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淨空法師法語2
淨空法師
19/03/2018 07:3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說法時對於某種辭彙一再提及,似嫌重複,其實聞法之人常常得到熏習,使八識田中落有印象,能得莫大的利益。如果我們還沒有成就,現在再聽一千遍一萬遍也不算多。

    法界指空間與時間所包括之一切。第一義是佛所證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極清淨;有此智慧才能斷煩惱,念念與第一義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塵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無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來的智慧,才能明了法界。故經云:「法界所有皆明了,於第一義最清淨,永破瞋慢及愚痴,彼功德者行斯道。」

    達摩祖師教法是觀心,心要極靜才行。後來人心漸鈍,難於成就,祖師們乃教人改參話頭。其實參話頭與念佛法門相類似,而參話頭如不破本參,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帶業往生,謂之二力法門,此功德之殊勝又非其他法門所可比擬。我們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應老實念佛,專心念佛亦接近第一義。

    經云:「於諸眾生善分別。」此善字最為吃緊,善分別是了別,用的是無分別心。古人常說的比喻為水與波,水無波浪的時候是無分別,一起波浪,外面照進來的景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剎那生滅如波浪,果然靜若止水,一切森羅萬象即了然於心。人人都想開悟,入法界性才能開悟,佛教我們見性不著相,不著相是不著空亦不著有,空有二邊均不著,才能得中道第一義的智慧。

    菩薩是表法門的,文殊大智、普賢大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合四大菩薩之大願即是佛之大願,所以學佛無論那一種願都要發,否則不能圓滿。

    經中常常開示,一切煩惱歸納之即是一個貪字,貪欲為一切禍患之根本。對治貪欲要用布施,貧窮布施難,其實布施功德大小與所布施之金錢數字並無關係,要看有無菩提心。若以清淨心布施,其功德無量無邊;一著相即變為人天福報,是世間痴福,成為三世怨。

    放生一事,財、法、無畏三種布施全賅。購買生物花錢,是財布施;放生時念大悲咒說法,使其歸依三寶,為法布施;當生物正在被殺之前,或正在被拘押待決之時,解除其牢獄之苦,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是無畏施。故語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任何生命亦復如是。

    修道之人目的在續佛慧命,自己專心苦修,不拉攏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怕沒道糧,果真心在道上卻沒飯吃,韋陀菩薩要負責任。要相信佛語,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

    經云:「遠離於我無惱害。」離開我才清淨,沒有我焉有我所,大乘佛法一發心就無我。大小乘之差別,即在發菩提心上。昔有一羅漢,帶一小沙彌,替他背著包袱隨行。忽然小沙彌發了菩提心,羅漢是有他心通的,發覺後,立時忙把包袱接過來,請小沙彌先行,他背著包袱隨後走;因為小沙彌一發菩提心就是菩薩,羅漢是小乘,自應為菩薩服務。過了一時,小沙彌又退了菩提心,羅漢馬上又令小沙彌背包袱隨行。如此幾次,小沙彌以為羅漢發神經,詢問究竟,經羅漢說明原委,小沙彌始悟發菩提心之重要。

    受戒容易,守戒難。持戒必須有智慧,如無智慧無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資相成。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降伏煩惱需要智慧,俗語說:沒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種,一為止持,一為作持。如五戒之規定均為不應作,為止持,屬自利;作持是必須要作,屬利他。例如受菩薩戒之後,路遇病人必須為其安置照顧,不管即犯戒,謂之作持。

    律儀戒是三藏中之律藏,律藏中未包括之事項太多,但持戒者須了解戒律之精神。戒律之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律條文內未規定者,凡屬於善事均應照作,屬於不利者,無論於己於人均不應作。如吸香煙,律未規定,但於己有害即不應吸。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那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淨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佛對於眾生習氣了解得太深刻,教導我們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淨心,失去清淨心所修的均為痴福。除非為了度眾生,否則以不接觸繁華世界為上策,出家人更應明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龐居士將金銀財寶沈入江底,有人問他何不救濟世人,他說好事不如無事。心寂靜了即如明鏡一樣,萬事萬物了了分明。

    由初學佛到等覺菩薩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後就不要持戒了,因為佛的行為就是戒律。

    今人耐性不及古人,凡事都想在最短期間內完成,因為工業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從前人跟老師學道,一二十年是很普遍的。佛知眾生無耐性,所以對小乘人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說多了恐怕學人退了道心;其實大乘經典說成佛要修無量劫。

    清淨心中一絲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家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家對頭也在內;菩薩沒有一個冤家,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通通是諸佛菩薩的教化地區,菩薩悉往受生,為數無量。佛在此世示現已是第八千次,未曾一念生疲厭。人與人相處乃是前生的緣,可能起變化,從前是好友忽然變為冤家,凡夫類多如此;而菩薩則不然,如如不動,順境不動歡喜心,逆境不動瞋恚心,才能看到諸法實相。

    成佛之後仍繼續行菩薩道,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比修學的菩薩作得更徹底更積極。菩薩的光明照耀每一個眾生,令其入法性,見性成佛,菩薩願才算圓滿。地藏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須等待每一個眾生均成佛,他才成佛。換言之,即是永遠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禪定屬功德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屬福德邊。福德可以給人,功德不能給人,亦如財物可以贈送他人,聰明智慧無法贈送他人,功德是自己專有的。寶誌公為觀音化身,主持梁皇懺亦只能將郗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問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內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這是大定。隨問隨答,一經過考慮即落在意識心上,必須要用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佛心,心心相應。教下的止觀也是定,方法不一樣,目的則同。

    無漏的是功德,有漏的是福德,可以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果的是無漏的,功德從般若智慧中來。佛法所銓釋的是人生宇宙萬事萬法,拈任何一法皆能證大菩提,《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不過是宇宙人生一切法門中之代表,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那一法門均能入道。

    自己成就之後,要緊的是教化眾生,此是依智起悲;必須有大慈悲,才能度世。如不化他,自己的性德不能圓滿,十方諸佛成佛之後無不度眾生;度眾生是有作有為,而在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故經云:「普使群生到彼岸,此淨心者所行道。」

    佛菩薩為度眾生,常常示現種種身相,並不祇是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相。有時現眾生相,多分對於根熟的眾生示現;如將要證果的人,以及作錯事尚肯懺悔之人,也有在自然界顯現的,作為眾生一切成就的增上緣。眾生對於一件偶發事件,機觸靈感,恍然大悟,或因他人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而扭轉危局,終身受用不盡者,皆為佛菩薩在冥冥中示現化導,凡夫無天眼通,不知不覺而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吾人現正在夢中,醒覺過來,方知世事如幻。空華佛事,水月道場,連佛法都是假的,何況世間一切有為法。經論中說得清清楚楚,我們天天研究,但還是造罪業、起煩惱,其原因是沒有進入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斷煩惱的,如學佛而仍有煩惱,是與佛法背道而馳。

    時間是就眾生分上說的,實際上並沒有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時間屬於心不相應行法,長短沒有一定,念劫圓融,可見時間是眾生的知見。所以經云:「無量無邊無數劫,於一念中悉明見。」

    一切眾生見到菩薩,菩薩絕不令其空過,一切菩薩均是如此。我們應當學菩薩,對於眾生,如能接受佛法教誨,我們應盡其所知予以教導,縱不能接受佛法亦要說因果報應,使其深信得益。不捨一切眾生界而不著一切眾生界,度眾生而不著眾生之相,說法不著說法相。

    見佛無疲厭,念念之中都能見佛。佛是覺,六根接觸六塵,念念覺悟,便念念見佛,不疲不厭,法喜充滿。學佛人真能達此境界,心地常常保持六根清淨,不為六塵所轉,自然法喜充滿。凡夫的境界,唯一的辦法是二六時中常有阿彌陀佛的念頭。深入經藏,沒有清淨心入不進去,要靠佛菩薩感應;感應全憑至誠心,至誠心也是清淨心。

    佛氏門中不捨一眾生,心量要大,眾生無邊誓願度,存心捨棄一個眾生都不能成佛。心裏有取有捨即著了相,著相即是凡夫而不是菩薩,四相有一個則四相俱全。雖說帶業可以往生,也要理智能克制感情,平時須多練習,否則到臨命終時就來不及了。

    菩薩修行宗旨在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法門無量,三昧無量。功德林菩薩說修三昧是一種手段,目的在見性,三昧的本性即真如本性,三昧的相無量無邊,見了性一切三昧皆通達。每讀誦一部經皆能見性,無論大乘經小乘經皆能見性,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比方小學與大學,若看輕小乘,不立基礎,大乘佛法即入不進去。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勝寂滅法」,忍清淨寂滅,把心安住在清淨寂滅就成功了。學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來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處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現前不能說好與不好,如被魔降伏即歸失敗,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現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嚴》五十一種陰魔,唯一的剋伏辦法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天人有報得的神通,比人高明,但只有五通。由欲界天到無色界天,每上一層,其神通力要高一層,惟無「漏盡通」,若得漏盡通即超出三界。神通並不是一件奇怪事,是自性體中本具的功能,有修得的,有報得的,報得的神通,不僅天人具有,連鬼道亦能具有。菩薩的神通是修得的,比天人高得多多,無法比擬。如坐在講堂中不動,而同時能普遍在一切處現身,此種境界凡夫無法體會,到了第九行菩薩才能達到此種神通力量。須知佛菩薩並無身相,故能現一切相,佛菩薩相好莊嚴,是為凡夫有分別心而說的,為眾生感應道交而示現的。所謂相無定相,人求感應,佛菩薩所現的是人相,天人求感應,佛菩薩所現的是天人相,若不顯同類身即無法教化。

    經云:「善守身語及意業,恆令依法而修行,離諸取著降眾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淺顯的說法即是:身必須離殺盜淫,語必須離四種口過,意必須離貪瞋痴。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報而不是菩薩道。十善業是有漏的福報,修十善業而離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執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則可降伏眾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離諸取著,「離諸取著」即可降魔。

    讀書同吃藥一樣,吃藥是為了治病,以藥力把病化解,使病人恢復元氣;讀書是要變化氣質,如不能變化,讀書何用?佛經讀得滾瓜爛熟而仍然貪瞋痴慢,與不讀何異?讀經聽經之後即要作菩薩作佛。居士們在家則家庭即是道場,對父母孝順,對一切事理明達不迷即是佛寶,事相上作得一切圓滿即是法寶,化導全家人一團和氣即是僧寶。公務員事事本著佛法作,忠於國,忠於事,認真負責,則機關就是道場。學佛人所在之處即是道場,並不限定寺院內之大雄寶殿及經堂才是道場。

    世間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其實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惡業因所結的果,現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佛就不把「求不得」列為八苦之一了。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今生之財富是由前生財布施得來的,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布施得來的。有許多人發了意外之財,不但病魔纏綿,損失殆盡,且把老本花掉,此種事例世上所在多有。所以人不必貪求,要放下一切,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守住了,心地才清淨;心地清淨,決定往生。「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

    《四十華嚴》第一品之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思是動念頭,議是討論,不思議即是菩提心中之直心。直心正念真如,離念而無念頭,所說言語皆是由本性中生出來的,不是在心中動念頭思忖出來的,所以叫不思議。「入」字最吃緊,讀誦《四十華嚴》,照經中行即可入其境界,入其境界即與菩薩一樣。我們現在行菩薩道,把自己看成菩薩,而看眾生依舊是冤親不等,善惡分明,則自己仍是凡夫。菩薩對五欲六塵一絲不染,而我們對於名譽、財產、恩愛牽罣太多,放不下,就是還沒有入到菩薩的境界。

    「藏」,倉庫義,寶藏義,出生義,本性之功能無有窮盡,故稱之為無盡藏。

    一個人要有成就,靠博學多聞,多聞之後要深思,義理通達後要實行。聞之不解或昏沈掉舉,皆為缺少福德及宿慧;一聞即解即信,是過去世有福德善根。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無願無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則四相具足,即非菩薩,仍是凡夫。要保持清淨心,不可執著。

    離相並非不要相,祇是教人不著相。古德以金作器為喻,金是性,器是相,如不要器,也就顯不出了金品的功能了。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是道源功德母,清淨信心能生一切功德。受了三壇大戒未必有信。佛法是清涼法、離煩惱法,學佛之後如仍有煩惱,即是尚未生信。

    佛成道後最初說法是講《華嚴》,說二七日(十四天),當機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聞《華嚴經》後可得大乘道種,對凡夫同樣有益;對於不信佛法的人,縱墮地獄,如聞到《華嚴經》一句一偈,承此功德亦可得度。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當生成就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遇到第一位菩薩即令其念佛,最後一位令其到極樂世界,可見《華嚴》是大本的《彌陀經》。

    「信藏」。菩薩明達佛智,入佛智慧即見性,由本性中生出的信才與性體相應。凡夫的境界處處染,故心不能清淨。大乘與小乘不同:小乘目的在斷見思煩惱;大乘是以度生為先決條件,必須在塵世間合光同塵,才能利益眾生。但眾生習氣很重,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也很重,一念不覺即反為所轉。若信藏成就即可不染塵勞,八風吹不動,可不為環境所轉。

 

    戒律是清涼自在的,如法持戒必得法喜。持戒目的在遠離塵勞,然後才可得一心。對於佛法無深入者,認為佛法理論雖然高超,而戒律對於人的生活拘束太甚了。這是邪見。持戒不清淨而見解能清淨者,無有是處。

    「護持一切諸佛種性。」所謂諸佛種性即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能護持自己的真如本性,即是護持諸佛種性。《楞嚴經》說,用根不用識,識是虛妄分別心,護持六根的根性,與佛性相應。

    貪圖名聞利養,為求當道禮敬或巴結信徒而修苦行,名為貪求戒。經云:「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

    體性周曰普,隨緣成德曰賢,真如本性,從十法界之緣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從性德上說,黃金是性體,如以黃金塑造一尊佛像,便受若干人之禮拜供養;若以黃金塑造一美女,則是隨地獄法界。同樣是黃金,相不同,功德亦異。

    通無量法門才能度無量眾生。無量法門太多,要修一個法門,一門通一切皆通,一門深入是方便,見了性才通一切法門,性德是周的。六祖慧能並不識字,而能講解各種經典,是已見性。博學多聞與一門深入並不衝突,博學是幫助一門深入。

    慚愧的相在唯識中屬於善法,無慚是隨煩惱。《涅槃經》中說自己作惡事受良心的責備謂之慚,自覺羞於對人謂之愧,有慚愧心不會作壞人,中國人謂之知恥。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是令對於身體不要過份愛惜。打破身見即能破我執,才能離開世間,往生極樂世界。

    經云:「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具貪瞋痴憍慢諂誑,及餘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姦淫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讎。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云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慚藏。」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應常常讀誦。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凡夫一番生死即有隔陰之迷,只知眼前眷屬而不知過去眷屬。今生凡與我有來往者,在過去世中均有關係,有恩的,有怨的,有還帳的,有討債的。過去生中與你最親密的,恩怨厚的,債務重的都要到你家裏來作最親密的直屬親屬,還債的人可與你興家立業,討債的人可使你家敗人亡。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切看淡,處處學吃虧,有債務早早還清;債務了掉,可以減少自己修道的障礙。

    對五欲六塵起貪求心,無有厭足,道業難以成就,往生淨土必有障礙。只要對於世間一絲毫貪求心都沒有,即可隨時往生,感應道交亦從此處來。佛法就是一個「捨」字,能捨得一分,道業即增進一分,捨得多道業高;若貪求無有厭足,必定入三惡道,一入惡道再想出頭就難了。

    學佛要緊的是離相,離相並非逃避現實,不過是不取相、不執著而已。佛法一絲毫的假都摻不得,如摻一點,德性即不能圓滿。眼睛裏不能容塵沙,但亦不能有金剛鑽,所以說平常心是道。心是動的,等於水起了波浪,使其永遠保持水平的狀態即可放光明。對世間法不可貪求,對佛法亦不可貪求,一有此心即如眼睛裏放入一粒金剛鑽;但須除妄,切莫覓真,如求真則是又加了一層妄想。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代表五欲六塵,清水代表佛法,蓮花超越水面,不染污泥亦不沾水;世出世間均超越,若超出世間而逗留在出世間,仍是有著。

    清淨無染著即金剛智慧。六根接觸六塵要時時刻刻覺悟,眼根對色塵,發覺要被色塵牽跑,趕緊回頭,一絲毫歡喜心或瞋恚心都不能有;耳根對聲塵亦如是,無論何聲均不動心,不動心即是菩薩的境界。清淨心不現前永遠不能出頭,這是生死關頭,六根還要為六塵所染,轉眼之間又到輪迴中去了。

    見到一切佛,即知自己能分身,否則見不到。神通是本性中本具的德能,只要自己本能恢復,即知自己去掉了五蓋及二障。

    六根接觸六塵,世人以為是樂,其實是苦。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發道心,佛訓示以苦為師,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環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信解行證是四個步驟,信是開端,信而求解,解後能行,行之圓滿,方能證入。

    過年時到寺院大雄寶殿中燒香拜佛,希望一年之內人財兩旺,事事順遂;然而一年下來,不如意事仍十常八九。蓋世人僅知供奉大雄寶殿中的金佛,而不知供奉活佛,果然能時時刻刻把一切眾生當作佛供養,必有好的境界,所求如意。

    能依教奉行,即能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根本智才能現前,一般說法是要見性,即本性中之般若智慧,此慧得到之後是現量境界。初住菩薩才有根本智現前,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有根本智才有後得智,根本智是從理體上講的,後得智是從境界上講的。一登菩薩位即得根本智,因直心即是本性。

    「專求如來一切智智」,此係學佛的一個方向,上面的智字指根本智、是實智,下面的智字指後得智、是權智。學佛唯一希望就是求開智慧,修淨土法門將一切功德回向往生極樂世界,此係手段而非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在求佛的一切智智。

    念是業識,念是五行之想與思,是心所法之一,性體中決無念。若想見性,有念頭即見不了性,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只要認識體,猶如虛空,森羅萬象相上動無妨礙,性之與念本來不二而二。

    念當處起當處滅,剎那不停,病在前念滅後念又起,念念相繼。生滅的現象太忙了,一彈指有六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其細微之處凡夫無法察覺,沒有靜功的不覺其相續,以為是一念。

    一動念就錯了,性體中什麼都沒有。所謂證得實相般若,實際上無所證、無所得;若有證有得,仍然未離名字相,即非實相,成了佛並不有成佛的念頭。開始用功的時候,必須與此果地覺相應,方易見性。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念佛一法是方便之方便。無量法門均為的是見性,不念其他而念佛只是轉換一個念頭。

    常說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藏教佛,藏教佛等於第九信位的菩薩。念佛如有成就,等於初住菩薩,此乃方便之方便;若修他法,修到初住菩薩須經過久遠劫數。而念佛是二力法門,依阿彌陀佛攝受之力乃得不退,加以信願真切,一心求生,不染五欲六塵則心淨,心淨則土淨,與極樂世界相應,功夫成片,而後可以隨意往生,生死自在。

    如來三昧與菩薩、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為楞嚴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則與佛的定相應,所以佛在各種經典中提到念佛法門,極稱讚其殊勝功德。

    菩薩最大的冤家是五欲六塵,修菩薩道的人要離五欲六塵。斷由心上斷,不是由事上斷,事上斷是二乘。要能接觸五欲六塵而不被五欲六塵染著,否則即不能弘法利生。

    經中有「分減施」一詞,即隨分隨力施與眾生,將自己所享受的衣食省吃儉用,勻出一部份施與比我更苦的人,此種作法每個人都應當做到。

    「竭盡施」一詞,是盡其所有施與眾生之意。財物為資生之具,不能缺少,竭盡施誠屬難行,但須要存此心。而行施時須有智慧,若無智慧反而使眾生受害,因布施而使受者墮入有為。

    眾生受業力支配,佛有善巧方便以救度之。凡是受苦或受樂均可以激發道心,受苦難何嘗不是佛菩薩用以鍛鍊眾生的,而享樂時又何嘗不是佛菩薩測驗眾生的。如因享樂而歡喜被五欲六塵牽著走,是違背佛菩薩的意旨,故佛說以苦為師,確有至理。

    菩薩布施應無吝嗇,菩薩知一切法是空的。身為四大五蘊因緣所生,是無常之法,財寶地位亦非堅實法;既屬無常無堅,即不值得留戀。故無論大小乘佛法,均以布施為第一,令眾生一切放下。放下始能見性,見性後對萬事萬物均能徹底明瞭。作此觀很容易捨了,但是最要緊的是,布施時不可使眾生增長貪心及惡念。所以說布施要有智慧。

    愛是大煩惱,從無始劫來生死輪迴之苦,均是受了愛的害,現在還不肯捨棄,真是愚痴!布施以修捨,佛經中有所謂「一切施」,施捨到了極處,愛根自然能斷。

    定是不散亂、不昏沈。散亂是亂想,人在清醒時一定胡思亂想,否則即睡覺,沒有中間;如清醒而無妄念,即是佛法所說的定。這是最普通的,學佛可以作到,催眠及外道均可作到。如念佛時發現有時一心不亂,自己一歡喜,這又是亂想。假如念佛念得很好時,不知能念所念,祇有一聲佛號歷歷分明,正是心淨境界,如遇此種情況要好好保持,保持個把鐘頭已經算不錯了。人有病苦,到此地步,即可不藥而癒。

    外道及道教修行到了相當程度,均知有六道之存在,了解天上及陰曹地府,亦知淺顯的六道因緣果報;而佛經中言之最詳。凡夫修行程度不夠,無天眼通,不能親自見到,只能依聖言量而認定,絕不可因自己愚痴而否認六道輪迴。

    不亂想不昏沉,心中只有一個念,靈明清淨,念佛得力時如此,在禪宗說就是止息妄念。

    清淨心是由戒定中來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為第三,忍是出離苦海的最妙法門。

    學佛者心中有名聞利養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遠離五欲六塵,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識。只要自己心中清淨,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老實念佛絕不會招魔。

    一切眾生之種種心以及種種行為,佛無不知;十法界每一位眾生的心理,佛都了解。

    佛有大三昧大智慧,若想成佛就要學佛之慈悲。念佛還是要有大悲心,對一切眾生要慈悲,否則與極樂世界不相應。

    觀是看破、止是放下,有止觀才能斷得了貪愛。經中常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說到細相太微細了,就粗相說,妄想即無明集的根本原因。經中常說「無始無明」,此「無始」非說無開端之謂,此無始根本不能說他有開始,因其為徹底的虛妄,而一切萬法是由此妄想變現出來的,對環境染著即是無明。有愛才有取,有取即有有,取與有均屬無明,斷了無明是覺後空空無大千。十二有支斷一個其餘全斷,果上斷不了,只有在因與緣上斷,因與緣只有五條:過去的無明與行,現在的是愛、取、有。只要根塵相接觸,動了心的都是愛,耳喜歡聽的是愛,不喜歡聽的也是愛。

    離相並不是不要相,是不著相;若不要相,體也沒有了。不取不著是離相的意思。佛令我們離相,他為什麼八相成道?他要離相,他就一無成就,可見相不可離開。色比作影子,以現前諸法說如夢幻泡影,其體是空,壞其緣而已。房子有相,其本性是空的,拆了之後磚是磚,瓦是瓦,根本沒有房子,乃是因緣所生法。

    不要以為佛菩薩及二乘能作到的,我們作不到,其實一覺一迷而已。祇怕不能回頭,若猛然回頭,朗然大覺,根塵相接時一塵不染,隨便拈一法門都能了生死。學佛人求深入,找其本源。三祖未出家時到二祖處求懺悔,二祖令三祖把罪拿出來,三祖找不到,說覓罪了不可得,二祖說我已替你懺淨了,三祖大悟。二祖是叫他見性,到覓罪了不可得時,罪相不可得,一切萬法那裏可得?

    勇猛精進,衝破魔眾。魔眾不是外面來的,真正的魔是無明、塵沙、見思煩惱。學佛如不能斷除煩惱即是冒充佛子。學佛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迷而不覺,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礙仍然在我們自己這邊。

    皈依三寶的人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護。皈是回頭之意,從前的心是在五欲六塵中流浪,現在回過頭來依靠佛。讀誦大乘經典,常聽常看,經中所說的話全是對我們說的;依教奉行,慢慢的露出一分二分光明,與佛菩薩的光明才能接觸。

    佛對於恐怖的眾生有安慰之處,生死之因緣自己可以作主宰,想不生不死並不難;見思煩惱是生死之根本,如不肯斷是願意在世間。煩惱一起來,立刻覺察,日久工夫純熟,即能斷煩惱,即可自作主宰。看破是真精進,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斷除煩惱,生死即得自在。

    天台宗講止觀,念佛一心不亂即是止。如何能止?一聲佛號,六根感覺與平時一樣,學佛的不是木頭死人,六根齊用,活活潑潑,心念連續起來,六根的感覺超過常人。心中念,愈慢愈好,念到一句佛號歷歷分明,心中平靜極了。遇此情形,應保持心中一點妄想都沒有,定在那裏,這是最好的境界。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妄想,自己日常工作仍然照做,而阿彌陀佛常在心中。

    所謂善巧方便,是求學態度與修學的方法。其實態度重於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無恭敬心得不到利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是禮敬諸佛,世出世間無論大事小事均不能離開恭敬二字,敬是學習的態度,尊師重道實際上是成就自己。學佛最要緊的是態度,至於修學方法只不過是幫助而已。

    修行證果者是善知識,戒乘俱急、品學兼優者是善知識,此是狹義的說法;若廣義言之,任何人均是善知識,街上流氓打架,如善於體會,即知「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亦是給我身教的善知識。

    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福報;福報分鴻福與清福,清福比鴻福高得太多了!人非有品不能閑,心中清淨無為是真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的快樂只有孔子曉得;個中滋味,又豈是凡夫所體會得到的?

    大經大論中之諸佛境界,是本性中之德能,我們若把煩惱執著打破,則與佛的境界一樣。佛所證的是法身理體,原來就沒有相,現相是從體起用,體是空,相是妙有,體性非相非不相。佛是感應道交而示現,佛有大悲與無量方便法門,只要眾生心中一起念,即有感應。神通是佛的妙用,所現諸神通,舉世不可測,二乘及菩薩均不能了解佛的神通妙用。佛大慈大悲,無礙自在,如來身法界,法界遍一切處,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佛有法身,每一眾生均有法身,入法界即是明心見性,宗門教下殊途同歸,目標相同,互謗是門戶之見,一切不著即能入法界。

    佛看眾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心所現,以凡夫的知見測佛的知見都是錯誤的。我們如果看一切人等均是佛菩薩、大善知識,則我們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當程度。

    常言道: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修菩薩道時必須與眾生結緣,應與法會大眾結緣,與道場結緣,與法會主人結緣;如無法緣,道行再高,學問再好,講經說法沒有人聽。四眾弟子尤須注意者,眾生來供養必須接受,他要培福,須與其結緣,接受之後再與他人結緣;如明日無道糧,今日可向信徒要米,生活能過得去即不要攀緣;有法會處必須往聽,講得不好也要去,作為影響眾,使大家覺得某某大德都去參加聽講,諒係講得不錯,因而可以使道場興盛。

    菩薩事業最主要的是弘法。如在學校作功課,有實習一門,實習即是熏習,熟透了就是自己的學問;學佛如想成就,必須要說法,說法才會發現問題,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自己不斷的熏修,日用平常之中才能躬行實踐。

    九法界均屬有情眾生,每一個眾生之根性均不相同,如果不明根性,說法就不能契機。凡夫非祇一生為凡夫,過去有無量劫,六道均住過,所以根性很複雜;佛有大神力,他知道我們過去生作何行業,那一生有特殊的習氣,順你的習氣教你最適宜的法門,自然契機,進步必快。所以佛在世說法時,聽一次就有開悟證果的。

    煩惱是修道的障礙,對治的方法是念煩惱之種種性,而不要念煩惱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對頭給我氣受,愈想愈氣,就是煩惱;如想與人好,對他有特殊的喜歡,也是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如如不動,果不動心,生死即了。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寂靜念。寂滅清淨已經與三昧相應,禪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禪定,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清淨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這種念法即真心現前。不濁念。濁是雖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並不太認真;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上,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淨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而已。

    弘法利生,研經看教,辦養老院、孤兒院等等事業,均與生死無關,無功夫(三昧)不能成就,幸勿本末倒置。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若不能成就,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實在太冤枉了!得到生死自在之後,想多留世幾年利益眾生,則未嘗不可。

    「持」字即平常所說的讀誦受持,每部經文到最後有「信受奉行」之句,即受持之義。不能受持如說食數寶,自己得不到利益。讀經文須注意文句義理,文是文字,句是完整的一句話,義是文字所詮的教義,理是教理、又可稱為性體。教理是根本的道理,教義是一部經所詮的道理。教理通一切經典,字字句句能消歸自性,生生世世永記不忘,是真受持。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難尊者表受持第一;凡夫無此能力,但須向此目標努力,如攝心一處,無事不辦。菩薩們能辦的事,我們也能辦。

    「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是助學,不妨多學,但主修的仍要一門深入,方為契合;把一生精力用在一門功課上,定有成就。有念佛人修禪,美其名曰禪淨雙修,其實如同腳踏兩條船,不動則可,一動就掉在海裏去了。

    世間文義有邊際、有界限;佛法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來的,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一切寶藏均是有止盡的,唯有性德中之寶藏才無有窮盡,每一法門均可稱之為陀羅尼(總持)。古大德之例子很多,如六祖惠能成就之後,雖不識字,而對於教理無不通達,故求智慧、求福德須由本性中求之。

    饒益一切眾生並不簡單,令一切眾生得益,若有不共戴天之冤家,亦要一視同仁,無分別心,一律平等。無平等心,焉能稱之為饒益一切眾生?

    隨緣不變,在六道中下化眾生,必須入其道中,同其甘苦,雖然隨順而心中如如不動。自己必須有相當的程度,才可以度眾生。逆境中可以保持,尚非太難事;順境中不易保持,稍一不慎即為境界所轉,相當危險的道路。無把握很難度生。

    禮敬諸佛為十大願王之一,至誠懇切拜佛也能悟道。印光大師開示誠與敬為佛門的鑰匙,一心頂禮是學佛的態度。

    智慧之火焰能消滅煩惱;修行講開智慧,智慧能斷煩惱。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其餘任何法門無此方便。淨土是二力法門,佛力加被我們,但我們自己現前也要有一念清淨心,否則不能去。現前一念清淨,是伏惑而不是斷惑,是用石頭壓草的辦法;斷作不到,伏可以作到,以理智克服感情。世間事要看破,名聞利養決定不能牽掛,臨命終時才有把握;但須家人也懂佛理,不要惱害,才能往生。

    學佛多年,雖遇善知識教導,卻仍悠悠泛泛,毫無進步,病在信心不足,不肯精進。常說的淨土法門,認真念佛,念一二年往生的,真有其人,確有其事,不見得他們學問好、佛法比我們懂得多,就是認真去作而已。把世緣放下,認為念佛是一件大事,短期間內即有成就。

    《華嚴》講十度,總說無量法門歸納為十個綱領。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無有例外,均修十度,那一位菩薩均是十度齊修;不像世間法,大學課程不適用於中學,中學課程不適用於小學。佛法有次第而又能圓融,此是與世間法不同之處。

    參學能斷惑,眾生無始來的毛病是疑惑。古時求學,跟老師學二三十年,有了相當的基礎,老師才准許到外面參學,最低限度自己能辨別是非真假正邪,就不會吃虧。

    我們的心隨妄境攀緣,所以定不下來。六度中之前四度,均為修禪定的方法。念佛若求一心不亂,如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焉能得到一心?般若波羅密是理,前五度為事,若無般若,前五度都是有漏的福報,無般若不能稱之為度。

    十大願王以禮敬諸佛列為第一,禮敬並非僅向佛像叩頭禮拜而已,是無論善惡,對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係菩薩道之基礎。

    人間有善亦有惡,善固可喜,而對惡世界亦不能生厭惡之心,否則即有分別心,無法行菩薩道。《普賢行願品》中有「恆順眾生」一項,即是不擇善惡一律平等。所有胎卵濕化,種種族類,我皆於彼隨順承事供養,如敬父母,如敬師長,乃至如來,等無有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貪欲,五欲六塵就是魔。天上的魔王,對於毫無修持的凡夫睬也不睬,因為凡夫還不夠資格;等他要成佛的時候,魔才來干擾。

    「知諸眾生,悉皆如幻」。眾生是因緣和合而現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緣生法皆是幻相。體是空寂的,相是因緣變化出來的,空與有是體與相。雖說性相不二,是說他的性質不二,幻相是空寂的,真性亦是空寂的,性相兩邊均不取是為中道。認識幻相即見到諸法實相,見到實相即見性;既然知道悉皆如幻,自然就不執著。

    「知諸如來,悉皆為影」。如來的身相及境界全是不實在的。何以故?佛沒有相,若說有相就是錯誤的觀念,佛是隨眾生心而現的相。佛在世時各人所見佛相均不同,隨眾生之智慧福德而有所差異。佛的法身是理體,隨眾生感應而示現。

    「知諸世間,諸有生起,如熱時燄」。世間果報是前世業因所修,不論善惡皆如夢幻,均非真實。好醜是空,苦樂是空,逆境現前不生怨恨心,一切境界唯心所變。佛學稱為內學,學佛求心淨,求見性,求開智慧,均是向裏面求,與外面不相干。學佛不能在事相上求;著相取相,找別人麻煩,妄念紛飛,均與佛法背道而馳。會學佛的人把一切境界作為自己的增上緣,善惡境界均是我的老師,均可以警惕自己。

    學佛的人對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則分別心多;與一切人沒有必要不必往來,保持自己的清淨環境。佛的經論戒律均是對我說的,不是叫我衡量別人的;一個無惡不作的人,種種劣行不堪入耳,拿他作榜樣,切莫沾染他的習氣,他對於我就是一個大善知識。

    無著從智上講,無生從理上講,理智一如,理智無二;無生善根即是無生法忍,理智一如即深入法界,此是十回向菩薩的境界,其本性中之光明已透出一大半。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一定要拓開。凡夫心小,是妄心,無論學任何法門決不能見性。不是佛不慈悲,而是自己心量小,得不到感應。

    「無顛倒法」是心等於三世諸佛,佛心是真如本性,見了性,身口意三業與法性相應。見性即不著相,對境不起分別心。一切境界現前,動了心即是顛倒;在二六時中念念覺悟,保持清淨心,即為無顛倒法。經中千言萬語,其實說來只有這兩句話。念佛念得一心,可以生死自如。《華嚴經》是大部頭,有八十卷,最後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就是大本《彌陀經》。

    境界現前,若取相、若著相,即是心不清淨;心不清淨,靜不下來,佛無法與我們感應道交。十方諸佛對修道人無不加被;淨土宗稱為二力法門,修淨土如能伏惑,佛即能加被,伏惑之後到了極樂世界是生在凡聖同居土。其他法門是先解後行,淨土可以先行後解,一句阿彌陀佛賅羅八教。若能一切放下,可以不要研教,否則必須讀大經大論。我們學佛若干年,照理說現在用功應當可以上路,上路十方諸佛一定來加被。欲想成就,每作一件事,先想想佛肯作此事否;佛若不肯做,我就不作。

    安隱之道是成佛之道(隱字在《華嚴經》中均如此寫,不敢擅予改正,可能古時隱穩二字通用)。三界決不安隱,小乘人得小安隱;凡聖同居土亦是安隱之道,是一生成就之法,亦為難信之法,眾生對此法門多數均發生疑惑。凡夫聞到淨土法門,一聞即信,信而能行,是多生多劫以來的深厚福德善根所致,真是今生今世難得的幸運兒。

    「佛現不思議種種神變,令無數眾生生歡喜心。」佛沒有身,隨眾生心之感而現身,其身無量,凡有所求均能現相。種種神變即是現相。八相成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即是神變;以此接引眾生,使眾生生歡喜心。我們學佛亦要如此做,與壞人惡人在一起,也要令其生歡喜心,讚歎其長處,莫說其短處。我們要有容納他人的雅量。

    二乘人對於佛菩薩殊勝法會完全不知,明明在眼前也見不到;由此可以證明菩薩有不共的殊勝功德,二乘人對之如盲如聾。清涼大師說理智相契合即鄰近如來,故十方不可說恒沙世界之外的菩薩遠而不隔;聲聞、凡夫無智慧,對理體疑而不覺,面對著佛,也看不到《華嚴》的普賢法會。可見迷悟有天淵之別。

    真發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亂。如果不能發菩提心,但有菩薩之大願,用識去念佛,求帶業往生,謂之事念,專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無雜事,今生即可以生凡聖同居土,淨土法門之殊勝在此。

    生死是有,涅槃是空,凡夫著有,二乘著空。佛的涅槃是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謂之究竟住。智慧入了理體,心境一如,智境無二。欲想證入法性理體,必須入無比三昧。有定功即能超越煩惱障。

    佛不住涅槃對眾生有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佛所住的是其身無際,住在眾生身中,所以說佛一切處。在理體上講,清淨法身佛與眾生是一體的,若有障礙,不在佛邊,在眾生邊,無論天魔外道,佛沒有不加被的。

    佛悲心無盡,經中說佛視眾生,如慈母念念在獨生子。佛的慈悲願力攝受眾生,令其自己心中見自己本性,見性成佛,此之謂「令一切智,種性不斷」。

    我們學佛功夫不得力,是沒有安住。住最要緊,有住處即是安住,等於有了家。我們如果能把心安住在極樂世界,再安穩不過了!六道中有生住異滅,是無常的;捨了極樂世界,沒有第二處能安住的地方。

    佛在一切處所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因其無功用道,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欲有所收穫,常不能滿意,必致灰心;佛盡心盡力教化眾生,什麼都不要,為眾生工作而不求代價,不厭煩不疲倦。學佛人在家在社會,盡心供獻自己的能力,不計報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則自無疲厭。

    無煩惱即是福,無智慧斷不了煩惱,福德、智慧均是本性中具足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世間人的聰明智慧不一樣,如燈上蓋的紙,光不能透露出來。紙是所知障,斷了所知障,智慧即現前。

    心常寂定未曾散亂,住一切智。煩惱如水起波浪,心動即起煩惱,照明的功用即失去了。佛法重視空,世間法亦如是,小小境界現前即沉不住者,不能做大事。住一切智即是照見五蘊皆空。斷煩惱障比較容易,二乘人可以斷煩惱障,但所知障不容易斷,要深入經藏,博學多聞,在聞思上下功夫,入三摩地。修行即是要在境上磨練,在舉心動念時修、境界現前時修,面對一切法而心不動即是修。佛法是求自在、求解脫、求智慧,否則必走錯路。

    凡是心外求法均謂之外道。佛法講明心見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學佛而仍隨六塵轉,心不清淨即是外道。

    雪山很多藥草,猶如種植,處處出生。有良醫知藥性功能,隨病所須,於中採取。其有獵戶牧人,亦在雪山,遊止其中,不知不見,焉能採取?此比喻菩薩普入如來境界,能了如來三昧境界;聲聞二乘不修習一切種智,雖與佛菩薩在一起而不見不聞。佛在世間遊戲神通而心如如不動;我們亦遊戲世間,遊於善道得樂,遊於惡道受苦。如有定功,在善道無樂的感覺,在惡道無苦的感覺,即能入佛之境界。所以學佛要在境界上磨練。遊戲神通是度化眾生而不著度生之相。

    大地眾寶所依,多諸伏藏。依報隨著正報轉,要從正報上修,好好修智慧、修福德。福是從三昧中來的;享福需要大智慧,否則必墮落。佛說以苦為師是對智慧未開的人說的。從前人講經有大供養,但須將身相看破,雖然接受大供養而不會迷在其境界中,不為環境所轉。如無此把握,還是受苦一點好。

    凡夫在世間處處與世法染著,如來示現世間為教化眾生,絕不沾染世間,心無障礙,必有八風吹不動的本領才可示現。經中說諸佛如來在十法界示現無間斷,佛示現是普照法界,佛的智慧光明都照到了,佛是「常現不沒」,隨本願力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

    「三學等用」是戒定慧三學要同時修。三學展開來有無量無邊法門,清淨無染即是戒,戒律記不得無關宏旨。對境時心不動,八風現前心如如不動,心如仍存有不動的念頭,心還是動了。一切境界現前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沾染即得到解脫。若知戒定慧了不可得的時候,即是無分別智現前,知一切萬法同一性體,不但三學等用,萬法皆等用。佛在經中如此苦心教導,六根接觸六塵時考驗我們的功夫,解後起修,如不修與不解無異。境界來了即是考試,念念都在考試。

    經云:「住出世法,世法無染。」經中常用蓮花作比喻,蓮花生長在汙泥裏,以汙泥比作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水比作知正覺世間,必須連佛菩薩的出世間都要捨。如自己覺得我現在是菩薩,仍然住在知正覺世間。佛菩薩遊戲人間,利樂一切眾生,我們何嘗不能作?

    智慧是體,慈悲是推動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斷惑證真開悟的都是佛身,六塵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如耳根利,聽到樹聲亦能開悟。

    佛有三世平等法性,平等性中明去來今。十方三世之事,佛均明了,本性中如此,十方平等,三世平等,佛佛道同。三世十方是凡夫的知見,十法界是由一真法界變現出來的影子,是虛妄不實的。佛已為所有眾生都授過記,何以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又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些教示要學佛人善於體會,方能得益。

    說到定力,凡夫也有,定的境界不相同而已。凡夫將五欲六塵境界當作真的,心定在五欲六塵之中,故見不到佛的境界。從前佛在祇園精舍見蟻而笑,謂弟子曰:蟻身已閱七佛世仍為蟻身。因蟻是定在蟻的境界,始終無法脫蟻身。人亦如是,人想生天的不多,想生淨土的更少,一生混混沌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無大善惡,一生又一生,白骨堆成山,仍在人道中混,這還是好的;三毒加重,失掉人身,更不堪設想了。

    學佛,菩提心太重要了!下品下生,生凡聖同居土也要發菩提心,西方是大乘人的境界,不是二乘人的境界,所以學佛必須是大乘法器。犧牲自己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受苦受難也情願。幼稚園的菩薩也要以度此地球上的眾生為己任,但此心還是發得太小了。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眾生都要度,雖一時辦不到,但不能無此願,有此願,終有達到之一日。如果處處為自己打算,連二乘人都不如。

    佛是無所住而住。住在一個地方,心量境界就限於一個地方,有界限、有範圍,等於一個圈套就跳不出去了。如不將心量拓開,死守一處,無法開悟。佛菩薩常遊十方是願力,我們常遊六道是業力,假如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們就是乘願再來的人。願力大過業力是菩薩,業力大過願力是凡夫,愈往下去,業愈大願愈小。

    對於一切莊嚴境界不發生愛好之心,才能往十方法界佛剎,若有樂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圓融的,大徹大悟之人決無門戶之見,謗禪謗淨均屬不通之人。學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脫是三位一體的,不能分家。真學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學佛的是求名聞利養、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所謂自受用身,是自己用這個身體作為修行的工具,知其為工具故不執著。佛以身作身教、作榜樣,身教即是律藏,佛的經典即是言教,身口意均有教化的作用。

    世間大富貴人,比不過大梵天及摩醯首羅天的福報,但此二天心中有染,不清淨,仍屬凡夫。佛在世時,國王大臣替佛造的精舍,富麗堂皇,猶如宮殿,但佛不執著、不染著,佛照見五蘊皆空而不壞其相,福德清淨故不住生死。佛經背得很熟也不能入佛的境界,若真受持是離世清淨(因)不住生死(果)。了生死不是什麼玄妙的事,對世間不貪愛、不染著就是離世,起惑造業就是染著。

    有大智慧才能有斷德,斷德就是解脫。一切法的真相是空寂的,形形色色如幻如影如夢如化,想得到一點東西都不可能,故《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學佛人必須要深入此中奧義。佛法是對待的,因為有煩惱才建立菩提,眾生有錯誤的觀念,佛才說正知正見,假如沒有煩惱,菩提也是多餘的,到了無所得,心裏才是真正清淨。

    一切皆以心為自性,心境一如。真如本性是體,現的五欲六塵是相,體離不了相,相也離不了體。相是影相,知其為相而不執著即不起作用,而且還可以利用他。到了心為自性的程度,已經是明心見性了。成佛不過是恢復本來面目,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必須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有所得,必有所失,患得患失,心理負擔太重。身體剎那變老,不能永遠過十八歲,生下來就往墳墓中走,無片刻停;身體尚保不住,何況身外之物!

    佛有藏通別圓種類不同。人想見佛,佛即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相,菩薩想見佛,佛即現大身,螞蟻想見佛,佛即現一隻大螞蟻,佛在六道中所現的相千差萬別。菩薩有五十一個階段,所見佛身各有不同,故經云:「隨諸眾生業報不同,心樂差別,諸根各異,而現佛身。」

    佛說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應當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體變現出來的,從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無自體性。故經云:「為說世間皆從緣起,知諸法相皆悉無相。」

    佛的眉間白毫相光有萬德萬能,全世界的出家人只要真心辦道,四事供養不虞匱乏。可惜凡夫不相信佛,而相信有財有勢的檀越,以致本末倒置,離道遠矣!

    華嚴會上是四十一位大菩薩的境界,菩薩行願深廣,無量無邊。菩薩見思煩惱已斷,塵沙惑已斷,只有無明未斷盡,入於分分漸破的程度。行住坐臥四威儀,一無所著,能無所著即是佛菩薩的境界,不但人天莫知佛菩薩的境界,連聲聞辟支佛均不了解。菩薩位子愈往上去,智慧愈深,勇猛精進而不著精進之相。學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修三十個位子,第二個阿僧祇劫由初地至七地修七個位子,第三個阿僧祇劫只修三個位子,所以愈上修愈不容易。

    無量定即無量三昧。定的種類很多,眼根對色塵,色塵無量無邊,有的色塵見了心定,有的見了心動;外邊有多少境界即有多少定。又如飲食,吃了,有的愛吃有的不愛吃,即是心動。

    佛法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大悲心要建立在直心上,直心是真心,直心是道場,心中如有委曲婉轉之心即非菩提心。菩薩身口意一切造作不迷,覺悟了即與真如本性相應,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即與佛同。如目的在名聞利養,則說法度生,勸人為善,均成了世間有漏的善事。

    經云:「三昧妙威神。」是說定智深廣,一切境界現前,菩薩能如如不動,自行化他。自己修行均不能著佛法相,修行人覺得自己修得不錯,已經著了相。一坐二、三天不起坐,有定功,但不是三昧妙威神,佛是行住坐臥均在三昧之中。一切法不染著即是三昧,三昧成就,因定開慧,一切事究竟堅固。清淨無染即是究竟堅固。

    經云:「無來亦無去,無依無所著,究竟離分別,普現於十方。」普現於十方是大用,必須由離分別心作起。無去無來是不來不去,「八不」說的八種相,即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八種相說起來只有一個「不生」,不生自然沒有不滅,更無其他來去,此境界即是無生法忍的境界。《楞嚴經》上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與滅是同時的,生滅皆是幻,求生不可得,求滅亦不可得,來去一異均不可得,此是說諸法實相的境界。不依於體,不著於相,可斷分別根,即世間而離於世間,才能成就於大用。

    破四相後才能隨緣現相,離相必須從大智慧上下手。世間人無論有多大的聰明才智,若有執著即是有漏的智慧,無我執還有法執;菩薩一念不生,即是無相。起一個念頭即有一個相,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來是沒有相的。

    慈悲不是對於好人壞人一律不分的,對於好人要慈悲攝受,對於壞人也要用嚴厲的手段以對治,皂白不分釀成「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任其墮落,即非真慈悲。但經中又說: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全要恭敬;此話豈非矛盾?應知對待好人壞人是心中一律平等,不起分別;而相上要有分別,相上不分別就沒有是非。對待惡人訶斥或用兇惡面孔責備,也是教化的一種方法。使他改過遷善,還是為他好,心中還是慈悲。

    十行菩薩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後才能度他。依此推論,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於自己。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慳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錢財有限,不過用布施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貪之功。諸惡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惡念,障礙他人,持戒即不清淨;很小的善事未做,即違眾善奉行之旨,若隨時留意身口意三業之造作,何時何地不是道場?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毀謗,可以為自己消災,他人無緣無故來找麻煩,應作還債想。學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無論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做得到,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可放心度眾生;若仍存有計較之心,是非人我縈繞於懷,學佛算白學了。

    經云:「不於業中分別報,不於報中分別業。」通達《華嚴經》的真實義,能於一句兩句經文中,時時起觀照,一生受用無窮。業是造作的時候所發生之事,身口意三業,造善業有善報,造惡業有惡報,絲毫不爽。在造善業的時候,不可用分別心,一動分別心即是用了意識心,不分別與法性理體相應。只是按照理論去修行,不必一心求生西方,若求生之心殷切,只能生凡聖同居土,不能生實報莊嚴土,因實報莊嚴土無分別心。不於果報上研究他的業因,得人身是果報,周圍環境也是果報,既然是果報,只有隨緣消舊業,不必想像其從前發生的原因,因為想也沒有用,只要今生勤修戒定慧,求出生死苦海就成了。

    若發菩提心,一生能成就。發不發的行相(緣境的時候,心上現起一種了境的相貌,名曰行相),很容易分別,發菩提心者,我相就沒有了;若還有四相,就是還沒有發菩提心。經中說:「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可以證明。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他人。發菩提心,佛菩薩會自動來加被的。

    經云:「知一切法因緣為本。」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百法明門論》解釋一切法,九十四種為世間法,最後六個無為法是出世間法,無論有為無為均以因緣為其根本。世間法是因緣所生,可以說得通,出世間法亦為因緣嗎?有前面四個有為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才顯示出無為法,一切有是幻有,因緣故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佛說萬法皆空,緣生即空,皆無自性。看六道輪迴更顯然,因緣故輪轉,還滅門亦離不了因緣,有為法是空,無為法是緣顯示出來的。佛法常講真如無為,此真如無為還是因緣所顯的。

    經云:「知諸時分、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晝夜年劫,延促相入,無所罣礙」。剎那是最短的時間,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一百二十剎那等於一個怛剎那,六十個怛剎那等於一個臘縛,三十個臘縛等於一個牟呼栗多,三十個牟呼栗多等於一晝夜。延促相入即時間長短相入,事事無礙的境界,無量劫可為一剎那,一剎那可為無量劫。時間在百法中屬於不相應行法,是虛妄的。所謂念劫圓融就是這個道理。

    出家人有三種欲:惡欲。在僧團中爭名奪利,希望四眾供養均供其支配,喜歡出風頭,爭領導地位。大欲。希望他人知道他的修行成就,以求名聞利養,對外宣傳某人證道,某人得神通。四相未離,處處還有執著愛欲,仍是博地凡夫。欲欲。今生加緊用功修持,希望來生作皇帝或大梵天王,享大福報。欲望無止境,精神必痛苦。佛法千言萬語,必須將貪欲放下,大乘佛法由初發心到圓滿菩提,即是一布施,也就是一個捨字,所以修布施是斷煩惱的根本。

    學佛的人必須修到了一切法空,才能得大自在。破執著要從身外之物捨棄,進一步連內財都能捨,以自己的精神體力布施供養一切眾生,常如此才能入無住的境界,分身十方法界得大自在。佛法了解得再透徹,若放不下也是表面文章,一點摻不了假。

    經云:「一一如來所轉法輪,種種宣說,所謂廣說、略說、讚說、毀說、明了說、隱密說、有餘說、無餘說、不定說、決定說,我皆悟解,憶念受持。」廣說是詳細說,略說是提綱挈領的說。讚是讚歎,毀是責備;此種設施必須有智慧,且須對根機,運用不得當,難免害人,必須那位學者到了八風吹不動的時候,才可以用讚毀方法,此二者均能斷人慧命。明了說是直接了當的說,隱密說是委曲婉轉非常含蓄的說。有餘說是不說完全,說一半留一半,恐礙其悟門,說盡了不是好老師,使學生永遠不能開悟。無餘說是徹發底源。不定說是令學者起疑情的,決定說是令學者斷疑情的。

    眾生根性不同,九法界由等覺菩薩到三塗,都能聞到佛法。雖然聞到,究竟能理解多少,視各人根性而異。九法界眾生只有迷悟的差別,上邊迷得輕,下邊迷得重,迷得重的悟解能力小,甚至聽也聽不懂,然要多多聽仍有開悟的機會。例如佛說一切唯心造,凡人聽了認為是妄想心,輪迴是業力推動的,善惡業均是心造的;權教菩薩聽了認為萬法唯識;大乘菩薩聽了知道是真心變現的影相,三種人的悟解不相同。

    「護持一切佛種」。先要護持自己的佛種,即在這一生當中定要成就。放得下沒有不成就的,要徹底的放下,順逆境都好,無不自在。放下與智慧有密切之關係,愈能放下,愈照得清楚。利他即護持他人的佛種,未悟者作其增上緣,已悟者助其成熟。

    戒亦稱為解脫,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脫。入菩薩道,三無漏學為根本。學佛千萬不要被虛妄的名聞利養迷著。佛法亦有法運,雖衰不會滅亡,因末法有一萬年之法運,現在只過了十分之一。修菩薩道一定要由三無漏學開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樞紐。

    障礙大慈悲心的是瞋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瞋恚障,縱然有人無緣無故的來侮辱我,亦應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作起來很難,但不是作不到;遇到逆緣應立即覺悟,不覺悟,慈悲心永遠發不起來。常常覺悟,悲心即增長,瞋恚心即漸漸消除。

    懺悔二字是梵華合一之譯詞,發露前所造罪,把它說出來,使大家知道,此懺之本意,悔是改往修來,二字意義相通。懺悔之精神與利益是在除惡業。懺悔分事懺與理懺:

事懺佛弟子犯了罪過,依教修懺悔。在方等經中有修懺之方法,燒香燃燈供佛像,清淨莊嚴,盡心盡力供養,每進入拜懺之殿中須先沐浴換新衣。蕅益大師曾修懺法十餘年,頗有感應。

理懺理懺是作觀,如維摩長者照見五蘊皆空時罪在那裏?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罪亦如此,罪性找不到。從心上解脫,從理上解脫,理上得到解脫,事上自然解脫;若心為境轉,苦不堪言。此法即是用根不用識。性是清淨的,妄想是垢,斷妄想就是理懺,理懺可以不落痕跡。古德說最好事理雙懺,事理無礙之懺。一切業障害,皆從妄想生,如不斷妄想,即不是真懺悔。念佛人二六時中念念分明,正念現前,沒有別的妄想,所以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佛是最好的懺悔法門,念一聲佛與理相應,確有如此大的力量。妄念減少,功夫自然增長。我法二執未破前,先破得失之心。

    禮敬與讚歎是懺悔所依,最主要的精神是除我慢。人生事業愈有成就,我慢之心亦愈大,慢是根本煩惱;如我慢斷盡,是辟支佛的地位,羅漢斷了慢而仍有習氣存在。破除我慢的方法是禮敬諸佛。佛法要從恭敬中求之,我慢就是障礙誠與敬。禮敬講十種禮:

傲慢禮  形式上是敬禮,而無恭敬之心。

唱和禮  隨眾禮拜,亦是形式上有心無心的拜,不是出於自己的誠心。

恭敬禮  現在學佛的人所習之五體投地禮,此禮要平拜,不可用拜墊,但在法會中要隨俗,不可自己單獨不用拜墊,標奇出眾。

無相禮  身入法性,能所均離,空有二邊不著,身心清淨即是禮敬諸佛。

起用禮  二障已斷,只是為教化眾生,示現給眾生作榜樣,一一禮均與本性相應。

內觀禮  以觀想拜佛。有病時不能拜,又非其時、非其處,如走路時,可以觀想拜佛。

實相禮  即無相,入實相的境界,無空間無時間。

大悲禮  菩薩為救護一切眾生,代替眾生禮敬三寶。

總攝禮  即總攝前面各項禮拜,合而為一。

無盡禮  即華嚴境界,重重無盡,事相上即五體投地。

    凡夫均有偏執之病,所以必須用遣蕩功夫而後能圓融,否則偏執之凡情絲毫未去,便不能接受圓融經論;不能領會即得不到受用,最多亦不過口頭上談談教相上的名詞而已。唐宋之後禪宗以外的修行人,其道德見地修持甚深的諸大德,均是經過禪門的煉而能夠有甚深之成就,因為禪門用功是宗般若空之又空,極力遣蕩學人之偏執。不可不明般若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之義趣,遣蕩時應深觀圓觀經中之義諦,不然便不知什麼是執,什麼是偏,什麼應遣。所以禪宗雖然不談教義,而必須有好的師承。今既未逢嚴明師友,只有自己觀照,精密體會經中之性相圓融、二邊不取、諸法一如、無聖無凡、本來無生等等,在自己起心動念之中,細細體會,是否合於經中意旨,稍有未合,便應遣去。研究經教,當然很好,但應以般若為主,因為《華嚴》、《法華》大經中,均是說明圓融之理論,以明性體,故其辭句義味皆屬圓融,雖亦說遣蕩之法,亦含蓄在圓融意義之中;所以已經有遣蕩功夫,執見已薄的學者方能了解其實義,否則只知道大經義理圓融,而不知是說遣蕩,若執情未化,其所理解者只不過表面文章,未見真正圓融。般若是用遣蕩偏執之語以明性體,其辭句意味皆屬遣蕩,雖說圓融之理,亦寓於遣蕩之中,所以怕談般若者在此,所以不將般若列入圓教者亦在此。其實這只是看到文字的一面,此乃般若與他種圓經立言之不同,及學之者利鈍所關之微細處。這是江味農居士之經驗談,非有甚深契入之理解說不出來,願讀者細細體會之。

    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即有應。諸佛出世,淨業所成,佛不論在那一道出現,均係他的自受用,佛菩薩到了地獄,他的境界也是清涼自在的,因為他的心清淨。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人的境界不一樣,心清淨的程度不同,心量廣大的,蓮花就大了。個人修證不同,他人無法代替;如能代替,十方諸佛大慈大悲,早就幫我們的忙超出三界了!佛菩薩只能作增上緣,如真正想去,就要修淨業。但淨業並不是善業,善業生善道,得人天福報,應照《金剛經》上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犧牲自己,成就他人,就對了。

    清涼大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提出作為單行本,依之而行,即是普賢行。登地菩薩都要修普賢行,各行各業只要利益眾生的,都是普賢行。不要把菩薩事業看得太小,菩薩事業無量無邊,在路上走,拾到一個香蕉皮,放在垃圾桶內,免得行人滑倒,是普賢行;家庭主婦在家燒飯菜,燒得可口,不讓家人吃生飯吃冷菜,也是普賢行。懂得佛法,然後再看孔子的學說,方知孔子確實是了不起的人物。

    佛有能力莊嚴佛土,我們沒有能力莊嚴佛土。果報上的莊嚴是在因地上修的,諸佛如此,六道凡夫亦如此。無量形相,無量光色,因各人的業力不同,千差萬別,福薄之人即有福薄之相。業因是功德善根,現前世界應當首先莊嚴;作任何事業均應由近而遠,要莊嚴眼前的道場,眼前的國土,從現前世界作起。如自己財力不足,談不上布施,每日節省一元,參加揚善雜誌的一日一善運動,救濟貧苦,數目雖微而眾擎易舉,勿以小善而不為,其功德亦無量無邊。果能如此,則十方世界諸佛即能加被,如此學佛即不會落空。經中句句開示,都說的現前環境,然後再把心量拓開,世界無盡,迴向功德亦是重重無盡,理不明白,事上如何修法?想修想學從本身作起,從現在作起,從小處作起;若是對於行,一點都不作,那真是談空話了。

    先把得失的念頭斷掉,才能得到自在,智慧即能現前。這是我的東西,固然要珍惜,妥為保存,但是不要存慳吝之心,他人取用,即與自己受用一樣。有的人學佛多年,天天想求智慧、求福德,而所做的完全相反,以致一生遭遇多與願違,尚怪佛菩薩不理會他。須知大菩提心是從智慧中生出來的,先由放下得失之心下手,就成功了一半。

    有情眾生是善知識,無情眾生也是善知識,大藏經當然是善知識。讀經聽經,各人所了解的深度不同。二人同看一部經,不在看經人學問程度的高下,在乎其發心之大小,愈是接近菩提心,入得愈深,得的利益愈大。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雖為老生常談,確是真實不虛之語。人身是果相,試觀臺灣有幾人修人乘之因?持五戒能保持人身,誰肯持?聞到佛法而不肯實行,等於不聞,名利一到眼前,佛法早已煙消雲散。佛之教法是先要修德,自己道德學問不能成就,什麼事都是枉然。佛事就是廣度眾生之事。即救護一切眾生之事,勸人去做,不如自己去做,自己在家裏依教奉行,亦是作佛事,遇到相識的人,順便向他講一二句佛法也是作佛事。念念覺、處處覺即是得佛菩提。清淨光明照,願力有多大,光明就有多大,清淨光明是本性中之功德。

    經云:「入菩薩勝三昧門,其三昧名普攝無邊一切佛剎旋陀羅尼。入三昧已,其身清淨,光明徹,於其身中,顯現十方各十佛剎極微塵數佛,及佛剎淨妙莊嚴眾會道場光明等事。」三昧之名是「普攝無邊一切佛剎旋陀羅尼」,一切佛土都攝在一身之中。菩薩之身如明鏡,照一切剎土,此鏡比作心,光明極了,十方世界均照在心海中。陀羅尼謂之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從體起用。旋謂旋轉無礙,旋是體中有用,用中有體。其身清淨,光明徹,心性中之般若光明,自然顯現十方各十佛剎極微塵數佛。無定不能開悟,空中能見微塵世界,自然對於佛所講經了解其真實義。世出世間都是一樣,須將本性中之智慧引發出來,所以特別重視定。定中不但見到佛的剎土,西方極樂世界亦在其中;不但現在的事,連以前佛在三大阿僧祇劫所修行的經過,莫不瞭如指掌;這樣多的法會他都能參加在裏面,普現其身,無不充滿,身與佛剎互相涉入,不相違礙。

    真實的莊嚴,人寶最為第一。一個道場物質上如何莊嚴均不足為貴,如有真修實練的人在裏面,雖然道場建築簡陋並不算缺陷。做個大廟的住持,寺院建築富麗堂皇,接受十方信眾供養,對於修證便須勇猛精進,作弘法利生的事業,否則果報現前,施主一粒米,消受不得。所以出家人應常存臨深履薄之心。

    經云:「知一切業,及以果報,皆悉寂滅。」知一切業,染業是凡夫修的,淨業是聖者修的。染業又分為善、惡、無記業,無記亦屬染業。一切業均有果報,淨業得四聖果報,染業在六道受報,舉心動念無非是業。業與果報皆悉寂滅,如何解釋,殊不甚了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何以說皆悉寂滅呢?因為我們所看見的是虛妄,而佛菩薩所看到的是寂滅相。生滅之中有不生滅,不生滅中有生滅,生滅與不生滅不二,此即事法界與理法界無二,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上是寂滅的,事上是不寂滅的,此是權教菩薩的看法,若理解得深一層,理上是寂滅的,事上也是清淨寂滅的。(詳細經文見《八十華嚴》第二十五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經云:「不分別我及以我所。」離相迴向時,是日常生活中不分別我及我所。我執斷了,即等於阿羅漢。向此路上走,在是非人我上少分別,《金剛經》之破四相亦即此義。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是假的,我所有的更是身外之物,放下之後應當隨緣,不可執著。在六道中有生死輪迴,即是因為有我及我所,能斷的就是英雄。所謂英雄者,即旁人辦不了的事他能辦。例如斷煩惱、了生死、出輪迴是世間一般人辦不到的,如有人能做到即是英雄,所以廟中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其意義在此。

    經云:「不分別佛及以佛法。」《楞嚴經》中說:以緣心聞法,佛法亦變為所緣之法。佛是講的性,性那能分別,從相上見性,對一切相不生分別心即是功夫。一切佛菩薩均不起分別念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與一切不相混亂。經中常說行布不礙圓融,樣樣清楚,而心中不起分別,十法界之相均是心中所生的影子。

    經云:「不分別眾生及以調伏。」眾生指六道有情眾生,及二乘權教菩薩亦包括在內,若度他們,須調理其心情,並降伏其煩惱。天天幹,盡心盡力去作,長時期去磨練,不起分別;對於惡人亦要敬重他,悲憫其一時之迷。一生無憂無慮是一件大快樂事,衣食足、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真是自在;佛菩薩無時無刻不是身心自在,世間人如真明此理,必然成佛。

    經云:「不分別業及業果報。」造作不要分別,果報亦不要分別,三塗也自在,這是已經有了一切放下的功夫。一有分別即有十法界,不分別即一真法界,菩薩造的是淨業,淨業是沒有分別心。凡夫造的是善、惡、無記業,現在所要作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菩薩如以惡業度眾是不得已,他雖殺人亦是善業、亦是大慈大悲,如救五百商主之例,內心中只有慈悲救他之心,絕無惡念私念,故菩薩雖作殺盜淫妄而仍是慈悲心。但凡夫對於此理雖須明瞭,卻莫輕於嘗試,更勿取法,否則必趨於惡取空。

    經云:「不著於思及思所起。」思是意業,所起是身語業,共稱為三業。三業以意業為主,身業與口業必先有意思而後才有造作。思而不著即《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上數則經文所指均是妄的,教我們一一離開,全是遣蕩功夫,遣蕩盡了即成菩薩。

    《觀無量壽佛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普賢行願品》卷六曰:「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夢境非有非無,夢中境界明明存在;念佛見佛,亦如夢境,不能說有、不能說沒有。夢中之比喻是不來不去,夢中境界遊歷山川,醒了之後仍睡在床上未動,佛在十方世界度化眾生亦如此,實際上不來不去。影是比喻不出不入,如電影電視並無出入。幻是比喻非有非無,如從體起用之心。響比喻一切境界隨念現前。從三身上講,夢如法身,影比報身,幻比應化身。如來是自己,自己本來是佛,心有分別才起障礙,無分別即是解脫;有分別即生滅,無分別即涅槃。

    八個識均可叫做心,其最殊勝的即是阿賴耶識,諸業習氣離不開熏習而成的,雖熏習而八個識是有為法。阿賴耶識中之種子不滅,其種子能自類自熏。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謂之異類相熏。佛菩薩看的是真相,能看得出其剎那生滅之相,凡夫並不了解。有我與我所,所造的業是染的,去了執著,業就是淨的。佛菩薩的能力就是不分別,必須在此處轉過來。末那為意,恒審思量常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末那是第八阿賴耶識生的,回過頭來攀緣阿賴耶識。意識分別指第六識,他是依末那生出種種分別,可自由攀緣,可向外攀緣,但攀緣不了本性真心。眼等五識,了境不同,依根才起作用,眼識只能了別色塵,其餘類推。此八個識是迷悟的根本。六道凡夫愚痴不知道八個識,所以才有生老病死,不知苦果之體是八個識。當看到生死太可怕,想辦法不生死,即求入涅槃;其他宗教祈求得永生,亦近於涅槃,但以為生天即入涅槃,不知壽命雖長,仍有限度。還有真正入了涅槃境界者如二乘聲聞緣覺,他雖離開生死,入了涅槃,其實生死涅槃兩樁事都沒有認識,仍迷在涅槃這一方面,是迷在無為法,不知道平等性|生死涅槃不二。大乘學者如了解沒有生死,亦無涅槃,就成功了!二乘認為生死可以了,涅槃可以證得;其實佛說了生死、入涅槃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生死涅槃是一體的,悟了即涅槃,迷了即生死,產生了生死的錯覺,實實在在沒有生死,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真正覺悟,生死也就沒有了。現在有生死是緣,可以隨緣不變,世間與出世間沒有差別,一個體一個用。佛一再說,在生滅身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找到這個就是涅槃。故《普賢菩薩行願品》卷六曰:「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覺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界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見外五塵,執為實有,猶如牛羊,不能知覺,生死輪中無由出離。」

    經云「不壞因,不壞果」,是對治執空者而言。如以前所說,不分別我及以我所等等,對一切均不分別,如對此語發生誤會即墮入惡取空,所以再補充說不壞因果,即可以不落空。因與果也是性空,也是沒有障礙,因不礙果,果不礙因,因為彼此無礙,可以借假顯真。「色即是空」並不是把色滅了才是空,而是當體即空、色空無礙,如果不壞假名說實相的話即中道觀。十法界無一法界是真實的,只有本性是真實的,一切的相是真如本性現的夢幻泡影,把心收回來不要再隨六塵境界奔馳,收回來就安樂了!一切因與果不壞,是由體起的用,如水起的波浪,不要波浪,水也沒有了,隨緣認得性就成了,所以不必壞因果。現在受的果報不必想離開,如想離開是又多了一層障礙,如果要想離開現在的果報,不分別就可以離開。深明此理,真有大樂,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是不分別。如果看人家發財,買房子,生活優裕,心中羨慕,就是分別,就是執著;真正明白,徹底解悟是一真,什麼境界都是佛境界。

    經云:「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槃恒寂靜。」生死與涅槃是相對的,如空與有之相對是一樣的,因為有「有」,所以才有相對的「空」;生死與涅槃亦復如是,如無生死而說不生不死有何意義?凡夫、小乘的知見均有毛病,凡夫迷於生死,二乘迷於涅槃;大乘學人兩邊都不著,走中道第一義的路子。有分別即有生死,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那有生死與涅槃?從圓融上說,生死即涅槃,那個人沒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槃。此中意義絲毫不得誤會,用比喻說,水比涅槃,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與波既是一樣,何以叫它兩個名字?因為它們體是一樣,相不一樣。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涅槃是寂靜的,生死的相是妄動的。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確有生死,何以說無生死呢?實在是對於相沒有看清,是被相迷著了。如看電影放映名人傳記,由少年經過青年壯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業彪炳,似乎有生滅變化,實際上張張畫面均未離開銀幕,電影放映完了,銀幕上沒有生滅,找不到痕跡,沒有痕跡,焉有生滅?感覺上看它似乎是個真實的,其實是錯覺。

    迷悟之由,佛在經典中說得很清楚,迷了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薩外,餘皆在迷,不過迷有輕重,迷執之過失了解以後,即知為什麼要學佛。有人說我心眼好就成了,何必學佛;又說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的,信什麼教都可以,只要有一個精神寄託就行了。這些都是最大的錯誤,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人。因為不學佛,永無得度的機緣,永遠沈淪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經論,方知佛法除了世間人天乘之外,還有超凡入聖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脫,頓超成佛。

    經云:「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佛隨機說法,一切六道凡夫及二乘權教菩薩均執著有三乘,殊不知佛所說之三乘是方便說法,非真實說,若真實說則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說五乘更是權巧方便。一乘法即是一真法界,但一乘佛法之理明白之後,自能領悟經中所說之妙義而不執著。佛不隨眾生之根機不能接引眾生,故說三乘,其實三乘是方便,一乘也是方便。因為有三乘所以才說一乘,若不了解佛的方便說法,不解生死涅槃平等之理,不解三界唯心所變,即是迷惑顛倒。境界現前要能辨別,六根接觸六塵須用觀照功夫,如失去觀照則迷,迷則有苦,可見照的作用非常重要。

    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此項理論既難解說,亦難了解。何以說沒有?因為有是假的,無是真的。真相沒有、假相有,如能體會到此中義趣,即證入無生法忍,了解此理即知一切法無去無來,入了此種境界即是圓教初住菩薩。說諸法不生不滅是從空間說的,說無過現未三世是從時間上說的,此一理論等於否定了時間與空間,即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的境界,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本性。凡夫見一切法是有生有滅,佛亦隨順說六道輪迴善惡報應,佛法如此說是權說,不是實說,一切萬法根本成立的原因即是緣生。

    菩薩事業是利益一切眾生,無量無邊法門歸納為六度,等於六個大綱,在家出家均可修。人世間實在是一場夢,執著即要吃大虧,如能放下,當下即得自在。此語真實不虛,而何以境界現前就作不了主?因為無始以來所集的煩惱習氣太重而不能斷除,如真為生死成菩提不可一天不讀經,說也說佛法,寫也寫佛法,天天如此,則煩惱日減,解與行不能分家。「以諸善根普施眾生」,即是以自己所有的善根均施捨給眾生。「決定成熟」,菩薩修回向如此的肯定,若度他一定要度他成佛方為圓滿。自己所有的智慧以及自己所具備的能力,希望人人均有,盡自己所知道的佛法常常向人解說,此之謂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

    經云:「了一切眾生界無有眾生。」一切眾生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但理上空,事上也是空,不過是眾緣和合所現的假相而已。人我空、煩惱障斷了,即成阿羅漢,出了三界。學佛的人與人無爭,玉皇大帝讓位給我,我也不幹!何以故?因天人仍有輪迴之苦。「了一切法無有忿諍」,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間,因一切法是空的,說東說西均可,方向無定,佛無定法可說;佛開示我們一切不執著,眾生如不執著,佛就不說法了。《金剛經》的注解甚多,互有諍論,各有一套說詞,所以學佛必須有好的師承,否則必會走入歧途。佛在涅槃時,教我們依法不依人,一切以經典為依據;且須依義不依語,意思是重要的,文字是次要的,不要咬文嚼字,以詞害意。

    經云:「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心為萬法之根本,佛是果法,菩薩是因法,學佛無非求得明心見性而已,認識心,一切世出世間法究竟圓滿。學者必須遵從此一原則,不然即是心外求法。佛法中常常說千處祈求千處應、萬修萬人去等等,何以仍然很難得成就?須知學佛不能把路子走錯,應把握要領,如法而修。以自心為出發點,心淨則土淨;自己心中不清淨,尚有人我是非、名聞利養,則環境也就自然的不清淨了。平時得暇,應常看看《高僧傳》及《淨土聖賢錄》,見賢思齊。他們所用的修持方法,並非太困難,少的三五年即有成就;而我為什麼做不到,難道我的智慧道德學問不如古人嗎?非也,放逸懶惰,生死心不切,放不下世間樂而已。

    經云:「應以善法扶助自心。」一切法離不開自性,欲淨其土,先淨其心。理論如此,事相亦如此,事與理要圓融,性是根本,相是枝葉,如只要根不要枝葉,則根有何用?心之相是空相,萬行之相是有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要能分得開性與相就好了,必須要有事作助道緣,以善法成就自心,善法現前,惡法自然就消滅了,六道凡夫二乘權教菩薩亦不例外。「應以法雨潤澤自心」,雨露對於植物有滋潤之功用,學佛亦應以佛法滋潤自心。祖師訂立早晚功課,即有潤澤熏習之意,使道業一天一天的增長,煩惱一天一天的斷除,聽聞佛法也要長期,天天以佛法潤澤。「應以妙法治淨其心」,凡夫煩惱太重,用何方法以對治之?佛說應以妙法治之,同時並應先淨其心。此「妙」字是即相離相,六根清淨,心中一塵不染。「應以禪定清淨其心」,要想清淨自心,必須修定,定無論在家出家均應重視。雖心中重視,往往怠忽,小小不如意境界現前即起爭執,一爭執,定就沒有了。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什麼境界現前均不動心,不隨著外邊境界轉。

    經云:「觀一切法皆從緣起,無有住處。」一切世出世間法均包括在其中,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如真有一住處,此法即是實在的。《楞嚴經》云:「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五根對五塵是因緣相續的假相,凡夫迷在假相中,迷得久了,以為是實在的。此理如不悟,問題解決不了,悟了才能自在。經論中在理論上說一切法空,煩惱因而斷除,心性乃能顯現,不但心無住處,境界亦無住處。境界是心變現出來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為虛妄,焉有住處?一切不要分別,不著相即覺悟。現在法弱魔強,障礙重重,若能真正發心,續佛慧命,不要害怕,不要當他一回事,只要不求名聞利養,什麼樣天魔外道都障礙不了;活一天作一天,何時世緣斷了,即不做。一切隨緣,什麼環境都自在,魔就沒有辦法,二空成就,魔還有什麼可以為難的?

    人若做了一個害怕的夢,嚇得一身冷汗,實在是冤枉,因為夢本來就是虛幻不實的,何必認真?十法界一切依正莊嚴也是夢景,觀一切菩薩從初發心至等覺菩薩,其所修所行亦無處所,不可執著當以為真,一切境界現前不迷就是菩薩。如何才不迷?第一,理要通達,事亦要通達,事理都不迷是菩薩,對一切應做的事,決定要做,而絕不著相。

    經云:「眼終不見不淨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所作所為統統不要了,迴向眾生,心中一塵不染,心淨則土淨。佛看眾生各各均是佛,因為他沒有分別心,只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別,一律平等。學佛之後若是煩惱更重,已入魔境,與佛法背道而馳。對於壞的環境處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淨心、大自在,若是見到佛歡喜,見到魔不歡喜,就不自在。自己若無分別心,豈有佛魔之分?

    佛的十力:福德智慧無盡,皆由於佛的十力生出來的。十力是福慧的根本,與我們有分,我們亦有佛性;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自應具備十種能力,也是本性中具足的。十種智力非普通智慧,是本性中之智慧,屬於實相般若,所以稱之為能力。茲將十力分條說明之:

知是處非處智力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何因得何果,佛看得清清楚楚,作善業得樂報謂之是處,作惡業得樂報謂之非處,如是種種皆悉知。

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  眾生因果通三世,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業緣果報出處皆悉知。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深淺次第如實知。

知諸根勝劣智力  根謂根器或眾生之智識程度,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知。

知種種解智力  如來對眾生之欲望善惡知見不同,如實知。

知種種界智力  如六道即六個界限,同一道中界限亦很多,如黃種人、白種人、日本人、美國人,每個家庭亦各不同,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限不同,如實知。

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有何業因、將來至何道果,如修無漏法門,到涅槃果,到達什麼程度,如來均能如實知。

知天眼無礙智力  天人的天眼是報得的,天眼無障礙,但有差別能力;如來證知天眼清淨,見諸眾生生時死時端正醜陋、善惡業緣皆悉無礙。

知宿命無漏智力  神通中有宿命通,羅漢只能知五百世,小乘初果有三神通,天眼、天耳、他心通,二果再加宿命通,三果加神足通,但均有限度。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身世苦樂壽命如實知。

知永斷習氣智力  自己知道證到何境界而絕不起分別,如來於一切惑餘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知。

佛的智力無量無邊,連他方世界下了幾點雨,佛都知道。有一位很有修行的老法師說,佛並無此種能力,不過形容佛的神通廣大而已。其實這位老法師尚未證到阿羅漢果,因為他還沒有他心通,他尚不知他人心裏想些什麼事情;果真他已證到羅漢,而距離佛的神通尚遠得很,我們豈可相信老法師的話呢?

    無量無邊的智慧與福德,是由於修一切菩薩行得來的,能修即是福慧之因。學佛的人無一人不願求福慧,但有人求得到,有人求不到,此實因有如法、不如法之別。何謂不如法?可能天天修而心中急於求功,此種既雜又染,不清淨,焉能得到福慧?菩薩行與諸天之行、世間聖人之行,在相上很難辨別,其不同之點是世間修一切善不離相,佛菩薩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如遇某一善舉,先問誰在主持,如果此人是個問題人物,我就不幫忙,這就不合乎菩薩行。只要是好事,不論什麼人主辦,都要隨喜協助,若有分別雜染,心地即不清淨,即非菩薩行。

    經云:「其心彌廣,等一切智。」心量要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社會上兩個人在一起工作,都不能互相容納,如此下去,三塗有分。自己畫的界限太小了,所以出不去;心如果要到達三界以外,自然就會超出六道輪迴。心量拓開,智慧即現前,一切智的光芒也透露出來了。

    十迴向菩薩是上賢菩薩,還是離不了六度波羅密,自成就之後要發願廣度一切眾生。十種迴向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迴向實際,迴向菩提,迴向眾生。後兩種迴向容易講,講迴向實際很難。第一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隨緣不變是用無所得,雖與眾生和光同塵而不迷。大乘菩薩有般若波羅密,入空入有均不執著,可以隨緣不變,用無所得是方便法門,如菩薩修般若時,知一切法不生,這是實際理體的話,初學佛之人應細細體會之。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六云:「調伏成熟一切眾生,普攝諸根,不令放逸,令其觀察真實境界。」等於《楞嚴經》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真實境界即諸法實相,果能做到如此地步,即是圓初住菩薩的境界。欲求往生,必須以理一心不亂為最高的目標,一步一步往上走,先求心之清淨,功夫成片,縱然求不到,等而下之,亦可能生到凡聖同居土。境界現前,千萬不要與煩惱的種子相應,要一切放下,肯吃虧上當才好,忍耐一切橫逆之來,心中不起分別,煩惱退隱,般若即現前。世間法的紛爭,全是為了名聞利養,須相信佛語,一切均屬因果定業,佛有無上神通而不能轉移定業、改變因果,如係命中應得之財富,布施之後仍舊會回來。

    年輕的時候應多吃點苦頭,愈吃苦愈好,如果福報大,留一點到老來再享受,免得老來苦,豈不甚好!如係在校青年學生,更不可只圖享受,貪玩,混文憑,而荒廢學業,如無真正技能與真實學問,入了社會必定發生種種障礙。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老來有結局的人,都是年輕時吃過苦頭的。

    修忍辱時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離不開四相。聞讚則喜,聞謗則怒,心中即起波浪,離四相談何容易!應先漸修,後可頓超。修行一事沒有天生的,縱有頓根的人,亦是過去世修來的。欲求大徹大悟,須以佛法慢慢熏習,每天需要念經,單單念而不解其義,收效甚微,對於經義要圓解、要深解,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境界都能運用上去,舉心動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執不易斷,凡事看淡一點,即算有進步,愈淡薄愈自在,就是漸漸的放下。四相空了,說一個忍辱也是多餘的。

    菩薩有三十二應身度化一切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應化到世間來的太多了,可惜我們肉眼凡夫,不知誰是菩薩;但從教理上觀察,某人行事均與菩薩行相應,可能就是再來的菩薩化身,而其階位如何則無從判斷。

    凡夫修一切善事不能與心性相應,故其效果甚微。經云「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根即有堅固之意,例如首楞嚴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義。《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善根非常重要。修善事必須稱性,性是無量無邊的,一點小事情能成就很大的功德。

    貧窮布施難,但窮人亦能隨順堅固,小小布施能與性相應,即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窮人無錢布施,可以出力,對於善舉能助一臂之力亦算布施。華藏法施會承各位道友發心助印全套《華嚴經》一千部,甚為稀有難得,現已分贈各位每人一部(計二十四本)結緣,其餘大部份已分贈海內外各圖書館,出錢者當有功德;如財力不足,能撥冗數小時來此法施會,幫助包裝捆紮、寫地址,亦屬布施;如無時間幫忙,對於此舉稱揚讚歎,心中歡喜,亦算是言語布施,一樣有功德。所以布施人人可修。佛門有四眾弟子,出家二眾修法布施,在家二眾修財施與無畏施。故弘揚佛法,在家二眾更應負大部份的責任。

    菩薩示現國王身,非常仁慈,對全國百姓有大布施,「乃至王位,皆無所吝」,其目的在使眾生離苦得樂。但幸勿曲解經義,菩薩行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如請求施捨王位者是一位暴虐之人,即不能隨便施與。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如施與之使老百姓遭殃,同時亦使得王位者造無間罪惡,將來下地獄受苦,反而害了他。故無論大小布施,均須有智慧。

    大光明表大智慧,佛法徹始徹終都是講的智慧。凡夫無始以來迷惑太深,有大聰明的人能辨明是非善惡,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了,有小聰明的人能辨別利害也算是不錯的,真正曉得是非利害的並不多。印光大師說,如果有人能夠一切放下,一心一意的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欲弘法利生必先廣結法緣。他人來找麻煩,事實上難免,因為多生來業因感召所致,一切橫逆均應承擔;一心一意放在佛法上,以佛法度人,使其念佛成就往生西方,即等於把他由地獄裏救拔出來一樣。法布施中以印經功德最大,但是必須有人講經才發生效力,故講經說法亦屬當務之急。如發心弘法,必蒙佛菩薩加被與龍天之護持,但是心中要遠離名聞利養,心中空空洞洞,必有感應。

    世間種種行業,一轉變過來,即是佛菩薩的行業。佛菩薩穿衣吃飯都是在修般若波羅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觀行,即能轉變過來。大乘菩薩是在五欲六塵中修行;小乘人遠離塵勞,沒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辦法。小乘人未見性,般若智慧未開,只能解脫三界之內的生死,而不能解脫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沒有方便智與根本智。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轉變為普賢大行。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發生流弊。菩薩有隨順煩惱行,為度生之方便,對眾生有利益時,迫不得已而偶一為之;如自己程度不夠,幸勿輕於嘗試,阿難已證初果須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難,何況其他!

    經云:「雖離生死,而於諸趣自在受生;雖現世間,而於涅槃入出自在。」這是乘願再來人的境界。譬如在人道中受生,對於世間諸苦應有感觸,如夙所傳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其一生遭遇亦有種種困境,一切感受自然與凡夫無二無別;但受是身體上的感受,身受心不受,心中清淨一塵不染。乘願再來者在六凡世間受生,於涅槃入出自在,入出不二,入出一如,生死即涅槃。何時才能不二?到了見到性的時候才能不二,未見性仍是二。見性之後,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菩提心要三心圓發方稱具足,不會退轉,所謂三心即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心中無彎曲之相謂之直,直心是道場,直心是見性的唯一條件,心中絕不可有委曲相。大乘菩薩的直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不染,心中有貪的念頭還算是直心嗎?貪圖物質享受是貪,貪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貪,不知此中道理,修了幾十年還是老樣子,全是在形式上用功夫,無濟於事。佛法重在去貪心。凡夫是染業,菩薩是淨業,《金剛經》說修一切善是業,離一切相是淨,普通人以為善業就是淨業,實為大錯。善業只能在三善道受生,仍不出輪迴。修淨業不要勉強,一切隨緣隨分,絕不作超越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隨順一切事物,量力而為,常常如此身心自然清淨。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