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地區是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南方的交通中樞,佛教傳入中國,越南是一要道,但是和中南半島上其他國家所不同的是,越南曾經斷斷續續的隸屬於中國統治達千年之久,[1]
所以在文化上受中國的影響也較大,此類影響當然也及於佛教的發展。中南半島上其餘國家的佛教型態大約都是南傳的上座部
(Theravada) 佛教,唯獨越南在歷史上深受中國佛教的影響。然而,我這裡所指的受中國佛教影響的地域範圍,並非現代的越南領土範圍,而是指漢文文獻中的交阯(趾)、交州、安南,[2]
相當於今日的越南北部地區。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透過漢文史料文獻來探討在早期越南佛教史中出現的印度僧人,或是通過越南而往來印度、具有印度法名的僧人。和來到中國的印度僧人史料相比,這些僧人所留下的資料其實相當有限,其中有些人來到交趾弘法,而有些人則是經由交趾進入南中國領域弘法;到了唐代,當來往印度取經的旅行僧侶已屆頻繁之時,還可以見到取有梵文名字的越南僧人。
一.
早期
(交趾、交州時期)
1. 伽羅闍梨
十五世紀初,陳世法所編的《嶺南摭怪傳》卷二《蠻娘傳》中有記載:「漢獻帝
(190-220) 時,今越南天德江南岸有城,城南有寺名福嚴,有僧自西方來,號伽羅闍梨
(Karācārya?),有單腳獨立能行之功夫,極受愛戴。」[3]
這則記載似乎顯示在很早的時期就有印僧來到紅河三角洲傳教了,姑且不論此記載的來源為何,從這位人士的名字來看,他似乎不是佛教僧人,反而較近似婆羅門背景,他有可能是經由南方的扶南或林邑等受印度波羅門文化影響地區輾轉來此的。
2. 康僧會
有關他的事蹟記載於《高僧傳》中:
「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lb n="0325a14"/>
賈。移于交趾。會年十餘歲。二親並終。至<lb n="0325a15"/>
孝服畢出家。勵行甚峻。為人弘雅有識量。<lb
n="0325a16"/>
篤至好學。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天文圖緯<lb
n="0325a17"/>
多所綜涉。辯於樞機頗屬文翰。時孫權已<lb n="0325a18"/>
制江左。而佛教未行。先有優婆塞支謙。字<lb
n="0325a19"/>
恭明。一名越。本月支人。來遊漢境。初漢桓<lb n="0325a20"/>
靈之世有支讖。譯出眾經。有支亮字紀明。<lb
n="0325a21"/>
資學於讖。謙又受業於亮。博覽經籍莫不<lb n="0325a22"/>
精究。世間伎藝多所綜習。遍學異書通六<lb n="0325a23"/>
國語。其為人細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時<lb
n="0325a24"/>
人為之語曰。支郎眼中黃。形軀雖細是智<lb n="0325a25"/>
囊。漢獻末亂避地于吳。孫權聞其才慧。召<lb
n="0325a26"/>
見悅之。拜為博士。使輔導東宮。與韋曜諸<lb
n="0325a27"/>
人共盡匡益。但生自外域。故吳志不載。謙<lb
n="0325a28"/>
以大教雖行。而經多梵文未盡翻譯。已妙<lb n="0325a29"/>
善方言。乃收集眾本譯為漢語。從吳黃武<lb n="0325b01"/>
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泥洹法句瑞<lb
n="0325b02"/>
應本起等四十九經。曲得聖義。辭旨文雅又<lb n="0325b03"/>
依無量壽中本起。製菩提連句梵唄三契。<lb n="0325b04"/>
并注了本生死經等。皆行於世。時吳地初染<lb n="0325b05"/>
大法。風化未全。僧會欲使道振江左興立<lb n="0325b06"/>
圖寺。乃杖錫東遊。以吳赤烏十年。初達建<lb
n="0325b07"/>
鄴營立茅茨設像行道。時吳國以初見<lb
n="0325b08"/>
沙門。<gaiji cb='CB00418'
des='[者*見]'
uni='89A9' nor='睹'
mojikyo='M034913' mofont='Mojikyo M107' mochar='4F3A'>覩</gaiji>形未及其道。疑為矯異。有司奏曰。<lb n="0325b09"/>
有胡人入境。自稱沙門。容服非恒。事應<lb
n="0325b10"/>
檢察。權曰。昔漢明帝夢神號稱為佛。彼之<lb
n="0325b11"/>
所事豈非其遺風耶。即召會詰問。有何<lb n="0325b12"/>
靈驗。會曰。如來遷<gaiji cb='CB00528' des='[這-言+亦]' uni='8FF9' nor='跡'
mojikyo='M038827' mofont='Mojikyo M107' mochar='8151'>迹</gaiji>忽逾千載。遺骨舍利神<lb n="0325b13"/>
曜無方。昔阿育王。起塔乃八萬四千。夫塔寺<lb
n="0325b14"/>
之興以表遺化也。權以為誇誕。乃謂會曰。<lb n="0325b15"/>
若能得舍利當為造塔。如其虛妄國有常<lb
n="0325b16"/>
刑。會請期七日。乃謂其屬曰。法之興廢在<lb
n="0325b17"/>
此一舉。今不至誠後將何及。乃共潔齋靜<lb n="0325b18"/>
室。以銅瓶加凡燒香禮請。七日期畢寂然<lb n="0325b19"/>
無應。求申二七亦復如之。權曰。此寔欺<lb
n="0325b20"/>
誑將欲加罪。會更請三七。權又特聽。會謂<lb
n="0325b21"/>
法屬曰。宣尼有言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lb n="0325b22"/>
乎。法靈應降而吾等無感。何假王憲。當以<lb
n="0325b23"/>
誓死為期耳。三七日暮猶無所見。莫不震<lb n="0325b24"/>
懼。既入五更。忽聞瓶中鎗然有聲。會自往<lb
n="0325b25"/>
視果獲舍利。明旦呈權。舉朝集觀。五色光<lb
n="0325b26"/>
炎照耀瓶上。權自手執瓶瀉于銅盤。舍利<lb n="0325b27"/>
所衝盤即破碎。權大肅然驚起而曰。希有之<lb n="0325b28"/>
瑞也。會進而言曰。舍利威神豈直光相而已。<lb n="0325b29"/>
乃劫燒之火不能焚。金剛之杵不能碎。權<lb n="0325c01"/>
命令試之。會更誓曰。法雲方被蒼生仰澤。<lb
n="0325c02"/>
願更垂神<gaiji cb='CB00528' des='[這-言+亦]' uni='8FF9' nor='跡'
mojikyo='M038827' mofont='Mojikyo M107' mochar='8151'>迹</gaiji>以廣示威靈。乃置舍利於鐵<lb n="0325c03"/>
砧<gaiji cb='CB01678' des='[石*追]' uni='78D3'
mojikyo='M024404' mofont='Mojikyo M105' mochar='99B3'>磓</gaiji>上。使力者擊之。於是砧<gaiji cb='CB01678'
des='[石*追]'
uni='78D3' mojikyo='M024404' mofont='Mojikyo M105' mochar='99B3'>磓</gaiji>俱陷舍利<lb
n="0325c04"/>
無損。權大歎服。即為建塔。以始有佛寺<lb
n="0325c05"/>
故號建初寺。因名其地為佛陀里。由是江<lb n="0325c06"/>
左大法遂興。」[4]
根據此傳,僧會的祖籍乃來自中亞的康居 (Toadiane),但先祖住於印度,父親因為經商之故,移居於交趾。從這一點來看,他應是屬於中亞的塞種人
(Sogdian),因為塞種人當時即是以來往絲路經商而聞名。他於西元
239年到達建業
(即今南京)
,圓寂於
280年,在中國生活了相當久的一段時間。
康僧會求取舍利之事在後來的中國佛教典籍中屢被傳誦,除了因為其事涉神異,更因為這是漢文文獻中最早對舍利崇拜的記載。
我們對他的求學背景所知實為有限,像是他十歲出家,究於何處?當時來到吳國弘法的幾位外國僧人均是來自中亞,像是《高僧傳》文中所提到來自月支的支謙、支讖等人,可能康僧會回到故鄉的中亞地區出家學習,因為傳中未言及他是從交趾來到吳國。此外,從他翻譯《雜譬喻經》、《六度集經》等經典來看,他的所學應當是屬於北傳佛教的系統,《六度集經》是般若系經典中相當早期的譯品,而早期的般若經典大部皆是由中亞地區傳譯而來。
3. 摩訶祇掘 (Mahājīvaka)
《高僧傳》記載:
「耆域者。天竺人也。周流華戎靡有常所。而<lb n="0388a18"/>
倜儻神奇任性忽俗。<gaiji cb='CB00528' des='[這-言+亦]' uni='8FF9' nor='跡' mojikyo='M038827' mofont='Mojikyo M107' mochar='8151'>迹</gaiji>行不恒。時人莫之<lb
n="0388a19"/>
能測。自發天竺至于扶南。經諸海濱爰<lb
n="0388a20"/>
及交廣。並有靈異。既達襄陽欲寄載過<lb
n="0388a21"/>
江。船人見梵沙門衣服弊陋。輕而不載船<lb n="0388a22"/>
達北岸域亦已度。前行見兩虎。虎弭耳掉<lb
n="0388a23"/>
尾。域以手摩其頭。虎下道而去。兩岸見者<lb n="0388a24"/>
隨從成群。以晉惠之末至于洛陽。諸道人<lb
n="0388a25"/>
悉為作禮。域胡跪晏然不動容色。時或告<lb
n="0388a26"/>
人以前身所更。謂支法淵從牛中來。竺<lb
n="0388a27"/>
法興從人中來。又譏諸眾僧。謂衣服華麗<lb
n="0388a28"/>
不應素法。見洛陽宮城云。<gaiji cb='CBx0662' des='髣[髟/弗]' nor='彷彿' mojikyo='M045414' mofont='Mojikyo M109' mochar='968E'>彷彿</gaiji>似忉利天<lb n="0388a29"/>
宮。但自然之與人事不同耳。域謂沙門耆<lb
n="0388b01"/>
闍蜜曰。匠此宮者從忉利天來。成便還天<lb
n="0388b02"/>
上矣。屋脊瓦下應有千五百作器。時咸云。<lb n="0388b03"/>
昔聞此匠實以作器著瓦下。又云。宮成之<lb
n="0388b04"/>
後尋被害焉。時衡陽太守南陽滕永文在洛<lb n="0388b05"/>
寄住滿水寺。得病經年不差。兩<gaiji cb='CB00560'
des='[腳-谷+去]'
uni='811A' nor='腳' mojikyo='M029502' mofont='Mojikyo
M106' mochar='7F72'>脚</gaiji>攣屈不<lb n="0388b06"/>
能起行。域往看之曰。君欲得病疾差不。<lb n="0388b07"/>
因取淨水一杯楊柳一枝。便以楊柳拂水。<lb
n="0388b08"/>
舉手向永文而<gaiji cb='CB00057'
des='[口*兄]' uni='546A' nor='咒' mojikyo='M003443' mofont='Mojikyo M101' mochar='5DCD'>呪</gaiji>。如此者三。因以手搦永<lb
n="0388b09"/>
文兩膝令起。即起行步如故。此寺中有<lb
n="0388b10"/>
思惟樹數十株枯死。域問永文此樹死來<lb n="0388b11"/>
幾時。永文曰。積年矣。域即向樹<gaiji cb='CB00057' des='[口*兄]' uni='546A' nor='咒'
mojikyo='M003443' mofont='Mojikyo M101' mochar='5DCD'>呪</gaiji>如<gaiji cb='CB00057' des='[口*兄]' uni='546A' nor='咒'
mojikyo='M003443' mofont='Mojikyo M101' mochar='5DCD'>呪</gaiji>永<lb n="0388b12"/>
文法。樹尋荑發扶<gaiji cb='CB00520' des='[疏-(梳-木)+束]'
uni='758E' nor='疏' mojikyo='M022002'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8340'>疎</gaiji>榮茂。尚方暑中。有一<lb n="0388b13"/>
人病癥將死。域以應器著病者腹上。白布<lb
n="0388b14"/>
通覆之。<gaiji cb='CB00057' des='[口*兄]' uni='546A' nor='咒'
mojikyo='M003443' mofont='Mojikyo M101' mochar='5DCD'>呪</gaiji>願數千言。即有臭氣薰徹一<lb
n="0388b15"/>
屋。病者曰。我活矣。域令人舉布。應器中有<lb
n="0388b16"/>
若垽淤泥者數升。臭不可近。病者遂活。洛<lb n="0388b17"/>
陽兵亂辭還天竺。洛中沙門竺法行者。高<lb
n="0388b18"/>
足僧也。時人方之樂令。因請域曰。上人既<lb n="0388b19"/>
得道之僧。願留一言以為永誡。域曰。可普<lb n="0388b20"/>
會眾人也。眾既集。域昇高座曰。守口攝<lb n="0388b21"/>
身意。慎莫犯眾惡。修行一切善。如是得<lb n="0388b22"/>
度世。言訖便禪默。行重請曰。願上人當授<lb n="0388b23"/>
所未聞。如斯偈義八歲童子亦已諳誦。非<lb
n="0388b24"/>
所望於得道人也。域笑曰。八歲雖誦百歲<lb
n="0388b25"/>
不行。誦之何益。人皆知敬得道者。不知<lb n="0388b26"/>
行之自得道。悲夫。吾言雖少行者益多也。<lb n="0388b27"/>
於是辭去。數百人各請域中食。域皆許往。<lb n="0388b28"/>
明旦五百舍皆有一域。始謂獨過。後相讎<lb
n="0388b29"/>
問方知分身降焉。既發諸道人送至河南<lb n="0388c01"/>
城。域徐行追者不及。域迺以杖畫地曰。於<lb n="0388c02"/>
斯別矣。其日有從長安來者。見域在彼寺<lb
n="0388c03"/>
中。又賈客胡濕登者。即於是日將暮。逢域<lb n="0388c04"/>
於流沙。計已行九千餘里。既還西域。不知<lb n="0388c05"/>
所終。」[5]
<lb
n="0388c06"/>
這裡對此人士的記載著重在其神異,我們僅知他來自印度,經由扶南、交州、廣州而至洛陽,約在西元三世紀的末期。到了洛陽以後,他以神異的方法治癒了許多患怪病的人,因而深獲人心。後來發生戰亂,就離開洛陽回到西域。
4. 支彊梁接
隋代費長房所著的《歷代三寶記》中記載:
「十二遊經一卷。<lb
n="0065a09"/>
<p
loc="">右一經一卷。武帝世。外國沙門彊梁婁至。晉<lb n="0065a10"/>
言真喜。太始二年於廣州譯。」[6]
「法華三昧經六部 (一本有正字。祐云失譯) <lb n="0056c20"/>
<p
loc="">右一部六卷。高貴鄉公世。甘露元年七月外<lb
n="0056c21"/>
國沙門支疆梁接。魏言正無畏。於交州譯。沙<lb n="0056c22"/>
門道聲筆受。」[7]
這裡的彊梁婁至與支疆梁接應是同一人的不同音譯,他於甘露元年 (256) 在交州譯《法華三昧經》,復於太始二年
(266) 在廣州譯《十二遊經》,他應當在南方這兩地待了相當的一段時間。他的姓為「支」,故應是從月氏來的中亞僧人。從他的名字「彊梁婁至」來推其梵文原音,可能是
Kalyānarūci 一字。[8]
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以上四位僧人,都是來自西域或印度的外國僧人,這個時期的交州佛教應當已經有相當的發展,才會先後吸引這些人的造訪,甚至能支持支彊梁接在交州譯經。
二.
中期
在越南人時生反叛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代,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是個鼎盛時期。在此期間的統治者,除了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排佛以外,大部都很重視佛教;而道教、玄學論述等的發展,帶動中國思想界的變化,這種影響也散播到交洲地區。這可由越南陳朝的國師通弁於其《照對錄》中引曇遷之言可知:「大師法賢由毘尼多流支繼承菩提達摩之教,於眾善寺為三百餘弟子說教。」[9]
1. 毘尼多流支 (Vinītarūci)
《照對錄》中說他是南天竺婆羅門,想到西天竺學習佛法,但機緣未遇,故到中土。於北周建德三年
(574) 到達長安,此時恰是北周武帝滅佛之際,於是赴鄴,在此見到禪宗三祖僧璨,三祖傳以心印,並囑他至廣州,於是在制旨寺待了六年,翻譯了《象頭經》、《業報差別經》等。於陳朝太建十二年
(580) 到達交州,於法雲寺翻譯了《象頭精舍經》、《大乘方廣總持經》。於隋開皇十三年
(593) 傳心印於法賢後圓寂。
《古珠法雲佛行法錄》中的說法有點不太一樣,說他聽到交洲地區有佛教,於是由印度來到交州,在法雲寺講法,卒於隋開皇十二年
(592)。[10]
我們現在很難確定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很難相信一位印度僧人在印度無法習得佛法,而要從學於中國法師,這在歷史上似乎並不多見。從他所翻譯的經典來看,他仍傳承於印度佛教。不論其傳承究竟如何,毘尼多流支的法脈在越南流傳的相當廣,他被認為是越南的禪宗初祖,其傳承可考證者有十九世,一直要到九世紀無言通派出來以後,方於越南有可匹敵者。
在唐代,有許多印度法師取道越南而前往中國傳教,並且由於西行取經的流行,許多中國法師也借道越南而前往印度,或是在越南待下弘法,越南因此受到很多影響。根據義淨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來分析,先後可分為三團:第一團三人為中國人;第二團三人也是;而第三團的六個人最值得注意,六人全屬於今日的越南地區,四人在交州,兩人在愛州
(今清化省)。
[1] 到吳玄(939-944) 稱王時,越南才正式結束了千餘年的北屬局面。
[2] 漢武帝元鼎六年 (B.C. 111) 在今北越地區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交趾後來成為此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後漢末期,州治設於蒼梧;到了三國時期,吳國將交州二分為廣州
(州治為番禺,即今廣州) 與交州 (州治龍編,即今河內)。唐代初期,廢止交州之名,於龍編設置安南督護府。
[3] 《中國佛教發展史》‧下冊 中村元等著。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 p. 1134.
[4] 《高僧傳》卷十。《大正藏》,第五十冊,p.325a.
[5] 《高僧傳》卷十。《大正藏》,第五十冊,p.388a.
[8] 如果從文中「魏言正無畏」來看,其梵名亦有可能是 Kalyānābhaya。
[9] 通弁 (?-1138) 乃越南無言通派第八世禪師,弟子弁才將其言行編輯為《照對錄》。內容是會豐五年
(1096) 時,陳仁宗的生母扶聖靈仁太后,於普寧寺法會時,通弁前往講經,於會中將越南的佛教史自牟子開始一一講述。後代學者多依此書了解越南佛教。不過《照對錄》很早就已散失,一般認為《大南禪苑傳燈輯錄》、《見聞小錄》等史集中的交趾佛教敘述均出於通弁《照對錄》之說。
[10] 《中國佛教發展史》‧下冊 中村元等著。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 p.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