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禪派之簡介:
毗尼多流支禪派:(又譯“滅喜”)所創。又稱“南方派”。 毗尼多流支,南天竺人,574年至長安,後隨中國禪宗三祖僧璨,承襲中國禪宗衣缽。80年到達交州,住法雲寺,傳授禪學。他所創立的“滅喜禪宗派”傳授三祖僧璨的“心印”思想,宣傳“真如佛性天生不滅和衆生同一真如本姓”等思想。在圓寂前將法統傳弟子法賢。這一派系存在於580~1216年,共傳十九代。各代名僧如法順、萬行、惠生、慶喜和園通等均受到當朝國王的重視,封爲法師、國師,被任命爲僧統。
無言通禪派:唐代僧人無言通所創。又稱觀壁派。 無言通從學百丈懷海禪師,820年至交州北甯建初寺,傳授禪學,創立該派,實行面壁禪觀。他承受中國南宗禪學惠能、懷讓、道一和懷海的法統,宣傳佛性無所不在和心、佛、衆生三無差別等觀點。這一派歷經十五代,活動於820~1221年間。其中第四代祖吳真流爲丁朝、前黎朝僧統,封爲“匡越大師”。第七代的圓照禪師曾訪回中國,稱爲“高座法師”。無言通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越南陳朝興起的竹林禪派直接承襲其法統。
草堂禪派;北宋雲門宗僧人草堂所創。亦稱雪竇明覺派。草堂爲雪竇重顯的弟子,曾至占婆弘傳佛教,後到達越南北方,受李聖宗重視,封爲國師,賜居首都昇龍(今河內)開國寺。草堂創立該派,主要傳“雪竇百則”,提倡禪淨一致,即實行禪宗的修禪與中土宗的念佛相結合。該派活動幹1009~1205年間,傳五代。其中有三個國王、兩名太搏。
二、竹林禪派:
1-
竹林禪派簡介:
竹林禪派。爲陳仁宗所創。實際始于陳朝開國皇帝陳太宗。陳太宗曾受叫於由中國赴越的天封禪師,又從宋朝禪師德誠參學。越南史學家陶維英則認爲這一派是由禪月禪師傳位陳太宗,後經定香長老、圓照大師,至道惠禪師(皆無言通禪宗派名僧)時分爲三個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由逍遙禪師傳繪慧忠上士,再傳給調禦覺皇,即陳太宗。陳太宗所著《課虛錄》提出“四山”之說,認爲生、老、病、死,乃四座大山,人能求佛學禪,勤行修懺,便可“超苦海,渡迷津”,越過四山,解脫輪回。該書爲竹林禪派的基本著作。慧忠將禪宗要旨傳給陳仁宗。林禪派以陳仁宗爲初祖,他篤志禪學,即使後日理朝政,夜至宮內資福寺研習禪學。後禪位出家,在海陽東潮縣安子山花煙寺出家修行,講授禪彈法,正式創立竹林禪派,亦稱竹林安子禪派。自號香雲大頭陀,竹林上士,人稱調禦覺皇。著作甚多。該派承襲無言通禪派法統,以唐代禪宗五家之一臨濟宗爲主,認爲佛法亦即老子的“道”與孔於的“中庸”。宣揚佛法不離世間法。主張坐禪和採用臨濟宗的“四賓主”師徒問答方式傳道。認爲心即是佛,佛在衆人心中。陳仁宗之後,有二祖法螺,三祖玄光,會稱“竹林三祖”。法螺創立瓊林院,編撰佛經,著有《參禪旨要》等。玄光,狀元出身,後出家從學法螺,1317年繼承竹林派衣缽,著有《玉鞭集》等。該派因得皇室大力扶持,成爲陳朝時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別,對越南佛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2- 竹林禪派的入世精神的特色:
禪宗傳到越南不久,就被越南文化化,成為具有越南特色的禪宗。北屬末期,為了民族的獨立,禪師門用自己的佛教威望跟本地信仰結合成為一種禪宗為主的“總和信仰”促進解放民族的運動,如:定空〈?-
808〉,羅貴安〈?- ?〉,法順〈?- 990〉等,特別在改朝換代的運動中,為了採取這種“總和信仰”,所以不發生任何骨肉相殘或新朝殺害舊朝的現象,給民族一個新的風化,但是那時還沒成為一種有理論性的主張。再說,越南特色也比較淡薄,到李末陳初才成為有理論性的思想。常照禪師提出“隨俗”觀點,圓證與太宗提出“天下之心”的觀點,特別是慧忠上士強調“和光同塵”的思想,成為有理論性,有實施性的入世精神。竹林,法螺,玄光,英宗,明宗都是實施此精神的代表人物。竹林禪派的最大特點,最有民族性色彩就是入世精神,即為佛教,為國家,為民族的繁榮與發展做出貢獻。學者都認為:陳朝是越南史上與越南佛教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代,是佛教黃金時代。此認定是很正確的。
越南禪宗的入世精神是一個非常現象,跟中國禪宗不一樣,李朝禪師參政甚多,但到陳朝政治界參禪學佛更多,為何呢?李朝君臣學問一般不太深廣,他們既是國王又是佛教徒。當時儒學還沒發展,人民又是信佛教,勢必他們依靠佛教來管理國家,同時禪師門也意識到該維持他們把國家事務管理好,使國家繁榮,人民幸福也是佛教的度生任務。到陳朝情況就不一樣了,皇族都是佛教徒,他們不但通曉儒與道教,而對佛理是更精通。
太宗的形象很特別,1257年直接率領軍隊把強大的蒙古軍打敗,成為越南民族英雄。如光看他寫《課虛錄》,我們認為他是一位“一日六時”上大殿拜佛懺悔的大法師。如看他的《普說向上一路》,《語錄問答門下》,《拈偈頌》就馬上認為是一位在給禪生開示禪指的悟道禪師。可以說在太宗中,禪師形象超越國王形象。此精神從何來的?當然他自身本有這種自立自強的風格與自信,深信佛法的品德。加上他從安子山圓證國師接受過來的。太宗18歲時,曾到安子山申請出家。圓證跟他說:“山本無佛,惟存乎心,心寂而知,是名真佛”。圓證勸太宗回去繼續當皇帝時說:“凡為人君者,以天下之欲為欲,以天下之心為心”這句話卻認不出圓證是一位著名的禪師,感覺他是一位國王的政治顧問。
太宗又有30多位得法弟子。跟陳朝君神一樣。慧忠也是如此,他是一位著名的將軍,曾三次水率領軍隊把元軍打敗,成為人民英雄。勝利後“功成弗居”卻回到自己的村邑繼續學佛參禪,授徒,得法弟子也有30位,其中最著名的是陳仁宗,跟太宗一樣,慧忠早就跟逍遙禪師習禪淂旨。他的著作《上士語錄》對陳朝研究竹林禪派最有價值之一,尤其他還提出“和光同塵”思想,給竹林禪派對入世精神提出根本的理論。
聖宗很早就跟大燈禪師習禪得法。英宗,明宗於法螺,玄光得法。對竹林禪派做出巨大貢獻。對他們而言,施主形象超越國王形象。至於仁宗更加著名了:“世道兩全”、“僧俗一體”。他在位時,得法於慧忠,也曾兩次把元軍打敗。當太上皇期間,邊培訓英宗,邊為自己出家做好準備。因此出家後他成為當時佛教界的最高領袖,創立竹林禪派,給越南佛教帶來新面貌:入世精神。他還培訓出兩位著名禪師:法螺與玄光,師竹林禪派的實現者。這些說明:
一是、禪師與國王的身分幾乎沒分開,一脫龍袍,落發,穿上袈裟,馬上成為著名禪師,成為佛教領袖,給佛教與民族,政治與文化再一次做出新貢獻。
二是、太宗,聖宗,慧忠與仁宗都在年輕已悟道得法,但有敵人來,國家有需要就馬上打敵立功,即他們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固執佛律。戰勝後又繼續學佛習禪,此時英雄形象超越禪師形象,特別是仁宗出家修「十二頭陀行」對於國王出家的事情,尤其是對國家最有功勞而出家的陳仁宗來說,肯定激起全國人民與佛教界的崇敬和信仰。出家後仁宗勸人民消除淫忘,實行十善,又到占城國跟國王制昱建立占越兩國和平關係,這些事肯定效果很好。竹林禪派只有他這麼大的威望才能成立,才能在社會上起重要作用。吳時任〈1746-1803〉認為:“安子山是越南東北方最高的一座山,仁宗可以從那裡看到東海和中國廣東,有甚麼動靜可以先知道,對防禦國家有利”。我們認為:吳時任的認定不全面。如果只有防禦的意義,仁宗就不要出家,只要派了幾個軍人到那裡,不但完全可以代替他,而且比他做還好。如果仁宗不是真心的出家,而只是利用佛教為朝廷服務,他可以在位或當太上皇還能夠支持佛教的發展,還能夠使佛教為國家而服務。陳初中期皇帝門一般都在三十五歲就當太上。這在歷史上是很難得的事情。如果他們不是佛教徒,不受到佛教思想的深刻影響肯定他們是不會這麼做的。太宗把王位看成“破鞋”隨時可以脫扔,所以人們常把仁宗稱為“佛皇”,“覺皇”即“佛事”和“皇事”一樣,做好“佛事”即做好“皇事”。慧忠曾提出“凡聖不易”“迷悟不二”,“生死閑而已”的主張,是否仁宗繼承這個主張把“皇事”與“佛事”看成一個統一性的認識來看待?所以陳初中期,朝中不發生任何篡位的現象,政治非常穩定。
三是,可以說:陳朝佛教主要是“世間入佛”或佛教化世間。陳朝主要政治家參禪入道,很少有禪師參政。“國師”名號只是表面上的封號,不能代表權利與職務,皇帝門在位時也參禪學佛,讓位後或出家或在家都以弘道參禪為主,是否他們意識到佛位比皇位還高?有不少人認為:他們把皇位讓給兒子或弟弟跟他們是如何不同呢?這意見也很片面,世界上發生過不少為了王位而子殺父,兄弟相殘的現象。1337年,陳了1起兵做亂的事件,如果不是太宗肯定發生骨肉相殘的現象了。
四是,國王與禪師的關係似乎為師弟的關係。太宗參問於圓證國師,得法於天封禪師。聖宗2得法於大燈國師,慧忠3得法於消遙禪師,英宗4得法於法螺,明宗5得法於玄光,他們都是禪師的得法弟子。但太宗,慧忠每位都有30多位得法弟子,主要是出家人,其中有仁宗,仁宗是特別的形象,是越南民族與道法的結晶點,對他來說:“世道不二”,“僧俗一體”,“王佛不異”即不分別世事與佛事,出家與在家,對他而言是“同一體”,“同一相”。他本人有兩個分身:國師與禪師,《居塵樂道》的著作中他認為:只有在這個世俗世界才真正的認識真理,此精神仁宗不但繼承太宗和慧忠的思想,而且他還從丁,前黎,李朝繼承過來,列如:善會禪師問雲風關於“生死”之理,雲風答“於生死中會取始得”6。長原禪師也主張“在光在塵,常離光塵”7。由於他們用“僧俗一體”,“帝佛一相”的看法來看待事物,認識真理,所以成為陳朝的總合力量,既“超凡脫俗”又“在塵離塵”。此力量充分體現出當時社會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皆很穩定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