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廬山煙雨 -- 星雲說偈2
星雲法師
27/03/2015 05:5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誰云鷲嶺佛難逢,佛在心中哪有蹤?涉水登山空負累,不如端坐自家供。
  
  --清.佛裔
  
  誰說靈鷲山頂很難找到佛?要在靈山會上和佛相逢,真的很難嗎?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你不要以為佛陀是在鷲嶺靈山會上,你萬里迢迢到靈鷲山去找佛,到了靈山也不見得見得到佛陀,佛陀在哪裡呢?佛陀在我們的心中,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把自己的心修好,自己心裡自性的佛就會現前;心沒有修好,心中也不會有佛的蹤跡。現在的人千山萬水、萬水千山的參訪、去朝山,如果沒有正信,沒有悟覺,都是空費草鞋錢,只能算是一趟觀光遊歷而已。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如果你想見如來的金色身,要懺悔,就要自己反觀自性,不一定要涉水登山的參訪聖蹟,勞碌不休地奔波。唐朝無盡藏比丘尼有一首詩偈:「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就是說即心即佛,不要心外求佛覓法,自家的真如本性裡有無盡寶藏,只要「端坐自家供」,坐在家裡用心參學,佛性自會從心裡顯現。
  
  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是找回自己,而不必去外相、外境上覓求。心外的境界,心外的諸相,終究不是我的東西,我只要迴光一返照,照見自己的佛性,找到自己的自在,找到自己的真如,找到本來的面目,忽然山川宇宙大放光明,人生處處鳥語花香,這是多麼美妙呀!

 

.潛龍終要投深浦,巢鳥應須占健枝;名利門中難立足,隱藏雲水更何之。
  
  --清.永明
  
  「潛龍終要投深浦,巢鳥應須占健枝」,蛟龍一定要沉潛到深水裡才安全,飛鳥應該棲息在堅牢的枝幹上,人應該在什麼地方安住呢?
  
  「名利門中難立足」,安住在名位裡,名位不能久長;安住在金錢上,金錢靠不住,刀兵水火、強盜土匪、不肖子孫都會使錢財散失;把身心安住在感情裡,感情隨時會有變化,夫妻會離婚,父母子女容易生嫌隙不和。所以把我們的身心安住在名利、感情、金錢上,是不可靠的,不如「隱藏雲水更何之」,把自己隱藏在雲水裡,像雲,像水,自在來去,不必執著,不受拘束。古人說「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鳳凰不遇到梧桐樹不會棲息下來;忠良賢能的人不遇明君,是不會出仕任官的。我們安住身心也應該有選擇,把身心投入不安全的地方是非常危險的。
  
  做人,怎麼樣才能安全呢?《雜寶藏經》說:凡事心存誠懇,而不虛情假意;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視他人;凡事心存謙讓,而不貢高我慢;凡事心存和樂,而不厭煩暴躁;凡事心存感恩,而不自讚毀他;凡事心存慈愍,而不幸災樂禍;凡事心存法善,而不貪戀物欲;凡事心存寬恕,而不吹毛求疵。能如此自然就能安全、自在。
  
  假如能從名枷利鎖超脫出來,像雲一樣自在,像水一樣自由,是人生多麼美妙的生活啊!

 

身在營中心出家,身披鎧甲是袈裟;刀刀親見彌陀佛,箭箭射中白蓮花。
  
  --清.吳生
  
  這一首詩偈的意思是:有的人身在山林,心戀紅塵;有的人身處鬧市,心在山林。學道,不必拘泥身分,出家固然容易學道,在家也一樣可以學道,各種行業士農工商,都不妨礙學道,學道也不妨礙工作。
  
  服兵役和學道會違背嗎?當然不會!服兵役一樣可以學道,當兵要打仗殺人,是犯殺戒的,怎麼學道呢?重要的在於為什麼要殺人?假如是用仇恨心、瞋恨心、私心去殺,當然這是不當的。如果是以救人救世的心,大慈悲的心、降魔的心,雖誅殺亦有功德。釋迦牟尼佛過去在因地修行時,殺一個惡人,救了五百名商人,這也未嘗不可。所以說「身在營中心出家,身披鎧甲是袈裟」,就算人在軍營中,只要心裡有道念,就是心出家,如維摩詰居士,身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就算鎧甲披在身上,也等於是披袈裟一樣!
  
  出家,有身出家心沒有出家、身心都沒有出家,心出家身沒有出家、身心俱出家四種。能身心俱出家固然很好,若身不出家心出家,像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十幾年,仍一樣在修行,也是境界很高。
  
  「刀刀親見彌陀佛,箭箭射中白蓮花」,就算是在軍中,只要有道念、有修行,在刀槍環伺之下都可以見到彌陀佛,只要是以佛心對待世間,箭箭射出的都是白蓮花,不會離道的。所以真正修行的人,身披精進的鎧甲,手持智慧的寶劍,統領六度的大軍,殺除煩惱的賊寇,表相並不重要,有道才重要!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