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初探《大智度論》中的三三昧
釋安慧
26/12/2015 06:5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福嚴佛學院高級部

 

  

 

 

一、         前言   

二、         《智論》中三三昧的種類與異名   

(一)          《智論》中三昧與三三昧的種類    

(二)          三三昧的異名    

三、         《智論》中的三三昧       

(一)          別釋三三昧

1.        空三昧   

2.        無相三昧       

3.        無作三昧       

(二)          三三昧與般若波羅蜜

(三)          三三昧的修學次第    

(四)          三三昧與菩薩學空不證    

1.        證與不證的意義   

2.        無生法忍與學空不證   

(五)          三三昧與涅槃之關係

(六)          三三昧與頂墮    

四、         結論   

 

 

關鍵詞:1. 三三昧     2. 空三昧     3. 無相三昧     4. 無作三昧

                                                                                                                                                                       一、      前言

在佛教諸禪法中,三三昧又稱為三解脫門,別異於其它禪法。如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只能稱為世間善法,而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則被尊為出世間法。[1]何此三三昧獨稱為解脫門?因其是定慧等持的禪法。以慧而言:若觀空、無相、無願的三種智慧,無定力攝受與增上,則是狂慧,多墮邪疑;以定而言:若但有禪定,無此三種觀慧,則不名為三昧。《大智度論》(本文以下均簡稱《智論》)20云:

1問曰: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2.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隨墮生死……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大正25206c17~29

大乘經中的種種三昧,或依觀慧說,或約定的內容或作用說,也有約譬喻說。[2]此三三昧是以「觀慧」立名,因為能趣向解脫的涅槃,所以又名解脫門,[3]其它禪法不與觀慧相應,還退墮生死,故不名解脫門,亦不名三昧[4]

若以早期《阿含》微觀,可看到四種心三昧或稱四種心解脫[5]1.空;2.無相;3.無所有;4.無量),到了部派乃至初期大乘的《智論》,則不再加入無量[6],而以空、無相、無願(無作)合稱三三昧。三三昧通有漏與無漏,無漏時稱之為三解脫門,然大乘菩薩修學三三昧未得無生法忍[7],有所謂七地之前的「沈空之難」── 頂墮二乘涅槃。何謂「頂」?何謂頂墮?頂墮在菩薩道次第的位置又為何?行者應如何避開此障礙菩薩嚴土熟生的最危險地帶。菩薩習學三三昧有次第性嗎?菩薩學空不證涅槃的原因又在那裡?修學三三昧須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嗎?對以上與三三昧有關的困思,乃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之一。

對三三昧的研究,學界成果豐碩[8],然對菩薩習學三三昧有「頂墮之難」卻未見明確定位與說明,故本文擬從義理之詮述與解析,來解決以上諸問題,此為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之二,但對現有的研究成果,則不再重覆著墨。

本文將以《智論》為範疇,分四個章節進行探討,第一章是前言:說明筆者撰寫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研究方向;第二章敘述三昧、三三昧的種類及其異名;第三章則先分別略釋空、無相、無作等三三昧,並說明與般若波羅蜜的關係,最後處理菩薩如何學空不證涅槃,及菩薩習學三三昧如何避開頂墮二乘地,此二小節亦是本文所要解決的主題;第四章結論,則是對以上所提出的諸疑問,作一總結。

                                                                                                        二、      《智論》中三三昧的種類與異名

                                                                                                                       (一)    《智論》中三昧與三三昧的種類

諸三昧法的種類到底有多少?《智論》卷5云:

有人言: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有言:六十五種。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義品中,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及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9]

三昧有幾種?有人說:二十三種;有說:六十五種;也有說:五百種;大乘的三昧略說有百八三昧,廣說則有無量三昧。如果對三昧的分類再詳細說明,《智論》的文脈當中又可看到如下幾種的不同:

1.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中三昧。(卷28268b4~6

2.有二種三昧:一者、佛三昧;二者、菩薩三昧。(卷10128b7~8

3.復次,禪、定、解脫、三昧,有二種:一者、離欲時得;二者、求而得。(卷28270b27~28

4.二種三昧:一種慧解脫分;二種共解脫分。前者慧解脫分,不能入禪定,但說未到地中三昧;此中說共解脫分,具有禪、定、解脫、三昧。(卷29270b21~24

5.四種三昧:欲界繫三昧,色界繫三昧,無色界繫三昧,不繫三昧。(卷7110b26~27

對三昧的分類,在《智論》約略可看到如上五種的不同。而在《智論》提及的三三昧則共有三類,第(1)類:1.有尋有伺三昧(有覺有觀三昧)2.無尋唯伺三昧(無覺有觀三昧)3.無尋無伺三昧(無覺無觀三昧)[10];第(2)類:1.空空三昧、2.無相無相三昧、3.無願無願三昧。第(3)類:1.空三昧、2.無相三昧、3.無作三昧(又稱為無願三昧)。其中第(3)類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二)    三三昧的異名

空、無相、無作等三三昧在漢譯佛典中諸多異名,如三解脫門、聖住等不同的名稱,如《智論》卷5說三三昧亦名解脫門:

三三昧(空、無相、無作)中第一實義實利,能得涅槃門。以是故,諸禪定法中,以是三定法為三解脫門。亦名為三三昧,是三三昧實三昧故。[11]

《智論》卷5又說三三昧名聖住:

復次,三種住:天住、梵住、聖住。六欲天住法,是為天住;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住法,是名梵住;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是三住法中住聖住法,憐愍眾生故,住王舍城。復次,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名梵住;空、無相、無作,是三三昧名聖住。聖住法,佛於中住。[12]

而且三個三昧在般若系的經論中個別名稱也小有不同,列表如下:[13]

 

般若系中的三三昧

 

經名

出處

小品類之三三昧

道行經

恒竭優婆夷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457b

明度經

恒竭清信女品

無相

不願

大正8496c

小品經

深功德品

無相

無作

大正8567b

第四會

空相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832a

佛母出生經

甚深義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641c

第五會

貪行品

無相

無願

大正7904a

大品類之三三昧

放光經

甚深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91a

大品經

深奧品

無相

無作

大正8345b

第二會

甚深義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272a

第三會

空相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638c

初會

方便品

無相

無願

大正8679b

 

若把上表作一歸納,再配合《阿含》可得知有如下幾組不同的異名:

 

經名

三三昧

頁碼

般若系

《明度經》

無相

不願

大正8496c

《大品經》

無相

無作

大正8344a

《大智度論》

無相

無作

大正2596c

阿含經

《雜阿含經》

無相

無願

大正150b

《增一阿含經》

無想

無願

大正2630b

《長阿含經》

無相

無作

大正153a

 

三三昧不止在各經論當中名稱不同,經文列舉三個三昧出現之次序,在南傳尼柯耶與北傳《阿含經》亦有別異,約略可歸類成四種[14]:(1)空→無相→無願;(2)空→無願→無相;(3)無相→無願→空;(4)無願→空→無相。

                                                                                                                                  三、      《智論》中的三三昧

                                                                                                                                                                  (一)    別釋三三昧

三三昧與三解脫門之意義,散見於《智論》各卷,解說至詳,今摘錄其中精要製成下表,本章節將以此表為主再予以個別解釋之。(以下本章節若有提到:ABCDEFGH欄者,均以本表之內容為主。)

 

《智論》中的三三昧

 

無相

無作

頁數

A

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眾,一相、異相無故;二者、觀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為,三毒等諸煩惱火滅故名為,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為,離世間故名為

無作三昧二行:觀五受眾因緣生故無常;身心惱故。觀五受眾因四行:煩惱、有漏業和合能生苦果,故名為;以六因生苦果,故名為;四緣生苦果,故名為;不多不少等因緣生果,故名為。觀五不受眾四行:是八聖道分,能到涅槃故;不顛倒

207a

 

 

 

;一切聖人去處故;愛見煩惱不遮故必

 

B

有人言: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

緣離十相法:五塵、男、女、生、住、滅故,是名無相。

住是空三昧,不為後世故起三毒,是名無作。

96c

C

十八空,是名空三昧。

 

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

,是名無相三昧。

種種(五道: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業有)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

96c

D

觀諸法空是名空。

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

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

207c

E

空三昧,名諸法自相空。

無相,名壞諸法相,不憶不念

無作,名諸法中不作願。

406b

F

以空行、無我行攝心。

以寂滅行、離行攝心。

無常行、苦行攝心

680b

G

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

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

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

207c

H

見眾生我相中行,以方便力,教令行空。

見眾生一切相中行,以方便力故,教令行無相。

菩薩住是三三昧,見眾生作法中行,菩薩以方便力,教令得無作。

 

I

空則是無相,若無相則是無作,如是為一,名字為別。

585b

 

佛法契理應機,法相之開合本無定法,如部派中說一切有部,立四諦十六行相,《智論》亦隨順毘曇,以三三昧配合十六行相來說明,如上表(A列)所示:空三昧:攝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無願三昧:攝苦諦之無常、苦二行相及集諦(因、集、緣、生),道諦(道、如、行、出)各四行相;無相三昧:則攝滅諦(滅、靜、妙、離)四行相。[15]以下本文將以別釋來說明《智論》的空、無相、無作三種三昧。

                                                                                                                                                                        1.         空三昧

空,原是《阿含》本有的深義,與菩薩行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從緣起三法印的深義說,無常即無有常性,本就是空的異名。佛曾對阿難說:「阿難,我多行空」[16]《瑜伽師地論》解云:「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17]《增一阿含經》亦說:「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18]空不論是在《阿含》或是大乘佛典,都受到稱揚與讚嘆。若比較聲聞與菩薩的修行道次第,聲聞常道是以無常、苦入手,菩薩則以修空為主。釋尊原始教說,實際上並沒有以空為主軸來發揚,初期佛典所見,空是與住處有關,如《雜阿含經》卷441179經云:

云何無所求?空寂在於此,獨一處空閑,而得心所樂。(大正2318b19~21

《雜阿含經》卷391089經亦云:

猶如空舍宅,牟尼心虛寂,於中而旋轉,佛身亦如是。(大正2285b

佛弟子的修行處所,經中常說到:阿練若、樹下、空屋、空舍、空閑處、空所、靜室、空宮殿,這有著深遠的特殊意義,修行者在空屋、空閑等處修習禪觀,沒有外來的喧囂擾攘,內心不為外境所動亂,此時修行者如空屋一樣禪心空寂[19]。初期聖典的「空」義,可說是以空來象徵禪慧的境地。從空的開展,空有兩個意涵:[20]1、在義理上,是體悟無我我所。2、在實踐行為上,是於日常生活中六根對六塵,不為境界所縛,離欲清淨。於《阿含》的空是指「空諸欲」(空貪、瞋、痴),或是「空世間」(空無我我所)如《雜阿含經》卷20551經云:

於此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是名空欲。[21]

日譯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亦云:

阿難!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識,我我所空;眼觸,我我

所空;眼觸因緣所生受,若苦、若樂、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

意觸因緣所生受,若樂、若苦、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阿難!我我

所空故,名空世間。[22]

不論是空五欲、空世間,《阿含》的空著重在五蘊身心貪、瞋、痴之我我所空。

到了大乘《般若經》的甚深空義又為何?《般若經》云:

1.甚深相者,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無作(願)、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滅遠離涅槃義。(大正8566a11~13

2.須菩提!深奧處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染、寂滅、離、如、法性、實際、涅槃,須菩提!如是等法是為深奧義。(大正8344a3~6

3.甚深處者,謂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滅、寂靜、涅槃、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大正6677c27~29

《般若經》所說種種甚深空義,都是涅槃的異名,如以上來三段引文對比《阿含經》,(1)「無生、離、滅」,《阿含》常用來表示涅槃。(2)空、無相、無作(無願),是趣向涅槃的甚深觀行,大乘經也是以此表示涅槃。(3)真如、法界、法性,《阿含》是用來表示緣起法的,但在大乘經中,都作為勝義諦、涅槃的別名。「佛法」[23]與「大乘佛法」的所重不同,依此而可以明了出來[24]

《智論》空三昧真實意義為何?依上表E欄所言:「空三昧,名諸法自相空」,何謂自相空?《智論》云:「法空者,諸法自相空[25],所謂自相空,即是知一切法無自性故空。[26]自相空是破一切諸法相,亦破其自相,離有、無;生滅、不生滅二邊,而行中道。如是菩薩住是自相空中能起三三昧[27],廣利眾生,如《智論》卷75云:

此中佛自說因緣,所謂知一切法自性空故,不著有無。自相空破一切法相,亦自破其相。菩薩住是自相空中起三三昧,利益眾生。(大正25587a18~21

由上文明顯對比出《阿含》以來的聲聞佛教是以斷煩惱破我執的我空為主,大乘《般若經》則廣觀一切法,以無量塵剎為觀境的法空為宗要。《智論》多處明示,「聲聞乘多說眾生空[28];「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29]。法空又稱自相空,何謂自相?自相即是一一法的特相。知道有什麼法,一定是以「相」得知;從認識到一一法的各各相,推定有不同的法,這便是以相知法。自相空(法空)的深義,《智論》卷31又云:

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問曰:何等是總相?何等是別相?答曰: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火為熱相。大正25293a25~29

大乘法空是於諸法總相、別相[30]悉知悉了。非如聲聞只囿限於總相無常、苦、空、無我的了悟,是故乃至漏盡阿羅漢也不能盡知一切法的總相與別相[31]。所以如果比較聲聞辟支佛與佛之總相與別相之觀法,「聲聞、辟支佛見諸法總相,所謂無常、苦、空等,佛以總相、別相慧觀諸法[32]。總相與別相的差別,《智論》舉了許多譬喻:1.馬的比喻:「如馬是總相,白是別相[33]2人的比喻:「如人是總相,若失一耳則是別相[34]3醫生的比喻:「聲聞人如小醫不能遍知。菩薩摩訶薩如大醫,無病不知無藥不識[35]」。簡而言之,能分別諸法的智慧是「別相」。能得涅槃智慧是「總相」[36]。上來引文「菩薩住是自相空中起三三昧,利益眾生」中自相空(法空)的深義即在此。

菩薩的空相應行,《智論》還分別二乘與菩薩兩者之不同,如說:「智慧分別有利鈍,空行悟入有深淺[37],所以二乘得空是有分有量,菩薩得空則是無分無量,猶如毛孔空,欲比十方空無有是理。[38]聲聞與菩薩空相應之不同,聲聞觀空以空為究竟而證涅槃,菩薩則是觀空不可得,深入畢竟空,知空亦空,涅槃亦空(不可得)故無所證。菩薩的空三昧有般若波羅蜜的方便力、菩提願、大悲心,此三心相應乃不共二乘殊異之處。在義理的詮述,《智論》以自相空,亦即是法空來解釋,在實踐行為上則以「十八空」來細目說明之(見上表C欄)。

                                                                                                                                                                    2.         無相三昧

《智論》卷61提到無相的種類有三:

無相有三種:假名相,法相,無相相。(1)假名相者,如車、如屋,如林、如軍,如眾生諸法和合中,更有是名。無明力故,取是假名相,起諸煩惱業。(2)法相者,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肉眼觀故有,以慧眼觀則無,是故法亦虛誑妄語,應捨離法相。離是二相,餘但有無相相。(3)無相相:有人取是無相相,隨逐取相,還生結使,是故亦不應取無相相。離三種相,故名無相。(大正25495b17~24

1)假名相:車、屋、林、軍乃吾人於識中所現起的相,能說出名稱,吾等雖可依此了解對象,然這無非是諸法和合,依名言觀待而假立,眾生無明力故,取相執著而發業潤生。(2)法相:法相亦有二種,一是有為諸法相,二是無為諸法相,「有為法相,所謂十八空、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略說善不善等,乃至世間出世間,是名有為法相」;「與上相違,即是無為法相。[39]

凡愚之人六情隨俗分別,取著色、聲、香、味、觸、男、女等相,造身、口、意業,於中生種種煩惱,究其實諸法實相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受不動,不著不依,無所有如涅槃相。[40]若能於法相中不取不著,即能證入諸法實相。3)無相相:行者以無相破諸法相,然若仍執有一無相相,則又還墮諸法相中。何謂無相相?「若諸法空者,即是無有男女、長短、好醜等相,是名無相相[41];「無漏心是無相相。」《智論》舉布施為例:菩薩布施時,不見施者、受者、施物,離一切相心布施,此無漏心即是無相相。[42]若人取著無相相,則還生結使。所以有相、無相都是二邊,《智論》就明示: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諸佛實相[43]。三種無相是從緣起生滅邊而說,若從緣起還滅的涅槃邊說,「諸法無相是實相[44],「無相證者,無相即是涅槃[45]。諸法本一相無相,法法平等,自性寂滅。大乘的無相三昧,是於諸法不受不著,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如《智論》卷5云:

云何無相三昧?一切法無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如偈說:言語已息,心行亦滅,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是名無相三昧。大正2596c10~14

於諸法觀察無我我所,了知自性不可得而不取相,通達緣起諸法無自性本空而心無所住。此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空的體證而不起著於相,即是無相三昧。聲聞三法印是無常、無我達涅槃空寂,大乘強調的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透過無相的修學亦能貫穿三法印,如《智論》卷22云:

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以是故,摩訶衍法中,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即寂滅涅槃。大正25223b8~12

大乘法中說諸法不生不滅,是一相所謂無相,或許有人會問:三法印中的有為無常法印何以能和涅槃寂靜之不生不滅法印,同稱「一相,所謂無相」,其實觀無常的無有自性即是觀空因緣,空即是不生不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體兩面,不一不異。[46]《智論》所列舉之無相義約有三種[47]:(1)見道十五心中亦名無相行。[48]2)無色定想,微細難覺亦名無相。(3)三解脫門中緣涅槃故名無相。[49]但三種無相唯有前二種能成為所緣,涅槃是無相不能成為所緣[50],如《智論》卷83云:

見諦道中、無色定中說無相可爾,若言緣涅槃無相法,是事不然!佛常種種讚歎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法,即是無相無緣法。大正25643c5~8

無為涅槃但有名字,無有自相。[51]若涅槃有相,即是有定相可取,便是戲論。《智論》卷83便云:「如佛說,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滅諸戲論。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羅蜜,是故不應有心心數法。」[52]

                                                                                                                                                                    3.         無作三昧

《智論》中之無作(無願)三昧為何?上表E欄云:「無作,名諸法中不作願」,亦即於三界六道中不願生後有,如《智論》卷5云:

種種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大正2596c15~16

亦即於種種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業有中心不求,名無作三昧,世間本是生滅無常,無常故苦,於中能生起不願生後有的厭離心,所以無作三昧是「無常行、苦行攝心」。[53]在《阿含經》常可看到空三昧是第一三昧、王三昧等,[54]在《智論》中雖也極力讚嘆空三昧為第一,但有時也說三三昧等一不異同為第一,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如卷37云:

但言空第一,無相、無作、非第一耶?是故說空、無相、無作相應,亦是第一。何以故?空則是無相,若無相則是無作,如是為一,名字為別。[55]

以上是別釋三三昧,大乘菩薩的三三昧又為何?從上表引文及論述可歸結大乘菩薩的三三昧,必有普為有情的菩提願、大悲心、般若波羅蜜與方便力,此三心相應,是大乘不共二乘的三三昧。

                                                                                                                                               (二)    三三昧與般若波羅蜜

《般若經》中到處可見讚嘆般若波羅蜜的殊勝功德,這是其他法相所不能及,如《般若經》云:「欲入菩薩正性離生,應學般若波羅蜜多[56];「於菩薩頂終不退墮,當學般若波羅蜜多[57];「欲超聲聞及獨覺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58];「欲得佛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圓滿莊嚴,應

學般若波羅蜜多[59];「欲永斷貪、瞋、癡,當學般若波羅蜜多[60];乃至

欲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都應學般若波羅蜜[61];大乘菩薩修學空、無相、

無作等三昧,如何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空等三三昧與般若波羅蜜之間的關係

又為何?《大般若波羅蜜經》卷296云:

般若波羅蜜多是無作波羅蜜多。佛言:如是,以諸作者不可得故……般若波羅蜜多是空波羅蜜多。佛言:如是,達一切法無所得故……般若波羅蜜多是無相波羅蜜多。佛言:如是,證一切法無生相故。(大正6507a17~ c23

「般若波羅蜜」,在菩薩道的修學中,是最為重要的。在「中品般若」中,從大乘悲願深廣的菩薩行的見地,勸學任何法門,都說「應學般若波羅蜜」。因為修習一切法門在般若──空相應中,都是成佛的方便(梵upAyaupAya)。[62]所以「中品般若」列舉大乘的內容時,把三十七道品、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九次第定等共二乘法,若和般若「不可得」相應,也都成為圓滿佛道的方便。空、無相、無願等三昧,若和般若波羅蜜「不可得」相應,空三昧即是般若波羅蜜,無相三昧即是般若波羅蜜、無作三昧即是般若波羅蜜。空等三三昧與般若波羅蜜其實是一,都是「不可得」。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入三三昧,又如何以三三昧成就眾生呢?《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7云: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入三三昧成就眾生?佛言:菩薩住是三三昧,見眾生作法中行,菩薩以方便力,教令得無作;見眾生我相中行,以方便力,教令行空;見眾生一切相中行,以方便力故,教令行無相。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入三三昧,以三三昧成就眾生。(大正8346c20~27),《大智度論》卷75(大正25585b18~24

不論《般若經》或是《智論》,說明菩薩如何以三三昧「上求菩提、悲化眾生」時,都一針見血的指出必須與般若波羅蜜的不可得、般若波羅蜜方便相應,才能入菩薩位,得無生法忍。如何才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方便呢?《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4云: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觀色空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觀色無相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觀色無作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觀色寂滅相,是亦不可得,乃至識亦如是;觀色離相,是亦不可得,乃至識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方便。(大正8240a26~b4),《大智度論》卷44(大正25377a29~b6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空等三三昧時的方便為何?第一、首要的是「不離薩婆若心」。薩婆若(sarvajJa是一切智的音譯;應薩婆若心,就是不離菩提心bodhi-citta。依菩提心而修學般若波羅蜜,依菩提心而深觀空等三昧。第二、要與「不可得」相應,如觀五蘊中色相空,空亦不可得,「觀色非常非無常,非樂非苦,非我非無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無相,非作非無作,非寂滅非不寂滅,非離非不離,受、想、行、識亦如是」。[63]菩薩與聲聞觀空不同處就在「不可得」,聲聞但行空,菩薩則是空亦不可得,另外菩薩的觀空有方便、有大悲心,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等,都是菩薩行三三昧時不墮二乘的重點所在,如《智論》卷37云:

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者,空相應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但行空,墮聲聞、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則無處可墮。復有二種空:一者、無方便空,墮二地;二者、有方便空,則無所墮,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本有深悲心,入空則不墮;無大悲心則墮。如是等因緣,不墮二地。[64]

菩薩行三三昧如何不墮二乘地,如何以三三昧成就眾生?最重要還是要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依般若以攝導萬行,在能證智與所證理,能攝智與所攝行,都是超越的----不可得。在眾多大乘法門中,般若波羅蜜多算是主要中之最主要的。菩薩的大行,是在般若的攝導下,廣修六度利濟有情,離開般若波羅蜜,布施等不能趣入一切智海,也不能稱為波羅蜜。般若攝導一切功德,趣向無上菩提,般若波羅蜜行無非是人世間最值得稱揚讚歎的佛法。

                                                                                                                                                    (三)    三三昧的修學次第

在《雜阿含經》可看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修行次第,如卷10云: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65]

但真正集聚而成為三法印是出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66]。聲聞行者三法印的修學次第是先觀無常,次觀諸法無我,心離我慢,順得涅槃。但《智論》云:「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67]三解脫門(三三昧)同緣一實相」,[68]三三昧與無常等三法印之間的關係為何?[69]《智論》卷88云:

以空行、無我行攝心,是名空三昧。云何為無相三昧?以寂滅行、離行攝心,是為無相三昧。云何為無作三昧?無常行、苦行攝心,是為無作三昧。(大正25680b4~7

從文中可知《智論》以諸法無我來說明空三昧,以涅槃寂靜來說明無相三昧,以諸行無常來說明無作三昧。三三昧是重於解脫道的實踐,是約觀慧來別顯出世聖慧的特相。而三法印則是如實通達諦理,而導向解脫,即知而行,如實知無常、苦、無我,而通達涅槃。從知而行而證的全體佛法來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偏重於現實世間的正觀(生滅),涅槃寂靜則是理想的證得(不生不滅)。然大乘佛法說生滅即是不生不滅,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如《智論》卷22云:

問曰: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名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違?

答曰: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過去色滅壞,不可見故,無色相;未來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亦無住,不可見不可分別知故,無色相。無色相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大正25222b27~c6

在《阿含經》不生不滅是指無為涅槃,然大乘的《維摩詰所說經》則說「不生不滅」即是無常義[70]無常生滅如何與不生不滅貫穿,龍樹菩薩《智論》以即空的緣起來談三法印,如此三法印與一實相印則能不相矛盾。「空」,不是離開因果事物而有空,乃是事物的無常變化,無我不實,自性寂滅。諸法因緣和合生滅不住,即是無自性,也即是空,空即是不生不滅。三法印從否定的方面來說──泯相證性,即是顯示空義的。以空能貫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故生滅即是不生不滅。而三三昧的修學次第又為何?應次第修?或修一即得三?在契經有說一定要以空為基礎,離空而言得無相、無所有,是無有是處的,這如《雜阿含經》80經云:

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大正220a29~b5

但《智論》卻以行者的利鈍根來分野三三昧的修學次第,非一定要空而無相而無願,或是由空而無願而無相。鈍根行者才有空→無相→無作等的次第觀法,如卷75云:

問曰:若教化眾生令得空便足,何用無相、無作三昧?答曰:眾生根有利鈍,利根者聞空,即得無相、無作;鈍根者聞空破諸法,即取空相,是故說無相;若人雖知空、無相,因是智慧更欲作身;是有為法,有種種過患,是故不應作身。如經說:離菩薩身,餘身彈指頃不可樂,何況久住!是故說無作。以是因緣故,具說三三昧,教化眾生。大正25587b12~20

眾生根機千差萬別,菩薩利根者聞空,即能得無相、無作,這是有別於契經三三昧的修學次第。這如三法印中的「頓入」,從任何一法印皆能入實相;而鈍根者則如聲聞常道所言:「先觀無常,次觀無我,順得涅槃」。佛應種種機,說種種法,或說一、或說二、或說三,法數之別異,無非是眾生根機得度之不同[71],如《智論》卷75云:

應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心厭離愛,即得入道。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佛或一時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菩薩應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大正25207c22~208a1

眾生根機或有愛多者,或有見多者,或有愛見等分行者。《智論》明白揭示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可得入道;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可得入道;愛見等分行者為說無相解脫門,亦可入道。菩薩廣利有情,普被利鈍,所以應遍學一切道。佛或說一門、二門、三門,三門皆入如、法性、實際,[72]《智論》卷20又云:

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得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大正25207c9~15

《智論》巧喻涅槃城有三門,三門皆可證入諸法實相。若人於空三昧得證法性,則不須無相、無作二門。若行者執取空相,則不得由空門入,若去除所執取之空相,則能從無相門入。若行者又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只要去除執取的無相相,則能入無作門。所以修學三三昧,以《智論》的文脈來看,並沒有一定的次第性,如引文所說涅槃城的三門,皆可證入諸法實相。

三解脫門「同緣實相」,同歸於法性寂滅,這也如三法印也是法性空寂的不同表現。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三解脫門同緣實相,這樣的三乘共空,對於大小相諍,實可得一合理的融合與貫穿。

                                                                                                                                          (四)    三三昧與菩薩學空不證

《般若經》處處倡導學空、修空、觀空,然又相對的說「學空不證」、「不證實際」、「不取涅槃」、「不取漏盡證」,菩薩行空等三三昧云何不證?不證因素為何?是永不證涅槃還是另有弦外之音,菩薩與二乘行者一樣的觀空,卻有不同的果證,其差異之處在何處?以下將細究分野其中之殊異。

1.          證與不證的意義

在探討學空不證之前,首先必須先瞭解,何謂「證」與「不證」的內容,以傳統的《阿含經》以來修學解脫聖道終極目標是知緣起、明四諦,斷惑證真體悟究竟涅槃。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是「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並能「自知不受後有」。[73]歸結二乘行者的體證有二大重點,1、自證涅槃;2、不受後有,於三界中不再受生。然大乘的《般若經》則相對的提到菩薩遍學種種法,而不取證,常說「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取涅槃」、「不證實際」,但此中切勿誤解菩薩「不證」是反對涅槃,或是永不證涅槃。菩薩習學三三昧等法「不證」的態度為何?《大般若經》卷563云:

具修空而不作證,深心愍念一切有情,緣諸有情欲施安樂,是諸菩薩超煩惱品,亦超魔品乃二乘地。雖住空定而不盡漏,雖善習空而不作證,爾時菩薩住空定中,雖於相不執而不證無相,如堅翅鳥飛騰虛空,自在翔久不墮落,雖依空戲而不住空,亦不為空之所拘礙。諸菩薩眾亦復如是,雖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住空、無相、無願,乃至佛法未極圓滿,終不依彼永盡諸漏。大正7907b12~21

菩薩修持三三昧,於三解脫門,臨門而不證實際,所憑藉的就是深心愍念一切有情的本願大悲心。菩薩為成佛道,「佛法未極圓滿」,若自證涅槃,不受後有,則不能再來三界廣利群迷,普化有情。菩薩初發心就以「一切種智」為最高目標,時時警策自己「今是學時、非是證時」,而能「學空不證」的主要因素在於菩薩的智慧甚深善根具足」。[74]《智論》卷35詳述了菩薩不證涅槃有五大因緣:

問曰:若菩薩一切法中不著,何得不入涅槃?答曰:是事處處已說,今此中略說:大悲心故,十方佛念故,本願未滿故,精進波羅蜜力故,般若波羅蜜、方便二事和合故,所謂不著於不著故。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說菩薩雖不著諸法,而不入涅槃。大正25319a27~b4

菩薩學空不證的五大因緣是:1.大悲心[75]故;2.十方諸佛護念故;3.本願未滿故(菩提願);4.精進波羅蜜力故[76]5.般若波羅蜜、方便二事和合故。但如上所說菩薩是否就是反對涅槃或不證涅槃[77],其實非也,那到底何時才取證呢?《小品般若經》卷1明云: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大正8569a19~20

《智論》卷19亦云:

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大正25197b26~27

菩薩在遍學一切法當中,有兩種「學」,一、是學空不證,二、是亦學亦證。菩薩在無量劫中發願度生,求一切種智,未圓佛道,若證二乘智果,必不受後有,勢必亦無法來三界度生,是故說「學空不證」;然若善根具足,圓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智等無量功德,則可「亦學亦證」,《智論》卷76云:

是菩薩應作是念:我今未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形好,十力、四無所畏諸佛法,云何取涅槃證?我今是學時,薄諸煩惱,教化眾生,令入佛道,若我得佛事具足,是時當取證。是故菩薩雖入三解脫門而不取證。大正25594a16~21

如上所述,「證」與「不證」的意義,傳統《阿含經》與大乘般若經系在論理上是有所不同的,《阿含經》以來傳統佛教的「證」,是以知緣起、悟四諦、斷煩惱為主。大乘般若經系的「證」則以圓具無上菩提為志業。所以未成佛道、未圓佛果,菩薩是「學空不證」的。

2.          無生法忍與學空不證

從《智論》的文脈來看,「學空不證」應有兩個階段,一是「深入」的久學菩薩,二是「初入」的初學菩薩。先看第一種「深入」的久學菩薩,《智論》卷76云:

菩薩不應空法作證,今入空中,云何不作證?佛答:以深入故能不證,具足者即是深入。譬如執菅草,捉緩則傷手,若捉色則無傷;菩薩亦如是,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無所證。(大正25594a4~8

所謂「深入」,如引文所說「具足即是深入」,此類菩薩能觀色等一切法空,

深入禪定,能作「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菩提」、「空與不空等一不異」的

平等觀。三乘雖然同修三十七道品、同入三解脫門,菩薩能學空不證涅槃,

即在菩薩能「深入空故」、「得利智慧力」、「善學自相空」,這如《智論》卷

76云:

三解脫門、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涅槃道,佛敕菩薩應行是道。須菩提作是念:云何菩薩行是道法而不取涅槃證?佛答:

1.菩薩觀色等一切法空,是菩薩以深入禪定,心不亂,得利智慧力

故,不見是空法,以不見故無所證。

2.聲聞、辟支佛斷吾我,捨愛著,直趣涅槃。是菩薩善學自相空,

色法中乃至微塵,不留遺餘微細之分;無色法中,乃至不留一念;直入畢竟空中,乃至不見是空法可以為證。(大正25593c22~594a3

菩薩學空與聲聞、緣覺究竟有何不同?二乘行者只要照見近諸己身的五蘊皆空,捨愛著,便能度一切苦厄,直趣涅槃,《智論》稱為眾生空,亦稱我空。而菩薩學空與二乘不同即在「自相空」,何謂自相空?「知是諸相皆空,是名自相空[78],亦稱為法空。菩薩學空、觀空非如二乘以近諸己身的五蘊身心為主,更而推至十二處、十八界,廣觀一切,以無量塵剎為觀境,所以《智論》云:「菩薩深入空故,諸根猛利,勝於二乘。[79]我、法二空廣狹觀法之不同、深入法空得利智慧力、學空不證的大悲心、菩提願等都是菩薩學空不共二乘之處。什麼階位的菩薩能作此知空亦空,涅槃亦空」的二諦並觀,未入無生法忍「阿鞞跋致相」的菩薩,雖也能類似作此深觀,但真正「具足」又「深入」而能學空不證,應屬已得無生法忍的菩薩。

第二種「初入」的初學菩薩,為何也要學空而不證空?唯因初發心悲願

不足,智慧不利,故不應繫心空緣入於深定,免得如二乘行者速斷煩惱,不受後有。如《智論》卷76云:

1.菩薩未入空時,作是思惟:我應遍觀諸法空,不應不具足知而取證。是故不專心攝念入禪,繫在空緣中。所以者何?若專心繫在空緣,則心柔軟,不能從空自出。(大正25594a8~12

2.問曰:上言深入禪定,不令心亂,今云何言不專心?答曰:今言不專心,是初入時,為不能自出故。上言深入者,入已深,知空亦空,不令心在餘事,故言不亂。(大正25594a12~16

對於「初入」凡夫菩薩不應深修禪定,專心繫在空緣,無非是怕觀空而證空,因為悲心智慧不足,「不能從空自出」,而有墮入二乘地的危險,此類應屬未實證法性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所以若以修學禪定比對「初入」、「深入」兩種學空不證菩薩之差異,(1)「初入」菩薩不應深修禪定:此類菩薩未斷煩惱,悲心智慧不足,怕觀空證空墮二乘地,故應學空不證。(2)「深入」菩薩深修禪定:此種菩薩深入禪定,能作二諦平等觀,具觀空不證空的能力,故能學空不證。

                                                                                                                                               (五)    三三昧與涅槃之關係

    佛子修學聖解脫道無非以趣入清淨涅槃、無上佛果為目標,三三昧的修學與無為涅槃之關係為何?《智論》20云: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大正25206a11~14

《智論》巧喻解脫聖道的修學:三十七道品是趣向涅槃道路;三三昧猶如城門;四禪則是助開城門法。三三昧在解脫道中如城門一樣重要,要入涅槃城,若捨此三門則無有是處。那三三昧到底是有漏或無漏呢?《智論》卷20云: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性故。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名,如是說者:在十一地,六地、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繫在十一地;無漏者不繫。[80]

從《智論》的文中看來,論主並沒有肯定的答案,只云:「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但部派的《大毘婆沙論》卷104則明示:「三三昧通有漏、無漏。解脫門唯是無漏[81]若歸納上來引文,再從三三昧、三解脫門與四禪、四無色定關係為何來探究?如下表所示:

 

 

 

 

三三昧、三解脫門與四禪、四無色定關係表

 

三三昧         十一地

與三解脫門

欲界

未到

地定

禪中間

四根

本禪

空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

無所有處定

非想非非

想處定

三三昧

有漏定

十一地

三解脫門

無漏定

九地

 

 

 

欲界

六地

三無色

有頂地

 

有漏與無漏的差別,《智論》卷20又云:有漏者繫在十一地,無漏者不繫。[82]。也可以如此說三三昧有漏時稱為三昧,無漏相應時則稱三解脫門,為何名解脫門?行是法能得解脫,到無餘涅槃,故名解脫門,如《智論》卷20云:

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三三昧),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隨墮生死故。……問曰:今何以故名解脫門?答曰:行是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大正25206c23~207a2

三三昧雖非涅槃,能得涅槃因故,名為解脫門。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如文字般若、觀照般若雖未實證實相般若,因中說果,亦名般若。

                                                                                                                                                             (六)    三三昧與頂墮

無生法忍是決定菩薩種姓,不生惡趣,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之分水嶺。然未得無生法忍之前,菩薩隨學空、無相、無作等三昧,有所謂七地之前的沈空之難,亦稱之為「頂墮」。菩薩習學空等三三昧如何避開頂墮之危機?首先必須瞭解什麼是「頂」、「住頂」與「頂墮」?何謂「頂」?《智論》卷41云:

於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所有法,名為頂;住是頂,上直趣佛道,不復畏墮。譬如聲聞法中煖、忍中間,名為頂法。(大正25362a6~9

所謂「頂」《智論》明確定位在柔順忍[83]與無生法忍之間所有法,如果類比聲聞法,則是煖法至忍法中間,稱為「頂」。《智論》又云: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84]所以菩薩住於「頂」時,亦可名為入「菩薩法位」。而頂之前的柔順忍菩薩雖得禪定水但猶有順道法愛,若能斷法愛即能得無生法忍,如《智論》卷74云:

若得禪定,即時得柔順忍,未斷法愛故,或生著心,或還退沒。是人若常修習此柔順忍,柔順忍增長故斷法愛,得無生忍,入菩薩位。[85]

《智論》卷81云:

問曰:此即是無生忍,何以言柔順忍?答曰:此中說破五眾和合假名眾生,不能破法,是故經說無生者滅者,無受罵詈者。又是人破我,雖觀法空,未能深入,猶有著法愛故。……柔順忍中亦有念法空。(大正25630b14~19

若依以上引文明顯的指出柔順忍菩薩,能破五蘊和合之「受假」,然未斷法愛,雖觀法空而未能深入,對於諸法之無生觀亦不能究竟清淨。[86]《智論》又云:「住頂」則「諸法愛斷,於愛斷法亦復不取[87],卷41也指出「住頂則不墮」:

住是頂,上直趣佛道,不復畏墮……垂近應得而失者,名為墮;為頂者,智慧安隱,則不畏墮;譬如上山,既得到頂,則不畏墮;未到之間,傾危畏墮。頂增長堅固,名為菩薩位。入是位中,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亦名無生法忍,所以者何?異於生故;愛等結使,雜諸善法,名為生。[88]

《智論》所說的「頂墮」,是指,「垂近(頂)應得而失者」,若得頂,則智慧安隱,則不在畏墮。菩薩未得頂前,「愛著諸功德法,於五眾無常、苦、空、無我,取相心著:言是道非道,是應行是不應行;如是等取相分別,是菩薩頂墮」。[89]《大般若經》也明確指出所謂菩薩的頂墮,是不能入菩薩位,而墮於聲聞、辟支佛地。亦即行者習學空、無相、無作三昧因無般若波羅蜜的方便力,住三解脫門,證入實際,如《大般若經》卷36云:

云何名為菩薩頂墮?善現答言:無方便善巧住三解脫門,墮於聲聞或獨覺地,不入菩薩正性離生,如是名為菩薩頂墮。[9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6亦云: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如實見諸法,見已得無所有法,得無所有法已,見一切法空,四聖諦所攝,四聖諦所不攝法皆空。若如是觀,是時,便入菩薩位中,是為菩薩住性地中,不從頂墮。用是頂墮故,墮聲聞、辟支佛地。(大正8412a26~b2),(《智論》卷94,大正25719a23~28

簡言之,行者習學空等三三昧,若不入菩薩的正性離生(見道位)──無生法忍,墮入二乘地,實證涅槃,即稱為菩薩頂墮。[91]

綜合以上論述:柔順忍尚有順道法愛,「住頂」則「諸法愛斷」、「上直趣佛道,不復畏墮」,所以頂墮的位置,筆者推論應是在柔順忍,而非在柔順忍與無生法忍之間的「頂」。菩薩隨學空、無相、無作等三三昧,住是三解脫門,如何避開頂墮二乘的沈空之難,是菩薩證得無生法忍,嚴土熟生的關鍵。大乘行者的中道般若波羅蜜行是以不取著為原則的,如心有取著,即使是善行、空行,也都是兩邊而非中道,這在《般若經》稱之為「順道法愛生」。其實這在《阿含經》中也可找到相似的痕跡,如觀無我我所──無所有,有的以慧得解脫,耽染執著的就生在無所有處;觀一切無相的,有的以慧得解脫,耽染執著的就生在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92]對真、實、諦、如的法性不可取、不可著,《阿含》與大乘經論似乎是相互輝映,毫無差別。此順道法愛乃是菩薩習學三三昧頂墮的焦點所在,《智論》比喻為多食不消,若不療治,於身為患。凡情之人總是內著我相,外取境相,於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涅槃見等,戲論耽著,從離相覺證來說,如有一毫相可取,便不能契入法性。

                                                                                                                                                                       四、      結論

隨學三三昧,佛弟子在修證的方便或有不同,但同緣實相、導歸解脫,卻如海水一味無別。現把以上之論述及菩薩修學三三的特色作一結論:

1.三三昧的種類與異名:《智論》提及的三三昧主要的共有三類,其中空、無相、無作三昧是本文論述的重點。三三昧在漢譯佛典中有諸多異名,如三解脫門、聖住、三三摩地等不同的名稱。無相在《阿含》有譯作無想。無願則有不願、無作等名稱。

2.三三昧的修學次第:三三昧須次第修學嗎?契經雖有言一定要以空為基礎,才能得無相、無所有的次第性。《智論》卻以利鈍根來分別三三昧的修學次第,鈍根行者才有空→無相→無作等的次第觀法,利根行者則從任何一三昧皆能證入法性。眾生根機或有愛多者,或有見多者,或有愛見等分行者,佛或說一門、二門、三門,三門皆入如、法性、實際。這如《智論》所說:三解脫門同緣實相,也如三法印中的「頓入」,從任何一法印皆能證入諸法實相。

3三三昧與菩薩學空不證:《智論》所說菩薩學空不證應有兩個階段,(1)「初入」的初學菩薩:此類菩薩未證法性,未斷煩惱,悲心智慧不足,若證入怕墮入二乘地,故應學空不證,此階位屬未得無生法忍菩薩。(2)「深入」的久學菩薩:此類菩薩能觀法空,深入禪定,能作「知空亦空,涅槃亦空」,「生死即是涅槃」的平等觀。未入無生法忍的「阿鞞跋致相」菩薩,雖也能類似作此深觀,但真正能二諦並觀,深觀法空,應屬智慧明利,悲願深廣,因般若波羅蜜與方便守護,而學空不證的無生法忍菩薩。

4.三三昧與涅槃:三三昧雖觀諸法共相,有可能得有漏定,也有可能得無漏定。行者可依九種定[93]為所依,引發無漏慧,趣證涅槃。當產生無漏慧時,三三昧便稱為「三解脫門」。

5.三昧與頂墮:若不入菩薩的正性離生(見道位)── 無生法忍,墮二乘地實證涅槃,即稱為菩薩頂墮。

6.頂的位置:依《智論》立場,於柔順忍、無生法忍之間所有法,名為頂;譬如聲聞法中煖、忍中間,名為頂法。

7.頂墮的位置:《智論》明云,柔順忍尚有順道法愛,「住頂」則「諸法愛斷」、「上直趣佛道,不復畏墮」,所以頂墮的位置應是在柔順忍,而非在柔順忍與無生法忍之間的頂。

8.三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隨學空、無相、無作等三三昧,住是三解脫門,如何避開七地之前頂墮二乘的沈空之難?如何以三三昧成就眾生?除了要破除「順道法愛」,尚要與大乘三心相應。要有般若波羅蜜方便、大悲心、菩提願等,才能越過二乘地,嚴土熟生。

 

 

 

 

 

 

 

 

 

 

附錄1:

 

禪支與三三昧

四種禪

  

第二禪

第三禪

第四禪

五種禪

初禪

第二禪

第三禪

第四禪

第五禪

    

×

×

×

×

×

×

×

×

×

×

一心

 

 

有尋有伺三昧

無尋有伺三昧

無尋無伺三昧

 

第一個三昧

第二個三昧

第三個三昧

 

       

表參考楊郁文,《阿含要略》,p.201

1)有尋有伺三摩地(又稱有覺有觀三昧)係與尋伺相應之等持,為初靜慮與未至定所攝。(2)無尋唯伺三摩地(又稱無覺有觀三昧)係唯與伺相應之等持,為靜慮中間地所攝。(3)無尋無伺三摩地(又稱無覺無觀三昧),不與尋伺相應之等持,由第二靜慮之近分,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攝。以上,心之粗者稱為尋,細者則為伺。

 

附錄2

 

四種住之比較

天住

梵住

聖住

佛住

六欲天住法,是為天住。

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住法,是名梵住。

諸佛、辟支佛

、阿羅漢住法

,是名聖住。

佛住者,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門。

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名梵住。

空、無相、無作,是三三昧名聖住。

 

出處:《智論》卷3(大正2575c18~76a3

附錄3

空、無相、無所有(/無願/無作)在經文列舉次第之同異

 

三三昧

南北傳

出處

1

空→無相→無願

南傳

日譯南傳《長部》33「等誦經」(八,p.298)

日譯南傳《相應部》43「無為相應」(16上,p.79)

日譯南傳《增支部》「三集」(一七,p.495)

巴利南傳《增支部》3(一,p.299)

巴利南傳《長部》33(三,p.219)

北傳

《雜含》(220a)

《長含》「9101112經」(大正150b/53a/57c/59c)

《增含》卷376經」(大正2754b21)

《增含》卷38經」(大正2558b15)

2

空→無願→無相

北傳

《中含》69「三十喻經」(大正1519b21)

《中含》211「大拘絺羅經」(大正1792a)

《長含》9「眾集經」(大正150b)

《大集法門經》(大正1228a)

《增含》卷39(大正2761a5)

3

無相→無願→空

北傳

《雜含》「567經」(大正2149c)

4

無願→空→無相

南傳

巴利南傳《相應部》417(四,p.296)

巴利南傳《中部》43(一,p.297)

參照楊郁文,〈初期佛教「空之法說與義說」()〉《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p.94

 

附錄4

《大品般若經》、《大般若經》與《大智度論》頂墮內容之比較

經論

主要內容

頂墮在何處

經典出處

a.《智論》

1.不能上菩薩位

3.不墮聲聞、辟支佛

不明

《智論》(大正25262b

b.《智論》與《大品般若經》

墮聲聞、辟支佛地

二乘地

《智論》(大正25719a

《大品般若經》(大正8412b

c.《大般若

經》

1.墮聲聞、辟支佛地

2.不入菩薩正性離生

二乘地

《大般若經》(大正5200c)、(大正7455b)、(大正743c

參考書目

 

一、原典

1.      《長阿含經》22卷(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第1冊,

No.1

2.      《中阿含經》60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1冊,No26

3.      《雜阿含經》50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No.99

4.      《增一阿含經》51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No.125

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 (唐‧玄奘譯) 大正藏第567冊,No.220

6.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 (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正藏第8冊,No.223

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10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

No.227

8.      《維摩詰所說經》3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4冊,No.475

9.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50卷(唐義淨譯)大正藏第23冊,No.1442

10.  《大智度論》100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No.1509

1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

27冊,No.1545

12.  《阿毘曇毘婆沙論》60卷(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大正藏第28冊,

No.1546

13.  《阿毘曇心論》4卷(晉‧僧提婆共慧遠譯)大正藏第28冊,No.1550

14.  《阿毘曇心論經》6卷(高齊‧那連提那舍譯)大正藏第28冊,No.1551

15.  《雜阿毘曇心論》11卷(劉宋‧僧伽跋摩等譯)大正藏第28冊,No.1552

16.  《阿毘曇甘露味論》2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8冊,No.1553

17.  《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No.1558

18.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80 (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

No.1562

19.《瑜伽師地論》100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0冊,No.

1579

20.  《成唯識論》10卷(護法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No.1585

21.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4 (唐‧窺基撰) 大正藏第43冊,No.1831

22.  《異部宗輪論》1 (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49冊,No.2031。 

23.  《清淨道論》(簡體版),覺音著,葉均譯,檳城佛學院印行,19988  

月。

24.  《日譯 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第15冊、《小部》第24冊,高楠博士

功績記念會纂譯。東京,大藏,193978日發行,19931020日再刊三刷。

 

二、現代人著作:

A)中文

1. 印順法師:

--《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47月初版,8110

6版。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395月初版,814

月修訂一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05

月初版,8377版。

2. 厚觀法師:

--〈《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法光雜誌》第36

期第二版,民國81910日。

3. 楊郁文:

--《阿含要略》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826月初版,833

三刷。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與義說」()〉,《中華學報》第5期,台北,

中華佛學學報編審委員會,民國817月出版。

 

 

 

B日文

1. 貞包哲朗:

--〈大智度論における禪定〉,《佐賀親谷學會紀要6》,佐賀龍谷短期

大學,昭和3312月出版,p.22~47

--〈大智度論における三三昧について〉,《佛教龍谷學會紀要》910

合卷號,佐賀龍谷短期大學,昭和371220日,p.102~120

2. 河村孝照:

--〈大智度論における「空」について〉,《中村瑞隆古稀記念論集‧

佛教學論集》,昭和60228日一刷,p.283~318

3. 鈴木廣隆:

-〈般若經の空思想〉,《印度哲學佛教學》第5號,北海道印度哲學

佛教學會,平成210月,p.143~155

4. 葉德生:

--〈《大智度論》における三三昧.三解脫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42卷第1號,平成512月,p.58~60

--〈《大毘婆沙論》における三三昧.三解脫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411號,1992年,p.454~452

5. 山田龍城:

--〈三三昧と空思想〉,《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京都,平樂寺書店,

1959320發行,1985820日第四刷,p.220

 

 

 

 

 

 



[1] 《智論》卷44(大正25381a~b)。

[2]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19

[3] 《智論》卷20(大正25206c29~207a3)云:「問曰:今何以故名解脫門?答曰:行是法時,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無餘涅槃是真解脫。

[4] 此處龍樹菩薩對三昧的定義是無漏相應才可稱為三昧,不與觀慧相應的凡夫定,不能斷惑證真,則不得名為三昧。

[5] 《雜阿含經》卷21567經(大正2149c13~14)。

[6] 此四種心三昧與三三昧不同處,主要是無量心三昧。在部派佛教將「無量」判為以眾生相為所緣的假想觀,屬於世間禪定而已,如《大毘婆沙論》卷162(大正27819b10~13)云:「何故四無量不斷煩惱?答:……無量是勝解作意,唯真實作意能斷煩惱。實際上無量心三昧與其它三三昧一樣,是亦世間亦出世間,可依此觀慧通達涅槃。此觀念直至初期大乘,龍樹菩薩才又提出無量的真實意義,認為無量非只是緣眾生相的世間禪定,應是有二方面,亦即「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智論》卷20(大正25209a5~6所以無量是通有漏、無漏。無量的真實意義直至龍樹菩薩才又恢復早期原始佛教,其在解脫道上的地位。

[7] 無生法是涅槃異名,通達而不證入,所以稱為「忍」。參閱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97

[8] 學界三三昧的研究成果如下:(1)貞包哲朗,〈大智度論における禪定〉,《佐賀親谷學會紀要6》,p.22~47。(2)貞包哲朗,〈智度論における三三昧について〉,《佛教龍谷學會紀要》910合卷號,p.102~120。(3)河村孝照,〈大智度論における「空」について〉,《中村瑞隆古稀記念論集 佛教學論集》,p.283~318。(4)鈴木廣隆,〈般若經の空思想〉,《印度哲學佛教學》第5號,p.143~155。(5)葉德生,〈《大智度論》における三三昧.三解脫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2卷第1號,p.58~60。(6)葉德生,〈《大毘婆沙論》における三三昧.三解脫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11號, p.454~452。(7)山田龍城,〈三三昧と空思想〉,《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p.2208)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1~106;《性空學探源》p.72~98

[9] 《智論》卷5(大正2597a4~15)。

[10] 參閱附錄1

[11] 《智論》卷5(大正2596c21~24)。

[12] 參閱附錄2

[13] 山田龍城,〈三三昧と空思想〉,《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p.220

[14] 參閱附錄3

[15] 有部三三昧與四諦十六行相之相攝關係:

三三昧

四諦

十六行相

苦諦

空、無我

無相

滅諦

滅、靜、妙、離

無願

集諦

因、集、生、緣

道諦

道、如、行、出

苦諦

無常、苦

三三昧配合四諦十六行相,在部派中可看到兩種不同說法。第一種:三三昧皆有四諦,如《分別功德論》卷2(大正2535a12~13)云:「所謂三轉四諦者,空、無相、(無)願中皆有四諦」。第二種:如上圖說一切有部以三三昧配合十六行相,可詳見以下論典。《大毘婆沙論》卷104(大正27538c);《甘味露論》卷下(大正28975c);《阿毘曇心論》卷4(大正28828c);《阿毘曇心論經》卷5(大正28863a);《雜阿毘曇心論》卷8(大正28939a);《俱舍論》卷28(大正29149c);《順正理論》卷79(大正29766a)。

[16] 《中阿含經》卷49187經,〈小空經〉,(大正1737a4)。

[17] 《瑜伽師地論》卷90(大正30813a6~8)。

[18] 《增一阿含經》卷41(大正2773c12~16)。

[19] 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4

[20]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p.78

[21] 參閱《雜阿含經》「551經」(大正2144c)。

[22] 詳見(1)日譯南傳《相應部》35「六處相應」﹙第15冊,p.87~88﹚(2)另日譯南傳《經集》5「彼岸道品」(第24冊,p.425)云:「觀世間空。」

[23] 依印順法師之分類,所謂「佛法」是指原始佛法及部派佛教。

[24] 可參閱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94;《空之探究》p.145

[25] 《智論》卷20(大正25207b4)。

[2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77(大正7419c24~25)云: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以無性而為自性。

[27] 《智論》卷27(大正25262c17~21)提到法空與大悲和合即得入菩薩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知諸法空;大悲心故,憐愍眾生;於是二法,以方便力不生染著。雖知諸法空,方便力故,亦不捨眾生;雖不捨眾生,亦知諸法實空。若於是二事等,即得入菩薩位。

[28] 《智論》卷4(大正2585b18~19)。

[29] 《智論》卷31(大正25287b15~16)云:「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我、我所無故,則不著餘法;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即時知世間常空如涅槃。

[30] 總相、別相,或名總性、別性,如《智論》卷31(大正25292b~c)云:「一切諸法性有二種:一者、總性;二者、別性。總性者,無常、苦、空、無我,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入無出等。別性者,如火熱性、水溼性、心為識性。如人喜作諸惡故名為惡性,好集善事故名為善性。

[31] 參閱《智論》卷51(大正25423c8~17):「如阿羅漢,不能知一切總相別相。……如菩薩從初發心,於一切眾生起大慈悲,雖未得佛,於其中間,利益無量眾生;決定知諸法實相,具足六波羅蜜故,破諸魔王及壞外道,斷煩惱習,具足一切種智;總相、別相,悉知、悉了。

[32] 《智論》卷39(大正25348b4~5)。

[33] 《智論》卷31(大正25294a21~22)。

[34] 《智論》卷31(大正25294a22~23)。

[35] 參閱《智論》卷24(大正25235c10~21):「聲聞法總相:但知苦,知苦因,知苦盡,知盡苦道。譬如二種醫:一者﹑但知病,知病因,知瘥病,知瘥病藥;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病瘥,不知一切瘥病藥。或復但知治人病,不知治畜生;或能冶一國土,不能冶餘國土;有能治數十種病,不悉知四百四種病。病因﹑病瘥﹑瘥病藥,亦如是。二者﹑於四種中悉皆遍知,遍知藥,遍知病。聲聞人如小醫,不能遍知,菩薩摩訶薩如大醫,無病不知,無藥不識。以是故,聲聞法應具足,菩薩法當學。

[36] 參閱《智論》卷28(大正25266b16~17):「分別諸法智慧是別相,涅槃智慧是總相。」

[37] 《智論》卷70(大正25548b29~c1)云:「空雖是一,人根有利鈍,入有深淺故,差別說空。

[38] 參閱《智論》卷79(大正25618c14~18):「二乘得空,有分有量,諸佛、菩薩無分無量。如渴者飲河,不過自足,何得言俱行空不應有異?又如毛孔之空,欲比十方空,無有是理!是故比佛、菩薩,千萬億分不及一。

[39] 《智論》卷59(大正25480c9~10)。

[40] 《智論》卷34(大正25313a11~13)。

[41] 《智論》卷70(大正25548b23~24)。

[42] 《智論》卷87(大正25674c18~20)云:「無漏心是無相相,菩薩住是心中,不見誰施、誰受、誰物,離一切相心布施,不見有一法。

[43] 《智論》卷61(大正25492c5~6)。

[44] 《智論》卷67(大正25528a20);另可參閱《智論》卷88(大正25681c28~29)亦云:「諸法實相是一切法無相。

[45] 《智論》卷50(大正25417b11)。

[46] 《智論》卷22(大正25222b27~c6)。

[47] 《智論》卷83(大正25643b~c)。

[48] 《智論》卷40(大正25349b)。

[49] 《智論》卷83(大正25643c2~3)。

[50] 《清淨道論》認為涅槃是能成為所緣,如p.630云:「隨順(智)能除覆蔽諦理的煩惱黑暗,但不能以涅槃為所緣;種姓(智)則只能以涅槃為所緣

[51] 《智論》卷83(大正25643c14~20)云:「佛自說涅槃法有三相,云何言無相?答曰:是三相假名無實,何以故?破有為三相故,說無生、無滅、無住異,無為更無別相。復次,生相,先已種種因緣破,生畢竟不可得故,云何有無生?離有為相無為相不可得,是故無為但有名字,無有自相

[52] 《智論》卷83(大正25643c23~26)。

[53] 《智論》卷88(大正25680b6)。

[54] 《增一阿含經》卷41(大正2773c15~16)云:「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

[55] 《智論》卷37(大正25335b9~12)。

[5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大正512c5~6)。

[57]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大正5200c11~12)。

[5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大正512c7)。

[5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大正513a5~6)。

[6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大正5200a24~25)。

[6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大正5200b14~16)。

[62] 方便(梵upAya)本來是向著某一目標前進,含有手段、方法的意思,在佛典中,常將「導入諸法實相的手段」稱為方便,方便一詞有多義,《智論》大略分成下列四項:(1)不取相、無所得的方便;(2)淳淨熟練的智慧即是方便;(3)慈悲心、利他行之方便;(4)空觀與慈悲相調和的方便。可參閱:厚觀法師〈《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法光雜誌》第36期第二版,民國81910日。

[63] 《智論》卷53(大正25436a14~17)。

[64] 《智論》卷37(大正25335a16~23)。

[65] 《雜阿含經》卷10(大正271a1~2)。

[6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9(大正23670c2~3)云: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另可見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64

[67] 《智論》卷22(大正25223b5~6)。

[68] 《智論》卷20(大正25207c18)。

[69] 詳見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65

三三昧,三法印的關係

              

諸法無我

無所有        

無願

諸行無常

無相          

無相

涅槃寂靜

 

[70]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14541a17~18)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71] 《智論》卷40(大正25349b10~15)提到不同根性的有情,可依不同解脫門得道:「有人無始世界來,性常質直,好樂實事者;有人好行捨離者;有人世世常好善寂者。好實者,用空解脫門得道,以諸實中空為第一故;好行捨者,行無作解脫門得道;好善寂者,行無相解脫門得道。

[72] 《智論》卷29(大正25274a23~25)云:「佛欲令眾生解故,種種分別說。說一切諸佛法,以空、無相、無作印故,皆入如、法性、實際。

[73] 1《雜阿含經》卷11經」(大正21a12~14;2)《雜阿含經》卷5104經」(大正231c10~11)。 

[74] 參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大正8568c22~23):「菩薩有大智慧深善根故,能作是念,今是學時,非是證時。」另可參見《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8(大正8649a29~b1)。

[75] 《智論》卷37(大正25335a22~25)云:「本有深悲心,入空則不墮;無大悲心則墮。如是等因緣,不墮二地。能淨佛世界、成就眾生者,菩薩住是空相應中,無所復礙。

[76] 《智論》卷40(大正25350a23~25)云:「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精進﹑智慧門入佛道。

[77] 有一類菩薩,因大悲故不證涅槃,名為大悲闡提,如《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1 (大正43611a9)云:「因成果不成,謂大悲闡提。

[78] 《智論》卷31(大正25293c9~10)。

[79] 《智論》卷76(大正25594b26)。

[80] 《智論》卷20(大正25207a23~29

[81] 《大毘婆沙論》卷104(大正27539c18~20)云:「此三三摩地,亦名解脫門。問曰:三摩地與解脫門有何差別?答曰:三摩地通有漏、無漏。解脫門唯是無漏。

[82] 《智論》卷20 (大正25207a28~29)

[83] 《智論》卷63(大正25507b)云:「行如是諸法實相不二道,從法忍乃至十五心,是名得;第十六心,得沙門果,是名著。復次,行六波羅蜜,乃至生柔順忍,是名得;能生無生法忍,入菩薩位,是名著。」;《智論》卷53(大正25440c)云:「動者,柔順忍;出者,無生法忍。聲聞法中,動者學人,出者無學。

[84] 《智論》卷27(大正25262b2)。

[85] 《智論》卷74(大正25580a27~b1)。

[86] 《智論》卷53(大正25437c15~17)說:「無生觀有二種:一者、柔順忍觀;二者、無生忍觀。前說無生是柔順忍觀,不畢竟淨;漸習柔順觀,得無生忍,則畢竟淨。

[87] 《智論》卷27(大正25262b11~12)說:「何等是住頂?如上所說諸法愛斷,於愛斷法亦復不取。

[88] 《智論》卷41(大正25362a7~16)。

[89] 《智論》卷27(大正25262b8~11)。

[9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大正5200c13~16)。

[91] 筆者按:《大般若經》與《大品般若經》說明頂墮的內容時,都同樣指是「墮聲聞、辟支佛地」,也為《智論》所引用(見下表bc的內容),這是三經論所共同的。但《智論》又在卷27指出「不能上菩薩位,不墮聲聞、辟支佛地」名為菩薩頂墮,則是《智論》別於《大品般若》與《大般若經》所獨有的看法,至於頂墮至何處,《智論》並沒有作詳細說明。對《般若經》與《智論》頂墮內容之差異,請參見附錄4

[92] 《中阿含經》卷18(大正1542c)。

[93] 《大毘婆沙論》(大正27539b2)云:「若有漏在十一地,若無漏在九地」;《智論》卷20(大正25207a23~28)。

來源:www.fuyan.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