈的曙光。佛世時無惡不作的乾達多,也因「一念慈心」放生腳下的蜘蛛,後來才有脫離地獄苦海的機緣,假如沒有心靈的曙光,何能至此?
  
  古德云:「不怕妄心起,只怕覺照遲」,覺照就是心靈的曙光,所謂褔至心靈、撥雲見日、柳暗花明、枯樹逄春,那種覺悟開通、心明意解的清醒,就是吾人心靈曙光的顯現。
  
  紅塵滾滾,舉世滔滔,讓我們一起點亮內心的曙光,展現吾人本具的性靈覺知--能夠在瞋恨的時候散播慈悲的種子,在仇視的時候施予寬恕的諒解,在懷疑的時候培養信心的力量,在黑暗的時候點亮般若的火花,在失意的時候提出明天的希望,在憂傷的時候給予喜悅的安慰。不為猜疑所惑,不被私心障蔽,因為真理從清醒而來,善良從慈悲而來,人性之美也從心靈的曙光而來。《人間福報》200046


愛的真諦
  
  愛是自私的,愛也有奉獻的;愛是汙染的,愛也有清淨的;愛是狹隘的,愛也有寬廣的;愛是愚痴的,愛也有超越的。有愛就有力量,有愛就有希望,因為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要合乎法律、善意、道德,愛就非常的珍貴,所謂「有愛走遍天下,無愛寸步難行」。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相敬相愛,朋友之間要惜緣惜愛,如係菩薩,更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愛才能廣結善緣,有愛才能生起善心,愛維護了倫理,愛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間,是靠愛來維繫關係,是靠愛來制定層次,愛是雙向的,真正的愛是要成全對方、祝褔對方,愛不是佔有,而是奉獻,小愛是愛與自己有關的,大愛是愛與他人有關的;真愛是愛真理、愛公理、愛國家、愛世界,愛人間的和平。
  
  在愛的面,不能不有所分別,不當愛的東西不可愛,不當愛的人不可愛,不是善事,善緣不可亂愛。愛,要愛的正當、正當的時間、正當的地方、正當的人、正當的事。
  
  眼看今日的社會,濫用了愛,醜化了愛,你看,對美色的貪愛,辣手摧花;對金錢的貪愛,竊盜貪汙;對不應該為自己所有的,非法侵佔;不是好因好緣的,愛是害人害己,愛也能造成罪惡。愛得適當,能成就他人,能成就功德,能成就人間的真善美好;反之,愛得不當,則陷人於不義,搞得天下大亂。永浴愛河,要真正是美滿的因緣;愛慾氾濫,就不堪設想了。
  
  要用慈悲淨化所愛,要用智慧領航所愛,要用善美成就所愛,要用德行加持所愛,人的生命從愛而來,吾人更應用純愛、真愛、慈愛、淨愛、來莊嚴美好的人間。
  
  《人間福報》200047


力爭上游
  
  大自然裏,鮭魚為了產卵,逆流而上,故能繁衍下一代;性能良好的飛機,在惡劣的天氣中也能逆風而行,故能抵達目的地;一根小草,為了生存,在牆縫中都能展現生命;菊花雖然凋謝了,但是它的枝幹仍然在風雨中傲然挺立。
  
  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宇宙世間,但看動植物都能「力爭上游」,生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能不努力奮發呢?
  
  自然界,梅花越冷越芬芳;荷花越熱越迷人。人世間,多少寒門士子,千辛萬苦,賺錢孝養父母;多少青年學子,十載寒窗,為了揚眉吐氣。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陀」,每個人都是要靠自己「力爭上游」,不斷的種種辛苦,才能獲得成功。
  
  經云: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菩薩。但菩薩有五十一階位,還是要經過自己努力修行,精進不懈,才能圓滿果位。
  
  台灣自光復後,篳路藍縷,人民生活艱難,靠著全民「力爭上游」,才有目前的經濟繁榮;政治上,多少政治精英,不怕犧牲,奔走呼籲,才有目前免於白色恐怖的民主自由。
  
  看到燒餅油條店的工作人員,天未亮便起床燒烤作活,只為了爭取清晨的生意;深夜裏,清道夫不畏寒意辛苦掃街,只為了讓大家有整齊清潔的明天。世間上,各行各業無不充滿了艱難困苦,但是只要自己肯「力爭上游」,行行都能出狀元。
  
  飛鴿千里傳書,才有豢養;駿馬萬里奔馳,才有人喜愛。世界上無論什麼人,要想出類拔萃,都要「力爭上游」;要想樹立自己的形象,要能站在人前,獲得別人的喝釆,非「力爭上游」莫辦。
  
  如何力爭上游呢立志發願、勤勞服務、發心奉獻、慈悲喜捨、歡喜結緣、忍辱精進、積極勇敢、樂觀進取、慚愧懺悔、持戒利人、正直為公等,都是吾人力爭上游的資糧,資糧若備,何愁不能長途遠征。《人間福報》200048


無常的可貴
  
  人是宗教的動物,人生只要有生死問題,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世界上各個宗教皆有其教義主張,「無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因為不解無常的真義,因而心生排拒,甚至感到害怕。
  
  其實無常很好,因為無常,才有希望;因為無常,才有未來,所謂「無常苦空,無常樂有」,假如世間一切都是定型的,沒有變化,沒有生滅,老的永遠都是老的,小的永遠都是小的,不知道你感受如何?所以無常變化就很可貴。
  
  當然,無常可以變好,無常也可以變壞,但是變好變壞,都是有原因的。
  
  無常,讓人會珍惜生命;無常,讓人會珍惜擁有;無常,讓人會珍惜因緣;無常,讓人會珍惜關係。
  
  看到一朵鮮花衰殘凋謝,興起了無常的感受;看一粒種子展現生命力,茁壯成長,不禁感受到無常的可貴。
  
  愚痴,因為勤讀而能變成聰明;貧窮,因為奮鬥而能增加財富,這都是無常的可貴之處。
  
  上古時,帝王專制,人民毫無自由,假如不是無常,而是一成不變,那裏有今日的民主政治;過去石器時代,民智未開,人民茹毛飲血,如果不是無常,而是一成不變,現在不是仍然停留在文化末啟的蠻荒時代嗎?
  
  因為無常,因此有錢有勢的也不必太過得意,因為世事無常,財富為五家所共有,名位更是朝夕萬變,甚至身體健康也都是生滅無常,如少水魚,不值得太過貪執,反而要以無常為戒,應該做的事,要及早成辦。
  
  無常是宇宙中最自然不過的現象,因此古來多少文人雅士莫不為文作賦感悟無常。例如誦讀《瑜珈燄口》中的「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不禁令人生起了無常之感;朗誦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不禁令人生起悲壯犧牲的雄心。
  
  無常苦空雖為人生實相,但在無常之中吾人皆有一顆不變的真心,若能證悟真理,超越無常,則能在無常之中找出自己的出路,是時任性逍遙,心安理得,豈不快哉!
  
  《人間福報》200049


勤勞的結果
  
  語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又說「勤有功,戲無益」;西諺也謂「黃金隨潮水而來,也要早起去撈它」,此皆說明,做人要勤勞,唯有經過自己努力流汗耕耘的結果,才會甜美豊實,否則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於耕種,如何能有收成?
  
  一般人不能認清這種因果道理,每天只想不勞而獲,於是無所不用其極,結果不僅自誤一生,而造成社會問題,貽害大眾,罪過不可謂不重。
  
  「懶惰」是最不道德的行為,因此過去政府提倡「勤政廉明」,對於講究清廉的單位,辦公室就叫做「廉政室」,講究勤勞的單位,就叫做「勤政堂」;乃至於一般的升官晉級,也要考核他的勤能。現在一般人都希望自己發財,其實只要肯勤勞,就是一種財富;不勤勞,即使擁有萬貫家財,也會坐吃山空,所以勤勞本身就是寶,養成勤勞工作的習性,當下就是個富有的人。
  
  青年守則上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我們在社會上做事要想讓主管看重、肯定,先要有勤勞的美德,遇事要積極主動。一個人不怕能力不如人,所謂「勤能補拙」,怕的是懶惰懈怠,經云:「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懶惰懈怠固然不好,但是勤勞也要有正面的意義。
  
  在佛教裏有所謂的「四正勤」,即:未生善令生起,己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己生惡令斷除。這種向上、向善,而且以自利利人為目標的努力,就是正精進,例如趙州八十猶行腳、法顯以六十幾歲的高齡還到西域求法、國父身患肝病仍到北京研商國事,孔子圍困京畿依然與弟子座談論學等,這種勤勞為眾、有人無我的精神,就是菩薩發心。
  
  其實,好逸惡勞是一般人的通病,然而貪圖一時的安逸,卻往往種下痛苦一生的結果;反之,一時的辛勞,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成,「葡萄架下的故事」,正是吾人最好的啟示。《人間福報》2000410


守法的重要
  
  國家的安定,社會的秩序,都是靠法律來維繫,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甚至軍人有軍人法,宗教有宗教的戒律等。
  
  一個國家的最高立法機構是立法院,立法院本身不尊法重治,必然滅弱國家運作的功能;法院是專責執行法律的地方,如果法官也循私舞弊,則法律不公,政府無以服眾。
  
  在民主裏,選舉有選罷法,銀行有銀行法。如果選罷法不彰,則選舉就會不公;如果銀行法不公,經濟就會混亂。目前倍受關注而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廣電法,就因為內容不夠周全,使業者與消費者雙方意見叢生,難以平息。
  
  目前政府雖然不斷為各行各業訂出各種辦法,各行各業則最怕政府訂法,認為有了法令,就有諸多的束縛、阻礙,不能自由。
  
  事實上,守法守戒究竟是自由呢?還是束縛呢?表面上看起來,戒律,法令都是給人某些方面的限制,但是,唯有守法才能自由,不守法會喪失自由!例如,犯了佛教的五戒:殺生、偷盜、婚外情、造遙、吸毒等,就會鎯鐺入獄,不得自由。
  
  因此,一個國家,軍人守軍人法,工商守工商法,記者守記者法,各宗教徒守各宗教徒的法;唯有社會大眾皆養成守法的習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說到了守法必須從上而下.居上位的人如果遊走法律邊緣,以權越法,以勢壓法,以便違法,則國家不成法治國家,社會不成法治社會,自然亂象紛陳。因此,今日世界,凡是進步繁榮的國家,都是法律嚴明;凡是進步成長的優秀團體,也都有一套嚴僅的管理法。
  
  在法治的國家,一個紅燈,它就是代表不能通過,這是法律的權威,也是安全的重要;一條斑馬線,行人優先通過,斑馬線的權威於焉樹立;一個禁止通行的牌子,甚至一條繩索攔阻,雖然牌子繩索本身沒有價值,但是它就是代表法律的權威,因此不能不重視。
  
  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人的健全,一個國家的強盛,唯有人人守法,方可致之!《人間福報》2000411


成敗之間
  
  商場上,企業的經營,賺錢就是成功,蝕本就是失敗;學術界,科學的試驗,能達到目標,就是成功;不能完成任務,就是失敗。世間上,多少人一心追求成功,害怕失敗;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成敗之間,造成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青年學子參加聯考,莫不希望金榜題名,此謂之成功;不幸落第,謂之曰失敗。軍人作戰,一舉殲滅敵人,凱旋而歸,謂之勝利;不幸領土失落,傷亡慘重,謂之失敗。即如今日的警察,掃蕩非法,逮捕罪犯,謂之成功;懸案未破,冤情未白,謂之失敗。
  
  有人將成功,歸之於命運,有人把失敗,怨恨自己生不逢辰,即連現在的民主選舉,當選者歸功於祖墳風水好,失敗者歸之於選民沒有眼睛。
  
  成功失敗,不在於風水,不在於命運,不在於神鬼,甚至不在於別人破壞;成功的條件.在於自身之健全。
  
  商人所以生意賺錢,必定作過市場調查,資本雄厚,因緣俱足;軍人能榮耀沙場,必然訓練有素,忠貞勇敢,團結一心;學生得榜上題名,必經寒窗苦讀,立志發願,精進不懈。
  
  其實,成功的定義,人各有異,所謂不能以成敗論英雄。自古以來多少失敗的英雄,其實是真正的成功,如關雲長、岳飛、文天祥、史可法,他們赤瞻忠心,捨生取義,卻贏了千古美名,這就是成功。夏桀商紂,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因荒淫無道,殘暴不仁,留下千古惡名,因此看似為君為王,實則失敗矣!乃至伯夷、叔齊.雖然餓死首陽山,但是他們崇高的人格卻永遠活人們的心中,他們雖是餓夫,但也是成功的。
  
  胡適之博士說:「要怎麼收穫,必先怎麼栽。」佛教講:「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沒有經過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敗,必然也有失敗的理由,「成敗之間」,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人間福報》2000413


免於恐懼的自由
  
  「人在家中住,禍從天上來」,在這個世間上,不知道何時天災人禍降臨在你的身上,危險恐懼,無所不在。
  
  走在路上,不小心的擦撞,可能遭到別人的一刀;無意的看一眼,可能一拳打在你的臉上。白天大路開車,我不撞人,,人來撞我;夜晚小巷行走,我不侵人,人來侵我。明地扒手囂張,暗處躲有色狼,這樣的生活,怎不令人心驚膽顫?
  
  一次地震,因為建築偷工減料,導致大樓崩塌,我住的房子,不知安全與否?一次颱風,因為山坡地水土流失,造成房屋傾圮,我每年都要經歷幾次?鄰居祝融肆虐,我家徒遭魚池之殃;當街槍戰發生,有人受流彈無謂波及。天災、地變以及人禍引起的不安,無日無之。
  
  國內外愛滋病逐漸增多,肝疾患者已經成為排行榜之首,只要針頭感染,捐血救人的一片好意,立刻化為烏有。勤索、綁票頻傳;學校內公共設施不週,交通車安全堪慮,小孩早上出門,是否平安回家,都令人擔心害怕。
  
  商場上,有人努力賺錢,卻遭黑道恐嚇;一般人追求合理財富,只因別人嫉妒、傷害而付諸東流。政治上,一篇莫須有的投書,一封匿名信的陷害,可能遭來多年的牢獄之災。現今兩岸局勢雖在「原地踏步」,但其中的詭譎令人不安,一句不當的喊話、一個不妥的政策,即有引起戰爭之虞,大眾怎不心懷恐懼?
  
  此外,財團壟斷農地,讓農人愁眉不展,聯考制度令學生寢食難安。公司營運不佳憂心裁員,經濟不景氣時唯恐失業。停車場缺乏,天天與拖吊車賽跑,以免違規受罰。飯後睡前打開報紙電視,殺戮血腥消息,令人觸目驚心,對於水源破壞、空氣汙染,也只能無力接受,真是到了「暗路不能走,獨居不安全」的地步。
  
  於此,我們期待人人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唯有當局拿出革新時弊的魄力,政治上才能民主、清廉,司法上才能公正、公平。我期待人人喊出正義之聲,公權力才能申張,公共的安全也才有保障。我們更期待宗教的信仰受到重視,人心才能淨化,道德方得提升,人人得享免於恐懼的自由。《人間福報》2000414


人生十二問
  
  人,必須時刻躬身自省,才能夠修德進業。以下十二個問題,都是吾人應該反省的問題,不知你是否問過自己?
  
  一、我出生在人間,曾否做過有益於人間的事呢?
  
  二、我對於父母師長的恩德,有盡心盡力地報答嗎?
  
  三、我享受世間各種好因好緣,回饋了多少呢?
  
  四、對於師長、親人、朋友、社會,我有虧欠他們嗎?
  
  五、世間給我衣食住行育樂的因緣,我是否也給他們因緣呢?
  
  六、我明白我自己來是如何來?去是如何去的嗎?
  
  七、我可曾算過自己的內心世界,每天在天堂、地獄間來回多少次?
  
  八、我能夠說出自己每天如何在貪瞋愚癡疑嫉的生活中打轉嗎?
  
  九、「吾日三省吾身」,我第一、第二、第三省是什麼呢?
  
  十、我在世間生活,如何才能歡喜自在呢?
  
  十一、我應該如何消除煩惱,去除無明?找到真心本性呢?
  
  十二、我如何安排今生今世的好因好緣呢?
  
  以上人生十二問,包括我與他人的問題,我與社會、國家的問題。
  
  吾人每天都在想自己的利益,很少關心他人的福利。由於將自己建立在國家社會之上,所以弊病就多了。但看許多人遇到一點挫折,不肯先檢討自己,就先怨天尤人,甚至怪命運捉弄,不知此乃因自己的思想、行為、居心不正,所以經常生活在憂悲苦惱之中。
  
  六祖大師云:「命好心不好,發達榮華早;心好命不好,一生能溫飽;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難保;心命都不好,窮苦直到老。」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因懺悔前愆,努力修持,終於成就道果;提婆達多貴為王子,因自私自利,破僧害佛,最後自食惡果。
  
  觀古知今,無論科技多麼先進,吾人必須要求自己,健全自己,才得以生存;吾人必須反觀自省,培植善緣,才能邁向佳境。《人間福報》2000415


寬恕之美
  
  歷史上,許多宗教的聖者,如佛陀寬恕十惡不赦的提婆達多,耶穌寬恕出賣自己的猶太;不是他們善惡不分,好壞不明,此乃聖者的心腸,讓我們看出「寬恕之美」。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國,發動南京大屠殺,由於日本軍閥對無辜的人民沒有寬恕之心,故而戰爭結束半世紀,至今仇恨難消;明末清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因為人與人之間沒有寬恕之心,反清復明情緒高漲,人民前仆後繼,造成滿漢之間仇恨多年。
  
  世仇,禍延多代,皆因彼此沒有寬恕的雅量;有了寬恕,才能化解仇恨,正如春陽融化霜雪,愛語消除疑忌,何等美好!
  
  然而現實生活中,常見一些父母,稍不如意,即宣告與子女脫離關係,其實何不多給子女一些寬恕與包容呢?老師過份體罰學生,甚至命令學生吃糞,如此沒有寬恕美德,怎能獲得學生的敬重之心呢?
  
  一個國家社會,由於法官沒有寬恕的美德,造成多少冤獄;因為警察沒有寬恕的美德,增加多少民怨!此中說明,光靠法律不能解決問題,心中慈悲,才能化解怨恨;光憑言行不能給予德化,有了寬恕,才能感召人心。
  
  浪子回頭金不換,但也要看吾人對浪子的寬恕;闡提重罪要他向道,也得我們肯接受他的懺悔。
  
  春秋時代,楚莊王不因部將調戲愛妃而予處罪,終獲該將以殺敵回報寬恕之恩;齊桓公不念一箭之仇而義恕管仲,終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代霸業。
  
  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與人之間,縱有小小的嫌隙,實不足以將它擴大;如果我們的社會家庭之中,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主管部屬之間、父母兒女之間、政府人民之間,大家都能心存寬恕,則一個充滿「寬恕之美」的社會,何其美好!
  
  寬恕別人,只在一念之間,卻能化戾氣為祥和、化醜惡為善美!
  
  如此美好的社會,實有待全民共同努力,有以致之!《人間福報》2000416


尊重生命
  
  世間上最寶貴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應該獲得吾人之尊重。殺人、害人是最惡劣的行為。就如破壞生態,無視於環保的重要,這也是傷害生命的表現。
  
  你看,一己的私欲可以引起戰禍,一念的仇恨可以施予種種的酷刑。甚至於親人互相嫉妒,朋友彼此殘害,不尊重生命已達到極點。為了口腹,生魚片、燜活鱔、挫魚、醉蟹、烤鳥、烹蝦,語云:「欠債還錢。」但欠命不知要還什麼?
  
  「勸君莫打三春鳥,母在巢中望子歸。」「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還有古德苦口婆心地勸諫我們:「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
  
  其實,大自然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機;任意丟棄一張白紙,隨便倒掉一掬清水,都是沒有惜物惜生的慈悲。可以穿三個月的鞋子,穿了三天就丟棄了;可以用兩年的沙發,兒童任意跳躍,三個月就破壞了。父母子女都不知惜物,怎麼會惜生呢?因為萬物都有生命啊!還有幼兒從小就讓他任意玩弄蜻蜓、蜘蛛、小魚、小蝦,直至死亡為止,從小就養成不知尊重生命的習慣,將來殘殺人命又何能例外呢?
  
  眼看今日的社會,不但殺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知道珍惜。「自殺」的愚癡,罪業更是深重,每天看社會傳播「自殺」、「他殺」、「教人殺」、「見殺歡喜」,這許多幸災樂禍的現象,實是整個人類最大的悲哀!世間最貴者,即為尊重生命;最惡者,就是殘殺生靈。吾愛吾國,吾愛吾家,吾愛吾命,大眾能不慎哉?《人間福報》2000417


公理在那裡?
  
  自然界中,大魚吃小魚、貓吃老鼠、蛇吞青蛙、蜘蛛吃飛蛾;你說,公理在那裡?
  
  在這世間,富者欺負貧者、聰明人欺負愚笨者、有力量的人欺負弱者、大人欺負小孩、明眼人欺負盲者、健全者欺負殘障者;你說,公理在那裡?
  
  在這世間,我有辦法,我會把你的變成是我的;我有力量,我可以讓你不能不為我奉獻;我有權威,你不敢不聽從我的命令;我有金錢叫法律聽我的話,定你死活;你說,公理在那裡?
  
  你是小人,因為我需要你,我會保護你;你是君子,因為我不喜歡你,我可以定你種種罪名;你是豪富之家的兒女,生下來就是金枝玉葉;我是貧民窟裡的子弟,生下來就是貧窮卑賤;同樣的生命,同樣的生存權,只因為出生的背景不同,即刻分出貴賤;你說,公理在那裡?
  
  世間上,政治上的人物,主流派的人,你可以為所欲為;非主流派的人,卻遭受種種打壓,這有什麼公理?世間上,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又所謂「一文逼死英雄漢」,這有錢、無錢之間,有何公理?世間上,所謂「人善被人欺」,當白道遇到黑道,白道者硬是受黑道宰割,這有何公理?世間上,當良家婦女遇到黑夜之狼,受到欺負委屈,這有什麼公理?
  
  公理,公理,你說,公理在那裡?
  
  在這世間,有人說:不合理的「非」,不能勝過「理」;再好的道「理」不能勝過「法」;「法」不能勝過「權」;但是「權」不能勝過「天」。「天」是什麼?「天」,是最後的因果也!
  
  「因果」是人間最高的真理,不管如何,貧富貴賤都要受到因果的制裁;「生死」是因果,管你什麼人,最後都逃不了生離死別;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政客、富豪、有權勢者,你們應知道:善惡罪報,最後還是在因果之間!《人間福報》2000418


要忍一時之氣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忍的力量最大,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反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忍一氣之間,關係重大。
  
  「不能忍一時之氣」,這是當前社會亂象的根源,很多人因為難忍一時之氣,結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爭,最後竟演變為刀槍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氣方剛,往往睚眥必報,結果不但招來殺身之禍,整個家庭社會更因此彌漫著暴戾之氣,究其原因,都是為了不能忍一時之氣。其實,忍一口氣並非就是吃虧,忍一口氣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所謂「忍」,對一般人來講,忍寒忍熱比較容易,忍饑忍渴也算不難,忍苦忍惱,還能勉力通過,忍一口氣,那就大為不易了。例如:吳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擄,衝冠一怒為紅顏;周公瑾禁不起三氣,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勵志奮發,終能拜相稱王;蘇秦不恥於父母兄嫂不以其為子為叔,懸樑刺骨,終能為六國相印。忍與不忍,其關係成敗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現;忍,是勇者的象徵。一個人只要能夠凡事忍耐,不乘一時之氣,必能成功。今日社會,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對方、接納對方,是故要忍一時之氣,不僅能和諧人際關係,更不會因此而鑄下憾事。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士,有一天,寒山問拾得:「世人穢我、欺我、辱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幾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忍他,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是一種慈悲;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業必要的修養。
  
  佛陀在《遺教經》裡說,一個不能歡喜忍受他人的辱罵、毀謗、欺凌如飲甘靈者,就不能名為有力大人。慈悲之前無敵人,忍讓之人沒有對手喔!
  
  《人間福報》2000419


非法非非法
  
  宇宙萬有,大如三千世界,小如芥子微塵,佛教皆名之為「法」。其中,有益於人者,稱為「正法」;無益於人者,稱為「非法」。人生之所以痛苦,社會之所以混亂,正是因為許多人在「非法」中打轉,例如:貪財,財富有了,還要貪杯買醉;貪名,名位有了,還想藉勢欺人;貪吃,肚子飽了,還求山珍海味;貪愛,愛情有了,還去搞三捻四,沉淪欲海…,以致起惑造業,坐奸犯科,與「非法」為伍,人生怎能不苦呢?更有甚者,認為「非法」非「非法」,社會怎能不亂呢?像桃園一位父子因無力還錢而綁架債主之子,勒索巨款,嫌犯落網後,不但了無悔意,還聲稱:如此做是為了要教訓對方做人不要囂張自大。平鎮鄉一位鄉民因與妻子口角,憤而殺妻棄屍,被警方逮捕後,居然說是「為了睡得安穩」。苗栗一名國小老師在網路上設立了七個色情網站,警方偵訊時,他竟狡辯是為了學習電腦。凡此「理歪氣壯」的現象,不一而足,令人興歎。
  
  正當吾人慶幸:民主社會尚可藉選舉來拔擢賢才,整頓歪風時,某民選市長竟公然說道:「飆車不是犯罪。」一時之間,輿論譁然。該市長又再解釋:當時是以法律見解來探討飆車問題。有人譏稱:這是欲蓋彌彰之說!古人云:「王子非法,與民同罪。」如今這位律師出身的市長卻堅稱「非法」非「非法」,不知該當如何?
  
  所謂「人云亦云」、「積非成是」,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不知非法,而更在顛倒是非,視「非法」為非「非法」。過去的非法者尚有羞恥之心,不敢明目張膽,如今不僅非法者堂而皇之,不以為意,甚至上下同心,沆瀣一氣,稱「非法」為非「非法」,怎不令人憂心!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看來還是對上善根器的教示;末法眾生,剛強難化,如果佛陀生逢此世,必定會加上一句:「『非法』應捨,何況非『非法』。」《人間福報》2000420


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一語出自清朝康熙皇帝,自一九九七年底被李總統爰為對大陸之政策以來,台商的經營受到阻礙,大陸人士來台也受到限制;婚後男女分居兩岸,無法團聚;甚至兩岸的文化、學術、宗教、體育往來,都在「戒急用忍」的政策下停滯不前,讓許多有心人感到憂慮,連王永慶、高清愿、張榮發等工商大老都對「戒急用忍」迭有微詞,表達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世事無常,瞬息萬變,大自然春花秋月,萬有無常生滅。以兩岸政策而言,從李總統的大中華到連戰的邦聯制,這不是領導人的政策已有鬆動變化了嗎?多年來,兩岸有時候「一國兩制」,有時候「兩國論」,有時候「海峽兩岸不可分割」,有時候「特殊國與國的關係」,甚至還有人提倡效法美國的「聯邦制」。有關國體大事,應該變而不變,不變而變,總要視其對於全民利益而論定。
  
  總之,戒急用忍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如兵法上,有限時攻城,剋期取勝的策略;也有圍攻待時,不急求勝的方針;商場上,今天買進,明天賣出,時漲時跌,種種變化,如股票進出無有定時,既然世間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就不能默守成規,就應該因時制宜。「戒急用忍」既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非國家根本大法,今時移勢易,為何不能稍加修正呢?
  
  經云:「法無定法」人民需要善法、善制,希望海峽兩岸都不要強勢立法,強行訂制,一切均應以全體人民之利益為前題,則兩岸海岸的民眾幸甚!幸甚!
  
  《人間福報》2000421


身心安住
  
  在西方社會,非常重視人們居家的空間,大眾享有寬闊住所的權利。反觀我們社會,一家老小擠在數坪的公寓,生活像雞籠、魚缸般的狹小空間,面對水泥牆壁、鋼鐵門窗,嗅不到清新空氣,照不到溫暖陽光。你說,居住在四周僵硬的現代人,如何享受身心自在,通體舒泰的安住之樂呢?
  
  經云:「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那麼,我們的身心應以何安住呢?如果住在身體裡,身體終會衰老,無法永久;如果住在房屋裡,房屋終會毀壞,不能恆常;如果住在金錢裡,金錢總在流動,不會永遠;如果住在愛情裡,愛情難免變化,不易久長。
  
  禪宗二祖慧可,不惜斷臂求法,只為想了知「身心安住」之道;六祖惠能,由於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開茅塞,看見自家面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問杜魯門總統,如何在任務繁重和心理壓力之下,仍能保持鎮定的心情?他說:「我心裡有個安全的避風港。」可見,「身心安住」是圓滿生命、擁有快樂人生的關鍵。
  
  吾人所以不能安頓身心的原因,是錯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中憂慮苦惱,住在患得患失中比較計較,住在顉求擷取中慾壑難填,住在恐懼真倒中寢食難安。以上等等,致使每日的生活悽悽惶惶,惴惴不安。
  
  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社會裡,奉獻群眾,幫助士農工商得以維持運轉;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自然法則裡,尊重生命,順天而行;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慈悲法喜、真理滿足中,才能享受祥和寧靜--你曾有此「身心安住」的妙用嗎?
  
  經典說我們的心「念念如瀑流」,一般人將身心放住在五欲聲色裡,而聖者賢人安住在清淨法樂裡,而菩薩則以示教利喜為事業,以清淨無染為安住。
  
  希望政府對民間居住環境的規劃,不只是人身的安住,也應有心靈的居所,從提升教育文化、敦親睦鄰、改良社會風氣、提倡家庭倫理、尊重正信宗教方面努力,讓人民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都有一個圓滿的安住。《人間福報》2000422


自我建設
  
  一個國家,有了國防建設,國家才能富強安定;有了文教建設,社會才能和諧有禮;有了經濟建設,地方才能繁榮發展;人,也要「自我建設」,人生的道路才會更加寬廣,生命的意義才能更加開展。
  
  所謂「自我建設」,就是要自我厚植力量、自我開發潛能、自我學習成長、自我建立信心、自我更新觀念、自我革除陋習、自我培植因緣、自我開創機會、自我成功立業等。
  
  社會上,一般人好像失去了自我,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希望別人的幫助。一切仰賴別人,一旦失去資助,頓時就會喪失前進的力量,所以人要靠「自我建設」,要做自已的工程師,自我規劃人生,活出真正的自己。
  
  然而有些人就是不懂「自我建設」,反而「自我破壞」、「自我毀滅」,例如糟蹋健康、浪費時間、不結人緣、放棄機會、懶惰懈怠、消極頹唐、逃避現實等。尤有甚者,多年前美國有一位溜冰選手,為了贏得金牌,僱用殺手傷害競賽者,結果金牌沒有到手,反而官司纏身。這種以打擊別人來成就自己,不但自我建設最重要的就是從「心理建設」做起。
  
  兵法上有謂「心防重於國防」,心理上的自我建設,就是要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人格;尤其要建立信心,要自我肯定:肯定自己的學問、能力、發心、慈悲等。此外自我尊重、自我自強、自我開始,都是自我建設的重要課題。
  
  因此,吾人要經常自問:我的道德健全了沒有?我的語言美化了沒有?我的功勞完成了沒有?所謂人生三不朽事業,正是「自我建設」的最終目的。故而吾人應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主,而非「破壞他人,成就自己」。例如台灣每次選舉,但見候選人們大打口水戰,不管任何場合,只要一有機會,無不大肆批評、攻擊對手,卻遲遲未見有建設性的政見提出,如此候選人,不禁令人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憂心。希望以後不要再有選舉,候選人不要再讓選民煩憂,應該讓選民快樂的投你一票!
  
  《人間福報》2000423


鑲金的餐桌
  
  在佛教的一間道場裏,餐廳內擺了幾張十人份的圓餐桌,是用現代的三角板建材所製成,經過油漆,並以金色的鋁條鑲邊。有某一信徒見後,批評說:寺廟應該簡單樸素,怎麼可以用豪華的桌子請客?聽者都以這位信徒的批評有理,實際上這位信徒的見解愚痴,鄙陋之極!
  
  佛教雖然不太重視資用生活,但是世間還是要藉物質來表達莊嚴。一個寺廟裏,大雄寶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麼會有人來參拜?佛像如果沒有裝金,怎麼會有人尊敬?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富麗堂皇,所以才能接引眾生,欣然往生其國。假如現在用簡陋的設備來請客吃飯,請問你肯光臨嗎?
  
  淡泊物質,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標準來要求別人,否則寺廟道場苦心設備,準備佳餚,請了我們吃飯,茶足飯飽之後,我們還要來批評他的種種不是,牛糞心和佛心又怎麼能比較呢?
  
  世間人的見解往往只知一半,不知另外一半的內容,所以所見偏狹膚淺,知見差矣!
  
  另有一例:寺廟請客,信徒飽餐之後,剩下的茶水飯菜,服務的侍者將之清理倒掉,信者見了就批評說:這個寺廟不知惜福,雖是剩菜殘湯,也可以留待下餐佐用。此說雖然明知不合事理,聽者卻仍認為非常中肯。但如果反問一句:你是第二批貴客,知客師對你說,剛有前面的一批客人吃剩的一些飯菜,現在請你節約惜福,將就食用,不知你的心裏以為如何?萬一有人再吃出病來,輿論藉機宣染,擴大罪名,批評寺廟不重衛生,致使病媒傳染,請問你的批評合理嗎?公道嗎?
  
  所以,我們在要求別人之前,先要要求自己,己如不能,不可施於他人。是故吾人應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否則口業之過,縱然先前曾經做了些許功德,功過亦難相抵,可不慎乎?《人間福報》2000424


假的可怕
  
  現在社會上流行講假話,爭取選票;作偽證,陷人於苦難;假公濟私,圖利自己;仿冒商品,賺取非法財富;…,「假」成一片。「假」人自以為一手遮天,到處說假話,做假人,行假事,其實做得再逼真的「假」,也只能瞞過一時,不能永久,西洋鏡總有被拆穿的時候。
  
  有人反譏:「世間原本是四大皆空,五蘊非有,一切都是『假』的,何必如此認真?」話雖不錯,但夢中作夢,假世行假,吾人之真心何在呢?吾人之意義何在呢?
  
  假話叫作妄語,假人叫作妄人,這個世間上滿街假人,到處假話。古人女扮男裝,今人男裝女優,真假難辨,苦了一些純真的小民,還陶醉在真假喜樂之中。
  
  其實,真假存乎一心,古今中外皆然。有一位富商要馬克吐溫猜他的眼睛那一個是真,那一個是假,馬克吐溫即刻說出左眼是假的,富商驚訝萬,馬克吐溫說:「因為你的右眼看不出慈悲善意,左眼還可以看出一點真。」寥寥數語將世間的真假諷刺到極點,固然令人拍案叫絕;馬克吐溫的真話更是讓吾人回味無窮。
  
  今天社會上「假風」殷盛,最嚴重者莫於欺上瞞下,招搖撞騙,偽造文書,顛倒是非,多少人被假情假意所騙,多少人被假言假話所欺,吾人處於一片虛假之中,豈不可畏!
  
  於今之計,希望教育當局、傳播各界,都能倡導人人說真話,做真事,存真心,如此則社會庶幾有救了。《人間福報》2000425


無憂無喜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憂;得則喜,失則憂。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憂。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憂不一定就是壞,例如:年輕的兒女在外偷盜、搶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禍就將臨頭;現代人所謂「憂患意識」,一時的艱苦,卻能帶來永遠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憂」不一定就是不好。
  
  所謂歡喜,要能與人共享共有,所謂歡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夠享有無私無我的歡喜,這才是有價值的歡喜。
  
  所謂憂悲,是關懷別人,是關懷道業;所謂憂悲,是不忍社會紛亂,是不忍眾生受苦,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行為,有什麼不好?
  
  歡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名位,而是歡喜。一個人如果有了財勢名位,可是生活過得不歡喜,人生也沒有什麼意義。因此有人以「安貧樂道」為歡喜,有人以「無事自在」為歡,有人以「平安是福」為歡喜,有人以「知足常樂」為歡喜。
  
  憂悲煩惱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興,眾生未度,怎能不叫人憂煩?國事紛擾,人心不淨,才是真正的憂煩!憂煩自己德性不夠精進,憂煩自己能力不見增長;憂煩自己待人情意不夠真實,憂煩自己對人服務不夠貼切。因此,憂煩其實也是仁者之心;能夠「憂道不憂貧」,就是仁人之心的體現!
  
  《岳陽樓記》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歡喜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不應只為自己一人一事而歡喜,而應以天下蒼生為念,即使是一個小老百,也應該以一家人的溫飽、平安、和諧而歡喜;應以一社區的鄰居之團結、互助、友愛而歡喜;應以跟隨的老闆、主管、長官之順利、得到利益而歡喜。總之,要以他人的歡喜為歡喜,則庶盡道矣!
  
  「歡喜」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色彩,「歡喜」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希望;沒有歡喜只有憂悲,這是不懂生活;有歡喜也有憂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夠「無憂無喜」,則是更高的修養,也是最有智慧的處世之道。《人間福報》2000426


從擁有到用有
  
  人人都想「擁有」,但問題在於人心不足,填飽肚子,又求珍饈;娶了嬌妻,又求美妾;有了房舍,又求華廈;謀得一職,又求升官;得到千錢,又求萬金...。寶貴的一生就在追求「擁有」中,苦苦惱惱地度過。
  
  擁有多少,有何標準?有錢人儘管名下擁有多少高樓、土地、黃金、股票,但日夜畏懼,睡不安穩,比起一個讀書人知足常樂,以天下為己任,心懷眾生,你說誰擁有的多呢?
  
  語云:「良田萬頃,日食幾何?華廈千間,夜眠幾尺?」石崇生前萬般積聚,富可敵國,但是到了最後,死無葬身之地,比起身居陋巷的顏回求法行道,不改其樂,你說什麼是真正的擁有呢?
  
  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什麼差別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什麼不同呢?河水要流動,才能涓涓不絕;空氣要流動,才能生意盎然。吾人之財物既然取之於大眾,必也用之於大眾,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像馮懽散財於民,讓孟嘗君擁有人心,只算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層應如愛迪生將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於為眾生謀福;松下幸之助將企業所有盈餘用於教育文化上,讓社會蒙利。這是「用有」,不是「擁有」。
  
  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執著財物是「我」的,用的對象就不廣泛,用的心態就不正確,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實,吾人的一生空空而來,空空而去;吾人的財物也應空空而得,空空而捨;對於世間上的一切,擁有空,用於實,豈不善哉!
  
  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謂「擁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謂「空無」,無是無窮,無盡。如能以「用有」的胸懷,來應真理;以「用有」的財富,順應人間,讓因緣有、共同有,來取代私有的狹隘;讓惜福有,感恩有,來消除佔有的偏執,所謂「擁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加智,豈不善矣。《人間福報》2000427


從自我出發
  
  有一位年輕的學生,和同伴到遠方旅行,長途路遙不堪疲困而停止向前。同伴催促他:「我們可以幫你做一切事,但只有吃飯、睡覺無法幫忙。」年輕學生說:「吃飯、睡覺我會,不用你們協助。」同伴說:「走路也是一樣,我們無法幫助!」
  
  信徒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起身離去,走數步回頭道:「我要去小便,你能代替我去嗎?」
  
  以上二則故事,雖甚簡單,卻饒富哲理,因為一切只有靠自己,「從自我出發」,才有辦法!
  
  失去丈夫的寡婦必須擦乾眼淚,才有力量扶養子女;沒有雙親的孩子唯有奮鬥自強,才有勇氣面對現實。近人杏林子小姐著書不斷;日本乙武洋匡青年不為「四肢短少」而煩惱。他們熱心投入社會公益,樂觀擁抱世間大眾,為「靠自己」立下最佳典範。
  
  小鳥學飛後,母鳥就不再讓它返巢;西方社會,子女一到法定年齡,便要他自力更生,學習獨立。老師善誘引導,學生也要靠自己勤奮,才能尋得學問之門的鎖鑰。出外雖有朋友,不靠自己廣結善緣,別人如何給你幫助?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如果不「從自己出發」,一昧冀求外力協助,縱有強親貴戚,也只能提供一時的幫助。如果自己不肯振作,即使有貴人如諸葛亮輔佐,也只能作一名扶不起來的阿斗。許多人總是祈求神明賜予所有,然而自己不播種,那裡會有收穫?
  
  「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人必自尊,而後人尊之。」他人是緣,自己為因,觀世音菩薩手拿念珠念觀音,告訴我們求人不如求己;禪宗「啐啄教育」,也要行者師弟同時用功,才能豁然開悟。黃檗禪師也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唯有從自我出發,踏實耕耘,成功的果實才會真正甜美。《人間福報》2000428


活出希望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來。國際佛光會的工作信條「給人希望」,這是無上的美德;反之,說話斷人希望,就是最殘忍的行為。
  
  人是活在希望裡:父母養兒防老,將來就有希望;提供子女教育機會,希望他們長大能成材。生活中,敦親睦鄰,希望大家生活過得更安樂;栽花種樹、積穀防饑,等待中也有無限的希望。中國人講究「傳宗接代」無非希望種族的壽命能延長,代代相續;甚至現在的器官移植,也是一種延續生命的希望。
  
  一個國家社會,人民熱心繳稅,希望國家的建設會更好;修橋鋪路,,希望交通的建設更方便;救濟貧困,希望社會的福利無缺陷;選賢舉能,希望政治的發展更民主;懲治官吏,希望政府的形象更清廉。
  
  此外,希望風調雨順、希望國泰民安、希望兩岸協商、希望世界和平早日到等,這都是現代人對未來的最大希望。
  
  談到「希望」,念佛的人希望往生淨土,基督教希望生到天堂;今生行善布施,希望來生會更好;今年努力播種,希望明年五穀更豊收。乃至我人希望自己道德增進、希望慈悲利眾、希望明理知義、希望識得大體。有了希望,就有未來;有了希望,就不會因為黑暗而心生恐怖,因為黎明在黑暗之後隨著「希望」就要到來;霜雪寒冬不要害怕,因為嚴寒過去,春天隨著「希望」就會降臨人間,錢財短缺不必憂慮,因為即使一錢的資本,也會有飛黃騰達的「希望」。
  
  有希望的人生,活著才有義意。人之所以自暴自棄,往往是因為失去了希望;其實,當一個人遭遇逆境、挫折時,只要肯改善因緣、發心利人,就能重燃希望。醜女投河,由於老師的一句話:「第一個自私的生命已死,第二個利人的生命可以再生」,因而開創自己的第二個生命;癌症患者,因為一心投入公益活動,因此生命重燃光輝。一個人只要能建立信心,發願為人服務,當自己把生命的光熱散發出來,在照亮別人的同時,必也點亮自己的心燈。
  
  中國人每逢過壽、新居喬遷、婚慶過年,都會互道:恭禧恭禧;甚至給予祝福未來的希望。其實,人生有此處、彼處,歲月有今年、明年;人如果能時時懷抱希望,則生機無限,必然天天都是「活在希望」裡。《人間福報》2000429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