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6
聖嚴法師
06/11/2018 06:5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二二、囑累品──摩頂付囑,宣法報恩


前一〈如來神力品〉是本門流通分中的付囑流通,是跟本〈囑累品〉,同屬於囑累流通。〈神力品〉名為別付囑;此〈囑累品〉為總付囑,又被名為如來摩頂付囑及塔外付囑。〈神力品〉中以《法華經》總攝一切佛法,更約為四句,付囑上行菩薩等,當於如來滅後弘傳;此〈囑累品〉則以餘經方便,導入《法華經》之付囑。

自〈見寶塔品〉迄本〈囑累品〉,《法華經》的「虛空會」終了;同時自〈從地涌出品〉迄此〈囑累品〉,對於上行菩薩等的付囑結束;《正法華經》及《添品法華經》都是《妙法蓮華經》的異譯本,也均以此品置於最後一品。古來治《法華經》者之間,因此亦有議論。(以上參考坂本幸男博士《法華經注》)

太虛大師《法華經講演錄》云:「囑,咐囑;累,重疊之義,謂再三咐囑。」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這段經文是說,釋迦世尊以身口意三業加持,將妙法付託無量菩薩摩訶薩。以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是身業加持,而作是言是口業加持,以所修習難得的無上菩提妙法付囑是意業加持。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是表示殷切鄭重,付囑這些大士菩薩當受持、讀、誦此《法華經》,並廣為宣傳此法是為利益菩薩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普遍地得聞得知《法華經》是為慈悲無量的佛陀本懷。

釋迦世尊對一切與會的菩薩摩訶薩摩頂付囑,故註釋家們名之為總付囑;〈神力品〉是向地涌的上行菩薩等付囑,以此《法華經》於佛滅之後弘傳流布,故名之為「別付囑」。此品是再三摩頂付囑,全體性的重複叮嚀。這就表示最重要的《法華經》在虛空中進行的大會即將終了。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悋,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

為何如來要將弘傳《法華經》的任務付託給無量無數諸大菩薩呢?那是由於如來只有大慈悲心,沒有一點慳吝不捨之念,亦不畏懼救度眾生的艱難工作,所以能夠普遍給與眾生佛的智慧、如來的智慧、自然的智慧。

依據《法華文句》解釋此三種智慧,是以三智相配合:佛之智慧為照空的一切智;如來智慧為照差別的道種智;自然智慧為並照空有的一切種智。這是以聲聞智、菩薩智、佛智來配此經的三智慧。太虛大師解釋此三智則云:「佛智慧,指佛之種智;如來智慧,指根本一切智,即一切智之體性智;自然智慧為無為智。」

其實也可以說,佛之智慧,即是如來智慧及自然智慧;名稱之不同,乃為加強語氣及表示佛智的重要性,因為如來就是佛,佛的智慧,眾生本具,唯欠開發,一旦成佛,佛智自然,非由修得,不從外來。所以下文重提佛智,便單舉如來智慧。

「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悋,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

此謂如來是一切眾生的大施主,大眾應該要學習如來之法,大眾學法之後也不要起慳吝之心,於佛滅後的未來世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相信如來的智慧,就應當為他們演說這部《法華經》,使他們得聞得知《法華經》,就可得到佛的智慧。

此處的「大施主」就是如來。施主布施財物,令人離貧窮苦而得生存樂,若以佛法布施則令眾生離煩惱生死苦而得解脫樂。世間凡夫僅可做到以財力布施,救一時之苦;三賢十聖能以佛法布施,可救眾生倒懸之苦而得解脫之樂;唯有如來是法中之王,於一切法得大自在,能應一切根器的眾生需求,普遍給予無上的佛法,同成無上的佛道。所以說一切世間善人是小施主,一切三乘聖者是中施主,諸佛如來是大施主。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世間善人,僅能作財布施;三乘聖者作法布施;諸佛如來,以最上佛法布施,一雨普潤一切眾生,此品前文又說「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悋,亦無所畏。」因慈悲無慳吝,故能以無畏作布施。慈悲而無所緣境,名之為大慈悲,即是三輪體空施;有大慈悲,即能以無所畏行法布施,所以佛是大施主。

「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這幾句經文是說,如果於佛滅度後,有一些眾生由於根器的原因,不能信受《法華經》,也當為他們解說如來曾經說過的其餘深法,使他們獲得利益而感受到法喜,漸次由三乘法而入一乘法。接受了如來三摩其頂的無量無數諸菩薩們,若能如此依教奉行,便是已報如來所授的法乳之恩。

此段經文指出兩點,相當重要:1.佛法門中,不捨任一眾生,根熟之者,直接授以《法華經》的一乘妙法;根未熟者,不妨先用佛曾說過的其餘深法,即是對二乘淺法而言的通教大乘及別教大乘經典。2.佛住世時,即提倡上報四恩的觀念,教誡弟子們當知恩報恩。收錄於〈本緣部〉的《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一所說,如來為報歷劫一切父母之恩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乃至具足一切萬行」。在《維摩經‧菩薩品》云:「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為了報恩而修道度眾生。本經則以弘講如來深法,作為報佛之恩。

「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遍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勅,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勅,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這是當時的諸菩薩們對釋迦牟尼佛的回應。聽到世尊這麼付囑,他們非常歡喜,滿心滿身都歡喜,對佛更加恭敬,曲身低頭、兩手合掌,大家同時向著如來發聲宣誓:「世尊,你對我們的交待及訓勉,我們一定會照著去做。是的,世尊啊,請你不要擔心。」這樣的話,他們一連同聲講了三遍。

這是受了如來以妙法、深法委付之後的法會全體菩薩們,作出的共同承諾。

「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這是釋迦牟尼佛為讓十方來的分身諸佛都各回原來的本土佛國,而說:諸位分身佛,可以回去了,但是多寶佛塔,尚請留下。因為多寶佛是為了證明《法華經》,所以在世尊未說完《法華經》以前,請多寶佛塔還是留住靈山上方的虛空之中。到本經此下的第二十三品、第二十四品、第二十五品中,多寶佛塔還有任務未完。

「分身」是佛菩薩為了眾生的利益,可分其身,給他們化現與本身相同的身相,所以也是化身的一種。

化身佛為如來的三身之一,可有三種:1.依應身化現無量的佛身。2.如來為了適應所教化的對象需要,可以隨類而現人、天、龍、鬼等身。3.對於佛的法身、解脫身而言,八相成道的佛,是化身。

諸佛及諸大菩薩,可同時以無量分身,現於無量國土之內及無數眾生之前,例如處處見到觀世音菩薩,人人見到觀世音菩薩,卻未見觀世音菩薩有須臾間離開了極樂世界,彼土未離的是本身,處處見到的是分身。《法華經》所說分身佛,即是如此,是依應身佛的本身分出,此土的釋迦世尊是應身的本身,其餘十方諸佛是此土世尊的分身。


二三、藥王菩薩本事品──燒身供養,報聽經恩

自本〈藥王菩薩本事品〉至〈妙莊嚴王品〉,共計五品,是付囑之終結,都是站在勸勉流通此經的立場,然於流通分中,又自成三類:1.藥王及妙音二品,勸修苦行流通;2.觀音及陀羅尼二品,力護眾生諸難流通;3.妙莊嚴王品,功德殊勝流通。

本品因宿王華菩薩請法,釋迦如來為之敘述藥王菩薩之過去,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為報於日月淨明德佛處,聽了《法華經》之恩,燒身供養的因緣,以說明受持《法華經》之功德。以種種譬喻,顯示強調《法華經》於諸經中「最為其上」、「最為第一」,此經是「諸經之王」。

日月淨明德佛臨般涅槃,即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曰:「善男子,我以佛法,囑累於汝。」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諸天龍神、夜叉……又他國土諸來菩薩,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此段經文,是由宿王華菩薩向釋迦世尊提出請求,希望由世尊說明有關藥王菩薩修了無量無數苦行的事蹟,為讓由他方來此的諸菩薩們,以及此土的聲聞大眾、天龍八部等,都起歡喜心。

此品鼓勵以苦行來供養《法華經》以及說此《法華經》的日月淨明德佛。苦行的梵文是duṣkara-caryā又作tapas,盡人皆知,世尊出家以後,曾經苦行階段,乃至一日僅食一麻等的苦行生活。苦行即是痛苦之行,是以自苦己身作為堪忍苦惱之行,以達成印度諸外道所指望的生天目的。

在《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即有記載世尊初出家時,於跋伽仙人處,見到諸修道者苦行的狀況,或有以草為衣,或以樹皮為服,或唯食草木花果,或一日一食、二日一食、三日一食,或事水火,或奉日月,或翹一腳,或臥塵土荊棘,或臥水火之側。

又在《大般涅槃經》卷十六,《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均有關於苦行外道,受持牛戒、狗戒、雞鴙戒,以灰塗身,自餓、投淵、赴火、自高巖墜落、五熱炙身、飲噉便穢及腥臊惡臭等物的記載。

雖然世尊是拋棄了苦行的方法,主張以不樂不苦的中道行而成佛道,但在世尊弟子之中,仍有以苦行的頭陀生活為修行模式。苦行的生活方式,能夠抑制欲望,特別是對治情欲的奔放,而且也最容易感動他人,令人生起信心。但是抑制欲望並不等於消滅了煩惱,只要一有機會,欲望之火,還是會自害害人,故非究竟辦法,唯有從內心淨化,自覺的啟發,才得從煩惱解脫。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追敘這位菩薩往昔生中的苦行,是為使得三乘聖眾及天龍神眾等生歡喜心。不過,菩薩的苦行是為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的報恩之行,不同於外道的修行者,是以自苦現在的身體,來作求生天上換取未來天色身的果報。故在世尊的本生譚中,也有說到佛在因地修種種苦行,例如割肉餵鷹、捨身飼虎、抉眼與人等記載,那都是為慈悲眾生而行的苦行,跟一般外道修苦行的目的大不相同。

在比丘律中明言,自殘、截肢,以無意義的肉體受痛苦來作為修行,是犯戒的行為。大乘經中,像《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這樣的鼓勵以燒身、燒臂供佛報恩的例子也極罕見,如果有的話則另外一部在譯經史上有此諍議的《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也有鼓勵一切苦行而云:「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是否受了《法華經》本品的影響則未可知。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往過去無量恆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為一切眾生憙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是一切眾生憙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作種種散華及散香等供養))以供養佛。」

這段經文是說明於無量劫前,有一尊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諸菩薩、聲聞眾等說《法華經》。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聞此經典,樂習苦行,一心精進求佛,滿萬二千歲,修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便思考著要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入此三昧,上升虛空,以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細末堅黑旃檀等無價香,如雲如雨,以供養佛。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

這段經文,很容易懂,也極感人,是說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以神力變化供養佛已,從三昧起,又發大心願,以身供養於佛,即服食種種名香,經千二百年,再以香油塗身,天衣纏身,灌各種香油,之後即以他的神通力,自燃其身,燃身發出的光明普遍照及八十億恆河沙數世界,那些世界中的無量無數諸佛,便同聲稱讚說:「好!好!真是好!像這樣的善男子,才是真的精進修行菩薩道者,才是以真法供養如來,諸布施中,種種物品財產供養,均所不及,這是施中第一,最尊、最上的以法供養諸佛如來。」

「真法」一詞,在梵文是「這是真的如來供養、法供養」。燒身供佛的修行法,名為真法,其中的奧義為何?相信此等以燒身供佛的法門,絕非一般凡夫所應效法,是故自古以來對此經文的解釋就很重要,最標準的當推天台智者的《法華文句》卷十下云:「真法供養者,當是內運智觀,觀煩惱因果,皆用空慧蕩之,故言真法也。又觀若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實相;誰燒誰燃,能供所供,皆不可得,故名真法也。」

也就是說,用內在的智觀,觀照煩惱之因果,煩惱即被智觀所生的空慧蕩除,而見實際,故名空慧為真法,以空慧來觀能燃之火及所燃之身,無非實相;觀能供之自身及所供之諸佛皆不可得,亦是契入實相。以實相供養名真法供養,能以契入實相來供養,才是真精進,是施中第一、最尊、最上。將內在的修證經驗,以形像的故事來表達,所以有此燒身供佛的修行法門,此非一般凡夫所能洞悉,也非尋常的行者所得效仿。由此亦可理解智者大師於南獄大師座下修法華三昧,誦此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下,獲得大悟的原因了。

「其身火燃,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一切眾生憙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於淨德王家,結加趺坐,忽然化生。……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身供佛,經一千二百年,身體燒盡,隨即命終,又生於日月淨明德佛國中,因為彼國是佛的淨土,此經說:「彼國無有女人。」生彼國者,皆是跏趺而坐,忽然而生。生於王家,表示尊貴,便以王子身分,請求前往佛所,晉見親近。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告一切眾生憙見菩薩:善男子我涅槃時到,滅盡時至,汝可安施床座,我於今夜當般涅槃。又勅一切眾生憙見菩薩:善男子,我以佛法囑累於汝……。」

這段經文是說,日月淨明德佛臨入涅槃,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隨侍在側,並得彼佛遺命,以法囑累。接下來的經文又說,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受了彼佛以法付囑,佛入滅後,即收取佛的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起八萬四千塔。復「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諸菩薩眾及天人眾,見其無臂而生憂惱悲哀,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即作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作此誓已,兩臂自然還復。

「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憙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此段經文除了介紹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就是現在的藥王菩薩。首先是勸人若發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應當學習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那樣地燃手指、腳指供養佛塔,要比用任何多少的財物供養,功德更大。接著勸人受持《法華經》,乃至僅僅一偈的四句經文,要比以無數財寶供養諸佛及三乘聖眾的功德更多更大。若能真確明瞭《法華文句》對於「真法供養」的奧義說明,也就能夠理解到這段經文的燒指供佛及受持《法華經》的一四句偈,是前後一貫的同義異詞。

以下接著的經文,便是讚揚《法華經》為:

「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

「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

「於眾經中,最為其尊。」

「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以上所錄的經句,都是將《法華經》的地位,提升到如來曾經所說諸經之中的最高層次,也是跟「真法供養」的經義連貫下來,既然將燒身供佛理解成以智觀觀煩惱因果,轉為空慧的實相,當然可以明白,受持《法華經》,契入一乘一味的真如實相,要比以財物供養,功德更多了。

「真法」唯由《法華經》而得,所以受持《法華經》,比諸其他一切經,當然是「最為深大」、「最為其上」、「最為照明」、「最為其尊」、「最為第一」,而且兩番讚此《法華經》為「諸經中王」。此在本經其他各品中,是沒有見過的。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

上錄數段經文,是說《法華經》能令眾生離一切苦,病苦、生死苦,乃至僅僅得聞〈藥王菩薩本事品〉,也有無量功德。女人若受持此品,此身之後,永不復受;末世聞此《法華經》之女人,如經所說,照著修行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者,命終之後,便往西方阿彌陀佛的安樂世界,聖眾圍繞,蓮華化生。並得無生法忍,獲「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共同讚歎。故以〈藥王菩薩本事品〉以及此經,付囑守護。

在本經〈提婆達多品〉中,有龍女成佛的例子,表示女人身乃至畜女身,都有立即轉為男身成佛的可能。但於〈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竟又接連兩度提到女人聽聞受持了本品及本經,即不復受女身,命終之後往生彌陀淨土,而且於日月淨明德佛國中亦「無有女人」。

關於此點疑問,吉藏大師《法華義疏》卷十一有云:「問:聞此品不受女人者,聞餘品亦應受耶?答:聞品品皆不受,但約事相似,故寄此品言之。以女人多愛著己身,種種嚴飾,今明菩薩捨身、捨臂,破彼著情故,不生染著,故捨女身也。」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讚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這是此品結尾,多寶如來於空中的塔中,出聲讚歎宿王華菩薩向釋迦如來問法的功德。

此品之中,藥王菩薩雖在現場,卻始終未發一語,僅由釋迦如來向宿王華菩薩說出藥王菩薩的前身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過去無量恆河沙劫之時的日月淨明德之世,所行苦行的一段因緣。


二四、妙音菩薩品──四十種身,說法利生

前一品是藥王菩薩於因地中修行燒身燒臂供佛報恩的苦行,此品是妙音菩薩曾經無量劫,供養無數佛,示現六道眾生的形相身分,隨類化度眾生的苦行。天台智者則以藥王、妙音、觀音的三品,配為釋迦世尊的身口意三業,用來弘揚《法華經》,利益諸眾生。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世界。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國有佛,號淨華宿王智如來。」「爾時……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殖眾德本,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

這段經文介紹釋迦世尊從頂上肉髻及眉間白毫,放大光明,遍東方無量無數諸佛世界,最後是淨華宿王智佛的淨光莊嚴國,彼佛座下有一尊妙音菩薩,久遠以來,早種各種功德,也供養過無量諸佛,智慧成就甚深難測。太虛大師以根本智及後得智,解此「甚深智慧」。

「得妙幢相三昧、法華三昧、淨德三昧、宿王戲三昧、無緣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淨三昧、神通遊戲三昧、慧炬三昧、莊嚴王三昧、淨光明三昧、淨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大三昧。」

妙音菩薩已得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大三昧,此經例舉其中的十六三昧名稱。太虛大師云:「定慧相應,故盡得諸大三昧。三昧者,正定之謂,以一心真如為體,而平等正住於無邊功德之相,特隨相立名分別為十六三昧名稱耳。」太虛大師是以《大乘起信論》與唯識的立場解釋此經智慧及三昧。

十六三昧各為何義?

    *
(一)妙幢相三昧:在一切三昧中,最為尊長,如軍隊的大將以幢為戰勝之表相。
    *
(二)法華三昧:納一切法同歸於實相之理。
    *
(三)淨德三昧:安住於本心清淨之德。
    *
(四)宿王戲三昧:於諸三昧,達觀自在,遊戲法界之謂。
    *
(五)無緣三昧:離能緣之法界所緣三昧,不取對象,任運自在之謂。
    *
(六)智印三昧:般若之智與境所含,常照常寂之謂。
    *
(七)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盡能瞭解眾生所用一切語言而為說法。
    *
(八)集一切功德三昧:集成一切福德而自在無礙。
    *
(九)清淨三昧:住於究竟清淨而得自在。
    *
(十)神通遊戲三昧:能以神通之力度脫眾生,如本品妙音菩薩能不離其本國而示現來此世界。
    *
(十一)慧炬三昧:天台謂以空假中之三慧,照見思、塵沙、無明之三惑而歸於寂淨。
    *
(十二)莊嚴王三昧:具足最勝福慧,百福莊嚴。
    *
(十三)淨光明三昧:性淨大光明照。
    *
(十四)淨藏三昧:具足一切清淨德藏。
    *
(十五)不共三昧:妙音菩薩所得正定,不共二乘。
    *
(十六)日旋三昧:謂如日光照耀眾生,週而復始,日復一日。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世尊!我當往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王華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

此段經文是說,由於釋迦世尊的光照,妙音菩薩便向淨華宿王智佛請求,准其前來娑婆世界,親近供養釋迦如來,並見文殊、藥王、勇施、宿王華、上行意、莊嚴王及藥上菩薩。此處的「上行意」似乎與地涌菩薩的「上行」不是同一菩薩,若係是同,則不應另加一個「意」字。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于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於耆闍崛山,去法座不遠,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文殊菩薩欲見妙音菩薩。「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于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

由於妙音菩薩已得法華三昧,故來娑婆世界是聽釋迦如來說《法華經》及見文殊等諸菩薩。他先是以三昧力來此世界的靈鷲山世尊法座之前,化現一座寶蓮華臺,然後應多寶如來之命,於彼國沒,率眾來此,所經諸國,皆六種震動。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并奉上八萬四千七寶鉢,以是因緣果報,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殖德本。又值恆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

這段經文是說,華德菩薩請示世尊,有關這位妙音菩薩的修證過程。世尊告知華德菩薩:妙音菩薩在過去雲雷音王如來座前,即已作過一萬二千歲的十萬種伎樂及八萬四千寶缽供養,因此而得妙音之名。又曾於無量諸佛處親近供養,植眾德本,以此因緣果報,有此神力,並能雖身在此,而化種種身,為眾生說此《法華經》。

從這段經文所見妙音菩薩,猶同於地藏菩薩,雖已親近供養無量諸佛,經無量劫,仍未成佛,還在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處處化現種種身相,隨類攝化廣度眾生。

「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將軍,或現毘沙門天王身,或現轉輪聖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宰官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或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乃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於十方恆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應以菩薩形得度者……應以佛形得度者……隨所應度而為現形。」

此段經文極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三十三種化現身,以及《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的三十二種化現身,本品所舉的妙音菩薩則標示出四十種以上的化身。包括了六凡四聖十法界的一切身分形相,尤其於「眾難處,皆能救濟。」

不僅來此娑婆世界,而是遍及「十方恆河沙世界」。於時間而言,歷經無量無數劫;以空間而言,普及十方一切國土。永遠地、普遍地親近供養一切諸佛,永遠地、普遍地隨類化度一切眾生。絕對不像聲聞根性的人,只求自度自了自得解脫,也不像一般附佛外道、野狐禪客、密乘術士,開口閉口都要即刻開悟、即身成佛,顯得何等自大自私。

「變化現身」的信仰與「眾難」「救濟」的信仰,給中國大乘佛教帶來極為豐富的慈悲精神,並且使人能夠視一切眾生的種種形態,都是菩薩化現的現身說法,比起〈常不輕菩薩品〉僅對人類的四眾佛子禮拜稱歎,又進了一步。我個人就是稟持這樣的信仰,草木無情都說法,何況有情眾生,難道不是佛菩薩的示現嗎?

但是這種信仰也為大乘佛教帶來神佛不分及以凡濫聖的流毒。使得欺世盜名之徒及諂媚背理之流,便以佛菩薩的化身、分身自居,或將權重勢大的俗人,稱為佛菩薩的權現。此在中國的漢地及藏地,東北亞的韓國及日本,都是屢見不鮮的事。


二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十三身,尋聲救苦

觀世音的梵名avalokiteśvara,《正法華經》譯為光世音,《心經》譯為觀自在。「觀」是能觀之一心三智,「世音」是所觀的十法界眾生;也就是說,「觀」者菩薩之應也,「世音」者眾生口業之感也,感與應具,即名觀世音。

至於普門的意義,「普」者徧也,「門」者開通無礙也。吉藏大師《法華玄論》卷十云:「普門謂現一切身,即是法身……即是解脫也。」

此品在中國特別盛行,河西王沮渠蒙遜時代,曾於《法華經》外單行流通,稱《觀音經》。民間傳誦「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普遍化,也跟《阿彌陀經》的持名念佛及《觀音經》的念觀世音聖號,有密切關係。

此品的請法主是無盡意菩薩。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由於無盡意菩薩的請問,何故這位菩薩名為觀世音?世尊即逐一說出有十四種原因,所以被稱為觀世音,敬錄其前半的七項感應功德如次: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以上七項,持誦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功德,已相當浩大。無量百千萬億眾生,若有一切苦惱,但能一心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不論多少眾生有多少苦惱,菩薩都能即時觀其持誦之聲而令皆得解脫。不論是被大火所燒、大水所漂,或在大海中航行時遇到惡浪暴風,或臨被害受戮之時,或被夜叉羅剎惱害,或不論有罪無罪而被枷鎖囚禁之際,凡能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者,都得平安無恙。救無罪之人,也救犯罪之人,是無緣慈悲。

〈普門品〉又說:「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若遇險路怨賊,稱名亦得解脫。凡有眾生若多淫欲、多瞋恚、多愚痴者,稱名便得離欲、怒、愚痴。若有女人設欲求子、求女,稱名便生福德智慧的子女。

因此菩薩有如是「大威神力」,「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持誦觀世音菩薩,有如上所見的無量不可思議功德,不僅於現世的當下,能免一切苦難災厄,能得福德智慧的子女,亦能於未來的百千萬劫,獲福無盡。是以世尊又說: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以上所舉經文的例子,僅是其中代表,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乃是無苦不拔、無難不除、無厄不救的。現世轉貧窮為富足,轉病苦為健康,轉短命為長壽,轉卑賤為高貴,轉愚昧為智慧,轉孤獨為樂眾,轉脆弱為堅強等。至未來世,則能如偈頌所說:「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這是說,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便會獲得觀世音菩薩「妙智力」及「神通力」的加被加持,不入三惡道,遠離生死苦,而得涅槃樂。

接下來便介紹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應化身,隨類示現,應機說法:

「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以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以上經文所示「若有國土」,表示十方無量無數世界中的任何一個國土,凡有十方法界的任何一類眾生,需要觀世音菩薩說法救拔,觀世音菩薩便會化現各法界的眾生形相為之說法,故也不限於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乃與前品的妙音菩薩相同。但也不要以為由於十方法界之中,都有眾生需要觀世音菩薩現彼等諸身說法救度,便會減弱了對於此一世界眾生的照顧程度;妙音菩薩及觀世音菩薩的神力悲願,是處處化現說法,度無量眾生,而又「不起於座,身不動搖」的。

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除了如上所錄的十種應現身,尚有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童男、童女身,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因此世尊又說: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這段經文,再度提到觀世音菩薩成就了如此多的大功德,以應現種種身體的形相,「遊諸國土,度脫眾生」,不僅是在我們這個釋迦如來所化的國土。由於這尊大菩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眾生無畏,故此娑婆世界,將觀世音菩薩稱為「施無畏者」,因此勸勉無盡意菩薩,「應當一心供養此觀世音菩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無盡意菩薩依佛教示,即解頸間由極珍貴的寶珠綴成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並尊稱:「仁者!受此法施。」吉藏大師的《法華義疏》卷十二,對此珍寶供養稱為「法施」,有如此解釋:「言法施者,如法布施也,又為法故施也,又達財法不二也。」太虛大師《法華經講演錄》也說:「受此法施,謂受此如法之施。」若將〈藥王菩薩本事品〉中,以燒身供養為「真法供養」,也就可以理解此處的「法施」,乃係以珍寶瓔珞作為真如實相的表徵。

觀世音菩薩初不肯接受這份供養,結果世尊勸勉觀世音菩薩,應慈愍無盡意菩薩的恭敬以及為了解救四眾佛子天龍八部的愚昧,觀世音菩薩才收下了,不過立即又轉供養兩尊如來。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在此品中,自始至終,都是無盡意菩薩與釋迦如來之間的問答,雖然談的都是關於持誦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感應,及其化現種種身形於諸國土,說法度脫無量眾生的事蹟,觀世音菩薩在現場卻未發一言,直到最後,也僅以動作表達了不受供養、接受供養、又轉供養。此中自有深意:以無言表示寂靜的實相,實相不離智用,故對十法界的分別相,是有普遍應現作無畏的大施;對於無盡意菩薩的「法施」,既是表徵真如實相的如法之施,即非一般世間物質的珍寶瓔珞,故以之分奉兩尊如來,以表徵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諸法實相,是歸於佛果位的諸佛境界。另一方面也由兩位如來協同觀世音菩薩,印證了無盡意菩薩所證的境界,即是佛佛同道的真如實相。

由於「法施」的深意,即是與實相相印的大布施,上求諸佛印證,下啟一切眾生的昏暗。故於此品的偈頌之中,有如下的五偈: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此中的五種觀,依天台宗的解釋:「真觀」是以空觀觀真諦,「清淨觀」是以假觀離塵沙之染污,「廣大智慧觀」是雙照空假的中道觀,「悲觀」是用空假中的三觀以拔眾生之苦,「慈觀」是用空假中的三觀以與眾生之樂。觀世音菩薩具足此五觀之智及其德用,所以為一切眾生常願瞻仰。

觀世音菩薩有此不沾煩惱塵垢的智慧之光,對於眾生的昏闇而言,就像日輪一樣遇暗即破。由於能為眾生說法開示,能助眾生降伏各種風火等的災難,使得普及十方的世間眾生,都能獲得菩薩智慧之光的照明。同時亦以同體大悲之願力,為眾生興起一切戒法功德,如雷之開始震動,接著就是以戒滅惡,徧與眾生法樂,猶如慈悲的大雲,帶來甘露之法雨,滋潤長養一切善法,滅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熱燄。

窺基大師《妙法蓮華經玄贊》卷十末,對前舉第三偈的頭兩句則另有解釋:「大悲制戒如似雷震,言警勸也,方言戒備也,古文作誡。慈意普覆如妙大雲。」

至於此中的五種音,《玄贊》卷十云:「妙音與樂,觀音拔苦,梵音深淨,潮音應時,勝音出世。」依天台家的解釋,「妙音」是雙遮空有的空智之音;「觀世音」是雙照空有的中智之音;「梵音」是照慈、悲、喜、捨之四觀的假智清淨之音;「海潮音」是如海潮之不差時節,救濟眾生亦不失時之音,此同為假智之音也;「勝彼世間音」是音外無智,智外無音,智境雙合雙冥,乃為超越思慮之音。

由此五偈的解釋來看「法施」即「真法」供養,其中含有高深的哲理,都是指的實相無相而無不相,那才是《法華經》所說唯一佛乘的內容。是以要經常稱念,而且要於念念之間,不得生起懷疑心,一定要堅決的相信,觀世音菩薩是清淨的大聖者,於三界眾生的苦惱、死難、災厄而言,是絕對能作為依怙的大菩薩。


二六、陀羅尼品──諸陀羅尼,護持法師

此章是用神咒來護持說法者,為了化他而說祕密門,流通《法華經》。

陀羅尼是梵文dhāraṇī的音譯,義為總持,「總」則不起惡、不失善,「持」則能持善、能遮惡。《大智度論》卷五云:「陀羅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

陀羅尼有四種:1.法陀羅尼,於佛教法,聞持不忘,又名聞陀羅尼。2.義陀羅尼,於諸法義,總持不忘。3.咒陀羅尼,依禪定,發祕密語,有不測之神驗,名為咒,於咒總持不失。4.忍陀羅尼,安住於法之實相,能持忍。

本品所明為咒陀羅尼,是佛菩薩依禪定力,發祕密言句,它有五種異名,除陀羅尼,尚有明、咒、密語、真言。《織田佛教大辭典》一一八二頁上及中云:

「佛入定放光而說神咒,故名為明。」佛法傳入漢地之前,中國已有世間禁咒法,能發神驗,除災患,佛教的陀羅尼亦有此功能,故名為咒。陀羅尼為凡夫二乘不能知故,名為密語。如來之言,真實不虛故,名為真言。

《法華經‧陀羅尼品》則是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天王、神王等,為了護持如法修持《法華經》者,各各說出陀羅尼神咒,此諸陀羅尼中,有三個原為恆河沙數諸佛所說。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咒,以守護之。」

此經文之前已說「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功德,尚不及「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乃至僅於此經一偈四句,「受持、讀、誦、解義、如說修行」的功德。因此藥王菩薩為說《法華經》者,說了一咒,用來守護。(咒文共四十三句,從略,可參讀原經)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六十二億恆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經文表明,藥王菩薩所說守護法師的神咒,本為六十二億恆河沙等諸佛所說,藥王菩薩只是傳授,並非出於他自己的創作。吉藏大師《法華義疏》卷十二,對本經所見五個神咒,均附義譯。可知明咒真言,為了存其本來的梵音,故用音譯,但其並非沒有意義。與《妙法蓮華經》同本異譯的《正法華經》卷十,對此五個明咒,就是使用語義譯,謹錄藥王菩薩的四十三句咒文義譯如次:

「奇異、所思、意念、無意、永久、所行奉修、寂然、澹泊、志默、解脫、濟度、平等、無邪、安和、普平、滅盡、無盡、莫勝、玄默、澹然、總持、觀察、光燿、有所依倚恃怙於內、究竟清淨、無有坑坎、亦無高下、無有迴旋、所周旋處、其目清淨、等無所等、覺已越度、而察於法、合眾、無音、所說解明、而懷止足、盡除節限、宣暢音響、曉了眾聲、而了文字、無有窮盡、永無力勢、無所思念。」

梵音的咒文是可以解讀的,每句均有字義,若上下連貫,則未必理解其全文的內容主題何在,這就是諸佛菩薩的祕密所在,也可以說,陀羅尼的總持義,即在於一個神咒,總持不失。至於本品的另外四咒,如有興趣,可以查對《妙法蓮華經》及《正法華經》。

接著藥王菩薩說出如上文的陀羅尼之後,又有勇施菩薩說出另一神咒,原來亦為恆河沙等諸佛所說,能「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得此陀羅尼,則夜叉、羅剎、富單那、吉遮、鳩槃荼、餓鬼等,均無能得便求其短者。

第三位是毘沙門天王護世者,說出神咒,為愍眾生,擁護法師。第四位是持國天王說出的神咒,原是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得此陀羅尼的法師者,等於侵毀了四十二億諸佛。

第五個神咒是羅剎女等說出,共有十女羅剎:藍婆、毘藍婆、曲齒、華齒、黑齒、多髮、無厭足、持瓔珞、皋帝、奪一切眾生精氣。除此十位羅剎女,尚有鬼子母與其諸子諸眷屬,也向世尊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而說了第五個陀羅尼神咒。寧願一切惡鬼,上彼女等頭,勿惱法師;對治的是羅剎、餓鬼、富單那、吉遮、毘陀羅、犍馱、烏摩勒伽、阿跋摩羅、夜叉吉遮、人吉遮、熱病等。

說出五個陀羅尼的是兩位菩薩,兩位是四天王天之中的東方持國天王dhṛta-rāṣṭra、北方毘沙門天王vaiśravaṇa,以及羅剎女、鬼子母等,都是接受了佛法,聞持了《法華經》而發願護法的聖眾、天眾、鬼神眾。

「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

此段經文是說,但能擁護受持《法華經》的法師,福德不可限量,何況,擁護那些具足受持全部經典,並設「百千種」供品,「供養經卷」的人呢。


二七、妙莊嚴王本事品──修法華經,當得作佛

此品名為〈妙莊嚴王本事品〉,其實共有四位菩薩的本事:1.華德菩薩即是過去的妙莊嚴王。2.光照莊嚴相菩薩即是過去王夫人淨德。3.藥王及4.藥上二菩薩即是過去妙莊王的二子淨藏及淨眼。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之世,淨藏及淨眼二子本來就是「久修菩薩所行之道」的「法王子」,母親淨德亦是信奉佛法者,唯父王信受外道的婆羅門法,深著邪見。二子以種種神變,感動其父,棄邪歸正,而成現在的華德菩薩。

此品中的藥王菩薩,已是第四度出現在《法華經》中,第一次在〈法師品〉,第二次在〈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三次在〈陀羅尼品〉;華德菩薩也曾於〈妙音菩薩品〉中出現;而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正好與〈妙音菩薩品〉中,雲雷音王佛及淨華宿王智佛的兩尊佛名相加減的巧合,當然也不必認為是同一尊佛。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憙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

這首段經文介紹了此品的四位主要人物,以及他們出現於何佛之時、國土何名。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

淨藏及淨眼兩位王子,是久修菩薩道的菩薩行者,所修法門包括六波羅蜜、四梵行、乃至三十七道品,也就是所有一切菩薩應修、應行的法門,都已修行很久了。

六波羅蜜即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慈悲喜捨,為四梵行。三十七品助道法,共有三十七項,分作七類,依序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修持解脫道的根本法門,菩薩法若無解脫法的基礎,就可能僅有菩薩道之虛名而無菩薩行之實質。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這段經文是說,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為了引導妙莊嚴王信奉佛法,並且悲愍一切眾生,而說《法華經》。淨藏、淨眼則赴其母處,請母同赴法筵。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

這段經文在母子三人的對話中,說明妙莊嚴王是邪見婆羅門的信徒。母勸其子當念父,為現神變,使得其父見到神變,生起清淨的信心,便可全家同往佛所聽聞《法華經》了。此二王子便受母教,上涌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

此處的「七多羅樹」究有多高?《玄應音義》卷二有云:「多羅」(tārā),按西域記云:其樹形如椶櫚,極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則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東印度界,其樹最多。」七多羅樹的高度,正好可用肉眼看得清楚的空中。

本品的神變共舉出十四種:

「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此段經文舉出十四神變,另於經律中常見的有十八神變,即是加上了右脇出水、左脇出火、左脇出水、右脇出火。此種神變,屬於六神通之中的神足通。

神變其實有三大類:1.說法神變,如來以無礙之大智,為諸眾生說法,應知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2.教誡神變,如來對諸弟子教誡:是法應作,是法不應作,是道得聲聞乘,是道得緣覺乘,是道得菩薩乘。3.神通神變,如來及諸聖者,為了調伏憍慢眾生而現種種神通。此處二位王子的十四種神變,應屬於第三類。在阿含部及律部中記載了許多阿羅漢,為了調伏憍慢的人,現十八神變,故未必要到成佛之後始有神變的能力。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供俱往。」

一般凡夫,不論有多憍慢,見到神變的威力,便會生起信服的心來;這是在不得已時的一種方便,在尋常狀況下,就是世尊也不會輕易使用神變。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

此段經文是說,妙莊嚴王願意同往佛所聽法,二位王子即向父母提出「佛難得值」遇,如盲龜值浮木孔,此喻已在前面講過;也像優曇鉢羅華(udumbara),三千年方一現;現在金輪王出世亦是那樣的難得,所以要求讓他二人隨佛出家。

其實,淨眼菩薩已久通達「法華三昧」,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其母已「得諸佛集三昧」,此時也使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

「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瓔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并諸眷屬,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

妙莊嚴王既歸信佛法,並也允許二子出家,便與群臣及其眷屬、夫人及其後宮彩女眷屬、二位王子及其相隨的人員,一齊到了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前,聞法、供養之後,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便向四眾宣告,此王應於彼佛法中出家修道,並予授記:「當來作佛」。妙莊嚴王隨即以國家的王位付託於弟,全家四人及其眷屬等,都隨彼佛出家。後歷八萬四千歲,精進修行此《法華經》。此時妙莊嚴王已知二子是善知識,為發起王之宿世善根而生其家,以神變轉其邪心。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這段經文是說,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知妙莊嚴王,他的兩位王子淨藏與淨眼,曾於過去,供養了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諸佛,親近諸佛、恭敬諸佛,於彼諸佛座前聽聞受持了《法華經》。他們兩位菩薩為什麼要這樣修行呢?就是為了慈愍邪見如妙莊嚴王那般信奉外道的眾生,使之住於佛法的正見。

《法華經》中常常以兩個名詞連用,來形容數目之龐大,即是「那由他恆河沙」。恆河是印度主要河流,源遠流長,河中之沙極小極細,即使一握之量,已難數清,何況整條河流的全部沙數,何況是無量百千萬億的恆河沙數。其實凡有物質,就有數量,只是無法以人類的知識數得出來。

至於「那由他」,梵語nayuta是個大數,譯作「億」,但是漢地諸家解釋,頗有不同,略有十萬、百萬、千萬的三等,《本行集經》卷十二云:「那由他,隋數千億。」該經由隋代闍那崛多譯成漢文,故即以「隋」代表中國。

妙莊嚴王因而讚歎佛已,「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誡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妙莊嚴王聽了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告知,他的兩位王子,不是普通人,而是已經親近供養了無量無數諸佛,並在彼諸佛所受持了《法華經》的菩薩,是為慈愍邪見眾生,令住正法,而生於其家。所以使王覺悟到佛法成就了如此不可思議功德,從今日之後,他不會再生邪見憍慢等諸種惡心了。說畢他便禮佛而退。

本品三次提及「邪見」,一次提及「邪心」,都是指的妙莊嚴王原來信受的外道婆羅門法。《法華經‧方便品》的解釋是「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也就是說,當時的印度,以著有著無為中心,共有六十二種,稱為六十二見,都是邪見。

《長阿含經》卷十四之〈梵動經〉有云:「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十八見中。」「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十八見加四十四見,即是六十二見。其所謂本劫是過去時,本見是於彼之過去起常見;其所謂末劫是未來時,末見是於未來世起斷見。

本劫本見的十八種,是四種常論,四種亦常亦無常論,四種邊無邊論,另四為種種論;末劫末見的四十四種,是有想論十六種,無想論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斷滅論七種,現在泥洹論五種。

為何沙門婆羅門著有著無,執常執斷?因為沙門是當時外道之中有出家的教團,稱為沙門團,及婆羅門教的修道者們,都會有人具有若深若淺的宗教經驗,有的是從禪定中能見過去世及末來世中事,有的則是本從天上下生人間,尚能憶及過去世、見及未來世,這就出現了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的執著。

對於過去曾經存在,是神通記憶,歷歷在目,故易起本來永恆的常見;若著重未來,因為尚未發生,不能見到什麼,故易起斷見。這都是以梵名薩迦耶見(satkāya-dṛṣti)的身見為主,而起我及我所見,推及過去的我及我所、推及未來的我及我所,便衍生出六十二見。均為根本煩惱「惡見──不正見」的延伸,總名之為邪見。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這是此品經文的總結,釋迦世尊告知靈山法華會上的一切大眾:大家知道嗎?本品的主人翁妙莊嚴王,不是別人,正是現在世尊座前的華德菩薩。當時的淨德夫人,就是如今世尊座前的光照莊嚴相菩薩,為了哀愍妙莊嚴王墮於邪見,以及救度相關的眷屬群,所以生在彼王國中,作為國王的夫人。當時的兩位王子淨藏及淨眼,即是現在佛前的藥王及藥上兩位菩薩;他們有大功德,若有人識得此二菩薩之名者,世間的一切諸天人民,也都應該禮拜此人。

本品之中,六度提及演說《法華經》及聞持《法華經》,一度提及通達法華三昧,故其內容雖在介紹妙莊嚴王本事,而其宗旨仍在於鼓勵讚歎流通此《妙法蓮華經》的功德。


二八、普賢菩薩勸發品──後五百歲,乘象來護

這是《法華經》的最後一品。是本、迹二門正宗分與流通分的終結,也就是全經的總流通分。由他方來的與會大眾,各歸本國之時,普賢菩薩率領他的大眾,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來到耆闍崛山,請問若於未來末世,如何能得《法華經》,而且表示以其「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學界向來都以《法華經》整體共有三經,在佛說《法華經》之前,先說《無量義經》一卷(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稱為「開經」;於《法華經》的序品也說到世尊「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又於說完《法華經》之後,另說《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劉宋曇無密多譯),稱為「結經」,因《法華經》的末品便是〈普賢菩薩勸發品〉。

不過在《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有云:「普賢菩薩乃生東方淨妙國土,其國土相,法華經中已廣分別。」所云東方淨妙國土,當即《法華經》所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的形容;唯於該經勸修的是「方等大乘經典」,並未刻意指明受持讀誦《法華經》。

普賢菩薩的梵文samantabhadra,又名viśvabhadra,也有譯為遍吉。釋迦、文殊、普賢,稱為「華嚴三聖」,釋迦的左脇侍為騎獅的文殊,代表智慧,右脇侍為騎象的普賢,代表行德。一切諸佛具足理德、定德、行德。這兩大菩薩則以理智一雙、行證一雙、三昧般若一雙,與釋迦相配;此理與智相即、行與證相即、三昧與般若相即,便是毘盧舍那(Vairocana)的法身佛。《法華經》即以此一佛二菩薩,表徵諸佛法身的功德。

在《法華經》中,從最初的〈序品〉開始,即以文殊師利(mañju-śirī)為諸菩薩眾的第一位,列席於法華勝會,到〈提婆達多品〉及〈安樂行品〉,則以文殊菩薩為請法之主。至於普賢菩薩,大會將終才到會場。這倒頗似這兩位菩薩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見善知識的模式,那是由於文殊菩薩的指導,善財初訪德雲比丘,五十二位回到文殊菩薩處,最後一位才訪普賢菩薩。這正表示著,從事佛道的修學者,當以文殊的智慧為導向,以種種法門為學習的過程,以無盡的普賢大行為菩薩道的實踐。

下面是本品經文的摘要解釋。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唯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這段經文是說,普賢菩薩在此界東方的寶威德上王佛的國土中,以其自在神通力,遙聞此娑婆世界的釋迦世尊說《法華經》,故以他的威德名聞,率領了無量無邊的諸菩薩眾及無數天龍八部護法神王,同到耆闍崛山的世尊座前,聽受《法華經》。並且為了慈愍末世眾生,請示世尊:於如來滅後,如何能夠得聞受持《法華經》?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殖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此段經文是說,若於如來滅度後,有人欲求得聞受持這部《法華經》,應當具備四個條件:

    *
(一)「一者諸佛護念」:《法華義疏》卷十二云:「外為諸佛護念,護令惡不侵,念令善根成就。」太虛大師《法華經演講錄》云:「心所信願者,口所稱道者,身所奉行者,耳目所思察者,志意所悕求者,功業所傾向者,一一皆為佛之智慧,佛之功德,佛之知見;既在在處處知隨順於佛法,斯能為諸佛之所護念。」
    *
(二)「二者殖眾德本」:《法華義疏》卷十二云:「內殖德本,明初發一念不二正觀,為眾善之本,以得此觀行與佛應故,為佛護念。」太虛大師則說,修習大乘經典,承事大乘法師,精修波羅蜜,廣行菩薩道,為植眾德本。
    *
(三)「三者入正定聚」:依據《俱舍論》卷十有云:「正邪不定聚,聖造無間餘。」是說三聚之中的正定聚是指小乘預流向,即初果向以上的聖者;邪定聚是指造五種無間地獄罪的人;不定聚是居於正定聚與邪定聚之間的人,修行七方便的階段者,若遇善緣即入正定聚,若遇惡緣便墮邪定聚。
  大乘佛法對三聚則另有解釋,《大智度論》卷八十四云:「能破顛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顛倒者是邪定,得因緣能破不得則不能破是名不定。」吉藏大師的《法華義疏》卷十二云:「聚有三種,一者邪定聚,謂必入地獄;二者正定聚,必得解脫;三者二楹中間名不定聚。約位明者舊云,內凡夫性種菩薩,得生空解,名為定聚;今謂十信第六心,稱不退信,亦得名為入定聚。」也就是說,菩薩修行至十信的第六心「不退信」位,便入正定聚。
  *
(四)「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法華義疏》卷十二,引用《金剛般若論》的四種心,解釋此處的第四個條件:「一廣大心,遍度眾生故;二第一心,與眾生大涅槃樂故;三常心,常不離是心故;四不顛倒心,知眾生本來常寂滅故。」太虛大師的解釋則是:「當起大悲及諸方便,本憐愍心,發宏誓願,荷擔如來,教化眾生,說一切法,救一切苦。」

     
不過吉藏的《義疏》所見,是將「四法」體系化了,他接下來說:「佛答四法次第者,初一為外緣,次一為內因,謂因緣一雙;次一明位,後一明行,謂行位一雙。」

如果簡要釋此四法,則為:

    *
(一)「佛所護念」:所修功德已與諸佛的法身相應,是以經常受到諸佛護念。
    *
(二)「植眾德本」:已修種種加行方便,善根深植,不動不搖,是信心不退。
    *
(三)「入正定聚」:小乘初果向,大乘別教的十迴向位,《楞嚴經》說,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謂之迴向。《梵網經‧心地品》稱為十金剛心向果,並云:「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過此以上便入初地,得無生法忍。
    *
(四)「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就是《法華經》中處處說的無量無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且是「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

以如此的解釋,可明「得法華經」的意思,不僅是得到一部文字記錄的經文,而且得到修持《法華經》的因行及果德,宜在決定獲得無生法忍的程度,至少當在信不退位之上,方算「得法華經」也。這是勉勵如來滅度之後,只要用功修習,還是能得。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這段經文在勉勵如來滅後的後五百歲,於五濁惡世之中,若有人受持《法華經》,普賢菩薩定當守護此人,使得一切的兇神惡鬼,都無機可趁,平安無事。假如有人,不論是站立著或在經行中,讀《法華經》或者誦《法華經》,普賢菩薩會乘著有六支牙的白象王,帶著無數的菩薩同來現身於此人之前。如果有人是坐著深思默想此經,普賢菩薩也會乘白象王,現身於此人之前;若此人忘失了此經的經文,乃至只有一句一偈,普賢菩薩也會教他,並跟此人一同讀誦,使其通達流利。

此中的「後五百歲」,又稱後五百年,與正、像、末法的三期說有關。在《法華經》中,佛為諸弟子授記,都說正法十多二十劫,像法十多二十劫,未說末法有多久,末法一詞也僅用一次,所以如來滅度後的後五百歲,是何時段,不易由《法華經》得到答案。

若依《大集月藏經》卷十,有五個五百年之說: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第三五百年讀誦多聞堅固,第四五百年多造塔寺堅固,第五個五百年鬪爭堅固,三學廢弛,邪見增長。若依此推論,佛滅後第二千零一年起到二千五百年止,便是後五百歲,如今已經超過數十年了。

窺基大師的《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五本》釋〈譬喻品〉的舍利弗於未來作佛時的正法像法各三十二小劫之經文,有這樣的說明:「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無證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並無。稟教行,行證果,不同故。釋迦佛,正法短、像法長,不度女人,正法像法各一千年,由度女人正法減半故。」(大正三四,七四三中)窺基大師也未說釋迦佛的末法有多久,若以《法華經》的文義看,過了正像二法,便是末法時代,並無年限,可能以末法的最後五百年為後五百歲。

「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憙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

這段經文,可以接著前一段講,是說明如何修習《法華經》的方法。前段經文的「若立若行」、「若坐思惟」,此段經文的「求索、受持、讀誦、書寫」,並於二十一日之中「一心精進」,其實就是法華三昧的修行方法,把時段作適當的分配,集中在為期三七日的專一修持,主要是反覆讀誦。智者大師修得法華三昧,也是在讀誦之際發生。普賢菩薩再三勉勵,末世眾生不用失望,但能如其所說,修習《法華經》,便得普賢菩薩親自現身在此人前,如以三七日為期圓滿,得見無量菩薩圍繞一切眾生喜見身的普賢菩薩,說法開示、教化,使得法喜之利。

「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咒文共二十句從略)

接下的經文有三種陀羅尼,《法華文句》以旋陀羅尼為旋假入空,百千旋陀羅尼為旋空出假,法音方便陀羅尼為非假非空、即假即空的中道。

在前面的陀羅尼品,由兩位菩薩、兩位天王、羅剎女及鬼子母等說出陀羅尼咒,擁護受持修習《法華經》者,並未見他們承諾現身於其人前。普賢菩薩則除了承諾現身其人之前,同時也說出了一個陀羅尼神咒,使得邪魔鬼怪不能破壞正在修習的人,也能不受女人的惑亂。為何不說男人惑亂女人?這是由於男人的生理,容易見到異性即起性衝動,女人比較不易。

「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

這段經文是說,在此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尚有《法華經》流通,且有人受持的話,應該想到這都是由於普賢菩薩的威神之力。若有人受持、讀、誦、憶持、繫念、理解經義所在,便是修的普賢之行。若是僅僅書寫《法華經》的功德,此人命終,即生忉利天上,享受天福,「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來迎。若有人受持、讀、誦、解義,命終生兜率內院的彌勒菩薩處。彌勒菩薩是此娑婆世界補處的當來佛,故已具三十二大人相,且有大菩薩眾圍繞著他。

若再看到前面〈藥王菩薩本事品〉,曾經提到「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而到此〈普賢勸發品〉中,則是鼓勵行者,「在千佛授手」的情況下,往生此界上方的兜率內院彌勒菩薩處。可知《法華經》對於彌陀淨土及彌勒淨土是同等看待的。

不過〈藥王菩薩本事品〉是因有女人願除女身,故生於沒有女性的安樂世界,〈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有人不厭女人,故生兜率內院,經文接著說:「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這也可能是勸生兩種淨土的考量。在《法華經》中所見的佛國淨土,有些有女人,如〈妙莊嚴王本事品〉中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光明莊嚴國;有的沒有女人,如〈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日月淨明德佛國。

「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這段經文,是在普賢菩薩說完將護持末世修習《法華經》的人之後,釋迦如來給予讚歎,並為加強末世弘經者的信心,故說,除了有普賢菩薩護持,也會受到釋迦如來自己的加持護念,若有人於任何時期能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法華經》,此人便等於是見到了釋迦佛,從佛口中聞此經,佛摩此人頭,佛用衣覆此人身。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師子法座上。」「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這段經文是釋迦佛說的,如你見到有誰受持、讀、誦《法華經》,當起隨順歡喜心而作如此想:「此人不久當到菩提樹下坐、降魔、成道、轉法輪,為人天師。」接著又於經文中說:「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若有輕毀修習《法華經》者,罪報亦重,世世殘障多諸惡病、重病。是以若見有人受持《法華經》,應當起立遠迎,應當尊敬如佛。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