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廬山煙雨 -- 星雲說偈2
星雲法師
27/04/2015 06:0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你騎馬來我騎驢,看看眼前我不如;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餘。
  
  --俗諺
  
  我們做人處事,不要與人排擠爭競,人比人,氣死人。也不要太計較,過於計較的人,凡事在得失之間掙扎,永不得安寧。
  
  「你騎馬來我騎驢」,現在你開外國進口車,我駕駛國產車;你坐汽車,我騎摩托車;你騎摩托車,我踩腳踏車。固然「看看眼前我不如」,可是「回頭一看推車漢」,嘿!還有很多人推著車子走路,我是比上雖不足,但比下卻有餘。凡事不要過分妄想、高攀,人要知足,不要在金錢、名利、物質、享受上和人家比較,要在道德、能力、學問、心量上跟別人比,我比你肚量大,我比你道德高,我比你有智慧,我比你有能力!
  
  這首偈語啟示我們,為人要知足常樂,能忍自安。有一首「不知足歌」這麼說的:
  
  「終日忙忙只為饑,才得飽來大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嬌妻。
  
  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支虛。
  
  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
  
  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
  
  總總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
  
  人的欲望貪念是永無止境的,人的真實快樂並不在金錢的多寡,不在於官位的高低,更何況錢多苦也多,官位越高煩惱越多!我們不要自私,不要只想擁有而不知付出,凡事占有,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少年莫笑老人頻,老人不奪少年春;此老老人不將去,此老還留與後人。
  
  --古德
  
  這首偈語的內容點出了青年與老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少年莫笑老人頻」,青少年意氣風發,有時會輕慢老年人,認為老人已無大用,該早早退休。其實老人有老人的經驗,老人有多年的智慧,老人有多方面的心得,是漫長歲月的結晶,誰也不能抹殺。
  
  「老人不奪少年春」,年輕人何必容不下老人呢?老年人並沒有妨害少年的成長,也沒有阻止青年的上進,他們甚至給予關愛與提攜。青年們未來盡可以憑著精力才智,不斷地進取、發揮。
  
  「此老老人不將去」,老人並沒有將世間封鎖起來,也不可能將世間利益都帶走。老人畢生為社會,為人間留下很多的公益和貢獻,不都是由後人享受嗎?所以說「此老還留與後人」。
  
  每一個人都必須經過少、青、老的過程。不要輕視老人,要多照顧老人,你以後也會變老呀!何況老人的智慧、經驗有時遠在年輕人之上。
  
  過去,有一個國家遇到敵邦的無理挑釁,出難題為難,滿朝文武百官共謀大計,都解決不了。難題是:「兩匹白馬長得一模樣,如何分辨母與子?一隻大象有多重?兩條蛇如何辨*雌雄?誰是世上最苦的人?誰是世上最窮的人?」
  
  後來,一位老人挺身而出,解答了這些難題。他把兩匹馬牽到一堆草前,指出讓草給對方先吃的是母馬,吃草的是子馬。把大象放在船上一秤,扣掉船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將兩條蛇放在網內,靜伏不動的是雌蛇,慌張亂竄的是雄蛇。世上易起瞋心的人最苦,貪心的人最窮。
  
  一個國家的危難,就這樣因老人的經驗、智慧而化解無形。我們應該敬老尊賢,不要輕視老人!

 

.恆用戒香塗瑩體,常持定服以資身;菩提妙華遍莊嚴,隨所住處常安樂。
  
  --古德
  
  這首偈語是說:我們經常用持戒的香來莊嚴自己的身體,日常行為要以戒律為準則,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此外,還要不亂殺而放生,不亂取而喜捨,不亂淫而有禮,不亂說而讚美,不亂吃而調養身心。「恆用戒香塗瑩體」,五戒、十戒、八關齋戒、菩薩戒等規矩,都是莊嚴我們身心的妙法。
  
  「常持定服以資身」,經常穿著禪定的衣服來莊重自己的人格、道德。過去叢林裡有很多老和尚,在禪堂一住就是幾十年,他們如「泰山喬嶽」的道風人格就是在禪法裡慢慢莊嚴起來的。
  
  「菩提妙華遍莊嚴」,除了有戒、定外,妙有的菩提智慧、般若妙華能昇華我們的人格,與真理相應,成為一個真正的修道者。
  
  菩提妙華的智慧,從發心來,持戒要發心,修定要發心,對人服務或自我修行都要發心,有發心才能無事不辦。譬如:吃飯發心,飯會吃得香飽;睡覺發心,睡得就酣靜;做人處事不發心,缺乏責任感,就不會敬業樂群!
  
  所以,必須用戒、定、慧的菩提智慧來莊嚴我們的身心。「隨所住處常安樂」,處處淡泊,時時自在,就能安住在戒定慧裡,長享平安悅樂的法喜!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