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廬山煙雨 -- 星雲說偈2
星雲法師
29/05/2015 06:3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參此語如參禪;我從諸老得印可,妙處可悟不可傳。
  
  --古德
  
  「文章有皮有骨髓」,一篇文章也像人一樣,是有皮有骨有髓的,每部經的講說順序也有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像人有頭,有五臟六腑,有手腳一樣,序分是人的頭部,看了序分就可對經典有概略的認識;正宗分,像人的五臟六腑,書中重要的宗旨、主題都包括在內;流通分,引導讀者如何流通、讀誦這部經,如何給人信受奉持!文章也一樣,一篇好文章更是要有皮、有骨、有髓!
  
  「欲參此語如參禪」,你想要看懂文章嗎?想參話頭嗎?想了解其中道理嗎?一樣得要參禪覺悟去!達摩祖師有次召集門徒,要他們各自言說「什麼是道?」道富禪師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就是道!」達摩稱讚他:「你得到我的皮!」總持比丘尼接著說:「如阿*?佛國一見不再見,就是道!」達摩也稱讚:「你得到我的肉!」道育禪師最後說:「如我所見,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達摩笑說:「你得到我的骨!」慧可禪師默默無言,向前禮拜而退下,雙目下垂一句話也不說。達摩說:「善哉!善哉!你得到我的髓!」其實沉默不說話,一切話都說盡了。
  
  「我從諸老得印可,妙處可悟不可傳」,真正的佛道最微妙處只可覺悟,難以言語傳授!有人問趙州禪師:「如何開悟?」趙州不但不回答,反而撇撇嘴走開:「我要小便去了!」走了幾步又回頭說:「你看這點小事都要我自己去,誰也代替不了。」
  
  覺悟,是要自己來,誰能代替你呢?所以說妙處可悟不可傳,禪的境界是要自己追求,自己證悟的,誰也替代不得!

 

.三際求心心不見,兩眼看前眼不見,劃波尋寶寶不見,風花雪月卻常見。
  
  --古德
  
  我們想要想求的東西不易見,不要的反而常常看到;真的看到了,假的卻不時在眼前圍繞。「三際求心心不見」,三際,是佛教將時間分成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階段,稱為「三世」,又叫「三際」。三際求心,就是《金剛經》所謂的「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過去心念已過去,不會停留;現在心正在剎那分別,沒有停下來,也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有生起,不知下個念頭是什麼,也不可得,所以說三際求心都不可得。
  
  這其中有個典故:過去北方有位德山禪師,聽到南方六祖大師的頓教法門,說什麼頓悟成佛,德山禪師很傲慢地認為南方哪有什麼真正佛法?很不服氣,就寫了一部注疏《金剛經》的《青龍疏鈔》,想到南方駁斥頓教法門,他挑了一擔手抄本經書,直往南方趕路,半途肚子餓了,在一家老婆婆開的小吃店裡用點心,老婆婆看他那副傲慢樣子,一談之下,知道他對南方禪學不滿,老婆婆便說:「禪師!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如果您答得出,我就點心供養;如果答不出,您的《青龍疏鈔》就不必帶去了。」德山哪會把一個老婆放在眼裡,因此傲慢地說:「您儘管問好了!」老婆婆問:「《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禪師:您現在用點心,要點的是哪一種心?」德山禪師茫然不知所對。
  
  「兩眼看前眼不見,劃波尋寶寶不見」,心愛的寶劍從船上掉進江裡,在江心上劃個記號,以為可以憑著記號找回寶物,是不可能的。「風花雪月卻常見」,風、花、雪、月不關重要的倒常常見到,所以要找真的東西,並不容易!不要輕易被外境迷惑,也很重要。

 

.應化非真包古今,隨緣應世本無心;靈機一脈威音外,無口先生晝夜吟。
  
  --古德
  
  佛有應身、報身、法身三身,三身當然不是三個身,是一體三身。比方說:法身是如如不動,無形無相,猶如虛空;虛空無相,無所不像,法身也無相,世間萬物無一不是在法身中。報身是最清淨莊嚴高大的,不過這要二乘(聲聞、緣覺)以上的人才看得到。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佛是應身,如釋迦牟尼佛應化到這個世間上來,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樣子。
  
  「應化非真包古今」,應身、化身的佛身不是真的,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天上雖只有一個月亮,可是只要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海、溪、湖,甚至臉盆、茶杯,月亮都會映現出來。這些月亮都是從天上那個月亮本體映現的,等於是本體的千百億化身,只要你與他相應,就可以見到。
  
  「隨緣應世本無心」,佛陀為了示教利喜,到人間來說法,為一大事因緣來度化眾生,所以隨緣應世是無心的,就如「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靈機一脈威音外」,我們要如何認識佛,如何與佛心相應呢?如何才能與佛靈機相通,一脈傳承呢?過去禪者把威音王佛認為是一個禪的本體,也就是人類本有純正的精神世界。「無口先生晝夜吟」,沒有口怎麼會吟說?事實上,無口先生指的是宇宙山河大地,就是我們的法身,它每天都在對我們說法,所謂「無情說法有情聽」,只要你能體會「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那麼溪聲山色都會令我們開悟的。所以無口說法,就是要我們用心體會,我們能夠不斷地用自己的思想去自我體會,便能找回我們的法身自性。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