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靜思語第二集下卷
證嚴法師
19/05/2014 07:5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下卷】答人間問

【說情愛】

  有位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的會員,在夫婿往生後,哀思難抑……

  師言:「莫以世壽年歲算計人生的長短。妳先生這一生對事業及家庭的貢獻,遠超過他的年歲。妳若掛念他,應持續他那分使命感,進而超越他的成就——展現你的才華,把精力、心血投注於培育下一代,淨化社會、延續我們良好的道德文化。切莫把生命局限在一個小家庭裡,更不要因失去伴侶就頹廢不振,要抬頭挺胸、站穩腳步,敞開胸襟,擴大關懷的對象與事物,好好地發揮生命功能。」

  會員:「我會慢慢……

  師言:「不要『慢慢』,要『馬上就做』。人生無常,要把握當下。有人曾問:『師父有未來的計畫嗎?」不錯,我是有未來的計畫,也有目標,但是我的人生卻只掌握在此秒此刻。未來的成就完全是在掌握分秒中造就出來,『未來』也是由『現在』累積而成,妳要提起精神好好把握現在!

  會員:「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我一直無法克服心理障礙。上班時都只待在自己的辦公室,不能面對他人,也無法參與一切會議。直到夢見他說回不來了,才明白師父所說的:要了斷相思念。」

  師言:「人生如舞台,幕啟幕落,每個人都在戲裡扮演不同的角色;戲分已盡的人自然先行下台,尚留在台上的人則必須繼續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妳一向很成功地扮演各種角色,如賢妻良母、孝媳,家庭事業皆能兼顧。此後,妳要開始扮演另一個角色——菩薩、善知識,當一位能知善解的良師益友,把自己的學問知識喜捨給學生及更多的人。」

  「文化教育是一項大喜大捨的工作,真正的教育家,在於教導人如何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人除了物質的需求外,更需要豐富的精神生活,才會感到充足與踏實。推展文化正是淨化心靈,使大家明白生命的意義,進而知福惜福,時時身心安寧、歡愉自在,此即文化的大喜工作。」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為了培育英才,為人師者,要捨出時間與智慧,對學生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不存私,就是大捨。佛心是大慈悲心,菩薩是大喜捨心;妳要發揮生命功能,時時歡喜助人。」

  「《心經》有云:『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心中不要再有任何掛礙,人生如戲,菩薩遊戲人間,希望妳在新的一齣戲裡,歡喜地扮演另一個更成功的角色。」

  會員:「先生往生後,才發覺我在國外的那幾年,先生竟然與我最要好的朋友談戀愛。雖然先生已經死了,但是我的心裡還是很氣,不能平衡……

  師言:「妳不應該『氣死人』!

  會員:「我不是氣死人,我是氣活人!

  師言:「妳為什麼要回頭看過去?為什麼不好好認真看今天要走的路?人生就像走鋼索般,如果不認真往前看卻一直往後看,一定會跌下去。人還在時,就要原諒他、愛他所愛的人;何況人已死了,還在感情上計較不休,到頭來又能得到什麼呢?

  多數人往往離不開感情問題……問情何在?

  師言:「一般人在結婚前常講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但曾幾何時,感情說變就變?因此,為情犧牲的人實在太傻了!人生在世,難道只為情而活嗎?如果為情而犧牲,等於抹殺了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生命,這是罪大惡極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道理。」

  會員:「師父,我先生都不照顧家庭,責任都是我一肩挑,我要照顧十七個人,忍得頭都痛了!

  師言:「先生的家庭就是妳的家庭,他會將責任推給妳,是因為妳有這分能力;如果忍了還會頭痛,就表示妳還不夠忍。」

  「妳有十七個人要照顧,而我的雙肩一邊挑的是千萬愛心人士:要時時祝福他們能家家平安,並以教富精神啟發他們自造福緣,讓生命更有意義。另一肩挑的是濟貧救急的擔子:除了長期照顧戶的幫助外,意外的急難救助也必須及時救援。這麼多人與事,難道我就沒有煩惱嗎?但是我認為為了眾生,任勞任怨也是值得的!

  有一位會員的先生每次在外面受到挫折,回家後總會對她發脾氣,她為此十分苦惱。

  師言:「先生心理上的問題,唯有太太可以為他化解。你要多付出愛心,多鼓勵他。」

  會員:「有啊!每次他向我訴說委屈,我就會告訴他:這個世間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多吃虧也就算了。」

  師言:「你錯了!應該要安慰他說:我知道你的委屈,為了這個家,你付出太多了,真是辛苦你了!

  有位會員為女兒的婚姻煩惱。

  師言:「父母能夠生育兒女的身體,卻無法改變兒女的福業和惡業。各人有各人的業報因緣,為人父母要有一個共同的觀念——就是對子女只有責任,沒有權利。何不發大心、立大願?盡自己有生之年行走菩薩道,愛普天下的眾生。」

  會員:「兒女都已成年了,我還是放心不下,好苦惱!

  師言:「能放下且放下,親情重一分,煩惱即長一分。兒孫自有兒孫福,人生無常,應當把握因緣,多為自己儲存道糧。」

  問:「為兒子發心,可轉業嗎?

  師言:「做好事是人的本分事,發好願當然會增福緣。但是,該來的總是要接受,生命長短,好緣或壞緣,可以將它視為人生的警惕,因緣果報抹殺不了。任何事若是『要不得』卻強『要』,反而『得不到』。」

  問:「家人反對持咒誦經將功德回向他人,怎麼辦?

  師言:「信仰不必形象化,誦《地藏經》不如先瞭解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學習『菩薩悲願』度眾生。想念大悲咒水給人喝,試想:自己煩惱重重,有多少德能為他人消災解厄?若能具足『德』和『定力』,只要一個心念祝福他,『業』就消了。」

  問:「聽了師父開示的錄音帶,覺得要改善教育陋習應該從家庭開始,但不知如何做起?

  師言:「先從家長教育起,讓家長的愛心擴大範圍,不要只局限於愛自己的子女。應該以媽媽心來愛天下的眾生,以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

  家庭主婦該如何做,才能稱為佛教徒?

  師言:「人身難得今已得,既然來到人間,就不能違背做人的法則。身為家庭主婦,應先恪盡主婦的本分,才有資格成為佛教徒。家庭主婦對家庭、社會的貢獻很大,必須扮演多重角色:第一、做一位好媳婦,侍奉公婆恪盡孝道,即是禮敬堂上活佛。第二、做一位好妻子,照顧好先生,減少社會色情問題,讓先生除了事業還能兼顧志業。第三、做一位好媽媽,現在的青少年知識水平提高,做媽媽的必須不斷充實新知,以柔和聲色教育子女,使他們身心都健康。能盡到這些本分事,即堪稱佛教家庭婦女。」

  弟子:「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師言:「既然知道家家都『有』,看開了什麼都『沒有』。」

  問:「兒子三十六歲尚未結婚,真替他憂心。」

  師言:「不要強求,好緣成熟自會來;強求若得惡緣,婚後再煩惱就來不及了。」

  問:「女兒的結婚對象,論學歷、名氣都比女兒差。」

  師言:「名氣幾兩重?『賢』不在於學識,有『德』最重要!年輕人要兩情相悅而結婚,不要以名氣、文憑當對象。」

  問:「我的家境富裕,獨生一子,但他卻百般忤逆……

  師言:「過去生結下的業緣,業來時由不得自己,但可加強精神感化和心理轉化,多為子女祝福!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社會上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財富不僅沒有帶給子女幸福,有時反而帶給子女煩惱與惡業。唯以智慧處理財富,才能讓財富發揮應有的功能。」

  問:「明知對方存心欺騙,卻甘心被騙!相見時恨得咬牙切齒,不見時又思念得心痛且想死!

  師言:「不要為一個人生啊!死啊!痛苦難當,死是很簡單的事,但要死得有價值。其實,一個人可以付出很多良能利益群眾,何不善用自己的良能呢?要好好把握人生,被一個人辜負不可惜,可惜的是你辜負了人生的良能。」

  聯考期間,聽到許多父母的心聲——很擔心孩子考不上。

  師言:「母子連心,做父母的為兒女考試緊張,如果形於外,會影響子女的情緒。何不將緊張的心情轉化為念佛的心,得失心不要太重,『得』在前,『失』必在後,何況『行行出狀元』?

  問:「先生氣極時,每每指責兒子將來絕對沒有出息;要有出息,除非是天地丕變。」

  師言:「這是一句祝福語,因為天地時刻在變動,乍暖還寒,明晦更迭,日月推移。所以,你的孩子將來一定很有出息;凡事要善解,善解才能增長無量福慧!

  問:「職業婦女應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

  師言:「女人有一股很寶貴的功能,也是女人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母性的光輝。社會日新月異,做好一個職業婦女固然能增長知識,但是不可埋沒了母性的光輝!

  一對傷心且心懷怨忿的父母來見師父,敘述其子因在外與人發生爭執而不幸遇害的遭遇。

  師父安慰道:「冤可解,不可結。如果你們真的想為孩子植福,就該原諒對方,把報復的怒心轉為寬恕,多為孩子念佛,替他造福,他的業力即得解脫。其實,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不要太傷心。如果孩子的死能讓你們覺悟生命的意義,進而將愛心用於更多需要照顧的孩子身上,那他便能因此得福!

  問:「太太因為兒子頂撞一句話,氣得心臟病發作。」

  師言:「教導孩子要有方法。孩子乖時,要多讚揚、鼓勵;不聽話時,以啟發或開導的方式輕輕說他幾句,應機施教。社會變遷快速,教育子女的觀念與方式也要跟著子女知識的提升而成長。」

  問:「隨著社會變遷,人際關係複雜化,婚姻問題層出不窮。當事者該如何面對令人『柔腸寸斷,痛不欲生』的外遇問題?

  師言:「不要說是『外遇』,要說是『另外的緣』,這也是當事者的業,要勇敢地接受。妳要感謝先生,是他使妳看清世間的無常,妳才有機會調整自己,不要想成是一種傷害。如果因此自殺更划不來,因為自殺是毀了父母所賜的身體,是大不孝!沒有健康的身體,怎能隨緣消業呢?

  【說婆媳】

  問:「婆婆往生時,因在國外,並未按照民俗喪禮,為婆婆穿數層衣服入殮。為此,我內心很不安,覺得未盡為人子媳之孝,兄弟妯娌也經常為此事爭吵不休。」

  師言:「事情過去了,就不要記掛在心,兄弟妯娌也不要為此鬩牆。假使婆婆地下有知,靈會不安;只要她靈安,你們的心就安。」

  老太太:「師父,我沒將家裡的經濟大權交給媳婦,她好怨我,但我也是為他們好。」

  師言:「既然為他們好,為什麼不做好人呢?把經濟大權交給媳婦,讓她自由發揮,妳不但可以減輕責任,她也會感激妳。如果妳守著這些錢讓她怨妳,將來有一天妳若是病了或一口氣不來,錢不會聽妳使喚,妳對錢也無可奈何!倒不如現在歡歡喜喜送給媳婦,她在感激之餘,自然也會聽妳的話。」

  第二個月,老太太見到師父時說:「多謝師父!我現在過的才是真正的人生。一來不必擔負責任,二來媳婦每個月都會給我兩萬元,要做善事也夠了。以前我連兩萬元都沒有,因為我不敢超出預算。」

  【說病痛】

  一位肝癌末期的病人請求皈依三寶。

  師言:「人的命有兩種,一種是有生滅的命,它污穢、骯髒;另外一種是清淨長久、永生不滅的慧命。這分不淨、無常的生命既然已敗壞,我們不要勉強去修補。修修補補的屋子不太好住,不如重新蓋一間更理想、更安全的處所。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接觸佛法的機會,在有限的生命中播種一分愛的菩提苗。現在趕緊培養菩薩心,將來才能帶著這分愛的精神去尋求理想的好地方。我們要有信心,捨棄了苦短的身命,還有一個恆久長遠的菩薩慧命」。

  「身體上的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先病了。人生有幾何?我們應該提起精神與勇氣,舒展眉頭,歡歡喜喜地過人生。病不可怕,要病得快樂、病得自在。」

  「想皈依要聽師父的話,必須放開生死煩惱。有的人一聽到自己的病情就神經質地亂投醫,結果病情愈醫愈嚴重;當完全放下時,反而出現奇跡。所以,不要給自己心理壓力,凡事隨緣順其自然!

  問:「學佛多年,佛理雖懂不少,但是面對病魔時,依然惶恐、無法自在。我該怎麼做,才能求得佛的感應?

  師言:「學佛並不是要求得佛的感應,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勇氣。佛言『定業不可轉』,應以一分坦然的胸懷及因果觀,勇於接受隨身顯現的業報,這才是學佛的真諦。」

  有一老居士因糖尿病影響視線,雖然眼睛昏花,還是每日拜佛、念佛從不間斷。他感慨地對師父說:「人生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師言:「不會呀!你得到了佛法、智慧,有這分覺性也不虛此行了!

  有位老居士因身體欠佳,自覺來日不多,一心只想盡快往生極樂世界,換個「乾淨身」再來度眾生:但又怕來生迷了路,失卻菩提道心,因而苦惱不已。

  師言:「一切隨緣!身體能早日康復,就能面對現在的眾生。現在的眾生需要我們,不管三人、五人,將來都是菩薩道上的伴侶。若今生此世都度不了,還談什麼來世?學佛不可以捨離眾生,世間緣還在就要多多利用,以便具足眾生緣。不要一直把自己當成病人,要放鬆心情,以健康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會員:「師父,您要多保重法體呀!

  師言:「人生沒有十全十美,人人都有病——有的是心病,有的是身病。病障並不可怕,我雖然身病不斷,卻寧願以病障來替代事障(因為事障會使人煩惱叢生),以求慈濟志業早日完成。娑婆世界是個堪忍的世界,眾生棲身於此就要有堪忍的精神。再說色身只是假相,希望大家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慧命。」

  有位就讀醫科的學生,因親人往生,心情很哀傷。

  師父安慰他:「學醫的人,將來需面對許多病患,因此對生死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死』在佛教來說是『往生』,亦即開始另一段新的生命。生死是循環的,所以死亡並不可悲,我們要為往生者祝福,並為他念佛。」

  學生又問:「我現在能為往生者做些什麼?

  師父再言:「你現在要用功讀書,把醫術學好,將來以此身體發揮救人的功能。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遺留的血肉,若能好好地發揮良能,便是最好的報恩方式。」

  一位老先生受胃癌折騰,痛苦難當。

  師言:「十分病,有三分是身病,其餘七分是心病。痛時,呻吟一聲和念句佛都是出聲,何不念佛?苦時,皺眉和微笑都是一個動作表情,何不微笑?愉悅的聲音和表情會讓家人得到寬慰,自己也能安詳自在。」

  問:「我患心絞痛多年,最近感到世緣將盡,生存的意志愈來愈薄弱!」  師言:「你應該盡量恢復正常的作息,該到醫院作檢查就得檢查,該就醫就得就醫,決不能失去生存的鬥志,要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靈交給菩薩……

  客問:「不知師父對生命有何看法?

  師言:「人的生命本來微不足道,但是有一樣東西卻重於泰山,那就是——慧命。它可以不斷延續,發揮良能,讓後世的人循著這個腳步不斷前進。」

  【說心境】

  客問:「看完《靜思語》,覺得師父有一套完整的哲學觀。亞洲週刊形容您是一位『攀山的人』,請教師父這數十年來,在攀山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轉折?

  師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在確立目標之前,應有一番冷靜的考慮和抉擇;目標確立之後,即要一心向前邁進。我常常拿走路作譬喻:從精舍到醫院,可以走大馬路,也可以走鄉間小徑,兩條路殊途同歸,都能抵達;但我卻常常選擇後者,原因無它——喜歡這條路純樸、寧靜的風光。」

  「數十年來,在修行或處事上面臨挫折、困境時,我總把它們當成通往目的地的沿路風光,以欣賞風光的泰然心境去面對。攀山,目標應放在山頂,所以就不該為沿路風光的美醜而動心、停滯不前。」

  客問:「如果有人喜歡做濟貧的慈善工作,又喜歡欣賞沿路的美麗風光,您認為二者會有衝突嗎?

  師言:「只要心安理得就不會衝突,端看個人心態。」

  客問:「您出家前所經歷的事物,是否對您思想上具有影響性的幫助和啟發?

  師言:「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回顧過往,也無暇憧憬未來,只是很盡心地掌握現在,謹慎地處理此時此刻。」

  客問:「慈濟是千秋百世的志業,該如何維繫它歷久不衰?

  師言:「佛法講因緣,只要是種好因、結好緣,必能得好果。慈濟是個好因,此時此刻就是好緣。我之所以強調要把握此時此刻,是因為過去種的因呈現於當下這一刻,而未來的成就也端看此刻的努力。因此,不要空想未來,要有計畫地把精力投注於此時此刻。比如慈濟醫院及靜思堂等建築,也是在一刻不停的累積下而完成。」

  來訪者問:「為何眾生會這麼苦?

  師言:「心迷就會苦,心悟就自在。佛陀說:『人人平等,本具佛性。』只要肯精進併力行菩薩之道,一定能成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苦樂自在即無所謂苦。」

  會員:「感謝師父救了我,使我改掉送信的觀念,心念一轉,果真家庭和睦,先生事業也順利。」

  師言:「凡事從自己做起,人的習氣不同,各如其面。俗諺云:『山可移,性難改。』其實『性』不用改,每個人都有『佛性』,改掉了『佛性』,我們像什麼呢?所以,只要改『習氣』即可。」

  問:「有沒有天堂與地獄?

  師言:「心善即天堂,心惡即地獄。」

  一位會員請師父開智慧。

  師言:「心地黑暗,智慧就難開!所以,心要安分,莫生煩惱;如果心生煩惱,無明即起。無明會遮掩心地的光明,如雲掩月,以致智慧不能顯現;拂掉無明黑暗,即智慧無礙。」

  問:「如何破『我執』?

  師言:「『無我』有兩種境界:

  一、將自己縮小到零點,無孔不入,穿入人人的瞳孔,再嵌入對方的心版最微細處。

  二、將『我』擴大如虛空——『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則何事不包,何物不容?道理說來很簡單,實行起來可不容易,所以老話一句:時時刻刻要『藉事練心』。」

  有位居士喜談風水地理。

  師言:「佛教談心理,不談地理。」

  會員:「什麼樣的東西最美?什麼樣的東西最毒?

  師言:「最美的是善良的心,最毒的是色慾心啊!

  會員:「師父,我全身都是病,病得沒辦法工作,可是每位醫生都說我沒病……

  師言:「你有病,而且病得很重,連醫生都沒辦法治療。」

  會員:「真的那麼嚴重嗎?

  師言:「是呀!你得的是心病,醫生沒辦法治療,唯有靠你自己轉化心境才有辦法治癒。心病久了,會變成身病,屆時就沒藥可醫了!

  某會員在一次聚會中與師父面對面時,覺得很不自在,即隨手拿起身邊一本書遮住臉孔,那本書的封面正好是一尊佛像。

  師言:「希望你遮住了凡夫面,露出佛祖面!

  客問:「我很容易分心,經常在做事的同時操心下一刻的事務該如何處理?請問師父:要怎樣才能用心?

  師言:「知道利用時間、能夠把握當下此刻,就是用心。做事要專注,胸懷要如海天一般廣闊清明。好比大鵬鳥,專注地蓄勢待發,一陣風來,即全力沖飛,氣勢磅礡。用心是自然而然的,並非刻意造作。」

  再問:「既然用心是無掛礙、不執著,但又必須全力專注,二者是否有所矛盾?

  師言:「專注用心時,根本無心可用。心只是一個名相而已,眾生大都被名相所縛。走路、吃飯時,你刻意用心了嗎?它是那麼自由自在地走得好、吃得順。所以說,用心而『不用心』。」

  客答:「很有道理,然而知易行難。」

  師言:「大而化之怎會難?是你覺得它難才會難。」

  為何目前的社會這麼亂,一有風吹草動,人心即惶恐不安?

  師言:「因為缺少正知正見的關係。人的觀念不正,就不能正業;觀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會錯誤。」

  問:「師父,您對台灣的信心如何?

  師言:「對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既知有部分不完美,如果我們再放棄它,這分不完美就會更加擴大。不要為了一個小家庭,反而忽視了大家庭。」

  【說人生】

  會員問人生觀。

  師言:「正確的人生觀是說話要負責,並注意現在規畫的一切,不為明天以後的事迷失人生的目標;只為『未來』計畫,為『現在』負責。」

  問:「事情繁多而忙碌,記憶力消退了許多。」

  師言:「很多人無所事事過一生,歲月同樣會消磨他的體力,消退他的記憶力。人生並不是因為做事才消退功能,而是因歲數增加而消退了功能;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時間及時付出。」

  問:「什麼是圓滿的人生呢?

  師言:「就是對上有禮、對下有愛。對人如果無怨無恨,相信別人對我們一定也會心生敬愛,能夠人我互相敬愛,就是圓滿的人生。」

  問:「怎樣才能自救救人?

  師言:「改善自己就是自救,影響別人就是救人。」

  【說忍辱】

  問:「師父,我很想做一個聽話的好弟子。可是,我發現越是忍讓,對方越是得寸進尺。我的瞋恨心隨時可能爆發,怎麼辦?

  師言:「把對方看成佛菩薩,把那些逆境當作對自己的考驗。學佛的人,怎能對佛菩薩生氣呢?

  問:「如何圓融人事?

  師言:「圓即圓滿。待人處事要用圓的方法,不要用尖銳的方法;用尖銳的方法會傷害人且讓對方懷恨你。所以,我們要避免用此方法。然而對惡人要以包容之心待他,卻也要防人之心不可無。」

  會員請師父開示「忍」的重要性。

  師言:「人事之間所以有重重困難,都因不能忍。六度首重『忍』,佈施、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也都需要忍才能成就,尤其為造福眾生不能不忍。眾生有不同的習氣,要等待因緣成熟時,才能像去除浮油層一樣,輕輕地瓢起眾生無明塵垢習氣。菩薩六度萬行,若能忍,即得人圓、事圓、理圓:六度功德不彰自顯。」

  會員:「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

  師言:「每一個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是我比較不肯原諒的。做錯事在所難免,但是若一而再、再而三說錯話,就不可原諒了。所謂的說錯話,就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

  【說慈悲】

  一位八十歲的老先生說:「孫子說我愈來愈年輕,真的嗎?

  師言:「那是因為你心中有愛。心美就能淨化人生,孕育人與人之間的快樂,美化彼此的身心。」

  一位會員常祈求三寶加被世界吉祥。

  師言:「不能只是祈求,而要人人力行善事,遵守人倫,敬老愛幼,如此天下就會吉祥。若諸善不行,天下如何吉祥?

  問:「『慈悲』和『博愛』有何不同?

  師言:「『慈悲』的含義較寬廣,慈遍無緣,悲至同體,於蠢動含靈,無微不至;而『博愛』卻只限於人類。」

  客言:「我從二十歲開始,就一直在宗教的領域裡探索,卻總覺得很難找到真正的歸屬。有幸得到您的教誨,讓我看到了那分寬廣的包容力,以及那股為了追求理想的堅毅信念。師父能夠不受世俗標準的羈絆,突破宗教界限,使得有緣者都能參與善業,消弭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我認為這比眼前所創造出來的事業更偉大。」

  師言:「對我而言,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沒有所謂『包容』的感覺。」

  客問:「這正是我第二個感動。您在談到所做的一切時,態度是那麼自然。」

  師言:「魚活在水中,是自然;人呼吸空氣,是自然;包容人事物,也是一種自然。生活在人群中,本就應該互相關心,接受彼此。現代人因為有太多的不自然,才會視自然為奇事。」

  年輕人喜歡開快車,怎麼辦?

  師言:「開快車不是行家,能禮讓才是有修養的紳士。為了保護自我心中這尊完美的菩薩,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說事理】

  問:「為什麼慈濟人口口聲聲談慈濟、讚歎慈濟?是否自讚?

  師言:「在佛教裡,每一尊佛都有佛國土,譬如阿彌陀佛發願度眾生,只要持念他的聖號,心不顛倒,臨終時必蒙佛接引,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藥師佛發十二大願度眾生,也是如此。慈濟世界是個很美的世界,確實值得『自讚』,但是並不『毀他』。」

  (註:慈濟世界中,人人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在善的循環中,締造真善美的人間淨土。)

  問:「我想在假日的時候帶孩子去探訪貧戶(照顧戶),不知是否適當?

  師言:「很好啊!這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很多慈濟人在訪查照顧戶後,才發現自己原來這麼富足,因而生起感恩心,也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所以,讓孩子多瞭解一些也很好;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要叮嚀孩子到照顧戶家時,應以親切的態度對待他們,不可以有怕髒或厭嫌的臉色。」

  問:「慈濟人好像都很有錢?

  師言:「不一定都很有錢,但都很『富有』——富有愛心、富有智慧、富有感情!

  問:「師父,我很想多參與慈濟的工作,但是又怕樹大招風……

  師言:「樹大有樹蔭可供別人乘涼,而且根深柢固,不易被風吹倒,它的周圍也不易長雜草。如果怕樹大招風而改植小灌木,將永遠只是一棵小樹,又有什麼大用?要避免樹大招風,就須在平時多修剪枝葉——也就是多修養自己。」

  問:「師你,慈濟志業那麼大,您『走』了之後怎麼辦?

  師言:「只要好好珍惜、把握此刻自己該做的事,哪須擔心誰什麼時候走?

  (註:人生無常,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對師父的健康表示擔心!二十多年來,比師父年輕、健康的弟子,多少人在慈濟道上來了又去;有的凋零,有的隱沒;只有師父仍然孜孜不倦地推動慈濟的志業,這期間不知挽救了多少迷茫的眾生,開啟了多少人的智慧。世間事哪有什麼定數?佛陀的精神,二千多年來,不就是靠有心人這樣傳了下來!)

  問:「如何接引眾生入佛門?

  師言:「佛陀為眾生而設教在人間。為了讓大家瞭解佛教,必須先為眾生服務。慈濟所作的一切,就是先利益眾生,然後再接引眾生入佛門。」

  問:「醫院蓋在花蓮,那麼遠,我們贊助它又用不到它,不是很可惜嗎?

  師言:「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第一。建設慈濟醫院是因為東部醫療設備缺乏,才用心費神去完成它。佛教徒應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寬大胸懷,何況發心捐建醫院是為了解除眾生病苦,種下健康的福因;如果能不用到它,不是更好嗎?

  會員的先生:「感謝師父幫我調教太太!自從她加入慈濟的行列後,變得很溫順、勤快,也很體貼。」

  師言:「其實不是我調教她們,而是委員本身投入濟世工作中看到芸芸眾生病、死的一面,進而體會到人生無常,無形中時時警惕自己,修正自己偏差的行為。尤其團體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找到學習的對象和自我教育的機會。事實上,我更要感謝委員們的先生對太太的支持,讓我減輕不少擔子!

  客問:「師父有一個原則:所有捐輸善款全部用在濟世工作,精舍生活所需則一律自理。請問這是您剛出家時就有的決定嗎?原因何在?

  師言:「未出家前,我一向奉持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決定出家時,我仍然抱持這分理念延續至今。『自力更生』與『為人群付出』,都是我人生的目標。因此,功德會成立後,我就公私分明、十分清楚地處理各項捐款。因為誠正信實,慈濟才有今日的建設;也唯有如此,才不會損傷慈濟龐大的善業。」  問:「師父的願如此大,弟子們該如何傚法隨行?

  師言:「蜈蚣有百足,前後左右相互協調就能前進: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步伐一致,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地。」

  師言:「我常關照醫院的醫生們只管治療,不必管病人有沒有錢?因為那是我的事。家貧的病人由社會服務室處理:家境不好的可以打折;合乎醫藥費全免的則全免;家庭經濟暫時有問題的則鼓勵他站起來,日後有了工作再慢慢還錢。

  問:「師父,慈濟很好,我很希望能夠多做一些,可惜我的身體已不行了,障礙很多……

  師言:「就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障礙多、病痛多,才要趕快發揮它的功能。身是載道器,盡心盡力慢慢拖、慢慢拉、慢慢載,也可讓我們搬運一些東西到彼岸。

  問:「很多人發願下輩子到慈濟當醫生,有那麼多的病人嗎?

  師言:「人並非只有身體上的病痛,各種疑難雜症也很多,需要如菩薩般的大醫王來開解他們的心理癥結。

  問:「慈濟四大志業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師言:「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不能離開『事與理』。慈善與醫療屬於事,教育與文化屬於理,其最大的意義就是『事理雙運』。」

  「慈濟志業要順利發展,必須事理圓融。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力行,等於是空話;再好的事,如果不按正理而行,難以竟其功,由此可見事理雙運之重要性!

  問:「師父,我有一位朋友很有錢,一直想向他介紹慈濟、讓他做好事,他卻說沒興趣。」

  師言:「做慈濟要抱持平等心,不能只向有錢人介紹。眾生平等,不論有錢、沒錢,都要讓他們知道世間有這麼好的善業,有這麼美的福田可耕。他們若肯發心,要為他們恭喜;若不肯發心,要為他們生起憐憫心,不要失望。」  問:「佛教講『少欲知足』,慈濟志業卻愈做愈大,這樣不是變成多欲嗎?

  師言:「慾望有兩種:一種是向上求——追求聖賢的足跡;一種是向下求——追求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

  【說學習】

  問:「何謂『方便法』?

  師言:「『方』是方法,『便』是便利他人。以各種方法感化他人而不為難他人,謂之方便法。」

  問:「學佛如何學得不執著?

  師言:「既然知道不要執著,就應放下。人都是因為太聰明了,分別的事多,矛盾也多,才會執著看不開。」

  會員:「『學』必須如何學呢?

  師言:「當然要用眼睛看、耳朵聽,進一步要『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亦要即用心思考,再把道理活用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上。」

  問:「近來勤於奔走大街小巷勸募善款,而疏於閱讀經典。」

  師言:「現實的人生百態,每天的人事物,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經,除了可增長我們的智慧,又可藉外境將心修練得如如不動。『道』不是在文字上求,應在日常的人事中磨出那分『定力』,由『定』而發『慧』。能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即是依經典所教而行,福慧雙修。」

  【說時間】

  會員:「為什麼師父常警惕我們要過『秒關』?

  師言:「人生無常,人命只在呼吸間,一秒間過不了關,生命就結束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會員:「師父,您對將來有什麼計畫?

  師言:「我有一個目標擺在前頭;但是,我只做好今天此時該做的,把握分分秒秒,很謹慎地過。我一天必須過八萬六千四百秒的秒關!

  【說管理】

  問:「重視倫理、仁治、禮治,是中國歷代的傳統觀念。但是,當今社會上有許多混亂的現象,無法只靠傳統的精神力量制衡,必須有一套合乎正義的法律規範來管理社會,以彌補傳統的不足處。目前我正在寫作一本有關法治國家的書籍,想請師父給予指教。」

  師言:「人離不開法。法令是法,道德的法則也是法。法令治末,道法治本;政令法則用於犯罪後的懲治,道德法則用在本性的自我統御管理。以法治國,就看你從哪個角度下功夫了。」

  問:「師父,您用什麼方法管理慈濟?

  師言:「其實,人不需要別人來管,也無法管別人,因為人都不願受別人管制。重要的是,讓人人發揮『自我管理』的心態。」

  【說做事】

  問:「師父走過三十多年的『慈濟之旅』,對自己可曾下過定論?

  師言:「我對自己的定論,只是盡本分做事,不回想過去,也不妄想未來,但是要有個藍圖,即是把握時間朝目標前進。」

  問:「我常常行善,為何還是事業不順、道業未能精進?

  師言:「為善也要選擇。佛經裡的十魔軍,有『善根魔、信心魔』,若缺乏選擇的智慧,就容易被善根魔所混淆。為善乃本分事,不要常惦記著:我做了許多好事,一定能贏得事業順利。這種為善帶有煩惱,也稱為『善根魔』,道業又怎能精進?

  問:「有人說師父是中國的德蕾沙、史懷哲,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您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

  師言:「我只是盡自己的本分做事而已。」

  某會員在團體中工作認真,受到眾人的讚歎而沾沾自喜……

  師言:「那有什麼!一個能挑十斤的人只挑八斤,與一個只能挑一斤的人竟挑了一斤半,哪個功能大?

  (註:在慈濟有一些老菩薩,識字不多,卻緊守著師父的教示,默默地做,精神令人感佩!)

  問:「要求別人做事很辛苦,但事情又必須很多人一起來做。如何讓大家願意做,而且做得很歡喜?

  師言:「欲得應先給。俗語說:『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若是強要,就『要不得』。」

  問:「做不來的事可以推辭嗎?

  師言:「君子精進不怕困難,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君子為善不讓賢,好事怎可推辭呢?

  會員:「我的壞脾氣一直改不了,怎麼辦?

  師言:「脾氣不好,不但自己痛苦,也惹人討厭;脾氣好,不但自己快樂,也討人喜歡。氣質和修養的好壞,全看一個人的脾氣;脾氣不好,所有的修養都報銷了。」

  【說煩惱】

  問:「我常閱讀經典,也懂得修行,為何仍煩惱重重,心老是放不下?

  師言:「若是放不下,老是起心動念,就是佛在眼前也沒辦法;既知境界轉心,就應該趕快以心轉境。」

  會員:「本身從事美發工作很忙碌,但是愈忙心靈愈空虛。」

  師言:「可能是缺乏人生目標,才會有空虛感,可用佛法來充實。例如替客人洗頭時,可以同時聽講經錄音帶。如此,不僅為客人洗頭,也洗了客人的心,自己也能體悟人生的目標。」

  某大醫院的護士,對一位脾氣暴躁的大牌醫師非常頭痛!每次想到要與他在手術房共事,心裡就很苦惱……

  師言:「妳以幽默的態度來對待他,讓他把心裡所有的怨氣統統發洩出來,然後再以溫言軟語轉化他的心。久而久之,他的心境不就乾淨了嗎?

  【說慾望】

  企業家問:「我的事業做得很順利,該有的我都擁有了。可是,有時候還是感到很空虛,為什麼?

  師言:「一般人都太看重自己,求無止境,心無厭足。有了溫飽,還想要更享受;有了一千萬,還想要二千萬,心永遠不滿足。佛陀說:『安穩最大利,知足最大富。』如果你能將事業的成果回饋社會、分享大眾,我想你會活得很充實、愉快。每個人都是群體中的一分子,有群體的配合,才能成就個人的事業。因此,將成果回饋社會是應該的。何況這些有形的物質,到頭來也都帶不走!

  問:「師父的毅力、勇氣和信心,是與生俱來?或因諸事而不得不負起責任?

  師言:「無慾無求,則力量不盡。人之所以缺乏毅力、勇氣,是因為好逸惡勞、玩物喪志。」

  【說民情】

  某居士請示師父對「股票」的看法。

  師言:「『股票』若是為融通企業間的資金,帶動社會繁榮,就是正當的置產方法。如果以投機取巧的心態『炒股票』,操控漲或跌,一方面會促使人心起伏不定,甚至有人為此傾家蕩產;另一方面也會讓人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性及貪念。以佛教的『因果觀』來講,炒股票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無異是『我不殺伯仁,伯仁為我而死』的行徑。」

  律師對師父說:「社會民情混亂,常見親戚間為了爭財產而打官司,令人看了十分痛心!

  師言:「站在宗教者的立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就是功德一樁。打官司很痛苦,一場輸、一場贏,輸輸贏贏痛苦難當。」

  問:「複雜和簡單如何區別?

  師言:「簡單即複雜,複雜即簡單。吃飯最簡單,但一不小心卻會噎死人。」

  問:「社會現在有許多問題,但不知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師言:「可能是在『人』。每個人都是人群中的個體,國家和社會要強盛,每一個『個體』都有責任。比方『垃圾問題』,並不是垃圾堆積如山才產生問題,是因為每個家庭的丟棄物太多,才會產生垃圾問題。」

  問:「如何化解勞資對立問題?

  師言:「從前的人為生活而工作,所以工人怕丟飯碗。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變成老闆怕丟事業。為了經營好事業,就應該去除我是『董事長』、你是『職員』的心態。」

  問:「慈濟的責任是什麼?

  師言:「慈濟委員和會員有兩種責任,一為『救貧』,一為『教富』。雖然愛心人人都有,可是在習性上,大家總是存有私心,只愛自己的子女和家庭,很難去關懷別人。許多人賺了錢以後,都不會想到自己所賺的錢是社會大眾付出的結果,更不會想到個體和群體之間存在著極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所以,慈濟委員的責任就是付出愛心、耐心,啟發他們的良知,讓他們把愛心發揮出來,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只要大家少花費一點,將點點滴滴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會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